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卸磨杀驴的出处【热门20篇】

浏览

3113

作文

73

引绳批根出处

全文共 273 字

+ 加入清单

《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及魏其侯失势,亦欲倚灌夫引绳批根生平慕之后弃之者。”集解苏林曰:“二人相倚,引绳直之,意批根宾客也。弃之者,不与交通。”孟康曰:“根,根括。引绳以持弹。”索隐案:刘氏云“二人相倚,事如合绳共相依引也”。批音步结反。批者,排也。汉书作“排”。排根者,苏林云“宾客去之者不与通也”。孟康云“音根格,谓引绳排弹其根格,平生慕婴交而弃者令不得通也。小颜根音痕,格音下各反。骃谓引绳,排弹绳根括以退之者也”。持弹,案汉书本作“抨弹”,音普耕反。【示例】梁启超《新民说·论自尊》:“己不办事,立于办事者之后,引绳批根以嘲讽掊击。”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成语出处

全文共 323 字

+ 加入清单

《新五代史 唐庄宗纪上》:“克用兵大掠晋绛,至于河中,赤地千里。”

成语繁体:赤地千裏

成语简拼:CDQL

成语注音:ˋ ㄉ一ˋ ㄑ一 一ˇ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赤地千里主谓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形容旱灾、虫灾等十分严重。

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正音:地,不能读作“de”。

成语辨形:里,不能写作“理”。

近义词寸草不留、不毛之地

反义词郁郁葱葱、蓊蓊郁郁

成语例子:说者谓当兵燹之余,污菜遍野,版籍荡然,人民死亡,赤地千里。(清 阮葵生《茶余客话》卷三)

英语翻译:a thousand li of barren land

俄语翻译:опустошить оширные райóны

成语谜语赤道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成语出处

全文共 596 字

+ 加入清单

唐宪宗时,佛教盛行,连宪宗也笃信佛教。有一次,宪宗把传说是佛祖释迦牟尼的一块遗骨迎进宫内供奉。韩愈反对宪宗这一做法,特地写了《论佛骨表》,呈交给宪宗进行谏阻。在《论佛骨表》中,韩愈说:佛教是从外国传来的,中国古时候根本没有。尧、舜、禹等古代圣人不知道有什么佛教,但他们把国家治理得很好;他们在位的时间长,寿命也很长。佛教是从东汉明帝时期传人中国的,明帝在位只有18年,宋、齐、梁、陈和北魏后的各个朝代,对佛教无比信奉,但那些朝代的命都很短。就拿梁武帝来说吧,他祭相不用牲畜,自己不吃荤,还三次出家当和尚,结果还是被叛军包围,活活饿死。他本想求佛得到保佑,但却悲惨死去。现在,陛下把佛骨迎到宫里来供奉,使王公大臣们奔走施舍,浪费大量的财富。有的百姓愚昧无知,甚至发狂地烧的自己的身体,以表示自己对佛的虔诚。这败坏风俗的事,会被人们当作笑话四处传播,可不是一件小事啊!依我看来,应当把那块佛骨扔进水里或者投入火中才是!

四、【拓展延伸】

1、在封建社会,男女自由恋爱被认为是伤风败俗的事。

2、这些伤风败俗的非法出版物,对青少年身心的毒害是不容忽视的。

3、他居然做出这种伤风败俗的事情。

4、正因为他缺乏起码的道德观念,才干出这伤风败俗的勾当来。

5、女子袒胸露臂,出现于公共场所,伤风败俗。

6 、我万万没想到,你竟会做出这种伤风败俗的丑事!

7、他把青少年染发这种行为说成是伤风败俗,未免也太大惊小怪了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出处与详解

全文共 234 字

+ 加入清单

形容十分慌张,脸被吓得变了。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十四回《国贼行凶杀贵妃 皇叔败走投袁绍》:“忽见曹操带剑入宫;面有怒色;帝大惊失色。”

《西游记》第五九回:“ 行者 已到他肚腹之内,现原身厉声高叫道:‘嫂嫂,借扇子我使使!’ 罗刹 大惊失色。”

清·张春帆《宦海》第二回:“金方伯听见不是王慕维,又自称举人,不觉大惊失色。”

马烽《吕梁英雄传》第39回:“康明理进门一看,不禁毛骨悚然、大惊失色。”[1]

