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摈弃好人主义【合集20篇】

引导干部争当改革促进派,必须反对当“老好人”,小编收集了反对圈子文化好人主义演讲稿,欢迎阅读。

浏览

7793

作文

54

反对圈子文化与好人主义发言稿

全文共 1480 字

+ 加入清单

自建党以来,“小圈子”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叫法,比如宗派主义、山头主义、权力小圈子、拉帮结派、团团伙伙等等。

中国共产党历来反对在党内搞“小圈子”。毛泽东1937年9月7日在《反对自由主义》中指出:“因为是熟人、同乡、同学、知心朋友、亲爱者、老同事、老部下,明知不对,也不同他们作原则上的争论,任其下去,求得和平和亲热。或者轻描淡写地说一顿,不作彻底解决,保持一团和气。结果是有害于团体,也有害于个人。”

1942年开始的延安整风运动,主要内容是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延安整风使全党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夺取全国胜利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建国之初,邓小平就强调了小圈子的危害性。1950年6月6日,他在《克服目前西南党内的不良倾向》讲话中指出,“试问:不把百分之八十的人团结好,能够做好工作吗?小圈子主义的危险性,难道还不明显吗?”

邓小平认为,与小圈子的斗争是经常性的。1956年9月16日,他在中共八大上作《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时指出,党必须经常注意进行反对主观主义、官僚主义和宗派主义的斗争,经常警戒脱离实际和脱离群众的危险。

2014年10月8日,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指出,“党内上下关系、人际关系、工作氛围都要突出团结和谐、纯洁健康、弘扬正气,不允许搞团团伙伙、帮帮派派,不允许搞利益集团、进行利益交换。”

“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沈友军认为,“圈子文化”具有依附性、投机性、帮派性、贪婪性的特点,是一种具有浓厚封建主义色彩的腐朽文化,完全与党的宗旨意识相悖,须用制度坚决破除。

官官勾结、权权交易,拉拉扯扯、搞小圈子,拉帮结派、山头主义……中央巡视组第二轮巡视反馈情况显示,这些团团伙伙的不良风气,在不少地方依然存在,问题不容小觑。(人民日报) “朋党之争”是唐朝末年,宪宗元和三年,制科考试时,牛僧孺、李宗闵在策论中批评时政,抨击宰相李吉甫,遭李吉甫排斥,久不叙用。此后,此起彼伏,两个小圈子之间从未中断,直至宣宗时牛僧孺病死,牛李党争才告结束,为此,唐文宗为此感慨:“去河北贼易,去朝廷朋党难”。以史为鉴,笔者以为,拉帮结派的“圈子文化”是为政大忌。

“小圈子”以权力、利益为核心,以关系网为纽带,利益与关系延伸之下,“小圈子”逐渐进化团团伙伙、帮帮派派和利益集团,他们对内抱团取暖,对外相互勾结扶持,最终导致权力变味,党纪国法失尊,党的纯洁性、先进性也被破坏贻尽。而“小圈子”也不是一个法外之地,进入其中短期之内可能名利双收,飞黄腾达,但一朝大树倾倒,就将集体沦陷。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之下,也导致了许多腐败窝案,如茂名腐败窝案,山西吕梁窝案,“周老虎”案,都是“小圈子” 和党内帮派的牺牲品。习近平同志在今年年初讲话中提到,干部都是党的干部,不是哪个人的家臣。

不能把党组织等同于领导干部个人,对党尽忠不是对领导干部个人尽忠,党内不能搞人身依附关系。而现实中,有的干部信奉拉帮结派的“圈子文化”,整天琢磨拉关系、找门路,分析某某是谁的人,某某是谁提拔的,该同谁搞搞关系、套套近乎,看看能抱上谁的大腿。有的领导干部喜欢当家长式的人物,希望别人都唯命是从,认为对自己百依百顺的就是好干部,而对别人、对群众怎么样可以不闻不问,弄得党内生活很不正常。因此,拉帮结派的“圈子文化”是为政大忌。党内决不允许搞团团伙伙、拉帮结派、利益输送,绝不允许自行其是、阳奉阴违。广大党员干部更应永远明白,真正的“护身符”,不是“哪条线”“某圈子”“谁的人”,而是心中那把遵纪守法的戒尺。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增强四个意识反对圈子文化和好人主义发言稿

全文共 825 字

+ 加入清单

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在刊发了题为《学习贯彻执行廉洁自律准则和党纪处分条例之五——聚焦突出问题 体现管党治党新实践》的文章中指出:一些腐败分子为了保住并攫取更大经济利益,在政治上有更大的诉求,从而搞团团伙伙、搞小圈子,这对党造成的损害更大,严重危害党和国家政治安全。

从近年落马的贪官身上,人们经常发现“小圈子”的影子。个别领导干部为了照顾亲属、朋友、部下、同学、同乡,搞任人唯亲、搞权钱交易、钱色交易,危害了党的肌体健康,影响了党的先进和纯洁,损害了人民的利益。而对败坏党风政风的“小圈子”,我们党坚决反对,也从未姑息。经验告诫我们,拉帮结派,搞“小圈子”,可能风光一时,最终却害人害己。延安整风时期,反对“山头主义”,促进了全党的团结和统一。“文革”期间,毛泽东就严厉批评帮派之风。今天,各位党员干部依旧需要防范“小圈子病”。

自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定不移地将反腐败工作推向深入,在“老虎”、“苍蝇”一起打的反腐高压之下,既坚决查处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又切实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但一些腐败分子却顶风作案,为了保住并攫取更大经济利益,在政治上有更大的诉求,从而搞团团伙伙、搞小圈子,这对党造成的损害更大,严重危害党和国家政治安全。由此可看,破除“圈子文化”势在必行。

笔者认为,要破除“圈子文化”,各位党员干部仍需加强对“小圈子病”的防治,仍需时刻保持思想的先进性,保持文明高尚生活情趣和正派良好的同志关系;需要在选人用人时,严格按党的原则办事;需要完善监督和责任追究机制。各位党员干部要对庸俗、腐化的“小圈子”坚决地说“不”。要知道一个人的蜕化变质,往往是从思想变化开始的。思想不纯洁,精神支柱就会坍塌,人生方向就会迷失,廉洁勤政就要出问题。各位党员干部在各种诱惑面前要经得起考验,要保持崇高追求,要保持公仆本色,走群众路线,知道手中的职位是怎么来的、是谁赋予的,常怀感恩之心,严格要求自己,才能努力做好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增强四个意识反对圈子文化和好人主义发言稿

全文共 1986 字

+ 加入清单

历史拉开新的大幕,中国踏上新的征程。“十三五”时期,中国共产党带领13亿人民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基矗目标远大、事业辉煌,人民在期待,世界在关注。

大国大党,正道沧桑。翻开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的壮丽篇章,回答“中国为什么能”的历史追问,答案清晰而深刻: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站在决胜全面小康的新起点上,党中央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正是为了使党更加团结统一、坚强有力,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四个意识”的提出,是我们党95年奋斗历程的深刻昭示,是我们党30多年改革开放的历史总结,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治国理政和全面从严治党新实践的成功经验,也是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改革攻坚进入关键时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对我们党的必然要求。

“四个意识”具有丰富的时代内涵和实践价值,构成了相互联系、相互支撑的有机整体。政治意识是根本,确保方向和立场正确坚定;大局意识是基础,确保局部和整体协调一致;核心意识是关键,确保全党的集中统一;看齐意识是保证,确保队伍的齐整有力。新形势下,不管是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还是践行五大发展理念,不管是啃下深化改革的硬骨头,还是打赢扶贫脱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攻坚战,都要求从政治上考量、在大局下行动、围绕核心聚力、向党中央看齐。“四个意识”,是我们决胜全面小康、实现中国梦的思想基础,是推进伟大事业和伟大工程的强劲动力。围绕正在全党开展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必将进一步坚定广大党员的马克思主义立场,使我们党始终成为有理想、有信念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四个意识”中,政治意识是打头的、管总的。讲政治,自觉从政治高度看问题、办事情,才能真正做到服从大局、围绕核心、自觉看齐。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讲政治是最鲜明的特点和优势。没有强有力的政治保证,党的团结统一就是一句空话。毛泽东同志强调“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邓小平同志指出“到什么时候都得讲政治”,都是这个道理。党的十八大以来,从提出“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到要求干部做“政治上的明白人”,从增强政治定力,到强调“心中有党”,从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到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中,政治问题始终是根本性的大问题,政治上的要求始终摆在首要位置,讲政治、增强政治意识是贯穿始终的思想主线。

增强政治意识,就要把握政治方向这个生命线,始终坚定正确政治方向,牢牢站稳政治立常共产党人姓“马”姓“共”,作为党员尤其是领导干部,不论在什么地方、在哪个岗位上工作,都要增强政治意识,坚持党性原则,经得起风浪考验。沧海横流,方显本色。形势越是复杂,现象越是纷繁,就越要绷紧政治这根弦,把党摆在心头正中,始终保持清醒头脑,不断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才能坚定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上,做到爱党、护党、为党。

增强政治意识,就要挺起理想信念这个主心骨,补足精神钙质,坚定“三个自信”。“土能浊河,而不能浊海;风能拔木,而不能拔山。”只有理想信念坚定,炼就“金刚不坏之身”,党员干部才能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在风浪考验面前无所畏惧,在各种诱惑面前立场坚定,平时看得出来,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反之,不信马列信鬼神,不念苍生念权力,信仰不真信、修身不真修,就会成为“两面人”,最终走向腐化堕落。讲政治,必须坚持思想引领,在固本培元、凝魂聚气上下功夫。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贯彻落实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深刻领会其立场观点方法,补精神之钙、固思想之元、培为政之本,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从而以信仰的力量凝聚意志力量、统一思想行动。

增强政治意识,就要立起纪律规矩这个顶梁柱,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全面从严治党,必须解决组织涣散、纪律松弛等突出问题。“纪纲一废,何事不生?”历史与现实一再警示我们:人无规矩则废,党无规矩则乱。讲政治,一个重要体现就是坚持用纪律规矩来约束规范自己,心存敬畏、手握戒尺,学习和遵守党章党规,不断校准思想之标、调整行为之舵、绷紧作风之弦,才能守住为人、做事的基准和底线,以铁的纪律确保全党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步调一致向前进。

行程万里,不忘初心。今天,我们距离全面建成小康的共同夙愿、民族伟大复兴的百年梦想,从未如此之近。目标越伟大,使命越艰巨,就越需要我们拧成一股绳去干事创业。增强政治意识,坚定正确方向,加强党在思想上的统一、政治上的团结、行动上的一致,历史的新荣光必将属于砥砺前行的中国共产党人,必将属于不懈奋斗的中国人民。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增强四个意识反对圈子文化和好人主义发言稿

全文共 1483 字

+ 加入清单

7月11日,省委召开常委(扩大)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关于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重要指示精神,专题研究整治“圈子文化”和拉帮结派问题,推进中央第三巡视组对辽宁巡视“回头看”反馈意见整改落实。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李希主持会议。

会议在严肃认真的气氛中进行,各位省委常委和省人大、省政协党组主要负责同志分别联系各自的思想、工作、生活实际,把自己摆进去,讲认识、谈体会,深刻剖析“圈子文化”和拉帮结派问题产生的根源及带来的严重危害,对整改工作提出意见建议,进一步统一了思想、深化了认识、明确了措施。

会议指出,“圈子文化”和拉帮结派问题,违反党章党规、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是党的健康肌体上的毒瘤,是政治生态恶化的重要“污染源”,危害巨大、影响恶劣。整治“圈子文化”和拉帮结派问题,是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要求,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维护党的集中统一、向党中央看齐的必然要求;是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调动广大干部积极性的现实需要;是净化政治生态,营造良好从政环境的迫切需要;是铲除腐败根源,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不断推向深入的重要举措;是营造良好干事创业环境,推动辽宁老工业基地新一轮全面振兴的重要政治保证。全省各级党委(党组)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关于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重要指示精神,牢固树立“四个意识”,自觉维护党的集中统一,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严肃认真对待中央巡视组指出的“圈子文化”和拉帮结派问题,不遮掩、不回避、不推诿,切实把自己摆进去,深刻反思、深入剖析,认清其恶劣性质和严重危害,坚决肃清其消极影响,净化和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和从政环境,为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和组织保证。

会议强调,要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以铁的纪律抵御和铲除滋生“圈子文化”和拉帮结派问题的土壤和环境。一是要始终坚定理想信念,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二是要始终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强化“四个服从”,坚持集体领导科学决策,保持清清爽爽的同志关系和上下级关系,不断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三是要始终坚持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武器,从严从实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以王珉、苏宏章、王阳、陈铁新等反面典型为镜鉴,深刻汲取教训,深入查摆剖析,维护党的纪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四是要始终坚持在严格的党内生活中锤炼党性修养,切实增强党内生活的政治性、原则性、战斗性。五是要始终抓好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的落实,以上率下、以上促下,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

会议强调,要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加强思想政治建设,用先进思想武装头脑,战胜腐朽的“圈子文化”,切实解决拉帮结派问题。把学党章党规抓严抓实,立明规矩破潜规则,真正唤起广大党员干部的党章意识、党的意识、宗旨意识、纪律意识。把学系列讲话抓严抓实,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掌握肃清“圈子文化”、解决拉帮结派问题的思想武器。把践行“四讲四有”抓紧抓实,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自觉做新时期合格党员。

会议要求,要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坚持好干部标准,落实“忠诚干净担当”“三严三实”和“讲诚信、懂规矩、守纪律”要求,从严选拔和管理监督干部,确保省市县党委换届风清气正。坚持“从严”和“认真”,敢于作为、敢于担当、敢于较真碰硬,对于拉帮结派、团团伙伙方面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处理、及时纠正,筑牢干部管理监督防线。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浅谈圈子文化和好人主义的危害

全文共 1354 字

+ 加入清单

好人主义危害不可低估。它从庸俗的关系学出发,遮蔽真相,回避矛盾,放弃批评,导致党内生活极不正常。好人主义盛行,实际上起了掩护和纵容干部错误思想和言行的作用。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浅谈圈子文化和好人主义的危害的内容,欢迎大家的查看!

在干部队伍中,有这样一类人:无论别人说什么,他都一律“好好好”“对对对”。久而久之,为自己赢得了“好好先生”的绰号。他们只讲私情而不讲党性、只讲关系而不讲原则,认为“坚持原则麻烦多,平平稳稳好处多,拉拉扯扯朋友多”。这类“好好先生”奉行的正是好人主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指出,要坚决反对党内生活中的自由主义、好人主义,这话意味深长。现在,确有一些党组织和领导干部,好人主义盛行,对错误的东西听之任之甚至随波逐流,把批评和自我批评武器丢得远远的。对上级,热衷于“吹喇叭”“抬轿子”,百般投其所好,即使明知不对,也一味迎合;对同级,“你好我好大家好”,极力保持“一团和气”;对下级,只“栽花”,不“栽刺”,该教育的不教育,该批评的不批评,甚至出了问题,还费尽心机去包庇、去掩盖。

好人主义的危害不可低估。它从庸俗的关系学出发,遮蔽真相,回避矛盾,放弃批评,导致党内生活极不正常。好人主义盛行,实际上起了掩护和纵容干部错误思想和言行的作用。一些地方的领导干部问题严重,群众屡屡有反映,但当地党委、组织部门、班子同事愣是充耳不闻、装“不知道”,甚至导致“塌方式腐败”,这正是好人主义盛行带来的恶果。

好人主义并不是什么“好东西”,“好好先生”也不是我们党需要的好干部。一堆奉行好人主义的人在一起,必然蜕变为“山头主义”“团团伙伙”。早在70多年前,毛泽东就在《反对自由主义》中,历数了好人主义的对象“熟人、同乡、同学、知心朋友、亲者、老同事、老部下”,这些对象就是“害死人”的“小圈子”雏形,就是沆瀣一气、利益攸关的“朋党”的基础。

好人主义,看起来是对人“好”,其实是对同志不负责任。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难免有缺点、犯错误,需要经常拿起批评和自我批评武器,“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许多干部犯错误,开始往往只是一个小缺口,如果这时候有人及时咬咬耳朵、拉拉袖子,早提醒、早纠正,可能就不至于越走越远,滑入错误甚至是犯罪的深渊。更何况,有的人看起来是“好人”,其实是双面人,当面不说、背后乱说,会上举手、会下摇手,当面唯唯诺诺、转身挖坑设陷,哪有半分“好人”的样子?

