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开学第一课:贺龙女儿贺捷生的长征故事汇集20篇

导语:6月15日晚,凉山州和布拖县公安机关介绍了缉毒警察贾巴伍各抓捕毒贩和牺牲的全过程。下面是开学吧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物故事,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不要管我,不要管我,快追”这是禁毒英雄贾巴伍各在追捕毒品犯罪嫌疑人,不幸中枪后留下的最后一句话。6月15日晚,凉山州和布拖县公安机关介绍了缉毒警察贾巴伍各抓捕毒贩和牺牲的全过程。当晚,记者在布拖县看守所见到了被捕的毒贩阿约干子。这是一场惊心动魄的追捕战。

浏览

5970

作文

1000

关于成长的故事500字

全文共 674 字

+ 加入清单

小时候,我总觉得在饭店吃完饭打包是一件不光彩的事,可有一次,妈妈的态度改变了我对打包的认识。 When I was a kid, I always felt that it was a boring thing after eating at the restaurant, but once, my mothers attitude changed my understanding of the package.

有一次,我和妈妈还有几个阿姨一起去吃饭,吃完后妈妈就叫服务员打包,我瞄了一眼桌上的残羹冷饭,觉得妈妈的行为很丢人。我便急躁起来说:“妈妈不要打包,多丢人。”可是妈妈理都不理我,我觉得一下子好没面子,脸涨得通红,低着头坐在那儿如坐针毡。

希望这场聚会快点结束。直到打包完,妈妈见我还在那里闷苦,就对我说:“你的老师没教过你要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吗?你那首《悯农》的古诗不是很会背吗?难道这只是表面功夫?”见妈妈么越说越厉害,我羞极了,立即叫妈妈小声点,我用余光瞅了瞅别人,她们都看着我这一边,仿佛都在看我出丑似的。

回家的路上,我一句话也不跟妈妈说,还在生她的气。回家后,妈妈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孩子,你知道吗?农民伯伯中田的不容易,你以前学的古诗《悯农》就是写出了辛苦;还有报纸上,新闻里报道的,世界上有很多地方的人,在挨饿,甚至有许多孩子因为没粮食而饿死……”说得我脸上白一阵红一阵,我鼓起勇气说:“妈妈打包的那些,我明天一定把它们全部吃完。”

从此,我再也没有浪费一点粮食。别人浪费,我也会说服他,这件事成了我成长道路上刻苦铭心的事。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历史典故之丝绸之路的故事

全文共 2132 字

+ 加入清单

大探险家、大外交家张骞在汉武帝初年做郎中时,匈奴中有人投降了汉朝,他们说敦煌(在今甘肃敦煌西)和天山当中有个月氏(rùzhī)国,恨匈奴,想报仇。汉武帝想跟月氏联合起来切断匈奴跟西域各国的联系。他下诏征求精明强干的人去联络月氏,张骞应征了。有个投降过来的匈奴人叫堂邑父,还有一百多个勇士都愿意跟着张骞一块儿去找月氏国。

公元前138年,汉武帝派张骞为使者,带着一百多人从陇西(治所在今甘肃临洮南)出发。陇西外面就是匈奴地界。张骞他们走了几天,终于给匈奴兵围住,做了俘虏,只好住在那边,一住就是十多年。别人都分散了,只有堂邑父跟张骞在一起。日子久了,他们说话、做事,跟匈奴人没有什么不同,匈奴人对他们的看管也放松了。

有一天,张骞和堂邑父带着干粮,趁着别人不留心时,骑上两匹快马逃了。他们要到月氏去,又不知道月氏在哪儿,只往西走。他们跑了几十天,逃出了匈奴地界,闯进了一个叫大宛(在今中亚细亚)的国家。

大宛在月氏北边,是出产快马、葡萄和苜蓿(mùsù)的地方。大宛是匈奴的邻国,懂得匈奴话,张骞和堂邑父都能说匈奴话。大宛人向国王报告,大宛王早就听到过在很远的东方有个中国,地方很富庶,吃的、穿的、住的讲究得没法说,金银财宝、绸缎布帛多得用也用不完,这会儿听到汉朝的使者到了,连忙欢迎。

张骞见了大宛王,要求国王派人送他们去月氏。大宛王就派人送张骞他们到了月氏。张骞见了月氏王,说汉朝愿意跟月氏联合起来共同去打匈奴。

可是,月氏王不想这样。原来月氏老王被匈奴杀了以后,月氏人立他的儿子为王。新王率领着全部人马和牲畜往西逃,一直到了大夏(今阿富汗北部)。月氏人打败了大夏,就建立了一个大月氏国,月氏王不想再去跟匈奴作战,只是很有礼貌地招待汉朝使者。

张骞和堂邑父在月氏住了一年多,没法叫月氏王去打匈奴,只好离开了月氏回国,经过康居(约在今巴尔喀什湖和咸海之间)和大宛,到了匈奴地界,又给匈奴逮住了。他们只好又在那边过了一年多。匈奴的太子和单于争夺王位,国内大乱。张骞同堂邑父就逃回来了。汉武帝见了十三年未见的张骞,拜他为太中大夫,封堂邑父为奉使君。

张骞还想再到西域去。他向汉武帝说:“我在大夏看见邛(qióng)山(在今四川)出产的竹杖和蜀地(今四川成都)出产的细布。大夏人说是买卖人从身毒(juāndǔ)——天竺(今印度)买来的。大夏在长安西边一万二千里。大夏人从身毒买到蜀地的东西,可见身毒离蜀地不远。我们要是从蜀地出发,走西南那条道儿,经过身毒到大夏,就不必经过匈奴了。”

汉武帝听了,打算用礼物和道义去跟这些国家联合起来对付匈奴。他再一次派张骞为使者,从蜀地出发,带着礼物去结交身毒。这次,张骞把人马分成四队,从四个地点出发,走了两千里地,有的给当地的部族打回来,有的给杀害了。往南走的一队人马绕过昆明,到了滇国(今云南南部)。滇国的国王原来是楚国人,很客气地招待使者,愿意帮助使者找道儿去身毒,但昆明人不让过,张骞只好回到长安。汉武帝认为这次在南方结交了一个从没听到过的国家,也很满意。

后来西域一带有许多国家看到匈奴被汉朝打败,就不愿意再向匈奴进贡、纳税。汉武帝趁这个机会,再派张骞去通西域。张骞说:“匈奴西边有个乌孙国(在今新疆)。皇上不妨先结交乌孙王,跟他和亲。乌孙以西的国家,像大宛、康居、大夏、月氏,就容易结交了。”

汉武帝派张骞为使者,拿着汉朝的使节,带着三百个勇士,每人两匹马,还有牛、羊一万多头,黄金、钱币、绸缎、布帛等价值几千万的礼物动身了。

到了乌孙,乌孙王出来迎接。张骞把一份很厚的礼物送给他,对他说:“要是大王能够搬到东边来,皇上愿意把那边的土地封给大王,还把公主嫁给大王做夫人,两国结为亲戚,共同对付匈奴。这对咱们两国都有好处。”

