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有关猴年的典故(汇编20篇)

浏览

2657

作文

1000

孤注一掷典故

全文共 483 字

+ 加入清单

公元1003年,契丹军队攻陷德清(今河南清丰),逼近冀州(今河北衡水县),抵达澶州(今河南濮阳),宋朝军队失去抵抗能力,节节失利,边境告急文书频频送到京城。 此时,寇准(曾在邯郸市成安县任知县)任宰相,他接到告急文书后扣而不发,像平时一样从容镇定,不露半点惊慌。宋真宗赵恒闻听此事,非常震怒,责问寇准道:”边关军情如此紧急,你为什么隐情不报?” 寇准笑着对真宗说:”陛下息怒,消灭契丹军队的计划臣已谋划好了,请陛下御驾亲征,敌人定会不战而逃。”,12月,宋真宗率领文武百官,冒着严寒登上澶州 .宋朝军队驻扎到澶州之后,寇准奉命处理军务,他号令军队以逸待劳,等待战机。果然,几天后契丹军队前来攻城,等敌人疲惫时,寇准命令将士出击,一举将敌兵斩获大半,迫使敌人仓皇退兵。从此,宋真宗对寇准更加重用。 朝中另一位大臣王钦若嫉妒寇准的功劳,便在宋真宗面前讲寇准的坏话:”陛下听说过赌博吗?赌输的赌徒往往会把所有的钱押上作为最后一次赌注,叫做孤注一掷。寇准再三要陛下亲征,陛下不是成了寇准的孤注了吗?这不是拿陛下的生命来弄险吗?”宋真宗听信了谗言,不久便罢免了寇准的宰相之职。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猴年结婚对联带横批

全文共 1066 字

+ 加入清单

【一、结婚对联大门用联】

红莲开并蒂;彩凤乐双飞

红莺鸣绿树;对燕舞繁花

万里长征欣比翼;百年好合喜同心

一世良缘同地久;百年佳偶共天长

映日红莲开并蒂;同心伴侣喜双飞

日丽风和桃李笑;珠联璧合凤凰飞

三千珠履光门户;一对青年结风俦

大驾光临门第耀;良辰聚会主宾欢

蓬门且喜来珠履;侣伴从今到白头

连理枝喜结大地;比翼鸟欢翔长天

碰杯邀客开宏量;举箸筵宾表至诚

天喜地喜催得红梅放主欢宾欢迎将新人来

席上愧无鱼贵客来临弹铗唱;门中能引凤愚男正喜弄箫吹

【二、结婚对联头门用联】

扫净庭阶迎客驾;携来笙管接鸳舆

严父开怀观凤舞;慧儿合卺学梅妆

拴马不教宾客返;碰杯漫听凤凰鸣

头上青霄鸾比翼;门中珠履客谈心

【三、结婚对联厨房门用联】

酒肴味淡惭无理;主客情浓幸有缘

厨无美酒殊惭主;席乏佳肴强宴宾

自愧厨中无盛馔;却欣堂上有嘉宾

客有隆情来庆贺;厨无美味实怀惭

门外移来皆玉步;厨中捧出尽金瓜

厨内精心调五味;堂前聚首会三亲

【四、结婚对联重门用联】

绿蚁浮杯邀客醉;蓝田得玉喜婚成

愧乏茅台酬上客;喜烧花烛映重门

喜溢重门迎凤侣;光增陋室迓宾车

父喜子喜重重喜;友欢戚欢个个欢

六礼周全迎凤侣;双亲欢笑看儿婚

【五、结婚对联侧门用联】

宜把欢情联左右;愧将薄席款西东

鞠躬致迓嘉宾至;侧耳遥闻彩凤鸣

左右逢源君赐驾;东南溢美我倾樽

淑女迎来蓬门添异彩;佳宾驾到筚户倍生辉

燕席重闻雅爱亲朋来似雨;鹿车今挽多情姐妹送如云

【六、结婚对联中堂用联】

子媳早相知同德同心密室;岳翁原旧友有情有意明堂

合欢偕伴侣;新喜结亲家

婚事近新年倒履迎宾椒酒;姻缘原夙世肯堂接媳姜汤

连斟酬客意;渴望解吾心

稚子结良缘喜事从心慈母;嘉宾援百赐感怀雅意亲朋

欣然开笑口;相聚叙衷情

【七、结婚对联宴厅用联】

三杯淡酒酬宾客;一席粗肴宴懿亲

客溢篷门家有幸;席陈淡酒主怀惭

几杯淡酒难称宴;一意留宾莫说归

陋室摆筵酬厚意;嘉宾上座叙欢情

节值仲冬迎淑女;时逢吉日款良朋

青梅酒熟凭君醉;红烛春浓任客谈

【八、结婚对联后门用联】

后话慢谈留客住;复邀相聚叙亲情

后槽关马留佳客;门第惭蜗宴上宾

【九、结婚对联祖台用联】

光前振起家声远;裕后遗留世泽长

乔木千枝思已本;长江成派溯清源

祖功宗德流芳远;子孝孙贤世泽长

燕翼贻谋承后裔;凤毛齐美耀前人

【十、结婚对联横批

1横批:燕尔新婚

2横批:百年嘉偶

3横批:珠联璧合

4横批:鸾凤和鸣

5横批:笙磬同谐

6横批:心心相印

7横批:龙腾凤翔

8横批:玉树琼枝

9横批:福缘鸳鸯

10横批:喜成连理

11横批:百年好合

12横批:五世其昌

13横批:情真意切

14横批:幸福美满

15横批:莺歌燕舞

16横批:花好月圆

17横批:永结同心

18横批:喜气生辉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历史典故:姽婳将军的由来

全文共 1131 字

+ 加入清单

导读:姽婳将军:明朝末年人。林四娘原本是秦淮歌妓,后又成了衡王朱常庶的宠妃,虽然平生只参加过一次战争,却因此而被人们称为“姽婳将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搜索整理的历史典故,欢迎参考阅读!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红楼梦》第七十八回中,贾政讲述了“姽婳将军”林四娘的故事。当年一位恒王出镇青州,他“好武兼好色”,令一班美女习战斗攻拔之事,其中林四娘“姿色既冠,武艺更精”,恒王让林四娘统辖诸位美女,称为“姽婳将军”。

当然了,这位恒王是一个真正的“须眉浊物”兼草包,竟被“流贼”杀死。文武官员纷纷要献城,“不期忠义明闺阁”,林四娘带领众美女夜袭贼营,力战不支,殉王报国……有人考证,曹雪芹并非杜撰,历史上确有其人其事。林四娘是明末崇祯年间的秦淮歌妓,后成为衡王朱常庶的宠妃,平生只参加过一次战斗,在战斗中香消玉殒,被人们称为“姽婳将军”。

到了清代,蒲松龄还把林四娘写进了《聊斋志异》。

此事的考证是否可靠不得而知,但是历史上层出不穷的“姽婳将军”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她们不爱红装爱武装,不系明珠系宝刀,艳李浓桃临战场,让婀娜和娇媚在刀光剑影里亮丽着。她们上马杀敌,就是将军;下马后娴静美好,是为“姽婳”,称之为“姽婳将军”,用《红楼梦》中的说法,是“妙极神奇,更觉妩媚风流”。

我国有文字记载的第一位“姽婳将军”是妇好,她是商王武丁的妻子。甲骨文中有关她的记载有二百多条,她曾率领一万多人的军队去攻打前来侵略的鬼方,并大胜而归,因功勋卓着而深得国民的爱戴。

后来,她的墓中出土了带有“妇好”铭文的“钺”,是妇好生前曾使用过的武器,重八点五公斤。另一件虎纹铜钺重九公斤。妇好使用如此重的兵器,可见她武艺超群,力大过人。

在历史中,虽然这些巾帼英雄不让须眉,屡立功勋,但正式被皇帝册封,列入国家编制的女将军只有一位,她就是明末的女帅秦良玉,她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封侯的女将军。

