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游黄山游记作文(推荐20篇)

青海湖的景色秀丽,风光,值得参观。青海湖的游记作文应该怎么写,看看下面的范文吧,希望对你有帮助哦。

浏览

5748

作文

303

黄山游记

全文共 595 字

+ 加入清单

黄山上的石头是千奇百怪,今天我不说大家耳闻能详的猴子观海、飞来石,就说一些不太出名的吧。

“童子拜观音”——在一座大山上,有一副天然壁画。看,那分明就是一尊站立着的观音菩萨嘛。再看旁边,有一个小孩跪着,所以,就形成了这副壁画——童子拜观音。啧啧啧,简直太像了。

“金龟采莲花”——在黄山最高峰“莲花峰”的半山腰有几快突兀起来的大石头,就像一只大乌龟在往上爬一样。这只乌龟很大,它的背上有一些石缝,就像是乌龟壳上的纹路一样。在乌龟头的两旁分别有两块大石头,都是倾斜向上的,看起来就像是乌龟的两只爪子伸了出来,再费力地往上爬一样。乌龟头的正上面,有一棵小松树,像一朵莲花一样。整体看来,就像一只乌龟在采一朵莲花一样。我个人认为,这块石头是最像乌龟的,像是人工雕刻的一样(在半山腰,人怎么可能上去)。如果你不信,可以来我家看一看,我还拍了照片呢。

“龟蛇二将守云梯”——在百步云梯的入口处的左右有两块庞大的石头。左边的像一条蛇,右边的像一只大海龟(它可是黄山最大的一只石龟哦)。它们两就像上天派来的守护神,在百步云梯的两边守着。

“梦笔生花”——这个大家应该都知道的吧,一块突兀起的的大石头像一只大笔,笔尖上长出了一棵小松树,所以叫梦笔生花。只是我怎么看怎么觉得笔的一边好像放了一把椅子,悬崖峭壁上,有谁会去放一把椅子?奇怪,即使放了也没有人敢坐上去。

黄山的石头真是千奇百怪,我用相机把他们永远留了下来。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初二黄山的游记作文600字大全

全文共 634 字

+ 加入清单

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闻名于世。 Huangshan is well -known in the world with "Qisong", "Strange Stone", "Cloud Sea" and "Hot Spring".

今天我就要与它谋面了,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黄山真奇呀!远远望去,茫茫云海如同一层神秘的面纱,遮住了黄山美丽的脸庞。一座座高耸入云的山峦连绵不断,山顶之上,怪石嶙峋,有的似仙人指路,有的如犀牛望月。

拾级而上,一路山势险峻,道路陡峭,不知不觉我来到了山腰间,在这黑压压的一片怪石中的一点绿色吸引了我的注意,那片绿就是迎客松。

来到迎客松旁,见它枝干遒劲,傲然挺立,虽然经过数千年岁月的洗礼仍然郁郁葱葱,充满生机。它的主干笔直地长着,是那样挺拔有力,无畏风雨。有一丛枝干斜伸出来,仿佛在热烈欢迎游人的到来。

顺着枝干向下看去,我吃了一惊,迎客松竟是破石而出,它生长在寸草不生的破岩之中,黄山奇松是靠什么生长出来的?在这没有营养的贫瘠之地,黄山奇松是怎样成长至今的?在这坚硬的岩石之下,黄山奇松又是怎样破石而出的?

这是因为它有坚韧不拔的精神,在被坚石阻挠时,它没有放弃。在无法呼吸营养时,它坚持了下来。终于,1300年过去了,它长成了今天的样子。真可谓“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夕阳西下,晚霞映红了天空,也映红了迎客松,我下山了。经过一天的劳顿,劳苦自然难免,但我却认为这是最美好的一天,因为我真切地感受到了坚韧的内涵。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小学暑假游记作文:游黄山400字

全文共 479 字

+ 加入清单

暑假里,我经过两三个小时的车程,终于来到了黄山。一下车,我就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那飘渺翻腾的云海、巍峨险峻的山峰、栩栩如生的奇石……是多么引人神往啊!但最使我赞叹不绝的却是奇峰异石和云海。

黄山号称七十二峰各有各的姿态和名称。至于怪石,则无以计数,前人留下名字的就已经数不胜数。黄山的奇石有的像仙人背篓,有的像猴子观海,有的像猪八戒吃西瓜,还有的石头像武松打虎……奇峰罗列,形态万千。黄山之峰真险啊!上天都峰的路直上直下,与地面呈90度直角。“鲫鱼背”是在两个上山的山峰上架起的一座“天桥”。它海拔高达1800多米,两面悬空,底下是万丈深渊低头一看,不禁叫人胆战心惊,生怕一不小心摔进深崖里。

黄山的云海真美啊!近看云海,这层层浓雾仿佛是波涛汹涌的白浪滚滚而来,把那些奇山异景遮掩得若隐若现,大风一吹,雾气飘起,一座座奇山异景又展现在你的面前;远看,朵朵白云又像一对对白色的蝴蝶围绕着山峦,翩翩起舞;登高远眺,十里内就像看到一片望不到边的海洋,把一座座崇山峻岭淹没,只露出一个个山尖,仿佛是大海里的一座座小岛在云海里时隐时现,漂浮变幻,真让人感到如入仙境一般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3:黄山游记作文400字

全文共 415 字

+ 加入清单

自从我学过黄山奇石那一-课之后,我就特别想去黄山看看那些课文中的奇峰怪石。在这个暑假,我终于如愿以偿了。

凌晨三点,我和妈妈就起床了。四点时准时出发前往黄山,整整五个小时才抵达黄山脚下。我们买好了票之后坐上缆车到达了玉屏峰,这时天空下起了雨,剩下的路程却不得不用双脚来完成。我沿途-路欣赏着黄山美景,生怕漏掉任何一一个细节。到莲花峰时山路已经几乎和地面垂直相交,我手脚并用,坚持着向上爬。因为当我看到那些栩栩如生的怪石奇景时,我知道这一切都是值得的:鳌鱼驮金龟、鲤鱼跳龙门、仙人指路、飞来石、奶嘴……

黄山云海也是一绝。近时看去就像-团大棉花糖,将山峰包裹得严严实实。风一吹,云雾散去,一座接一座的奇山呈现眼前,美轮美奂。

黄山真美。她有陡峭的山峰,有千姿百态的松树,有活灵活现的怪石,有变幻莫测的云海,仿佛能净化人们的心灵。我已经切实体会到“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这句话的含义了。等我长大以后一定会重游故地,再度欣赏她的美。