乌孙王请张骞暂时休息几天,自己召集大臣们商议商议。乌孙王和大臣们都害怕匈奴,商议了好几天,决定不下来。张骞就打发他的副手们拿着使节,带着礼物,分别去联络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安息(古代波斯)、身毒、于阗(tián)(今新疆和田一带)等国家。乌孙王还派了几个翻译帮助他们。许多使者去了好些日子还没回来,乌孙王就打发张骞先回去,他借着送张骞回去,派了几十个人到长安去探看一下。

张骞带着乌孙的使者来见汉武帝。汉武帝见了他们已经很高兴了,又瞧见乌孙王送给他的几十匹高头大马,喜欢得了不得,格外优待乌孙的使者。

过了一年,张骞害病死了。又过了几年,张骞派出去的那些副手们都带着各国的使者陆续回来了。汉武帝非常高兴,他知道了西域有三十六国,他们害怕匈奴,只好把自己的奴隶和财富交给匈奴。这会儿汉朝跟这些国家交好,他们不必纳税,都很很乐意地跟汉朝结交。

乌孙王不愿意搬到东边来,汉武帝就在那边设立了两个郡,一个叫酒泉郡(今甘肃酒泉),一个叫武威郡(治所在今甘肃民勤东北)一年到头有官员和兵士守卫着,不让匈奴南侵。

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西域三十六国都知道张骞心眼好,够朋友。因此,在很长一个时期,汉朝和西域的友好关系就建立起来了。汉朝从西域那边得到了高头大马、葡萄、苜蓿、胡桃、蚕豆、石榴等几十种物产;西域各国从中国得到了丝和丝织品,学会了耕种、打井和炼铁,发展了生产。张骞走通西域的这条路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后来人们就叫它“丝绸之路”。

展开阅读全文

篇2:王承登难忘长征路上的三条河的故事

全文共 1085 字

+ 加入清单

老红军王承登身材并不高大,但举手投足间却有一种久经沙场的军人所特有的威严、坚毅和果敢。他曾无数次置身枪林弹雨,无数次直面生死考验,身上还两度负伤,但他回忆起这些往事时,却总是保持着乐观与豁达。

王承登是孤儿,辛酸、苦难是他童年、少年的代名词。自1929年在老家吉安县参加红军后,他才觉得自己的生活变得有意义了。

在红军这个温暖的大家庭里,王承登迅速成长。他先任通讯员,到长征时,他已是优秀的重机枪射手了。

王承登说,在二万五千里长征中,有三条河流让他终生难忘

第一条河当然是于都河。他所属的红三军团是从于都踏上长征之途的。王承登清楚地记得,当时部队是在傍晚出发的,通过浮桥渡过了于都河。当时大家心情都很沉重,老百姓心情也很沉重。部队经过时,沿途的老百姓都点起煤油灯、火把依依不舍地看到自己的队伍消失在茫茫夜色中。

第二条河是湘江。湘江战役是红军长征路上最惨烈的战争。由于敌人判明了红军的前进方向,便提前部署了优势兵力,并修好了工事,湘江两边都是敌人的碉堡,天上敌机不间断轰炸,这让红军遭受重大损失。湘江战役期间,王承登所部常常都要早早起来,隐蔽在山中,以免被敌机发现。部队后来接到任务,拿下江边一座碉堡。这个雕堡周围是开阔地,红军攻了几次都没有攻下来。后来,红军调了一门炮来,对准敌人碉堡平射了一炮,那发炮弹没有爆炸,只是把碉堡穿了一个洞,但敌人已魂飞魄散,很快逃之夭夭了。说到这里,王老不禁笑了,他说,红军战士是看不起胆小鬼的。

红军付出重大伤亡后,终于冲破敌人的湘江防线。但敌人还在后紧追不舍。有一次王承登所在的机枪班奉命掩护大部队撤退,他们把机枪架在路口,向敌人猛烈扫射,很快把敌人火力吸引过来。大部队安全撤退了,但王承登身边的战友一个个倒下,王承登也负了伤,但最终还是摆脱了敌人,追上了大部队。几十年来,王承登一直深深怀念那些曾与自己生死与共的牺牲的战友。

不久,部队就到了乌江。这便是王承登长征记忆中难忘的第三条河。乌江守敌是王家烈部队。乌江不宽,但水深流急。江两岸都有敌人防守,船早被敌人毁了。王承登所部接到命令,在乌江附近砍竹子,每个人扛一根,在江边用打土豪时缴获的布匹扎竹筏架浮桥渡江。但扎好的竹筏一下水就被冲散了。后来,红军选了18名勇士,带着短枪,冒死潜水过江。上岸后,他们藏在敌人碉堡附近的崖洞里,从后面向守敌发起进攻,敌人从没见过这么英勇的部队,很快被吓得拼命逃窜,红军得以安全渡过乌江。

经过这么多艰苦卓绝的考验,以后王承登他们遇到的困难就显得渺小了。在红军战士这个英雄群体面前,任何凶恶的敌人、任何艰难险阻都只是陪衬……

1.发生在长征路上的故事:朱德的扁担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开学日记作文300字

全文共 382 字

+ 加入清单

因为是第一天吧,难免有些兴奋。

早上很早到了学校,依然有一种亲切感,虽然曾经感觉学校是如此的压抑,是一个伤心的地方。因为我的生活或许注定要有一些伤感吧。

扫地,自修,出操,上课。很以前一样,只是课程表变了,高三的学习会是单调,繁复的。语数外轮流轰炸。下午发了好多复习资料。题目量也可想而知,加油!尽管我的期待只是一张纸!不管了,因为可以在学校里,已经很幸运了。

这个学期长达23周,也是有生以来最长的一学期了。早上的数学课是位新老师。 年长的女老师,后来换成了男老师,是学校的中层干部,很教学经验。但是初三那年我的数学成绩很糟糕。现在想来,有一些酸楚。不过那时,我很敬仰柴老师。希望今年我的数学有那么一点点长进就行了。我对自己的要求不是很严的。

语文老师也是从河南特地调来的,是我们班太不像样了吧高中我们已经有4位语文老师了。现在的语文老师也是我们的班主任,这是第三位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叙事作文照片里的故事

全文共 594 字

+ 加入清单

记忆,是人打从出生就拥有的。但是记忆不能长久,只有短暂的清晰。所以人会把一些记忆,利用拍照纪录那瞬间,使其得以被保存而不随时间的流转而消逝,而那照片中往往有些故事

那天,当我正翻箱倒柜地寻找一些东西时,“啪!”的一声,有个东西掉了下来。我将它拾起,翻面,突然有股寒意自背后窜起。当时的我,内心百感交集,愣了一会,道:“为什么,这张照片会在这里?”看着那张有些破损的照片,心中有股激动油然而生,即将在我脑海中消失的记忆,剎那间全部涌上心头,我红了眼眶。那是,我和我两位好友的合照,两位曾经很要好却渐渐疏远的知己。

