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如何让语言简练【实用20篇】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解说事物、阐明事理而给人知识的文章体裁。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如何让语言简练,欢迎来参考!

浏览

7151

作文

565

小溪的语言作文550字

全文共 547 字

+ 加入清单

大家好,我是一条清澈而美丽的小溪

我在日夜不停地流淌,发出“哗哗哗”的声音。那是我在为劳动了一天的人们和动物演奏着一曲优雅的催眠曲,让大地进入那甜美的梦境,把一天的疲劳洗去。

清晨,柳树姐姐梳妆时,水鸟唱着歌儿为我伴奏,我高兴地捧出明镜给柳树姐姐梳头,水鸟也为柳树姐姐梳头。突然“呼呼呼”风婆婆匆匆跑来,像赶集的市民,一下子把柳树姐姐刚梳好的头发又弄乱了。风婆婆见了,不好意思地道歉了,还又乱吹了一阵微风,把柳树的头发吹到了我刚准备好的水盆中,洗了一个头柳树姐姐高兴得翩翩起舞来。

我高兴的唱着歌“啦啦啦”走了,突然石头弟弟跳下来洗澡,一下子“咚”的一声,“哎呦”我一头撞到了石头弟弟。这时,我怒火冲天。“砰砰砰”,那是我生气时,在打石头弟弟的屁股,石头弟弟哭着说:“我不是有意的,再说,也是你自己撞到我的嘛。这又不完全是我的错嘛。”我听了,摸了摸,想有道理。

我离开了石头弟弟,哼着小曲又跑起来。“咚咚咚,是谁,是谁在打我的头?”鹅卵石不好意思地说:“是我,人类把我们拿来打水漂了。”

我又奔流而去,突然“啪啪啪”的巨响,“啊!我的身体怎么在大幅度地下坠呢?”我向下一看,“啊,好高兴!”我一转头,看到了我崇拜已久的男高音——瀑布大叔。

就这样,我勇往直前,发出了许多有趣的声音,直至流到了大海才消停。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语言因地制宜作文1000字

全文共 1073 字

+ 加入清单

语言是我们沟通交流的重要工具。人类之所以那么聪明,也许是因为上天给了他们会说话的能力。由于地理位置不同,世界上出现了几百种不同的或相似的语言。语言的不同又导致文化上的相互差异。幸运的是,我学过几种语言,也学会一些方言,语言上的因地制宜,使它们在表达上不同,并直接反映出文化上的差异。

闽南语和国语是我的母语。它们在某些字词上有相似的音,但会有不同的调,有的词汇却是完全不同的音。台湾是闽南语和国语都通用的地方,所以有时候会有合并了闽南语和国语的“新造”的词出现。我来到大陆读书后,对国语和方言之间的异同又有了更进一步的体会。我发现,粤语和闽南语之间有一些很奇妙的联系。比如说,将普通话的“下雨”直译成粤语和闽南语的话,都是“落雨”。“落雨”这个词好像是古时候的中国人说的话。所以我就猜想,说这个语音的两个方言区的文化似乎曾经相连或相似过,只是后人再发这个词的音时,产生了差别。另一个很有趣的就是国语和普通话的区别。虽然它们语音系统几乎一样,但是某些字的声调并不一样。如“法国”这个词,国语采用四声而普通话则用三声。还有,在翻译外文词汇时台湾跟大陆的翻译也不一样,因此有了“纽西兰”和“新西兰”的两个翻译的区别。

我觉得这些语言的对比很有趣,不同地区的语言虽然有些差异,可是我们还是能够互相理解,能够进行彼此沟通。其实我认为文革就改变了中国的很多文化,没有经历过文革的台湾也许能够帮助保留某些珍贵的语言文字文化,如“注音符号”和“繁体字”。

同样是说中文的地区,语言文化上的差别都这么大,更何况是各自说着各种不同语言的西方国家呢?我们从小就接触英语,到现在可以说学习英语已经有十几年了,但跟外国人相比,却还是差一大截。最近三年来,我与外国人打交道比较频繁,了解到一些文化上的习惯和禁忌。比如说跟别人打招呼,中国人习惯问“吃饱了没”,而外国人会觉得这样问好像是在邀请去吃饭似的。对于别人的赞赏,中国人习惯谦虚拒绝,而西方人则大方接纳。这种打交道的方式都是伴随着语言而出现的。此外,从文字的构造来说,中文字更像在画画,一个字只读一个音,而英文里的字母独立时很简单,但拼写在一起就会很复杂,有时几个音节一个单词。这又让我想起古文字的发展。我猜想英文是从埃及希腊那里传来的,即使这些文字与甲骨文一样可能曾经都像在画画,但后来也随统治者的语言文字政策而发生了不同的改变。

语言记载了不同的历史,是个珍贵的文明发现。不同的语言让我们感受到不同的文化。因地制宜的不同语言之间应该要多多交流并继续发展下去,才能擦出更灿烂的文化交融的火花,并不断丰富世界的语言、世界的文明。

展开阅读全文

篇2:话题八:语言的力量

全文共 235 字

+ 加入清单

语言,有时是化解误会的良药。它使许多误会得以消除,使不少心灵的隔阂被冲破。赵国大将廉颇妒忌被赵王器重的蔺相如,扬言要使他难堪,而相如却处处避免与之发生冲突,众人不解,相如一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道出用意。这句话使廉颇瞬间消除了对相如的偏见,他负荆请罪,最终与相如成刎颈之交。正是因为相如的那句掷地有声的话化成了一座桥梁,使两位大臣的心得到了沟通,使廉颇了解到蔺相如的高尚人格,化解了误会。可见,语言是信息的载体。通过语言,许多误会得以消除,不少心灵的隔阂能够被冲破。

展开阅读全文

篇3:语言艺术

全文共 904 字

+ 加入清单

我破例写一篇关于语言艺术的文章,各位读者一定要全部看完,对于你有很多益处。

语言艺术就如同魔术,神秘而又要经过不断地磨练,时间久了,这门艺术会从上到下彻彻底底的将你改变。

说话要掌握方法,既不能处处逼人,也不能处处被逼,既不能锋芒毕露,也不能愚昧。

那很多人就会一头雾水了。其实,语言艺术有非常多的方面,我现在就单单对与人交谈中的语言艺术展开讨论。

这里就先谈5个方面:

①掌握主动权,这是整个与人交谈中的语言艺术中最难的方面。掌握主动权就是谈论的所有话题根据你的转变而改变,而又不能使他人察觉,就是不知不觉中使对方被动。而要如何做到呢?首先你要引出所谈论的话题,然后做一个倾听者,完全了解对方的心思后单刀直入,从对方最脆弱的地方入手,也就是攻破对方的心理防线,而对方还浑然不觉。这样之后,你大可牵着别人鼻子走了,但是,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练成的,起初一定要小心不要因为自己而走向被动。

②让别人从两种选择中选择其一时,要把自己想得到的答案放在最后。例如:你想让别人在自己家里留下,那么你想要的结果是他留下,就把这个放到后面,你就要这么问“你是要走呢?还是留下来?”而绝不要这么问“你是留下来,还是要走?”。

③委婉的讽刺,要给别人留台阶下。例如:你对某人的举止行为看不过去,你可以这样说“天鹅之所以被人喜爱,就是因为端庄典雅的举止,人也是如此,对不对?”前面全是讽刺,而‘对不对?’就是所谓的台阶,他一定会回答“对!”从而使自己不会颜面无存。

④学会赞美别人。无论是谁都喜爱听见赞美自己的话语,但是赞美也要适度,过分的赞美就会使人烦感,以至于你在大家眼中成为了虚伪的小人。还要注意赞美均衡度,只要是谈论中的人员,都要给予一定的赞美,如果单一的赞美很可能‘激起民愤’。

⑤言多必失,失而可补。我们要多听别人怎么说,学会做一个倾听者。只要在重要的地方说几句画龙点睛就可以了,因为言多必失为真理。而‘失而可补’要怎么补呢?就是抢先承认错误,承认自己的语言失误,因为那样就不会让别人就你的错误尽情发挥,可以挽回一下。

这只是语言艺术中的九牛一毛,千分之一甚至万分之一,有一些语言艺术在你不断地社会历练中你就学会了,而有些则需要请教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我和语言文字交朋友作文450字

全文共 446 字

+ 加入清单

记得我刚刚学会说话的时候,才两岁多,我和妹妹就被送到了邵阳老家!从此,我们的口音就有一股浓厚的山门味儿,还夹杂着一些山门方言!

我四岁的时候,回到长沙才知道,原来还有“普通话”。那时,妈妈把我和妹妹带回长沙上幼儿园。幼儿园的老师告诉我们:“以后都要说普通话哦!”那个时候我还不太懂,直到我遇上了一些问题。记得有一次,我口渴了,我对老师说:“老师,我要恰茶!”老师根本听不懂我的意思,当然,我也没有喝到水。回家后,我告诉了妈妈。妈妈说:“宝贝,到了长沙,你要说普通话,不然老师就不能理解你的意思!比如“恰茶”要表述为“喝水”,“恰饭”要表述为“吃饭”,“快行(hang)”要表述为“快走”,“鳄(e)梨”要表述为“梨子”……妈妈说了很久,我才慢慢理解了普通话和山门话的不同,也才明白了普通话的重要性!

