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文学体裁介绍(合集17篇)

导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兄弟姐妹,你最喜欢谁呢?下面是开学吧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优秀英语作文,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

浏览

1779

作文

17

篇1:《水浒传》文学常识介绍

全文共 379 字

+ 加入清单

水浒传》塑造了一大批血肉丰满、性格鲜明的农民起义英雄形象,请列举有关人物(不少于5人)“及时雨”宋江、“智多星”吴用、“豹子头”林冲、“黑旋风”李逵、“青面兽”杨志、“花和尚”鲁智深、“一丈青”扈三娘、“母大虫”顾大嫂、“母夜叉”孙二娘。“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等情节说的是这部名著中另一位英雄人物武松的故事。

①“智取生辰纲”的是晁盖:晁天王;陆云龙:公孙胜;吴用:智多星;阮小二:立地太岁;阮小五:短命三郎;阮小七:话阎罗;刘塘:赤发鬼;白胜:白日暑。

②“风雪山神庙”涉及到林冲:逆来顺受;陆骞:阴险狡诈出卖朋友。

③“大闹野猪林”涉及到鲁智深:性格粗犷,敢作敢当为朋友两肋插刀;林冲:逆来顺受,武艺高强。

我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小说,《水浒传》写得荡气回肠轰轰,全书的高潮部分是_梁山英雄排座次;全书的低潮部分是魂聚蓼儿洼。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戏曲脸谱的色彩文学常识介绍

全文共 216 字

+ 加入清单

戏曲脸谱色彩文学常识

红色:一般象征忠勇、正义、威武、庄严,大多用于富有血性的人物。

紫色:表现骁勇、刚毅、正直、坚强、胆大。

黑色:表现公正、无私,如包公;表现暴躁、鲁莽、耿直,如张飞、李逵、项羽。

白色:大多现阴险、狡诈、居心叵测。如曹操、赵高。也有脸谱中保留一定肉色的部分,表现不像大白脸那么坏。

蓝色:表示勇猛、粗犷,较黑色更有强烈性格。

黄色:一般表现性格猛烈。

赭色和粉红色:表现比较正直的老人。

金色与银色:用于佛祖和神仙一类人物。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关于文学的名言警句介绍

全文共 2928 字

+ 加入清单

1、文学是人的生活的教科书。车尔尼雪夫斯基

2、文学就是用语言来创造形象、典型和性格,用语言来反映现实事件、自然景然和思维过程。高尔基

3、文学是社会的阶级和集团意识形态情感、意见、企图和希望之形象的表现。高尔基

4、文学使思想充满血和肉,它比科学和哲学更能给予思想以巨大的明确性和说明性。高尔基

5、当文学变成半是商品半是艺术的时候,就会繁荣鼎盛。拉尔夫

6、把语言化为行动,比把行动化为语言困难得多。高尔基

7、社会向文学提供素材,文学向社会提供规范。郭沫若

8、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陆游

9、人的知识愈广,人的本身也愈臻完善。高尔基

10、优秀的作品无论你怎样去探测它,都是探不到底的。歌德

11、异端是生活的诗歌,因此有异端思想是无伤于一个诗人的。歌德

12、艺术是让我们意识到真理的诺言。Picasso

13、一个能思考的人,才真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巴尔扎克

14、眼底江山皆净域,毫端兰竹见灵魂。许乃钊

15、言者志之苗,行者文之根。白居易

16、言论关时务,篇章见国风。杜荀鹤

17、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我就是靠这个方法成为科学家的。爱因斯坦

18、希望是附丽于存在的,有存在,便有希望,有希望,便是光明。鲁迅

19、无论掌握哪一种知识,对智力都是有用的,它会把无用的东西抛开而把好的东西保留住。达芬奇

20、我所学到的任何有价值的知识都是由自学中得来的。达尔文

21、一篇向人写肝肺,四海知我霜鬓须。苏轼

22、知识不多就是愚昧;不习惯于思维,就是粗鲁或蠢笨;没有高尚的情操,就是卑俗。车尔尼雪夫斯基

23、作家当然必须挣钱才能生活,写作,但是他决不应该为了挣钱而生活,写作。马克思

24、是文学唤醒我们注意人类生活的准则,平息大火,抑制邪恶。圣皮埃尔

25、知识有如人体血液一样宝贵。人缺了血液,身体就会衰弱;人缺少知识,头脑就要枯竭。高士其

26、只要人越来越堕落,文学也就一落千丈。歌德

27、只有伟大的人格,才有伟大的风格。歌德

28、志者诗之本也。朱熹

29、读一切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笛卡尔

30、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是序。刘勰

31、事之博者其辞盛,志之大者其感梁肃

32、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曹雪芹

33、诗言志,歌咏言。尚书

34、志足而言文,情信而辞巧。刘勰

35、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朱熹

36、语言赋予人类是为了表达思想。Moliere

37、知识本身并没有告诉人们怎样运用它,运用的方法乃在书本之外。培根

38、一首伟大的诗篇象一座喷泉一样,总是喷出智慧和欢愉的水花。雪莱

39、艺术不是一种观察方式是什么?ThomasBerger

40、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奥斯特洛夫斯基

41、弄文学的人,只要一坚韧,二认真,三韧长,就可以了。鲁迅

42、过于长时间钻研一个狭窄的领域,则易使人愚蠢。贝弗里奇

43、风格就是人品。巴尔扎克

44、文学是社会的家庭教师。别林斯基

45、文章均得江山肋。王十朋

46、真理和美德是艺术的两个密友,你要当作家,当批评家吗?请首先做一个有德行的人。狄德罗

47、在一生中连一次诗人也未做过的人是悲哀的。拉马丁

48、人的知识愈广,人的本身也愈臻完善。高尔基

49、文学就像炉中的火一样,我们从人家借得火来,把自己点燃,而后传给别人,以致为大家所共同拥有。福楼拜

50、闭门造句非诗法,只是征行自有诗。杨万里

51、一首好诗,能让人如面对明镜,觉得内与外都变得清明洁净了。席慕蓉

52、文学应该记载下过去所经历的道路,追随那行动着的群众,沿着他们所走过的道路把那幅五光十色的历史图画给展示出来。列夫托尔斯泰

53、世界上不可能用任何人力材料建筑的宫殿和城堡,原可以用文字作成功的。沈从文

54、社会向文学提供素材,文学向社会提供规范。郭沫若

55、文学其实一向是教育的伙伴;文学的发展和受教育的要求的发展,一向是平行的。杜勃罗留波夫

56、我以一丛野草,在明与暗,生与死,过去与未来之际,献于友与仇,人与兽,爱者与不爱者之前作证。鲁迅

57、文学用有教养者的庄重榜样来激发我们的品德,它颂扬有教养者,把他们描写为值得我们效仿的形象。圣皮埃尔

58、弄文学的人,只要一坚韧,二认真,三韧长,就可以了。鲁迅

59、思想,在诗句中得到冶炼,立刻就具有了某种更深刻,更光辉的东西。雨果

60、任何文学,要不把完善道德、理想和有益作为目的,都是病态的、不健康的文学。小仲马

61、文学使思想充满肉和血,它比哲学或科学更能给予思想以巨大的明确性和说明性。高尔基

62、文学是社会现象经过创造过程的反映:反过来,社会要受到文学的创造性的影响而塑造。郭沫若

63、文学总是预示生活。它不是模拟生活,而是按照自己的目的塑造生活。王尔德

64、文学对人民的发展多多少少总会有所影响,在历史运动中多多少少总会起重要的作用。车尔尼雪夫斯基

65、文学应该预见未来,用自己那最鼓舞人心的成果跑在人民的前面,就像它是在拖着生活向前迈进似的。列夫托尔斯泰

66、文学作品应当能使读者不仅从作品所说的事情中,而且从述说这些事情的方式中,得到快乐;否则,就称不上是文学布鲁克

67、文学也像其他一切值得注意的智力或者道德活动一样,就其本性来说,它本能不是时代愿望的体现者,不能不是时代思想的表达者。车尔尼雪夫斯基

68、文学就像炉中的火一样,我们从人家借得火来,把自己点燃,而后传给别人,以致为大家所共同。法福楼拜

69、我的成就,当归功于精力的思索。牛顿

70、一切假知识比无知更危险。肖伯纳

71、一个能思考的人,才真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巴尔扎克

72、生活便是寻求新的知识。门捷列夫

73、我从来不记在辞典上已经印有的东西。我的记忆力是运用来记忆书本上还没有的东西。爱因斯坦

74、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我就是靠这个方法成为科学家的。爱因斯坦

75、知识就是力量。培根

76、知识是引导人生到光明与真实境界的灯烛。李大钊

77、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78、学习永远不晚。高尔基

79、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刘向

80、读一切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笛卡尔

81、知识有如人体血液一样宝贵。人缺了血液,身体就会衰弱;人缺少知识,头脑就要枯竭。高士其

82、读书而不思考,等于吃饭而不消化。波尔克

83、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84、好动与不满足是进步的第一必需品。爱迪生

85、好奇心造就科学家和诗人。法朗士

86、今天所做之事勿候明天,自己所做之事勿候他人。歌德

87、具有丰富知识和经验的人,比只有一种知识和经验的人更容易产生新的联想和独到的见解。泰勒

88、作家当然必须挣钱才能生活,写作,但是他决不应该为了挣钱而生活,写作。马克思

89、我平生从来没有做过一次偶然的发明。我的一切发明都是经过深思熟虑,严格试验的结果。爱迪生

90、把语言化为行动,比把行动化为语言困难得多。高尔基

91、无论掌握哪一种知识,对智力都是有用的,它会把无用的东西抛开而把好的东西保留住。达芬奇

92、知识不多就是愚昧;不习惯于思维,就是粗鲁或蠢笨;没有高尚的情操,就是卑俗。车尔尼雪夫斯基

93、书籍使我变成了一个幸福的人,使我的生活变成轻松而舒适的诗。高尔基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文言文文学常识介绍

全文共 1432 字

+ 加入清单

广义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一般的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文言文文学常识介绍,我们来看看。

1.经典四书:大学中庸孟子论语

2.四大类书:太平御览册府元龟文苑英华全语文

3.战国四君:齐国的孟尝君赵国的平原君楚国的春申君魏国的信陵君

4.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5.北宋文坛四大家:王安石欧阳修苏轼黄庭坚

6.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马致远白朴郑光祖

7.明代江南四大才子:唐伯虎祝枝山文徵明周文宾

8.北宋四大书法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

9.楷书四大家:唐-颜真卿柳公权欧阳洵元-赵孟?

10.书法四体:真(楷)草隶篆

11.文房四宝:湖笔微墨宣纸端砚

12.中国四大藏书阁:北京的文渊阁沈阳文溯阁承德文津阁杭州文澜阁

13.古代秀才四艺(文人雅趣):琴棋书画

14.国画四君子:梅兰竹菊

15.书四库:经史子集

16.兄弟四排行:伯(孟)仲叔季

17.五胡:匈奴鲜卑羯氐羌

18.五花:金菊花-卖花女木棉花-街上为人治病的郎中水仙花-酒楼上的歌女火辣花-玩杂耍的土牛花-某些挑夫

19.八门:巾-算命占卦的皮-卖草药的彩-变戏法的挂-江湖卖艺的平-说书评弹的团-街头卖唱的洞-搭蓬扎纸的聊-高台唱戏的

20.竹林七贤:嵇康阮籍山涛向秀阮咸王戎刘伶

21.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千阮瑀应瑒刘桢

22.七政(七纬):日月金木水火土

23.战国七雄:赵魏韩齐秦楚燕

24.七情:喜怒哀惧爱恶欲

25.七大古都:北京西安洛阳开封南京杭州安阳

26.神话八仙:铁拐李汉钟离张果老何仙姑蓝采和吕洞宾韩湘子曹国舅

27.唐宋散文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28.文起八代之衰中的八代:东汉魏宋晋齐梁陈隋

29.四时八节中的八节指: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

30.八卦: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分别象征天地雷风水火山泽

31.八股文中的八股: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

32.扬州八怪指;汪士慎李鳝金农黄慎高翔郑燮罗聘

33.九州指:冀兖青荆扬梁雍徐豫

34.九族指:高祖曾祖祖父父本身子孙曾孙玄孙

35.九章指:惜诵涉江哀郢抽思怀沙思美人惜往日橘颂悲回风

36.九歌指: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国殇礼魂

37.十家指;九流加上小说家

38.中国历史上十女诗人指:班婕妤(班固之祖姑)蔡琰左芬(左思之妹)苏惠谢道韫鲍令晖(鲍照之妹)薛涛李清照朱淑贞秋瑾

39.中国十大古典悲剧:《窦娥冤》《赵氏孤儿》《精忠旗》《清忠谱》《桃花扇》《汉宫秋》《琵琶记》《娇红记》《长生殿》《雷峰塔》

40.中国十大古典喜戏:《救风尘》《玉簪记》《西厢记》《看钱奴》《墙头马上》《李逵负荆》《幽阁记》《中山狼》《风筝误》

41.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42.中国十部著名歌剧:《白毛女》《王贵和李香香》《小二黑结婚》《刘胡兰》《洪湖赤卫队》《草原之歌》《红霞》《刘三姐》《红珊瑚》《江姐》

43.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44.十二生肖: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犬猪

45.十二时: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脯时日入黄昏人定

46.十二律: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仲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

47.十三经:《易经》《尚书》《诗经》《周礼》《仪礼》《左传》《礼记》《公羊传》《谷梁传》《论语》《孟子》《孝经》《尔雅》

48.七夕指:七月七日

49.十恶不赦中的十恶指: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大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

50.唐代诗歌发展一般分成四个阶段:初唐盛唐中唐晚唐。

展开阅读全文

篇5:高中生元曲的文学常识介绍

全文共 1057 字

+ 加入清单

文学常识广义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一般的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高中元曲的文学常识介绍,我们来看看下文。

高中语文文学常识:元曲的分类

曲:广义的曲泛指秦汉以来各种可入乐的乐曲,如汉大曲、唐宋大曲、民间小曲等。通常则多指宋朝以来的南曲和北曲,同词的体式相近,但一般在字数定格外可加衬字,较为自由,并多使用口语。分为戏曲(或称剧曲,包括杂剧、传奇等)与散曲两类,元明以来甚为流行。故后世有元曲之称。

元曲的组成,包括两类文体:

一是包括小令、带过曲和套数的散曲;

