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她的一生的汇集19篇

上官婉儿,复姓上官,小字婉儿。她是唐代女官、诗人、皇妃。因祖父上官仪获罪被杀后随母郑氏配入内庭为婢。十四岁时因聪慧善文为武则天重用,掌管宫中制诰多年,有“巾帼宰相”之名。今天小编就来分享一下巾帼首相”上官婉儿一生的故事,相信各位读者会有兴趣。

浏览

857

作文

825

邓小平自述一生最紧张时刻的故事

全文共 1911 字

+ 加入清单

我这一生,这一个时候最紧张。听到黄河的水要来,我自己都听得到自己的心脏在怦怦地跳!

1947年7月29日,刘、邓大军接到军委和毛泽东急电:“现陕北情况甚为困难(已面告陈赓),如陈、谢及刘、邓不能在两个月内以自己有效行动调动胡军一部,协助陕北打开局面,致陕北不能支持,则两个月后胡军主力可能东调,你们困难亦将增加。”

第二天,刘、邓收到这封标明“4A”万分火急字数较多的绝密电文,心里十分焦急。他们联想到党中央7月23日电报中提出的方针,认为“确好”。经连日的“再三考虑”,“决心于休整半月后出动,以适应全局之需”。刘、邓当即致电军委,提出:直趋大别山,先与陈、谢集团成犄角势,实行宽大机动,准备无后方作战。这样就初步定下提前直出大别山的决心。40多年后,邓小平还清楚地回忆道:“当时我们二话没说,立即复电,半个月后行动,跃进到敌人后方去,直出大别山。”他在向子女讲述这一情况时,还重复说:“真正的是二话没说,什么样的困难也不能顾了!”一向不大外露感情的邓小平,说这话时声音都略带哽咽了。

8月1日是人民解放军建军二十周年的纪念日,是刘、邓定下直趋大别山具体行动部署的日子。这一天,刘伯承传达了军委7月23日指示电后说:我和小平同志一致认为,我军跃进大别山,是党中央、中央军委赋予我们的战略任务,是我们考虑一切的出发点和立足点。紧接着,各纵队又召开师团主要负责干部会议,研究各部队的任务,准备在8月中旬大举出击。

但是,军情紧急,水情严重,由于连日暴雨倾盆,黄河水位猛涨,尤其是蒋介石企图重演炸黄河大堤,水淹我军的旧剧。值此险象环生之时,刘伯承用“忧心如焚”四个字表述自己焦灼心情。而邓小平也感到这时是自己一生中最为紧张的时刻。“听到黄河的水要来,我自己都听得到自己的心脏在怦怦地跳!”

8月6日是令在刘、邓身边工作的同志难忘之日,是刘、邓最后定下提前南进大别山决心之日。这一天早饭后,刘、邓等野战军首长,在作战室召集司令部有关处、科的干部开会,研究下一步部队战略性动作。情报处汇报敌情,作战处报告了几天来部队休整情况,并提出黄河水位猛涨对我军威胁性增大,建议早下决心。对此,邓小平非常重视,当即明确指示:对于黄河水位变化情况必须随时掌握,及时报告、通报。

会议气氛紧张热烈,与会人员神情镇静,发言踊跃。许多人主张在内线打一仗或几仗后再实施战略进攻。有人主张按原计划休整到8月15日,然后视情况而定。不过,大家都仔细观察着刘、邓首长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急切地盼望他们速下决心、决策。刘、邓看着大家讨论情况,简短交谈之后宣布暂时休会,让大家进一步准备意见,午饭之后,刘伯承来到作战室,当听说邓小平到三纵、六纵找陈锡联等谈话,并顺便看黄河水位上涨情况时,他若有所思地点点头,便又像上午那样仔细地察看地图,询问各方面情况。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刘伯承审时度势,已成竹在胸,立即派人通知邓小平等再次前来会商,之后,刘伯承在作战室严肃宣布:大军南进,必须立即行动。机不可失,时不我待,要当机立断,行动越早、越快越好。随后他阐明定下决心的依据和理由,并作了进军部署。

在此期间,邓小平不时地点头。等刘伯承讲完后,他马上站起来说:“刘司令员的意见和部署非常正确,我完全同意。我们下决心不要后方,直捣蒋介石的心脏——大别山,逼近长江、威胁武汉三镇和蒋介石的老巢——南京,把战线从黄河边向南推进到长江边。古人说过:‘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我军的战略行动,必将迫使蒋介石调兵回援。这样我们就能配合全国各个战场的兄弟部队,彻底粉碎蒋介石的重点进攻,彻底扭转全国战局。”为完成这一战略任务,他强调三点,一是所有工作都要服从战略进攻任务的要求,广大指战员要准备为实现这一决策付代价,做贡献。二是要力避与敌主力纠缠和作战,千方百计直奔大别山腹地,走到大别山就是胜利,三是进入新区作战,要严守党的政策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最后,邓小平目光投向李达,起草电报,向党中央报告我们决心和部署,并向各部下发预先号令。

正在这时,军委连续来电,指明南进需付出较大伤亡、减员之代价,而无论起何种作用均需准备付出,但如能取得变化全局之作用,则付出此种代价更加值得,同时,出于关怀,又令刘、邓部在现地休整补充10天,后又告诉至少7天不动。刘、邓反复研究了军委来电,根据党中央和毛泽东既定战略意图,特别是根据当时敌情、水情,遂决定提前出动之决心不变,因地制宜,果断行事,按既定部署挥师南征。对此军委连电答复:“刘、邓决心完全正确”,“刘、邓部署很好”,“一切决策临机处理,不要请示。我们尽可能帮助你们”。千里跃进的壮举,战争史上的奇迹,其方略就这样在陕北的窑洞和华北农屋之中应运而生了。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叶子的一生作文600字

全文共 650 字

+ 加入清单

叶子一生十分的短暂,但它却能给我们带来无限的欢乐。

春天,小叶子慢慢的探出头来,嫩绿嫩绿的,特别细小,像一个刚出生的小宝宝,我轻轻用手摸了摸小叶子,又软又光滑,好像小婴儿娇嫩的脸蛋。风姑娘一吹,“沙啦沙啦”好像在欢迎小叶子来到新世界,树妈妈也摇摇身体一起欢迎小叶子的到来,小叶子的空中摇摆着,是那么的开心快乐。

