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立春散文诗(精彩20篇)

“立”是“开始”的意思,自秦代以来,中国就一直以立春作为春季的开始。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立春诗词,希望对你有帮助哦

浏览

6990

作文

174

关于立春的谚语有哪些

全文共 405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立春迎来春季,是个含苞待放、大地回春的美好时节,关于立春的谚语有很多,大致与气候或农耕田食相关。下面是小编收集的立春的谚语,请大家认真阅读!

立春赶春气:立春之后万象回春,稻田、池塘等水面开始蒸发,明示世人春天已降临

立春晴一日,耕田不费力

立春之日雨淋淋,阴阴湿湿到清明

正月展春流:立春以后,潮汐海流加大

雷打立春节,惊螫雨不歇

腊月立春春水早,正月立春春水迟

春天后母面:入春以后,气候会阴晴冷暖无常

春曝死鬼,夏雾做大水:春天降雾会放晴,夏天降雾会雨涝成灾

年逢双春雨水多,年逢无春好种田

立春雪水化一丈,打得麦子无处放

立春热过劲,转冷雪纷纷

两春加一冬,无被暖烘烘

雨淋春牛头,七七四十九天愁

水淋春牛头,农夫百日忧

立春打了霜,当春会烂秧

春脖短,早回暖,常常出现倒春寒

春脖长,回春晚,一般少有倒春寒

打春冻人不冻水

立春一日,百草回芽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立春一年端,种地早盘算

立春打雷,十处猪栏九处空:表示六畜不安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立春的农谚

全文共 489 字

+ 加入清单

立春一日,百草回芽。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立春一年端,种地早盘算。

一人心里没有计,三人肚里唱本戏。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

人勤地不懒,人懒地起碱。

人勤地不懒,秋后粮仓满。

读书不离案头,种田不离田头。

春争日,夏争时,一年大事不宜迟。

船到不等客,季节不饶人。

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觉。

要想庄稼好,一年四季早。

一场春风对一场秋雨。

行下春风望夏雨。

正月十五雪打灯,清明时节雨纷纷。

收花不收花,但看正月三个八。

立春雪水化一丈,打得麦子无处放。

立春热过劲,转冷雪纷纷。

春打六九头,七九、八九就使牛。

吃了立春饭,一天暖一天。

“立春”伊始一年端,全年大事早盘算。

走亲访友把年拜,莫忘怎样种好田。

二十四节掌握好,才能丰收夺高产。

看天看地讲科学,农林牧渔齐发展。

土地渐渐把冻化,耙耢保墒莫迟缓。

划锄耙压冬小麦,保墒增温分蘖添。

抗旱双保不能忘,开动机器灌春田。

农具机械早筹措,化肥农药备齐全。

粮棉种子准备足,优良品种要精选。

瓜菜窖子常检查,大棚瓜菜要细管。

林木果树看管好,严防破坏和糟践。

畜禽饲喂要认真,疫病防治须普遍。

鱼塘昼夜常巡逻,管鱼胜似管粮棉。

万众齐把春潮闹,争取又一丰收年。

展开阅读全文

篇2:立春作文1500字

全文共 1693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立春,今天要做你最爱吃的春饼了。”立春这天早上,外婆叫醒我时总会念叨着这一句多少年来都未变过的话。我爱吃春饼,更爱跟外婆一起做春饼。

每到立春,外婆都会带着我一起去挖荠菜,做春饼。“东风化雨逐西风,大地阳和暖气生。万物苏萌山水醒,农家岁首又谋耕。”春日午后的阳光暖暖地照在大地上,田野上一片嫩绿一片嫩黄,还有那农家小黄狗,摇摆着尾巴穿梭在田埂旁的小沟里,不时抬头看看它的主人。周围的一切在碧蓝的天空的映衬下,显得格外舒朗。

外婆牵着我的手,一边寻找着荠菜,一边还讲她过去的故事,一路上留下了一串串深深浅浅的脚印……此刻我的心飞翔在春天的大地上,穿越到了外婆小时候的故事里。在田野上,没走几步就能看到一棵荠菜张开它的叶子躺在地上,外婆便俯身把荠菜挖起,装进篮中;而我则三蹦一跳的前前后后的跑着,一边去寻找荠菜,一边还不时地寻找着地上的各种好玩的东西。就这样,我们走遍了这片田野,挖了一大堆荠菜。等到夕阳快要下山,外婆的竹篮里已装满了荠菜。金色余晖洒满田野,将我和外婆的影子拉得长长的,一高一矮,一大一小,晃晃悠悠……

一个下午的玩耍,我累坏了;一个下午的弯腰蹲下又起身,外婆也累坏了,走路有些吃力了。我发现,外婆每一次蹲下挖荠菜,都是左膝跪在地上的;每一次起身,她都是一手撑地,很努力地站起来。外婆的腿受过伤,蹲起困难,当时的我没什么感觉,但现在想起此事总有愧疚感,责怪自己光忙着玩了。回到家中时,外婆总会把竹篮里的荠菜一棵一棵拿出来,桌上放一份报纸,然后把荠菜整整齐齐的摆在报纸上,数一数有多少棵,还开心的念叨着:“今天采了这么多荠菜,够做几顿了……”对于外婆来说,这一刻仿佛又回到了她的童年,出去和小伙伴挖荠菜,总是要比谁挖得多挖得好,我想这应该就是收获的快乐吧。

原材料都准备好了,接下来就要做春饼了。外婆先烧开小半壶水。烫面是饼皮的必须步骤。开水一边噗噗的浇进面里,一边用筷子快速搅拌开,直到面盆里都是大小不一小面球,没有多少面粉为止。然后反复揉面,一会儿一个完整的面团就变得圆滚滚的,这时外婆总要说你看我面和的多好,面盆多干净。接着她用湿润的纱布覆盖在面团上醒面。而我总是在她不注意时掀起纱布偷偷在面团上插几个手指洞。

面醒好了。外婆把面团在面板上揉了长长的粗条,用刀切成一个个菱形的面积子。接着又撒了一层薄面,和做饺子皮一样。她用手掌把每个面积子都按成圆圆的,杯盖大小。我总是抢着要干这个活,然后把面饼按成各种奇怪的形状,外婆也从不说我。只见她拿起一个面饼沾上点油,按到另一张饼上,接着右手擀面,左手转饼,一转眼一张又薄又圆的面饼就好了。外婆说,这个饼不像饺子皮,要厚薄均匀,不然四边会裂开的。开始烙饼了,外婆先用油润了锅,她把面饼往锅里一摊,这边继续飞快的擀起下一张饼。不到一分钟时间,饼面上出现了很多小鼓包,还飘出了熟面的香味。再翻一次饼,看着饼面出现微黄的糊印就可以出锅了,最后还要趁热将饼分开。不消一刻钟,盘子里就摞出了高高的春饼。饼皮的制作过程,无论是擀饼还是分饼,都非常考验人。外婆的手平时看起来慢腾腾的,和面,擀面皮,分饼的时候却总是那么的麻利,像大师般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春饼里卷的菜,就是又鲜又嫩的荠菜了。将荠菜放在饼中,从饼边缘一点点的卷起来,一只手握住,一只手兜底,一口下去,咸咸的,香香的,就好像又回到了那片阳光灿烂的田埂。每一次吃春饼,我都会非常激动,每一次都吃到自己撑的不行。

现在,学业已经越来越重了,我也几乎没有时间再回到童年的那片田埂,和外婆一起采挖荠菜了。最近几次,都是刚过完春节,就要回家了。每次出门时,外婆都坚持要送我下楼,一路上,她紧紧拉着我的手,还不停叨叨:一定要好好学习,一定要听爸爸妈妈的话,晚上早点睡觉……我都要一一答应,也都一个一个记在心里。外婆已经这么老了,我不想再让她为我的学业而操心。汽车开动,当我转头看时,外婆冲我不停的摆手,那蹒跚的背影在寒风中让我很伤感。我看了一眼外婆,但立刻回过头来,我不想让外婆看见我的眼泪。