以前和他们常常相约一同出游,一起打闹,但这些美好的过去也只剩下回忆了!明明曾经是相互吐露心事的知己,明明曾经是互许承诺的姐妹,明明曾经是彼此最大的依靠;现在却只剩下争吵后支离破碎的记忆和再也回不去的曾经,只剩下在路上见到面的尴尬与陌生。走过时光的旅途,彷彿是命运对我的嘲弄,嘲笑我当初不懂得珍惜彼此的友情,到头来只剩下那些讽刺的曾经。区区一张照片,竟能让我感受到,记忆的压力与枷锁。那些失去的,再怎么想要去珍惜,也只剩下无穷无尽的懊悔。

这一次,我把照片放入时光宝盒里,放入抽屉不再去想起。但也很庆幸,这一次我能够再度想起那些回忆,既使看了心酸,但是让我知道,我曾经拥有那些知己,那些美好,也就足够了!既使不再能拥有那段情,至少照片留着,可以把这段记忆尘封在心底,而不被时间风化。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毛泽东妻弟长征途中被红军枪毙的故事

全文共 2630 字

+ 加入清单

当贺自珍胜利地走出了草地,赤着双脚踏上坚实的土地的时候,她禁不住两行热泪顺着双颊流了下来。这是欢乐的眼泪,她和她的战友们,终于战胜了草地。这时,前面传来了消息,红军先头部队已经消灭了胡宗南的部队,队伍再往前走,到达班佑,就可以补充到粮食,并且有宿营地了。贺自珍高兴得同战友们抱在一起,热烈地跳起来。

在班佑,贺自珍痛痛快快地把身上、头上的泥垢洗了洗,头发也剪短了,人显得利索多了。由于缴获到布匹,红军发动当地居民赶制了一批军衣,分给了各个连队。军衣数量很少,只能够发给最需要的少数人。休养连的同志们看到贺自珍的衣服实在太破烂了,就分给她一套。贺自珍坚决不肯收下,而把原来的衣服补了补,洗干净,又穿上了。她说:“同志们也都很困难,让别人先换吧,我还可以凑合再穿一段儿。”

在休养连的同志陆续都换上了新军衣以后,贺自珍才脱下她那补丁摞补丁的衣衫。在长征途中,贺自珍从没有因为毛泽东的地位而觉得自己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她总是把自己看作是红军中普通的一员。

贺自珍有兄弟姊妹5 人:哥哥贺敏学,妹妹贺怡、贺先园,弟弟贺敏仁。哥哥和她很早就参加革命,小妹先园被敌人杀害了,贺怡和贺敏仁后来也参加了革命。大革命失败,她的父母逃离永新的时候,贺敏仁很小,寄养在舅母家里。13岁就追随哥哥姐姐参加革命,在黄公略领导的游击第三纵队当战士。第三纵队扩大为红六军,他在红军中当了个小司号兵。他像姐姐贺自珍一样,长得十分标志,人们开玩笑地把他的名字“敏仁”叫做“美人”,小伙子聪明伶俐,但是有点自由散漫,有点骄傲自大,还可能有点因姐姐的身份而觉得高人一等,因而同周围的人相处得不十分好。

长征的时候,他在一个团当司号兵。他年纪小,政治觉悟比较低,忍受不了长征路上的艰苦,肚子饿时,爱发个牢骚。红军队伍到达藏民居住地区毛儿盖后,再三明令要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严守民族政策。

这时,有人报告说,贺敏仁违反纪律,擅自进入喇嘛庙,私自拿去了一千多个花边(银元)。于是,师部把刚刚17岁的贺敏仁五花大绑起来,要枪毙他。这时,贺敏仁才如梦方醒,知道了问题的严重性。贺敏仁说这是冤枉,他只拿了百十个铜板。他哭喊着,也悔恨不已。同时他恳求同他一起参军的一个永新老乡,替他写封信给姐姐贺自珍,反映这个情况,希望他姐姐救他一命。贺敏仁严重违犯群众纪律的事很快在部队传开了,大家非常气愤。有的说:“贺敏仁胆子也太大了,竟敢拿藏民的钱财,破坏我军纪律!给红军抹黑。”有的说“他不配做红军战士!”“真是害群之马,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汤!”……有的建议斗争他,有的主张开除他的军籍。师政委接到报告后,大发雷霆:“三令五申要严守纪律,遵守群众纪律,他竟然充耳不闻,明目张胆地破坏纪律,必须严肃处理!”师领导决定严肃军纪,枪毙贺敏仁。命令下达后,贺敏仁所在团的团长和政委为这事伤透了脑筋。贺敏仁擅自闯入喇嘛庙,拿走藏民的钱,对红军的纪律置若罔闻,明知故犯,不严惩就不能维护红军铁的纪律。但是他年龄小,又是贺子珍的亲弟弟、毛泽东的小舅子,还是谨慎处理为好。于是就对师政委说:“贺敏仁罪不容诛,但他是毛泽东的妻弟,还是……”师政委一听就火了,打断他的话说:“在纪律面前人人平等,没有特殊的战士,这是红军铁的纪律!难道他是毛泽东的妻弟就可以徇私情、从轻发落吗?王子犯法,也要与庶民同罪!”

团政委连忙说:“我们不是这个意思。既然他是毛泽东的亲属,毛泽东一向对自己的亲人要求很严,我们建议还是发个电报给毛泽东,听听他的意见,这样比较稳妥。”“说得有道理。”师政委点了点头:“那就发个电报吧!”在那个艰难的环境里,发份电报并非是件容易的事。首先要给电池充上电,电充不足还是发不出。给毛泽东的电报三拖两拖,延误了不少时间,好不容易才发出去。

师领导等急了,这样的事应该及时处理,如果处理晚了,就会在少数民族中、在部队里产生不良影响。“不能再等了!”师政委对大家说,“现在要紧的是维护部队铁的纪律,坚决制止可能再发生的损坏群众利益的行为。如果军纪不严,乱拿群众东西,怎么取信于民,得到人民的拥护?这还是为穷人打天下的军队吗?这与国党军队还有什么区别?”停了一会,他又继续说:“我们是在少数民族地区,更需要铁的纪律,在这个问题上稍有疏忽,就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最后他下令:“立即执行!”

