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葛贤痛打税监的历史典故【汇总20篇】

小偷,如果损害社会人民,的确该绳之以法;如果改邪归正,把技艺特长用到有益的地方,有时也能干出大事来。下面是小编收集的与q有关的作文,快来看看吧!

浏览

2051

作文

1000

和尚骗局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806 字

+ 加入清单

北宋时期,有一天,某地忽然来了一个和尚,这个和尚随身之物除了一件僧衣、一个瓢、一串念珠之外,什么也没有,他向众人表明,说自己已经修行到了一定的程度,所以不用吃任何东西就能生活。

大家不太相信,因为谁都知道人不吃饭就得饿死,于是,和尚便主动要求到一个商人的船上打坐,他在那里打坐了十天,大家果然没见他要东西吃,这才有点将信将疑。

那个和尚看大家还是不太相信,就又坐到了一条小船上,小船上只有他一个人,他让人们把小船推到水中间,他仍然坐在船上打坐。这样又过了十天,人们果然没有看到他要东西吃。

这样一来,人们都相信他是个活佛了,就向他跪拜,还争先恐后地要供养他,那个和尚便说:“我不用吃饭,所以不需要供养,但我住的寺庙大殿年久失修,快要倒塌了,想请各位前往布施一下,如果你们能布施,我日后自会保你们功德无量。”

众人一听,连忙痛快地答应了。到了约定那天,众人相约着一起来到那个寺院,果然看到寺院很破旧,大殿的确快要倒塌了。但问过寺里的几个和尚,他们说并没有大家要找的那个和尚。

就在大家迷惑之际,他们忽然看到了寺中的伽蓝菩萨塑像,发现这个塑像竟然和那个和尚长得一模一样,于是众人理所当然地认为此前见到的那个和尚,是伽蓝菩萨显灵,于是便纷纷拿出钱来捐给这个寺院。

消息不胫而走,越来越多的人从四面八方来到寺院捐钱,寺院因此得到了一大笔巨款。

但半年以后,人们发现寺院里的所有僧人全部消失了,后来得知,这个寺院原来根本就是一座空寺,里面的僧人是假扮的,这伙骗子特意选出了一个人,并按照他的容貌塑造了伽蓝菩萨像,然后让他出去表演“不吃饭”,他之所以能二十多天“不吃饭”,是因为他脖子上挂的那串念珠,是用牛肉干做成的,他在人们不注意的时候偷偷地吃“念珠”来充饥,因此迷惑了众人。 这伙骗子敬业得很,因为他们知道当骗子也需要一定的技术含量,所以就精心设计了一个又一个彼此相关联的局,使人们在不知不觉中被一步步引入陷阱,并心甘情愿地上当受骗。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林则徐智斗洋商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1005 字

+ 加入清单

清朝末期的时候,到处都是抽鸦片的中国人。因此,清朝派林则徐去广州禁烟。林则徐到了广州才发现,外国人不但在鸦片上剥削中国人,就连在一些基本的贸易上也巧取豪夺。

那时候,在对外贸易中,清朝主要是进口一些西方国家的布匹等,而出口多是瓷器茶叶等,可是这样的贸易却让当时的清朝官员吃尽了苦头。原来在与洋商的贸易中,清朝总是吃亏:洋商在运输布匹的时候,常常在途中遇到风浪,船舱就会进水,布匹浸了海水质量就会受损。

可是他们欺负清朝官员没有办法检查,每当船舱进水的时候,这些洋商就会在到达港口前停在一些隐蔽的岛屿上把那些被海水泡过的布匹晾干,这样晾干的布匹一时之间很难检查出来,因此清朝的官员只有收下这些布匹,可是这些布匹一浸水,质量就会大大下降。

而清朝出口的瓷器、茶叶等,尽管用稻草扎,可是经过海上风浪颠簸,到国外时有很多瓷器碎了,茶叶受潮了,洋商则是百般压价。

林则徐来到广州后,查处鸦片的同时看着洋商使手段使白花花的银元流入洋人的口袋,很是心痛,却又无计可施。

有一天,林则徐在船舱上偶然捡到一粒绿豆,他看着这粒绿豆,突然心生一计。他到衙门后召集洋商,宣布道:“今后,我国进口洋布,同时进口绿豆。你们装船时,必须一行布匹,一行绿豆间隔排好,船到港口时,先验舱后起货,否则布匹一律拒收。”

紧接着,林则徐又召集当地的商人宣布:“出口瓷器时,必须在瓷器空隙处也放进绿豆,否则一律不得出口。”

就在林则徐宣布完规定不久,有一批英国商人的货船靠岸了。林则徐亲自验货。他问道:“船舱可曾进水?”英国商人在胸前划了个十字,说道:“靠上帝保佑,一路风平浪静,船舱没有进一滴水。”

林则徐微微一笑,下令衙役倒出绿豆,只见不少绿豆已经发芽,林则徐捡起一根绿豆芽,正色问道:“如果船舱没有进水,绿豆怎么会发芽呢?”英国商人哑口无言,只能按规定接受罚款。英国商人想:中国的瓷器运出去的时候,多有破碎,到时候以牙还牙,一定能把这笔钱捞回来的。

等中国的船舶到英国港口的时候,英国商人都涌了过来,想把在中国港口的损失捞回来。可是,这些洋商失望了,瓷器保存得十分完好,没有一件破碎的。原来林则徐让人在瓷器中塞满绿豆,而且洒上清水,这样绿豆一发芽,就可以将瓷器中的空隙全部填满。如此一来,任凭多大的风浪,瓷器也安然无恙了,而且这些发芽的绿豆也可以做为饲料出售,一举两得。英国商人的如意算盘落空了。

绿豆只是一种很平常的食物,可是林则徐却用它巧妙地解决了贸易中的难题。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回光返照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2476 字

+ 加入清单

信陵君统率着赵国的军队到魏国去,同时又打发门客分头上各国去求救兵。燕、韩、楚三国向来佩服信陵君,一听说他当了上将军,全派大将带着兵马来帮助他。只有齐国不愿意加人抗秦阵营。

信陵君统率着五国的军队,挺巧妙地切断了王龁和蒙骜的联络,夺过来不少秦军的粮草,连着打了几回胜仗,打得秦国的士兵五零四散地跑了。五国的军队一直追到函谷关,在关前驻扎着五座大营,耀武扬威地向秦国挑战,吓得秦国的将士把城门关得挺严实,不敢出来。这么着呆了一个多月,秦国人不敢再出来。这回打仗可以说是五国诸侯最露脸的事,发出了灿烂的光芒,正像夏天的太阳从西山顶上照得人睁不开眼睛一样。可是,这回灿烂的光芒只是合纵抗秦的回光返照罢了。信陵君不见秦国人出来,就想:要是敌人老不出来,五国的军队在这儿再住上一年半载,也没有用。再说函谷关也打不下来,就算把函谷关打下来了,也灭不了秦国。他这么一核计,还不如下令退兵。各国的兵马就各自回去了。从此,合纵抗秦的大势已去,秦国可就更加强盛了。

信陵君回到魏国,离着国都还有三十多里地,就见魏安僖王亲自迎接他来了。魏安僖王和信陵君本来是异母兄弟。哥儿俩分别了十年,这回一见面,又是喜欢,又是伤心。他们一块儿坐着车回到城里。魏安僖王拜信陵君为相国,除了原来的俸禄之外,又封给他五座城。他又免了朱亥刺死晋鄙的过错,封他为将军。这么一来,谁都知道信陵君的威名了。各国诸侯都给他送礼,求他指教打仗的法子。信陵君就把他平日用兵打仗的心得作了一部书,就是《魏公子兵法》。

各国诸侯为了佩服信陵君,全都来送礼。秦庄襄王也打发使臣来结交信陵君,请他上秦国去逛逛。信陵君把这事儿禀告了魏安僖王。魏安僖王不愿意叫他去冒这个险。可是信陵君觉得能够和好,总是和好好。他先打发朱亥带了一双玉璧上秦国去答谢。

朱亥见了秦庄襄王,举行了回拜的礼节,就要回去。秦庄襄王使出各式各样的法子,说了不知多少好话,想把他留住,要封他官职。朱亥一死儿不答应。蒙骜对秦庄襄王说:“他就是打死晋鄙的那个勇士,咱们吃过他的亏。要是他不愿意归顺大王,千万不可放他回去!”秦庄襄王把朱亥扔到老虎圈里。圈里的老虎一见有人进来正要扑过去。朱亥大喝一声,说:“畜生,你敢!”这一嗓子,好像劈雷似的,居然把那只老虎吓住了。它趴在地下,不敢动弹。秦庄襄王和手下的人全愣了。他们又把他领出来。秦庄襄王还想劝他投降。朱亥知道他已经万万回不了魏国,就下了决心,自杀了。

朱亥的底下人跑回魏国,报告了秦庄襄王逼死朱亥的经过。信陵君痛哭一场,心里非常恨秦国。秦国又派使者来,送了信陵君好些礼物,另外还有一封信。大意说:“公子的威名轰动天下,各国诸侯没有不佩服公子的。可不知道魏王什么时候能让位。我们都等着公子即位呐。奉上一点礼物,表一表我们庆贺公子的意思。”信陵君把送来的礼物都退回去,把秦庄襄王的信拿给魏安僖王看,对他说:“这是秦国的诡计。咱们可别上他们的当!”魏安僖王嘴里不说什么,心里可不免有点猜疑。自古以来当君王的最怕的一件事就是怕别人去抢他的王位。君王最容易犯的毛病就是疑心病。魏安僖王害怕信陵君真比害怕秦庄襄王还厉害!为了这个,信陵君告了病假,交还了相印和兵符。

他想起毛公和薛公隐身的法子来了,就拿喝酒、耍钱当做消遣解闷。还怕魏安僖王再去逼害他,就天天喝酒作乐,恨不得早一些离开这个充满猜疑的人世。这位公子,外表上是荒淫无度,谁知道他是“黄连树下弹琴”——苦中作乐。不到三年工夫,就把自己一条命断送了(公元前244年)。门客们一个个都哭得挺伤心。

信陵君给秦庄襄王害得辞职的那当儿,秦庄襄王倒先跑在他头里,得病死了(公元前247年)。吕不韦帮着那个十三岁的孩子即位,就是秦王政(后来称为秦始皇)。秦国的大权全在吕不韦手里。他得着信陵君辞职的信儿,就知道合纵的玩意儿又完了。他派大将蒙骜、张唐、王龁,接连不断地去攻打赵国、韩国和魏国,得了几十座城,逼得各国诸侯不得不拿出“合纵”的法子去抵抗。

韩桓惠王想个办法叫秦国劳民伤财,免得再来攻打韩国。他派水工[相当于水利工程师]郑国[姓郑,名国]去献计策,劝秦王开凿泾水[在甘肃省里的分南北两源,会合后流入陕西省]。秦王和吕不韦不知道他是来害秦国的,完全同意他的办法,派他负责主管这个巨大的工程。他就从仲山[在陕西省泾阳县西北]挖掘河道,一道向东开凿,通到洛水。这个工程实在太大了,人力、物力真费了不少。工程已经做了一大半,秦国忽然发觉这是上了韩国的当,就要弄死那个水工郑国。郑国也不隐瞒,老老实实地说:“我这么干,原来是叫秦国忙着挖河,好叫韩国延长几年寿命。可是这条泾水一挖成,对秦国来说,是个千年万代的大事情,好处是说也说不完的。”吕不韦就叫他接下去完成这个水利上的大工程。这新开凿的河道能灌溉四百多万亩田地。这条河渠叫郑国渠。据说以后平均每亩收割了六石四斗粮食。在这以前(公元前250年),秦昭襄王吩咐蜀郡太守李冰大兴水利,开辟稻田。李冰修建了著名的都江堰[在四川省灌县城西,岷江中游],把岷江的激流分成两条河道,穿过成都,使河流转为平缓。都江堰不但控制了岷江的激流,免除水灾,而且两条河道灌溉了一百多万亩庄稼。这会儿郑国渠的工程比都江堰的工程更大,灌溉的田地更多。从此,秦国就更富强了。

公元前241年(秦王政6年),各国诸侯,除了齐国以外,赵、韩、魏、燕、楚,都出兵加人了合纵阵线,公推楚国为领袖,拜春申君黄歇为上将军,浩浩荡荡地杀奔函谷关来。秦国的丞相吕不韦派蒙骜、王翦、桓齮[yi三声]、李信、内史腾五个大将,每人带着五万兵马,分头去对付五国的军队。王翦准备集中力量先去袭击楚军。他暗中调动兵马,打算连夜进攻。没想到他这计策被一个手下人偷偷地透露给春申君。春申君吓得魂不附体。连其余四国的兵营也来不及去通知一声,他立刻下令退兵,连夜跑了五六十里地,才喘了口气。赶到秦军开到楚军驻扎的地方,才知道楚军已经跑了。王翦那五大队人马就合在一起攻打四国的兵马。四国的将士儿郎们听说领头的楚军先跑了,全泄了劲儿,瞧见秦国的兵马就好像耗子见了猫似地撒腿就跑。合纵抗秦的蜡头就此完全熄灭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3:一棋之仇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1180 字

+ 加入清单

朱元璋平定天下,登上皇位,论功行赏。开国功臣徐达被封为中山王。有一天,朱元璋同徐达在莫愁湖边的楼上下棋,朱元璋连输了三盘,就把这座楼连同莫愁湖赐给徐达,还赐名为“胜棋楼”。这徐达有点受宠若惊,他把这座“胜棋楼”跟莫愁湖一起圈进自己的中山王府,心里顿时感激这偶像级的皇上,多么厚道多么圣贤啊。

朱元璋呢,他当初输了棋,还算口服心服,真的把胜棋楼赐给徐达,后来却愈想愈不对劲:你徐达扶助我打江山固然不假,可也并非你姓徐的有三头六臂,若不是我姓朱的洪福齐天,能坐上这金龙交椅吗?嘿嘿,我封你为中山王,把你当作第一位开国功臣,给你脸你不兜着,跟我下棋,居然毫不留情,奥步尽出,逼宫太甚,害得我连输三局。我赐给你“胜棋楼”的雅号,只是秀一秀君王的雅量罢了,你竟然接过豆包当干粮,当真做了牌匾挂了起来。你这样做,明明是让人家想到:不止于下棋,如果我跟你真刀真枪地对阵,少不得我也是你的马前败将呢。好,我跟你徐达没完,君子报仇不在一时!

