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表现人与人之间互相关爱的作文【最新20篇】

关爱很简单,只需要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眼神!今天小编就来分享作文:关爱,其实很简单,请各位读者好好欣赏和借鉴。

浏览

268

作文

1000

小说主题通常怎么表现

全文共 2227 字

+ 加入清单

从近几年本校的高考答题实际看,在文学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二选一时,绝大多数同学都坚决地选择了实用类文本。究其根本就在于学生能轻易的读懂小说的故事,也能很容易的找出小说的主要人物,但对小说的主题往往把握的不是很准,因而往往写了很多却得分有限。这是因为小说的主题是贯穿一部小说始终的基本思想,是小说的灵魂。正确地把握小说的主题是对小说的人物形象、情节、环境描写进行解读的前提和方向。但高考研讨会专家传达的信息却是,高考命题与阅卷要向文学类文本倾斜,所以提高学生的小说阅读能力就成为教师的必做功课,而小说阅读的关键,便是对小说主题迅速、准确的把握。结合小说阅读专题的实践,在多次备课互研的基础上,我认为把握小说主题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从作品背景看主题

每一篇小说都有其背景,一个是作品里人物背景,一个是作者的背景。在高考出题的实际中,作者的背景是无从分析的,因而不加考虑。我们应引导学生对作品中人物的背景进行充分的关注。以我们最近教授的小说《木笛》为例,从“南京大屠杀纪念日”这个信息可以得到这样一个结论,小说的故事必然会与大屠杀发生重要的关联。小说的故事则讲的是一个叫朱丹的青年在招考终试时拒绝演奏欢乐的曲子,因而失去考试资格,结尾时却因为大师认为他的身上具有“一种精神,一种人类正在流失的民族精神”而被破格录取了。到这里小说的背景就很清楚了,那是南京大屠杀的血色阴影逐渐被忘却的日子,但主人公朱丹不仅记得大屠杀,而且为了对大屠杀的纪念,几乎失掉了招考终试的机会。朱丹的被破格录取,就是对朱丹铭记民族耻辱这一做法的肯定,小说的主题自然是对不忘民族耻辱的人的赞美,对正在失掉的民族精神的呼唤。

2.从人物塑造看主题

人物形象是作者生活经验的结晶,也是作家的生活态度的形象体现。人物形象的可爱之处往往代表了作者要肯定的人和事,相应的人物形象的可憎之处也必然反映了作者要批判、反思的人与事。以2012年新课标全国卷的《马裤先生》为例,马裤先生的穿着很有特点,戴平光眼镜、穿青缎子做成的洋服、登青绒做的快靴,用一句话概括就是既追求洋气又土里土气。再看马裤先生的语言,数量惊人、一声高过一声的“茶房”最具有代表性,必要时喊“茶房”,不必要时喊“茶房”,根本不必要时也喊,喊的本身是什么?自然是目中无人、颐指气使。再看一下,他的行为,对于多打一张行李票的后悔、对于挂钩的霸占说明了他的爱占小便宜、斤斤计较;而未打土、一口痰都能看出他的不讲公德,不讲卫生。除了“马裤先生”以外,还有个“我”,“我”是马裤先生这诸多不良言行的受害者之一,但我却只满足于做一个无奈的观察者,而非一个勇敢的制止者。小说的主题就很容易得到了,表达了对那些趋新的市井人物的讥嘲以及一些对懦弱的姿态的反省。

3.从情节发展看主题

小说写人不能离开人物活动的形式——情节,而情节又是通过一系列具有因果关系的故事来完成的。当然,故事的中心必须以某些矛盾为内容,矛盾怎样发展、怎样解决,无不体现作者对这些问题的看法。从这些看法中理解主题同样也是小说鉴赏中被经常运用的方法。例如小说《知音》中讲述的是一个二胡演奏技艺高超的瞎子因为大火没了房子靠拉二胡飘泊异乡乞讨,却又把要到的食物默默留给另一个人的故事,而这个人不是别人,就是图谋他的《月夜鸟鸣》乐谱而放火烧毁他的房子害他无家可归的人。平常人不会主动去害别人,但也很难做到去帮助一个居心叵测、陷害自己的人,学生自然就理解到主题是对瞎乐师这种以德报怨的美好品质的赞美。《圣诞夜的歌声》讲述的是,一个叫亚诺什的穷靴匠在圣诞夜以歌声来给三个孩子做礼物,楼上的富有老爷要收养他的一个孩子,却没有一个孩子愿意离开父亲和兄妹,给他1000本戈让他们不要唱歌,却又选择归还钱物,继续唱歌的故事。歌声就是欢乐,就是精神上的满足,尽情的歌声就是自由的向往。小说的主题自然就是对亚诺什一家追求自由、追求亲情、追求快乐的赞美,当然也有几分穷苦人家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无奈与悲凉。

4.从语言的情感色彩看主题

小说的主题,虽然作者极力使它不显露出来,但作者在行文中总是要对自己所揭示的矛盾,以及所描述的人物等表现出一定的褒贬倾向或情感色彩。判断作者的这种情感色彩,是理解作品主题时所不可缺少的一环。再以小说《木笛》为例,小说中在刻画朱丹时写道,他“衣衫上的梅花,仿佛开在树枝上”、“他向主考官深深地鞠了一躬”、“朱丹追随雪片又超越雪片,开始他孤独悲壮的石头城之别”,有对他礼貌的凸显,也有对他失去终试资格的惋惜。刻画孩子方阵时则写道“临近石碑是一片莹莹辉光,像曙色萌动,像蓓蕾初绽,像彩墨在宣纸上的无声晕染”,在这里,作者的赞美之情溢于言表,我们是不难看出的。而对朱丹与孩子们的赞美都源于一个原因,就是因为他们铭记着这个民族逐渐被人淡忘的耻辱,具有着可贵的民族精神。

5.从整体倾向看主题

在小说的主题鉴赏这个问题上,作为教师必须让提醒学生,有一个最为根本的原则我们必须永远记住——整个作品,包括作品中的每一个标点和作品里总的气氛在内,都是主题的体现——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我们可以把整个作品看作是表现主题的具体的象征物!我们应当懂得,小说的主题,它并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而是与小说诸要素紧密相关的整体体现。正因为如此,理解小说主题的方式方法也不仅仅限于以上谈到的几个方面,而应当是多侧面的、多角度的,小说的方方面面无不闪耀着主题的光彩。一部优秀的小说,其含义——即主题——总是全面渗透在整个作品中的。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有关爱的感悟作文

全文共 594 字

+ 加入清单

记得那时我在西安上学的时候,星期五放学后坐车回家。当时妻在一个离县城较远的乡镇工作,我坐车先回到县城,然后再坐车才能到妻上班的地方。

等车到了县城时,已经七点多了。冬季的时候,天已经黑尽了。由于天气太冷,并且吹着风,街道上很少有行人。我的运气不错,正好赶上最后一趟车。那个时候,通往各个乡镇的都是一些破旧的三摩车。车在并不平坦的路上行驶着,刚一出县城,外边黑咕隆咚的,只有远处有几处微弱的灯光在闪烁。一路上听到的出了发动机轰鸣的声音,剩下的只有飕飕的冷风在田野里肆虐。一股冷风袭来,不由得裹了裹衣服。在紧张与不安中,车终于到站了。街道上没有一个人,只有路灯在凛冽的寒风中摇曳。一下车,裹紧了衣服,匆匆向妻的单位走去。

妻是过敏性哮喘,天气一变,哮喘立即发作。看到天不好,我心里特别担忧妻的病。刚一转弯,凄冷的街道上有了人影。瘦小的身影,走路时晃动的身影那么熟悉,那不就是妻吗?单薄的身躯在冷风中瑟瑟发抖,但她仍坚持向车站边走来。看到那熟悉的身影,我心里猛地一颤。在这么冷的天,有病的妻子仍然在等待着自己的亲人回家。我心里一热,疾步跑上前去,拥住妻。妻用双手搂住我,什么也没说,静静地,相拥着向家走去。

人世间有许许多多缠绵的爱情故事,但那都是文艺作品里的。爱其实有许多的表现形式,有轰轰烈烈,惊世骇俗伟大的爱,但更多的是平平淡淡,真实的爱。也只有这种平淡的爱,才是最真实的爱。

[有关爱感悟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尊敬老人关爱老人日记600字

全文共 915 字

+ 加入清单

人,是一天天走向衰老的,看着妈妈平时总把爷爷奶奶当孩子似的照顾着,我心里很感动。我想:这大概就是尊老敬老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吧。但更难得的是妈妈对邻里的老人,也很关爱

那是一个寒冬的深夜,我们一家人都进入梦乡,我突然感到身边有动静,原来是妈妈起身了,她好像在聆听着什么……我问:“妈妈,你怎么不睡啊?”“哦,别吵,我好像听到隔壁有呻吟声……”妈妈说着,就披衣起床,推开门走到隔壁王奶奶门前,把耳朵贴在门缝里问:“王奶奶,你怎么啦?”屋里传来了虚弱的回应声:“哎哟,哎哟……我肚子疼……”,待王奶奶挣扎着爬向门前打开门后,妈妈看见王奶奶已倒在地上了,脸色苍白,头上冒汗。妈妈见了十分焦急:“怎么办?得赶紧送医院,可这么晚了,哪里去找车呀?”妈妈扶起王奶奶的一刹那,猛然想起了邻居的蹬三轮车的工人李叔叔,立即舒展了眉头:“哦,对了,不是有李柱吗?”她连夜又敲开了三轮车工人李柱的门,李柱一听,二话没说,就把车牵了出来,冒着寒风和妈妈一道把王奶奶送到了医院。

在住院期间,妈妈和李叔叔轮流照顾着王奶奶,买药、喂药、擦身……忙得团团转,两人像王奶奶的媳妇孙子一样孝敬着她。终于,在妈妈和李叔叔的悉心照料下,王奶奶出院了,但妈妈还是天天往王奶奶屋里跑,为她洗衣、做饭、晒被子……妈妈又忙又累,但她心里是快乐的。