现在,我七岁了,我的普通话水平在渐渐地提高了!现在的我不仅能说普通话了,还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演讲故事!我的同学来自四面八方,随着我们的学习,我们能够用普通话交谈。

让我们一起来学好普通话吧!加油!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推荐关于网络语言的未来作文

全文共 1056 字

+ 加入清单

我真的好怕怕,将来我去看病会有这样的场景:

我:“医生,您看我这是虾米(什么)病?”

医生:“he,he(哈哈),小病e(一)碟。”

我:“要多少money(钱)?”

医生:“8(不)贵,880元。”

我:“……”

医生:“8要,那我886(拜拜了)。”

我:“5(我)的好医生,天下最qoo(酷)的医生,行行好,偶(我)没那么多money。”

医生:“我可没那么多时间和你耗,你在pmp(拍马屁),偶就再加点钱……”

我:“那算了,880就880吧。”小声地说“7456(气死我了)yyp(呀呀呸)。将来你落到我的手里看我不ko(整)你一顿”

的确,网络语言是该规范一下了。

我认为,现在网络语言之所以以如此之快的速度流行,主要在于这些语言具有简洁、幽默的巧妙的特点,在利用了谐音、暗喻、借喻等技巧,使人读起来有点“满口生津”的感觉。还有,时下有一种趋势,也可以说是网民们无形间形成的一种共识――起码在网络里的聊天室上,你不或很少是用这种网络语言,就会被人家看不起,认为你是菜鸟(笨蛋),不愿与你再聊了。由此造成心理上的不平衡,也使这钟语言流行起来。

有人认为网络语言扭曲了语言的本质,歪曲了语言的意义,有悖于传统文化,应该杜绝。可事实上网络语言是杜绝不掉的,因为它是附于网络之上的,除非你能关掉所有网络,可网络作为信息高速路在信息社会是无法被关掉的,网络语言也就不可能被杜绝。

既然不能杜绝就应加以应用,因为网络语言也有它的优点如:应用了谐音之类的技巧,所以比较简洁,运用起来比较方便,好的词还是应该提倡的。如,在实际写作时,写“再见”不如写“886”来得快,像这样的词还有很多,如果大家达成共识,认同这些词,可以大大提高写作速度、效率;还有,我个人认为,有些骂人的词语,像“菜鸟”之类的,比“笨蛋”要委婉、幽默一些,也可以适当保留。

而且网络语言推广容易,只需要稍作宣传就可以了,毕竟我国已有1亿网民,过不了几年,可能就会翻番,他们的宣传效果无疑是相当好的。

不过网民自我也应该加强自身的素质,积极抵触不良的网络语言;政府部门要参与其中,利用投诉电话,市场广告的监督等来做起,使语言不被扭曲。学校也应该帮助、增强学生对母语与网络语言的区分,不然,过不了多久就会有学生问老师:“老师,“再见”是什么意思?”老师想了好久才回答:“就是886的意思嘛。”

总之,我以为,网络语言是应该推广,但要取精去伪摒弃肮脏的部分保留简洁明了的优势,在不取代母语的地位的前提下,循序渐进地普及起来,让它能成为我们的帮手而不是杀手。

[推荐关于网络语言的未来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小学美化作文语言“四招”

全文共 879 字

+ 加入清单

许多同学写不好作文,是因为语言平淡乏味,缺少感染力,不能给人以形象的感受。怎样才能使作文的语言生动形象呢?不妨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一、化叙述性的语言为描述性的语言

一位俄国作家举过这样一个例子:“一个小银元落在地上”这个句子不够好,不如写成“有个小银元从桌子上滚了下来,在地上叮叮当当跳着”。描述性的语言表现出了银元的声音和动态。我们写作文时不妨将“太阳从东方升起”写成“一轮红日从东方的地平线上冉冉升起”:将“小弟弟哭了”描述为“小弟弟眨巴眨巴眼睛,泪水在眼眶里直打转,突然,他一屁股坐在地上,‘哇’的一声大哭起来,双手使劲地揉着眼睛,两只小脚乱蹬着,一边哭,一边喊‘哥哥坏,哥哥是个坏蛋”。

二、用具体的事物代替抽象的交代

例如,时值九月候”表达的意思一样的,但后者更生动形象。用具体的事物代替抽象的交代透露出语言的智慧。又如,我们不说“秋天到了”,而说“金风送爽”;不说“树木已枯萎”,而说“树木已失去了往日的青春”;不说“黎明时分”,而说“当时间的女神刚刚叩响清晨的大门时”。

三、用诙谐的语言代替刻板的叙说

例如习作:“上完‘新世纪’辅导班的课,印象最深的是教语文的李老师。李老师长得实在太‘帅’了,眼小眼镜大,嘴小牙齿大。他穿的衣服可真叫‘体面’:笔挺的西服,漂亮的红色领带。虽长得丑吧,还真会打扮!”小作者用幽默诙谐的语言写出了“李老师”的特点——长相一般,但仪表大方,能用独特的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我们在习作时不妨也把语言写得俏皮些,这样可读性更强。

四、巧引佳句,善用修辞

如“一轮火红的太阳爬上东山,冉冉升起来了”,用了“火红”后把太阳的色彩生动形象地写了出来,给人以温暖和喜气之感。太阳是一个物体,没有生命,但句子赋予了它生命,把它写成了一个可爱的吉祥宝宝爬到了山顶的形象,不仅形象可感,而且富有灵性和情趣。

我们在习作中还可以巧妙地引用名言佳句镶嵌其中,如在赞美母亲时可引用“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在描写柳树时可以英语“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露丝绦”等诗句。这样可以使我们的作文蕴含丰富的文学素养,更值得人们去欣赏品位。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我们的语言作文900字

全文共 888 字

+ 加入清单

语言,作为一种传递信息的媒介,使我们能够了解对方的意思。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很好的将本族文化传承下去,但更为重要的是洞察先人的思想,明白并重新认识我们的历史,文化及我们的语言。

作为一个中国人,我的母语是中文。而中文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它随中华文化一起诞生。我们爷爷的爷爷们刚开始时可没有文字,他们是以口述的形式交流的,到了后来,仓颉来了。相传,他以结绳记事,但当事情多起来时,他发现记事所用的绳子和贝壳并不够用且容易出错,那怎么办呢?最终,他从老虎的脚印中得到启发,并尝试用符号代替,这就是最初的中文。虽然真正流传下来的文字是甲骨文,这是汉字的雏形,后经历朝历代的演变,形成了当今我们的文字。

如今,有很多外国友人学习中文,他们普遍觉得中文是一种非常难的语言。但果真如此吗?我们都知道,中文有口语和书面语之分,简单的来说,口语很casual(相比与其他语言),而要真正学会写并看懂别人写什么,我估计还要学一下文言文,毕竟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嘛!

刚开始学英文时,我很困惑,中国的文言文和诗词该怎么翻译?直译呢?没有那么的沈博绝丽,何况外国人怎么理解文章的深层含义。如果先把它翻译成现代文,再翻译成英文,又没有了那种意境,这还是文言文或诗词吗?

有人说,学习中文比英文快,我十分赞同这一观点,但为什么会有人这么说呢?有什么根据呢?首先,我们不妨来想一想,中文的基本单位是字,字与字结合起来就变成一个词;而英文呢?一个字母,两个字母,三个字母,多个字母组成一个单词。那么,如果我学会了一个字的意思,而这个字能与其他字组合成多个不同词性的词,如此一来,就只需学习很少的一部分字就可以学会很大一部分词,而英文则不能做到这一点,如果能,那其数量也一定比中文的少。

中国人学习中文时,用的是心灵,而外国人学习中文时,大多数用的是充满智慧的头脑。西方的语言基本上也属于这个类型。

中国人用心灵学习中文,他们虽然过着成年人的生活,但是心中却怀着一颗童心。中华文化虽然古老,但又年轻充满活力。因此,真正的中国人是具有“孩子般地心灵和成人的头脑的人”。

我们的语言,中文,意义非凡,无可替代,永垂不朽!