二是由套数组成的曲文,间杂以宾白和科范,专为舞台上演出的剧曲(包括元杂剧与南戏)。

“散曲”是和“剧曲”相对存在的。

剧曲是用于表演的剧本,写各种角色的唱词、道白、动作等;散曲则只是用作清唱的歌词。

从形式上看,散曲和词很相近,不过在语言上,词要典雅含蓄,而散曲要通俗活泼;在格律上,词要求得严格,而散曲就更自由些。散曲从体式分两类:“小令”和“散套”。

小令又叫叶儿,体制短小,通常只是一支独立的曲子(少数包含二三支曲子)。散套则由多支曲子组成,而且要求始终用一个韵。

散曲的曲牌也有各式各样的名称,如《叨叨令》、《刮地风》、《喜春来》、《山坡羊》、《红绣鞋》之类,这些名称多很俚俗,这也说明散曲比词更接近民歌。元曲以其作品揭露现实的深刻以及题材的广泛、语言的通俗、形式的活泼、风格的清新、描绘的生动、手法的多变,在中国古代文学艺苑中放射着璀璨夺目的异彩。

杂剧

杂剧的戏剧形式是由故事情节、曲词、宾白、科介等几部分组成。科介是演出提示,规定表演动作和舞台效果,宾白就是说白,曲词是歌唱部分。

元杂剧剧本一般由四折组成,一套乐曲伴唱一折,所以“折”是音乐的单元,也是剧情的大段落。在四折之外,还可以有楔子。楔子当于序幕,但也像过场戏放在折与折之间。剧本的结尾一般有两句或四句对子,叫“题目正名”,来总结内容,最后一句常用作剧本名称,比如《窦娥冤》 :

题目:秉鉴持衡廉访法

正名:感天动地窦娥冤

散曲

散曲是可配乐演唱的歌曲形式。根据《青楼集》的记载,元散曲的歌唱有多种形式,像表演唱、舞蹈伴唱、乐器伴唱等。在宴会上,演员解语花“左手持荷花,右手举杯,歌骤雨打新荷曲”;连枝秀“有招饮者,酒酣则自起舞,唱《青天歌》,女童亦舞而和之,真仙音也”。元散曲主要有小令和套数(又叫散套、套曲)两种形式。小令原是民间的小调,文人的小令多半较典雅,民间的小令语言俚俗。小令以描写为主,比起唐宋诗词通俗生动,确具有一番独特风格与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篇6:Ⅴ古代其他文学体裁

全文共 1490 字

+ 加入清单

⑴赋。它是一种讲求文采、韵律,并具诗歌和散文性质的文体。其主要特点是:“铺采扌离文,体物写志”,侧重于写景,借景抒情。最早出现于诸子散文中的叫“短赋”;以屈原为代表的“骚体”是诗向赋的过渡,此时的赋叫“骚赋”;汉代正式确立了赋的体例,称为“辞赋”;魏晋以后,日益向骈文方向发展,这是的赋叫“骈赋”;唐代又有骈体转入律体的叫“律赋”;唐后到宋代以散文形式写的赋,称为“文赋”。如杜牧的《阿房宫赋》等。

⑵骈文。它起源于汉魏,形成于南北朝,盛行于隋唐。它以四字六字相间成句,又叫“四六文”。骈文由于迁就句式,对其词藻,往往影响内容表达。唐代韩、柳提倡古文运动之后,骈文渐衰。

⑶辩。辩即辨是非,别真伪。其特点是通过批驳错误论点或辨析某些事实来表达自己的看法。如柳宗元的《桐叶封弟辩》。

⑷原。原是推究本源的意思,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文体。这种文体是对某种理论、主张、政治制度或社会习俗,从根本上进行考察、探讨,从而提出自己的看法。如黄宗羲的《原君》。

⑸论。论是一种论文文体。《昭明文选》上说:“论有两体,一曰史论,乃忠臣于传末作议论,以断其人之善恶。如《史记》后‘太史公曰……’。二曰正论,则学士大夫议论古今时世人物或评经史之言,正其谬误,如《六国论》《过秦论》等。”

⑹说。它也是古代议论说明的一类文体,与论差不多。《文章辩体序说》上说“说者,释也,解释义理而以己意述之也。”如《师说》《捕蛇者说》。这类文章有的侧重于议论,有的侧重于记叙,叙事显理。有些接近于文学散文的“说”,一般不采用“论”,如《爱莲说》;有些议论性强的文章用“说”,用“论”也可。

⑺奏议。它是古代臣子进呈帝王的奏章的统称。它包括奏、议、疏、表、对策等。“疏”是分条陈述的意思,如贾谊的《论积贮疏》;“表”是陈述某种意见或事情的,如李密的《陈情表》;“对策”是古代考试把问题写到策上,令参加考试的人回答叫策,考生回答的文章叫对策,如苏轼的《教战守策》。

⑻序跋。序也作“叙”或“引”,是书序,性质如同今天的“引言”“前言”。写在书籍或文章前面的一般叫“序”,列于书后的一般叫“跋”或“后序”。这类文章,说明编写目的、简介编写体例和内容的属于说明文;对作者作品进行评论或对问题进行阐发的属于议论文。如我们学过的《兰亭集序》《愚溪诗序》《滕王阁序》《伶官传序》等。

⑼赠序。古代送别各以诗文相赠,集而为之序的,称为赠序;后来,凡是惜别赠言的文章,未附于诗帙的也叫赠序。内容多推重、赞许或勉励之辞。如宋廉的《送东阳马生序》。

⑽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叫“铭”。刻在碑上,放在书案右边用以自警的铭文叫“座右铭”,如刘禹锡的《陋室铭》。刻在石碑上,叙述死者生平,加以颂扬追思的,叫“墓志铭”,如韩愈的《柳子厚墓志铭》。

⑾祭文。在告祭死者或天地山川等神时所诵读的文章。有韵文和散文两种。内容是追念死者生前的主要经历,颂扬他的主要品德和业绩,寄托哀思,激励生者。如韩愈的《祭十二郎文》。

⑿笔记文。以记事为主,篇幅短小为特点的一类文章。其内容丰富,或历史掌故,或轶文轶事,或文艺随笔,或人物评论,或科学小品,或文字考证,或读书杂记等。如《世说新语》。

⒀寓言。它是带有劝谕或讽谏性的故事。“寓”是寄托的意思。它通常是把深刻的道理寄予简单的故事之中,借此喻彼,借小喻大,借古喻今,惯于运用拟人的手法。如《郑人买履》等。

⒁传奇。小说体裁之一。以其情节奇特、神奇故名。一般是指唐、宋使用文言写的短篇小说,如《柳毅传》等。后因“传奇”多为说唱和戏剧所取材,故宋元戏文,元人杂剧,明清戏曲也有称为“传奇”的。如孔尚任的《桃花扇》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7:语文文学常识介绍

全文共 1170 字

+ 加入清单

学习语文需要了解各种文学常识,下面是关于语文文学常识介绍,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1. 第一位女诗人是:蔡琰(文姬)

2. 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3. 第一部词典是:尔雅

4. 第一部大百科全书是:永乐大典

5. 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

6. 第一部文选:昭明文选

7. 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

8. 第一部神话集:山海经

9. 第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世说新语

10. 第一部文言志怪小说集:搜神记

11. 第一部语录体著作:论语

12. 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春秋

13. 第一部断代史:汉书

14. 第一部兵书:孙子兵法

15. 文章西汉两司马:司马迁。司马相如

16. 乐府双璧:木兰词 孔雀东南飞,加上《秦妇吟》为乐府三绝

17. 史学双璧:史记 资治通鉴

18. 二拍:初刻拍案惊奇 二刻拍案惊奇 (凌蒙初)

19. 大李杜:李白 杜甫 小李杜:李商隐 杜牧

20. 中国现代文坛的双子星座:鲁迅 郭沫若

21. 三不朽:立德 立功 立言

22. 三代:夏 商 周

23. 《春秋》三传:左传 公羊传 谷梁传

24. 三王:夏禹 商汤 周公

25. 三山:蓬莱 方丈 瀛洲

26. 三教:儒 释 道

27. 三公:周时--司马 司徒 司空;西汉--丞相 太尉 御史大夫;清明--太师 太傅 太保

28. 三曹:曹操 曹丕 曹植

29. 公安三袁:袁宗道 袁宏道 袁中道

30. 江南三大古楼:湖南岳阳楼 武昌黄鹤楼 南昌滕王阁

31. 岁寒三友:松 竹 梅

32. 三辅:左冯翊 右扶风 京兆尹33. 科考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和自的第一名(解元,会元,状元)

34. 殿试三鼎甲:状元 榜眼 探花

35. 中国三大国粹:京剧 中医 中国画

36. 三言:喻世明言 警世通言 醒世恒言(冯梦龙)

37. 儒家经典三礼:周礼 仪礼 礼记

38. 三吏:新安吏 石壕吏 潼关吏

39. 三别:新婚别 垂老别 无家别

40. 郭沫若 “女神”三部曲:女神之再生 湘果 棠棣之花

41. 茅盾“蚀”三部曲:幻灭 动摇 追求;农村三部曲:春蚕 秋收 残冬

42. 巴金“爱情”三部曲:雾 雨 电;“激流”三部曲:家 春 秋

43. 第一部国别史:国语

44. 第一部记录谋臣策士门客言行的专集:国策 战国策

45. 第一部专记个人言行的历史散文:晏子春秋

46. 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47. 第一首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357句,1785字)

48. 第一部文学批评专著:《典论·论文》(曹丕)

49. 第一位田园诗人:东晋,陶渊明

50. 第一部文学理论和评论专著:南北朝梁人刘勰的《文心雕龙》

51. 第一部诗歌理论和评论专著:南北朝梁人钟嵘的《诗品》

52. 第一部科普作品,以笔记体写成的综合性学术著作:北宋的沈括的《梦溪笔谈》

53. 第一部日记体游记:明代的徐宏祖的《徐霞客游记》

54. 第一位女词人,亦称“一代词宗”:李清照

展开阅读全文

篇8:中国文学体裁常识

全文共 5447 字

+ 加入清单

文学是语言文字的艺术,是社会文化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是对美的体现。下文是小编整理的中国文学体裁常识,欢迎阅读参考!

文学体裁是文学作品的类别。它分为散文、小说、戏剧、诗歌四大类。

Ⅰ散文

这里的散文是指同诗歌、小说、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专指那些以写真事物为基础来抒发作者思想感情的文学作品。

按表达方式的不同,散文可分为叙事散文(以写人叙事为主,兼有抒情成分)、抒情散文(以抒发作者情感为主)和议论散文(以说理为主)。

散文的重要特点是“形散神不散”。“形散”主要指取材十分广泛自由,联想丰富,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神不散”,主要指表达的主题必须明确而集中。

散文常用的艺术手法有:寓情于景,即景抒情(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寓情于事,因事见情(如鲁迅的《为了忘却的纪念》),寓情于物,托物言志(如巴金的《灯》)。

Ⅱ小说

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情节和环境。

小说的情节一般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等四部分,有的还有序幕和尾声。

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主要交代人物所处的时代背景;自然环境主要交代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场景,或用以烘托气氛,或表现人物感情,或推动人物情节发展等。

按照不同的标准,小说可分为不同的种类:

按篇幅及容量分为长篇、中篇、短篇、微型小说(小小说)。

按内容分为历史小说、现代小说、科学幻想小说、公案小说、武侠小说、言情小说、传奇小说等。

按写作体制分为章回小说、日记体、书信体、自传体等。

按语言形式分为文言小说和白话小说。

我国古代小说发展的几个阶段:

⑴寓言(先秦两汉),如《精卫填海》《夸父追日》。

⑵笔记小说(魏晋南北朝),如干宝的《搜神记》(又成志怪、志人小说)。

⑶传奇(唐代),如李朝威的《柳毅传》。

⑷话本(宋代),如《快嘴李翠莲》。

⑸拟话本(明代),如《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⑹章回小说(明、清),如《红楼梦》。

Ⅲ戏剧

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这里讲的戏剧实际上就是剧本,它是文学体裁的一种。

戏剧语言包括人物语言(即台词)和舞台说明。舞台说明是写在剧本每一幕的开端、结尾和对话中间的说明行文字,内容包括人物表、时间、地点、服装、道具、布景及人物的表情、动作、上下场等,它具有增强舞台气氛、烘托人物心情、展示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展开等多种作用。

按照不同的标准,戏剧可分为不同种类:

按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分为话剧、歌剧、舞剧。

按剧情繁简和结构分为独幕剧和多幕剧。

按题材所反映的时代分为历史剧(如《屈原》)、现代剧(如《窦娥冤》)。

按矛盾冲突的性质分为悲剧、喜剧、正剧。

Ⅳ诗歌

⑴诗歌是文学体裁的一种。它要求以高度凝炼的语言,形象的表达作者丰富的思想和感情,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并有一定的节奏韵律。

⑵诗歌的特点

①诗歌内容是社会生活最集中的反映。

②诗歌的语言具有精练、形象、音调和谐、节奏鲜明等特点。

③诗歌的形式:不是以句子为单位,而是以行为单位,分行又主要是根据节奏,而不是以意思为主。

⑶诗歌的分类:

诗歌按时代可分为现代诗歌和古典诗歌(旧体诗)两大部分。

现代诗歌按形式又可分为新诗和以旧体诗形式反映现代生活和思想感情的诗歌(如毛xx的《沁园春?长沙》)。

新诗按内容有无完整的故事和人物可分为抒情诗和叙事诗。

抒情诗又可以有直接抒情、借景抒情和借人、事的描写抒情等几种形式。

新诗按形式分为格律诗(如闻一多的《死水》)、自由式、散文诗。

新诗按来源分为群众创作的民歌(歌谣)和文人诗作。

古典诗歌又有古体诗(古诗、古风)、近体诗(今体诗)、词(又名“诗余”“长短句”“曲词”“曲子词”“倚声”“填词”)、曲等几种不同形式。

古体诗就是古代的自由诗,形式自由,篇幅不限,每句字数不定(指杂言),不讲对仗,押韵自由等。它常常有四言古诗(最早出现于《诗经》)、五言古诗(成熟于汉,如《古诗十九首》)、七言古诗(成熟于唐代,如《长恨歌》)、乐府诗(标题有的加上“歌”“行”“引”“曲”“吟”“弄”等名称,如《琵琶行》)等。

近体诗就是古典格律诗,除排律外,篇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声,韵有定位。它一般又有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两种形式的绝句和七言律诗、五言律诗、排律等多种形式的律诗。

按字的多少,词一般又有小令(58字内)、中调(59-90字内)和长调(91字以上)三种形式。词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韵有定位。

曲有散曲和杂剧两种形式。散曲又有小令(短小的曲子)和套数(又名“套曲”)两种形式。

⑷诗、词、曲的有关知识。

①新诗 旧体诗

新诗是指五四运动前后,新文化运动提倡的用白话写的自由体诗,如《再别康桥》《我爱这土地》都是新诗。用文言写的格律诗称为旧体诗,如:毛xx的《沁园春?长沙》,陈毅的《梅岭三章》。这些都是现代诗歌。