夏天,小叶子在阳光,雨水和泥土的滋养下渐渐地长大了,从一个小宝宝变成了一位漂亮的小姑娘,叶片变成了翠绿色,又大又宽,上面的叶脉也清晰可见,细细长长,像我们的掌纹一样。我用手摸了摸,有些粗糙,叶子的边缘还有一圈小锯齿,那是叶子姑娘保护自己的武器。有只蝉飞到了叶子上“吱吱”的叫着,好像在对叶子姑娘说:“谢谢你让我乘凉。”小松鼠在树枝上跳来跳去,好像在和叶子姑娘捉迷藏似的。几只小鸟也飞到了树上“叽叽喳喳”的叫着,给叶子们唱一首欢快的歌曲。这时,小朋友们也被这碧绿的树叶吸引来了,在树下“哈哈”的笑着,快乐地做游戏呢。

秋天,天气渐渐地凉了,叶子姑娘也变得衰老了,枯黄的叶片也变得微微卷曲,风一吹,在树枝上摇摇欲坠,一不小心,一片叶子飘落了,它在空中飘着,好像在看着这个美丽的世界。叶子落到了地上,给大地换上一件金黄的外衣,人们踩过发出“咔嚓咔嚓”的声音,好像是叶子最后一次的告别了。

冬天,天上飘下了雪花,树枝变得光秃秃的,大地雪白一片,落叶也被大学掩埋,回归了大地,让我想起一首诗:“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叶子的一生虽然短暂,但它为我们带来的欢乐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却永远留在我的心中。

展开阅读全文

篇2:现代名人小故事:身残志坚张海迪的传奇一生

全文共 539 字

+ 加入清单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读了《张海迪故事》后,我不由得对她长生了敬佩之情。我认为:张海迪不仅是我心目中的榜样,更是我学习的楷模。

海迪小的时候,是个天真、活泼、可爱的小女孩,她样样都行,让爸爸妈妈天天笑得合不拢嘴。可是在她五岁那年,不幸降临到了这个小女孩身上,她的身体2/3失去了知觉,我也对她惋惜难过。但小时候的海迪并没有垂头丧气,而是坚强的面对困难,以她最甜、最美的微笑面对生活、面对未来。并没有被命运所折服,我为她这种坚强不屈,不肯低头折节的精神而骄傲、自豪。

海迪从小就是一个心地善良、乐于助人的小姑娘,也是一个聪明绝顶的好学生,虽然学校不收她入学,但是好学的她,自己学习、自己钻研、自己学习医术,并且成了当地有名的小医生,她的所作所为感动了大家,大家都非常喜欢她,也和她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大家呢,也得到了海迪更多的帮助,她利用空闲时间给大家补课,有很多人因此考上了大学。她所做的这一切都让我感到佩服,她的这种乐于奉献的精神更值得我们学习。

海迪从小就养成了爱读书的好习惯,她读了成千上万册的书,还会几个国家的语言,并且翻译了几十本外著。我觉得:我们和海迪相比,她太伟大了,而我们太渺小了。

生活的前景是光明的,生活的路程也是严峻的。让我们跟随着绚丽的朝霞,向着理想的太阳飞翔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3:用一生付出爱作文700字

全文共 739 字

+ 加入清单

回头看看,身后留下了串串或深或浅的脚印,而这些脚印都是父母陪我走过的。一年四季,春去秋来,每个季节都渗透着父母对我不同的关怀,母亲对我的爱让我的人生旅途充满欢乐,父亲给我的爱让我感受四季不同的魅力,他们让我感受着家的幸福。

春天,树叶刚长出头,翠绿的颜色透出无穷的生命力。这是,父母还年轻,受着春天新生的影响,全身都有着无限的力量。早晨,父亲总是很早地去上班,回来后,父亲会带着微笑和我玩耍,会和母亲一起坐在沙发上看电视,大家在欢声笑语中共度温馨的时光。那时的我想“我们真是幸福的一家。”

夏天,阳光烘烤着大地,树叶还在发着绿色,但终究熬不住酷热,显得有些发蔫。早晨,父亲依旧很早上班,但母亲在做家务时常常需要站起来喘气,父亲也常常显得疲惫。但是,父亲仍然会和我说话,在书房做作业时也会听到父母一起看电视的欢笑。那是我在想:“我有一个幸福的家。”

秋天,树叶慢慢的变黄,被萧瑟的秋风吹过,它也会禁不住,从大树上脱离下来。妈妈的腰不太好了,经常会痛,父亲从忙碌的工作中挤出时间,不知从哪学到了一套按摩手法,每天回家,满脸的疲惫却不曾间断。那时的我在想:父亲让我感到家的幸福。

冬天,雪花纷纷,而树叶平静地躺在了地上,等着雪与土的掩埋。父亲也不再那么干练,几层楼也会让他气喘吁吁,可是回来后,看到我坐在桌前学习,也会为我端一杯水,拿一些水果与我交谈,询问我学习中的难题,并为我解答。有一天,父亲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家,我早已为他准备好一盆洗脚水,当我双手触到那双脚,那双结满老茧的双脚,我的眼泪忍不住的流,我的父亲,就是用这双脚撑起家的幸福。这时我明白了:“是爱带来家的幸福。”

四季再一次轮回,可是幸福不曾间断,谢谢你们,爸爸妈妈,你们用一生付出爱,倾出所有的呵护与关爱,让我感受家的幸福。

展开阅读全文

篇4:百岁老人一生传奇

全文共 386 字

+ 加入清单

郭洁老人诞生于1911年12月,自幼喜爱体育。在那个动荡的年代,他和许多仁人志士一样,胸怀挽救国家危亡的大志。1936年,参加柏林奥运会的中国运 动员共有70余人,参加铁饼项目的郭洁就在其中。郭洁老人在世时曾回忆说,当时国运衰败,我国的运动员只能乘船,经过近20天的颠簸到达比赛地。经历了新 旧中国的变化,郭洁老人最能感受到“国运兴,体育兴”的人间大道。