展开阅读全文

篇8:雕琢语言展文采

全文共 1350 字

+ 加入清单

如何使议论文有文采呢?其一是引例要精。事例仅为引子,要从中引发对生命的沉思,从而折射出理性的光芒。其二是语言要活。语言的意蕴要深刻、形象要丰满、句式要灵活、见解要新颖。具体方法如下:

1.精心选择灵活多变的句式。

2.利用修辞增强表达效果。

3.巧妙使用成语、谚语、歌词、诗文名句和中外格言等,使议论文文句精美,意味深长。

①“卧龙先生”诸葛亮大至军事政务,小至柴米油盐,都一一管到,乃至落了个“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下场。蓦然想起帕瓦罗蒂年轻时的梦想:成为一个全能的人。他的父亲对他说:“你面前有两把椅子,如果你想坐在两把上,那你更容易落在两把椅子的空白之间。”帕瓦罗蒂听后恍然大悟。他放弃了原来的目标,只是一心追逐音乐展开的双翅。

②我释然:蠢人作茧自缚,智者破茧而出。

③孔子朝我们走来了,以中庸为石子,铺就一条不偏不倚的“仁”之路。“仁”者不仅要爱人,也要爱己。这种爱已就体现在对自己不苛刻、不妄求。懂得放弃、懂得留白的人也就懂得了月圆为画、月缺为诗。加拿大某航空公司的女职员梅根,最大的梦想就是登上珠穆朗玛峰。当成功攀到8500米的高度时,她发现了在山坡上奄奄一息的尼泊尔女登山者比斯塔。梅根望了望近在咫尺的峰顶,毅然作出了抉择:下山!

④逝者如斯夫!短暂的生命中我们要学会给生命留白。

本文尽管开宗明义,思路畅通,论据翔实,但论据语段述多于议,未能洞幽发微,折射出理性的光芒,特别是第一段和第三段,仅停留在叙述层面上,扣题不紧,语言干瘪。

我们在第一段可巧引诗文名句,打造哲理句,增添意蕴;第三段可打造整散句式,添加独特感悟,增强厚重感;第四段打造比喻句,增强表达效果。

①史铁生说:“人的残疾证明了神的完美,”原味的哲理,醉卧在智者的思绪中,留一点微温。若你固执追求完美,让生命充得过满时,你等于给自己作了一个茧。“卧龙先生”诸葛亮大至军事政务,小至柴米油盐,都一一管到,乃至落了个“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下场。人生就是一个泅渡的过程,我们永远都想追逐彼岸完美的目标,但结果往往非你所愿。蓦然想起帕瓦罗蒂年轻时的梦想:成为一个全能的人。他的父亲对他说:“你面前有两把椅子,如果你想坐在两把上,那你更容易落在两把椅子的空白之间。”帕瓦罗蒂听后恍然大悟。他放弃了原来的目标,只是一心追逐音乐展开的双翅。

③千江水有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懂得给生命留白的人,生命一定不会给他留白。孔子朝我们走来了,以中庸为石子,铺就一条不偏不倚的“仁”之路。“仁”者不仅要爱人,也要爱己。这种爱己就体现在对自己不苛刻、不妄求,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随物赋形,行于当行,止于当止”。懂得放弃、懂得留白的人也就懂得了月圆为画、月缺为诗。加拿大某航空公司的女职员梅根,最大的梦想就是登上珠穆朗玛峰。当成功攀到8500米的高度时,她发现了在山坡上奄奄一息的尼泊尔女登山者比斯塔。梅根望了望近在咫尺的峰顶,毅然作出了抉择:下山!人们经常说人生两境界:举重若轻,举轻若重。懂得放弃,给生命留白之人,例如孔子与梅根,也应达到第二境界了。

④人生如一丝游云,云与天的相栖太匆匆:人生如一片落叶,叶与树的相依太短暂。逝者如斯夫!短暂的生命中我们要学会给生命留白。将自己的心酸与遗憾酿造成一坛美酒,当启封那天,它会散发迷人的芬芳。

展开阅读全文

篇9:、语言

全文共 847 字

+ 加入清单

细看优秀作文,不难发现,在众多出类拔萃的佳作中,整句的运用非常突出。或排比,或比喻,或反复,或用特殊的句式连排,或古诗词的连用,或段与段的整句对应等等,它可以使文章内容充实,增强或抒情或说理或论证的气势。整散结合使得这些优秀作文多姿多彩,妙笔生花。例:钱孔里摆不开真情的盛宴,钞票上植不起友谊的大树。能同甘,不能共苦,不是朋友;能共苦,不能同甘,也不是朋友。把一粒米掰成两半分享的,肯定是朋友;把一杯酒倒成两杯喝的,不一定是朋友;诤言逆耳,悬鞭鞍后的那个人,不一定不是你的朋友;口蜜腹剑,笑里藏刀的那个人,肯定不是你的朋友;在角落里向你兜售卑劣、奸诈和诡计,教你炮制谎言、罪恶和灾难的人,更加不是你的朋友。与卑劣者为友,只能沦为污泥浊水中的鱼鳖;与贪婪者为伍,时常发觉自己像一只凶残的狼,一条舔尽人间污秽的狗;与自私者为友,像把自己的灵魂挂在秤钩上,价值锱铢、形容猥琐;与奸诈者为伍,会在算计他人的同时,最终出卖自己的灵魂。(刘汉俊《朋友》)这段文字整散结合,灵活多变,读起来朗朗上口,听起来流畅悦耳,令人拊掌击节。

整句,作为文章中的一个亮点,理所当然地也就成为了文章的一个得分点。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整句的创作是一种语言组合,在提高语言方面更有效率,所以在语言训练上不容忽视。构思整句时,运用联想思维拓宽范围。联想是一个人调动大脑储备,收集材料的过程。古人有言,“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精骛八级,心游万仞”,就是强调联想的重要,认为通过由此及彼的联想,可以造就精妙的艺术境界。写作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联想,将我们掌握的、了解的与该作文话题相似、相关、相反的材料搜集起来,为动笔写作提供丰富的素材,从而解决无话可说的问题。它表现为思维活跃,视野广阔,是测定创造力的主要标志之一。进行联想思维的时候由物到人,由近到远,古今中外,必须使自己的思维尽可能新颖和广阔,不能只停留在狭小的空间和肤浅的层面。应该让自己的联想延展开去。每写一事物时,想一想与之或相关或相似或相反的其他事物,这样便可打开思路。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我与语言文字

全文共 547 字

+ 加入清单

随着现代科技的日益发展,我们的生活也随之越来越充实,也同时让人们的观念发生了改变,对传统的语言文字进行了一定影响,网络用语就是一大弊端。

网络用语越是语言文字的"变异版本",源自于同音,同型字和网络信息的利用将传统的语言文字进行一定修改,久而久之,网络用语便成了让人越来越难懂的"火星文"。

网络用语在网络中节制使用,在现实中禁止使用便能从根本上解决网络用语的弊端。但如今许多成年人却不了解网络用语对未成年人的危害,如果任其在现实中使用,便会发生混淆,比如在交谈中与写作中穿插,不仅要受到老师的批评,还会影响本应根深蒂固的汉语根基。

我曾经就受过网络用语的影响,还无知地把网络游戏给扔到了作文当中,最后被请家长教育我不能过度沉迷网络,也正是经过了这次深刻的教训,即使我仍喜欢网络游戏,也再不把乱七八糟的东西带到现实中来了。

很久以前不仅是报纸还是杂志,电视上也出现过对网络用语的评论,网络用语虽然能简洁化汉语,加快网上聊天速度,但绝不可忘记经过千百年来演化而来的汉字,古人文化的精髓,不能让我们这些后辈给破坏了,许多带有利弊的东西,都需要我们共同的节制,从而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利益。

传统的语言文字需要我们共同保护,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即使眼前的霓虹灯在光彩绚丽,也不应忘记曾经给予我们光明的烛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描写人物语言的成语大全

