0

道德与现实作文(经典20篇)

导语: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三鹿毒奶粉事件确切地印证了这句话。职业道德缺失,社会公德缺失,庞大的企业大厦轰然倒塌!小编整理坚守道德底线的作文,欢迎阅读。

浏览

5170

作文

1000

对错还是道德作文1000字

全文共 1888 字

+ 加入清单

这世上有很多评判事物的模式,若要分为两种派别,且两种形式经常出现不可调和之矛盾的,必是“对错与否”与“是否道德”两大派营。对于前者形式十分清晰,给一个清晰的逻辑命题,如“1+1=2”等,不论是正常人或是冷冰冰的计算机都会告诉你“正确”。而后者就更为复杂,因为道德标尺人人不同,在美国受立法保护的同性恋问题,在伊斯兰世界就是不可饶恕的罪恶。我们嗤之以鼻的种姓制度在印度仍是社会惯例。不同的社会条件造成了道德评判的天壤地别。在一个心智健全的人眼中,所有的事物必是这两因素的融合,只是不同人比例所占不同罢了。你看得泪流满面的琼瑶小说在我眼里可能是枯燥乏味,而我探讨的一些哲学观念又被你不屑……等等。第一个问题就是,如果极度缺乏其中一种观念,后果是什么?

第一个问题的第一个后果是,世界在人眼中完全倾向一边了,本来调和的和谐突兀地偏向一边,以致另一边完全黯淡了。无论是“对错”的胜出抑是“道德”的胜出,其都是极为可怖的。正如人们津津乐道的人工智能问题,人工智能拥有了人的情感为什么会可怕?不是因为它(或他)能洞悉人类的复杂性了,而是这世上居然有另一个物种具备思考“道德”与“对错”两者如何兼备的能力了。自从智人在数万年前走出非洲伊始,这种现象还未曾发生过,一旦发生,引发的可能是第二场认知革命。人类仅用了几万年,就从认知革命演化成飞天入地的物种,掌握人类全部信息的人工智能的未来……不敢想象。

以上的讨论是否就符合调和“对错”与“道德”呢?看似正确——我不仅从历史角度客观看待了人类与人工智能的发展,亦从自身观念出发表达对“AI占领世界”的忧虑,岂不两全?这就引发了第二个通病——大多数人在尝试运用这两把看世界的刷子时,总是“先入为主”,把自己的主观映象先加以投射而浑然不觉,这便是所谓“有色眼镜”是也。

仍以上述问题为例,为什么只有人工智能飞速发展的可能?为什么不是反过来,人类被人工智能所吸引操纵,丧失了价值观和同情心,罔顾后果地思考?相信看到这里大多数人心里会断下三字箴言“不可能”,那恭喜,我亦有一句箴言相赠“不可能的状况是不可能的”读来是不是颇觉悖论之感?我只是想说明,我们思考易走“不走回头路”的怪圈,我认定的道路我可以大行其道,却不知这是一条双车道,对面的车道可能已是十一长假的高速公路——动弹不得。正如苹果公司CEO库克所言,他更担心这条“反路”,即人类的思考像计算机一样“两点一线”,这更为可怕。如果把人类社会比作一幢大厦,基础科学、数学、哲学便是这座大厦不可动摇的地基。但若没有价值这样建材,那大厦的建成将像西西弗斯的任务一般永无停歇之日。人类社会倒更有可能转向西西弗斯的命运:每天被自己研究的成果毁灭,开始新一轮的演化。而我确信——利用了“对错和道德”的评判——我们是经不起这样的折腾的。

以上,仿佛已将“对错和道德”用到了极致,很多人便歇脚了,从此陷入了痛苦的深渊,天天被不符自己判断的现象所扰,日复一日,不是回到了偏激,就是达到了第三种高度,或用王静安先生之“人生三境界”之说。我个人是非常欣赏这三句话的,无论是对错或道德上,这也恰符合我今天对运用这种工具的三种境界的论述。第一种——“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西楼,望断天涯路”便是只看到了事物的一面,以道德或纯理性的高度批判一切;第二种——“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便是认清了事物的态势,但囿于此了,终不感世界之本谛;第三种便是“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乃是人生之三境界。并非说此三界有优劣之别,各个境界里做到极致之人亦可享受生如夏花般绚烂,但只有第三类人能死如秋叶之静美,因为在尘世纷扰之后,在“对错和道德”的极致融合之后,终于发现世界的本质,无论是有神论者的“轮回”“转世”也好,无神论者的参透也罢,都是这样的“蓦然”。释加牟尼在菩提树下看破,屈原写下“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后的壮烈一跳,王静安抱石自沉湖底的那一刻,皆是看破,皆是达到第三境界之圣人。若再能回到上述人工智能的论述,人类能否与人工智能或是自然和其他动植物形成最终的谅解和谐和,是这个世界所正在探讨的疑问。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后主是否达到了他梦寐之“天上人间”不得而知,但他的绝唱与无数历史一起“零落成泥碾作尘”。我们无法改变历史,无法理解历史之心境,也可能不知世界和宇宙的本源和目的。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我无畏世界,我便屹立于世界之巅。那用对错和道德垒筑成的高塔,是人类通往永恒疑问的阶梯。我不知道在巴比伦塔建成后能看见什么,我知道我攀爬它所经历的磨难和建成之后的欢欣。再之后?“古来万事东流水”,足矣。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不真实的现实作文600字

全文共 781 字

+ 加入清单

有一天,我发现一个事实——或许我错的。错的离谱,错的固执。错的不堪。曾炙热,烧灼的追求过想要的一切,曾固执的以为要追求的一定是完美的,且是对的。

在流年里,挣扎,彷徨,逃离,躲避。水深火热的反复淬炼,使我恍然,那些轰轰烈烈的追求并没有错,只是把一切错误的理解为自己想象中的一切。更确切的说是臆想。

或者只是需要有人关心,有人温暖,而误会一份感情的初衷,一些行为背后的动机。其实没有什么,只是理解错了,当某天触摸到觉醒的真实,心里会微微颤动,莫名的揪成一团,有着不明原因的血泪。那是怎样的感情?

活在不真实的现实里,纯粹的活着。

三毛说:不要把当下的某些情绪当成是爱情。这句话同样适用很多事物。很简单的情绪,被虚化,幻化成自己想象中某部分现实。除此,似乎并不能代表什么,也不足以说明什么。当我终于理清错杂的思绪,认清现实的真实感,我可以理解很多事情。理解倾心付出的可能不是爱情,更像是友情;理解每次偏离行径的执狂;理解有些好感只限于单纯的欣赏,喜欢;理解有些人只是生命的插曲,而我误以为是主题曲。是的,仅仅是理解,但未必认同。

一度喜欢一位文友的文字,时常游离于他凄美的文字里,时常会想他是怎样的一个人,他有怎样的故事。充满好奇,却愈加迷离,朦胧中看不清任何真实的存在。问自己为何想探究他,苦笑无果。突然间,很悲哀的发现并不是对他好奇,而是对一种人生,一个未知的世界好奇。许是“同为天涯沦落人”,游离于那样一个世界里。很多时候,分不清楚在我身边陪我最久的是真实还是梦。

每个人都有一件梦的衣裳,在头顶闪闪发光。有梦的人,世界一定不会是荒芜的。或许他经历太多的生离死别,有过悲惨的命运,即便我读不懂他,依旧认为他是很幸福的人,虽然我不知道这种幸福是什么,但他有一件梦的衣裳,这,就足够了。

其实,我依旧弄不清楚我究竟活在想象中的真实里还是不真实的现实里。

[不真实的现实作文6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想象=现实作文

全文共 1096 字

+ 加入清单

晚上,我一个人百无聊赖在园子里扫地,突然,一张纸飞过来,猛地覆盖在我的脸上。我又点恼怒,但还是把这张纸翻开一看,上面竟然写着:“想象=现实”店,开业大吉,凡光临本店者,都免费体验。我寻思:“免费体验?不如去试试!”谁知刚一想完,我便嗖的一下来到了“想象=现实”此店的门口。

哇!这里的人可真多呀!大家相互推搡,各不相让,看来免费的号召力真大。我被挤在旁边,懊丧地说:“何年何月才能进去体验啊?要是没有人就好了。”话语刚落,一瞬间,周边的人都消失得无影无踪,刚才的吵闹声犹若梦中。“欢迎光临想象=现实。”我正在疑惑中,一个浑厚的声音从天上传来,不管了,既来之则安之,我就迈步走进“想象=现实”店的某个雅间。

“这里环境还行,就是不够大,显得有些狭小,要是有城堡那么大该多好……”我还没有评价完,我的视野所在的空间瞬间变幻,刚才的雅间现在变成了高大结实的城堡。我就站在通往城堡的路上,遥望着城墙上全副武装、来回巡视的士兵,心中惊讶极了,莫非自从我接到那张纸起,“想象=现实”就开始执行了,我是否还要继续体验下去呢?