秦良玉是一位苗族姑娘,她骁勇善战,足智多谋,自幼从父习文练武,善骑射,通诗文,战功卓着。她统帅的“白杆兵”更是威名远扬,这也是她自己独有的一支部队。

崇祯二年十二月,清兵绕道喜峰口,直抵北京城下。崇祯皇帝匆忙下诏征调天下兵马勤王。秦良玉闻讯,火速“出家财济饷”,率“白杆兵”兼程北上。当时各地赶来的十余万官军互相观望,畏缩不前。唯独秦良玉率先奋勇出击,收复永平、遵化等四城,解除了清兵对北京的威胁。

为此,崇祯皇帝召见了富有传奇色彩的女将军秦良玉,封其为一品夫人,充总兵官,加封少保。崇祯感慨万千,写下四首诗赐给了秦良玉,夸赞她的功绩。其中“世间多少奇男子,谁肯沙场万里行”这一句是非常值得体味的。在国家危在旦夕的时候,崇祯皇帝对男人们也许是不抱什么希望的,他们是靠不住的。明末的男人们也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这一点。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关于银川的传说典故

全文共 1357 字

+ 加入清单

银川市位于黄河上游宁夏平原中部,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1958年10月,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银川市为自治区首府,是自治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被誉为“塞上明珠”。

塞上明珠银川是一座漂亮的城市,它还有一个动听的名字——凤凰城。为什么又叫凤凰城呢?因为这里流传着一个美丽的传说

凤凰又叫火鸟、不死鸟。凤凰每次死后,周身会燃起大火,然后其在烈火中获得重生,并获得较之以前更强大的生命力,称之为“凤凰涅盘”。如此周而复始,凤凰获得了永生,故有“不死鸟”之称。据说凤凰是幸福鸟,哪里有凤凰,哪里就有幸福。凤凰七姐妹住在江南的一座高山上,常常为人们造福,所以江南很美,山清水秀,人杰地灵,人们过着富裕快乐的日子。而那时的宁夏,地薄人穷,长年干旱,住在这里的各族人民辛勤地劳作,还是改变不了贫穷。

幸福鸟的事情,传到了宁夏,百姓们日夜盼望凤凰飞到宁夏来为当地造福。大雁被大家的诚心所感动,便自告奋勇,飞向江南,将宁夏百姓的心声告诉了凤凰。凤凰知道这些情况后,坐在一起商量,最小的七妹决定要到宁夏去看看,姐妹们知道拗不过她,就同意了,希望她早去早回。七妹走时山林里的百鸟和江南的百姓一起来送行,还给宁夏的人们送了很多礼物。

凤凰七妹由大雁领路,驾着一朵红云,朝宁夏飞来。不一会儿,就飞到了六盘山。守在这里的百姓见天空中飘来了红云,认为这是吉祥到来的征兆,于是人们敲锣打鼓、载歌载舞地庆祝起来。

凤凰来到宁夏后,一刻也不愿停歇,一会儿飞到东,一会儿又飞到了西。她看着眼前的情景惊叹道:“啊!这么大一片平川,怎么会干得都裂开了缝啊?”于是她开始这儿划一道,那儿划一条,她划过的地方都变成了一条条淌水的渠道,渠口就连着黄河。

宁夏西夏王陵没久久,银川平原已经处处是花草树木,五谷庄稼;牛、羊、马、骆驼,成群结队地奔驰在草原上;六盘山换上了翠绿翠绿的新衣裳,贺兰山也变成了青山。

宁夏的山山水水变得和江南一样美丽了。凤凰心想:“这里的人民勤劳善良,我就留在这里不回去了。”她把宁夏当成了自己的家乡,和各族人民一起耕耘着土地,喂养着牲畜。

有一年,宁夏西部偏远的地方的异族部落的首领带领兵马,如狼似虎地杀进了宁夏山川。他们烧杀抢夺,横行霸道。凤凰情急之下把自己变成一座城,将宁夏的老百姓全都装在了城里,四面城门紧闭,敌人怎么也进不来。一连打了三个月,敌人断了粮草,就只好撤兵了。以后只要敌人一来,大家就躲进城里,敌人走了又出城继续生活。

凤凰变成一座城后,就托大雁给江南的姐姐们捎信,一是向姐姐们报平安,同时也告诉她们她不再回江南了。从此以后,大雁每年秋天飞向江南,送去七妹的问候;第二年春天再把六姐妹的思念带回北方的宁夏。

宁夏有一个心肠狠毒的大官,见钱眼开!他听说黑湖泉里有个金马驹,就想偷偷地弄到自己手里。他心想:“我把金马驹偷走了,恐怕瞒不住凤凰啊?怎么才能神不知鬼不觉呢?”大官眼睛一转,计上心来:“哼哼!要是趁人不注意杀了凤凰不就一了百了了吗?凤凰,别怪我心狠,人为财死嘛!”

第二天天没亮,他就带上宝剑,悄悄地来到凤凰居住的地方将其脖子砍断。可是风凰的心没死,她依然挂念着宁夏山川,挂念这里的百姓。她的鲜血流成了一条沟渠,灌溉着她心系的土地,养育着她热爱的人民。

人们为了纪念凤凰,为了记住她为宁夏山川所做的牺牲,就把她变做的银川城叫做“凤凰城”。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历史典故:孟尝君的门客的故事

全文共 1906 字

+ 加入清单

导读:孟尝君是齐国的贵族,名叫田文。他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专门招收人才。凡是投奔到他门下来的,他都收留下来,供养他们。这种人叫做门客,也叫做食客。据说,孟尝君门下一共养了三千个食客。其中有许多人其实没有什么本领,只是混口饭吃。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搜索整理的历史典故,欢迎参考阅读!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秦昭襄王为了拆散齐楚联盟,他使用两种手段。对楚国他用的是硬手段,对齐国他用的是软手段。他听说齐国最有势力的大臣是孟尝君,就邀请孟尝君上咸阳来,说是要拜他为丞相。

孟尝君上咸阳去的时候,随身带了一大帮门客。秦昭襄王亲自欢迎他。孟尝君献上一件纯白的狐狸皮的袍子作见面礼。秦昭襄王知道这是很名贵的银狐皮,很高兴地把它藏在内库里。

秦昭襄王本来打算请孟尝君当丞相,有人对他说:“田文是齐国的贵族,手下人又多。他当了丞相,一定先替齐国打算,秦国不就危险了吗?”

秦昭襄王说:“那么,还是把他送回去吧。”

他们说:“他在这儿已经住了不少日子,秦国的情况他差不多全知道,哪儿能轻易放他回去呢?”

秦昭襄王就把孟尝君软禁起来。

孟尝君十分着急,他打听得秦王身边有个宠爱的妃子,就托人向她求救。那个妃子叫人传话说:“叫我跟大王说句话并不难,我只要一件银狐皮袍。”

孟尝君和手下的门客商量,说:“我就这么一件,已经送给秦王了,哪里还能要得回来呢?”

其中有个门客说:“我有办法。”

当天夜里,这个门客就摸黑进王宫,找到了内库,把狐皮袍偷了出来。

孟尝君把狐皮袍子送给秦昭襄王的宠妃。那个妃子得了皮袍,就向秦昭襄王劝说把孟尝君释放回去。秦昭襄王果然同意了,发下过关文书,让孟尝君他们回去。

孟尝君得到文书,急急忙忙地往函谷关跑去。他怕秦王反悔,还改名换姓,把文书上的名字也改了。到了关上,正赶上半夜里。依照秦国的规矩,每天早晨,关上要到鸡叫的时候才许放人。大伙儿正在愁眉苦脸盼天亮的时候,忽然有个门客捏着鼻子学起公鸡叫来。一声跟着一声,附近的公鸡全都叫起来了。

守关的人听到鸡叫,开了城门,验过过关文书,让孟尝君出了关。

秦昭襄王果然后悔,派人赶到函谷关,孟尝君已经走远了。

孟尝君回到齐国,当了齐国的相国。他门下的食客就了。他把门客分为几等:头等的门客出去有车马,一般的门客吃的有鱼肉,至于下等的门客,就只能吃粗菜淡饭了。有个名叫冯驩(一作冯煖)的老头子,穷苦得活不下去,投到孟尝君门下来作食客。孟尝君问管事的:“这个人有什么本领?”