全文共 1814 字

+ 加入清单

高谈阔论:高:高深;阔:广阔。多指不着边际地大发议论。

摇唇鼓舌:耍嘴皮,嚼舌头。形容耍弄嘴皮进行挑拨煽动。

强聒不舍:聒:声音吵闹;舍:舍弃。形容别人不愿意听,还絮絮叨叨说个不停。

巧言令色:巧言:花言巧语;令色:讨好的表情。形容花言巧语,虚伪讨好。

巧舌如簧:舌头灵巧,象簧片一样能发出动听的乐音。形容花言巧语,能说会道。

甜言蜜语:象蜜糖一样甜的话。比喻为了骗人而说得动听的话。

花言巧语:原指铺张修饰、内容空泛的言语或文辞。后多指用来骗人的虚伪动听的话。

调嘴学舌:调嘴:耍嘴皮。指背地里说人闲话,搬弄是非。

夸夸其谈:形容说话浮夸不切实际。

娓娓动听:形容善于讲话,使人喜欢听。

侃侃而谈:侃侃:理直气壮,从容不迫。理直气壮、从容不迫地说话。

伶牙俐齿:伶、俐:聪明,灵活。形容人机灵,很会说话。

口角春风:口角:嘴边。原指言语评论如春风之能生长万物。后比喻替人吹嘘或替人说好话。

喙长三尺:喙:嘴。嘴长三尺。形容人善于辨说。

辩才无碍:碍:滞碍。本是佛教用语,指菩萨为人说法,义理通达,言辞流利,后泛指口才好,能辩论。

谈言微中:微中:微妙而又恰中要害。形容说话委婉而中肯。

谈笑风生:有说有笑,兴致高。形容谈话谈得高兴而有风趣。

活龙活现:形容神情逼真,使人感到好像亲眼看到一般。

有声有色:形容说话或表演精彩生动。

绘声绘色:把人物的声音、神色都描绘出来了。形容叙述或描写生动逼真。

深入浅出:指讲话或文章的内容深刻,语言文字却浅显易懂。

巧发奇中:发:射箭,比喻发言。形容善于乘机发表意见,后能为事实所证实。

条分缕析:缕:线;析:剖析。有条有理地细细分析。

善颂善祷:关于颂扬,关于祝祷。用来称赞能在颂扬之中带有规劝的意思。

口若悬河:若:好像;悬河:激流倾泻。讲起话来滔滔不绝,像瀑布不停地奔流倾泻。形容能说会辨,说起来没个完。

滔滔不绝:滔滔:形容流水不断。象流水那样毫不间断。指话很多,说起来没个完。

对答如流:对答:回答。回答问话象流水一样快。形容口才好,反应快。

应对如流:对答象流水一样。形容答话很快,很流利。

下坂走丸:从山坡上滚下弹丸。比喻顺势无阻,敏捷而无停滞。

悬河泻水:悬河:瀑布;泻水:水很快地往下流。河水直往下泻。比喻说话滔滔不绝或文辞流畅奔放。

至理名言:至:最;名:有名声的。最正确的道理,最精辟的言论。

金玉良言:金玉:黄金和美玉。比喻可贵而有价值的劝告。

豪言壮语:豪迈雄壮的言语。形容充满英雄气概的话。

崇论宏议:崇:高;宏:大。指高明宏大越的议论或见解。

不刊之论:刊:削除,古代把字写在竹简上,有错误就削去。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

不易之论:易:改变。不可更改的言论。形容论断或意见非常正确。

晨钟暮鼓:暮:傍晚。佛教规矩,寺里晚上打鼓,晚上敲钟。比喻可以使人警觉醒悟的话。

暮鼓晨钟:佛教规矩,寺里晚上打鼓,早晨敲钟。比喻可以使人警觉醒悟的话。

咳唾成珠:咳唾:咳嗽吐唾沫,比喻谈吐、议论。“咳”也写作“欬”。比喻言辞精当,议论高明。也形容文词极其优美。

微言大义:微言:精当而含义深远的话;大义:本指经书的要义,后指大道理。包含在精微语言里的深刻的道理。

雅人深致:雅:高雅,高尚;致:情趣。人品高尚,情趣深远。原是赞赏《诗经·大雅》的作者有深刻的见解。后形容人的言谈举止不俗。

诛心之论:诛:惩罚。指不问罪行,只根据其用心以认定罪状。也指揭穿动机的评论。

入情入理:入:合乎。合乎常情和道理。

头头是道:本为佛家语,指道无所不在。后多形容说话做事很有条理。

持之有故:持:持论,主张;有故:有根据。指所持的见解和主张有一定的根据。

言之成理:之:代词,指所说的话。话说得有一定道理。

言之凿凿:凿凿:确实。形容说得非常确实。

言近旨远:旨:意思。话很浅近,含义却很深远。

言必有中:中:正对上。指一说话就能说到点子上。

言简意赅:赅:完备。话不多,但意思都有了。形容说话写文章简明扼要。

要言不烦:要:简要;烦:烦琐。指说话或写文章简单扼要,不烦琐。

耐人寻味:耐:禁得起;寻味:探索体味。意味深长,值得人仔细体会琢磨。

一语破的:的:箭靶的中心。一句话就说中要害。

一语道破:道:说;破:揭穿。一句话就说穿了。

一字褒贬:褒:赞扬,夸奖;贬:给予不好的评价。一个字的褒扬或贬斥。泛指记事论人,用字措辞严谨有分寸。

一字千金:增损一字,赏予千金。称赞文辞精妙,不可更改。

一言九鼎:九鼎:古代国家的宝器,相传为夏禹所铸。一句话抵得上九鼎重。比喻说话力量大,能起很大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我爱语言文字作文600字

全文共 638 字

+ 加入清单

小时候,妈妈就教我使用礼貌用语,亲昵地与他人打招呼,并告诫我不能使用语言讥笑和伤害别人。因为我友好文明地使用语言文字,所以我成了小区里最受欢迎的小朋友,和我玩耍的朋友也越来越多。

妈妈还告诉我,中国的语言文字,自甲骨文演变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它是中华儿女智慧的结晶。后来,我有了人生第一本关于文字的书籍——《文字的奥秘》。这本书中记载着每个字的演变、引申出的典故、在中国以及国际语言中的使用情况,它就像一块磁石一样深深地吸引着我。渐渐地,我认识了许许多多的汉字。

上学后,老师教会了我新的字、词语、诗词、名言警句和优美段落,更让我感受到了中国语言文字的精美绝伦和博大精深。

但是,作为小学生的我们常常会有用错语言文字的现象。为了让我们规范使用语言文字,学校为此开展了很多活动,印象最深的是“啄木鸟”纠错活动。记得那天,我和妈妈在街上才转悠了半小时,就找出了十几个广告和招牌上有用字不当的现象。比如:汽车修理店把“充气”写成了“冲气”,停车场把“停车”写成了“仃车”等等。我找到了老板,诚恳地给他们指出了错误,并告诉他们滥用语言文字会严重影响市容市貌,也会扭曲汉字的真正含义。老板们承认了错误,并答应改正。一阵醉人的欢乐浸透我的心,能为语言文字贡献出微弱的力量使我感到无比快乐。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一定会扎实学好语言文字。

语言文字是中华民族的精髓,它就像一根无形的纽带把我们华夏儿女紧紧串联在一起。正确使用语言文字是每个小学生应尽的责任,让我们一起维护它、传承它,将语言文字发扬光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我与语言文字

全文共 726 字

+ 加入清单

我不知道眼前是什么地方,恍惚记得自己正忙着在堆积如山的作业之中"龙飞凤舞",霎时,一股清凉的风吹来,便被困在了这一片浓雾之中。

摸索着拨开雾气,只见原来是一个安静萧条的镇子。四处阴沉沉,连绵的小雨像雾一样,朦朦胧胧的弥漫在空气中,一种沉闷的气氛包围着我,让我莫名地生出一种失落的感觉,于是狭窄的铺着青石板的老街愈发显得宽广漫长。不知不觉,来到了一幢古老的房子前,隐约听到里面有声响,便轻轻推开虚掩的门。只见一个精神奕奕的老人身着白马褂,手执一枝毛笔,神情专注,挥墨如云,只是简单的黑白,寥寥数笔,却如勾勒出了一副山水画一般,一气呵成,跌宕洒脱。我情不自禁的喝彩到:"好!"老人这也才发现了我,对我微微一笑,我也礼貌的一笑,上前仔细端详起了书法作品,"爷爷,您写的真好!""呵呵,现在年轻人大概i啊都不写传统的毛笔字了把?"老人依旧淡淡一笑,在我看来却有一丝悲哀。"嗯。"老人突然停下笔看着我"孩子,你会写吗?来写写把。""我?""嗯,来写写把。"老人和蔼的让我不好意思拒绝,走到老人面前拿起笔,手却忍不住一直微微颤抖,想到小学上书法课练习毛笔的时候,大家总是嘻嘻哈哈,敷衍了事,到了初中都没接触,如今,真是后悔莫及啊。不管了,只好硬着头皮上了。我费尽全力,结果还是写的歪歪扭扭,就像一只蜷曲的蛇一样。看着一旁老人苍劲有力的字,再看看我的,我感觉我的脸不自主得发烫,羞得我恨不得钻到字里去。老人似乎看穿了我的心思,默默的叹了口气,提笔写下"中华文化"四个大字,我凝视这干净利落的四个字,正欲深思,又一阵清风吹来......

迷迷糊糊揉了揉眼,原来我伏在写字台上睡着了,起身,不经意的一瞥,却发现墙壁上"中华文化",我又一次陷入了深思......