这样的尊老敬老故事不仅发生在邻里之间,尤其是养老院的墙内的敬老故事可多着呢。

有这样一位姓王的年轻医生,他是养老院的常客。每天一下班就往养老院跑,随身带着听诊器,给这个老人号号脉,给那个老人听听诊,有时为他们解答所咨询的有关健康问题,有时给他们讲故事笑话,碰到哪个老人伤风感冒了,他就往医院带来了药帮他服下,碰到哪个老人风湿腿痛,就从包里掏出针为他针灸,但从不收老人一分钱。老人们亲切地称他为“王干儿子”。另一位女教师也总用双休日休息的时间去养老院义务为老人们洗衣服、晒被子,送莆仙戏录音带播放给他们听……当记者问:“你们为什么要如此义务地帮助老人呢?”他们说:“给予老人一份爱,是一种快乐,一种幸福。”

啊,生活中的尊老敬老故事真是随处可见。一桩桩一幕幕感人的故事在社会中不断演绎着,一曲曲荡气回肠的爱心之歌时常萦绕着蔚蓝的天空之中……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有关爱恨难相融的作文

全文共 430 字

+ 加入清单

人,总有利可图,无利者,怎可在这繁华世间苟存。

男人女人,老老少少又有谁能离得开柴米油盐酱醋茶,亲情会被金钱羁绊,爱情又不知会被多少的情,多少的恨纠缠,折磨得人茶也不思,饭也不想。

恨,绿叶生长在荆棘中,倘若鲜花,又是何翻景象;爱,落叶飘飞,秋去冬来,春暖花开,等的人来了,藏于绿竹,莞尔一笑,那人却回眸离去。

爱恨交织,蝶般缠绵,怎奈却等不及花开花谢,蝶影迷离,看也迷离,想也迷离。悲鸟啼鸣,泪湿羽翼,食一粟,叹一声,可奈啊,可叹。

往事如昔,悲伤难鸣,世间多少悲伤泪,酒也难解千愁。李白一醉解千愁,也罢也罢。谁说女子不如男,不经历过千万愁的怎能理解悲苦难耐。

歌声再美,痛已痛,恨已恨,爱不再爱,愿得一知己,诉尽心中事。

想说时,已晚,未说时,已止。花无百日红,是何物,可在纷扰世间,寻寻觅觅,也算找到了,你。心落下,听风声飒飒,落叶飘落,明年也就这样吧。愁,为何愁,不知愁者何得乐。悲一时,乐一世,悲亦我,乐意我,醉梦红楼,回归于此,乐哉乐哉。

[有关爱恨难相融的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关爱生命作文300字

全文共 287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下午,我和爸爸妈妈还有我的表哥一起去了惠济区政府旁边的一个公园里去玩。

一进门就看见了一大群鸟,里面有好几种鸟。我想起我把弹弓忘到车里了,我就给爸爸说了,然后我就飞快地跑到车上把弹弓拿了过来,一进门把那一大群鸟吓飞了。再往里走,有一大片树林和草地,在一片草地有几只小小虫(小小虫又叫麻雀)在找虫子吃,我拉开弹弓打了过去,想把他们吓跑,没想到一下子打到了一只,我跑过去一看,石子打到了小鸟的眼睛,看着它在我的手中挣扎,我心里非常难过。幸好的是小鸟最后又活了过来飞走了,也不知道它的眼睛能不能看得见。

我就想以后一定要多关爱生命,少惊吓和打扰小动物们,因为它们是我们最好的朋友。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小说艺术表现的作用

全文共 10888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小说,对我國读者来说还是比较陌生的。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小说艺术表现作用,欢迎借鉴!

一、研究小说艺术形式的重要意义

在文学发展的历史長河中,有过许许多多形形色色的文学样式,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而产生,发展、消亡。每一种文学样式,都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为表现当时的社会生活竭尽全力;同时,也在这一过程中完成它自身的生灭。我们有过众多出色的学者,曾对文学发展

做过同样出色的研究,从中总结出很多颇有教益的经验与规律;然而,从艺术形式上,亦即从文学本身的规律上去研究它们,却很少有人去做。至今,在我们这样历史悠久、幅员广阔的國度里,还没有一本完善的《文体学》专著,就是一个明证。

上述情况,有着深远的历史原因。在漫長的封建社会里,文学始终不能登上大雅之堂,除了诗歌可以做为赞颂统治阶级以及上层人士间酬答的工具之外,其余可以说都被视为邪端异说。特别是小说这一样式,向来受到轻慢。如果说对文学样式进行研究,前人还给我们留

下为数不少的“诗话”“词话”的话,而对小说样式的研究的著述,实在是风毛麟角。

从文学发展的历史状况来看,十九世纪以来,小说这种样式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在运用语言表达社会生活的文学诸种样式中,已经超群绝伦,人们可以一口气说出几十种乃至上百种列入世界名著的小说来。就中國文学史的情况看,曾经有过几个繁荣时期:唐宋的诗词、

元代的杂剧、明清的小说。可以说,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社会生活日趋繁杂多变,小说正是适应这种情况而完成了它的发展。这充分表明了,小说出于它本身艺术表现上的原因,才能够肩负重任,大显身手。

从艺术形式上去研究小说,不是没有意义的。不错,鲁迅曾否定过“小说作法”,但我们应该历史地、客观地去领会他的这一论断。他否定的是当时草率成篇专为骗钱的“密诀”“入门”之类的书籍,绝不反对对小说艺术进行研究。在鲁迅的著作中,论及小说作法的篇

章很多,假如不是由于斗争紧迫无暇顾及,他倒真会写一部高水平的“小说作法”来呢。

“利其器”向来是做好工作的先决条件,作小说,怎么可以不研究作法呢?

当前,我们正处在建设四化的历史时期,亿万人民高昂的情绪、举國上下沸腾的场面,需要我们调动一切艺术手段去表现它。寸有所長,尺有所短,如果我们在运用各种文学样式时,能够扬其長,弃其短,则必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小说发展的历史,就是小说艺术发展的历史。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对小说提出日益繁难的要求;这要求,成为小说艺术发展的动力,使它完成自身的发展。

中國小说,经历了漫長的发展道路。它从古代神话传说、史传文学吸取了营养,在魏晋六朝志怪、志人小说和唐宋传奇中初具规模,于宋元话本中日趋成熟,至明清小说中达到高峰。在这一发展过程中,中國小说不单在表现社会生活中越来越深刻、广泛,而且与之相适

应在艺术表现上也越来越灵活、有力。

二,小说艺术表现力在逐步提高

从小说发展的历史来看,艺术表现力的逐步提高,表现在如下一些方面:

(一)对人物刻划的手法日趋丰富、多样。

小说反映社会生活,是从记事开始的。魏晋小说,不过是如鲁迅所说的“粗陈梗概”(《中國小说史略>),因为作者们的着眼点是“搜奇记逸”。唐宋传奇,已经在叙述故事力求“宛转”的同时,注意落墨于人物形象。所以,在唐宋传奇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刻划人物的细节和人物内心世界的简单表露。到了宋元话本中,人物已经从故事的演进中凸现出来,得到了多方面的表现。有一个曲折动人的故事,固然是吸引住听众的一个先决条件;但要想真正抓住听众,还需得力于绘声绘形的渲染。这样,说活艺术必须做到:“讲论处不滞搭、不絮烦,敷演处有规模、有收拾,冷淡处拾掇得有家数,热闹处敷演得越久長。(《醉翁谈录,小说开辟》)说到底,故事中人物的命运是听众关注的焦点,说话人的“敷演”就不能不围绕着它来进行。话本中的人物,面貌是清晰可见的,这里有具体的肖象描写;这些人物的身世是清楚的,这里有概括的介绍;这些人物的言谈举止是活灵活现的,这里有语言、动作的简劲描绘;这些人物的内心是可以窥测的,这里有多种方式的心理交代。明清小说,使小说艺术达到了高峰。《红楼梦》一书,单就人物描写的艺术方法而论,可以说无愧于世界名著的称号。在人物描写的手法上,且不说那性格化的语言,也不说那独特性的动作,就那心理描写的多样性来说,也足以使人惊服。这里不但运用了结合人物行为言谈透示心理的传统手法,而且运用了条分缕析的静态剖析的创新手法,也运用了诸如幻境、梦境等等特异手法。有人说,静态剖析的心理描写手法,为19世纪西洋小说所独有,可是我们的伟大作家曹雪芹,在18世纪闭塞的中國却使用了它,恐怕这个手法的“独创权”不该归于外人吧。再说,意识流动,意识交流的写法,在《红楼梦》的幻景、梦境中有所体现,也可以说是“意识流”的较早的应用吧。综上所述,小说艺术在发展中,逐渐把人物描写推到首位,相应地也就促进了人物描写手法的丰富多样。

(二)对故事叙述的方式日趋曲折、多变。

敷演故事,一开始就成为小说着力解决的任务,但由于当时种种条件的限制,在形式上并没有那么复杂多变的手法。志怪、志人小说及传奇,大都叙述简单的故事,而且依自然顺序,平板地叙述交代。到了话本小说里,情况有了大的变化。由于说话人要靠“三寸不烂之舌”吸引住听众,就必须有一个动人而曲折的故事。故事的曲折动人,固然要靠故事本身;但在叙述交代时运用一些技巧,则不但不是多余的,而且是必需的。先提出结局,后交代过程,可以造成悬念;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使繁杂的故事得以表现;线索人物、线索物件的使用,使情节可以严谨贯通;“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使故事能够层层推进。如果仔细考察中國古典小说,就可以发现,短篇向長篇有个过渡时期,这种过渡从《西游记》、《水浒传》等著作中都可以看得出来。先有了精心构制的短篇形式,再用它连环延续,最后才有了通体安排妥切的長篇结构《红楼梦》在安排情节方面,又达到另一个高峰。繁杂的生活琐事,众多的人物行为,是那样如涓涓细流归入大海;而看去平淡的家务事、儿女情,又是那样丝丝入扣、层层相因地依据它自身的逻辑在变化发展。面对《红楼梦》所表现的生活事件,恐怕除了曹雪芹以外的作者,都会束手无策吧。看来,小说艺术的焦点从叙事转向写人,并没有降低对叙事本身的要求,而是使它进一步发展,以适应着力刻划人物的需要。何况,叙事本身,也是小说艺术的一个不可推卸的任务。