新中国成立后的1954年,西安体育学院成立,郭洁受聘为体院的体育教师。从此开始从事喜爱的体育事业,著作等身,育人无数。即使退休后,他仍没有离开体 育,积极投身于全民健身运动,深入研究中老年人的健康问题。1991年,在各方的资助和支持下,年近80岁高龄的郭洁老人组织了西安体院的运动医学、运动 生理学两学科的教师,对西安市晨练中的中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做了社会调查,并在1993年撰写了《有氧运动对心血管系统疾病防治》一书。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悲情故事十:孤愤一生的傅山

全文共 944 字

+ 加入清单

双塔寺是太原的标志。明朝万历年间,太原有一个叫傅霖的退休官员带头捐款,在如今太原的郝庄建起了一座文峰塔。之所以建这座塔,说来大有讲究。宋太宗赵光义攻占晋阳城后,因为惧怕太原再冒出来个把皇帝抢夺他的江山,毁掉晋阳城削掉龙山山头之后,新建太原城时索性就设置了很多丁字街,以此钉破这片土地的龙脉。经此一劫,太原果然人才凋敝。傅霖本是明朝官员,看厌宦海浮尘后,回归故里。眼看太原自宋朝之后的平庸与黯淡,一心想恢复太原风水的傅霖率众修起了这座文峰塔。果然,傅霖死后五年,不管是巧合还是天意,傅家就出了以为惊世骇俗的人物——傅山

傅山留给我们的名头实在太多,思想家、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医学家等等,如果再加上传说中的武术在内,我们只能感叹:傅山不是人,他是神。但是,历史的风云更迭,让傅山在展现他神奇人生的同时,又背负了孤愤难平的沉重苦痛。

傅山曾经有过一段快乐的日子。二十岁出头时,他有了一份让他终身都不能忘却的婚姻。但是,很可惜,这份浓情蜜意只停留了五年。妻子患病去世之后,傅山终身没有续娶,独自将孩子拉扯成人。而且,从傅山潜心研究妇科并成为一代医学大师来看,可想而知他对妻子的那份深情与哀苦。

妻子死后,傅山进入当时山西最高的学府三立院学习,并成为山西提学袁继咸的得意门生。随后,袁继贤因得罪魏忠贤入狱,傅山变卖家产四处奔走,为恩师鸣冤,徒步到北京上疏,最终使老师无罪释放。一夜之间,不惧权贵的傅山名满京城。拒绝仕途的傅山回到太原之后,潜心研读学问。随后,爆发李自成、清军先后进入北京的事件,旦夕之间,明朝灭亡。悲痛至极的傅山为了对抗清朝剃发的政策,出家成为一名身穿红色道袍的道士,以此标明坚决不向清朝屈服的决心。

渴望明朝复兴的傅山从此踏上了反清之路,并因此被捕入狱,受尽严刑拷打并绝食抵抗。在友人的营救下,捡回一条命。出狱之后,傅山隐居崛围山,康熙久闻傅山大名,派人将傅山连人带床强抬到北京殿试。倔强的傅山服下大黄造成腹泻不止,誓死不肯进入宫门。即使如此,康熙还是授予他官职,傅山痛哭坚决不肯接受。

辞官回归太原之后的第四年,已是古稀老人的傅山遭受了生命中最为沉重的打击。就在这一年,儿子傅眉去世。老来丧子的悲痛,让傅山饱受坎坷之苦人生轰然倒塌。第二年,桀骜一生的傅山带着绵绵不绝的悲愤离开人世。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携手一生

全文共 424 字

+ 加入清单

林徽因初遇梁思成是在十四岁的那一年。我想梁思成应该是对林徽因一见钟情的,那时候梁思成已经十七岁,正是血气方刚的少年郎。在他身边肯定缺不了美丽大方的俏佳人,可是像林徽因这样清新动人的江南女孩,应当是绝无仅有了。初见时,他只觉徽因似一朵出水芙蓉,清新淡雅,飘逸绝尘。而林徽因初见梁思成这位俊朗文雅的少年又有怎样的感触?无人知晓。直到后来,我们才知道,林徽因初见梁思成一定没有怦然心动之感。或许有的只是一个少女见一个少年的喜悦心情,有些许腼腆,些许快乐。而梁思成这一见,就再也没能忘记林徽因,只是他们之间注定要经过一个漫长的历程才能并肩走在一起。原本是两个一同行走的人,其间一个人在路途上探看了别的风景,而另一个人一直在原地等待。

林徽因是那个采撷风景的人,梁思成则一直立于原地相守,待林徽因停下脚步,偶然回眸,发觉那个人还在,一直在。也许是累了,也许是感动了,总之,有一种遗憾,叫错过;有一种缘分,叫重来。于是,1928年春,她同梁思成结婚,携手一生……

展开阅读全文

篇7:相携一生也如诗作文800字

全文共 779 字

+ 加入清单

过年回老家,外公外婆坚持要挤在厨房,为一家子人做年夜饭。外公外婆配合默契,你切菜,我颠锅,流淌着一弯富有韵律的清泉,平淡的厨房中也格外的有诗意。

饭做好了,外公却还在偷偷的做些什么,手法娴熟,神情自如,显然已做过无数遍。香甜从外公手中传来,脆黄的苹果外裹着浓稠粘连的蜜糖——拔丝苹果。外婆霎时脸色一变,几步冲过去,斥道:“得了糖尿病,怎么还吃这么甜的!”外公不以为意,乐呵呵的说:“你最爱的拔丝苹果来了,我保证一口不动。”只瞬间,我便瞄到外婆的神色中似有小女儿娇羞的情态。有着褐色的老年斑,褶皱的皮肤,苍老的面容也掩盖不了的风化,如诗般。

想起外公说以前生活清贫时,儿女们都期盼着过年吃到包有代表来年好运的硬币的饺子。然而,经外婆手舀给外公的饺子,硬币总是最多的。说到这,外公便狡黠的眨眨眼睛:“我知道是你外婆使的法子。那些年日子苦,她便总想着寻些由头来鼓励我。”

原来,即使艰难岁月中,相携着,相互鼓励着,日子便也如一首充满希望的,调皮的诗。

外公年轻时常出差。怕外婆孤单,便在旅途中费尽心思找些新奇的东西,求着师傅把手艺教给他,回家给外婆做。于是,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外婆应是比别人多了些温柔如诗的风华。出门在外,只有外婆面色红润,气质优雅,那是见过大世面的风范,可实际上外婆从未出过远门。

