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最崇敬的名人精品20篇

导语:没有一个人不会不遭受挫折,凡有所成就的人,都是从挫折中磨砺出来的。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最崇敬的名人,供各位参考。

浏览

2959

作文

1000

达尔文互让优先权名人故事

全文共 351 字

+ 加入清单

1858年,正当达尔文写完《物种起源》时,收到了华莱士从马来群岛寄给他的一篇论文。

论文中提出的"自然选择"理论,和达尔文花了二十年心血进行研究、整理的进化理论大致相同。因为华莱士的论文写在先,收到信的当天,达尔文就向另外两位科学家赖尔和虎克写信,建议立即发表华莱士的论文,而不要发表他的论文,表示决心让出"优先权"。

后来经赖尔和虎克再三说服,达尔文才同意将自己写的《物种起源》提要和信件同华莱士的论文一起发表。华莱士知道后,不仅欣然同意赖尔和虎克的建议,而且始终把优先权让给达尔文。

他在《对于自然淘汰的贡献》一书的序言中,热情地推荐达尔文为进化论的奠基人。他说:"我一向都是这样感觉着,并且现在和以后也要这样想,深知达尔文着手这一工作是远在我之前的。"

这两位科学家虚心谦让的美德,是道德发展史上的佳话。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有关素养的名人故事

全文共 2532 字

+ 加入清单

1.廉蔺交欢

蔺相如是春秋战国时期赵国的大臣,他很有见识和才能。在“完璧归赵”、“渑池相会”两次外交斗争中,捍卫了赵国的尊严,地位在名将廉颇之上。

这使廉颇很不服气,他对别人说:“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为赵国立下了赫赫战功。蔺相如不过是凭一张嘴巴,说说而已,有什么了不起,反而爬到我的头上。一定要侮辱他一番。”

蔺相如听说后,尽量不跟廉颇会面,每次出门,避开廉颇,有时甚至装病不去上朝。

有一次蔺相如外出,远远看见廉颇的车马迎面而来,连忙叫车夫绕小路而行。蔺相如手下的人对他这样卑躬让步的作法感到委屈,纷纷要求告辞还乡。蔺相如执意挽留,并耐心地向他们解释说:“诸位认为廉将军和秦王相比,哪个厉害?”众人都说:“当然廉将军不及秦王了。”蔺相如说:“对啦,天下的诸候个个都怕秦王,可是为了赵国,我敢在秦国的朝廷上斥责他,怎么会见到廉将军倒反而害怕了呢?你们的心情我是理解的,可是,你们想过没有,强大的秦国之所以不敢攻打赵国,就是因为赵国有我和廉将军两人的缘故。如果两虎相斗,势必两败俱伤。我不计个人恩怨,处处让着廉将军,是从国家的利益着想啊。”听了这番话,大家都消了气,打消了告辞还乡的念头,反而更加尊敬蔺相如了。

后来,有人把蔺相如的话告诉了廉颇,廉颇大受感动,惭愧万分,觉得自己心胸竟然如此狭窄,实在对不起蔺相如,决心当面请罪。

一天,他脱下战袍,赤身背着荆条,来到蔺相如的府第,“扑”地跪在地上,老泪纵横,泣不成声地对蔺相如说:“我是一鄙陋的粗人,见识浅薄,气量短小,没想到您对我竟这么宽容大量,我实在无脸见您,请您用力责打我吧!就是把我打死了,也心甘情愿。”蔺相如见到这情景,急忙扶起廉颇,两人紧抱在一起。

从此两人消除了隔阂,加强了团结,同心协力,保卫赵国,强大的秦国更加不敢轻易地侵犯赵国了。

2.程门立雪

杨时(1053年~1135年)是北宋时一位很有才华的才子,南剑州将乐人(今属福建)。中了进士后,他放弃做官,继续求学。

程颢(1032年~1085年)、程颐(1033年~1107年)兄弟俩是当时很有名望的大学问家、哲学家、教育学,洛阳人,同是北宋理学的奠基人。他们的学说为后来的南宋朱熹所继承,世称程朱学派。杨时仰慕二程的学识,投奔洛阳程颢门下,拜师求学, 4年后程颢去世,又继续拜程颐为师。这时他年已40,仍尊师如故,刻苦学习。

一天,大雪纷飞,天寒地冻,杨时碰到疑难问题,便冒着凛冽的寒风,约同学游酢(1053年~1123年)一同前往老师家求教。当他来到老师家,见老师正坐在椅子上睡着了,他不忍打搅,怕影响老师休息,就静静地侍立门外等候。当老师一觉醒来时他们的脚下已积雪一尺深了,身上飘满了雪。老师忙把杨时等两人请进屋去,为他们讲学。后来,“程门立雪”成为了广为流传的尊师典范。

3.张良拜师

张良(?~ 前186年),是西汉高祖刘邦的军师,他的祖先是韩国人。在秦灭韩后,张良立志为韩国报仇。

有一次,因刺杀秦始皇未遂,受到追捕而避居到下邳。张良在下邳闲暇无事。有一天他到下邳桥上散步,碰到一个老人,穿着粗布短衣,走到张良旁边,故意把他的鞋子掉到桥下。然后回过头来冲着张良说:“孩子!下桥去给我把鞋子拾上来!”张良听了一愣,很想打他一下,但一看他是个老人,就强忍着怒气,到桥下把鞋拾了上来。那老人竟又命令说:“把鞋子给我穿上!”张良一想,既然已经给他拾来了鞋子,不如就给他穿上吧,于是就跪在地上给他穿鞋。那老人把脚伸着,让张良给他穿好后,就笑嘻嘻地走了。

张良一直用惊奇的目光注视着他的去向。那老人走了里把路,又折回身来,对张良说:“你这个孩子是能培养成才的。五天以后的早上,天一亮,就到这里来同我会面!”张良跪下来说:“是。”第五天天刚亮,张良到了下邳桥上。不料那老人已经等在那里了,见了张良就生气地说:“和老人约会,怎么迟到了?以后的第五天早上再来相会!”说完就离去了。

素养名人故事

到第五天早上,鸡一叫,张良就赶去,可是那老人又等在那里了,见了张良又生气地说:“怎么又掉在我后面了?过了五天再早点来!”说完又走了。

又到了第五天,张良没到半夜就赶到桥上,等了好久,那老人也来了,他高兴地说:“这样才好。”然后他拿出一本书来,指着说道:“认真研读这本书,就能做帝王的老师了!过十年,天下形势有变,你就会发迹了。以后13年,你就会在济北郡谷城山下看到我——那儿有块黄石就是我了。”老人说完就走了。

早上天亮时,张良拿出那本书来一看,原来是《太公兵法》(辅佐周武王伐纣的姜太公的兵书)!张良十分珍爱它,经常熟读,反复地学习、研究。

10年过去了,陈胜等人起兵反秦,张良也聚集了 100多人响应。沛公刘邦率领了几千人马,在下邳的西面攻占了一些地方,张良就归附于他,成为他的部属。从此张良根据《太公兵法》经常向沛公献计献策,沛公认为很好,常常采用他的计谋,后来成了刘邦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军师。刘邦称帝后,封他为留侯。

张良始终不忘那个给他《太公兵法》的老人。13年后,他随从刘邦经过济北时,果然在谷城山下看见有块黄石,并把它取回,称之为“黄石公”,作为珍宝供奉起来,按时祭祀。张良死后,家属把这块黄石和他葬在一起。想一想:这是一个动人的传说,张良拜师,第三次才见到老师,如果是你,你会去第三次吗?为什么?