(三)对背景、环境的渲染,日趋浓重、炽烈。

由于传奇以前的小说,还只是粗陈梗概,对故事演进的背景、人物活动的环境,还很少交代。这样,那时的小说在表现社会生活的厚度方面,就很受限制。在话本小谠中,情况开始有了变化。说话人为了绘声绘形地表现人物,便不能不连同他们身处其境的社会形势与自然氛围,也加以必要的渲染。但应该看到,这种对背景、环境的交代,还是很简单的,而且有时也流于公式化,如话本、讲史乃至后来小说中的“风景赞”“器物赞”“肖象赞”等等。又是在伟大著作《红楼梦》中,上述写法达到了新的高峰。这部被誉为“封建社会百科全书”的作品,对于当时社会生活提供了那样丰富多采的画面,实在今人惊叹。《红楼梦》中社会背景和自然环境的描写,诸如政治形势的透示,人物关系的显现,世态人情的披露,风俗习惯的点染,山川景物的勾勒,用具器物的描绘,加强了作品的厚度和深度,使后世读者从中得到的东西比从历史学家、经济学家、统计学家那里得到的要多得多。这里要着重指出的是作者在完成上述任务时的技巧,曹雪芹一反过去的那种简单而又刻板的写法,结合人物言淡举止,适应故事的推进演化,或随意点染,或着力铺陈,千姿百态,各尽其巧。

(四)作者对人物、事件的评论抒发,日趋强烈、灵活。

小说的思想,主要靠故事、人物本身去完成;但是,这并不排斥作者的评论抒发。在传奇以前的小说中,还很少出现作者出面表态的情况。话本艺术中,由于有了说话人这一特定的讲述者,就可以随着故事的演进,抒发他的感慨赞叹,也可以对不同人物表示喜厌爱憎。话本中的楔子,内容中很大的因素是警世喻俗的规劝之言。《红楼梦))在这方面,同样攀上高峰。作者的意旨,竟然用了那么多的艺术手段来强调、陈述,实在是后世小说作者的楷模。在这部伟大作品里,表达作者的观点主张,是那样的形式多样,又是那样的方法灵活。这里面有几个次要人物做为作者的代言人,又有假主要人物之口发出的议论,有凭借某些细节显示的哲理,又有随处进行的即兴阐发。

小说形式的发展,原因在于小说本身。社会生活提出要求,这只是提出了文学形式发展的客观要求,能否适应这种要求完成这种发展,则要取决于文学形式本身的主观条件。在文学发展的历史上,不能适应社会生活要求而消亡的文学样式,是并不乏见的,例如中國的宋

词、元曲。那么,为什么在近最几百年间,不是别的文学样式,而恰恰是小说得到充分地发展呢?原因恐怕不难找出。

三,小说艺术表现力的特点

文学是以语言为工具来表现社会生活的,粗粗看来,它似乎不如线条、色彩、音响、造型等等手段那么生动、有力。但是,它的优点,也正在于它的表达条件的简朴。语言,犹如空气和水,无所不在,一当它掌握在巨匠手中,便生出无限的魔力。画一幅万人交战的场面,需要大幅的纸和多量的油彩,而当具体描绘时,则要有千钧的笔力;至于用色彩表现抽象的思维、声音,更是使一般匠人无能为力。在语言艺术领域中,情况则有了不同,尺幅之中可以囊括天下,寸毫之端可以尽洒风情。

社会生活,要求文学去反映它,而这要求似乎是无限的。文学反映社会生活,总是达不到极限,而只能逐步提高这种反映的深度、广度、厚度。

那么,社会生活对文学提出怎样的要求呢?概括说来,就是:对人物刻划的生动、丰满,对人物关系(故事情节)叙述的完整、多变,对人物活动的背景环境描写的细微、广泛,对人物行为的评论的深刻、灵活。

应该看到,在实现上述要求时,小说这一样式,较之诗歌、散文、剧本,有着独特的优越性。也可以说,满足上述要求,恰恰是小说之所長。下面,让我们对此做较为详细的研讨。

(一)小说可以生动、丰满地刻划人物。

“文学是人学”,各种文学作品,都以写人为中心。在人物刻划上,小说的艺术手段是多种多样的。特别应该指出的是:小说在刻划人物形象时,几乎不受什么限制。

这里,我们不妨拿小说与其它文学样式比较一下。诗歌中写人物的叙事诗,在进行人物刻划时,为适应这种凝炼的艺术形式,恐怕很难尽兴;再说,既使找到了那有力的动作、话语,也要屈从于那容量有限的诗行。剧本是供表演用的,它的主人公们,只能靠形诸于外的动作、语言去感染观众;尽管剧作家们创造了例如“独白”之类的揭示人物内心的方式,但要达到探微入细、淋漓尽至,怕也有不小的困难。

小说在这方面是得天独厚的。它可以不受时间、空间限制,或明或暗、或虚或实、或表或里、或分或合地去完成人物刻划。详细地介绍小说刻划人物的方法,不是本文的任务,这里仅就这种刻划的独异性谈谈几点看法。

小说刻划人物,能够做到集中与分散结合。在小说中,一个人物出场了,作者将对他的言淡举止、遭遇命运负责。如果他是一个主要人物,我们则看到作者在他身上浸注的心血。从集中写的角度,有出场后的大段概括介绍,有特定行为的着力描写。而从分散的角度看,

则随时随地都可写他,交代故事时可以点到他,写别的人物时可以想到他;就是在集中的概括介绍中,又何尝不是把很長时间分散的材料集拢到一起的呢。以鲁迅小说《孔乙己》为例,孔乙已出场共两次,是集中写他,这一点在剧本中可以做到;关于他身世的介绍,“有

一回”教“我”认字的描写、“有几回”给孩子们分茴香豆的交代,都是分散写的,时间很不确切,这在剧本中就难办到。

身世,遭遇、性格的概括介绍,是小说刻划人物的独特手段。它可以概括较長时间内人物的行为表现,将分散的(也是在别的样式中无法或很难表现的)材料集中表现出来。类似《阿Q正传》前几章的描写,只能在小说里出现。

小说刻划人物,也可以做到直接与间接结合。人物出场,可以写入物;人物不出场,也可以写入物。间接写入物,可以在叙述故事中捎带提到,也可以在次要人物的议论中得到反映,还可以在两个人物之间相互映衬。同是在

孔乙己身世的交代,“有一天”关于孔乙己被打折了腿的议论,结尾关于孔乙己“大约”“的确’’死了的推测,都是间接写的。这种间接描写,虽然在剧本、叙事诗、散文中也可看到,但都不及在小说中这样自由。

小说刻划人物,还可以做到写形和写神结合。读者阅读作品,为其中的人物命运所吸引,不单要了解他的言淡举止,更重要的是要窥探他的思想灵魂。人物的内心世界,是人物行为的根据;人物形象的深刻、丰满,也源出于此。在文艺发展的进程中,人们不断对此提

出更高的要求,迫使各种祥式不能不在这方面有所研讨。正是在这一点上,小说显示了它在表达上的巨大能量,小说的笔锋,可以深入到人物心灵深处,探奥搜微,似乎一切禁区死角都不存在;小说的笔力,可以梳理纷乱散漫的思绪,条分缕析,似乎一切繁难庞杂都要就范。

在鲁迅的小说中,较多的是采用结合人物行为举止透示心理的方法。仿佛是随意边一笔,竟然使读者得以窥见人物的隐秘,实在令人赞叹。在《祝福》中,几乎没有正面、直接去写祥林嫂的心理活动,然而人们从她那“瞪着”、“间或一轮”、“钉着我、“顺着”、“没有神采”、“旋转眼光”、“围着大黑圈”、“瞪着”、“窈陷下去”的眼睛和眼神中,不是可以看到她的灵魂吗?《阿Q正传》中的阿Q,对“革命”有着他自己的认识与幻想,文中第七章土谷祠的那段心理描写,实在是淋漓尽至。这些,与上述的写法不同,它得力于集中的状写与剖析。

小说的上述心理描写,在其它样式中则是较为困难的。在剧本中,一切都靠“演”出来,不是动作、言语透示,便是做作的自白 ,同时,揭示人物心理又要受到时问、空间的限制,具体些说它只能表现特定时间、地点的人物内心世界,无法像小说那样浮想联翩、思接千载。在散文中,这种以描述生活片断为主要内容的样式,怕也授难在状写人物心理时做刭尽兴,它只好采取以少胜多的写意笔法。这样,在韵味上有所得,而在细微处却有所失。就连电影文学这种新兴的能量颇大的样式,虽然有“主观镜头”、“幻想镜头”、“闪光镜头”、“回忆镜头”等等专门表现人物内心世界的独特手段,但“诉诸视觉”“瞬息即逝”这些大框子却把它套住了。有才能的电影作家,面对托尔斯泰、巴尔扎克、罗曼*罗兰等人笔下的几页乃至几十页的心理剖析,恐怕也要无能为力吧?

“意识流”手法,把小说揭示人物心灵的功能,发展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在某些方面,竟然将事物推向它的反面。鉴于小说在心理描写上的独特功能,“意识流”派的作家们,以人的意识、思维活动为描写对象,运用诸如内心独白、幻觉、自由联思、客观心理描写、心理剖析等等手法,以独特的途径反映社会生活。应该看到,从艺术的角度看,意识流手法的出现,是小说形式发展的必然结果。長于心理描写的小说,为什么不在心理描写上大显身手呢?然而,物极必反,任何事物的无限制的伸张,一定要走向它的反面。意识流派作家们,沉迷于小说心理描写的艺术快感,竟然忘记了小说本身。什么是小说?尽管目前还没有一个权威的定义,但从人物、情节、环境三方面去限定这一祥式,总不至于遭到反对。小说是在相应的环境描写基础上,通过一定的故事情节,塑造具有典型性的多种多样的人物形象,用以广泛地深入地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样式。小说要写人,写心理是写人物的内容的一部分;小说要通过故事写人(这是做为阅读文学的一个先决条件),一旦有什么东西排斥了故事情节,则势必影响艺术效果。意识流派的小说家,用心理描写冲击了一切,也就冲击了小说

本身。心理描写只是小说诸多手法之一,尽管它是有力的手法,但也不能恶性膨胀去代替一切。这正如一个人的双手,人们都希望它壮实有力,但如果它大过了身体,则要造成灾难。

我们欣喜地看到,意识流手法,在我國当代小说中得到了应用。中國作家们,对这种手法加以批判吸收,取其長,弃其短,增强了自己作品的表现力。例如,王蒙的《春之声》、《布礼》,茹志鹃的《剪辑错了的故事》,宗璞的《我是谁》等等,都因此种手法而使作品生色添采。