每到立春的时候,我就想起外婆做的春饼,想起外婆的话:“立春要吃的饱饱的,才能有精力学习,做出一番成绩。”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山西民俗文化作文:立春

全文共 1097 字

+ 加入清单

我国自古为农业国,春种秋收,要害在春。民谚有“一年之计在于春”的说法。旧俗立春,既是一个古老的节气,也是一个重大的节日。天子要在立春日,亲率诸侯、大夫迎春于东郊,行布德施惠之令。《事物记原》记载:“周公始制立春土牛,盖出土牛以示农耕早晚。”后世历代封建统治者这一天都要举行鞭春之礼,意在鼓励农耕,发展生产。

山西民间流行着春字歌:“春日春风动,春江春水流。春人饮春酒,春官鞭春牛。”讲的就是打春牛的盛况。

旧俗立春前一日,有两名艺人顶冠饰带,一称春官,一称春吏。沿街高喊:“春来了”,俗称“报春”。无论士、农、工、商,见春官都要作揖礼谒。35网,35sk.com报春人碰到摊贩商店,可以随便拿取货物、食品,店主笑脸相迎。这一天,州、县要举行隆重的“迎春”活动。前面是鼓乐仪仗队担任导引;中间是州、县长官率领的所有僚属,皆穿官衣;后面是农民队伍,都执农具。来到城东郊,迎接先期制作好的芒神与春牛。到芒神前,先行二跪六叩首礼。执事者举壶爵,斟酒授长官,长官接酒酹地后,再行二跪六叩首礼。然后到春牛前作揖。礼毕,与来时一样热闹,将芒神、春牛迎回城内。

第二天立春时分,地方长官仍率僚属、农民鞭春。阴阳官先要举行一定的传统仪规。地方官主持迎春仪程,初献爵、亚献爵、终献爵。然后执彩鞭击打春牛三匝,礼毕回署。众农民将春牛打烂。

现在,城里已不再举行鞭春活动,一些农村却仍有打春牛的风俗。立春前,用泥塑一牛,称为春牛。妇女们抱小孩绕春牛转三圈,旧说可以不患症病,今已成为娱乐。立春日,村里推选一位老者,用鞭子象征性地打春牛三下,意味着一年的农事开始。然后众村民将泥牛打烂,分土而回,洒在各自的农田。吕梁地区盛行用春牛土在门上写“宜春”二字。晋东南地区习惯用春牛土涂耕牛角,传说可以避免牛瘟。晋南地区讲究用春牛土涂灶,据说可以祛蚍蜉。

立春节,民间艺人制作许多小泥牛,称为“春牛”。送往各家,谓之“送春”。主人要给“送春”者以报酬。更实质上是一种佳节售货活动,然而却是皆大欢喜。也有的地方是在墙上贴一幅画有春牛的黄纸。黄色代表土地,春牛代表农事,俗称“春牛图”。

立春节,女孩子剪彩为燕,称为“春鸡”;贴羽为蝶,称为“春蛾”;缠绒为杖,称为“春杆”。戴在头上,争奇斗艳。晋东南地区的女孩子们,喜欢交换这些头戴,传说主蚕兴旺。乡宁等地习惯用绢制作小娃娃,名为“春娃”,佩戴在孩童身上。晋北地区讲究缝小布袋,内装豆、谷等杂粮,挂在耕牛角上,取意六畜兴旺,五谷丰登,一年四季,平安吉祥。

立春节,民间习惯吃萝卜、姜、葱、面饼,称为“咬春”。运城地区新嫁女,娘家要接回,称为“迎春”。临汾地区则习惯请女婿吃春饼。

[山西民俗文化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4:一帘幽梦散文诗

全文共 611 字

+ 加入清单

“下雨的天空,突然雷声轰隆隆,有谁知道我心痛......”

独坐窗前,呆呆地望着窗外。CD机不知疲惫地转动了一天,重复的只是这首歌。雨打残荷声潺潺,是六月的雨,没有惊人的雷声,只有我心痛的抽泣。

离别后,才懂孤独,曾经的欢愉被泪水掩埋,造就了一个寂寞的坟墓,心海泛起的思念,是落幕的守候,却不知现在还有没有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每个故事的开始,都要一步步走向结局,等雁字回时,我想那时肯定是月满西楼。凭栏处,望尽天涯路,思念不尽泪重重。

轻轻拉下窗帘,掩去窗外的雨声,呆呆地出神。突然想起《一帘幽》,一帘幽梦?能有我的一帘幽梦吗?沉默的回首还是沉默,我想有的。只是不见往日阳光明媚风轻云淡的日子,剩下阴雨绵绵愁绪万千的剧情。

不喜欢孤独,却又害怕两个人相处,因为离别更加让人心痛,那些逝去的,已无法再回头,走过了就不要后悔,世界上毕竟没有这种药买。

偶尔在人群中相遇,却是彼此以池浅浅的笑靥,于是痛苦地擦肩而过。佛说:前世的三百次回眸,换回今生的一次擦肩,真是这样的吗?我还是不懂。

心很累很累了,真的不能再去想了,于是翻开笔记本写下一首小诗:

月满西楼时

一帘幽梦起

伊人将离去

别泪附沾巾

惆怅地望着窗帘,看珠子在风中摇动,很累了,仿佛是一叶浮萍,天涯注定从此寂寞,河流只须漂泊。没人聆听心路上成群结队的无奈,没人踏进心境忽淡忽浓的无奈,没人安慰万千忧伤的无奈.....

CD机还在转动,永远都是这首歌

“灰暗的天空,不见昨日的朦胧.....”

展开阅读全文

篇5:立春的详解

全文共 741 字

+ 加入清单

立春不仅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寅月的第一天,而且还是一个重要的节日。自秦代以来,我国就一直以立春作为春季的开始。夏历以寅月为岁首,汉代行夏历,规定寅月为岁首,故立春为岁首,是干支历的第一天,又称“岁节”、“岁旦”、“春节”,代表一岁(回归年)的第一天,相当于现在的公历“元旦”。立春是从天文上来划分的,而在自然界、在人们的心目中,春是温暖,鸟语花香;春是生长,耕耘播种。在气候学中,春季是指候(5天为一候)平均气温10℃至22℃的时段。

立春这天“阳和起蛰,品物皆春”,过了立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勃,一年四季从此

开始了。古代有这样一个传说:立春快到来的时候,县官会带着本地的知名人士去土地里挖一个坑,然后把羽毛、鸡毛等轻物质放在坑里,等到了某个时辰,坑里的羽毛和鸡毛会从坑里飘上来,这个时刻就是立春时辰,开始放鞭炮庆祝,预祝明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古籍《群芳谱》对立春解释为:“立,始建也。春气始而建立也。”立春期间,气温、日照、降雨,开始趋于上升、增多。但这一切对全国大多数地方来说仅仅是春天的前奏。

立春后气温回升,春耕大忙季节在全国大部分地区陆续开始。立春节气,东亚南支西风急流已开始减弱,隆冬气候已快要结束。但北支西风急流强度和位置基本没有变化,蒙古冷高压和阿留申低压仍然比较强大,大风降温仍是盛行的主要天气。但在强冷空气影响的间隙期,偏南风频数增加,并伴有明显的气温回升过程。

立春是一个时间点,也可以是一个时间段。中国传统将立春的十五天分为三候:“一候东风解冻,二候蜇虫始振,三候鱼陟负冰”,说的是东风送暖,大地开始解冻。立春五日后,蛰居的虫类慢慢在洞中苏醒,再过五日,河里的冰开始溶化,鱼开始到水面上游动,此时水面上还有没完全溶解的碎冰片,如同被鱼负着一般浮在水面。

展开阅读全文

篇6:三年级关于立春的作文

全文共 1271 字

+ 加入清单

一:我爱春天

随着日历的翻动,冬天不知不觉地过去了,春天悄无声息地来了。路边小草破土而出,一片嫩绿。高高的白杨托起一层绿茸茸的嫩叶,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生机勃勃。湖边的柳条上点缀着无数新绿的细叶,弯弯曲曲的垂下来,如飘曳的头发,微风一吹,他们便尽情地舞动,似乎在炫耀春姑娘对他们的钟爱。这时,我不禁想起了古人的诗句:“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细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是呀!温柔的春风把柳条吹出多么像一把神奇的剪刀啊!

