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高考作文指导:关于巧用作文素材的技巧经典20篇

导语:年年芳信负红梅,江畔垂垂又欲开。珍重多情关伊令,直和根拨送春来。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些作文素材,欢迎查阅与欣赏,谢谢。

浏览

647

作文

1000

高考红楼梦素材

全文共 1263 字

+ 加入清单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这黛玉低吟着的悲凉诗句一直被古往今来的独孤人士吟唱至今,这句诗出自曹雪芹的手笔,似乎也暗示着《红楼梦》这部小说的悲凉结局和它之中蕴含着的封建社会独有的苍凉和无奈,

记得很小的时候就开始读《红楼梦》了,怀着一种压抑的心情,小时候素来不爱读书,那印象中大观园的繁杂与喧闹似乎就是儿时对《红楼梦》的理解。宝玉的轻浮,黛玉的忧郁,宝钗的大方,刘姥姥的和善,凤姐的小家子气,其他人物各自的轻佻,刻薄,总之,这本书只是记录了晚中清时一户人家的兴衰史,当时,我是这么理解的。

可再仔细品读之后,随着见解的丰富,这本书在我心中,不仅只意味着一个纯粹的俗气的故事,它开始有了更深远的寓意,那故事背后所揭示的那些不为人知的悲伤与凄惨,也让我领略到了曹雪芹这个怀才不遇的文学者的深刻思想和反叛观念。

宝玉曾说:“女人是水做的,男人是泥做的,前者在婚前纯洁,而在婚后受泥土玷污,自然也浑浊了。”宝玉为何有此感?这也不正暗示着曹雪芹对当时社会重用男才,而置女子不顾的现象觉得无比反感与愤愤不平么?黛玉为何生性郁郁寡欢,喜散却不喜聚?

因为作者正是借这个凄惨美人儿所表达自己内心所受到的欺负和对封建社会文人没有自由所以心中悲伤,忧郁的心境。而其他的像凤姐之类人物的刻薄尖酸也正是那个年代猥亵小人的真实写照。

也有善良的主儿,如袭人,也如像前面所说到的尖酸小人,也有乐于助人,热心,善良的一面,这也正是作者心中的善良和祥和激发的片刻。然而,悲剧的色彩仍笼罩着这个美丽且极具讽刺意味的故事,那荣宁二府的家破人亡与天各一方也表明了作者内心对社会的极度失望和那看破红尘的一分洒脱与伤感,令读者不觉为之一颤。

虽说这本书字里行间显露露出的的社会的世态炎凉着实能令人如作者一般忍不住仰天长叹,然而其中也有美丽的,善良的一面,如大观园中的一家人一同饮酒对诗,一同喜接春联的热闹,开心,亦如宝玉面对黛玉时的那一份讨巧与能言善辩,一家人在一起的温馨,也使读者在阅读时嘴角不禁泛起一丝浮萍。

其实,这也正是民间人家风俗与良好教养与中华民族丰富文化的真实写照,然而越如此,结局变越显得沧桑凄凉,越觉得不舍,若不是如此,作者那犀利的语言和矛头也不会直指人们内心的最深处,如此伤感。

读完《红楼梦》,从那个压抑封建的社会阴影中逃脱出来,长吁了一口气,环顾四周,自己生活的环境至少能有让自己长吁一口气的空间,而当时的人们呢?身不由己,思想倍受禁锢,他们的心情又是如何呢?

所以,每当读完一遍《红楼梦》,那在读之前的紧张,压抑,似乎都烟消云散了,内心对苦难,艰苦的理解也多了一份深刻,对梦想的追逐也越发执着。我们也理当为了这而庆幸,我们生活在一个民主时代,在生活中,有艰苦,有困难,但那是人生历程中不可避免的,和环境,观念无关,但是,比起封建社会的人,我们至少有权利去战胜他,我们有能力起战胜他,我们有资格去战胜他,这,难道不值得庆幸吗?

靠在书架上的《红楼梦》,静静地散发着淡淡的清香,是喜,是忧,是聚,是散。它孕育着狂热的;它传承着深刻的思想;它透散着醉人的感伤。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各地名校高考作文模拟题写作指导_高考作文指导1700字

全文共 1565 字

+ 加入清单

一、话题作文:

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湖南师大附中)

一如播种土地。种下什么也就收获什么,什么都不种下也会生长,只是长满的是荒草。请以拒绝荒草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写作指导

对高中毕业生来说,这样的话题应该有很多内容可写,很多角度可选。面对荒草,此情此景怎么办?这就给正在成长的我们以警醒。

长满的是荒草,象征了人的内在世界的荒芜。拒绝学习,不事修养,抛弃操守,缺乏道德,动物性役使了本应理性的人。考生可从自己的生活体验、阅读经历入手,闪回一些现象,然后确立文意,切入分析,剖析荒草现象,并进一步指出拒绝荒草的理由。当然,可作理直气壮的正反论述,来突出所论人物事件的优秀品德和美好情怀。使人读后产生心向往之的共鸣。

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东北师大附中)

一个小孩子站在寒风中,诘问冬天:春天繁花盛开,夏天绿树成阴,秋天硕果累累,而冬,你有什么呢?你把一切色泽一切生机都吞没。风中清晰地传来一个声音:孩子啊!你不懂,我是春的母亲。

从上面一段文字中,你感悟到了什么?请以此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写作指导:

作文的功能之一,就是要通过感性的或理性的表达,把人类对未来的美好期许和追求都调动起来,在精神的层面上建立一种对美好生活的信心。

这个话题,引导我们在精神的层面上作出辩证的思考。这里,春夏秋相对于冬来说,无冬,则春夏秋无从循环,繁花、绿树、硕果,便无从孕育。以此去对应生活,曾有太多的孕育被我们误解,被我们责难。

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吉林省实验中学)

途中,驴对马说:你如果肯救我一命,请分担一点我的负担。马不听。驴精疲力竭地死去。主人把所有的货物,连同那张驴皮,都放在马背上。马哭着说:我真是不幸。不肯分担一点负担,却驮上了全部的货物,还加上这张皮!

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可以听到或见到类似的事情,当然,也有许多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情况。请以人际关系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写作指导

高考作文有一个声音,要始终关注现实生活,远离生活、悖离生活的话题,应当也必然被高考命题所扬弃。

作文当然要引导考生关注社会、人生,思考自我的健康成长。并且这个话题是一般青年人都必定要面对,或然会亲历的。人在旅途,人不能是独行客,总会有种种的人际关系,需要我们去面对。马的不幸,在于它拒绝施与援手;问题是,现实中,我们常常施与援手而遭致误解。由是,可以延展我们有关人与人的关系的思考,这显然是有意义的。有心的考生,可以上升到道德与精神的层面,做关于如何做人的思考。

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长春第十一高中)

有自尊心,是人的善良、美好的本质之一,也是人之所以成为一个真正的人的重要标准。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一般都有自尊心受到伤害的情感经历,或者有过为了捍卫自尊而做了某些事的经历。虚荣心则是人性的弱点之一。青少年出于虚荣心,又常常说了不该说的话或做了不该做的事事后又追悔莫及。

请联系自已的实际或人生的实际,写一篇与自尊心或虚荣心有关的文章。文体不限,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

写本题可以考虑这样几种立意:一、水有水脉,山有山骨,人生有人生的脊梁。自尊心即是人生的脊梁,即是人生这股活水的脉,人生这座大山的骨。二、自尊是一面明澈的镜子,如果不保护好它甚至将它打碎,那你将永远无法看清自己。三、人是需要自尊心的,这正如万有引力。地球对自己的存在坚定无比,月亮才围绕着它经久不息地转动;太阳的存在比地球更加坚实,地球才着魔般地被它吸引着。四、虚荣是火,尊严是水。两者都可以毁灭宇宙,又可以共同造福人类;两者不相容,却又可以完美地结合。

参考拟题:1.奔放在心灵深处的激流2.心中的一盏灯3.人生的脊梁4.让生命轻装上阵5.自尊充盈我的心6.永不陨落的星7.上帝也爱自尊者8.吞噬人性的肿瘤9.别让我无地自容10.虚荣,掀起你的盖头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2:高考作文素材

全文共 908 字

+ 加入清单

1955年11月,一家名叫"芭莎"的服装店在伦敦国王街悄然开张,十年后,这家店的老板一玛丽·奎恩特成为伦敦的焦点。

因为总是目睹穿长裙的女孩赶公交车的尴尬,从1958年开始,玛丽·奎恩特希望设计一款短裙改变女孩们的窘境。1965年夏季,她尝试着将裙摆剪短到膝盖以上四英寸--风靡世界的"迷你裙"就这样诞生了。

尽管被伦敦《星期天时报》誉为"少数几位天时地利人和,无一不缺的天才",但玛丽·奎恩特并不居功,她说:"是国王街的女孩们发明了迷你裙,我只是把它变得更年轻、更简单,这样女孩们就可以自由地跳跃或者奔跑。"迷你裙的推出受到了爱美女性的热捧,当时最红的女明星碧姬·芭铎、凯瑟琳·德纳芙,甚至温莎公爵夫人都穿着迷你裙出现在各大舞池和宴会上。时尚杂志如此赞扬道:"玛丽·奎恩特的工作不是剪短裙摆那么简单,而是完美的创造。"因为这影响巨大的服饰革命,玛丽·奎恩特在1969年受到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表彰。

但即便英国女王如此力挺,即便明星们都喜欢穿着迷你裙在镜头前引导潮流,保守分子们对迷你裙的出现仍然十分愤怒。在此之前,除了那些不正经的女人,女人们的大腿都包裹在层层长裙之下。而今,有人质疑这种有史以来露出大腿最多的裙子,会令女人们道德败坏。

戴着圆顶礼帼、西装革履的英国男人们聚集在玛丽·奎恩特的商店门口,试图砸碎商店的橱窗,剪烂她的裙子。乌克兰禁止公务员在工作时穿迷你裙,印度尼西亚把迷你裙禁令写进了反色情法律,意大利的一个海滨小城的市长提出:"如果女性不遵守迷你裙禁令,将被罚款25欧。"甚至在英国,国民保健服务委员会也提出一系列"衣禁令",其中包括不准医务人员穿迷你裙。结果当然适得其反,更多的时装品牌推出了迷你裙,世界各地都有了自己的迷你裙。

作为设计者,玛丽·奎恩特应该没有想到在四十多年后的英国,迷你裙仍然会成为一种禁忌。英国有护士说:"这简直是对我们的侮辱。"这或许更是对玛丽·奎恩特的侮辱。

素材运用:迷你裙,从它诞生的那一刻起,就决定了它必须耐得住时光的打磨,经得起舆论的压力。风靡全球,证明了迷你裙在讨伐声中依然收获了成功与青睐。因此,无论现时的褒贬如何,只有经历过时间的淘洗,剩下的才会是光彩夺目的珍珠。

展开阅读全文

篇3:高考优秀作文素材

全文共 2412 字

+ 加入清单

有一位学生拿了一篇自己的考场作文给我看,题目是"忏悔与赎罪",大意是说,仅有口头上的忏悔还不够,还需要行动上的赎罪,积累作文素材。思路、层次、语言都挺好,就是有些空洞,其中一段是这样写的--

自我反省固然需要过人的勇气,可拿出行动更需要魄力。汉武帝,一个一生几乎都在穷兵黩武的皇帝,在晚年,也认识到了自己早年犯下的错误,他亲自下田与农人同播种,也许只是做做样子,但也说明他在为自己犯下的错误做些弥补。可见行动才是从根本上对愧疚的回应。

从论证的角度来说,这段文字很难说有什么说服力。因为:(1)论据不确凿,缺乏对记录其相关言行的古籍的引述,很容易让人认为是在编造论据;(2)连自己都在说"也许只是做做样子",怎么能让人信服"说明他在为自己犯下的错误做些弥补"?

我提出了这些疑问,该生挠挠头说:我实在想不起来什么材料,就凭着印象写了这些。我于是说:如果不考虑材料的新鲜与新颖,有一个材料用在这里倒是很贴切的。"廉蔺列传"你学过吧?廉颇"负荆请罪"的故事应该很熟悉吧?用在这里很合适!相关的文字你也很熟悉,可以用引号引述一些原文。他于是露出"茅舍顿开"的样子。

该生走后,我又在想,为什么学生的考场作文老是空洞呢?答案是积累的太少。但是,每年学习了那么多节的语文课,过眼那么多的故事,怎么会没有积累呢?从上面所述的情况来看,老师提到什么他们会想起来,但是考场上却总是"实在想不起来什么材料"。有老师教了许多联想方法,但是,按照那些方向,"我"就一定能想起那些材料吗?不一定!事实上,学生写作时,总归会有一段"黑暗期"的,什么东西会在黑暗中闪烁,从而被"我"所发现呢?