意识流手法,还不只限于心理描写,它还影响到结构等方面,这里不多谈了。

(二)小说对人物关系(故事情节)的叙述,可以做到完整、多变。

敷演故事,本是小说形成后即着力注意的艺术焦点,所以既使是当它转向偏重刻划人物时,也不能不在这方面积累下大量的经验。何况,小说不管是讲说还是阅读,总是要靠故事情节来吸引听众和读者的。

叙述故事的技巧,历经各代积累,到了当代小说中,有了惊人的发展。本来,人世间的各种人物关系,错综复杂、千头万绪;为了在表现它时与之相适应,逼得小说艺术不能不如影逐形。故事的表述,应该巧妙地做到“事因人生,人以事显”;同时,它本身又该首尾相

贯、摇曳多姿。小说在写人时很少禁区,在叙事时同样无甚障碍。这种叙事表现上的独特优越性,明显地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小说表现故事,具有极强的适应性。现实生活是丰富多采、错综复杂的,世间的事件千头万绪、繁缛纷纭。从时间的因素看,有些事件绵延数年,源远流長;从空间的因素看,有些事件牵涉几地,场景广阔。俗称“一口难说两家事”,该是文艺家对此难阻发出的慨叹。

小说在这方面,有着自己独占的方便。一椿上下几十年、左右数万里发生的大事件,用剧本表现它,要用许多场次,而场次过多过碎又势必为表演带来困难。诗歌虽可以借助于它独有的跳动式的节奏,在表现时间、空间时一试身手,但总是要给人以凌乱、破碎之感。小说则不然,它可以上溯下延,虽概括漫長的岁月,仍能保持其连贯;它可以左勾右联,虽漫写众多场景,仍能保持其完整。在一个特定的时刻里,可否回忆往事,可否畅想未来,对不同时态中的事件可否交叉进行叙写,其它样式对此望而却步,小说却可以挺身而出。几个相互关联的事件,平行发展又互相制约,进而纠缠绕缭,小说可以对其有条有理地加以叙写,这又为其它样式所不及。能用二、三千字的篇幅写一个人的一生吗?叶圣陶在《一生》中做到了;能够用一只笔写出互相勾联牵涉的大大小小的事件吗?茅盾在《子夜》中完成了。

小说表现故事,具有特殊的灵活性。事件的发生发展,总是依自然顺序进行的。事件发展的自然顺序,显示了事件的内在逻辑,是表述它时不可动摇的主干。然而,总是按部就班地叙写,未免使人感到平板。艺术是用有限的内容去反映那无限的世界,以少胜多是应该遵

循的总的法则。在诸多事件中,难道没有主次吗?一个事件中的各个环节,岂能轻重均等?重要的结局,应该使读者先睹为快;虽属必要但易使人生厌的交代,最好是分散进行。小说叙述故事,可以使其中的情节串动、跳跃、顿宕、隐藏;正是在这诸多技巧中,使故事的表

述生辉。在鲁迅的《祝福》中,祥林嫂的死,由于作者把它倒置在故事的开头,该是多么撼人心弦。在《药》这篇作品中,从第三节到第四节,一下子就跳过了几年,又是何等地筒劲明快。

短篇小说,把上述的灵活性发展到了极点。为什么在生活中撷取一、二场景,竟然上下勾联、左右牵涉地写出在漫長时间、广阔空间发生的人与事,恐怕得力于对小说这种特点的运用。

小说表现故事,具有极大的孕含力。小说以故事为经,以人物活动、场景描绘为纬,交织成一部部生活的书。在小说中,故事的进展恰似流动的河水,载着人物们向前行进。这股河水的容量是巨大的,简直可以负载一切。有才能的小说家,总是那么吝啬,他们不肯轻易地推进情节,这使一般看热闹的外行颇惑失望。随着情节之水的流动,人物做尽了自己的戏,环境也得到了足够的渲染,就连作者的议论阐发也达到了尽兴。在冈察洛夫的小说《奥勃洛摩夫》一书中,整整的第一部,花费了十多万字,主人公仍然象开篇那样躺在床上。这在剧本中,怕是不能令人容忍的吧?在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中,有整章的议论文字,穿插在故事发展之中,恐怕人们对此也不敢轻易否定。说讲文学,似乎从此点得到启发。一部武松的故事,可以说上几个月;“血溅鸳鸯楼”这在电影、戏剧中只能打上几分钟的事件,说书时竟要费上几天。

中國小说,具有说故事的传统,也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外國小说,由于它的发展建立在阅读基础之上,偏重静态的剖析。前者,生动活泼、引入入胜,但不免失之单薄,特别是不利于人物刻划与评论抒发。后者,条分缕析、鞭辟入里,但不免失之沉闷,对习惯看故事的中國读者,不利于普及传播。鲁迅是把这两者结合起来的第一人,他在中國小说的传统技巧基础上,吸收外國小说技巧的宝贵经验,铸造了一种全新的小说技巧。鲁迅的小说,注重在故事的演进中,通过人物自身言谈举止刻划人物,但在关键处所,也不排斥对人物的深入剖析。令人感到婉惜的是,他忙于战斗,转而运用杂文武器,茌小说创作上只是开了个头,就那样戛然而止了。

(三)小说对人物活动背景的描写,可以做到细微、具体。

人物总是生活在一定的背景环境之中的,脱离特定历史条件、政治形势、自然氛围的人物是没有生命的。问题还不限于此,文学作品的背景环境的渲染,还有另外的作用,那就是显示社会生活的时代的、阶级的、地域的、民族的气息。人们会惊异地发现,文学作品中那随意点染的一件器物、一个细节、一片场景、一种气氛,也许与故事演进、人物刻划并无多大直接关系,但却可以从它们身上看到一个特定的时代。这种点染,增强了作品的厚度与深度。后世的历史学家、经济学家、民俗学家、宗教学家、地理学家,乃至推进历史前进的政治领袖人物,都可以从托尔斯泰、契诃夫、巴尔扎克、左拉、狄更斯、马克。吐温、曹雪芹、鲁迅等等巨匠的著作中,去吸取营养。一一这些,都是小说家,说小说在这方面具有独特的功能,恐怕不是偏颇之词吧!

小说勾勒环境、点染气氛,有很大的随意性。这里没有丝毫的贬意,“随意”者,随处可行也。在小说中,可以专门介绍形势、描写景物;也可以在人物活动中,就目之所及捎带写出;还可以随着人物心情变化,使景物形态也随之变化。鲁迅的《一件小事》,几处写到

了“风”:人冒着风,风伴着人;事因风起,入以风显。《白光》中,又几处用到了“月”。月伴着人,月衬出心。一一这里的“风”与“月”,是随手点染的,既省力,又讨好,可以说是“召之即来,挥之即去”。这与剧本就大不相同了:剧本中的每一场,景物固定,既不许中途变换,又很难随时添加。

小说勾勒环境、点染气氛,又能做到有深度。一定的场景、气氛、细节、器物,总是有它历史的来龙去脉,有它现实的底蕴根源。如果能从生活中挖掘、选择具有深厚内容的细枝末节,往往起到超乎寻常的作用。这仿佛从肉猪身上割下的一块肉,它联系着周身的血脉与

神经。鲁迅在《孔乙己》中描述了鲁镇酒店的格局,它不单为主人公提供了一个活动的场所,也为我们勾勒了一个旧社会各阶级依照严格界限交往应酬的画面。老舍笔下的北京城,那漫天的黄沙,那酷热的夏日,那皇族的养鱼玩鸟,那军阀的聚宴堂会,那说书的、卖艺的、保镖的、讨饭的、拉车的、算卦的等等三教九流的生活细节的描绘,为我们提供了20世纪初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國的完整图景。

(四)小说对人物进行评论抒发,能够做到灵活、深刻。

写任何作品,都是为了表露作者的思想。作者把自己对生活的评价、主张,通过作品中人物表现出来。这种政治倾向,当然主要靠作品的情节与人物“自然地流露出来”;但是,也不排斥必要的评论与抒发。如果在关键症结之处,结合具体描绘,或画龙点睛,或条分缕析,在形象感染的基础上,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则会大大地提高艺术效果。我们拿小说与剧本比较,就会发现:在小说中作者可以随时随地出场,而在剧本中作者通常却只能退居后台。小说的作者,不单在叙事写人时,把自己的喜怒爱憎,浸注其中,而且,可以象一个万能评沦家随时表态:对事件,他可以予先提示,也可以事后阐发;对人物的言谈举止,他可以赞恶褒贬;对一些细枝末节,他可以充分挖掘它的内在意义;对不同时、地的事物,他可以联系比照,显示出本质和规律。

小说中的抒发评论,是十分灵活的。首先,小说的叙述者,就是一位合法的评论人。叙述人与事,作者先表态,使得读者不能不顺着这个思路走。其次,这种评论取材格外方便,可以就事论理,可以归拢小结,可以联系对比,还可以联想生发。又次,评论的角度是可以变化的,不单以叙述人的身份加以评论,就是以书中人物身份也可以评论;有时,还可以拟设论敌,然后加以论辩。

柳青的巨著《创业史》,在运用小说这抒发评论的手法上,达到了一个高峰。从小说的开卷,到受到干扰勉强完成的二部下卷结尾,通篇充满了论辩的战斗气息。小说的“题叙”,写了一九二九年陕西饥饿史上严酷的一页,这里边写了多少作者的感叹。主人公梁生宝出场了,作者如同一位“尊神”在守护着他,对于他的事业,发出一通又一通赞语;而对于那来自敌对势力的攻击,作者多次挺身而出去抗击;对那来自人民内部的误解,作者不厌其烦地去劝解。合作化这一空前的事业,在它的每一里程上,作者在做出形象反映的同时,又都做了理性的阐发。

小说的抒发评论,可以做到旨远意深。生活中的事物,哪怕是一些细枝末节,都浸透着生活的浆液,能否深入地开掘它,在于作者的才识。小说为这种开掘,提供了方便,只待作者去发挥才力。一包零碎的纸币,在剧本中出现,只不过是件小道具,然而在小说《创业史》第五章中梁生宝的手里出现,却不同凡响。作者先是慨叹道:  “钱对予那里的贫雇农,该是多么困难啊!庄稼人们恨不得把一分钱,掰成两半使唤。”接着,作者对这包零钱做了具体描写:“打开红布小包,又打开他妹子秀兰写过大字的一层纸,才取出那些七凑八凑起来的,用指头捅鸡屁股、锥鞋底子挣来的人民币来……”当梁生宝“拣出最破的一张五分票”付了汤面钱的时候,作者又禁不住感叹了:“这五分票再装下去,就要烂在他手里了。”这里边,并不多费笔墨的抒发评论,表达了作者对中國农民深厚的情意,也表达了他对在合作化大路上奋斗的带头人的由衷敬爱。显然,在其它文学样式中,是很难挖掘出这一细节的生活底蕴。因而也难使这种阐发达到如此的深度的。