不容我考虑了,因为我发现我每走一步,后面的路竟然消失了,我只有硬着头皮往城堡走去。一进去,我就被西方的建筑艺术所吸引了,富丽堂皇这个词来形容这个城堡很是苍白。我四处转悠,尽可能不胡思乱想,还好,没有奇怪的事情再发生。看来只要控制住自己的想法,很快就会回家了。

峰回路转,我走进了一个装饰得很高贵华美的大房子里,里面花香四溢,象牙做的床上铺满了无数件漂亮的女孩子穿的衣服,我猜想这肯定是公主住的房间,由衷地赞叹:“可真牛!”刚一说完,空间一阵晃动,一头雄壮的西班牙斗牛在我面前显现,它甩着前腿,踹着粗气,向我猛冲过来。我一见不妙,迅速转身就狂奔,看来口语粗俗真的害人不浅啊!以后一定选文雅的词语来称赞。

那斗牛真不愧是牛中精英,它的牛角仿佛伸得更直,眼看就要追上我了,我灵机一动,使出我的绝招——把红色的外套一套,两手扯住衣角,放在身旁不住抖动,向疯牛挑衅,果不其然,此牛中计,它视线被转移,朝红衣猛的一撞,冲出很远。我趁机选中一个方向拔腿就跑,远远听见后面那牛还在不甘心地嗷嗷狂叫。

“太幸运了,总算逃过一劫,如果前面有一座山我就死定了……”糟了,我又开始胡思乱想了,前面如期出现了一座巍峨的高山把我挡住,斗牛马上就要追来了,“妈呀!我真悲惨,我还只有11岁呢!”我正准备想下临终遗言的时候,只觉得耳朵阵阵疼痛,我转头一看,原来是妈妈使劲揪着我的耳朵,“你小丫头,让你扫地你却跑这里来闲逛了,走,跟我回去。”于是,我和妈妈就回到了现实中的家。

唉!这想象=现实可真可怕!以后纸条都不敢随便看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初中道德经读书笔记

全文共 880 字

+ 加入清单

“道可道,非常道……”一阵阵读书声回荡在校园里。自从学校开展“与圣贤为友,与经典同行”读书活动以来,校园里每天都飘荡着整齐而有节奏的读书声。

当老师第一次捧着《道德经》,告诉我们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我就暗暗地下决心一定要认真地学习它。

可是当老师第一次用清脆的声音带领我们读《道德经》时,我感觉到枯燥无味,一点儿也提不起学习的兴趣来。虽然如此,我还是不忘每天读一读,渐渐地我发现自己喜欢上了它。于是每天清晨,伴着鸟儿的歌声,迎着初升的朝阳,我坐在阳台上,一边享受着清鲜的空气,一边开始了晨读。它给我的心灵开启了一道门,引导我如何从小做一个正直的人,一个不追求名利的人,一个健康向上的人。

读《道德经》后,我渐渐发现,原来做事马虎的我竟安静耐心地思考问题了,原来作业中潦草的字迹变得端正了许多。从诵读经典书籍中,也让我悟出了些做人的道理。比如文中的“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告诉我们,一个人不仅要能战胜别人,更应该有勇气战胜自己。

《道德经》让我受益匪浅。“天长地久。天地所以长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意思是说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久,是因为它们不为自己而生息,自然而然的存在,所以才能长久。所以说圣人把自己置于后,反而受到推崇,把自己置之度外,反而保全了自身。这不正是由于圣人不自私吗?所以才能构成就了他自己。

无为是一种心境、一种修养,是辩证的。站在老此文来源于文秘写作网的角度,向社会推广无为,有助于国家的稳定,但如果站在历史发展的高度,片面的无为是无助于人类的进步的,所以对于当代的青年人理解古代老此文来源于文秘写作网的无为论应该以辩证的方法,一分为二的看待,“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对待竞争,我们要敢于去迎接挑战,对待失败和不平等我们要报以一种平常心,用合适的方法去改变或适应,而不去盲目的争鱼死网破。这样有助于保全自己和取得最终的成功,只有厚积才会勃发。同样,“无为”用在当代待人处世上就是要对人宽容。“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物欲则刚。”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孝是道德的源泉作文

全文共 987 字

+ 加入清单

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掌”。

中华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道德之国。美好的品德文化源远流长,恰似一颗璀璨的明珠,照耀着世界,点亮着心灵。

然而,“百善孝为先”,孝正是道德的源泉。今夜良辰美景下,请君与我共谈孝。

从小到大,我们正如芦苇荡里的一颗芦苇种子,总是狠狠地往上钻,往上钻,总想着早点接触这令人好奇而精彩的世界,却总是遭到父母的阻拦,终是可望而不可及。我们也许会埋怨,会愤怒,但请别忘了父母正如那坚实的苍天大树,为我们挡下多少风雨交加、炎热难耐的夜晚啊!幸福的生活来之不易,我们应倍感珍惜。

长大了,你变得成熟强壮起来,而父母却变得步履蹒跚,虎背熊腰,黯淡无光的脸颊上只剩下一双深邃的老花镜和随风飘荡的白色发丝。此时的你,不能再那般顽固懵懂了,应承担起赡养父母的重担,让他们倚靠在你温暖的肩膀上,喘一口气,他们真的累了。

失去了孝,就好比人已失去了心脏,只有一具躯壳立于世上,已失去了生命的价值,何谈顶天立地、闯出一番事业呢?在历史上,有许多关于孝的感人事迹,其中在《二十四孝》中有一则便是“闵子骞劝父感后母”的故事:

在周朝有个叫闵损的人,字子骞,是个孝子。母亲早逝,父亲怜他衣食难周,便再娶后母照料闵子骞。几年后,后母生了两个儿子,待子骞渐渐冷淡了。一年后,冬天快到了,后娘为两个亲儿子做的棉衣,内面铺的是十分暖和的棉花;而给子骞做的棉衣,里面却是不能御寒的芦花絮。一天,父亲叫子骞帮着拉车外出。外面寒风凛冽,子骞衣单体寒,但他默默忍受,什么也不对父亲说。后来绳子把子骞肩头的棉布磨破了。父亲看到棉布里的芦花,知道儿子受后母虐待,回家后便要休妻。闵子骞看到后母和两个小弟弟抱头痛哭,难分难舍,便跪求父亲说:“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子骞的孝心感动了后母,从此母慈子孝,合家欢乐。

所以说,孝敬父母刻不容缓,我们应用自己勤劳的双手,为他们撑起一片蓝天。

然而,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孝在不知不觉中,渐渐跟不上历史的步伐。虽然每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中,不乏至孝之人的身影,但对于整个社会来说,孝已渐渐脱离了主流的轨道,淡出了人们的视野。或许它曾奋力地追赶上了“80后”明媚的忧伤的脚步,却又眼睁睁地看着“90后”们乘着“幸福摩天轮”远去。

但是,我们可以肯定地说,孝的回归,是历史的必然。但愿当它搭上“幸福”的末班车时能看到“00后”们在向它招手。

展开阅读全文

篇5:道德的启示小学作文600字

全文共 792 字

+ 加入清单

大家都很想去实现惩恶扬善,去维护道德准则。但是,那会实现吗?在我们的身边,总有一些垃圾不回家。当路人看见时,又会有几个会走过去捡起来送回“家”呢?

做一些不现实的,不如在生活中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在常州“华佗杯”里面的一位老人很让我感动:新区春江镇迎龙村一条“伟民路”这条路本来是不太好的,坑坑洼洼、寸步难行。但是丁志坤老人带领着全家和几十万将这一条烂路慢慢的“更新”到了水泥路。这一家为这全村的村民坐着好事,村子内,大家要出去,别人要进来都很困难。说不定哪家有了些东西出售但是因为路不得不放弃。有着这样的1位善良的老人,村子一定会越来越好,这些钱是最包含着真情的!他们家不仅这些,在村子里看见哪一家的生活困难,他们总是二话不说的帮助他们,还使5明贫困的学生重新回到了那温暖而舒适、美丽的校园!