展开阅读全文

篇4:黄山游记1000字

全文共 956 字

+ 加入清单

暑假里的一个星期二,我和妈妈来到了闻名中外的黄山,那里风景秀丽神奇,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而闻名世界。中国着名旅行家徐霞客来到黄山之后,用“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诗句赞美黄山的景观。

进入黄山,就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石头世界,怪石奇形怪状。有的像仙女般亭亭玉立在山顶上,有的像巨石般屹立在山上。看那巨大的“仙桃”,它好像一个大桃子一样,从天上掉到那“石盘”上。还有那一座高山上,有一个仙人望着白浪翻滚的云海,用手指着远方,好像在说着什么。在狮子峰前,一个可爱、活泼的猴子独踞峰顶。从远处看,我还以为一只真猴在峰顶静观云海起伏呢!走近一看,原来是一只石猴,它信佛在静观云海起伏,当云海散去时,石猴信佛在观望太平县的秀丽风景。所以“猴子观海”又名“猴子望太平”。黄山的怪石如同鬼斧神工,让人震撼。

看那一片松海,好像云海中的“绿岛”,使山峦因此而更显示出勃勃生机。有的亭亭玉立;有的凌空欲飞;有的悬垂倒挂‘有的却又绕岩三匝,翘首展翅欲飞。有的像一把巨大的绿伞,殷勤地撑开等着你;有的像云南的孔雀,抖动着美丽的羽毛,炫耀着自己独有的魅力;迎客松张开臂膀欢迎四方来客,然经历了十年的风霜雨雪,树皮裂开。但依然那样苍翠,像哨兵一样笔直,让我想起了“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的诗句。

在山上看云,云好像一个运用自如的魔术师,使黄山的景色瞬息万变。最低处是幽谷中一缕缕淡淡的云气,好像是下面的山涧被煮沸了一般,由那里蒸腾出来的。山间的白云如带,既相对的固定,又缓缓地移动,把一座座拔地而起的山峰遮掩得若隐若现,若即若离,充满了神奇的色彩。远处的一个个山峰,就被云隐藏在云海中,含羞般只露出个山尖尖,扑朔迷离的样子,使你感觉到这般的图景让人恍惚觉得正漫步于天上的市街。有的有巨浪排空、惊涛拍岸的气势,偌大的黄山瞬间只剩下几个峰尖,如同海中的岛屿。在遇到旁边的气流或者山穴空洞,云就发出“轰隆隆”的响声,声音粗犷深远,如若铜钟。这云声有时竟长达数分钟之久,有时云声倏地响起,犹如雷霆霹雳,令人一惊。这里每一道阳光,每一束雨丝,每一阵和风,都使云呈现出不同的形态。

这样的云缠绕着这样的山,这样的山环抱着这样的云,再加上山间郁郁郁葱葱的松林,形态各异的怪石,清澈美丽的温泉,让你感觉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天下美景归黄山!

展开阅读全文

篇5:黄山游记作文600字

全文共 482 字

+ 加入清单

黄山,以雄奇壮丽驰名世界,多少人想去登临游览呀!没想到我居然有这样一次机会和妈妈一起去游览,多么令人兴奋呀!

黄山,我简直不知道该看什么好了。起初步入眼帘的就是那飞流直下的瀑布。它就像一条白色的绸带,从天上的云里抖落下来,还夹带着哗哗的流水声急流奔腾,气势雄壮,真是应了李白的那句诗“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瀑布顺着山沟蜿蜒而来缓缓流淌,成了温顺柔和的泉水。那泉水真清,水底沙石清晰可见,我忍不住把脚伸了进去。呵,冰凉冰凉的,真比吃了冰棒还痛快!

我爬过张家界黄石寨的山,可我从未见过像黄山这样陡峭的山峦!黄山可真高呀!一座座山峰插入云霄,不见绝顶,拿黄石寨的山和它相比,那可真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黄山可真奇呀!有的像仙人背篓,有的像猴子观海,有的像猪八戒吃西瓜,有的像武松打虎··· ···奇峰罗列,引人入胜,黄山真险呀!险要的山道非得拉着铁锁才能爬上去。最险的要数“鲫鱼背”,这是由两个山峰间架起的天桥,高达1800米,两面悬空,低头向下一望,不禁叫人心惊胆颤。

黄山,那美丽而又奇妙的黄山,那雄壮而又壮观的黄山,我爱你!我即使走到天涯海角也永远忘不了你。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暑假游记作文:黄山带给我的记忆

全文共 4785 字

+ 加入清单

7月初游黄山归来后,我醒来梦里满脑子都是黄山雄奇瑰丽的容颜和姿态,早想写点文字来记录的黄山之行,可搜肠刮肚苦思冥想也挤不出一点灵动的文字来,只好作罢,

今天上网浏览QQ相册,看到登黄山时拍摄的那一张张照片,我的心海禁不住荡起涟漪泛起波澜,我仿佛又一次登上黄山的石阶抚摸着岩石亲吻着奇松坠入黄山的云海里,那么如醉如痴,那样流连忘返——

徐霞客有诗云:“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称著于世,有“天下第一山”之誉,与黄河、长江、长城一起并列为中华民族精神之象征。黄山七十二峰,峰峰相连,傲然耸立,峻骨撑天,五座云海,海海相通,惊涛骇浪,吞吐险峰,奇峰绝壁之上,云海幽谷之中,黄山松铁骨冰肌伟岸挺拔,奇珍异宝蕴藏山中,飞禽走兽寻欢期间。造物主以神来之笔赋予黄山雄伟秀丽、夺人魂魄的自然景观和浑厚、迷离、瑰丽的人文景观,说“天下美景集黄山”把她视为中华民族之魂是当之无愧的。

我游黄山,行迹匆匆,一日之间,掠景览胜,却已心旌摇曳,震撼至极,寸管拙笔,串联琐碎,写成几段文字,以资纪念。

一、奇松

黄山的松树的确很奇。

去过黄山的人都知道,黄山遍地是松,奇峰绝壁上,断崖幽谷间,小溪深涧里,石阶小径上,到处长满松树,但真正的黄山松却生长在海拔在800米以上的地方,北坡的黄山松生长在海拔1500-1700米处,南坡的生长在海拔1000-1600米处,大多生长在悬崖峭壁奇峰巨石之上。

自山腰一路登石阶而上,仰望黄山巨石间山腰上奇峰顶,一棵棵松树伸展着碧绿的臂膀,坚韧的屹立着,站成一种风格一种精神,展示着黄山生命的顽强和俊美。黑虎松、连理松、迎客松等风姿绰约仪态各异的松树,吸引着人们的眼球,引来了不觉得赞叹。

在游人的队伍中,我不甘落后,赞叹和崇拜之情自然必不可少。不过快到山顶的时候我产生了两个疑问:一是黄山松的树枝为什么都向山脚的方向伸展?二是黄山松在干涸的巨石绝壁间是如何生长的?这恐怕也要算黄山松的奇妙之处了!