通过上节的简略研讨,我们可以发现,小说的艺术表现力,较之其它样式来说,是突出、优异的。围绕着人物形象的塑造,小说表现出那么多的独特技巧,不能不使人重视这种文学样式,以便更好地表现社会生活。然而,正如本文开篇时说的那样,寸有所長,尺有所短,小说在具有强大表现力的同时,也有它的弱点。我们应该正视它,才能弃短就長。

小说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靠阅读,为了抓住读者,要有形象。鲜明的人物,具体的场景,为小说所不可少。如果说剧本较为概念,而可以由演出来弥补的话,空洞无物的小说则难以挽回败局。

同样是由于上述原因,小说要有故事。故事恰如一条金线,串起人物、场景、细节等等珠玉,才形成了完整的工艺品。叙事诗如果故事性不强,可以由浓重的描写、抒情来补救,而没有故事的小说,终难取得好的效果。

小说的容量大,它可以容纳那与情节关系并不紧密的次要人物、环境场景、细节器物、抒发议论,但往往由此产生偏差。有的作者随意穿插、尽兴阐发,使小说拖沓臃肿,破坏了作品的有机结构。

展开阅读全文

篇6:老师关爱学生的作文400字

全文共 420 字

+ 加入清单

老师是明灯,照亮我们的前程;老师,又是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教我数学的胡老师正是这么一个人。

我们的胡老师是一个“聪明绝顶”的人。他有点秃头,听说这是他的一件伤心事。我们很少在他面前提起这件事。但是,我们有时会在背地里偷偷地称呼他是“聪明绝顶”的老师。他浓眉大眼,那张能说会道的嘴经常滔滔不绝的给我们讲解许许多多的知识和道理。

胡老师是一个赏罚分明的人。如果大家上课很认真,作业完成度很好的话,他就会带大家玩一些小游戏,或让大家小声的聊会天。但是,如果大家上课不认真,作业完成很差的话,轻则严厉批评我们,重则拖堂到下节课上课,让我们失去一个宝贵的课间休息时间。

胡老师还是一个幽默风趣的人。比如,在下午上课大家都昏昏欲睡时,胡老师就会幽默那么一下,给讲个笑话什么的来缓解我们沉闷昏睡的气氛。我们总是被他逗的哈哈大笑。胡老师还经常和我们聊天玩游戏,我们每天都生活在快乐的氛围中。

我们大家尤其是男生都喜欢胡老师,我们愿意把胡老师当做无话不谈的朋友。

展开阅读全文

篇7:人与人相互关爱作文400字

全文共 413 字

+ 加入清单

在我们遇到困难时,有人帮助你,那就是雪中送炭。

在我的记忆中,有两件事是我记忆犹新。一件是五年级暑假军训,一件事运动会上同学们的助威声。

五年级暑假军训,也许是同学们第一次离开父母。在这八天中,每一位同学都在帮助其他同学。在暑假里,同学们大多数都能睡个懒觉,但是在那里不行,每天早起6点起床,6点5分下楼站队。有的同学就是不起来,当哨声响起来时,有人还在床上躺着,为了不让同学迟到,先起的同学就叫醒还在床上的同学。使在下楼站队时没有一个迟到。

这就是同学中的一种关爱

在一次运动会上,报长跑项目的我尽管耐力再好,但是在最后时刻都会有些体力不支,而在跑道边的同学就为我加油,他的声音有些沙哑,但还在为我加油,使我使出全身力气,奋力向终点冲去当我到终点时,我就一下坐到地上,同学们马上扶我站起来。

这就是同学之间无私的关爱,他没有母爱伟大,没有父爱深沉,却能触及你的心,温暖你的心。

让我们用爱心去构建和谐社会,用爱心打造出一条条爱心链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关爱初二

全文共 645 字

+ 加入清单

关爱,是冬日里的一缕阳光;关爱,是你迷失道路上的一根指南针;关爱,更是在你有困难的时候伸出的援助之手。提及关爱,我就会不禁地想起我的朋友——王锐彬。

王锐彬是一个善良的人,长得眉清目秀,并有一对很灵敏的耳朵。每次,我在距离他很远的地方说话,他总能听得一清二楚。偶尔,我说了他一句坏话,他总会生气地说:“你为什么要说我坏话啊!”搞得我们俩的关系一直都很差。但是,自从那件事情发生以后,我们俩竟成了一对形影不离的好朋友。

那是在我读四年级的时候,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我和王锐彬在玩“骑车抓人”的游戏。我当人,而王锐彬当鬼。当我就要甩掉他的时候,突然来了个急转弯,一不小心就摔了个“四脚朝天”,而且还把腿给摔破了。顿时,鲜血直流。当时,我痛得哇哇大哭。

这时,王锐彬匆忙跑过来,上气不接下气地说:“你怎么了?伤的怎么样了?”我指了指伤口,“哎呀1怎么这么大的一个伤口,该怎么办呢?”他看了大叫一声。突然,他好像想到了什么,立刻向我要了手机。我不知道他接下来要做什么,不过还是把手机给了他。王锐彬拨通了我妈的电话。

并说:“阿姨,请你赶紧下一来,他在4号楼和5号楼之间,并受了伤……。”听了这些话,刹那间,我热泪盈眶并对他说:“谢谢你,王锐彬。”他微微一笑,说:“没事,坚强点,你妈妈很快就会来。”最后,他和妈妈一起搀扶着我回家了。临走之前还跟我说:“好好养身体,快点好起来。”这句话到现在还一直温暖着我的心。

从此以后,我们都互相关爱,成了最要好的朋友。这件事也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关爱,让生活变得更美好!

展开阅读全文

篇9:父亲对我的关爱

全文共 2894 字

+ 加入清单

我最后一次见到父亲是在一个寒风刺骨的冬天。

我见到他的时候,他苍老疲惫的脸上有一种如释重负的微笑,他眯着眼睛,像高僧入定一样。以前我每次回家,他看到我第一句话总是问我吃饭了没有?这次他没有问,我大声地喊了一声“爸”,他也不答应我。

父亲躺在棺木里。

母亲见我回来,她哭得更伤心了,她拉着我的手,说父亲前天还好好的,看到天气晴朗,喘气的毛病也好了些,他说想到菜地里看看,他扛起锄头,走到大门口,他就坐在门口那个靠背椅上晒了一会太阳,他就那样走了。

我劝慰着母亲,叫她不要过度悲伤,父亲走了你也清静了,免得他跟你吵嘴。

母亲依然大声地哭着,儿啊,你不晓得你小时候,你爸那样爱你,总是把你抱在手上,冬天怕你冻着,总是把你窝在他怀里,用他的棉衣包着你啊……

我泪流满面,抚摸着父亲安睡的棺木,他一生辛苦劳碌,这口棺木却成了他最后的归宿。

父亲当过兵,参加过抗美援朝,退伍后组织上安排他在武汉烈士陵园,工作没多久,父亲觉得清闲无聊,毅然辞职回到团风老家。多年以后,母亲为此没少埋怨父亲。父亲总是笑着说,种田的出身,还是回农村好些,可以种田种菜。

那一年分到我家的菜地是很小的一块荒坡地。父亲也不嫌弃那块坡地的贫瘠薄弱,他到鱼塘里挑些熟透乌黑的泥巴,把菜地的土壤彻底改良过来,他还到处收拾农家肥,均匀地铺撒在菜地里。

但是父亲种菜技术一般,他种的菜不是根烂掉了,就是叶子黄皮寡瘦的,村里人常为此嘲笑他。父亲并不气馁,他肯动脑筋虚心向人请教,后来才知道是他浇水次数太多,菜地排水不畅导致菜根都烂了,而那些农家肥没有经过发酵直接撒在地里,会把菜烧坏的。

有了失败的教训,父亲种菜更加精心了。他把菜地重新翻整一遍,把那些小石子,木棍,杂草,虫子之类的东西用手一个一个检出来,菜地四周重新修建排水沟。各种蔬菜父亲都要种一点,白菜,豇豆,茄子,辣椒,萝卜……看到他种的菜一排排长得郁郁葱葱,父亲很得意,就象那些菜是他手上的兵,而他就象是检阅士兵的将军。

这样的田园生活没过多久,父亲就被选派到县城学习开拖拉机。

那时候拖拉机是很稀罕的,方圆二十里也难得找到一个。记得是一天放学的时候,邻村的打谷场上很多人围着看热闹。我也挤进去,原来是一辆崭新的手扶拖拉机,父亲憨笑着坐在上面。

人们都怂恿父亲跑两圈试试。父亲真的发动拖拉机在稻场上表演起来,他一会刹车,一会倒车,一会拐弯,他那娴熟的驾驶动作引得围观的乡亲阵阵惊叫和热烈的掌声。

父亲不仅会驾驶拖拉机,他还会修理拖拉机。经常看到他满手的油污,整个拖拉机都被他拆散了架,有时候他还抱着厚厚的机械书籍翻来翻去。不管什么动力的机器,父亲一看就一摸就知道哪个地方坏了,甚至听听声音就能够判断个八九不离十。我一直以为父亲有机械方面的天赋,不然,以他只有小学文化怎么可能会修理各种农机,还会修理汽车呢?