朱元璋的猜忌心日重一日,刑罚越来越酷。他立下个“瓜蔓抄”的名目,若是一位大臣犯了法,顺藤摸瓜,跟他稍有关系的亲朋全抄查株连。这么一来,徐达渐渐寒心啦,心想自己虽然为国尽忠,难免有结怨于人的地方,若是有人在皇上面前进谗言加害,如何是好?徐达越想越担心,便上了个奏本告老辞官。朱元璋不动声色,只是安抚徐达说:“现在天下太平,你可以在王府里享享清福,朝廷里有什么大事,我再找你来商议办理吧。”

再说徐达回中山王府养身纳福,很少过问朝廷大事。哪晓得过了一段时间,忽然间他后背生起一种毒疮,叫作背疽。年老气虚的徐达被折腾了半年多,也不知请了多少名医,才调治得渐有起色,能够起床走动,进些饮食了。

朱元璋原以为徐达年迈体弱,一定不久于人世。听说其身体渐渐好转之后,他把御医召来,问道:“生背疽忌食什么东西?”御医回奏道:“最忌吃鱼腥。”“哪一类鱼腥最厉害?”“一吃鲜鲤鱼准会丧命。”朱元璋听到这儿,脸一沉:“好啦,下去吧。回去不许多言!”

且说这一天,徐达正在“胜棋楼”上赏景散心,忽见皇宫的内监来到,口称皇上有旨,赐中山王佳肴美味。原来朱元璋叫内监送的是鲤鱼羹一盆,要他立即吃下。

徐达心中“咯噔”一下,差点儿惊叫出声:背疽刚有好转,这不是要我的命吗?他强忍悲痛,口称:“叩谢皇上天恩!”挣扎着慢慢站起身来。内监从朱漆龙凤食盒里端出一只白玉盆,盆里装着热气腾腾的鲤鱼羹,连牙箸、银匙都一起带来了。徐达知道“君要臣死臣必死”的道理,只得忍气吞声,把一盆鱼羹连肉带汁和着眼泪,一股脑儿强咽到肚里,吃了个干干净净,吃完后还得“谢主隆恩”!

可怜个中山王徐达,自恃功业显赫,何况一生奉公守法,从无犯上作乱之事,今日却受皇上这么软刀子一宰。直到临断气时,他也闹不明白,自己究竟犯了哪门子罪。他哪里想到,就是为了楸枰上的一棋之仇,为了那座“胜棋楼”,才招来今日这盆鲤鱼羹!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历史典故:敲门砖

全文共 916 字

+ 加入清单

【拼音】qiāo mén zhuān

【成语故事】古代科举考试,往往要考八股文,应考的人把八股文的套路练熟,以便在考场上应用。如果没考中,就说“撞太岁”,冒险撞运气;如果考中了,就把八股文的那一套程式称之“敲门砖”,进了门完全可以扔掉敲门的砖头。

典故】一日,冲元自窗外往来,东坡问:‘何为?’冲元曰:‘绥来。’东坡曰:‘可谓奉大福以来绥。’盖冲元登科时赋句也。冲元曰:‘敲门瓦砾,公尚记忆耶!’ 宋·曾敏行《独醒杂志》卷五

【释义】敲门的砖石,门敲开后就被抛弃。比喻骗取名利的初步的工具。

1. 比喻士人借以猎取功名的工具,一达目的,即可抛弃。 宋曾敏行 《独醒杂志》卷五:“一日, 冲元自窗外往来, 东坡问:‘何为?’ 冲元曰:‘绥来。’ 东坡 曰:‘可谓奉大福以来绥。’盖冲元登科时赋句也。 冲元曰:‘敲门瓦砾,公尚记忆耶!’”明 田艺蘅 《留青日札·非文事》:“又如《锦囊集》一书……抄录七篇,偶凑便可命中,子孙秘藏以为世宝。其未得第也,则名之曰‘撞太岁’,其既得第也,则号之曰‘敲门砖’。” 清 俞樾 《茶香室丛钞·焚时文》:“今人以时文为敲门甎, 宋 人已如此矣。” 鲁迅 《准风月谈·吃教》:“ 清 朝人称八股为‘敲门砖’,因为得到功名,就如打开了门,砖即无用。”

2.比喻谋求名利的手段。 朱光潜 《给一位写新诗的青年朋友》:“诗不是一种空洞的主义,也不是一种敲门砖。”

出 处 明·西湖居士《春游》:“这是敲门砖,敲开便丢下他。我们既作了官,做诗何用。”

用 法 偏正式;作宾语;比喻借以谋取名利的工具

示 例 鲁迅《准风月谈·吃教》:“清朝人称八股为~,因为得到功名,就如打开了门,砖即无用。”

【用法】作宾语;比喻借以谋取名利的工具

【结构】偏正式

【相近词】垫脚石

【押韵词】拔地倚天、王阳在位,贡公弹冠、转海回天、剩水残山、食宿相兼、稔恶不悛、磐石之安、以噎废餐、色胆迷天、鼠臂虮肝、......

【年代】古代

【成语造句】

◎ 在国际比赛中被人们称为通向冠军宝座的“敲门砖”

◎ 有些作者和导演,曾经也创作和拍过一两部较优秀的少儿电视剧,可他们只是把这种创作当作走进影视圈的敲门砖,之后很快就转到成人剧的创作拍摄。

[历史典故:敲门砖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历史典故

全文共 603 字

+ 加入清单

武则天当政时期,采取了恐怖的高压政策,奖励告密之人,许多人因此而升官晋级。当时,出现了许多酷吏,他们发明各种残忍的刑具逼迫犯人招供,真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这其中最著名的便是周兴和来俊臣。

整日以折磨他人为乐的周兴,怎么都没有想到,有一天,他也成了别人告密的对象。武则天收到告发周兴与人联络谋反的告密信后大怒,立刻下旨给来俊臣,要他负责审理周兴的案件。

太监送密旨的时候,周兴正与来俊臣喝酒呢!他们俩一边喝,一边讨论着用什么办法使犯人招供。来俊臣看了太监送来的密旨,随便把它往桌上一丢,仍旧和周兴继续原来的话题。来俊臣说他自己写了《告密罗织经》。周兴笑笑说,那里面写的刑罚都算不了什么,最近他又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可以逼出犯人的口供来。来俊臣问:“什么办法?”

周兴得意扬扬地说:“这个新办法就是拿一个大瓮,把它放在火上烧烤,谁不肯招供,就把他放在大瓮里烤,不由他不招!”来俊臣听了,连连叫好。他一面说,一面叫人去搬一只大瓮和一盆炭火到大厅里来,把瓮放在火盆上,盆里炭火熊熊。

来俊臣觉得到时候了,马上变了脸,厉声向周兴宣读武则天的密旨:“周兴,你听着,你如果不老实交代,那就只好请你进这个大瓮了!”

周兴顿时吓得面无血色,魂飞天外,手里酒杯一下子便掉到了地上,连忙跪在地上,表示愿意招认。来俊臣定了他的死罪,上报给武则天。武则天觉得周兴为她办了不少事,便免了他的死罪,改判充军,但他的仇家太多了,在流放的途中被人杀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历史经典故事读后感300字

全文共 376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历史故事》是一本讲在战争时期中一些有名而且还杀敌效国的大人物。

里面有大禹治水,卧薪尝胆,“强县令”董宣,“书圣”王羲之,隋炀帝开凿大运河,大文豪苏东坡,留取丹心照汗青,武昌起义等等,这几个故事让我有很大的感受,尤其是大禹治水,禹走过三次走过家门却没有一次进去看看儿子和妻子,由此可见,禹是多么希望早日治理好洪水,好让人们过上幸福的日子,最后禹治理了洪水,当上了皇帝。我也要向禹学习,做一个帮助别人的人。

隋炀是凶狠残暴的皇帝,为了开凿大运河,一点也不管老板姓的死活,仅开挖通济渠的民夫就有近七十万人死在工地上,占总数的三分之二,最后被判军给杀死了。 在最后的武昌起义中,成立了中华民国。

“ 书圣 ”王羲之中只是 给一位卖竹扇的老婆婆添上了五个字,路人就把竹扇买光了可想而知,王羲之书法是有多好。

这本《中国历史故事》让我知道了战争时期的事,非常好看。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关于信陵君救赵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1708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有人论《史记》说:“读一部《史记》,如直接当时人,亲睹其事,亲闻其语,使人乍喜乍愕、乍惧乍泣,不能自止,是子长叙事入神处。”这话一点不假,《信陵君窃符救赵》就是这样,真可以说,通篇充满诗情画意,使人百读不厌。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信陵君救赵的历史典故,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信陵君窃符救赵这件事,发生在周赧王五十七年,即公元前258年,当时属战国末期,秦国吞并六国日亟,战争进行得频繁而激烈。秦又乘胜进围赵国首都邯郸,企图一举灭赵,再进一步吞并韩、魏、楚、燕、齐等国,完成统一中国的计划。主要记叙了信陵君礼贤下士和窃符救赵的始末,表现出信陵君仁而下士的谦逊作风和救人之困的义勇精神。

【典故】

楚国派兵救赵的同时,魏国也接受了赵国求援的要求。魏安釐王派大将晋鄙(音bǐ)率兵救赵国。

秦昭襄王一听到魏、楚两国发兵,亲自跑到邯郸去督战。他派人对魏安釐王说:“邯郸早晚得被秦国打下来。谁敢去救,等我灭了赵国,就攻打谁。”魏安釐王被吓唬住了,连忙派人去追晋鄙,叫他就地安营,别再进兵。晋鄙就把十万兵马扎在邺城(今河北临漳县西南),按兵不动。

赵国派使者向魏国催促进兵。魏安釐王想要进兵,怕得罪秦国;不进兵吧,又怕得罪赵国,只好不进不退地停着。赵孝成王十分着急,叫平原君给魏国公子信陵君魏无忌写信求救。因为平原君的夫人是信陵君的姐姐,两家是亲戚。

信陵君接到信,三番五次地央告魏安釐王命令晋鄙进兵。魏王说什么也不答应。信陵君没有办法,对门客说:“大王不愿意进兵,我决定自己上赵国去,要死也跟他们死在一起。”

当时,不少门客愿意跟信陵君一起去。

信陵君有个他最尊敬的朋友,叫做侯嬴(音yíng)。信陵君跟侯嬴去告别。侯嬴说:“你们这样上赵国去打秦兵,就像把一块肥肉扔到饿虎嘴边,不是白白去送死吗?”

信陵君叹息着说:“我也知道没有什么用处。可是又有什么办法呢?”

侯嬴支开了旁人,对信陵君说:“咱们大王宫里有个最宠爱的如姬,对不对?”

信陵君点头说:“对!”

侯嬴接着说:“听说兵符藏在大王的卧室里,只有如姬能把它拿到手。当初如姬的父亲被人害死,她要求大王给她寻找那个仇人,找了三年都没有找到。后来还是公子叫门客找到那仇人,替如姬报了仇。如姬为了这件事非常感激公子。如果公子请如姬把兵符盗出来,如姬一定会答应。公子拿到了兵符,去接管晋鄙的兵权,就能带兵和秦国作战。这比空手去送死不是强多吗?”

信陵君听了,如梦初醒。他马上派人去跟如姬商量,如姬一口答应。当天午夜,乘着魏王熟睡的时候,如姬果然把兵符盗了出来,交给一个心腹,送到信陵君那儿。

信陵君拿到兵符,再一次向侯嬴告别。侯赢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万一晋鄙接到兵符,不把兵权交给公子,您打算怎么办?”

信陵君一楞,皱着眉头答不出来。

侯嬴说:“我已经给公子考虑好了。我的朋友朱亥(音hài)是魏国数一数二的大力士。公子可以带他去。到那时候,要是晋鄙能痛痛快快地把兵权交出来最好;要是他推三阻四,就让朱亥来对付他。”

信陵君带着朱亥和门客到了邺城,见了晋鄙。他假传魏王的命令,要晋鄙交出兵权。晋鄙验过兵符,仍旧有点怀疑,说:“这是军机大事,我还要再奏明大王,才能够照办。”

晋鄙的话音刚落,站在信陵君身后的朱亥大喝一声:“你不听大王命令,想反叛吗?”