好人主义,意在通过讨好别人使自己得好。毋庸讳言,好人主义之所以盛行,就是因为不少“好人”得了好处,带来模仿跟风,以致“潜规则”蔚然成风。如果干部选任只是简单地以票取人,“唯票”的指挥棒下,必然会出现干部拉关系、拜门子、争票数。奉行者得了好处,讲原则、敢批评的不仅没有应有的鼓励和褒奖,甚至还被看作异类。这种“劣币驱逐良币”、“逆淘汰”,带来的结果只能是搞关系的越来越多、讲原则的越来越少。

“老好人”并不是真“好人”,“多栽花”无非是要“少栽刺”,“与人方便”终究是为了“自己方便”。克服好人主义,关键是确立科学的识人标准,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建立起不让老实人吃亏、不让“老好人”得好的价值标准。在全面从严治党新格局下,中央越来越注重凭实绩用干部,旗帜鲜明的引导下,好人主义者的好日子已不多矣。

更多热门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圈子文化和好人主义整改措施

全文共 4315 字

+ 加入清单

欧阳修写过一篇《朋党论》,他从尧舜禹汤、秦汉唐宋,对朋党的严重危害作了深刻分析,许多朝代就是亡于朋党。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有关圈子文化好人主义整改措施的内容,欢迎大家查看。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坚决杜绝一些党员干部搞“小圈子”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严肃指出:“党内决不能搞封建依附那一套,决不能搞小山头、小圈子、小团伙那一套,决不能搞门客、门宦、门附那一套,搞这种东西总有一天会出事!”纵观十八大以来因一些“老虎”“苍蝇”的落马而牵出的窝案、串案,甚至一些地方部门出现的塌方式腐败,无不与大大小小的“圈子”有关。总书记的讲话可谓直指症疾,语重心长,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值得全党同志高度重视和警惕。

我们党历来反对在党内搞“小圈子”、拉拉扯扯、另立山头。延安整风时期,就把反对宗派主义作为重要内容之一。毛主席深刻指出:“党内不同思想的对立和斗争是经常发生的,这是社会阶级矛盾和新旧事物的矛盾在党内的反映”,对于不同认识,应当通过学习讨论、批评与自我批评统一思想,即便一时不能取得一致的认识,也允许个人保留意见,但在行动上不得另搞一套。从历史上看,张国焘、王明、“四人帮”等都是搞派别活动的,都有自己的“小圈子”;从现实来看,像周永康、徐才厚、刘志军等,背后都有一个人数众多的“小圈子”,但这些人也都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正所谓“以利相交,利尽则散;以势相交,势败则倾;以权相交,权失则弃”。

中国共产党是按照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建党原则建立起来的革命党,把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全党有统一的理论基础,统一的组织原则,统一的铁的纪律,统一的奋斗目标、路线方针政策和统一的行为准则。全党必须在思想上、组织上、行动上保持高度一致,这是实现伟大而艰巨的任务所必需的,如果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就不能唱出动听的歌曲,而是一片噪音。我们党90多年的奋斗历史证明,“只有步调一致才能得胜利。”

“小圈子”古已有之。欧阳修写过一篇《朋党论》,他从尧舜禹汤、秦汉唐宋,对朋党的严重危害作了深刻分析,许多朝代就是亡于朋党。我们所指的“小圈子”就是某些以破坏党的组织原则、损害党和人民的利益,来保个人或小集团的私利乃至阴谋篡党夺权的团团伙伙。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现实的教训应当记取。搞“小圈子”的人形形色色,他们的目的和手段虽有所不同,但大都是以利禄相勾结,以升迁相依附。领导干部企图利用“小兄弟”给予支持,“小兄弟”则依靠领导干部给予提携、照顾。他们在一起吹吹拍拍、吃喝玩乐、利益输送、贪污受贿,支持亲信、排斥异己,徇私枉法、胡作非为。有的“小圈子”以亲朋故旧、同乡、同学、同事为主体,结成利益同盟;有的同气相求,相拜结盟,称兄道弟,甚至沿用青红帮的称谓;有的崇洋媚外,向党抹黑;有的与宗教甚至邪教相勾连,讲究风水,崇拜鬼神;有的“小圈子”盘根错节,难分难解。各种“小圈子”都是背离党的政治原则、组织原则和党的纪律的,他们是党的健康机体上的毒瘤,危害甚大,应当引起高度重视,坚决予以清除。

坚定理想信念,做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

理想信念是我们思想的基石,只有理想信念坚定,脚跟才能站得稳,身板才能挺得直,眼睛才能看得清,浑身才能有力量。实践证明,现在有些党员理想信念不坚定,不是一心向着大目标,而是两眼向钱看,党员意识淡薄,革命意志衰退,主动寻找依附于各种“小圈子”。理想信念的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念的滑坡是最大的滑坡,理想信念的丧失就是政治生命的完结。一个共产党员是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终身的,我们有千条万条理由与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理想而奋斗,没有一条理由搞“小圈子”。热衷于搞“小圈子”的人一定是为了一己之私利,应当悬崖勒马,我们党也应当提高警惕,向他们大喝一声,促使他们幡然醒悟。

坚定理想信念,要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当前尤其要深入学习好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是一个前后继承、创新发展的过程,没有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不可能产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当前有些同志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学习认识不足,要切记几代党的领导人指出的“老祖宗不能丢”,丢了老祖宗就会亡党亡国。要掌握科学的理论武器,同普世价值、民主社会主义、新自由主义、民主宪政等错误观点进行坚决的斗争,抵御敌对势力进行的“和平演变”和“颜色革命”,有些“小圈子”背后就有他们的影子。

要牢记苏东剧变的历史教训。苏东剧变有很多教训,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从赫鲁晓夫否定斯大林、否定苏联历史开始,搞全民党、全民国家,在全党全国人民中造成了极大的思想混乱,一夜之间一个世界大党大国销声匿迹。我们要对否定毛主席丰功伟绩,否定新中国历史的毫无根据的欺骗和捏造,进行不妥协的斗争,以正视听。

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定不移地践行群众路线

“小圈子”文化是与党的宗旨完全背离的,杜绝“小圈子”必须有“治本之道”,这个“本”就是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定不移地践行群众路线。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思想的核心和本质。毛主席入党后,考虑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人民大众的利益。他在闽西赣南苏区时就写出了《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对群众利益讲得非常深刻具体,并且提出了社会历史是人民创造的唯物史观。毛主席领导人民军队和全国各族人民,只用了22年就赶走了日本侵略者,打败了蒋介石,建立了新中国,这是划时代的变化,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又用了27年时间把一个贫穷落后的中国初步建设成为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国家,为我们今天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毛主席的丰功伟绩如果归结为一句话,就是“改变了中国,影响了世界”,毛主席没有任何自己的私利,完全以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行动指针,群众需要什么,就带领群众干什么。毛泽东思想是最好的“清醒剂”和“照妖镜”,那些想搞“小圈子”的人真应该经常拿出来“照一照”,看自己的所作所为是不是违背了党的宗旨。

现在有的党员干部群众观点淡薄,忘记了自己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有的在工作上强迫命令,欺压群众,这是必须纠正的。忘记群众就是忘本,要牢牢记住群众“是重生亲父母,我们是斗争好儿郎。”要巩固发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切实转变作风,有事同群众商量,关心群众疾苦,解决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坚持民主集中制,改进党委领导方法

民主集中制是我们党的根本组织制度,特别是在面临长期执政的考验下,更要把民主集中制建设好、执行好,真正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集中起来,坚持下去。这是实行正确领导、防止和纠正错误的法宝,也是抵制“小圈子”的锐利武器。

坚持民主集中制必须自觉执行“四个服从”,即:“党员个人服从党的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全党各个组织和全体党员服从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只有坚持“四个服从”,才能保证党在思想上、行动上的高度统一、步调一致,才能取得胜利。坚持“四个服从”又要从实际出发,坚持群众路线,把对上级负责与对群众负责有机结合起来,不能只图领导满意而侵犯群众利益。现在有些干部为取悦上级满意,欺上瞒下,弄虚作假,甚至违法乱纪,欺压群众,这是极端错误的,应当坚决予以纠正。

要认真贯彻执行党委工作制度,实行集体领导下的党委分工负责制。书记要当好“班长”,要主动负责,搞好协调、检查、指导。班长“只是一个比方”,不能个人说了算。要处理好书记与委员的关系,不能搞“一言堂”,要充分发扬民主,尊重委员意见,形成集体的智慧和工作合力。

要严格党的民主生活,经常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要克服好人主义、折中主义,真正做到对同志政治上关心和爱护。对那些搞拉拉扯扯、搞“小圈子”的人,要及时提醒,不迁就,不留情面。

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公道正派地选人用人

用什么样的人,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这也是透过一些“小圈子”暴露出的一个值得警惕的问题。党的干部政策历来是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公道正派,选贤任能。“纵观千古存亡局,尽在朝中用佞贤”,这是《东周列国志》结尾诗中的诗句,讲得非常深刻,值得我们借鉴。习近平同志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提出了培养选拔干部的五条要求: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这五个方面是统一的整体,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按照五项要求培养、选拔、使用干部就是在新时期坚持“德才兼备,任人唯贤”的路线。五项要求中,信念坚定是第一位的,是根本性问题,应予以特别注意。近几年,培养选拔管理干部工作有很大的成绩,但问题也不容回避,其中之一就是一些地方部门对讲政治重视不够,致使某些贪腐分子“带病提拔”,走上了领导岗位。要改进干部考察工作,防止那些信念动摇、心术不正的干部混入领导岗位。

要坚决反对和抵制用人上的不正之风。用干部只能以德才兼备为标准,而不能降格以求,特别是主持工作的领导干部不能搞亲亲疏疏,不能个人说了算,更不能搞“小圈子”。对违反组织人事工作纪律的应当依纪从严惩处。同时,还要大胆选拔优秀年轻干部,这是事业上的需要,不能“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要选好、管好、用好组织人事部门的同志,“打铁先得自身硬”,选干部的干部首先要过硬,要切实加强他们党性锻炼,不断提高政策水平和业务水平。自身的素质提高了,就可以把工作做得更好,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严格党的纪律,保持党的先进性

现在我们党是一个有8600多万党员的大党。党员队伍壮大了是一件好事,但也给党员教育管理带来困难。有的党员入党动机不纯,不是为了人民的利益而工作、而斗争,不是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而是企图利用执政党的地位、声望谋取个人私利,追求的是个人名位、权利、财富,这也为一些“小圈子”的出现提供了土壤。“小圈子”和不正之风是党的腐蚀剂,必须拿起党纪这把利剑,坚决彻底地清除。纪律是巩固党的组织、加强党的团结、保持行动一致、贯彻党的路线、完成各项任务的保证。党的纪律是统一的铁的纪律,所谓统一的纪律就是纪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一个党员,不论职务高低、资历深浅、党龄长短一视同仁,都必须服从统一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以及道德品质、生活作风等各方面的纪律,没有不受约束的特殊党员,谁违反了就处理谁,不能迁就照顾;所谓铁的纪律就是执纪要严,我们的纪律是钢性的,不是弹性的,不是“橡皮筋”,更不是“豆腐渣”,要克服一些地方部门执纪中失之于宽、散、软等问题。执行纪律不能怕得罪人,不能只栽花不栽刺,不能见了矛盾绕道走,要知难而上,铁面无私;不能怕别人说三道四,说得对的要听,说得不对的可以保留意见。只要纪律加强起来,党内消极腐败现象、不正之风一定会逐步得到完全的纠正。

更多热门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增强四个意识反对圈子文化和好人主义

全文共 3706 字

+ 加入清单

遵守党的纪律,必须把遵守政治纪律放在第一位。反对拉帮结派,要求党员干部牢记自己的党员身份,牢记自己的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而不是为某个人工作。要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清醒认识到党组织不是任何人的“山头”,党员不是任何人的“家奴”,从灵魂深处排除“山头主义”、“圈子文化”的干扰,消除各种困惑,坚定“三个自信”,做到“三严三实”。

政治纪律是党的生命线,是维护党的政治方向、政治原则和政治路线的行为规范,是实现党的团结和协调统一的行动准则。拉帮结派是一种严重破坏政治纪律、搞乱政治规矩的行为。如果任由其盛行,党组织就会变成一盘散沙,丧失凝聚力和战斗力。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党内决不能搞封建依附那一套,决不能搞小山头、小圈子、小团伙那一套,决不能搞门客、门宦、门附那一套。我们要认真领会、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严格执行党的政治纪律,坚决反对政治上的自由主义、个人主义和“山头主义”,坚定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维护党中央的权威。

反对拉帮结派是我们党一贯的立场和纪律要求

拉帮结派是以利益为黏合剂的思想和行为,在政治上任人唯亲、排斥异己,在经济上互为谋利、共同分赃,在人事上封官许愿、弹冠相庆,在工作上自行其是、阳奉阴违,具有极大的破坏性。在帮派内部,只知有团伙,不知有组织;只知有靠山,不知有纪律,是党内政治生活庸俗化、封建化的形式表现。我们党一贯反对搞小圈子、小团伙、小帮派。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由于斗争历史不同、工作地域不同和工作部门不同等原因,革命队伍中出现了各部分同志之间互相不了解、不团结现象,存在以宗派利益为出发点的思想和行为。毛泽东同志多次告诫全党,要反对自由主义,搞五湖四海,不要搞“山头主义”。革命战争的胜利,靠的是路线的正确、全党的团结,而导致国民党失败的重要原因是其内部派系林立,相互倾轧。改革开放以来,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进程中,党中央始终对“帮派”、 “团伙”、“山头”保持高度警惕。邓小平同志指出,党内无论如何不能形成小派系、小圈子。江泽民同志强调,一定要反对“山头主义”以及“宗派主义”。胡锦涛同志提出要“坚持五湖四海,拓宽视野选拔干部”。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思想政治教育和正风肃纪相结合,在查处腐败案件的同时,进一步严明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对搞山头、搞宗派、搞团伙、闹自由主义的行为加以严肃整治。广大党员干部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的自觉性、主动性、坚定性大大增强。但拉帮结派思想残余仍未彻底消除,有的领导干部把自己等同于组织,甚至凌驾于组织之上,把主管领域当“私人地盘”,想方设法立“山头”、当 “大王”、作“舵主”,把上下级关系搞成利益输送关系和封建的人身依附关系,工作只对利益共同体负责,而不对组织负责,使得一些地方党内政治关系不正常、政治风气污浊。习近平同志在不同场合多次直斥拉帮结派、搞“山头主义”这一政治痼疾。中央政治局开会研究部署今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时明确指出,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党内决不容忍搞团团伙伙、结党营私、拉帮结派。这再次表明了党中央治理“帮派”、“团伙”、“山头”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