春天,你不像冬天那样寒冷,也不像夏天那样炎热,你温柔、清新而又充满活力。我爱你——春天。

二:春天

春天来了,柳树的枝条又长了。一阵春风吹来,凉快极了。溪水被春风一吹,流通了。玉兰花开了,开得多美。蝴蝶飞来了,正在采蜜。喇叭花开了,伸了个懒腰,一爬一爬,向正在做操的柳树爬去。它看见柳树在做操,就竖起高音喇叭,播放做操的音乐。花儿、草儿们跟着音乐做起操来。一只小鸟停在柳树上,另一只飞到它面前跟它说话。难道,一只女,一只男,在谈恋爱?哈哈!小鸟也会谈恋爱!旁边一棵桃树上正开着桃花,好象在和柳树比谁最美丽!又好象在对柳树说:“我最美,小鸟应该飞到我的树杆上!”

小草长高了,在和小花比高。花儿说:“我比你高。”小草说“我比你高多了。”“不,我高!”。。。。。。这场争论赛可真激烈!不好,花儿长得很高,把小草压了小去!喇叭花说:“停,宣布结果,花儿胜!”这场比赛终于结束了。

三:春天来了

暖暖的春风抚摸着我的脸庞,细细的春雨沐浴着我,燕子叽叽喳喳地叫着,我才感觉到春天已经悄悄地来到了。

从公园里,已经能找到率先被春姑娘施法的小草、小花,小草把头探出土外,好象在说:“春天来了!”,小迎春花听了,也开出了淡黄色的小花,说:“春天来了!,春天来了!”,小鸟听了,告诉柳树,柳树露出了绿绿的小结,好象梳成了早春的辫子。就这样,像接力赛似的,春天传出了草地,传出了公园。春天又传进了校园,传到了路边……

经过春雨的沐浴,更多小草钻出土地,更多小花争相开放,更多大树梳成了春天的辫子……春雨细细地,沙沙地,有魔力的……

春光伴随着春风,伴随着春雨一起送去了春天的魔法,春天的颜色,春天的形态……,让我们用喜悦的心情迎接春天吧,享受春天赋予的花香。

四:春天在哪里

一个阳光明媚的星期六,我出门去寻找春天。

我来到田野,田地里洁白的豌豆花和紫色的蚕豆花都悄悄地开了,大片大片金黄色的油菜花好像贴满金片的毛毯铺在大地上。小路旁的柳树摇动着细细的柳条,好象妈妈的长发。地上的小草也由黄变绿,星星点点的鲁冰花,象蓝色的宝石镶嵌在草地上。小树长出了嫩绿的叶芽儿,桃树的枝头挂满淡粉色的花苞,火红的茶花绽开了笑脸,好像一个个小太阳。

我来到小河边,水面波光粼粼,小河唱着欢快的歌儿向前流淌,鱼儿在水中跳着快乐的舞蹈。

我又回到大路上,微风迎面吹来,暖暖的、轻轻的,象妈妈的手在抚摸我的脸。我知道,我找到春天了。春天在五彩缤纷的花朵里,在柳枝婀娜的身影里,在拂面的春风里,在小河流水的歌声了……春天在我的眼里,在我的耳中,也在我的心里。

[三年级关于立春的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7:立春-气象学

全文共 231 字

+ 加入清单

立春节气是从天文上来划分的,在气象学中,春季是指候(5天为一候)平均气温10℃至22℃的时段。

常年来看,2月上旬,真正进入春季的只有华南。立春后气温回升,春耕大忙在全国大部分地区陆续开始。立春节气,东亚南支西风急流已开始减弱,隆冬气候已快要结束。但北支西风急流强度和位置基本没有变化,蒙古冷高压和阿留申低压仍然比较强大,大风降温仍是盛行的主要天气。但在强冷空气影响的间隙期,偏南风频数增加,并伴有明显的气温回升过程。

立春节气要预防低温和雨雪天气对春运工作的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篇8:立春日记

全文共 1604 字

+ 加入清单

立春了!今天又是立春日!

立春了,天气要开始暖和了,万物快要复苏了。多好啊,我渴望春天,我向往春天,春天的故事很多,一路走来春天留给我的故事和回忆也是很多很多。

小时候我不懂立春究竟是怎么回事。我不在乎什么立春,不在乎立春是什么节气的变化,我也不关心立春后有多少美好会随之到来。我只是在乎一件事情,那就是每年立春,可以吃到春饼。

小时候家家伙食简单,不但老三样(白菜,萝卜,土豆)把持着各家的餐桌,而且吃法和做法极其统一和相似。简单的几乎家家没有区别和改变。那样的年代,每次家里改善伙食的机会都是我们无比向往和期盼的美好时光。

说起立春吃春饼,我的同学们都特别羡慕和嫉妒我。因为有很多同学和伙伴的妈妈不会做春饼,更有的家庭根本不懂吃春饼是怎么回事。每当这个时候,我就无比骄傲无比自豪。因为我妈妈会做春饼,而且我妈妈做的春饼那绝对的正宗好吃。

烙春饼那是技术。我现在经常做,但是技术不敢说一流,工艺还是基本对路的。

提前两个小时把白面用凉水和好,饧着。这样的面好用也筋到好吃。

把面放在面板上揉成长条状,粗细根据自己想做春饼大小决定。然后刀把面切成均匀的块。每切一下就把面滚动一次,这样切出来的面才能保持都是圆的。然后把每块面用手掌压扁圆。此时多用干面撒到上面,再把食用油少许均匀涂到总量一半的小面饼上,剩下的另一半都沾上干面粉,再把一个带油的和一个带干面的圆饼和在一起,轻轻按压一下后用擀面杖杆薄上锅烙就可以了。饼很薄,慢火烙,翻个个就好了。熟了以后,揭开就是两张春饼了。

吃春饼必不可少的就是菜。因为春饼是卷菜吃的。我家一般都是炒四种菜。

绿豆芽。每天立春之前,妈妈就提前开始升豆芽。就是想办法弄到点绿豆,然后用热水泡上一天。之后就把里面的水倒出去,只剩泡过的绿豆放在盆里,绿豆用一块湿布蒙在上面。一天要在布上面给绿豆喷洒温水,促使绿豆发芽。大约过了一两天,绿豆就开始冒出小豆芽了。每天坚持这样做,一个星期之后,一盆底的绿豆就变成了满满一盆的绿豆芽了。豆芽水灵灵的,特别新鲜肥美。炒豆芽要急火,上锅以后翻几个个香脆的豆芽就好了。过时的豆芽很不好吃。没有了脆生的感觉。

渍菜粉往往是吃春饼的主打菜。这道菜里的酸菜那可是需要刀功了。这里有窍门,就是在切酸菜丝之前,一定要把每个酸菜帮都用清水洗干净,然后把菜帮在菜板上铺平,让菜刀放平和酸菜帮平行,然后轻轻的把酸菜帮片成薄薄的片。一般一个菜帮要片两次,依次把菜帮都片好以后,再把片好摞在一起的酸菜切成细细的丝。要注意的是,不能把酸菜里的水分攥的太干,那样菜就皮条了,没有了脆生的口感和酸菜的味道了。正确的方法是,用很宽的水来漂洗切好的酸菜,然后捞出来,用双手轻轻的把多余的水攥出去就好了。切不可把菜汁都攥出去了。