直到后来有一年春节,一家人围着火盆烤火。我好奇地问父亲是怎么学会修理汽车的?他说,做事就怕认真,只要勤奋努力,就没得做不到事。

父亲的话完全颠覆了我的判断。原来他修理机械的种种绝活不是什么天赋神技,而是他勤奋努力的结果。

父亲的言传身教对我影响很大,为了考上大学,我每天都学习到深夜。父亲见我这样刻苦,总是给我端茶倒水,或者是坐在一边给我赶蚊虫,功课他帮不上忙,他总是在生活上尽最大的努力照顾我。

记得有一次父亲送我上学,路上他忽然非要帮我背着书包。书包里只有几本作业,没有多重,我不让他背。他笑着说我还没背过书包呢,让我试下背书包的味儿。我知道他是看我读书辛苦,想帮我减轻一点负担,哪怕是一点点也好。到校门口分别的时候,我都不敢抬头看父亲,一转身我的眼泪就涌出来了。

最终我还是没能考上大学。我心里满是愧疚和自责,我不知道如何面对父亲,我以为他会狠狠地骂我一顿,没想到父亲反倒安慰我,你尽力了我和你妈也不怪你,不一定非得上大学吧,就算回家种田,也饿不倒人。父亲的宽容让我感到特别温暖。

刚好那年分田到户,我家分得三亩水田。父亲非常高兴,他带着我犁田,打耙,插秧。父亲插秧很讲究,他一定要在水田划行,秧苗也要求我一定要插在行线上,不能斜了歪了,如果发现我插的秧苗有几棵不在线上,非要我扯起来再插。

父亲常说做事得讲规矩,做人得讲信用。

记得有一次我和父亲去粮店交公粮,过磅发现只有九十七斤,完成任务还差5斤,有人叫父亲算了,那五斤不缴了,国家也不差你那点粮食。可是父亲很严肃地说,国家那么多当兵的,他们吃饭需要很多粮食的。父亲硬是回家背来了五斤稻谷完成了任务。父亲的诚实守信让粮店的职工非常感动。他们专门用红纸写了一封表扬信贴在墙上。

母亲常跟我唠叨,说父亲很傻,经常帮人家修理农机都不晓得要钱,人家给多少就是多少,有的人看到父亲老实,干脆找借口欠账。母亲埋怨父亲整天修机器耽误了不少农活,又没赚到钱。我也劝过父亲,你一大把年纪了,身体又不好,跑那么远帮人家修机器,人家不给钱以后就不要给他修了。

父亲并不这样想,他说做人做事不能只想着钱,农忙的季节,机器坏了不修怎么办?别人又不懂得怎样修理,我再不管,那要耽误很多人家的农活的。再说人家不给钱,说不定人家真的生活困难呢。

现在想起来,父亲是多么善良的一个男人。

一晃父亲过世两年多了。去年春节回家,我习惯性地扑向父亲睡觉的房间,母亲跟在我身后问我找么事?我没有说话。

父亲的晚年疾病缠身,多少个饱受煎熬的日日夜夜他就是在这个房间里度过的,父亲的晚年与我母亲相依为命,我一直在南方工作,除了每年春节回家能看看父亲,能给他一点点钱,我几乎没有给过父亲任何有实际意义的帮助,在他病重的日子我没有给他倒过一碗水,每次打电话他都说他身体很好的,叫我不要担心,好好工作。

我环视着房间里的一切,那些旧家具还是原来的样子,物是人非,在这个房间里我再也看不到我的父亲了。

我在楼上楼下到处找,终于在三楼一个偏僻的小房间里看到了,那是父亲用过的一把锄头,上面还有零星的泥土,我蹲下去,用手小心地抚摸着。

“我家的犁呢?”

母亲说在院子后头,太重了就没有搬到楼上来。我急忙跑到院子里寻找。

犁,父亲用过的犁倦缩在院子的角落里,上面已经锈迹斑斑。我把犁搬到院子中间,儿子连忙拿出手机拍照,他说要晒到朋友圈,让他的大学同学猜猜这是什么。

按照风俗,大年三十我带着儿子到父亲的坟前烧些纸钱。

父亲的墓地是他生前自己选定的,在半山腰上,山路陡峭,杂草丛生。我一直不明白,这算什么风水宝地父亲怎么会看中这个地方?

我点着腊烛,焚香,烧纸,给父亲磕头,放完鞭炮,我久久地站在父亲的墓碑前面,

我与他阴阳两隔,他知道我来看他了吗?

我坐在父亲墓地旁边,我要在这陪陪父亲。 这时候,我才深深地体会到父母在不远游,子欲孝而亲不在的真正内涵。

已经大学三年级的儿子,不知什么时候也挨着我坐下,他没有玩他的手机,而是把头靠在我肩膀上,我们都没有说话。

我看着山下新建起来的楼房,那条刚刚硬化的村道,那一畦一畦的水田,我忽然看见了我家的那块菜园,那是父亲种菜种瓜的菜园,我忽然一下子明白了父亲为什么选中这块墓地,在这里他可以看到他的菜园,可以看到去菜园摘菜的母亲,可以看到他的儿子和他的孙子每年春节从那条村路回家……

[现代作文父亲对我的关爱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老师的关爱作文

全文共 2210 字

+ 加入清单

最近几年在深圳有一位靠教别人如何自信当众讲话为生的老师,不仅靠自己的努力从卖棉花糖创业开始到今天成为一位培训公司老总。而且是享誉深圳乃至全国的知名培训师和演说家。真可谓传奇人物,央视网、深圳商报、深圳晚报、南方都市报;腾讯、网易、搜狐等媒体都争相报道了他的事迹。

他就是国内著名口才培训导师、财商创业培训师、潜能激发教练关爱老师。

关爱老师原名:王咏出身于安徽的一个贫困家庭,自幼父亲早逝,和母亲相依为命。高中毕业后不甘于命运的摆布,从小胸怀大志,时刻寻求机会想跳出农村。

20年前,由于家中亲戚重病须到城里救治,故让他跟随到城里医院照顾亲戚。一个月时间里,他除照顾好亲戚治病外。其它时间就四处打探看有无机会留在城里生活,再也不想回到农村种地、修地球。

他发现城里的马路很宽,没有泥泞的黄土路;晚上舞厅里闪烁的霓虹灯他多么希望自己也是里面其中的一个;更发现繁华的街市里美女一个比一个漂亮,帅哥更是比比皆是。比一比自己吃上顿没下顿的日子。那个心情可想而知。所以暗下决心,一定要留在城里混出个摸样。

病房里有个病人的朋友来看望他,席间这位朋友说自己要改行准备把自己现在经营的卖棉花糖生意转卖给他人。我在旁一听就顺便问一句多少钱?他说才135元买个机子。然后免费培训上岗。我当时一想,这生意可以做。1百多元就可以创业当老板了。

于是,他硬着头皮骑着自己的破自行车赶了100多华里回到老家死缠硬磨他的母亲要钱买那个机子。母亲看着他那份信心和一定要的决心。没办法只好变卖几百斤的粮食给了他两百元。

回到城里就马不停蹄地让那位先生教他怎样使用。操作很简单,很快就学会了。

于是,他每天早上11点起床,11:30到小学门口摆摊出生意。下午4:30又准时到学校门口。

就这样一个月下来有十几次被城管赶来赶去。每一次来赶的时候他都心惊肉跳的。现在深圳每每看到城管赶人自己都心有余悸的;很后怕的。到银行存钱都需要洗好多次手,谎称自己是干别的行业;怕银行的工作人员瞧不起。

不管怎样,他还是很开心;毕竟自己尝到了创业的甜头。一个月下来存了几百元,自己租下酒店一个单间。每到晚上一个人逛书店,看录像;喝个小酒。不亦乐乎!

一个月过去了,就在1987年10月份的.一个早上。一觉醒来快11点了。他准备上街吃饭。走在街上突然发现街上到处贴满一人当兵,全家光荣等征兵的横幅。

于是他很敏感的感觉到再次突破自己的机会又来到了。他不想再被城管赶来赶去,也不想总是做一辈子卖棉花糖的。

就这样第一次创业到此为止了。

经过几轮验兵、体检。没想到他顺利通过了。和他一起去的强壮的弟弟却意外落选了。可见他母亲那时也确实没有办法呀!

为给家里减轻负担,也承担起自己的责任。从来没有坐过火车,从来没离开过家乡的关爱老师坐上火车,一坐就是两千多里,来到祖国几乎是最北边的河北省丰宁县境内服役当兵。

1990年1月-1991年3月因他不想再失去剩下的唯一的亲人,放弃考军校的机会回家照顾身患多病的母亲,在等待国家安置期间,自己在县城开了一家儿童服装店创业。但最后以失败告终。

虽然创业失败,但也应该是他人生第三次突破。

1991年3月-1991年12月,由于过去父亲在粮食部门工作,他被国家安置在县粮食部门工作。因为在地方他不懂搞人际关系;家里也没人在朝里做官。上班一年强烈感到要升官发财、出人头地不知要多久。

所以就在上班一年后毅然下海创业、自己做老板,开了一家人才猎头公司。过去的国企工作、稳定待遇、甚至连非农业户口都随它去了。母亲、姐姐、弟弟以及所有的亲戚朋友都说他疯了。但他依然执着自己的想法,到现在我从未后悔和遗憾。因为他那时看到了今天的社会。

这样他的人又再次实现第四次突破。

1991年12月-1993年5月,在辞职创业前还参加国家自考,以优异成绩通过,脱产上了当地的地区粮食干部学校,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和中专学历。也就是借此机会从县城再次回到过去从军前卖棉花糖的城市。也就是在这个城市放弃了他国企工作、稳定待遇、非农业户口。二次创业,开创了自己被当地工商、城管、劳动等部门经常整顿的第一家人才中介公司近十年的时间。

这次下海创业成功,应该是他人生第五次突破,给了他巨大的信心。

于是十年里他还不断尝试和冒险,做过人寿保险,从事过直销;开过烟酒店;还做过摄影店学徒;还曾经做过歌舞厅总经理等。

他还是当地歌迷协会的会长,经常组织歌手大赛、歌舞晚会。邀请过当时著名歌星唱《真的好想你》的周冰倩、唱《大头皮鞋》的韩晓、唱《楼兰姑娘》的北京歌手俞静、还有唱《飞天》的含笑,以及近期给成龙写《生死不离》的著名作曲家舒楠到当地去演出。现在,间接,直接做过不下于20种行业。

他说自己的曲折经历和人生感悟无法用语言形容,也一言难尽。有机会再让他和大家分享吧!他真可以说是一个传奇的,很有趣的,特别敢于突破的人。

1998年他接到一张朋友从南京带回来的一张宣传单,上面有一位我刚看过他写的书《超级成功学》的作者陈安之老师的照片。还有另一位张兆亿老师,他是陈老师的学生,现在北京发展,也是非常的成功了。