坚决铲除拉帮结派生存的土壤

正如“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一样,拉帮结派现象也不是一两天就形成的,有其存在的根基和发酵的土壤。山头易守难攻,封建时代各路英雄草莽集结,拉帮结派就立起了“山头”。随着时代发展,拉帮结派形式发生了很大变化,所谓的“关系”、“靠山”、“是谁的人”、“属于哪一派”,既有因裙带关系成立的家族式山头,也有因地域关系结成的帮派;既有因共同经历如老部下、老同学结成的团伙,也有因金钱关系搭建的各种利益集团,更有政治上互相依附的团团伙伙,等等。各种关系盘根错节,错综复杂,必须从思想、制度、监督等多方面切入,多管齐下,持续发力,久久为功,才能从根本上铲除帮派主义生存的土壤。

加强纪律教育,增强党员干部纪律意识和政治自觉。政治生活中出现的拉帮结派、“圈子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是个人主义、自由主义的产物。在帮派内,党的原则被抛到一边,互相吹捧、互相举荐,政治上互相依靠,经济上互为利用;在圈子里什么话都敢讲,什么事都敢干,无法无天。究其原因,主要是一些党员干部党性意识、政治纪律意识淡化,权力观扭曲,法纪观念缺乏。必须进一步加强党的纪律教育,使广大党员干部认识到,遵守党的纪律,对组织负责,维护党的团结统一,是全党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在党的纪律面前,没有人享有特权,也没有人能例外,必须始终站稳政治立场,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远离并抵制形形色色的 “帮派”、“山头”、“圈子”。

完善党内法规,健全权力制约监督体系。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从严治党靠教育,也靠制度,二者一柔一刚,要同向发力、同时发力。从近年案件查处情况看,一些地方出现“塌方式”腐败、系统性腐败,究其原因就在于对利益共同体的权力缺乏有效的监督制约。因此,必须要以规范制约权力为中心,坚持五湖四海、公平公正使用干部为导向,建立健全以党章为根本、以民主集中制为核心,由一系列相关具体法规制度组成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科学配置各部门单位的权力和职能,规范和监督权力的运行,防止权力过度集中,产生权力依附、权力寻租行为。

严肃党内生活,强化内部监督制约。政治纪律、政治规矩的遵守执行情况,直接影响到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一些部门或单位党内政治生活庸俗化、随意化,好人主义、自由主义、形式主义等不良风气病根未绝,导致拉帮结派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纠正和整治。必须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扫除歪风邪气。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武器,坚决杜绝“家长制”和“一言堂”,摒弃相互间逢迎讨好、互相吹捧的庸俗作风,真刀真枪,红脸出汗,不断提高发现和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

严格监督执纪,营造良好政治生态。严格监督执纪,是反对拉帮结派最直接、最有力的手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在党内搞非组织活动、破坏党的团结统一的,对不严格执行请示报告等组织制度的,对长期不参加党组织活动、不能履行党员义务的,必须及时批评教育;情节严重的,要给予组织处理或纪律处分。有的人在所谓的“圈子”和“大树”的庇护下,尝到不少甜头,心存侥幸,对党的纪律视而不见、置若罔闻。对热衷拉帮结派、党同伐异、团团伙伙,搞山头主义、排斥异己和搞人身依附行为的领导干部,要敢于坚持原则,动真碰硬,按照从严治党、依规治党的要求,加大监督执纪问责力度。

领导干部要带头反对拉帮结派

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政党,与资产阶级政党有本质上的区别,不允许指导思想多元化,也不允许各种“派系”、“团伙”、“山头”存在,必须在思想和行动上保持绝对统一。否则,我们党就不能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一些地方或领域出现“石油帮”、“秘书帮”、“山西帮”现象,主要是领导干部把权力异化、私有化,变成个人谋私的工具。铲除公共权力体系拉帮结派的土壤,除了加强监督管理外,更要求领导干部带头,从党的利益出发,不搞拉帮结派,不搞团团伙伙,维护党的团结统一。

强化责任担当意识,带头落实管党治党责任。反对拉帮结派,是管党治党的重要内容。领导干部是从严管党治党的第一责任人,既要对自家的“责任田”负责,管好人、管好事,更要管好自己。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发出的“全党必须警醒起来”的告诫,坚决抵制拉帮结派的“圈子文化”,不能放松自我要求,不能只挂帅不出征,喊喊口号作作秀,更不能作“双面人”,台上反帮派,台下搞团伙。要坚持从自己做起,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抓一级,明确责任,层层抓落实,增强各级党组织从严管党治党的意识,确保“城池”万无一失。

始终保持政治定力,带头遵守党的政治纪律。遵守党的纪律,必须把遵守政治纪律放在第一位。反对拉帮结派,要求党员干部不能淡薄党员意识、模糊角色,把自己混同于一般群众,而要牢记自己的党员身份,牢记自己的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而不是为某个人工作。要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清醒认识到党组织不是任何人的“山头”,党员不是任何人的“家奴”,从灵魂深处排除“山头主义”“圈子文化”的干扰,消除各种困惑,坚定“三个自信”,做到“三严三实”。党员领导干部由于自己的权力、地位和岗位的特殊影响,才是形成团伙最重要的根源。因此,在反对拉帮结派中,必须抓好对领导干部的监督,让领导干部从思想上提高对拉帮结派危害性的认识,行动上自觉反对各种违反政治纪律的行为,严守政治规矩,确保自己的所思所言、所作所为符合政治规矩。

以钉钉子精神,带头执行党规党纪。党规党纪要发挥作用,执行是关键,如选人用人管人、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等方面的规定、纪律很多, 一定要不折不扣执行到位。“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只有领导干部带头严格执行制度,遵守党纪国法,才能带动全社会形成遵纪守法的良好氛围,使人身依附、拉帮结派、搞小圈子无路可遁。领导干部要带头讲党性、讲政治、讲操守,做遵守政治纪律的模范,在党爱党、忧党、为党。要率先垂范,自觉担负起维护和执行党规党纪的责任,把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真正落到实处。

更多热门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增强四个意识反对圈子文化和好人主义发言稿

全文共 805 字

+ 加入清单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日前刊文指出,一些腐败分子为了保住并攫取更大经济利益,在政治上有更大的诉求,从而搞团团伙伙、搞小圈子,这对党造成的损害更大,严重危害党和国家政治安全。

一些官员热衷于搞团团伙伙、搞小圈子,其实是“山头主义”和“圈子文化”作祟。“山头主义”和“圈子文化”的兴起,使礼尚往来乃至仪礼文化,被异化为世俗化、功利化的捷径通道。特别是,圈子化、裙带化现象加剧,排他性日趋严重,“官场生态”不佳,从而导致少数党员干部心态失衡、信仰迷失,要么选择“捞金”,要么选择“争权”。可见,治理“圈子文化”,是营造风清气正“官场文化”的迫切要求。

治理“圈子文化”,应对“一把手”限权。诚如专家所言,在当前体制下,对于干部任命,“一把手”权力过大,如果跟对了人,就会获得提拔重用,所以许多人会把进入某些“圈子”视为成功捷径。因此,要对党政“一把手”的权力进行科学界定,明确权力范围,用权必须讲程序,权责要一致,有多大的权,就要担多大的责,权责不能失衡。比如,一些地方规定“一把手不直管人财物”等重大事项,就是分解、限制和规范“一把手”权力的一项制度。

治理“圈子文化”,应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要建立起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用人机制,褒奖那些埋头苦干、狠抓落实的干部,教育和调整那些只尚空谈、不干实事的干部,问责那些弄虚作假、跑官要官的干部,努力营造崇尚实干、恪尽职守、乐于奉献的良好氛围,引导和激励各级领导干部把精力集中到干实事上,把本领施展到抓落实上,把智慧用到谋发展上,自觉远离、抵制“山头主义”和“圈子文化”。

治理“圈子文化”,应成为反腐题中之义。不可否认,“山头主义”和“圈子文化”,本身就是一种官场腐败,必须予以重点打击。反腐不仅仅是抓几个贪官,更是对深层“官场文化”甚至是社会观念的触动和改变。因此,每个党员干部都应该时常反躬自省,问一问自己身上有没有“圈子”的观念,如果有,就应坚决改正,否则,难免深受其害。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反对圈子文化好人主义发言稿

全文共 4221 字

+ 加入清单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坚决杜绝一些党员干部搞“小圈子”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严肃指出:“党内决不能搞封建依附那一套,决不能搞小山头、小圈子、小团伙那一套,决不能搞门客、门宦、门附那一套,搞这种东西总有一天会出事!”纵观十八大以来因一些“老虎”“苍蝇”的落马而牵出的窝案、串案,甚至一些地方部门出现的塌方式腐败,无不与大大小小的“圈子”有关。总书记的讲话可谓直指症疾,语重心长,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值得全党同志高度重视和警惕。

我们党历来反对在党内搞“小圈子”、拉拉扯扯、另立山头。延安整风时期,就把反对宗派主义作为重要内容之一。毛主席深刻指出:“党内不同思想的对立和斗争是经常发生的,这是社会阶级矛盾和新旧事物的矛盾在党内的反映”,对于不同认识,应当通过学习讨论、批评与自我批评统一思想,即便一时不能取得一致的认识,也允许个人保留意见,但在行动上不得另搞一套。从历史上看,张国焘、王明、“四人帮”等都是搞派别活动的,都有自己的“小圈子”;从现实来看,像周永康、徐才厚、刘志军等,背后都有一个人数众多的“小圈子”,但这些人也都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正所谓“以利相交,利尽则散;以势相交,势败则倾;以权相交,权失则弃”。

中国共产党是按照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建党原则建立起来的革命党,把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全党有统一的理论基础,统一的组织原则,统一的铁的纪律,统一的奋斗目标、路线方针政策和统一的行为准则。全党必须在思想上、组织上、行动上保持高度一致,这是实现伟大而艰巨的任务所必需的,如果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就不能唱出动听的歌曲,而是一片噪音。我们党90多年的奋斗历史证明,“只有步调一致才能得胜利。”

“小圈子”古已有之。欧阳修写过一篇《朋党论》,他从尧舜禹汤、秦汉唐宋,对朋党的严重危害作了深刻分析,许多朝代就是亡于朋党。我们所指的“小圈子”就是某些以破坏党的组织原则、损害党和人民的利益,来保个人或小集团的私利乃至阴谋篡党夺权的团团伙伙。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现实的教训应当记取。搞“小圈子”的人形形色色,他们的目的和手段虽有所不同,但大都是以利禄相勾结,以升迁相依附。领导干部企图利用“小兄弟”给予支持,“小兄弟”则依靠领导干部给予提携、照顾。他们在一起吹吹拍拍、吃喝玩乐、利益输送、贪污受贿,支持亲信、排斥异己,徇私枉法、胡作非为。有的“小圈子”以亲朋故旧、同乡、同学、同事为主体,结成利益同盟;有的同气相求,相拜结盟,称兄道弟,甚至沿用青红帮的称谓;有的崇洋媚外,向党抹黑;有的与宗教甚至邪教相勾连,讲究风水,崇拜鬼神;有的“小圈子”盘根错节,难分难解。各种“小圈子”都是背离党的政治原则、组织原则和党的纪律的,他们是党的健康机体上的毒瘤,危害甚大,应当引起高度重视,坚决予以清除。

坚定理想信念,做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

理想信念是我们思想的基石,只有理想信念坚定,脚跟才能站得稳,身板才能挺得直,眼睛才能看得清,浑身才能有力量。实践证明,现在有些党员理想信念不坚定,不是一心向着大目标,而是两眼向钱看,党员意识淡薄,革命意志衰退,主动寻找依附于各种“小圈子”。理想信念的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念的滑坡是最大的滑坡,理想信念的丧失就是政治生命的完结。一个共产党员是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终身的,我们有千条万条理由与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理想而奋斗,没有一条理由搞“小圈子”。热衷于搞“小圈子”的人一定是为了一己之私利,应当悬崖勒马,我们党也应当提高警惕,向他们大喝一声,促使他们幡然醒悟。

坚定理想信念,要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当前尤其要深入学习好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是一个前后继承、创新发展的过程,没有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不可能产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当前有些同志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学习认识不足,要切记几代党的领导人指出的“老祖宗不能丢”,丢了老祖宗就会亡党亡国。要掌握科学的理论武器,同普世价值、民主社会主义、新自由主义、民主宪政等错误观点进行坚决的斗争,抵御敌对势力进行的“和平演变”和“颜色革命”,有些“小圈子”背后就有他们的影子。

要牢记苏东剧变的历史教训。苏东剧变有很多教训,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从赫鲁晓夫否定斯大林、否定苏联历史开始,搞全民党、全民国家,在全党全国人民中造成了极大的思想混乱,一夜之间一个世界大党大国销声匿迹。我们要对否定毛主席丰功伟绩,否定新中国历史的毫无根据的欺骗和捏造,进行不妥协的斗争,以正视听。

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定不移地践行群众路线

“小圈子”文化是与党的宗旨完全背离的,杜绝“小圈子”必须有“治本之道”,这个“本”就是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定不移地践行群众路线。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思想的核心和本质。毛主席入党后,考虑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人民大众的利益。他在闽西赣南苏区时就写出了《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对群众利益讲得非常深刻具体,并且提出了社会历史是人民创造的唯物史观。毛主席领导人民军队和全国各族人民,只用了22年就赶走了日本侵略者,打败了蒋介石,建立了新中国,这是划时代的变化,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又用了27年时间把一个贫穷落后的中国初步建设成为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国家,为我们今天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毛主席的丰功伟绩如果归结为一句话,就是“改变了中国,影响了世界”,毛主席没有任何自己的私利,完全以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行动指针,群众需要什么,就带领群众干什么。毛泽东思想是最好的“清醒剂”和“照妖镜”,那些想搞“小圈子”的人真应该经常拿出来“照一照”,看自己的所作所为是不是违背了党的宗旨。

现在有的党员干部群众观点淡薄,忘记了自己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有的在工作上强迫命令,欺压群众,这是必须纠正的。忘记群众就是忘本,要牢牢记住群众“是重生亲父母,我们是斗争好儿郎。”要巩固发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切实转变作风,有事同群众商量,关心群众疾苦,解决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坚持民主集中制,改进党委领导方法

民主集中制是我们党的根本组织制度,特别是在面临长期执政的考验下,更要把民主集中制建设好、执行好,真正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集中起来,坚持下去。这是实行正确领导、防止和纠正错误的法宝,也是抵制“小圈子”的锐利武器。

坚持民主集中制必须自觉执行“四个服从”,即:“党员个人服从党的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全党各个组织和全体党员服从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只有坚持“四个服从”,才能保证党在思想上、行动上的高度统一、步调一致,才能取得胜利。坚持“四个服从”又要从实际出发,坚持群众路线,把对上级负责与对群众负责有机结合起来,不能只图领导满意而侵犯群众利益。现在有些干部为取悦上级满意,欺上瞒下,弄虚作假,甚至违法乱纪,欺压群众,这是极端错误的,应当坚决予以纠正。