《香茗》.我一看到香茗,不觉大惊失色,为什么少年时的清香不见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含有手的成语及其解释出处

全文共 2946 字

+ 加入清单

词 目: 举手之劳

发 音: jǔ shǒu zhī láo

近义词: 易如反掌、轻而易举

反义词: 难于登天

用 法: 偏正式;作宾语;比喻事情轻而易举

释 义: 一举手那样的辛劳。形容轻而易举,毫不费力。

出 处: 唐·韩愈《应科目时与人书》:“如有力者,哀其穷而运转之,盖一举手一投足之劳也。”

词 目: 反手可得

发 音: fǎn shǒu kě dé

释 义: 反:翻转。翻转手掌学可得到。形容极其易得。

出 处: 《荀子·非相》:“诛旦公,定楚国,如反手尔。”

示 例: 我等费了许多军马,用了许多钱粮,目下南郡~。(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一回)

词 目: 束手缚脚

发 音: shù shǒu fù jiǎo

释 义: 捆住手脚。形容胆子小,顾虑多。同“束手束脚”。

出 处: 清·张南庄《何典》第八回:“冒失鬼一昧粗心浮气,目中无人,到处以强为胜,一遇鬼谷先生,早已束手缚脚,有力无用处。”

词 目: 人多手杂

发 音: rén duō shǒu zá

释 义: 指动手的人多。也只人头杂的场合,东西容易散失或丢失。

出 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十七回:“老太太屋里还罢了,太太屋里人多手杂,别人还可已,那个主儿的一伙子人见是这屋里的东西,又该使黑心弄坏了才罢。”

词 目: 蹑手蹑足

发 音: niè shǒu niè zú

释 义: 形容放轻脚步走的样子。也形容偷偷摸摸、鬼鬼祟祟的样子。同“蹑手蹑脚”。

出 处: 清·魏秀仁《花月痕》第十三回:“小丫鬟等更蹑手蹑足的在外间收拾那粉盒妆盝,不敢大声说一句话,倒弄得内外静悄悄的。”

示 例: 为着我到她家去替她看小孩,她走了,和猫一样~的下楼去了。

萧红《桥·烦扰的一日》

词 目: 出手得卢

发 音: chū shǒu dé lú

近义词: 旗开得胜

用 法: 动宾式;最谓语、定语;比喻事情进展很顺利

释 义: 卢:古时樗蒲戏一掷五子皆黑,为最胜采。比喻一下子就取得胜利。

出 处: 《南齐书·张瓌传》:“瓌以百口一掷,出手得卢矣。”

词 目: 洗手奉职

发 音: xǐ shǒu fèng zhí

释 义: 洗手:使手干净,比喻廉洁;奉职:担任职务。比喻忠于职守,廉洁奉公。

出 处: 唐·韩愈《唐故中散大夫少府监胡良公墓神道碑》:“建中四年,侍郎赵赞为度支使,荐公为监察御史,主馈给渭桥以东军,洗手奉职,不以一钱假人。”

词 目: 手舞足蹈

发 音: shǒu wǔ zú dǎo

近义词: 欢天喜地、欢欣鼓舞

反义词: 闷闷不乐、不苟言笑

用 法: 联合式;作谓语、状语;含贬义

释 义: 蹈:顿足踏地。两手舞动,两只脚也跳了起来。形容高兴到了极点。也手乱舞、脚乱跳的狂态。

出 处: 《诗经·周南·关雎·序》:“永(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词 目: 手眼通天

发 音: shǒu yǎn tōng tiān

近义词: 神通广大

用 法: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比喻办法多,手段高明

释 义: 比喻办法多,手段高明。

词 目: 捏手捏脚

发 音: niē shǒ niē jiǎo

近义词: 蹑手蹑脚、动手动脚

用 法: 联合式;作谓语、状语;形容轻手轻脚地走

释 义: 形容轻手轻脚地走。也形容轻薄的举动。

示 例: 为了不影响别人,同学们在阅览室里走路都是~的。

词 目: 拿手好戏

发 音: ná shǒu hǎo xì

近义词: 精于此道、看家本领

反义词: 一无所长、一无所能

用 法: 偏正式;作主语、宾语;用于称赞人

释 义: 原指演员擅长的剧目。泛指最擅长的本领。

示 例: 最后,当老场长的~《借东风》收场的时候,三星高高地升起,天已经是在半夜了。(峻青《壮志录》)