在这样一个美丽的地方,有一些人真的是不好:

一辆小轿车很“猛”,闯了很多个红灯,警察在后面追,当警察进行拦截时,还猛的撞了几辆摩托车,最后撞到一辆轿车在被迫停车。当时这位男子还说经过时看见警察躺在地上……

丁志坤的经济条件稍微好一点,也不是很富有。但是当一个人做出了高尚的行为,那么他一定是最富有的;虽然有着一辆轿车……但是他是贫穷的!

道德,无非就是一种行为,一种能够造福于别人的行为。无论男女老少每个人都应该都应该与道德相伴。做好事情,不是为了得到别人的报答;不是为了得到一种荣誉;更不是为了谁谁的表扬……这是虚伪的道德,真正的道德你要对每个人、对社会的关怀。对一些贫苦孩子的爱,或许可以改变他们的一生。或许你有很好的学业,有很好的家庭背景,但是如果你没有道德,你!就是一个伪君子!因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

让我们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坐起,无时无刻都拥有着道德!道德是一盏灯照亮了我们前进的方向;道德是方向,正确的指引这我们……

[道德的启示小学作文6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篇6:道德意识小

全文共 388 字

+ 加入清单

无才无德的人是废品,有才无德的人是危险品,有才有德的人是正品。

—题记

道德抉择说起来只是一个小问题,可是行动比登天还难。道德抉择只是一个行动,可是行动时诱惑力太强大了,使人们都为它倾倒。

我听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十一岁的儿子和父亲来到小岛,那天正好是鲈鱼开放捕捞鲈鱼日。过了好一会鱼竿剧烈的抖动着,儿子拉上岸后,发现了一个大家伙,父亲划了一根火柴,看了看表,这时是晚上十点了,距离开放捕捞时间还有两个小时,父亲让儿子放了鲈鱼,儿子很不舍,但还是放了。你会向他们那样做吗?我相信,大部分同学都不会这样做。

你想,一个人好不容易钓到了一条很大的鲈鱼,他难道不想听鱼吗?可是这时离开放捕捞鲈鱼时间还有两小时。在道德和一条鲈鱼面前,人们大多数都会选择一条鲈鱼,在一些人眼里,贪污就是占便宜,对于这些人来说只要能占到便宜,无论用什么手段都行。

道德时常要抉择,首先抉择要选对,不然会吃亏一辈子。

展开阅读全文

篇7: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故事汇观后感心得

全文共 902 字

+ 加入清单

在学校的学习生活中,让我对同志和洪战辉同志有了更深刻的印象。20_年_月,被确诊为晚期结肠癌的方永刚,仍然以顽强的毅力与病魔抗争。他坚持从医院回到学院,为海军基层政工干部培训班国防生学员上完了他本学期的最后两节课,还躺在病床上完成了对3名研究生的学期教学和毕业论文写作辅导任务。方永刚真学、真信、真情宣传、真诚实践党的创新理论,用生命的激情诠释了一名军校教员的敬业精神和高尚师德师风。20_年_月_日,_授予方永刚同志忠诚党的创新理论的模范教员荣誉称号。

洪战辉同志是《全国道德模范事迹》中的“孝老爱亲模范”,他是原__学院学生,现_大学学生。20_年底,一个年轻人的名字迅速传遍了大江南北。他,从13岁起就支撑着一个父亲患病、母亲出走、弟弟读书、妹妹待哺的困苦家庭。19_年,他的父亲突发间歇性精神病,造成妻子受伤骨折,女儿以外死亡,家里欠下巨债。年仅13岁的他,默默地挑起了伺候患病父亲、照顾没、年幼弟弟、抚养捡来的妹妹的家庭重担。在怀化念大学的日子里,他安排妹妹上了小学,每天不管学习多忙,都坚持接送妹妹,辅导妹妹功课。为了治好父亲的病,洪战辉吃尽苦头。_年以来,已成为公众人物的洪战辉又将爱酒洒向了社会。为资助贫困学生,他在学校和政府的帮助下建立了教育助学责任基金。为推动青少年思想教育,他应邀在全国各地作了150多场励志报告,并欣然出任“中国宋庆龄基金会青少年生命教育爱心大使”。洪战辉先后获得感动中国20_年度人物、中国十大杰出青年等荣誉称号。

学习了很多共产党员的先进事迹,让我充分领会了其中的道理。将“科学发展观”和“八荣八耻”的理论相结合,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道德修养是目前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做的。今天,在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中,有许许多多助人为乐的人、见义勇为的人、诚实守信的人、敬业奉献的人、孝老爱亲的人,他们生活在社会的每一个角落,他们是公民道德行为的主流,他们更是影响社会风气的中坚力量。开展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正是弘扬正气,彰显高尚的具有重大意义的举动。所以我会用我诚挚的热情去看、去学、去做,体现中华传统美德,发展进步时代精神,体现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是我们每一位党员学习的榜样。

展开阅读全文

篇8:道德的社会价值作文

全文共 758 字

+ 加入清单

今年暑假,外婆带我到张家界旅游,其中导游给我们讲了两个中华好品德的故事,这两个故事震撼了我幼小的心灵,下面就和大家分享这两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是这样的。一个女大学生,毕业后找了个从事冷藏的工作,她每天下班都会干一件事,就是向小区的保安说声:“你辛苦了”,或者递给他一个微笑,所以保安记住了她。有一天临近下班的时候单位来了一批货,于是她立即进冷库进行摆放,冷库的门卫没有注意到她在里面加班,下班的时候把她锁在了里面。到了晚上,小区保安见女孩始终没有下班,便到女孩单位寻找,最后在冷库里找到了女孩,女孩已经快冻僵了,再晚点就冻死了。

上面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有尊重别人、关心别人,才能得到别人的关心和帮助,有时候甚至能救你一命。下面这个故事是导游亲身经历的一件事。

一次,他带的旅游团中有一个残疾人,游玩到袁家界山顶,下山有两条路线,一个是大约两小时徒步走下山;另一条线路是乘“百龙电梯”下山。残疾人乘“百龙电梯”下山可以优惠,最后这个残疾人还是徒步走下了山,导游认为这个残疾人太吝啬了,腿脚不便,这点钱都不肯花,残疾人通过眼神看出了导游的意思。后来这个残疾人告诉导游,他之所以不做“电梯”下山,是因为他们家不富裕,他和侄子一起生活,他想省点钱给侄子多买点吃的。

读完这两个故事,你有没有被打动,心灵有没有被震撼。是啊,尊重别人、关心别人是基本的处世素质,可是现实中有几人做到了呢?我们乱丢垃圾—不尊重环卫工人,我们踩踏花草—不尊重辛勤的园丁,还有很多很多这样的现象。同学们,让我们从小学会尊重别人、关心别人,尊重哪些为我们默默奉献的人们吧!让我们从小践行“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制,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我们这代人应有的贡献。

[道德的社会价值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9:九年级道德的作文800字

全文共 845 字

+ 加入清单

道德是最圣洁的心灵,是最美丽的花朵,它让人问心无愧,永远铭记。在这个社会中,有许多行为约束着我们的一言一行,做一个道德的人其实很容易,只要在做每件事之前都用心仔细地想想,多为他人考虑。这样道德就会陪伴在你身边。

记得有一次,我和一个同学约好了去外面看书。回来时,天下起了蒙蒙细雨。过了一会儿,来了一辆公交车,大家都匆匆忙忙地上了车。这时,我看见一个老奶奶左手提着菜篮,右手撑着把雨伞急急忙忙跑过来上车,她走起路来显得很困难。我想:“老奶奶下雨天还出来,太辛苦啦!”我刚想过去扶老奶奶,同学就拉着我上了车。坐下来后,我责怪着同学说:“你刚才没有看见一个老奶奶吗?我刚想去扶她的。”同学一点也不在意:“后面不是还有人吗?总有人去帮她的。”可我还是觉得过意不去。