更多热门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我与语言文字的故事作文

全文共 568 字

+ 加入清单

自从殷商时期创造了甲骨文,中国进入了文字时代,语言的形成应该较之更早一些,语言和文字的出现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不需要手语,不需要动作,说话是最直接有效的表达方式,而由于有文字的记载,我们才得以了解几千年前的古人的生活、历史的变迁......现在社会,语言和文字仍然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近两年中央电视台举办的几届“中国汉字大赛”吸引了全世界华人的目光,来自全国各地的中学生以及爱好汉语的外国中学生齐聚央视,同堂竞技。通过这个节目,我深深爱上了汉字,每次直播我都准时守在电视机前,拿出纸笔认真跟着选手们一同“比赛”,对我来说,比赛中出现的字词有些耳熟能详,大多数是从未听闻的。每当出现高难度的词语,场上的选手抓耳挠腮,我也跟着紧张起来,手心冒汗,恨不得走上去帮他写出正确答案。通过汉字大赛,让我增长了汉字汉语的知识,了解了汉字的起源、发展,造字的规律,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汉字。 现在有些中国人在说中国话时喜欢夹杂外语,自以为显得“洋气”,我觉得这个习惯非常不好,特别是我们学生,我们是汉字汉语的传承者,所以首先我们应该讲好自己的母语,也就是标准的普通话,我们要让汉语和汉字在生活中“活起来”。 如果没有语言,人类无法沟通,如果没有文字,也许李白的诗就与今天的我们无缘了,汉语汉字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中国人应该好好继承并发扬光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我与语言文字征文

全文共 2987 字

+ 加入清单

我与语文,自然而然。自然如种子,而然,如树木。垂髫年幼时,听大人说话,一板一眼,方言中的四声调抑扬顿挫,精确,生动,余味缭绕。从听开始,熏染出言语的能力——那是语文的胚芽,是汉语言的胎记。带着这种胎记,父亲农闲时手持竹梢,大声教诵“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每天念两句,念不准确,或背诵不来,竹稍就高高举向头顶,又轻轻地落下,在屁股上横曳几下,以示惩戒。从《三字经》开始,接着《幼学琼林》、《声律启蒙》,接着学对对联,学临帖。当时只道不耐烦,慢慢地,学会的字比父亲多了,兴趣也上来了,觉得威严的他不过如此。就手舞足蹈,就四处翻寻。一番搜罗,老式滕箱装冬衣的夹层里,几本线装书面目陈旧地呈现在眼前。字如蝇虫,墨迹古雅。一目十行之下,当然半懂不懂。目的不是念书,不是识字。眼睛着意处,在乎刘关张“桃园三结义”之类的插图,在乎李逵手持双斧当街挥舞的侠义形象。当外乡人敲着牛皮鼓端坐村中一片空地,一夜接一夜地讲述那些扣人心弦的民间故事,比如《荆轲刺秦》、《三英战吕布》,我年少的头颅种下全新的认知。以致七岁走进小学校那扇略显寒碜的大门时,“语文“这个词,像一页羽翼,在我看来,那么轻盈和抒情。

所谓启蒙,莫过于此吧。从听到读,从读到辨认,到思,语文的芽粒,悄然萌发。

还有与“语文”相濡以沫的乡村自然呢。从一朵花、一株植物、一只昆虫、一种瓜果,到河流、丘陵、农事、季节,等等。语文,在自然镜像下,广袤,丰富,深幽。峰峦一座座,逶迤而来。花朵们兀自摇曳,长溪汩汩漫流,草木的清气随风四散,沁人心肺。而风声隐隐,自远古伊始,千百年不歇。歌的行板,梦的萦绕,大自然的情怀,心灵的独白,时光无远弗届的滋养与洗礼。你策马而行,笃笃的马蹄踏过林荫,月光之下,剪影出凝美的画面。从甲骨卜辞、《周易》筮词到先秦散文,从上古歌谣、《诗经》、《离骚》到汉乐府、唐诗、宋词、元曲,从明清小说到“五四”文学,从古文言文到今天的国语,一条绵延几千年的语言之河,蕴涵着一个民族独特的心灵史和精神密码。语文的天地,山岳般的篇章,是诗歌、散文、小说、戏剧、民间文学。花朵草木是字,是词,是句子。而长溪,是其间流淌不息的汉语言,是语文之脉,语文之魂。

起初的学校语文教育是蒙羞的。那年月,半天读书,半天劳动,有限的课堂时间用来写大字报、背诵语录。字早已认识,汉语拼音、组词造句、作文,都没有兴趣,脑子里只想连环画中的故事。少得可怜的连环画,翻来翻去,翻到面目全非,被老师收缴后,痛哭流涕,回家却不敢声张。刻板、苍白的课程设置,催生出逆反的“坏孩子”行状。作文课,老师出题《一件难忘的事》、《记一件好人好事》之类,多么轻薄而虚假的练习。我时常标新立异,篡改老师意念,甚至缺课、缺作业,让语文老师头痛不已。他们奇怪的是,每次考试,我的语文分数总是名列班上前三名。后来,历任语文老师就不管我了。我获得了语文课少有的自由——可以随时看课外书,小说、散文、诗歌之类。四年级时,来自陕西的刘老师把班上的黑板报交给我打理,从栏目编排、组稿和漫画,都由我瞎折腾,她只在旁边看,边看边笑,说:这个仿佛,那个勉强,这里改一下,这个这个,哎呀,你有点笨。哦,这个地方还蛮灵气的。她絮絮叨叨,笑着“骂”着,大约,这就是潜移默化的语文教养吧。现在,我依然怀念刘老师。初中毕业前,我已经把能够到手的课外书囫囵吞枣地读完了。记忆中,有《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童年三部曲》、《茶花女》、《鲁迅小说选集》、《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儒林外史》、《聊斋志异》,这都是经典作品呀。

书是大哥从乡村读书人手里借来的,作为一位狂热的文学爱好者(准确地说,是小说爱好者),大哥成为阅读的引路人和同谋者。每次,当他悄悄塞过来一本书,限定多少时间看完时,我的双手是颤抖的,心跳加快,仿佛绮丽的梦境藏在纸页中间。在家中,练习书法几成家规,从描红开始,从柳体到颜体,从行楷到草书(认真时写行楷,偷懒时乱写谓之“草书”)。不仅临帖,更多是写唐诗、宋词,边写墨字边背诵,久而张口就出。方言本是唐音,一发声,几与唐诗合辙,好玩而有趣。是的,有趣。大哥和三姐还会采茶戏。冬夜无事,他们从乡文艺表演队归来,意犹未尽,便在堂屋里再来上一段,那唱词,那情态,潜移默化着语文的“文学”因子,我虽寡言,内心热烈。为看到更多的书,我徒步三十里去县城,站在新华书店柜台前,流连半日。没钱买书,看看也好。来回六十里,即便空手而回,也有所安慰。读书年代,我的语文一直好,让人得意。

真正认识“语文”,是高一那年。语文老师是乡村私塾教育与文革前师范教育双重出身的温先生,对古文有着异乎寻常的嗜好和热情。他把《古文观止》当做课外的唯一阅读教材,早早晚晚,坚守教室督促我们死记硬背。《公羊传》、《过秦论》、《前出师表》、《后出师表》、《陈情表》、《桃花源记》、《放鹤亭记》、《卖柑者言》……这种在当时觉得“有点磨人”的古文学习法,为古文底子打下牢固的基础,有效提升了传统语文的辨识力,打开了语文的纵深视野。除了学古文,先生还要求记日记,说,“有话无话,都得写几个字。”日记交给先生,他寥寥几字点评,或曰:句子干净些。或曰:有文气。或曰:吾爱此文细节也。看先生批阅,一大享受,因此中意记日记,心里有了隐隐的写作梦,高一升高二时,竟偷偷学作诗。高二,面临高考(高中两年制),班主任李先生本来教政治,偏偏他是北师大俄语系毕业的,毕业后又在教育部教材编写组、景山学校、北京169中等单位和学校搞语文教材编写与语文教育二十余年,因家庭困境返乡教书。命运把这位可以流利地用俄语背诵奥斯特洛夫斯基小说情节的恩师送到我们面前。早读课,他自作主张跑到教室来,捧着语文课本,带领我们朗诵《天山景物记》,义务帮语文老师补课,“越界”之行止,也不怕语文老师闲话。一口标准的普通话,让我们这些听惯课堂乡土味的学生欢喜又惊讶。作为班主任,他掏钱为我们订阅各种报刊,把好文章摘录出来,在班会课上推介;让我们自己有选择性地订阅文学类报刊。时隔多年,我暗自把这一年称为“文学之年”。在那个贫瘠闭塞的乡村中学,李先生给我们启开了前所未有的世界,辽阔、悠远而深长的世界。高考时,我的语文分数名列全县第一(满分差2分),现在称作“单科状元”吧。那时候没有新闻报道,没有状元之类的说法。我自己总结了一下,大抵是:兴趣、积累、博采、融汇。

我的语文学习与实践一直没有结束。书信、日记、读书。读读,写写。工作后,我做了几年语文老师,给学生出阅读题时,喜欢用自己的诗歌习作做材料,喜欢丢开课本带着学生四处闲逛。有时去唐朝,拜访李白杜甫们,有时去西班牙,听听堂吉诃德的故事,有时哪里都不去,自己和自己玩,在纸上。也是日记、周记之类。

写到这里,我要结束了。三言两语,难说语文。我与语文,学无止境,受用终身。归纳一下,有三点:

第一,老师要好。不是父母,就是先生。语文路上的启蒙人、燃灯者,语文修为与做人境界要高。

第二,课本要好。叶圣陶、丰子恺等教育家编写的民国课本比今天的教材好。好在,有知识,更有做人处事的基本常识。

第三,听说读写。多听多说多读多写,综合融汇。古今中外的经典作品,由浅入深;日常生活,处处是语文。

……这篇文字,前半部分语言华丽,象征我的青少年时代。后半部分,语言朴素、平实起来,象征我的中年自语。学语文,亦然。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语言片段描写段落