对于第一个问题,一路我都在想,登上光明顶后我终于想明白,也许光明顶是让人聪明之所在吧。黄山松的臂膀之所以伸向山脚,是为了去拥抱和汲取阳光和温暖,而背面由于巨石和山峰的阻挡很少照射到阳光,树枝无法生长和延展开来,这就是“向阳花木易逢春”的道理。不过,树枝都伸向一个方向,失去了平衡黄山松为什么不倒下呢?原来,黄山松的树根在巨石绝壁间扎得很高很深,向上的粗壮的根部和向下的枝条一定程度上还是保持了平衡,这就是无论是大雪纷飞中还是狂风骤雨里,黄山松都能傲然挺立赢得人们赞誉的原因。

第二个问题,从黄山回来我读过冯骥才的散文《黄山绝壁松》才知道:“这些生长在石缝里的松树,根部能够分泌一种酸性的物质,腐蚀石头的表面,使其化为养份被自己吸收。为了从石头里寻觅生机,也为了牢牢抓住绝壁,以抵抗不期而至的狂风的撕扯与摧折,它们的根日日夜夜与石头搏斗着,最终不可思议地穿入坚如钢铁的石体。”读完这段话,我被黄山松顽强的生命力震撼了,这种百折不屈的精神,这种傲骨穿石的气概,怎能不让我们敬仰和膜拜呢!

就这样,黄山松站立着战斗着抗争着,有的如决胜千里的领袖在沉思,有的似屹立潮头的弄潮儿在搏击巨浪,有的若飘逸洒脱的文人贤士在挥毫泼墨,朝阳下晚霞中,飞雪间暴雨里他们始终在挺立着,挺立成一幅水墨画,站立成一种精神,久久地久久地烙印在一个民族的根部。

二、怪石

黄山的岩石的确很怪,不仅怪在能长松树,更大的程度上是因为造型奇特。

黄山奇峰,拔地而起,绵延数百里,朱砂色的、丹红色的、紫褐色的山峰犬牙交错前拥后簇高矮参差。每座山峰的岩石都各具情态独领风骚,有的像飞禽,有的像走兽,有的具有仙风道骨,有的貌似传奇人物,或大或小,都形态别致,争相竞秀,意趣无穷,让游人驻足流连,无意离去。

有的山峰其实就是一个突兀而起巨石。鳌鱼峰远看如巨大的鳌鱼匍匐前行,峰前的几块石头,远观状如海螺狮,相映成趣,形成“鳌鱼吃螺蛳”、“老鳌下蛋”的景观,鳌鱼峰峰背上又有龟形大石,被人们戏称“鳌鱼驮金龟”。古人有诗云:“东海有巨鳌,何年飞到此;人行穿鱼腹,沾衣湿玉髓。”说的就是游人登鳌鱼峰时汗湿衣襟的情景。有“黄山第一峰”之誉的莲花峰,崖壁陡峭,气魄雄浑,中央主峰突兀而起,周围小峰簇拥,宛若初开的莲花,仰天怒放,颇为壮观。登上峰顶,如置身云霄,江河一线,云天一色,俱在远眺之中。在晴朗的日子,可以东望天目,西瞻匡庐,北窥九华与长江。雨后初晴,四面八方的云海尽收眼底,无比壮观。明代吴怅曾有诗赞曰:“一种青莲吐绛霞,亭亭玉立净无瑕。遥看天际浮云卷,露出峰顶十丈花。”除此之外,老人峰、仙桃峰,笔锋等大峰自然别有情致,也是黄山极品景致。

那些小的岩石,也玲珑精巧,值得玩味。“猴子观石”上的“猴石”、“鳌鱼吃螺蛳”中的“螺蛳石”等,块石大小均在3米以内,如雕如塑,妙趣横生。有的怪石因观赏角度改变,景致随之变化,具有移布换景的奇趣,如天都峰侧的“金鸡叫天门”,由天门坎再回首东望,石景变成了“五老上天都”;石门溪旁的“喜鹊登梅”,若从皮篷的入口处观之,则又变成了“仙人指路”,从迎客松通往莲花峰的路上,有一块石头居然像早期的大哥大手机静静地躺在松树的绿荫下,据说大家都称之为“松下”。这些岩石个个巧夺天工,或形似,或神似,惟妙惟肖,妙趣横生,让游人叹为观止。

有些石头,造型之奇特诡异,让人匪夷所思。有个叫飞来石的景观,形态之奇特,令人惊叹!一块高12米,宽8米,厚1。5至2。5米,重约360吨的巨石,竟然稳稳当当地竖立在一块长约12-15米,宽8-10米的平坦岩石上!两大岩石之间的接触面很小,上面竖着的石头似乎从天外飞来,所以取名“飞来石”。真是鬼斧神奇,天造地设,不禁让人唏嘘不已。

黄山怪石遍及峰壑巅坡,或兀立峰顶或戏逗坡缘,或与松结伴,构成一幅幅天然山石画卷。在不同天气不同角度,游人们可以领略“近看成岭侧成峰”的诗意画面,一定能够体悟到“人在画中游”的感觉来。

三、云海

黄山看云海,须得有缘人。

许多人为了观看黄山云海,登上黄山后就在房费昂贵的北海宾馆住下来,第二天一早登光明顶或者北海观看云海,但大多抱憾归。

黄山云海景观的出现,大多在冬春季节,当夜间气温低到一定程度或者下雨,山间积聚了大量的水汽,早上天气放晴气温升高时,山间的水汽升腾起来,形成云雾,在诸峰之间弥漫开来,就会形成云海。这时,如果站在高山之巅俯首云层时,看到的是漫无边际的云,如临于大海之滨,波起峰涌,浪花飞溅,惊涛拍岸,气象万千,蔚为壮观。