词 目: 举手相庆

发 音: jǔ shǒu xiāng qìng

近义词: 举手加额

用 法: 连动式;作谓语;含褒义

释 义: 指举手加额,以相庆贺。

出 处: 明·刘基《甘露颂》序:“群臣莫不欣择,百姓莫不蹈舞,举手相庆。”

词 目: 搏手无策

发 音: bó shǒu wú cè

近义词: 束手无策

用 法: 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形容无计可施

释 义: 搓着双手,毫无办法。

出 处: 宋·洪迈《夷坚丁志·谢生灵柑》:“温州民谢生母,老病不肯服药,以夏月思生柑,不啻饥渴,谢生搏手无策。”

词 目: 易于反手

发 音: yì yú fǎn shǒu

释 义: 犹易如反掌。比喻事情非常容易做。

出 处: 晋·杨泉《物理论》:“夫清忠之士,乃千人之表,万人之英。得其人则事易于反手;不得其人,则难于拔筋。”

词 目: 七脚八手

发 音: qī jiǎo bā shǒu

释 义: 形容动作忙乱,许多人一齐动手。亦作“七足八手”。

出 处: 李昌《回忆民先队》:“我们正七脚八手处理文件,收拾东西,警察已到院内。”

词 目: 翻手云覆手雨

发 音: fān shǒu yún fù shǒu yǔ

释 义: 比喻反覆无常或玩弄手段。

出 处: 语出唐杜甫《贫交行》:“翻手作云覆手雨,纷纷轻薄何须数。”

示 例: 他~,没定止性儿难据。

明·李唐宾《梧桐叶》第二折

词 目: 毒手尊拳

发 音: dú shǒu zūn quán

释 义: 毒手:凶狠的殴打。泛指无情的打击。

出 处: 《旧五代史·唐书·李袭吉传》:“毒手尊拳,交相于暮夜;金戈铁马,蹂躏于明时。”

示 例: 我不害怕你的~。

词 目: 白手兴家

发 音: bái shǒu xīng jiā

释 义: 形容原来无基础或条件很差而创出一番事业。同“白手起家”。

出 处: 沙汀《记贺龙》十一:“联络参谋极力称赞这些同志都是白手兴家的能手。”

词 目: 指手点脚

发 音: zhǐ shǒu diǎn jiǎo

释 义: 犹指指点点。形容背后指点议论之状。

出 处: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二:“[彦思]走将出来时,众人便指手点脚,当一场笑话。”

词 目: 一手一脚

发 音: yī shǒu yī jiǎo

释 义: 一个人的手足。指单薄的力量。同“一手一足”。

出 处: 郭沫若《棠棣之华》第五幕:“我们的父亲死得很早,是我们的母亲把我们姐弟两人一手一脚抚养成人。”

词 目: 缩手缩脚

发 音: suō shǒu suō jiǎo

近义词: 束手束脚

反义词: 无拘无束、大手大脚

用 法: 联合式;作谓语、宾语、状语、补语;含贬义

释 义: 由于寒冷而四肢不能舒展的样子。也形容做事胆小,顾虑多,不敢放手。

词 目: 束手无措

发 音: shù shǒu wú cuò

释 义: 措:措施,办法。遇到问题,就象手被捆住一样,一点办法也没有。

出 处: 宋·文天祥《己未上皇帝书》:“与其束手无措以委输于虏,孰若变通尽利,以庶几虏之可逐也。”

词 目: 高下其手

发 音: gāo xià qí shǒu

释 义: 犹言上下其手。比喻玩弄手法,串通做弊。

出 处: 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官制》:“五代以来,诸州马步军虞侯以衙校为之,太祖虑其任私,高下其手,乃置司寇参军,以进士、‘九经’及第人充之。”

示 例: 相君纵欲市恩,而即此两端,已不得不~。

清·和邦额《夜谭随录·某太守》

词 目: 碍足碍手

发 音: ài zú ài shǒu

释 义: 碍:阻碍。妨碍别人做事。同“碍手碍脚”。

示 例: 如果你不想好好干的话,就别在这儿~。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成语出处

全文共 314 字

+ 加入清单

原句

《荀子·荣辱》:“凡斗者必自以为是,而以人为非也。”

《孟子·尽心下》:“众皆悦之,自以为是。”

