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有关猴年的典故(热门20篇)

浏览

2476

作文

1000

历史典故《猎户失弓》_500字

全文共 429 字

+ 加入清单

楚国有一个猎户,一天上山打猎回来,发现自己的弓丢了。家人催促他赶快上山找回来,可猎户却若无其事地说:“算了,楚人丢了,楚人捡,还去找什么?”

这件事传到了鲁国,孔子说:“如果去掉一个‘楚’字,成为‘人丢了,人捡’,就更有意义了。”

后来,老子也知道了这件事,他说:“如果再去掉一个‘人’字,成为‘丢了,捡了’,其意义就更大了。”

素材解读:

猎户、孔子和老子三人,表现了三个层次的胸襟,三个层次的胸襟体现了三种思想境界。猎人面对损失,想到只要是国人能从自己的损失中获利就不是损失,这是胸怀全国的思想境界;儒家的祖师爷孔子的思想境界更高,他认为只要有人能从自己的损失中获得利益,都不是损失,这是胸怀世界的思想境界;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的思想境界最高,他认为自己的损失无论能使任何东西获利都不算损失,这种境界已经超出人的范围了。无论哪一种境界,这都启示我们:一事当前,应当抬高视野,尽量把目光投得更远些;拉宽心境,尽量把心胸放得更宽些。这样,我们的内心也就更加宽松自由了。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百鸟朝凤的典故

全文共 345 字

+ 加入清单

很久很久以前,凤凰只是一只很不起眼的小,羽毛也很平常,丝毫不像传说中的那般光彩夺目。但它有一个优点:它很勤劳,不像别的鸟那样吃饱了就知道玩,而是从早到晚忙个不停,将别的鸟扔掉的果实都一颗一颗捡起来,收藏在洞里。

这有什么意思呀?这不是财迷精,大傻瓜吗?可别小看了这种贮藏食物的行为,到了一定的时候,它可发挥大用处了!

果然,有一年,森林大旱。鸟儿们觅不到食物,都饿的头昏眼花,快支撑不下去了。这时,凤凰急忙打开山洞,把自己多年积存下来的干果和草籽拿出来分给大家,和大家共渡难关。

旱灾过后,为了感谢凤凰的救命之恩,鸟儿们都从自己身上选了一根最漂亮的羽毛拔下来,制成了一件光彩耀眼的百鸟衣献给凤凰,并一致推举它为鸟王。

以后,每逢凤凰生日之时,四面八方的鸟儿都会飞来向凤凰表示祝贺,这就是百鸟朝凤。

展开阅读全文

篇2:蒋干盗书的典故

全文共 1352 字

+ 加入清单

蒋干是三国演义中的人物。而今天小编要给大家分享的就是蒋干盗书的典故,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蒋干盗书,这个故事发生在三国赤壁大战前夕,曹操亲率百万大军,驻扎在长江北岸,意欲横渡长江,直下东吴。东吴都督周瑜也带兵与曹军隔江对峙,双方剑拔弩张。曹操手下的谋士蒋干,因自幼和周瑜同窗读书,便向曹操毛遂自荐,要过江到东吴去作说客,劝降周瑜。结果周瑜设下计策,令蒋干盗得假冒曹操水军都督蔡瑁、张允写给周瑜的降书。蒋干献书曹操,令斩了蔡瑁、张允。后来蒋干盗书用来比喻中别人的反间计。

背景

这个故事发生在三国赤壁大战前夕,曹操亲率百万大军,驻扎在长江北岸意欲横渡长江直下东吴。东吴都督周瑜也带兵与曹军隔江对峙,双方剑拔弩张,准备大战一场。

起因

蒋干,字子翼,是曹操手下的谋士。他因自幼和周瑜同窗读书,便向曹操毛遂自荐,要过江到东吴去作说客,劝降周瑜,免得大动干戈。曹操闻知大喜,亲自置酒为蒋干送行。

经过

这天,周瑜正在帐中议事,部下传报“故人蒋干相访”。周瑜闻讯,已经猜出蒋干来意,他眉头一皱,计上心来,连忙吩咐众将依计而行,随后带着众人亲出帐门迎接。二人相见,寒暄一番,周瑜挽着蒋干手臂同入大帐,设盛宴款待蒋干,请文武官员都来作陪。席上,周瑜解下佩剑交给太史慈,命他掌剑监酒,吩咐道:“蒋干和我是同窗契友,虽从江北到此,却不是曹操的说客,诸位不要心疑。今日宴席之上,只准共叙朋友旧交,有人提起两家战事,即席斩首!”蒋干听了,面色如土,哪敢多言!周瑜又对蒋干说道:“我自领兵以来,滴酒不饮,今日故友相会,正是:江上遇良友,军中会故知。定要喝它个一醉方休!”说罢,传令奏起军中得胜之乐,开怀畅饮。

酒至半酣,周瑜举杯祝酒道:“在座各位,都是江东豪杰,今日之会,可称作群英会!真是—同窗契友会‘群英’,江东豪杰逞威风!”随后,乘着酒兴,起身舞剑作歌:“丈夫处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慰平生兮吾将醉,吾将醉兮发狂吟。”

直喝得酩酊大醉。宴罢,蒋干扶着周瑜回到帐中,周瑜说道:“很久没和子翼兄共寝,今夜要同榻而眠。”说着,朦朦胧胧地睡去。蒋干心中有事,想起在曹操面前曾经夸下海口,不知回去如何交代,听听外面鼓打二更,哪里还睡得着?他见周瑜鼾声如雷,便摸到桌前,拿起一叠文书偷看起来。正翻着,忽见里面有一封书信,细看却是曹操的水军都督蔡瑁、张允写给周瑜的降书。蒋干看罢,大吃一惊,慌忙把信藏在衣内。再要翻其它文书,却听周瑜梦中呓语:“子翼,我数日之内,定叫你看曹操首级!”蒋干口中含糊答应着,连忙吹了灯,匆匆睡下。

清晨,有人入帐叫醒周瑜,说道:“江北有人来……”周瑜急忙止住他,看看蒋干,蒋干只装熟睡。周瑜和那人轻轻走出帐外,又听那人低声说道:“蔡瑁、张允说,现在还不能下手……”声音越来越低。蒋干心中着急,可又不敢乱动。不一会儿,周瑜回来躺下睡了。蒋干怕惊动周瑜,等周瑜睡熟,偷偷地爬起来,径直走出军营,守营军士也不阻拦。他来到江边,寻着小船,飞一般驰过长江,回见曹操。

周瑜的计谋

其实,这一切都是周瑜定下的反间计。他知道曹军中只有蔡、张二将精通水战,便设下此计,想借曹操之手杀掉这两个人。曹操果真上了当,斩了蔡瑁、张允。等到众人将蔡瑁、张允的头送上时,曹操才省悟过来,已经晚了,只好另换了两个水军都督。结果,赤壁一战,曹操水军一败涂地。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历史经典故事读后感300字

全文共 346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读了一个成语故事:《叶公好龙》。

这个故事主要讲:古时候有一个人叫叶公。叶公非常喜欢龙,又因为他生活在富贵家庭中,家里所有的东西都是上等的,所以他的衣服上、帽子上、鞋子上、家里的柱子上、被子上、枕头上……家里上上下下的东西,都刺有龙的图案。一转眼,五年过去了。这五年里,叶公一家平平安安,生活地非常幸福。可是,叶公一家并不知道:天上的真龙知道,叶公一家既然这么喜欢我,那见到真龙……岂不是更喜欢了吗?好!就这么决定了,我明天下凡去见一见那个名叫叶公的人!第二天,真龙来到了叶公的家里,透过窗户看到了正在呼呼大睡的叶公,叶公也被这如此巨大的呼吸声吵醒了,一看,两眼直冒金心,吓晕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些人只是表面上喜欢某样东西,并不是发自内心的喜欢某样东西,所以小朋友千万不要学叶公哦!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典故故事

全文共 609 字

+ 加入清单

司马昭是三国时魏国人,他父亲名叫司马懿,是魏国的大将。魏文帝曹丕死后,魏国的大权实际上落到司马懿手里。

司马懿死后,大儿子司马师辅助十三岁的皇帝曹髦,权势比司马懿更大,但没多久,司马师就病死了。司马师在病重的时候,便把一切权力交给了弟弟司马昭。

司马昭总揽大权后,野心更大,总想取代曹髦。他不断铲除异己,打击政敌。年轻的曹髦知道自己即便做"傀儡"皇帝也休想当长,迟早会被司马昭除掉,就打算铤而走险,用突然袭击的办法,干掉司马昭。

一天,曹髦把跟随自己的心腹大臣找来,对他们说:"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也。我不能白白忍受被推翻的耻辱,我要你们同我一道去讨伐他。"几位大臣知道这样做等于是飞蛾投火,都劝他暂时忍耐。在场的一个叫王经的对曹髦说:"当今大权落在司马昭手里,满朝文武都是他的人;君王您力量软弱,莽撞行动,后果不堪设想,应该慎重考虑。"

曹髦不接受劝告,亲自率领左右仆从、侍卫数百人去袭击司马昭。谁知大臣中早有人把这消息报告了司马昭。司马昭立即派兵阻截,把曹髦杀掉了。

后来,人们用"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来说明阴谋家的野心非常明显,已为人所共知。

典故】高贵乡公卒 晋·陈寿《三国志·魏志·高贵乡公传》司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 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

【释义】比喻人所共知的野心。

【用法】作主语、宾语;指人所共知的野心

【近义词】路人皆知

【成语例句】

◎ 袁世凯帝制自为,已经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了。

[历史典故:司马昭之心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历史典故:围魏救赵

全文共 803 字

+ 加入清单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释义】原指战国时齐军用围攻魏国的方法,迫使魏国撤回攻赵部队而使赵国得救。后指袭击敌人后方的据点以迫使进攻之敌撤退的战术。