②信天游

又称“顺天游”,陕北民歌形式,其特点是:形式自由灵活;两句一节,可以换韵,也可一韵到底;多用比兴手法;句子以七言为主,灵活多变。如:李季的《王贵与李香香》。

③古体诗?近体诗

古体诗和近体诗是从诗的音律角度来划分的。二者的主要区别是:古体诗多指唐代以前的诗歌,近体诗是指唐初开始形成的,在字数、声韵、对仗等方面都有严格规定的一种格律等。

④律诗?绝句(又叫截句)

律诗和绝句的区别主要在于句数上。绝句只有四句,可以对仗,也可以不对仗。律诗共八句,一二两句为首联,三四两句为颔联,五六两句为颈联,七八两句为尾联;首联和尾联可对仗,可不对仗,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无论律诗还是绝句,都有平仄声的要求。八句以上的律诗成为排律。

⑤歌 行 引

古代诗歌体裁,三者无严格区别。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有五言、七言、杂言,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琵琶行》《李凭箜篌引》。

⑥乐府 新乐府

乐府,本是汉武帝时掌管音乐的官署名称,后来成为诗体的名称。汉、魏、南北朝乐府官署采集和创作的乐歌,,简称为乐府。新乐府,创于初唐。初唐诗人写乐府诗,除沿用汉魏六朝乐府旧题外,有少数诗人另立新题,已与原声韵不同,故称新乐府,到白居易确定了新乐府的名称。

⑦标题 词牌

词的标题和词牌是有着严格区别的,词的标题是词的内容的体现,词牌是一首词的曲调名称。如《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念奴娇”是词牌,“赤壁怀古”是词的标题,揭示该词是一首抒怀词,地点是“赤壁”。词必须有词牌,但不一定有标题。一首词或词的一段叫“一阙”,“阙”是乐曲终了的意思。

⑧豪放派 婉约派

豪放派和婉约派是宋代词坛上的两大流派。豪放派作品气势豪放,意境雄浑,充满豪情壮志,多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代表词人以苏轼、辛弃疾为主。婉约派作品语言清丽、含蓄,表达的感情婉转缠绵,情调或轻松活泼,或离愁别绪,或深沉幽怨,刻工精细,题材较狭窄,往往多是写个人遭遇,男女恋情,也间有写山水,融情于景的。代表词人有柳永、秦观、李清照等。

⑨散曲

散曲是宋元时代兴起的,由词蜕化出来的一种和乐演奏的歌曲。体式和词相近而比词自由,可以在字数定格外加衬字;较多使用口语。散曲包括小令和套数两种形式。小令只含一支曲子,如《越调?天净沙?秋思》只有“天净沙”一曲。而套数是合一个曲调中多支曲子为一套,是戏曲或散曲中连贯成套的曲子,一套中曲子数不定,少则两曲,多则不限;每一套数都以第一首曲的曲牌作全套曲牌名;全套曲必须同一宫调,有首有尾,一韵到底;结尾处多用“煞”,用多少遍没有规定。如《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它含有属于“般涉调”这一宫调的八支曲子,而其中“哨遍”是这套曲的第一支曲的曲牌名,又是全套曲的曲牌。

⑩元杂剧

杂剧是宋金时期在诸宫调等的基础上成长起来的文学样式,是一种把歌曲、宾白、舞蹈、表演等结合起来的戏曲艺术形式。在结构上一般每本为四折(也有五折六折的),必要时加“楔子”,每折用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组成套曲(参看下面11),杂剧可分为旦本(女主角主唱)和末本(男主角主唱)两种,如《窦娥冤》就是旦本,其中第三折用的是“正宫”调。元杂剧剧本由科、唱、白组成,“科”是剧本中对主要动作、表情和舞台效果作出的规定;“唱”就是唱词;“白”是宾白,宾白分为对白(人物对话)、独白(人物自叙)、旁白(背着别的人物自叙心理)、带白(唱词中的插话)。元杂剧的主要角色是:旦(女角色),扮演女主角的叫正旦,配角有副旦、外旦、小旦等;末(男角色),扮演男主角的叫正末,配角有副末、外末、小末等;外(外末),扮老年男子;净,俗称大花脸,大都扮演性格、相貌上有特异之点的人物(如张飞、李逵);丑,俗称小花脸,大都扮演男性次要人物;扮演老年妇女的称卜儿。

11宫调?曲牌

曲牌和词牌一样,是曲的音乐谱式。不同的曲牌在字数、平仄、押韵上往往不同,如《长亭送别》中的《滚绣球》《叨叨令》《快活三》《四边静》《朝天子》《满庭芳》《五煞》等都是曲牌。每一个曲牌,在韵上必须属于一种宫调;一种宫调下有的有若干个曲牌;宫调是音乐术语,表示声音的高低等,如《长亭送别》中的《正宫》就是一种宫调。

12对联

字数相等,词性相对。上联最后一字,一般为仄声,即现代汉语的三四声,下联最后一字,为平声,即阴平、阳平,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仄起平落。

Ⅴ古代其他文学体裁

⑴赋。它是一种讲求文采、韵律,并具诗歌和散文性质的文体。其主要特点是:“铺采扌离文,体物写志”,侧重于写景,借景抒情。最早出现于诸子散文中的叫“短赋”;以屈原为代表的“骚体”是诗向赋的过渡,此时的赋叫“骚赋”;汉代正式确立了赋的体例,称为“辞赋”;魏晋以后,日益向骈文方向发展,这是的赋叫“骈赋”;唐代又有骈体转入律体的叫“律赋”;唐后到宋代以散文形式写的赋,称为“文赋”。如杜牧的《阿房宫赋》等。

⑵骈文。它起源于汉魏,形成于南北朝,盛行于隋唐。它以四字六字相间成句,又叫“四六文”。骈文由于迁就句式,对其词藻,往往影响内容表达。唐代韩、柳提倡古文运动之后,骈文渐衰。

⑶辩。辩即辨是非,别真伪。其特点是通过批驳错误论点或辨析某些事实来表达自己的看法。如柳宗元的《桐叶封弟辩》。

⑷原。原是推究本源的意思,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文体。这种文体是对某种理论、主张、政治制度或社会习俗,从根本上进行考察、探讨,从而提出自己的看法。如黄宗羲的《原君》。

⑸论。论是一种论文文体。《昭明文选》上说:“论有两体,一曰史论,乃忠臣于传末作议论,以断其人之善恶。如《史记》后‘太史公曰……’。二曰正论,则学士大夫议论古今时世人物或评经史之言,正其谬误,如《六国论》《过秦论》等。”

⑹说。它也是古代议论说明的一类文体,与论差不多。《文章辩体序说》上说“说者,释也,解释义理而以己意述之也。”如《师说》《捕蛇者说》。这类文章有的侧重于议论,有的侧重于记叙,叙事显理。有些接近于文学散文的“说”,一般不采用“论”,如《爱莲说》;有些议论性强的文章用“说”,用“论”也可。

⑺奏议。它是古代臣子进呈帝王的奏章的统称。它包括奏、议、疏、表、对策等。“疏”是分条陈述的意思,如贾谊的《论积贮疏》;“表”是陈述某种意见或事情的,如李密的《陈情表》;“对策”是古代的考试把问题写到策上,令参加考试的人回答叫策,考生回答的文章叫对策,如苏轼的《教战守策》。

⑻序跋。序也作“叙”或“引”,是书序,性质如同今天的“引言”“前言”。写在书籍或文章前面的一般叫“序”,列于书后的一般叫“跋”或“后序”。这类文章,说明编写目的、简介编写体例和内容的属于说明文;对作者作品进行评论或对问题进行阐发的属于议论文。如我们学过的《兰亭集序》《愚溪诗序》《滕王阁序》《伶官传序》等。

⑼赠序。古代送别各以诗文相赠,集而为之序的,称为赠序;后来,凡是惜别赠言的文章,未附于诗帙的也叫赠序。内容多推重、赞许或勉励之辞。如宋廉的《送东阳马生序》。

⑽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叫“铭”。刻在碑上,放在书案右边用以自警的铭文叫“座右铭”,如刘禹锡的《陋室铭》。刻在石碑上,叙述死者生平,加以颂扬追思的,叫“墓志铭”,如韩愈的《柳子厚墓志铭》。

⑾祭文。在告祭死者或天地山川等神时所诵读的文章。有韵文和散文两种。内容是追念死者生前的主要经历,颂扬他的主要品德和业绩,寄托哀思,激励生者。如韩愈的《祭十二郎文》。

⑿笔记文。以记事为主,篇幅短小为特点的一类文章。其内容丰富,或历史掌故,或轶文轶事,或文艺随笔,或人物评论,或科学小品,或文字考证,或读书杂记等。如《世说新语》。

⒀寓言。它是带有劝谕或讽谏性的故事。“寓”是寄托的意思。它通常是把深刻的道理寄予简单的故事之中,借此喻彼,借小喻大,借古喻今,惯于运用拟人的手法。如《郑人买履》等。

⒁传奇。小说体裁之一。以其情节奇特、神奇故名。一般是指唐、宋使用文言写的短篇小说,如《柳毅传》等。后因“传奇”多为说唱和戏剧所取材,故宋元戏文,元人杂剧,明清戏曲也有称为“传奇”的。如孔尚任的《桃花扇》等。

Ⅵ史书体例

⑴编年体:以年代为线索编排有关历史事件的,如《左传》

⑵国别体: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历史事件的,如《国语》《战国策》。

⑶纪传体:通过记叙人物活动反映历史事件的,如《史记》。

⑷纪事本末体:以事件为主线,将有关专题材料集中在一起的,如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

⑸通史:不间断地记叙几个朝代的历史事件的,如《史记》。

⑹断代史:记叙某一时期或某一朝代的历史的,如《汉书》。

注:一部史书,往往可同时归入不同体例,如《史记》属纪传体、通史,《三国志》属纪传体、国别体、断代史。

[中国文学体裁常识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文学常识作者介绍

全文共 1086 字

+ 加入清单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从白草园到三味书屋》节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

《社戏》节选自小说集《呐喊》

林海音,台湾作家。

《爸爸的花儿落了》节选自长篇小说《城南旧事》

安徒生,丹麦著名童话作家。代表作《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等。

普希金,俄国诗人,被称为“俄罗斯文学之父”。著名诗作有《自由颂》、《致大海》、《致恰达耶夫》等。

弗罗斯特,美国诗人。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伤仲永》选自《临川先生文集》。

八大家:

唐朝 韩愈 柳宗元

宋朝 欧阳修 苏洵 苏轼 苏辙 王安石 曾巩

《黄河颂》选自组诗《黄河大合唱》第二部,是一部大型合唱音乐作品,光未然作词,冼星海谱曲,作品由8个乐章组成。

都德,法国作家。《最后一课》写作背景为“普法战争”。代表作自传体小说《小东西》。

李大钊,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和早期领导人。《艰难的国运和雄健的国民》写作背景为“五四运动”之后。

端木蕻良,现代作家。《土地的誓言》写作背景“九一八事变”十年后的1941年。代表作《科尔沁旗草原》、《曹雪芹》。

《木兰诗》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的作者是臧克家。

闻一多是著名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贝多芬,德国作曲家。

莫泊桑,法国作家,被称为“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项链》、《羊脂球》。

福楼拜,法国作家,代表作有《包法利夫人》等。

屠格涅夫,俄国作家,代表作有《前夜》、《父与子》等。

左拉,法国小说家,代表作有《小酒店》等。

《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撰的一部编年体通史。“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命名为《资治通鉴》,即为统治阶级提供政治借鉴。

司马光,北宋政治家、史学家。

《竹影》作者丰子恺。现代画家、散文家。

冰心,原名谢婉莹,现代著名作家。代表作诗集《繁星》、《春水》。

《口技》节选自《虞初新志•秋生集自序》。《虞初新志》是清代涨潮编选的笔记小说,作者林嗣环。

《伟大的悲剧》作者茨威格,奥地利作家。主要成就体现在传记文学和小说创作方面。

《鲁宾孙漂流记》作者笛福,英国小说家。

《夸父逐日》选自《山海经•海外本经》。

《两小儿辨日》选自《列子•汤问》,据传是周朝郑国人列御寇所作。

《珍珠鸟》作者冯骥才,当代作家。代表作长篇历史小说《神灯》,中篇小说《铺花的路》、《啊!》。

《马》作者布封,法国博物学家、作家。用40年写成36巨册的《自然史》。

《狼》选自《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字留仙,世称“聊斋先生”,清代文学家。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高中文学体裁常识

全文共 4165 字

+ 加入清单

一、散文

散文是泛指那些侧重于直接表达作者对生活的感受,注重于主观抒写的不讲究骈偶押韵的文体。按传统的说法,散文是与韵文、骈文相区别的散体文章,也可以这样说,除了诗、词、曲、赋以外,一切无韵无律的文章,诸如人物传记、回忆录、游记、寓言、神话及记事抒情一类文章,均可列入散文范畴。这是广义的散文。狭义的散文,专指用凝练、优美、生动的文学语言写成的叙事、记人、状物、写景的短小精悍的文章。

根据内容和表达方法的不同,散文可分为叙事、抒情、议论三类。叙事散文借叙述事件和描写人物来表达思想情感;抒情散文或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或直抒胸臆,慨叹山川人物,来激起读者的爱憎;议论散文以指点人、事的是非曲直来表明作者的观点、立场和态度。

古代,凡不押韵,不重排偶的散体文章,包括经传史书在内,概称散文。

1说:

古代议论说明一类文章的总称。它与"论"无多大异。所以后来统称说理辨析文为论说文。如《少年中国说》《马说》《黄生借书说》《师说》《捕蛇者说》。

2奏议:

古代臣属进呈帝王的奏章的统称。它包括奏、议、疏、表、对策等。疏,是分条陈述的意思。表,是陈述某种意见或事情。如诸葛亮的《出师表》。对策,古代的考试把问题写到策上,令参加考试的人回答叫策,考生回答的文章叫对策。如苏轼的《教战守策》。

3序跋:

序也作“叙”“引”,有如今天的“引言”“前言”。是说明书籍著述或出版意旨,编次体例和作者情况的文章。也可包括对作家作品的评论和对有关问题的研究阐发。“序”一般写在书籍或文章前面(也有写在后面的),写于书后的称为“跋”或“后记”。这类文章,按照不同的内容分别属于说明文或议论文,说明编写目的、简介编写体例和内容的,属于说明文,对作者作品进行评论或对问题进行阐发的属于议论文。如《〈呐喊〉自序》、《指南录后序》《伶官传序》。

4赠序:

文体名,古代送别各以诗文相赠。集而为之作序的,称为赠序。内容多推崇、赞许或勉励之辞。如《送东阳马生序》。

5铭:

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叫"铭"。刻在牌上,放在书案右边用以自警的铭文叫“座右铭”。如刘禹锡的《陋室铭》。刻在石碑上,叙述死者生平,加以颂扬追思的,叫“墓志铭”。如韩愈《柳子厚墓志铭》。