土豆丝其实是太大众的家常菜了,谁都会做,虽然不是什么希奇东西,但是吃春饼少不了它。这是一种口味。炒土豆丝一定要把切好的丝先用清水稍微泡一会,然后再捞出来待用,否则那淀粉会让土豆丝炒的粘乎乎的夹生,破坏整个春饼的风格。

韭菜,这个简单,只要洗干净,把水滤干,急火炒至火候适中就可以。这里的要记住千万不能炒的过了火候,那韭菜的美味可就大打折扣了。韭菜最佳火候是脆而不辣。

平时最普通最不起眼的四个家常菜,在吃春饼的时候不知道怎么就那么好吃了。对了还要配上一些切好的葱丝和味道很好的大酱做搭配调料卷在春饼里吃。现在条件好了,按照口味还可以配上熏肉,香肠,火腿等等自己喜欢吃的东西。不过我一般不加那些东西,我觉得那就不是原汁原味的春饼了。

饮食中蕴含很多亲情。每次吃春饼全家人其乐融融的那种感觉是什么美食都无法替代的。不在乎饭桌上食物如何,更珍惜家人围坐一起的乐趣和亲情。妈妈永远都不会给我们烙春饼了。她年龄太大了,永远没有这个能力再做了。但是立春吃春饼的习惯和和谐的家庭气氛却被我们继承了下来。值得欣慰的是,妈妈爸爸牙口的确是真好,他们吃春饼的速度比我还快,数量比我还多!我好开心!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开学有感散文诗歌

全文共 1386 字

+ 加入清单

鲜花散发芬芳.

你的脸上,

皱纹多了.

那都是为了我和弟弟,

记得那一天.

再晚上,

万家灯火熄灭,

而您在灯光下,

为我打毛衣.

再今天,

我要向您说声,

三八妇女节快乐,

您辛苦了!

今天是三·八妇女节,学校下午要在操场举行一场有妈妈参加的亲子游戏活动,内容是有关交通安全的常识。我真是又紧张又激动!

下午到了,我的心“砰砰”直跳。到了操场我看到了妈妈,妈妈也看到了我……这时小主持人在讲游戏规则:一位妈妈和自己的孩子二人一组,跑到放有交通指示牌的地方,选一块交通指示牌,然后交给孩子,让她跑到主席台前说出牌子上的意思。你来我往很热闹。不少同学和妈妈都参加了游戏,由于时间关系,我和妈妈没能排到就结束了,真遗憾!但令人高兴的是小主持人安排了一项活动,就是每个孩子都给自己的妈妈送一份礼品,以表示对妈妈节日的祝贺,我走到妈妈跟前将自己精心制作的小礼品双手送给了妈妈,向妈妈说“妈妈节日快乐”!妈妈高兴极了,直夸我好孩子,我当然开心极了。

游戏结束了,王老师带我们回到了教室,收好自己的东西和妈妈放学回家了。今天的活动真开心,希望下次还能有机会参加。

我们来到小镇上,精挑细选,妈妈一会儿瞧瞧这支,一会儿看看那支;一会儿注意笔尖,一会儿用水润了润笔锋,用毛笔尖在手上顺时针旋转,我正纳闷,妈妈告书我,这种方法主要是用来检查笔毛的质量,如果旋转时笔毛出现了分叉,就不好用了。我兴奋极了,因为我学到了选择毛笔的方法。

2004年3月5日,是我最难忘的日子。中午,我们早早的吃了饭,妈妈用自行车驮着我上街,我可高兴了,因为妈妈带我去选毛笔和墨汁,这是我盼望已久的事。

我们来到小镇上,精挑细选,妈妈一会儿瞧瞧这支,一会儿看看那支;一会儿注意笔尖,一会儿用水润了润笔锋,用毛笔尖在手上顺时针旋转,我正纳闷,妈妈告书我,这种方法主要是用来检查笔毛的质量,如果旋转时笔毛出现了分叉,就不好用了。我兴奋极了,因为我学到了选择毛笔的方法。

我和妈妈整理好笔,放在自行车前面的蓝子里,我坐在妈妈的背后,手抱着妈妈的腰,哼着欢快的歌回家……

回家的路上,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下坡时,妈妈的自行车前轮绊到了一块石头,只听妈妈叫了一声:“不好!”我和妈妈滚到了布满石渣的路上,为了保护我,不让自行车压着我,妈妈情急生智,将自行车往外一推,另外一只手揽住我,我从妈妈背上滑了下来。等我从地上起来,才发现妈妈还趴在地上,一声未吭,也许是太疼了,也许妈妈不愿意让我吓着,妈妈紧紧地用手捂着额头,鲜血还是从妈妈的指缝里浸了出来,我吓坏了,焦急地叫到:“妈妈,你怎么了?”过了好一阵子,妈妈才抬起头来,看着我,小声地说:“没什么,勇敢一点,妈妈再休息一会儿。”我紧张得很,眼泪快掉出来了,周围一个人也没有,我对妈妈说,我回去叫奶奶,说着,就向前跑去。刚跑不远,妈妈叫住了我,“儿子,别回去了,你在路上又急又怕,车辆多,撞到你怎么办?爸爸、爷爷都不在家,你奶奶脚又不方便,一着急,那可不好了!”

我看着妈妈痛苦又着急的表情,也就罢了。等妈妈休息了一会,我帮妈妈扶起自行车,慢慢的走在回家的路上,到了家,我去叫医院的外科主任-张伯伯。我和张伯伯回家时,看见妈妈正对着镜子清冼伤口。等妈妈去医院缝好伤口,已是晚上了。

回想这一天,真让人难忘!虽然墨汁已经泼在了地上,但我从妈妈镇定的眼神里明白了什么是勇敢,什么是果断,什么是冷静,什么是伟大的母爱!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文化习俗作文:立春的由来和习俗

全文共 1853 字

+ 加入清单

立春由来

立春不仅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而且还是一个重要的节日。在天文意义上它标志着春季的开始。每年2月4日或5日太阳到达黄经315°时为立春。

对立春的理解,古籍《群芳谱》中这样解释的:“立,始建也。春气始而建立也。”立春期间,气温、日照、降雨,开始趋于上升、增多。但这一切对全国大多数地方来说仅仅是春天的前奏,春天的序幕还没有真正地拉开。

自秦代以来,我国就一直以立春作为春季的开始。立春是从天文上来划分的,而在自然界、在人们的心目中,春是温暖,鸟语花香;春是生长,耕耘播种。在气候学中,春季是指候(5天为一候)平均气温10℃至22℃的时段。

时至立春,人们明显地感觉到白昼长了,太阳暖了。气温、日照、降雨,这时常处于一年中的转折点,趋于上升或增多。小春作物长势加快,油菜抽苔和小麦拔节时耗水量增加,应该及时浇灌追肥,促进生长。农谚提醒人们“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觉”大春备耕也开始了。虽然立了春,但是华南大部分地区仍是很冷的“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的景象。这些气候特点,在安排农业生产时都是应该考虑到的。

立春节气各地的习俗

在“立春”这一天,举行纪念活动的历史悠久,至少在3000年前,就已经出现。当时,祭祀的句芒亦称芒神,是主管农事的春神。据文献记载,周朝迎接“立春”的仪式,大致如下:立春前三日,天子开始斋戒,到了立春日,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到东方八里之郊迎春,祈求丰收。那么,为什么要到东郊去迎春呢?这是因为迎春活动祭拜的句芒神,居住在东方。后来,迎春活动的地点就不止是在东郊了。比如宋代的《梦粱录》中就记载,“立春日,宰臣以下,入朝称贺。”这就证明,迎春活动已经从郊野进入宫廷,成为官吏之间的互拜。