管事的回答说:“他说没有什么本领。”

孟尝君笑着说:“把他留下吧。”

管事的懂得孟尝君的意思,就把冯驩当作下等门客对待。过了几天,冯驩靠着柱子敲敲他的剑哼起歌来:“长剑呀,咱们回去吧,吃饭没有鱼呀!”

管事的报告孟尝君,孟尝君说:“给他鱼吃,照一般门客的伙食办吧!”

又过了五天,冯驩又敲打他的剑唱起来:“长剑呀,咱们回去吧,出门没有车呀!”

孟尝君听到这个情况,又跟管事的说:“给他备车,照上等门客一样对待。”

又过了五天,孟尝君又问管事的,那位冯先生还有什么意见。管事的回答说:“他又在唱歌了,说什么没有钱养家呢。”

孟尝君问了一下,知道冯驩家里有个老娘,就派人给他老娘送了些吃的穿的。这一来,冯驩果然不再唱歌了。

孟尝君养了这么多的门客,管吃管住,光靠他的俸禄是远远不够花的。他就在自己的封地薛城(今山东滕县东南)向老百姓放债收利息,来维持他家的巨大的耗费。

有一天,孟尝君派冯驩到薛城去收债。冯驩临走的时候,向孟尝君告别,问:“回来的时候,要买点什么东西来?”

孟尝君说:“你瞧着办吧,看我家缺什么就买什么。”

冯驩到了薛城,把欠债的百姓都召集拢来,叫他们把债券拿出来核对。老百姓正在发愁还不出这些债,冯驩却当众假传孟尝君的决定:还不出债的,一概免了。

老百姓听了将信将疑,冯驩干脆点起一把火,把债券烧掉。

冯驩赶回临淄,把收债的情况原原本本告诉孟尝君。孟尝君听了十分生气:“你把债券都烧了,我这里三千人吃什么!”

冯驩不慌不忙地说:“我临走的时候您不是说过,这儿缺什么就买什么吗?我觉得您这儿别的不缺少,缺少的是老百姓的情义,所以我把‘情义’买回来了。”

孟尝君很不高兴地说:“算了吧!”

后来,孟尝君的声望越来越大。秦昭襄王听到齐国重用孟尝君,很担心,暗中打发人到齐国去散播谣言,说孟尝君收买民心,眼看就要当上齐王了。齐湣王听信这些话,认为孟尝君名声太大,威胁他的地位,决定收回孟尝君的相印。孟尝君被革了职,只好回到他的封地薛城去。

这时候,三千多门客大都散了,只有冯驩跟着他,替他驾车上薛城。当他的车马离开薛城还差一百里的时候,只见薛城的百姓,扶老携幼,都来迎接。

孟尝君看到这番情景,十分感触。对冯驩说:“你过去给我买的‘情义’,我今天才看到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5:2024年辞猴年迎鸡年挥春对联

全文共 470 字

+ 加入清单

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辞猴年鸡年挥春对联的内容,欢迎大家查看。

1.上联:世纪光华岁月 下联:中华锦绣河山

2.上联:守法奉公遵纪 下联:尊长爱幼敬贤

3.上联:碧海苍山玉宇 下联:春风丽日神州

4.上联:彩笔精描四化 下联:红心巧绣三春

5.上联:承上下求索志 下联:绘春秋振兴图

6.上联:除旧岁破旧俗 下联:迎新年树新风

7.上联:处处春光济美 下联:年年人物风流

8.上联:处处欢歌遍地 下联:家家喜笑连天

9.上联:处处明山秀水 下联:家家笑语欢歌

10.上联:窗外红梅最艳 下联:心头美景尤佳

11.上联:创造万千气象 下联:建设两个文明

12.上联:春到碧桃树上 下联:莺歌绿柳楼前

13.上联:春到芙蓉国里 下联:福临杨柳门前

14.上联:春风吹遍天涯 下联:阳光普照人间

15.上联:春风春雨春花 下联:新年新岁新景

16.上联:雪瑞年丰福满;下联:人欢马叫春浓

17.上联:春风春雨春色 下联:新岁新年新风

18.上联:春风花香鸟语 下联:夜月书韵琴声

19.上联:春光洒满大地 下联:彩霞映遍神州

20.上联:春来鸟语花香 下联:冬去山明水秀

更多热门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篇6:聪明磨石工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1103 字

+ 加入清单

老话说的好:行行出状元,不要小瞧任何职业的人,其实人的本质还是人,只是套上了不同的外衣而已,正所谓人无完人,你有没有听说过磨石工的故事?下面一起来看看!

古时候,有一个浪得虚名的修道院长,他自以为自己了不起,对什么事都放在眼里,骄傲得很。

有一天,国王把他召去,对他说:“听说你是个聪明人,很有学问,我有三道难题问问你。第一道,海有多深?第二道,我骑着马绕地球一圈需要多长时间?第三道,天地之间有多长的距离?限你三个礼拜内作出回答。”

修道院长走回家,挖空心思地想啊,想啊,可怎么也想不出答案来。眼看二周过去了,脑子里还是空空的。

只剩最后一天了,修道院长茶不思,饭不想,连向上帝祷告的心思也没有了。因为他知道,到国王面前丢丑,就等于宣布自己末日的来临。

一个磨石工看到修道院长愁苦的样子,禁不住问道:“老爷,什么事把你难成这个样子?”修道院长看看衣服褴褛的磨石工,无奈地叹了口气。

“国王给我出了三道难题,要我在三个礼拜内回答,明天是最后一天期限,可我一道还没答上来,这下子,我的名声要完了。”接着把三道难题告诉给了磨石工。

磨石工一听,笑了笑说:“老爷是个有学问的聪明人,怎么让这么三道题给难住了!”

院长忙问:“你能回答?”

磨石工说:“明天我替你去见国王。”

第二天,磨石工打扮成院长模样,到了皇宫。国王开门见山地问:“请回答吧,第一,海有多深?”

磨石工说:“在海里投块石子,海的深度正是石子从水面到海底的深度。”

国王点了点头,又问:“我骑马绕地球一圈要几天?”

磨石工说:“国王陛下,世界上没有比太阳走得慢的了,我们几乎感觉不到它在动。如果你的马跟太阳走得一样快,在太阳升起的时候上路,只要24小时就又回到太阳升起的地方,刚好绕地球一圈,时间并不长。”

国王和大臣们听了,连连点头。

“最后一道题,天地之间相距多远?你可别含糊其辞,我要听精确的答案。”

磨石工回答说:“天地相距十二万九千八百七十二公里六米五分米四厘米三毫米。”

“精确得实在惊人,你是怎么算出来的?”

“请国王陛下去量一量,如果发现有半点差错,我情愿让您砍掉我的脑袋。”磨石工很自信地说。

国王很赞赏磨石工的回答。他又问:“你的学问很高,你能猜出我现在在想什么吗?”