军法如山。贺敏仁被处决的时候,痛哭流涕,高声呼喊:“冤枉啊冤枉,我只拿了百十个铜板……大哥大姐,你们在哪儿!快来救我啊……”他要那个永新老乡写的信,还没有来得及写哩……贺敏仁的叫冤可能是对的,因为长征路上的最强壮的民工,也很难一个人挑走1000多个银元,而贺敏仁身体单薄、年龄又小,怎么能拿走那么多银元呢?但他确确实实拿了藏民的铜板,触犯了红军铁的纪律。

结果,军委指示缓期执行的电报回来时,贺敏仁已经被枪毙了。

毛泽东始终没有收到处决贺敏仁的电报,也没有接到任何其他形式有关处决贺敏仁的报告,他对贺敏仁被杀一事毫无所知。一个多月后,消息传到了贺子珍耳里,她很震惊,又很伤心,偷偷地痛哭了一场。

对于这件事,红军中一时传说纷纷。有人认为是对的,应该严肃军纪,不徇私情;有人认为这是有意的陷害,故意打击贺自珍和毛泽东。贺自珍知道这件事后,很伤心。她想,是不是有人故意同她和毛泽东过不去,拿自己的弟弟开刀呢?但她控制住自己,客观地对这件事情作了调查。她了解到,弟弟贺敏仁的错误是严重的,但的确没有拿那么多钱,也不可能拿那么多钱。一个最壮的挑夫,也只能挑七、八百块银元,他根本拿不走一千多银元。况且,他随身就是一个小背包,一条小军毯,真有那么多银元也没处放。同他一起的战士反映,他是拿了一两块钱。因为拿的是铜板,一百个铜板也就值一元钱。对他有意见的人故意夸大了,而领导也没有做任何调查,不等中央批复,就采取了行动。她把了解的情况,如实向军委和毛泽东反映了,但她没有干预这件事的处理,更没有利用自己的地位,采取任何报复性的行动。

谈到这件事的时候,贺自珍态度很平静。她说:“我们一家革命,小妹仙圆被敌人杀害了,没想到小弟敏仁竟死于自己人之手。如果这件事发生在平时,当然可以争个是非曲直,但当时是战争,是红军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一切都要服从这个大局,不能干扰毛泽东对军队指挥工作的进行。即使是有人有意的陷害,我也要用红军的纪律约束自己,也要用红军的纪律严格要求自己的亲人。”

贺子珍强抑内心的悲痛,没有告诉毛泽东,怕分了毛泽东的心,因为那时红军正处在危难时刻,革命太需要他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幽默哲理小故事

全文共 313 字

+ 加入清单

一个年老的印度大师对总是抱怨的弟子感到厌倦了。有一天,他派他的弟子去买盐。弟子回来后,大师吩咐这个不快活的年轻人抓一把盐放在一杯水中,然后喝了它。

“味道如何?”大师问。

“苦。”弟子吐了口吐沫。

大师又吩咐年轻人抓一把盐放进附近的湖里。弟子于是把盐倒进湖里,老者说:“再尝尝湖水。”

年轻人捧了一口湖水尝了尝。大师问道:“什么味道?”

“很新鲜。”弟子答道。

“你尝到咸味了吗?”大师问。

“没有。”年轻人答道。

这时大师对弟子说道:“生命中的痛苦就象是盐;不多,也不少。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的痛苦就这么多。但是,我们体验到的痛苦却取决于我们将它盛放在多大的容器中。”

所以,当你处于痛苦时,你只要开阔你的胸怀……

不要做一只杯子,而要做一个湖泊。

展开阅读全文

篇7:五年级成语小故事

全文共 698 字

+ 加入清单

三国的时候,孙权手下有一位名将叫吕蒙。因为小时候家里贫穷,没有机会上学,读的书很少,所以学识浅薄,见识也不广。

有一次,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担任的官职很重要,应该多读点书,增长自己的见识,这样才能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吕蒙听了,很为难地说道:“军中事务繁忙,恐怕没有时间读书了”

孙权听了,开导说:“我岂是要你研究儒家经典,去当教书匠吗?只不过希望你你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就够了。你说军务繁多,没有时间,谁能比得上我(事务多)?我还经常读书,自己觉得获益很多。”吕蒙听了孙权的话,受到了很大的启发。从此他开始抓紧时间读书。

后来,鲁肃路过寻阳,跟吕蒙谈论,不由大吃一惊,说:“以前我以为你只不过有些军事方面的知识罢了,跟你谈话后才知道你今天的才识智略,已不是当年吴郡时代的那个阿蒙了。”

吕蒙笑笑,说道:“君子分别几天,就要用新的眼光看待。兄长你为什么看到事物的变化这么晚呢!”?”以后,鲁肃便常常和吕蒙一起商讨国家大事,他非常重视吕蒙给他提的一些建议,对吕蒙的学识和才能也非常赏识,非常佩服。

后来,孙权赞扬吕蒙时说道:“天下有几个人到了老年还能像吕蒙那样坚持读书学习,自强不息呢?一个人有了富贵荣华之后,更要看重节义,认真学习,不断加强自身的修养,而不能沉溺于财富之中,这样就不容易堕落。吕蒙的这种行为真是我们的榜样啊!”

这就是“孙权劝学”的故事成语“吴下阿蒙”、“刮目相待”由此故事而来。“吴下阿蒙”泛指缺少学识才干的人,比喻人学识尚浅。成语中“阿蒙”比喻学识浅陋的人。“非复吴下阿蒙”,指应该刮目相待、用新眼光来看待事物。刮目相待:比喻去掉旧日的看法,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人或事物。也作“刮目相看”。

展开阅读全文

篇8:画蛇添足的成语故事

全文共 1202 字

+ 加入清单

楚国人胡卜,年轻时在一个县尹家里当门客,专管祭祀方面的工作。他有两大爱好:一是喝酒,一是画画。

一天,县尹带领胡卜等一千人,去祠堂祭祀祖宗,拜祭完毕后还有剩余的酒,县尹便将其中一壶酒赏给胡卜等随行门客。这时有人提议:“县尹赏给我们的只有一壶酒,如果人人有份就不够喝,但若是让一个人喝就绰绰有余。我有个建议,不知是否可行?我们在地上比赛画蛇,谁画得最快,这壶酒就是谁的。”大家都同意了。胡卜更是暗暗叫好,他好的就是酒这一口,而且画蛇也是他的拿手好戏。县尹也来了兴致,自愿出任裁判。

县尹一声令下,门客们都拿着树枝在地上画了起来。胡卜轻车熟路,三下五去二地就画好了。县尹将酒递给了他。胡卜正打算喝时,看见别人都还在地上忙乎,他就洋洋得意地说:“你们画得好慢呀,等我给蛇再画上4只脚吧!”

胡卜的。蛇脚还没画完,另一个人已经把蛇画好了。那人一把夺过酒壶说:“你这画的是什么玩意,有谁见过长脚的蛇?没说的,这酒应该是我的了。”说完,一仰脖子,痛快地把一壶酒喝了个底朝天。

县尹和那些门客都嘲笑胡卜是个做事缺心眼的家伙:“瞧瞧,这哪里画的是蛇,简直就是一只壁虎嘛!”

胡卜懊悔不已,酒没喝着还引来了人们的讥讽,他红着脸灰溜溜地走了。

从这以后,胡卜都害怕出门了,出门就会有人笑他。有时上街为县尹采买物品,认识他的人就会装着郑重其事的样子问他:“兄弟,还在画蛇吗?”