6祭文:

在告祭死者或天地山川等神时诵读的文章。体裁有韵文和散文两种。内容是追念死者生前的主要经历,颂扬他的品德和业绩,寄托哀思,激励生者。如韩愈的《祭十二郎文》。

7杂记:

包括:(1) 山川、景物、人事杂记。描写山川、景物和人事的,如《小石潭记》、《登泰山记》。(2)笔记文,以记事为主,它的特点是篇幅短小,长的千字左右;内容丰富,有历史掌故、遗文遗事、文艺随笔、人物短论、科学小说、文字考证、读书杂记等五花八门。《世说新语》、《梦溪笔谈》就是这类文体。(3)游记,游记是描写旅行见闻的一种散文形式。游记有带议论色彩的,如《岳阳楼记》、《游褒禅山记》;有带科学色彩的,如郦道元的《三峡》;有带抒情色彩的,如柳宗元的《小石潭记》。

8史传:

①本纪:传记的一种,专门记述帝王事迹。②世家:主要叙述诸侯和特殊人物的事迹。③列传:用于记述一般人臣和庶民的事迹,也有用来记载少数民族和其他国家历史的。

9报告文学:

散文中的一种新兴样式,是特写、文艺通讯等的总称。运用文学的表现手法,迅速及时的报道社会生活中人们关心的事物,具有新闻性、形象性和政论性的特点。被称为文艺战线上的“轻骑兵”。中国报告文学的三部里程碑作品《包身工》、《谁是最可爱的人》、《哥德巴赫猜想》。

二、小说

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展示人物的思想情感和性格特征,从而广泛而深刻地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根据篇幅的长短,小说分为长篇、短篇、中篇和微型小说(或称“小小说”);按照内容的不同,小说可分为言情小说、历史小说、科幻小说、武侠小说、谴责小说、心理小说等;按照体例格式,则可分为书信体小说、日记小说、章回体小说、系列小说等。情节、人物和环境是小说的三个要素。

中国小说渊源于古代神话传说,经历了六朝志怪、唐代传奇、宋元话本、明清章回小说和“五四”现代小说的发展过程。

1志怪志人小说:

指我国汉魏六朝的谈鬼神怪异的一种旧小说。起源于古代神话和传说。如《搜神记》、刘义庆的《世说新语》。

2传奇小说:

是一种情节多奇、神异的古典小说。一般指唐人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是元、明、清三代小说、戏剧作家汲取题材的宝库。其源出于六朝“志怪”。唐传奇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古典小说的成熟。如李朝威的《柳毅传》。

3话本小说:

指宋元说话艺人所用的底本。后成为小说的一种样式,即话本小说。话本的出现是“小说史上一大变迁”,它对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4拟话本小说:

明代文人模仿话本体制、形式进行创作的小说,如《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5章回小说:

我国古代长篇小说的一种样式。是在讲史、话本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分章叙事的小说。特点是概括故事情节的发展和矛盾冲突的段落,划分为若干回,并多用对偶句式作回目,揭示本回内容。每回开头常有诗词。最先一段重提上回内容,以便衔接本回内容;每回结尾,多在情节高潮时戛然而止,留下悬念。

6谴责小说:

以揭露社会弊病,并对封建官场和社会的种种病态进行鞭笞与谴责的一类小说的总称。产生于辛亥革命前后。

7演义小说:

旧体长篇小说的一种,概括史书、传说,用近代口语铺叙成文。是由讲史话本发展而来的。

三、诗歌

我国最早出现的一种文学体裁,源于原始人的劳动呼声,是一种有声韵、有歌咏的文学。

古诗多四言,如《诗经》,东汉魏晋以后多五言、七言。唐代有古体和近体之分,“五四”有了新诗。

诗歌按时代分为古体诗、近体诗和新诗;按表达方式分为叙事诗和抒情诗;按内容分为田园诗、山水诗、科学诗和咏物诗四类;按形式分为格律诗、自由诗和散文诗;按来源分为民歌和文人作品。

1古体诗:

又称“古诗”“古风”,指唐以前(主要是汉魏)的诗歌和模仿唐以前的诗歌创作的作品。它由民歌发展而来,不求对仗、平仄,用韵自由。中唐的白居易、元稹用乐府的形式创新题,称新乐府,仍属古体诗的范围。

2近体诗:

与古体诗相对的一种诗歌样式,又称“今体诗”“格律诗”,句数、字数、平仄、用韵都有严格的规定。分律诗和绝句两类。

律诗:近体诗的一种体式,分五律和七律。它在音韵、平仄、句式、对仗上都有一定规格和要求。全诗八句,分为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

绝句:近体诗的一种体式,分五绝和七绝,四句一首,一般认为是“截律诗之半”而成。

3楚辞:

诗歌的一种体式,因产生于战国时期南方楚地而得名,以屈原《离骚》为代表,又称“骚体”,大量用“兮”字。主要代表是屈原和宋玉。

4新诗:

又称“现代诗”,指中国“五四”运动以来产生的新体诗歌。它在形式上打破了旧体诗歌格律的限制,采用了较为自由的形式和接近口语的白话,便于反映社会生活和表达思想感情。

5歌行体:

乐府民歌的一种体式。歌是总名,铺张本事而歌称行,与“吟”“曲”“引”“叹”“篇”“调”等均称“乐府歌行体”,其间无严格区别。以杂言为主,多口语化,通俗生动;音韵节奏上押韵比较自由,不讲平仄、对仗;表现手法除比兴外,多用排比铺陈,叙事曲折淋漓,长于对话和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塑造形象。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箜篌引》。

6赋:

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它讲求文采,韵律,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其特点是“铺采离文,体物写志”。侧重于写景,借景抒情。最早出现于诸子散文中,叫“短赋”;以屈原为代表的“骚体”是诗向赋的过渡,叫“骚赋”;汉代正式确立了赋的体例,成为“辞赋”;魏晋以后,日益向骈文方向发展,叫做“骈赋”;唐代又由骈体转入了律体叫“律赋”;宋代以散文形式写赋,成为“文赋”。但是,它有别于今天的散文标题的“赋”,已不是铺陈的字眼,而是“赞”“颂”意。

7骈文:

这种文体,起源于汉魏,形成于南北朝时期,盛行于隋唐。其以四字六句相间定句,世称“四六文”。骈文由于迁就于句式,堆砌辞藻,往往影响内容的表达,韩愈、柳宗元提倡古文运动之后,骈文就渐渐衰退。

8词:

又叫“曲子词”“长短句”“乐府”等。每首词都有一个表示音乐的调名,叫词牌,它规定了可供演唱的词的音乐,也规定了作为歌词的“词”的字数、句数、韵数、韵位等。大部分都分为片(段),“片”也叫“遍”或“阕”,是音乐唱完一遍的意思。词按乐调长短,分为小令、中调、长调(慢词)。词起于隋,晚唐定型,盛于宋朝。宋词词坛上有豪放和婉约两大派,其代表分别为苏轼、辛弃疾和李清照、姜夔。

四、戏剧

戏剧是一种综合性舞台艺术,是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雕塑、建筑等艺术手段塑造舞台艺术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社会生活的。

在中国,戏剧是戏曲、话剧、歌剧的总称。也常专指话剧。在西方指话剧。

按结构及容量划分,有多幕剧、独幕剧、连续剧等; 按题材分,有现代剧、历史剧、神话剧等:按表演形式分,有戏曲、话剧、歌剧、舞剧、哑剧等; 按反映的冲突性质和感染作用分,有悲剧、喜剧、正剧等。

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

1散曲

元代兴起的一种新形式的韵文,是在金“俗谣俚曲”的基础上发展成长起来的。分小令、套数二种。小令是一支单调的曲,简短精练,在格律上不像词那样严格,常用以写景抒情,如:元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套数是由两支以上的曲子按照一定的规则联缀起来的组曲,又叫“散套”“套曲”。全套必须属于同一宫调。套数可用于叙述较完整的情节、事迹或夹议论,如元睢景臣[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

2元杂剧:

是中国古典戏曲的一种形式,产生于金末元初,元代杂剧已形成了特定的体制,是我国戏曲史上完整而成熟的戏剧艺术。它的结构形式一般是四折戏加一楔子,每一折戏相当于现在的一幕,楔子是一个短场戏,放在全剧的开头或加在四折之间,起序幕或过场作用,不能放在末尾。元杂剧都用北曲,每一折戏用一套曲,即同一宫调内的套曲,押同一个韵脚。男女主角,分别由正末和正旦扮演,配角有副末、外末、小末、副旦、外旦、小旦等。此外还有净、丑、卜儿(扮老妇人)、孛老(扮老头)、?儿(扮小厮等)。同时还规定,每一本戏由一个演员主唱到底,配角只能说白。由正末主唱的戏,称“末本戏”,由正旦主唱的戏,称“旦本戏”。科白,科是指表演动作和舞台效果;白是道白,有定场白、背白、旁白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新闻的体裁文学作品的表现形式

全文共 227 字

+ 加入清单

新闻包括多种体裁,大致有以下几种:消息(简讯)、通讯、报告文学等。

消息即是狭义的新闻,它是以简要的文字迅速及时地报道新闻事实的一种最广泛、最经常采用的新闻体裁。消息必须具备上面新闻的五要素,即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故。一则消息只有具备这五个要素,才能让读者对所报道的事情有一个清楚的了解。

因为消息是新闻写作的主要形式,也是大家动笔写稿件的主要形式,也是大家接触最多的形式,由于时间的关系,下面重点只讲一下怎样写好消息稿件的问题。其他文体就不在赘述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文学的文体知识的介绍

全文共 3713 字

+ 加入清单

文学的范畴有很多,关于文学的种类也有很多。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出来的有关于文体知识介绍,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一、 诗歌

我国最早出现的一种文学体裁,源于原始人的劳动呼声,是一种有声韵、有歌咏的文学。

古诗多四言,如《诗经》,东汉魏晋以后多五言、七言。唐代有古体和近体之分,"五四"有了新诗。

我国古代将合乐的诗歌称为歌,将不合乐的诗歌称为诗。无论合乐与否,都具有很强的音乐美。

诗歌按时代分为古体诗、近体诗和新诗;按表达方式分为叙事诗和抒情诗;按内容分为田园诗、山水诗、科学诗和咏物诗四类。

1、古体诗

又称"古诗""古风",指唐以前(主要是汉魏)的诗歌和模仿唐以前的诗歌创作的作品。它由民歌发展而来,不求对仗、平仄,用韵自由。中唐的白居易、元稹用乐府的形式创新题,称新乐府,仍属古体诗的范围。

2、近体诗

与古体诗相对的一种诗歌样式,又称"今体诗""格律诗",句数、字数、平仄、用韵都有严格的规定。分律诗和绝句两类。

3、律诗

近体诗的一种体式,分五律和七律。它在音韵、平仄、句式、对仗上都有一定规格和要求。全诗八句,分为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

4、绝句

近体诗的一种体式,分五绝和七绝,四句一首,一般认为是"截律诗之半"而成。

5、楚辞

诗歌的一种体式,因产生于战国时期南方楚地而得名,以屈原《离骚》为代表,又称"骚体"。

特点:熔汇大量神话故事,富于幻想和浪漫气息;除抒情外,大用铺陈的方法;句式比较散文化,大量用"兮"字。

6、新诗

又称"现代诗",指中国"五四"运动以来产生的新体诗歌。它在形式上打破了旧体诗歌格律的限制,采用了较为自由的形式和接近口语的白话,便于反映社会生活和表达思想感情。

新诗要求做到精练、押韵,大体整齐。

7、歌行体

乐府民歌的一种体式。歌是总名,铺张本事而歌称行,与"吟""曲""引""叹""篇""调"等均称"乐府歌行体",其间无严格区别。

特点:①有固定的词调,而大多篇无定句,句无定字,以杂言为主,语多口语化,通俗生动;②音韵节奏上押韵比较自由,不讲平仄、对仗;③表现手法:除比兴外,多用排比铺陈,叙事曲折淋漓,长于对话和细节描写来刻划人物,塑造形象。

二、赋

本为一种文学的表现手法,为《诗经》"六义"之一,汉代形成一种特定的体制。成为一种介于诗和散文之间的讲究铺陈,重视词藻、对偶、押韵的文体。以铺叙事物为主的是"大赋",以抒情为主的叫"小赋",接近于散文的称"文赋"。

它有别于今天的散文标题的"赋",已不是铺陈的字眼,而是"赞""颂"意。

古人"辞""赋"合称,是因二者都体形灵活,篇幅长短不限,句子以四、六言为主,且允许有错落参差;从风格上看,都讲究文采,多用铺张手法。二者的区别是?quot;辞"在句中或结尾多用"兮"以调节音节,而"赋"则较多的使用散文句式,甚至整篇韵文中夹杂完全不押韵的散文语句。

三、骈体文

是以双句(即俪偶句、偶句)为主,讲究对仗和声律,与散文相对的一种韵文。最大特点是,全文用对偶句组成,构成字数相等的上下联,句法结构对称,词性、词义相互合对。而偶句通常用四字和六字组成,互相交替(四六文),如"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

起于汉末,形成于魏晋,盛行于南北朝。唐初仍沿习此,到韩、柳继起后,这种文体才衰落。

和韩、柳倡导的古文相比,古文讲"气势",骈文讲"气韵";古文讲通畅,骈文讲含蓄;古文讲古朴,骈文讲典丽。

四、词

古代适合合乐歌唱而产生的一种新诗体,(即"倚声填词")。又叫"曲子词""长短句""乐府"等。

每首词都有一个表示音乐的曲调名(曲牌),它规定了可供演唱的词的音乐,也规定了作为歌词的"词"的字数、句数、韵数、韵位等。大部分都分为片(段),"片"也叫"遍"或"阕",是音乐唱完一遍的意思。

词概括乐调长短,分为小令、中调、长调(慢词)。

词远在梁代时已有雏形,晚唐定型,盛于宋朝。

五、小说

文学作品的一大样式。通过描写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塑造多种多样的人物形象,广泛地多方面地反映社会生活。

中国小说渊源于古代神话传说,经历了六朝志怪、唐代传奇、宋元话本、明清章回小说和"五四"现代小说的发展过程。

按篇长短可分为长篇、中篇、短篇;按内容不同分为社会小说、神话小说、历史小说、科学小说和侦探小说。

1、志怪小说

指我国汉魏六朝的谈鬼神怪异的一种旧小说。起源于古代神话和传说。如《搜神记》。

2、轶事小说

用于记叙魏晋以来崇尚清谈的知识分子的狂放传闻和轶事是一种小说。

3、传奇小说

是一种情节多奇、神异的古典小说。一般指唐、宋人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是元、明、清三代小说、戏剧作家吸取题材的宝库。其源出于六朝"志怪"。