历史典故

齐威王三年,魏惠王想一泄失去中山的仇恨,便派大将庞涓前去攻打。魏将庞涓认为中山不过弹丸之地,距离赵国又很近,不如直接攻打赵国的都城邯郸,既能解旧恨又能削弱赵国,可谓一举两得。于是,魏惠王调拨五百战车,由庞涓率领,直奔赵国。

庞涓治军有方,军队战无不胜,很快便包围了赵国的都城邯郸,赵国形势危急。第二年,赵国迫于无奈只得向齐国求救。齐威王任命田忌做主将,孙膑做军师,领兵前往救援。

田忌与孙膑率兵进入魏赵交界之地,田忌本来打算领军直接去赵国与魏军作战,孙膑制止说:“如今魏赵两国相互攻打,魏国的精锐部队必定在国外精疲力竭,老弱残兵在国内疲惫不堪。你不如率领军队火速向魏国的国都大梁挺进,占据它的交通要道,冲击它军备空虚的地方,魏国国都被围困,魏王肯定会下令庞涓放弃攻打赵国而回兵自救。我们再在庞涓回师的必经之路,中途伏击他,必定可以大获全胜。这样,我们不但可以一举解救赵国之围,而且可坐收魏国自行挫败的成果。”

田忌听取了孙膑的意见,出兵围困魏国的都城大梁,魏王果然下令庞涓回军自救。庞涓收到魏王的命令后,丢掉粮草辎重,星夜从赵国撤军回国。孙膑预先在魏军回国的必经之地桂陵设下埋伏,当魏军经过时,齐军突然出击,大败魏军。齐国军队大胜,赵国的危机也相应解除了。

【成长心语】

两点之间直线最短。这样的定理在科学研究领域,是成立的,但它并不一定适用于现实生活中。当我们身陷困境时,与对手发生正面的冲突,以此来解决问题,固然是一种方法,不过绝不是最聪明的方法。身处困境之中,只要我们不被自己的处境吓倒,静下心来,认真寻找对手的软肋,绕过对手的正面攻击,从其软肋下手,一样可以摆脱困境,甚至还有可能转败为胜。所以,有些时候,两点之间“曲线”最短。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有关于张骞通西域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1807 字

+ 加入清单

汉武帝初年的时候,匈奴中有人投降了汉朝。汉武帝从他们的谈话中知道一点西域(今新疆和新疆以西一带)的情况。他们说有一个月氏(音yuè-zhī)国,被匈奴打败,向西逃去,定居在西域一带。他们跟匈奴有仇,想要报复,就是没有人帮助他们。

汉武帝想,月氏既然在匈奴西边。汉朝如果能跟月氏联合起来,切断匈奴跟西域各国的联系,这不是等于切断了匈奴的右胳膊吗?

于是,他下了一道诏书,征求能干的人到月氏去联络。当时,谁也不知道月氏国在哪儿,也不知道有多远。要担负这个任务,可得有很大的勇气。

有个年青的郎中(官名)张骞(音qiān),觉得这是一件有意义的事,首先应征。有他一带头,别的人胆子也大了,有一百名勇士应了征。有个在长安的匈奴族人叫堂邑父,也愿意跟张骞一块儿去找月氏国。

公元前138年,汉武帝就派张骞带着一百多个人出发去找月氏。但是要到月氏,一定要经过匈奴占领的地界。张骞他们小心地走了几天,还是被匈奴兵发现围住了,全都做了俘虏。

匈奴人没有杀他们,只是派人把他们分散开来管住,只有堂邑父跟张骞住在一起,一住就是十多年。

日子久了,匈奴对他们管得不那么严。张骞跟堂邑父商量了一下,瞅匈奴人不防备,骑上两匹快马逃了。

他们一直向西跑了几十天,吃尽苦头,逃出了匈奴地界,没找到月氏,却闯进了另一个国家叫大宛(在今中亚细亚)。

大宛和匈奴是近邻,当地人懂得匈奴话。张骞和堂邑父都能说匈奴话,交谈起来很方便。他们见了大宛王,大宛王早就听说汉朝是个富饶强盛的大国,这回儿听到汉朝的使者到了,很欢迎他们,并且派人护送他们到康居(约在今巴尔喀什湖和咸海之间),再由康居到了月氏。

月氏被匈奴打败了以后,迁到大夏(今阿富汗北部)附近建立了大月氏国,不想再跟匈奴作战。大月氏国王听了张骞的话,不感兴趣,但是因为张骞是个汉朝的使者,也很有礼貌地接待他。

张骞和堂邑父在大月氏住了一年多,还到大夏去了一次,看到了许多从未见到过的东西。但是他们没能说服大月氏国共同对付匈奴,只好回来。经过匈奴地界,又被扣押了一段时间,幸好匈奴发生了内乱,才逃出来回到长安。

张骞在外面足足过了十三年才回来。汉武帝认为他立了大功,封他做太中大夫。

张骞向汉武帝详细报告了西域各国的情况。他说:我在大夏看见邛山(在今四川省,邛音qióng)出产的竹杖和蜀地(今四川成都)出产的细布。当地的人说这些东西是商人从天竺(就是现在的印度)贩来的。他认为既然天竺可以买到蜀地的东西,一定离开蜀地不远。

汉武帝就派张骞为使者,带着礼物从蜀地出发,去结交天竺。张骞把人马分为四队,分头去找天竺。四路人马各走了两千里地,都没有找到。有的被当地的部族打回来了。

往南走的一队人马到了昆明,也给挡住了。汉朝的使者绕过昆明,到了滇越(在今云南东部)。滇越国王的上代原是楚国人,已经有好几代跟中原隔绝了。他愿意帮助张骞找道去天竺,可是昆明在中间挡住,没能过去。

张骞回到长安,汉武帝认为他虽然没有找到天竺,但是结交了一个一直没有联系过的滇越,也很满意。

到了卫青、霍去病消灭了匈奴兵主力,匈奴逃往大沙漠北面以后,西域一带许多国家看到匈奴失了势,都不愿意向匈奴进贡纳税。汉武帝趁这个机会再派张骞去通西域。公元前119年,张骞和他的几个副手,拿着汉朝的旌节,带着三百个勇士,每人两匹马,还带着一万多头牛羊和黄金、钱币、绸缎、布帛等礼物去结交西域。

张骞到了乌孙(在新疆境内),乌孙王出来迎接。张骞送了他一份厚礼,建议两国结为亲戚,共同对付匈奴。乌孙王只知道汉朝离乌孙很远,可不知道汉朝的兵力有多少强。他想得到汉朝的帮助,又不敢得罪匈奴,因此乌孙君臣对共同对付匈奴这件事商议了几天,还是决定不下来。

张骞恐怕耽误日子,打发他的副手们带着礼物,分别去联络大宛、大月氏、于阗(在今新疆和田一带,阗音tián)等国。

乌孙王还派了几个翻译帮助他们。

这许多副手去了好些日子还没回来。乌孙王先送张骞回到长安,他派了几十个人跟张骞一起到长安参观,还带了几十匹高头大马送给汉朝。

汉武帝见了他们已经很高兴了,又瞧见了乌孙王送的大马,格外优待乌孙使者。

过了一年,张骞害病死了。张骞派到西域各国去的副手也陆续回到长安。副手们把到过的地方合起一算,总共到过三十六国。

打那以后,汉武帝每年都派使节去访问西域各国,汉朝和西域各国建立了友好交往。西域派来的使节和商人也络绎不绝。中国的丝和丝织品,经过西域运到西亚,再转运到欧洲,后来人们把这条路线称作丝绸之路。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倚门倚闾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795 字

+ 加入清单

倚门倚闾的历史典故让我们知道了母爱是滋润我们生命的水,不可或缺。下面是小编分享的具体典故,一起来看一下吧。

【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齐策六》。

【释义】闾:古代里巷的门。形容父母盼望子女归来的迫切心情。

【历史典故】

战国齐湣王时,燕、秦等国联合攻齐,燕将乐毅领兵侵入齐都临淄,齐湣王逃亡卫国。楚国派大将淖齿率领军队前去援助齐国,其实楚国并非真心救齐,淖齿杀死了齐湣王,和燕国分占齐国领土和宝器。直到田单大破燕军,才收复了齐国的失地。

齐王的宗族王孙贾,十五岁就被召进宫当齐王的侍臣。他母亲很爱他,每当他入朝,总要再三叮嘱他早些回来。如果他回家晚了,母亲就会焦急地倚在门外等他。

齐湣王外逃时,王孙贾没有跟在身边,后来想要去寻找的时候,却失去了齐王的消息,于是便回家了。王孙贾的母亲见儿子回来了,便问他:“燕兵来了,你为何不保护齐王?”王孙贾回答说:“我不知道大王在什么地方。”

母亲听了很生气地说:“平时你早上出去,回来晚了,我都会倚在家门口等你;如果你傍晚出去,好半天不见回来,我更要到巷口去等你。你十五岁起就跟在大王身边,身为大王的侍臣,竟然不知道他去哪里了,那你还回家干什么!”王孙贾听了,很惭愧,连忙去寻找齐湣王,多方打听下落。当得知齐湣王已经被害时,立即号召百姓,宣誓起义,当场就有四百人响应。

【成长心语】

没有水的世界,生命荡然无存;没有母爱的世界,生命岌岌可危。面对母爱,任何语言似乎都是苍白的;面对母爱,任何艰难困苦都是不堪一击的。对母爱的鉴赏和领略,是我们一生永远做不完的作业。当你在外面玩疯了、忘记时间时,母亲一直站在门口等你回去;当你闹别扭不吃饭,母亲热了又热,只怕饿坏了你;当你过生日邀请同学来家里的时候,母亲忙前忙后,准备了丰盛的饮食,只为了让你与同学玩得开心……你平安、快乐,便是她最大的幸福。不要再嫌弃母亲唠叨,因为她的衰老是你成长的前提,感恩母亲,就从这一刻开始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关于猴年过春节的作文

全文共 1779 字

+ 加入清单

猴年春节的作文(一)

独在他乡过猴年,到了春节倍思亲。

远知亲人等我归,家中汤圆未空盘。

年三十快到了,让我们一起送走猪年,迎来猴年!