我觉得"过眼"的东西,并不必然会成为"积累",这是问题的关键。成为自身的"积累",说明已经成为自己思想、认识、精神、生命的一部分了,才可能随时调用(包括考场上的旁征博引)。而许多时候,包括学习课文,我们并不"用心"。"过眼"了一些东西,并没有成为我们"思想、认识、精神、生命的一部分",自然无法在需要的时候很快"想起来"。比如,当初在学习"负荆请罪"的时候,我们可能只是从文言词句上做些积累,甚至也能背诵下来,但,并没有切身体会廉颇"请罪"的"不易"、"伟大",更没有思考过人怎样改正错误、完善自我,一句话,并没有对这个故事"动心"过,怎么能指望在考场上一下子就想起这个贴切的材料呢?我以为,只有"动心"过的东西,才会在"黑暗"里闪烁,才有可能与你要写的主题"接通"。

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就可以对一些现象给出解释。比如,有些同学平时侃侃而谈,好像也知道不少的东西,但是写出来的文字仍是空洞,作文素材《积累作文素材》。原来,"谈资"并不必然构成写作所需的"素材",他在"谈"的时候只是追求其"趣味"("趣味"还可能不正),并没有思考、体验的沉淀;只是"知道",并无新的思想、认识生长,也就不会有什么"积累"。

因此,学生在学习、阅读、积累素材时,要对所遇到的"事件、情节、细节、现象"等多多体验,将心比心,换位思考,尽可能多地生化出对世界、对生命、对社会、对人生、对自然的新的认识、新的理解(此处的"新"是相对于自己来说的)。

在网络上,我读到一篇非常动人的"小"文章--说其"小",是指其篇幅小,事件小,角度小,但让人过目难忘。

我心中的那一丝牵挂

刚上班的时候,每天下班,我都会经过一个广场。那里经常摆着是几个擦皮鞋的小摊,摊主都是外地进城务工的人。因为这种活很简单,广场上来来往往的人又多,生意自然不错。

我一般对让谁擦鞋并不在意,只要能擦干净就行。但是对其中一个人例外,她是个相貌普通的女人,看上去年龄并不算大,可头发总是乱蓬蓬的,衣服也很破旧,我觉得这样邋遢的人,估计鞋也不会擦得多干净。

那天,因为公司门口修下水管的缘故,门口一片泥泞。在艰难地走过那片泥泞后,我的鞋子已经沾上了一层薄薄的泥浆。我急着去把皮鞋清理一下,却不知为何,若大的广场上只有那个我从不光顾的擦鞋摊,女人的旁边还有一个正在做作业的小孩。没有选择的余地,我只好把鞋交给这个女人。

女人动作很麻利,擦得也很干净。当我打算付钱时,却发现钱包没带。我尴尬极了,"实在对不起,我…我忘记带钱了。要不,我明天给你?"我支支吾吾地说道。"这…"女人有些迟疑。我理解,毕竟,哪怕是一块钱,对于像她这样在城里辛苦的人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我掏出手机,准备向朋友求助。

"要不,你帮我儿子检查一下作业吧。"女人回头看看身后的儿子,然后有些胆怯地望着我,眼神里满怀期待,"我的儿子成绩不好,可我和他爸又没多少文化…如果你觉得一块钱不够,我可以一直免费为你擦鞋,直到你满意为止。我们辛苦点儿没关系,孩子的学习不能耽误。现在这样,已经够让他受苦的了…"女人说不下去了,拽起衣角擦着眼睛。

就在那一刻,我被深深打动了。这个为了生计在城里做着最底层工作的女人,竟然希望能雇一个人为自己的儿子检查作业。我突然觉得,眼前这个其貌不扬、满面风霜的女人看上去那么美丽。

那天,我非常认真地为那个世界上最幸福的儿子检查了作业,同时也收获了生命中最珍贵的一次感动。

已经多次调动工作,住的地方离那个广场也越来越远,但是经常会想起那个广场,那个伟大的母亲,那个幸福的孩子,不知她是否还在那儿为人擦鞋,不知她是否还会请求客人为儿子检查作业,心中不免感慨万千。

如此平常的场景--补鞋,细小的事件--检查作业。但被作者捕捉到了,成为他写作的素材,成就了一篇感人的文章。由"日常生活"到"写作题材",到底发生了什么?好在有作者的记录,也就是倒数第二、三段。

从这里我们可以对有关素材积累得出一些结论。那就是--"善感",有一颗敏感的心。但是,还有问题,人怎样才能"有一颗敏感的心"呢?我觉得一是要有悲悯情怀,有慈悲心肠;一是习惯换位思考,有体验能力;三是爱思考,要学会"撬动"字里行间、人生百态,从而读出一些为常人所忽视,感受到别人不太感受到的世态炎凉、人情冷暖。

展开阅读全文

篇4:高中生高考作文素材精选

全文共 6781 字

+ 加入清单

1、德国的教育善良教育众所周知,德国是引发两次世界大战的“罪魁祸首”。所幸的是,德国各阶层能够深刻地反思这段历史,甚至因此格外重视对孩子善良品质的培养,并将其列为德国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爱护动物爱护小动物是许多德国幼童接受的“善良教育”的第一课。在孩子刚刚学会走路时,不少德国家庭就特意为孩子喂养了小狗、小猫、小兔、小金鱼等小动物,并让孩子在亲自照料小动物的过程中,学会体贴入微地照顾弱小的生命。幼儿园也饲养了各种小动物,由孩子们轮流负责喂养,还要求孩子们注意观察小动物的成长、发育和游戏,有条件的还须作好“饲养记录”。孩子们正式入学后,他们的作文中常常会出现有关小动物的生动描绘,其中优秀的篇章会被教师推荐为范文在壁报发表。此外,利用自己积蓄的零用钱来“领养”动物园里的动物,或捐款拯救濒临灭绝动物也是德国小学生热衷的活动。德国的中小学还普遍开展有关“善待生命”的讨论或作文比赛。一个13岁的男孩以充满爱怜的笔调,记录了他为一只小鸟医治创伤,后来又将其放归大自然的过程,文章荣获了该校“善待生命作文大赛”的第一名。相反,虐待小动物的孩子轻则须接受批评或训导,重则可能受到大人的惩罚,如果效果不明显,还可能被送去作心理治疗,因为这是比学习成绩滑坡更为重要的“品德问题”。 德国人在这方面绝非小题大做,越来越多的德国人已有这样的共识:小时候以虐待动物为乐的孩子,长大了往往更具暴力倾向。 同情弱者同情、帮助弱小者也是德国人对孩子进行“善良教育”的另一重要内容。在成人社会的倡导、鼓励下,孩子们帮助盲人、老人过马路早已蔚然成风,为身有残疾的同学排忧解难也并不是什么新鲜事。法兰克福有一个孩子粗暴地将上门乞食的流浪者驱赶出门,全家人特意为此召开了家庭会议。大人们严肃、耐心地启发孩子:流浪者尽管穿着邋遢,同样享有人的尊严。使孩子明白了一个道理:仰慕强者也许是人之常情,而同情弱者更是美好心灵的体现。后来,孩子建议邀请此受辱的流浪者来家做客,大人们则毫无保留地支持。 宽容待人“宽容待人”被德国人普遍认定为一个人“善良品质”的一方面。一个叫雪丽的7岁小女孩在自己的生日晚会上遭到好友梅芙的无端抢白而感到大丢面子,因而试图报复以泄心头之恨。但后来在母亲的劝说下,她通过和梅芙谈心了解到:当时梅芙喂养的小兔子突然死去,心情十分沮丧,故难免“出言不逊”。在经过一番“将心比心”后,雪丽宽容地原谅了梅芙,两个小伙伴的友谊更深厚了。唾弃暴力对孩子进行“善良教育”时,德国人还十分重视“反面教育”的作用。对那些中小学校校园里出现的恃强欺弱的所谓“小霸王”,校方的反对态度非常鲜明。据悉,凡经2次记过仍不思悔改的“小霸王”,校方即果断地予以开除,接着再由“不良少年管教部门”给予管教。对于影视节目中频频出现的暴力镜头,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十分注意引导孩子以“批判”的眼光来审视。 德国制造的武器之精良举世闻名,但德国人并不赞成玩具商开发高科技“暴力玩具”,更不支持孩子(特别是男孩)与玩具枪炮、坦克为伴。因为德国研究者已找到了越来越多证据证实:小时如经常用玩具“模拟杀人”,长大后难保是否能成为和平人士。一些联邦议员也指出:让德国男童少与玩具枪炮为伴是“明智”之举。也许,还能预防德国重蹈“历史覆辙”!环保教育环保教育已经实施几年了,效果如何,我们心里都有数,从一些儿童少年乱扔瓜皮果壳的习性不改可以看得出,用不着再多说。效果为何不理想?原因多多。但最重要的有两条:一是有的学校根本没有开设这门课。一位同事的朋友做废品收购生意。一日,偶进朋友店门,看见收了许多废纸。仔细一看,很多是书,其中就有环保教育方面的课本。他拿起一本一翻,竟如刚发的新课本,根本没用过,表明一些学校压根就没有开设这门课。二是照本宣科。老师上课时,仅仅念念课本,布置布置练习。这样的课,可以说,没有什么效果。让我们再看看德国的环保教育吧。德国是世界上重视环保教育的少数几个国家之一,而且特别重视实际效果。小学一年级刚报到时,每个人都会领到一套课本和一本看上去有点特别的绿色封面的“绿色记事本”,作为孩子们的“环保日记”或“环保周记”。下面是一个小学一年级学生的记录:星期一 我为一种濒临灭绝的灰鹅捐了1马克零用钱,受到了老师的表扬。星期二 晚上我继续迷迷糊糊地睡着了,忘了关灯,结果白白浪费了大量的电,真不应该!星期三 上图画课时,我因画得不够好而连撕了3张白纸。而其实我是完全可以再小心些的。老师说,制造一吨纸不仅要消耗木材,而且还要消耗大量水。想到这些,我感到惭愧。星期四 我发现妈妈只为了洗我的两件内衣就开动了洗衣机,不仅浪费水,而且也浪费了电。后来妈妈接受了我的建议,以后不再每天都开洗衣机,而是等把衣服积得多些再洗。星期五 哥哥是个赛车手,但当他得知赛车会排放大量污染环境的有毒废气后,他和几个也爱赛车的朋友们竟然想出了一个弥补的办法——每年每人额外种20颗树!哥哥真聪明!他和他的朋友们真是好样的!星期六 爸爸带我上超市购物。原本他计划开车去,后来听了我的话改坐公共汽车,这样既可以节约开支,也可以减少汽车废气的排放量。星期日 轮到我去丢垃圾,但我发现我家的垃圾袋里的垃圾还没有分类,于是我不顾臭味,耐心地将垃圾分类后再丢入垃圾箱,为的是方便环卫工人处理。日记,尤其是小学一年级学生的日记,应当说是真实的。因为,他们童心未灭,还保存着那份纯真,那份真诚。日记的内容是可信的。从这一份日记,我们至少可以看出,德国的环保教育,其效果是有目共睹的。原因何在?在于他们的工作抓得早,抓得实,抓到了根子上。这根子是什么?是人的责任心。德国人特别注重的是从小就培养孩子环保的责任心,使孩子们从小就明白:“环境保护,人人有责!”从而把它落实在行动上。从这个孩子的日记,我们不难发现,德国的孩子时刻都在想着环保的事。所以,才会因忘记了关灯而自责,为撕了几张白纸的惭愧,为妈妈随意开洗衣机浪费水而提建议,为哥哥因赛车排放有害气体而额外种树而赞美,为减少汽车尾气排放量而改乘公共汽车。这些事,虽然都是生活小事,但我们分明可以从这些小事中窥见德国人那强烈的环保意识。我们的环保教育,是否应该从中吸取点什么?

2、颜回做饭孔子被困在陈国和蔡国之间,只能吃些没有米粒的野菜,七天没有吃到粮食了。这天,颜回去讨了点米,然后做饭,饭快熟了的时候,孔子看见颜回偷偷地抓锅里的饭吃。过了一会儿,饭熟了,颜回拜见孔子并端上了饭,孔子假装没有看见颜回抓饭吃,起身说:“我刚才梦见先君,把饭食弄干净了,我们先祭先君。”颜回忙说:“不行。刚才灰尘落进了饭锅里,扔掉沾着灰尘的食物怪可惜的,我就抓出来吃了。”由此孔子发出感叹:“所信者目也,而目犹不可信;所恃者心也,而心犹不可恃。”孔子也是人,孔子也有错误时。孔子的智慧在于及时认识错误,反思错误,于是有了“所信者目也,而目犹不可信;所恃者心也,而心犹不可恃”的经典论述。教师也是人,教师也有错误时。教师的智慧也在于认识错误,反思错误,在思考中闪亮教育智慧,于是从教育失误的腐朽中发掘出神奇,从教育平凡的点滴中发掘出伟大。有一种智慧叫做反思。反思是痛,而后快。

3、真正的智者有一位智者广收门徒。每日里,智者教他们修身养性,习文练武。弟子们珍惜这难得的机会,大都刻苦研习,几年后,都有了一技之长,声名远播。只有一人不服管教,整日里招惹是非,打搅师兄弟们的学业。于是众弟子要求智者把这浑浑噩噩的家伙开除掉。但是老师不答应,弟子们再三请求,老师还是不答应。众弟子说如果再留这个家伙,我们就走。但老师还是不答应。众弟子纷纷离去。在智者努力的结果下,十几年后,那个浑浑噩噩的家伙,终于修成正果。为一个捣蛋鬼得罪众弟子?有人点化:“你有一百只羊,走失了一只,你去找那只?”“当然是丢失的那只。”“是的,丢失的那只是最需要你去寻找和帮助的。智者的智慧就在于他帮助了那个最需要帮助的人。”豁然开朗。教育,就是帮助那些最需要帮助的人——班上的调皮鬼、后进生……有一种智慧叫做帮助。助人即善,即智。

4、没有不可能当阿里第一次走入拳击栏,瘦弱的他令观众认为不出5个回合就会被打趴下。然而,就是这个不起眼的年轻人,在一生61场比赛中,创造了56胜5负的拳坛神话,成为拳击史上第一位三度夺得世界重量级冠军、获得“20世纪最伟大运动员”荣誉的拳王。他说过一句话:“‘不可能’只是别人的观点,是挑战,绝非永远。” 最近,莱拉·阿里出现在了阿迪达斯最新的广告片中,她就是拳王阿里的女儿。原来拳王阿里的女儿也打拳!她甚至与父亲老拳王在拳击台上同场竞技,演绎了又一个“挑战不可能”的故事。 “我是莱拉·阿里,我是一个职业拳击手。我身上背负着3条世界重量级拳王金腰带,职业生涯的战绩是16胜、0负,曾13次击倒对手。当我第一次在电视里看到女子拳击,就像一根导火线在我脑中点燃,我对自己说:我也要那样!”莱拉·阿里如是说。 “我想我面对的最大挑战就是:成为莱拉·阿里,而不是永远被人称为·阿里的女儿。告诉你们,我的父亲是个大男子主义,他甚至不喜欢我穿短裤和运动衣。但是,我从不认为女人和拳击是一对矛盾。我想成为一名战士,同时也是一个让人激动不已的漂亮女人。”莱拉·阿里这样解释自己的选择。 至于她的父亲老阿里,现在每次看完女儿的比赛,都会对她说:“你是最优秀的!”现在,莱拉·阿里已经赢得了3项世界冠军。面对荣誉,她这样回答:“有人说女人不该打拳击时,你认为我会怎么做?是的,没错,上!我现在是世界上最知名的也是最优秀的女战士。当人们走向我,告诉我他们受到了鼓舞,我使他们相信‘没有不可能’时,我的心情棒极了!那让我感觉到自己的意义,我必须继续做得更好。” 对不可能的超越,才是最华彩的生命乐章。一个男人如此,一个女人也如此。 一个成功者的一生,必定是与风险和艰难拼搏的一生。许多事情看似不可能,其实是功夫未到。记住这句话吧:只要去做,就没有不可能(ImpossibleisNothing)。