传单说6月18日在南京有一场成功演讲会。上午张老师讲,下午陈安之老师讲。于是,他毫不犹豫按传单上的电话打过去要求代理售票。最后,不到一个月时间我们一行15人前往南京聆听陈老师的教诲。一天下来,被震撼了、被折服了、也被影响了。回想起十年来那些非常难改变的一些有顽固不化的传统和陈旧观念的求职者。心里暗暗想也要努力成为一位讲师。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初中作文关爱

全文共 670 字

+ 加入清单

生活中的许多时候,人与人之间的点点关怀与温暖,可能在于一句善意的谎言;可能在于一句亲切的问候;也可能在于不经意的掩门、叩门声中的一声清响而我认为一次留堂就足够表示刘老师对我们的关爱是满满的。

有一次,因为我没有背好《诫子书》,被老师留堂。老师教我们背书的方法就是抄十次。

这篇短短的《诫子书》对于成绩好的同学来讲十分简单,但对于我这种属于中下等的同学来讲是十分困难的。刘老师陪伴我们度过了一个下午,到了五点,老师下去做操,一边做操,还不忘叫我们下去背书。因为背完就可以回家不用挨饿。有位同学看见刘老师快走到课室了,大喊:刘老师来了,全部人顿时鸦雀无声,老师上来后,说:不要一味地抄,要边抄边记,一小段,一小段地背,再一句一句地写,最后你就可以整篇背下来,一定要记住不要一味的抄。

过了一会儿,刘老师的儿子也来了,她一手拿着书给儿子听写,一边听我背书,我背不下去了,就回到原位继续练。当她听完两个同学背书后,都会举起手把额上掉下的头发甩上去,然后,继续听我们背诵。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千辛万苦的认真努力我终于可以去老师那儿再次接受考验背书的结果是否能通过。

因为太紧张了,我拉了拉衣服的链条,把本子放在身后,卷起来,刘老师聚精会神地听着,每当我背到不熟练的地方时,她总不忘提醒我,提醒时会举起手放在胸前,上下摆动,说:停,应该是。在老师的提醒下我终于,可以背下来了。这时已经是六点多钟了。天已完全黑了,像黑锅底一样,后来听说,刘老师为我们奋战到了七点钟。

刘老师宁愿自己和他的儿子挨饿,也要我们背过关《诫子书》》难道这还不足以证明刘老师对我们的关爱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关爱我的妈妈作文500字

全文共 561 字

+ 加入清单

妈妈披着卷发,细腻的皮肤,五官端正,长得小巧玲珑;身材细如铁丝,外刚内柔,但妈妈看起来很严肃,却总有一颗善良的心。

有一次,弟弟不小心把我的嘴唇撞的裂开了,我哇哇大哭,妈妈从厨房闻声赶来,严厉地问:“怎么了?”我说:“弟弟不小心撞到我了。”妈妈正要批评弟弟,又看见我的嘴我的嘴唇裂开了,鲜血直流。连忙拉着我冲出家门,连奔带跑的来到一楼,飞快的开着助力车带我去诊所上药。

来到诊所,医生说:“要擦点碘酒,再打一针消炎针消肿,就可以了。医生说完,就给我开药方,妈妈拿着药方递给护士配药。这时,医生用棉签沾了点碘酒,擦在嘴唇上,我“哎哟,好疼”,妈妈急忙跑过来,温柔地说“别怕!忍一会儿就好了。”五分钟后,护士拿出棉签,沾了点碘,拿起又尖又锋利的针头轻轻的扎进我的手背里。妈妈帮我揉了揉手背,又心痛地看了看我的嘴唇。过了一会儿,我觉得肚子饿了,对妈妈说:“我肚子饿了,”妈妈听了,急忙跑到不远处的面包店给我买面包。不久,妈妈匆匆忙忙地赶回诊所,坐在我的身边,她一边掰面包,一边轻轻的放入我的嘴里,慈爱地说:“小心点,不要碰到嘴唇。”看见妈妈脸上的汗珠,我的脸泛红,心里惭愧:我误会了妈妈,总以为她偏爱弟弟。其实,天下的妈妈都是爱自己的孩子,我以后要做一个好孩子。不再让妈妈为我的事情操心。

我爱我的妈妈,爱她那颗善良、宽厚、仁慈的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岁月永久,关爱不变作文800字

全文共 845 字

+ 加入清单

俗话说:“儿女是母亲的心头肉”,因此,试问人世间有哪位母亲不是深深地爱着自己的儿女呢?不错,我的母亲就是这样一位对儿女充满着无限关爱的母亲。

母亲对我的爱融化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之中。一句耐人寻味的唠叨,一个慈祥关爱的眼神,一句饭前“小心烫”的叮嘱……这不都是爱的表现吗?记得有一年夏天,天气特别的热,母亲每天都泡一些茶供家人饮用。一天中午,母亲照例又沏好了茶,并将茶杯放在了桌子上,口渴难耐的我便忙伸手去端,幸好母亲的一句提醒:“烫……”才让我已伸出的手又缩了回来,也让我的双手免受起泡之苦。当然,这也难免会让母亲唠叨一番。

母爱让人快乐、幸福,更让人感动。

有一件事在我的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就发生在去年的冬天。那是一个周末,我在与母亲谈话时,无意间说了这样一句话“学校的饭食质量太差,我吃不习惯”。母亲听后,一脸严肃地说:“这怎么行,你正处在长身体的重要阶段,如果吃不好,身体怎么能长结实呢?要不这样吧,以后每次周三,我都给你送一次午饭,怎么样?”“行”。我快乐的答应了。很快,周末过去了,我又重新回到了学校。在学校里,我每天都在期盼着星期三的到来。但是老天爷好像跟我作对似的,星期三这天,天气突变,不但气温下降了许多,而且呼呼的西北风也刮个不停。看着如此糟糕的天气,我开始有些担心了,真怕母亲因天气不好不来了。但出人意料,她来了,冒着呼呼的西北风来了。这让我的内心为之震憾,让我的眼睛为之湿润,我终于明白和体验母爱的无私和伟大。

每当周五放学回家,我总能依稀地望见街道口妈妈那熟悉的面孔和焦虑的目光,看到我后,她会欣喜若狂地拉着我的手往家走,一路上还嘘寒问暖,问个不停。每个星期天我将要去上学时,她又会依依不舍地送我到村口,可以想象到,她是在望不见我的情况下,才转身回去的。今天,我又要去上学了,回头望着村口母亲那熟悉的身影,我的眼睛再次湿润了。

母亲就这样接送了我多少个春秋啊!如今,我长高了,长大了,但母亲却老了,头上的白发也多了。但我坚信:岁月永久,关爱不变,母亲对我的爱是永恒不变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小说表现的主题有哪些

全文共 1073 字

+ 加入清单

小说主题有什么意义呢?主题包含两个方面的意义,一是客观意义,二是主观意义。

客观意义指小说题材,描述的人物、事物或者问题。主观意义指作者通过作品传达出的思想感情和观念。比如说,《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客观意义就是表现了林冲被黑暗势力逼上梁山的人生遭遇,主观意义就是对封建政治现实的揭露和鞭挞,从而揭示一个生活规律“”。同学们这样就可以把握小说主题的书写格式了。

那小说的主题格式如何书写?

这篇小说通过对……叙述,塑造了一个……形象,揭示了(揭露了)……主旨。

如:《祝福》通过描写祥林嫂悲剧的一生,塑造了一个善良、勤劳和顽强却被旧社会吞噬的劳动妇女形象,表现作者对受压迫妇女的同情,对封建思想封建礼教的无情揭露。

再比如,2014浙江卷《走眼》,

高考题这样问:结合赵老板这一人物形象分析作品主旨。(6分)

我们可以这样作答:小说塑造了一个阅历丰富,洞悉人心,为人仗义,精通业务的商人形象,揭示了经商与做人一样,都应该诚信、宽厚、与人为善的主旨。

应根据题意要求分两步解答。先是分析人物形象,再是概括作品主旨。

如果高考题这样问:结合小说的情节分析作品主旨。那你先是分析故事情节,再是概括作品主旨。

如何把握小说的主题呢?

① 要认真通读作品,仔细分析作者在作品中表达的思想感情和观念。这时可以结合作者的生平、创作动机和写作的时代背景来分析主题,即知人论世。

②通过小说中的人物、情节、环境三要素来把握主题。

认真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以及人物的性格特征所折射出来的社会历史内涵。

认真把握故事情节,探寻其中的时代气息、社会发展、思想意识和生命形态。

认真把握自然环境、心理环境和社会环境,也为我们把握主题提供必要的信息。环境为主题提供舞台和基调。

③从小说的标题入手,有的小说标题除了表面意思外,还有比喻义、象征义或双关义,隐含着小说的主题。

④根据作者对人物描写的语言的感情色彩分析主题。

⑤从揭示主题的句子来把握作品的主题。

⑥从小说的精巧构思中把握作品的主题。

小说主题的常见题型有什么?

①用自己的话概括作品的主题(或小说到底告诉了我们什么);

②读了这篇小说后,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本文对你有何启迪?谈谈你的一点体会);

③请结合你的阅读体验,探究这篇小说的可能有的多种主题。

小说主题的表现形式是怎样的?一般是通过人物形象或故事揭示人生哲理、社会问题、价值观念等。

①以小说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道德风貌、品格等揭示人性中的真善美和假恶丑。

②用故事的形式针砭时弊,将现实生活中的丑恶形象用故事的形式加以揭露和鞭挞。

③通过寓言,寄寓人生哲理 。

④虚构生活经历,反映人物生存状态和心理状态。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小学生关爱他人的作文

全文共 416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身边感动人的事情无处不在。比如:在公交车上让座、攒钱帮助困难的人……其中,我妈妈就是一个非常有爱心的人!

上个星期天中午,妈妈带我去吃肯德基。路过天桥时,妈妈主动弯下腰去,把1元钱一个一个轻轻的放在残疾人拿出的缸子里。妈妈,当您弯腰递钱的同时,我感动得差点流下眼泪。在我们学校门口附近,经常有一些残疾人来讨钱。而我们小学生却理都不理,看都不看,傲慢的走了过去。甚至就连大人也一扫而过。

啊!妈妈!您是多么的仁慈,多么有爱心啊!

每当您坐在电视机前,看着那感动人的故事。嘴角里总能流露出一丝又一丝眼泪。当着集看完时,您的眼睛已被泪水湿润了。您红红的眼圈已经肿得不能再肿了!