原来,那些奔波岁月中,相携着,相互关心着,日子便也如一首柔和似水的,甜蜜的诗。

退休后,在晚风吹拂中架两把藤椅的阳台,外公听着录像机跟唱豫剧,悠扬洪亮的声音便充满闲适的夜。于是外婆就含着笑,一边为两个人打着扇,一边静静的听着,眉目间皆是满足与快乐。

原来,即使安闲岁月中,相携着,相互陪伴着,日子便也如一首慢悠悠的,满足的诗。

吃完年夜饭,烟花被搬到楼下。五彩绚烂绽放时,欢呼雀跃时,外公和外婆及并肩无言的立着,无需多余的动作,便满溢岁月静好,相伴一生的诗意。

相携一生也如诗。

展开阅读全文

篇8:一生的呐喊——研究鲁迅的一生

全文共 863 字

+ 加入清单

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初,在这个富裕勤劳的周家院落之中,周树人哇哇降生,这注定了中国文化史的改变。

幼年时期的鲁迅,丰衣足食,自由快乐,家境厚爱,并且还是名门望族。他在私塾里饱读诗书,十分受人尊敬。与少年闰土的友谊,去看戏、偷别人罗汉豆的欢喜、有趣,还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阵阵欢笑。

但好景不长,在鲁迅13岁后,他的爷爷周福清因为被误认为是科举舞弊,抓入牢中。鲁迅一家为了救出祖父,变卖家产,经过努力,终于救出了原来要被“秋后问斩”的祖父。祖父回到了家中,但这个家,已经失去了以往的华荣富贵,欢声笑语了。家庭变故,家道中落使鲁迅一个人扛起了整个家族。家道中落,给鲁迅留下了失落。但是,鲁迅因为想要重新挣回以前的种种精神上的损失,十分刻苦地读书,并且处处体量着母亲。这时父亲已经去世,亲戚与他人的歧视、侮辱和游耍,给鲁迅带来了沉痛的打击。鲁迅没有被打倒,他以肩扛起整个失落的家庭。

父亲的死亡,对中医的不信任,让鲁迅来到日本的仙台医学专家学院。藤野先生的帮助,让鲁迅成绩突出。但一切改变于那一张影片。这使他最终弃医从文。他为什么有这么一个决定呢?都是因为那一张影片,与那一阵欢呼。中国学生看着中国人被日本人给用枪杀死也不知羞耻,而在鼓掌欢呼。鲁迅再也看地不下去了。鲁迅知道自己医术再高明,也治不了国人的病,这种病,也许只有他才是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于是立刻弃医从文。

但鲁迅的弃医从文,从一开始就不顺利,鲁迅渴望用手中的笔唤醒我们这个遭受百年屈辱仍昏睡死沉的民族。但鲁迅刚开始创作的文学作品并不成功,不仅读者很少,即使是仅有的读者也很难产生共鸣与精神的振奋。再加上混乱的时局让鲁迅感到救国的无助、无望,于是开始在研究佛经和历史中逃避现实。从1913年到1917年,鲁迅一直沉在自己的家中,低着头,只想逃避下去。

但是,钱玄同的“铁屋子”对话,终于让鲁迅重新站了起来。从1918年到1936年的十月,鲁迅自开始创作,便源源不绝。

一生呐喊,这位伟大的巨人在1936年10月19日轰然倒地。

一生的呐喊,鲁迅,是一名真正的善为他人,创作不休的民族魂!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我的一生伴侣作文800字

全文共 825 字

+ 加入清单

我喜欢读书,因为它给我许多快乐,我喜欢读书,因为它给我许多知识;我喜欢读书,因为它让我觉得希望无限;我喜欢读书,因为有了它,我确信我会成功。

当我依偎在妈妈的怀抱,总是喜欢听妈妈讲那迷人的故事:格林童话、阿凡提故事,这些都让我沉醉,它带给我了许多幻想,幻想有一天魔法棒把我变成漂亮的白雪公主,可以把我变成聪明的阿凡提,这些都让我整天沉浸在幻想之中。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进入了幼儿园,不再听妈妈讲故事,而是抱着自己的童话书,因为听妈妈讲故事已满足不了我的需求,尽管我囫囵吞枣,但也觉得比听别人讲有趣多了,我常常沉浸在这些小人书里,世界各地的童话让我流连忘返。

慢慢地,我长大了,上小学的我,仅读童话故事已满足不了我的求知欲望,我抱上《十万个为什么》,每天上学、下学路上抱着它,它让我的脑子里出现了一个新词:“科学”,让我懂得了许多科学知识,也让我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多问。

书迷的我并不讨妈妈喜欢,因为读书饭糊了好几次,妈妈总说:“读书应该有个度。”,可我依然这样,依然坚持着,坚信多读书,就能多懂知识。进一步来说,就是进一步为成功打下基础。

每读完一本,我都会紧接着抱上另一本,如饥似渴地望着它,好像要一下吞进去,占为己有,好像有书就会有了全部。

因为有书与我相伴,才让我觉得希望无限。

时间飞逝,我已漫步在初中的校园,我又交了几位书朋友——四大名著,里面的语言让我烦躁。但我对知识的渴求,还是催促着我一遍又一遍地读它们,直到读懂为止,还有史书,我很烦学历史,历史经常使我头痛,可我相信,有什么能难倒我这个书呆子呢!

尽管读书带给我许多烦恼,让我有了“书呆子”的称号,但我还会坚持,因为它带给我许多知识、教会我怎样做人,成为我的精神食粮,因为它一直陪伴着我,陪我哭,陪我笑,陪我忧郁,因为它真诚无私地把它的一切献给了我,成为我的终生伴侣,我怎么会不爱它?