磨石工轻松地笑笑,说:“我知道,国王陛下,你正在想,我们的修道院长到底名不虚传,聪明过人,学识渊博。”

国王十分惊异地看着磨石工心想:“他怎么能如此准确地知道我在想什么呢?”“不过,国王陛下,”磨石工说:“请你宽恕我的大胆,冒昧,我不是修道院长,我是个干粗活的磨石工。而您的那位修道院长是个大草包,他因为答不出您的问题,根本不敢来见您。”说完,脱去了修道院长的外套,扬长而去。

[聪明磨石工的历史典故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历史典故:文采飞扬滕王阁

全文共 1584 字

+ 加入清单

导读:在我国的文学史上,唐代诗歌创作的艺术成就是一座令人叹为观止的高峰。仅《全唐诗》一书,就收录了诗作近五万首,作者两千两百多人,涌现了李白、杜甫等许多享有世界盛誉的大诗人。唐诗的兴盛,是从唐太宗时就开始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搜索整理的历史典故,欢迎参考阅读!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公元676年(唐高宗上元三年),九月初九重阳节那天,洪州(今江西南昌)都督阎伯屿在滕王阁上大宴宾朋。滕王阁是高宗显庆年间,由前任都督李元婴修建的。阎伯屿继任后,将滕王阁修缮一新。这天请客,阎都督一是想让大家看看刚修好的滕王阁,二是他已事先让自己的女婿写好了一篇纪念这个盛会的文章,想借机显示女婿的才学。

宴会开始后,阎都督命下人捧出纸砚,请客人们写赋作序。客人们知道底细,都识趣地推辞了。当阎都督请到一位二十多岁的年轻人时,年轻人却毫不谦辞,接过笔砚写了起来。这位年轻人便是在初唐文坛上享有盛誉的着名诗人王勃。他是去海南探望父亲,路过洪州而被邀请的。

可是阎都督见此情形还是有点不高兴,便推说更衣走开了。暗中他派随从看王勃怎样写,并要他们随时报告。随从先报来的是开篇的两句“南昌故郡,洪都新府”,阎伯屿听了觉得平常,认为不过是老生常谈。随从后来又报来“星分翼轸(洪州处于楚地,翼轸是传说中楚地上空的两个星宿),地接衡庐(衡山与庐山)”,阎伯屿听了沉吟不语。当随从报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两句时,阎伯屿一下跳了起来,赞叹道:“这位是真天才,他的文章可以永垂不朽!”

阎都督重新回到宴席上,与王勃欢饮至终。王勃离开洪州时,阎都督还送了他一百匹绸缎。而他在滕王阁上写的这篇《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也简称为《滕王阁序》),则成了传诵千古的杰作。

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是初唐文坛上享有盛名的文学家,号称“初唐四杰”。他们以自己的创作对唐诗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他们打破六朝以来的浮艳诗风,用诗反映社会现实,描画边塞江山,开拓了诗歌创作的题材,丰富了诗歌创作的内容。他们的创作得到了大诗人杜甫的很高评价。

在我国的文学史上,唐代诗歌创作的艺术成就是一座令人叹为观止的高峰。仅《全唐诗》一书,就收录了诗作近五万首,作者两千两百多人,涌现了李白、杜甫等许多享有世界盛誉的大诗人。唐诗的兴盛,是从唐太宗时就开始的。

唐太宗本身就爱好文学,也喜欢写诗。早在做秦王时,他就开设弘文馆,接纳四方文人学士。做了皇帝后,他身边更有一大批宫廷诗人,奉他的命令写“应制诗”。在这些诗人中,最出名的是上官仪。他是贞观年间的进士,被唐太宗任命为秘书郎。当时文坛上弥漫着六朝以来的靡丽文风,流行的也大多是点缀宫廷生活、为帝王歌功颂德的宫体诗。上官仪奉命所作的诗,也十分婉媚工整,适合宫廷需要,引得文人们纷纷仿效,被称为“上官体”。

唐代以前,诗歌创作比较自由,没有格律、声韵方面的太多限制。上官仪在创作中,却很讲究对仗。他总结前人诗歌创作的经验,归纳出“六对”“八对”等对仗方法,定为格律。这对唐代的律诗(每首八句,每句五个字的称为五律,每句七个字的称为七律)的形成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上官仪之后的“初唐四杰”,写了很多五言律诗,促进了律诗的发展,并通过他们的作品把五律这种形式固定了下来。在内容上,“初唐四杰”冲破“上官体”的框架,把诗歌从狭小的宫廷中解放出来。他们以广阔的内容、积极的思想意义和刚健活泼的诗风,推动诗歌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唐高宗、武则天和唐中宗各朝也像唐太宗那样,聚集着一批宫廷诗人。在这批诗人中,最出名的是宋之问和沈佺期两个。他们在自己的创作实践中,把律诗成熟的形式肯定下来,定型化,使后来的诗人有明确的格律可以遵循。在他们手里,五言律诗的形式确定并成熟了,同时他们又开创了七言律诗的格局。到这时,唐代的律诗完全形成。在以后的一千多年中,许多诗人采用这种诗歌形式,创作了无数优秀的篇章。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李时珍的传说典故

全文共 623 字

+ 加入清单

传说李时珍刚开始行医时,出过一次很大的差错,还差点闹出人命来。

有一天,有一个病人,高烧不出汗,头痛得厉害,请李时珍去诊断。李时珍赶到他家,茶不喝,水不饮,就坐在病人床沿上切脉看病。他诊断病人患的是伤风病,首先应该发汗,于是他就叫病人在药抓回来之前先煎些生姜水喝,然后裹紧被子睡一觉,出出汗,病就会减轻。

李时珍开好处方准备走了,病人问他:“伤风病能不能吃鱼?”李时珍一抬头看见病人家里挂着一条乌鳢鱼,就笑着说:“用生姜煮乌鳢鱼吃无妨,只要发了汗就行。”

李时珍辞别了伤风病人就到别处去诊病,等他忙了半天回到家里,刚坐在板凳上,病人的儿子就喘着粗气赶来说,他老子吃了生姜煮的乌鳢鱼后,眼眶子变大,脸色变白,舌头打结,喘气不匀。

李时珍一听急了,心想:不好,这是人命关天的大事!幸好这时李时珍的父亲李言闻老先生挖药回来,一听说这件事,抓起几样草药就和李时珍一起心急火燎地赶到了伤风病人家中。

李老先生也是个老中医,他让病人煎服了解毒的草药,等病情好转些再煎服治伤风病的草药,只三天工夫,病人就能起床干活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李时珍问他父亲。父亲告诉他,生姜煮乌鳢鱼能使人中毒。这件事对李时珍震动很大,他一连几夜都没睡好觉,伤风病人中毒的情景总是在他的头脑里打转转。他暗下决心,为了替天下人治病,弄懂所有中草药的药性,他一边采药行医,一边四处求拜名师。工夫不负苦心人,他后来终于成了“医圣”,写出了《本草纲目》。

直到现在,还有些地方不用生姜煮乌鳢鱼吃。

展开阅读全文

篇9:赞美母爱的词语典故优美句子

全文共 1718 字

+ 加入清单

一、赞美母爱词语

舐犊情深,孟母三迁,母爱如山,无微不至,寸草春晖,父母恩勤,哀哀父母,春晖寸草 ,断杼择邻,寒泉之思,老牛舐犊,含辛茹苦,可怜天下父母心, 母爱如天 无私奉献 蜡炬成灰泪始干 赞美母爱的古诗句:

孟郊《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慈母爱子,非为报也。〖汉刘安 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劝孝歌》

一尺三寸婴,十又八载功。《劝孝歌》母称儿干卧,儿屎母湿眠。《劝孝歌》 母苦儿未见,儿劳母不安。《劝孝歌》老母一百岁,常念八十儿。《劝孝歌》

尊前慈母在,浪子不觉寒。《劝孝歌》万爱千恩百苦,疼我孰知父母?《小儿语》 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唐韩愈

二、有关母爱的名人名言:

母爱是一种巨大的火焰。 ——罗曼罗兰

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 ——但丁

慈母的胳膊是由爱构成的,孩子睡在里面怎能不香甜? ——雨果

人的嘴唇能发出的最甜美的字眼,就是“母亲”,最美好的呼喊,就是“妈妈”。

我给我母亲添了不少乱,但是我认为她对此颇为享受。 ——马克?吐温

妈妈是我最伟大的老师,一个充满慈爱和富于无畏精神的老师。如果说爱如花般甜美,那么我的母亲就是那朵甜美的爱之花。 ——史蒂维?旺德

三、有关母爱的优美句子

想起了母亲,志向消沉就会化为意气风发;想起了母亲,虚度年华就会化为豪情万丈;想起了母亲,羁旅漂泊的游子就会萌发起回家的心愿;想起了母亲,彷徨无依的心灵就找到了栖息的家园。