4、话本小说

指宋元说话艺人所用的底本。用通俗的语言把小说、讲史的内容记录下来自己备忘或为传授别人。后成为小说的一种样式,即话本小说。它标志着我国古典小说的成熟。

(拟话本小说)

5、章回小说

我国古代长篇小说的一种样式。是在讲史、话本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分章叙事的小说。

特点是概括故事情节的发展和矛盾冲突的段落,划分为若干回,并多用对偶句式作回目,揭示本回内容。每回开头常有诗词。最先一段重提上回内容,以便衔接本回内容;每回结尾,多在情节高潮时戛然而止留下悬念。

6、谴责小说

以揭露社会弊病,并对封建官场和社会的种种病态进行鞭笞与谴责的一类小说的总称。产生于辛亥革命前后。

7、演义小说

旧体长篇小说的一种,。概括史书、传说,用近代口语铺叙成文。是由讲史话本发展而来的。

六、散文

古代,凡不押韵,不重排偶的散体文章,包括经传史书在内,概称散文。现代散文是指与诗歌、小说、戏剧并称的文学体裁。

散文的特点是取材广泛,"形散神聚";形式自由,写法灵活;语言不受韵律限制,表达含蓄,意味深长。

按内容的差异和表达方式的不同,可分为:

记叙散文──以记人、事叙、状物、写景为主的散文。

抒情散文──通过对人物、事件或景物的记叙描写,达到托物咏志、寓情于物的目的。常用象征手法表达作者含蓄的激情,引导人们去追思和联想。

议论散文──说理往往借助于事例的简述,形象的描绘和感情的抒发来进行。不需要逻辑推理,和严密的论证。

1、古文

指以文言所写的散体文,别于骈文而言。唐韩愈反对魏晋以来骈俪的文风,提倡先秦汉代所普遍使用的散体文,并称散体文为古文,后用为散文的专称。

2、记

①碑记:古代一种刻在石碑上记叙人物生平事迹的文体。

②游记:是一种描写旅行见闻的散文体裁。

③杂记:是古代因事见义,杂写所见所闻不多加议论的散文体裁。

④记……事:是古代记载人物生平事迹的文体。

⑤笔记:古代以记事为主的篇幅短小,内容丰富的文体。《梦溪笔谈》。

3、古议论文体

①原:古代探源究理的议论文体。《原君》(黄宗羲)

②辨;是古代明辨是非的议论文体。

③说:是古代用以记叙、议论或说明等方式来阐述事理的文体。《马说》、《师说》。

④论:古代析理推论的议论文体。《六国论》

4、古代臣属进呈帝王的奏章--属议论文体

①疏:是臣下向皇帝分条陈述意见的一种文体。又称奏章、奏议。《论积贮疏》(贾谊)。

②表:陈述某种意见或事情的文体。《陈情表》(李密)。

③策:科举考试问之于策而令应举者作答被称之为策问的文体。

④讽谏:古代用比喻暗示一类的方式委婉规劝别人接受下级意见的文体。《邹忌讽齐王纳谏》。

5、序、跋

6、赠序

古代文体之一,是为赠别而写的。《送东阳马生序》。

7、史传

①本纪:传记的一种,专门记述帝王事迹。

②世家:主要叙述诸侯和特殊人物的事迹。

③列传:用于记述一般人臣和庶民的事迹,也有用来记载少数民族和其他国家历史的。

8、报告文学

散文中的一种新兴样式,是特写、文艺通讯等的总称。运用文学的表现手法,迅速及时的报道社会生活中人们关心的事物,具有新闻性、形象性和政论性的特点。被称为文艺战线上的"轻骑兵"。

中国报告文学的三部里程碑作品《包身工》、《谁是最可爱的人》、《哥德巴赫猜想》。

七、戏剧

综合性舞台艺术,是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雕塑、建筑等艺术手段塑造舞台艺术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社会生活的。

在中国,戏剧是戏曲、话剧、歌剧的总称。也常专指话剧。在西方指话剧。

戏剧的基本要素是矛盾冲突。

戏剧的语言包括对白、独白;舞台说明。

戏剧的结构:独幕、多幕。

分类:按作品类型分有悲剧、喜剧、正剧;按题材分有历史剧、现代剧、童话剧;按结构分有独幕剧、多幕剧。

元杂剧,包括散曲和杂剧。

1)散曲

元代兴起的一种新形式的韵文,是在金"俗谣俚曲"的基础上发展成长起来的。分小令、套数二种。

小令是一支单调的曲,简短精练,在格律上不像词那样严格,常用以抒情写景,如:元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套数是由两支以上的曲子按照一定的规则联缀起来的组曲,又叫"散套""套曲"。全套必须属于同一宫调。套数可用于叙述较完整的情节、事迹或夹议论,如元睢景臣[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

2)杂剧

是包括音乐、歌舞的综合艺术。分曲词、宾白、科迅三部分。

曲词由散曲中的套曲组成,供演员歌唱之用。每折由一人独唱,其他演员只有对白。科迅是动作、表情。

结构:"四折一楔子","楔子"是说明或介绍人物,联系情节的。折是音乐组织的单元,也是故事情节发展的自然段落。

元杂剧的角色:"末""旦"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古代其他文学体裁

全文共 1491 字

+ 加入清单

⑴赋。它是一种讲求文采、韵律,并具诗歌和散文性质的文体。其主要特点是:“铺采扌离文,体物写志”,侧重于写景,借景抒情。最早出现于诸子散文中的叫“短赋”;以屈原为代表的“骚体”是诗向赋的过渡,此时的赋叫“骚赋”;汉代正式确立了赋的体例,称为“辞赋”;魏晋以后,日益向骈文方向发展,这是的赋叫“骈赋”;唐代又有骈体转入律体的叫“律赋”;唐后到宋代以散文形式写的赋,称为“文赋”。如杜牧的《阿房宫赋》等。

⑵骈文。它起源于汉魏,形成于南北朝,盛行于隋唐。它以四字六字相间成句,又叫“四六文”。骈文由于迁就句式,对其词藻,往往影响内容表达。唐代韩、柳提倡古文运动之后,骈文渐衰。

⑶辩。辩即辨是非,别真伪。其特点是通过批驳错误论点或辨析某些事实来表达自己的看法。如柳宗元的《桐叶封弟辩》。

⑷原。原是推究本源的意思,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文体。这种文体是对某种理论、主张、政治制度或社会习俗,从根本上进行考察、探讨,从而提出自己的看法。如黄宗羲的《原君》。

⑸论。论是一种论文文体。《昭明文选》上说:“论有两体,一曰史论,乃忠臣于传末作议论,以断其人之善恶。如《史记》后‘太史公曰……’。二曰正论,则学士大夫议论古今时世人物或评经史之言,正其谬误,如《六国论》《过秦论》等。”

⑹说。它也是古代议论说明的一类文体,与论差不多。《文章辩体序说》上说“说者,释也,解释义理而以己意述之也。”如《师说》《捕蛇者说》。这类文章有的侧重于议论,有的侧重于记叙,叙事显理。有些接近于文学散文的“说”,一般不采用“论”,如《爱莲说》;有些议论性强的文章用“说”,用“论”也可。

⑺奏议。它是古代臣子进呈帝王的奏章的统称。它包括奏、议、疏、表、对策等。“疏”是分条陈述的意思,如贾谊的《论积贮疏》;“表”是陈述某种意见或事情的,如李密的《陈情表》;“对策”是古代的考试把问题写到策上,令参加考试的人回答叫策,考生回答的文章叫对策,如苏轼的《教战守策》。

⑻序跋。序也作“叙”或“引”,是书序,性质如同今天的“引言”“前言”。写在书籍或文章前面的一般叫“序”,列于书后的一般叫“跋”或“后序”。这类文章,说明编写目的、简介编写体例和内容的属于说明文;对作者作品进行评论或对问题进行阐发的属于议论文。如我们学过的《兰亭集序》《愚溪诗序》《滕王阁序》《伶官传序》等。

⑼赠序。古代送别各以诗文相赠,集而为之序的,称为赠序;后来,凡是惜别赠言的文章,未附于诗帙的也叫赠序。内容多推重、赞许或勉励之辞。如宋廉的《送东阳马生序》。

⑽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叫“铭”。刻在碑上,放在书案右边用以自警的铭文叫“座右铭”,如刘禹锡的《陋室铭》。刻在石碑上,叙述死者生平,加以颂扬追思的,叫“墓志铭”,如韩愈的《柳子厚墓志铭》。

⑾祭文。在告祭死者或天地山川等神时所诵读的文章。有韵文和散文两种。内容是追念死者生前的主要经历,颂扬他的主要品德和业绩,寄托哀思,激励生者。如韩愈的《祭十二郎文》。

⑿笔记文。以记事为主,篇幅短小为特点的一类文章。其内容丰富,或历史掌故,或轶文轶事,或文艺随笔,或人物评论,或科学小品,或文字考证,或读书杂记等。如《世说新语》。

⒀寓言。它是带有劝谕或讽谏性的故事。“寓”是寄托的意思。它通常是把深刻的道理寄予简单的故事之中,借此喻彼,借小喻大,借古喻今,惯于运用拟人的手法。如《郑人买履》等。

⒁传奇。小说体裁之一。以其情节奇特、神奇故名。一般是指唐、宋使用文言写的短篇小说,如《柳毅传》等。后因“传奇”多为说唱和戏剧所取材,故宋元戏文,元人杂剧,明清戏曲也有称为“传奇”的。如孔尚任的《桃花扇》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中国文学常识——文学体裁常识

全文共 5380 字

+ 加入清单

文学体裁是文学作品的类别。它分为散文、小说、戏剧、诗歌四大类。

Ⅰ散文

这里的散文是指同诗歌、小说、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专指那些以写真事物为基础来抒发作者思想感情的文学作品。

按表达方式的不同,散文可分为叙事散文(以写人叙事为主,兼有抒情成分)、抒情散文(以抒发作者情感为主)和议论散文(以说理为主)。

散文的重要特点是“形散神不散”。“形散”主要指取材十分广泛自由,联想丰富,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神不散”,主要指表达的主题必须明确而集中。

散文常用的艺术手法有:寓情于景,即景抒情(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寓情于事,因事见情(如鲁迅的《为了忘却的纪念》),寓情于物,托物言志(如巴金的《灯》)。

Ⅱ小说

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情节和环境。

小说的情节一般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等四部分,有的还有序幕和尾声。

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主要交代人物所处的时代背景;自然环境主要交代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场景,或用以烘托气氛,或表现人物感情,或推动人物情节发展等。

按照不同的标准,小说可分为不同的种类:

按篇幅及容量分为长篇、中篇、短篇、微型小说(小小说)。

按内容分为历史小说、现代小说、科学幻想小说、公案小说、武侠小说、言情小说、传奇小说等。

按写作体制分为章回小说、日记体、书信体、自传体等。

按语言形式分为文言小说和白话小说。

我国古代小说发展的几个阶段:

⑴寓言(先秦两汉),如《精卫填海》《夸父追日》。

⑵笔记小说(魏晋南北朝),如干宝的《搜神记》(又成志怪、志人小说)。

⑶传奇(唐代),如李朝威的《柳毅传》。

⑷话本(宋代),如《快嘴李翠莲》。

⑸拟话本(明代),如《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⑹章回小说(明、清),如《红楼梦》。

Ⅲ戏剧

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这里讲的戏剧实际上就是剧本,它是文学体裁的一种。

戏剧语言包括人物语言(即台词)和舞台说明。舞台说明是写在剧本每一幕的开端、结尾和对话中间的说明行文字,内容包括人物表、时间、地点、服装、道具、布景及人物的表情、动作、上下场等,它具有增强舞台气氛、烘托人物心情、展示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展开等多种作用。

按照不同的标准,戏剧可分为不同种类:

按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分为话剧、歌剧、舞剧。

按剧情繁简和结构分为独幕剧和多幕剧。

按题材所反映的时代分为历史剧(如《屈原》)、现代剧(如《窦娥冤》)。

按矛盾冲突的性质分为悲剧、喜剧、正剧。

Ⅳ诗歌

⑴诗歌是文学体裁的一种。它要求以高度凝炼的语言,形象的表达作者丰富的思想和感情,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并有一定的节奏韵律。

⑵诗歌的特点

①诗歌内容是社会生活最集中的反映。

②诗歌的语言具有精练、形象、音调和谐、节奏鲜明等特点。

③诗歌的形式:不是以句子为单位,而是以行为单位,分行又主要是根据节奏,而不是以意思为主。

⑶诗歌的分类:

诗歌按时代可分为现代诗歌和古典诗歌(旧体诗)两大部分。

现代诗歌按形式又可分为新诗和以旧体诗形式反映现代生活和思想感情的诗歌(如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

新诗按内容有无完整的故事和人物可分为抒情诗和叙事诗。

抒情诗又可以有直接抒情、借景抒情和借人、事的描写抒情等几种形式。

新诗按形式分为格律诗(如闻一多的《死水》)、自由式、散文诗。

新诗按来源分为群众创作的民歌(歌谣)和文人诗作。

古典诗歌又有古体诗(古诗、古风)、近体诗(今体诗)、词(又名“诗余”“长短句”“曲词”“曲子词”“倚声”“填词”)、曲等几种不同形式。

古体诗就是古代的自由诗,形式自由,篇幅不限,每句字数不定(指杂言),不讲对仗,押韵自由等。它常常有四言古诗(最早出现于《诗经》)、五言古诗(成熟于汉,如《古诗十九首》)、七言古诗(成熟于唐代,如《长恨歌》)、乐府诗(标题有的加上“歌”“行”“引”“曲”“吟”“弄”等名称,如《琵琶行》)等。

近体诗就是古典格律诗,除排律外,篇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声,韵有定位。它一般又有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两种形式的绝句和七言律诗、五言律诗、排律等多种形式的律诗。

按字的多少,词一般又有小令(58字内)、中调(59-90字内)和长调(91字以上)三种形式。词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韵有定位。

曲有散曲和杂剧两种形式。散曲又有小令(短小的曲子)和套数(又名“套曲”)两种形式。

⑷诗、词、曲的有关知识。

①新诗 旧体诗

新诗是指五四运动前后,新文化运动提倡的用白话写的自由体诗,如《再别康桥》《我爱这土地》都是新诗。用文言写的格律诗称为旧体诗,如: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陈毅的《梅岭三章》。这些都是现代诗歌。

②信天游

又称“顺天游”,陕北民歌形式,其特点是:形式自由灵活;两句一节,可以换韵,也可一韵到底;多用比兴手法;句子以七言为主,灵活多变。如:李季的《王贵与李香香》。

③古体诗?近体诗

古体诗和近体诗是从诗的音律角度来划分的。二者的主要区别是:古体诗多指唐代以前的诗歌,近体诗是指唐初开始形成的,在字数、声韵、对仗等方面都有严格规定的一种格律等。

④律诗?绝句(又叫截句)