朋友们,成功始于今日,你虽不能预知明日,但你可以把握今日,多读书吧!它带给我们这么多东西,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快乐六一儿童节小学生

全文共 377 字

+ 加入清单

六一儿童节到了,这是小朋友们最快乐的节日,也是老师最忙碌的一天。

“六一儿童节到了!六一儿童节到了!”教室里传来了一阵欢呼声,是小朋友在庆祝“六一”。小朋友们有的用五颜六色的彩带装饰黑板,有的用气球打扮窗户。老师指挥同学们搬着凳子围成一个大圈,一起联欢。联欢中有“爱心传递”、“大风吹小风吹”、“八人踩报纸”等有趣的游戏。“爱心传递”最有趣,李老师计时间,我们先伸出右手拍右腿,再伸出左手拍左腿,每个人按先后各拍一下,看总共用多长时间,第一次我们用了35秒,第二次我们用了30秒,第三次用了25秒,第四次用了22秒。我们打破了记录,老师对我们说“这是团结协作的力量!才能够达到仅用22秒。”,大家听了后,情不自禁地欢呼了起来。在联欢的时候,有的同学表演得非常好,我们用热烈的掌声祝贺他。

大家玩得非常开心,老师也为我们付出了许多,这真是一个快乐的六一儿童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蚕的一生作文800字

全文共 661 字

+ 加入清单

“蚕”,顾名思义,就是上天赐予的虫子,就是造福人类的宝贝。就来也巧,这天老师发下来一些蚕卵让我们养大。

才过了两天,蚕宝宝们就迫不及待地从卵里面冒了出来,它们刚孵出来的时候,只是一动不动地趴在桑叶上,再过一天,它就能四处活动了。

蚕宝宝已经有米粒那么大了,它们在嫩叶上来回穿梭,娇小的身躯不断地啃食着桑叶。

一个星期后,它们就蜕了一次皮,把黑外套脱掉,穿上白衬衫。再经过五个星期,它们就会长得又肥又大,纯洁无瑕,边里面的器官都清晰可见。

这个时候,蚕宝宝就会暴饮暴食起来,食量大得惊人。只要一有桑叶,无论路程对它来说有多遥远,蚕宝宝都会不辞辛劳地去赴宴。

别看它们平时笨手笨脚,一到吃东西的时候可毫不含糊,连它们那笨拙的身体也变得极为灵巧起来。爬行的时候,它的呼吸道还一收一缩,一时粗一时细。

它们狼吞虎咽起来,大吃大嚼着新鲜嫩绿的桑叶,顿时一片沙沙作响。你瞧,两拨蚕宝宝正在扯着一片美味鲜嫩的桑叶,就像是拔河比赛一样,你争我抢;旁边的两只蚕宝宝正在抢食着一小片桑叶;一只蚕宝宝一不小心没抓紧,被另一只蚕宝宝拉了起来,还没来得及抢,桑叶就已经被吃光了。

估计吃得都差不多饱了,爬到了角落里,开始吐丝了。一丝一缕,蚕宝宝就像是在摆弄纺织机一样,盘来绕去,经过几天几夜不休不眠地工作,终于把自己包裹了起来,结成了一个个金银相衬的茧。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拼搏一生,奋斗一生,等待的只是破蛹而出的那一刻。做人也是这样,多少人何尝不是像蚕一样,老师、交警、环卫工人……我们只有在小时候多多咀嚼知识的精华,长大了才能光荣地奉献自己。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影响孩子一生成语故事2:守株待兔

全文共 526 字

+ 加入清单

相传在战国时代宋国,有一个农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遇到好年景,也不过刚刚吃饱穿暖;一遇灾荒,可就要忍饥挨饿了。他想改善生活,但他太懒,胆子又特小,干什么都是又懒又怕,总想碰到送上门来的意外之财。

奇迹终于发生了。深秋的一天,他正在田里耕地,周围有人在打猎。吆喝之声四处起伏,受惊的小野兽没命的奔跑。突然,有一只兔子,不偏不倚,一头*死在他田边的树根上。

当天,他美美地饱餐了一顿。

从此,他便不再种地。一天到晚,守着那神奇的树根,等着奇迹的出现。

影响孩子一生成语故事图书里的故事3:揠苗助长

从前宋国有一个农夫,嫌自己田里的秧苗长得太慢,因此整天忡忡忧忧。有一天,他又扛着锄头下田了,他觉得稻苗似乎一点也没长大,于是苦心思索着有什么办法可以使稻子长高一点。

忽然,他灵机一动,毫不犹豫地卷起裤管就往水田里跳,开始把每一棵秧苗拉高一点。

傍晚,农夫好不容易才完成他自以为聪明的杰作,得意洋洋地跑回家,迫不及待地告诉他太太说:“告诉你一件了不起的事,我今天想到一个好点子,让咱们田里的稻苗长高了不少。”

农夫太太半信半疑,就叫儿子到田里去看,究竟是怎么回事。儿子听到家里的稻子长高了,兴奋地跑到田里去看。这时,他发现稻苗是长高了,但是却一棵棵低垂着,眼看着就要枯萎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鲁迅的一生

全文共 2643 字

+ 加入清单

周树人(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浙江绍兴人,字豫才。原名周樟寿,1898年改为周树人,字豫山、豫亭。以笔名鲁迅闻名于世。鲁迅的作品包括杂文、短篇小说、评论、散文、翻译作品,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毛主席评价他是伟大的无产阶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也被人民称为“民族魂”。他时常穿一件朴素的中式长衫,头发像刷子一样直竖着,浓密的胡须形成了一个隶书的“一”字。

他以笔为武器,战斗了一生,被誉为“民族魂”。他1881年9月25日出生,青年时代受进化论、尼采超人哲学和托尔斯泰博爱思想的影响。1902年考取留日官费生,赴日本进东京的弘文学院学习。1904年初,入仙台医科专门学医,后从事文艺工作,希望用以改变国民精神。1905—1907年,参加革命党人的活动,发表了《摩罗诗力说》、《文化偏至论》等论文。期间曾回国奉母命结婚,夫人朱安。1909年,与其弟周作人一起合译《域外小说集》,介绍外国文学。同年回国,先后在杭州、绍兴任教。

辛亥革命后,鲁迅曾任南京临时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部员、佥事等职,兼在北京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等校。

三味书屋

授课。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作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五四运动前后,参加《新青年》杂志工作,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

1918年到1926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杂文集《坟》、《乳房》、《华盖集》,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等专集。其中,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不朽杰作。1926年8月,因支持北京学生爱国运动,被北洋军阀政府所通缉,南下到厦门大学任中文系主任。1927年1月,到当时的革命中心广州,在中山大学任教务主任。1927年10月到达上海,开始与其学生许广平同居。1929年,儿子周海婴出世。193