不由晋鄙分说,朱亥就从袖子里拿出一个四十斤重的大铁锥,向晋鄙劈头盖脑砸过去,结果了晋鄙的性命。

信陵君拿着兵符,对将士宣布一道命令:“父子都在军中的,父亲可以回去;兄弟都在军中的,哥哥可以回去;独子没兄弟的,都回去照顾他的父母;其余的人都跟我一起救赵国。”

当下,信陵君就选了八万精兵,出发去救邯郸。他亲自指挥将士向秦国的兵营冲杀。秦将王龁没防备魏国的军队会突然进攻,手忙脚乱地抵抗了一阵,渐渐支持不住了。

邯郸城里的平原君见魏国救兵来到,也带着赵国的军队杀出来。两下一夹攻,打得秦军像山崩似地倒了下来。

秦国多少年来,没有打过这么一个大败仗。王龁带兵败退,还有二万名秦兵被赵兵围困住,投降了。

信陵君救了邯郸,保全了赵国。赵孝成王和平原君十分感激,亲自到城外迎接他。

楚国春申君带领的救赵的军队,还在武关观望,听到秦国打了败仗,邯郸解了围,就带兵回楚国去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历史典故

全文共 489 字

+ 加入清单

张融,南朝人,其貌不扬,但才智过人,诗文书画无所不精,尤其擅长狂草。他的作品不拘常法,独创一格。其为人处世,清高绝俗,只与有真才实学和真知灼见的人交往,否则即使王公贵族也不放在眼里。南朝皇帝萧道成在前朝做太尉时就很赏识他,萧道成精通武略又文采出众赢得张融的佩服,于是二人结为好友。萧道成建立南齐政权当了皇帝以后,两人还经常在一起探讨文学艺术领域里的一些问题。

一天,两人又讨论起了书法。在评价了几位著名书法家的特色之后,皇帝评论起张融的书法来,他说:“您的书法颇有风骨,但还缺少二王(王羲之、王献之)的法度。”张融笑道:“陛下只看到张融缺少二王的法度,却没看到二王缺少张融的法度啊。”皇帝听了心头一惊,随后指着张融笑道:“也只能从你嘴里说出这样奇怪的话,好,说说你的理由吧。”张融说:“男子汉大丈夫立于天地之间,要向孔夫子删编《诗》、《书》,制定《礼》、《乐》那样,开拓新路,独创一格,推出的作品要有自己独一无二的风格法度,怎能因循守旧,拾人牙慧,寄人篱下呢?二王的法度我不是没吸收,但已经转化为我自己的法度了,遗憾的是二王不能吸收我的法度再行转化了。”皇帝听了也不得不点头佩服。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发生在北京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9875 字

+ 加入清单

北京是有着千年历史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北京在历史上曾为五代都城,在从金朝起的800多年里,建造了许多宏伟壮丽的宫廷建筑,使北京成为我国拥有帝王宫殿、园林、庙坛和陵墓数量最多,内容最丰富的城市。今天小编就来分享发生在北京的历史典故,希望读者喜欢。

发生在北京的历史典故

刘伯温智修北京城

有人也许会问:作为中国的首都,北京为什么会建在这里呢?说起来, 这还是燕王扫北时的故事。

燕王朱棣在南京城居住时,打算在北方重建一座京城,于是找来大臣 刘伯温,请教京城位置。刘伯温说:“让大将军徐达办这件事吧。”燕王 命人找来徐达。刘伯温对徐达说:“凭你的神力往北射上一箭,箭落在哪儿就在那里修建京城。” 徐达答应了,来到殿外,张弓搭箭,朝北方射去。刘伯温赶紧带人坐上船,顺着大运河往北追来。

这一箭射的可真不近,一直飞到如今北 京城南20多里的南苑。南当,南苑住着八家小财主,看见箭落下来慌了神。他们想:在这儿建城,自己的房产、地亩不就全被占用了吗?思来想去有了主意:咱们把箭再射走不就行了吗!”于是箭又被往北射去,落到如今后门桥这个地立。

据说后门桥下有个石碑,上刻“北京城”三个字, 石碑下就是当初落箭的地方。 刘伯温追到南苑,掐指一算,知道箭应该落在这儿。他找来八家小财主,逼着要箭。财主们见瞒不住,只好求告说:“只要不在这儿建城,你要什么条件都行。”刘伯温想了想:“好吧 ,但修建京城的钱由你们出。”财主们一核计,心想我们有的是钱,建个京城不算什么,就答应了。

最先建的是西直门城楼,可没想到城楼没修完,财主们已是倾家荡产 。怎么办呢?

刘伯温又掐指一算,命令手下去找一个名叫沈万山的人.几天后还真找到一个沈万山,带到什刹海来见刘伯温。这个沈万山是干什么的呢?原来他是一个要饭的,浑身又脏又破,胳肢窝下夹一个破瓦盆.听刘伯温说找自己是要钱来的,吓坏了,哆嗦着说:“我一个穷要饭的,哪儿有钱啊!”刘伯温眼一瞪:“没钱不行。来人哪,给我打!”手下人立时操起棍棒朝沈万山狠打起来。开始沈万山还连声哀求,后来打急了,就把脚一跺说:“这地底下就有银子,你们挖吧。”

刘伯温大喜,派人一挖,地下 果然有大缸大缸白花花的银子。修城继续进行可没过多久,银子又用完, 就接茬儿棒打沈万山。沈万山被打急了,又往地下一指:“这里有银子。 ”大伙一挖,果然又有银子。

就这样一而再,再而三,北京城终于寻起来了。那些挖银子挖出的大坑,放进水后,就成了今天的什刹海、北海和中南海。

灶君庙的铁狮子

北京有这么一句歇后语:“灶君庙的狮子,铁对儿。”意思是,死对头,永远解不开仇恨的死对头;或永远不能分开的死搭配,这是有好坏两面的说法的。北京的铁狮子不少呢,有名的铁狮子,也有好几对呢,为什么单说灶君庙的铁狮子,才是死对头呢?这里面有个民间传说,说出来大家听,听听它是不是迷信。

北京崇文区花市大街,有座灶君庙,庙门外有两个铁狮子,故事就是打这里说起。花市大街,过去是个顶贫苦的地方,住户大部分是做纸花、做小手工艺来活着。可是,灶君老爷却看中了这块地方,他奏明了玉皇大帝,就在这里盖了一座灶君庙。有人说,这不是灶君老爷自己盖的,是信灶君老爷的有钱人,出钱给盖的庙。灶君老爷是泥像,又没有钱,自己怎么盖庙呢?不管怎么说吧,庙是盖起来了。灶君庙修盖的时候,人们还说灶君老爷能“保佑一方”呢,后来,这里的住户,仍然是那么穷,而且越过越穷,有钱的人,是越来越有钱,大伙儿就起了疑心了。有那细心的人,天天到庙里庙外,仔细的查看,什么可疑心的地方都没有,大伙儿可总放心不下。

这一天,有个挑着担子,下街补漏锅的白胡子老头儿,走到灶君庙门前,放下了担子,他左瞧右瞧,又到庙里瞧了一遍。他这个怪举动,却招来不少围着瞧热闹的人,有那爱说话的人,就问了:“老DY,您看什么呢?”“没看什么。我想:要在庙门前,给添上两个铁狮子,就更好看了。”大伙儿笑了,都说:“谁有这些钱哪!从打有了这座庙,我们就得出钱买香买供,就得按月送香油,弄的我们穷的更穷了,哪还有钱给它铸狮子啊?”白胡子老头儿笑了笑,一句话没说,就挑起担子走了。第二天,灶君庙门前,多了一对铁狮子。第三天,灶君老爷的马没有了,庙门前却有一堆马骨头,夜里,人们都听见狮子吼叫了。第四天,第五天,庙门不开了。打这儿起,庙里住了做小手艺的人,人们再不给灶君老爷买香、买供、送香油了,大伙儿都少出了一笔钱。人们都说:这成双成对的铁狮子,一定是鲁班爷给铸的;那个白胡子老头儿就是鲁班爷;铁狮子把灶君老爷的马给吃了;把灶君老爷吓跑了;铁狮子是灶君老爷的死对头、铁对儿。

辟才胡同的传说

听老人说,辟才胡同西口路北有一个大红门,大门东边是一所中学。过去国民党统治的时候,有个当大官的在那儿住过。

听说这个大门里的房子很阔气,里面有三层院,都空着没人敢住。对门有个卖馄饨的,叫张二,他一边卖馄沌,一边带看着这院儿。这时,有一个要饭的叫李二,带着老婆孩子蹲在门口儿。张二问他:“你在这儿干嘛?”李二说:“想寻个宿。”张二说:“这院子挺阔,就是没人敢住,你要住,钥匙在我这儿。”李二说:“我一个要饭的,什么也不怕。”就这样,李二住在一进门的南房里。

晚上,李二起来想看看到底闹什么鬼,他来到第一层院子,推开月亮门一看也没有什么动静;他到了第二层院子,也没听到什么,他又进第三层院子,看到门口有站岗的,正房北屋里灯火通明。他走进去,站岗的给他打立正,他继续往里走,正座上坐着一个白胡子老头儿,见他进来了就说:“主人来啦!接主人。“这位老人来到院里一摆手,灯全着了,整个院子灯火通明。老人把李二让到正座上说:“公子,你可来啦!你的这些财产,我们给你看了二十八年啦!就是找不到你。”李二说:“我整天在外要饭,你们上哪儿找我呀?”老人说:“你有个朋友叫张大,原来你父亲和他的父亲在同朝做官,你知道他在哪儿吗?你们 的父亲被奸臣所害,这些财产是他们留下的,叫我们给看着。”李二说:“听说张大在朝阳门外鱼市口。败家以后,媳妇上吊死了,剩下他一个人。他有手艺,摆个钉鞋摊。”老人说:“你要用钱叫张大写个纸条,写多少给多少。”李二一听,心想,见鬼了吧!

第二天早上,李二不去要饭了,直奔朝阳门外,到鱼市口一打听,真有个钉鞋的张大。张大问:“什么事儿呀?”李二说:“别在街面上说。”俩人来到张大家里,李二说:“我住的院子相当阔,他们叫我主人,把我让到正座上,说那些金银是咱们俩的,他们给咱们看了二十八年啦!要用钱的话,你开个条儿,你写多少,他们给多少!”张大说:“这可不行,我修鞋糊口得啦!”李二再三央告,张大就顺手撕了块破窗户纸,写了白银二百两。李二小心地收藏起来。到了晚上,李二又去了,一进月亮门,里面立刻张灯结彩迎接主人,把他让到上座上。他把张大的纸条拿出来,马上得到了二百两白银。第二天早上起来,他又到朝阳门外鱼市口,把钱送到张大家,两家都有钱花啦!张大又写个条,五百两。又取了五百两,俩人分了花。过了些日子,又写了一千两,一家五百,这两家的日子可就好起来了。有一天,老人对李二说:“你把张大请来,我们把帐给你们算清。”一天晚上,李二、张大一同来了。一进月亮门,里面的人张灯结彩,跪下迎接他们,老人把家产一一做了交待。东屋多少,西屋多少,哪缸动了,哪缸没动,一共二十四缸白银。老人说:“你们父亲死的时候有话,叫我们把这些东西看到你们长大交给你们。”后来,李二、张大就把这些财产分了。从此,这个胡同取名辟才胡同。

现今政协礼堂南面有一条东西走向的胡同叫劈才胡同。为什么叫劈才胡同呢?

传说这条胡同的西口,过去曾有座不那么起眼的小庙。这座小庙坐南朝北。紧接着小庙的东面住着一户姓霍的人家,这家人很有钱,多少年以来长盛不衰。而霍家附近的邻居有不少是一天连三顿饭都吃下上的穷人。过了若干年,霍家也不知什么原因慢慢地变穷了,一大家人有的甚至到了要饭的地步。霍家自己也很纳闷儿。

有一天,一个收破烂的老头来到霍家,问:“ 你们怎么也卖破烂呀?真穷到这份上了?”霍家对收破烂的老头说:“我们也很奇怪。过去那么有钱,这钱都到哪去了呢?”老头哈哈一笑,便说,“这个我知道,原来你们为什么那么有钱呢?是因为你们家对面开了一家劈材厂,这样霍家风水就好。人们买劈材烧火,火越烧越旺,所以你们霍家就越来越有钱。为什么后来变穷了呢?因为邻居们在你家对面,也就是劈材厂的旁边挖了两口水井。这一来,把你们霍家的风水给破了。你想啊,井里的水打出来必然会浇灭你们家的火。更何况这两口井都是苦水井,‘火”被苦水浇着,烧不起来,你家怎能旺盛呢?日子怎么不变‘苦’呢?”霍家一听,这才恍然大悟,心想,原来是这些穷邻居挖水井把我们家挖得败落了,得想办法对付他们。

一天深夜,霍家老少五口人,手拿锹镐,乘人不备,要把两口井填了。就在他们偷偷往井里填土的时候,突然一阵狂风大作,把五口人都刮到井里淹死了。

从此,这家劈材厂生意越做越大,劈才胡同也就由此得名。

故宫角楼的传说

故宫的四个城角,每一个角上有一座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条脊的角楼,建造的可好看了。这四座角搂是怎么盖的呢?北京有这么个传说——

明朝的燕王朱隶在南京做了永乐皇帝以后,因为北京是他做王爷时候的老地方,就想迁都北京,于是就派了亲信大臣到北京盖皇官。朱隶告诉这个大臣:要在皇宫外墙——紫禁城的四个犄角上,盖四座样子特别美丽的角楼,每座角楼要有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条脊。并且说:“你就做这个管工大臣吧,如果修盖的不好是要杀头的!”管工大臣领了皇帝的谕旨后,心里非常发愁,不知如何盖这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条脊的角楼。

管工大臣到了北京以后,就把八十一家大包工木厂的工头、木匠们都叫来,跟他们说了皇帝的旨意,限期三个月,叫他们一定要按期盖成这四座怪样子的角楼,并且说:“如果盖不成,皇帝自然要杀我的头,可是在没杀我的头之前,我就先把你们的头砍了,所以当心你们的脑袋。”工头和木匠们对这样的工程都没把握,只好常常在一块琢磨法子。

三个月的期限是很短的,一转眼就是一个月了,工头和木匠们还没想出一点头绪、一点办法来,他们做了许多样型,都不合适。这时候,正赶上六七月的三伏天气,热得人都喘不上气来,加上心里烦闷,工头和木匠们真是坐也不合适,躺也不合适。有这么一位木匠师傅,实在呆不住了,就上大街闲遛去了。