原文

凡斗者,必自以为是,而以人为非也。已诚是也,人诚非也,则是已君子而人小人也。以君子与小人相贼害也,下以忘其身,内以忘其亲,上以忘其君,岂不过甚矣哉!是人也,所谓以狐父之戈钃牛矢也。

注释

(1)斗:指私人间的争斗。

(2)是:正确。非:错误。

(3)人小人:别人是小人。前一个“人”字,名词动用,意动用法。

(4)贼害:伤害,危害。贼,害。

(5)下:这里指自身,对自己。

(6)矣:语气词,了,常常单用。这里和语气词“哉”连用,其感叹的语气比单个的“矣”要重些,可译成“了吗”。

(7 )狐父:地名,以铸造好戈而著称。钃(zhǔ),刺,斫。

展开阅读全文

篇6:白鱼入舟的出处

全文共 242 字

+ 加入清单

九年,武王上祭于毕。东观兵,至于盟津,为文王木主,载以车,中军。武王自称太子发,言奉文王以伐,不敢自专。乃告司马、司徒、司空、诸节: “齐栗,信哉!予无知,以先祖有德臣,小子受先功,毕立赏罚,以定其功。”遂兴师。师尚父号曰: “总尔众庶,与尔舟楫,後至者斩。”武王渡河,中流,白鱼跃入王舟中,武王俯取以祭。既渡,有火自上复于下,至于王屋,流为乌,其色赤,其声魄云。是时,诸侯不期而会盟津者八百诸侯。诸侯皆曰:“纣可伐矣。”武王曰:“女未知天命,未可也。”乃还师归。

——《史记·周本纪》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成语出处

全文共 281 字

+ 加入清单

1、元.郑德辉《伊尹耕莘.楔子》:“俺这里耀武扬威胆气雄,勒马横枪豪气冲。”

2、元.无名氏《谢金吾.第三折》:“他也曾斩将搴旗,耀武扬威,普天下那一个不识的他是杨无敌。”

3、《三国演义.第五回》:“袁术大怒,喝曰:『俺大臣尚自谦让,量一县令手下小卒,安敢在此耀武扬威!都与赶出帐去!』”

4、《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公孙黑得意,越发耀武扬威。至外人看见,都懊悔徐小姐不嫁得他。”

5、《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一》:“王俊没个头主,没些意思,耀武扬威,一路吆吆喝喝也走去了。”

6、《警世通言.卷一一.苏知县罗衫再合》:“徐能此时已做了太爷,在家中耀武扬威,甚是得志。”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出处辨析

全文共 668 字

+ 加入清单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郭子玄语议如悬河泻水,注而不竭。"

南朝·齐·王僧虔《诫子书》:"郭象言类悬河,不自劳苦,何由至此。"

南朝·陈·徐陵《东阳双林寺傅大士碑》:"滴海未尽其书,悬河不穷其义。"

北魏(公元386-557年)郦道元(公元约470-527年)《水经注·清水》:"瀑布乘岩,悬河注壑,二十余丈,雷赴之声,震动山谷。"

注:南朝顺序为宋、齐、梁、陈,刘义庆为公元403-444年人,为南朝宋时宋武帝刘裕侄子,《世说新语》成书于公元439-440年,早于北魏的郦道元《水经注》,但《世说新语》传世本皆为唐以后版本;句中提到的郭子玄即郭象。

《北史·裴蕴传》:"蕴亦机辩,所论法理,言若悬河,或重或轻,皆由其口,剖析明敏,......"《北史》为唐朝李延寿所著。

唐 房玄龄《晋书 郭象传》:"太尉王衍每云,听象语如悬河泻水,注而不竭。"

注:《晋书 王衍传》有(王衍(256年-311年),字夷甫,西晋清谈家)"义理有所不安,随即更改,世号口中雌黄",雌黄即鸡冠石,当时用于涂改在黄纸上写的错字。此段与《世说新语》重复,可视为对《世说新语》记载的转述。

唐·牟融《邵公母》诗:"搔首惊闻楚些歌,拂衣归去泪悬河。"

《新唐书·文艺传上·王勃》:" 盈川文如悬河,酌之不竭。"

明·李东阳《哭舍弟东山》诗之三:"我心方抱棘,汝泪复悬河。"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五回:"假使苏秦、张仪、陆贾、郦生复出,口似悬河,......"