律诗和绝句的区别主要在于句数上。绝句只有四句,可以对仗,也可以不对仗。律诗共八句,一二两句为首联,三四两句为颔联,五六两句为颈联,七八两句为尾联;首联和尾联可对仗,可不对仗,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无论律诗还是绝句,都有平仄声的要求。八句以上的律诗成为排律。

⑤歌 行 引

古代诗歌体裁,三者无严格区别。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有五言、七言、杂言,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琵琶行》《李凭箜篌引》。

⑥乐府 新乐府

乐府,本是汉武帝时掌管音乐的官署名称,后来成为诗体的名称。汉、魏、南北朝乐府官署采集和创作的乐歌,,简称为乐府。新乐府,创于初唐。初唐诗人写乐府诗,除沿用汉魏六朝乐府旧题外,有少数诗人另立新题,已与原声韵不同,故称新乐府,到白居易确定了新乐府的名称。

⑦标题 词牌

词的标题和词牌是有着严格区别的,词的标题是词的内容的体现,词牌是一首词的曲调名称。如《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念奴娇”是词牌,“赤壁怀古”是词的标题,揭示该词是一首抒怀词,地点是“赤壁”。词必须有词牌,但不一定有标题。一首词或词的一段叫“一阙”,“阙”是乐曲终了的意思。

⑧豪放派 婉约派

豪放派和婉约派是宋代词坛上的两大流派。豪放派作品气势豪放,意境雄浑,充满豪情壮志,多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代表词人以苏轼、辛弃疾为主。婉约派作品语言清丽、含蓄,表达的感情婉转缠绵,情调或轻松活泼,或离愁别绪,或深沉幽怨,刻工精细,题材较狭窄,往往多是写个人遭遇,男女恋情,也间有写山水,融情于景的。代表词人有柳永、秦观、李清照等。

⑨散曲

散曲是宋元时代兴起的,由词蜕化出来的一种和乐演奏的歌曲。体式和词相近而比词自由,可以在字数定格外加衬字;较多使用口语。散曲包括小令和套数两种形式。小令只含一支曲子,如《越调?天净沙?秋思》只有“天净沙”一曲。而套数是合一个曲调中多支曲子为一套,是戏曲或散曲中连贯成套的曲子,一套中曲子数不定,少则两曲,多则不限;每一套数都以第一首曲的曲牌作全套曲牌名;全套曲必须同一宫调,有首有尾,一韵到底;结尾处多用“煞”,用多少遍没有规定。如《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它含有属于“般涉调”这一宫调的八支曲子,而其中“哨遍”是这套曲的第一支曲的曲牌名,又是全套曲的曲牌。

⑩元杂剧

杂剧是宋金时期在诸宫调等的基础上成长起来的文学样式,是一种把歌曲、宾白、舞蹈、表演等结合起来的戏曲艺术形式。在结构上一般每本为四折(也有五折六折的),必要时加“楔子”,每折用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组成套曲(参看下面11),杂剧可分为旦本(女主角主唱)和末本(男主角主唱)两种,如《窦娥冤》就是旦本,其中第三折用的是“正宫”调。元杂剧剧本由科、唱、白组成,“科”是剧本中对主要动作、表情和舞台效果作出的规定;“唱”就是唱词;“白”是宾白,宾白分为对白(人物对话)、独白(人物自叙)、旁白(背着别的人物自叙心理)、带白(唱词中的插话)。元杂剧的主要角色是:旦(女角色),扮演女主角的叫正旦,配角有副旦、外旦、小旦等;末(男角色),扮演男主角的叫正末,配角有副末、外末、小末等;外(外末),扮老年男子;净,俗称大花脸,大都扮演性格、相貌上有特异之点的人物(如张飞、李逵);丑,俗称小花脸,大都扮演男性次要人物;扮演老年妇女的称卜儿。

11宫调?曲牌

曲牌和词牌一样,是曲的音乐谱式。不同的曲牌在字数、平仄、押韵上往往不同,如《长亭送别》中的《滚绣球》《叨叨令》《快活三》《四边静》《朝天子》《满庭芳》《五煞》等都是曲牌。每一个曲牌,在韵上必须属于一种宫调;一种宫调下有的有若干个曲牌;宫调是音乐术语,表示声音的高低等,如《长亭送别》中的《正宫》就是一种宫调。

12对联

字数相等,词性相对。上联最后一字,一般为仄声,即现代汉语的三四声,下联最后一字,为平声,即阴平、阳平,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仄起平落。

Ⅴ古代其他文学体裁

⑴赋。它是一种讲求文采、韵律,并具诗歌和散文性质的文体。其主要特点是:“铺采扌离文,体物写志”,侧重于写景,借景抒情。最早出现于诸子散文中的叫“短赋”;以屈原为代表的“骚体”是诗向赋的过渡,此时的赋叫“骚赋”;汉代正式确立了赋的体例,称为“辞赋”;魏晋以后,日益向骈文方向发展,这是的赋叫“骈赋”;唐代又有骈体转入律体的叫“律赋”;唐后到宋代以散文形式写的赋,称为“文赋”。如杜牧的《阿房宫赋》等。

⑵骈文。它起源于汉魏,形成于南北朝,盛行于隋唐。它以四字六字相间成句,又叫“四六文”。骈文由于迁就句式,对其词藻,往往影响内容表达。唐代韩、柳提倡古文运动之后,骈文渐衰。

⑶辩。辩即辨是非,别真伪。其特点是通过批驳错误论点或辨析某些事实来表达自己的看法。如柳宗元的《桐叶封弟辩》。

⑷原。原是推究本源的意思,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文体。这种文体是对某种理论、主张、政治制度或社会习俗,从根本上进行考察、探讨,从而提出自己的看法。如黄宗羲的《原君》。

⑸论。论是一种论文文体。《昭明文选》上说:“论有两体,一曰史论,乃忠臣于传末作议论,以断其人之善恶。如《史记》后‘太史公曰……’。二曰正论,则学士大夫议论古今时世人物或评经史之言,正其谬误,如《六国论》《过秦论》等。”

⑹说。它也是古代议论说明的一类文体,与论差不多。《文章辩体序说》上说“说者,释也,解释义理而以己意述之也。”如《师说》《捕蛇者说》。这类文章有的侧重于议论,有的侧重于记叙,叙事显理。有些接近于文学散文的“说”,一般不采用“论”,如《爱莲说》;有些议论性强的文章用“说”,用“论”也可。

⑺奏议。它是古代臣子进呈帝王的奏章的统称。它包括奏、议、疏、表、对策等。“疏”是分条陈述的意思,如贾谊的《论积贮疏》;“表”是陈述某种意见或事情的,如李密的《陈情表》;“对策”是古代考试把问题写到策上,令参加考试的人回答叫策,考生回答的文章叫对策,如苏轼的《教战守策》。

⑻序跋。序也作“叙”或“引”,是书序,性质如同今天的“引言”“前言”。写在书籍或文章前面的一般叫“序”,列于书后的一般叫“跋”或“后序”。这类文章,说明编写目的、简介编写体例和内容的属于说明文;对作者作品进行评论或对问题进行阐发的属于议论文。如我们学过的《兰亭集序》《愚溪诗序》《滕王阁序》《伶官传序》等。

⑼赠序。古代送别各以诗文相赠,集而为之序的,称为赠序;后来,凡是惜别赠言的文章,未附于诗帙的也叫赠序。内容多推重、赞许或勉励之辞。如宋廉的《送东阳马生序》。

⑽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叫“铭”。刻在碑上,放在书案右边用以自警的铭文叫“座右铭”,如刘禹锡的《陋室铭》。刻在石碑上,叙述死者生平,加以颂扬追思的,叫“墓志铭”,如韩愈的《柳子厚墓志铭》。

⑾祭文。在告祭死者或天地山川等神时所诵读的文章。有韵文和散文两种。内容是追念死者生前的主要经历,颂扬他的主要品德和业绩,寄托哀思,激励生者。如韩愈的《祭十二郎文》。

⑿笔记文。以记事为主,篇幅短小为特点的一类文章。其内容丰富,或历史掌故,或轶文轶事,或文艺随笔,或人物评论,或科学小品,或文字考证,或读书杂记等。如《世说新语》。

⒀寓言。它是带有劝谕或讽谏性的故事。“寓”是寄托的意思。它通常是把深刻的道理寄予简单的故事之中,借此喻彼,借小喻大,借古喻今,惯于运用拟人的手法。如《郑人买履》等。

⒁传奇。小说体裁之一。以其情节奇特、神奇故名。一般是指唐、宋使用文言写的短篇小说,如《柳毅传》等。后因“传奇”多为说唱和戏剧所取材,故宋元戏文,元人杂剧,明清戏曲也有称为“传奇”的。如孔尚任的《桃花扇》等。

Ⅵ史书体例

⑴编年体:以年代为线索编排有关历史事件的,如《左传》

⑵国别体: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历史事件的,如《国语》《战国策》。

⑶纪传体:通过记叙人物活动反映历史事件的,如《史记》。

⑷纪事本末体:以事件为主线,将有关专题材料集中在一起的,如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

⑸通史:不间断地记叙几个朝代的历史事件的,如《史记》。

⑹断代史:记叙某一时期或某一朝代的历史的,如《汉书》。

注:一部史书,往往可同时归入不同体例,如《史记》属纪传体、通史,《三国志》属纪传体、国别体、断代史。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文学体裁常识

全文共 5422 字

+ 加入清单

你是否还在为搞不清楚文章的体裁而发愁呢?好好的看一下这篇文章,对于体裁问题你就游刃有余啦!

文学体裁是文学作品的类别。它分为散文、小说、戏剧、诗歌四大类。

Ⅰ散文

这里的散文是指同诗歌、小说、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专指那些以写真事物为基础来抒发作者思想感情的文学作品。

按表达方式的不同,散文可分为叙事散文(以写人叙事为主,兼有抒情成分)、抒情散文(以抒发作者情感为主)和议论散文(以说理为主)。

散文的重要特点是“形散神不散”。“形散”主要指取材十分广泛自由,联想丰富,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神不散”,主要指表达的主题必须明确而集中。

散文常用的艺术手法有:寓情于景,即景抒情(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寓情于事,因事见情(如鲁迅的《为了忘却的纪念》),寓情于物,托物言志(如巴金的《灯》)。

Ⅱ小说

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情节和环境。

小说的情节一般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等四部分,有的还有序幕和尾声。

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主要交代人物所处的时代背景;自然环境主要交代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场景,或用以烘托气氛,或表现人物感情,或推动人物情节发展等。

按照不同的标准,小说可分为不同的种类:

按篇幅及容量分为长篇、中篇、短篇、微型小说(小小说)。

按内容分为历史小说、现代小说、科学幻想小说、公案小说、武侠小说、言情小说、传奇小说等。

按写作体制分为章回小说、日记体、书信体、自传体等。

按语言形式分为文言小说和白话小说。

我国古代小说发展的几个阶段:

⑴寓言(先秦两汉),如《精卫填海》《夸父追日》。

⑵笔记小说(魏晋南北朝),如干宝的《搜神记》(又成志怪、志人小说)。

⑶传奇(唐代),如李朝威的《柳毅传》。

⑷话本(宋代),如《快嘴李翠莲》。

⑸拟话本(明代),如《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⑹章回小说(明、清),如《红楼梦》。

Ⅲ戏剧

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这里讲的戏剧实际上就是剧本,它是文学体裁的一种。

戏剧语言包括人物语言(即台词)和舞台说明。舞台说明是写在剧本每一幕的开端、结尾和对话中间的说明行文字,内容包括人物表、时间、地点、服装、道具、布景及人物的表情、动作、上下场等,它具有增强舞台气氛、烘托人物心情、展示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展开等多种作用。

按照不同的标准,戏剧可分为不同种类:

按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分为话剧、歌剧、舞剧。

按剧情繁简和结构分为独幕剧和多幕剧。

按题材所反映的时代分为历史剧(如《屈原》)、现代剧(如《窦娥冤》)。

按矛盾冲突的性质分为悲剧、喜剧、正剧。

Ⅳ诗歌

⑴诗歌是文学体裁的一种。它要求以高度凝炼的语言,形象的表达作者丰富的思想和感情,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并有一定的节奏韵律。

⑵诗歌的特点

①诗歌内容是社会生活最集中的反映。

②诗歌的语言具有精练、形象、音调和谐、节奏鲜明等特点。

③诗歌的形式:不是以句子为单位,而是以行为单位,分行又主要是根据节奏,而不是以意思为主。

⑶诗歌的分类:

诗歌按时代可分为现代诗歌和古典诗歌(旧体诗)两大部分。

现代诗歌按形式又可分为新诗和以旧体诗形式反映现代生活和思想感情的诗歌(如《沁园春?长沙》)。

新诗按内容有无完整的故事和人物可分为抒情诗和叙事诗。

抒情诗又可以有直接抒情、借景抒情和借人、事的描写抒情等几种形式。

新诗按形式分为格律诗(如闻一多的《死水》)、自由式、散文诗。

新诗按来源分为群众创作的民歌(歌谣)和文人诗作。

古典诗歌又有古体诗(古诗、古风)、近体诗(今体诗)、词(又名“诗余”“长短句”“曲词”“曲子词”“倚声”“填词”)、曲等几种不同形式。

古体诗就是古代的自由诗,形式自由,篇幅不限,每句字数不定(指杂言),不讲对仗,押韵自由等。它常常有四言古诗(最早出现于《诗经》)、五言古诗(成熟于汉,如《古诗十九首》)、七言古诗(成熟于唐代,如《长恨歌》)、乐府诗(标题有的加上“歌”“行”“引”“曲”“吟”“弄”等名称,如《琵琶行》)等。

近体诗就是古典格律诗,除排律外,篇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声,韵有定位。它一般又有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两种形式的绝句和七言律诗、五言律诗、排律等多种形式的律诗。

按字的多少,词一般又有小令(58字内)、中调(59-90字内)和长调(91字以上)三种形式。词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韵有定位。

曲有散曲和杂剧两种形式。散曲又有小令(短小的曲子)和套数(又名“套曲”)两种形式。

⑷诗、词、曲的有关知识。

①新诗 旧体诗

新诗是指五四运动前后,新文化运动提倡的用白话写的自由体诗,如《再别康桥》《我爱这土地》都是新诗。用文言写的格律诗称为旧体诗,如:《沁园春?长沙》,陈毅的《梅岭三章》。这些都是现代诗歌。

②信天游

又称“顺天游”,陕北民歌形式,其特点是:形式自由灵活;两句一节,可以换韵,也可一韵到底;多用比兴手法;句子以七言为主,灵活多变。如:李季的《王贵与李香香》。

③古体诗?近体诗

古体诗和近体诗是从诗的音律角度来划分的。二者的主要区别是:古体诗多指唐代以前的诗歌,近体诗是指唐初开始形成的,在字数、声韵、对仗等方面都有严格规定的一种格律等。

④律诗?绝句(又叫截句)