5、珠宝店的“幼稚”荷兰东部一位名叫德布尔的珠宝商,为庆祝10周年店庆,别出心裁地向4000名顾客寄出邮件,其中200个信封里装有钻石,其余的则装着看起来像钻石,但价格要便宜得多的锆石。邮件寄出之后,他就开始等待他期待中的人们的赞美和谢意。可是每次邮递员来,带给他的都是失望。怎么回事呢?难道大家收到了不要钱的宝石,连写封感谢信都没有兴趣?左等右等,他终于沉不住气了,于是开始打电话向一些顾客询问“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问的结果,使德布尔又好气又好笑。原来,顾客们早已对邮箱中的广告邮件不胜其烦,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只要见了那些来自某某公司和某某商家的邮件,就把它们扔到垃圾桶里去。自然,德布尔寄出的那些装有宝石和锆石的邮件,也被他们当做“垃圾邮件”扔掉了。得知这一结果后,德布尔在当地媒体上表示:“我实在是太幼稚了,我忘了现在的人已经再也不会相信这种邮件了。”这件事,至少可以给我们传递这样几个信息:1,哪怕是珠宝商的“别出心裁”,也有非常愚蠢的时候;2,宝石的光芒,穿透不了人们的习惯性思维;3,一个人如果过于“沉得住气”,有些事他将永远也弄不清真相;4,将一件东西变成垃圾的,首先是人的大脑——许多情况下,人的大脑与垃圾桶没有什么区别。

6、拿破仑是如何回答的那年听讲座,王老师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有一天,一个士兵给拿破仑送信,由于马跑的速度太快、时间太久,在到达目的地之时猛跌了一跤,那马再也没站起来。拿破仑看过信后,立刻写了回信,交给那个士兵,催促他骑上自己的战马,赶紧把回信送出去。士兵看到那匹强壮的骏马,身上装饰得华丽无比,便对拿破仑说:不,将军,我是一个普通士兵,实在不配骑这匹漂亮强壮的骏马。王老师讲到这里就停了下来,让学员们猜猜拿破仑将如何回答。有的学员说:拿破仑可能会让他立刻执行命令,回为军人应以服从命令为天职。有的学员说:拿破仑可能会向他说明回信的重要,甚至关系到战争的胜负,军队的存亡。后面发言的学员讲的也都差不多。王老师摇了摇头说:拿破仑斩钉截铁地回答道:世界上没有一样东西是法兰西士兵所不配享用的。拿破仑没有打任何官腔,那平等、亲切的人情味,让那个士兵深受感动,并彻底抛弃了自卑自贱的想法,像个伟大人物那样跃马奔驰,又一次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后来,那个士兵成为一名优秀的军官。

7、面对危险抬起头几年前,一个由7个探险家组成的团队在崇山峻岭中穿行。他们经过一座险恶的石山下时,山体发生迸裂,十几块巨石从山腰轰然而下。等一切沉寂下来,7个探险家中有6个已经被乱石砸死,而剩下的那一个探险家只受了点轻伤。闻声而至的记者问这个幸存的探险家:“你只是侥幸没有被石头砸中吗?”“不是。”探险家淡淡地说:“只是因为我面对危险抬起了头,从而得以避开巨石的袭击。”面对危险抬起头,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做得到的。当有人告诉我们头上正有东西掉下来时,绝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是把眼一闭,然后把头一缩,其实这对避开危险没有任何用处。危急时刻或逆境之中,只有抬起头勇敢面对的人,才有可能逃离危险,战胜困难。

8、背篓有一个觉得生活过得非常沉重的人,跋山涉水去寻找圣人咨询解脱的办法。圣人在听了他的苦恼之后,给他拿了一个竹篓,指着一条铺满沙砾的道路对他说:“你每走一步,就捡一块自己喜欢的石头放进背篓,看看最后会有什么感受。”那人照着圣人的吩咐去做,可走出没有多远,石子便装了半个背篓。圣人问他有什么感受?他说:“越往前走,逗人喜欢的石子越多,背篓也就越来越沉重。”圣人捋了一下银白的胡须,微笑着说:“孩子,我们每个人刚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都背着一个空空的背篓。然而,随着我们的逐步长大,喜欢的东西也越来越多。我们每走出一步,背篓里的东西也越来越多,这就是你为什么会觉得生活的负担越来越重的原因。”那人问圣人:“我应该如何来减轻生活的沉重呢?”圣人回答道:“要减轻这份沉重其实非常简单,你只要把工作、爱情、婚姻、家庭、友谊……其中的任何一份东西拿出,背篓都会减轻沉重。”圣人紧接着反问道:“你愿意将其中的哪份东西毫不犹豫地拿出来呢?”面对圣人的诘问,那人无言以对。是啊,我们每个人装进“背篓”里的都不是纯粹的石头,而是我们在生命的历程中,精心从这个世界里寻找来的爱情、事业、家庭、婚姻、友谊等许多令我们魂牵梦系难舍难分的“东西”。就是因为这些舍弃不去的“沉重”,才让我们感觉到了人生的丰富、美好、充实,舍去了这些“东西”,人生就会是轻飘空虚,无所维系的,就会失去应有的快乐和幸福。

9、从坟墓到金矿在西蒙·波格尔50岁那年,他苦心经营的公司因一桩桩的官司和内部管理不善而被迫破产。重新变得一无所有的他用手中最后一点钱在市郊买了一处坟地,他想自己已经老了,还是为死后的灵魂安个家吧。意想不到的是,4年后,一条铁路欲从西蒙·波格尔那处坟地前方穿过,火车站就拟建在坟地前边。于是,就有人找到西蒙·波格尔,愿以高出数倍的价钱买他的墓地。一块看似不起眼的墓地竟轻松地为他赚回了一笔不菲的钱,这是西蒙·波格尔当初万万没有料到的。一锤惊醒梦中人,西蒙·波格尔迅速找合作伙伴筹钱买下了“火车站”周围的大片土地,等到两年后火车站建成时,这片地皮的价格涨势惊人。西蒙·波格尔因此而扭转了自己的人生,从而成为有名的房地产商。人生没有真正的失败,因此我们根本没有理由说放弃。一块坟地都可以变成一座“金矿”,这世上还有什么是不可能的呢?

10、卢浮宫中的“艺术车间”在法国,所有的国立博物馆免费为教师及18岁以下的年轻人开放,为他们组织专场讲解。享誉世界的卢浮宫博物馆每年接待600万参观者,其中一半是学生。卢浮宫拥有数十个“艺术车间”,既为成年人服务,也为学生服务。今年二、三季度,学生“车间”开设32个专题的活动,如“了解园林”、“认识菘蓝”(一种植物染料)、“古埃及服饰”等。所谓“车间”是集参观、讲解及自己动手三者于一体的艺术活动场所,为50平方米的厅室,中间有一工作台,周围有放置用具的大壁架。设立“车间”是为了增加学生的艺术体验。“车间”活动,凭借卢浮宫的资源。例如,园林课先由教师带领参观卢浮宫前的杜伊勒里花园,讲解其风格,回到“车间”后,学生用模具搭一个他们想象中的花园。6到18岁的孩子都可凭兴趣参加,没有任何限制,交30法郎上课费即可。“艺术车间”很受欢迎,一般要提前半个月才能订到位置。教育部长雅克·朗就此谈道,如果想使法国仍然保持创造性,成为一个有影响的国家,就应该考虑人的整体的、协调的发展。音乐之于心算,戏剧之于阅读,造型艺术之于几何,不无裨益。科学、艺术教育唤醒敏感,催生创造力,它像是学生进入其他未知领域的“芝麻开门”的呼唤,引导他们去发现,去创造。

展开阅读全文

篇5:高考热点作文素材

全文共 867 字

+ 加入清单

一部新电影上映了,你去不去看?

先别去,拖着。通常,拖几天,就会有无数人告诉你:千万别去,不值得浪费那两个小时和几十块钱。当然,也有的时候,拖了几天,有无数人告诉你:这电影你得去看看,还是不错的。这时候应該怎么办?应该继续拖。拖几个月,再问他们,还觉得值得看吗?或者干脆拖几年,再回头看,还觉得那电影不看不行吗?

到那时候就根本不用问他们了。问问自己就够了:几年都过去了,我没看那电影,觉得有什么损失吗?有什么遗憾吗?真遗憾也没事儿,再找来看也没那么难。但基本上,没几部电影配得上这样的待遇。

拖延症不是一种病态,而是一种非常智慧的生存策略。普通人在生活中遇到的大部分问题,只要拖一拖,都会自行化解。如果没有,那是你拖得还不够久。

很多人认为拖延症耽误事,其实真的不是那样。

一般只有两种事儿你会拖着:你不喜欢做的和你觉得拖拖也没问题的。喜欢的事儿你不会拖着,不能拖的事儿你也不会拖着。所以说,拖延症其实是一种辨别、筛选机制,这是一种本能。因为你本能地觉得人生应该用在自己喜欢的事儿上,应该用在更紧急更重要的事儿上。生命只有一次,那些无关紧要的、使人不愉快的烂事,让我们拖着,拖没了就好。拖不没,也至少把我们跟它们相处的时间压缩到最少。

拖延是拖延者的通行证,着急是着急者的墓志铭。会拖延走遍天下,爱着急寸步难行。为什么?因为越爱着急,越一步一个坎儿。很多坎儿是急出来的。“自扰”是庸人最显著的特征之一。不拖延是把问题留给自己,拖延是把问题留给时间。时间很厉害,至少比你英明、强大多了。都说“时间能治愈一切伤痛”“时间能解决一切问题”。那怎么让时间解决?还不就是拖着吗?

怎样获得成功的人生?从拖延症开始。拖延症是成功人生的必需品。谁笑到最后,谁笑得最美。怎么才能笑到最后呢?答案就是最后再开始笑。真的,根据我的经验,最后再开始笑,笑到最后的概率会大很多。

我觉得拖延症应该有一个“症歌”,可以照着《夕阳红》的旋律唱:“最美不过拖延症,温馨,又从容。拖延出晚开的花啊,拖延出陈年的酒。”

你想啊,晚开的花、陈年的酒,不拖延,怎么“晚开”?怎么“陈年”?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有关奉献与索取的高考作文素材

全文共 6254 字

+ 加入清单

一、专题导语

奉献是用爱心铸成的一道彩虹,五颜六色,清新飘逸,带给人们温馨与快乐;奉献,是一种真诚自愿的付出行为,是一种纯洁高尚的精神境界;奉献是不计报酬的给予,是“有一分热放一分光”,是“我为人人”。奉献者付出的是青春,是汗水,是热情,是心中无私的爱心,甚至是无价的生命,收获的是一种幸福,一种崇高的情感,是他人的尊敬与爱戴,是自己生命的延长。无论时代发生怎样的变化,奉献精神永远熠熠生辉,光耀人间,永远是鼓舞和激励人们奋发向上的巨大力量。

二、名言览胜

①名言警句

l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l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陶行知

l我好像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牛奶、血。——鲁迅

l人生价值的大小是以人们对社会贡献的大小而制定。——向警予

l生到世上来不是为个人,而是要把个人贡献出来一部分给国家,一部分给朋友。——拉伯雷

l像蜡烛为人照明那样,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忠诚而踏实地为人类伟大的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法拉第

l你要记住,永远要愉快地多给别人,少从别人那里拿取。——高尔基l爱,首先意味着奉献,意味着把自己心灵的力量献给所爱的人,为所爱的人创造幸福。——苏霍姆林斯基

l上天赋予的生命,就是要为人类的繁荣和平和幸福而奉献。——松下幸之助

l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什么。——爱因斯坦

l一个只顾自已的人不足以成大器。——罗斯金

l把别人的幸福当做自己的幸福,把鲜花奉献给他人,把棘刺留给自己!——巴尔德斯

l人并非为获取而给予;给予本身即是无与伦比的欢乐。——弗罗姆l奉献乃生活的真正意义。——阿德勒

l人只有为自己同时代人的完善,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他才达到自身的完美。——马克思

②古今诗句

l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

l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

l莫道今年春将尽,明年春色倍还人——杜审言

l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罗隐

l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

l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

l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

l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梅尧臣

l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l粉身碎骨魂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

l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

l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

l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明天。——黄奇石

l长路奉献给远方,玫瑰奉献给爱情。——(歌词)

l埋在地下的树根使树枝产生了果实,却并不要求什么回报。——泰戈尔

三、素材聚焦

1、两弹元勋邓稼先对祖国的奉献

1950年,26岁的邓稼先在美国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后回国,祖国张开温暖的双臂迎接这位“娃娃博士”,邓稼先沉浸在青春的欢乐和家族的幸福之中。但是,历史风云变幻,祖国面临核大国的威胁。邓稼先毅然接受开拓祖国核事业重任,离别妻儿,隐姓埋名,走向大戈壁,为中国的国防事业进行着艰苦的科学攻关,为我国的两弹试验成功地铺平了道路。从此,他从物理学界的讲台上消失了。20多个春秋过后,头发里夹着大戈壁沙粒的邓稼先回来了,“两弹元勋”的美名才开始传扬,邓稼先的名字才重新出现在普通人的中间。此时,他的妻子已年过花甲,而癌魔却早注入他的肌体,他光辉的生命已燃烧到了尽头。他临终前对妻子说的最后一句话是:“我死而无憾!”