胡卜也不好发作,只好忍气吞声地说:“没事画那玩意干啥。”

但胡卜的内心很不好受。他知道如果继续在这里呆下去,人们还会拿“画蛇添足”的故事说事。胡卜向县尹提出了辞去门客的职务,到外地谋生去了。

斗转星移,一晃10年过去了。

一天,胡卜又回到了家乡。胡卜回乡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挽回10年前的负面影响。胡卜派人到处张贴布告:为了将本县打造成绘画艺术之乡,特在本县范围内开展一次绘画比赛,比赛内容:纸上画蛇。人们看了布告后不由自主地想起胡卜10年前画蛇添足的笑话,大家猜测,胡卜这家伙肯定不会参赛的。

可是出人意料的是胡卜照样参与其中。通过一个多小时的现场角逐后,比赛结果当堂公布,人们惊奇地发现,获奖者竟然是胡卜,更令人们惊奇的是,胡卜画的仍然是一条有脚的蛇。这就很令人不可思议了,当年的门客们在想:“胡卜这家伙,莫不真是缺心眼,他难道忘记了10年前画蛇添足的故事吗?这脱离实际的有脚之蛇怎么偏偏就获了奖呢?难道评委们的脑袋都进了水不成?”

直至第二天看了报,人们才明白了就里。

第二天的《楚天日报》头版头条刊登了胡卜的蛇画,还附有一则盛赞这幅画的评论文章:《我们的时代就需要这种敢于创新的精神》。文章中说:“蛇本无足,但是在作者的笔下,它有足了。当今社会我们需要的就是这种敢为天下先的开拓创新精神。没有我们做不到的,只有我们想不到的。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作者10年前就大胆地画蛇添足,他的思想比起我们有些因循守旧的人,至少要开放10年。胡卜为我们的领导干部做出了榜样……”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名人故事作文300字

全文共 944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星期六,我读了后使我受到了很大的启发,这本书讲的是108个名人从小到大为人们做出的贡献和他们从小刻苦学习的事情.就说童弟周吧,童弟周17岁入学,从三年级上起,在班上总是倒数第一,最后由于他的勤奋上劲和积极进取,高三时他已经是正数第一了,又经过一段刻苦的学习,他成了中国开创胚胎学的一位举世闻名的生物学家., I was greatly inspired by me. This book talked about 108 celebrities contributions to people from childhood to childhood and what they learned from a young age.Lets talk about Brother Tong Zhou. The younger brother Zhou entered the school at the age of 17. Since the third grade, he has always been the first in the class. Finally, because of his diligence and aggressive forge, he was already the first in high school.After a period of hard study, he became a world -renowned biologist in China.

读了这篇文章后,使我受到了很大的启发,童弟周进竟然17岁才入学,而且入学以前没有受过任何的正规教育.而且是从三年级开始读的,他都能从入学的倒数第一,变成高三的正数第一,这是多麽大的困难啊,而童第周不但把这些困难一一的解决了,还成为了中国历史上举世闻名的生物学家.我记得在我上一年级的时候.考试总是不及格,每一次考试,老师都要请家长,从此,我就怕考试了,生怕自己考的不好,老师回请家长,但我又想,如果这样的话我长大了就会成为一个对社会没用的人,从此,我便天天刻苦学习,工夫不付有心人,到三年级的时候,我已经是全班前三名了,现在我们有这麽好的学习环境,应该好好珍惜,争取取得最好的成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长征小故事5位战士渡乌江

全文共 636 字

+ 加入清单

1935年元旦,红一军团二师四团团长耿飚化装到乌江江边侦察,他刚刚接到强渡乌江的任务。

乌江素以天险著称,为遵义的天然屏障。江面宽约250米,深不可测。水流湍急,水温仅有10度,对岸敌人密布岗哨,工事坚固。这么宽的江面,如没有渡河工具,渡过几乎不可能。二师立即赶制竹筏,同时挑选出习于水性的18个战士,准备派他们游水过江,以扰乱敌人的警戒,掩护后续部队强渡。

第二天9时左右,18人中的8个勇士,每人各备驳壳枪一支,奋然跃入江中,带着架设悬桥的绳索,向对岸游去。江宽水急,人虽游至对岸,可绳索怎么也拉不过江。只得以竹筏强渡,竹筏至中流时被敌击沉,强渡无功而返。当夜,又组织第二次强渡,将单层竹筏改为双层竹筏。4只竹筏同时强渡,3只被江流阻回岸边。三连连长毛正华的第二筏划至江中后也没有了消息。

第二天,强渡继续进行,当竹筏划至中流,只见从敌人工事下的石崖里,跳出几个人来,向着敌人一阵猛烈扫射,敌人被打得晕头转向,落荒而逃,我们的竹筏这才顺利地登了岸。这些接应的人是谁呢?

原来,毛连长于2日晚偷渡时,率战斗员4人登第二筏,这个竹筏不知怎样竟然靠了彼岸。在他们登了岸后,等待其他竹筏靠岸,却都不见来人。这种情况下,5位战士只能围坐在一堆,在乌江边石崖下过了一夜。

第一批强渡的十几个战士与毛连长等会合了,在占领了敌军的岗哨阵地后,继续向敌人仰攻,接连几个手榴弹,在轻机枪掩护下,刺刀用上去了,敌人阵地被彻底夺取了,一个排死伤过半,其余的仓皇逃窜。因此,天险的乌江,就这样的被突破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龟兔赛跑》续写故事开学作文

全文共 408 字

+ 加入清单

大家应该都知道龟兔赛跑吧!兔子的孙子——小小兔因为龟兔赛跑这事而为他爷爷打抱不平,这不,他又向小小龟下了一封挑战书:

尊敬的小小龟

我的爷爷曾经输给了你的爷爷,所以,我要为我爷爷一雪前耻,一个星期后,我在广场等你,相信你不会做缩头乌龟吧!

你的死敌:小小兔

2049年12月10日

小小龟听了以后,把纸撒了个“面目全非”,生气的说:“好你个小小兔,真是不把我放在眼里,让我看看你的本事”。

广场上人山人海,突然“砰”的一声响了,小小兔以平常10倍的速度冲向终点,为什么小小兔这么快呢?这是因为它装了快快助跑器。我们再看看小小龟,只见它把火箭推进器装到玩具车车尾,只见小小龟以小小免20倍的速度冲向终点,不一会儿,小小龟就超过了小小兔,它拿出MP3与耳机,唱:“亲爱的,你快追,让我们终点PK;亲爱的,你倒霉,是因为你太自大了米……30米……1米,小小龟冲过了终点,再一次成了龟兔赛跑的冠军。

这一次,小小龟以超兔智慧,赢了小小兔。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有哲理的小故事

全文共 327 字

+ 加入清单

一个农民从洪水中救起了他的妻子,他的孩子却被淹死了。

事后,人们议论纷纷。有的说他做得对,因为孩子可以再生一个,妻子却不能死而复活。有的说他做错了,因为妻子可以另娶一个,孩子却不能死而复活。

有个记者听了人们的议论,也感到疑惑难决:如果只能救活一人,究竟应该救妻子呢,还是救孩子?