母爱是一座高高的山。无论你有多大困难,她总是依靠的屏障,为我们撑起头顶上的绿荫,那高耸的身躯,为你遮风挡雨,令你心安神怡。

母爱是烦恼中的一曲古筝,当你义气消沉时,优雅的旋律一飘荡,眼前立即一片青翠,母爱就是一幅山水画,洗去铅华雕饰,留下清新自然。

有一种爱被世人所赞颂,有一种爱可以让人每时每刻都感受到它所带来的温热这种爱就是母爱、母爱像火红的太阳,母爱像黑夜里的油灯,母爱像冬天里的毛衣,母爱更像山间的溪水,一点一滴的细流汇成潺潺的溪流,一点一滴的关怀汇成浓浓的母爱。

母爱就像太阳,无论时间多久,无论走到哪里,都会感受到她的照耀和温热。

母爱是迷惘时苦口婆心的规劝;母爱是远行时一声殷切的叮咛;母爱是孤苦无助时慈祥的微笑。

四、赞美母爱的经典典故

1、画荻教子

北宋时期,有位杰出的文学家叫欧阳修,文章写得很出色,在文学和史学上有很高的成就。欧阳修四岁那年,父亲去世了,家里生活非常困难,母亲郑氏带着他到随州,跟随

叔父生活。欧阳修的母亲一心想让儿子读书,可是,哪里有钱供他上学呢?母亲左思右想,决定自己教儿子。她买不起纸笔,就拿荻草秆在沙地上写,教儿子识字。母亲的言传身教激发了欧阳修的求学欲望,他勤奋苦读,终成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2、孟母择邻

孟轲是战国时期的著名 思想家。他幼年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家境十分贫寒。最初,孟母带着孟轲居住在靠近墓地的地方,孟轲就和村中的儿童经常模仿大人们丧葬的过程。不久,

孟母就把家迁到了一个集市附近,孟轲又跟这里的孩子们学着小商小贩沿街叫卖讨价还价。孟母忐忑不安,再次迁居到一所学宫附近,虽然房子很破,但这里常有读书人来往。在这里,孟轲开始学习揖让进退的礼仪,经过不懈努力,他的学业日进,终成大业。

3、岳母刺字

岳飞是宋朝著名抗金将领,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民族英雄。南宋徽宗时期,金兵来犯,宋元帅宗泽病重,以印信交岳飞代管,吐血而死。杜充奉旨代印,抗金不利,岳飞心情郁闷,私自回家探母。岳母促其回营抗敌,并在岳飞背上刺“精忠报国”四字,使其永记报国之志。从此,岳飞带领岳家军南征北战,屡建奇功,为匡扶社稷立下了汗马功劳。岳飞精忠报国的形像,已成为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英雄典范。

4、米芾学字

宋代著名书法家米芾,少时在私塾学字三载,用纸无数,写字平平。一天,一个赶考的秀才路过当地,米芾听说他的字很好,便前往求教。秀才说:“要我教你,得用我的纸,五两纹银一张。”米芾听后目瞪口呆,回家告知母亲。母亲把自己唯一的首饰当了五两纹银,为米芾买纸,并嘱咐他要用心写字。从此,米芾练习每一个字都要反复琢磨字帖上的间架结构,不敢轻易下笔,渐渐入迷,终成为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大书法家。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历史典故成语故事7:狡兔三窟

全文共 623 字

+ 加入清单

春秋时代,齐国有位叫孟尝君的人,家中豢(huàn)养着许多门客。在这些门客中,有位叫冯谖(xuān)的人,常常一住就是很长一段时间,却什么事都不做。孟尝君虽然觉得很奇怪,但是好客的他还是热情招待冯谖。

有一次,冯谖替孟尝君到薛地讨债,他不但没跟当地百姓要债,反而把债券(quàn)全烧了。薛地人民都以为这是孟尝君的恩德,心里充满感激。到后来,孟尝君被齐王解除相国的职位,前往薛地定居,受到薛地人热烈的欢迎,孟尝君才知道冯谖的才能。直到这时候,不多话的冯谖才对孟尝君说:“通常聪明的兔子都有三个洞穴,这样才能在紧急的时候逃过猎人的追捕,而免除一死。但是你却只有一个藏身之处,所以你还不能把枕头垫得高高地睡觉,我愿意再为你安排另外两个可以安心的藏身之处。”于是冯谖去见梁惠王,他告诉梁惠王说,如果梁惠王能请到孟尝君帮他治理国家,那么梁国一定能够变得更强盛。于是梁惠王派人邀请孟尝君到梁国,准备让他担任治理国家的重要官职。可是,梁国的使者一连来了三次,冯谖都叫孟尝君不要答应。梁国派人请孟尝君去治理梁国的消息传到齐王那里,齐王一急,就赶紧派人请孟尝君回齐国当相国。冯谖要孟尝君向齐王提出希望能够拥有齐国祖传祭器的要求,并且将它们放在薛地,同时兴建一座祠(cí)庙,以确保薛地的安全。祠庙建好后,冯谖对孟尝君说:“现在属于你的三个安身之地都建造好了,从此以后你就可以垫高枕头,安心地睡大觉了。”

成语“狡兔三窟”,意思是狡猾的兔子有三个窟。比喻藏身的地方多。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历史典故

全文共 883 字

+ 加入清单

东汉末年,曹操为了统一中原,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招兵买马,积草囤粮,千方百计拉拢人才。

曹操手下有两个谋士,分别是毛蚧和苟彧。一天,他们为曹操提了两条建议。其一,要利用皇帝的名义号令天下,这叫“挟天子,令诸侯”;其二,要重视耕种,开荒种田,广积粮。曹操听了,觉得很有道理,就接受了这两条建议。于是,经过仔细筹划,开始实施。

他首先打听到汉献帝的下落,然后亲自去朝见皇帝,把皇帝接到许昌,他自封为大将军,开始了他的“挟天子以令诸侯”。

第一条措施实施了,曹操心中很是高兴,士兵的士气也很高涨。曹操开始实施第二条措施,解决粮食的问题。他派人起草并颁布了“屯田令”,同时,命令军队也要大量开荒地,实行军屯。并严令士兵保护庄稼,不准践踏禾苗,若违犯,就按军法处治。

一次,正是麦熟时节,曹操带兵出征,任务紧急,队伍行军急速。老百姓都躲得远远的,不敢收割庄稼。曹操得知后,就传下军令,士兵如有践踏麦田的,立即斩首示众,请父老乡亲不要害怕。士兵们都小心翼翼地走过麦田,曹操骑着马,麦田里突然飞出一只鸟,这只鸟正从曹操骑的马头上掠过。战马受惊,一边嘶叫一边四蹄奋起窜进旁边的麦田。当曹操用力将马 住停下来时,低头一看,踩倒了一大片麦子。于是,曹操赶紧跳下马,对主管法令的官说:“我的马将麦子踩坏,违犯了禁令,请求按军法议罪。”主管法令的官说:“将军是一军的主帅,怎能议罪?”曹操又说:“我自己制定的法令,我违犯了不治罪,怎么能够服众?”主管法令的官又说:“对尊贵的人是不能施加刑罚的。您是一军的主帅,何况踏坏麦田又不是存心违法,而是出于意外,我看就不必议罪了。”曹操听了,略略沉思一会儿,说道:“既然这样,那就暂且免去死罪吧,但是,我犯了错误也应该受罚!”说完,他脱下帽子,用剑把自己的头发割下一绺来,用力掷在地上说道:“姑且用割发代替砍头。”曹操割发严守军令的事,很快在全军传开了。全军上下,个个敬畏,人人遵守军令,无一敢违犯。当时,在曹操的屯田基地——许昌,军民共同发展农业,保护庄稼,这样,使被战乱破坏的农业生产渐渐恢复与发展起来。这为曹操打败群雄,统一北方,打下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猴年春节的对联祝福语

全文共 485 字

+ 加入清单

1、湖四海皆春色 万水千山尽得辉 横批:万象更新

2、喜居宝地千年旺 福照家门万事兴 横批:喜迎新春

3、喜滋滋迎新年 笑盈盈辞旧岁 横批:喜迎新春

4、天增岁月人增寿 春满乾坤福满楼 横批:四季长安

5、一帆风顺吉星到 万事如意福临门 横批:财源广进

6、一帆风顺年年好 万事如意步步高 横批:吉星高照

7、一干二净除旧习 五讲四美树新风 横批:辞旧迎春

8、一年好运随春到 四季彩云滚滚来 横批:万事如意

9、一年四季春常在 万紫千红永开花 横批:喜迎新春

10、一年四季行好运 八方财宝进家门 横批:家和万事兴

11、悠悠乾坤共老 昭昭日月争光 横批:欢度佳节

12、佳节迎春春生笑脸 丰收报喜喜上眉梢 横批:喜笑颜开

13、一年四季春常在 万紫千红永开花 横批:喜迎新春

14、春满人间百花吐艳 福临小院四季常安 横批:欢度春节

15、百世岁月当代好 千古江山今朝新 横批:万象更新

16、喜居宝地千年旺 福照家门万事兴 横批:喜迎新春

17、一帆风顺年年好 万事如意步步高 横批:吉星高照

18、百年天地回元气 一统山河际太平 横批:国泰民安

19、春雨丝丝润万物 红梅点点绣千山 横批:春意盎然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2024年辞猴年迎鸡年春节对联

全文共 1168 字

+ 加入清单

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辞猴年鸡年春节对联的内容,欢迎查看!