只可惜这样的景象很少有人看到,我却算是有点幸运的人。

登黄山那天一早,7点左右我们从宾馆出发,至景点后从云谷寺乘缆车至白鹅岭,从白鹅岭经北海步行至光明顶时大约上午11是左右,然后从光明顶下来经天海至莲花峰。在去莲花峰的路上,晴好的天气突然变化,如丝如絮的薄雾在山间飘荡起来,如同天上的仙子在舞动着裙摆,慢慢地慢慢地雾气越来越浓越积越厚,至莲花峰时,氤氲而来的云雾已经弥漫了山里的沟沟壑壑吞没了满山的黄山松。站在莲花峰上往下看,只见漫天的云雾随风飘移,时而上升,时而下坠,时而回旋,时而舒展,变化奇特,景象万千。渐渐地,云雾愈加浓厚,茫茫云海不断翻滚不断升腾,似乎要吞噬和淹没黄山诸峰。诸峰似乎有些胆怯,不断退让,忽隐忽现模糊之间看起来宛若漂在云海上的数十顶朱砂色的、丹红色的、紫褐色的草帽。

置身这亦真亦幻的山峰,眼观高低沉浮波涛汹涌的云海,我们仿佛到了飘渺朦胧虚幻的仙境,似乎一伸脚就可以踏上云端,飞天而去。站在这动静虚实高低沉浮的关节点上,你才会理解黄帝、浮丘公、容成子为什么会在此成仙,清人吴应莲为何留下“望中汹涌如惊涛,天风震撼大海潮。有峰高出惊涛上,宛然舟揖随波漾。风渐起兮波渐涌,一望无涯心震恐。山尖小露如垒石,高处如何同泽国。”的诗篇,什么是“天人合一”的绝佳境界。在这里还有什么心事不能放下!还有什么烦恼不能忘却呢!

能在黄山观云海,做一个有缘人,幸甚!

四、挑夫

黄山的挑夫的确让人崇敬。

黄山奇松、怪石、云海等自然景观固然让人如入仙境给人以震撼,而黄山的挑夫会让你回到现实,看到生存的坚毅和艰难。

黄山诸峰海拔都在1000米以上,其中“莲花峰”“光明顶”“胜莲峰”“天都峰”四大高峰海拔都达到1800米。虽然黄山峰峰相通,都开凿了石阶路,但大多逶迤曲折,陡峭险峻,极难行走,一般游人上山、下山走个来回,就会汗流浃背湿透衣衫,腰酸腿痛,筋疲力尽,小腿肚子像灌了铅块一样的沉重,以至于两腿沉沉,寸步难行。很难想象,一个人身负重物该如何在这样的路上行走!

据说由于黄山山高峰险,黄山景点的建筑如宾馆、观景台、厕所等都是飞机空运材料上去修建的,景区的开发耗费了大量的物力财力。其他的日常用品煤气、柴油、米面、水果、零食等都是靠人力肩挑上去的,这些人就是黄山的给养运输者——挑夫。

在上山和下山的路上,我碰见了好几个挑夫和抬滑竿的人。他们的年龄大约都在30岁左右,或膀大腰圆,或清瘦矍铄,但都穿着背心露着臂膀,一边的肩上搭着一条毛巾,一边的肩上挑一根扁担,扁担两头的用绳子捆着植物油、米面、果蔬、煤气等日用品,一手拿一根架扁担的木杖,低头看路,躬身走在黄山弯曲陡峭的山道上。走累了,就停下来歇息,把前面的货物落在石阶上,用手中的木杖支撑住扁担的后部,待保持平衡后,他们把身子往外一抽,用手扶着扁担,就可以站在原地歇歇脚擦擦汗。稍歇息后,他们先用肩挑上扁担,再拿掉木杖然后又稳步上路了。由于长期上山、下山挑重物,日积月累,挑夫们的肩膀上、脊梁上都磨出厚厚的肉茧,如果脱下鞋,他们脚下的老茧也一定厚得惊人吧!

除了专门给山上运输给养的挑夫外,还有些挑夫拿着扁担、绳子蹲在上山下山的半道上,游客的背包、食品拿不动了,只要付20元小费他们就会帮你挑一程。游客体力不支或因病出现晕厥呕吐无法继续前行时,就需要坐滑杆原路返回或下山。一个滑杆坐一个人,需要两个人抬,如果遇到身型胖大身体较重的游客,就得有3-4人来抬,待游客坐稳后,他们一前一后肩扛着滑杆就上路了,他们抬不动了,半道上就会有接站的轮流把游客抬到目的地,不过,据说坐滑竿的费用还是挺高的。

我观察过,不论是挑夫还是抬滑竿的人他们走路都走得很稳,不急不忙,一步一个脚印,在这逶迤陡峭的山路徐徐前行。而我们这些游客,毛毛躁躁,脚跟不稳,一段路下来,已是腰酸腿痛,每当这时我就会想到那些挑夫来,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学习他们的稳重和坚毅。其实,我们的人生之路何尝不需要挑夫的精神啊!这样一想,我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黄山挑夫的稳重坚毅让我终生难忘。

我终于明白为什么从山顶至山腰越往下走,景点的日用品食品价格就越低,一根黄瓜在山顶买10元,再往下是8元、5元,在山脚就是3元了,这里买的不是黄瓜,而是挑夫的辛劳和汗水,越往上走他们付出的汗水越多,东西的价格自然就贵了。

返回的路上,我坐在山脚路旁的石头上歇息,一个下山的挑夫也坐在我旁边休息,他问我们有没有吃的东西给他一点,我的包里只剩面包和饼干了。我拿出来递给他,他说这就不用了,他希望能有些流体食物解解渴解解乏,我爱莫能助,就和他攀谈起来。一谈才知道,这些挑夫一天上一趟山能挣一百块,上山之前从家里吃完饭,直到把东西送上山后返回家才能吃饭,而且他说他到山下后还要坐1个小时的大巴车才能回家。看着他黝黑瘦削的面孔,听着他虚弱的喘气声,我心里一阵酸楚,这些朴实憨厚的挑夫实在太难了。

不过,他们能挑起黄山的给养,能挑起黄山日出,能挑动黄山之魂,也着实让人敬佩让人震撼!