人们都陆陆续续上了车,我把目光移到刚才那位老奶奶身上,她满脸皱纹,头发花白,皮肤较黑。我想,可能这是老奶奶日夜操劳而造成的吧。车上的位置都被占满了,老奶奶靠在一个小伙子坐的椅背上,我想万一一刹车,老奶奶会摔倒的。老奶奶看着小伙子,想让他让个位,小伙子却装作不知道。旁边有一人催促着小伙子:“快给老奶奶让个位啊!”小伙子不乐意了:“为什么你不让?”我看着这一幕,觉得很心酸,刚想起身,好给老奶奶让个位,同学又拉着我:“这是我们自己的座位,你去干嘛?”我没有理同学,就走到老奶奶旁边说:“奶奶,你坐我的位置吧!”说着,我扶着老奶奶坐了下来,老奶奶笑了:“谢谢你!”我感觉这笑容很温暖,高兴地说了一句:“不用谢!”车上顿时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卖票阿姨对我说说:“你真是个好孩子!”我笑了笑,说:“这是我应该做的。”我觉得这件小小的事情——给老奶奶让位,相信每个人都可以做到,以后,我会多做自己力所能及、帮助他人的事。就在这时,车上电视屏幕放起了一个公益广告“给老人让座……”这是我们都很熟悉的一个公益广告,可这件小小的事情,却有很多人做不到。

道德是是石,敲出希望之火;道德是火,点燃希望之灯;道德是灯,照亮人生之路;道德是路,引导人们走向辉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友情的现实作文

全文共 1141 字

+ 加入清单

周敏远远地见了我,又像躲瘟疫似地转向街对面,我好生纳闷:“难道官做大了,都会产生不可一世的怪癖吗?!”想起周敏近来的反常表现,我不得不这样想。

与周敏正式结识是在20XX年,缘于妇联组织的一次出外考察学习活动,彼此脾性相投的我们在近一个月的相处中很是投机,用她当时的话来说,我是个值得交心的朋友。当时的我也很庆幸自己认识了她——一个爽直的朋友,这种性格的女人不多,我很珍惜。

考察学习回来后,我们的友谊自然而然起航,性格外向热情的她时常电话、短信联系我,为我沉闷而又忙碌的生活增色不少。但是随着孩子的出生,我几乎跟外界失去了联系,既不参加单位的应酬,也不参加朋友们的聚会,我的生活圈子越来越小。

一晃6年过去了,周敏的职务变动很迅速,而我自然原地踏步,一切变故也接踵而来。考察学习回来不到两年,周敏被扶正,自此一发不可收拾,时常能听到大家对他的议论,当然有好有坏,每当听到人家说她有能力,听到她在某个会议上拿了奖,我心里美滋滋的,仿佛那个人的自己,但是听到别人议论她、误解她,我多半会忍不住争辩几句,为此也得罪了不少朋友,还曾经被人说交友盲目。其实这个时候的她已经疏远了我,很少主动电话联系。随着她的单位不断变换,在当地的地位越来越显赫,我们的关系的也就从偶尔相遇淡淡一笑,至多打句官腔说两句不痛不痒的客套话发展到了今天的形同陌路。

最初,我百思不得其解:“从没有做过任何损坏我们友谊的举动,没有理由如此淡漠呀!”直到别人的一句话提醒了我:“人家现在已经不是原来的她,无论社会地位,还是社交对象、关心的话题都与你有了差距,说难听点,你现在已经不如她,她不怕给自己负担呀,人家不怕你有求于她吗?”我万万没有想到,会是这样的答案,但是不得不承认,以自己这些年的社会经验,这样的事情诚然存在。但愿她没有这样误解我,没有这样的想法!

一位朋友的话我很不赞同,她说朋友就是相互利用,没有任何一个做官的愿意真正和老百姓为友,没有任何一个人愿意跟社会地位不如自己的为友。固然,这已经成了病态社会的一个通病,甚至大家渐渐接纳并视之为正常,相反坚持原则则被视为傻子,与落后、跟不上时代等词汇放在一起。但是这毕竟只是一部分已经染病上身的患者的理论、观点,当然他们并非病入膏肓。健康的我们怎敢苟同于如此荒唐的言论。

如今社会上很多做法不得人心,但是还有人明知故犯,为什么?是对这个社会彻底失去信心?还是对自己彻底失去信心?抑或纯粹是一种对社会对自己不负责任的发泄?无论是哪一种,显而易见都是消极的表现,别总把“现实”两字挂在嘴边,其实现实并非你所想所见,只是武断的我们习惯带着有色眼镜片面看问题。

人生在世,无论是为官还是坐商,都只是生命的一个片段,唯有为人终其一生,伴其一生,孰轻孰重,定该常做掂量。

[友情的现实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徘徊在现实与网络之间作文

全文共 1851 字

+ 加入清单

闲暇时总爱上网冲浪,冲浪的感觉一如儿时走在乡间小路上的那种自由、惬意和无拘无束。每每回忆起小时候在乡间度过的那些日子,就不由哼唱起张明敏的《垄上行》:“我从垄上走过,垄上一片秋色,枝头树叶金黄,风来声瑟瑟,仿佛为季节讴歌……”可惜,时光不能倒流,乡间小路如今离我越来越远,远得如同一个美丽的神话传说,飘忽而迷离,可望而不可及。而垄上行的愉悦也被现实生活的浪潮一点点冲刷得几乎了无痕迹。

呆在钢筋混泥土垒成的世界里,行走于喧嚣、繁芜之中,远离了那份闲适和宁馨,远离了丝丝缕缕的感动和慰藉,远离了来自心底的轻轻呼唤……

看多了辉煌背后的疮痍,厌倦了名利蛊惑下的狂热,只想独自乘一叶小舟,着一袭素色裙装,款款行于湖光山色之中,归去来兮,看“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偶尔也想学古人的样子调一调素琴,阅一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其实,消极遁世并非我之愿望,只因困倦于红尘里无休止的纷争,也不愿奉出一生的光阴作赌注去角逐所谓的“名”和“利”。

渴望过上没有负累的,轻松自在的生活,期盼洗尽铅华与劳顿,成为实实在在的闲云野鹤,可是,很难很难!红尘俗世不断地剥蚀着旧创口长成的新肌肤,制造着新的创痛,那种层层叠叠的痛楚牵扯着筋脉以至于深入骨髓。生活的沼泽无处不在,淅沥的秋雨会在不经意间湿透你的衣衫,僵硬你的肉体,寒彻你的内心……

也许做一个木偶样的人会更单纯,也更幸福吧。生活其实不需要有感觉,不需要有意识,更不需要有思想。思想者历来都是曲高和寡,被人认为是不识人间烟火的。我不是思想者,我没有大师们的的睿智和博学,我也没有古人超然物外,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勇气,所以我平凡,我困惑我矛盾我彷徨。然而浮澡的生活只会令人更加疲乏。在经历了一番痛苦的挣扎之后,我决定让生命躲到一片“绿荫”里暂时休憩。

或许网络已经为我提供了这样一个栖身的地方,在这里我可以暂时蜕去外壳,舒展身心,任脉搏自由跳动。虽然尚未能完全逃避现实的纷扰,虽然还需继续扮演属于自己的社会角色,但毕竟有了一个可以释放自己的空间,可以自由畅快地呼吸的场所。在网海里漫游的我,一如稚气未脱的孩子,没有城府,没有伪装,没有假正经,也没有道貌岸然的惺惺作态。有的只是棱角和锋芒,是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的放浪和不羁。应该说网络中的我才是真实的我吧。谁曾料到一个虚拟世界里竟会走出一个真真切切的人儿?或许这就是网络的魅力所在吧。

走过万水千山,见过形形色色的人,但真正能触碰到的灵魂有几个?真正能接纳交融的情怀又有多少?世俗的尘雾始终笼罩着天空,笼罩着生活的每一寸土地。雾里看花,水中望月,朦胧的世界,朦胧的人类,朦胧的你我他。人行于世,其实原本只需要朦胧,很多时候得将自己变成一只蜗牛,变成一只可怜的爬行动物,虽然自觉丑陋而怯懦,虽然有背于心而黯然神伤,但也只能如此了。见过太多纯洁的东西在刹那间灰飞烟灭,见过用鸡蛋去撞击石头,弄得头破血流的种种惨状。世俗的阴沟里无时无刻不在流淌着血泪交织着的腥红色的液体,散发着令人窒息的恶臭。

有人说:这世道在一天天走向堕落。此话或许太偏激。可眼见着太多的事实令你不能不心寒,进而胆颤。眼里常会吹进一些细微的尘沙,令人不适而心悸而泪眼婆娑。看得太多灯红酒绿与寒门子弟求学无望的反差;听得太多官员们的豪言壮语和百姓的怨声四起;目睹坑蒙拐骗的屡禁不绝,眼见追名逐利的盛嚣尘上。人性在一天天蜕变,世风世俗堪忧!而追根溯源,一切皆缘于私心的作祟和贪欲的膨胀。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乃秉性使然,本也无可厚非,只是伦理道德、思想境界、价值尺度这些至关重要的东西,这些足以升华人性,提高人生海拔的东西,竟被不少人当作垃圾唾之、弃之,岂不令人嗟叹!