过年了,在他乡打工的外来务工人员都急急忙忙地做车赶回家可是老天是不是舍不得这些帮城市做出巨大贡献的人们,故意连着好几天下了好几场大雪,交通堵塞;飞机误班;公交停开;停留乘客,给外来务工人员回家来极大的困难。有的提前起程回家的人早已回到了家中,看到了自己的父母和兄弟姐妹,吃上了热腾腾的汤圆。饺子和年夜饭。尝到了回家团圆,幸福的甜美滋味。

可还有些人员,在途中就遭遇了暴风雪的厉害,被困在了公路上,雪地里。这时,正着急忙慌的人员在雪地中是进不得一步,退不了一脚啊。雪地里,小孩是又哭又闹,大人是又急又慌,正在这个时候,警察叔叔出现在人们的面前,倒开水,送食物,虽说现在是天寒地冻,但是人民警察的关怀送给了人们无比的温暖,让人们虽然在寒冷中等待,但是心早已暖洋洋的了。

人民警察不仅送被困在雪地里的人们食物和热水,还动用推土机,为困住的卡车开路,还有些路小的地方,警察叔叔们就冒着严寒,用铁铲一铲一铲地铲除冰雪。即使天气再怎么冷,警察叔叔还是不畏严寒,努力为这些困住的人员打开回家的幸福之路。

但是还有一些实在太晚了,就在他乡过年的人员,怀着思念亲人,思念家乡的心情,在当地和其他一些工友一起吃年夜饭,吃团团园园的汤圆,虽然吃年夜饭没和亲人在一起,但是还是会感受到过年和谐的气氛。和和美美,温温欣欣。

猴年到了,祝大家新年快乐,身体健康!

猴年过春节的作文(二)

猴年春节即将到来,家家户户都忙着置办年货,我老家也不例外。春节一大早就去买菜,买对联了。

我和外公准备好了,就上了一辆前往集市的车。车上的人实在是太多了,门都关不上。虽然挤了点,但人人脸上都挂着灿烂的笑容。

下了车,我一下子被热闹的景象吸引了,外公把我拉了过说:“涵涵,我们要先去买一只公鸡,下午祭祖用。”我们来到一个活鸡摊前,外公一眼就看中了一只大公鸡,二话没说就买了下来,外公虽然不是拐弯抹角的人,却没有这么痛快过。接着我们买了剩下的菜,对联,就满载而归了。

回到老家,外公就去杀鸡了,剩下的就是外婆的拿手好戏了:烧饭,炒菜,只见她手起刀落,菜就切好了。再一炒。香香的小菜就好吃了,她又煮好了猪头和刚杀好的活鸡。()一小时后就开始祭祖了,我们都诚心的祭拜着,希望来年风调雨顺。晚上6点多,我们开始吃年夜饭了,一桌十几个菜,六个人吃。佳肴足够丰盛,菜色应有尽有,吃完饭。大家围着火炉取暖,烤着麻糍(当地小吃),看着春节晚会。半夜十点外婆端上了一碗碗羹,这羹是用鸡的肠,肝等做成的,好吃极了。

吃过羹,我们放起了烟花,只听轰一声巨响,烟花绽开了,有的像菊花盛开,有的像芙蓉出水,有的像流星划过。花放完了,小烟花也不示弱。它花样繁多,精彩万分。虽无花那般壮观,但小得精致。

这个猴年春节过得如此丰富多彩,这是中华民族与多少海外同胞的共同节日,也是华夏民族五千年的传统,我们不变的记忆。

猴年过春节的作文(三)

提起过年,想必大家想到的是门外放着烟花爆竹,屋内全家人其乐融融地吃着年夜饭。以往,我都是这样过年的,可今年却不是如此。

今年春节前夕,我与父母前往日本旅游。过年的时候,我正在富士山上观光。在异国他乡过年确实别有一番韵味,可我似乎觉得少了点鞭炮声,少了点吃团圆饭的气氛……

因为没有那熟悉的过年氛围而心情有些不好的我,只好通过看山上的美景来消除心中的郁闷。我慢慢地向前走去,周围的大树像披了一身银装似的改了一层雪,大地也蒙上晶莹剔透的雪砂,而此时的天上飞舞着雪花。漫步在这冰天雪地中,偶然发现一朵颜色鲜艳的小花让我异常欣喜。

继续前行,山旁的石头上并没有雪花,那石头被大自然刻出了一个个圆润的小孔。看到这些山石,我情不自禁地想起了“石色仓润,石骨奥巧”这句诗。周围的石头被大自然做出了各种形状,有的如同二龙戏珠,有的如同二虎争食,还有的仿佛一棵棵奇形怪状的树木,真是让我大开眼界。

走到半山腰的一个观景台,我从高处俯视那些走过的路,品味着“一览众山小”的滋味。在这异国他乡,我立下了新年志愿。过了年就是春天了,“春风得意猴蹄疾”映入我的脑海,我希望自己能像诗句中所说的一样猴到成功。

这次过年虽不像以往那样热闹,可有着许多值得我回忆的事,而此时的我正如诗句描写的“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茫然”。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历史典故:武则天当女皇帝的由来

全文共 2038 字

+ 加入清单

导读: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那便是武则天。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搜索整理的历史典故,欢迎参考阅读!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唐高宗李治即位后,做了又一件震动朝野的事,那就是他执意废掉了原来的皇后王氏,改立他宠爱的武昭仪为皇后。这位武昭仪后来就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则天是她退位后,唐中宗给她上的尊号,也是她死后的谥号。

武则天十四岁时,被唐太宗召入宫,封为才人(唐代一种妃嫔的称号),赐号武媚。她称帝后,又特地造了一个“瞾”字作为自己的名字,表示日月当空的意思。

唐太宗病死后,武则天等妃嫔被遣送到感业寺当尼姑。高宗李治在当太子时,就在太宗宫中见过武则天,彼此倾心。高宗即位后,有一天到感业寺拜佛,与武则天再次相见。武则天一面跪接,一面禁不住哭泣起来。高宗很感动,就想找机会把她接入宫中。

高宗的皇后王氏性情高傲,对上不肯奉承皇帝,对下人也不知体贴,再加上没有生育皇子,已被冷落多年。高宗的淑妃萧氏生有一子,封雍王,深受皇帝宠爱。当时后妃之间的争斗越演越激烈。王皇后知道高宗思念武氏,就想利用武则天来打击萧淑妃。她派人让武则天留起头发,后来又把武则天接进宫中。高宗见了正合心意,就将武则天封为昭仪,越来越宠爱她。

武则天从小就聪明,有智谋。当年她被征召入宫时,母亲为她送别,哭得很伤心。武则天却神色自若地说:“我去见皇帝怎知不是福分呢,何必像小儿女那样悲伤。”她母亲倒不好意思再哭了。武则天还有很好的文史知识修养,爱好文学、书法。她出众的才华,使得只知道为争宠而争斗的皇后、淑妃,在她面前相形见绌。高宗便产生了废黜王皇后,改立武则天的心思。

高宗知道,改立皇后是件大事,必须听取长孙无忌、褚遂良等老臣的意见,因为他们是太宗临终时托付过后事的顾命大臣。为此,他还亲自到长孙无忌家去说明心愿。但长孙无忌和褚遂良都坚决反对,他们认为王皇后出身名门,是太宗皇帝为李治迎娶的,不能轻易废掉;就是要改立皇后,也应当从名门望族中选择更好的女子。武则天的父亲,当年只是一个木材商人,只是因

他们的意见,代表的是士族地主阶级的利益,而武则天代表的则是庶族地主阶级。从南北朝以后,士族地主阶级的势力就在不断跌落,庶族地主阶级的势力则在不断上升。而唐高宗当时又想摆脱顾命大臣对他的控制,这就使他必然要依靠有才干的,但是庶族出身的武则天。

一天,属于元老派的李入朝觐见高宗。高宗便问他:“朕想立武昭仪为皇后,可是褚遂良很固执,坚持认为不可。他是顾命大臣,事情弄到这样,该怎么办?”

李回答说:“改立皇后是陛下的家务事,何必去问外人!”

听了李的回答,李治便下定了改立皇后的决心。公元655年,高宗李治下诏,将王皇后和萧淑妃都废为庶人,打入冷宫;将武则天封为皇后;又将那些反对此事的大臣或诛杀,或放逐,连他的舅父、顾命大臣长孙无忌也被逼自杀。

高宗在公元660年以后,头晕病日益加重,使他不能正常地处理朝政。武则天对政治很有兴趣,而且权力欲也很强,因此百官的奏章常由她代批。从此以后,武则天便参与国政。她极力树立自己的权威,不久就凌驾于高宗之上。高宗心里很不痛快,西台侍郎上官仪便对高宗说:“皇后专权,有失民心,请陛下废黜她。”高宗就让上官仪起草废后的诏书。

不料,此事立刻被人通报给武则天。武则天闻讯赶来,厉声责问高宗。高宗吓得把责任一古脑儿推在上官仪身上。不久,武则天就找了一个罪名,杀掉了上官仪。

从此以后,高宗上朝,武后垂帘并坐。不论大小政事,都由武后说了算。公元674年,高宗称tian皇,武后称天后,朝廷内外,将他们二人并称为“二圣”。

公元683年,唐高宗病亡。武则天先立儿子李显为帝,就是唐中宗。但中宗只是个傀儡,所有朝廷大事都由武则天说了算。中宗很不甘心,便自作主张,把皇后的父亲从小小的参军提升为刺史,并打算再把他提升为侍中。