鲁迅

0年起,先后参加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和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反抗国民党政府的独裁统治和政治迫害。从1927年到1936年,创作了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中的大部分作品和大量的杂文,收辑在《坟》、《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编》、《且介亭杂文末编》、《集外集》和《集外集拾遗》等专集中。鲁迅的一生,对中国文化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领导、支持了“未名社”、“朝花社”等文学团体;主编了《国民新报副刊》(乙种)、《莽原》、《语丝》、《奔流》、《萌芽》、《译文》等文艺期刊;热忱关怀、积极培养青年作者;大力翻译外国进步文学作品和介绍国内外着名的绘画、木刻;搜集、研究、整理大量的古典文学,编着《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整理《嵇康集》,辑录《会稽郡故书杂录》、《古小说钩沈》、《唐宋传奇录》、《小说旧闻钞》等

求学时期

在当时,一般的读书人走的是三条道路:一条是读书作官的道路。当不上官的还可以去当某一个官僚的“幕友”(俗称“师爷”),倘若前两条道路都走不通,还可以去经商。鲁迅走的则是为当时人最看不起的另一条道路:进“洋学堂”。这在当时的中国,是被一般人视为“把灵魂卖给洋鬼子”的下贱勾当。1898年,18岁的鲁迅,怀揣着慈母多方设法筹借的8块银元,离开家乡进了南京水师学堂,后来又改入南京路矿学堂。这两所学校都是洋务派为了富国强兵而兴办的,其中开设了数学、物理、化学等传授自然科学知识的课程。期间,鲁迅阅读了外国文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着作,开拓了视野。特别是严复翻译的英国人赫胥黎着的《天演论》,更给予鲁迅以深刻的影响。《天演论》是介绍达尔文的进化论学说的一部着作,这使鲁迅认识到现实世界并不是和谐完美的,而是充满了激烈的竞争。一个人,一个民族,要想生存,要想发展,就要有自立、自主、自强的精神。不能甘受命运的摆布,不能任凭强者欺凌。

鲁迅先生在南京路矿学堂期间成绩优异,使他在毕业后获得了公费留学的机会。1902年,他

鲁迅先生画像

东渡日本,开始在东京弘文学院补习日语,后来进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现日本东北大学医学部)。他选择学医,意在救治像他父亲那样被庸医所害的病人,改善被讥为“东亚病夫”的中国人的健康状况。

青年时期的鲁迅

弃医从文

鲁迅先生想通过医学启发中国人的觉悟。但他的这种梦想并没有维持多久就被严酷的现实粉碎了。在日本,作为一个弱国子民的鲁迅,经常受到具有军国主义倾向的日本人的高度歧视。在他们的眼睛里,凡是中国人都是“低能儿”,鲁迅的解剖学成绩是59。3分,就被他们怀疑为担任解剖课的教师藤野严九郎把考题泄露给了他,这使鲁迅深感作为一个弱国子民的悲哀。有一次,一场电影中,鲁迅看到众多的“体格强壮,神情麻木”的中国人,在淡然地围观被当作俄国侦探处死的同胞。鲁迅受到极大的打击,这时他已认识到,精神上的麻木比身体上的虚弱更加可怕。于是他弃医从文,离开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回到东京,翻译外国文学作品,筹办文学杂志,发表文章,从事文学活动。当时,他与朋友们讨论最多的是关于中国国民性的问题:怎样才是理想的人性?中国国民性中最缺乏的是什么?它的病根何在?通过这种思考,鲁迅把个人的人生体验同整个中华民族的命运联系起来,奠定了他后来作为一个文学家、思想家的基本思想基础。

在日本留学期间,鲁迅先生初步形成了他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但是,鲁迅的思想不但为当时大多数中国人所无法理解,就是在留日学生中也很难得到广泛响应。他翻译的外国小说只能卖出几十册,他筹办的文学杂志也因缺乏资金而未能出版。家计的艰难使鲁迅不得不回国谋职。1909年,他从日本归国,先后在杭州浙江两级师范学堂(今杭州高级中学)和绍兴府中学堂任教员。这是鲁迅思想极其苦闷的时期。1911年的辛亥革命也曾使他感到一时的振奋,但接着是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等历史丑剧的不断上演,辛亥革命并没有改变中国沉滞落后的现实,社会的混乱、民族的灾难、个人婚姻生活的不幸,都使鲁迅感到苦闷、压抑。五四运动之后,他压抑已久的思想感情像熔岩一样通过文学作品猛烈喷发出来。在那时,他已经在教育部任职,并且随教育部一同迁居北京。

1936年10月19日因肺结核病逝于上海,上海民众上万名自发举行公祭、送葬,葬于虹桥万国公墓,场面非常壮观。1956年,鲁迅遗体移葬虹口公园,毛泽东为重建的鲁迅墓题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什么伴我一生作文550字

全文共 580 字

+ 加入清单

诚信无言,但它的力量却是无穷的。有了诚信,文明古国的称号才更显生机;有了诚信,民族的脚步才更铿锵有力!

当老师把《诚信的力量》这本书发给我们时,我的心里想:诚信到底是什么呢?我们小学生为什么要信守诺言呢?我每天都会逐字逐句的认真品读这本心灵鸡汤,书中那些关于诚信的故事和关于诚信的名人名言,一次次触动着我的心灵,激励着我,给我力量!

书里有个故事让我记忆深刻。宋朝有一个叫查道人,有一次,他和他的随从挑着一担礼物去看望远方亲戚。半路上,两人都饿坏了,这时,他们发现路边有个枣园,红彤彤的枣子让他们垂涎欲滴,随从摘了一些枣子献给查道。吃完后,查道拿出一串钱,挂在那棵枣树上,随从迷人惑不解,问:“您这是什么意思?”查道严肃地回答:“讲诚实是人们应有的品德,吃了人家的枣,就应该给钱。”说完查道带着随从离开了。查道这种诚实守信、善良、正直的高尚品质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其实在生活中,我们自己也有关于诚信的小故事。有一次,我们考了一张数学试卷,有一道选择题的答案应该是D,而我选的C,老师没有检查出来,我领到卷子后,发现了这个问题,心里犹豫着,我到底是告诉老师,还是偷偷改过来呢?…。想了一会儿,我还是吿诉了老师,老师还说我是一个诚实的孩子。

我们一定要做一个诚实、守信用的好孩子、好学生;不能撒谎,不能不守信,答应别人的事儿要放在心上,从小养成好的习惯,让诚信伴我们一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父爱,一生的财富

全文共 933 字

+ 加入清单

朱自清因为父亲的背影而感到幸福,邹韬奋因为母亲的哭泣而感动......