4.千里送鹅毛

“千里送鹅毛”的故事发生在唐朝。

当时,云南一少数民族的首领为表示对唐王朝的拥戴,派特使缅伯高向太宗贡献天鹅。路过沔阳湖时,好心的缅伯高把天鹅从笼子里放出来,想给它洗个澡。不料,天鹅展翅飞向高空。缅伯高忙伸手去捉,只扯得几根鹅毛。缅伯高急得顿足捶胸,号啕大哭。随从们劝他说:“已经飞走了,哭也没有用,还是想想补救的方法吧。”缅伯高一想,也只能如此了。

到了长安,缅伯高拜见唐太宗,并献上礼物。唐太宗见是一个精致的绸缎小包,便令人打开,一看是几根鹅毛和一首小诗。诗曰:

天鹅贡唐朝,山高路远遥。

沔阳湖失宝,倒地哭号啕。

上复圣天子,可饶缅伯高。

物轻情意重,千里送鹅毛。

唐太宗莫名其妙,缅伯高随即讲出事情原委。唐太宗连声说:“难能可贵!难能可贵!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这个故事体现着送礼之人诚信的可贵美德。今天,人们用“千里送鹅毛”比喻送出的礼物单薄,但情意却异常浓厚。

展开阅读全文

篇2:穿越名人读书的历史作文_事件作文800字

全文共 754 字

+ 加入清单

穿越名人读书历史、我的思绪穿行在书林瀚海间……

韩驹,宋朝著名诗人。他把读书当作一种乐趣,曾在一首诗中说:“欲乐诳凡夫,须臾皆变坏。唯书有真乐,意味久犹在。”诗的说法虽然有些武断,但作者对读书的乐趣溢于言表,鲜明的对比,说明真乐唯有读书。多读书、多思考,慢慢地体会“意味久犹在”的真乐吧。

宋濂,明朝著名的学者。小时候家境贫寒无钱买书,酷爱读书的他就到处向别人借书,回来后自己常常把书抄在纸上,不管刮风下雨、酷暑严寒,他都坚持这样做。据说,即使砚台里的水已结成冰,手指都冻僵了,他还是忘我地抄写不停。这种刻苦执著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鲁迅自日本留学归国后,曾长久陷入精神的苦闷之中,于是用读书来排遣:回到古代去,抄古碑,校古书,读佛经,慢慢地,使自己学识逐渐丰厚起来,成为了“新文化运动的主将”。

华罗庚,我国著名的数学家。他读书有一个习惯:当他拿到一本书时,并不马上从头到尾地读,而是对着书思考一会儿,然后闭目静思,当书中的意思与自己的猜想一致时就不再读这本书了。这样读书既节省了宝贵的时间,又培养了独立思考和想象的能力。

列宁,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他酷爱读书,在读书时常常在书页的空白处随手写下内容丰富的评语、注释和心得体会;有时还在书的封面上标出最值得注意的观点或材料。“不动笔墨不读书”说的就是这种情况吧。

恩格斯认为读书应该读原著,这样可以了解一个理论的产生、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可以全面系统地掌握其基本原理,进而了解这一理论的全貌。读原著的方法是探究理论的最基本的途径之一。

名人与读书,读书与名人,这似乎有一种天然的联系,名人的读书方法或读书感言都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多读书,多体味名人的读书经历或睿语,自然会提升我们的人格品位。让我们走进历史,穿越用书构筑的名人文化吧,它是我们汲取养料的不竭之源!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名人传中好词好句

全文共 366 字

+ 加入清单

1. 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坚强的信念。

2. 通过自己的努力即使知道一半真理,也比人云亦云地知道全部真理要好得多。

3. 天才免不了有障碍,因为障碍会创造天才。

4. 一无所有的人是有福的,因为他们将获得一切!

5. 人们常觉得准备的阶段是在浪费时间,只有当真正机会来临,而自己没有能力把握的时候,才能觉悟自己平时没有准备才是浪费了时间。

6. 宿命论是那些缺乏意志力的弱者的借口。

7. 要散布阳光到别人心里,先得自己心里有阳光。

8. 先相信自己,然后别人才会相信你。

9. 人生是一场。不管人生的是得是损,只要该赌的肉尚剩一磅,我就会赌它。

10. 人生是一场无休、 无歇、 无情的战斗,凡是要做个够得上称为人的人,都得时时刻刻向无形的敌人作战。凡是那些致人死命的力量,乱人心意的欲望,暧昧的念头,使你堕落使你自行毁灭的念头,都是这一类顽敌。

展开阅读全文

篇4:人生的追求励志名人名言

全文共 345 字

+ 加入清单

1.人生是一座富矿,有待于自身去开采。——崔鹤同

2.世间的任何事物,追求时候的兴致总要比享用时候的兴致浓烈。——莎士比亚

3.世上一切真正有益的东西无一不是智者通过正确的追求所得的。——伯克

4.人生是伟大的宝藏,我晓得从这个宝藏里选取最珍贵的珠宝。——佚名

5.谁要是游戏人生,他就一事无成,谁不能主宰自己,永远是一个奴隶。——歌德

6.天地万物都在追求自身的独一无二的完美。——泰戈尔

7.人生确是无常的,不过人生的可爱处也多半就在这无常。——李霁野

8.我们一来到世间,社会就会在我们面前树起了一个巨大的问号,你怎样度过自己的一生?我从来不把安逸和享乐看作是生活目的本身。——爱因斯坦

9.由于热切地想要躲避过错,我们却常常更易陷入荒谬。——贺拉斯

10.有了人生的价值,就不觉得黄金昂贵。——倪志兵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关于名人读书的作文200字

全文共 285 字

+ 加入清单

马克思生命博览群书,学识渊博而精深。他虽然记忆力惊人,对读过的书能记得异常深刻准确,但他读书时总要作笔记。为写作《资本论》,马克思研究了1500多种书籍,光笔记就写了100多本。马克思的笔记不少是自我制作的。(爱情短语)

通常的做法是将一叠白纸一折为二,然后居中间缝上一道线。在原封面上写明做笔记的时刻和地点,编上笔记的序号,有的还加上标题。笔记记得密密麻麻,旁边留出的空白处有用铅笔、钢笔作的粗细实线、虚线,"X"、"+"等各种记号。为了查阅方便,马克思还对许多笔记编制了目录和资料提要,然后放到特定的地方,需要时不用翻找,随手就能抽出来。同时马克思还在书上直接作笔记。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我崇敬的人初一作文