曾对自己写下这样的话:我本无心跃龙门,心如止水看红尘。不要以为这是在妄自菲薄或自甘堕落,其实我逃避现实只是为了寻一方净土,为了让灵魂不至于被玷污。网络相对来说算得上是一个清静纳凉的去处。从某种角度而言,网络里的人较之现实中的人更真实,更富于人情味。现实生活掺杂了太多的利害冲突,许多人学会了给自己乔装打扮,将可人、悦目的外表展示出来,至于层层包裹着的内心世界却永远是一个谜,是一泓深不可测的湖。

现实与网络,一个是集市,一个是家里。集市免不了喧嚣、吵嚷和纷争,而家里却能给人一份宁静、舒适、甜蜜和温馨。有家的感觉是不再凄清,不再孤独和落寞。每一个游荡的灵魂无不在寻找着属于自己的家。有的人一生都在不停地流浪着,或许他们永远也找不到一个可以安置他们灵魂的地方吧!

[徘徊在现实与网络之间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道德作文400字

全文共 530 字

+ 加入清单

读了《钓鱼的启示》这篇课文,我下定决心,一定要做个有道德的人。

作者在十一岁那年,同父亲一起去湖中的小岛钓鱼。当时离开放捕捞鲈鱼的时间还有两个小时,作者却钓到了一条肥大又漂亮的鲈鱼。放,还是不放?父亲在道德的难题面前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前者,使作者懂得了“道德抉择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这个道理,也使读者受益匪浅。

我不禁想起广东佛山的“小悦悦”事件。那次看新闻,一篇名为“小悦悦被碾,疼得是中国心”吸引了我的目光。读完全文,我惊呆了:年仅两岁的小悦悦被两车相继碾过,十八名路人竟视而不见!最终还是一位拾荒者将小悦悦救起。可怜的小悦悦还是没能摆脱噩运,不幸离开人世。悲!哀!痛心哪!为什么路人视而不见?为什么车主不将小悦悦送往医院?为什么拾荒者能救人而路人不能?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路人与车主在道德抉择面前走错了。如果他们及时将小悦悦送往医院,她就能多感受几天这五彩斑斓的大千世界,多享受一些温暖如春的爱。

“道德抉择”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要:时时讲道德,刻刻遵道德,秒秒行道德。从点滴做起,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规范言行,明是非,辨真假,共同努力,让道德之花开遍世界,春去秋来行德事,永远都做道德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有关于以道德为话题作文

全文共 703 字

+ 加入清单

道德是一道无形的风,在我们身边轻轻拂过,带来恬静与温馨。然而,就有这么一位善良的哥哥,给我们竖立起一个光辉的形象。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善举把……

那是一个黄昏,我去公园散步。鸟儿在枝头歌唱,花儿跳起了舞蹈,草儿打起了乐器,笑脸洋溢在每一个人的脸上。这是一个多么快乐的夜晚啊!

这时,一个在滑旱冰的小妹妹映入我眼帘,那娇小的身躯上,没有带上护膝,小小的头上也没有戴上头盔。我的心中不由担忧了几分,她不会摔交吗?她不怕吗?

但是,我的忧虑是多余的。小妹妹滑得很娴熟,速度又快又稳。她可真厉害!你看,她行如风,轻如燕,犹如一只燕子在空中自由飞翔,舞如凤,悦如鸟。看着她那可爱样,我不禁地笑了。

小妹妹又加快了速度,似如一阵狂风扑面袭来。我正为她的技术,暗暗称好时,“啪”的一声,小妹妹摔倒在地,双膝流出了鲜红的血。她哭了,坐在地上伤心地哭泣。

令人气愤的是路过的人个个都不闻不问,只是同情地看了一眼就走了。妹妹那双渴求的眼神,盯着路过的每一个人。可一次次,她都失望极了,渐渐地,眼神中流露出一种伤心,一种让我无法想象的伤心……

看看路人,再看看小妹妹,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恨与痛,就在我冲上去的那一刻,来了一位哥哥。我便渐渐放慢了脚步。

只见那位哥哥二话没说,把小妹妹扶了起来。小妹妹顿时笑了,笑得很甜,很美。哥哥在她身旁,细心地问这,问那,而小妹妹总是含笑回答。哥哥帮她揉了揉腿,问她:痛不痛?,妹妹总是摇摇头……

突然,吹来一阵微风,心想:这一定是道德之风,温暖人心啊!

“道德”,它的含义也许太广,也许太深了。我们无法看透它,但是我们要把“道德”铭记在心,努力做好它。以那位哥哥为榜样,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来,我们一起加油!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讲述道德的作文示例

全文共 792 字

+ 加入清单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会无数次遇到诱惑,讲述道德的作文示例。今天,我们就学了一篇课文《钓鱼的启示》,主要内容是讲一位爸爸带着儿子去钓鱼,儿子钓上来了一条非常大的鲈鱼,儿子很得意,可实际上离钓鱼开放日还有两个小时。爸爸让儿子把鱼放回湖中,儿子乞求父亲不要把鱼放回去,父亲没有任何商量余地,硬是把鲈鱼放了回去。因此,儿子从这件事中懂得要放弃贪欲,三四十年过去了,他成为了一位建筑设计师。

儿子虽然不想把鱼放回湖中,可是,他听了爸爸的教诲,放弃了大鲈鱼。他的成功是因为他有一个道德感非常强的爸爸,时时教育和引导他成为一个正直、诚实、有道德的人。在儿子成为设计师的道路上,他遇到了许多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可每一次,都会想起父亲的教诲,每一次都能抵制住那个诱惑。

我也有过面临着道德抉择的时候,有一次单元考试,我考了98分,我大喜过望,可是翻到背面一看,不对啊!怎么减了2.5分,应该是97.5才对。哦!我知道了,一定是赵老师给我算错了分数。这是,我的心里出现了一个魔鬼,他在对我说:"你不去告诉老师,她也不会知道的,你还可以在考核上多加1分。"我觉得这个理由很充分,甚至心里就准备这么做了,可是,我的心里又像是飞出一个天使,她也对我说:"你应该去告诉老师,虽然少加一分,可你却是个道德高尚的人。"

于是,天使战胜了魔鬼。我选择了听天使的话,去找赵老师把分改过来,可让我没有想到的是,赵老师竟然说:"孩子,这0.5分送给你,算作你诚实的奖励。"我听了真是太高兴了,这时,我仿佛把一块重千斤的石头放了下来,感觉身上一下子轻松了很多。这只是我学习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启示。

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感谢赵老师能在我抉择的时候给予我鼓励和鞭策。讲不讲道德就是一瞬间的选择,我们每一个人都要成为有道德的人,不要被荣誉、金钱等等一系列诱惑人的东西所打倒,让道德常驻我们心中。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现实离梦想很遥远作文

全文共 894 字

+ 加入清单

她天生就有善良的因子,宁愿枯萎自己也想浇灌身边的人的美丽,可惜,她也许会是你最后一个想起的人,因为,她不耀眼。

朋友们钦佩她顽固的理智,有时候甚至到了讨厌的地步。她保守又固执,太不解风情,可是,这不是假装的,是天生的。她心里对对错有很鲜明的判断,总是不允许自己放肆。在过去的记忆里,她做过很多该做却没做,不该做却不敢拒绝的事。是爱面子,是输不起,执着得有些愚蠢。

她追求完美,凡事总在思考,等待,观察,犹豫,徘徊,最后就只能顺其自然。任何要她选择的东西都会让她痛苦。有的时候,明明错过了,她还喜欢自欺欺人,说自己根本不在意,其实,她的心,痛得无以名状。

她不是天使,她只想做个好女人,她没有童话,她只希望与子偕老。她爱得很单纯,很卑微,不要王子,只要一个懂她的人。爱情中,她是默默观望的人,不喜欢开口,不喜欢展现,更不喜欢争夺。她辛苦等一个勇敢爱她的人,一句承诺,就是一生。这样的爱情很被动,她懂,可她不敢改变。她对安全感有强烈的依赖,受伤了就很难愈合,任何不熟悉,不了解的地方,她都不愿意踏出第一步。她的防备,严密地包裹住一颗脆弱的心。

她常常矛盾,想把自己隐藏在聚光灯照不到的地方,又希望人人都可以领略她的风采。爱一个人的时候,她小心谨慎,给自己设下许多条条框框,不可以笑得夸张,不可以举止轻浮,不可以呆板,不可以高调,不可以这个,不可以那个……于是,她处处计较自己的不够完美,越是想亲近,就越是远离,在无数次踌躇和蹉跎中,她依然只能黯然神伤。