清·唐孙华《赠赵松一》诗:"辩如悬河注,目如岩电烂。"

苏曼殊《碎簪记》:" 莲佩至此,忽停其悬河之口。"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出处编辑

全文共 311 字

+ 加入清单

清新华美

晋·陆机 《文赋》:“或藻思绮合,清丽千眠,炳若缛绣,凄若繁弦。” 《旧唐书·文苑传下·吴通玄》:“ 通玄应文词清丽,登乙第。” 王闿运 《湘绮楼论唐诗》:“ 陈隋靡习, 太宗已以清丽振之矣。”

犹清亮

旧题唐·柳宗元 《龙城录·明皇梦游广寒宫》:“又听音乐嘈杂,亦甚清丽。” 宋·柳永 《少年游》词之五:“文谈闲雅,歌喉清丽,举措好精神。”

清秀美丽

《北齐书·文苑传·祖鸿勋》:“其处闲远,水石清丽。” 宋·苏轼 《与杨元素书》之一:“人物丰盛,池舘清丽,足供啸咏之乐。” 清·龚自珍 《湘月·壬申夏》词:“天风吹我,堕湖山一角,果然清丽。” 茅盾 《子夜》二:“这样清丽秀媚的‘ 吴少奶奶 ’,在他还是第一次看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典源出处

全文共 441 字

+ 加入清单

五代·何光远 《鉴戒录》 卷七:“会昌四年,李相公(绅) 节镇淮南日,所为尊贵,薄于布衣,若非皇族卿相嘱致,无有面者。张佑与崔涯同寄府下,前后廉使向闻佑诗名,悉蒙礼重,独李到镇,不得见焉。佑遂修刺谒之,诗题钓鳌客,将俟便呈之。相国遂令延入,怒其狂诞,欲于言下挫之。及见佑,不候,从容乃问曰:‘秀才既解钓鳌,以何物为竿?’佑对曰:‘用长虹为竿。’又问曰:‘以何物为钩?’曰:‘以初月为钓。’又问曰:‘以何物为饵?’曰:‘用唐朝李相公为饵。’相公良久思之,曰:‘用予为饵,钓亦不难致。’遂命酒对斟,言笑竟日,怜佑触物善对,遂为诗酒之知。议者以佑矫谕异端,相国悦其取媚,故史不称之,恶其伪也。”宋·赵令畤 《侯鲭录》卷六:“李白开元中谒宰相,封一板,上题曰: 海上钓鳌客李白。相问曰:‘先生临沧海,钓巨鳌,以何物为钓线?’白曰: 以风浪逸其情,乾坤纵其志,以虹霓为丝,明月为钩。’又曰:‘何物为饵?’曰:‘以天下无义气丈夫为饵。’时相悚然。”另 《封氏闻见记》卷十亦有王严光自称钓鳌客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霜露之疾的成语故事及出处

全文共 335 字

+ 加入清单

汉朝的公孙弘年轻时很穷,在海边放猪。四十岁时开始学习《春秋》,六十岁时,汉武帝广招天下贤良文学之士,公孙弘被征为博士。七十六岁时公孙弘当了丞相,封平津侯。虽然贵为三公,但公孙弘生活却很简朴,每顿饭只有一个荤菜,把自己的俸禄都给了故人宾客,家里没有什么余财。

后来淮南王和衡山王谋反,朝廷追拿其党羽正紧的时候,公孙弘却生病了。他觉得自己关键时刻不能给国家出力,给汉武帝上书请求辞职。汉武帝回信说:“……你不幸得了小病,就像寒霜朝露一样,很快就会好的,目前朝廷还有许多重要的事情等着你,你看看医生,休养休养,好了就回来,为什么要辞职呢?”又赐给他牛酒和各种布帛,做为养病之用。不久,公孙弘的病好了,就又上朝理事了。

霜露之疾”形容病很轻,很快就会痊愈。

(出自《汉书公孙弘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成语出处

全文共 329 字

+ 加入清单

1、春秋时期孔子《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2、南朝梁·周兴嗣《千字文》:“……孝当竭力 , 忠则尽命 。临深履薄 , 夙兴温凊 。似兰斯馨 , 如松之盛 。川流不息 , 渊澄取映 。容止若思 , 言辞安定 。”

3、北宋《太平广记.卷二五二.千字文语乞社》引《启颜录》:“酒则川流不息,肉则似兰斯馨。”