黄山一日,观世间之壮观,让我目不暇接,大开眼界,感受到了“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气魄和豪迈,心灵深处又一次受到了涤荡和震撼,无奈文笔笨拙,词不达意,只好搁笔收纸作罢。

但是,大美黄山还会铭刻在我的记忆里,我还会在梦中还会拥抱她亲吻她!

展开阅读全文

篇7:黄山游记500字作文

全文共 512 字

+ 加入清单

人们都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这个暑假,我和妈妈去了黄山,一览他的真面目。

黄山的景色真美呀!坐在缆车向外望去,连绵起伏的山峦,郁郁葱葱的山谷,陡峭的若壁,全都笼罩在云海之中,犹如在仙境一般。清晨,走在竹海间的小道上,阵阵知了声和鸟鸣声,给幽默的山谷平添了动感和生机。一阵阵清香沁入我的心脾,黄山的石可真奇怪呀!一座座山峰玲珑俊秀,姿态万千。有的像犀牛,有的站在北海向远处瞭望,只见一块像猴子一样的石头,蹲坐在凸出的石头上,面向弥漫着云雾的万丈深渊,仿佛在思念着他的伙伴,这就是黄山著名的一景“猴子观海”。还有“飞来石”、“仙人晒靴”、“仙人指路”……都是大自然这个雕刻家的杰作。

黄山的天气变化可真快呀!刚才还烈日当空,不一会儿就乌云密布,如同3岁的小孩的脸,说变就变。还没等我们穿上雨披,豆大的雨点就落了下来,我们都成了落汤鸡。雨中的黄山也别有一番滋味。隔差雨帘,望着远处干涸的山谷,潺潺的水流声,轰轰的雷鸣声,哗哗的雨声,仿佛在演奏一曲交响乐。山腰上那一条条银白色一字瀑,就像飞舞的丝带,在“音乐”的伴奏下“翩翩起舞”。

黄山的美,就如同一幅活动的山水画,如果不是身临其境,还以为真的在画中,它的美让人流连忘返。

展开阅读全文

篇8:黄山游记

全文共 446 字

+ 加入清单

听导游说莲花峰位于黄山中部,玉屏峰,东对天都峰,海拔1864米,是黄山最高峰,平均坡度七十多度!

爬山了我们从莲花峰北面往山上爬,一开始坡度不大,随着海拔的增高,坡度也增大,路也越来越陡,人们只能手脚并用了,真的叫“爬山”了。莲花峰峻峭高耸,主峰突兀,还没到山半腰,人们以累得气喘吁吁,有的望而却步,半途而返。我们来到半山腰的光景台,眺望玉屏峰和天都峰,尤为壮观。经过半个多小时的“艰苦跋涉”我们终于登上了“莲花绝顶”仿佛置身云霄,伸手便能“抓”到一把云,向下俯视,真有“一览众山小”的感觉。下莲花峰时穿过数个石洞,古人称它们“莲孔”。洞穴陡立,我们拾阶而下,如在莲孔中穿行。俗话说的好:“上山容易,下山难。”我们只得双手挨着粗糙的石坡,眼睛注视着台阶,小心翼翼的下山,每当我想放弃时,爸爸总是再身后鼓励我说:“加油,你一定能行,有志者,事竟成么。”经过一番“折腾”我们终于来到莲花峰南面脚下。再仰望那高大的莲花峰,我高兴极了。

最后,我们走山路来到黄山脚下,我情不自禁地高呼:“我征服黄山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9:美丽的黄山游记

全文共 453 字

+ 加入清单

这个暑假,我去了壮丽秀美的黄山

从远处望去,山上除了突出的、各种奇形怪状的巨石,还有那苍翠的松树和竖直的群山侧立千仞。

我们来到山脚下,看到那一级一级好像可以一直伸到天上的台阶,我的腿开始发软了,心想:这么多的台阶我能爬得上去吗?这时导游姐姐好像看出了我的疑惑,对大家说道:我们快上去吧,上面的风景可好了呢!我听了,鼓起勇气,奋力向山顶爬去。一路上,我看见了许多美景,在著名的迎客松旁边,有几块很大的石头,光滑得和云母石一样。上面刻着各种各样的字,有的是金色,有的是绿色,还有的是红色。我还清清楚楚地看见大石头上刻着巨大的毛爷爷的名字呢!

迎客松有一根长长的树枝伸了出来,好像正在欢迎客人来到这儿游玩。我还在迎客松边和妈妈一同拍了照片。忽然,我发现迎客松的一根树枝是用假树枝粘起来的,不仔细看还真看不出来呢。

在光明顶的峰顶上,有一个大足球似的建筑物稳稳地放在一座房子的房顶上,那个大足球比那房子还要大呢!我真担心它会突然滚下来,把我们压成一张大肉饼。

啊,我爱黄山,爱它那美丽的风景。这次的黄山之旅让我回味无穷!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小学作文游黄山记

全文共 395 字

+ 加入清单

五月一日,我们去黄山旅游。黄山上有好多景点,整个黄山有大峰、孤小峰,,她们俊俏秀丽。黄山的主峰是莲花峰,远远看去像盛开的莲花。

我们先是乘缆车登玉屏峰,去看黄山十大名松之首的迎客松迎客松伸开两个大树枝热情地迎接我们:边上还有两棵陪客松。站在迎客松下,我们可以远远地望见陡峭的莲花峰。遗憾的是我们不能爬到峰顶,导游阿姨告诉我们黄山为了保持生态平衡,每年都要封山育林。我们离开的时候,边上棵送客松好像在说“欢迎下次再来黄山!”

接着我们通过百步云梯和一线天。一线天的台阶很徒很窄,山上的石头有的像老人有的像狗熊、有的像兔子,惟妙惟肖。

第二天,我们四点二十分起床登光明顶看日出。山上的风很大很冷,但山顶上人却很多,大家都在等待看日出。五点零几分的时候红彤彤的太阳先是慢慢地、然后又很快地跃出云层爸爸赶紧用照相机拍到了太阳升起的照片。

大家欢呼着迎接日出!美丽的黄山,我们下次还会再来!