走着走着,听见老远传来一片蝈蝈的吵叫声,接着、又听见一声吆喝:“买蝈蝈,听叫去,睡不着,解闷儿去!”走近一看,是一个老头儿挑着许多大大小小秫秸编的蝈蝈笼子,在沿街叫卖。其中有一个细秫秸棍插的蝈蝈笼子,精巧得跟画里的一座楼阁一样,里头装着几只蝈蝈,木匠师傅想:反正是烦心的事,该死的活不了,买个好看的笼子,看着也有趣儿,于是就买下了。

这个木匠提着蝈蝈笼子,回到了工地。大伙儿一看就吵嚷起来了:“人们都心里怪烦的,你怎么买一笼子蝈蝈来,成心吵人是怎么着?”木匠笑着说:“大家睡不着解个闷儿吧,你们瞧……”他原想说你们瞧这个笼子多么好看呀!可是他还没说出嘴来,就觉得这笼子有点特别。他急忙摆着手说:“你们先别吵吵嚷嚷的,让我数数再说。“他把蝈蝈笼子的梁啊、柱啊、脊呀细细地数了一遍又一遍,大伙被他这一数,也吸引得留了神,静静地直着眼睛看着,一点声音也没有。

木匠数完了蝈蝈笼子,蹦起来一拍大腿说:“这不正是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条脊么?”大伙一听都高兴了,这个接过笼子数数,那个也接过笼子数数,都说:“真是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条脊的楼阁啊,”

大伙儿受这个笼子的启发,琢磨出了紫禁城角楼的样子,烫出纸浆做出样型,最后修成了到现在还存在的角搂。

天安门的石狮子

北京的天安门,是没人不知道的伟大建筑物吧!天安门的历史,天安门的建筑,说故事的人不去说它了。咱们单说天安门前面、金水桥南边那两个石狮子,为什么狮子肚子上,都有枪扎的一道深坑呢?这就说到闯王李自成进北京的故事了。

李闯王的农民起义军,从打陕西延安出发,一路上势如破竹地打垮了明朝的关口、城市,就在一六四四年四月二十五日(农历三月十九日)这天,打到了北京城。这时候,明朝末一个“皇上”,头一天晚上,就在景山一棵槐树上,上吊自杀了。守城的大官,都是些“太监”,那又管得了什么事?李闯王的大兵打到城下了,把守广安门的太监,立刻开了城门,迎接了李闯王。李闯王进了广安门,不多会儿,就来到了前门(正阳门),把守城门的大将,据说就是“大战棋盘街”的李国祯,李国祯不肯开城,双方打了一场攻城、守城的大战,李国祯情知是不能抵抗闯王的大兵了,就独自一个逃跑了。守城的明兵呢?自然是开城门,迎闯王了。

李闯王一马当先,率领着兵将进了前门,过了棋盘街,进了“大明门” (大明门到了清朝改名大清门,民国后改名中华门,现在我们还叫它中华门。(现已拆掉)中华门的北面,就是人民英雄纪念碑。)。老远就瞧见一座高大的、五个空的牌楼了,丞相牛金星跟闯王说:“王爷您瞧,那就是明朝的‘承天门’ (承天门到一六五一年,改名天安门,废除了牌楼,改建成现在这个样子的天安门。),明朝皇帝苦害老百姓的‘圣旨’,就都是打这门里发出来的!”李闯王本来恨透了明朝皇帝,听了丞相的话,更生气了,鼻子里吭了一声,立刻摘下他那铜胎铁背的硬弓,拔出一根雕翎箭来。

马往前走着,离着承天门不太远了,已然瞧得见牌楼上的“承天之门”四个字了,闯王举起弓来,认扣、弹弦,噌的一声,箭就出去了。闯王喊了一声:“我叫你还承天!”这都是同时的事:弓弦响、闯王喊,李闯王的话还没落音,那箭早就射中承天之门的天字上了,不但起义军的兵将喊了一声万岁,连明朝投降的官兵,也惊得呆了。

闯王背上了硬弓,摘下他那杆镔铁点钢枪来,托枪催马,走近了承天门。大伙儿瞧:承天门牌楼南面,有两个华表、两个白玉石狮子,承天门北面有两个白玉石狮子。不提华表,单说这四个白玉石大狮子,雕刻得可好了。东边这两个石狮子,右爪都踩着一个绣球,头略向东歪,可是眼睛向西看;西边这两个石狮子,左爪都踩着一个小狮子,头略向西歪,可是眼睛向东看,仿佛紧紧地盯着中间这段路面。闯王正跟丞相、将军们,往前走着瞧这些石刻,忽然一个兵头喊起来:“王爷留神,狮子动弹了!”闯王大喝了一声:“胡说!石头狮子会动弹?”原来,闯王早就瞧见狮子后面有毛病了,他说着,挺枪催马,就奔东面那个石狮子扎来,□的一声,石狮子肚子上扎了一个枪坑,火星乱爆。只见一条人影,直奔了西面那个石狮子,兵头们又喊:“王爷留神,有敌人!”闯王早就打石狮子爪下,瞧见狮子的西北藏着一个明朝的将官了,他装做不知道,向将军们招了招手,将军们明白了闯王的意思,闯王仍旧挺枪扎西面那个石狮子。跟这同时,将军们早把西面石狮子围了,捉出来明朝大将李国祯。打这儿起,这两个石狮子都有了一道枪坑。

闯王进了承天门,明朝就亡了,故事说完了。

公主坟的传说

清代,离玉渊潭西边不远,有一座大坟头,人们都叫它公主坟。究竟是哪一位公主的坟呢?

相传,乾隆派人拆明陵给自己修陵寝,刘墉奏本,参皇上一个挖坟掘墓之罪,乾隆无法抵赖,只得准奏,自己定了个发配江南。说是发配,实际上是一不穿罪衣,二不戴刑枷,只是换上便衣小帽步行罢了。刘墉、和坤一路跟着。

这是乾隆第一次步行到民间,对什么都感到新鲜。一路上指指划划、问这问那,不知不觉日头落山了,乾隆感到又累又饿。他们走进一个小村庄,来到一户门前,和坤前去扣门,开门的是个老头儿。老人看他们模样不象是恶人,就把他们让进屋里,叫女儿为三位客人准备饭。老头的女儿只有十四、五岁,穿的虽然破旧,但干净利索,显得十分可爱。不大工夫,女孩端上几碗热气腾腾的面条和一大海碗白薯。三个人饿急了,吃的还真香。

第二天,他们一出门,看见小姑娘比昨天晚上显得更清秀了。乾隆很喜欢这个小姑娘,就对老人说:“老人家,你要乐意,就让您的女儿给我做干闺女吧!”老人一听很高兴,就让女儿过来拜见了干老子。乾隆掏出一锭银子对老人说:“拿去给孩子做几件衣裳吧,”又从怀中掏出一块手帕,递给姑娘,“孩儿如遇急难,可拿它到京城找我,只要一打听皇……”,这时刘墉哼了一声,接着说:“打听皇家大院!” 乾隆忙改口:“对!对!皇家大院。”

几年后,赶上连年闹灾荒。父女俩实在过不下去了,只好到京城来找姑娘的干老子。父女俩千辛万苦来到京城,找遍北京城里的黄家大院,就是没找到干老子的家。父女俩直埋怨自己当初太粗心,没问清干老子姓啥名谁,住在哪条街。爷俩在京城无亲无故,无钱无粮无处住。没法子,只得白天沿街要饭,晚上缩在墙根或破庙里过夜。老人年岁大了,熬不过这苦日子,得了重病,姑娘愁得只是哭,没办法。

这天清早,姑娘急的实在无奈,来到护城河边,想寻短见。可想起身染重病的爹爹,犹豫了,生,生不得,死,死不得,只好一个人在河边痛哭。说来也巧,这时刘墉正好出来遛弯儿,听见这哭声悲切,便寻声而来。姑娘见有人来,连忙止住哭声。抬头一瞅,不觉怔住了:这人不就是随干爹一起到我家的那位先生吗?这可有救了。连忙上前双膝一跪。这一跪倒把刘墉弄糊涂了。他仔细一看,认出来了,噢,是皇上的干闺女!于是,他问明原因,就把老人和姑娘接到了府中。到了府上,爷俩才知道,干老子原来就是乾隆皇上,接他们的先生是丞相刘墉,“皇家大院”指的是皇官。爷俩先惊,后怕,心想:平民百姓,怎敢和皇上攀亲呢?

第二天一早儿,刘墉带着父女俩进宫去见乾隆。再说乾隆回宫后,早把干闺女的事忘了,如今一提才想起来,可他怕别人知道这件事笑话皇上和乡下佬攀亲,想赖亲。可父女俩手中有自己的黄手帕,又有刘墉作证,怎么赖得掉?没辙,只好把二人宣进宫来,找了个住处。没成想皇宫里虽然不愁吃、不愁穿,可繁文褥节多得要命,皇亲国戚、文武百官、待卫太监都是势利眼,老人家可受不了。本来就是病歪歪的身子,再加连惊带吓,没多少日子就死了。咽气之前,嘱咐女儿把他的尸骨葬在家乡。

打这儿以后,就剩下姑娘一个人孤孤怜伶地呆在宫里,每日思念爹爹,想着老人的临终嘱咐,常常泪流满面。姑娘有话无处说,不仅把眼泪往肚子里咽,还成天提心吊胆地过日子。皇妃、公主见她长得漂亮,很嫉妒她,常常冷言冷语地挖苦她;王爷、太子、王孙们见她长得端在秀丽,与福晋小姐大不一样,都对她不怀好意,总想欺侮她;太监、丫环 们也因她出身贫贱,又给不起赏钱,看不起她,时不时地也指桑骂槐地数落她一通。俗话说:宁喝舒心的粥,不吃皱眉的饭。姑娘整天眼泪泡着心,日久天长,就憋出病来了。没多少日子,姑娘就病得不行了,几天水米没沾牙,昏昏沉沉的。宫娥这才害了怕,回禀了皇上。乾隆无奈,只好来看她,可姑娘已经病得不行了。第二天,姑娘就死了。宫女禀报了乾隆,说姑娘临死前要求皇上把她和她爹爹的尸骨葬到家乡去。乾隆说:“埋了算了!”

这时,正好刘墉进宫,听到这话心里很不高兴,抢上一步,拱手道:“启禀万岁,臣有一事不明。”乾隆一听,就像当头挨了一棒,他就怕听到刘墉这句话,他一句“一事不明”,曾经参过皇上和多少大臣。这回不知又该谁倒霉了。乾隆赶紧朝着刘墉又是摇头,又是摆手,意思是说:咱们待会儿再说。刘墉装没看见,接着说:“这位公主虽说不是万岁亲生,可却是您自己认的干女儿啊!并且留有信物,就这么草草葬了,万岁脸上可不光彩呀!”乾隆心想:“越怕你你越来,好晦气呀!”有刘墉这儿盯着呢,乾隆只好传旨,按公主的葬礼,把姑娘葬在了翠微路这地方。

人们都管这座坟叫公主坟。年长日久,周围长满了杂草。直到解放前,这座孤坟还孤单单地立在那里,就像姑娘生前在皇宫里一样凄凉、冷清。

故宫里的宫殿为什么九百九十九间半

传说,当初刘伯温修建北京城皇宫的时候,皇上和他的儿子燕王(朱隶)打算把宫殿修盖得间量多点儿、大点儿,总觉得皇上住的地方应当特别华贵,不然就显不出天子的尊严。这天,皇上正要传旨宣刘伯温,就在这个节骨眼儿上,刘伯温来了。

刘伯温一见皇上就说:“启奏万岁,臣昨天夜里做了一个梦,梦见玉皇大帝把臣召到凌霄殿上对臣说:‘你朝皇帝要修盖皇宫,你告诉他!天宫宝殿是一千间,凡间宫殿万不可超过天宫。你还要告诉他,要请三十六金刚、七十二地煞去保护凡间皇城,才能够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你要牢牢记住’。玉皇大帝说完这些话,就扑过来一阵白茫茫的香雾,一下就把臣吓醒啦!”