全文共 502 字

+ 加入清单

一双大大的眼睛,一头长长的头发,一副圆圆的面孔,体现出他的聪明。他,就是我的小学同学。他不但有许多高尚的品德,而且给了我很多帮助。我很崇敬他。

我们一起度过了六年,我也渐渐认识了他一个乐于助人的人。

有一天,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些数学题,有一道题把我难倒了,他立刻停止了游戏给我讲起题,他不但不烦,而且还很愿意。首先按着题目设了一个方程,之后便开始讲起他们的关系,我不是很明白,他便给我画了一个图,对着图详细的给我讲解,旁边同学嘻嘻哈哈的闹着,可他好像并不受影响,依旧讲下去。听过他的讲解,我恍然大悟。

这种乐于助人的高尚品质,体现得淋漓尽致,他愿意帮助他人,喜欢帮助他人,他的这种高尚的品质令我崇敬。

他还有一种高尚的品质,就是光明磊落。

那是一次数学测试,数学不怎么好的我,看到数学题后有点懵,马上想到的就是找同桌被称作数学天才的他来借鉴一下答案。我马上通过了这项议案,悄问他。但他的答复是,人要诚实,光明磊落,不能投机取巧。我一下镇住了,这是一个多么诚实的人啊!他光明磊落的性格也令我十分崇敬。

他是让我崇敬的人,因为它有许多高尚的品德;他是让我爱戴的人,因为他交给我许多品格,更多的知识。我崇敬他--我的同桌。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名人白求恩的故事介绍

全文共 1378 字

+ 加入清单

诺尔曼·白求恩(NormanBethune)(1890~1939),加拿大共产党员,国际共产主义战士,着名胸外科医师。1890年3月3日生于加拿大安达略省格雷文赫斯特镇一个牧师家庭。青年时代,当过轮船侍者、伐木工、小学教员、记者。1916年毕业于多伦多大学医学院,获学士学位。曾在欧美一些国家观摩、实习,在英国和加拿大担任过上尉军医、外科主任。1922年被录取为英国皇家外科医学会会员。1933年被聘为加拿大联邦和地方政府卫生部门的顾问。1935年被选为美国胸外科学会会员、理事。他的胸外科医术在加拿大、英国和美国医学界享有盛名。

1935年11月加入加拿大共产党。德、意法西斯支持F.佛朗哥发动西班牙内战,他于1936年冬志愿去西班牙参加反法西斯斗争。中国抗日战争爆发后,为了援助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1938年3月,他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派遣,率领一个由加拿大人和美国人组成的医疗队来到延安。8月,任八路军晋察冀军区卫生顾问,悉心致力于改进部队的医疗工作和战地救治,降低伤员的死亡率和残废率。把军区后方医院建设为模范医院,组织制作各种医疗器材,给医务人员传授知识,编写医疗图解手册。倡议成立了牿外科医院,举办医务干部实习周,加速训练卫生干部。组织战地流动医疗队出入火线救死扶伤。为减少伤员的痛苦和残废他把手术台设在离火线最近的地方。11月底,率医疗队到山西雁北进行战地救治,两昼夜连续做71次手术。

1939年2月,率18人的“东征医疗队”到冀中前线救治伤员,不顾日军炮火威胁,连续工作69小时,给115名伤员做了手术。有一次,当某伤员急需输血时,他主动献血300毫升。他还倡议成立并参加了志愿输血队。有些伤员分散在游击区居民家里,他和医疗队冒着危险去为他们做手术。4个月里,行程1500余里,做手术315次,建立手术室和包扎所13处,救治伤员1000多名。为了适应战争环境,方便战地救治,组成流动医院,组织制作了药驮子,可装做100次手术、换500次药和配制500个处方所用的全部医疗器械和药品,被称为“卢沟桥药驮子”;制作了换药篮,被称为“白求恩换药篮”。7月初,回到冀西山地参加军区卫生机关的组织领导工作,提议开苏卫生材料厂,解决了药品不足的问题;创办卫生学校,培养了大批医务干部;编写了《游击战争中师野战医院的组织和技术》、《战地救护须知》、《战场治疗技术》、《模范医院组织法》等多种战地医疗教材。还将自己的爱克斯光机、显微镜、一套手术器械和一批药品捐赠给军区卫生学校。

1939年10月下旬,在涞源县摩天岭战斗中抢救伤员时左手中指被手术刀割破,后给一个外科传染病伤员做手术时受感染,仍不顾伤痛,坚决要求去战地救护。他说:“你们不要拿我当古董,要拿我当一挺机关枪使用。”随即跟医疗队到了前线。终因伤势恶化,转为败血症,医治无效,于11月12日凌晨在河北省唐县黄石口村逝世。17日,晋察冀边区党、政、军领导机关和驻地群众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葬礼。12月1日,延安各界举行追悼大会,并于12月21日写了《纪念白求恩》一文,号召中国共产党员学习他的国际主义精神和共产主义精神。1940年4月,在河北省唐县军城南关建立了白求恩墓。晋察冀军区决定将军区卫生学校和模范医院分别命名为白求恩卫生学校和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1952年,白求恩的灵柩迁入石家庄烈士陵园。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姜文给儿子最好的营养品是苦头中国名人故事

全文共 2339 字

+ 加入清单

忙完《让子弹飞》后,姜文几乎整整一年时间没有露面,与他一起消失的,还有两个儿子。原来,姜文是带着孩子“移民”了,为期一年。是欧美还是新澳?姜文的回答让人吃惊不小——都不是,是新疆。

天要下雨爹要教子

姜文的两个儿子一个六岁一个四岁,对两个孩子,姜文非常不满意。

因为父亲是军人,姜文在部队大院长大,他觉得这种成长经历对于他刚毅的性格形成非常有好处。可看看自己的儿子,在家被长辈宠溺,还有专职保姆伺候,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个子见长坏脾气也见长,在家摔跟头后的第一反应不是自个儿爬起来拍拍灰,而是扯开嗓门号啕,非得等人把他们扶起来用手拼命打地报仇后才破涕为笑。

两个小子在家如龙似虎,一旦出了门马上变成怯生生的小白兔,大气不敢喘。这样下去怎么得了?姜文决定给自己放个长假,好好地对两个儿子展开军事化的吃苦主义教育。

在北京是不行的,爷爷奶奶隔三差五就要过来看孙子,要是看见孙子吃苦受罪,自己耳根一定不得清净。必须得去外地,越远越好,而且最好撇下老婆周韵,因为她虽然彪悍,但护儿子也护得厉害。姜文计划的人数只有三个——他和两个儿子。