4、南宋·朱熹〈答张敬夫书〉(张栻字敬夫):“夫岂别有一物拘于一时限于一处而名之哉?即夫日用之间,浑然全体,如川流之不息,天运之不穷耳。”

5、清代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二七回》:“两个丫头,川流不息的在家前屋后的走,叫的太太一片声响。”

6、李伯元《官场现形记.第五八回》:“他是掌院,又是尚书,自然有些门生属吏,川流不息的前来瞧他。”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英雄不论出处议论文800字

全文共 815 字

+ 加入清单

大江东去浪淘尽,淘出千古英雄。既是英雄,何问出处?(以问代议,开门见山,起笔不凡。)

“三顾频频天下计,千载谁堪伯仲间。”躬耕于垄亩,闲唱《梁父吟》,蜗居草庐之中,却难掩他的才华横溢。曾是街头地痞,区区十里亭长,既无文韬亦无武略,却在顷刻间成为天下的主人、汉室的帝王。昔日忍辱胯下,出身市井之中,授食于漂母,却成为汉王的宠臣,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他们虽出身低微,却全都是历史长河中难以磨灭的印记,是历经千万年淘洗、沉积而留下的斑斑黄金,更是千古难遇的英雄。英雄,出身,本就没有必然的渊源。(三个典型例证构成排比,叙述概括,说理上势如破竹,结论自然水到渠成。)

穿越千年,时间定格在现在。当我看见杂志上连篇累牍的是关于各种“富二代”的报道时,我迟疑了。当我看到文章中农村大学生举债完成学业却无从就业时,我茫然了。当我看到报纸上“官二代”年纪轻轻就官居高位时,我愤怒了。为什么时隔千年,“英雄”却一定要问出处呢?难道出身真的如此重要吗?(又一组排比构成现实的写照,和上一段形成鲜明的对比,“迟疑”、“茫然”、“愤怒”写出了作者的困惑在蓄积,情绪在变化。)

在春晚的舞台上,当我看见“旭日阳刚”动情地歌唱《春天里》,“西单女孩”用纯净到一尘不染的声音吟唱《想家》,“农民工街舞团”潇洒自如的尽情舞蹈时,心中一切的迟疑与茫然都烟消云散了,只因为我知道这个世界还可以有草根英雄,还有人能靠自己的真实能力赢得鲜花、掌声和世人的尊重,还有人记得那句英雄不问出处。(又一组材料的排比,解疑,扣题。)

古今中外,似乎总有人只看重别人的地位却忽视了他的才华,就像他们忘记了“英雄重在他的丰功伟绩而非出身”。于是英雄常常会被淹没,常常没有用武之地,但这又如何呢?是金子终会发光,这个世上仍有伯乐。所以英雄们,当你们遭受不白之冤、壮志难酬、潦倒颓废时,请记住这句话“英雄不问出处”。

滚滚波涛东逝去,奔腾后,平静时,河底沙石间的黄金终会显露。既是英雄,不问出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出处

全文共 405 字

+ 加入清单

指相信佩服。

《后汉书·孔融传》:“荐达贤士,多所奖进,知而未言,以为己过,故海内英俊皆信服之。”

宋曾巩《广德湖记》:“张侯计工赋材,择民之为人信服有知计者,使督役,而自主之。”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五十一回:“却说楚令尹斗越椒,自庄王分其政权,心怀怨望,嫌隙已成。自恃才勇无双,且先世功劳,人民信服,久有谋叛之意,常言:‘楚国人才,惟司马伯嬴一人,余不足数也!’”

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一部九:“分析得头头是道,令人信服,使他的眼睛把扑朔迷离的现象看得清清楚楚了。”[1]

莫怀戚《散步》:“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

【示例】《东周列国志》第六回:“石厚曰:‘臣父碏,昔位上卿,素为国人所信服。主公若征之入朝,与共国政,位必定矣’”:“驰骋心独存,压抑头不起。” 徐迟 《牡丹》七:“那压抑在她内心多少年的痛苦,第一次被唤醒。[1] ”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出处

全文共 239 字

+ 加入清单

1. 同“ 麻痹 ”。

《朱子语类》卷二五:“心既不仁……如人身体麻木,都不醒了。”《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四:“放绑要紧,手脚都麻木了。”郑观应 《盛世危言·医道》:“衰迈之人脑气不足,遂有麻木、昏瞶之病。”