1.创业闻鸡晨起舞;兴邦策马早腾飞。

2.鱼游春水纳余庆;鸡唱曙光报吉祥。

3.国家安定人民乐;党政清廉事业兴。

4.金鸡一唱千门晓;绿柳千条四海春。

5.金鸡一唱传佳讯;玉犬三呼报福音。

6.金鸡高唱丰收曲;紫燕喜吟幸福歌。

7.金鸡高唱迎春曲;铁牛欢催改革潮。

8.金鸡高唱山河丽;布谷争鸣稻米香。

9.金鸡喜唱催春早;绿柳轻摇舞絮妍。

10.金鸡报晓歌大治;丹凤朝阳赞中兴。

11.金鸡报晓山河壮;彩凤鸣春岁月新。

12.金鸡报晓青山秀;紫燕凌空旭日升。

13.金鸡晓唱千家喜;白鹭齐飞万户春。

14.金鸡献岁人民福;丹凤朝阳世纪春。

15.金鸡唤出扶桑日;锦犬迎来大地春。

16.金鸡啼出千门喜;春帖换未万象新。

17.金鸡啼处腾红日;春水流时淌福音。

18.金鸡昂首歌春晓;骏马奋蹄跃锦程。

19.金鸡喔喔传春讯;喜鹊喳喳报福音。

20.鸢观故国千山秀;鸡唱新春万里娇。

21.画意正浓鸡起舞;诗情未尽蝶翻飞。

22.枝头喜鹊言春早;院里金鸡报岁新。

23.春信千家传紫燕;福音万户报金鸡。

24.春晨旭日雄鸡唱;杨柳清风乳燕飞。

25.闻鸡起舞从今日;跃马扬鞭正此时。

26.闻鸡起舞迎元旦;击壤而歌颂小康。

27.闻鸡踏碎霜晨月;跃鹊催开一剪梅。

28.笔描万壑千山画;鸡报五湖四海春。

29.庭前落絮早春柳;梦里新歌晓日鸡。

30.庭院鸡鹅谈好事;枝头燕雀话丰年。

31.庭前春晓雄鸡舞;世上风清燕子飞。

32.彩凤鸣春春不老;雄鸡报晓晓生晖。

33.唱晓金鸡歌盛世;长征骏马着先鞭。

34.跃马腾飞兴骏业;闻鸡起舞绘鸿图。

35.跃马扬鞭芳草地;闻鸡起舞杏花天。

36.癸戴草头朝赤日;酉添春水上朱颜。

37.梅花吐艳新春丽;鸡韵成歌盛世长。

38.雪雾依然芳草绿;鸡鸣更是艳阳红。

39.盛世鸡鸣犹悦耳;新春燕舞自开心。

40.晨光初露雄鸡唱;红杏出墙彩蝶飞。

41.碧水清波观鸭泳;竹篱农舍有鸡啼。

42.碧野千重铺锦绣;金鸡一曲唱丰收。

43.舞剑闻鸡成大器;擎旗纵马请长缨。

44.爆竹千声歌盛世;金鸡三遍唱丰年。

45.堤柳欲眠鸡唤醒;春花初绽蝶闻香。

46.朝阳晨露雄鸡唱;瑞气春花紫燕飞。

47.雄鸡一唱天下白;锦犬再雕宇宙春。

48.雄鸡一唱江山秀;紫燕双飞杨柳春。

49.雄鸡高唱英雄曲;中国激荡改革潮。

50.雄鸡高唱催春早;彩凤长鸣颂世昌。

51.雄鸡喜唱升平日;志士欢歌改革年。

52.喜听鸡唱迎春曲;又见雀衔致富图。

53.喜鹊登梅门有喜;金鸡报晓地生金。

54.喜鹊登枝迎新岁;金鸡起舞报福音。

55.喜鹊登枝啼福韵;金鸡起舞报新春。

56.喜贴春联辞大圣;笑斟美酒贺金鸡。

57.新春消息鸡先报;小院梅香鹊早知。

58.献岁金鸡鸣喜庆;迎春紫燕舞祥和。

59.献岁鸡声融捷报;迎春爆竹会佳音。

60.瑞雪纷飞年大有;金鸡起舞岁平安。

更多热门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驼背老老和香蕉崽崽的典故

全文共 1024 字

+ 加入清单

驼背老老在一条曲曲折折的小溪边种了几十株芭蕉树,树上结满了大串大串的香蕉。他弓着背,每天挑着香蕉上集市去卖,因此,日子过得挺富。

驼背老老孤孤单单的一个人,没有妻子儿女。他每逢见到别人家的孩子,总是过去摸头摸脚,不知不觉流下泪来:“唉,我有一个孩子就好了。

可是,当他蹲在小溪边,望着芭蕉树上一串一串的香蕉时,就会自宽自慰地说:“这不就是我的孩子吗?”

有一年,突然下了一场大雪,把芭蕉树打得稀烂。接着,又刮了一阵西北风,把所有的香蕉都吹得横七竖八地倒在地上。

驼背老老心疼死了。

第二年春天,只有一株芭蕉的根子冒出芽来,驼背老老弓着背,忙着浇水施肥。

这株芭蕉长得很快,三个月工夫就结了一个香蕉。驼背老老见只结一个香蕉,心里感到烦闷。可是,他又转念一想,觉得总比一个也不结的好。

这香蕉越长越大,大得有水桶那么粗,坐在树顶上,把树也压弯了腰。

有一天,一只美丽的孔雀飞来啄了香蕉一口,又飞走了。香蕉皮“叭”的一声响,裂开个大缝缝。一个白胖胖的小孩从缝缝里跳下来,他跑到驼背老老面前,抱着驼背老老的腿,“爹爹、爹爹”地叫个不停。

驼背老老弓着背,抱起小孩子,亲着他红润润的脸孔。老人替孩子取了个名字,叫做香蕉崽崽。

香蕉崽崽一年一年地长大了。父子俩从别处移来很多芭蕉树,又种满了溪边,芭蕉林里挂着大串大串的香蕉。

驼背老老的背越来越驼了,做事也越来越吃力了。

香蕉崽崽见爹爹的背驼,心里很难过。一天,他说:“爹爹,我出门去找药来医你的背。”说完就走了。

一路上,香蕉崽崽逢人就问:“有医驼背的药吗?”人家都摇摇头说:“不晓得啊!”

有一天,香蕉崽崽走到一座大青山里,看见一个穿着五彩衣服的姑姑在溪边梳她那长长的头发。他走过去问道:“姑姑,你晓得医驼背的药吗?”