目的地最终确定下来。姜文看中了新疆阿克苏,虽然位于边陲,但气候相对比较宜人,算不上严寒酷暑,从阿克苏驱车不过半小时便是塔克拉玛干沙漠,非常方便带着孩子去撒野。

姜文联系了几个新疆好友,让他们帮忙找房子,要求很明确:市中心的精装豪宅一律不考虑,要城郊结合部的普通民居,不漏风不漏水能做饭能洗澡能睡觉即可。

在陆川的帮助下,姜文最后找到了位于阿克苏近郊的一处民房。据说是典型的吐鲁番风格,有宽敞的内向庭院,房子是高棚架结构。

去的时候一行四人,姜文开一辆越野车,装满了他觉得会派上用场的东西和生活用品,跟周韵轮流驾驶,里程四千公里,耗时三天。

到了阿克苏的新家,周韵急了,这房子太简陋了——无论是庭院还是屋内,都是土坯地面,墙壁光秃秃地裸露着,老旧的木头家具,仅有的电器是一个太阳能热水器和一台电视机。

姜文给两个儿子安排好了房间——跟家里精致温暖安全的儿童房天壤之别,没有无甲醛地板,没有防磕碰的墙壁软包,没有符合人体工程学的书桌,儿童床更别想了,一张板床和一个低矮的茶几就是房间里所有的家具。

姜文没有给周韵去市区买新家具的机会,第二天就把她送上了从阿克苏飞往乌鲁木齐的飞机,让她自己转机回北京。有慈母在场,严父就不容易登台。而今只剩下一父两子,任何事情都是姜文说了算!

在塔克拉玛干沙漠撒野

第三天,两个孩子的苦日子正式开始……

早上6点半,他们就被姜文从热乎乎的被窝里拖了出来,三两下套上防寒运动衣,半梦半醒地被呵斥着开始了早锻炼。虽然号称塞上江南,但阿克苏的昼夜温差很大,两个儿子出门就是一个哆嗦,本能地想往暖和的房间里钻。

但姜文不给他们机会,一手拉一个,几步就拖出了庭院,告诉他们:“跟着我跑,跑不动了走也行,转完这一圈才能回家。”这一圈大概一公里,两兄弟只跑了不到两百米,剩下的八百米都是喘着气走下来的。

好不容易回了家,姜文端起在炉子上温着的羊奶给他们一人倒了一碗。到阿克苏的第一天,姜文就给他们喝过羊奶,两个儿子浅尝辄止,说受不了那古怪的味道。这才隔了两天,羊奶一到手便仰着脖子喝了个底朝天。

姜文对两个儿子的饮食结构也做了很大调整,精心烹饪的儿童餐没了,取而代之的是当地民族餐食:菜品以手抓羊肉和大块牛肉为主,主食不是糙米饭就是馕,配餐的青菜既非白灼也非上汤,无公害的蔬菜洗干净后直接生吃,佐餐的饮料是新鲜牛奶。除了正餐外,不提供巧克力饼干果冻之类的零食,但新鲜水果24小时敞开供应。

家里没请钟点工或保姆,两个儿子在姜文的指挥下担任起了保洁员。因为是土坯地,清洁工作比较简单,提个塑料桶给地面浇浇水,用扫帚略作清扫就算完工。收拾床铺也包干到人,姜文以身作则地示范了几次后,两个儿子就学会了叠被子,虽然做不到横平竖直像豆腐块,但比起在家里蹬被子起床拉被子睡觉,已经算是长足的进步。没有洗衣机,姜文也没有添置的打算,换下的脏衣服扔在大盆里,阳光灿烂的时候把盆端到庭院,跟两个儿子围坐在盆边上,父子仨一起动手洗衣服。洗着洗着,儿子就开起小差,用加了洗衣粉的水在手里捏出一个个肥皂泡。虽然洗衣服变成了玩肥皂泡,但姜文决不制止——在家里,数以百计的各种玩具都没能让他们发出发自内心的嬉笑声,在阿克苏,一盆洗衣服的水就让他们喜笑颜开,超值。

姜文很少让儿子无所事事地呆在屋里,只要天气不恶劣,他经常带他们出去转悠。不开车,就这么信步乱逛,不走到两个儿子气喘吁吁大汗淋漓不停下。号称转悠,更像是拉练。小孩子的潜力是无穷的,从最初的走不上几百米就叫苦叫累,到一个月后,两个儿子一左一右牵着姜文的手,一口气走上三公里,粗气都不喘。

每天坚持锻炼,加上原生态的饮食结构,眼看两个儿子的身体就这样一天天结实起来,姜文开车带着他们抵达下一个目的地——塔克拉玛干沙漠。

第一次见到沙漠,两个孩子起先还欢天喜地,但没过几分钟便吃不消了。在沙地上奔跑需要的体力是正常路面上的好几倍,每一步都觉得脚往沙里陷,抬脚变成拔脚,损耗很大。

等他们累得快瘫软时,姜文一手夹一个把他们带回车上回家。接下来的日子,两个儿子就像两颗充电电池,在家积蓄满了能量后就去沙漠放电,电量耗尽后再回家吃饭休息充电。与充电电池不同的是,电池越充储电量越少,两个儿子越折腾能量却越大。每天去两次塔克拉玛干沙漠,几个月后,哥俩就可以在沙漠里连续摸爬滚打半个多小时了。

周韵前来探班时,眼泪都快下来了。两个儿子都晒成了巧克力色,皮肤粗糙了,脸蛋上还多了两片高原红。可是,目睹了他们超越同龄人的自理能力,周韵没话说了——天要下雨爹要教子,由姜文去吧。

最好的营养品苦头

啥都讲究个劳逸结合,隔上一段时间,姜文就会带着儿子去一些人迹罕至的地方自驾游。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家乡的名人作文600字

全文共 694 字

+ 加入清单

在我的家乡,有一位享誉世界的画家——徐悲鸿。

徐悲鸿于1885年出生于无锡的宜兴县,是地地道道的无锡本土人。他出身贫寒,却没有放弃学习。他在9岁时就已经读完了“四书五经”,跟父亲学习绘画技术。在10岁时,徐悲鸿已经能为父亲在画面次要部分上色了。之后又因为种种原因,而和前妻蒋碧微一起赴法留学,并钻研四方的绘画艺术,将其与国画完美融合。这是徐悲鸿独树一帜的画法。

徐悲鸿不仅绘画技艺高超,而且有着虚怀若谷的品质。有一次,徐悲鸿正在画展上对画评议,了解还需改善的地方。这时,一个衣着朴素的乡下老人用带着乡音的普通话对徐悲鸿说:“先生,你这幅画里的鸭子画错了,你画的是麻鸭,麻鸭的尾巴哪有这样长的呢?”老人说完,还用手指了指那幅画。众人定睛一看,原来是徐悲鸿新创作的《写东坡春江水暖诗意》中有麻鸭尾羽卷曲如环。乡人说,雄鸭羽毛鲜丽,尾巴卷曲是有的,但雌麻鸭的尾巴短小,羽毛是麻褐色的,所以画错了。徐悲鸿听后脸上并没有愠色,反而是深深的感激之情。他还向老人承认疏于写生并致谢。