[小学作文游黄山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黄山的游记作文700字怎么写

全文共 795 字

+ 加入清单

一个人平平淡淡的过生活或许很好,但是有一些特别的回忆、特别的经验,人生会更精采。

每个人都有难忘的经验,我当然也不例外,我最难忘的经验是:第一次登上高山。刚升上小学五年级,学校的老师们计划去爬黄山,这次是三天二夜的行程,所以必须准备的行李非常多,上山吃的粮食也要带够份量,计划很久爬山的日子总算来临了,却因连续几天下雨而延期了。

真是好事多磨,左盼右盼爬山的好日子终于到来了,星期五一放学我便兴奋的拿着大包小包的行李坐上车子,依依不舍的和妈妈说再见后出发了,这次也是第一次自己离家过夜,车子一路直达观云山庄。

隔天登山的日子,早晨空气中弥漫着白茫茫的雾气,轻轻的拍一下树叶,晶盈的露珠便会溜了下来。路上的景色非常漂亮,有一大片的云海,高大的山顶都消失在云海中,我们爬的是黄山北峰,上山大约六个小时,大部份是石头路及泥巴路,途中经过高箭竹林时最刺激,尖尖的竹叶如果不小心会刺到眼睛。有些路段很难走,还会一直滑倒,终于大家抵达了山顶,享受高山咖啡及高山泡面。下山走的快多了,沿路眺望大家所说的咖啡色天峦池,途中我们经过了一处果园,树上有火红的苹果,主人还送给我们一篮高山蜜苹果,尝起来非常甜很好吃,咬下去非常多汁,最后回到山庄吃了一顿美味的大餐。

第三天四点多就起来了,外头还一片漆黑,山上温度有点冷,所以有些人就起不来爬东峰,我们带着头灯,背着包包出发,天上的月非常明亮,一点一点的星星布满整个天空,山坡非常陡,爬一下子就气喘如牛,突然间东边的天空露出一点的亮光,千辛万苦总算到了山顶,天气还是很冷,手都冻僵了。看着太阳慢慢露出脸来,照在我们额头上,心情也跟着快乐了起来,身体也温暖了许多。下山后收拾好行李,告别黄山回家去了。

爬山回来休息好几天体力才慢慢恢复,登山的时候虽然很吃力、很累,但是到达山顶时有一种挑战成功的快乐,所有的辛苦都忘记了,希望有时间能多亲近高山,拥抱大自然,这就是我难忘的经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小学作文黄山小学作文:黄山游记

全文共 391 字

+ 加入清单

国庆期间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来去黄山的日子。

前两天,我们住在黄山脚下,去了黄山脚下的风凰源与千岛湖,美景真令人难以忘却。第三天,我们终于要登山了。

前山危险,后山漂亮,我们从后山上,前山下。一路上,我和姐姐你追我赶地攀登,而爸爸妈妈则在后面迫。路途中看了许多挑山工,有的挑着游人的包,也有人挑着蔬菜的,怪不得妈妈说上面的东西贵,原来都是人一步一个脚印挑上去的。

到了白鹅岭,我一边环顾四周,一边听异游介绍:黄山最高的峰是莲花峰,海拔187米。我遥望远方,果真,远处的山非常高。

黄山怪石,形态各异-有仙人指路、天狗望月、仙人晒靴……千姿百态、奇瑰艳丽,很让人怀疑这不是天然而成的,而是巧匠精心制作出来的。我们在光明顶住了一晚上,笫二天下起了小雨,也起了大雾,好像我们正踩着云,像仙人一般,有腾云驾雾的感觉。

黃山自古以奇松、怪石、云海和温泉名扬海外,下次如果还有机会,我一定要来泡泡温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黄山游记作文450字

全文共 460 字

+ 加入清单

徐霞客曾赞道:“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黄山有如此美名,我们全家趁着假期有幸一睹其风采。

汽车沿着盘山公路盘旋而上,到了黄山北门,我们买好门票兴冲冲地登上大巴,直上景区。路两边的山势不断变换着,进山的路顺着山涧的溪流崎岖蜿蜒。我们一路听着叮咚的泉水爬山,心情更是畅快。山路随着高度的增加,石级增陡,仿佛那不是石阶而是靠在墙壁上的石梯,面对陡坡,我毫不畏惧,因为我要看到最美丽的风景,接受最灿烂的阳光。我开始攀着铁链手脚并用努力向上爬,靠着勇气终于战胜了自己,登上了狮子峰,抬头望去,光明顶就在前方。

“啊,太阳出来了!”我兴奋极了。“是啊,终于拨云见日了。”爸爸补充道。我登上了光明顶,这里地势极为开阔,周围的美景可一览无余:奇松、云海、怪石,美不胜收,真有一种“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此刻,眼前最美的要算“云海”了,只见那波涛汹涌的“大海”一眼望不到边,“海中”露出几个“海岛”,仿佛传说中的仙境一般。

不知不觉天色已晚,我们意犹未尽地下了山,从此黄山的美景在我的心里深深扎下了根,我相信一定还会再来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小学生暑假黄山游记作文

全文共 362 字

+ 加入清单

欢迎大家来到世界遗产——黄山风景名胜区,我是李尚,很高兴成为大家的导游!

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而闻名中外。景区上下“无石不松,无松不奇。”奇松最着名的就是我们首先看到的迎客松了,屹立在黄山风景区玉屏楼的青狮石旁,树干中部伸出长达7。6米的两大侧枝展向前方,恰似一位好客的主人,挥展双臂,热情地欢迎五湖四海的宾客。

紧接着我们看到的是黄山怪石,黄山怪石不计其数、千姿百态。我们左方的“猴子观海”、“观音弹琴”等更是石中怪杰。

然后我们就可以看到那如雪的白云,似滔滔大海,瞬息万变,高耸的山峰则成了时隐时现的小岛,在云海中呈现出动态的美。

最后就是被称为黄山四绝之一的朱砂泉了,具有一定的医疗价值,邓小平同志曾为黄山温泉亲笔题写了“天下名泉”四个字。

黄山之美,是大自然的造化,身临其境,方知其绝。

希望大家度过一个快乐的旅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游玩作文参考:黄山游记

全文共 892 字

+ 加入清单

黄山在秦时称黟山,唐天宝六年(公元747年)改名黄山,传说因轩辕黄帝在此修身炼丹而得名。黄山以奇松,怪石,温泉,云海“四绝”著称于世.