到了清代,迎春仪式更演变为社会瞩目、全民参与的重要民俗活动。据《燕京岁时记》中记载:“立春先一日,顺天府官员,在东直门外一里春场迎春。立春日,礼部呈进春山宝座,顺天府呈进春牛图,礼毕回署,引春牛而击之,曰打春。”清人所著的《清嘉录》则指出,立春祀神祭祖的典仪,虽然比不上正月初一的岁朝,但要高于冬至的规模。

一、句芒神

句芒为春神,即草木神和生命神。句芒的形象是人面鸟身,执规矩,主春事。在周代就有设东堂迎春之事,说明祭句芒由来已久。

浙江地区立春前一日有迎春之举。立春前一日抬着句芒神出城上山,同时又祭太岁。太岁为值岁之神,坐守当年,主管当年之休咎,因此民间也多祭之。迎神时多举行有大班鼓吹、抬阁、地戏、秧歌、打牛等活动。从乡村抬进城后,人们夹道聚观,争掷五谷,谓之看迎春。山东迎春祭句芒时,根据句芒的服饰预告当年的气候状况:戴帽则示春暖,光头则示春寒,穿鞋则示春雨多,赤脚则示春雨少。其他地区则贴"春风得意"等年画。广州地区则在立春前后,击鼓驱疫,祈求平安。

二、迎春

迎春是立春的重要活动,事先必须做好准备,进行预演,俗称演春。然后才能在立春那天正式迎春。迎春是在立春前一日进行的,目的是把春天和句芒神接回来。迎春设春官,该职由乞丐担任,或者由娼妓充当,并预告立春之时。过去在每年的皇历上都有芒神、春牛图,清末《点石斋画报》上的“龟子报春”、“铜鼓驱疫”,都是当时过立春节日的重要活动。

三、鞭春牛

鞭春牛,又称鞭土牛,起源较早,后来一直保存下来,但改在春天,盛行于唐、宋两代,尤其是宋仁宗颁布《土牛经》后使鞭土牛风俗传播更广,为民俗文化的重要内容。鞭春牛的意义,不限于送寒气,促春耕,也有一定的巫术意义。山东民间要把土牛打碎,人们争抢春牛土,谓之抢春,以抢得牛头为吉利。另外还有采茶祭春牛活动,湖北地区还举行龟子报春活动。除了皇历上有春牛图外,各地年画中也普遍刻印春牛图,作为春节期间的吉祥图。

浙江地区迎春牛有其特点。迎春牛时,依次向春牛叩头。拜毕,百姓一拥而上,将春牛弄碎,抢春牛泥土回家,撒在牛栏内。由此看出,鞭春牛还是一种繁殖巫术,即经过迎春的春牛土,撒在牛栏内就可以促进牛的繁殖。

四、咬春

立春时还有自己的食品,主要是春饼、萝卜、五辛盘等,在南方则流行吃春卷,街市上都有不少叫卖春卷的小贩。此处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过去认为咬春就是吃萝卜,其实也包括吃春饼;二是所谓讨春就是迎春之意。为什么要吃萝卜呢?比较普遍的说法是可以解春困。其实咬春并不限于此,除解困外,主要是通气,使人保持青春不老。五辛盘是由五种辛辣食物组成,用葱、蒜、椒、姜、芥等调和而成,作为就餐的调味品。

立春后,人们在春暖花开的日子里,喜欢外出游春,俗称出城探春、踏春,这也是春游的主要形式。

[文化习俗作文:立春的由来和习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立春的民俗

全文共 1527 字

+ 加入清单

摘要:到了清代,迎春仪式更演变为社会瞩目、全民参与的重要民俗活动。据《燕京岁时记》中记载:“立春先一日,顺天府官员,在东直门外一里春场迎春。立春日,礼部呈进春山宝座,顺天府呈进春牛图,礼毕回署,引春牛而击之,曰打春。”清人所著的《清嘉录》则指出,立春祀神祭祖的典仪,虽然比不上正月初一的岁朝,但要高于冬至的规模。

在 “立春”这一天,举行纪念活动的历史悠久,至少在3000年前,就已经出现。当时,祭祀的句芒亦称芒神,是主管农事的春神。据文献记载,周朝迎接“立春” 的仪式,大致如下:立春前三日,天子开始斋戒,到了立春日,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到东方八里之郊迎春,祈求丰收。那么,为什么要到东郊去迎春呢?这是因为迎春活动祭拜的句芒神,居住在东方。后来,迎春活动的地点就不止是在东郊了。比如宋代的《梦粱录》中就记载,“立春日,宰臣以下,入朝称贺。”这就证明,迎春活动已经从郊野进入宫廷,成为官吏之间的互拜。

到了清代,迎春仪式更演变为社会瞩目、全民参与的重要民俗活动。据《燕京岁时记》中记载:“立春先一日,顺天府官员,在东直门外一里春场迎春。立春日,礼部呈进春山宝座,顺天府呈进春牛图,礼毕回署,引春牛而击之,曰打春。”清人所著的《清嘉录》则指出,立春祀神祭祖的典仪,虽然比不上正月初一的岁朝,但要高于冬至的规模。

一、句芒神

句芒为春神,即草木神和生命神。句芒的形象是人面鸟身,执规矩,主春事。在周代就有设东堂迎春之事,说明祭句芒由来已久。

浙江地区立春前一日有迎春之举。立春前一日抬着句芒神出城上山,同时又祭太岁。太岁为值岁之神,坐守当年,主管当年之休咎,因此民间也多祭之。迎神时多举行有大班鼓吹、抬阁、地戏、秧歌、打牛等活动。从乡村抬进城后,人们夹道聚观,争掷五谷,谓之看迎春。山东迎春祭句芒时,根据句芒的服饰预告当年的气候状况:戴帽则示春暖,光头则示春寒,穿鞋则示春雨多,赤脚则示春雨少。其他地区则贴"春风得意"等年画。广州地区则在立春前后,击鼓驱疫,祈求平安。

二、迎春

迎春是立春的重要活动,事先必须做好准备,进行预演,俗称演春。然后才能在立春那天正式迎春。迎春是在立春前一日进行的,目的是把春天和句芒神接回来。迎春设春官,该职由乞丐担任,或者由娼妓充当,并预告立春之时。过去在每年的皇历上都有芒神、春牛图,清末《点石斋画报》上的“龟子报春”、“铜鼓驱疫”,都是当时过立春节日的重要活动。

三、鞭春牛

鞭春牛,又称鞭土牛,起源较早,后来一直保存下来,但改在春天,盛行于唐、宋两代,尤其是宋仁宗颁布《土牛经》后使鞭土牛风俗传播更广,为民俗文化的重要内容。鞭春牛的意义,不限于送寒气,促春耕,也有一定的巫术意义。山东民间要把土牛打碎,人们争抢春牛土,谓之抢春,以抢得牛头为吉利。另外还有采茶祭春牛活动,湖北地区还举行龟子报春活动。除了皇历上有春牛图外,各地年画中也普遍刻印春牛图,作为春节期间的吉祥图。

浙江地区迎春牛有其特点。迎春牛时,依次向春牛叩头。拜毕,百姓一拥而上,将春牛弄碎,抢春牛泥土回家,撒在牛栏内。由此看出,鞭春牛还是一种繁殖巫术,即经过迎春的春牛土,撒在牛栏内就可以促进牛的繁殖。

四、咬春

立春时还有自己的食品,主要是春饼、萝卜、五辛盘等,在南方则流行吃春卷,街市上都有不少叫卖春卷的小贩。此处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过去认为咬春就是吃萝卜,其实也包括吃春饼;二是所谓讨春就是迎春之意。为什么要吃萝卜呢?比较普遍的说法是可以解春困。其实咬春并不限于此,除解困外,主要是通气,使人保持青春不老。五辛盘是由五种辛辣食物组成,用葱、蒜、椒、姜、芥等调和而成,作为就餐的调味品。