2. 谓感觉迟钝。

《水浒传》第一一八回:“ 雷炯 、 计稷 惊得麻木了,动弹不得。” 鲁迅 《故事新编·理水》:“‘先生’,乡下人麻木而平静的回答道:‘您是学者,总该知道现在已是午后,别人也要肚子饿的。’”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一部二十:“想不到的悲哀的袭击使她麻木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成语出处

全文共 210 字

+ 加入清单

1,《谷梁传·隐公元年》:“何甚乎郑伯?甚郑伯之处心积虑成于杀也。”

2,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四十六回:“如此者处心积虑,已非一日。”

3,唐·柳宗元《复仇驳议》:“而能以戴天为大耻,枕戈为得礼,处心积虑,以冲仇人之胸,介然自克,死而无憾,是守礼而行义也。”

4,宋·程颐《河南程氏遗书》第十五卷:“学者须是潜心积虑,优游涵养,使之自得。”

5,宋·何坦《西畴老人常言·应世》:“措心积虑,甘为小人而不以为病,兹非惑欤。”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典源出处

全文共 217 字

+ 加入清单

《左传 ·成公九年》:“晋侯观于军府,见钟仪,问之曰: ‘南冠而絷 (zhi) 者,谁也?’有司对曰:‘郑人所献楚囚也。’使税 (tuo,脱) 之,召而吊之。再拜稽首。问其族,对曰:‘泠 (伶) 人也。’公曰:‘能乐乎?’对曰:‘先人之职官也,敢有二事?’使与之琴。操南音。公曰:‘君王何如?’对曰:‘非小人之所得知也。’……公语范文子,文子曰:‘楚囚,君子也。言称先职,不背本也。乐操土风,不忘旧也……君盍归之。使合晋·楚之成。’”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防患未然的成语故事及出处_400字

全文共 349 字

+ 加入清单

成语故事

从前一人去探望他的朋友,见朋友家炉灶设计不合理,便提出改灶搬柴的建议,主人没有采纳。不久主人家房子着火,人们纷纷帮助救火,主人备酒杀牛感谢那些焦头烂额的救火人,人们提出应该感谢那个改灶搬柴的人。

出处

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周易·既济》君子防未然。《乐府诗集·君子行》

解释

患:灾祸;未然:没有这样,指尚未形成。防止事故或祸害于尚未发生之前。

用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指事前预防

相近词

防微杜渐、有备无患、未雨绸缪

反义词

临渴掘井、江心补漏、患至呼天

灯谜

禁烟;灭火器

歇后语

天晴开水道

成语示列

君子防患未然,这事非同小可。清·石昆玉《三侠五义》第十二回

其它使用

他恭维了那位视学一顿,然后说什么中西文明国家都严於男女之防,师生恋爱是有伤师道尊严的,万万要不得,为防患未然起见,未结婚的先生不得做女学生的导师。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描写春天景色的成语精选含解释出处