姑姑说:

东山岩洞深又深。

石乳珠来放光明,

肚里吞下石乳珠,

腰舒背直好精神。

香蕉崽崽依照姑姑的话,走到东山,钻进深深的岩洞里,看见有颗石乳珠嵌在石头上。他摘下石乳珠走出洞来,往家走去。走到一个坡上,看见一个牧羊的孩子倒在地上哭。孩子一只手折断了,满身是血。香蕉崽崽走上去问他为什么哭。孩子说:“两头牛打架,我去赶开,被牛角触断了手。”

香蕉崽崽心里盘算:“我这石乳珠可以医驼背,大概也可以医断手。”他立即把石乳珠放进那放羊孩子的口里。孩子吃了石乳珠,忽然站了起来,手不断了,血不流了。

香蕉崽崽送走了放羊孩子,又回身到大青山去寻找那位姑姑。

姑姑坐在溪边洗着长长的头发。香蕉崽崽把经过的情形告诉她,又央求她指点去找医驼背的药。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历史典故:柳宗元被贬柳州

全文共 1912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经常能接触到柳宗元的诗,柳宗元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世称“柳河东”、 “河东先生”。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历史典故:柳宗元被贬柳州,欢迎阅读!

柳宗元被贬到柳州去当刺史,他倒是很平静的。这不能不归功于他在永州(今湖南零陵)的经历。

柳宗元是河东(今山西运城)人,所以人们也称他柳河东。他从小就非常聪明,能写一手好文章。十三岁的时候,他写过一篇文章呈给唐德宗,唐德宗看了非常欣赏,大家都传着看,都认为了不起。他在二十一岁的时候考上进士,在京城做官。后来因为支持王叔文改革的关系,王叔文倒了台,柳宗元受了牵连,跟刘禹锡一样发配到边远地方去当刺史。

公元805年,柳宗元到永州当刺史,心情一直不好。怎么样才能使心情舒畅一些呢?他在公务完成后,就到附近的山野去游玩。有一次他到冉溪,果然景色宜人。他非常喜欢,就在那里安了家。但是,给这个地方取个什么名字呢?他想来想去,还是取了个“愚”字:溪称为愚溪,丘称为愚丘,泉称为愚泉,沟称为愚沟。他觉得他是因为“愚”而被贬官的,所以得用这个“愚”来命名。他终究没有让自己高兴起来。

柳宗元还游了小石潭,听到流水的声音,就像身上佩带的玉环碰撞发出的丁当响声,真叫人高兴啊!他看到潭中的小鱼,大约有一百条左右,就好像在空中游动,阳光照着,影子落在石上,一动也不动。有时突然游得好远,就好像跟柳宗元逗着乐似的。美景叫他流连忘返,他应该是很高兴的了,可是一想到自己被贬,他又很痛苦。

但是,柳宗元毕竟心里关切着百姓,常常到民间去考察百姓的生活。永州出产一种很毒的蛇,把它风干制成药,可以医治许多疾病。他特地访问了一个姓蒋的以捕蛇作为职业的农民。那个姓蒋的农民说:“我的祖父因为捕毒蛇,稍不小心被毒死了;我的父亲也是这样死的;我捕毒蛇已经有十二年了,差一点死去的次数也有好多次了……”

他说着说着,脸色变得悲哀起来。柳宗元看他痛苦的样子,非常同情,就说:“你既然怨恨捕蛇,那么我去跟当官的说一说,更换这个捕蛇差役,恢复原来的赋税,怎么样?”

不料那个姓蒋的慌忙摇着手,更加悲伤了,他说:“您千万别这样!我虽然苦,但是比我的邻居要好多了。我只要捕到蛇,还能太太平平过日子。我的邻居们天天有死亡的危险啊!我就算因为捕毒蛇死了,也要比我的邻居们死得晚一些……”

柳宗元听了非常有触动,写了一篇名为《捕蛇者说》的文章。他由衷地说:“官府的赋税对人民的毒害原来比毒蛇还厉害啊!”

柳宗元对当时社会的****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他除了写游记外,还采用寓言的形式写了不少作品进行讽刺。他的《临江之麋(麋,鹿的一种)》,写一只麋得到主人的宠爱,狗怕主人,所以只能跟麋玩但不敢吃它。三年后,麋外出,见到其他的狗还以为是同伴,结果被狗吃了。柳宗元借这个寓言讽刺那些依仗权贵得意忘形的小人。在永州,他还写了不少其他寓言,有的讽刺贪官污吏,有的讽刺剥削人民的封建地主。他的寓言,大家都很爱看,流传很广。

就这样,柳宗元在永州呆了十年。

公元815年,柳宗元又回到长安。他当时还想为朝廷做点事。可是他怎么也看不惯那样官僚只顾升官发财,拍马奉承的坏风气。不久又被排挤,贬到更远的柳州(今广西栉州)。

柳宗元已经养成了习惯,常常到民间走走,了解一些情况,为老百姓做一些好事。一次,他看到几个凶横的家伙抓住一个中年汉子,后面,这个中年汉子的妻子和儿女在悲惨地哭哭闹闹。一打听,原来这个中年汉子欠了债,到期还不出,债主就把他抓去当奴隶。柳宗元实在看不过去,就下令全带到官府去。经过审问,柳宗元才知道这是柳州的一种陋习,有许多奴隶和奴婢就是这样失去自由的。柳宗元非常心痛,他决心要改变这种情况。他下令,所有的奴隶或奴婢一律可以由亲人或朋友按原来所借的债还清赎回;要是因为贫困一时没有能力赎回,可以为债主打工,等工钱和债务相当的时候,就应该解除债务关系。柳州的贫苦人民听到这个消息,都高兴得奔走相告。

可是不久柳宗元就发现没有根本解决问题,因为有些奴隶或奴婢,已经失去劳动能力,他们没有办法打工,又怎么能赎回自己呢?看到这种情况,柳宗元心里非常悲痛。他拿出自己的俸禄,送到债主家里,把赎回的奴隶和奴婢送回他们的家中。柳宗元在柳州废除了人身典押的陋习,对附近的州县也有深远的影响。柳宗元还引导人民发展生产、兴办学校。柳州人民怎么能不爱戴他呢!人们都亲切地称他“柳柳州”。

公元年,柳宗元在柳州病重去世。

在唐代,柳宗元还跟韩愈一起倡导了古文运动,对改变当时只注意形式不重视内容的文风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他写了不少寓言、传记、政论散文,还写了许多诗歌。有一首诗是我们熟悉的,其实也是他为人的象征: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八斗才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603 字

+ 加入清单

谢灵运是南朝宋国人。他从小勤奋好学,聪颖过人,博览群书,是当时著名的诗人。他一生写过大量描写山水风光的诗,他的诗讲究形式美,尤其擅长对景物的刻画,因此,深受人们的喜爱。

但这么一个才华横溢的诗人,也有个毛病,那就是目中无人,十分狂傲。谢灵运出身贵族家庭,从小生活奢侈,没人敢违拗他的意愿,加上又有些才华,更加心高气傲、狂放不羁。

谢灵运世袭爵位康乐公,但他不屑去结交权贵。后来,他终于受人排挤,在公元424年离开京城,出任永嘉太守。到任后,他觉得自己是大材小用,终日不理政务,在外游山玩水。后来,索性连太守的虚名也不愿要了,称病辞官。

辞官后,他来到会稽大兴土木,建造豪宅,整日与朋友饮酒作乐。有一次,他竟在千秋亭上脱了衣服,大喊大叫。当地太守认为有伤风化,派人劝阻,竟被他痛骂一顿。

后来宋文帝即位,很欣赏他的才华,命他担任秘书监,经常陪同饮宴。这样一来,他更加无法无天。不久,宋文帝见他闹得不像话,就罢了他的官,命他回会稽。

回到会稽后,他仍不老实,要放干湖水,平整为田,好占为己有。皇帝又把他贬到抚州,他仍不收敛,终于被充军广州,于公元433年被处死。谢灵运一生恃才傲物,终于吃了过于狂傲的苦。

从不服人的谢灵运,却对三国时作《七步诗》的曹子建(曹植,字子建)心服口服。他曾对人说过:“假如天下的才华共有一石,那么曹子建可独占八斗,我占一斗,其余天下人共占一斗。”

后来,“八斗才”这一典故,用来形容富有才华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关于五十步笑百步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672 字

+ 加入清单

五十步笑百步语出《寡人之于国也》,下文是小编整理的相关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梁惠王好驱使百姓与邻国打仗。有一次梁惠王召见孟子,问道:“我在位,对于国家的治理,可以说是尽心尽意的了。河内(今河南省黄河北岸)常年发生灾荒,收成不好,我就把那里的一部分老百姓迁移到收成较好的河东去,并把收成较好的河东地区的一部分粮食运到河内来,让河内发生灾荒地区的老百姓不致于饿死。有时河东遇上灾年,粮食歉收,我也是这样,把其他地方的粮食调运到河东来,解决老百姓的无米之炊。我也看到邻国当政者的作法,没有哪一个像我这样尽心尽意替自己的老百姓着想的。然而,邻国的百姓没有减少,而我的百姓也没有增多,这是什么原因呢?”