要认真贯彻执行党委工作制度,实行集体领导下的党委分工负责制。书记要当好“班长”,要主动负责,搞好协调、检查、指导。班长“只是一个比方”,不能个人说了算。要处理好书记与委员的关系,不能搞“一言堂”,要充分发扬民主,尊重委员意见,形成集体的智慧和工作合力。

要严格党的民主生活,经常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要克服好人主义、折中主义,真正做到对同志政治上关心和爱护。对那些搞拉拉扯扯、搞“小圈子”的人,要及时提醒,不迁就,不留情面。

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公道正派地选人用人

用什么样的人,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这也是透过一些“小圈子”暴露出的一个值得警惕的问题。党的干部政策历来是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公道正派,选贤任能。“纵观千古存亡局,尽在朝中用佞贤”,这是《东周列国志》结尾诗中的诗句,讲得非常深刻,值得我们借鉴。习近平同志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提出了培养选拔干部的五条要求: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这五个方面是统一的整体,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按照五项要求培养、选拔、使用干部就是在新时期坚持“德才兼备,任人唯贤”的路线。五项要求中,信念坚定是第一位的,是根本性问题,应予以特别注意。近几年,培养选拔管理干部工作有很大的成绩,但问题也不容回避,其中之一就是一些地方部门对讲政治重视不够,致使某些贪腐分子“带病提拔”,走上了领导岗位。要改进干部考察工作,防止那些信念动摇、心术不正的干部混入领导岗位。

要坚决反对和抵制用人上的不正之风。用干部只能以德才兼备为标准,而不能降格以求,特别是主持工作的领导干部不能搞亲亲疏疏,不能个人说了算,更不能搞“小圈子”。对违反组织人事工作纪律的应当依纪从严惩处。同时,还要大胆选拔优秀年轻干部,这是事业上的需要,不能“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要选好、管好、用好组织人事部门的同志,“打铁先得自身硬”,选干部的干部首先要过硬,要切实加强他们党性锻炼,不断提高政策水平和业务水平。自身的素质提高了,就可以把工作做得更好,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严格党的纪律,保持党的先进性

现在我们党是一个有8600多万党员的大党。党员队伍壮大了是一件好事,但也给党员教育管理带来困难。有的党员入党动机不纯,不是为了人民的利益而工作、而斗争,不是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而是企图利用执政党的地位、声望谋取个人私利,追求的是个人名位、权利、财富,这也为一些“小圈子”的出现提供了土壤。“小圈子”和不正之风是党的腐蚀剂,必须拿起党纪这把利剑,坚决彻底地清除。纪律是巩固党的组织、加强党的团结、保持行动一致、贯彻党的路线、完成各项任务的保证。党的纪律是统一的铁的纪律,所谓统一的纪律就是纪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一个党员,不论职务高低、资历深浅、党龄长短一视同仁,都必须服从统一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以及道德品质、生活作风等各方面的纪律,没有不受约束的特殊党员,谁违反了就处理谁,不能迁就照顾;所谓铁的纪律就是执纪要严,我们的纪律是钢性的,不是弹性的,不是“橡皮筋”,更不是“豆腐渣”,要克服一些地方部门执纪中失之于宽、散、软等问题。执行纪律不能怕得罪人,不能只栽花不栽刺,不能见了矛盾绕道走,要知难而上,铁面无私;不能怕别人说三道四,说得对的要听,说得不对的可以保留意见。只要纪律加强起来,党内消极腐败现象、不正之风一定会逐步得到完全的纠正。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好人主义的治理路径

全文共 1462 字

+ 加入清单

好人主义在党内由来已久,而且现在颇有市场,是党内政治生活中的一个顽症,治顽症必须下猛药,综合施治,既治标又治本。正在开展的以“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为总要求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我们克服好人主义提供了有利契机。我们要抓住这一契机,拿起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一锐利武器,增强党内生活的政治性、原则性、战斗性,去除好人主义,净化政治生态。

加强党性锻炼和修养是克服好人主义的基本前提。好人主义的实质是个人主义,是把个人名利得失放在党性原则之上的价值选择。精于算计个人得失的人、四面讨好的人,往往也是功利私心比较重的人。好人主义无非是怕得罪人,担心会丢选票,影响个人利益。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党员领导干部要把好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这一“总开关”,始终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事业为重,敢于担当,不可无原则地趋利避害,面对大是大非要旗帜鲜明、立场坚定,面对软弱涣散要敢抓敢管、动真碰硬,面对歪风邪气要坚决抵制、决不退让,真正做到党的事业重如山,个人名利淡如水,宁可得罪人吃眼前亏,决不放弃原则当老好人。

健全党内生活制度是克服好人主义的核心内容。一些单位好人主义盛行,与党内生活制度不健全、党内缺少批评与自我批评的环境、缺乏有效的监督检查有关。有的单位党委民主生活会成了表扬与自我表扬的评功摆好会,征求意见成了征求赞扬,批评意见没有了,连“希望”和“建议”也不提了。要严格党内组织生活制度,增强党内生活的政治性、原则性、战斗性,着眼于解决党内存在的各种思想和实际问题。党内民主生活会要把开展认真的而不是敷衍的批评与自我批评作为重要内容,坚持真理、修正错误,触动思想、触及灵魂。要认真贯彻党章规定,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贯彻党员权利保障条例,充分发扬党内民主,尊重党员主体地位,鼓励讲真话、讲实话、讲心里话,允许不同意见碰撞和争论,使好人主义在党内失去生存的环境和土壤。

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是克服好人主义的重要保证。当前随着干部工作民主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群众评议、民主推荐,在决定干部进退上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一些地方存在的简单以票取人的倾向,无形中助长了好人主义。有的干部不是把主要精力用在为民办实事上,而是放在拉关系、争选票上。要坚持正确的选人用人标准,大胆起用那些敢于坚持原则、动真碰硬、敢抓敢管的人,营造一种支持干事业的人的良好氛围。要正确对待群众推荐票,既引导群众珍惜自己的民主权利,投好自己神圣的一票,又重视分析群众推荐票中的真实成分,真正做到既坚持群众公认,又不简单以票取人,通过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带动和促进党风、政风、行风和社会风气的好转。

发挥领导干部表率作用是克服好人主义的根本要求。有的同志敢抓敢管,却忽视了工作方法,得罪了一部分人,领导就认为他群众基础不好、领导工作方法欠佳、政治上不成熟等等。这样,一些同志原本想坚持的,也不坚持了;原本想反对的,也不反对了。要看到,一个干部只要工作,就要处理各种矛盾,就难免得罪人,但是只要代表的是绝大多数群众的根本利益,我们就应该坚持,而且最终会得到群众的理解。在党内生活中,领导干部以身作则、走在前面,普通党员干部就能紧紧跟上。领导干部一定要以身作则,敢于带头动真碰硬,同时鼓励和支持下级坚持原则、讲真话、道实情、提意见,在党内大力营造敢说真话、愿说真话、争说真话的良好环境。只要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在这个问题上旗帜鲜明,坚持原则,树立正确的导向,坚决维护党的纪律的严肃性,好人主义就会在党内失去市场。

更多热门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增强四个意识反对圈子文化和好人主义发言稿

全文共 1534 字

+ 加入清单

20日,市委常委会召开(扩大)会议,宣读省委对鞍山市委领导班子调整决定,部署整治“圈子文化”和拉帮结派问题、防御强降雨等工作,听取我市关于中央巡视“回头看”反馈意见整改落实情况汇报,传达学习全省组织系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座谈会精神。市委书记王世伟主持会议并讲话。

会议宣读了省委对鞍山市委领导班子调整的决定。省委决定李勇同志任鞍山市委委员、常委。李勇在表态发言中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将做到对党绝对忠诚,当一名合格的参谋助手;做到敢于担当,服务全市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做到自身干净,永葆为民、务实、清廉的政治本色,以自身正、自身净、自身硬的良好形象,为党工作,为人民服务,为鞍山的稳定和发展作出应有贡献。王世伟代表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及全市领导干部对省委关于鞍山市委领导班子成员调整的决定表示坚决拥护。他指出,省委同意李勇同志任鞍山市委常委,是省委从鞍山工作大局出发,经过通盘考虑,慎重研究做出的决定,是省委进一步加强鞍山市委领导班子建设的重要举措,也体现了省委对鞍山工作的认可和对鞍山干部队伍的爱护。鞍山市市级领导班子全体成员及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将坚决拥护省委的决定,进一步统一思想,对李勇同志的工作给予全力支持。希望李勇同志能够迅速进入新角色,发挥作用,在原有工作基础上,取得新的更大的成绩。

会上,各位市委常委和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协党组主要负责同志结合各自思想和工作实际,把自己摆进去,严肃认真地剖析“圈子文化”和拉帮结派问题产生的根源及严重危害,对整改工作提出意见建议。会议指出,“圈子文化”和拉帮结派问题是破坏党的纪律、影响党的集中统一的“危险杀手”,会严重挫伤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必然滋生和加剧腐败。我们必须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上来,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安排部署,下大力气整治“圈子文化”,坚决打赢净化和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和从政环境的攻坚战。

会议强调,要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牢固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筑牢抵御“圈子文化”侵袭的思想防线。要严格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始终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始终坚持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武器,努力打造健康和谐的同志关系和上下级关系。要牢固树立正确用人导向,加大干部交流力度,加强和改进干部管理监督,着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各级党委(党组)和各相关部门要认真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真正形成清除“圈子文化”、整治拉帮结派问题的合力,不断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推向深入。

会议强调,要继续巩固扩大中央巡视“回头看”反馈意见整改落实成果,锲而不舍、常抓不懈、久久为功,把整改落实的好势头保持下去。要全面构建从严治党长效机制,真正做到惩防并举、标本兼治。要把整改落实与推动振兴发展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凝聚各方智慧力量,努力营造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万众一心推动振兴发展的浓厚氛围。

会议强调,全市各级党组织要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全省组织系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座谈会精神,把讲话精神贯穿“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全过程,全力推进中央巡视“回头看”反馈意见的整改落实,切实做好市县党委换届工作,切实用讲话中的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指导和推动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实践。

会议要求,全市上下要高度重视这次强降雨防御工作,各地区各部门党政一把手要切实负起责任,全面部署好应对这次强降雨工作,认真落实好防汛应急预案,进一步加强巡查排查和抢险物资人员准备,全面做好泥石流易发、尾矿坝、水库等重点区域人员转移等各项工作。市委常委和市级领导要严格落实领导包保责任制,迅速赶赴包保地区,坐镇指挥,统筹协调各方力量,共同做好防御强降雨工作,全力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增强四个意识反对圈子文化和好人主义

全文共 4212 字

+ 加入清单

习近平总书记对坚决杜绝一些党员干部搞“小圈子”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严肃指出:“党内决不能搞封建依附那一套,决不能搞小山头、小圈子、小团伙那一套,决不能搞门客、门宦、门附那一套,搞这种东西总有一天会出事!”纵观十八大以来因一些“老虎”“苍蝇”的落马而牵出的窝案、串案,甚至一些地方部门出现的塌方式腐败,无不与大大小小的“圈子”有关。总书记的讲话可谓直指症疾,语重心长,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值得全党同志高度重视和警惕。

我们党历来反对在党内搞“小圈子”、拉拉扯扯、另立山头。延安整风时期,就把反对宗派主义作为重要内容之一。毛主席深刻指出:“党内不同思想的对立和斗争是经常发生的,这是社会阶级矛盾和新旧事物的矛盾在党内的反映”,对于不同认识,应当通过学习讨论、批评与自我批评统一思想,即便一时不能取得一致的认识,也允许个人保留意见,但在行动上不得另搞一套。从历史上看,张国焘、王明、“四人帮”等都是搞派别活动的,都有自己的“小圈子”;从现实来看,像周永康、徐才厚、刘志军等,背后都有一个人数众多的“小圈子”,但这些人也都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正所谓“以利相交,利尽则散;以势相交,势败则倾;以权相交,权失则弃”。

中国共产党是按照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建党原则建立起来的革命党,把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全党有统一的理论基础,统一的组织原则,统一的铁的纪律,统一的奋斗目标、路线方针政策和统一的行为准则。全党必须在思想上、组织上、行动上保持高度一致,这是实现伟大而艰巨的任务所必需的,如果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就不能唱出动听的歌曲,而是一片噪音。我们党90多年的奋斗历史证明,“只有步调一致才能得胜利。”

“小圈子”古已有之。欧阳修写过一篇《朋党论》,他从尧舜禹汤、秦汉唐宋,对朋党的严重危害作了深刻分析,许多朝代就是亡于朋党。我们所指的“小圈子”就是某些以破坏党的组织原则、损害党和人民的利益,来保个人或小集团的私利乃至阴谋篡党夺权的团团伙伙。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现实的教训应当记取。搞“小圈子”的人形形色色,他们的目的和手段虽有所不同,但大都是以利禄相勾结,以升迁相依附。领导干部企图利用“小兄弟”给予支持,“小兄弟”则依靠领导干部给予提携、照顾。他们在一起吹吹拍拍、吃喝玩乐、利益输送、贪污受贿,支持亲信、排斥异己,徇私枉法、胡作非为。有的“小圈子”以亲朋故旧、同乡、同学、同事为主体,结成利益同盟;有的同气相求,相拜结盟,称兄道弟,甚至沿用青红帮的称谓;有的崇洋媚外,向党抹黑;有的与宗教甚至邪教相勾连,讲究风水,崇拜鬼神;有的“小圈子”盘根错节,难分难解。各种“小圈子”都是背离党的政治原则、组织原则和党的纪律的,他们是党的健康机体上的毒瘤,危害甚大,应当引起高度重视,坚决予以清除。

坚定理想信念,做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

理想信念是我们思想的基石,只有理想信念坚定,脚跟才能站得稳,身板才能挺得直,眼睛才能看得清,浑身才能有力量。实践证明,现在有些党员理想信念不坚定,不是一心向着大目标,而是两眼向钱看,党员意识淡薄,革命意志衰退,主动寻找依附于各种“小圈子”。理想信念的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念的滑坡是最大的滑坡,理想信念的丧失就是政治生命的完结。一个共产党员是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终身的,我们有千条万条理由与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理想而奋斗,没有一条理由搞“小圈子”。热衷于搞“小圈子”的人一定是为了一己之私利,应当悬崖勒马,我们党也应当提高警惕,向他们大喝一声,促使他们幡然醒悟。

坚定理想信念,要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当前尤其要深入学习好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是一个前后继承、创新发展的过程,没有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不可能产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当前有些同志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学习认识不足,要切记几代党的领导人指出的“老祖宗不能丢”,丢了老祖宗就会亡党亡国。要掌握科学的理论武器,同普世价值、民主社会主义、新自由主义、民主宪政等错误观点进行坚决的斗争,抵御敌对势力进行的“和平演变”和“颜色革命”,有些“小圈子”背后就有他们的影子。

要牢记苏东剧变的历史教训。苏东剧变有很多教训,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从赫鲁晓夫否定斯大林、否定苏联历史开始,搞全民党、全民国家,在全党全国人民中造成了极大的思想混乱,一夜之间一个世界大党大国销声匿迹。我们要对否定毛主席丰功伟绩,否定新中国历史的毫无根据的欺骗和捏造,进行不妥协的斗争,以正视听。