武则天对此十分愤怒,立刻把中宗贬为庐陵王,另立豫王李旦为帝。但只过了半年多,她又把睿宗李旦废了,改元为光宅,亲自掌握朝政,并重用武氏家族。武则天随便地废立皇帝,是对封建社会男权的挑战,也是传统的男尊女卑思想不能容忍的;加上武氏家族仗着她的势力横行霸道,李唐皇族人人自危,因此引起一些人公开反对她。

先是徐敬业、骆宾王等人在扬州揭竿而起,他们公开提出口号:****武太后专权,拥护李显复位。不几天就聚集了十万之众,攻占了润州(治所在今江苏镇江)、淮阴等地。为了号召全国响应,作为唐代着名文学家的骆宾王,还亲笔写了讨伐武则天的檄文。这篇檄文是一篇文采飞扬、脍炙人口的好文章,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称颂。檄文中,有些文字把武则天责骂得非常厉害,但武则天看了以后却赞不绝口。她不仅不生气,反而认为朝廷没能任用骆宾王,实在是“宰相之过”。由此可见这位女皇帝的胸襟肚量。

武则天派大将军李孝逸,率领三十万大军,镇压了徐敬业。此后又有唐宗室诸王起兵,反对武则天,但也被武则天镇压了。

公元690年九月,武则天将国号改为周,自己加尊号“圣神皇帝”。就这样,她成了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登上皇帝宝座的女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杯弓蛇影的历史典故_800字

全文共 700 字

+ 加入清单

杯弓蛇影:抛却疑虑,寻找生命中的陽光

【出处】《晋书·乐广传》。

【释义】将映在酒杯里的弓影误认为是蛇。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惧,自己吓唬自己。

历史典故

西晋时期,有个做官的人叫乐广。他有一位好朋友,一有空就到他家里来聊天。很长一段时间,这位朋友也没有来。乐广十分惦念,就前去看望。到了之后,他发现朋友半坐地倚在床上,脸色蜡黄,这才知道朋友生病了。追问病因,朋友支支吾吾地不肯说,经过再三询问后,朋友才说:“那天在你家喝酒,看见酒杯里有一条青皮红花的小蛇在游动。当时恶心极了,出于礼貌,只得闭着眼睛喝了下去。从此以后,就老觉得肚子里有条小蛇在乱窜,什么东西也吃不下。”

乐广心想,酒杯里怎么会有蛇呢?回到家中,他在客厅里踱来踱去,分析原因。他看见墙上挂着一张青漆红纹雕弓,心里一动。他斟了一杯酒,放在桌子上,移动了几下,终于看见那张雕弓的影子清晰地投映在酒杯中,随着酒液的晃动,就像一条青皮红花的小蛇在游动。

这下真相大白了,乐广把朋友接到家中,让他仍旧坐在上次的位置上,仍旧用上次的酒杯为他斟了满满一杯酒,问道:“您再看看酒杯中有什么东西?”那个朋友低头一看,立刻惊叫起来:“蛇!蛇!又是一条青皮红花的小蛇!”乐广大笑,指着墙壁上的雕弓说:“您看看那是什么?”朋友看看雕弓,再看看杯中的蛇影,恍然大悟,顿时觉得浑身轻松,心病也全消了。

【成长心语】

乐广的朋友因为一条“英须有”的小蛇而整日忧虑,就如忧天的杞人一样。试想在一个人的酒杯里,怎么可能出现小蛇呢?疑虑是天空中的陰霾,只有及时驱除疑虑,才能看到万里晴空。多疑对人的身心是一种无形的伤害,会使人疑神疑鬼,患上心病。我们的生命需要的是陽光,而不是乌云。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历史典故:照葫芦画瓢

全文共 316 字

+ 加入清单

【拼音】zhào hú lu huà piáo

【成语故事】宋朝初年,翰林学士陶谷自以为文笔高超、才能出众,想好好表现一下升职,他劝宋太祖重视文字工作。赵匡胤以为他的工作只是抄写而已,说是依样画葫芦。陶谷的目的没有达到,就在住处墙上题诗:“堪笑翰林陶学士,年年依样画葫芦”。

典故】太祖笑曰:‘颇闻翰林草制,皆检前人旧本,改换词语,此乃俗所谓‘依样画葫芦’耳,何宣力之有?’ 宋·魏泰《东轩笔录》第一卷

【释义】比喻照着样子模仿。

【用法】作谓语、宾语;指模仿

【近义词】依样画葫芦、照猫画虎

【成语造句】

◎ 他最擅长照葫芦画瓢了。

◎ 这是因为原经字小模糊,伪造者照葫芦画瓢地临摹,虽力图作到形似,但笔画已距真迹甚远。

[历史典故:照葫芦画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历史典故:中流击楫

全文共 967 字

+ 加入清单

中流击楫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zhōng liú jī jí,比喻立志奋发图强。不妨看看历史典故。以下仅供参考!

【出处】《晋书·祖逖传》。

【释义】中流:河流的中央;击:敲打;楫:船桨。渡河时在河流的中央拍打船桨。比喻收复失地,报效国家的激昂之气。

【历史典故】

祖逖原本出身于西晋末年的北方大族,后来家道中落。在当时的乱世之中,祖逖带了几百乡亲来到淮河流域一带。在逃难的过程中,祖逖主动把自己的车马让给老弱有病的人,把自己的粮食、衣服也分给大家。乡亲们都十分敬重他。

不久,逃难的人群来到了泗口(今江苏靖江北)。这时,祖逖手下已经聚集了一批壮士。他们都是背井离乡的人。大家眼看着自己的家园被外族侵占,都很愤恨,见祖逖是一个胸怀大志的人,就推选祖逖做了首领,希望祖逖带领他们早日打回家乡去。

当时,司马睿还没有即位做皇帝,祖逖曾劝说他领兵收复失地,司马睿当时并没有收复中原的打算,但听祖逖说得慷慨激昂,也不好推辞,就勉强答应了祖逖的请求,并派他做豫州(今河南东部和安徽北部)刺史,拨给他一千个人吃的粮食和三千匹布,但不给他战衣和兵器,还让他自己想办法集结士兵。

祖逖带着随同他一起来的几百乡亲,组成一支队伍,横渡长江。船到江心的时候,祖逖拿着船桨,在船舷边拍打,向大家发誓说:“我祖逖如果不能扫平占领中原的敌人,绝不再过这条大江!”他激昂的声调和豪壮的气概,使随行的壮士个个感动,人人激奋。

到了淮陰,祖逖停了下来,一面制造兵器,一面招兵买马,等到聚集了两千多人马后,才向北进发。当时,长江以北的不少豪强地主,趁中原大乱的机会,占据堡坞,互相争夺。祖逖说服他们停止内争,随他一起北伐,祖逖的威望越来越高。

祖逖的军队一路上得到人民的支持,迅速收复了许多失地。后来,祖逖收复了黄河以南的大部分领土,许多敌军也陆续向祖逖投降。晋元帝即位后,觉得祖逖功劳太大,于是封他为镇西将军以节制其权力。

【成长心语】

孔子说:言必信,行必果。说话要守信用,做事一定要有始有终,绝不能半途而废。祖狄以他自己的微薄之力实现了自己的誓言,实现了对自己、对众人的承诺。他也让我们领悟到了誓言的真谛,它不应该是一种决心,而应该是一种实际的行动与作为。当你想要许下誓言的时候,请先想想你真的愿意去做吗?你真的有能力去做吗?我们每个人都有义务,去维护誓言的可信度。

[历史典故:中流击楫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愚公移山典故

全文共 537 字

+ 加入清单

传说古时候有两座大山,一座叫太行山,一座叫王屋山。那里的北山住着一位老人名叫愚公,快90岁了。他每次出门,都因被这两座大山阻隔,要绕很大的圈子,才能到南方去。 一天,他把全家人召集起来,说:“我准备与你们一起,用毕生的精力来搬掉太行山和王屋山,修一条通向南方的大道。你们说好吗!”,大家都表示赞成,但愚公的老伴提出了一个问题:“我们大家的力量加起来,还不能搬移一座小山,又怎能把太行、王屋两座大山搬掉呢?再说,把那些挖出来的泥土和石块放到哪里去呢?”,讨论下来大家认为,可以把挖出来的泥土和石块扔到东方的海边和北方最远的地方。 第二天一早,愚公带着儿孙们开始挖山。虽然一家人每天挖不了多少,但他们还是坚持挖。直到换季节的时候,才回家一次。 有个名叫智叟的老人得知这件事后,特地来劝愚公说:“你这样做太不聪明了,凭你这有限的精力,又怎能把这两座山挖平呢?”愚公回答说:“你这个人太顽固了,简直无法开导,即使我死了,还有我的儿子在这里。儿子死了,还有孙子,孙子又生孩子,孩子又生儿子。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而山却不会再增高,为什么挖不平呢?”,当时山神见愚公他们挖山不止,便向上帝报告了这件事。上帝被愚公的精神感动,派了两个大力神下凡,把两座山背走。从此,这里不再有高山阻隔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关于张仪拆散联盟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1367 字

+ 加入清单

自从孙膑打败魏军,魏国失了势,秦国却越来越强大。秦孝公死后,他儿子秦惠文王掌了权,不断扩张势力,引起了其他六国的恐慌。怎样对付秦国的进攻呢?有一些政客帮六国出主意,主张六国结成联盟,联合抗秦。这种政策叫做“合纵”。还有一些政客帮助秦国到各国游说,要他们靠拢秦国,去攻击别的国家。这种政策叫做“连横”。其实这些政客并没有固定的政治主张,不过凭他们能说会道的嘴皮子混饭吃。不管哪国诸侯,不管哪种主张,只要谁能给他做大官就行。

在这些政客中,最出名的要数张仪。张仪是魏国人,在魏国穷困潦倒,跑到楚国去游说,楚王没接见他。楚国的令尹把他留在家里作门客。有一次,令尹家里丢失了一块名贵的璧。令尹家看张仪穷,怀疑璧是被张仪偷去的,把张仪抓起来打个半死。

张仪垂头丧气回到家里,他妻子抚摸着张仪满身伤痕,心疼地说:“你要是不读书,不出去谋官做,哪会受这样的委屈!”