律诗和绝句的区别主要在于句数上。绝句只有四句,可以对仗,也可以不对仗。律诗共八句,一二两句为首联,三四两句为颔联,五六两句为颈联,七八两句为尾联;首联和尾联可对仗,可不对仗,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无论律诗还是绝句,都有平仄声的要求。八句以上的律诗成为排律。

⑤歌 行 引

古代诗歌体裁,三者无严格区别。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有五言、七言、杂言,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琵琶行》《李凭箜篌引》。

⑥乐府 新乐府

乐府,本是汉武帝时掌管音乐的官署名称,后来成为诗体的名称。汉、魏、南北朝乐府官署采集和创作的乐歌,,简称为乐府。新乐府,创于初唐。初唐诗人写乐府诗,除沿用汉魏六朝乐府旧题外,有少数诗人另立新题,已与原声韵不同,故称新乐府,到白居易确定了新乐府的名称。

⑦标题 词牌

词的标题和词牌是有着严格区别的,词的标题是词的内容的体现,词牌是一首词的曲调名称。如《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念奴娇”是词牌,“赤壁怀古”是词的标题,揭示该词是一首抒怀词,地点是“赤壁”。词必须有词牌,但不一定有标题。一首词或词的一段叫“一阙”,“阙”是乐曲终了的意思。

⑧豪放派 婉约派

豪放派和婉约派是宋代词坛上的两大流派。豪放派作品气势豪放,意境雄浑,充满豪情壮志,多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代表词人以苏轼、辛弃疾为主。婉约派作品语言清丽、含蓄,表达的感情婉转缠绵,情调或轻松活泼,或离愁别绪,或深沉幽怨,刻工精细,题材较狭窄,往往多是写个人遭遇,男女恋情,也间有写山水,融情于景的。代表词人有柳永、秦观、李清照等。

⑨散曲

散曲是宋元时代兴起的,由词蜕化出来的一种和乐演奏的歌曲。体式和词相近而比词自由,可以在字数定格外加衬字;较多使用口语。散曲包括小令和套数两种形式。小令只含一支曲子,如《越调?天净沙?秋思》只有“天净沙”一曲。而套数是合一个曲调中多支曲子为一套,是戏曲或散曲中连贯成套的曲子,一套中曲子数不定,少则两曲,多则不限;每一套数都以第一首曲的曲牌作全套曲牌名;全套曲必须同一宫调,有首有尾,一韵到底;结尾处多用“煞”,用多少遍没有规定。如《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它含有属于“般涉调”这一宫调的八支曲子,而其中“哨遍”是这套曲的第一支曲的曲牌名,又是全套曲的曲牌。

⑩元杂剧

杂剧是宋金时期在诸宫调等的基础上成长起来的文学样式,是一种把歌曲、宾白、舞蹈、表演等结合起来的戏曲艺术形式。在结构上一般每本为四折(也有五折六折的),必要时加“楔子”,每折用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组成套曲(参看下面11),杂剧可分为旦本(女主角主唱)和末本(男主角主唱)两种,如《窦娥冤》就是旦本,其中第三折用的是“正宫”调。元杂剧剧本由科、唱、白组成,“科”是剧本中对主要动作、表情和舞台效果作出的规定;“唱”就是唱词;“白”是宾白,宾白分为对白(人物对话)、独白(人物自叙)、旁白(背着别的人物自叙心理)、带白(唱词中的插话)。元杂剧的主要角色是:旦(女角色),扮演女主角的叫正旦,配角有副旦、外旦、小旦等;末(男角色),扮演男主角的叫正末,配角有副末、外末、小末等;外(外末),扮老年男子;净,俗称大花脸,大都扮演性格、相貌上有特异之点的人物(如张飞、李逵);丑,俗称小花脸,大都扮演男性次要人物;扮演老年妇女的称卜儿。

11宫调?曲牌

曲牌和词牌一样,是曲的音乐谱式。不同的曲牌在字数、平仄、押韵上往往不同,如《长亭送别》中的《滚绣球》《叨叨令》《快活三》《四边静》《朝天子》《满庭芳》《五煞》等都是曲牌。每一个曲牌,在韵上必须属于一种宫调;一种宫调下有的有若干个曲牌;宫调是音乐术语,表示声音的高低等,如《长亭送别》中的《正宫》就是一种宫调。

12对联

字数相等,词性相对。上联最后一字,一般为仄声,即现代汉语的三四声,下联最后一字,为平声,即阴平、阳平,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仄起平落。

Ⅴ古代其他文学体裁

⑴赋。它是一种讲求文采、韵律,并具诗歌和散文性质的文体。其主要特点是:“铺采扌离文,体物写志”,侧重于写景,借景抒情。最早出现于诸子散文中的叫“短赋”;以屈原为代表的“骚体”是诗向赋的过渡,此时的赋叫“骚赋”;汉代正式确立了赋的体例,称为“辞赋”;魏晋以后,日益向骈文方向发展,这是的赋叫“骈赋”;唐代又有骈体转入律体的叫“律赋”;唐后到宋代以散文形式写的赋,称为“文赋”。如杜牧的《阿房宫赋》等。

⑵骈文。它起源于汉魏,形成于南北朝,盛行于隋唐。它以四字六字相间成句,又叫“四六文”。骈文由于迁就句式,对其词藻,往往影响内容表达。唐代韩、柳提倡古文运动之后,骈文渐衰。

⑶辩。辩即辨是非,别真伪。其特点是通过批驳错误论点或辨析某些事实来表达自己的看法。如柳宗元的《桐叶封弟辩》。

⑷原。原是推究本源的意思,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文体。这种文体是对某种理论、主张、政治制度或社会习俗,从根本上进行考察、探讨,从而提出自己的看法。如黄宗羲的《原君》。

⑸论。论是一种论文文体。《昭明文选》上说:“论有两体,一曰史论,乃忠臣于传末作议论,以断其人之善恶。如《史记》后‘太史公曰……’。二曰正论,则学士大夫议论古今时世人物或评经史之言,正其谬误,如《六国论》《过秦论》等。”

⑹说。它也是古代议论说明的一类文体,与论差不多。《文章辩体序说》上说“说者,释也,解释义理而以己意述之也。”如《师说》《捕蛇者说》。这类文章有的侧重于议论,有的侧重于记叙,叙事显理。有些接近于文学散文的“说”,一般不采用“论”,如《爱莲说》;有些议论性强的文章用“说”,用“论”也可。

⑺奏议。它是古代臣子进呈帝王的奏章的统称。它包括奏、议、疏、表、对策等。“疏”是分条陈述的意思,如贾谊的《论积贮疏》;“表”是陈述某种意见或事情的,如李密的《陈情表》;“对策”是考试把问题写到策上,令参加考试的人回答叫策,考生回答的文章叫对策,如苏轼的《教战守策》。

⑻序跋。序也作“叙”或“引”,是书序,性质如同今天的“引言”“前言”。写在书籍或文章前面的一般叫“序”,列于书后的一般叫“跋”或“后序”。这类文章,说明编写目的、简介编写体例和内容的属于说明文;对作者作品进行评论或对问题进行阐发的属于议论文。如我们学过的《兰亭集序》《愚溪诗序》《滕王阁序》《伶官传序》等。

⑼赠序。古代送别各以诗文相赠,集而为之序的,称为赠序;后来,凡是惜别赠言的文章,未附于诗帙的也叫赠序。内容多推重、赞许或勉励之辞。如宋廉的《送东阳马生序》。

⑽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叫“铭”。刻在碑上,放在书案右边用以自警的铭文叫“座右铭”,如刘禹锡的《陋室铭》。刻在石碑上,叙述死者生平,加以颂扬追思的,叫“墓志铭”,如韩愈的《柳子厚墓志铭》。

⑾祭文。在告祭死者或天地山川等神时所诵读的文章。有韵文和散文两种。内容是追念死者生前的主要经历,颂扬他的主要品德和业绩,寄托哀思,激励生者。如韩愈的《祭十二郎文》。

⑿笔记文。以记事为主,篇幅短小为特点的一类文章。其内容丰富,或历史掌故,或轶文轶事,或文艺随笔,或人物评论,或科学小品,或文字考证,或读书杂记等。如《世说新语》。

⒀寓言。它是带有劝谕或讽谏性的故事。“寓”是寄托的意思。它通常是把深刻的道理寄予简单的故事之中,借此喻彼,借小喻大,借古喻今,惯于运用拟人的手法。如《郑人买履》等。

⒁传奇。小说体裁之一。以其情节奇特、神奇故名。一般是指唐、宋使用文言写的短篇小说,如《柳毅传》等。后因“传奇”多为说唱和戏剧所取材,故宋元戏文,元人杂剧,明清戏曲也有称为“传奇”的。如孔尚任的《桃花扇》等。

Ⅵ史书体例

⑴编年体:以年代为线索编排有关历史事件的,如《左传》

⑵国别体: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历史事件的,如《国语》《战国策》。

⑶纪传体:通过记叙人物活动反映历史事件的,如《史记》。

⑷纪事本末体:以事件为主线,将有关专题材料集中在一起的,如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

⑸通史:不间断地记叙几个朝代的历史事件的,如《史记》。

⑹断代史:记叙某一时期或某一朝代的历史的,如《汉书》。

注:一部史书,往往可同时归入不同体例,如《史记》属纪传体、通史,《三国志》属纪传体、国别体、断代史。

[文学体裁常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小学文学常识介绍

全文共 7287 字

+ 加入清单

目前,随着教育的越来越重视,孩子的学习压力也就越来越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出来的有关于小学文学常识介绍,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一、春秋时代

l、《诗经》,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本只称《诗》后又以“诗三百”为代称。著名篇目《关雌》、《氓》《伐植》《硕鼠》《七月》。其收录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大类。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列为“五经”之一。

2、孔子,名丘,字仲尼,又称“尼父”、“圣父”,鲁国人,儒家创始人。与他相关的作品为《论语》,共20篇。由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纂而成。各取篇中开头两三字为篇名,如《学而》《为政》《公冶长》等。《论语》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属语录体哲理散文,被列为“四书”之一。

二、战国时代

1、孟子,名轲,宇子舆,战国时儒家的代表人物,世称“亚圣”。其主要作品为《孟子》,共7篇,由其弟子编纂而成。各取篇中开头两三字为篇名,如《告子》《公孙丑》《梁惠王》等。它记载了孟子的思想和政治言论。属哲理散文,“四书”之一。孟子长于论辩,善用比喻,对后世议论性散文的发展影响较大。

2、吕不韦,秦相,集合门客编成《吕氏春秋》。其主要作品为《吕氏春秋》。又名《吕览》共160篇(《察今》《察传》等出于此书),是杂家的代表著作。

3、屈原,名平。我国第一个爱国主义、浪漫主义诗人,开创“楚辞体”,被列为世界文化名人。其主要作品为《离骚》《九歌》,《离骚》和《诗经》中的国风并称“风骚”,成为“文学”的代名词。

三、两汉

1、司马迁,字子长,别称“太史公”,简称史迁。与司马光并称“史界两司马”,与班固并称“班马”。其主要作品为《史记》,原名《太史公书》,全书130篇,包括12本纪、8书、10表30世家、70列传(《廉颇蔺相如列传》《鸿门宴》《毛遂自荐》《屈原列传》《信陵君窃符救赵》等均出于此书)。《史记》属历史散文。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开创本纪、世家、列传、表、书五种体例,被誉为“实录”、“信史”。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是史学“双璧”之一,前“三史”、“四史”之首。

2、班固,字孟坚,与司马迁并称“班马”。其主要作品为《汉书》(《苏武传》出于此)。开创了断代纪传体史书体例,前“三史”“四史”之一。

3、乐府,其主要作品为《陌上桑》、《长歌行》《上邪》《十五从军征》《孔雀东南飞》前四者见宋代郭茂情编的《乐府诗集》,后者见南朝徐凌编的《玉台新咏》。其中《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与《木兰诗》合称“乐府双璧”。

四、三国两晋南北朝

1、曹操,字孟德,小名阿瞒,后被追尊为武帝,“三曹”之首。其主要作品为《魏武帝集》。代表作有《蒿里行》《龟虽寿》《短歌行》《观沧海》等。属乐府歌辞。开创“建安风骨”新风。鲁迅称他是“一个改造文章的祖师”。

2、曹植,字子建,封陈王,谥“思”,后称“陈思王”,“三曹”之一。其主要作品为《曹子建集》,代表作有《野田黄雀行》《七步诗》《洛神赋》等。

3、诸葛亮,字孔明,别号卧龙,封“武乡侯”、 其主要作品为《诸葛亮集》(《出师表》出于此)。

4、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我国第一位杰出的田园诗人。其著有《陶渊明集》,代表作有《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饮酒》等。

5、北朝乐府。其主要作品有《木兰诗》、《敕勒歌》《折扬柳歌辞》,都被收入《乐府诗集》其中《木兰诗》为“乐府双璧。之一。

五、唐

1、王勃,字子安,“初唐四杰”之一(另三位是骆宾王、卢照邻、杨炯)。其主要作品为《王子安集》,其中以《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膝王阁序》最有名。他在“四杰”中成就最高。

2、贺知章,字季真,自号四明狂客。其主要作品为《咏柳》《回乡偶书》。

3、王之涣,字季陵。他的作品他的作品以边塞诗最为人称道。其主要作品为《凉州词》《登鹤雀楼》。绝句《凉州词》被誉为“唐代绝句压卷之作”。

4、孟浩然,襄阳(今属湖北)人。唐代第一个大量写山水诗的人,与王维齐名,世称“王孟”。其主要作品为《过故人庄》《春晓》等,结为《孟襄阳集》。

5、王昌龄,字少伯,长安(今西安)人。曾任龙标尉,世称“王龙标”,“七绝圣手”。其主要作品为《出塞》《从军行》,后人辑有《王昌龄集》,善写边塞诗、宫怨诗。

6、王维,字摩洁,诗人兼画家。官至尚书右丞,故称“王右丞”。与孟浩然同为盛唐田园山水派代表。其主要作品为《送元二使安西》(又名《渭城曲》)《相思》《观猎》《辆川闲居赠裴秀才迪》等,结为《王右丞集》苏轼赞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7、高适、字达夫,曾任散骑常侍,世称高常侍。与岑参齐名,并称“高岑”,同为边塞诗派人。其主要作品为《燕歌行》《别董大》等,后人辑有《高常侍集》、