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定不移地践行群众路线

“小圈子”文化是与党的宗旨完全背离的,杜绝“小圈子”必须有“治本之道”,这个“本”就是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定不移地践行群众路线。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思想的核心和本质。毛主席入党后,考虑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人民大众的利益。他在闽西赣南苏区时就写出了《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对群众利益讲得非常深刻具体,并且提出了社会历史是人民创造的唯物史观。毛主席领导人民军队和全国各族人民,只用了22年就赶走了日本侵略者,打败了蒋介石,建立了新中国,这是划时代的变化,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又用了27年时间把一个贫穷落后的中国初步建设成为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国家,为我们今天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毛主席的丰功伟绩如果归结为一句话,就是“改变了中国,影响了世界”,毛主席没有任何自己的私利,完全以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行动指针,群众需要什么,就带领群众干什么。毛泽东思想是最好的“清醒剂”和“照妖镜”,那些想搞“小圈子”的人真应该经常拿出来“照一照”,看自己的所作所为是不是违背了党的宗旨。

现在有的党员干部群众观点淡薄,忘记了自己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有的在工作上强迫命令,欺压群众,这是必须纠正的。忘记群众就是忘本,要牢牢记住群众“是重生亲父母,我们是斗争好儿郎。”要巩固发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切实转变作风,有事同群众商量,关心群众疾苦,解决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坚持民主集中制,改进党委领导方法

民主集中制是我们党的根本组织制度,特别是在面临长期执政的考验下,更要把民主集中制建设好、执行好,真正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集中起来,坚持下去。这是实行正确领导、防止和纠正错误的法宝,也是抵制“小圈子”的锐利武器。

坚持民主集中制必须自觉执行“四个服从”,即:“党员个人服从党的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全党各个组织和全体党员服从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只有坚持“四个服从”,才能保证党在思想上、行动上的高度统一、步调一致,才能取得胜利。坚持“四个服从”又要从实际出发,坚持群众路线,把对上级负责与对群众负责有机结合起来,不能只图领导满意而侵犯群众利益。现在有些干部为取悦上级满意,欺上瞒下,弄虚作假,甚至违法乱纪,欺压群众,这是极端错误的,应当坚决予以纠正。

要认真贯彻执行党委工作制度,实行集体领导下的党委分工负责制。书记要当好“班长”,要主动负责,搞好协调、检查、指导。班长“只是一个比方”,不能个人说了算。要处理好书记与委员的关系,不能搞“一言堂”,要充分发扬民主,尊重委员意见,形成集体的智慧和工作合力。

要严格党的民主生活,经常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要克服好人主义、折中主义,真正做到对同志政治上关心和爱护。对那些搞拉拉扯扯、搞“小圈子”的人,要及时提醒,不迁就,不留情面。

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公道正派地选人用人

用什么样的人,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这也是透过一些“小圈子”暴露出的一个值得警惕的问题。党的干部政策历来是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公道正派,选贤任能。“纵观千古存亡局,尽在朝中用佞贤”,这是《东周列国志》结尾诗中的诗句,讲得非常深刻,值得我们借鉴。习近平同志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提出了培养选拔干部的五条要求: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这五个方面是统一的整体,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按照五项要求培养、选拔、使用干部就是在新时期坚持“德才兼备,任人唯贤”的路线。五项要求中,信念坚定是第一位的,是根本性问题,应予以特别注意。近几年,培养选拔管理干部工作有很大的成绩,但问题也不容回避,其中之一就是一些地方部门对讲政治重视不够,致使某些贪腐分子“带病提拔”,走上了领导岗位。要改进干部考察工作,防止那些信念动摇、心术不正的干部混入领导岗位。

要坚决反对和抵制用人上的不正之风。用干部只能以德才兼备为标准,而不能降格以求,特别是主持工作的领导干部不能搞亲亲疏疏,不能个人说了算,更不能搞“小圈子”。对违反组织人事工作纪律的应当依纪从严惩处。同时,还要大胆选拔优秀年轻干部,这是事业上的需要,不能“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要选好、管好、用好组织人事部门的同志,“打铁先得自身硬”,选干部的干部首先要过硬,要切实加强他们党性锻炼,不断提高政策水平和业务水平。自身的素质提高了,就可以把工作做得更好,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严格党的纪律,保持党的先进性

现在我们党是一个有8600多万党员的大党。党员队伍壮大了是一件好事,但也给党员教育管理带来困难。有的党员入党动机不纯,不是为了人民的利益而工作、而斗争,不是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而是企图利用执政党的地位、声望谋取个人私利,追求的是个人名位、权利、财富,这也为一些“小圈子”的出现提供了土壤。“小圈子”和不正之风是党的腐蚀剂,必须拿起党纪这把利剑,坚决彻底地清除。纪律是巩固党的组织、加强党的团结、保持行动一致、贯彻党的路线、完成各项任务的保证。党的纪律是统一的铁的纪律,所谓统一的纪律就是纪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一个党员,不论职务高低、资历深浅、党龄长短一视同仁,都必须服从统一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以及道德品质、生活作风等各方面的纪律,没有不受约束的特殊党员,谁违反了就处理谁,不能迁就照顾;所谓铁的纪律就是执纪要严,我们的纪律是钢性的,不是弹性的,不是“橡皮筋”,更不是“豆腐渣”,要克服一些地方部门执纪中失之于宽、散、软等问题。执行纪律不能怕得罪人,不能只栽花不栽刺,不能见了矛盾绕道走,要知难而上,铁面无私;不能怕别人说三道四,说得对的要听,说得不对的可以保留意见。只要纪律加强起来,党内消极腐败现象、不正之风一定会逐步得到完全的纠正。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当前圈子文化和好人主义具体表现

全文共 2041 字

+ 加入清单

好人主义”并不是什么真“好人”。八面玲珑、当面讨好的“好人”,往往心中有着一把算盘。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圈子文化和好人主义具体表现的内容,欢迎大家查看。

“好人”本来众心向往之,但“好人主义”却不是个好东西。这既是某些地方流行“为官不为”的重要风气来源,更是某些官场风行明潜规则的“哲学基础”。习近平同志把“治理好人主义等不良风气”作为“整治党风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警醒全党“十分注意”。就在近日网上热传的总书记“十句硬话”中,就有着他对“好人主义”的一语中的——“你在消极腐败现象面前当好人,在党和人民面前就当不成好人,二者不可兼得”……

不知何年何月起,“一把手”成了部门主官的代名词,成为一言九鼎的关键词。应当说,一个干部能够从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一把手,并非易事。党要培养一个部门一把手,需从德、能、勤、绩、廉等五个方面全面考察,可谓精挑细选,用心良苦。作为关键岗位关键人,绝大多数一把手,都能不负重托,忠实履职。

但一把手不好当,有的人并不见得清楚。就说一把手的“手”,非比寻常,一旦出手,便在阳光下照,在火堆上烤,众目睽睽之下,街区田坎之间,所思所想,所作所为,党纪不能违,民心不可欺。所以说,一把手的手,伸缩之中,收放之际,动静之间,有学问,有节操,有规矩,有约束。

现实中,有的一把手自以为是,刚愎自用,大事不松手,小事不放手,正如有的同志批评的,工作中眉毛胡子一把抓,决策中不讲民主一言堂,花钱上大手大脚一支笔,用人上任人唯亲一哆嗦,最后狂妄自大,违纪违法。

有的一把手高估自己,志大才疏,大事做不了,小事不愿干,执行力弱,台上讲得头头是道,台下干不出啥名堂,遇到困难袖手旁观,遇到责任置身事外,成为不接地气、不察民情、不干实事的“甩手掌柜”。

有的一把手手眼神通,上下其手,置党纪国法于脑后,丧德失节,纵欲奢靡,利用手中权力,拉帮结派,胡作非为,把家里搞得盘满钵满,把小团伙搞得肥头大耳,把工作搞得一塌糊涂,把单位搞得乌烟瘴气。孰不知,正如陈毅同志所云,“手莫伸,伸手必被捉。党与人民在监督,万目睽睽难逃脱”。

“党内生活中的好人主义”,首先突出表现在一些领导干部的“执政风格”上。一是不讲原则、不敢批评。有的地方、有些单位,不正之风“风起云涌”,但是那里的“一把手”,听而不闻、视而不见,听凭风气越刮越烈。二是不敢担当、不负责任。深化改革进入了深水区,“剩下的都是硬骨头”,然而有些领导同志,却奉行改革面前的“好人主义”。总之,他们决不冒“得罪人”的风险,决不愿背任何“骂名”,就要做一个维持现状的“太平官”,尤其当一个维护既得利益的“好官”。

一些领导干部奉行“好人主义”,不但使一个地方、一个单位“批评与自我批评”荡然无存,而且上行下效,形成了庸俗的官风和林林总总的潜规则。比如说,班子内“一团和气”,出了事儿回避掩盖,宁可得罪事业,也不得罪同僚,宁可丧失原则,也不伤害感情;又比如说,同志间“低头不见抬头见”,面子至上、友情第一,明知不对也少说为佳;再比如说,上下级讲究“和谐”,下级有问题,“上面”包着、护着,下级则对“老板”随声附和、奉承捧场。

“好人主义”并不是什么真“好人”。八面玲珑、当面讨好的“好人”,往往心中有着一把算盘。比如说追求“群众关系好”的“美誉”,“好人”往往得票多、争议少、“大家没什么意见”,又比如说某些上级考“官”,讲的是“稳重、稳健、稳妥”,而“好人”们治下,往往班子“没矛盾”,下属“没意见”,群众也摆得平。纵然“无为”,但也没有“麻烦”,不出“乱子”不捅“娄子”,他们常常成为干部队伍中的普遍“示范”,“教育”了更多的官员,使其顿悟“上”与“下”的“秘诀”。

从严治党,依法治国,干事创业,关键是各级各部门的一把手,也就是“关键少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对一把手的监督”“保证领导干部做到位高不擅权、权重不谋私”。所以,管住一把手,管住一把手的手,尤为必要。

这应是一双清贫的手,两袖清风,一身正气。正如方志敏在《清贫》一文中写的那样:“我从事革命斗争,已经十余年了。在这长期的奋斗中,我一向是过着朴素的生活,从没有奢侈过。”“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

这应是一双干净的手,滴油不沾,纤尘不染。可以有泥土芬芳,可以有粗糙老茧,决不可有铜臭味,不可生奢靡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坦坦荡荡为官”的要求,就是这双手的戒尺。

这应是一双干事的手,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官,无论官大官小,无论在哪里任职,都要实实在在为老百姓办实事、干成事。自古至今,青史留名的都是清廉的官、干事的官。

对于一把手来说,倘能在离任时,在退休时,在和干部群众挥手告别时,不因庸庸碌碌、无所作为而后悔,不因决策失误、被老百姓戳脊梁骨骂而懊恼,不因贪腐、经受牢狱之灾而痛苦,扪心自问党是放心的,群众是满意的,自己是问心无愧的,那么,他就可以自豪地说,这一任没有虚度。

更多热门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反对圈子文化好人主义发言稿

全文共 3191 字

+ 加入清单

近期,在中央巡视组对外公布的被巡视央企反馈情况中,“小圈子”问题屡被提及。“小圈子”已成为危害党肌体健康的一种顽症。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我们党内决不允许搞团团伙伙、结党营私、拉帮结派,搞了就是违反政治纪律。党员、干部必须维护党的团结,决不允许在党内培植私人势力,不得以人划线,不得搞任何形式的派别活动。但社会上对如何认识“圈子”,还有不同的看法。比如,领导干部可不可以有“圈子”?“圈子”能不能得到净化?要消除的是“圈子”,还是“圈子文化”?“圈子文化”的危害是什么?为澄清认识,辨明是非,本论坛特约请部分基层同志和专家学者对此进行了探讨。

“圈子”可以有,“小圈子”不能碰

“圈子”是指具有相同爱好、兴趣或者为了某个特定目的而联系在一起的人群,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圈子”范围广泛,类别众多,如“文化圈”、“朋友圈”、“微信圈”等,联系较为松散。虽有优劣之分,但这样的“圈子”大家都可以有。狭义的“圈子”特指政治上的“小圈子”,是搞亲亲疏疏、团团伙伙,拉山头、搞宗派,结党营私、谋取私利的小团体。这样的“小圈子”与党的性质和宗旨相背离,违反党的政治纪律和规矩,违反组织纪律,危害党的团结统一,是我们党坚决反对的。

江苏省阜宁县纪委王国柱:实际上,“圈子”是个中性词,没有褒贬之分。领导干部也是人,只要参与社会交往,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工作圈、生活圈、朋友圈。况且领导干部正常的、适度的社会交往,有利于调节情绪、放松身心,有利于开阔视野、丰富思想,有利于了解社情民意,扩大信息来源。只要不用来谋取私利,领导干部可以有自己的“圈子”。

井冈山干部学院姚玉珍:我认为,现实中的“小圈子”是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结构形式,有其自身的存在方式、运行规则和文化价值观念。从正向看,“圈子”可以使人们寻找到自己的定位和坐标,增强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从负面说,“小圈子”会使得社会关系异化为金钱关系、利益关系、裙带关系等交织而成的不正当关系网。领导干部对“圈子”要慎重,要警惕“圈子”变“圈套”,以免掉入陷阱。

中国纪检监察学院柴杰:我这里讲的“圈子”是特指搞山头主义的“小圈子”。我们党一贯坚决反对“小圈子”。党章明确规定,党员必须“坚决反对一切派别组织和小集团活动”。邓小平同志曾指出:“‘小圈子’那个东西害死人哪!很多失误就从这里出来,错误就从这里犯起。”搞“小圈子”的人形形色色,但大都是以利禄相勾结,以升迁相依附。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强调,必须维护党的团结,决不允许在党内培植私人势力。要从规矩抓起。对此类问题,如不下力气整治,就会像传染病一样蔓延开来,最终危害党的肌体。

净化“圈子”须监督和自律并重

现在,社会上各种“圈子”鱼龙混杂。领导干部必须坚定信念,自觉净化自己的“圈子”,做到君子之交淡如水。各级党组织要担负起管党治党的责任,对领导干部严格管理、严格监督、严格要求,督促其净化自己的“工作圈”、“朋友圈”、“关系圈”,心无旁骛地投身到工作中。

江苏省建湖县纪委胥加洲:我认为光靠外部监督很难净化领导干部的“圈子”。现实中,有的人认为干部的“圈子”活动涉及个人生活,不少内容属于个人隐私,过多干涉有侵权之嫌,不宜监督。有的认为基层招商引资、发展经济任务重,一些干部在外应酬多,自然要接触企业老板,与“大款”交友,其真实目的,局外人难以界定,无从监督。还有人认为领导干部在“圈子”的活动具有隐蔽性、私人性、复杂性,圈内人员之间又有相容性、保护性,监督起来难度大,不易净化。

湖北省利川市纪委陈登帆:俗话说,“苍蝇不叮无缝的蛋”。作为领导干部,必须自觉净化自己的“圈子”。我们注意到中央纪委监察部机关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中,专门把交友过多过滥,工作圈、朋友圈、关系圈复杂,作为一项需要切实解决的问题提了出来,很有针对性,纪检干部作为监督者,如果自己的“圈子”过多过滥,更容易出问题。现实生活中,党员干部包括纪检干部在内,都要在社会交往中做到立场坚定,头脑清醒,善于识人,要把握住“朋友圈”不是越大越好,“生活圈”不是越广越好,应坚持原则,做到择善而交、择人而友。