全文共 774 字

+ 加入清单

1、她何尝不知道自己的丹凤眼是美的。那双眼睛的确不大,细细的,长长的,眼梢微微向鬓角挑去,眼珠虽不黑,但目光流盼时,深灰色的瞳仁里不时有一颗颗火星迸发,眼白却白得淡淡地泛出蓝色的闪光,单眼皮,睫毛并不长,但又密又黑,使眼睛像围着云雾一般,朦朦胧胧的,显的深不可测,神秘,诱人。但她的眼睛真正的美是美在传神,不论是浅笑,还是大笑,只要一笑,那双眼睛里就会有鲜花开放。那花儿鲜艳,娇媚,逗人喜爱,使她的脸面顿时甜蜜,俊俏,神采飞扬,即使她气恼,冷笑,那眼里依然隐约有花儿颤动。

2、第二节数学课一开始,我悄悄的注意起聂老师的眼睛来,这双眼睛是有特殊的地方:亮,特别明亮。那一对水汪汪的瞳仁骨碌碌的转,像闪光的露珠在绿荷上晃,又像晶莹的珍珠在玉盘中溜,当聂老师的目光转过来,跟我的目光相碰时我赶紧低下头来,真的,那目光已经照到心里去了。老师的眼睛是有特异功能的啊!我突然间来了点灵感,我想起了电影里的探照灯,想起了童话里的宝镜。

3、爸爸大高个儿,淡黄的卷发,白白净净的方脸上嵌着一双充满智慧的眼睛,高高的鼻梁下,一双鼻孔显的特别大。小时侯,我常常望着他的鼻孔发问:“爸爸,你的鼻孔为什麽这麽大?”他总是笑着回答:“选马就要选鼻孔大的马,因为大鼻孔的马跑的快。爸爸小时侯在学校就是短跑冠军,不信你问妈妈。”这时,我和妈妈就会望着他的鼻孔哈哈大笑起来。

4、“我很高兴。”库克新夫人说,两只圆圆的眼睛注视着巴扎洛夫,两只眼睛中间挂着一根孤零零的小而发红的朝天鼻。说实在的,她跟本称不上美丽:她的鼻子生的太小,鼻尖向里勾,鼻梁自然也不宽,上面还生着一些雀斑。 你看,她那一排长长的刘海儿像一排门帘从额头垂下来,把眉毛都盖住了。眉毛下那双眼睛不大,却显的很有生气。美中不足的是那个小鼻子上长了好多雀斑,不过她压根儿没想过要为这些小玩艺儿而烦恼。她整天快活的像个神仙。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网络语言议论文

全文共 782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你做好准备了吗

近几年来,网络流行语正以不可抵挡之势席卷而来。从年流行的“神马都是浮云”,“蒜你狠”,到年的“正能量”。这些网络流行语正冲击着我们的汉字文化区域。面对这些,大多数人选择了接受并苯还承担着传播的角色,但仍有少部分人坚持着规范汉字的原则。

网络让世界变成一个村,在文化传播与信息交流上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网络让你的“天涯若比邻”的梦得以完成,但是,你确定作好准备了吗?当网络游戏让你迷失心智时;当电脑辐射危害你的健康时。面对这些,你真的做好准备了吗?

面对日益上涨的物价,网络流行语反映了人们的不满与无奈。前些日子,网上流行了一句:“古时候,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现如今,物价容易把人抛,薄了烧饼,小了蛋糕。”这一极具调侃色彩的话语,在网络上一窜而红,成为广大网民对物价上涨的新的诠释。这幽默的语言中,反映的是广大网民对物价的不满与无奈。除此之外,还有前几年流行的“蒜你狠”、“糖高宗”等,恢谐地运用一语双关,极度表示对物价上涨的不满和恐慌。

网络流行语通常是与现下流行的事物挂钩的。前不久的“神马都是浮云”则是根据现在人们压力过大,所衍生出来的一类流行体,用东北幽默的语言特点将其形象的描绘了出来。

我们不否定,网民们运用汉字来进行一系列对情感的宣泄。但是这样一窜而红的网络用语真的好吗?

前不久,曾有学校明确指出,在作文里不得出现网络流行语,如“神马”、“给力”在这里我们先不说他们的做法是否正确,但是仍可反映规范汉字的重要性。

我们无法阻止网络流行语渗透我们的日常生活,但我们必需规范汉字,汉字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智慧的结晶,藏着中华民族伟大的精神。

作为炎黄子孙的你我,不正应该维护我们民族的民血与荣耀吗?当然我们也不能一味去抵制网络流行语,因为这些能在日常生活之余给我们带来快乐,我们应当用正确的眼光来看待网络流行体。

今天,你准备好了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话题作文的创新:语言求美

全文共 647 字

+ 加入清单

作文语言首先要通顺。“语言通顺”就是要用规范的现代汉语,不能用文言或半文半白的语言行文;遣词造句时,句式选用要贴切,努力克服用词不当,修辞不妥,不合语法、逻辑等毛病;词与词之间、句与句之间要上下衔接,一脉贯通,不要尚未理清思路就急于动笔,信口开河,凑字凑句,信手写来;要注意语言表达的方式、目的和交际的场合、对象的差异,把语言表达得准确、清晰、连贯、得体。

在语言通顺的基础上要让高考(课程)作文的语言亮起来,语言鲜活有文采,是每个考生都十分渴求的。那么,语言鲜活从何而来?有的是顺手拈来,有的是冥思苦索,但是,最根本的在于自己的文化积淀和语言修养。不读书,不看报,不实践,不思考,不研究新事物,不学习新鲜语言,不锻炼思维的敏锐,腹内空空,思想僵化,那么只能人云亦云,毫无鲜活可言。平日坚持学习积累,不断充实自己的语言仓库,不断进行语言的操练,才能厚积薄发,才能在关键时刻得心应手,写出鲜活的语言来。

为此,要在四个方面下功夫:①在词语上下功夫。高考作文要力求词汇丰富,特别要恰当选用最有表现力的定语、状语、补语等修饰语。②在句式上下功夫。要在文中善于变换多种句式,主要包括长短结合、整散结合、恰当使用变式句等。③在修辞上下功夫。充分运用各种修辞手法,是增加文采、提高文章品位的重要手段。④在引用上下功夫。在高考作文中要注意适当引用一些名言警句、口语俗语、优美的诗句、歌词、广告语等,就更加能够增加文采。当然,鲜活语言总是以不同形式显示出力量,这种力量主要来自情感(作者的情感或人物的情感)的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说明文语言的赏析方法

全文共 6702 字

+ 加入清单

语言特点就是文本呈现出来的语言个性。不同的文章,语言上各具特色,有的语言明白晓畅、简洁清丽,有的语言通俗易懂、形象生动,有的语言凝练含蓄、形象生动、情理相谐、意境深广,有的语言精练准确、朴素自然、清新明快、亲切感人。不同作家有不同语言风格特点,有的豪放,有的婉约。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说明文语言的赏析方法,希望对你有帮助。

一、删除比较法

【案例一】教学莫怀戚《散步》,删除若干句子中“我的”这个限制性定语,品读“我的”这个限制性定语的表达作用。王君老师的教学过程:

⑴用多媒体投影展示关键句:①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②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酷冬。③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④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⑵指导学生朗读删掉“我的”后的句子。

⑶组织学生讨论可不可以删除。

⑷教师点拨:①责任与担当;②适当的重复就是一种表达的“慢”和“稳”!语言形式帮助了作者表达情感。

【品析一】怎样让学生体会到“我的”责任感和担当意识?怎样引导学生琢磨“适当的重复就是一种表达的慢和稳”,感受到语言细节的精妙?如果我们用讲授的方法去强调,或者直接让学生讨论“我的”这个限制性定语有什么表达作用,学生都难以体会到“我的”的思想内涵和艺术趣味。王君老师的高明之处在于,她选择了文本中非常典型的关键句,将这些关键句中的“我的”删除,然后引导学生朗读,在朗读中,学生对“删除前”和“删除后”的句子就有了表达差异上的初步感知,然后,再组织学生讨论,将这种感知上升到理性的认知,教师适时的点拨和总结,为学生的指引了方向,让学生具体而深刻地理解了语言的思想内涵和艺术趣味。

【案例二】教学《晏子使楚》,删除部分关键词句,通过删除词句,评析楚王和晏子形象。王君老师的具体做法是:

⑴投影展示“原文”和“删节文本”(教师删除的文本包括“酒酣”、“视晏子”、“避席”、“婴闻之”、“所以然者何”、“得无”、“笑”)。

⑵引导学生比较,找出删掉的地方,思考,可以删掉吗?