皇上听了觉着很怪,想了想,就下旨叫刘伯温去监造不到一千间,可还得跟天宫差不多间量的皇宫,并去请金刚、地煞来保护皇官。刘伯温领旨就办去了,这事儿一下子就在北京城传开了,老百姓都等着要看刘伯温怎样修盖皇宫,怎样去请三十六金刚、七十二地煞这些神仙来保护皇宫。

过了些日子,刘伯温就把事儿全都办好了。皇上一看那宫殿盖得甭提有多华贵了,间量还真是不到一千间也差不多,再看宫院里金光闪闪,好像有神仙镇守。皇上愈看愈高兴,当时传旨,给刘怕温加封进爵,还赏赐了很多珠宝。外邦听说刘伯温请了天神三十六金刚、七十二地煞保护皇城,也就不敢兴兵作乱了。

后来人们才知道,原来故宫里的宫殿是九百九十九间半;天神三十六金刚就是宫殿门口摆着的三十六口包金大缸;七十二地煞就是故宫里的七十二条地沟。

挪钟

凡是到过北京的人,都知道北京有个“钟王”,这就是距离西直门只有四五里地的大钟寺大钟。这里不但有大钟,而且乡名也叫了“北京市海淀区大钟寺乡”,它是首都八大学院的近邻。

大钟寺正名叫“觉生寺”,觉生寺有个钟楼,螺旋的梯子,站在楼上,和钟鼻子一般高,好大的钟楼,好大的钟啦。大钟寺嘛,大钟不大还称得起钟王?这口钟有多么重呢?不多不少,整整是四十三公吨半——八万七千斤,不算小了吧!觉生寺因为有了这口大钟,觉生寺三个字,反倒被人忘掉了,连老北京人都有的说不上这三个字,都顺口叫了大钟寺。大钟寺的大钟,是在这里铸的吗?不是的。是从别处挪来的,关于挪这么重的大钟,大伙儿嘴里就传说了这么一个故事:

这又是明朝永乐皇帝时候的事啦:燕王朱棣做了皇帝以后,老怕有人会推翻他的“宝座”,他为了“消灭”民间反抗的力量,就派军师姚广孝收集了老百姓的刀啦、枪啦的武器,铸了一口重量八万七千斤的大钟,上面刻着全部“华严经”,说这样,老百姓听了钟声,就都不会反抗他啦。

这口大钟,不知道因为什么缘故,会沉到西直门外万寿寺前面的长河的河底下去啦(这地方,在现在北京西郊动物园西边一里多地,长河就是动物园、北京展览馆后面的那条河)。

经过了明朝,又经过了清朝前一百多年,始终谁也没想到捞它,甚至谁也不知道有这么大的一口大钟。这一天,谁也说不清是哪一天,忽然有个打鱼的老汉,发现河底还埋着这么一口大钟,当时就传说开了,当然,不多的时候,也就会当做一件稀奇的事儿,传到清朝皇帝的耳朵里去啦。

清朝皇帝知道了这件事,马上给管工程的工部大官下了一道旨意,叫他们要把这口钟打河底下捞出来,挪到觉生寺,修盖一座大钟楼悬挂这口大钟。工部大官奉了皇帝的旨意,就派了一个监工员,几个管工员,带着工匠去捞钟、挪钟、挂钟。钟倒是打河底捞出来啦,挂钟也不算是什么太难的事,就是那八万七千斤重的大钟,怎么样能够挪到五六里地以外的觉生寺去,真想不出好法子来。

夏天捞出来的钟,快过了一个秋天,还想不出挪钟的主意。工部大官就催监工员,监工员就催管工员,管工员就催工头,工头和工匠们,左想想右商量商量,也想不出好法子,真烦心透啦。到了九月天气啦,外面下着小雨,工头和工匠更愁烦啦,大伙凑起钱来,在窝棚(工棚)里喝闷酒儿。窝棚里只有一块青条石,就当做了桌子,条石的一头儿,坐着工头,工匠们围着这个石桌子坐着,从棚顶上往下漏水,漏水?还大得了挪钟,所以大伙谁也不在乎漏水不漏水了。

石桌子这头儿坐着的工头,端起酒盅来,让大伙喝酒,喝了好半天啦,工头是越喝越烦,就对石桌那一头的一个工匠说:“老李,你替我干一盅。”刚端起酒盅,就因为手上沾着有水,把酒盅滑倒啦,大伙儿都说:“可惜!糟踏一盅酒。”旁边一个平常不爱说话,人都叫他“哑巴”的工匠说:“盅儿太滑,推过去就行啦。”大伙谁也没理“哑巴”,仍然喝着闷酒。这当儿,忽然一个工匠蹦起来,拍着手说:“对!有啦。‘哑巴’的话有理!”大伙问他嚷什么,这个工匠说:“盅儿不就是钟,它不是挺滑吗?假如咱们打万寿寺到觉生寺,开一条浅河,放上他一二尺水,冻上了冰,把钟从冰上推过去,不就行了吗!”大伙都说有理,大伙又核计了半天,第二天,就禀报了管工员。管工员一层层地报到工部大官,工部大官叫他们赶紧平地、挖槽、放水、结冰、滑钟。八万七千斤重的大钟,就这样打冰上滑到了觉生寺,现在那口大钟,还在那钟楼里挂着呢。

后来,有人想起这挪钟的故事来,还说:“这出主意滑钟的人,兴许就是鲁班爷。”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历史典故

全文共 409 字

+ 加入清单

陶渊明,又名陶潜,是东晋著名的诗人、辞赋家和散文家。他出生在一个没落的官僚家庭中。他的曾祖父是东晋著名的大将军陶侃,但到他这代,陶家已经败落,生活贫困。尽管如此,从小陶渊明还是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他博览群书,养成不爱慕虚荣、不贪富贵的高洁性格。

义熙元年(405年),陶渊明在朋友的劝说下,出任彭泽县令。到任八十一天,碰到浔陽郡派遣督邮来检查公务,浔陽郡的督邮刘云,以凶狠贪婪闻名远近,每年两次以巡视为名向辖县索要贿赂,每次都是满载而归,否则就栽赃陷害。县吏说:“我们应当穿戴整齐、备好礼品、恭恭敬敬地去迎接督邮。”陶渊明叹道:“我岂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意思是我怎能为了县令的五斗薪俸,就低声下气去向这些小人贿赂献殷勤。

于是,陶渊明在出任彭泽令八十多天后,就离开衙门,收拾行装,返回家乡,从此过起隐居生活。对于官场,他丝毫没有眷恋之心,反而有一种重获自由的怡然自得。他每天饮酒写诗,过着世外桃源一样的清闲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历史典故:鸦雀无声

全文共 501 字

+ 加入清单

一天,宝玉、黛玉和薛宝钗在大厅闲聊时,宝玉突然对宝钗说:“宝姐姐为什么不去看大戏呢?”薛宝钗说:“天气太热怕热,所以没有去。”之后宝玉便说了:“难怪有人说宝姐姐像杨贵妃呢!”结果被宝钗误认为宝玉是在说自己体胖怕热,便愤怒说道:“哼,要是我像杨贵妃,那谁是杨国忠呢?”于是拂袖而去。黛玉见状说道:“今日啊,你终于是遇到比我还厉害的人了。”

宝玉听后觉得十分无趣,便走了。在院子里,四处的人因为天气炎热,不是在打盹就是正在休息,这时候宝玉便想:“想不到四处静悄悄的,连乌鸦跟蛙雀叫声也没有。”后来便出现了“鸦雀无声”一词,形容四处静悄悄,什么声音也没有。

苏轼的绝句中写道:“天风吹月入阑干,乌鹊无声子夜阑。织女明星来枕上,子知身不在人间。”翻译出来就是:“月亮西斜,夜已深沉,大地一片寂静,就连喜欢鸣叫的乌鸦、喜鹊也已熟睡。此时,织女星、金星显得格外明亮,星光斑斓中,天将破晓,我在枕上醒来,竟似飘飘欲仙,仿佛已身不在人间。”

此诗原文中的“乌鹊无声”,乌就是乌鸦,鹊指的是喜鹊。又鹊与雀同音,鸦和雀都是叫声非常嘈杂的鸟,而当鸦雀都无声时,就会很安静。因此,鸦雀无声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形容非常寂静。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关于中药王不留行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581 字

+ 加入清单

王不留行又叫做王不留、麦蓝菜,是石竹科植物麦蓝菜的干燥种子。

具有活血通经,消肿止痛,催生下乳的功能。用于月经不调,乳汁缺乏,难产,痈肿疔毒等症,是临床常用下乳的药。关于中药王不留行还有一典故,下面我们一起来看:

北方有一段歌谣说:"穿山甲,王不留,大闺女喝了顺怀流。"夸张地说出了王不留行的通乳作用。

那王不留行不过是一种草的种子,怎么起了这么个怪名字呢?

传说王不留行这种药是药王邳彤发现的,经实验,具有很好的舒筋活血、通乳止痛的作用,可是给它起个什么名字呢?邳彤想起当年王莽、王郎曾来过这里的事。

王郎率兵追杀主公刘秀,黄昏时来到邳彤的家乡,扬言他们的主子是真正的汉室后裔,刘秀是冒充汉室的孽种,要老百姓给他们送饭送菜,并让村民腾出房子给他们住。这村里的老百性知道他们是祸乱天下的奸贼,就不搭他们的茬儿。

天黑了,王郎见百性还不把饭菜送来,不由心中火起,便带人进村催要,走遍全村,家家关门锁户,没有一缕饱烟。王郎气急败坏,扬言要踏平村庄,斩尽杀绝。

此时一参军进谏道:"此地青纱帐起,树草丛生,庄稼人藏在暗处,哪里去找。再说就是踏平十会村庄也解不了兵将的饥饿,不如赶紧离开此地。

另作安顿,也好保存实力,追杀刘秀。"王郎听了,才传令离开了这个村庄。

邳彤想到这段历史,就给那草药起了个名字叫"王不留行",就是这个村子不留王莽、王郎食宿,借此让人们记住"得人心得天下"的道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贺龙和林彪结怨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3088 字

+ 加入清单

人民出版社最近出版了《贺龙与共和国元帅》,叙述了贺龙南征北战的戎马一生,再现了贺龙与周恩来、朱德、叶剑英、刘伯承、聂荣臻、彭德怀等共和国元帅共同革命、并肩战斗的一些经历,展现了他们的高风亮节。同时也披露了贺龙与林彪结怨的一些内情。今天小编就来分享一下贺龙和林彪结怨的历史典故,相信各位读者会有兴趣。

贺龙和林彪结怨的历史典故

1942年初,贺龙到延安不久,因感情不和,与骞先任离婚了。许多热心的老同志对他的生活很关心,纷纷给他当红娘。有一天,中共中央西北局和联防军的几位领导在一起开会议事完毕后,大家一起聊家常,有人谈到了林彪同女子大学的叶群谈恋爱的事。贺龙对林彪与叶群谈恋爱的事早有耳闻,还听说叶群把林彪写给她表达爱情的信给别人看,以抬高自己的身份。贺龙很为林彪打抱不平,认为叶群这样做,有损林彪的威信和声誉。现在又听到大家议论此事,就很不高兴地说:“这些小知识分子不像话,轻浮,用损害别人的威信和声誉来抬高自己,应该好好地训她一顿!”

西北局组织部长陈正人是个热心人,有意要为贺龙当月老。于是,他就灵机一动,趁机向贺龙介绍说:“老总啊!我给你介绍一个人,她认识叶群。此人叫薛明,河北霸县人,天津的女学生。参加‘一二九’运动,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战开始后,一直从事抗日群众工作。她带了一支青年女子抗日宣传队,从北平、天津经山东、南京,一路作抗日宣传工作到江西。1938年,经新四军江西办事处介绍来到延安,先后在中央党校和女子大学学习,后来去清涧工作,成绩突出,曾被选为县参议员,后调到中共延安县任组织部部长,是咱们西北局重点培养的妇女干部,据说她对叶群比较熟悉和了解,老总是不是和她见一见?”

贺龙听他们一说,想了想,认为能动员薛明去批评批评叶群,帮林彪一把也是件好事,于是就默认了。

1942年春的一个星期天,贺龙在高岗和延安县委书记王丕年的陪同下,来到薛明的住地。王丕年说:“贺龙司令员来看望我们来了!”高岗趁机向贺龙介绍说:“这就是薛明同志。”

薛明不明白贺龙的来意,有点拘束,轻声地叫了一声“贺司令员!”贺龙点点头与薛明握手,说道:“今天是星期天,我同高书记到这儿来转转,问点情况。”

高岗说:“薛明,贺老总问什么情况,你就如实汇报!”

贺龙问:“听说你和叶群是朋友?”薛明点头答道:“是朋友,但现在来往不多了!”

贺龙从薛明回答中证实了她与叶群“是朋友”,便提高声音说:“要是真正的朋友,你就应该拿出做朋友的样子来。”薛明不知原由,便疑惑地问:“怎么了?”贺龙说:“林彪喜欢叶群,给叶群写信,这本来是正常的吆。”“叶群的态度可是不好啊!她把林彪的信拿去给同学、同事们看,还这么一散,说我不在乎,你们看吧!这是林彪给我写的情书,你说这样做对不对?”薛明肯定地说:“不对!”贺龙接着说:“那么你是不是可以去告诉她,喜欢林彪,就和林彪结婚,不喜欢就不要写信,不要张扬,明确表态拒绝。你告诉她,这是我说的。老革命,南征北战,出生入死,好不容易想讨个老婆,又遭取笑戏弄,不道德么!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好就是好,不好就拉倒,你认为怎么样?”

薛明很认真地说:“我同意贺老总的意见,这件事我可以办。”

贺龙笑着说:“我要说的就这么多。我知道你在清涧工作做得不错。”

高岗接过话茬说:“这里的工作也搞得不错么。薛明,把你的工作汇报汇报。”于是,薛明汇报了延安的组织工作和妇女工作。王丕年招待大家吃了午饭。临别时,贺龙对薛明说:“听说你是天津人?”薛明答道:“离天津很近,霸县胜坊镇人,在天津上学。”

贺龙说:“我有个厨师,会做天津狗不理包子,你可以去尝尝,看像不像!以后有空到我那儿去玩。”高岗语带双关地对薛明说:“熟悉了,以后可以常去老总那里看看吆!”