明代的大旅行家徐霞客曾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黄山果真如此奇妙吗?今天我终于有机会去领略它的风采。

一大早,我们从芙蓉峰出发,乘索道到松林峰。可惜天公不作美,下起了大雾,白茫茫的一片,黄山也躲进了莫测的云雾之中。过了两个多小时的时间,我们就来到了丹霞峰,这里以奇松而著称,苍劲挺拔的黄山松,破石而出,抱崖而立,或侧身与峭壁,或冠盖与岩首。有的枝干如臂,礼迎宾朋,年年岁岁,其情殷殷。有的扎根盘结有如苍龙探海,猛虎卧岗,生动逼真,威风八面。黄山松,奇美俊秀,在断壁悬崖处尽情伸展,千姿百态,气度不凡。

继续前行,峰回路转,绕过飞来石,很快就到了黄山第二高峰:光明顶。雾气渐小,对面的奇石也都露了出来。黄山的石头确实又多又怪,而且是天然形成的,像天都峰上的鲫鱼背, 可能就是因为酷似鲫鱼而得名的;还有飞来石,不管你从哪个角度观看它,都能让你想起曹雪芹笔下的红楼女儿,和那美丽动听的故事;当然还有猪八戒背媳妇, 一指峰, 智慧石等等。这些石头各具特点,都有其象形和寓意,变换角度观察,更是形态各异,活灵活现,每一块都流传着美丽的传说,栩栩如生,真是巧夺天工,美不胜收,让人不禁要赞叹大自然的神奇造化,鬼斧神工。

临近中午时分,我们沿着百步云梯继续前进,路渐渐陡峭了。导游说,快接近黄山主峰了。大家有说有笑,不知不觉已到了玉屏峰。玉屏峰上的玉屏楼,古称“文殊院”,左连天都峰;右接莲花峰,雄浑绵延,峰峦簇拥,气势恢弘。古时有“不到文殊院,不见黄山面”的美称,果然不同凡响。而它对面的天都峰,虽然只有海拔一八二九米,在三大主峰中排名最末,但却最险峻。我远远望去,果然是直上云霄,雄伟无比。

黄山是国际知名的游览胜地。黄山集泰山之雄伟,华山之峻峭,衡山之飞瀑烟云,雁荡之奇石,峨眉之清凉。

听人说,黄山美景四季不同,看来我这一次才领略了黄山梦幻奇境的一小部分。有机会,我一定要再来黄山,去领略这“天下第一奇山”的美。

啊!黄山我爱你。

[游玩作文参考:黄山游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游黄山记作文800字

全文共 731 字

+ 加入清单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黄山的美誉早就耳闻已久。去年暑假,我们一家人去游玩了闻名中外的黄山,至今回忆起来,心中难免又是一阵澎湃,眼前又浮起那一幅幅天然水墨画。

清晰地记得那人山人海、人声鼎沸的场景。经过漫长的等待之后,我们终于坐上了索道。索道缓缓地向上驶去,映入眼帘的是群山环绕、怪石嶙峋、峡谷幽深的迷人景致。举目远眺,目光所及之处均是云雾与山峦交织的不是仙境胜似仙境的梦幻画面。

此时此刻,我发现自己爱上了这座奇妙的山,爱它的雄奇险峻,爱它的博大包容,爱它那大气奔放的个性。

见过热情好客的“迎客松”,再经过好汉坡、鲫鱼背、一线天等景点,我们终于来到了黄山第一高峰——莲花峰。这黄山第一高峰果真是峻峭高耸,气势雄伟,宛如初绽的莲花。当我惊奇地看到那些奇形怪状、形态各异的怪石,感到不虚此行的同时,也被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深深折服。是啊,大自然赋予了人类以无尽的美好。

当我们拖着疲倦的身体到达山顶宾馆时,夜正悄悄地降临。因为太累了,那一夜是我睡得最香的一夜,那一夜是我梦得最美的一晚。

当闹钟将我从美梦中唤醒,我便迫不及待地跑出宾馆,登上光明顶,期待能欣赏到难得一见的黄山日出。无奈,朝阳终究没能摆脱云层的束缚,一切都笼罩在一片大雾之中,失望的我们只好期待着新的一天可以看到更加绮丽的美景。

果不其然,第二天,我还真见到了此次黄山之行印象最深的景点——始信峰。相传,明代黄习远见此峰景色如入画境,似幻似真,方信黄山风景奇绝,并题名“始信峰”。那密集的参天大松树苍劲多姿、奇态万千,怪不得古人云:不到始信峰,不见黄山松。在我眼里,始信峰的险峻之美冠绝黄山七十二峰。

下山途中,我们还一路游览了天狗望月、仙人指路等众多美景,一路行走,一路陶醉。黄山,不是仙境,更胜仙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游记黄山作文

全文共 429 字

+ 加入清单

俗话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我和妈妈来到了向往已久的黄山,饱览迷人的风光。

来到黄山脚下,向上仰望,一棵棵参天的松树犹如一个个守卫黄山的军士,傲然挺立。再向上攀登,我惊讶地发现,松树的树冠好像一把把撑开的大伞,为黄山遮风挡雨。松树叶青翠欲滴,这里的美景让我们心旷神怡。

接下来向南行走,我们见到了黄山四绝之一的怪石。听导游说,这里的怪石都是天然形成的,十分罕见。这些石头形态各异,有“金鸡叫天都”、“猴子捞月”、“仙桃石”、“仙人指路”……其中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金鸡叫天都”了。在那金灿灿的阳光下,一只身披金色羽毛的大公鸡对着碧蓝的天空“喔喔”直叫,真是惟妙惟肖。

接下来向东走,我们观赏了美丽的云海。一朵云从天空中飘来,我仿佛变成了孙悟空,一个跟头翻到了软绵绵的云朵上。

最后,我们享受了舒服的温泉浴,静静地躺在潺潺的泉水中,不时有几条小鱼从身边游过,好不惬意。

风景独特的黄山,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游客,如此独特的景观,全都归功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黄山游记作文

全文共 512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和爸爸妈妈还有哥哥来到美丽的黄山

早上,我们一家坐着登山的云谷新索道,一路上,我们谈笑风生。看着外面美丽的风景,真美啊!我去过很多地方,见过很多高大挺拔的大山,却没有见过这么美丽的大山,这里怪石嶙峋,松树高大的身躯直直的竖立在那里,在一个光秃秃的岩石上,上面竟然生长着一棵高大的松树。云雾在半山腰忽隐忽现、忽上忽下、忽近忽远,索道在云雾中穿行,周围白白的一片。许多美丽的奇观都聚集在这里,真美啊!