【内涵解读】奉献既是一时一事,也是一生一世,奉献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不只是物质的给予,更是精神上的付出。人生到世上来不是为个人,而是要把个人贡献出来给国家,献身同时,自己也会升华。

【适用考点】爱国对待名利命运人生价值观

2、为艺术而奉献生命

法国著名喜剧大师莫里哀一生热爱戏剧艺术为之付出了毕生精力,直至为艺术献身。他的最后一部作品《心病者》于1673年2月在巴黎皇家大剧院上演。他本人亲自扮演该剧的主角。此时,他的肺病已非常严重,加之受了风寒,他觉得头晕目眩,浑身无力。17日这天,他的病情更重了,但他以坚强的毅力,克服病痛,坚持演出,并且一丝不苟地进行角色创造,把阿尔贡的性格刻画得入木三分,赢得了观众的喝彩。但大幕刚落下,莫里哀就昏倒在舞台上。演出结束后仅4个小时,莫里就永远离开了他所爱的戏剧艺术。

【内涵解读】不论在什么国家,在什么时代,奉献,总是一个崇高、温暖和感动人心的话题。奉献,是人在爱心和责任感的驱使下,自觉自愿地无偿地付出或给予的行为,是一种纯洁高尚的精神境界。无论时代发生怎样的变化,奉献精神永远熠熠生辉,光耀人间,永远是鼓舞和激励人们奋发向上的巨大力量。

【适用考点】对事业的热爱责任心奉献精神艺术生命的意义

3、把一生奉献给科学

镭的发明者、两次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居里夫人一生忠于科学,厌恶金钱和荣誉,她把所得的奖金绝大部分用于科学实验及赠送给贫穷的学生和需要帮助的朋友。她把研究的结果毫无保留地公之于众,而不接受当时可谋取巨富的专利权。在社会授予她的荣誉面前,居里夫人只有一句话:“在科学上我们应该注意事,而不应该注意人。”

居里夫人长期接触镭,健康受到严重的损害,两手被镭射线烧得伤痕累累,并得了致命的血液病。众人劝她休息治疗,她谢绝了,她说:“我的生活是离不开实验室的。”在晚年10多年里,她带病写出30种科学报告,好几种高深的科学理论书籍,每天仍然工作14小时,直到1934年闭上了她那双智慧的眼睛。

【内涵解读】奉献是一种责任,把奉献当成一种责任,就为奉献找到了动力,就会把奉献当作是应该做的事,心甘情愿地去奉献。人生只有无私奉献,才能贡献社会,服务他人,才能摆脱卑俗,才能真正完美,才能造福社会。

【适用考点】责任名利观精神财富兴趣勤奋

4、南丁格尔奉献出爱心

19世纪中叶,护士地位低下。出身名门的南丁格尔决心以身作则,改变这一现状,自愿当了一名护士。1854年,英、俄在克里米亚开战,南丁格尔亲自奔赴前线。她替伤员清洗、消毒、包扎、按时换药、改善伙食,还经常跪在地上擦洗地板,洗涤带血的衣裤。每天晚上她都要提一盏灯,在4公里的巡诊线上,挨个查看病情,给伤员唱歌,送去安抚和爱心,从无间断。为此,她经常工作20小时以上,累得头发掉光仍然坚持不懈。由于她的努力,伤员的死亡率从60%降为0.3%。后来,直到英、俄停战,最后一名士兵离开战场,她才回到家园。回国后,她又把英国人民为奖励她而募捐的5万英镑悉数拿出,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护士学校。她还著书立说,为现代护理学的创立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有鉴于此,国际红十字会在她逝世后,将她的生日5月12日定为“国际护士节”。英国人民为她立起了手持油灯的巨型铜像,“提灯女郎”南丁格尔被称为“英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女人”。

【内涵解读】:南丁格尔奉献出了自己的时间与爱心,从而改变了整个世界对护士的看法。由此可见,个人的力量并不微小,关键看你愿意奉献出多少。只要人人都能有所奉献,世界定会被改变。

【适用考点】人生价值个人的力量影响行为伟大的女性

5、留美博士50万救命钱奉献乡亲

留美博士穆京虹,祖籍山东临清市魏湾乡小由马庄村,童年在临清度过,之后在北京上小学、中学,毕业于北京大学生物系,1988年以优异成绩赴美留学,获得宾夕法尼亚大学博士学位,并先后在美国纽约洛克菲勒大学和西南医学中心当博士后,之后在美国一生物技术公司做研究工作。工作期间发表多篇英文散文,2000年由作家出版社出版了长篇纪实文学《在美国屏风上》,记录其留学经历。2008年,穆京虹被查出癌症晚期。亲人们为她筹集近50万元治病。但她把家人叫到一起,开了次家庭会议,说要把治病的钱全捐给家乡,成立“京虹老家基金会”,号召更多留美人士为家乡教育做贡献。基金会成立后不久,穆京虹就去世了。她把钱都留给基金会,却没留给她的3个孩子。

【内涵解读】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对他人对社会的奉献。有的人生命已经结束,可他们为社会所做的贡献却让后人受益无穷,这样,他们的生命价值得以延伸。给人一束玫瑰,会留下一缕芬芳,奉献是人生最大的幸福。

【适用考点】奉献家乡教育大爱无疆影响力人生观

6、布鲁诺——为科学献身的勇士

布鲁诺出生在意大利的一个贫苦家庭,15岁进修道院,24岁成为牧师,并获得哲学博士学位。此后,他逐渐对宗教产生怀疑。他大胆地批判《圣经》,因而冒犯了罗马教廷,只好逃出意大利,到法国、英国等地宣传哥白尼的日心说,批判托勒密的地心说。他认为宇宙是无限的,在太阳以外,还有无数个类似的恒星系统。太阳不过是一个恒星系统的中心,而不是整个宇宙的中心。布鲁诺发展了哥白尼太阳中心说,把人类对天体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水平。由于布鲁诺广泛宣传他的先进思想,引起了罗马宗教裁判所的恐惧和仇恨。1592年,罗马教廷采用欺骗手段把他骗回意大利并逮捕。刽子手们使尽了种种威胁利诱手段,想让

布鲁诺屈服,但他坚贞不屈地说:“我半步也不退让。”经过八年的折磨,他被处以火刑。1600年2月17日,布鲁诺被烧死在罗马的鲜花广场上。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布鲁诺面对行刑的刽子手,庄严宣布:“你们对我宣读判词,比我听到判词还要恐惧!”布鲁诺被处死了,他的科学精神永存!1889年,人们在布鲁诺殉难的鲜花广场上竖立起他的铜像,永远纪念这位为科学献身的勇士。

【内涵解读】奉献是推进社会进步的内在动力。正是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的奉献牺牲,才构成了人类今日灿烂的文明。他们的无私奉献,为人类社会建立了不朽的功勋,人们把他们刻在心里,千古流芳。如果只有索取,没有奉献,就没有人类社会的今天。

【适用考点】社会的进步坚持真理个性斗争牺牲

16、普通人的不平凡的奉献

张震1964年出生在定远。定远是陕甘宁蒙交界处一个贫瘠的县城,百姓一年收入三四百元。张震考入西安交通大学后,学习英语,是校报记者,多次在写作比赛中获奖。快毕业时,他舍弃了成功率很大的考研和记者生涯,带着妻子韩雅婷回到家乡,举债办起了一所小学。

1992年8月,他们把自家的房子拆了,借钱买砖木,盖起最初的四间教室,名曰“育才小学”。学生来自田野,来自其它学校赶出来的差生。学费减免,其它费用低于国家标准,开设英语。几年下来,学生在各方面都取得了好成绩,学生人数逐渐增加,可张震他们欠债已达11万元。

【内涵解读】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奉献是发挥个人积极性和创造力的源泉,能促使人自觉追求真、善、美,提升自身素质;是自我塑造、自我完善的基石;也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条件。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正义和善良的奉献精神是我们生存的意义,奉献创造人生的价值。

【适用考点】实现人生价值热爱家乡人生的意义教育善良

18、“备飞”的奉献换得集体的成功

2009年10月1日,作为中国第一批歼击机女飞行员,她们以威武雄壮的“楔形”梯队,拉着彩烟飞过天安门上空,接受祖国和人民的校阅阅兵。这是新中国成立60年来首次有歼击机女飞行员受阅,因此备受关注。就是在这次飞行任务中,张晓佳成为了“备飞”,不是由于她的技术不过硬。相反,正由于“备飞”需要技术全面且出众、在特殊情况下能在任何位置上飞行的女飞行员,因此才把平时一向练习刻苦的张晓佳选中。

练习中,所有人都在猜测“备飞”的终极人选,但出乎意料的竟然是张晓佳。当时在她旁边的队友,只能默默地安慰独自流泪的张晓佳,那种滋味可想而知。就像2009年春晚小品《我心翱翔》中的台词一样,“我觉得自己像一只离群的孤雁,我多想飞啊。可我知道,假如我飞了,就意味着她们当中有人飞不过去,我不想那样。”张晓佳还是默默的准备,辛苦的奉献。终极,她和所在的这支团队,出色地完成了国庆阅兵任务,被记集体一等功。

【内涵解读】在国家的建设中,有很多人平时默默的工作,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是在领奖台上没有他们的身影,这是一种奉献的精神。建设国家、强大民族就离不开这种精神,这种不计功劳、不为金钱的精神才是一个民族真正强大的动力所在。

【适用考点】阅兵式个人和集体凝聚力80后巾帼不让须眉

19、奉献社会是优秀企业家的良知体现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发生里氏8.0级大地震。江苏黄埔集团董事

长陈光标当即命令属下一百二十名机械师和六十台重型工程机械,从江苏、安徽日夜兼程一千多公里到达汶川地震灾区,在灾后不到三十六小时的时间,几乎与军队同时抵达了灾区,成为自发抗灾救灾首支民间机械救援队,为打通救援生命线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受到温总理的“致敬”。2010年4月14日青海省玉树发生里氏7.1级地震,陈光标立即派人在西宁购得21台二手吊机、推土机及挖掘机等救援装备,前往玉树县开展救援行动。

江苏黄埔集团在江苏民营企业中的规模并不算大,但是陈光标的捐赠却是最多的。面对众多媒体的采访,陈光标没有丝毫的炫耀,恰恰相反,他用质朴的话语呼吁更多的人来投身慈善公益事业。陈光标,一个声名日隆的苏商,他的“名”,并不在于他有多富有,他的“名”有一个响亮的称呼——慈善家。10年来,他累计捐赠款物到位3.17亿元,其中现金2.18亿元,物资9900多万元,捐助范围达全国10多个省市欠发达地区,受益人数超过30万人……这一连串的数据,是对他的“名”的最好注脚。

【内涵解读】美国民族英雄内森·黑尔的名言“我唯一的遗憾,就是没有第二次生命献给我的祖国和人民”是最高尚的人生境界。慈善、奉献、爱心是有良知的企业家应该有的,也是每个有良知有理性的人所应该有的。

【适用考点】慈善爱心地震良知体现物质与精神

20、奉献成就香港义工黄福荣英雄传奇

“香港英雄”、“港人之光”、“香港人的骄傲”、“伟大的志愿者”……连日来,青海玉树地震的消息牵动港人,舍己救人的“香港好人”黄福荣更让港人感动和自豪。

46岁的黄福荣,原是香港一名货车司机,患有糖尿病,需要定时服药,但每年都会花上几个月的时间,一心投入在行善活动上,2002年,黄福荣用7个月时间独自从香港步行到北京为中华骨髓库筹款,还捐出自己全部积蓄;在2008年汶川地震后,他到四川灾区做了两个多月义工。2010年4月14日玉树地震发生时,黄福荣正在玉树慈行喜愿会孤儿院做义工。当时,阿福已经很幸运地逃了出来。为营救孩子和老师,冲进孤儿院楼房,因余震不幸被掩埋而身受重伤,半小时后去世。一个平凡的香港市民,抛却安闲生活,为行善捐出所得,四海奔波,直至为之舍身捐躯,表现出的是最不凡的崇高境界。斯人之逝,神州同悲。

【内涵解读】奉献并不难,奉献在实实在在的行动中,它并非高不可攀,其实,我们每个平凡的人都能做到。奉献是每个人心中都有的一颗种子,是平凡的、大众的,它需要每个人的参与。社会需要奉献,更需要我们以行动来实践这一美德。

【适用考点】大爱无疆扶弱济贫仁慈博爱平凡的英雄境界

23、奉献与追求

古代的陶朱公,在19年间数致千金,但每次,他都把它们“分散与贫交疏昆弟”,他曾用钱资助过勾践,也资助过田成子,现在,他把它分散给那些需要资助的人,对他来说,赚钱不是最终目的,他只想利用赚来的钱有所作为。现代的李嘉诚,大巨富之后,时刻关注着社会公益事业和慈善事业,从不吝啬解囊。1980年起,他又以极大的热情和精力投入到汕头大学的创办中,不惜花费5.7亿港元的巨资,要为潮汕地区兴建第一座学府,并立志要把它建设成为国内乃至国际上知名的高等学府。为此,他亲力亲为,殚精竭虑,从最初的图纸设计到后来的师资配备,无不一一过问。他曾说:“汕大在我心目中的位置,甚于其它一切事业。”对于曾经因贫困而不得不中断学业并走上经商之道的李嘉诚来说,汕大的创立,

[有关奉献与索取的高考作文素材

展开阅读全文

篇7:高考冬奥人物热点作文素材

全文共 710 字

+ 加入清单

早在2012 年,苏翊鸣去日本学习滑雪时,出色的资质就引起了佐藤康弘的注意。2018年,苏翊鸣入选中国国家集训队,并跟随如今的恩师佐藤康弘开始苦练滑雪。尽管年少就资质过人,但苏翊鸣的努力则是他成功的直接原因。

在近日接受采访时,佐藤康弘曾直言,苏翊鸣刚入选国家集训队时,距离当时的日本顶级选手还有一定的实力差距,但苏翊鸣后来的进步非常迅速。

2019 年,15岁的苏翊鸣获得了自己的首个国际比赛冠军:在新西兰滑雪公开赛上获得单板滑雪坡面障碍技巧冠军。

2020年和2021年,苏翊鸣又几乎包揽了所有全国正式比赛中坡面障碍和大跳台两个项目的冠军。

将时光倒回2015年,北京成功申办2022冬奥会。年仅11岁的苏翊鸣心中萌生一个梦想:参加家门口举办的冬奥会,为国争光!