张仪张开嘴,问妻子说:“我的舌头还在吗?”

妻子说:“舌头当然还长着。”

张仪说:“只要舌头在,就不愁没有出路。”

后来,张仪到了秦国,凭他的口才,果然得到秦惠文王的信任,当上了秦国的相国。这时候,六国正在组织合纵。公元前318年,楚、赵、魏、韩、燕五国组成一支联军,攻打秦国的函谷关。其实,五国之间内部也有矛盾,不肯齐心协力。经不起秦军一反击,五国联军就失败了。

在六国之中,齐、楚两国是大国。张仪认为要实行“连横”,非把齐国和楚国的联盟拆散不可。他向秦惠文王献了个计策,就被派到楚国去了。

张仪到了楚国,先拿贵重的礼物送给楚怀王手下的宠臣靳尚,求见楚怀王。

楚怀王听到张仪的名声很大,认真地接待他,并且向张仪请教。

张仪说:“秦王特地派我来跟贵国交好。要是大王下决心跟齐国断交,秦王不但情愿跟贵国永远和好,还愿意把商于(今河南淅川县西南)一带六百里的土地献给贵国。这样一来,既削弱了齐国的势力,又得了秦国的信任,岂不是两全其美。”

楚怀王是个糊涂虫,经张仪一游说,就挺高兴地说:“秦国要是真能这么办,我何必非要拉着齐国不撒手呢?”

楚国的大臣们听说有这样便宜事儿,都向楚怀王庆贺。只有陈轸提出反对意见。他对怀王说:“秦国为什么要把商于六百里地送给大王呢?还不是因为大王跟齐国订了盟约吗?楚国有了齐国作自己的盟国,秦国才不敢来欺负咱们。要是大王跟齐国绝交,秦国不来欺负楚国才怪呢。秦国如果真的愿意把商于的土地让给咱们,大王不妨打发人先去接收。等商于六百里土地到手以后,再跟齐国绝交也不算晚。”

楚怀王听信张仪的话,拒绝陈轸的忠告,一面跟齐国绝交,一面派人跟着张仪到秦国去接收商于。

齐宣王听说楚国同齐国绝交,马上打发使臣去见秦惠文王,约他一同进攻楚国。

楚国的使者到咸阳去接收商于,想不到张仪翻脸不认账,说:“没有这回事,大概是你们大王听错了吧。秦国的土地哪儿能轻易送人呢?我说的是六里,不是六百里,而且是我自己的封地,不是秦国的土地。”

使者回来一回报,气得楚怀王直翻白眼,发兵十万人攻打秦国。秦惠文王也发兵十万人迎战,同时还约了齐国助战。楚国一败涂地。十万人马只剩了两三万,不但商于六百里地没到手,连楚国汉中六百里的土地也给秦国夺了去。楚怀王只好忍气吞声地向秦国求和,楚国从此大伤元气。

张仪用欺骗手段收服了楚国,后来又先后到齐国、赵国、燕国,说服各国诸侯“连横”亲秦。这样,六国“合纵”联盟终于被张仪拆散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2024年春节辞猴年迎鸡年贺岁七字对联

全文共 664 字

+ 加入清单

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辞猴年鸡年贺岁七字对联的内容,欢迎大家查看。

上联:猴随腊去欣除旧 下联:鸡唤春来喜布新

上联:猴年送旧家家乐 下联:鸡历迎新处处歌

上联:猴棒才除千里雾 下联:鸡声又报万家春

上联:猴跃鸡鸣逢盛世 下联:莺歌燕舞庆新年

上联:新春消息鸡先报 下联:小院梅香鹊早知

上联:献岁金鸡鸣喜庆 下联:迎春紫燕舞祥和

上联:献岁鸡声融捷报 下联:迎春爆竹会佳音

上联:瑞雪纷飞年大有 下联:金鸡起舞岁平安

上联:瑞气盈门勤致富 下联:金鸡报晓广生财

上联:碧水清波观鸭泳 下联:竹篱农舍有鸡啼

上联:碧野千重铺锦绣 下联:金鸡一曲唱丰收

上联:舞剑闻鸡成大器 下联:擎旗纵马请长缨

上联:一夜春风来小院 下联:万家鸡韵报新春

上联:一世清明开盛纪 下联:百花烂漫缀鸡年

上联:一代风流兴大业 下联:满天曙色唱金鸡

上联:九州曙色金鸡唤 下联:四海春风紫燕掀

上联:大圣拨开千里雾 下联:雄鸡喜报万家春

上联:大圣建功归玉宇 下联:金鸡携福到神州

上联:大圣威威辞岁去 下联:雄鸡喔喔报春来

上联:大圣捧桃欣献寿 下联:金鸡破晓喜迎春

上联:大圣登天回上界 下联:金鸡接任到神州

上联:大圣荣归夸改革 下联:金鸡起舞颂升平

上联:大圣鸣金辞旧岁 下联:雄鸡唱晓庆新春

上联:千里莺歌春泛绿 下联:九州鸡唱日初红

上联:千重柳浪惊莺梦 下联:三遍鸡声破曙光

上联:千家新燕歌春韵 下联:元日雄鸡唱福音

上联:万里春光五彩画 下联:一声鸡韵九州春

上联:万家鸡叫普天锦 下联:一夜风和遍地春

上联:广厦闻鸡同起舞 下联:长征跃马共腾飞

上联:五更夜静金鸡唱 下联:八斗才高玉尺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历史典故:孟尝君的门客

全文共 1943 字

+ 加入清单

大家听过孟尝君养士的故事了吗?这个故事体现了战国时期对有知识分子即士大夫阶层求贤若渴的文化氛围。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历史典故:孟尝君的门客,欢迎阅读!

秦昭襄王为了拆散齐楚联盟,他使用两种手段。对楚国他用的是硬手段,对齐国他用的是软手段。他听说齐国最有势力的大臣是孟尝君,就邀请孟尝君上咸阳来,说是要拜他为丞相。

孟尝君是齐国的贵族,名叫田文。他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专门招收人才。凡是投奔到他门下来的,他都收留下来,供养他们。这种人叫做门客,也叫做食客。据说,孟尝君门下一共养了三千个食客。其中有许多人其实没有什么本领,只是混口饭吃。

孟尝君上咸阳去的时候,随身带了一大帮门客。秦昭襄王亲自欢迎他。孟尝君献上一件纯白的狐狸皮的袍子作见面礼。秦昭襄王知道这是很名贵的银狐皮,很高兴地把它藏在内库里。

秦昭襄王本来打算请孟尝君当丞相,有人对他说:“田文是齐国的贵族,手下人又多。他当了丞相,一定先替齐国打算,秦国不就危险了吗?”

秦昭襄王说:“那么,还是把他送回去吧。”

他们说:“他在这儿已经住了不少日子,秦国的情况他差不多全知道,哪儿能轻易放他回去呢?”

秦昭襄王就把孟尝君软禁起来。

孟尝君十分着急,他打听得秦王身边有个宠爱的妃子,就托人向她求救。那个妃子叫人传话说:“叫我跟大王说句话并不难,我只要一件银狐皮袍。”

孟尝君和手下的门客商量,说:“我就这么一件,已经送给秦王了,哪里还能要得回来呢?”

其中有个门客说:“我有办法。”

当天夜里,这个门客就摸黑进王宫,找到了内库,把狐皮袍偷了出来。

孟尝君把狐皮袍子送给秦昭襄王的宠妃。那个妃子得了皮袍,就向秦昭襄王劝说把孟尝君释放回去。秦昭襄王果然同意了,发下过关文书,让孟尝君他们回去。

孟尝君得到文书,急急忙忙地往函谷关跑去。他怕秦王反悔,还改名换姓,把文书上的名字也改了。到了关上,正赶上半夜里。依照秦国的规矩,每天早晨,关上要到鸡叫的时候才许放人。大伙儿正在愁眉苦脸盼天亮的时候,忽然有个门客捏着鼻子学起公鸡叫来。一声跟着一声,附近的公鸡全都叫起来了。

守关的人听到鸡叫,开了城门,验过过关文书,让孟尝君出了关。

秦昭襄王果然后悔,派人赶到函谷关,孟尝君已经走远了。

孟尝君回到齐国,当了齐国的相国。他门下的食客就了。他把门客分为几等:头等的门客出去有车马,一般的门客吃的有鱼肉,至于下等的门客,就只能吃粗菜淡饭了。有个名叫冯驩(一作冯煖)的老头子,穷苦得活不下去,投到孟尝君门下来作食客。孟尝君问管事的:“这个人有什么本领?”

管事的回答说:“他说没有什么本领。”

孟尝君笑着说:“把他留下吧。”

管事的懂得孟尝君的意思,就把冯驩当作下等门客对待。过了几天,冯驩靠着柱子敲敲他的剑哼起歌来:“长剑呀,咱们回去吧,吃饭没有鱼呀!”

管事的报告孟尝君,孟尝君说:“给他鱼吃,照一般门客的伙食办吧!”

又过了五天,冯驩又敲打他的剑唱起来:“长剑呀,咱们回去吧,出门没有车呀!”

孟尝君听到这个情况,又跟管事的说:“给他备车,照上等门客一样对待。”

又过了五天,孟尝君又问管事的,那位冯先生还有什么意见。管事的回答说:“他又在唱歌了,说什么没有钱养家呢。”

孟尝君问了一下,知道冯驩家里有个老娘,就派人给他老娘送了些吃的穿的。这一来,冯驩果然不再唱歌了。

孟尝君养了这么多的门客,管吃管住,光靠他的俸禄是远远不够花的。他就在自己的封地薛城(今山东滕县东南)向老百姓放债收利息,来维持他家的巨大的耗费。

有一天,孟尝君派冯驩到薛城去收债。冯驩临走的时候,向孟尝君告别,问:“回来的时候,要买点什么东西来?”