亲情,是我们一生财富。而我,同样拥有让我一生不会贫穷的财富--父爱

我的父亲,是一个沉默寡言的人,从小到大,我们之间在语言上的交流都很少。小时候,我和父亲最亲密的交流,就是拿着父亲那双大手,来和我的小手做比较。把我的小手放进他那双巨大的手中,想象着什么时候我的手也能长这么大。印象中,父亲那双手宽厚而又柔软。渐渐地我长大了,课程越来越紧张,和父亲的交流也更显得似有似无。常常在我出门上学的时候,父亲已经上班走了,而我放学回家后,便一头扎进了书堆,很长一段时间里,我根本没有留意到父亲在做什么。妈妈对我的生活起居照顾得无微不至,可是,即使是我偶尔生病,父亲也总是一言不发,只默默地在一旁注视着。这让我不禁心生埋怨,为什么父亲一点也不关心我?直到那一年的冬天......那天天气不好,外边下起了小雪,我因头一天晚上学习到深夜而睡过了头。起床便在慌乱中向着书桌走去,却发现书包已经收拾的整整齐齐。妈妈说,是你爸给你收拾好的。这时我才恍然发现,原本早就该上班走了的父亲,穿戴整齐地安静地坐在沙发上。母亲告诉我说:"你爸不舍得你自己走,下雪天路滑,又怕你冻感冒,非要开车送你去。"我"噢"了一声,尾随父亲下楼。车开到了一个十字路口,又堵车!无意中,我触碰到了父亲那只握着手刹的手。我不禁呆住了,这只手僵硬而又有裂痕,像枯树枝一般。这是父亲的手吗?我心生疑惑低头看去,这只手干枯,黑黄,干瘪,一点光泽都没有。为什么?父亲的手是宽厚柔软的,怎么会变成这个样子?这些年,我只是盯着自己的学习,从来没有关注过父亲的变化,甚至还在抱怨父亲对我的不关心。就在这一刻,我忽然明白,原来,父亲为了我们这个家,为了让我生活地更加踏实,一直在默默地奉献着,用行动呵护着我。我心底酸酸的,眼眶湿润了。父亲的手,是在他那饱经风霜的岁月中,一点点变得如此难看,可在我的心里,这却是世界上最宽厚最温暖的手掌!车窗外依旧天寒地冻,飞舞着雪花,我的心头却暖暖的。这不正是父亲对我的爱的最好证明么?这种爱是沉默的,安静的,却来得如此汹涌,将我紧紧包围。父亲用生命的衰老化作那一望无际的崇山峻岭,带给我爱的永恒。父亲,您的爱是我一生的财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父爱,一生的财富

全文共 635 字

+ 加入清单

父爱是山,呵护生命的火;父爱是火,点燃希望的灯;父爱是灯,照亮前行的路;父爱是路,引领我的一生

曾经不懂父亲笔直的脊梁因何弯曲,不懂父亲俊朗的面容因何憔悴,不懂父亲浓黑的秀发因何斑白,不懂父亲大半辈子的辛劳究竟为谁……

直到初三。

那天狂风怒吼,草木萧条,我坐在公共汽车上准备下车后独自回家,可是,我却看见了一个人,黑压压的天下,凛冽的风中,那人不住地颤抖。风不停地掀翻他的衣角———是父亲!透过窗子,清晰地看见了父亲的白发,不是月亮清辉的点染,没有华丽的词藻的装饰,就是白发,是一根根、一片片的白发,父亲的白发,一次次被狂风压倒却又一次次不屈地挺立,那一倒一立中,我知道一定是为了谁……

那被不断压倒和挺起的究竟是父亲的白发还是父亲的心?车靠站点,我快步走下,显然,父亲望见了我,他不再用手指堵住进风的大衣,而是快步向我跑来,他的大衣彻底向狂风屈服了,但他却丝毫没有在意裸露出来的红色毛衣在这莫名的黑暗中跳动着,向我奔来。

那一刻,我分明看到了父亲严寒中向我靠近的那颗火热的心,那一刻,我一任泪水滂沱。

父亲轻轻携起我的手想使我的手暖和起来,但我触到的分明是冰一样凉的大手,我紧紧地将父亲的手攥住,父亲却忙躲开,“我的手太凉了。”我不顾父亲的躲闪,一把抓回那双冰凉的大手,我知道:我抓住的是我这一生的财富

父亲用生命的衰老化作山,化作火,化作灯,化作路,化作一点一滴的父爱,陪伴我每一天、每一秒,陪伴我这一辈子。父亲啊,你的爱是女儿一生的财富,因为有了你的爱,女儿一生不会贫穷。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万死一生的成语故事及解释

全文共 803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万死一生形容处境极度危险。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该词的成语故事解释,欢迎查阅,谢谢。

【汉字书写】:万死一生

【汉语注音】:wàn sǐ yī shēng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夫人臣出万死不顾一生之计,赴公家之难,斯已奇矣。”

【成语语法】:联合式;作谓语;突出了经历多次死之考验而幸存下来。

【万死一生的意思】:万死:一万次死。死的可能极大,随时都有可能死去,活的希望极小,只有一线生的希望,形容处境极度危险。

【万死一生的近义词】:死里逃生、九死一生;

【万死一生的反义词】:稳如泰山;

【万死一生的故事】

隋朝末年,李渊奉旨镇压起义军,李世民那时十八岁便参加作战。李渊虽是隋朝的官,但并非亲信,隋炀帝杨广还派人监视他。李世民开诚布公地劝父亲:“现今盗贼无处不在,您能讨得尽吗?讨不尽还是有罪的。”李世民怂恿父亲起兵。李渊终于在太原起兵,立国号为唐,从镇压起义军转而利用起义军。隋炀帝这时已被宇文化及等谋杀。从此唐军展开了统一中国的战争。李世民手下都是出身低微的人,像尉迟敬德(铁匠)、秦叔宝(小吏)、张亮(农民),有的是教授生徒的儒生,也有赫赫有名的文士,还有房玄龄、杜如晦、李靖等,李世民和这些人出生人死,身经百战。李世民曾说,这些人跟随我奋不顾身地打仗,非常艰苦,逃出万死,而遇一生。“万死一生”就是后人把此话演化成的成语。