而为了奥运梦,苏翊鸣也放弃了许多。

9岁出演徐克《智取威虎山》,影视童星作品不少。

除了滑雪,苏翊鸣还喜欢音乐和时尚,同时具备出色的英语、日语能力,并从年少就积累了不少演艺经验。

据说《智取威虎山》的导演徐克在2013年选中苏翊鸣的原因是,当初需要一个会滑雪的孩子扮演剧中“小栓子”的角色,而滑雪能力出众且形象不错的苏翊鸣,就因此得到了机会。

另有报道表示,原本剧组还曾担心苏翊鸣的演技不足,但年少的苏翊鸣在表演方面也很有天赋,很好地完成了剧组的任务,并在演艺圈崭露头角。另一个值得回味的片段则是,原本大家担心苏翊鸣滑雪太慢追不上大家,甚至剧中还有“会滑雪吗?”的台词,但事实是,苏翊鸣滑雪速度反倒是其他演员难以追赶的。

凭借在《智取威虎山》中的表现,苏翊鸣入围第35届香港金像奖最佳新人,可惜最终与奖项擦肩而过。但能够在首次入行影视就进入大名单,也是对苏翊鸣演技的认可。

展开阅读全文

篇8:高中作文哲理高考作文素材人生哲理

全文共 954 字

+ 加入清单

人生似一束鲜花,仔细观赏,才能看到它的美丽;人生似一杯清茶,细细品味,才能赏出真味道。我们应该从失败中、从成功中、从生活品味出人生的哲理

②生命是盛开的花朵,它绽放得美丽,舒展,绚丽多资;生命是精美的小诗,清新流畅,意蕴悠长;生命是优美的乐曲,音律和谐,宛转悠扬;生命是流淌的江河,奔流不息,滚滚向前。

③生活如花,姹紫嫣红;生活如歌,美妙动听;生活如酒,芳香清醇;生活如诗,意境深远,绚丽多彩.

④生活是一位睿智的长者,生活是一位博学的老师,它常常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地为我们指点迷津,给我们人生的启迪。

⑤生命的美丽,永远展现在她的进取之中;就像大树的美丽,是展现在它负势向上高耸入云的蓬勃生机中;像雄鹰的美丽,是展现在它搏风击雨如苍天之魂的翱翔中;像江河的美丽,是展现在它波涛汹涌一泻千里的奔流中。⑥人生是美好的,又是短暂的。有的人生寂寞,有的人生多彩,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人生追求;人生是一条没有回程的单行线,每个人都用自己的所有时光前行。

⑦生活,就是面对现实微笑,就是越过障碍注视未来;生活,就是用心灵之剪,在人生之路上裁出叶绿的枝头;生活,就是面对困惑或黑暗时,灵魂深处燃起豆大却明亮且微笑的灯展。

⑧人生就像一座山,重要的不是它的高低,而在于灵秀;人生就像一场雨,重要的不是它的大小,而在于及时。

⑨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需要对别人察颜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了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

⑩人生如一本书,应该多一些精彩的细节,少一些乏味的字眼;人生如一支歌,应该多一些昂扬的旋律,少一些忧伤的音符;人生如一幅画,应该多一些亮丽的色彩,少一些灰暗的色调。

⑾生活是一部大百科全书,包罗万象;生活是一把六弦琴,弹奏出多重美妙的旋律:生活是一座飞马牌大钟,上紧发条,便会使人获得浓缩的生命。⑿人生的路漫长而多彩,就像在天边的大海上航行,有时会风平浪静,行驶顺利;而有时却会是惊涛骇浪,行驶艰难。但只要我们心中的灯塔不熄灭,就能沿着自己的航线继续航行。人生的路漫长而多彩:在阳光中我学会欢笑,在阴云中我学会坚强;在狂风中我抓紧希望,在暴雨中我抓紧理想;当我站在中点回望,我走出了一条属于我的生之路。

展开阅读全文

篇9:高考议论文高分技巧

全文共 4633 字

+ 加入清单

高考中想要写好议论文吗?那么都有哪些写议论文的高分技巧呢?下面是小编分享给大家的高考议论文高分技巧,欢迎阅读。

近两年高考命题形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完成了由话题或命题作文向新材料作文的悄然“变脸”,在文体上命题人虽然强调文体不限(或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但是命题人所提供的材料因其富含思想含量及思辨色彩,大多数更适合选择议论文体来作文。而议论文的结尾是伸延文意收束全文的关键,是对论点的充分展示和升华,也是衡量考生写作水平的标尺之一,在高考作文阅卷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而精心设计一个让阅卷老师点赞的结尾十分重要,切不可掉以轻心。笔者以2013年高考佳作为例,归结出考生巧饰“豹尾”的七种武器,供2014年考生揣摩借鉴。

一、升华观点,思想深度巧延展

在写作过程中,考生可以将漫无边际的思绪归拢起来,把写作的意图,对读者的劝诫、要求、希望等,在文章最后表达出来,既可升华观点,拓展思想深度,又可引起读者的注意,给读者以感染,起到教育和鼓舞读者的作用。

【示例】

①庸才追随历史,天才改变世界,我始终这样认为。(安徽考生《没有做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

②所以,我们不但要欢迎啄木鸟,还要自己养几只啄木鸟,有时自己还要变成啄木鸟,除了偶尔啄啄别人,主要是没事就啄啄自己,啄啄健康,不容易生病。尤其是各级官员更应该如此,多保护啄木鸟,别动不动就打击报复——因为今天我不啄你,明天你就要自行了断。(山东考生《有过不惮改,不改是为过》)

③细心呵护他人的生命,像对待娇艳的花朵。如此,才能获得“一花一世界”的尊重,才能感受“凌晨四点,海棠花未眠”的美的感动与力量。(江苏考生《细心呵护生命》)

【点评】例①紧扣材料,开篇三言两语引出“没有做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这一观点,接着从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论证,结尾上升到“只有天才才能改变世界”的高度,升华文章的主旨。例②杂文味十足,自然为文,幽默风趣。文章主体部分历数古今对于批评的不同态度,深入浅出,层层推进,结尾拓宽到某些官员的偏见,顺势延展了文章的思想深度。例③用诗化的语言,形象地重申总结“细心呵护生命”的重要意义,唯美动人,极富意蕴。

二、深情呼告,慷慨激昂意绵绵

议论文写作总是为了解决某个问题,作文材料揭示的问题或来源于现实生活,或来源于自我困境。考生在提出自己的见解之际,结尾或强烈咏叹,或呼吁号召,以促使人们自我超越。这样的结尾,铿锵有力,能给人以激励和鼓舞,彰显文章的现实意义,极富感染力量。

【示例】

①我不怕黑,不怕疼,我愿意燃烧我的青春去闯去拼,去尝试去经历——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天津考生《痛而知之》)

②童心之贵,贵在其真、其柔、其善。人的成长会失去许多,却不应失去最本真最纯净的赤子之心。就像埃斯蒂斯所说的:“我们不是能拯救整个世界,但我们可以伸出手去挽救触手可及的部分。”我愿这赤子之心,长存你我周围,更长存于你我心间!(浙江考生《愿赤心长留》)

③莫让“双向的爱”缺失,让爱传递下去!(广东考生《让爱双向流动》)

【点评】例①用慷慨激昂充满智慧的语言表达自己对“痛”的理性思考,并大声呼告“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感情充沛,富有力度。例②重申“童心之贵”的内涵,并借埃斯蒂斯的话表达自己“愿赤心长留”的美好祝愿。例③作者提出了“让爱双向流动”的观点,结尾直抒胸臆,铿锵有力。

三、前后照应,首尾圆合成一体

好的文章,总是既重视思想与文采,又重视结构的匀称和谐。结尾如果能巧妙照应开头,一呼一应,首尾圆合,便能使文章读来气韵流畅,既能体现视觉上的和谐对称,又能体现思维上的起承转合。可直击标题,点题点旨,使文题有落脚之处,也可照应论据,一材多用,让所用论据充分燃烧。

【示例】

①生活就是供给与需求的一种平衡关系,尽管在很多人的生活当中,并不平衡,但这毕竟只是一种趋近于平衡的一种趋势。通过这些看似毫无意义的简单分析,我们其实不妨用经济学的眼光来看待我们的整个生活,其意义可想而知。(四川考生《过一个平衡的生活》)

②还是那句话,手机像魔鬼,千万莫沉迷;千万别让我们的生活,被手机所操控;千万不要让我们的灵魂,沦为手机的奴隶。(北京考生《手机像魔鬼,千万莫沉迷》)

③莱特兄弟、周恩来、迈克尔……他们的故事昭示着这样一个真理:满怀憧憬,让心中的梦想播种;翘首企盼,让梦想的种子发芽;辛勤浇灌,梦想之花就会绚丽斑斓。(湖南考生《梦想在开花》)

【点评】例①文章开头提出“生活是什么?”这一论题,结尾与开头呼应,结合材料对这一论题作了个性化的解读。例②结尾直击标题,并提出“不要让我们的灵魂沦为手机的奴隶”这一宏旨,警策人心。例③从人要有梦想生发开去,运用三个因为梦想而成就精彩人生的经典事例,结尾回扣前面的论据,点明中心,结构谨严。

四、妙用修辞,文采飞扬耀人眼

议论文要在全篇彰显文采,难度较大,稍微处理不当,就可能将议论文写成了抒情散文,背离了文体规范。但是在结尾处有意识地借助某种修辞手法,亮一亮自己的闪光点,在文末给读者留下文采飞扬的印象,展示自己深厚的阅读积淀及开阔的备考视野,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或以比喻、排比、拟人、设问、反问、对偶等作结,或引经据典,借精彩助阵,创造自我的精彩,或引用流行歌词作结,收束如歌,旋律悠长。

【示例】

①多宽容一点,发生在你身上的是非就会少一些;多宽容一点,你的内心将更加的宁静;多宽容一点,人生路上的风景你看到的就会不一样。(黑龙江考生《宽容,一生的原则》)

②心态平衡,则生活平衡;生活平衡,则人生幸福;人生幸福,则永无大憾。(四川考生《平衡人生》)

③信念让沙石熬过蚌肉的蹂躏,蜕变成璀璨的珍珠;信念让天空忍住暴风雨的阴霾,奉献了迷人的彩虹;信念让花种不惧严寒的摧残,书写出春天的芬芳;信念让你我不惧艰难,不断前行,乐享人生的精彩。(湖南考生《精彩人生要坚守信念》)

④是呵,蝶失不是偶然。我们何时才能如梭罗一般,坐在时间的溪水里垂钓天上的星星,看大地寒来暑往,四季消长分明;看种子播撒信念,古树支起苍穹?(江苏考生《蝶失》)

⑤诗曰: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福建考生《把根留住》)

⑥司汤达说:“我从地狱来,要到天堂去,正路过人间。”人间风云变幻,世事无常。然而,风物长宜放眼量,只要无愧于内心,一生,安矣!叩问心灵,“我愿意”!(湖南考生《叩问心灵》)

⑦很喜欢陆放翁一句词:“沙鸥相对不惊飞。”这固然是说人要少机心,但人若能对环境毫无机心,不事窥看,自然想必也可与人安然相对不惊飞了。(江苏考生《安然相对不惊飞》)

⑧我很喜欢一段诗,如今只依稀记得最后一段了:少年/让阳光照进你/你要明媚的笑/等我满身风雨后/回来认取。勿忘初心,且行且珍惜。(浙江考生《勿忘初心》)

【点评】例①运用排比,富有气势;例②运用顶针,回环往复;例③运用拟人,生动形象;例④运用反问,引人深思。例⑤——⑧都直接引用或化用诗文名句,借精彩来助阵,达成了自我的精彩,显示出高超的语言驾驭能力,在显眼处巧妙地向阅卷老师展示自己丰厚的阅读积淀,具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

五、自创警句,片言只语显睿智

古罗马哲学家朗加纳斯说:“美妙的措辞就是思想特有的光辉。”议论文是用来表达思想的,言不从众,以思想出众,是文章取胜的要诀,而思想又总是表现为一些警示人心的语句。考生不妨自创警句来收束全文,不仅能彰显独特的思想魅力,更能以思想深度启迪人心,引发共鸣。

【示例】

①心若没有老去,永远都是孩童。心仍柔软真实,世界永远美丽。(浙江考生《永远的孩童》)

②它本该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信息便携工具,它本可以做我们理想的助产士,然而,它成了一把无形的大铁锁,锁住了我们迈向理想的脚步。所以,少年,请关掉你的手机。(北京考生《少年,关掉你的手机》)

③如果中学生只被奥数、英文统治头脑,只为分数而学,到头来,思想必定是一片废墟。急功近利的学习只能损毁我们的未来,未来中国一定需要思想深邃的学者。怕鲁迅,就必定不能“树人”.“人”树不起来,地平线上就不会升起复兴崛起的希望晨曦!(江西考生《“树人”需要鲁迅》)

【点评】例①用近似对偶的语句,自创警句,阐释了“永远的孩童”的真谛;例②在描述的基础上,渗进了大量的议论,发表了考生的个人见解,而“理想的助产士”,手机“成了一把无形的大铁锁,锁住了我们迈向理想的脚步”等自创的警语,极富思想含量,新人耳目;例③“中学生只被奥数、英文统治头脑,到头来思想必定是一片废墟”、“未来中国一定需要思想深邃的学者”、“怕鲁迅,就必定不能‘树人’”等句子,片言据要,警策人心,振聋发聩。

六、含蓄隽永,余韵绕梁引遐思

好的文章,往往是留不尽之意在文字之间,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为了增添文章的艺术魅力,给读者以想象回味的余地,议论文的结尾也可运用含蓄委婉的手法,或托物言志,或含蓄议论,或借助省略号等方法,使结尾蕴涵丰厚,寓意深远,给人以无尽的遐想或深刻的启迪。

【示例】

①蝶儿飞走,是蜡烛打扰了它的好梦。那么蜡烛随着时间流动的熄灭,飞走的蝶儿,又有谁敢说,它不会再飞回来呢?喧嚣退后,返璞归真。蝶儿飞走,又飞回……那该是极美丽的芳草遍地,落英缤纷。(江苏考生《蝶儿飞走》)

②渐渐地孩子们在主动和被动两种情况下与童真这个概念越来越远。童真渐渐消逝。我们不禁想问童真哪里去了?而它没有回答。只见一个孩子愈走愈远,最后只留下一个模糊的身影!(浙江考生《消逝的童真》)

③还学术一片寂静安然,会有更多的大师在静默中生长,迸发出遒劲的学术张力。那天山上的雪莲啊,寂静中,是如此优美动人……(江苏考生《不可惊扰的寂静》)

【点评】例①结尾用散文化的笔调,借景传情,含蓄隽永;例②对设问没有直接作答,而是顾左右而言他,以“愈走愈远的孩子留下模糊身影”作结,含蓄地表明自己对现实中童真日渐消逝的忧患和无奈;例③借“天山雪莲”托物传情,以省略号作结,意蕴丰富,委婉地表达自己对“大师能够在静默中生长”的企盼。