孟尝君说:“你瞧着办吧,看我家缺什么就买什么。”

冯驩到了薛城,把欠债的百姓都召集拢来,叫他们把债券拿出来核对。老百姓正在发愁还不出这些债,冯驩却当众假传孟尝君的决定:还不出债的,一概免了。

老百姓听了将信将疑,冯驩干脆点起一把火,把债券烧掉。

冯驩赶回临淄,把收债的情况原原本本告诉孟尝君。孟尝君听了十分生气:“你把债券都烧了,我这里三千人吃什么!”

冯驩不慌不忙地说:“我临走的时候您不是说过,这儿缺什么就买什么吗?我觉得您这儿别的不缺少,缺少的是老百姓的情义,所以我把‘情义’买回来了。”

孟尝君很不高兴地说:“算了吧!”

后来,孟尝君的声望越来越大。秦昭襄王听到齐国重用孟尝君,很担心,暗中打发人到齐国去散播谣言,说孟尝君收买民心,眼看就要当上齐王了。齐湣王听信这些话,认为孟尝君名声太大,威胁他的地位,决定收回孟尝君的相印。孟尝君被革了职,只好回到他的封地薛城去。

这时候,三千多门客大都散了,只有冯驩跟着他,替他驾车上薛城。当他的车马离开薛城还差一百里的时候,只见薛城的百姓,扶老携幼,都来迎接。

孟尝君看到这番情景,十分感触。对冯驩说:“你过去给我买的‘情义’,我今天才看到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一言九鼎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1711 字

+ 加入清单

一言九鼎的意思比喻说话力量大,能起很大作用,那么一言九鼎有什么典故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一言九鼎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一言九鼎的典故

战国时,秦国的军队团团包围了赵国的都城邯郸,形势十分危急,赵国国君孝成王派平原君到楚国去求援。平原打算带领20名门客前去完成这项使命,已挑了十九名,尚少一个定不下来。这时,毛遂自告奋勇提出要去,平原君半信半疑,勉强带着他一起前往楚国。

平原君到了楚国后,立即与楚王谈及“援赵”之事,谈了半天也毫无结果。这时,毛遂对楚王说:“我们今天来请你派援兵,你一言不发,可你别忘了,楚国虽然兵多地大,却连连吃败仗,连国都也丢掉了,依我看,楚国比赵国更需要联合起来抗秦呀!”毛遂的一席话说得楚王口服心服,立即答应出兵援赵。

平原君回到赵国后感慨地说:“毛先生一至楚,而使楚重于九鼎大吕。”(九鼎大吕:钟名,与鼎同为古代国家的宝器。)

成语“一言九鼎”由这个故事而来,形容一句话能起到重大作用。

一言九鼎的解释

[释义] 一句话的分量就有九鼎那么重。形容能起决定作用的言论或意见。

[语出] 《史记·平原君列传》:“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

[辨形] “鼎”的上部不能写作“日”。

[近义] 一字千钧 一言为定 金口玉言

[反义] 人微言轻

[用法] 含褒义。一般作主语、谓语、定语。

用一言九鼎造句

1) 诚信是诗圣李白的“一诺千金”;诚信是古代皇帝的“一言九鼎”;诚信是儒家学中的“事实求是”;诚信不是一成不变,而是坚守原则;不是固执死板,而是仁爱负责。

2) 老厂长向来说到做到,一言九鼎。

3) 你的话一言九鼎,只要您说一句话,我就可以获得这份工作了。

4) 你的话一言九鼎,我们相信。

5) 能不能参加校合唱团,您是一言九鼎,您就同意了吧!

6) 的话一言九鼎。

7) 诚信就是说话算话,一言九鼎,一诺千金。

8) 他在政界德高望重,一言九鼎,很受大家的爱戴。

9) 永恒机械遍布全国矿区的营销网络,稳固的营销团队,一言九鼎,诚信服务;高素质专业服务人员,快速高效的专业服务车队,是您坚实的后盾。

10) 古时候的皇帝在全国上下任何地方说话都是一言九鼎的人。

11) 自古以来,人们就推崇“一言九鼎”、“驷不及舌”、“言而有信”的做人之道,讲究诚信则是理想的高等境界,它是为人处世的必备条件,亦是人们几千年来的强烈追求。

12) 我虽然不算什么正人君子,但是我觉得我说话还是算一言九鼎的。

13) 老王是一言九鼎之人,说话绝对可信。

14) 这些德高望重的人一般说话都是一言九鼎的人。

15) 你会发现我这人一言九鼎。

16) 中国成语中有"钟鸣鼎食"和"一言九鼎"之说,反映了鼎在中国古代社会生活中的独特地位。

17) 只要你能够手握大权你就能够一言九鼎的号召任何人。

18) 你若是专家或者要人,一言九鼎,那自当别论。

19) 一言九鼎是一个男人应该做到的最基本的准则,但是你没有做到。

20) 他是会中大老,向来一言九鼎。

21) 我很风光,能一言九鼎,所有人,都对我称臣。可,那不是我的现实,只是我独自的幻境。

22) 我一直固执地认为铜是源于母语和历史的精华,古代就有"一言九鼎"的精髓,"一尺青峰,正气凛然"更是将语言文化的精炼推向一个后人无法触及的高峰。

23) 但这样的荒唐论调被一道诏书给废止了,颁布这道诏书的正是一言九鼎的西奥多.罗斯福。

24) 肠道之小脑,和我们大脑相连,有时它能决定我们的精神状态,有时对某些疾病,更是一言九鼎。

25) 八一建军节:一心一意跟党走,一寸丹心护家国,一丝不苟干工作,一日三省正己身,一言九鼎立人品,一身正气树形象,一日千里求进步,一鸣惊人创伟业。

26) 万贯家财,不如一技在身。满腹经纶,不如一善在心。高谈阔论,不如一言九鼎。长篇累牍,不如一字千金。

27) 古往今来,信守承诺一直是人们处世待人的根本,正因为此,才会有“一言九鼎”的成语,才会有“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的佳话,才会有“孟母不欺子”的典故。古人做到了,后人又怎能忘却?

28) 三年后,在带领民众推翻了法国王室之后,丹东被任命为司法部长并成为国会中一言九鼎的人物。

29) 也就是待人处事真诚、老实、讲信誉,言必行、行必果,一言九鼎,一诺千金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猴年店铺春联大全