立春后,人们在春暖花开的日子里,喜欢外出游春,俗称出城探春、踏春,这也是春游的主要形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2024年立春的具体时间

全文共 2094 字

+ 加入清单

2015年立春具体时间:公历(阳历)2015年2月4日11时58分27秒,农历(阴历)2014年腊月十六,星期三。干支为:乙未(羊)年戊寅月辛亥日。

1、什么是立春?立春,源于农历,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指太阳到达黄经315°时,为公历每年2月3至5日之间,表示着春天的开始。从这一天一直到立夏这段期间,都被称为春天。

2、节气由来

立春不仅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而且还是一个重要的节日。在天文意义上它标志着春季的开始。

对立春的理解,古籍《群芳谱》中这样解释的:“立,始建也。春气始而建立也。”立春期间,气温、日照、降雨,开始趋于上升、增多。但这一切对全国大多数地方来说仅仅是春天的前奏,春天的序幕还没有真正地拉开。

中国古代将立春的十五天分为三候:“一候东风解冻,二候蜇虫始振,三候鱼陟负冰”,说的是东风送暖,大地开始解冻。立春五日后,蛰居的虫类慢慢在洞中苏醒,再过五日,河里的冰开始融化,鱼开始到水面上游动,此时水面上还有没完全溶解的碎冰片,如同被鱼负着一般浮在水面。

自秦代以来,我国就一直以立春作为春季的开始。立春是从天文上来划分的,而在自然界、在人们的心目中,春是温暖,鸟语花香;春是生长,耕耘播种。在气候学中,春季是指候(5天为一候)平均气温10℃至22℃的时段。

3、节气时间

立春日一般都在公历时间2月3-5日之间,该时太阳位于黄经315°。

4、气候特点

立春后气温回升,春耕大忙季节在全国大部分地区陆续开始。立春节气,东亚南支西风急流已开始减弱,隆冬气候已快要结束。但北支西风急流强度和位置基本没有变化,蒙古冷高压和阿留申低压仍然比较强大,大风降温仍是盛行的主要天气。但在强冷空气影响的间隙期,偏南风频数增加,并伴有明显的气温回升过程。

5、民俗活动

简介

在“立春”这一天,举行纪念活动的历史悠久,至少在3000年前,就已经出现。当时,祭祀的句芒亦称芒神,是主管农事的春神。据文献记载,周朝迎接“立春”的仪式,大致如下:立春前三日,天子开始斋戒,到了立春日,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到东方八里之郊迎春,祈求丰收。那么,为什么要到东郊去迎春呢?这是因为迎春活动祭拜的句芒神,居住在东方。后来,迎春活动的地点就不止是在东郊了。比如宋代的《梦粱录》中就记载,“立春日,宰臣以下,入朝称贺。”这就证明,迎春活动已经从郊野进入宫廷,成为官吏之间的互拜。

到了清代,迎春仪式更演变为社会瞩目、全民参与的重要民俗活动。据《燕京岁时记》中记载:“立春先一日,顺天府官员,在东直门外一里春场迎春。立春日,礼部呈进春山宝座,顺天府呈进春牛图,礼毕回署,引春牛而击之,曰打春。”清人所著的《清嘉录》则指出,立春祀神祭祖的典仪,虽然比不上正月初一的岁朝,但要高于冬至的规模。

迎春

迎春是立春的重要活动,事先必须做好准备,进行预演,俗称演春。然后才能在立春那天正式迎春。迎春是在立春前一日进行的,目的是把春天和句芒神接回来。迎春设春官,该职由乞丐担任,或者由娼妓充当,并预告立春之时。过去在每年的皇历上都有芒神、春牛图,清末《点石斋画报》上的“龟子报春”、“铜鼓驱疫”,都是当时过立春节日的重要活动。

咬春

立春时还有自己的食品,主要是春饼、萝卜、五辛盘等,在南方则流行吃春卷,街市上都有不少叫卖春卷的小贩。此处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过去认为咬春就是吃萝卜,其实也包括吃春饼;二是所谓讨春就是迎春之意。为什么要吃萝卜呢?比较普遍的说法是可以解春困。其实咬春并不限于此,除解困外,主要是通气,使人保持青春不老。五辛盘是由五种辛辣食物组成,用葱、蒜、椒、姜、芥等调和而成,作为就餐的调味品。

立春后,人们在春暖花开的日子里,喜欢外出游春,俗称出城探春、踏春,这也是春游的主要形式。

句芒神

句芒为春神,即草木神和生命神。句芒的形象是人面鸟身,执规矩,主春事。在周代就有设东堂迎春之事,说明祭句芒由来已久。

浙江地区立春前一日有迎春之举。立春前一日抬着句芒神出城上山,同时又祭太岁。太岁为值岁之神,坐守当年,主管当年之休咎,因此民间也多祭之。迎神时多举行有大班鼓吹、抬阁、地戏、秧歌、打牛等活动。从乡村抬进城后,人们夹道聚观,争掷五谷,谓之看迎春。山东迎春祭句芒时,根据句芒的服饰预告当年的气候状况:戴帽则示春暖,光头则示春寒,穿鞋则示春雨多,赤脚则示春雨少。其他地区则贴"春风得意"等年画。广州地区则在立春前后,击鼓驱疫,祈求平安。

鞭春牛

鞭春牛,又称鞭土牛,起源较早,后来一直保存下来,但改在春天,盛行于唐、宋两代,尤其是宋仁宗颁布《土牛经》后使鞭土牛风俗传播更广,为民俗文化的重要内容。鞭春牛的意义,不限于送寒气,促春耕,也有一定的巫术意义。山东民间要把土牛打碎,人们争抢春牛土,谓之抢春,以抢得牛头为吉利。另外还有采茶祭春牛活动,湖北地区还举行龟子报春活动。除了皇历上有春牛图外,各地年画中也普遍刻印春牛图,作为春节期间的吉祥图。

浙江地区迎春牛有其特点。迎春牛时,依次向春牛叩头。拜毕,百姓一拥而上,将春牛弄碎,抢春牛泥土回家,撒在牛栏内。由此看出,鞭春牛还是一种繁殖巫术,即经过迎春的春牛土,撒在牛栏内就可以促进牛的繁殖。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关于立春的谚语大全

全文共 232 字

+ 加入清单

2015年春节还没有到来,我们就要到立春的时候了,立春也就象征着春天的到来,春天是一年当中第一个季节,在立春以后,人们就开始忙着种庄稼了,从很早以前,就流传了许多关于立春的谚语,我们共同来欣赏一下。

关于立春的谚语:

1.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2.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觉。

3.立春雪水化一丈,打得麦子无处放。

4.吃了立春饭,一天暖一天。

5.春争日,夏争时,一年大事不宜迟。

6.春打六九头,七九、八九就使牛。

7.人随节气变,保证吃上饭。

8.立春一日,百草回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立春习俗也是一种文化记忆作文

全文共 1155 字

+ 加入清单

昨天是立春。“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儿时背诵过的节气谚语,至今牢记。立春,春天的开始,二十四节气之首,很重要的传统节日。前天看报纸,北京东四街道办事处在东四八条社区举办了传统的“报春”活动。“报春”就是在立春前一天,由扮成“春官”、“春吏”的人在街市道路上高喊“春来了”。昨天早晨看手机报,见到日本成田新胜寺也举行撒豆仪式迎接春天的到来。北京那一个活动,显然是传统节日在当代社会的“回归”,日本那里则不知道是否历来如此。