江苏省阜宁县纪委王国柱:净化“圈子”,自律很重要,但也离不开外部监督。必须构建家庭、组织、社会“三位一体”的监督网络,形成监督防线。家庭监督,宜采取多种形式教育领导干部家属多关心、过问领导干部的思想和生活情况,当好“廉内助”,为廉洁从政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组织监督,通过狠抓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落实,加强日常监督管理,瞪大眼睛、拉长耳朵,及时了解和掌握干部的交友情况,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的监督格局。社会监督,畅通群众监督渠道,多形式、多方面了解领导干部“生活圈”、“朋友圈”的情况。通过新闻媒体、社会舆论对领导干部“圈子”存在的违纪违法行为公布于众,形成强大的社会压力,促使领导干部自觉净化“圈子”。

坚决摒弃“圈子文化”

“圈子文化”古已有之,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糟粕,是山头主义、宗派主义的代名词,与以为民、务实、清廉为内核的党的价值取向根本对立。党内“圈子文化”的滋生和蔓延,不利于建设良好政治生态,有百害而无一利,必须坚决予以铲除。

知名时评人于文军:“圈子文化”虽脱胎于“圈子”,但与“圈子”不能画等号。我们要消除的是“圈子文化”,而不是“圈子”。从历史与现实看,“圈子文化” 是导向“山头主义”的基础,具有负面性,发展下去往往会破坏政治生态,让一些党员干部失去政治信仰,形成利益纽带和人身依附关系。彻底铲除“圈子文化”的土壤,非一朝一夕之功。现阶段,清理和整治“圈子文化”,重在约束权力,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促使领导干部把精力用在干事创业上。至于普通群众的“圈子”,应当倡导其高雅向上的价值取向,使普通公民的“圈子”成为传递正能量的一个个能量源。

中国纪检监察学院柴杰:由于传统儒家社会重人情、轻法治的特点,我国的“圈子文化”由来已久。从唐朝的牛李党争、北宋的新旧党争,到明末的东林党争、清末的帝后党争,尽管圈子的成因不同、良莠互见,但最终都加剧了统治危机,留下了“朋党兴、政事乱”的历史箴言。革命战争时期,因为斗争的需要,形成了各个解放区、根据地和白区等的客观分离,出现过与共产党的党性对立的宗派主义、山头主义。建国之后,党中央一直十分警惕山头主义、防范“圈子文化”。而从林彪到 “四人帮”,无不因为搞“小圈子”,给党的团结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带来了巨大灾难。从近几年落马的领导干部来看,很多人都是毁于不正常的“小圈子”,导致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纪律和规矩是医治“圈子病”的良药。要想“肌体健康”,就必须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加强对执行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组织纪律情况的监督执纪,使守纪律讲规矩、一板一眼按纪律和规矩办事,成为党员干部的自觉行为。

中央党校原副校长李君如:党内的“圈子文化”,具有依附性、投机性、帮派性、贪婪性的特点,是一种具有浓厚封建主义色彩的腐朽文化。依附性,是“圈子文化”最基本的特点。在查处的一些腐败大要案中,少数身居高位的领导干部,他们选人用人,一切以能否对自己尽忠为标准,这种人身依附性,严重损害党的选人用人原则。投机性,是“圈子文化”的生成性特点,它不仅推动“圈子”的生成,而且玷污共产党人应有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严重败坏党的形象和风气。帮派性,是 “圈子文化”的总体特点。现在腐败案件中暴露出来的帮派圈子,纯粹是以党和人民赋予的公权力为自己谋私利。贪婪性,是“圈子文化”的劣根性特点。当前揭露出来的帮派圈子,无论搞人身依附,还是搞政治投机、结党营私,都贯穿一个“贪”字。消除“圈子文化”的影响,必须从抓价值观建设、法治建设、纪律建设方面多措并举,并由党的高级干部带头,各级干部身体力行,只要我们有针对性地抓,坚持不懈地抓,就一定能铲除这种腐朽文化的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好人主义的严重危害

全文共 839 字

+ 加入清单

好人主义回避问题、掩盖矛盾,放弃原则、取消批评,拒绝积极的思想斗争,必然纵容助长错误思想和庸俗行为,消解丧失党组织解决自身矛盾、实现自我革新的能力,最终削弱党的战斗力和执政根基。

好人主义害党。毛泽东同志说,有无认真的自我批评,是我们党和其他政党互相区别的显著标志之一。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就是为了防范政治灰尘和政治微生物侵袭,及时发现和纠正自身存在的缺点,促进党的组织健康发展和党员干部健康成长。好人主义,从庸俗的关系学出发,掩盖真相,回避矛盾,放弃批评,取消积极健康的思想斗争,这是党内生活不正常的表现。好人主义盛行,实际上起了掩护和纵容党内错误思想和言行的作用,必然会使党组织大大减弱甚至失去解决自身矛盾、促进团结和进步的能力。好人主义,是一种“麻醉剂”,是一把“软刀子”,它扼杀共产党人的革命意志,侵蚀党的肌体健康,最终削弱党的战斗力和执政根基。

好人主义害人。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出现缺点、错误,是难免的,这就需要我们经常地拿起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去抵抗各种政治灰尘和政治微生物的侵蚀。发现同志有了缺点、错误,应当及时指出,帮助改正,这是对同志真讲情谊、真负责任。干部犯错误总是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开始往往只是出现一个缺口。而这种时候的一次批评,犹如醍醐灌顶,当头棒喝,干部就会警觉,不至于越走越远,滑入错误甚至是犯罪的深渊。好人主义,放弃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看似做好人、不得罪人,客观上却往往害了人。

好人主义害己。好人主义奉行的是明哲保身的处世哲学。这样的人可能会有“好人缘”,也可能会得到某些“好处”。但是必须明白,做好人,并不是做“老好人”。 “好人”不等于好干部、好领导。我们的事业所需要的是光明磊落、一身正气的干部,只有这样的同志才能经得起实践的考验,得到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而那些一事当前,先为自己打算,瞻前顾后、患得患失的“好好先生”,在丢掉党性原则的同时,也丢掉了自身的威信,难以担当重任。事实表明,好人主义意在讨好、得好,但最终也可能事与愿违。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浅谈圈子文化和好人主义

全文共 1985 字

+ 加入清单

圈子文化”是诱发腐败窝案的大染缸。“圈子文化”的巨大危害不仅仅在于滋生腐败,而在于传染腐败、扩散腐败、加剧腐败。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浅谈圈子文化和好人主义的内容,欢迎大家的查看!

圈子原本的一种含义是指人与人因为相同兴趣、经历或其他目的而结合成的非正式团体。志同道合而相聚一起,或结伴临溪,流觞曲水,或坐而论道,疑义相析,都不失为一种人生乐趣。但是当下社会和官场上流行的圈子却完全脱离了志趣的主题和情感的联合。不少人削尖脑袋钻进圈子,想方设法经营圈子,千方百计扩大圈子,形成了一种畸形繁荣的“圈子文化”。

“圈子文化”最注重界限。圈子看似松散,但却“画圈为牢”,水泼不进,针插不入。不管人与人关系多么错综复杂,一个人进没进圈子,是谁的圈子却分得一清二楚。在圈子内,可以呼朋引伴,称兄道弟,觥筹交错,互相照应,彼此绝对心照不宣;但对圈子外,或冷若冰霜,形同陌路,或表面和气,暗中使绊,乃至排斥打击,落井下石,斗争起来毫不手软。让人感叹圈内圈外是“两重天”。

“圈子文化”很讲究中心。圈子实行的是家长制。圈子中的人际关系如同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中描写的“差序格局”——“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波纹的中心就是圈子的“家长”。“家长”掌控着圈子内外部资源的获取分配和圈子的运作,圈子其他成员只能唯“家长”马首是瞻,老老实实服从指示。圈子还实行等级制。圈子之内谁是老大,谁是心腹,谁是马仔,谁也不会搞混。“上下有等、尊卑有序、贵贱有别”之类在圈子中最适用。

“圈子文化”最关键的是规矩。这种规矩是潜规则,摆不到台面上,也落不到纸面上,但是谁要敢坏了规矩,那今后肯定是在圈子里“混”不下去了。圈内圈外,第一位的规矩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圈内人要是混出了名堂,必定要彼此拉一把,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要是出了问题,则必定要统一口径,百般包庇。因此社会上常常听见某个地方“拔出萝卜带出泥”,被“一锅端”。圈子上下,第一位的规矩是“江湖义气”。下属对待老大要“忠心耿耿”,老大对待下属则要“义薄云天”,你为我效犬马之劳,我为你两肋插刀。至于这种规矩是否符合党纪国法,是否遵从组织原则,都在所不问。

这样畸形的“圈子文化”让一些领导干部成为利益团体的附庸,丧失独立的政治人格、清醒的政治判断。任其发展,将是对组织纪律的严重挑战,将对党的事业和党的组织造成极大的伤害。

“圈子文化”从源头上看是专制主义糟粕的残留。专制主义延续几千年的陈腐观念、人身依附、等级制度、门客政治等在党内仍未得到完全肃清,并且在思想日益多元、利益日益分化的今天还有所发酵。一些人错误地把组织当成了朝廷,仍然在搞任人唯亲、任人唯派,进行人身控制,围绕自己打造盘根错节的现代“宗族”,将组织内纯洁的同志关系江湖化、庸俗化。“圈子文化”从形式上看是党内宗派主义的变种。每个小圈子就是一个小团体、小山头,它们时常闹独立性,只强调局部利益,无视整体利益,往往通过内部被异化的伪团结,相互间无原则的争斗,于无声无息中解构了组织意志,绑架了组织意图,裹挟着组织的运行。“圈子文化”从本质上看是利己主义的恶性发展。组织的运行围绕一个“公”字,圈子的运行围绕一个“私”字。混迹圈子的人形形色色,但目的无非是为了获利。归根到底这类圈子都是个人利益关系的同盟。它们交织着权力、地位、关系、面子,将单纯的利益交换关系发展为饱含“人情”的人际承诺,为其赤裸裸的目的蒙上一层“温情脉脉”的面纱。

匡正风气,破除“圈子文化”的途径有很多,但最关键要摆正组织和个人的关系,学会正确对待组织和领导干部个人。每一个党员都必须认识到,无论职务高低,能力强弱,贡献大小,个人都在党的领导下进行工作,都必须毫无例外地把自己置身于党的一个组织之中。要自觉遵守党的纪律,服从组织分配,积极参加党内生活,认真接受党组织的监督。

要时刻牢记感恩组织,而不是感恩个人。每个人都应该认识到自己的成长进步归根到底靠组织关心培养,而不是靠圈子帮衬,更不是靠“贵人”相助。因此要对组织心怀感恩,心存敬意,更加自觉地相信组织、更加紧密地依靠组织。但是这种感恩的对象只能是组织,而不是组织里的任何领导,决不能因为某些领导曾经有过提携之举,就搞庸俗的“投桃报李”那一套。

要时刻牢记对组织忠诚,而不是对个人忠诚。领导同志作为组织的灵魂,对组织控制力强、贡献大,很多时候是组织意志的代言者。但是每个党员都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任何领导都只能代表组织,而不能代替组织,在组织之内每一个党员的政治人格都是平等的,绝不存在凌驾于组织之上的特殊党员。要明白自己是组织的党员,而不是谁的家丁、门客,不能将个人进步等利益诉求寄希望于对某些领导的“效忠”上。

要时刻牢记维护组织利益,而不是维护个人私利。决不能为了一己私利,损害组织利益,更不能拿原则送人情,做交易。

更多热门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圈子文化和好人主义具体表现

全文共 1951 字

+ 加入清单

圈子文化”从源头上看是专制主义糟粕的残留。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圈子文化和好人主义具体表现的内容,欢迎大家查看。

圈子原本的一种含义是指人与人因为相同兴趣、经历或其他目的而结合成的非正式团体。志同道合而相聚一起,或结伴临溪,流觞曲水,或坐而论道,疑义相析,都不失为一种人生乐趣。但是当下社会和官场上流行的圈子却完全脱离了志趣的主题和情感的联合。不少人削尖脑袋钻进圈子,想方设法经营圈子,千方百计扩大圈子,形成了一种畸形繁荣的“圈子文化”。

“圈子文化”最注重界限。圈子看似松散,但却“画圈为牢”,水泼不进,针插不入。不管人与人关系多么错综复杂,一个人进没进圈子,是谁的圈子却分得一清二楚。在圈子内,可以呼朋引伴,称兄道弟,觥筹交错,互相照应,彼此绝对心照不宣;但对圈子外,或冷若冰霜,形同陌路,或表面和气,暗中使绊,乃至排斥打击,落井下石,斗争起来毫不手软。让人感叹圈内圈外是“两重天”。

“圈子文化”很讲究中心。圈子实行的是家长制。圈子中的人际关系如同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中描写的“差序格局”——“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波纹的中心就是圈子的“家长”。“家长”掌控着圈子内外部资源的获取分配和圈子的运作,圈子其他成员只能唯“家长”马首是瞻,老老实实服从指示。圈子还实行等级制。圈子之内谁是老大,谁是心腹,谁是马仔,谁也不会搞混。“上下有等、尊卑有序、贵贱有别”之类在圈子中最适用。

“圈子文化”最关键的是规矩。这种规矩是潜规则,摆不到台面上,也落不到纸面上,但是谁要敢坏了规矩,那今后肯定是在圈子里“混”不下去了。圈内圈外,第一位的规矩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圈内人要是混出了名堂,必定要彼此拉一把,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要是出了问题,则必定要统一口径,百般包庇。因此社会上常常听见某个地方“拔出萝卜带出泥”,被“一锅端”。圈子上下,第一位的规矩是“江湖义气”。下属对待老大要“忠心耿耿”,老大对待下属则要“义薄云天”,你为我效犬马之劳,我为你两肋插刀。至于这种规矩是否符合党纪国法,是否遵从组织原则,都在所不问。

这样畸形的“圈子文化”让一些领导干部成为利益团体的附庸,丧失独立的政治人格、清醒的政治判断。任其发展,将是对组织纪律的严重挑战,将对党的事业和党的组织造成极大的伤害。

“圈子文化”从源头上看是专制主义糟粕的残留。专制主义延续几千年的陈腐观念、人身依附、等级制度、门客政治等在党内仍未得到完全肃清,并且在思想日益多元、利益日益分化的今天还有所发酵。一些人错误地把组织当成了朝廷,仍然在搞任人唯亲、任人唯派,进行人身控制,围绕自己打造盘根错节的现代“宗族”,将组织内纯洁的同志关系江湖化、庸俗化。“圈子文化”从形式上看是党内宗派主义的变种。每个小圈子就是一个小团体、小山头,它们时常闹独立性,只强调局部利益,无视整体利益,往往通过内部被异化的伪团结,相互间无原则的争斗,于无声无息中解构了组织意志,绑架了组织意图,裹挟着组织的运行。“圈子文化”从本质上看是利己主义的恶性发展。组织的运行围绕一个“公”字,圈子的运行围绕一个“私”字。混迹圈子的人形形色色,但目的无非是为了获利。归根到底这类圈子都是个人利益关系的同盟。它们交织着权力、地位、关系、面子,将单纯的利益交换关系发展为饱含“人情”的人际承诺,为其赤裸裸的目的蒙上一层“温情脉脉”的面纱。

匡正风气,破除“圈子文化”的途径有很多,但最关键要摆正组织和个人的关系,学会正确对待组织和领导干部个人。每一个党员都必须认识到,无论职务高低,能力强弱,贡献大小,个人都在党的领导下进行工作,都必须毫无例外地把自己置身于党的一个组织之中。要自觉遵守党的纪律,服从组织分配,积极参加党内生活,认真接受党组织的监督。

要时刻牢记感恩组织,而不是感恩个人。每个人都应该认识到自己的成长进步归根到底靠组织关心培养,而不是靠圈子帮衬,更不是靠“贵人”相助。因此要对组织心怀感恩,心存敬意,更加自觉地相信组织、更加紧密地依靠组织。但是这种感恩的对象只能是组织,而不是组织里的任何领导,决不能因为某些领导曾经有过提携之举,就搞庸俗的“投桃报李”那一套。

要时刻牢记对组织忠诚,而不是对个人忠诚。领导同志作为组织的灵魂,对组织控制力强、贡献大,很多时候是组织意志的代言者。但是每个党员都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任何领导都只能代表组织,而不能代替组织,在组织之内每一个党员的政治人格都是平等的,绝不存在凌驾于组织之上的特殊党员。要明白自己是组织的党员,而不是谁的家丁、门客,不能将个人进步等利益诉求寄希望于对某些领导的“效忠”上。

要时刻牢记维护组织利益,而不是维护个人私利。决不能为了一己私利,损害组织利益,更不能拿原则送人情,做交易。

更多热门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增强四个意识反对圈子文化和好人主义

全文共 5138 字

+ 加入清单

圈子文化”是诱发腐败窝案的大染缸。“圈子文化”的巨大危害不仅仅在于滋生腐败,而在于传染腐败、扩散腐败、加剧腐败。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增强四个意识反对圈子文化和好人主义的内容,欢迎大家的查看!