全文共 6903 字

+ 加入清单

纺织品商店对联

云霞分五色----锦绣累千纯

夙裕经纶志----争看锦绣才

云锦天女织----霓裳巧妇裁

功用同菽粟----寒庇见经纶

冷暖随人意----缠绵动客心

愿为群众经纶业----特著顾客衣被功

欲知世上丝纶美----且看柜前锦绣鲜

紫白红黄皆悦目----麻棉毛葛总因时

风吐丝纶成五彩----龙蟠锦绣灿千花

万国山川藏彩线----四时花鸟贮金针

剪裁合身夸巧匠----式样新颖赞时装

美富文章云蒸霞蔚----经纶事业锦簇花团

寒来暑往功用适好----棉温葛软表里咸宜

花样翻新服装重任----霓裳绚彩时代精神

缺料何难早已为君备货----御寒有具只须量体着衣

掌握千丝织就中天美锦----胸罗万象绣成上苑奇葩

缝纫店对联

妙手裁云锦----精心剪春光

云织天宫锦----霓裁月姊裳

衣人德自暖----被世岁无寒

一剪喜成百家愿----寸尺巧量万客心

巧裁锦带鸭头绿----漫剪罗衫杏子红

敢谓金缄能度世----莫许玉尺可量才

金剪裁成丹凤舞----银针引出彩鸾飞

针脚密精缝巧做----技艺高拆旧翻新

裁长补短求经济----剪锦裁云有神奇

银针度处功夫密----铁剪裁来体制新

男添庄重女增俏----夏透风凉冬御寒

人受冻寒非我愿----世皆温暖是余心

寒衣熨出春风暖----彩线添来瑞日长

细葛含风轻适体----香罗叠翠快生凉

一寸布一寸丝物尽其用----不论男不论女量体裁衣

千针万线化作美中旋律----一刀一剪裁出身上春秋

裁风剪龙激情荡漾三江水----飞针走线巧艺温暖万客心

匠心独运花样翻新人人满意----妙手不停裁剪入时件件称心

服装店对联

巧呈千般锦----装扮万家春

云霞托出一轮月----绣锦拥来万朵花

剪绿裁红装春色----挑花绣朵美仪容

肥瘦短长皆有度----精细表里是其能

燕剪飞来敢夸手艺----鸳针度处别出心裁

舍旧谋新稍劳意匠----截长补短小费工夫

展千幅彩锦装点天下皆秀色----列万件时装打扮人间尽春姿

西装店对联

同心垂领结----制服称身材

风度非凡成一套----精神称道可全身

岛服卉衣殊夏俗----短襟窄袖效欧风

欧美衣冠楚楚可体----中华儿女翩翩有神

洗染店对联

淡浓随意着----深浅人时新

淡浓均可如人意----深浅皆能称客心

欲化人身作蝴蝶----不劳女手绣鸳鸯

几度彰施随世态----十分娇嫩藉天工

绿字赤文皆可诵----淡装浓抹总相宜

欲待春花明锦绣----先从晓日焕丝纶

流水映霞红胜锦----远山凝黛碧如烟

嫩绿娇红倍添春色----轻黄淡白别具秋容

洗刷一新电机熨贴----染成五色云锦鲜明

妙手调和一江春水----能工巧染五色祥云

蔼垢涤瑕还我清白----刷新换旧成乎文章

洗洗染染胜似西施浣纱----缝缝织织赛过晴雯补裘

刺绣店对联

金线绣丹风----银针引绿鸾

拈来云霞锦----绣出草木花

度得鸳针如此巧----绣将凤彩自成文

经纶事业从针下----锦绣文章在掌中

零纨断锦花真巧----刺风描龙样人时

花随玉指添春色----声引秋丝逐晓风

裁云浣月工由渐----刺凤描鸾图更新

四时织就天孙巧----五色描成国士欢

入门尽是经纶客----满座皆同锦绣春

万国山川藏踩线----四时花鸟贮金缄

手工云霞成锦绣----胸中黼黻吐文章

月佩霓裳九天所贵----山龙藻火五色之华

戏装店对联

剪彩为歌袖----裁云作舞衣

象服华装成古趣----霓裳妙舞助仙容

菊部新妆梨园旧谱----天孙云锦槐国衣冠

帽店对联

嘉名称博士----大礼重高冠

有冠真增色----此帽最宜人

看书狂欲脱----得志喜频弹

四海同元服----三加进达尊

盛礼尊元服----佳名重进贤

对镜掠鬓宜丽质----簪花抹额助新装

楮皮雅称高人服----竹箨偏宜散客簪

孟嘉曾向风前落----靖节闲从醉后歌

风送盂嘉不妨舍旧----雨逢郭泰大好更新

帽码自家寻大小深浅须合意----式样烦君多留神老少各随心

鞋店对联

步月能飞舄----登云可代梯

步月凌波去----登堂人室来

看去忌白雪----步来上青云

由此登堂人室----任君步月凌云

门迎朱履三千客----步逐鹏飞九万重

圯桥曾进高人履----瀛海争许学士靴

桥边堕去留侯取----天半飞来叶公归

才人可壮青云步----台辅能安紫阁登

未必安行皆白足----可能平步上青云

自昔制形资麂革----於今加饰步龙墀

踵纳香尘登堂人室----履行大道步月凌云

足迹经过稳飞凫鸟----脚根立定永固鸿基

前程远大脚根须站稳----工作浩繁步骤要分清

相貌堂堂请君莫忘着履----衣冠楚楚自宜配好足装

化妆晶店对联

浓淡随人着----芬芳入座馨

雪花资润泽----香水溢芬芳

晶瓶香滴黄金露----粉靥膏涂白玉霜

兰陵妙制工镂月----菱镜新装助掠云

百美图中资润色----众香国里见丰姿

香送春风令神爽----粉添花气袭人来

金栉银蓖都成巧制----黄杨青竹皆非凡材

粉琢红妆丰肌润色----香飘绿野丽质增姿

蝶粉迷香栩栩人梦----燕脂润色飘飘欲仙

金银首饰店对联

禹贡推三品----季诺重千金

银花腾异彩----宝树斗奇辉

四时恒满金银器----一室常凝珠宝光

知君家吉星高照----来我室喜气将临

金柳若摇莺欲语----银花如绽蝶疑飞

银花娇衬云鬟艳----宝钿新添雾鬓妆

珠宝店对联

光华能照乘----声价重连城

楼上翡翠卷----门前珍珠帘

昆池明月满----合浦夜光回

珠光腾赤水----宝匣蕴蓝田

精光射天地----宝气吐虹霓

天上星河银作水----海中仙树玉为林

珠树一林皆隽品----宝山片石亦奇珍

依稀鲛自眸中泣----恍偬龙曾颔下探

积珍珠装成宝树----聚美玉摆出银花

未尝积德来玄鹤----岂是酬恩有白蛇

龙女量珠晶宫耀彩----鲛人贩宝海市罗珍

海市云深奇才炫宝----蓝田日暖智者量珠

闪烁圆匀珠辉明乘----光明磊落宝贵连城

钟表店对联

可取以准----勿失其时

周官挈壶氏----汉室浑天仪

晨钟令人深省----好书使我开怀

制胜当年记里鼓----灵于清夜知更鱼

二十四时凭我报----万千百事任君行

万千星斗心胸里----十二时辰手腕间

能于细处求精确----惯与时间较短长

千秋伟业千秋福----一寸光阴一寸金

刻刻催人资惊醒----声声呼汝惜光阴

归三百六旬于掌握----罗二十八宿在心胸

功胜铜龙有条不紊----声担铁马无懈可攻

扇店对联

影动半轮月----香生一握风

清风生掌握----爽气满胸襟

却将妙质因风剪----为出新裁对月圆

右军五字增声价----诸葛三军听指挥

不教暴日盈头射----自有仁风拂面来

举处随时消酷暑----动来常伴有清风

明月人怀团圆可抱----仁风在握披拂当襟

眼镜店对联

悬将小日月----照沏大乾坤

胸中存灼见----眼底辨秋毫

存心为补先天缺----有技能开后世矇

但愿得来心共照----自然看后眼同明

察及秋毫如照烛----看来老眼不生花

入户有春花秋月----隔窗望山色湖光

好句不妨灯下草----高年能辨雾中花

秋水澄清菱花七出----春山浮翠桂月双圆

远近模糊皆登快境----重光日月幸遇昌时

用之则明形悬日月----配之如意洞察乾坤

玻璃店对联

当窗尘不染----出匣月同明

光明铸出千秋鉴----气冷凝成一片冰

水月镜花别开生面----山川草木蔚为大观

明镜店对联

妆台悬皓丹----倩女整乌云

春风常识面----秋水惯传神

台上冰华澈----人间月影清

新陶美含千秋色----名花色列四时春

初傍玉台疑挂月----未开宝匣似藏云

秋水为神纤尘不染----寒冰作骨皓月同明

秋水为神寒冰作骨----春风识面明月前身

灯具店对联

不愁夕阳去----还有夜珠来

满室如白昼----流光夺月辉

光耀九天能夺月----辉煌一室胜悬珠

照春江花不遗纤悉----借丰隆镜普放光明

珠玉光辉琉璃世界----天中皓月太空明星

雨具店对联

映日火云忘上面----跳珠白雨任旁流

耕田不用蓑衣着----行路无劳伞盖张

霖雨春多那怕乌云盖顶----长途夏热何愁白日当头

刀剪店对联

光照天边月----寒凝涧底泉

云霞裁巧手----灯火试寒宵

不历几番锤炼----怎成一段锋芒

最宜绣阁裁云锦----恰好银炉锻雪锋

佳制金刀赛银超镍----好将玉手镂月裁云

淞水半江可翦而得----并州双戟其快如何

杂货店对联

万物我皆备----千金利启充

货无大小皆添备----物纵零星不厌烦

零零碎碎分南北----七七八八是东西

七事预存供客急----一般常备解君忧

不时之需取携甚便----凡物皆备价值无欺

货纵零星百挑不厌----物无大小二应俱全

零零星星分惠南北----拉拉杂杂都是东西

店门朝阳喜迎顾客添新貌----货架醒目乐与春光比丰姿

安于小精于小一柜针头线尾----忙其中乐其中满店笑语欢声

山货店对联

出山志自远----有货奇可居

利擅官山开富术----货输都市聚财源

近悦远来转运山货----马车竹挑惠利群商

涧果溪毛兼收并蓄----山珍木实纷至沓来

废品收购站对联

废物如山积----财源似水流

开源能引千泓水----节流可聚万盘珠

惜物如金金自好----节约度日日常新

惜物应如金化废为宝----得新勿弃旧集资创收

皮货店对联

多财原善价----集腋更成裘

羊革狐裘新样----御寒莫错机缘

于橐于囊皆从革----为箱为箧亦主皮

旅行尽可随身带----便利何妨用手提

蔚豹其文炳虎其质----千孤之腋五羊之皮

暑去寒来这厢有暖----裘轻革细表里适宜

旧货店对联

求新不如旧----访古即在兹

莫道情犹好古----漫云器惟求新

我岂肯得新忘旧----君何妨以有易无

当知天下本无弃物----非真我辈不肯维新

当铺对联

缓急人常有----权衡我岂无

南北客商来南北----东西当铺当东西

白镪赠人还赠我----青蛱飞去复飞来

以质得财亲疏无异----因贪生息尔我相安

竹器店对联

虚心成大器----劲节见奇才

莫将不器论君子----能解虚心是我师

淇园风雅今犹在----蒋经萧疑去复来

竹木而外有余利----崖壑之中无弃材

木器店对联

有材皆中选----适用乃为宜

不辞斧斤苦----好正世间材