全文共 1733 字

+ 加入清单

春风和气 chūn fēng hé qì

成语解释春天和煦的春风吹拂着人们。比喻对人态度和蔼可亲。

标签: 四字成语 联合式成语

春风雨露 chūn fēng yǔ lù

成语解释:像春天的和风和雨滴露水那样滋润着万物的生长。旧常用以比喻恩泽。

标签: 四字成语 联合式成语

春光漏泄 chūn guāng lòu xiè

成语解释:柳枝泛绿,透露了春天带来的信息。喻指秘密或男女的私情被泄露出来

标签: 主谓式成语 四字成语

春光明媚 chūn guāng míng mèi

成语解释:明媚:鲜艳可爱;形容春天的景物十分美好。

标签: 主谓式成语 四字成语

春晖寸草 chūn huī cùn cǎo

成语解释:春晖:春天的阳光;比喻父母对儿女的慈爱抚养。寸草:一寸长的小草;比喻子女对父母的养育之恩的无限感戴心情。

标签: 四字成语 联合式成语

春回大地 chūn huí dà dì

成语解释:好象春天又回到大地。形容严寒已过,温暖和生机又来到人间。

标签: 主谓式成语 四字成语

春华秋实 chūn huá qiū shí

成语解释:华:古同“花”。春天盛开的花;秋天结的果。比喻文采和德行。有时也比喻学问和品德修养之间的关系。

标签: 四字成语 联合式成语

春花秋实 chūn huā qiū shí

成语解释:见“春华秋实”。

标签: 四字成语 联合式成语

春花秋月 chūn huā qiū yuè

成语解释:春天的花朵,秋天的月亮。泛指春秋美景。

标签: 四字成语 联合式成语

春兰秋菊 chūn lán qiū jú

成语解释:春天的兰花;秋天的菊花;各自在自己开花的季节显示出秀美。比喻各擅其美;各有所长。

标签: 四字成语 联合式成语

春暖花开 chūn nuǎn huā kāi

成语解释:春天气候温暖;百花盛开。形容美丽的景色。比喻事物得以顺利发展的良好环境或机遇。

标签: 四字成语 联合式成语

春暖花香 chūn nuǎn huā xiāng

成语解释:形容春天美丽的景色

标签: 四字成语 联合式成语

春去秋来 chūn qù qiū lái

成语解释:春天过去,秋天到来。形容时光流逝

标签: 四字成语 联合式成语 秋天的成语春色撩人 chūn sè liáo rén

成语解释:撩:撩拔,挑逗、招惹。春天的景色引起人们的兴致。

标签: 主谓式成语 四字成语

春色满园 chūn sè mǎn yuán

成语解释:整个园子里一片春天的景色。比喻到处是欣欣向荣的景象。也作“满园春色”。

标签: 主谓式成语 四字成语

春生秋杀 chūn shēng qiū shā

成语解释:春天万物萌生,秋天万物凋零。

标签: 四字成语 联合式成语

春山如笑 chūn shān rú xiào

成语解释:形容春天的山色明媚。

标签: 主谓式成语 四字成语

触手生春 chù shǒu shēng chūn

成语解释:一动手就转成了春天,富有生机。形容技术高明神奇。

标签: 四字成语 连动式成语

春深似海 chūn shēn sì hǎi

成语解释:春天美丽的景色像大海一样深广。形容到处充满了明媚的春光。

标签: 主谓式成语 四字成语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chūn shēng xià zhǎng, qiū shōu dōng cáng

成语解释:春天萌生,夏天滋长,秋天收获,冬天储藏。指农业生产的一般过程。亦比喻事物的发生、发展过程。

标签: 复句式成语 八字成语 上下句成语 [查看详情]

春蛙秋蝉 chūn wā qiū chán

成语解释:春天蛙叫,秋天蝉鸣。比喻喧闹夸张、空洞无物的言谈。

标签: 四字成语 联合式成语

春意盎然 chūn yì àng rán

成语解释:意:意味;盎然:洋溢;深厚。春天的意味正浓。

标签: 主谓式成语 四字成语

春意阑珊 chūn yì lán shān

成语解释:阑珊:将尽,将衰。指春天就要过去了。

标签: 主谓式成语 四字成语

和风细雨 hé fēng xì yǔ

成语解释:温和的风和细小的雨。本指自然现象;现多指用和缓的态度和方式处理问题。

标签: 四字成语 联合式成语

花红柳绿 huā hóng liǔ lǜ

成语解释:红红的花儿;绿绿的柳条。形容春天明媚的景色;也形容颜色鲜艳多彩。

标签: 四字成语 联合式成语 春天的成语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出处与详解

全文共 383 字

+ 加入清单

1、稳妥适当。

①明 李贽 《答焦漪园》:"今不敢谓此书诸传皆已妥当,但以其是非堪为前人出气而已,断断然不宜使俗士见之。"

②《东周列国志》第七回:"名为助许,实是监守一般。齐、鲁二侯不知是计,以为处置妥当,称善不已。"

③《老残游记》第三回:"进了大门,望西一拐,便是三间客厅,铺设也还妥当。"

④老舍 《女店员》:"你自己看着对,就去干,劲头儿虽大,可未必干得妥当。"

⑤老舍 《我怎样写》:"他是北平人,自然就更能听出句子的顺当与否,和字眼的是否妥当。"

2、稳重。

《红楼梦》第一〇二回:"外面的人因那媳妇子不太妥当,便说妖怪爬过墙来吸了精去死的。"[1]

3、可靠

皇帝的新装中:"我倒是很想知道布料究竟织得怎样了,"皇帝想。不过,想起凡是愚蠢或不称职的人就看不见这布,他心里的确感到有些不大自然。他相信他自己是无须害怕的,但仍然觉得先派一个人去看看工作的进展情形比较妥当。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