徐悲鸿的爱国情怀也令我感动不已。先不说他生前为中国绘画改革所做的贡献,光是他逝世立的遗嘱就令我大为赞叹。他死后,妻子廖静文女士就按他的愿望,将他的作品1200余件,以及他一生节衣缩食收藏的唐、宋、元、明、清和近代著名书画家的作品1200余件,图书、画册、碑帖等1万多件全部捐献给国家。这些作品的数量让人惊叹不已,由此也可以看出徐悲鸿生前一定是个热爱收藏的人。而一个收藏家却把毕生所藏都捐给了国家,这份无私奉献的精神也感染了我。

徐悲鸿是家乡的一颗闪亮的明星,他用自己精湛的绘画技艺和一生爱国谦逊的品质为家乡儿童树立了一个榜样。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名人故事精选读书笔记

全文共 646 字

+ 加入清单

名人故事精选》里面写的都是名人们一个一个精彩的故事。我被高尔基的认真、钱学森的爱国与诺贝尔的奉献深深感动了。

高尔基是一个苏联作家,他的剧作《耶戈尔.布雷乔夫和其它的人们》正在上演。导演没经他同意就擅自将结尾处改成布雷乔夫死了,观众们很激动,谢幕达二三十次,但高尔基,硬要导演改回去,原因是布雷乔夫根本没有死,导演没办法,只好改回去。这样一来,效果差多了。但高尔基很满意,因为他尊重了事实。

读完这篇文章后,我感触很深,明明是结尾耶戈尔.布雷乔死了的效果好,高尔基为什么要坚持自己的剧本,硬要导演改回去呢?也未免太认真了吧,这么认真干吗?但我又反反复复地读了几遍,改变了对高尔基的看法。对啊,是应该向高尔基那样尊重事实,如果人人都为了索取某种好的利益和效果,不分黑白,颠倒是非,那,世界就是虚伪的了。就如:两个学生,都是很聪明的。有一次考试,他们俩都考砸了,老师让同学们回家签字。其中一个同学对另一个同学说:“我们俩互相签字,告诉父母自己得了好成绩,就不用被父母骂了。”另一个同学说:“你考多少分就是多少分,永远不可能多一分或少一分。”说完,就回家了。一个同学就让别人签了个字,他的计划成功了,父母带他出去吃了一顿;另一个同学被父母批评了一顿后,又帮他分析了错误,让他明白了错的原因,他心里十分充实。因为他没有象另一个同学一样,他尊重了事实。

“至精,至善,至诚,乃认真的最高境界。”我读了《名人故事精选》后,明白了这样一种精神。在社会中,如果每个人都能具有这样一种精神,那世界就会变的越来越美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时代之殇中的林徽因中国名人故事

全文共 1949 字

+ 加入清单

提及林徽因,大多数人立刻会联想到徐志摩对她的念念不忘,以及她惊人的美丽。其实,太太的客厅与龙门阵或许才是林徽因生命中异常重要的关键词,它们记录了林徽因这个女子在时代之殇中四溢的才情与坚韧的担当,因之构成林徽因生命的底蕴。

太太的客厅,一直在纸上。在文学史或文化史中,便可按图索骥。它在林徽因和梁思成两进院子的里院北房,院内植有高大的马缨花树和葳蕤的丁香树,于是这个房间便既安然静好,又暗香浮动。它的窗台不高,林徽因喜欢的梅花、泥塑小物以及沙发还有墙上的字画就都能被日光照拂抚慰。在其西北角,“三屉两头沉”的小书桌上,那些文字正安安静静地站在毛边纸边上,等待那个眉头微蹙的温润女子穿过意义的森林,经由遣词用句,把它们铺张成诗歌或是小说。

客厅在平日总是异常安静但又思潮暗涌笔耕不辍的,否则便难以解释那么多的成果从何而来,诗歌六十多首、散文十篇、小说六篇,译文一篇和未完成的剧本一部,以及中国古建筑研究的相关论文等等。文化史中那个集文学家、舞台设计师、建筑师为一身的林徽因正在生成。她从此因为这些艺术创作和建筑研究而风华绝代。

既是林徽因这样一个女子的客厅,便往来无白丁。平日的静寂似乎只是为了蕴蓄能量,等待每周六下午的雅聚。也说不清楚这样的雅聚是如何开始的,总之是林徽因一家住到总部胡同以后。来的都是清华大学、燕京大学的教授,谈笑有鸿儒,专业无限制:政治学家张奚若,物理学家周培源,艺术史家邓以蛰以及逻辑学家金岳霖,作家沈从文等等都是座上客。虽然他们各有心游万仞之力,但因是在“九一八”后,话题更多围绕的却是时局。如李健吾所言,是“若干朋友以她为中心谈论时代应有的种种现象和话题”——指点江山,其实是谈天说地的内核。即便是在西式的沙龙聚会中,这些留欧美知识分子始终关注的也依然是中国的社会人生。所以,当很多人看到林徽因那惊人的美丽,就以为“太太的客厅”开张下去凭借的是林徽因的个人魅力,既是小看了林徽因,更是低估了那些参加雅聚的现代知识分子,哪怕这雅聚中有终身倾慕林徽因的金岳霖。真正的原因是,“感时忧世”是中国文人的宿命,就必然亦是在乱世将他们维系起来的纽带。

当然,林徽因的才华与大度也是聚拢沙龙的重要原因。汉学家费正清的夫人费慰梅就曾回忆,林徽因聊天的话题“从诙谐的逸事到敏锐的分析,从明智的忠告到突发的愤怒,从发狂的热情到深刻的蔑视,几乎无所不包”。这是一个怎样宽阔的女子啊,她的诗意有了这种宽阔做底,才会令那么多具有现代思想的学贯中西之士激赏,不曾、不敢也不会观赏。

提携后进也是这雅聚的题中之义。萧乾、李健吾、卞之琳等等,都在由林徽因带入沙龙后谱写出更璀璨的生命华章,正像萧乾回忆,林徽因以及周围那些知识分子的肯定和鼓励“就像在刚起步的马驹子后腿上,亲切地抽了一鞭”,这让“太太的客厅”总是保持着清新与活力。

太太客厅的聚会随着20世纪抗战时局的紧张而风流云散,国难当头恐怕是这个意气相投的沙龙解体的重要原因。此后“太太的客厅”成为传奇。而传奇里,总是裹挟着因为以讹传讹而面目全非的故事,但却不曾妨碍它的深邃迷人。