孟子回答说:“大王喜欢打仗,我就用打仗来打个比方吧。战场上,两军对垒,战斗一打响,战鼓擂得咚咚地响,作战双方短兵相接,各自向对方奋勇刺杀。经过一场激烈拼杀后,胜方向前穷追猛杀,败方就有人丢盔弃甲,拖着兵器逃跑。那逃跑的士兵中有的跑得快,跑了一百步停下来了;有的跑得慢,跑了五十步停下来了。这时,跑得慢的士兵却为自己只跑了五十步就嘲笑那些跑了一百步的士兵是胆小表,您认为这种嘲笑是对的吗?”

梁惠王说:“不对,他们只不过没有跑到一百步罢了,但是这也是临阵脱逃啊!”

孟子说:“大王如果明白了这其中的道理,那么就无须再希望您的国家的老百姓比邻国多了。”

这篇寓言故事说明:看事物应当看到事物的本质与全局,不能只看表面和局部。邻国国君不管灾荒年间老百姓的生活,是不爱百姓的国君。梁惠王常调动百姓去打仗,致使民不聊生,仍然是不爱百姓的国君。

[关于五十步笑百步的历史典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入木三分典故

全文共 400 字

+ 加入清单

王羲之是我国古代一位杰出的书法家,在历史上享有很高的评价,被后人称为“书圣”。

他写的字既秀丽,又很苍劲,这是非常不容易的;想想看,一般秀丽的字会显得柔软,而苍劲的字则显得粗硬,但是他竟能脱尘出俗,二者兼善,可见得他书法的功力之深,这恐怕不是天生具备,而是靠后天勤学苦练而得来的.

有一天,他把字写在木板上,拿给刻字的人照着雕刻。这个人先用刀削木板,却发现笔迹竟然透进木板里有三分深度,这件事情可是轰动了整个京城,“入木三分”也就成了人人皆知的成语了。用毛笔写字在木板上,而笔迹还能透进三分的深度,除了身怀绝技的人还有谁会有这种能力呢?但是,我们也可以想见这位“书圣”所写的字,笔力非常雄厚,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于是,后来的人便根据这段故事的情节,直接把“入木三分”,用来形容人们写文章,或者是说话的内容非常深刻。

以后只要说故事的人,把故事的情节说得生动逼真,我们也可以夸赞他说故事说得“入木三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2024年春节辞猴年迎鸡年对联集锦

全文共 778 字

+ 加入清单

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辞猴年鸡年对联的内容,欢迎大家查看。

1. 上联:满园春色关不住 下联:两岸猿声报喜来

2. 上联:猴喜满园桃李艳 下联:岁迁遍地春光明

3. 上联:鸡声一唱东方白 下联:猴棒三挥玉宇清

4. 上联:金猴献瑞财源广 下联:紫燕迎春生意隆

5. 上联:满园春色关不住 下联:两岸猿声报喜来

6. 上联:雪消门外千山绿 下联:猴到人间万户春

7. 上联:羊羯回头添如意 下联:猴王振臂保平安

8. 上联:银树呈祥花果硕 下联:金猴献瑞国民殷

9. 上联:猴入水帘清玉宇 下联:鸡鸣曙色亮神州

10. 上联:玉羊毫多添文采 下联:金猴棒大鼓雄风

11. 上联:紫燕展翅腾柳浪 下联:金猴攀援上春山

12. 上联:紧握羊毫留青史 下联:奋挥猴棒辟征程

13. 上联:银树呈祥花果硕 下联:金猴献瑞国民殷

14. 上联:玉羊毫多添文采 下联:金猴棒大鼓雄风

15. 上联:猴去鸡来胜利年 下联:莺歌燕舞腾飞岁

16. 上联:猴喜满园桃李艳 下联:岁迁遍地春光明

17. 上联:金猴献瑞财源广 下联:紫燕迎春生意隆

18. 上联:猴年送旧家家乐 下联:鸡历迎新处处歌

19. 上联:紧握羊毫留青史 下联:奋挥猴棒辟征程

20. 上联:满园春色关不住 下联:两岸猿声报喜来

21. 上联:雪消门外千山绿 下联:猴到人间万户春

22. 上联:羊羯回头添如意 下联:猴王振臂保平安

23. 上联:银树呈祥花果硕 下联:金猴献瑞国民殷

24. 上联:猴棒才除千里雾 下联:鸡声又报万家春

25. 上联:玉羊毫多添文采 下联:金猴棒大鼓雄风

26. 上联:终迎胜利猴年赞 下联:席再腾飞世人歌

27. 上联:紫燕展翅腾柳浪 下联:金猴攀援上春山

28. 上联:猴喜满园桃李艳 下联:岁迁遍地春光明

29. 上联:金猴献瑞财源广 下联:紫燕迎春生意隆

30. 上联:紧握羊毫留青史 下联:奋挥猴棒辟征程

更多热门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有关宋朝奢靡之风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844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在宋朝,为了让日子过得舒服,宋徽宗特别舍得花钱,甚至专门成立了国家机构,一个叫苏杭造作局,另一个叫苏杭应奉局……下面是yuwenmi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历史故事,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

要说奢侈消费,在宋朝首屈一指的得数宋徽宗。

为了让日子过得舒服,宋徽宗特别舍得花钱,甚至专门成立了国家机构,一个叫苏杭造作局,另一个叫苏杭应奉局,造作局归太监童贯管理,应奉局归“六贼”之一朱勔统率,这俩局是徽宗奢侈消费的主要代办机构。

苏杭应奉局负责搜罗东南各地奇花异石、名木佳果,就是人所共知的花石纲,凑足一拨便通过大船往京城运输,那场面相当浩大,号称“舳舻相衔于淮、汴”,比春秋齐国大街上摩肩接踵的场面强上好几万倍。

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诸位王公大臣都不是省油的灯,起初在家里奢侈一把,还偷偷摸摸,玩些雾里看花的把戏,后来在皇帝的模范效应下,一个个干脆堂而皇之,坦然面对,将本来令人咋舌的奢侈消费变成了顺理成章。拿担任过宰相的王黼来说,据《三朝北盟会编》记载,王大人家里“堂阁张设,宝玩山石,侔似宫禁”,无论是房屋还是园林,都堪比皇宫内院。宋徽宗听说之后都赶来参观,转了一圈之后连连感叹:“此不快活耶!”

宋徽宗作为亡国之君恶名远扬,但追求豪宅并非他所在时代的专利,勇于推行改革的神宗在位时,大臣们也热衷盖大房。比如宰相陈升之,家里“极为宏壮,池馆绵亘数百步”,亭台楼阁、小桥流水,一应俱全,景致美到大科学家沈括不得不在专著《梦溪笔谈》里予以专门记述。

早在宋仁宗在位的时候,社会上已经出现了享用奢侈品的端倪。作为宋朝早期的皇帝,仁宗本人在生活上颇为简朴,吃美食、住豪宅在他这里是行不通的。但据《邵氏闻见后录》记载,有一次仁宗举办宴会,发现“有新蟹一品”,每枚“直一千”,一只螃蟹价值1000钱,惊得仁宗连连感慨,舍不得下筷子。

浪潮之下,除了帝王将相将奢侈消费搞得有声有色,普通百姓之家也纷纷效仿,比如“后宫朝有服饰,夕行之于民间矣”。老百姓出门“必衣重锦”,你要穿一身麻布衣服,都不好意思和别人打招呼。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