于是这个记者就去拜访那个农民,问他当时是怎么想的。

他答道:“我什么也没想。洪水袭来,妻子在我身过,我抓住她就往附近的山坡游。当我返回时,孩子已经被洪水冲走了。”

归途上,我琢磨着农民的话,对自己说:如果当时这个农民稍有迟疑,可能一个都救不了;所谓人生的抉择不少便是如此。

感悟:很多事情根本没有错与对,也容不得你去细想错与对,如果过于犹豫或过于在乎别人的想法,你可能什么事也做不成。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长征途中张国焘为何哭诉的故事

全文共 2800 字

+ 加入清单

长征张国焘觉得自己在总部太孤立,必须到“前指”去,以“前指”的名义给部队下达命令,要部队先过河。于是他带着警卫部队和骑兵21日跑到四方面军漳县三岔村前敌指挥部,见到徐向前后,就叫把周纯全、李特、李先念等都找来。这些同志都来到后,他流着眼泪说:“我是不行了,我这个主席干不了了,让昌浩干吧!我到陕北准备坐监狱,开除党籍,四方面军的事情,中央会交给陈昌浩的。”

这时,胡宗南1军部队正在机声隆隆中日夜兼程,马不停蹄向西兰大道推进,已经过了咸阳。

朱德见张国焘的态度,很忧虑,感觉在此千钧一发的时刻,张国焘又要搞分裂。这怎么行呢?

他来到张国焘的住处。张国焘见他进来,厌恶地瞪了他一眼。

朱德说:“国焘同志,你的意见还是西去吗?”

张国焘说:“我是主官,我要为全军负责。”

朱德说:“难道我们就不为四方面军考虑吗?”

“我就是考虑你为一方面军考虑过多嘛。”

“你这是什么话!像一个共产党人说的话吗?”

“这是事实!”

朱德说:“西进的意见是孤军深入,后果是不堪设想的。你对黄河以西的情况并不熟悉,对青海并不熟悉。你说翻越祁连山到甘肃西部,这都是想当然。青海的‘三马’比宁夏的‘二马’还反动,战斗力还要强。在没有根据地的情况下,部队在回民区域长途跋涉,人吃马喂怎么解决?你考虑过吗?”

张国焘瞅了朱德一眼,扭过脸不说话。

朱德继续说:“我们必须按照中央来电的指示,二方面军从西和、武都东进,去拖住胡宗南、朱绍良,使胡、朱不能西进;四方面军要占领隆德、静宁、会宁,控制西安至兰州的大道,与固原的一方面军靠近,阻止胡宗南、朱绍良西进,实现3大主力会师。”

张国焘不满意地瞥了朱德一眼,心想,我刚刚派人杀了你的战马,你就不害怕吗?

陈昌浩在会前就与朱德、刘伯承谈过了,几个人都觉得这次无论如何要与一方面军会合。红军不能再分裂了,再不能发生松潘战役前的情况了。一、四方面军闹分裂受损失的是革命事业。

西北局开会时,陈昌浩第一次与张国焘唱了反调,主张北上静会地区,会合一方面军,北上抗日,与敌人决战。

陈昌浩是四方面军的二号人物。他体格魁梧,浓眉大眼,仪表堂堂,作为政治干部指挥作战十分勇敢剽悍。在川陕根据地时,有一次他凌晨上山头查哨,他不知道山头已经被敌人占领,一线部队没有报告。他带着警卫员上到山头,就被敌人按倒了。他块大力不亏,黑暗中翻身拔出手枪打倒几个敌人,飞身跳下山头。

这座山,现在被当地政府命名为“红军山”。

张国焘见陈昌浩都反对他,气急败坏,说:“昌浩呀昌浩,你都反对我呀,我这个总政委不干了。”说着,张国焘作战方案也不做了,气呼呼地离开了会场。

大家面面相觑,朱德打破沉默,对陈昌浩说:“他不干,我们干吧,中央的部署不能耽误。胡宗南不等我们啊。”

陈昌浩说:“这次再不能分开了,一定要与党中央会合,按多数同志的意见办。”

陈昌浩和朱德领着参谋们做方案,首先以朱德、张国焘、陈昌浩3人的名义向中央报告,中央领导的顺序是林育英、毛泽东、张闻天等,报告说:“决定四方面军全部向定西、会宁、静宁线活动,以会合一方面军夹击与迎击胡宗南部为目的。”

第二电以“朱张”的名义下达各部队,下令红四方面军准备执行中革军委的抢占陕甘大道的战役计划:“静宁、会宁战役是消灭胡宗南,争取一、四方面军会师的重要关键,望即在干部及战士中进行热烈的战斗动员”,“大大发扬阶级友爱,保障一、四方面军亲密的兄弟团结”。

第三电是朱德个人给“毛周彭”的密电,字里行间流露出了他与中央领导的亲密无间的关系。电报说:“张于本日已北进,我明日率总部行动。每晚请通知敌情一次,并切实联络。亲译密电悉,已释疑虑,现迅速取得会合在会宁道上以便消灭胡敌。”

不料,电报稿送到电台,电台已经接到张国焘的命令,各部队电台不得接受朱德的电令,凡未经张国焘签署的电稿一律不准拍发。

朱德知道后很着急,对傅钟说,你是四方面军的,又是西北局的组织部长,你出面吧,给他们讲讲组织原则。

傅钟立即就去找电台同志。

电台同志也感到问题严重,气氛很紧张。

张国焘临走时安排了人“看住”电台。

大家都怕张国焘的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手段。

傅钟先表扬了电台的工作,然后说:“有人反对北上的决议,总司令不赞成,要向中央报告,要召集人继续讨论,这是关系红军前途的大事。下级要服从上级,你们说总司令的电报要不要发出?”

电台台长王子刚站起来说:“给总司令发报!”

3份电报发出时已经是22日凌晨了。

张国焘气呼呼地回到自己的房间。

他一个人在油灯下琢磨,我若执行静会战役计划,势必与一方面军会合,会合就是要交出兵权,统一领导,统一指挥,那时一切都完了。第一步夺了我的兵权,第二步就要给我清算另立中央的错误,开除党籍,军法从事。不行,不行。

他没有料到的是连他一直重用栽培的陈昌浩都反对他,真是没想到。不行,要找他谈谈。他不能带头反对我呀,影响太大!