因为日寇入侵,林徽因从总部胡同搬出。从此,她也结束了一生中最为惬意的时光。这是主动的放弃,既不愿做亡国奴,那就只有一走了之。这也是那个时代北平很多文人的选择,他们汇成一股南下的洪流,试图将一座毫无文化,也必然因为缺乏文化而毫无生机的空城留给入侵者,同时在西南重建未来与希望。对林徽因来说,南下是有风险的,因为她的肺病不曾好过,战乱时期,颠沛流离对一个肺病患者来说意味着生死未卜。但她恐怕更知道自己是一个知识分子,在那样一个境遇下,她和万千个他们必然一路漂泊,毫无畏惧。

南下入蜀,太太客厅的雅致不再。物资拮据到典当度日,缠绵病榻也成了生活的大部分构成。但这一切都被林徽因坦然接受。她提着瓶子打油买醋时镇定自若,在和左右的乡亲摆龙门阵时巧笑倩兮。除了把太太客厅的生命热情带到了蜀地,随她而至的还有担当。当整个民族承受灾难时,这个病弱的女子静静地捧起属于自己的沉重,不叹息也不埋怨。她甚至回绝了费正清劝他们到美国治病的邀请——祖国正在难中,便必然会共赴国难。她举重若轻地穿过那些必然异常艰难的岁月,如同承接雪花的飘落。所以当儿子梁从诫问母亲林徽因事态最坏的打算时,这个妈妈淡淡说着的是,中国读书人总是有一条老路的,那就是门口的扬子江。这一切不过是水到渠成罢了。其实刚烈就像一柄尖刀,一直静静地躺在那块色彩斑斓质地坚韧的丝绸下面,于乱世中护其周全。尖刀和丝绸都知道,它们看来互不关联,实则互为表里,是此生此世再也不可能分离的一个结合体。再若不堪,尖刀就会刺破丝绸,是宁为玉碎的意思。战争和疾病,这些时代之殇不曾摧毁林徽因的刚烈,反而将其彰显出来,时人和后人于是看到一个女作家异常坚硬的生命质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泰州名人王艮作文600字

全文共 579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家乡泰州是个人杰地灵的地方,在这片土地上,出过无数名人:诗人、画家郑板桥、京剧大师梅兰芳、《水浒传》作者施耐庵……胡锦涛爷爷也是我们泰州人哦!还有——

嘉靖元年,一位泰州的商人来到了著名的心学家王守仁家中,他打扮惊人,据史料记载,他穿着奇装异服,戴着一顶纸糊的帽子,手里拿着笏板。大家不知道,在他异于常人的打扮下,其实隐藏着另一个目的。

王守仁和善地接待了他,与他讨论问题,招待他吃饭,他对王守仁的学识配合得五体投地,想拜入王守仁门下,王守仁答应了。

不久之后,他又换上了那套衣服,准备出去讲学,王守仁一改往日笑颜,冷冷地问他为何这样打扮,他说了一大堆不着边际的话,王守仁听他说完后说:“汝欲显尔。”

眼见花招被拆穿,他拿出了自己的自尊,向王守仁告别,准备回家,王守仁却叫住了他,同意传教于他。他收起了自己的伪装,庄重地向王守仁行跪拜之礼,从此一心向学。

他后来超过了王守仁的嫡传弟子,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学派——泰州学派。

泰州学派是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思想启蒙学派,它发扬了王守仁的心学思想,也是心学上一朵盛开的奇花,他反对束缚人性,引领了明朝后期的思想解放热潮。

泰州学派影响极大,精英辈出:有朝廷高官赵贞吉,虽不在朝廷却对朝廷了如指掌的何心隐,“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李贽……

讲到这里,你们一定早就知道我说的是谁了吧?对,他就是我们泰州的名人——王艮!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我眼中的名人作文600字

全文共 656 字

+ 加入清单

最近不知怎的,偏爱起琦君的文章,大概是爱上琦君笔下的小小暖流,也或许是痴迷于文章中化不开的淡淡愁思,又或许是因为那些或生动或伤悲的故事。

我眼中的琦君,孩童时是一个天真灵动的小女孩。

幼时的琦君,最爱的是母亲的春酒。自制家醅中泡入甜甜的八宝,做出的春酒也浸润着八宝的香甜,母亲不许年幼的她多喝,只给她淡淡一杯,可这怎么能满足琦君?机灵的她定要在酒席时出现,在每个人的身边靠一靠,撒撒娇,用筷子偷偷的沾一沾酒杯才肯休。她还是宴会的常客,总是不请自到,直到吃个肚儿滚圆才归家,手里还要提上那么一大包。

那娇憨的模样总在我眼前浮现,让我忍俊不禁。我想,这份生动活泼的记忆,大概是琦君心底永远的宝藏。

我眼中的琦君,在其母的潜移默化下待人和善,富有同情心。

端午节绝对是琦君家中的盛会。她的母亲心善手巧,端午节时总要制备好些粽子给前来乞讨的人,母亲那双灵巧裹棕的双手总是收获着乞讨人感激的话语,善良的琦君也总是热心地帮家中的长工为乞讨者们发粽子。那些孩子黑漆漆的双手,破旧不堪的衣服,引得年幼的琦君心酸。心软的她可怜那些孤苦无依的人,总是把最爱的灰汤棕给他们,看着那些孩子渐跑渐远……。

之后的日子里,琦君的生活突增变故,空留化不开的乡愁。

在晚年琦君的心中,母亲的春酒成为无法复制的美味,美国的葡萄酒永远赶不上家醅香醇,他乡再也找不到干稻草烧成的灰,而自己的胃,也再吃不下带核的杨梅。故乡的一切,终化成一抹浓浓的乡愁,刻在心底,化在笔尖。

我无法去评判琦君短暂的一生,但她的天真灵动,她的一抹乡愁,却在每个无人的夜晚带给我心灵的震撼。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政要名人的愚人节故事

全文共 1367 字

+ 加入清单

环球在线消息:说起西方的4月1日愚人节,可谓历史悠久。对现代都市人来说,或许是因为每天在钢筋水泥的森林里穿行,承受着工作、家庭等各种压力,所以当一年中有一天能名正言顺大开玩笑、互相娱乐的时候,人们自然不会放过。也是基于这个原因,多年来,全球各地冒出了形形色色的愚人节搞笑故事,一些严肃媒体甚至也在这一天强力出击,大“涮”政要首脑、社会名流甚至王室成员。

当然,轻松归轻松,很多媒体也都强调和提醒公众:愚人节玩笑绝对不能太过火!