薛明遵照贺龙的意见,专门找叶群谈了一次,转达了贺龙的看法。

贺龙同薛明认识后,经过一段时间的交往和了解,8月1日正式结婚。任弼时、林伯渠、高岗、陈正人、张帮英等中共中央和西北局的领导,以及王震、李井泉等老部下前来祝贺。几天后,毛泽东在贺龙的陪同下,来到贺龙驻地接见“战斗篮球队”队员时,也向贺龙和薛明表示热烈祝贺。

1942年2月中国共产党开始开展“整风运动”。在运动期间,薛明和叶群发生了矛盾与激烈的冲突。

叶群,原名叫叶敬宜,后改名叶瑾,福建省福州市人。与薛明是天津市三八女中的同学。抗日战争爆发后,跟随天津第二批南下学生来到南京,经亲戚介绍,到了国民党的中央广播电台当播音员;后来参加青年战地服务训练班,与青训班的国民党军官关系暧昧;她还参加了“三青团”举办的“一个党、一个领袖、一个主义”的讲演比赛,并不断向国民党CC系特务组织办的名为“战斗”的壁报投稿等等。因此,党组织派薛明同叶群作了一次谈话,对她上述表现提出了严肃的批评。在薛明和其他同志的帮助下,1938年她们一起从江西南昌来到延安。到延安后,叶瑾改名为叶群。1942年与从苏联养病回延安的林彪相识,他们就谈起了恋爱。

林彪原先有两次婚姻:1927年,由父母包办娶了一房妻室,举行婚礼后的第三天,林彪就离家了;林彪在长征到延安后,出任抗日军政大学校长时,认识一个女学员叫刘新民(后改名刘梅),他们结婚后,1938年冬林彪去苏联养病,刘梅陪同前往,他们生有一女叫林小琳。后来因感情不和离婚了。林彪1942年初从苏联回到延安,认识了当时在延安女子大学的叶群,同年7月1日两人结婚,这是林彪的第三次婚姻。

1943年春,延安整风运动进入对照检查,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阶段。薛明因对叶群比较了解,她出于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感,有一天,把叶群约到家中,诚恳地对她说:“我是共产党员,你也是共产党员,现在正是整风的审干时期,我希望你主动地把履行没有履行入党手续,介绍人是谁,在南京时的种种表现,以及同国民党教官和丰城县县长等人的关系,如实地向组织讲清楚……”

叶群一听,立即翻了脸,尖声大叫道:“你要干什么?你们趁林彪不在家,你们把我打死好了!”接着又哭又闹,甚至满地打滚撒泼。

薛明本来想好好劝说叶群主动把自己的历史问题向组织讲清楚,一看她这个样子,也就来了气,说道:“好,你不愿意谈,那就跟你到组织部谈,党员对党组织该谈吧!”于是,就把叶群拉到了中组部,王鹤寿出来接待。

叶群一见王鹤寿,装得更伤心,哭得更厉害了,大声嚷道:“她说我好多坏话,造谣。”

薛明理直气壮地说:“不是造谣,我这里写了揭发材料,都有哪些问题,请组织上看。”说罢把材料交给了王鹤寿。

由于叶群是林彪的妻子,王鹤寿不便轻易表态。他接过信,慎重地对薛明说:“我看过信后,还要向上级报告,你先回去吧!”

这件事惊动了贺龙和林彪。贺龙从前线匆匆赶回,冲着薛明发火道:“你搞什么名堂?谁叫你抓了叶群?”薛明很冷静,向贺龙详细地汇报了叶群历史上的问题。过了一会儿,贺龙的气也消了,对薛明说:“这么大的运动,有怀疑,揭发出来也是对的。已经这样了,光明正大,没啥大不了的,让组织去调查吧!”

林彪对这件事则看得很重,十分恼火,也从前方急忙赶回延安。叶群一见林彪,装得非常委屈,添枝加叶地向他哭诉了一番。一贯内向的林彪也动了肝火,高声骂道:“他妈的,老子在前线流血打仗,你们在后方搞我的老婆……”他把这件事迁怒于贺龙,与老婆叶群记下了贺龙和薛明这笔账。

此外,贺龙到延安出任联防军司令员后,毛泽东曾同他谈起林彪历史上的一些事,包括抗战初期不愿意留兵延安的事,林彪在洛阳蒋介石接见时的表现等。这件事,后来不知怎样被林彪知道了,成了他的一块去不掉的心病。从此,林彪与贺龙两家结下了解不开的疙瘩。这也成了林彪后来利用“文化大革命”运动,要把贺龙置于死地的主要历史原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范滂进监狱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1421 字

+ 加入清单

汉灵帝刚即位的时候,窦太后临朝,封她父亲窦武为大将军,陈蕃为太尉。窦武和陈蕃是支持名士一派的。他们把原来受到终身禁锢的李膺、杜密又召回来做官。

陈蕃对窦武说:“不消灭宦官,没法使天下太平。我已经是快八十的老人了,还贪图什么?我留在这里,只是想为朝廷除害,帮助将军立功。”

窦武本来就有这个意思。两人一商量,就由窦武向窦太后提出,要求消灭宦官。可是窦太后跟汉桓帝一样相信宦官,怎么也下不了这个决心。

陈蕃又向窦太后上奏章,举出宦官侯览、曹节、王甫等几个人的种种罪恶。窦太后仍旧把奏章搁在一边不理。

这一来,倒是打草惊了蛇。曹节、王甫来个先下手为强。他们先从窦太后那里抢了玉玺和印绶,把窦太后软禁起来;又用灵帝的名义,宣布窦武、陈蕃谋反,把他们杀了。

这样一来,宦官又掌了权,凡是窦武、陈蕃提拔的人统统被撤职。

李膺、杜密被撤职回到家乡,一些名士、太学生,更加推崇他们,也更痛恨宦官。宦官也把他们看作死对头,找机会陷害他们。

有个名士张俭,曾经告发过宦官侯览,侯览一心想报复。正好张俭家赶走了一个仆人。侯览利用那个仆人,诬告张俭跟同乡二十四个人结成一党,诽谤朝廷,企图造反。

宦官曹节抓住这个机会,吩咐他的心腹上奏章,要求汉灵帝再一次下令逮捕党人。

汉灵帝才十四岁,根本不懂得什么是党人。他问曹节:

“为什么要杀他们,他们有什么罪?”

曹节指手划脚把党人怎样可怕,怎样想推翻朝廷,图谋造反,乱编了一通。

汉灵帝当然相信了他们,连忙下令逮捕党人。

逮捕令一下,各州各郡又骚动起来。有人得到消息,忙去报告李膺。李膺坦然说:“我一逃,反而害了别人。再说,我年纪已经六十了,死活由他去,还逃什么!”

他就自己进了监狱,被拷打死了。杜密知道免不了一死,也自杀了。

汝南郡的督邮奉命到征羌(今河南郾城)捉拿范滂。到了征羌的驿舍里,他关上门,抱着诏书伏在床上直哭。驿舍里的人听到哭声,弄不清是怎么回事。

消息传到范滂那里,范滂说:“我知道督邮一定是为了不愿意抓我才哭的。”

他就亲自跑到县里去投案。县令郭揖也是个正直人,他见范滂来了,吓了一大跳。他说:“天下这么大,哪儿不能去,您到这儿来干什么?”

他打算交出了官印,跟范滂一起逃走。

范滂感激郭揖,他说:“不用了。我死了,朝廷也许能把抓党人的事停下来。我怎么能连累您。再说,我母亲已经老了,我一逃,不是还连累她吗?”

县令没有法子,只好把范滂收在监狱里,并且派人通知范滂的老母亲和他的儿子跟范滂来见面。

范母带着孙儿随着公差到监狱来探望范滂。范滂安慰她说:“我死了以后,还有弟弟会抚养您。您不要过分伤心。”范母说:“你能和李、杜(指李膺、杜密)两位一样留下好名声,我已经够满意了。你也用不着难过。”

范滂跪着听他母亲说完,回过头来对他的儿子说:“我要叫你做坏事吧,可是坏事毕竟是不该做的;我要叫你做好事吧,可是我一生没有做坏事,却落得这步田地。”

旁边的人听了,都禁不住流下了眼泪。

像李膺、范滂这样被杀的一共有一百多人;还有六七百个在全国有声望的,或者跟宦官有一点怨仇的,都被宦官诬指为党人,遭到逮捕,不是被杀,就是充军,至少也是禁锢终身。

只有那个宦官侯览的对头张俭,却逃过了官府搜捕。他到处躲藏,许多人情愿冒着生命危险收留他。等到官府得到消息来抓他的时候,他又躲到别处去。于是,凡是收留过他的人家都遭了祸,轻的下监狱,重的被杀,甚至整个郡县遭到灾殃。

经过这两次“党锢之祸”,朝廷里的比较鲠直的官员遭到沉重打击,大小官职差不多都由宦官和他们的门徒包下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好朋友”和“心腹人”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4265 字

+ 加入清单

那个要给齐庄公报仇的人叫卢蒲癸,他是齐庄公最亲信的人。齐庄公给崔杼害死的时候,晏平仲把国家和国君区别开来看,可是那时候别的人不那么想。他们以为忠于主人就是好人,至于主人怎么样,那可不管。因此,齐国有几个臣下为了忠于国君,自杀了,也有跑到别的国去躲起来的。那时候,齐庄公的手下人王何对卢蒲癸说:“主公向来待咱俩不错,现在他给人害了,咱们应当一块儿死,才算是报答主公待咱们的一份情义。”卢蒲癸说:“死有什么用?你要是成心报答主公的情义,就应当活着。我说眼前咱们不如暂且逃到别的国去,将来一有机会,再替主公报仇。”他们两个人当时起了誓,各自走了。王何跑到莒国,卢蒲癸跑到晋国。卢蒲癸是个胆大心细的人,他临走的时候,跟他的兄弟卢蒲嫳[pie四声]说:“我走了之后,你得想法子去接近庆封,要一个劲儿地奉承他,胆要大,心要细。等到他信任了你,你再推荐我,叫我能够回来。那时候,咱们都做了咱们仇人的‘心腹人’,自然有法子替主公报仇了。”卢蒲嫳就照着他哥哥的话去办,果然当上了庆封的家臣。

崔杼杀了齐庄公之后,把齐国的大权全拿在自己手里。庆封心里非常气愤。可是他耐住性儿,故意透着跟崔杼十分投缘的样子。他还怕崔杼不放心,就天天饮酒作乐,打猎玩儿,显出他对于朝廷上的事没有多大的兴趣。崔杼见他没有争权夺利的心思,就把他当做好朋友看待了。

庆封的行动瞒得了崔杼,可瞒不了庆封的家臣卢蒲嫳。有一天,卢蒲嫳对庆封说:“先君是崔杼杀的,您倒跟他一块儿顶了这个罪名。既然一块儿顶着罪名,为什么齐国的大权由他一个人拿呐?您虽然宽洪大量,并不介意,可是全国的人,尤其是我们当家臣的,哪儿受得了哇!如今崔家内部闹了意见,弟兄们分成了两派。咱们不如以敌攻敌,借着他们的内讧,去跟他们两派的人都联起来,从中叫他们自相残杀。崔家的败落就是庆家的成功。这点事您是明白的。”庆封挺高兴地说:“我只道你是个勇士。想不到你还是个谋士。”他听从了卢蒲嫳的话,更加使劲地奉承着崔杼,背地里又和崔成、崔疆这几个人交上了朋友。

崔成和崔疆是崔杼的儿子。他们的母亲死了以后,崔杼才娶了棠姜。棠姜的兄弟东郭偃和她前夫的儿子棠无咎都当了崔杼的家臣。棠姜又生了个儿子叫崔明。崔杼为了讨棠姜的好,答应她把崔明当继承人。大儿子崔成知道了这件事,就自动地把长子的名分让给小兄弟崔明,自己情愿得到一个崔城[在山东省章丘县西北的崔氏城],打算将来老死在那边。崔杼答应了。东郭偃和棠无咎出来反对,说:“崔城是崔家的老根。不能给他。”崔杼就又收回了成命。

崔成气哼哼地去告诉他兄弟崔疆。崔疆说:“你已经把长子的名分让给了别人,再让一座城,又算什么呐?实在说吧,现在父亲还活着,他们就这么欺负咱们,将来父亲百年之后,你跟我怕的是要想当奴隶都当不上了!”崔成说:“那怎么办呐?咱们还是找庆封伯伯商量商量吧。”哥儿俩连夜去见庆封求他想个主意。庆封对他们说:“也别怪你们父亲。他倒是个好人,不过现在给东郭偃、棠无咎跟你们的后妈弄糊涂了。你们做儿子的受一点委屈,还没有什么。我倒是替你们父亲担心。你们怎么不想个主意把东郭偃和棠无咎去了呐?”哥儿俩说:“我们早有这个心。力量不够,有什么法子呐?”庆封的卫士卢蒲嫳插嘴说:“你们没有力量,难道你们的庆伯伯也没有力量吗?只要你们有志气,敢干,他能不帮你们的忙吗?”崔成、崔疆连忙给庆封跪下,一直不起来。庆封说:“好吧,我看在你们父亲的面上,给你们一百名士兵吧。”

崔成、崔疆得到了庆封的帮助,当时就发动起来了。他们把那一百名士兵埋伏在崔家附近的地方。俗话说,“明枪容易躲,暗箭最难防!”果然东郭偃和棠无咎上崔家去的时候,给士兵们杀了。崔杼听说前妻的两个儿子造反,把东郭偃和棠无咎的军队也接收过去了,自己一时又没作准备,气得什么似的,连忙叫手下的人预备车马。哪儿知道手下的人早就跑得一干二净。崔杼只好叫书童赶着车,从后门跑出去,一直去找他的“好朋友”庆封,诉说刚才的情形。庆封假装纳闷。他说:“竟有这种事?小孩子家居然敢这么无理取闹?要是你打算处治他们,我准帮忙。”崔杼挺感激地说:“求你赶紧替我把这两个奴才去了,我叫小儿子崔明认你做干爹。”庆封显出义不容辞的样子,立刻叫卢蒲嫳带着人马上崔家去。

卢蒲嫳到了崔家,一瞧崔成、崔疆已经把大门关上了。卢蒲嫳对他们说:“崔明拿住了没有?庆大人怕你们这儿人手不够,又叫我带了一队人来。”崔成、崔疆一听“恩人”来了,连忙开了大门把他迎接进去。大门一开,卢蒲嫳带来的士兵拥进去。那里边的一百名士兵本来都是庆封的人,自然听卢蒲嫳的话。卢蒲嫳大声嚷着说:“我奉了崔相国的命令,来逮两个忤逆不孝的儿子!”崔成、崔疆这才知道他们认贼作父,上了庆封的当。他们还没反抗,早就给卢蒲嫳带来的士兵杀了。卢蒲嫳跑到内房去找崔明。崔明刚巧不在家,逃到别的国去了。他倒把崔明的妈相国夫人棠姜找着了。她吊在房梁上。卢蒲嫳眼瞧着棠姜已经完了,扭头就走。他提着崔成和崔疆的人头回去报告崔杼。