她是乐于接受别人的意见的,甚至是太过在意别人的意见了,别人说她呆板,她就把自己打扮得玩世不恭,但内心的严谨却怎么也改变不了,越掩饰,就越把自己变成了小丑。她会为空虚而难过,也会为世界上种种的复杂而伤心,人际交往中,她常常吃亏,对这个世界种种的不美好,她以为自己知道,其实,现实和她的梦想还是相差太遥远

一方面十分现实,另一方面又十分相信命运的安排,也许这就是她不断逃避的借口。但是,有些东西逃不掉,有些东西求不来,缘分、默契对她而言是很重要的,因为她是这样渴望自己不孤单。

摩羯啊,摩羯,其实,她还没有成长到像她想象得那样强大。

[现实离梦想很遥远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法律的道德性读书笔记

全文共 6743 字

+ 加入清单

最近重读了朗.L.富勒的《法律道德性》,受益颇多,同时也有了些自己的新的想法,在这里表达出来,供大家分享。

朗.L.富勒(Lon.L.Fuller,1902-1978)是美国当代著名的法理学家,是战后新自然法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其最重要的著作是1964年出版的《法律的道德性》。这本书的成书背景源于富勒与哈特的论战,同时也表达了富勒对二战的一种理性反思。

一、《法律的道德性》的创作背景

二战中德国制定了种族灭绝法,残害了数百万的犹太人,当二战结束后对战犯进行审理时,他们却理直气壮的说自己只是遵守法律而已,因此自己是无罪的,这一度使法庭审判陷入困境,后来法官们以“恶法非法”的自然法学派理论否定了该法律的效率,从而使战犯得到了严正的审判。二战的沉痛教训,使得人们不得不开始反思怎样的法律才是公正的、有效的,一个公正的、善良的、符合人性的法律应该包含哪些内容,于是在1950至1970年代,西方法哲学界爆发了三次引人注目的重大论战, 其核心论题就是“法律与道德的关系”。其中发生于1957年至1958年间的第一次论战最为著名,不仅因为它发生在两位最负盛名的法学家之间,更因为它催生了法理学史上两本重要的著作———哈特的《法律的概念》和富勒的《法律的道德性》。

富勒在这本书中表明了法律是有道德性的,是与道德是密不可分的,但是他所说的道德和古典自然法学派的道德不是一回事,他区分了法律的外在道德和内在道德,并提出了内在道德的八个评判标准,指出违背这八个合法性原则的法律是恶的,是没有效率的。这本书是对二战的一种理性反思,是对持“恶法亦法”观点的实证法学派的一种有力回击,是新自然法学派的代表性观点。

二、《法律的道德性》的三大创新观点

我觉得富勒在这本书中提出了新自然法学的三大创新理论:即提出并区分了愿望的道德与义务的道德、法律的外在道德和法律的内在道德以及法律的互动观。下面简要阐述一下我对此的理解。

(一)愿望的道德与义务的道德

富勒在《法律的道德性》中首先说:“本书的内容主要是围绕着对涉及法律和道德之间关系的现有文献的不满而展开的。”富勒认为在论证法律和道德的关系时,之前的理论并没能澄清道德本身的含义。所以,他分别阐述与法律有关的两种道德:愿望的道德(morality of aspiration)和义务的道德(morality of duty)。可以说义务的道德与愿望的道德是富勒在《法律的道德性》所提出的一对核心概念,在富勒看来,愿望的道德是善的生活的道德、卓越的道德以及充分实现人之力量的道德,是以人类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作为出发点。而义务的道德则是从最低点出发,它确立了使有序社会成为可能或者使有序社会得以达致其特定目标的那些基本原则。它是旧约和十戒的道德。它的表达方式通常是“你不得……”,有时候也可能是“你应当……”。它不会因为人们没有抓住充分实现其潜能的机会而责备他们。相反,它会因为人们未能遵从社会生活的基本要求而责备他们。并且富勒还引用了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一书中所采用的一个比喻来描述义务的道德和愿望的道德之分。义务的道德“可比之语法规则”,愿望的道德则好比是“批评家为卓越而优雅的写作所确立的标准。”语法规则规定了语言作为交流工具的必备条件,卓越而优雅的写作的原则都是“松散的、含糊的、不确定的,向我们提供了我们应做到尽善尽美的一般思想,而不是供给我们做到尽善尽美的任何明确无误的指示。”因此,义务的道德与法律最为类似,是社会的基本框架,违反它会遭到社会的谴责,是为法律所禁止的。愿望的道德虽然同法律没有直接的联系,但却是法律制度下所希望达到的理想状态。

另外,为了表明义务的道德与愿望的道德之间的区别,富勒从社会实践入手进行讨论--具体而言就是从奖赏与惩罚的不同态度入手。在义务的道德中偏重于依靠惩罚来维系,我们为这一道德设定一个最低限度,高于此限度的人不必理会,但对于低于此限度的则要进行惩罚;而愿望的道德则以奖励为主要手段,但评判的主体会存在一定的疑问--因为在道德表现上越接近完美,就越难有人有资格对其进行评价。富勒认为,可以用一把标尺来衡量愿望的道德和义务的道德之间的张力,这把标尺的最低起点是社会生活的最明显要求,向上逐渐延伸到人类愿望所能企及的最高境界,并且在这把标尺上有一个看不见的指针,如果把这一指针向上扩张义务的领地,强制性义务就会控制一些原本不应由其控制的主观的东西,如:语言、思想、艺术等;如果向下扩展愿望的领地,人们就会根据他们自己的标准来权衡和限定他们的义务。

( 二) 法律的外在道德和法律的内在道德

法律的外在道德主要是指为传统的自然法学者所主张的法律的各种实体目的,如公平、正义等。而法律的内在道德的提出则是富勒对于传统自然法学说的超越性发展。法律的内在道德是指使“法律成为可能”的道德,也即程序的法律性原则。违反了法律的内在道德的法律不仅仅是恶法,而且根本就不是法。

法律的内在道德”就体现为富勒所说的八条“合法性原则”:(1)法律的一般性(The Generality of Law);(2)公布性( Promulgation);(3)慎用溯及既往型法律( RetroactiveLaws) ; (4) 法律的清晰性(The Clarity of Laws);(5)避免法律中的矛盾(Contradictions in the Laws);(6)避免要求不可能之事的法律(Laws Requiring the Impossible);(7) 法律穿越时间的持续性(Constancy of the Law through Time);(8)官方行动与宣告规则之间的一致(Congruence between OfficialAction and Declared Rule)。以富勒之见,这些原则主要指向的是立法方面,而在法涉及的其他领域中,诸如司法、调解、仲裁等,还会有与其各自领域相适应的不同的“合法性原则”的排列次序以及具体的内容,而并不以这里的八项原则为绝对不变的标准。

富勒认为法律的内在道德也包含着一种义务的道德和一种愿望的道德。它同样使我们面对这样一个问题:要知道在哪里划出一条分界线,在其下,人们将因失败而受谴责,却不会因成功而受褒扬;在其上,人们会因成功而受嘉许,而失败却顶多会导致怜悯。那么,应该用标尺的哪一端来要求法律呢?人们期望有一个“合法性的乌托邦”,在那里,所有的规则都绝对清晰、彼此协调、为每一个公民所知、从不溯及既往。期望是如此强烈,以至于人们恨不得用义务的道德作为法律评价的标尺,任何没有达到这个标准的法律都是不能容忍的。可是,理想不等于现实,法律的卓越品质并不是命令的口吻简单要求就能达到的。我们当然可以要求立法者“必须”遵循道德义务使自己制定的法律清楚易懂,可这在富勒看来顶多只是一个“劝告”。因为造法事业具有创造性的特点,也就是立法者仅仅在劝告之下不做某些明显有害的行为是远远不够的,他还需要将自己的能量投入到立法的事业中去,发挥各种创造性的才能,尽力使法律臻于完美,而是否投入、发挥、尽力是无法衡量的。所以,尽管人们迫切地期待卓越的法律,“法律的内在道德注定基本上只能是一种愿望的道德,它主要诉诸于一种托管人责任感和精湛技艺所带来的自豪感”。这些法律的内在道德无论在字面上还是在内容上都让人想起某种形态的自然法,富勒对此的回答是“断然的,但却有限定的‘是’”。为什么是“有限定”的?法律的内在道德是“使人类行为服从于规则之治的事业”(也就是法律)所遵循的自然法,不是那种扮演“至上的、孕育万物的普遍存在”之类角色的自然法。它不是“更高的”法则,毋宁说是“更低的”法则,富勒将其称为“程序自然法”,因为它“关注的不是法律规则的实体目标,而是一些建构和管理规范人类行为的规则系统的方式,这些方式使得这种规则系统不仅有效,而且保持着作为规则所应具备的品质”。从历史上看,尽管实体自然法(即通过法律规则来实现某些目的)的观点被讲得更多一些 ,但富勒的八个要求并没有为法律设定实体方面的目的。