七、融入自我,心灵剖白引共鸣

中学生写作议论文往往言之无物,容易陷入假、大、空的泥淖,文中无“我”,没有自我真切的感受与思考,因而以联系自我现实的方式作结,进行心灵剖白,就显得极为可贵,既能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又能引起读者对自我观点的肯定与共鸣。

【示例】

①蝴蝶在黑暗中的栖息是静谧的,莫用蜡烛的光去打扰她们。花朵的绽放是自然的、宁静的,莫用照相机的闪光惊扰她们。我多想告诉每一个脚步匆匆的看花人,轻一点,慢一点,远远看着就好,别让你的影子,挡住了那一片花瓣的阳光。(江苏考生《静静呵护一朵花开》)

②我只愿成为一个不断长大的孩子,我有我的思想,我亦有我的童真:我不放弃纯粹,我亦追求缤纷。像那个诗人所言,我在我的世界里,保持着初放时安详的模样。听风涌起,待雨来过,我只是世界小小的婴孩。(浙江考生《最是那初放的安详》)

【点评】例①结尾回扣材料,以自我的感受作结,并把这种感受化为对世人的美好企盼,不矫情做作,让人易于接受;例②借心灵独白解剖自己的内心,紧扣文题,重申观点,强化自己甘做“世界小小的婴孩”亦即“保持童真”的执著和坚定。

当然,文无定法,结尾亦然。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卓越的语言永远属于卓越的心灵,离不开善感的心灵对生活的体悟,离不开敏锐的触角对生命的感知,更离不开独立的个体对世界的思考。只要考生自觉培养“文章”意识,细心揣摩精彩篇章,拓宽备考的大视野,就一定能在高考竞技场上稳占半壁江山。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高考热点作文素材最新版

全文共 690 字

+ 加入清单

我躺在摇椅上,看轻寒枝头花蕾初绽,听苏醒大地万籁低语,任凭那轰鸣各间的温润山峰撞击躯体,闭上眼,我知道自己在寻找什么……

行舟于历史的长河,撑起时间的竹篙,穿越几千年的风沙。那里的人们正在为理想而执着、拼搏,他们的故事如同一首首动人的诗篇,一曲曲激昂的乐章。司马迁游淮阳,追踪韩信足迹;访齐鲁,瞻仰孔圣儒风;经彭城,聆听刘邦故史;别大梁,凭吊夷门旧人……执着的足迹遍布神州十五个春秋,终成史学文学巨著《史记》,无韵之离骚在神州上空回响,史家之绝唱在华夏大地传扬。在同一个天空下,还有贝多芬那雄浑的生命交响在回荡,每一个的音符都让人感到对梦想的执着,对命运的反抗。在同一个地球上有梵高火一样的向日葵常年生长,那黄灿灿的色彩里融尽了梵高在失去朋友理解后仍然坚持的理想。

长篙撑渡着思绪继续前进,那里的人们经历了太多硝烟炮火,饱尝了蹂躏屈辱,战场上的尸体血肉模糊,抗击侵略保卫国家的口号仍然喊得震天动地,一个单薄的身影停下来,眼神里的愤怒和心底里的坚定化作刀锋挥出,令敌人心惊胆寒。他就是弃医从文的鲁迅,改变一种方式成就了他不可撼动的文坛地位,也使得这位笔伐天下的文人成为众多有志青年的榜样。(详写变通的潇洒) 长篙在历史的长河中撑渡,我看到人们为理想而勾勒的美丽,这美丽中,金字塔耸立着,执着沉思着;这美丽中,莫高窟反刍着,变通吟唱着;这美丽中,理想的殿堂在筑成,生命的渴求在聆听……(综合略写执着与变通的美丽)

历史本是一张白纸,人们把自己的对生活对梦想的追求画在纸上,线条有直有曲,执着有执着的美丽,变通有变通的潇洒,画面内容丰富而精彩,摇椅仍在轻轻摇晃,一缕阳光照在身上,温暖而感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与苏武相关的高考作文素材

全文共 2553 字

+ 加入清单

1、人物事略

苏武(公元前140--前60),以尽忠守节而闻名的西汉大臣。字子卿,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武帝天汉元年(前100年)以中郎将出使匈奴,后被困于北海(今俄罗斯贝加尔湖),以牧羊为生。苏武在匈奴前后十九年。

2、名家点评

(汉)班固:孔子称"志士仁人,有杀身以成仁,无求生以害仁","使于四方,不辱爵命",苏武有之矣。

(唐)李白:苏武在匈奴,十年持汉节,白雁上林飞,空传一书札。牧羊边地苦,落日归心绝,渴饮月窟水,饥餐天上雪。东还沙塞远,北怆河梁别,泣把李陵衣,相看泪成血。(《苏武》)

(唐)温庭筠:苏武魂销汉使前,古祠高树两茫然。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回日楼台非甲帐,去时冠剑是丁年。茂陵不见封侯印,空向秋波哭逝川。(《苏武庙》)

(元)张养浩:为臣惟命敢辞难,脱遇艰难亦自安。试看子卿持节处,雪花如席不知寒。(《苏武》)

3、素材运用

话题1: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

快乐的人生,也会有痛苦,有的人能直面挫折,化解痛苫,而有的人却常常夸大挫折,放大痛苦。不一样的选择,不一样的人生之旅,要让我们心里的戈壁荒原开满鲜花,就只有直面挫折,而不是放大痛苦。

当苏武被流放到北海时,北海的羊群咩咩地叫着,似在欢迎这位坚贞不屈的大汉臣子。这十几年的痛苦如果可以当作是一次挫折,那么这次挫折无疑是痛苦的,可是这位放羊老人却未曾放大痛苦,于是十几年后,大汉的丹青上书写下了民族不屈的坚贞气节。

人生只有走出来的美丽,没有等出来的辉煌,因此直面挫折,化解痛苦才是我们的最佳选择。(2004年高考满分作文《生命是一朵常开不败的花》节选)

话题2:相信自己和听取别人意见

苏子卿在贝加尔湖湖畔。他披着一件白羊裘,毡履,毡裳,毡巾覆首,独立在苍茫无际的西伯利亚荒原当中,有雪潮一样的羊群在他背后。他在孟春的黄昏时分,待要归返穹庐,背景中贝加尔湖上的冰涛,与天际的白云波连山竖。

他向着东行,遥遥地望南翘首:眼阵中含蓄着无限的悲哀,又好像燃着希望一缕。他只相信自己,只相信自己的祖国。

他的心里只有大汉。卫律的劝说他不听,李陵的意见他当耳旁风。他新娶的胡女的眼泪留不住他,他的小儿子的小手拽不住他的衣襟。他谁的话都不听,他用他的坚持塑造了他自己。

一个野花烂漫的碧绿的大平原,平原中立着一个持杖的女人,背后也涌着一群归羊。那是苏武归国后的风光,他的弃妻,他的群羊无恙;可那牧羊女人的眼中,那含蓄的是悲愤?还是凄凉?(《女神》节选)

话题3:心灵的选择

荒凉的北海,羊群咩咩地叫着,不远处坐着一位手持汉节的人,从黑发到白头,用半生的心血续写着丹青。南方,皇帝一代又一代,然而,谁也不记得,遥远的北海上,立着一座汉朝不倒的丰碑。

汉节上的漆一层层褪去,老人的眼里却始终燃着一丝火光,作文素材《作文素材之苏武(1)》。匈奴的可汗惧怕:"怎么还有这么固执的人?"他更无法理解,这半生的重量承起的竟是中华民族永世的骄傲!

在生命的天平上,有人选择个人的荣辱得失,但是更有人选择个性的无碍释放,国家的繁荣太平,民族的坚贞气节。而往往是这些人,托起生命的天平,紧握永恒的绳索,在生命与永恒的拔河中,探到永恒的答案。(2002年浙江高考优秀作文《与永恒拔河》节选)

话题4:自尊与他尊

《苏武传》中有这样一个细节,当苏武与其副使张胜同被单于抓获后,面对单于的诱惑和威逼,苏武选择了精忠报国,而张胜最终选择了投降。以常理推断,对苏武的宁死不屈和拒不投降,凶残的单于不可能不杀他。但正是由于苏武的这种节操,却赢得了单于的尊敬和历史上的美名。而张胜、李陵乃至卫律,则被永远地钉在了耻辱柱上。事实上,历史上由于自尊而获得他尊的例子不胜枚举。(《苏武的尊严》节选)

话题5:道德与名节

中国人历来看重道德与名节。旧时高洁的文人即使在百般困顿之中,依旧保持"人淡似菊"的操守。古代烈女被市井泼皮碰碰手臂,竟然利刃断手,以致留下烈节牌坊。汉代苏武被迫牧羊,在冰天雪地中"渴饮雪,饥吞毡",历尽难中难,心如铁石坚,凛然持汉节而不改其志。"时穷节乃现,一一垂青史"。所有这些,都留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佳话。(《道德与名节》节选)

话题6:信念

在苏武出使匈奴时,因随行人员参与了匈奴人的叛乱而被扣留。在危难之中,苏武处处维护民族的尊严和国家的利益,既表现了对匈奴的修好之愿,又抱定必死的决心,决不"屈节辱命"。面对卫律始而威胁,既而利诱,最终又以断水绝粮相逼等手段的逼迫,他从容处之。在受审时,他甚至以自刎来避免受辱。后来的审讯中,卫律当场"剑斩虞常"以此胁迫汉使,副使张胜在此情况下投降了,而苏武面对卫律之剑,岿然不动。卫律又以富贵劝诱,苏武则直言怒斥,更以两国安危责之。在匈奴将他置于冻饿之境时,苏武仍然没有屈服,凭借顽强的意志和信念,他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还是"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念念不忘自己是汉朝的使者。匈奴又派故人李陵来劝降,企图打消他对汉朝的眷恋之情,苏武不作正面的交锋,只是以君臣和国家的大义自剖心迹,反倒使李陵感到羞愧,无言以对。(《信念》节选)

话题7:选择

悠悠岁月,历尽多少冷暖:滚滚浪花,淘尽多少英雄,但伟人之风永存。

那是苏武牧羊的北海吧!苏武选择了中华民族的伟大气节,发扬了华夏文明的优良品德。这样的选择崇高、无私!

浩浩天地,朗朗乾坤,多少仁人志士留芳百世,虽死犹荣。他们或是崇高无私,或是明智无悔,或是崇高质朴。正是他们所做出的无上光荣的选择,使得我们的民族摺焰生辉,使华夏文明万古流芳。

历史选择了苏武,苏武选择了崇高无私,选择了明智,选择了质朴。那是一个响当当的名字,是历史的星空中最耀眼的星座,引领着后来者在暗夜里找寻生命的座标,勇往直前而不迷失。(《无尚的选择》节选)

话题8:坚持

当苏武牧羊于北海时,单于派降将李陵到北海劝说苏武投降。李陵说:"单于诚心诚意等待您归顺,看来永远不会让您回大汉了。白白地在这荒无人烟的地方受罪,有谁知道您对朝廷的忠义呢?"李陵历数苏武出使匈奴以后一家的悲惨遭遇(大哥和弟弟被迫自杀,母亲去世,妻子改嫁,儿女不知去向),妄图动摇苏武归汉的决心。但是,苏武却坚定地说:"我平时就希望为朝廷抛头颅、洒热血,如今有了舍身报效的机会,就是挨刀斧、下汤锅,也是甘心乐意的。"他始终不受诱惑,为后人所颂仰。(《热爱祖国坚贞不屈的使者》节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热点高考素材

全文共 717 字

+ 加入清单

10月19日电神舟十一号飞船于北京时间19日凌晨与天宫二号成功实施自动交会对接。合体后,景海鹏和陈冬两名航天员将进驻天宫二号,开展空间科学实验。

神舟十一号与天宫二号的交会对接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包含一系列的步骤,要让两个8吨多的“大家伙”在每秒7。9公里左右的飞行速度下完美对接在一起,这个过程仿佛就是在太空中穿针引线。

在经过5次变轨后,神舟十一号到达天宫二号后方约52公里左右的位置,这两个8吨重的“大家伙”进入自动控制状态,由飞船加速追赶天宫二号,为了安全起见,两个“大家伙”在距离5公里、400米、120米和30米共四个停泊点处减速调整。

在神舟、天宫追追停停的过程中两名航天员并没有闲着,他们首先回到返回舱穿上航天服并将返回舱和轨道舱之间的舱门关上。等到在相距120米的停泊点处,两名航天员处于随时备份状态,准备手动控制干预。到相距30米的停泊点处,神舟十一号飞船伸出捕获索,伸到天宫二号上面,之后捕获索慢慢收缩,将飞船和天宫慢慢拉近,然后进行交会对接。

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于9月15日晚上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已在轨运行一个多月。天宫二号有效载荷进入太空后,陆续进行了加电自检、在轨初始状态设置和初步功能测试,各有效载荷和在轨支持设备运行正常,性能稳定,状态良好。

神舟十一号是于10月17日早上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生升空,将景海鹏、陈冬2名航天员送入太空。

在今天交会对接形成组合体后,航天员将进驻天宫二号,组合体将在轨飞行30天。期间,2名航天员将按照飞行手册、操作指南和地面指令进行工作和生活,按计划开展有关科学实验。完成组合体飞行后,神舟十一号撤离天宫二号,并于1天内返回至着陆场,天宫二号转入独立运行模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高考作文万能素材汇总之人物篇

全文共 1750 字

+ 加入清单

又到高考了,接下来小编为你带来高考作文万能素材汇总之人物篇,希望对你有帮助。

1:山的沉稳水的灵动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多年来许多人都认为,儒家学派的一大特点是保守、守旧,以上古为黄金岁月,只重视“先王之道”而不关注事物的变化,而孔子则是一个方正迂腐的学究。其实,“信而好古”的孔子是用自己对道德的理解,结合白己对时代的期望,对经典作了新的阐释的。他既将“如山”的仁作为最高的道德标准,也发出了那句令千古智者为之共鸣的“逝者如斯”的感唱;他不但极其诗意地阐释了“变”,而且身体力行,收授弟子,用实际行动改造灵魂。如果他畏惧“变化”,不相信事物有更新的可能,他就不会成为一位灵魂工程师,不会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职业教师。他作为中国哲人的独特之处在于:他的“变化”如同万物生长,是一种无声而自然的过程,他心目中理想的发展,不是斩断传统的脉络,而是以传统为根基,如山中树木,生长不息。

2:挫折

孔子一生不得志。但孔子不畏惧,不逃避,以一种达观的态度对待人生。在乐天知命、通达自得上孔子并不比老庄差。“孔颜乐处”是对这种处世态度的概括。

孔子周游列国时曾被匡人围困,当时形势非常紧急。孔子说:“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宋司马桓魋欲害孔子,孔子说:“天生德于予,桓魁其如予何?”