范围尽载梓人传----物用胥归大匠门

佳木由来堪作器----良工自古不遗材

小品堪制桌并椅----大材留作栋与梁

曲尺能成方圆器----直线调出栋梁材

良工造物维其巧----大匠海人必以规

周旋中规德之至也----圆转如意技其神乎

家具店对联

衣柜沙发新式样----软椅雕床硬功夫

装成家具皆称妙----点缀新居真是佳

刮垢磨光成时代器----疏通致用具民族风

藤器店对联

枝蔓皆成器----方圆却任心

古涧凹中引长蔓----良工手内无弃材

高崖古涧千年寿----蜜蕊精花几许春

出品必精价廉物美----制器须固外巧内坚

瓷器店对联

七宝铸铜薰鸭绿----千金瓷翠斗鸡红

远思虞代陶人职业----近想现时巧匠能工

雨过天晴千古釉色----花留小彩四时和春

寿品店对联

必得其寿----无所取材

有人敦匠事----随地选良材

非徒求美观也----曾是以为孝乎

梦且得官原瑞物----呼之为寿亦佳名

料理何忧身后事----经营敢笑世间人

此是生平到头事业----无非没世结局文章

秤店对联

权衡凭正直----轻重在公平

欲评诸物量----自有寸心知

权衡物我一丝钮----轻重分毫几点星

轻重皆知一杆在手----偏颇不得双钮关心

理贵持平不卑不亢----心能守正无私无偏

秤虽小掌管人间烟火----店不大有关国计民生

刻字店对联

六体传四海----一刻值千金

有迹传奇籀----无名入党碑

字字锋芒惟肖----行行点画逼真

铁笔能书千家号----刀工可琢万户名

得心应手工剞劂----铁画银勾施枣梨

效法萧曹刀作笔----迫趴虞褚简为笺

刀笔不是刀笔吏----掌印并非掌印人

笔行神至龙纹画----刀走力到金石开

龙蛇蜿蜒归梨枣----鸟兽飞腾人简笺

风斤月斧雕和璧----赤电朱霞显籀文

錾金映出于行锦----钻石刊成五彩章

铁笔谁操功成刻鹄----金章可琢艺进雕虫

文具店对联

展开秦岭月----题破锦江云

挥毫列锦绣----落纸如云烟

窗下展开秦甸月----笔端题破锦江春

天涯雁寄回纹纸----水国鱼传尺素书

古纸硬黄临晋帖----新笺匀碧录唐诗

艺圃乍惊龙化石----学苑初讶凤窥池

挥洒雅宜供五凤----缄封还可寄双鱼

奇香细洒金壶汁----新谱盛传银盏烟

银流鹄白三都贵----墨染鸦青五色奇

薄纸千张请试妙手----秀管一支精绘花容

俪翠骈红名高十样----硬黄匀碧价重三都

碑帖字画店对联

金石刻画----翰墨因缘

丹青饰山水----妙笔绘楼台

法书腾凤彩----文笔若龙翔

残碑留古迹----妙墨焕新华

断碑工刻画----妙墨焕精神

石刻前朝传百本----风流长史仰千秋

丹青透纸留真迹----翰墨因缘壮大观

千古风流今胜昔----一川水墨画传神

粉黛轻染山川色----丹青巧夺造化工

左图右史兰台宝----诸子百家石室珍

悟得柳公书内法----生来江上梦中花

小店新书词林欣赏----兰亭古本学海珍藏

有迹可寻模传墨本----无体不备意在笔先

纸上纵毫万山千水----雪中缀景百态多姿

铁画银钩刚柔相济----通神穷态粉墨一新

文房四宝店对联

瓦当铜雀古----水挹玉蟾新

价为三都贵----名因十样新

芳名留鸲鹆----妙影动龙蛇

一气呵成凭运腕----五更梦处顿生花

大力可能通纸背----尖毫仍觉吐花香

五色艳争江令梦----一支春暖管城花

升平润绵淮西颂----翰墨因缘宝晋斋

囊底毛锥惊脱颖----怀中江管梦生花

轻篆青花烟却冷----因凝蕉叶雾犹香

紫玉池中含雨露----白银笺上走龙蛇

玉露磨来浓雾起----银笺染处淡云生

良田喜得耕无税----美质如斯磨不磷

佳制快传乌玉块----异香争羡紫霄峰

华阳墨水和丸妙----蜀国乌煤落纸香

质分蕉叶和烟断----洁比梅花带雪磨

贮水养来清玉案----和烟磨成紫溪云

许多丘壑胸中贮----无数烟云笔下生

品重三都硬黄匀碧----巧传十样剪翠裁红

名重三都休嫌棉薄----粉分五色暗映花纹

笔墨纸砚文房四宝----士农工商泛海之船

湖笔徽墨宣纸端砚----听琴弈棋读画飞书

珍共图书争辉东壁----林成翰墨游艺西园

玉管香浓花研雨露----金壶汁洒纸泼云烟

鸡距鹿毛花开五夜----鼠须麟角力扫千军

放眼橱窗尽是文房四宝----兴怀风雅广交学海众儒

裱褙店对联

表章笺锦艳----梓托墨花鲜

细意平熨贴----大笔濡淋漓

点缀烟云千般锦----装璜书画万家春

法书名画搜罗富----宋锦吴绫采饰新

宋锦吴绫工绚饰----魏碑晋帖善装璜

古董店对联

从来多古意----可以赋新诗

乘时堪博古----人世亦居奇

层楼尽瑰宝----满店皆珍奇

一窥篆隶知秦汉----半向尘埃拾宝珍

三代鼎彝昭日月----一堂图画灿云霞

蝶舞乍疑唐库出----燕裁还认汉宫来

彝鼎图书自典重----芝苕翡翠相新鲜

满室鼎彝罗秦汉----一堂图画灿烟霞

玩物岂真能丧志----居奇原只为陶情

夏鼎商彝传流千古----秦砖汉瓦罗列一堂

满架鼎彝罗列秦汉----一窗图画璀璨云霞

金石图画前人所尚----陆离斑剥古气盎然

夏鼎商彝陈列满座----厢珠和璧价值连城

花木盆景店对联

匠心独运----着手成春

春城欣百业----花市拥群芳

万紫千红工点缀----春桃秋菊费平章

种植花草环境美----绿化神州锦绣春

春兰秋菊花添锦----夏藕冬梅艳吐芳

剪月裁云花四季----穿林叠石景一盆

花迎酒客容先醉----草见诗人色更青

有色有香都人妙----予求予取总无妨

满盆碧水映圆月----一朵奇花浴春风

富水园林平泉花木----春风桃李秋雨芭蕉

色香俱全花草风度----形态兼备松柏精神

异草奇花增添万千春色----幽兰雅卉点缀锦绣河山

工艺美术品店对联

嶙峋成大器----磊落有良工

蝶疑唐库出----燕认汉宫来

妙手夸嘉定----虚心是我师

频劳工匠巧----博得众人欢

天孙曾授巧----国士得称奇

异皿莹莹似宝----珍禽栩栩如生

女娲不炼天可补----愚公未移山已开

自以灵心施砥砺----应教顽石作琳琅

玉待切磋方润泽----器宜磨琢始生光

雕龙妙技翻花样----叙雀闲情助竹林

刻鹄能成称巧手----雕龙亦足见匠心

事业于今如刻鹄----文心自古重雕龙

技擅雕龙是君子器----功成刻鹄有高人风

切磋琢磨器乃可用----玲珑剔透玉汝于成

玉生山中琢而成器----石出水底雕以见珍

刻画雕镌巧殊拾慧----切磋磨琢戒凛焚身

费尽功夫匠心独运----镂成花瓣著手生春

飞针走线仿制千年文物----妙织巧编捧来万里江山

鸟雀鱼虫店对联

放鹤去寻三岛客----任人来看四时花

香堇结香紫珠含笑----木医啄木灵雀画眉

有歌皆招鹤----无帖不来禽

题鸟门留字----求凰曲谱琴

语传鹦鹅架----词谱鹧鸪天

唼花真活泼----戏水慎浮沉

仙禽可以乐晨夕----凡鸟不敢言文章

世多庄子知鱼乐----人慕陶公获利多

凤翥鸾翔光华相映----鹊鸣鹤舞喜庆大来

碧水一泓清心养目----金鳞数尾在藻依蒲

鸟语花香青春鹦鹅----箫声琴韵绿绮凤凰

凤凰来仪和声鸣盛----燕雀作市宜籁嬉春

乐器店对联

阳律阴吕----玉振金声

琴瑟在御----笙磐同音

和声鸣盛世----鼓乐庆升平

弦中参妙理----曲里寄幽情

韵出高山流水----调追白雪阳春

琴唱瑟和留古调----客来商往尽知音

不遇知音众声俱寂----偶然雅集百乐齐鸣

盛世鸣和五韶并奏----钧天雅乐八音克谐

流水高山诉诸知己----金声玉振集其大成

乐奏钧天凭兹叠韵----声同掷地发为清音

彩票销售亭对联

多买些少买些,多多少少买一些----中大奖中小奖,大大小小中点奖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目不见睫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317 字

+ 加入清单

春秋时,楚庄王想出兵讨伐越国。杜子听说后,去问楚庄王:“听说大王要攻打越国,是真的吗?”楚庄王回答:“是。”杜子又问:“您有成功的把握吗?”庄王说:“现在越国政治混乱,兵力不足,不堪一击。”杜子听了楚庄王的话,笑着说:“大王,您想错了。我虽然见识不多,但我知道,人的智慧往往就同人的眼睛一样,能见百步以外的东西,却看不见自己的睫毛。请您仔细想一下,我们楚国自从败给秦国、晋国后,失掉了几百里土地,难道这不是楚国军力虚弱吗?而国内又有庄矫这样的大强盗无法铲除,这难道不是政治混乱吗?因此我觉得楚国的乱和弱并不在越国之下,而您却自以为比越国强大,还想去讨伐它,这不就像眼睛看不到睫毛一样吗?”楚庄王听从了杜子的劝告,放弃了攻打越国的打算。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关于丑妇效颦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510 字

+ 加入清单

春秋时代,越国有一位美女名叫西施。她的美貌简直到了倾国倾城的程度。无论是她的举手、投足,还是她的音容笑貌,样样都惹人喜爱。西施略用淡妆,衣着朴素,走到哪里,哪里就有很多人向她行“注目礼”,没有人不惊叹她的美貌。

西施患有心口疼的毛病。有一天,她的病又犯了,只见她手捂胸口,双眉皱起,流露出一种娇媚柔弱的女性美。当她从乡间走过的时候,乡里人无不睁大眼睛注视。

乡下有一个丑女子,不仅相貌难看,而且没有修养。她平时动作粗俗,说话大声大气,却一天到晚做着当美女的梦。今天穿这样的衣服,明天梳那样的发式,却仍然没有一个人说她漂亮。

这一天,她看到西施捂着胸口、皱着双眉的样子竟博得这么多人的青睐,因此回去以后,她也学着西施的样子,手捂胸口、紧皱眉头,在村里走来走去。哪知这丑女的矫揉造作使她原本就丑陋的样子更难看了。其结果,乡间的富人看见丑女的怪模样,马上把门紧紧关上;乡间的穷人看见丑女走过来,马上拉着妻、带着孩子远远地躲开。人们见了这个怪模怪样模仿西施心口疼在村里走来走去的丑女人简直像见了瘟神一般。

这个丑女人只知道西施皱眉的样子很美,却不知道她为什么很美,而去简单模仿她的样子,结果反被人讥笑。看来,盲目模仿别人的做法是愚蠢的。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