在耐心地阐述了法律的内在道德之后,富勒将思绪转向法律的外在道德,也就是法律的实体目标。对这个概念的展开是和回应哈特的批评同步进行的:哈特批评法律的内在道德会“兼容于非常严重的不公”。对此,富勒并不认同,虽然“法律的内在道德并不关心法律的实体目标,并且很愿意同等有效地服务于各种不同的实体目标”,但是,这不意味着任何实体目标都能在无损于法律卓越品质的情况下获得接受。很难设想一个法律明显追求不公,却总能保持对内在道德的真正尊重。法律的内在道德的若干要求,比如公开、明确,本身就是一部良法的前提条件,没有理由相信一部秘密运行、语义模糊的法律会是公正的。而且内在道德符合一个基本的假设,人本身是“一个负责的理性行动主体”,任何溯及既往或要求人做不可能之事的法律都是对人的判断力和决定力的藐视,因而不会是一部良法。法律的内在道德是达到公正的良法的必要条件,尽管不是充分条件。

富勒认为“合法性原则”是判断法治实现的完善程度的标准或原则,其最低的要求是“法律成为法律”———法律具有效力———的门槛,而其最高的实现则依然未必就已经达到了良法的标准———于此,法律的外在道德(the externalmorality of law) 将会对法律的内容作实质上的判断。

(三)法律互动观

在富勒那著名的法律内在道德的八大原则的理论背后是一直未被我们关注的“法律互动观”。正是在这种互动性的法律观的基础上,富勒指出了分析实证法学把法律仅仅视为“社会权威或社会力量的表现事实”,把法律看成是一种单向性的权威投射的错误,而主张法律与道德的不可分离,主张法律是一种“合作性事业”。在富勒看来,导致分析实证主义法学这种困窘在于它“缺乏一个社会维度”。分析实证法学只关心谁可以创造法律,而不关心法律是什么或做什么用,它把法律看成是一种单向度的权威投射,发端于一个权威源泉而强加到公民身上,因此也就没有任何可以置之于立法者身上的角色道德,立法者可以制定“邪恶的法律”。他只看到“如果一套规则系统通过暴力被强加给任何人,就必须存在足够数量的资源接受它的人士”,而没有看到“公民的自愿合作必须有政府方面的相应合作努力来配合”。富勒提出一种法律的互动理论,也即:形成一个法律秩序并不能单靠立法者的命令,还要守法者某种程度上的合作,也就是说,需要全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互动也是一个过程。在富勒看来,法律是政府和公民为了追求共同的目的的互动关系的结果,是一种有目的的持续努力的产物。这个共同目的并不是某一方的单纯的目的,也不是某一特定法令的目的,而是从当事人的互动中所生发的目的,是作为一个整体的法律体系的目的。富勒认为,这个共同目的就是使人类服从于规则之治,也就是实现一种良好秩序。但是,这需要一个过程。“当我们认识到秩序需要我们努力才能达到时,很明显,法律体系的存在即便是坏的或者是邪恶的永远都只是一个程度问题。”所以,在富勒看来,法律是个处于不断完善状态的“半存在”,法律是一个需要我们持久为之抗争、为之努力的事业,它需要社会全体成员的参与。法律的互动观还可以体现在富勒提出的“实质性自然法”中。富勒其实是反对古典自然法学家的对法律的内容加以道德限制的观点,他主张的是对法律的制定和实施的程序进行必要的道德制约。但是我们能否找到这样一种原则呢?富勒认为,这应从人类的交流中寻找。人在与其他物种竞争的过程中之所以能取得胜利,是因为人能够获取和交流知识,能够有目的地和他人促成通力合作。因此,“交流不只是一种生存的手段,它是一种生存的方式。”所以,如果真要指出一种可以被称为实质性的自然法的原则来的话,那它就是“开放、维持并保护交流渠道的完整性,借此人们可以彼此表达人们的所见、所感、所想。”在富勒看来,正是因为分析实证法学没有看见立法者与公民之间的互动,所以把法律看成是一种发自于政府而强加于公民身上的单性权威投射,所以他们认为法律可以基于法律而建立,所以他们坚持法律与道德的分离。富勒主张,法律不能与道德分离。他把法律看成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他看到了另一种力量,即公民对法律的参与。富勒不仅认为立法者和公民之间有互动,他同时也以互动的观点来看待法律外在道德和内在道德。

三、《法律的道德性》的不足之处

当然了,虽然富勒提出了三大创新性的理论,修正了古典自然法学派的“应然法”的空泛,使得法律的道德性也可以得到衡量,而不是空泛的论述公平、正义。但是,我认为富勒所区别出的谓之于内在道德的这种程序性道德在多大程度上是道德这是有质疑的,这种与其说是道德,不如说是生效性要件,这是富勒对实证法学派的妥协,同时这也恰恰是古典自然法学派的软肋。古典自然法学派追求善良的法、公正的法,但何为善良、何为公正,这又是很难给出标准,不同时代人的权利观、道德观不同,即使是同一时代,人们的价值观以及关于人权的理解也是不同的,因此再多的论述也逃不出空泛以及难实际操作的窘境。正是因为这个软肋,古典自然法学派被诟病,而实证法学派只考虑法律实际怎么样,不考虑法律应该怎么样;只看其是否为有权机构依程序制定,不去评判法律是否公正的这种观点,因为言之有体、便于实际操作和衡量而得到了人们的认可和推崇。虽然二战用血的历史证明了过分的追求程序正义而置实体正义于不顾的后果是可怕的,从而给了实证法学派沉重的一击,而使自然法学派对正义、公平、善良的法的追求重新进入人们的视野。但是自然法学派的软肋这个千古难题仍然困惑着人们——良法很重要但却不知道它到底为何!古典法学家们穷尽一生不停的在讨论何为良法,但结果却仍是一头雾水。富勒当然认识到古典自然法学派的软肋,因此为了不被实证法学派诟病,富勒实际上是将实证法学派的程序性要求内化为法律的道德性要求——法律的内在道德,从而使自己的道德标准具体化、可操作化。我认为将这些程序性的要求理解为道德性要求,虽是创新、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但是这并不是实质意义上的道德性,他实际上是将法律的生效性要件就理解为法律的内在道德,这一点我是不赞同的。

富勒在说明内在道德的同时,也强调外在道德的重要性,这里的外在道德也即古典自然法学派所追求的“良法”应具备的道德,但是同古典自然法学派一样,富勒也对何为外在道德、外在道德的评判标准如何提不出一个合理的解释,因此关于外在道德的论述不是很深入,或许在写作这本书的时候他自己也是底气不足的,因为这是一个终极难题。对外在道德的论述不足,使得他对实证法学派的批评有隔靴挠痒之嫌,力度和火候还很不够。愿望的道德和义务的道德的提出同样也反应了这样的问题。

总之,富勒的观点综合了一些实证法学派的观点而创新了自然法学派,但是这种创新却也有捉襟见肘之处,说理存在很多不足,仍然不能给我们以明确的指引。但是,这也不能怪富勒,这是个千古难题,不能对富勒提过苛刻的要求。或许,关于什么样的法才是有效力的法的讨论要一直跟随我们到世界的末日,在这期间,我们应是一直坚持对应然法的追求,而不断走实然法之路。应然法和实然法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应然法虽是乌托邦式的理想,但它作为航向灯、作为理想,一直在指引着我们,指引着法律的完善,因此全然不考虑法律的道德性是不可以的,它会产生危害人类、危害环境、危害地球的恶法。当然,只讨论法律应该怎么样而不顾现实需要、不解决现实问题,这也是不可以的,应然的东西是空泛的而法律是现实的,因此我们需要程序正义来保障法律的效力,保障秩序的有效运行,因此离开现实谈理想也是不可行的。我们人类注定要在不断追求应然法的状态下,走实然法之路,我认为富勒提出的“法律互动观”通过法律与人们(人们即代表着人性)的互动来达到平衡而不至于走极端,其实也是在表达这种观点,只是富勒为了不被实证法学而诟病,所以提出了这个可操作的标准——法律与人们的互动,但是如何互动富勒却没有提出来,所以这仍然是走不出困境的。不过虽然对应然的讨论仍没有结果,但是我们的法律的确是在进步,因此,只要我们坚持应然和实然的综合讨论,那么我们制定的的法律是不会偏离太远的,是成不了“恶法”的,只有在择一而取之的时候才会出现“恶法”。坚持“仰望星空、脚踏实地”的都错不了,错就错在我们常常忘了其中的一个。