他深夜3点到陈昌浩房间找陈昌浩说,你无权改变我的决定,你与朱德命令四方面军北上是错误的。毛泽东、周恩来让四方面军单独对付胡宗南是要消耗四方面军。今天的革命形势应当保存四方面军,会合的话,那就一切都完了,要开除我们的党籍、军法从事。说着说着,他竟哭了起来。

陈昌浩说:“谁有权决定,要看是否符合中央的要求,你不北上的决定是错误的。我们必须与中央会合,会合后就有办法了,分裂对中国革命是不利的。我们是党员,有错误要向中央承认,听候中央处理,哭是没有用的。”

张国焘一听陈昌浩的口气,愣住了。

他一甩门出来了。

陈昌浩的反对,更使他感到自己的分裂行动的严重后果。

20日夜间,张国焘从陈昌浩房间出来,他的恐惧感更加强烈。

他考虑必须像反对松潘作战计划一样,坚决反对静会作战计划,北上就是他的末路,就是他的破产。他为自己在理番县卓木碉的分裂行为后怕。

他走到地图前,看着地图,觉得现在渡过黄河很容易,不需要同胡宗南的部队决战。所以,他要从根本上推翻会议决议,要四方面军部队坚决“自主即速采取第二方案”,到甘肃北部保存实力。

他觉得自己在总部太孤立,必须到“前指”去,以“前指”的名义给部队下达命令,要部队先过河。于是他带着警卫部队和骑兵21日跑到四方面军漳县三岔村前敌指挥部,见到徐向前后,就叫把周纯全、李特、李先念等都找来。

这些同志都来到后,他流着眼泪说:“我是不行了,我这个主席干不了了,让昌浩干吧!我到陕北准备坐监狱,开除党籍,四方面军的事情,中央会交给陈昌浩的。”

大家听后很愕然。

然后,他指着地图说,陕甘北地区地瘠民贫,不便大部队解决军粮问题,如果转移到河西兰州以北地带,情形会好得多。各部队要停止北上,回头西进!以程世才、李先念30军一个军从永靖、循化一带渡过黄河,抢占永登、红城子地区作为立脚点;以孙玉清、陈海松9军在黄河渡口附近活动,吸引和牵制青海的马步芳敌;而后,再加董振堂、黄超5军一个军再渡河北进。同时,部队立即开始调动。

陈昌浩连夜赶来后,见漳县“前指”都同意张国焘的意见,也就没有再坚持自己的正确意见。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名人故事作文300字

全文共 425 字

+ 加入清单

牛顿每天除抽出少量的时间锻炼身体外,大部分时间是在书房里度过的。一次,在书房中,他一边思考着问题,一边在煮鸡蛋。苦苦地思索,简直使他痴呆。突然,锅里的水沸腾了,赶忙掀锅一看,“啊!”他惊叫起来,锅里煮的却是一块怀表。原来他考虑问题时竟心不在焉地随手把怀表当做鸡蛋放在锅里了。

还有一次,牛顿邀请一位朋友到他家吃午饭。他研究科学入了迷,把这件事忘掉了。他的佣人照例只准备了牛顿个人吃的午饭。临近中午,客人应邀而来。客人看见牛顿正在埋头计算问题,桌上、床上摆着稿纸、书籍。看到这种情形,客人没有打搅牛顿,见桌上摆着饭菜,以为是给他准备的,便坐下吃了起来。吃完后就悄悄地走了。当牛顿把题计算完了,走到餐桌旁准备吃午

饭时,看见盘子里吃过的鸡骨头,恍然大悟地说:“我以为我没有吃饭呢,我还是吃了。”

这些故事究竟是真是假,并不关重要,不过表明了牛顿是一个怎样沉思默想,不修边幅,虚己敛容的人,他对科学极度的专心,总是想着星辰的旋转,宇宙的变化,而进入了忘我的境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关于开学典礼500字

全文共 512 字

+ 加入清单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金秋九月,在这充满丰收气息的时节里,我们迎来了一个崭新的学年,我们也迎来了这次意义非凡的开学典礼

在过去的几年中,同学们为了学好知识,不怕累不怕苦,从不间歇停止学习;为解开难题废寝忘食,并且打破沙锅问到底,直至懂得,直至明了……的确,“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昔日的点滴努力如同一颗颗小石子,正在筑造着我们这幢“学业”的大楼,每一步都须那么地认真、仔细,容不得半点马虎和应付,学习必须脚踏实地。

人生能有几回搏?既然选择了求学这条路,就应百折不挠、坚定不移的走下去,就不能辜负爸爸妈妈沉甸甸的希望。求学之路是充满挫折、坎坷的,只有不怕困难、顽强进取的人,才有机会登上知识的巅峰,采携成功的果实,一览众山小。——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呢?

同学们,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奋进吧!脚踏实地、只争朝夕,用勤奋的汗水浇开理想的花朵,用辛勤的劳动换取丰硕的果实,让知识的海潮随梦想的船儿日益变高。在新的学期,让我们扬起新的风帆,努力驶向新的彼岸。让我们一起追求真知,奉献爱心,实现自我,感受成功和快乐,抓住机遇,再接再厉。

最后,在新学期里,祝老师们身体健康,工作顺利!祝同学们学习快乐、成长快乐!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我和书的故事作文600字

全文共 512 字

+ 加入清单

我和似乎从小就有不解之缘。

在我刚刚呀呀学语时,便开始缠着爸爸妈妈为我讲那充满神秘色彩又略带稚气的童话了。美丽善良的白雪公主,命运悲惨的卖火柴的小女孩,聪明勇敢的拇指姑娘,还有心狠手辣的继母;都成了我脑海中挥之不去的画面。多彩的童话世界便是我与书的第一次见面,伴我走过了幼年。

长大后,我便开始向往那些美丽充满青春色彩的散文诗歌,从《童年》中感受高尔基儿时的艰苦命运与顽强的学习精神;从《悲惨世界》中感受当时的黑暗,社会底层人民的痛苦。我与书中的人们一起喜、怒、哀、乐,感受他们的悲、欢、离、合。常常在书店里一待就是一天。书夹带着青春的欢乐与奔放,又伴我走过了稚气的时代。

就是这般,书与我共同走过了一步又一步,在青春的道路上留下了深深的脚印。

书就我的朋友,在我心灰意冷时它会告诉我:“坚定信心,不要气馁,相信成功就在脚下。”

在我懒惰的时候,它又会告诉我:“如果你颇有天赋,勤勉会使其更加完美;如果你能力平平,勤勉会补充不足。”

当我因为没有一个目标而感到无所事从的时候,它又会告诉我:“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书,它是我一个忠实的良友,也是我一个最好的老师,它伴我走过点点滴滴的童年日子,也将陪伴我逐步走向五彩缤纷的青春花季。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红军长征的故事征文

全文共 475 字

+ 加入清单

小时候总听说长征的伟大,但不知道具体的事迹。今天查阅资料,才觉得长征的艰难。

当时因为好长时间没吃东西,红军战士吃锅盔,它是干的,一喝水就在肚子里撑起来。他们经过这么长时间没有吃喝,又是寒冷,又是高原,一下子吃了许多,当时就有九个红军战士撑死了。想想我们现在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吃东西挑三拣四,这个不吃,那个不吃,造成了很大的浪费。红军战士在长征途中没东西吃时常吃煮皮带,有时甚至连煮皮带都吃不上。我们要珍惜粮食,节约花费每一分钱。

红军在长征中有百分之九十的路程行进在少数民族地区。国民党反动派对红军进行造谣污蔑,和当地反动势力勾结,不准给红军带路,企图置红军死地。通过广大红军的实际行动,一些受蒙蔽的少数民族群众渐渐认识了红军,他们不仅热情款待红军,还从方方面面帮助红军。这些看似简单的信任,需要多大的勇气和工作量啊!我们现在为了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就大打出手,大骂出口,和红军比比,真是惭愧极了。我们生长在和平年代,应该珍惜这份宁静。不要斤斤计较,把精力放在学习和工作上。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胜利,与“哥伦布对美洲大陆的发现”一样,是震撼世界的成就。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关于开学第一天的