您总是那么富有同情心,那么有爱心!您真是我心目中的榜样!

如果世界上每一个人都能像您一样的话,那咱们的世界就会变得更加和谐、美好;如果我们都能做到那么有爱心,咱们的世界会永远和平!

爱心无处不在,只要你用心领悟,那么你就会感悟到人生的真谛!

我呼吁:关爱他人,无私奉献!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我努力读懂关爱作文1000字

全文共 945 字

+ 加入清单

关爱,是温暖的,就像晒在温暖的阳光下,所有的关爱与幸福都尽在怀中。关爱,是甜美的,像泡在甘甜的温泉里,所有的关爱与快乐都写在脸上。关爱,同时也是双方的,当你把自己放在黑暗的洞里,所有的关爱,幸福,快乐,都打不开你的心结,进不了你的世界,而相对给你关爱的人也会堕入黑暗的世界。

我看过这样一个故事:

活蹦乱跳的小女孩一放学回来就大叫一声:“爷爷”!爷爷会迅速放下手中的活,双手举着“小不点”,乐呵呵地应一声:“唉!”。此时,孩子的笑声是最纯洁的,最甜美的,老人的笑声是最亲近的,眼神是最慈祥的。一家子其乐融融的,看了就让人羡慕。

时间一天天过去,小女孩也一天天长大。爷爷的腰弯了,力气也小了,头发也白了,走路也挂着拐杖了,个人卫生不如从前了,女孩开始疏远爷爷,直至不予理睬。

一个冬天的早上,女孩匆忙的和同学赶去学校。在路上,天忽然下起了大雪,小女孩衣服被雪浸湿,手脚冻的直哆嗦,她与同学又看不清路,想走怕,不走冷,两人紧抱蜷缩在一起不知如何是好。这时,爷爷,那个穿着乌黑的棉衣,挂着拐杖,蹒跚地从大雪中走来。爷爷脸上冻的发紫,头发胡子上满是雪霜。但爷爷没有停留,他看见了孙女,急忙大跨几步,抖抖索索地把一件宽大还有点破的棉衣披在女孩身上,用严厉但温暖的声音说:“我找不到你的衣服,快穿上我的棉衣,别冻着!”女孩却用全身力气把衣服扔在雪地上,说:“我不要你的脏衣服。”这时她爸妈也来了,一家三口开心地穿着漂亮的衣服回家,留爷爷一个人孤单地在雪地里。爷爷伸出发紫的双手,捡起那件破棉衣,一步一步艰难地走回去。那苍老的背影,令人哭泣。这种关爱不完整。

我从前也有个疼我、爱我、关心我的爷爷,我也喜欢在他身上撒娇;当着爸妈的面调皮,因为爷爷在,爸妈铁定不会,也不敢打我。

关爱是互相的,爷爷给我关爱,我给爷爷笑容,当时爷爷什么都没有,可他却告诉我,他拥有了全世界。老人的要求并不多,他只要我们有时间陪他唠唠话,只要我们让他多关心关心咱,就是他最大的幸福了。我现在想给爷爷关爱、陪伴、笑声,但再也不可能了,因为爷爷已经永远离开了我。

终于理解,关爱是需要接收方和关爱方才完整,缺少任何一方的关爱都不完美。所以,同学们不要让满满的关爱留下伤痕,不要让甜甜的亲情落满灰尘。不要像故事里的女孩一样,给爱我们的人留下伤痕。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同学间的关爱作文800字

全文共 892 字

+ 加入清单

成长中,能有多少结交同学的机会?

从你上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再到大学加起来又有多少?其实机会不多,当你到了一个新环境的时候,你会忘掉大部分过去的同学。而随着不同的阶段你认识的同学不同,但都需要互相照顾、关爱。有了他们,你才能在学习生活中得到快乐,从中找到乐趣!

有时候,生活中细小而不起眼的小事也是别人对你的关心。某年某月的一天下去两点,我和同学一起到学校上课。通常情况下都是等三路公交车,每次都是占满了的人,但赶时间的我们又不得不坐。

等了又等,急得我们踮起脚尖往马路那旁观望,终于“三路来了!三路来了!”只听她叫道。车子慢慢开向我们,期待的眼神中突然带了一丝焦虑,等到车靠边停下来的时候我们都不知该如何上车,最终选择从后门上车。我们就站在门的旁边,碰巧,车门正好坏了。而我正好面对着它,很有可能会因为车速快被甩出去,车上的人也很担心,她一直都把我抓住,生怕我有什么闪失,一直提醒我小心。当时我虽然也有点恐惧,但因为她我放心多了。所以有时候别人的关心会给你带来温暖,哪怕只是一句问候。

后来大巴司机知道情况后,前来修理。看样子费了很大的力气才把门关上,只见他欣慰地跑回驾驶位置继续往前行,也有陆陆续续的学生上了车。上完后,正准备关门,没想到的是,门有关不上了,再加上她的脚被卡住了,她也很着急。“师傅,有人叫卡到了,快关一下门。”不知是因为喧闹的原因,没有人回应,车门也一直把她的脚卡着。忽然有一个人大人注意到了,他的声音反复比我们打几千上万倍,才叫一声就听到了。终于,我同学的脚从缝隙中艰难的拔了出来。“你没事吧,有没有受伤,擦到皮肤?”我很担心的问道。她只是一副很受惊吓的脸望着我摇了摇头,我还是放松了很多,起码不会有什么大问题。

到了下车的那一刻,仿佛我们都是从死里逃身,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放松了下来。

这件事,可能我一辈子都不会忘怀。虽然只是无意中发生的小事,但却体现了同学之间的友好与关爱,在你需要帮助的时候毫不犹豫,哪怕平时经常跟你拌嘴的人在关键时候,她还是会想到你。所以我们要好好珍惜这一份同学之间的友情,一起快乐的学习、生活,让幸福和快乐一直围绕在我们身边,陪伴着我们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老师关爱学生的作文400字

全文共 486 字

+ 加入清单

写下这个题目,我觉得既平实又通俗。但是,一想到老师对我的关心,我就被这种无私的关心感动了。在我们漫长的一生中,老师就像一根拐杖,当我们遇到困难时,老师会帮助我们;当我们遇到挫折时,是老师安慰和鼓励我们。

记得有一个夏天的下午,老师来给我们上课,我们全班都无精打采的。老师没有批评我们,而是让我们玩游戏,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老师坐在他旁边批改作业,笑着看我们玩。游戏结束时,老师和蔼地问我们:“你们知道为什么允许你们玩游戏吗?”我们都愣住了,摇摇头回答:“我不明白。”老师意味深长地说:“孩子们,我希望你们在快乐中学习,在游戏中成长。你还年轻。学习任务太重,会讨厌学习,体会不到学习的快乐!”

记得还有一次,班上几个同学敷衍地做完老师布置的作业,老师把他们叫到办公室。他们没有用严厉的语言责备他们,而是亲切地告诉他们完成作业的重要性,这样他们就可以知道他们学习的目的,再也不会这样做了。在老师的带领下,几个学生羞愧地低下了头。

老师,你是点亮我们心灵的蜡烛。老师,你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给我们无微不至的帮助和关怀,给我们光和热。在这里我真诚地对你说:“谢谢你,我们的好老师!”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关爱作文450字

全文共 471 字

+ 加入清单

关爱是一盏明灯,关爱是一艘小船,把人们带到爱的彼岸。关爱是一把火,温暖了人们的心。在生活中,处处都有关爱和帮助,一个不起眼的动作,一句鼓励的话,都会使在困境中的人充满信心。

记得有一年夏天,尽管天气不太好,我也想下楼去玩。正玩得起劲的时候,突然下起了瓢泼大雨,我和很多行人一样在沿街商铺门口躲雨。旁边一件人与人之间相互关心爱护的小事深深地打动了我。在躲雨的人群中,有一个穿着短袖的大姐姐被淋得浑身湿淋淋的,冻得瑟瑟发抖,在她旁边有个极其瘦弱的阿姨把站在靠外面的大姐姐往里拉了拉,然后递过自己的外套对大姐姐说:“看你都湿透了,赶快把衣服披上,也能挡挡风。”大姐姐愣了愣,然后微笑着对阿姨说:“谢谢阿姨,我妈妈马上就来接我了。”接着接过阿姨的外套披在了阿姨的身上。阿姨还在一个劲的说:“太冷了,这种天气要注意保暖,感冒了可不是好玩的。”

夏天的雨来得快也去得快。大概半个小时后,雨过天晴,躲雨的人们都渐渐散去,这件不起眼的小事情也不会给我们深刻的记忆,却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相互帮助关爱的美好品质。如果世界上每个人都献出一点爱,那么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感悟父母的关爱作文_励志作文700字

全文共 623 字

+ 加入清单

时光飞逝,岁月如梳,回顾过去精彩的瞬间,细微之处,充满了父母关爱,他们给予我的实在太多了……

许多人认为,享受父母的呵护是理所当然的,是他们欠我们的;也有人认为孝顺父母是人生中不可缺少的,但要等我长大了,独立了,才能好好孝顺父母。可是,等我们长大了,父母已经老了,很多他们应当享受的,因为年岁已老,已无法好好享用了,有的父母因为种种原因可能去世了……真可谓“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待”啊!是的,我的父母对我倾注了太多的关爱。我从父母对我的种种关爱中,深深感悟到,要善待父母说的每一个不“字”,父母对我说的每一个“不”字,都倾注着他们的忧虑;他们说“不”,那是他们在担忧,是在为我的成长烦恼!因为很多次没有顺从父母的“不”,我陷入了麻烦和烦恼之中,经过了很多次挫折,我才深深体会到:愉快地接受父母的“这个不可以”和“那个不可以”是多么的重要。因为凭借他们的经验,他们知道“不可以”的后果和损失,他们对我说“不可以”,无非是让我能躲避陷阱,走向坦途。因此,对他们的“不可以”,我们不应当猜疑,更不应该反抗,顺从可以使我们走得更快,也走得更好。可怜天下父母心,哪一个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一路坦途?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一首《常回家看看》道出了父母对子女的回报的要求是多么的卑微,只要常回家看看,帮妈妈刷筷子洗洗碗,就可以让父母喜笑颜开;只要常怀一颗孝顺之心,寸草心也芳菲;只要给父母一份卑微的天伦之乐,我们的父母就像是尽享着“三春之晖”啊。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