《法律的道德性》这本书写的非常精辟,由于我自己能力实在有限,所以虽然看了很多遍,却发现自己还是有许多理解透彻的地方,所以可能自己的分析和评价存在很多偏颇之处,在这里也就是班门弄斧写出一点自己的感悟,望大家多多指正,以期共同探讨法律的应然实然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道德作文300字

全文共 441 字

+ 加入清单

每个人,生活中多多少少都会有让自己感触很深的事情发生,在我的生活中有一件事让我感触最深,我就是从那件事中明白了做人要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那天,妈妈让我一个人去买豆腐。我高兴地跳来跳去,心想:“这是我第一次去买东西,可得好呀!”于是我内心充满了信心,拿上钱“哧——溜——”一下子向菜市场跑去,自由市场的人真多呀!你会不由自主地随着人群向前走,市场里移动着一条彩色的人流。我挤在人群中寻找我要买的豆腐,因为有一个阿姨绊了我一下,我头重脚轻,往前一扑,还好有个叔叔,他扶了我一下,我对叔叔说:“谢谢您。”忽然有一个声音传到我耳朵里,一打听才知道原来一个卖南瓜的老爷爷和买南瓜的叔叔吵起来了,原来那个老爷爷没零钱了,那个叔叔说:“今天你不给我就不罢休。”于是我走上前去给了那个叔叔一元钱,那叔叔这才走了,于是那个老爷爷硬把五元钱给我,于是我跑去买豆腐,把那四元钱还给了老爷爷。

道德是每个人应该有的品质,作为21世纪的我们,是祖国未来的花朵,我们应该做个有道德的人!把道德铭记在心,要从小做起!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道德离我们不远初中作文

全文共 862 字

+ 加入清单

半夜,被一阵电话铃吵醒,迷迷糊糊地听见拖鞋踏在木质地板上“咚咚咚”的走路声,感觉很急促。然后“砰”的一下关门的声音,因为太困了,我翻了个身,继续睡觉。

早上八点左右,又听到关门的声音,我再次被吵醒,赖了一会床,八点半了。穿好衣服走进妈妈房间,爸爸已经出门了,妈妈还裹着棉被睡觉,我轻轻叫道:“妈妈,吃早饭了吗?八点半了。”妈妈半坐着,说:“吃过了,我再睡一会儿。”我退出房间,吃早饭。

九点的样子,妈妈起床了,没等我问,妈妈说:“奶奶昨天出车祸了,七点出的事,我们半夜接到大伯电话,凌晨两点才回来。还好,只是腿骨折了,腰有点闪到,爸爸早上去医院了,下午要动手术。”

“哎呀,怎么回事啊,肯定又出去看戏了。”

“和她说过的,有什么用呀?她又不理我们,照样上午也去,下午也去。”

我心想:也只有在这里我才偷偷和你们说,像奶奶这样,本来走路就摇摇晃晃的老年人,是司机开车一定得谦让的,爸爸也和我这样说。他们本来走路就很不稳了,碰一下,那可真的不得了了。而且老人耳朵聋,穿的又多,喇叭按破也听不见。如果奶奶是骨折的话,那个司机的速度,肯定只有20码左右,不然,就不会只有骨折那么简单了。

妈妈又告诉我,司机也就30几岁,是个青年。发现出事后,先拨120把人安抚好,再拨110让警察来处理事情,又在街边招出租车。到了医院在检查,他又马不停蹄去信息中心查我们的电话号码。今天下午去医院的时候,爸爸又说司机前后交了7000多块的钱,也没好意思说他。上午他来了解情况,带来一箱特仑苏牛奶,一大箱苹果。那么小一箱特仑苏,要60多呢,很贵的,我一共才喝过2次。

我没见过那个司机,但我想他一定长得很和善,鼻梁上还架着一副眼镜也说不定,他可真是个好人。一般人看闯了祸,没准会抱有侥幸之心逃走,这种人对不起自己的良心!也许你会说:要是我也不会逃走,我也会把她送到医院的。话是这么说没错,但是如果真遇到了这种事,又能有多少个人做到这样呢?你真的能够做到吗?

谢谢那个司机,谢谢他,奶奶才不会有生命危险。

其实道德离我很近,不过是我感受不到而已。

[道德离我们不远初中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道德之花处处开放

全文共 883 字

+ 加入清单

意大利诗人但丁曾说过这样一名话:“一个知识不健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弥补,而一个道德不健全的人却难以用知识去弥补。”我们中华民族,是“文明古国,礼仪这邦。”几千年来,形成了高尚的道德修养。道德是文明的外延,道德也是一个人灵魂的体现,道德更是人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从古至今,道德无不被刻入历史的典籍;道德是四岁的孔融懂得“让梨”;道德是董奉行医为民看病;道德是韩信成功后不忘报恩。现在,道德模范更是让世人所歌颂,道德是郭明义无私伟大的奉献精神;道德是赵永录50年摆渡造福百姓;道德是杨善洲植树造林,奉献一生。

我们往往能从一个不起眼的故事中悟出人生的真谛!“瞎子点灯,——白费蜡。”这句歇后语使我想到了一个感人故事:一位盲人在夜晚走路时,手里总是提着一盏明亮的灯笼。路人见了很好奇,就问:“你自己看不见,为什么还要提着灯笼走路?”盲人脸上露出了慈祥的笑容,“道理很简单,我提着灯笼并不是为了给自己照路,而是为别人提供光明,别人看见我,就不会误撞我,这样不仅帮助了别人,也使自己更安全。”

看了这个故事后,我内心深处不禁为之一震,一位盲人在漆黑的夜晚为他人点燃一盏希望的灯火,为他人指明方向。这是一种多么高尚的奉献精神啊!而他是那样乐观的态度也让我肃然起敬。为他人无私奉献还不求回报。我想,在当今社会,如果我们都像他那样为他人着想,那么我们的生活将多么幸福啊!

其实,道德不用苦苦寻找,翘首观望,她就在我们身旁。保护环境、爱护公物、拾金不昧、诚实守信、尊老爱幼、助人为乐等等。

怎样做一个有道德修养的人呢?首先,在日常生活中尊重他人,因为尊重是道德之本,是人类最起码的道德共识。其次,我们要助人为乐,献出自己的爱心,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最后,我们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真正做到“文明始于心,道德践于行。”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我要行动起来,时时刻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和举止,让文明成为习惯,让道德成为自然。

道德是一道彩虹,装饰我们的生活;道德是一盏明灯,照亮我们的灵魂;道德是一弯清泉,滋润我们的心田。让我们一起努力吧!让道德这朵美丽的儿,在祖国处处开放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学雷锋做有道德的人作文500字

全文共 428 字

+ 加入清单

是谁为人民服务?是谁不惜自己宝贵的生命为人民做出了贡献?又是谁帮助了千千万万贫困的农民和贫困的小学生?这一连串的问题,你知道答案吗?他就是雷锋

如果当你摔倒的时候,别人却在一旁嘲笑你;如果当你的钱包被偷了,别人看见却若无其事;如果当你需要帮助的时候,别人却不愿意帮助你。你的心情是什么样的?是酸、苦、涩。然而有一个人,在你摔倒的时候有人把你扶起来,在你需要别人帮助的时候,他却伸出自己温暖的双手来帮助你,你一定会感到很温暖、很幸福。

我们要学习雷锋那样做好事,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他热爱祖国;与战友团结互助;上车时,给那些老爷爷、老奶奶让座。做好事不留名,雷锋那颗爱心,发扬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放射出灿烂璀璨的光芒。

我们要向雷锋学习,学习他热爱祖国、与战士团结互助的精神,学习他帮助贫困的人们,帮助那些无助人们的品质。

帮助别人,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呀,让我们传递爱心,尽自己的一份力量,用爱心去温暖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只要人人都献出自己的爱心,世界将会变得更美好。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