我来到梦笔生花的景点。相传,唐代大诗人李白少年时曾经做过一个奇特的梦,他梦见自己使用的笔尖头开出了鲜艳的花朵,一张张白纸自动飞到他眼前,他高兴极了,就抓起妙笔飞快地写了起来,落在纸上的却是一朵朵盛开的鲜花,后来,李白登上黄山,见有一个竖起来的石头,像一只毛笔,头朝上,尾朝下。在“笔头”上有一棵小松树,正像李白梦中所见的鲜艳的花朵。因此,它就被后人称做为梦笔生花。

黄山千峰竞秀,有奇峰72座,其中天都峰、莲花峰、光明顶都在海拔1800米以上,拔地极天,气势磅礴,雄姿灵秀。气候温和,四季都有奇丽的景色。黄山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称,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著称于世。真是鬼斧神工。

黄山是大自然的杰作。黄山真是人间仙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黄山游记作文600字

全文共 649 字

+ 加入清单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没错,我去的就是宏伟壮观的黄山。

黄山有四绝,分别是云海、奇松、怪石和温泉,下面就让我分别来介绍一下吧。

当我打开地图准备规划路线时,我看到地图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石名,如:垂钓老人、猴子摘桃、采药娃、念经和尚等等。我想:“百闻不如一见,还是亲自看看好”。果然,那些石头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好像真的是老人、仙桃、小娃和和尚了,他们在云朵的遮掩下,忽藏忽显,好似在和我们捉迷臧呢!

当我们攀到山顶时,放眼眺望,远处一片片一望无际的“白海”,这就是云海了,一些忽隐忽现的小鸟,好像是遨游在“海”里的鱼儿。近处,丝丝缕缕的雾气淹没着游客的身体,如入仙境般梦幻,还会感到一丝丝清凉呢!

人们对黄山奇松更是情有独钟呢,我也不例外。山顶上,陡崖边,不管环境多么险恶,可处处都有它们潇洒、挺秀的身影呢!黄山最妙的观松点,当然是曾被徐霞客称为“黄山绝胜处”的玉屏楼了。楼前悬崖上有“迎客”“陪客”“送客”三大名松。迎客松是黄山奇松的代表,它姿态优美,枝干遒劲,虽然饱经风霜,却仍然郁郁苍苍,充满生机。它一条条青翠的枝干斜伸出去,如同好客的主人伸出手臂,热情地欢迎宾客的到来;陪客松正对玉屏楼,如同一个绿色的巨人站在那儿,陪同客人观赏美丽的黄山风光;送客松姿态独特,枝干盘曲,它向下山路伸出长长的“手臂”,好像在和游客依依不舍的道别呢!

下山后,为了放松心情,缓解疲劳,我们来到了“超级温泉”泡澡,顿时,神清气爽,心旷神怡啊!

黄山,不愧是中国五大名山之一,它当之无愧,是我心目中最喜爱的地方。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黄山宏村行游记作文

全文共 1128 字

+ 加入清单

在山顶用餐,对比出在山下吃得有多好:小戴夫人自制的白斩鸡,酥脆豆瓣,当地野菜马兰头,鸭板菜,徽菜中特有的臭桂鱼。

山顶上无法享用到这些美味了。

休息一宿之后,大家发现,小腿大腿和膝关节都有些不听使唤了,按照计划还得走一天山路呢。昨天的西海大峡谷全程穿越将近5个小时,有些透支额体力哦。

早饭后先去步仙桥—一座小小拱桥在两座峭壁之间悬空而架,桥下是万丈深渊,它将西海景区和天海、白云景区连接在一起,作为绕谷路线地标,是很多爱冒险的游客必到之处。

那段路可能用了40-50分钟,平坦路段很少,要么上,要么下,把人折腾得浑身湿透,遇到凉风再吹干。小戴和黄老师先后放弃去目的地,留在半途给我们看行李,我差点也想放弃了。

记得有段路几乎垂直而下,可看见前面三峰的山腰,两座小桥穿洞相连,最绝的是第三石峰是一小平台,一巨大石头狮子屹立悬崖边。过了桥到这三面临海的峰顶平台上,我们遇到一个森林防火警察,便坐下来喝茶顺便聊天,警察说他住在半山腰,每天都上来一趟(单程1小时不到),一个月才下山回家一次,他已经习惯了,待遇是每月3千多,在当地算可以。说话间孩子发现上空出现巨大蛋形云,他也掏出手机拍起来。

临近中午我们去迎客松的一路上游客特别多,百步云梯上远看全是人——百步云梯在莲花峰西北麓的峭壁上。离“莲梗”不远处有两块巨石,一形如龟,一形如蛇,两石平行。在石壁上凿成的一百余级窄道从两石间穿过下行,从对面鳌鱼洞观看,窄道下临深渊,象靠在峭壁上的长梯,有云雾缭绕,十分险要。

附近的流动厕所很臭,丫头憋不住去上了一下,出来就干呕不止。

天都峰正实行封山,莲花峰照常开放,可是我们都爬不动了,只能从下面的幸福大道通过——莲花峰海拔1860米,我们已经多次远观她的美丽姿容:似一朵即将盛开的莲花,爬莲花峰的游人形容就像在莲梗上数莲瓣,到达峰顶有香沙井,可一览众山小,是鸟瞰黄山壮丽全景的理想之地。我们对着她望洋兴叹——来了也攀不了,全都败兵残将啦。另外我很纳闷:这里大多山峰都是硬线条,刀削一般,为什么莲花峰独显出弧线的柔美,巨型鹅卵石堆砌一般,难道风雨的侵蚀有啥不一样吗?

到达迎客松时一看全是游客,我们打消了在此用餐的念头。同事赵问:“这大名鼎鼎的迎客松在黄山不是到处都是吗?有什么稀奇呀?”我也不知其所以然,黄山松一般都是在向阳面长出平行枝干犹如迎接客人的手臂一般,沿途更见过二连体,三连体甚至四连体的奇松,这两颗迎客松我实在看不出有什么独特之处。倒是石壁上朱德元帅的题字“风景如画”让我有些意外,印象中文化程度不是很高的元帅书法其实不坏啊。

因人多体乏我们决定不按计划玩到傍晚下山了,提前就在迎客松下面的玉屏索道下山。

缆车内我们观赏到前山的全景,也算是劳累后的快乐。

[黄山宏村游记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