全文共 589 字

+ 加入清单

正当我沉浸在我的小世界中时,不经意间抬头看见了日历,我知道我的幸福悠闲日子没多少了。

早晨,我努力睁开我的眼睛,却不想离开床半步,但大脑却命令我离开,我不执行,当然不可能。

我穿好衣服下床,又看了一眼床上的被子,它还在亲切地呼唤着我,我刚想上床,大脑又控制了我的行动,我看见了桌上的早餐,我感觉今天的早餐不好吃。

我看了一眼没做完的作业,它们日日夜夜地呼唤着我,现在我把它们装进书包,它们还在做最后的努力让我做作业,我没理它们,背上书包急忙冲出了家门,在路上我不停地念叨:“不要迟到,不要迟到,我一生在做好事,上帝保佑我不要迟到,我会对你感激不尽。”

我三步并作两步来到三楼,看到许多老同学在聊天,我迎面撞上了两只“骆驼”,赵芝瑞和李锦荣,我站在他们面前就组成了《骆驼与羊》全景图。

同学们都没进教室,我们的教室是一个新教室,急需打扫,而且有点小。

我们被允许下院玩,我们一听,兴奋地跳起了踢踏舞。

我们玩够了,教室已完成了变干净的任务,我们走进教室里,这个教室的确很小,相比于我们原来的教室来说小多了。

我们开始聊天。

“你的作业写完没有?”

“没有”。

“写完了。”

“快写完了。”

听了他们的话我很无奈,因为我还没有写完。

我们又聊起了考试。

“你考好了没?”

“考好了,361分。”

“没考好,310分。”

考好的同学满面笑容,没考好的同学垂头丧气。

回家了,今天上午很高兴,因为我谈到了许多令我愉快的事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名人故事作文

全文共 604 字

+ 加入清单

对于名人故事,我不曾了解,所以看不到他们究竟付出了多少,作了多少,所以,我利用假期时间,看了这本从妈妈学校借来的书---《大名人小故事》。

你知道飞机之父莱特兄弟吗?那我来给你们讲讲他们的故事:莱特兄弟小时候喜欢放风筝,也喜欢做风筝。一次,他们发现老鹰会飞,是因为它有翅膀,而且是曲线的。他们也想装上翅膀飞起来。父亲送给它们一只纸做的蝴蝶,右手旋转藏在腹部的橡皮筋,朝天空一放,竟飞了起来,他们开始在他们的小仓库研究。他们的父母也相信一个数学家和一个发明家会搞出一点名堂的。

莱特兄弟不但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更实现了人类的梦想。现在,几乎所有的人都不会再嘲笑他们,没有谁会嘲笑他们当年那看似不可能的想法。成千上万的人幻想着自由的飞翔,然而,只有莱特兄弟首先做到了。因为他们不单单这样想,更努力的尝试着去做了。勤奋、认真是成功的发动机;想象、创新是成功的桨。

你可知消灭敌人的最好方法是什么吗?林肯作为美国的第16任总统,为我们找到了答案。看到这篇文章,给我感触颇大:一次,林肯参加一群年轻士兵的讨论,有的士兵认为,战争中最大困难是钱,有的则认为人才才最重要。然后讨论如何消灭敌人,有的认为使用先进武器,而有的则是摧毁敌方阵地。而林肯并未评论,他说:非常简单让敌人成为你的朋友。

我终于知道:消灭一个敌人的确少了一个对手,但从另一个意义上讲也少了一个伙伴。真正的胜者不是能打败敌人的人,而是能使敌人成为自己的朋友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照片里的故事作文500字篇

全文共 1023 字

+ 加入清单

在我的相册里,有一张珍贵的全家福。全家福对同学们来说一定是很普通,但对我而言,却珍贵无比,一张啊!

我爸爸是个大忙人,经常出差,不在家。什么满月酒、什么家庭聚会通通缺席,偶尔在家吃顿饭,但那顿饭一定会很忙。因为总会有电话声在响,那铃声让人偷讨厌,甚至不舒服。有时候,我会觉得爸爸不在家,吃饭会更安静些。

在我外公的“六十岁大寿”的宴会中,爸爸居然出席了。但我以为也和在家吃饭一样,那铃声会像鬼般地缠住爸爸,但出人意料的是:爸爸把手机关了。爸爸、妈妈和我在宴会上,都笑得如怒放的花朵般美丽,彩虹般多姿多彩。在吃饭前夕,我特意叫外公为我照相,我我们一家三口拍下幸福的时刻、美丽的瞬间。在那张照片中,我们三人的笑容不是虚情假意,而是每个笑容都是那么天真无邪啊!我还特意把那张照片拿去过放大呢。

每当我想起爸爸是,只要拿出照片,脑海中就会出现那个画面,心中就会感受到父亲在我身边。

此时此刻,我不再觉得那铃声是鬼,而觉得那铃声是那样的悦耳、动听,因为他证明了我爸爸十分能干,我为此而自豪、骄傲!

时光匆匆,弹指间,我已经从一个爱哭鼻子的小女孩,变成一个拥有理想懂得把晶莹的泪珠藏抑在深处的女生,成长的过程中,流逝的只是时光吗?

翻开那本尘封已久的相册,任思绪流动其中,我终于明白,流逝的最多的则是儿时如歌的岁月。

不经意,我的目光触到这一张照片,这是一张极其出众,对于我来说非常珍贵的老照片。照片中的我和姐姐把手一其伸向蔚蓝的上空,迎接那一颗耀眼的滑动的烟火。

记得,那是春节的时候。由于爸爸工作的需要,我们要离开故乡,离开爷爷奶奶。小时任性的我,一想到要与伙伴们分别,就躲在小屋里哭个不停,就连春节也是闷闷不乐的。爷爷奶奶明白这将是在故乡的最后一个春节,为了让家庭气氛活跃,鼓励爸爸买来烟花。爷爷竟然唱起了多年来一直没唱过的京剧。

我不明白,离别的时刻,为何这般热闹。

爷爷奶奶千叮万嘱,希望我和姐姐勤奋努力,给家人争光,还送我们每人一首小诗。

爸爸放起了烟火,望着那空中荡漾的迷人的星火,我和姐姐兴奋的把手迎向天空。就在那一刻,相机留下了这永恒的美丽瞬间。

就在我们回过头的一刹那,我惊呆了,全家人齐刷刷的站在那里看着我们,就这样注视着,沉默的空气也忍不住变成了雪花翩翩飞舞。

从家人的目光里,我似乎看到了那股暖暖的爱的河流;那条长长的情的丝带;那个硬硬的岩石般的希望。

诚然,岁月如歌而过,但儿时就已埋下的真情与希望却还存在;纵然,海枯石烂,那深情的目光将永远是我前进的动力。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