《论语述而》表现了孔子兼善天下的志向。同时,也是孔子在遇到挫折时对自己的安慰与鼓励,是一种自我调适的做法。

3:理解

现在我们一谈到孔子与《论语》,便有不少人脱口而出:“惟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这半句话出自《论语阳货》第二十五章,后半句是“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很多人特别是女人都非常反感这句话并由此反感孔子。也有人替孔子打圆场,说这里的“女人”不是指女人。

我认为,退一步讲,即使孔子在这里是指的女人,那也只能解释为在男性中心主义的社会,对女人的歧视,是一种通病,是时代的印痕或时代的局限。在西方,耶稣骂夏娃,亚里士多德骂女人,尼采骂女人,非常严厉,其程度大大超过了中国的男性思想家。就是休谟、黑格尔,对女性的歧视也很厉害。当然,无论东西方人士,对女性的歧视、蔑视、轻视,都是错误的。儒学、儒家中有对女性不尊重的表现,是需要批评的,但我们要放在时代的背景上加以理解与检讨。我们要学会容忍、理解、欣赏、研究外来文化,同时也要学会容忍、理解、欣赏、研究自己的固有文化。百多年来对于儒学的批判,有许多是非理性的,感情用事的,浅层次或直线性的,以致于今天中国大陆的多数中青年仍然沿用上世纪70年代批林批孔的方式和80年代“河殇”的方式来对待儒学。我们需要以同情理解的心态和理性批判的方法来面对这些复杂的问题、

4:选择

古人柳下惠曾被迫宿于城下,晚上刮风下雪,气温骤降,同宿城门下的一女子冻得快不行了,柳下惠将其抱在怀中,靠体温为之取暖,一直到次日天亮,没有非礼之举,留下了坐怀不乱的美誉。

无独有偶。鲁人有独处室者,邻居是一个寡妇,也独处一室。半夜,暴风雨至,寡妇室坏,想进鲁人室躲避,鲁人闭户不纳。寡妇在窗下哀求道:“你怎么不懂得仁爱,不让我进去?”鲁人说:“我听说男女不到六十岁不能同居一室。你现在年轻,我也年轻,所以不敢让你进来。”妇人说:“你怎么不学学柳下惠?”鲁人说:“柳下惠能做到,我是万万做不到的,我现在是用我的做不到,学柳下惠的能做到。”孔子说:“善哉!要学习柳下惠者,没有像鲁人这样会学的,希望向善的方面发展,却不因袭别人的行为,算得上智了。”

在孔子看来,柳下惠的选择是对的,鲁人的选择也是对的。

5、幽默

公元前496年,焦急的子贡四下询问走失了的老师孔丘,这时候有一个郑国人对他说:“东门口有一个人,他的额头像唐尧,他的脖子像皋陶,他的肩膀像子产,可是从腰以下比夏禹差三寸,瘦弱疲惫的样子好似丧家之犬。”子贡找到孔子后把这话告诉他。孔子笑着说:“他说的形状,那倒未必。但说我像丧家之犬,是啊!是啊!”这就是孔子,一个浑身上下充满幽默细胞的老头儿,全然不是千百年来端坐在画像中,端坐在中国人意识深处的“大成至圣先师”的形象。在孔子眼里,要想真正不朽,不在于权力,而在于文化与教育。所以后来儒家称誉孔子为“素王”。没有土地、没有人民,只要文化存在,他的王位就永远存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小升初英语写作的技巧指导

全文共 1637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都知道,想在小升初英语写作拿高分,就要摸透老师的喜好,引起“读者”的注意。而在写作中句子偏长恰恰会适得其反,很容易让人漏听一、两个单词,影响对整个句子的理解,所以我们要教大家一些化繁为简的技巧——

1、巧用单个词:即用一个单词代替一组意义相同的单词。比如:

用forget(忘记)代替do not remember(没有记住)

用ignore(忽视)代替do not pay attention to(不注意)

用now(现在)代替at this point in time(此时此刻)

用because(由于)代替due to the fact that(鉴于下列事实)

2、省略同义词或近义词。比如在下面例句中,形容词important(重要的)和significant(有重要意义的),就是两个同义词(也可以说是近义词),我们可以省略important,只保留significant。

The government project is important and significant.(这项政府计划是重要的,有重要意义。)

The government project is significant.(这项政府计划有重要意义。)

3、在不改变句子含义的前提下,省略所有可以省略的单词。比如在下面例句中,the cover of the book(书的封面)可以省略成the book cover,is red in color(是红色的)可以省略成is red。

The cover of the book is red in color.(书的封面是红色的)

The book cover is red.(书的封面是红色的)

现在我们把这三种方法结合起来,将一个冗长、绕嘴的句子,改写成一个简短、易懂的句子。

University malls must be accessible and free from congestion in order that students, faculty and employees may have unobstructed passage through those areas of the campus.(校内道路必须是便于通行的,不拥堵的,以便让学生、教师和职员能够无阻碍地通过,到达校园的各处。)

University malls must be free enough from congestion to allow people to walk through easily.(校内道路不应当拥堵,以便人们顺利通行。)

4、用介词短语替代从句。比如:

原句:While they were playing tennis, she started an argument that lasted all morning.

修改后:During tennis she started an argument that lasted all morning.

原句:When you come to the second traffic light, turn right.

修改后:At the second traffic light turn left.

5、删除诸如"who is”或"that is"之类的关系代词,变从句为短语。比如:

原句:The novel, which is written in three parts, told a story that took place in the Middle Ages.

修改后:The three-part novel told a story set in the Middle Ages.

注:把句中的"three parts"改用形容词来表达,节省了四个不必要的单词"which is written in"。我们经常可以将关系代词如"that"去掉,这只会引起最少的变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高考作文素材感动中国人物苏炳添人物故事

全文共 574 字

+ 加入清单

2008年,在全国室内田径锦标赛上,苏炳添收获了男子60米的金牌。并先后获全国田径锦标赛男子4×100米接力、全国田径冠军赛暨系列赛男子4×100米接力两块金牌。

2009年2月18日,在全国室内田径锦标赛上海站,苏炳添以6秒66的成绩获得男子60米冠军。5月15日,在玉林举行的第11届全运会预选赛暨全国田径锦标赛中,苏炳添以10秒28夺得男子100米冠军,并达到世锦赛B标;接力比赛中又代表广东队以39秒32的成绩夺得男子4×100米冠军。5月21日-5月30日,苏炳添踏上亚洲田径大奖赛苏州、昆山、香港三站赛,在男子100米和4×100米接力两项比赛中连夺5金。10月26日,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田径男子4×100米接力决赛中代表广东队以39秒22的成绩夺冠。10月31日,在河内举行的第三届亚洲室内运动会男子60米决赛,苏炳添以6秒65的成绩夺冠。12月12日,在香港举行的第五届东亚运动会上苏炳添以10秒33夺得男子100米冠军,以全年11金的成绩结束赛季。

2010年,苏炳添受伤病困扰,上半年基本上没有比赛,主要以养伤和力量练习为主。在年底的第十六届广州亚运会男子4×100米接力决赛中,苏炳添与陆斌、梁嘉鸿、劳义组成的中国队以38秒78夺得冠军,并刷新全国纪录和亚运会纪录,继1990年北京亚运会摘金后,中国接力队时隔20年再度封王亚洲。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高考经典作文素材:唐诗宋词里的夏天

全文共 924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走进唐诗宋词,大可借古人的心境,觅一份清幽,获一份凉气,那么,这个夏天,你就不会那么闷热了。下面是yuwenmi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作文素材,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

心静自然凉,夏日去唐诗宋词里走一走,不失为一个消暑好去处。

古人那种花木葱茏、长廊幽径、庭院深深、微风绕屋、凉意拂人的夏境,让你体验到一个诗意又惬意的夏天。

“何以消暑热,端坐一院中。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散热由心静,凉生为室空。”这是唐代白居易的《消暑》,诗人坐在庭院中,室无杂物,心无杂念,凉风自然生。好一个清心寡欲的“诗王”。再看“诗圣”杜甫的《夏季叹》:“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意思是夏夜苦短虽不可改变,但敞开窗户就可享受凉风入眠,多么乐观的人生态度。还有“诗仙”李白的《夏日山中》:“懒摇白羽扇,裸体青林中。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更是造就了一个无拘无束的清凉仙境。

唐代高骈被喻为“咏夏之佳品”的《山亭夏日》,其景撩人:“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站在树荫池塘边的诗人,观楼台倒影,赏水光潋滟,碧波粼粼,忽感凉风掠面,花香袭鼻,一抬头,原来风动蔷薇一院香。是啊,视觉、嗅觉、触觉都得到了满足,人还会不凉快?

一代词宗李清照则给我们描绘了宋代夏景《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可谓词戛然而止,言意犹未尽。这是词人的闺情词,她时常想起溪亭映日的傍晚,和一群花季少女划着小船,喝点小酒,赏着美景。天色已晚,划呀划,船一头划到荷花深处,扑啦啦的惊起一滩水鸟。有了这么一天,词人就会清凉一夏了。

“沉李浮瓜冰雪凉。竹方床,针线慵拈午梦长。”从李重元的这首《忆王孙·夏词》里,可以看到宋代用井水“冰镇”瓜果的先行,那沉浮的果品冰雪般清凉,吃了凉丝丝的,可消暑解渴,躺在竹凉床上,懒绕针线,悠闲午睡。多惬意的午休。

而苏轼的《菩萨蛮·夏闺怨》岂止写景,还写情,用的竟是“回文”手法:“柳庭风静人眠昼,昼眠人静风庭柳。香汗薄衫凉,凉衫薄汗香。手红冰碗藕,藕碗冰红手。郎笑藕丝长,长丝藕笑郎。”

走进唐诗宋词,大可借古人的心境,觅一份清幽,获一份凉气,那么,这个夏天,你就不会那么闷热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2024年高考作文指导:写出满分作文技巧

全文共 1109 字

+ 加入清单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2017年高考作文指导:写出满分作文技巧,欢迎阅读。

一.考生字体端正,书写规范,卷面整洁。

阅卷老师工作量大,易产生疲劳,因此需要考生端正书写,力求卷面干净、整洁,避免阅卷老师看得吃力,影响情绪,以致影响分数。高考阅卷采用电脑阅卷方式,考生的答题卷要被放大,呈现在电脑上,那些凌乱的书写、潦草的字迹被电脑放大后会显得更加难看。

今年阅卷过程中,有位批阅语知部分的老师在高考阅卷简报上,写了这样一番话:字好的基本上答题也好,满分卷基本上都是字漂亮的,字迹潦草的基本上没有得满分的。在这方面,作文体现得就更加明显了。都说字如其人,埋头在众多“杂草堆”中,突然发现一朵璀璨的鲜花,那种清新之感扑面而来,老师会不自觉地认为,字写这么漂亮,这名考生的语文素养肯定也不会太差。印象好了,分数当然不会低了。

二.不要试图抄袭或者套作,应积极准备,做好系统训练。

年年都会有一些考生整段整段地抄袭、套用优秀作文。今年当然也有,《水仙自有妙人栽》一文作为雷同卷,就是教训。阅卷老师、专家组都有丰富的阅读量和阅卷经验,知道哪些话考生能写出来,哪些话考生写不出来。对于存疑的文章,会有专门的小组负责上网查找,一旦核实即判为不合格。就算侥幸“漏网”,那些完全依赖考前背诵范文,在考场上仓促抄袭、套作的做法,也很容易造成原本抒发个性的作文“趋同于众”。这些都要求我们在平时做好积极的准备,参照优秀范文掌握写作的技巧,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去写作,而不是照本宣科,直接抄袭。

三.个性化阅读,读写结合,深层思索社会、人生问题。

有不少考生伪造名人奋斗史,张冠李戴,伪例错例难有说服力;大量作文名人扎堆,撞车严重,例如,“三国”——王国维、汪国真、周国平等人物就很突出;部分考生“无米下锅”,内容单薄。类似的现象每年都会大量出现,这与考生平日的阅读功利化、思考肤浅化有很大关系。

这就需要考生平日沉下心来,真正读透读懂一本书,读懂一个人,而不是仅仅为了摘抄优美的句子和作文素材,这样自身素养得到提高,写出来的文章自然也就充满文化底蕴。写作是个性化的行为,阅读也应注意个性化体验。在个性化的阅读过程中,进行再创造其实就是个性化的写作。

四.评分标准是阅卷教师的唯一准绳,按照评分标准写作文是作文稳中求胜的关键。

我们必须弄清写作的评分标准,因此,考前一定要把近两年的作文现场评分标准细细读一读。在平时的写作训练中我们要有高考意识。

五.60秒能做什么?

阅卷教师浏览一篇高考作文的时间很短,只有60秒左右。我们必须让自己的作文适应阅卷教师的改卷需求。要想方设法让老师看到你的优点,记叙文中哪怕运用一些细节描写,议论文能使用对比论证,也会给你的作文增加3到5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写高考作文技巧:切合题意的两个要领

全文共 504 字

+ 加入清单

审题的成功标准是“切合题意”,这是作文取胜的第一步,也是关键一步,在高考作文的“等级评分标准”中,一等文的第一条要求就是“切合题意”。只有切合题意,作文才具备了得高分甚至满分的前提和基础,相反,偏离题意必将造成作文的最大失误。

什么是“切合题意”呢?

“题意”简单来说就是题目的意思,是作文题目所有文字(包括题干、材料、话题、要求和注意事项等)所包含的信息,“切合题意”就是作文必须全面、准确把握这些信息并且不折不扣地按照题目要求来写作。

在紧张的考试中,考生如何使自己的作文切合题意呢?笔者认为,要做好两点,即理解题意和点明题意。

一、理解题意

理解题意的过程就是审题。在对杂乱繁多的审题方法进行删繁就简后,在结合教学实践的基础上,笔者认为审题最实用最有效的方法有两个:一是抓关键词法,二是原因分析法。运用这两个方法,足可以做到比较透彻地理解好题意。

1、抓关键词法

所谓“关键”,就是指事物最关紧要的部分、对情况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抓“关键词”,就是要把握住最关紧要、能起决定作用的那些词,而我们所说的“词”,通常除了基本的本义之外,往往还有引申义、比喻义等。

有很多作文题目,只要把握住了它的关键词,往往就能理解好题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名师指导高考作文拿高分机巧_高考作文指导4300字

全文共 4142 字

+ 加入清单

给阅卷老师一个好印象

问题:我们都知道高考改卷的老师看一篇作文几乎只有两三分钟的时间,请问赵老师,如何使一篇作文给阅卷老师一个好印象?