清人留下的《燕京岁时记》载:“立春先一日,顺天府官员,在东直门外一里春场迎春。立春日,礼部呈进春山宝座,顺天府呈进春牛图,礼毕回署,引春牛而击之,曰打春。”这一段文字,简要叙述了清朝时北京官方如何过立春,具有相当的代表性。广州这里对立春似乎没有什么动静,或许二十四节气形成于黄河中下游,具有极强的地域特点,在广州并没有形成风俗吧。又或许“春”基本上不会淡出本埠居民的生活,“立”则无从谈起吧。再或许,广州自有其别样的立春民俗而我并不清楚且还没有读到吧。但估摸着,包括立春在内的二十四节气在北方受重视的程度可能会高于南方。在我的故乡河北,“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之类,至今仍在影响和指导着农家生产和生活,家里的老人说过:“(二十四节气)很准。”

但在广州我们也能明显感受得到,曾经渐行渐远的传统习俗正在被“翻箱倒柜”,呈现着“复苏”的迹象。富裕起来的人们需要精神文化需求,而以传统节日为载体的丰富多彩的传统习俗正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满足这种需求。所幸的是,我们也开始重视了这种需求。传统节日习俗凝聚着深厚的民族历史记忆尤其是文化记忆,这是一个民族生息繁衍所不可替代的生存经验。对其中的精华,每一时代都有传承之的历史使命,而不能因为经济的高速发展便弃之如敝屣。另一方面,当民族的文化记忆有沦为碎片倾向之时,借用传统节日习俗唤醒之,不啻一种有效的方式。日前本埠媒体有报道说,西关咸煎饼、荔枝湾艇仔粥、泮塘马蹄糕、布拉肠粉等10种广州街头寻常小吃将纳入到广州名小吃“申遗”工程中去,成为广州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候选名录。我不知道,先前的这个名录中有没有广州的传统节日习俗,有的话,都有些什么;还没有的话,想了解一下是什么原因。

今年我们的春节与西方的情人节恰巧撞在了同一天,可谓“狭路相逢”。但这里,“较量”二者的高低显然不是像当年千里决战大别山时的那种“勇者胜”,而是“文化胜”。也就是说,谁的文化内涵更有魅力,谁就能吸引更多的参与者。鉴于传统节日习俗正处在“回归”的路途中,假如春节像前几年动辄遭遇“玫瑰”的“汤圆”一样灰溜溜地败下阵来,我们也不必丧气,更不要怨天尤人。相反,我们更应该对传统节日习俗的振兴产生紧迫感、使命感。

[立春习俗也是一种文化记忆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立春作文1000字

全文共 1131 字

+ 加入清单

我接到我的期末成绩通知单时,正是冬天。看到它,我觉得似乎有人猛地朝我嘴里塞了一大块极寒的冰,却不许我反抗,喉咙为了保卫娇嫩的肠胃下意识地哽咽,直到冰在口腔中被慢慢化成充满凉意的液体,再慢慢打开,让它们流下去。我忽然感觉自己有点冷——也许因为正是冬天,也许是因为刚才的寒冰。然后,我就像那些冬眠的动物一样,除了完成必要的行为——比如吃饭,每天都毫无生机地保持着同一个呆滞而颓废的动作——静静地看着窗外,一动不动,自认为已经没有了希望。

我的房间正对着街道,因此我也能够轻易地看到街上的景物。这条街上种着一排水杉,它们全都褪去了绿色的妆容,只剩光秃秃的树干立在惨淡的冬阳里,地上是它们稀疏而模糊的影子,街上一副萧条的景象。我想,就算是以生命力顽强的水杉,面对寒冬也是这样一种颓唐的姿态,那么我这样做岂不是情有可原?我这样想着,竟然产生了一种奇怪的心理平衡。之后的几天,我的心情稍微平和了些,没有对着窗外发呆了,而是试着看一些书——却只是将纸上的文字一个个认出,对内容竟然全无印象。就这样浑浑噩噩地过了很久,突然想起,我已经很久都没有看窗外的水杉了,便向窗外望去,景象却令我大吃一惊——淡淡的绿色不知何时溜上了水杉们的树干,不再如前些日子般死气沉沉,地上的树影较之前日更丰满了些,也更清晰了。难不成自然界发生了什么巨大而我却不知道的变化吗?我没有答案,于是决定出去走走,亲自“考察”一番。

果然,现在的景色与前一段时间相比,就像是两个世界一般。水杉上的新绿是它的新芽,新芽虽小而多,密密麻麻地挤在树上,无声地释放出希望与自信。树下的野草有些高调地长了出来,依偎在水杉树根旁——想必一定是水杉告诉了它们什么消息,否则懒懒的它们是不会从土里冒出来的。不仅是水杉,其他的植物也约好了似的,在同一时间展示出了自己最为迷人的一面向你争宠:一树新开的玉兰跃入你眼帘的同时,另一树桃花同时随风舞动,留下淡粉色的轨迹;而那桃花旁边,是一棵我叫不出名字的树,白色的花朵在树梢吵闹,呼喊,欢笑……

原来今天立春了。今天,天地满新绿,今天,花月正春风。

我突然明白,那水杉并没有在冬天一味消沉,它们其实每天都在积蓄着力量,互相打气,一齐等待着春天的到来——甚至——就算春天真的没有来临,对于它们也无关紧要吧,因为它们的内心早已在春意盎然的大地上起舞了。无关季节与时间,水杉,以及那些野草与春花,心中自有一片春色,一种希望。这是它们能够挺过寒冬,战胜风雨的终极秘密。只有内心真正地强大,才能够在立春这一天迎来新的自己。内心是万里冰封,就算是拥有明媚的春光,也会停留在永恒的冬季——更何况,我所遇的困难,根本不是数九严冬,又为何自己画地为牢?

这样想着,我在这立春的时节,在这充满希望的街道上迈开了大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2024年立春的谚语大全

全文共 562 字

+ 加入清单

春争日,夏争时,一年大事不宜迟。

船到不等客,季节不饶人。

人误地一天,地误人一年。

增产措施千万条,不误农时最重要。

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觉。

要想庄稼好,一年四季早。

一场春风对一场秋雨。

行下春风望夏雨。

春寒夏闷多雨,秋冷冬干多风。

春寒雨飕飕,夏寒雨断流。

春寒有雨夏寒晴。

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

正月十五雪打灯,清明时节雨纷纷。

收花不收花,但看正月三个八。

立春雪水化一丈,打得麦子无处放。

立春热过劲,转冷雪纷纷。

两春加一冬,无被暖烘烘。

春脖短,早回暖,常常出现倒春寒。

春脖长,回春晚,一般少有倒春寒。

打春冻人不冻水。

立春一日,百草回芽。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立春一年端,种地早盘算。

一人心里没有计,三人肚里唱本戏。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

人勤地不懒,人懒地起碱。

人勤地不懒,秋后粮仓满。

读书不离案头,种田不离田头。

春打六九头,七九、八九就使牛。

春天孩子面,一日三变脸。

季节不等人,春日胜黄金。

立春之日雨淋淋,阴阴湿湿到清明

雷打立春节,惊蛰雨不歇。

春天人们起得早,秋后人马吃得饱。

肥不过春雨,苦不过秋霜。

春风不刮,草芽不发。

立春打雷,十处猪栏九处空。

一年四季春为首。

立春赶春气。

雨淋春牛头,七七四十九天愁。

立春天气晴,百事好收成

初一如下雨,初二则会放晴,初三若下雨则会落到十五。难估计。

更多热门好词好句推荐: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立春的气候

全文共 329 字

+ 加入清单

时至立春,人们明显地感觉到白昼长了,太阳暖了。气温、日照、降雨,这时常处于一年中的转折点,趋于上升或增多。小春作物长势加快,油菜抽苔和小麦拔节时耗水量增加,应该及时浇灌追肥,促进生长。

农谚提醒人们“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觉”大春备耕也开始了。虽然立了春,但是华南大部分地区仍是很冷“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的景象。这些气候特点,在安排农业生产时都是应该考虑到的。

人们常爱寻觅春的信息:那柳条上探出头来的芽苞,“嫩于金色软于丝”;那泥土中跃跃欲出的小草,等待“春风吹又生”;而为着夺取新丰收在田野中辛勤劳动的人们,正在用双手创造真正的春天。