【万死一生例句】

南宋.文天祥《集杜诗.诗之二序》:“公万死一生,备经艰难,竟得脱。”

宋.陆游《晚泊》诗:“半世无归似转蓬,今年作梦到巴东。身游万死一生地,路入千峰百嶂中。”

清.陈天华《狮子吼》第二回:“有当时一个遗民,于万死一生之中,逃出性命,做了一本《扬州十日记》,叙述杀戮之惨。”

【万死一生造句】

直言不讳地说,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会鬼使神差地在那种万死一生的情况之下把他救下来。

作为道合志同革命党人,大家在危如累卵的境地都要有万死一生的准备,但也不要心灰意冷。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2024高考满分作文记叙文:一季梨花一生情

全文共 1288 字

+ 加入清单

暮春又至,清明节也随之而来。

又踏上了那条久违的道路,说不出是熟悉还是陌生,在外求学的我多少年没有再次踏上这条归乡的路?曾经弯曲的道路如今已变得笔直畅通,曾经的泥泞如今也变得整洁。道路两旁的树木也彰显宁静,在清明节的凄清氛围里增添了份肃穆。

故乡早已不是曾经的破旧,如今,红瓦白墙的三层小楼也比比皆是,在清明节的宁静氛围里也显得格外淡雅。相比之下,一个杂草横生的院子,两间破烂不堪的房屋显得格格不入。

那便是曾祖母生前居住的老屋,幼时的我经常嬉戏玩耍的老屋,曾祖母去世后,屋子便没人居住了,也无人清理,更显凄清。木门上挂了把铁锁,那把铁锁在风寒日露中早已锈迹斑斑,正如曾祖母的一生,饱经沧桑。木门前枣树下的石凳,依旧光滑,但却布满灰尘,曾祖母辞世后,便再没有人记起当年的石凳,它早被人们淡忘了,但此时我见到它,却是那么亲切,就如失散多年的老友重又相逢。眼光迷离中,我仿若又看到我那年迈的曾祖母手持蒲扇,端坐在石凳上翘首而盼,等我归来。老屋的陈设是怎样的我早已记不起了,但曾经的点点滴滴却历历在目。

曾祖母生于乱世,从未受过教育,但我却知道,她是非常渴望知识的,当我坐在门前的石凳上朗读刚刚认识的汉字时,曾祖母便会停止手中的忙碌,认真听着,仿佛那些汉字是世界上最动听的音符。听着听着,她会跟着我的朗读时不时张张嘴,但又不会出声,待我读完,她总是喃喃地说:“娃子,你以后要好好学习,多认识字,多做文化,有了文化才能做很多事情,我就没文化,一辈子没本事,你要向你曾祖父学习,你曾祖父就有文化,会写很多字……”,曾祖父走的很早,可每当曾祖母提起他时,便会露出灿若桃花的笑,她眼中的柔情使我动容。两位老人没有“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的誓言,也没有“一生一世一双人”的承诺,然他们却有曾经平凡的生活与细微的关怀。

曾祖母是极爱我的。曾祖母的脚很小,他喜欢光脚走在乡间坑坑洼洼的土路上,我也总是学她的样子,光着小脚一路跟着她。这时,曾祖母就会像变戏法似的从兜里拿出一颗糖或者几块饼干,喜滋滋的看我吃完,然后作为奖励给我讲故事。不,她讲的不是故事,她讲的是她亲眼目睹的事情,是她曾经的记忆。记忆中曾祖母是非常厌恶战争的,她深知战争带来的后患,很多战士为了保家卫国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战争导致家破人亡,妻离子散。说起这战争,我仿若看到了曾祖母眼中的泪水,因为曾祖父也是牺牲在冲锋的路上。透过曾祖母的泪水,我仿佛学到了更多。

暮春的风又起了,幽幽梨花香迎面而来,沁人心脾。老院的墙低矮,不及我的身高。我一仰头,便看到了院内的一树梨花,在轻风的轻抚下悠悠洒洒。那便是曾祖母一生都至爱的梨花,如雪般纯洁无瑕,八年前,曾祖母就是在梨花飘落的时节离去的,带着一脸安详。此时,梨花烂漫如旧,却再也无人观赏。

我想,梨花的阵阵清香,一年复一年的开放,也许就是曾祖母对我隽永的叮嘱和温馨的陪伴吧!我站在纷纷飘落的梨花中静默回溯,眼前总浮现曾祖母那张饱经沧桑却又无比慈祥的面庞,此时,清明时节,我才明白,曾祖母早在我心中扎根,我会用一生铭记我的曾祖母,我的亲人。

一季梨花开,一生情谊深。唯愿曾祖母在另一个世界观花开如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蚕的一生作文500字

全文共 541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家养了四只蚕,都是上美术课时老师心情好送给我的。回到家后第一天,我仔细观察了下,我发现蚕是黑黑的,上面还有细细的毛,只有蚂蚁那么大,显得特别弱小,我想我要好好地保护它们。我把它们用刷子刷到了清洗干净的桑叶上,它们便像好几天都没吃东西了一样,大口大口地咬着桑叶不放。

2015年5月5日星期二晴

今天,我看见蚕的颜色慢慢地变成了金黄色,在桑叶上爬来爬去,看起来像似在比谁跑得快、谁跑得慢呢!我想告诉它们其中的一只蚕:“你已经出界了”!可是我又不知道蚕的语言怎么说,它们也不知道我在说些什么,所以,我只能观看比赛,给它们记分和发奖品了。比赛完后,我给它们每只发了一片大大的桑叶,它们也十分满意。

2015年5月27日星期三晴

它们变得又白又大,我想:应该是吃了我给它们奖的大桑叶让它们变成这么大的吧!我心里美滋滋的,又给它们每只发了一片桑叶。过了一会儿,我发现最大的那一只吐了一些丝在盒子里面,我十分惊喜,就像我来到了人间的天堂一样。

2015年5月29日星期五晴

我的蚕已经把自己包了起来,只要一根丝就可以把它全部包住。我看着那一个个白色的圆形,心里想:如果是一个粉色、一个绿色、一个黄色、一个白色就好了,我还沉浸在那美妙的梦里……可是,“理想总是那么美好,现实却总是这么残酷”!全是白色的!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