崔杼一瞧见儿子的脑袋,又气又心痛。他问卢蒲嫳,“太太没吓坏吧?”卢蒲嫳说:“夫人还没下来呐。”崔杼对庆封说:“我还是回去吧。我的书童不会赶车,请借给我一辆车。”卢蒲嫳说:“我送相国回去。”庆封嘱咐他“小心伺候相国”。崔杼向“好朋友”庆封谢了又谢,然后回去。一到了家,就瞧见大门敞着,跑到里边一瞧,也不见一个人出来。窗户和门全打碎了,家里的东西也没有了。整个相国府鸦雀无声。崔杼见了那种凄凉光景,不由得掉下眼泪来。跑到内房一瞧,瞧见那位夫人早就悬梁自尽了。崔杼的心像碎了似的。回头叫了声卢蒲嫳,卢蒲嫳早躲在房门外边了。崔杼放声大哭,说:“我把他当做朋友,哪儿知道敌人假装朋友,害到我家败人亡。我还有什么脸面再活着呐!”他就把棠姜摘下来,自己挂了上去。

卢蒲嫳灭了崔家,回去报告了庆封。庆封上朝见了齐景公,说:“崔杼杀害先君,我已经把他治了罪。”齐景公连连点头,说:“是啊,是啊。”打这儿起,齐国的大权就落到庆封手里了。卢蒲嫳更得到了庆封的信任,做了他的“心腹人”。

有一天,卢蒲嫳请求庆封把他哥哥卢蒲癸召回来,庆封自然答应了。卢蒲癸回到齐国拜见了庆封。庆封见他挺有本事,叫他去伺候他儿子庆舍。庆舍是个大力士,一见卢蒲癸力气挺大,非常喜欢。卢蒲癸一心要给齐庄公报仇,低声下气地奉承着庆舍。庆舍非常喜欢,又见他胆大心细,挺有作为,就把他当做了“心腹人”,还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从此,丈人、女婿更加亲热了。

庆舍常常带着卢蒲癸出去打猎。打猎的时候,庆舍直夸奖卢蒲癸的能耐。卢蒲癸说:“我这算得了什么,差得远着呐。我的朋友王何比我可强得多了。”庆舍一听,立刻叫卢蒲癸去把王何请来。王何拜见新主人。他奉承新主人跟卢蒲癸刚来的时候一样。庆舍想到崔杼为了没有心腹的勇士,才遭了人家的暗算,他就格外小心,叫卢蒲癸和王何当了卫士。每回出去的时候,他总叫这两个心腹卫士带着兵器,不离左右。

庆封专权,连公家厨房的经费他都管。齐景公喜欢吃“凤爪汤”,就是拿鸡爪子做的汤。大夫们也都学着他吃起来,当时传遍了全城,凤爪汤就成了顶名贵的吃食了。可是一只鸡只有两只脚,一碗凤爪汤就得十来只鸡。这么一来不要紧,鸡的价钱可就越来越贵了。厨子就要求庆封再加点菜钱。卢蒲嫳故意叫庆封得罪别人。他不等庆封回答,就说:“干么一定要吃鸡?鸭子不能吃吗?”庆封就叫厨子用鸭子代替。有一天,齐景公请大夫高虿[ch“好朋友”和“心腹人”的历史典故i四声]跟栾灶吃饭。这两位大夫没吃着凤爪汤,心里挺不痛快。出来之后,一个埋怨着说:“庆封掌了权,处处刻薄,连公家的伙食也克扣起来。这明明是慢待大臣。”一个说:“咱们并不是一定要吃鸡,可是照他这么目中无人地下去,今天不给鸡吃,明天就许不给鸭子吃,后天那就连饭都不给吃了。再下去,也许不准咱们上朝了。这可不能不防备。”他们这么发牢骚,早叫庆封的人听见了,庆封对卢蒲嫳说:“高家跟栾家对我这么不满意,怎么办?”卢蒲嫳说:“怕什么?要是他们再敢多嘴多舌地反对相国,就把他们杀了,也给反对的人一个下马威。”庆封依了卢蒲嫳的话,不把他们放在心里。

卢蒲嫳把这件事告诉他哥哥卢蒲癸,卢蒲癸又去和王何商量。王何说:“高家和栾家既然跟庆封闹意见,咱们就可以借着这个机会去对付庆家了。”他们商量好了,当夜就去见高虿,对他说:“我们得着了一个秘密的消息,不能不告诉您老人家。相国打算攻击您跟栾家,你们可得防备着点。”高虿怒火上升,说:“哼!他不想想自个儿做的好事。他跟崔杼杀了先君,现在崔杼已经办了罪,他倒逍遥自在,还要找到我们头上来。我们应当替先君报仇,也把他办罪,才是齐国的忠臣。”卢蒲癸说:“大夫能够主持正义,惩办乱臣贼子,我们情愿追随左右。事情办成了,是您老人家的功劳,万一办不成,至多我们哥儿俩送两条命,决不连累您。”高虿挺高兴,直夸奖他们忠义。他就又去和栾灶暗中商量,准备动手。

公元前545年的秋天,庆封带着一批人马上东莱去打猎,把他儿子庆舍留在朝里。卢蒲嫳说是病了,没跟去。过了两天,正是国君上太庙去祭祀的日子。齐景公带着晏平仲和别的大臣上太庙里去。庆舍代替他父亲管理祭祀的事。太庙外头有庆家的士兵把守着,庆舍的身边有他“心腹人”卢蒲癸和王何保护着,一刻不离左右。卢蒲嫳把高家、栾家、陈家、鲍家的家丁埋伏在太庙左右。他们又在附近塔了一座台,锣鼓敲得震天价响。庆家的士兵在庙外没有什么事,就仨一群、俩一伙地去看热闹。庆舍正在祭祀的时候,高虿叫手下人在庙门上敲了三下,外边埋伏着的家丁就像发大水似地涌进来。庆舍吓了一跳,正想叫王何去抵御,卢蒲癸已经从背后用刀扎过去,扎透了庆舍的胸部。王何拿长矛扎伤了他的左肩磅。庆舍眼睁睁地瞧着这两个亲信的卫士,说:“你们!原来是你们!”说着他就拿起一把酒壶冲王何打去,把王何的脑袋打碎。庆舍受了重伤,右手抱住太庙的柱子,一使劲,整个屋子都震得摇晃了。他大叫一声,断了气。齐景公吓得魂儿出了窍。晏平仲小声地安慰他,说:“这是大臣们给先君报仇,除灭庆家。主公放心。”齐景公这才擦了擦脑门上的冷汗,脱去祭祀的礼服,上了车,急急忙忙地回宫去。

卢蒲癸带了四家的家丁去抄庆家,一面嘱咐大伙儿看住城门,不让庆封回来。庆封得着了这个信儿,立刻带着打猎的士兵回来攻城。可是士兵们明知道力量不够,慢慢地全跑了。庆封没有法子,只好逃到别国去。

卢蒲癸和卢蒲嫳哥儿俩把崔家和庆家都灭了,替齐庄公报了仇,就跑到北燕隐居起来。

庆封逃到鲁国,又从鲁国跑到吴国。没想到给楚王抓了去。他要拿诸侯盟主的身分把庆封治罪。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历史典故:白居易进长安

全文共 1834 字

+ 加入清单

导读: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搜索整理的历史典故,欢迎参考阅读!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唐宪宗即位以后,对政治进行了一些改革,任用了一些像李绛那样的正直的大臣当宰相。但是他仍旧宠信宦官。他想讨伐藩镇,用一个宦官头子做统帅。这件事引起一些大臣的反对。反对得最激烈的是左拾遗白居易

白居易是唐代着名诗人,下邽(今陕西渭南东北,音guī)人。他擅长作诗的名气,很早就传开了。白居易自小聪明,生下来刚六七个月,就能辨认“之”、“无”两个字,五六岁就开始学写诗。大概在他十五六岁那年,他父亲白季庚在徐州做官,让他到京城长安去见世面,结交名人。

那时候,正是朱泚叛乱之后,长安遭到很大的破坏。特别是连年战争,到处闹粮huang,长安米价飞涨,百姓的日子很不好过。

当时,长安有一个文学家顾况,很有点才气,但是脾气高傲,遇到后生晚辈,常常倚老卖老。白居易听到顾况的名气,带了自己的诗稿,到顾况家去请教。

顾况听说白居易也是个官家子弟,不好不接待。白居易拜见了顾况,送上名帖和诗卷。

顾况瞅了瞅这个小伙子,又看了看名帖,看到“居易”两个字,皱起眉头打趣说:“近来长安米价很贵,只怕居住很不容易呢!”

白居易被顾况莫名其妙地数落了几句,也不在意,恭恭敬敬地站在旁边请求指教。顾况拿起诗卷随手翻着翻着,他的手忽然停了下来,眼睛盯着诗卷,轻轻地吟诵起来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顾况读到这里,脸上显露出兴奋的神色,马上站起来,紧紧拉住白居易的手,热情地说:“啊!能够写出这样的好诗,住在长安也不难了。刚才跟您开个玩笑,您别见怪。”

打这次见面以后,顾况十分欣赏白居易的诗才,逢人就夸说白家的孩子怎么了不起。一传十,十传百,白居易也就在长安出了名。不到几年,他考取了进士。唐宪宗听说他的名气,马上提拔他做翰林学士,后来又派他担任左拾遗。

白居易可不是那种争名求利、向上级阿谀奉承的官僚。他一面不断地创作新的诗歌,揭露当时社会上的一些不良现象

一面在宪宗面前多次直谏,特别是反对让宦官掌握兵权。

这一回,白居易谏阻宪宗封宦官做统帅,惹得宪宗很气恼。他跟宰相李绛说:“白居易这小子,是我把他提拔上来的,怎么对我这样不敬,我实在忍耐不住啦!”

李绛说:“白居易敢在陛下面前直谏,不怕杀头,正说明他对国家的忠心。如果办他的罪,只怕以后没人敢说真话了。

唐宪宗勉强接受李绛的意见,暂时没有把白居易撤职。但是,过了没有多少天,终于把他左拾遗的职务撤掉,改派别的官职。

白居易写了许多诗,其中有不少是反映现实的,像《秦中吟》和《新乐府》。在这些诗篇中,有的揭露了宦官仗势欺压百姓的罪恶,有的讽刺官僚们穷奢极侈的豪华生活,有的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痛苦遭遇。他的诗歌通俗好懂,受到当时广大人民的欢迎,街头巷尾,到处都传诵着白居易的诗篇。据说,白居易写完一首诗,总先念给不识字的老婆婆听,如果有听不懂的地方,他就修改,一直到能够使她听懂。这当然只是一种传说,但是说明他写的诗歌是比较接近群众的。

正因为他的诗反映现实,触犯了掌权的宦官和大官僚,也招来了一些人的咒骂和忌恨。有些人想诬陷白居易,只是一时找不到借口。

过了几年,白居易在太子的东宫里作大夫。有一次,宰相武元衡被人派刺客暗杀了。这次暗杀有复杂的政治背景,朝廷的官僚谁也不想开口。只有白居易站了出来,首先向宪宗上了奏章,要求通缉凶手。宦官和官僚抓住这个机会,说白居易不是谏官,不该对朝廷大事乱主张,狠狠地告了一状。

接着,又有一批一向讨厌白居易的官员,乱哄哄造谣污蔑,向白居易泼污水。有人说白居易的母亲是看花掉到井里淹死的,白居易居然还写过《赏花》、《新井》的诗,那不是大不孝吗?

经过这样罗织罪名,谁也没法给白居易辩护,白居易终于被降职到江州(今江西九江)去当司马了。

白居易无辜受到贬谪,到了江州之后,心情十分抑郁。有一天晚上,他在江州的湓浦口送客人,听到江上传来一阵哀怨的琵琶声,叫人一打听,原来是一个漂泊江湖的老年歌女弹的。白居易见了那歌女,又听她诉说她的可悲身世,十分同情;再联想到自己的遭遇,引起满腔心事。回来以后,写下了着名的叙事长诗《琵琶行》,诗中说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后来白居易又几次回到京城,做过几任朝廷大官。但是当时的朝政十分混乱,像白居易这样正直的人不可能有什么作为。他把他全部精力倾注到诗歌创作中去。他的一生一共写了二千八百多首诗,成为我国文学宝库里的一份十分珍贵的遗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郭子仪单骑退敌兵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1809 字

+ 加入清单

郭子仪唐代政治家、军事家。下面是小编分享的郭子仪单骑退敌兵的历史典故,欢迎大家阅读!

经历安史之乱不久,大唐国力尚未恢复,却又有人发动了叛乱。公元765年,河北副元帅仆固怀恩自以为功劳大,朝廷有负于他,竟唆使回纥、吐蕃举兵叛唐。十月初,回纥和吐蕃的军队一直打到了京都长安北面的泾阳(今陕西泾阳),朝廷大为震动,宦官鱼朝恩甚至劝代宗再次逃离长安。但因两年前,吐蕃、党项军曾攻进长安,代宗出逃陕州(治所在今陕西陕县),所以大臣们激烈反对代宗这次再出逃。朝廷这才考虑抵抗之事,但大家都认为,打击叛军只有依靠老将郭子仪了。

当时郭子仪已奉命驻守泾阳。他是大唐名将,关内副元帅,那时已年近古稀。由于泾阳兵少,他命令部下将领严加防守,不要出战。这天傍晚时分,城外的回纥、吐蕃兵马悄悄地退守在城北的原野上,第二天他们又回到了泾阳城下。原来仆固怀恩在进军路上得暴病死了,回纥、吐蕃双方离心离德,都为了抢着当头头争吵不休。他们两军分营而住,回纥兵驻扎在城西。

郭子仪得到这一重要情报后,就悄悄派部将李光缵等人来到回纥军营中,说服回纥与郭子仪联合起来,共同讨伐吐蕃。但是,仆固怀恩在哄骗回纥出兵时,曾造谣说代宗已死,郭子仪也被宦官害死了,所以回纥人不相信郭子仪在泾阳。他们说:“郭令公怎么会在泾阳?是你在骗我们吧?如果他老人家真的在泾阳,能让我们见一见他么?”