此次专题民主生活的主题为:增强“四个意识”、反对圈子文化和好人主义。紧紧围绕中央巡视反馈指出的问题,特别是圈子文化不绝、好人主义盛行、政治生态遭破坏等问题,结合集团党委落实市委巡视整改工作要求,自觉把自己摆进去,深入查摆在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方面存在的差距和不足,深刻剖析在遵守政治纪律、政治规矩和组织纪律方面存在的问题,深挖圈子文化不绝和好人主义盛行的根源,以黄兴国等反面教材为镜为戒为鉴为训,深刻反思警觉,深刻认识圈子文化和好人主义的严重危害,严肃认真开展积极健康的思想斗争,以整风的精神真批评、真监督,从严从实抓好整改。

通知中明确了高质量地召开民主生活会的5个步骤:组织开展集中培训、深入查摆剖析问题、深入谈心谈话、认真撰写对照检查材料、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

通知指出,集团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议拟于11月25日召开,会期半天,市建委党委有关负责同志出席会议。集团领导也将按照联系单位出席会议,全程督促和指导所属各公司专题民主生活会。会议由集团党委书记翟乃满同志主持。会议主要有以下内容:

一是翟同志通报生活会有关准备工作,代表集团班子作对照检查,并以树立标杆、向我看齐的态度检查自己,带头开展自我批评;之后班子其他成员逐一发言进行批评帮助。二是班子其他成员依次进行自我批评。每位同志发言后,班子其他成员逐一发言进行批评帮助。集团每位班子成员发言15分钟左右。三是党委书记翟乃满同志对班子成员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情况进行评价。四是请市建委党委有关领导对集团民主生活会情况进行总体评价。

集团所属基层党支部要于11月底前召开一次专题组织生活会,领导班子成员要自觉参加所在党支部的组织生活会,以普通党员身份把自己摆进去,诚恳进行自我剖析,虚心听取大家的意见,自觉接受一次党性锻炼。

通知中还明确提出三点要求,一是压实主体责任。领导班子和党员领导干部要紧紧扭住全面从严治党的牛鼻子,切实履行好主体责任,把高质量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作为讲政治的具体行动,作为落实市委巡视整改的硬任务、硬要求,摆上重要位置,认真组织推动,扎实有效开展。二是加强督促指导。各级党组织既要抓好自身班子的专题民主生活会,又要加强对所属单位的指导检查。坚持一级抓一级,层层传导压力,对不愿批评、不敢批评、不真批评,主观武断、发泄私愤,专题民主生活会质量不高的,该叫停的要及时叫停,该重开的要责令重开。各级纪检监察部门要加强监督,勇于执纪问责。党建工作部门要将党员领导干部参加专题民主生活会情况作为考察了解干部的重要渠道,有针对性地指导和了解有关单位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情况。三是全面抓好整改。一要真整真改。紧紧抓住“改”这个关键,针对专题民主生活会上查摆的具体问题,结合巡视反馈意见整改落实,认真制定整改措施,在“条条要整改、件件有着落、事事有交代”上集中发力,在“人、事、因、制”上下功夫,动真碰硬,刮骨疗毒,确保问题整改全部见底见效。二要建立整改工作台帐。针对专题民主生活会上查摆的具体问题,结合巡视反馈意见整改落实,认真制订整改措施,建立整改工作台账,细化整改项目、整改措施,具体到事、具体到人,明确时间节点,实行销号管理,完成一个,销号一个。三要强化立规执纪。根据查摆和整改情况,结合实际,按照务实管用原则,进一步完善制度规定,建立健全防止和纠正圈子文化、好人主义问题的常态长效机制。

据了解,为了扎实开展专题民主生活会,集团党委定于11月17日下午半天、18日全天组织开展集中轮训。集团党委邀请市委党校副校长赵晓呼教授对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以及《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进行集中辅导,培训辅导于11月17日下午14:30,在梅江中心大厦三楼报告厅进行,集团两级领导班子,集团所属各公司党建工作部负责人,集团所属各公司基层党组织书记,集团机关全体员工参加。11月18日全天在宝坻云杉镇三楼报告厅进行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增强“四个意识”的研讨。通过集中轮训,深入学习贯彻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内涵,不断增强党员领导干部“四个意识”,深化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为召开好专题民主生活会奠定思想基础。

近日,中央纪委网站发布消息,海南省副省长冀文林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正接受调查。冀文林是“十八大”后第18名落马的副省级以上官员。公开的资料显示他与多名新近落马的高官均有交集且“交往密切”。比如去年落马的四川省原副省长郭永祥、四川省原政协主席李崇禧;半年前落马的中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副总经理李华林、石油系“大老虎”蒋洁敏等等。身处一个横跨多个部门、盘根错节的腐败权力网,让冀文林的落马具备了某种典型性。

已故学者费孝通曾提出著名的“水波纹”理论,即在社会中会有一些人“以己为中心别亲疏”构建特权文化圈,官场同样存在这样的文化圈,且由来已久,危害甚巨。譬如,时下一些领导干部信奉“大树底下好乘凉”,热衷于琢磨某某是谁的人、某某是谁提拔的、该同某某搞搞关系等等,这种拉帮结派、编织关系网的做法看似高明,实际上隐患无穷。它一方面助长了干部间的江湖气,破坏了干部队伍的纯洁性,危害到党的执政根基;另一方面也致使一些领导干部,成为利益团体的附着,从而丧失独立的政治人格、清醒的政治判断,大大增加了出问题的几率。

这也是为什么近年来一些高官一落马,总能拔出萝卜带出泥的原因所在。陈良宇案、郑筱萸案、刘志军案、蒋洁敏案,几乎每一起重大腐败案件都会牵出一大批干部,有的案件间接波及横向层面的“帮派”成员,有的甚至直接导致纵向系统的大换血。而每一次腐败窝案的东窗事发,都是对我们的一次严厉提醒。

反腐肃贪既要毫不手软地打老虎、拍苍蝇、灭细菌,也要在实践中反思问题、寻找规律。冀文林案最大的反思价值,就在于它直观地把“圈子文化”的危害公之于世,震撼人心。这提醒我们的各级纪检监察部门,把打击圈子文化、小团体利益、宗派主义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绝不能让一个个或明或暗的圈子横亘于党内,壮小团体利益的胆,挤压正常的政治文明秩序,危害党和人民的利益。

习近平同志曾在中纪委三次全会上郑重指出,“党内决不能搞小山头、小圈子、小团伙那一套,决不能搞门客、门宦、门附那一套,搞这种东西总有一天会出事!”我们的党员干部真是到了该深刻反思“圈子文化”危害性的时候了。网罗人脉、编制阡陌交错的关系网,绝非所谓的行政能力,交换资源、互相垫步也不是“立身之道”。相反,这样做背离组织原则,极易陷入圈子文化的巨大漩涡中,离党和人民渐远,离身败名裂渐近。

当然,我们反对“圈子文化”、帮派主义、小团体利益,并不是反对正常的同志交往。每一个领导干部都可能与他人在工作经历、地理渊源上有交集,都可以而且应该有自己的真挚朋友。但交朋结友务须胸怀公心、不偏不私、坦荡光明,以政治上的志同道合、思想上的肝胆相照、工作上的密切配合、作风上的互相监督为基础。只有这样才能交到诤友、良友,也才能确保自身平安。

“圈子文化”是诱发腐败窝案的大染缸。“圈子文化”的巨大危害不仅仅在于滋生腐败,而在于传染腐败、扩散腐败、加剧腐败。一个贪腐者的出现,可能还会有一点遮遮掩掩或者内心的不安,而“圈子”腐败,则会形成一种“法不责众”的自欺欺人和变本加厉,贪腐行为也会表现得狂妄嚣张。一些腐败窝案曝光后,我们发现这些贪腐官员都拥有集会、享乐的会所,这些地方既是他们耽于享乐的场所,也是他们拉帮结伙、勾兑利益的地方,这种现象正是“圈子文化”的突出体现。“圈子文化”的存在,为“圈子”提供了成员引入、联系交流、利润分配、风险应对的途径和便利,可以说,“圈子文化”已经成为腐败蔓延横行的帮凶与工具。从查处的腐败窝案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地区、部门的腐败现象并不是一个人两个人腐败带来的问题,而是由一个囊括了各类官员、商人、官员家属等在内的“圈子”造成的腐败,这种腐败现象不仅大大加剧了危害和损失,而且也为之后的根除影响带来了很大难度。

其次,“圈子文化”是恶化官场生态的催化剂。朋友圈、同学圈、亲戚圈这些维系人们日常人际关系的“圈子”固然有其必要性,但蕴含了诸多权色交易、权权交易、权钱交易的官场“圈子”已成为隐藏在正常圈子外衣下的社会毒瘤,在这种圈子里,圈子关系凌驾于组织纪律之上,甚至凌驾于党纪国法之上。有一种说法是:“进了班子还要进圈子,进班子不进圈子等于没进班子。”这从侧面印证了官场“圈子”的存在已经影响到了正常的决策和执政。在现实中,“圈子文化”的存在,势必弱化大家对是非善恶的判断,导致用干部、作决策不是选贤任能、实事求是,而是讲圈子、看亲疏。“圈子文化”一旦大行其道,就可能使一些人面临“要么加入圈子,要么被圈子孤立、抛弃的两难选择。曾有被查处的贪腐分子就表示,“进了这个的圈子,不贪就成了另类,不贪就得受排挤,不想贪也得贪。”(2012年12月18日《检察日报》)这种由“圈子文化”导致的权力非正常运行,正是政治生态恶化的信号,因此,必须加大治理力度,抵制所谓的“圈子文化”,净化官场政治生态,力促反腐倡廉取得新成效。

一是防范权力过度集中,以监督机制抵制“圈子文化”。“圈子文化”之所以能够病态存在,衍生出一大批腐败群体,就是因为存在“圈子文化”的地方或部门权力过度集中。“一言堂”、“一支笔”的存在,使得个人权力很容易失控,一旦个人私欲膨胀,地方政治、经济等整体发展就会面临发展风险,而个人权力过度集中,也就更容易形成病态“圈子文化”,导致“圈子”腐败的滋生蔓延。因此,抵制“圈子文化”,就必须要防范权力过度集中,强化权力监督机制。首先,要以党委、政府领导班子成员为依托,以各执行部门为基础,促使权力实施民主化、透明化,在明确一把手权力的同时,更要明确其他班子成员、各执行部门负责人的权力,分工负责,各司其职,促进决策、执行机构的内部约束与监督。

其次,强化双重监督机制,以监督手段遏制“圈子文化”。监督权力运行,可以有效防止“圈子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先有了孱弱无力的权力监督,才有自愿的“被苟同者”,进而成为“圈子文化”的簇拥者和参与者。在某些地方官场之所以会成为“酱缸”,主要就是因为缺乏对权力及依附于权力而存在的圈子的约束和监管,从而导致“不贪就成了另类,不贪就得受排挤,不想贪也得贪”恶风盛行。双重监督,就是既要完善政府内部监督,又要强化外部监督。作为体制内监督部门的人大、政协、纪检监察部门应加强权力监督,此外还应加强媒体监督、群众监督,为外部监督创造条件和途径。

二是弘扬党内民主,以民主机制抵制“圈子文化”。应进一步弘扬党内民主,教育广大党员讲党性,守纪律,将每一名党员干部都置于健康的、浓厚的党内民主氛围之下,促使广大党员成为抵制“圈子文化”,净化官场生态的倡导者、践行者。党员干部是社会的中坚力量,也是抵制“圈子文化”病态蔓延的主体。

“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是党内民主的四大内容,在现实生活中,只有全面落实好这四个方面的工作,真正处理好四者的辩证关系,形成较为完善的党内民主现状,才能有效遏制“圈子文化”的滋生蔓延,才能让政治生活回归正常和健康。特别是在干部选拔任用过程中,如今,民主推荐、民主测评已经成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必经程序和基础环节,只要严格规范、认真落实好相关民主程序,就能从根本上消除“圈子文化”的影响,从根本上抵制“圈子文化”。

三是加强宣传警示和教育引导,以预防机制抵制“圈子文化”。此次中央巡视组明确指出“圈子文化”的存在和危害,通过媒体的广泛宣传,让广大党员干部深化了对“圈子文化”危害的认识,促使大家深入反思反省,防微杜渐,自觉远离和抵制“圈子文化”的侵扰,更为那些“圈外”同志正了名撑了腰,明确了导向,弘扬了正气,今后还应趁热打铁,加大宣传力度,营造人人喊打官场“圈子文化”的舆论氛围,让官场“圈子”成为“过街老鼠”,不敢露头。

抵制“圈子文化”,要坚持教育为先,警示为先,这样才能有效预防“圈子文化”形成气候,将“圈子文化”的病态发展扼杀于萌芽之中。要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原则,对广大党员干部通过党性教育、纪律培训、反腐倡廉讲座、案例巡回讲演等方式加大教育预防力度,教育党员干部强化组织性、纪律性,自觉依法行政,经得起各种诱惑和考验。要坚持宣传教育,让党员干部具备识别判断“圈子文化”的慧眼,具备抵制反对“圈子文化”的能力,从源头上破除“圈子文化”陋习,净化官场政治生态。

更多热门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反对圈子文化和好人主义发言稿

全文共 1987 字

+ 加入清单

历史拉开新的大幕,中国踏上新的征程。“十三五”时期,中国共产党带领13亿人民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基础。目标远大、事业辉煌,人民在期待,世界在关注。

大国大党,正道沧桑。翻开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的壮丽篇章,回答“中国为什么能”的历史追问,答案清晰而深刻: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站在决胜全面小康的新起点上,党中央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正是为了使党更加团结统一、坚强有力,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四个意识”的提出,是我们党95年奋斗历程的深刻昭示,是我们党30多年改革开放的历史总结,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治国理政和全面从严治党新实践的成功经验,也是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改革攻坚进入关键时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对我们党的必然要求。