政要名人也被“涮”

·故事一:布什当选全美“愚人5号”

搞笑级别:3级(最高5级)

XX年,美国媒体在愚人节来临之际推出了已经连续举办六年的全美“愚人排行榜”,现任美国总统布什被大家推选为愚人,在榜上位列第五。

纽约公共关系顾问杰夫?巴奇在普林斯顿民意调查机构的协助下,对1030名美国人进行了电话调查,结果,现任美国总统小布什凭借近56%的“支持率”当选第五号愚人,一半受访者认为他是年度最愚蠢的美国人之一。如此拿总统开涮,不少美国人心情都很愉快。

·故事二:推出超强组阁名单

搞笑级别:5级

有一年的愚人节,日本发行量极大的《朝日新闻》刊登报道说,由于日本缺乏优秀的政治家,首相十分发愁,所以决定向国会提交一份“扩大内阁部长法案”,准备重组内阁。

有意思的是,在报纸刊出的新内阁名单中,前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前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新加坡建国之父李光耀、美国贸易代表肯特也赫然在目。各国强人都来日本组阁?呵呵,该报纸在这些文字旁边做了一个小小的声明——“今天是愚人节”。

故事三:英国女王冒出亲叔叔

搞笑级别:4.5级

1991年4月1日,英国《独立报》突然报道说,有一位65岁的威尔士农夫是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祖父乔治五世的私生子,换句话说,他拥有继承英国王位的权利。

这一报道以“女王的王位受到威胁”为题,将这位农夫的身世形容得有板有眼,还称这位王位的合法继承人已经向当地法院提起诉讼,要求重新夺回本应属于自己的王位继承权。后来人们才恍然大悟:这是个愚人节玩笑!

·故事四:尼克松要复出

搞笑级别:4.5级

1992年的愚人节,美国公众广播电台报道说,因“水门事件”而下台的前总统尼克松已经宣布复出,即将角逐总统宝座。而且,节目中还播出了一段“尼克松”的演讲,宣布他的复出,并称“从来没有做错过任何事”,一切弄得有板有眼。

节目播出后,引起了美国观众的强烈反响,很多人纷纷打电话到电台抗议。这时,主持人才道出事实真相:其实尼克松的讲话只是喜剧演员的表演。

·故事五:小泉发型被开涮

搞笑级别:3.5级

XX年愚人节,《日本时报》拿小泉的狮子头发型开了涮,在搞笑版报道中这样宣称:“日本政府将采取一连串‘温和措施’刺激经济,包括把大受欢迎的迪斯尼卡通片《狮子王》列为‘重要文化资产’……小泉首相一头乱发状似狮鬣毛,在他的影响下,所有与狮子有关的物品均变得非常抢手。”

·故事六:英国工党领袖当法国总理

搞笑级别:4.5级

1993年4月1日,英国《每日邮报》报道了这样一条消息:当时的法国大选后,密特朗总统要求英国工党领袖史密斯出任法国总理。

报纸还煞有介事地说,根据1560年签署的法国和苏格兰友好条约,曾授予法国人和苏格兰人双重国籍,史密斯可据此取得担任法国总理的资格。不过,史密斯得把其姓名法国化,改名让?福尔热龙。其实,这完全是一条愚人节新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最崇敬的名人

全文共 496 字

+ 加入清单

他,少年时,感受到了祖国医学落后的痛苦;他,青年时,立志学医,为救人民于病魔中,于是远赴日本,刻苦学医;但是,他才发现救助国人,首先要从精神上救助,而这一武器,就是文学;从此他弃医从文;他便是鲁迅,我最崇敬名人

从鲁迅写的《朝花夕拾》中的一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期中写到,鲁迅幼时问了先生“怪哉”这虫是怎么回事,但是先生脸上露出了怒色。对于孩子的好奇,那时的大人却选择了扼杀。鲁迅先生一个事例批评了当时封建教育制度的弊端,同时也在唤醒人类。

鲁迅先生是一个爱国的人,与此同时他也期望中国社会能够走向光明与自由。

鲁迅先生的许多作品和生活中的语句,都带有对封建社会的讽刺,说明了当时社会的黑暗。《风筝》中,鲁迅先生对自己弟弟的麻木而感到心里沉重,也对他幼时的封建社会制度感到心寒。

这是他为人的一方面,他做事也很有原则。

鲁迅他从来都不会浪费他人的时间,对于他来说,浪费他人时间与谋财害命是没什么区别的。有人曾问,鲁迅为什么有那么多时间来读书?他的回答很简单:“我只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用来写作而已。”正如鲁迅所说:“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需要一点一点挤出来。”时间靠挤,不会少。

鲁迅,神一样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名人传读后感作文

全文共 745 字

+ 加入清单

最近,我读完了一本书,书名是名人传。

这本书是我所看过书中最爱好之一。是法国有名作家罗曼罗兰的着述。全书分为贝多芬传、米豁达琪罗传和托尔斯泰传。作者罗曼罗兰在全书中描写了这些名人为寻求辛福生涯、追求幻想和艰苦作奋斗的故事。在三本传记中的名人中,我最敬仰的就是贝多芬了。贝多芬是一位巨大的优良的蠢才音乐家。在贝多芬的毕生里阅历了数不清的崎岖,这些崎岖要产生在一般人身上,恐怕他早就瓦解了,但贝多芬用他的坚韧的意志战胜了挫折。贝多芬的童年就是一个悲剧,贝多芬小时候,他的父亲逼着他学习音乐,想激发他的音乐才干,完整不顾贝多芬的感触,有时他的父亲甚至把他一个人关在房子里,只留下一把小提琴给他,让他和小提琴一终日关在一起。不仅父亲逼着他学音乐,在他岁时,他的母亲可怜逝世了,他的父亲也变成了一个酒鬼。深深的打击到了贝多芬的心灵,但他一筹莫展,也是这些恐怖的挫折导致了贝多芬怪僻火暴的性格。然而贝多芬不因而而腐化,他把他的全体精神都放在了音乐创作当中了,贝多芬以他过人的禀赋,惊人的创作才能,很快的成名了。当他正筹备享受音乐带给他的幸福时,挫折又再次来临到贝多芬的身上;;他的耳朵聋了。对一位音乐家来说最主要的就是耳朵,音乐是用耳朵听的,假如听不到音乐了,那他也做不了音乐家了。对于贝多芬来说这无疑是个致命的打击,但贝多芬没有废弃音乐家的幻想,仍然和挫折作斗争,他在这种被疾病困扰下既然创作出的

来的不朽作品流芳百世好汉交响曲、运气交响曲、欢喜颂跟小调第交响曲。

这些作品让人们惊叹不已。除了多芬传之外还有米爽朗琪罗传和托尔斯泰传,书中的米开朗琪罗与托尔斯泰都是和贝多芬一样妇孺皆知的名人,都和贝多芬一样领有着刚强的意志,都是值得让咱们学习的好模范。让我们永远记住这多少个名人,向他们学习,妄想持续前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中国名人故事:烤羊肉串的慈善家

全文共 710 字

+ 加入清单

他是一个平凡的维吾尔族汉子,外出务工,以卖烤羊肉串为生。然而,近十年的时间里,他却用辛苦积攒下的10多万元,资助了上百名贫困学生。这个汉子,就是来自新疆的“草根慈善家”——阿里木。

阿里木是一个身材壮实的新疆汉子,生活十分简朴,20元的土布褂子,8元的布鞋,他一穿就是好几年。他喜欢吃水果,为了省钱,却总是挑快烂了的买,削掉坏的再吃。阿里木的饭食也是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经常是一个馕(或两个馒头)外加一杯水就能打发。