⑶组织学生讨论,教师相机点拨。

⑷师生总结两个人物形象的特点。

【品析二】评析人物形象特点,属于最高层级的认知,是语文教学的难点。如何化难为易,找到好的切入口,让学生在自我发展中实现正确认知这两个人物形象的目的?王君老师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支架”,一个好的突破口:删除一些对表现人物心理与个性特点非常关键的词或短语,然后组织学生讨论,相机点拨,适时引导。这样的教法,不仅顺利地实现了评析两个人物形象特点的目的,还让学生感受到了语言文字背后的玄机。例如,教师删除了“避席”一词,引起学生对避席一词的重视,一则通过视频帮助学生理解了什么是避席,二则学生通过讨论,理解了“避席”一词,表现了晏子的镇定、冷静,写出了晏子的庄重,有风度和有礼貌。如果没有这样的删除体味,就难以引起学生对该词的重视,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他们主动探究的趣味。

二、增添比较法

【案例】教学《湖心亭看雪》,增添表达张岱心情的句子,引导学生比较体会张岱“强饮三大白”时的心情。王君老师的做法是:

⑴提出问题。这两人见到张岱,以为遇到知音,问题是,张岱是怎么想的呢?如果张岱也说了话,他会如何说呢?老师设计了两种情景,你觉得,哪一种更合理?

⑵投影展示两种设计。一种是在“拉余同饮”后增添“余亦大喜曰:‘知音也!知音也!’”另一种是在“拉余同饮”后增添“余心曰:‘憾也!憾也!’”

⑶朗读两种增添语句后的文本。

⑷组织讨论,教师提出要求:联系前后文,咬文嚼字,判断。不要想象,而要在字里行间中找出理由出来。在讨论过程中进行点评、点拨。

【品析】《湖心亭看雪》是经典名篇,很多藏在字里行间的秘密很难给学生讲清楚,作者遣词造句的功力学生体味也有一定难度。怎样激发学生探究语言文字的妙处,从而透过这些精妙的语言文字读懂张岱这位奇人?王君老师采取了“增添比较法”。增加的两个句子,是两种很有争议的观点,也都能在文章中找到一些支撑。因此,这就有了探究、争议的可能。在引导学生探究、争议的过程中,王君老师反复强调“联系前后文”、“一字一句地读”、“咬文嚼字地读”。这样,师生在探究“独”、“两人”、“正沸”、“强饮”、“拉”、“三大白”、“别”以及答非所问的语句中,逐渐读懂了张岱此时的心境。这样的探究,目的是读懂人物,过程是咀嚼语言,学生在读懂人物的过程中提升了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在咀嚼语言文字的妙处中读懂了人物心性。

三、改换比较法

【案例】教学《最后一课》,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画眉在树林边婉转地歌唱”,依次改换了每一个词(短语),引导学生进行比较鉴别。王君老师的具体引导过程是:

⑴什么鸟?这个鸟和乌鸦一样吗?

⑵画眉在干吗?可以换成“叫”吗?

⑶画眉怎么唱歌?可以换成“大声地唱歌”吗?

⑷画眉在什么地方唱歌?可以换成“在树林里”吗?

⑸研讨怎样朗读这个句子,多位学生分别朗读这个句子。

⑺通过这十一个字,你感受到世界在小弗朗士眼前是什么样的?用形容词描绘。

【品析】这一句话,在教学实践中被很多教师忽视。引起重视的,也最多会问学生:这是什么描写?这个描写有什么作用?而王君老师给予了这句话足够的重视,将它与“锯木厂后边的草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练”一句进行比较分析,结合标点符号的妙处,引导学生读懂小弗朗士此处的形象特征。就这句话的品读而言,王君老师从品读主语开始,然后是谓语动词,接着是修饰性状语,最后是限制性状语,逐层递进。每一个成分的品读都提出了两个问题,一个特指问,一个是非问,前者意在强调课文中的原词,引起学生重视,后者意在引导学生比较,从而理解课文原词使用的妙处,理解课文原词所表达的情感意义。通过这样的逐一的提问,逐一的改换比较,学生对“画眉在树林边婉转地歌唱”就有了较为深入地理解,也就自然透过这句话,看到“看到这种景象的人”此时是个什么样的状态。

四、填空品读法

【案例】教学《敬畏自然》,让学生填空“大自然一定会( )笑”,体会大自然的仁慈与强大,从而理解为什么要“敬畏”。王君老师的教学过程是(师生讨论,一步步追问):

⑴投影展示“看着人类这种狂妄的表现……”,提问:如果你遇到一个狂妄的人,你会怎么样(对学生强调千万不要看书)?

⑵投影展示“看着人类这种狂妄的表现,大自然一定会  笑……”,大家猜猜大自然会怎么笑?

⑶大自然干嘛要窃笑,而不是像大家一样大笑狂笑冷笑呢?

⑷投影展示完整的句子:“看着人类这种狂妄的表现,大自然一定会窃笑——就像母亲面对无知的孩子那样的笑。”

⑸师生总结。

【品析】这个教学环节的关键是品读大自然为什么“窃笑”,这个“窃笑”表现了什么。为了让学生真正理解“窃笑”的含义,王君老师采取了三个关键教学步骤,实际上是三次填空。第一次是填“面对狂妄怎么样”,从教学实录看,学生填到的有“极端地鄙视”、“瞧不起”、“嘲笑”、“批评讽刺”等,这个环节,实际上是为了让学生理解“窃笑”铺垫、蓄势。第二次是在“笑”之前填一个字,揣摩大自然究竟会怎样的笑,这种揣摩有多重意义,一则引导学生根据文章情景斟酌大自然究竟该怎样笑,进而理解我们为什么要敬畏自然,二则引导学生说出更多的关于“笑”的词语,比较这些词语在表达上的差异,并根据文章情景做出判断和选择。第三次表面看是一个问题,实际上可以看成填写一句话,通过填这句话,理解大自然为什么是“窃笑”。三次填空之后,教师再给出完整的句子,总结“窃笑”的意义。这样利用“填空”品读关键词、关键句的方法,是一种非常好的品读法,它是在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斟酌筛选词句,并与原文进行优劣比较,可惜,在我们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应用得甚少。

五、造句体味法

【案例】教学《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引导学生体会“标志”先后顺序的词语的意义,并学会使用这些词语,教师采用了造句练**的方法。具体做法如下:

⑴谈说明顺序,学生找到了关键的六句话,教师点拨,六句话都有语言标志。

⑵投影显示,用红色的字标记“首先,然后,还需要,最后”,强调能使用这些词语并不简单。

⑶投影展示“首先,其次,还,然后,接着,最后”,让学生造句,至少使用四个,“然后”一词只能使用一次,所有词语不得重复,语言层次清晰。

⑷学生相互说给对方听。

⑸学生造句,教师点评。

⑹小结,让学生抄下这串词语,再次强调重要性。

【品析】类似于“首先,然后,还需要,最后”等这些表示先后顺序、主次关系的词语,表面看很简单。但实际上,正如王君老师所说:“包括最重点中学的学生都不会用。”不仅不会用,在阅读的时候,很多学生也不能抓住这些具有明显标志性的词语,读懂文章的逻辑顺序。为了让学生深入理解这些“表示先后顺序,标志逻辑关系”的词语,王君老师采用了让学生“造句体味”的方法。从教学实录看,在这个环节,共有六位学生起立发言,教师均进行了一一点评。这样,通过“人人说相互听”、“个别说教师评”的造句练**,并抄写记录,学生就对这些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意义及用法有了较为深入地理解,且初步学会了应用。造句,是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关键词,并学会运用关键词的重要方法。可惜,这样的方法,在我们的语文教学实践中,也是常常被忽略的。

六、诵读品味法

【案例】教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用朗读再现泥墙根寻趣的情景,体味语言之美,感受童年鲁迅的形象特点。王君老师的做法如下:

⑴学生自由朗读,要求用朗读来原音重现当时的情景。

⑵说说,你读到了一些什么?