李光瓒回城汇报,郭子仪说:“目前,他们力量强,我们兵力小,不能以武力来获胜。我朝与回纥本来关系很好,感情深厚,不如让我去同他们谈一谈,也许能不战而和。”

将领们却认为这样做太危险,提出要精选五百名骑兵作卫队,跟随郭子仪一同前去。但是,郭子仪却摇头说:“我去是以理服人,这样做只能有害。”

郭子仪的儿子郭旰抓着马缰不放,对郭子仪说:“他们是虎狼,父亲你是大唐元帅,怎能将自己的血肉之躯送到虎狼的口中去呢!”

郭子仪说:“从今天的形势来看,若双方打起来,则不但我们父子都要牺牲在泾阳,而且国家也岌岌可危了。如果我亲自同他们开诚布公地谈一谈,也许能得他们的同意而撤兵,甚至联起手来赶走吐蕃,那就是国家的福分了。”

说完,郭子仪用马鞭打了一下郭旰的手,喊着:“去吧!”就同几名骑兵开城而出了。

来到回纥营前,郭子仪命人向回纥军中报信说:“郭令公来了!”回纥兵大惊。他们的大帅,名叫药葛罗。他拿着弓,搭着箭,做出准备发射的样子,立于阵前。

郭子仪解下头盔,脱掉战袍,丢掉手中的枪,一个人向回纥军前走去。回纥的酋长们见了,互相招呼说:“真是郭令公!”于是纷纷跳下马来,围着郭子仪拜下去。郭子仪也跳下马来,走向前去握住药葛罗的手。

双方寒暄后,郭子仪毫不客气地批评他们说:“你们回纥在帮助我大唐平定安史之乱时立了大功,我们大唐对你们回纥的报答也不薄。你们为什么要违背盟约深入我国境内,侵扰我们的地方,抛弃以前的功业,结下新的冤仇呢?背弃恩德而帮助叛臣,为什么如此愚笨呢?仆固怀恩背叛大唐君王,抛弃他自己的老母亲,这种行为连你们回纥也是不能容忍的呀!今天我挺身而来,任凭你们把我抓起来杀掉,但是,我的部下是一定要同你们死战到底的。”

药葛罗连忙回答说:“仆固怀恩欺骗我们,胡说大唐皇帝已经死了,你郭公也已经不在世了,因此我们才敢和他同来。现在既然已经晓得大唐皇帝仍在长安,你郭公又带领兵马在此地,我们怎么肯同郭公你刀兵相见呢!”

郭子仪趁机向他们解说道:“吐蕃不讲道理,他们乘我大唐有困难,竟不顾两国之间有甥舅之亲,公然蚕食我们的边境地区,烧城杀民。他们抢掠的财物多得无法运载,马牛猪羊等牲畜长达数百里,漫山遍野。不过,这可是老天爷赏赐给你们的。如果大唐和回纥联合起来击败吐蕃,那么,他们所抢的东西就是你们的了。所以为你们着想,怎么样才更有利呢?机不可失呀!”

药葛罗说:“我们被仆固怀恩骗了,有负郭令公。现在我们回纥要为你尽一份力,打败吐蕃来感谢你,弥补我们的过失。但是,我们有一个要求,仆固怀恩的儿子是我回纥可汗的小舅子,希望赦免他,不要杀害。”郭子仪同意了。

回纥将士一直分成两翼在旁边观看,这时稍稍走向前来,郭子仪的部下见状也同时向前移动。郭子仪挥手让他们退后,便拿酒与药葛罗他们共饮。药葛罗让郭子仪先执酒为誓,郭子仪以酒洒地,立誓说:“大唐天子万岁!回纥可汗亦万岁!谁负此约,阵前身亡,家族灭绝!”

药葛罗也以酒酹地说:“我的誓言与郭令公完全一样。”

郭子仪终于同回纥订定了和约。吐蕃听到这一消息,当天夜里就逃走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历史典故:凿壁偷光

全文共 931 字

+ 加入清单

凿壁偷光,是一个成语。出自西汉大文学家匡衡幼时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终成一代文学家的故事。现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的人。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凿壁偷光的历史典故,欢迎大家阅读。

凿壁偷光:照亮求知路的“小桔灯”

【出处】《西京杂记·卷二》。

【释义】西汉匡衡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指勤奋学习。

凿壁偷光的【历史典故】

西汉时候,东海郡有一个大学者,叫匡衡。他读了很多书,学识非常渊博。但他的成功并不是因为他是个天才,而是因为他的执著与勤奋。

他出身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自幼就很想读书,可是因为家里穷,没钱上学。后来,他跟一个亲戚学认字,才有了看书的能力。但是当时的书价都很高,家里根本买不起,那些家中有书的富人们又不肯轻易地把书借给别人。于是,匡衡就在农忙时节,给有钱的人家打短工,不要工钱,只求人家借书给他看,那些有钱人自然是乐意之至。这样,匡衡便可以读很多书。

但是,新的问题出现了,他一天到晚在地里干活,只有中午歇晌的时候,才有工夫看书,所以一卷书常常要十天半月才能够读完。匡衡很着急,心里想:白天种庄稼,没有时间看书,我可以多利用一些晚上的时间来看书。可是匡衡家里很穷,点不起油灯,怎么办呢?

有一天晚上,匡衡躺在床上背白天读过的书。背着背着,突然看到东边的墙壁上透过来一丝亮光。他站起身,走到墙壁边一看,原来从壁缝里透过来的是邻居家的烛光。于是,匡衡想了一个办法:他拿了一把小刀,在墙壁上挖了一个小洞,在邻居家掌灯的时候,烛光从小洞中透过来,他就借着透进来的灯光,读起书来。书得来不易,烛光也得来不易,因此匡衡非常珍惜难得的读书机会,他以惊人的毅力博览群书,终于成为一名知识渊博的学者。

凿壁偷光的【成长心语】

任何外在条件都无法阻挡我们追求知识的脚步,匡衡便是最好的例证。当然不只是匡衡,历史上有成就、有作为的人,无不具有刻苦的精神,而一个人只要下定决心,不言放弃,总会获得成功。贫穷的出身,不是我们自己可以选择的,但如何继续自己的人生,选择权却在我们自己手中。贫穷使我们受到了许多的限制,但正如匡衡克服重重困难一样,我们也可以用其他的一些方式或工具,来取代我们无法获得的东西。灯泡在黑夜中可以给人以光明,同样的冰心笔下简易的“小桔灯”也一样可以照亮求知之路。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历史典故:庖丁解牛

全文共 789 字

+ 加入清单

战国时期,梁国有一个名叫庖丁的厨师,专门负责替梁惠王宰牛。他手所接触的地方,肩所靠着的地方,脚所踩着的地方,膝所顶着的地方,都发出皮骨相离声,刀子刺进去时响声更大,全部都像音乐一样动听,而且他竟然还能将这些声音同《桑林》、《经首》两首乐曲伴奏的舞蹈节奏合拍。

站在一旁的文惠君不觉看呆了,他禁不住高声赞叹道:“真了不起!你宰牛的技术怎么会这么高超呢?”

庖丁放下刀子回答说:“臣下喜欢探究事物的规律,这已经超过了一般的宰牛技术。当初我刚开始宰牛的时候,看见的都是完整的牛。3年之后,当我已经对牛的结构了如指掌的时候,就再也看不见整头的牛了。到了现在,臣下宰牛的时候,只需要用心神去接触牛,而不必用眼睛去看了。依据牛体的天然生理结构,劈开筋骨间大的空隙,沿着骨节间的空穴用刀,从来没有碰过那些支脉、经脉、骨肉粘连的地方,更何况是那种大块的骨头呢?我手中的这把刀,已经用了19年,但刀刃却仍像刚磨过的一样。”

梁惠王听他说完,问道:“这么大一头牛,你就这样轻而易举地将它宰完了吗?”

庖丁摇摇头,回答说:“每当碰上筋骨交错聚集的地方,我就会特别谨慎、小心翼翼,目光集中,动作放慢,刀子轻轻地动一下,‘哗啦’一声牛的骨肉便被分解开了,就像一堆泥土散落在地上一样。这时,我才放心了,提起刀站着,为这一成功而心满意足,然后拭好了刀,把它妥善地收藏起来。”

文惠君听了庖丁的这一席话,连连点头,似有所悟地说:“好啊,我听了您的这番金玉良言,还学到了不少修身养性的道理呢!”

比喻经过反复实践,掌握了事物的客观规律,做事得心应手,运用自如。每一个生物都是结构复杂的个体,要将它们解剖开来,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但庖丁却很容易地做到了,关键在于他掌握了牛的机理。世间万物都有其固有的规律,只要你在实践中做有心人,不断摸索,就能透彻地了解和领悟人生的道理,把握事物内在的规律,那时,再复杂的问题也会迎刃而解。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有关明成祖迁都北京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1631 字

+ 加入清单

永乐迁都又称明成祖迁都北京,是指明成祖朱棣将明朝的首都从南京迁往北京,是具有中国历史重大意义的事件。下面是小编分享的有关明成祖迁都北京的历史典故,欢迎大家阅读!

朱棣在南京做皇帝,一刻也没有忘记他的军事与政治根据地北平。当年,他就改北平为北京,作为陪都,并着手迁都北京的工作。

北京在辽和金代都做过都城,元代称为大都,更成为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虽然在元朝末年,北京城市受到严重破坏,经济凋敝,人口减少,但是北京在政治、军事上的重要性却更突出了。当时,威胁明朝安全的主要力量,仍然来自退守到关外的元朝残余势力,他们一直想打回北京,复辟元朝。将明朝的京城迁到北京,将能更有效地组织力量,抵抗元朝残余势力的侵犯。明成祖就曾多次从北京出发,征讨瓦剌等蒙古贵族。

明成祖在北京镇守过二十多年,既熟悉那里的一切,又有盘根错节的势力和深厚的感情,建都北京,自然更能巩固他的统治。

早在永乐元年以后,明成祖就多次命令将江苏、浙江、山西等九省大批富足的居民迁到北京;又在昌平营建他的陵墓。

公元1416年,他命令文武大臣讨论营建北京城的方案。第二年,任命泰宁侯陈为营建北京的总指挥,前后从全国各地招来二十多万工匠,上百万的民,还有难以计数的军队。建城所需材料来自全国各地。百年以上的珍贵木材,是从湖广、四川、贵州等地采伐,经过千山万水运送到北京的;城砖与墙砖,则在山东日夜烧制;宫内铺地的“金砖”(大方砖),则烧制于苏州。

营建北京,主要是建设宫城(紫禁城)和皇城(包括祭坛和官署)。明代的紫禁城建在元代皇宫大内的旧址,但略向南移,南北方向上则扩大了许多,长九百六十米,东西宽七百六十米。周围城墙高十多米,在东西南北的正中分别有东华、西华、午、神武四座城门。午门南面是皇城的南门,称承天门,就是今天的******。皇城外有宽五十二米的护城河。紫禁城中的宫殿分前后朝。前朝(外朝)有皇极、中极、建极三大殿,后朝有乾清宫、交泰殿、保宁宫三大殿。六座大殿都位于全城的中轴线上,布局非常严整。

营建北京的工程中,明成祖重用了一个能工巧匠蒯(kuǎi)祥。蒯祥是苏州人,出身于木工世家。他父亲主持过南京城宫殿木工活的制作。蒯祥也学得一手好手艺,建房造屋,估计尺寸,量度长短,布置间架结构,与设计不差分毫。他还精通泥、石、漆、竹等手艺。据说,他能够双手各拿一支笔,同时画两条龙。画成后,两条龙龙身可以完全重合在一起。

蒯祥隶属于工部管辖。紫禁城开始修建后,他被明成祖召到北京,担任“营缮所丞”(负责工程的设计与施工)。紫禁城的布局,多出于他的巧妙设计。他还常常解决一些技术难题。据说,有一次,一个木工锯皇极殿宫门门槛时,不小心将木料锯短了一尺。这根木料是缅甸进贡的珍贵巨木,这个工匠立即面临杀身之祸,吓得没了主意。蒯祥来看后,端详了一会,说:“没有关系,可以补救。”他让闯了祸的木工将木料的另一头也锯短一尺。那木工却不敢下手。蒯祥便接过锯来就锯。锯完,按尺寸另外雕刻了两个口中含珠的龙头,用活动头装到锯短了的门槛上。再把门槛安装到门上,尺寸完全吻合,而且便于拆卸。这种装置,被称为“金刚腿”。

还有一次,宫殿上梁时,一端的头怎么也投不准,在场的工匠毫无办法,又请蒯祥来解决。他爬到梁上,看准位置,猛一斧头,两根梁木就服服帖帖地吻合到一起了。蒯祥因此被人称为“蒯鲁班”。他后来做到工部尚书(负责建筑、制作的最高长官)。直到明天顺年间,明朝宫廷内的所有营缮、建筑,都还由他负责。

经过多年的修建,北京宫城与皇城终于基本建成。明成祖于公元1420年,正式将京城迁往北京。原京城应天府,改为南京,作为副都。

明成祖在北京,还让他的大臣姚广孝为他建造了两口青铜巨钟。人们推测,这是因为明成祖在“靖难”之役中屠杀过的人太多,心里恐惧,而希望建造这样两座充满法力的大钟,来保佑他的心灵的平安。这两座大钟,现在还剩一口,重四百多公斤,高七米,外径三米三,上面铸满二十多万字的经文,成了北京的传世珍宝。

[有关明成祖迁都北京的历史典故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