赵老师:是的,由于时间与任务的原因,虽说高考阅卷老师们的阅读速度不一,但总得来讲,批阅一篇作文也就那么几分钟。再退一步说,虽然高考卷对批阅作文有具体的评分标准与要求,可是大部分老师还是以总体感觉来给分的。虽说这有点欠妥,可是凭着老师们多年的教学经验,这样批阅下来也基本没啥大的出入。所以说,要想使自己的作文能在老师阅读后有一个好的印象,给出一个好的分数,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卷面整洁,字迹清楚,段落分明,能让老师一读到底,思路流畅。特别是今年,我省采取网上阅卷,如果卷面不好,会严重影响到老师的阅读质量和心情,这对考生是绝对不利的。如果万一写错了,需要修改,也不要涂成一连串的黑圈黑点,而应该用标准的修改符号修改。

其次是要有一个与众不同的题目、开头与结尾。有部分学生认为,老师们批卷只看作文的开头与结尾,于是就只在开头和结尾上下功夫,这是错误的。特别是高考,根本不会有这种不负责任的老师。只是有一点,全省30多万考生写同一个材料的作文,在立意、题目、开头、结尾等方面难免会出现一定的相似或雷同,如果你的题目和开头没有一点新意,一开始便会给批卷老师留下一个很平淡、普通的印象。有的老师看到这个题目后,心里不会产生一丝激动或新鲜感,这便会影响到得分的。再者,每个段落既不能太长,也不可太细碎,二者都不利于老师阅读。一般来说,每段六至七行便可,全文分五到七段最合适。

开头与结尾,一般而言各自不要超过三行,即开头简洁明了,结尾简短有力。也就是过去人们常说的鸡头与凤尾。至于文章的主体部分,则如猪肚,应该丰富,有内容可品味,让人思考。同时,还得注意一个问题,行文一定要有文采。老师们读完文章后,首先想到的是这篇作文扣住材料的中心没有,偏了没有;其次便是文采,即字里行间,段落过渡,观点的表达,能否表现出考生特别的才华。那种平淡死板,没有起伏,缺少变化,如老太太聊家常的行文是一大忌,会严重影响得分的。

还有一点要知道,最近教育部专门下文,规定高考答卷时不允许用繁体字、古(异)体字和火星文。同时,我们还要力求避免外语单词及句子的出现。毕竟,考的是汉语而不是外语。

材料作文的可能性更大些

问题:怎样才能正确把握材料作文立意?作文是不是不能照抄材料?

赵老师:参照往年的高考情况,今年的作文题,从类型上讲,材料作文的可能性更大些。那么,如何准确地理解材料,确定最佳立意呢?其方式有下列几种:

一是看所给材料的特征。一般来说,高考作文所给材料有两种,一是图表,一是文字。无论图表还是文字,我们只需按下列方法去思考理解就可以了。如果材料是一则,则把此则材料的中心意思抓住去立意;如果是多则,则对多则材料进行整合与归纳,看它们相互间内在的关联,借用数学上的一个名词,叫提取最小公因数。就是找出几则材料最为根本或相同的那一内容,以此作为你文章的中心观点。例如,前几年,有一则高考材料,分别列举了多位名人的多则名言,而这几则名言有一个共同内容,那就是“息”。有的人说人生应该无所息,有的则说应该有所息,让考生谈谈自己的看法。我们就应该分析出它们的区别所在,抓住“息”这个关键问题去立意。而不能只说其一,不及其他。更不能没有次序,没有重点,没有中心胡乱来谈。

对此,我们应该明白一点,高考所给材料,不管是故事、寓言、传说,还是名言、警句、流行语,或是图表漫画、社会现象、生活实例,其实它们的目的都有一个,讲述或反映了某些道理,让我们找出它们后,谈谈自己的感受或看法。所以,正确把握材料的中心,最根本的是要有较高的分析事物的能力。这也正是高考作文之所以选用材料作文的目的所在。我们平时分析课文,归纳段意,总结中心等做法,都是为今天的审题做准备的。也许会有考生说,现在距高考不远了,这一能力如何训练呢?可以每天找三五个材料,这些材料可以是各种类型与内容的,如生活现象、名人逸事、笑话、佛家公案、古典名言、社会焦点、百姓用语等等,专门进行审题立意。确定后,拿去请教老师或与同学们交流,看正确与否。

还有一点,有的材料本身从不同的角度看,可能得出几个互不相同的观点,我们只要抓住其中一个写就可以了,当然这个最好是最佳立意。

至于作文能不能照抄材料这一问题,我的看法是,既要把材料拉进来,又最好不要原封不动地引用。特别是那些比较长的材料,你要全文引用,一是老师看得厌烦(要知道,批卷老师那几天最烦的就是看这个材料了),二是浪费时间,三是占用有限的答题的地方,总之是得不偿失。当然不引用一下材料,有时也怕出现内容上的偏差,那就用这样的句子来点明:“上述材料里所说的……就是一很好的证明。”“材料中的那两位兄弟本身的行为是没错,但他们都少了一个心眼,都没有认真地去注意几个细节问题,所以才做了许多无用功。”“鸡蛋、胡萝卜、干茶叶虽然各不相同,但它们都表明了一个现象,就是生命是可以在改变自身的同时,改变他人的。”如此引用,既简明,又丰富了作文的内容,同时还可以作为一个典型的例证,去证明文章里的观点。

作文得高分立意要准确

问题:材料作文、话题作文是否有所谓的标准的切入点呢?没有写到这个标准是否就不能得到较高的分数?

赵老师:应该是没有的,上面我们讲到,高考作文所给的材料,都是专家们经过特别慎密的思考最后确定的,很难有一个如数理化式的标准公式去套用。再说了,高考作文是年年有变化,即使再简单的一个材料,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不同的观点。而且这一点,在高考作文中是非常普遍与看重的。我们在平时的复习中,是不能走这个捷径的。只是有一个问题,就是刚才我们说到的最佳立意。也就是说,某一材料,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不同的观点得出。但是,相对而言,还是有一个或几个最符合材料中心的,这个就是我们所说的最佳立意。

比如:“零”的通常意义是“无”,天下之事,非有即无,故若以“有”“无”而分天下,则“零”有其一。“无”的世界不仅存在于人们的想像之中,且有种种妙用。君不见无字之书、无乐之幸、无声之叹、无言之情,有时候不是比“有”更含蓄、恢宏、深沉、动人的力量吗?曾经唱遍大江南北的歌《一无所有》,不是使人感受到一无所有者所拥有的是比整个“有”的世界更为丰富的世界吗?

对这则材料分析,可能会有这些观点得出:我们要敢于反传统,打破固有的认识模式;世界是复杂的,我们不要被外界的假相迷惑;我们要注意精神的追求,不能过分地看重物质;要对传统的思想进行认真的辩证吸收,不能全面接受等等都有点偏差,最好的观点是:无并非真正的没有,有时它比有更重要,更让人着迷。

按照往年批卷要求,像这类作文,虽然有点偏,不是最佳立意,但也不会按跑题给分的,但要想达到一类卷(即50分以上),也是很难的。在高考评分时,其实有三个最主要的因素决定了分数的高低,一是立意要准确,二是文章要丰富而有深度,三是要有文采。至于体裁,则不是十分重要的,选取什么样的文体来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写好,而立意则是第一位的。这几年,考试中心也遵循着“不可重复,不能怪诞,稳中有变,变中有稳”的规律来出作文题的,我们也不要太把所给材料的审题想得复杂、深奥、可怕了。一般来说,有正常思维的中等水平的学生审题都不会出现大的偏差。

议论文结构应该怎么安排

问题:好多同学在高考中都爱写议论文。所以议论文的结构也就成为一大问题而为各位考生思考了。

赵老师:如何安排议论文的结构呢?大致说来,有如下几种,一是正常的,也是我们常见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一结构,全文分三大部分,每段之间过渡自然而有机,一层进一层,最后结尾全文。但是,这种结构得高分并不容易,因为它太死板,难有新意。二是先讲一个故事,然后得出问题,再是论述问题,最后得出结论。三是,先针对某一问题,进行简要的对比阐述,然后详细分析,最后得出观点。四是,开门见山提出观点,然后简洁地讲几个故事,再是假设观点,然后认证,最后得出正确的看法。五是,通过某些人在某一问题上的矛盾或辩论,提出问题,然后再通过他们的结果证明其观点,再下来进行论证,然后结尾。其实,虽然议论文内在有严密的逻辑性,但你也可以随意变化去安排有关内容的,只要行文合理,内容相互关联,段与段间过渡得体,哪种结构都是可以的。说到这里,我想向广大考生推荐一种适合高考的文体:杂文或简短的随笔。短小精干,内容丰富,行文灵活又自由,思想与文采都可以表现得淋漓尽致,给人的感觉很不错的。

少用口语,多用文学语言

问题:这是一个高三学生的问题:写作文能否举自己的例子进行论证?我有经常用自己例子写作文的习惯,但我的老师却认为没有力度,真的是这样吗?

赵老师:关键是看这位同学写的是啥文体。如果是议论文,举一下也并非不可。只是有个道理我们需明白,如果想写你自己,那要看你的事例能否感动得了他人,如果你十几年的生活一直都是平淡如水,平常无奇,既无达人刘伟一样的成就,也无孟佩杰一样的经历,更无暴走救儿那样可敬的妈妈,我的意见还是不写为好。一是你难写出新意,容易流于平淡;二是你写的内容别人也经历过,为文章增加不了多少色彩。如果是写记叙文,倒是可以通过游记、神话、书信、给奶奶做个小传等这样的形式,反而能把某些深刻的道理真实生动地表现出来的。一句话:不在乎你写什么,而在于你怎么写。

如何增加作文的文采?

简要说来,一是要有较为丰富生动的词语,特别是成语的大量应用,可给文章增色不少。二是多选用各类句式,不要只是一种叙述句,一叙到底。三是多用各类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四是多引用古典名句、警句、俗语、谚语等。五是语言一定要简洁,少用口语,多用文学语言,句子要尽量做到诗化。六是要尽量使文章具有丰富的文学内涵和哲理意蕴。

最后,写高考作文还要记住:一忌假大空,不要高谈阔论,不要大而无当,不要无病呻吟,要真实具体。二是化大为小,借小写大。天大的道理,通过针尖小的事来表现。三是如果是命题作文,一定要注意关键词,如《留一点空间给幸福》里的“空间”与“幸福”。如果是半命题作文,一般要先确定好中心,再补全题目,这样才不被动。如《……的梦想》,可补全为《读史中出现的梦想》。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有关内在美的高考写作素材

全文共 1247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做人、做事和与人交往,要看内在之美。外在的东西,很容易随着岁月流逝而褪色,失去人们的吸引力,下面是yuwenmi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考作文素材,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

有一个人曾拥有一把射得极准又远的好弓,但他因嫌其外观笨重,不够出色,于是请了名优秀的艺术家在其上雕刻了一幅行猎图,完工交付后,他甚为满意。可就在他试弓的时候,弓却断了,就这样一把好弓被毁了。一把好弓在于能射得又准又远,能在战场上多杀敌人,能够流传后世,而徒有其表的外在精美花纹图案却在其次,如果好弓只追求华而不实的美反倒成了本末倒置。

常言道,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那么究竟什么才是美呢?从表现形式上来看,美可以分为内在的和外在的。相比而言,哪种美更为重要呢?培根说过:“形容表现不出的部分,正是美中最美之处。”我国唐代文学家韩愈在其《杂说》中也曾谈到的“才美不外现”,培根和韩愈所说的“表现不出的部分”或“不外现”正是内在之美,内在之美是一种潜在的、内涵的、又无法掩盖的美,内在之美要比外在美更为重要、更为持久。

在做人的内在之美上,许多名人给我们树立了榜样。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虽然曾被人批评衣着邋遢、不整洁,但并不影响他的内在之美,他用自己的简单而又朴素的内在之美写出了大量不朽的作品,深深影响着一代人。同样,法国著名科学家玛丽·居里,也是一位内在极美的女性。1911年她发现了化学元素钋和镭,为此获得了诺贝尔奖,但她却将获得的奖金无偿赠给了研究治疗癌症的实验室。居里夫人虽然穿着朴素,过着贫穷的生活,但她却是美丽的,她的内在美犹如宝石般让人们为她的美而惊叹赞许。

在做事上也要塑造内在之美。周恩来总理曾说:“自以为聪明的人往往是没有上场的。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是最老实的人。因为只有老实人才能经得起事实和历史的考验。” 因而,我们在工作、学习中要做那种勤奋、踏实的“老实人”,追求持久的、有内涵的内在之美,而不被那些浮躁的、虚伪的“看似美”的东西所诱惑。

不光是做人、做事要注重内在之美,与人交往也是如此。古人云:“人不可以貌相。”东汉时就有一位简朴勤劳的丑女叫孟光,三十未嫁,她曾说自己只嫁梁鸿,而梁鸿却是当时的大名士,不仅文章写得好,也是一位儒雅的美男子,因此孟光被国人传为笑料,然而梁鸿最终却看中了孟光的内在美——简朴勤劳,依然娶孟光为妻。如果梁鸿只在乎外表之美,也不会给后人留下“举案齐眉”的佳话了。《论语》中有这样一句话:“益者三友,损者三友。”意思是说,我们与人交往中,应交益友,即正直、守信、博学之人,而非那些损友,即惯于装饰外表、巧言令色的虚伪之人。因此,与人交往要关注对方内在之美,具有内在之美的人相互交往,友谊更为淳朴,更为持久。

做人、做事和与人交往,要看内在之美。外在的东西,很容易随着岁月流逝而褪色,失去人们的吸引力,而那些具有丰富内涵,对人灵魂具有深邃影响的内在之美,才能与时俱进,历久弥香,保持永久的吸引力。让我们在做人、做事和交往中积极塑造内在之美,让内在之美绽放出更美、更为持久的光彩。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