这样的生活,阿里木却过得很满足。有人对他的行为表示很不理解,阿里木反问:“有很多钱快乐吗?我不觉得!我现在就是一个很快乐的人。把钱花在最需要的地方,才是物有所值。”

卖烤羊肉串的阿里木

“我读书不多,只会烤羊肉串,绝不能让那些贫困的孩子们和我一样。”

阿里木出生在新疆和静县的一个贫困家庭里,父亲是供销社职工,一家9口,全靠父亲一个人的工资维持生活。读到高二时,家里实在供不下去了,懂事的阿里木选择了辍学参军。

长大后,历经生活艰辛的阿里木十分尊重文化教育,他的心里存有一个朴素的信念:只有教育才能改变人的命运。他起早贪黑、省吃俭用,省下的钱全部用作慈善。

据当地报纸不完全统计,10年来,阿里木卖烤羊肉30多万串,利润10多万元,其中近八成捐给了贫困家庭的孩子。受他捐助的200多名孩子中,有10个孩子考上了大学。

阿里木和他资助的学生

“我喜欢卖羊肉串,我会继续卖我的羊肉串,去帮助更多的孩子上学。”

如今,阿里木已经当上了“阿里木餐饮印象有限责任公司”的总经理。他开始谋划,要帮助家乡的年轻人创业、安家,让正宗的新疆羊肉串香飘内地。他琢磨着,用10年时间,在他生活的贵州毕节市建一所学校,让那里的留守儿童接受好的教育。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名人读书的故事

全文共 206 字

+ 加入清单

他的成功,与他从小就有刻苦自学的习惯就是分不开的。11岁时,他就读完了一套通俗科学读物,并对科学开始发生兴趣。12岁时,他又自学了欧几里得几何。此外,和现代的孩子们相比,他个性重视哲学的阅读,13岁时就开始自学康德的哲学了。他还根据自身的特点、志向和兴趣,把精力集中在物理学的学习上。结果他在物理学方面果然取得了重大的成就。爱因斯坦在读书学习时不搞不必要的死记硬背,经常爱和同学在一齐讨论,使他感受到互补的乐趣。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名人梦想励志故事2:皮尔卡丹实现理想

全文共 1008 字

+ 加入清单

法国少年皮尔从小就喜欢舞蹈,他的理想是当一名出色的舞蹈演员。可是,因为家境贫寒,维持基本生活都非常艰难的父母根本拿来不出多余的钱来送皮尔上舞蹈学校。

皮尔的父母不得不将他送去一家缝纫店当学徒工,希望他学一门手艺后能帮家里减轻点经济负担。每天在缝纫店工作十多个小时的皮尔厌恶极了这份工作,不担因为繁重的工作所得的报酬还不够他的生活费和学徒费。重要的是,他觉得自己是在虚度光阴,他为自己的理想无法实现而非常苦闷。他甚至认为,与其这样痛苦地活着,还不如早早地结束生命。

绝望中的皮尔突然想起了他从小就崇拜的有着芭蕾音乐之父美誉的布德里。皮尔觉得只有布德里才能明白他这种为艺术献身的精神的人。他决定给布德里写一封信,希望布德里能够收下他这个学生。在信的最后,他写道:如果布德里在一个星期内不回他的信,不肯收他这个学生,他便只好为艺术献身,跳河自尽了。

很快,年少倾垮的皮尔收到了布德里的回信。皮尔以为布德里被他的执着打动,答应收下他这个学生。但是信中却并没有提收他做学生的事。只是讲述自己的人生经历。布德里告诉皮尔,在他小的时候,很想当一名科学家。可是因为当时家境贫穷,父母无法送他上学,他只得跟一个街头艺人过起了卖唱的日子。最后,他说,人生在世,现实与理想总是有一定距离的人,首先要选择生存。只有好好地活下来,才能让理想之星闪闪发光。一个连自己的生命都不珍惜的人,是不配谈艺术的。

布德里的回信让皮尔猛然惊醒。后来,皮尔努力学习缝纫技术,二十三岁的那一年,在巴黎他开始了自己的时装事业。很快,他便建立了自己的公司和服装品牌,也就是如今举世闻名的皮尔卡丹公司。

由于皮尔一心扑在服装设计与经营上,皮尔卡丹公司发展迅速,皮尔在二十八岁的那一年就拥有了两百名雇员。他的顾客中很多都是世界名人。如今,皮尔卡丹品牌不仅拥有服装行业,还有服饰、钟表、眼镜、化妆品等等,皮尔卡丹不但成了令人瞩目的亿万富翁,以他的名字命名的产品也遍及全球。

皮尔卡丹一次接受时说:其实自己并不具备舞演员的素质,当舞蹈演员,只不过是年少轻狂的一个虚幻的梦而已。如果那时他不放弃当舞蹈演员的理想,就不可能有今天的皮尔卡丹。

是啊,每个年轻人都有着自己的理想,也都为自己那伟大的理想激动过,苦闷过。只有勤勤恳恳地做好身边的每一件事,脚踏实地地走好人生的每一步路,才能更快地接近理想。

朋友,也许有一天你也会像皮尔卡丹一样突然发现其实理想一直伴随在你的身边,只是你没有发现而已。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现代名人小故事:身残志坚张海迪的传奇一生

全文共 566 字

+ 加入清单

1955年9月17日在济南出生。5岁因患脊髓血管瘤导致高位截瘫。从那时起,张海迪开始了她独特的人生。她无法上学,便在家中自学完成中学课程。15岁时,张海迪跟随父母,下放(山东)聊城农村,给孩子当起了老师。她还自学针灸医术,为乡亲们无偿治疗。后来,张海迪还当过无线电修理工。她虽然没有机会走进校园,却发奋学习,学完了小学、中学的全部课程,自学了大学英语、日语、德语以及世界语,并攻读了大学和硕士研究生的课程。

她虽然没有机会走进校园,却发奋学习,学完了小学、中学的全部课程,自学了大学英语、日语、德语以及世界语,并攻读了大学和硕士研究生的课程。 1983年张海迪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先后翻译了数十万字的英语小说,编著了《生命的追问》、《轮椅上的梦》等书籍。

其中《轮椅上的梦》在日本和韩国出版,而《生命的追问》出版不到半年,已重印4次,获得了全国“五个一工程”图书奖。2002年,一部长达30万字的长篇小说《绝顶》问世。《绝顶》被中宣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列为向“十六大”献礼重点图书并连获“全国第三届奋发文明进步图书奖”、“首届中国出版集团图书奖”、“第八届中国青年优秀读物奖”、“第二届中国女性文学奖”和“‘五个一’工程图书奖”。从1983年开始,张海迪创作和翻译的作品超过100万字。为了对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她先后自学了十几种医学专著。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