⑶选择一句喜欢的来读,努力用声音传递出丰富多彩的内容,或美的色彩,或香味儿,或形象,或情节。教师针对学生的朗读,进行积极点评,指出优点。

⑷分工合作朗读,两人领读与集体合诵结合。全体学生合作读两轮,教师点评,学生越读越好。

⑸讨论:从朗读中,你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⑹教师点拨小结。

【品析】通过诵读,引导学生感知品味语言之美,进而达到理解文章,**得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是最基础的语文教学方法。但在现实的语文教学实践中,诵读品味教学,或流于空洞的理论说教,或读得花里胡哨而无实际效果,或教师无作为乱作为。王君老师的这个案例,利用诵读,感受语言和人物形象之美,有三点做法值得我们学**借鉴。一是研讨与实践结合,先是在自由读的基础上讨论,然后又在研讨与教师的指导下再次朗读,继而在多次朗读的基础再次讨论,这样就把怎么读、读得感受的研讨与读的实践进行了很好的结合。二是学生的读与教师的评价融为一体,通过评价,对学生的朗读进行肯定和指导。某学生在(嘟着嘴)朗读“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之后,教师评价说:“嗯,我看到了,那黄蜂肥肥胖胖的可爱样子。你的朗读中有形象。”这样的点评,既是对学生的赏识肯定,又是对朗读方法指导的强化。又如,另一学生朗读“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时,用重音强调了形容词,教师立即评价说:“真好!我眼前一片红紫芳菲。”三是精心设计朗读。教师将“泥墙根寻趣”这个片段排列成诗行的样式,让学生“领读”与“合读”结合集体朗诵,并根据句子所表达的情感特点,标注朗读时情感表达的要求,如“开心地”、“惊喜地”、“轻声地”等等。这样精心的设计与具体的指导,就极其有效地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感知了语言之美与童年鲁迅形象之可爱。

七、句式变换法

【案例】教学《纪念白求恩》,感受毛泽东表达对白求恩的赞美、肯定之情的语言是“最美的语言”。王君老师的做法是:

⑴指导学生在第二段寻找毛泽东表达对白求恩的赞美、肯定之情的“最美语言”。

⑵分析句式特点,朗读。

⑶变成肯定句。

⑷变成反问句。

⑸读原文的双重否定句。

⑹同桌之间用“肯定句”和“反问句”互相说给对方听。

⑺再读肯定句、双重否定句。

【品析】怎样才能让学生感受到毛泽东赞美白求恩的语言是“最美的语言”?王君老师采用了两种方法。一是句式变换,通过句式变换,进行优劣和表达情感程度轻重的比较。课文的原句是双重否定句,“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王君老师先是引导学生变换成肯定句,然后再变换成反问句,并进行句式的比较。二是朗读,反复朗读原句和变换的句子,让学生体会“双重否定句”、“肯定句”和“反问句”在表达情感上的轻重之别。为了让学生通过朗读更好地体会不同句式在表达情感上的差异,王君老师先是让学生齐读,再是让学生同桌间相互说给对方听,然后再个别读,再齐读。通过这样的比较和反复朗读,就较好地让学生感受到了毛泽东赞美白求恩的语言是“最美的语言”。

八、分步品析法

【案例】教学《松鼠》,引导学生品读说明松鼠的讨人喜欢的“讨人喜欢的语言”,王君老师以第二段为例,具体做法如下:

⑴自由说说,这段文字的讨人喜欢的语言。

⑵理层次,这段话从几个层次写松鼠。

⑶看表达方式。

⑷把玩修辞。

⑸揣摩用词:褒义词、形容词、动词

【品析】王君老师这种引领学生欣赏语言的方式堪称经典,是用显微镜在观察语言的精妙之处。首先,这种逐步的分层次的欣赏语言的方法,层次明晰,一次阅读,解决一个问题,目标指向明确,重点突出,绝不杂糅,问题解决得就高效,学生收获得会实在。比如,在“看表达方式”环节,教师将每个层次划分成两个部分,引导学生观察发现,揣摩“描写+议论”的表达形式。这样,就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学会了如何去说明事物特征,像“它们面容清秀,眼睛闪闪有光,身体矫健,四肢轻快”这样描写,再加上“非常敏捷,非常机警”这样的议论即可。其次,用显微的方式欣赏语言,入微入情入心,不仅让学生领略到了语言之美,还让学生**得了运用“美的语言”的能力。比如,在引导学生欣赏用词之美的时候,教师分别从“褒义词”、“形容词”、“动词”三个方面引导学生进行揣摩,体会语言的“讨人喜欢”和松鼠的“讨人喜欢”。教师将这些好的词语,和含有这些词语的短语,进行了摘录投影,也为学生的积累运用提供了方便。

九、示范引路法

【案例】教学《国宝大熊猫》,教学生用“三步上篮法”分析说明文语言,体会说明文语言的严谨准确。王君老师的具体做法是:

⑴投影展示,点拨说明文语言的有关知识。

⑵投影展示,教师提供“三步上篮”分析法范例。“分析‘大熊猫从出生到长大为成体需两年左右时间’的‘左右’表达很准确。第一步:‘左右’一词表示约数。第二步:说明“大熊猫从出生到长大为成体”需要的“两年时间”是个估计的数字,是大概,不确定。第三步:这个词语表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⑶学生练**,教师投影展示了一个参考练**。

⑷分组发言,教师点拨评价。

⑸教师提供“参考练**”的“三步上篮”分析法范例。

【品析】语言品读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感知语言运用之美,**得运用美的语言的能力。那么,如何检测学生感知到了语言运用之美或**得了运用美的语言的能力?这个时候,我们还需要运用书面检测的方式。我们的语言欣赏教学,多是师生间的口头谈话,无论是教师的点拨,还是学生的分析作答,都停留在口头上。等到需要作答的时候,学生多眼高手低,还是不会作答。在这个案例中,王君老师非常好的采用了书面的示范教学方式,用“三步上篮”分析法,教会学生如何分析说明文语言。在知识教学和示范引路的基础上,再是学生分组练**和教师点评,最后教师再辅以示范引路。这样,学生就较好地掌握了如何欣赏、分析说明文语言,并懂得如何将这种赏析形成书面文字。

十、挑刺找错法

【案例】教学《纸船》,教师组织学生举行“诗歌评改会”,师生就文章语言进行反复琢磨,比较优劣,体会作者的用语、用情。王君老师的做法是:

⑴投影展示冰心《又寄小读者》,指出冰心愿望:“举行一次‘诗歌评改会’,那该是一件多么有意义的事情!”

⑵朗读诗歌。

⑶四人一组,字斟句酌,修改诗歌。

⑷班长主持同学们进行讨论。教师进行了少量点拨。

【品析】即使是大家的作品,也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引导学生给大家的作品挑毛病,提出自己的修改意见,这本身就是一件极具挑战的事情,学生会极有兴趣。何况,是冰心《又寄小读者》中提出的愿望。王君老师的高明之处在于,给学生提供了冰心的这封信,给了学生信心和勇气,挑逗起了学生的欲望。王君老师的高明之处还在于,她让学生分组讨论,让班长主持全班的集中讨论,自己只是充当一个组织者、参与者、点拨者。由于铺垫、组织、激发的成功,学生的讨论也就异常热烈。他们先后就用“抛”与“放”、“舟”与“轮船”等词语展开了热烈地争论。这种讨论、比较、争论,岂不是感知语言之美最好的形式?这种挑刺找错的方法,岂不是培养学生言语素养的好途径?

王君老师引导学生赏读语言的方法还有很多,本文仅例举以上十种,与大家共同学**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语言不同惹的祸想象作文

全文共 850 字

+ 加入清单

从前,在遥远的Huo Chai星球,有对奇怪的“臭袜子”,别误解,是Huo Chai语“双胞胎”的意思。其中,弟弟是个小胖子,叫“懒做”,他除了学习几乎什么事都不爱做;哥哥是个大瘦子,叫“好吃”,他很奇怪,永远吃不饱,吃不胖,还老喊饿。这俩怪人,人称“二宝”,此时正在饶有兴趣的学中文呢!

这一天,二宝随着“500人”旅游团来中国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旅游,可刚才一阵猛烈的沙尘,其它人都不见了,只剩二宝呆若木鸡地站在那儿发呆。“我饿了!想吃十个汉堡,十包薯条!”好吃叫了起来,“你身为哥哥,不会自己找吃的吗?我不干!不管我的事!”懒做理直气壮地回他。

这时,面前的沙子突然陷了下去,洞中窜出一条巨大的身影,妈呀,一条大蛇足有三米多高,分叉的舌红头预示着死亡的降临。二宝凝神仰望。“跑!”好吃反应快,大叫起来。“我不干!”懒做也叫。好吃没法子,只好拉起懒做一路狂奔。

“等一下,我不想吃你们,我需要你们求助!”巨蛇在后边喊。

好吃停了下来,“求助?中文!”他兴奋起来,“说吧!”他拍拍懒做脑袋:“老弟,听着……”“我不干!”懒做一歪脑袋。

“我原本是地球人,但被星际巫师变成了蛇,要有100个好心人摸一下我的牙,我才能变成人,但血型必须是‘O’型,不然摸了会发生意想不到的事。刚才有一个叫“500人”旅游团的来过,已经有99个好心人摸过了,还剩最后一个!你们有谁是‘O’型血的吗?”巨蛇诚恳地说。“‘欧’型?”好吃问。“对!‘O’型。”巨蛇道。“我弟是‘欧型’(Huo Chai语中的A型),但他肯定——”“我不干!”懒做一吐舌头。“嘿,大个子,刚才那个“500人”旅游团去哪了呀?”好吃问。

“回去了呀!”

“啥?走了?好吧!嗯,既然遇见了就帮你一次吧!”好吃一鼓气,拉起懒做的手,一蹦四米多高,将懒做的胖手,伸向巨牙……

“Be。”一阵金光闪过,出现了一个人影,胖身子,大耳朵,小眼睛,长得太像太像……懒做!怎么又变出一个!三人异口同声:“啊!……”

至今,离那件事过了五年,那三人还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你能告诉它们吗?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