8、李白,字太白,别号青莲居士,人称“诗仙”。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杜甫齐名,人称“李杜”。其主要作品为《梦游天姥吟留别》《蜀道难》《子夜吴歌》《望天门山》《秋浦歌》等,结为《李太白集》,属浪漫主义豪放派,其作品成就达到古典诗歌艺术的高蜂。韩愈称赞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9、杜甫、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曾任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拾遗”、“杜工部”。是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李白齐名,人称“诗圣”。其主要作品为《兵车行》《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等,结为《杜工部集》。是现实主义诗歌艺术的高峰、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10、岑参,曾任嘉州刺使,世称岑嘉州。边塞诗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其主要作品为《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逢入京使》等,结为《岑嘉州诗集》。

11、盂郊,字东野。与贾岛并称,著名苦吟诗人。主要作品为《秋怀》《贫女词》、《游子吟》等,结为《孟东野诗集》。他的诗长于五言,多寒苦之音。

12、韩愈,字退之,官至吏部侍郎,谥文,世称韩吏部,韩文公,郡望昌黎,又称韩昌黎。唐代古文运动倡导者,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主要作品为《师说》、《马说》《原毁》《进学解》《祭十二郎文》等,结为《昌黎先生集》。他主张恢复先秦两汉散文传统、掘弃南北朝以来的骄体文;主张文章内容的充实,并“唯陈言之务去”。在诗歌创作上主张“以文为诗”,力求新奇。

13、刘禹锡,字梦得、曾任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与柳宗元合称“刘柳”,与白居易合称“刘白”。主要作品为《陋室铭》《乌衣巷》《竹枝词》等,结为《刘宾客集》、《刘梦得文集》。

14、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中唐新乐府运动的主要倡导者,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合称“元白”。主要作品为《秦中吟》《新乐府》(包括《卖炭翁》等)《长恨歌》《琵琶行》等,自编为《白氏长庆集》后人又编为《白香山诗集》。他是现实主义传统的继承者,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通俗派的代表,相传老妪可懂。

15、柳宗元,字子厚,因系河东人,人称柳河东,曾任柳州刺使,又称柳柳州。唐代古文运动的领导者之一,与韩愈并称“韩柳”。“八大家”之一。主要作品为《捕蛇者说》《三戒》(包括《黔之驴》)、“永州八记”(包括《小石潭记门《童区寄信》等散文,《渔翁》《江雪》等诗。结为《柳河东集》他是中国第一个把寓言正式写成独立的文学作品的作家,开拓了我国古代寓言文学发展的新阶段。

16、李贺,字长吉。主要作品为《雁门太守行》《金铜仙人辞汉歌》等,结为《昌谷集》。其作品想象奇特,用词瑰丽,有浪漫主义色彩,风格独特。被称为李鬼才。

17、杜牧,字牧之,别称小杜,与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晚年居樊川别墅,因号杜樊川。主要作品为《阿房宫赋》《江南春绝句》、《清明》《泊秦淮》、《秋夕》等。结为《樊川文集大他尤擅七律七绝。赋作的散文化倾向对后世影响较大。

18、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主要作品为《行次西郊作一百韵》、《乐游原》、《锦瑟》、(无题》等。结为《李义山诗集》另有《樊南文集》《行次》是一首长篇政治诗。《无题》诗多以爱情为题材,缠绵绣丽,对后代有很大的影响。

19、李煜,字重光,五代时南唐国主,世称“李后主”。主要作品为《虞美人》《相见欢》、(浪淘沙令》等。

20、张志和、字子同,初名龟龄,唐朝婺州(今浙江金华)人,自号“烟波钓徒”,又号“玄真子”,唐代著名道士、词人和诗人,著有《玄真子》和《述太易》。

六、宋代

1、范仲淹,字希文,谥号“文正”。其作兼工诗词散文,属豪放派。其主要作品为《岳阳楼记》《渔家傲》等,结为《范文正公集》。

2、柳永,字耆卿,别称“柳七”,“柳屯田”。主要作品为《雨霖铃》《八声甘州》等,有《乐章集》传世。他创作了大量慢词(长调),扩充了词的体制容量,提高了词的表现能力。

3、晏殊,字同叔,谥“元献”。 尤擅小令,风调闲雅,气象富贵。主要作品为《浣溪沙》《蝶恋花》等,存《珠玉词》《曼元献遗文》。

4、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谥“文忠”。北宋文坛领袖,“八大家”之一。主要作品为与宋祁合修《新唐书》,独撰《新五代史》(《伶官传序》出于此)。有《醉翁亭记》《秋声赋》、《六一词》等,结为《欧阳文忠集》《六一诗话》是我国第一部诗话。

5、苏询,字明允,号老泉。“八大家”之一,与子轼、辙合称“三苏”。作品以史论、政论为主。主要作品有《嘉右集》《六国论》出于此)。

6、曾巩,字子固,谥文定。南丰人,又称南丰先生。“八大家”之一。主要作品为《元丰类稿》。

7、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封荆国公,谥文,世称王荆公、王文公。“八大家”之一。主要作品为《游褒禅山记》《伤仲永》《元日》《泊船瓜州》等。

8、司马光,字君实,封温国公,谥“文正”,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史界“两司马”之一。主要作品为主编《资治通鉴》(《赤壁之战》《泥水之战》皆出于此)。是我国最大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上自战国下至五代计1362年的史实。史书“双璧”之一。

9、沈括,字存中。晚年居梦溪园。主要作品为《梦溪笔谈》。《采草药》、《雁荡山》、《活板》出于此书。

10、苏拭,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溢文忠。“唐宋八大家”之一,在书法上与蔡囊、黄庭坚、米蒂并称“宋四家”。主要作品为《赤壁赋》、《石钟山记》、《题西林壁》、《水调歌头》、《念奴娇》等,结为《东坡文集》。宋代最伟大的文人。能“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开创了豪放词派。与韩愈并誉为“韩潮苏海”。

11、苏辙(zhé),字子由,“唐宋八大家”之一。主要作品为《栾城集》。

12、李清照,号“易安居士”。 南宋著名的女诗人,宋代婉约词派中成就最高者。主要作品有《武陵春》、《如梦令》、《声声慢》等,结为《漱玉词》。

13、陆游,字务观,号放翁。人称“小李白”。主要作品为《书愤》、《示儿》、《钗头凤》等。结为《剑南诗稿》、《渭南文集》、《老学魔笔记》。

14、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与苏轼并称“苏辛”。人称“词中之龙”。主要作品为《稼轩长短句》(《摸鱼儿》、《永遇乐》、《清平乐》等)。他是宋词中成就卓异者,继承并发展了苏轼的豪放词风,丰富了词的表现范围。

15、文天祥,字宋瑞,履善,号文山,民族英雄。主要作品为《正气歌》、《过零丁洋》、《〈指南录〉后序》。结为《文山先生全集》。

七、元

1、关汉卿,名一斋,号已斋叟。我国古代第一位伟大的戏剧家,世界文化名人。与郑光祖、白朴、马致远并称“元曲四大家”。主要作品为《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单刀会》等。

2、王实甫,其主要作品为《西厢记》,元代剧本中最长的一部(五本二十一折),也是元剧中最成功的作品之一。

3、马致远,字千里,号“东篱”。元曲“四大家”之一。也是元散曲成就最高者之一。其主要作品为杂剧《汉宫秋》,散曲《天净沙秋思》等,结为《东篱乐府》。

4、张养浩,字希孟。号“云庄”。其主要作品为《云庄休居自道小乐府》,其中《山坡羊潼关怀古》一首最成功。

八、明

1、施耐庵,其主要作品为《忠义水游传》(简称《水浒》有百回本,百二十回本和七十回本),是我国第一部反映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小说,对后世农民起义发生了巨大影响。

2、罗贯中,名本,号“湖海散人”,中国第一位全力创作通俗小说的作家。主要作品有《三国志通俗演义》(简称《三国演义》)、《隋唐志传》、《三遂平妖传》。《三国演义》为我国第一部长篇历史章回小说。

3、吴承恩,字汝忠,号“射阳山人”。主要作品为《西游记》,是著名长篇章回神魔小说,也是古典文学中最辉煌的神话作品,标志着浪漫主义文学的新高峰。

4、汤显祖,字义仍,号“若士”,又号“海若”,临川人。主要作品为《牡丹亭》(又名《还魂记》、《紫钗记》、《邯郸记》、《南柯记》合称“玉茗堂四梦”,又叫“临川四梦”。是浪漫主义戏剧杰作。

九、清

1、孔尚任,字聘之,号“东塘”,又号“云亭山人”。主要作为《桃花扇》(传奇)。写南明王朝灭亡的历史剧。

2、蒲松龄,字留仙,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主要作品为《聊斋志异》(《促织》、《狼》、《席方平》、《崂山道士》、《画皮》等出于此)。我国古代著名的文言短篇小说集。以谈鬼说狐方式反映现实。

3、吴敬梓,字敏轩,晚号“文木老人”。其主要作品为《儒林外史》,是我国第一部长篇讽刺小说。

4、袁枚,字子才,号“简斋”“随园主人”。其主要作品为《小仓山房文集》(《祭妹文》、《黄生借书说》等出于此)。《随园诗话》等。论诗主张抒写性情,创“性灵”说,不满儒家“诗教”说。

5、曹雪芹,名沾,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其主要作品《红楼梦》(高鹗续后40回),是我国最伟大的现实主义长篇古典小说,是中国古典小说发展的高峰。

6、龚自珍,字璱人,号定安,资产阶级启蒙运动先驱之一。近代文学的开山作家,其主要作品为《病梅馆记》、《己亥杂诗》等。

十、现代

1、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其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包括《狂人日记》、《阿Q正传》、《孔乙己》等),《彷徨》(包括《祝福》、《伤逝》等),《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包括《藤野先生》、《范爱农》等)。

2、郭沫若,原名开贞,号“尚武”。杰出的作家、诗人和戏剧家,也是历史学家和古文字学家。是继鲁迅之后中国文化战线上的又一面旗帜。其主要作品为1921年出版的诗集《女神》(包括《凤凰涅盘》、《女神之再生》、《炉中煤》等);历史剧作有《棠棣之花》、《屈原》、《虎符》、《高渐离》、《孔雀胆》、《蔡文姬》、《武则天》等。《女神》是一部杰出的浪漫主义诗集,是我国新文学史上第一部不朽的诗歌作品,开了一代新诗风。奠定了新诗运动的基础。

3、叶圣陶,名叶绍钧。现代作家,教育家。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写童话的作家。其主要作品为长篇小说《倪焕之》,短篇小说有《多收了三五斗》、《夜》等,童话集有《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

4、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茅盾”是笔名。现代杰出作家,“五四”新文学运动的先驱之一。其主要作品为“《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长篇小说《子夜》、“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林家铺子》,散文《风景谈》、《白杨礼赞》。《子夜》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现实主义长篇杰作。

5、郁达夫,现代作家。其主要作品为《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等。

6、徐志摩,现代诗人。是新月派主要诗人之一。主要作品为诗集《志摩的诗》、《猛虎集》等,著名篇目有《再别康桥》、《在病中》、《沙扬娜拉》、《偶然》等。

7、田汉,著名戏剧家,我国革命戏剧的奠基人。其主要剧作有《咖啡店之一夜》、《名优之死》、《丽人行》、《关汉卿》、《文成公主》等,另有京剧《白蛇传》、《谢瑶环》等。他是“五四”以后最有成就的剧作家之一。他创作的歌词《义勇军进行曲》经聂耳谱曲后广为流传,后定为国歌。

8、朱自清,现代作家。其主要作品为诗和散文合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学术著作《经典常谈》,著名篇目有《背影》、《绿》、《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生命的价格--七毛钱》等。

9、闻一多,著名爱国诗人、学者。其主要作品为诗集《红烛》、《死水》。著名篇目有《太阳吟》、《洗衣歌》、《发现》、《一句话》、《死水》等,学术著作有《神话与诗》、《古典新义》等。

10、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1950年获“人民艺术家”称号。其主要作品为长篇小说《骆驼样子》、《四世同堂》,剧本《茶馆》、《龙须沟》、《西望长安》等。浓郁的地方色彩,生动活泼的北京口语的运用,通俗而不乏幽默。形成了老舍的风格,也是“京味小说”的开创者。

11、冰心,原名谢婉莹,著名女作家。其主要作品为诗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寄小读者》、《樱花赞》等。用格言式诗句咏唱母爱、童贞、大海。散文也表现“爱的哲学”,被誉为“美文”的代表。

12、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其主要作品为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雾》、《雨》、《电》),中篇小说《寒夜》、《憩园》等,散文集《保卫和平的人们》、《随想录》等。《家》等为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描写封建家庭历史的最成功的作品。1982年获意大利“但丁国际奖”。

13、季羡林,当代著名剧作家、散文家、东方文化研究专家。他博古通今,学贯中西,被称为“学界泰斗”。他的散文质朴,而不失典雅,率真而不缺乏睿智。

14、苏孙阳,当代著名剧作家、作家、诗人,笔名是舒扬,现从事文化及历史研究。其主要作品有话剧《丹心谱》《左邻右舍》,电影文学剧本《夕照街》《春雨潇潇》,长篇小说《故土》。

15、孙友田,当代诗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江苏省作家协会理事。其主要作品有诗集《煤海短歌》、儿童长诗《带血的泥哨》、《矿山鸟声》等十部,儿童知识读物《在黑宝石的家里》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精选文学常识之鲁迅个人介绍

全文共 855 字

+ 加入清单

鲁迅是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鲁迅,本名周树人(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汉族。浙江绍兴人,字豫才,原名周樟寿,字豫山、豫亭。以笔名鲁迅闻名于世。鲁迅先生青年时代曾受进化论、尼采超人哲学和托尔斯泰博爱思想的影响。1904年初,入仙台医科专门学医,后从事文艺创作,希望以此改变国民精神。毛泽东主席评价他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

鲁迅先生一生写作计有600万字,其中著作约500万字,辑校和书信约100万字。作品包括杂文、短篇小说、评论、散文、翻译作品。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主要代表作品:《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狂人日记》《朝花夕拾》。

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作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

五四运动前后,参加《新青年》杂志工作,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

1918年到1926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小说集《呐喊》《彷徨》,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而已集》《二心集》,散文诗集《野草》,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又名《旧事重提》)等专集。其中,1921年12月发表中篇小说《阿Q正传》。

1927年到1936年,创作了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中的大部分作品和大量的杂文,收辑在《坟》《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编》、《且介亭杂文末编》、《集外集》和《集外集拾遗》等专集中。

鲁迅的一生,对中国文化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领导、支持了未名社、朝花社等文学团体;主编了《国民新报副刊》(乙种)《莽原》《语丝》《奔流》《萌芽》《译文》等文艺期刊;热忱关怀、积极培养青年作者;大力翻译外国进步文学作品和介绍国内国外著名的绘画、木刻;搜集、研究、整理大量的古典文学,编著《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整理《嵇康集》,辑录《会稽郡故书杂录》《古小说钩沈》《唐宋传奇录》《小说旧闻钞》等。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