立春节气要预防寒潮低温和雨雪天气对春运工作的影响,农村要抓紧对越冬作物的田间管理,中耕松土,追施返青肥,防冻保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立春作文350字

全文共 359 字

+ 加入清单

立春的到来,预示寒冬就要过去,暖阳即将到来。

立春的习俗可多了,有迎春、游春、打春……但我最喜欢的还是咬春!北方吃的食物是春饼,而南方则流行吃春卷。北方吃的春饼又叫荷叶饼,其实是一种烫面薄饼。它是用两小块水面,中间抹油,擀成薄饼,烙熟后可揭成两张,再夹菜卷起来做成的。春卷也是这么做的,只不过春卷的皮更薄些而已。

瞧!春姑娘被这香喷喷的春卷唤醒了。她微微的伸了一个小懒腰,迈着轻盈的步伐慢慢的、悄悄的向我们靠近。

早上起来,天空中再也不像寒冷的冬天那样雾蒙蒙的,从家里的窗户望去,就可以看到远处的山了;我家旁边的一条河也清澈了起来,从原本的暗绿色,变成明亮的浅蓝色;柳树姐姐的辫子也已经染上了斑斑勃勃的黄色,还有几个小小的苞也长到了柳树姐姐的辫子上。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农民伯伯们在准备春耕,你在准备什么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关于立春四年级作文

全文共 342 字

+ 加入清单

“春打六九头,春播备耕早动手,一年四季在于春,农业生产创高优。”这首农业歌说的就是立春。立春是春天到来的“报信者”,是让农民伯伯勤劳耕作的“喜鹊”。

田野里,农民们手握着犁开始播种了,将种子连同他们对春天到来的喜悦之情一起播种下去了;经过雪被子的覆盖,小苗个个都像吃了什么精神丸,变得精神抖擞,一个劲往上长呢。农民伯伯还做好了稻草人,打算吓吓那些贪吃的鸟儿。

花园里,园林工人手里推着割草机,早已将冬天留下来的遗物——树叶给搅碎了,给花草们添肥施料。花儿们都结下了一个个钻石大小的花骨朵;树木又拥有了年轻的活力;小湖里的水又开始展示它那明亮的镜子;树枝上的鸟儿正在拉练它们的嗓子;虫儿们也在为不久的音乐会准备着。

在人们的心里,早已将冬天的寒冷化作了春天的热情,希望在新的一年里快乐、幸福!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立春的经典习俗

全文共 1747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小伙伴们,2月4日已经立春啦!马上我们就可以和冬天说拜拜了,时间过得超级快有木有!立春不仅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立春的经典习俗哦。

古人将立春视为二十四节气之首,农谚中有着“‘立春’伊始一年端,全年大事早盘算。”的说法。对老百姓而言,立春是相当重要的一个节气,为了迎接它,渐渐的也形成了不少的习俗。

“立春”这一天,中国民间习惯吃萝卜、姜、葱、面饼,称为“咬春”。但是各地的不同风俗又有不同的表现。

最早的记载显示咬春吃春饼。民间在立春这一天要吃一些春天的新鲜蔬菜,既为防病,又有迎接新春的意味。唐《四时宝镜》记载:“立春,食芦、春饼、生菜,号‘菜盘’。”可见唐代人已经开始试春盘、吃春饼了。 所谓春饼,又叫荷叶饼,其实是一种烫面薄饼――用两小块水面,中间抹油,拼成薄饼,烙熟后可揭成两张,用来卷菜吃。

民俗专家表示,一个咬字,是心情,更是心底埋下的吃得了苦的一种韧劲儿,是中国人特有的一种风俗。

立春习俗:咬春

咬春是指立春日吃春盘、吃春饼、吃春卷、嚼萝卜之俗,一个“咬”字道出节令的众多食俗。春盘春饼是用蔬菜、水果、饼饵等装盘馈送亲友或自食,称为春盘。杜甫《立春》诗曰:“春日春盘细生菜,忽忆两京梅发时”。

春盘春饼是用蔬菜、水果、饼饵等装盘馈送亲友或自食,称为春盘。咬春之俗最早见于晋代,到唐宋时吃春盘春饼之风盛行,传向民间,更以食饼制菜并相互馈赠为乐。咬春之俗还有嚼吃萝卜。《燕京岁时记》中云:“是日,富家多食春饼,妇女等多买萝卜而食之,曰‘咬春’。谓可以却春困也。旧京时以南苑大红门的萝卜最受欢迎,俗有“大红门的萝卜叫京门”之俗语。

立春习俗:糊春牛

糊春牛这项风俗活动是在立春前开始进行的,按传统的作法,由县政府(县衙)聘请纸扎能手好匠,于立春前到县城聚会,精心制作春牛图像。一般用竹篾绑成牛的骨架,用春木做腿,再糊上纸,涂上颜料,一个牛的形象就制作成功了。俗谓糊上红黄色的纸多,当年就“五谷丰收”;糊上黑色纸,当年收成不好。所以知县安排多用红黄纸,以得民心。春牛糊好后,举行开光点睛仪式,即设立香案,顶礼朝拜。

立春习俗:打春牛

有用以桑木为骨架做成的春牛,是专供“打春牛”风俗活动用的“牛”。冬至节后辰日取土合成泥坯,雕做成大小类似牛形状。上画四时八节,360日12时辰图纹。立春前一日,官民先于约定的农坛上祭祀。尔后由县执事(县长)亲手扶犁执鞭打“春牛”,以示春耕开始。接着由群众作扶犁耕地状。边耕边打“春牛”,口喊:一打“风调雨顺”;二打“国泰民安”;三打“五谷丰登”等吉祥话语。迎春为了迎春,先在县城郊区选择一片风水好地,搭起“春棚”准备迎春。春棚一般搭在交通要道,便于集中人群的地方。四周插上彩旗。

立春习俗:贴宜春字画

春天到了,给门壁上张贴宜春字画,这种风俗在唐代长安就有。据记载:立春日,唐代长安人常在门上张贴迎春祝吉的字画,字称“宜春字”,画称“宜春画”。如 “迎春”、“春色宜人”、“春光明媚”、“春暖花开”等内容。还有人给门楣上张贴一段祝愿之词,表示迎春的志愿。如果会绘画的人,常给门楣上画一幅《腊梅图》。

立春习俗:抬春色

据《粤游小志》载,清朝时,潮汕地区还有一种称为 “抬春色”的活动。在立春日的游行队伍中,必有装饰过的台阁,上坐歌妓,由两个人抬着走。嘉应梅州地区还有高春、矮春的分别:矮春为一人坐台上;高春则用两人:一人立在台上,然后扎着一根直木,隐藏在那个人的长衣中,与这人的肩平齐。然后再横扎一根木棍在直木上端,这横木隐藏在宽袖中,横木上再站一个人。为保险起见,将两脚牢牢扎在横木上,两个人装扮成某个故事中的人物。另有一个人持缠着布条的长棍子叉支在上面的那个人腋下,随着迎春队伍游行。如路上遇到障碍,则由持长棍子的人用混子拨开障碍物。

立春习俗

立春节,女孩子剪彩为燕,称为“春鸡”;贴羽为蝶,称为“春蛾”;缠绒为杖,称为“春杆”。戴在头上,争奇斗艳。晋东南地区的女孩子们,喜欢交换这些头戴,传说主蚕兴旺。乡宁等地习惯用绢制作小娃娃,名为“春娃”,佩戴在孩童身上。晋北地区讲究缝小布袋,内装豆、谷等杂粮,挂在耕牛角上,取意六畜兴旺,五谷丰登,一年四季,平安吉祥。而民间艺人制作许多小泥牛,称为“春牛”。送往各家,谓之“送春”。主人要给“送春”者以报酬。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