“四个意识”具有丰富的时代内涵和实践价值,构成了相互联系、相互支撑的有机整体。政治意识是根本,确保方向和立场正确坚定;大局意识是基础,确保局部和整体协调一致;核心意识是关键,确保全党的集中统一;看齐意识是保证,确保队伍的齐整有力。新形势下,不管是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还是践行五大发展理念,不管是啃下深化改革的硬骨头,还是打赢扶贫脱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攻坚战,都要求从政治上考量、在大局下行动、围绕核心聚力、向党中央看齐。“四个意识”,是我们决胜全面小康、实现中国梦的思想基础,是推进伟大事业和伟大工程的强劲动力。围绕正在全党开展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必将进一步坚定广大党员的马克思主义立场,使我们党始终成为有理想、有信念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四个意识”中,政治意识是打头的、管总的。讲政治,自觉从政治高度看问题、办事情,才能真正做到服从大局、围绕核心、自觉看齐。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讲政治是最鲜明的特点和优势。没有强有力的政治保证,党的团结统一就是一句空话。毛泽东同志强调“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邓小平同志指出“到什么时候都得讲政治”,都是这个道理。党的十八大以来,从提出“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到要求干部做“政治上的明白人”,从增强政治定力,到强调“心中有党”,从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到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中,政治问题始终是根本性的大问题,政治上的要求始终摆在首要位置,讲政治、增强政治意识是贯穿始终的思想主线。

增强政治意识,就要把握政治方向这个生命线,始终坚定正确政治方向,牢牢站稳政治立场。共产党人姓“马”姓“共”,作为党员尤其是领导干部,不论在什么地方、在哪个岗位上工作,都要增强政治意识,坚持党性原则,经得起风浪考验。沧海横流,方显本色。形势越是复杂,现象越是纷繁,就越要绷紧政治这根弦,把党摆在心头正中,始终保持清醒头脑,不断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才能坚定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上,做到爱党、护党、为党。

增强政治意识,就要挺起理想信念这个主心骨,补足精神钙质,坚定“三个自信”。“土能浊河,而不能浊海;风能拔木,而不能拔山。”只有理想信念坚定,炼就“金刚不坏之身”,党员干部才能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在风浪考验面前无所畏惧,在各种诱惑面前立场坚定,平时看得出来,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反之,不信马列信鬼神,不念苍生念权力,信仰不真信、修身不真修,就会成为“两面人”,最终走向腐化堕落。讲政治,必须坚持思想引领,在固本培元、凝魂聚气上下功夫。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贯彻落实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深刻领会其立场观点方法,补精神之钙、固思想之元、培为政之本,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从而以信仰的力量凝聚意志力量、统一思想行动。

增强政治意识,就要立起纪律规矩这个顶梁柱,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全面从严治党,必须解决组织涣散、纪律松弛等突出问题。“纪纲一废,何事不生?”历史与现实一再警示我们:人无规矩则废,党无规矩则乱。讲政治,一个重要体现就是坚持用纪律规矩来约束规范自己,心存敬畏、手握戒尺,学习和遵守党章党规,不断校准思想之标、调整行为之舵、绷紧作风之弦,才能守住为人、做事的基准和底线,以铁的纪律确保全党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步调一致向前进。

行程万里,不忘初心。今天,我们距离全面建成小康的共同夙愿、民族伟大复兴的百年梦想,从未如此之近。目标越伟大,使命越艰巨,就越需要我们拧成一股绳去干事创业。增强政治意识,坚定正确方向,加强党在思想上的统一、政治上的团结、行动上的一致,历史的新荣光必将属于砥砺前行的中国共产党人,必将属于不懈奋斗的中国人民。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反对圈子文化与好人主义发言稿

全文共 2173 字

+ 加入清单

反对和克服好人主义,要从思想理论上划清是非界限。有的同志认为,现在不能搞过去“左”的一套了,不要动不动就批评人。这种认识是片面的。固然,上纲上线大批判和无情斗争的“左”的那一套必须摒弃,但党内积极的思想斗争必须坚持,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传统必须发扬。把开展批评、揭露和纠正缺点与错误视为“左”的一套,以“做人要与人为善”、“对人要宽容”为由奉行好人主义,都是不对的。共产党员、领导干部,为人处事首先要讲党性原则,与人为善不是一味地讲好话讨好人,更重要的是要善意地批评帮助人。对别人的缺点和错误不闻不问,是对同志不负责任的态度。而对那些严重违纪违规的言行讲宽容,实际上起着掩护和放任这些错误的消极作用,为不正之风和腐败行为的滋生蔓延开了方便之门。对领导干部来说,这是一种失职渎职行为。事实上,怕得罪不守规矩的少数人,就得罪了遵规守纪的多数人;不揭露和纠正不正之风,就伤害了正直廉洁的同志。一身正气、敢抓敢管的干部,绝大多数群众是拥护的,“选票”也丢不了多少。有的同志认为,维护班子团结非常重要,不要因为批评人伤了和气。确实,维护班子团结是领导干部的政治责任,是增强班子凝聚力战斗力的重要保证。但班子团结应当是在坚强党性原则基础上的团结,而不是没有原则是非的一团和气。那种没有积极思想交锋、没有严肃认真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对一些重大敏感问题没有是非曲直的班子,表面上的团结往往是不牢靠的,也是难以持久的。有的同志认为,批评人要讲究方式方法,还是多表扬多鼓励为好。这个话没有错,但在实际工作中,一些人以此为托词,过分“讲究”方式方法,结果批评人像表扬人,根本起不到批评的作用。党内开展积极的批评与自我批评,任何时候原则都是第一位的,方法是第二位的,原则是非要清楚,好恶态度要鲜明。领导工作要以调动积极因素为主,但克服消极因素的工作也要抓。共产党人要讲究领导方法,但不能做没有原则是非的“好好先生”。

反对好人主义,要加强党性锻炼和修养,克服个人主义。好人主义的实质是个人主义,是把个人名利得失摆在党性原则之上的价值选择。精于算计个人得失的人、四面讨好的人,往往也是功利私心比较重的人。为什么要无原则地逢迎讨好,净捡好听的说?无非是想在领导和同志中落个好印象、得个好人缘,对自己有好处。为什么对缺点错误不敢批评纠正,对不正之风和违规违纪问题不愿揭露查处?无非是怕得罪人,担心会丢选票,影响个人进步。虽然在具体人和事的处理中,可能还有担心得罪了关键人物,会影响单位集体利益、班子团结等多种考虑,但作为党员领导干部,丧失原则,奉行好人主义,都能从患得患失的个人主义上找到原因。以党和人民的事业为重,坚持按党性原则和政策法纪办事,好人主义就不会有市场。如果把自己的人缘、选票看得比党和人民的利益还重,就谈不上讲党性讲原则。因此,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一定要加强党性修养和锻炼,真正做到党的事业重如山,个人名利淡如水,宁可得罪人吃眼前亏,决不放弃原则当老好人。

反对和克服好人主义,要健全党内生活制度、严肃党规党纪。一些单位好人主义盛行,与党内生活制度不健全、党内缺少批评与自我批评的环境、缺乏有效的监督检查有关。有的单位党委民主生活会成了表扬与自我表扬的评功摆好会,征求意见成了征求赞扬,批评意见没有了,连“希望”和“建议”也不提了。对一些班子成员违规违纪或明显不妥的事,顶多私下嘀咕几句,很少有人在会上严肃认真地当面批评指正。在这种不正常的党内生活环境中,谁要坚持原则,谁就会被认为“死板”、“不好处”;谁当“好好先生”,谁就“吃得开”。因此,反对好人主义,必须严格党内组织生活制度,增强党内生活的原则性和实效性。党内民主生活会要把开展认真的而不是敷衍的批评与自我批评作为重要内容,鼓励和支持大家讲真话、讲心里话。要严格落实领导干部述职述廉、重大事项报告等制度,加强对领导干部执行政策法规情况的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查处纠正,使好人主义在党内失去生存的环境和土壤。

反对好人主义,要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一些领导同志不愿得罪人的重要原因是怕“丢选票”。应当承认,在扩大干部工作民主,实行民主推荐、民主测评的情况下,确有一些敢于揭露和纠正问题的人吃了亏,而一些有“好人缘”的人得了便宜。这就要求我们,在坚持扩大干部工作民主的同时,要注意正确分析和运用民主推荐、民主测评的结果,既注重群众公论,又不简单地搞“以票取人”。要认真落实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的要求,注重从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行等方面完善干部德的评价标准,注重从履行岗位职责、完成急难险重任务、关键时刻表现、对待个人名利等方面考察干部。进一步完善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等竞争性选拔干部方式,突出岗位特点,注重能力实绩。特别要注意保护和重用那些敢抓敢管、勇于揭露和纠正缺点错误的干部,不让坚持党性原则的人吃亏,不让“老好人”占便宜。

反对和克服好人主义,主要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切实负起责任。要带头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虚心听取大家的批评意见,真正做到闻过则喜、从善如流,而不能听到奉承话就开心,听到不同意见就不高兴,并以各种方式进行“反弹”。要带头坚持党性原则,不怕得罪人、不怕丢选票,不当“和事佬”,不搞无原则的迁就照顾。要带头加强党性修养,严格自律,自觉接受组织和群众的监督,以自身的模范行为带动和影响他人,作好表率。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反对圈子文化和好人主义发言稿

全文共 2341 字

+ 加入清单

圈子文化”由来已久。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结构形式,圈子有其自身的存在方式、运行规则和文化价值观念。从正向看,圈子可以使人们寻找到自己的定位和坐标,增强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但是,圈子也会使得社会关系异化为金钱关系、利益关系、裙带关系等交织而成的不正当关系网。

首先,“圈子文化”是诱发腐败窝案的大染缸。“圈子文化”的巨大危害不仅仅在于滋生腐败,而在于传染腐败、扩散腐败、加剧腐败。一个贪腐者的出现,可能还会有一点遮遮掩掩或者内心的不安,而“圈子”腐败,则会形成一种“法不责众”的自欺欺人和变本加厉,贪腐行为也会表现得狂妄嚣张。一些腐败窝案曝光后,我们发现这些贪腐官员都拥有集会、享乐的会所,这些地方既是他们耽于享乐的场所,也是他们拉帮结伙、勾兑利益的地方,这种现象正是“圈子文化”的突出体现。“圈子文化”的存在,为“圈子”提供了成员引入、联系交流、利润分配、风险应对的途径和便利,可以说,“圈子文化”已经成为腐败蔓延横行的帮凶与工具。从查处的腐败窝案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地区、部门的腐败现象并不是一个人两个人腐败带来的问题,而是由一个囊括了各类官员、商人、官员家属等在内的“圈子”造成的腐败,这种腐败现象不仅大大加剧了危害和损失,而且也为之后的根除影响带来了很大难度。

其次,“圈子文化”是恶化官场生态的催化剂。朋友圈、同学圈、亲戚圈这些维系人们日常人际关系的“圈子”固然有其必要性,但蕴含了诸多权色交易、权权交易、权钱交易的官场“圈子”已成为隐藏在正常圈子外衣下的社会毒瘤,在这种圈子里,圈子关系凌驾于组织纪律之上,甚至凌驾于党纪国法之上。有一种说法是:“进了班子还要进圈子,进班子不进圈子等于没进班子。”这从侧面印证了官场“圈子”的存在已经影响到了正常的决策和执政。在现实中,“圈子文化”的存在,势必弱化大家对是非善恶的判断,导致用干部、作决策不是选贤任能、实事求是,而是讲圈子、看亲疏。“圈子文化”一旦大行其道,就可能使一些人面临“要么加入圈子,要么被圈子孤立、抛弃的两难选择。曾有被查处的贪腐分子就表示,“进了这个的圈子,不贪就成了另类,不贪就得受排挤,不想贪也得贪。”(2012年12月18日《检察日报》)这种由“圈子文化”导致的权力非正常运行,正是政治生态恶化的信号,因此,必须加大治理力度,抵制所谓的“圈子文化”,净化官场政治生态,力促反腐倡廉取得新成效。

一是防范权力过度集中,以监督机制抵制“圈子文化”。“圈子文化”之所以能够病态存在,衍生出一大批腐败群体,就是因为存在“圈子文化”的地方或部门权力过度集中。“一言堂”、“一支笔”的存在,使得个人权力很容易失控,一旦个人私欲膨胀,地方政治、经济等整体发展就会面临发展风险,而个人权力过度集中,也就更容易形成病态“圈子文化”,导致“圈子”腐败的滋生蔓延。因此,抵制“圈子文化”,就必须要防范权力过度集中,强化权力监督机制。首先,要以党委、政府领导班子成员为依托,以各执行部门为基础,促使权力实施民主化、透明化,在明确一把手权力的同时,更要明确其他班子成员、各执行部门负责人的权力,分工负责,各司其职,促进决策、执行机构的内部约束与监督。

其次,强化双重监督机制,以监督手段遏制“圈子文化”。监督权力运行,可以有效防止“圈子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先有了孱弱无力的权力监督,才有自愿的“被苟同者”,进而成为“圈子文化”的簇拥者和参与者。在某些地方官场之所以会成为“酱缸”,主要就是因为缺乏对权力及依附于权力而存在的圈子的约束和监管,从而导致“不贪就成了另类,不贪就得受排挤,不想贪也得贪”恶风盛行。双重监督,就是既要完善政府内部监督,又要强化外部监督。作为体制内监督部门的人大、政协、纪检监察部门应加强权力监督,此外还应加强媒体监督、群众监督,为外部监督创造条件和途径。

二是弘扬党内民主,以民主机制抵制“圈子文化”。应进一步弘扬党内民主,教育广大党员讲党性,守纪律,将每一名党员干部都置于健康的、浓厚的党内民主氛围之下,促使广大党员成为抵制“圈子文化”,净化官场生态的倡导者、践行者。党员干部是社会的中坚力量,也是抵制“圈子文化”病态蔓延的主体。

“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是党内民主的四大内容,在现实生活中,只有全面落实好这四个方面的工作,真正处理好四者的辩证关系,形成较为完善的党内民主现状,才能有效遏制“圈子文化”的滋生蔓延,才能让政治生活回归正常和健康。特别是在干部选拔任用过程中,如今,民主推荐、民主测评已经成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必经程序和基础环节,只要严格规范、认真落实好相关民主程序,就能从根本上消除“圈子文化”的影响,从根本上抵制“圈子文化”。

三是加强宣传警示和教育引导,以预防机制抵制“圈子文化”。此次中央巡视组明确指出“圈子文化”的存在和危害,通过媒体的广泛宣传,让广大党员干部深化了对“圈子文化”危害的认识,促使大家深入反思反省,防微杜渐,自觉远离和抵制“圈子文化”的侵扰,更为那些“圈外”同志正了名撑了腰,明确了导向,弘扬了正气,今后还应趁热打铁,加大宣传力度,营造人人喊打官场“圈子文化”的舆论氛围,让官场“圈子”成为“过街老鼠”,不敢露头。

抵制“圈子文化”,要坚持教育为先,警示为先,这样才能有效预防“圈子文化”形成气候,将“圈子文化”的病态发展扼杀于萌芽之中。要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原则,对广大党员干部通过党性教育、纪律培训、反腐倡廉讲座、案例巡回讲演等方式加大教育预防力度,教育党员干部强化组织性、纪律性,自觉依法行政,经得起各种诱惑和考验。要坚持宣传教育,让党员干部具备识别判断“圈子文化”的慧眼,具备抵制反对“圈子文化”的能力,从源头上破除“圈子文化”陋习,净化官场政治生态。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