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开学第一课:贺龙女儿贺捷生的长征故事【精选20篇】

导语:6月15日晚,凉山州和布拖县公安机关介绍了缉毒警察贾巴伍各抓捕毒贩和牺牲的全过程。下面是开学吧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物故事,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不要管我,不要管我,快追”这是禁毒英雄贾巴伍各在追捕毒品犯罪嫌疑人,不幸中枪后留下的最后一句话。6月15日晚,凉山州和布拖县公安机关介绍了缉毒警察贾巴伍各抓捕毒贩和牺牲的全过程。当晚,记者在布拖县看守所见到了被捕的毒贩阿约干子。这是一场惊心动魄的追捕战。

浏览

6039

作文

1000

关于青春故事话题

全文共 552 字

+ 加入清单

青春,是记在手臂上的铜铃,只有奔跑,才会发出叮当之响;青春,是书写在白纸上的乐章,只有歌唱,才会有动听的音乐;青春,是一场激情澎湃的风雨,只有拼搏,才能尝到它的酸甜苦辣

青春,是花开花落的一个过程,可是它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们不甘无所作为,所以我们拼搏,我们努力,我们不想“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可是,青春的旅途中,学习是我们的最大压力,因为我们为了心中的理想,坚持不懈,可时间流逝与岁月的蹉跎往往让我们措手不及。有时即使是压力让我们喘不过气来,也不想放弃,因为心中有一份力量给予我们拼搏的勇气。

谁在教室的墙壁刻着醒目的“努力”,谁又在桌角上暗暗刮着成长的痕迹,谁在晚上背着书包却想着数学题,又有谁在暗下决心这次考不好下次再努力,青春里奋斗的汗水从未停滞,奋斗的脚步从未消逝

习惯于见面说好,习惯于离别说再见,有谁希望自己的青春不激情,不澎湃,有谁希望花朵绽放时不留下一丝馨香,有谁希望一颗流星划过什么也没有留下

没有谁不希望自己的青春熠熠生辉;没有谁不希望自己生活的孤独无奈;更没有人希望付出了耕耘却没有一点收获

我们的青春需要热情来点燃。我们不需要两点一线的一帆风顺,不需要只用泪水解决的疑难。只希望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青春,少不了拼搏的激情,少不了昂扬的斗志,少不了奋斗的汗水,更少不了对青春的沉醉!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龟兔赛跑》续写故事开学作文

全文共 651 字

+ 加入清单

话说上回龟兔赛跑,兔子因为骄傲在半路睡着,让乌龟捡了大便宜,夺得了赛跑的冠军。大家以为故事就这样结束了,那你们就想错了,其实后面还有个故事呢!

自从乌龟得了第一,赢得一块金光闪闪的大金牌之后,整天把那块大金牌挂在自己的脖子上,乐得合不拢嘴,生怕别人不知道自己是赛跑的冠军,走到哪里就夸到哪里,全然不顾自己是“瞎猫碰上死耗子”侥幸得来的。而兔子呢,羞红了脸回到家,便卧薪尝胆,埋头苦练。兔子每天起早摸黑地练习长跑,速度突飞猛进。

兔子第二次向骄傲的乌龟下挑战书,乌龟心里暗笑:哼!你这个手下败将还敢向我挑战。于是,乌龟欣然地答应了,而且还邀请了森林里许多小动物前来观战。

比赛那天,兔子早早地来到了比赛的那个场点,做起了准备运动,等大伙儿都到齐了,唯独不见另一位选手。原来乌龟还在抱着金牌睡大觉呢!“咚咚咚——”猴子裁判长敲开了乌龟家的大门,乌龟懒洋洋地说:“这么早,有什么事吗?”猴子裁判长大声地说:“你还睡呀,比赛就要开始啦!”“哎呀!”乌龟这才想起比赛的事,连早饭都没来得及吃就大步流星地赶到现场。比赛场上人山人海,乌龟和兔子在跑道上碰了面,乌龟非常神气地说:“哈哈,今天的比赛我赢定了。”兔子默不作声。只听“砰”的一声响,比赛开始了,兔子像离了弦的箭,飞快地往前奔跑,乌龟却慢吞吞地爬着。大伙儿大喊:“乌龟快跑啊!”它却笑着说:“别急,兔子还在后面呼呼睡大觉呢!”话刚说完,终点处传来了兔子的欢呼声。

乌龟明白自己输了,面红耳赤羞愧至极且十分地痛苦。它无法面对大伙儿的嘲笑,便往烂泥池里钻,再也不敢出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哲理小故事

全文共 396 字

+ 加入清单

一株漂亮的红玫瑰,因为自己是花园里最秀丽的的花朵而感到骄傲,但是它却发现人们总是站在远处欣赏它而从不靠近。原先,在它的身旁一向蹲着一只又大又难看的青蛙,红玫瑰十分生气,命令青蛙立刻从它身旁不见。青蛙顺从地离开了。没过多久,青蛙经过红玫瑰身旁,惊讶地发现它已经凋谢,叶子和花都已经掉光了。青蛙问:“尊贵的红玫瑰,你看起来很不好,发生什么事情了?”红玫瑰答到:“自从你走以后,虫子每一天都在啃食我,我再也无法恢复往日的秀丽了。”青蛙说:“当然了,我在那里的时候帮你把虫子都吃光了,你才成为花园里最秀丽的花朵。”

【人生哲理】:红玫瑰自命清高,认为青蛙蹲在花园里不仅仅一点用都没有,而且还影响了人们对自己的欣赏和赞美,便毫不客气呵斥青蛙快快离去。红玫瑰的这一举动,不仅仅伤害了青蛙的自尊心,而且也给自己带来了厄运。这个故事启示我们,只有相互尊重,互相关心,互相帮忙,生活才会其乐融融,明天才会更完美。

展开阅读全文

篇3:照片里的故事作文600字以上

全文共 1836 字

+ 加入清单

每当看见我家的那张照片,我就会想起那两次次照相机落水的情景。想起我那搞笑的画面,想起我那狼狈的样子。

那是_年9月23号那天,我们来到壶口瀑布,看到这壮观的景象,我惊呆了:水流至此,那长长的河水突然变窄,形成壶口状,然后再流进山谷。我的心情异常高兴,突发奇想想感觉一下这黄河水的温度,便在一旁的水坑玩起起水来,突然听到妈妈的叫声,我便踩着水坑向前走过去;只听“扑通”一声我便连人带相机一并倒在了水坑里。“坑里没有多少谁啊?”我一边嚷嚷一边爬了起来。“天啊,我的相机!”妈妈喊了起来,可见我当时的狼狈样儿,又忍不住想笑。只见我右手拿着水淋淋的相机,左手撩着身上的水,脸上还顽皮地嘻嘻笑着,并未意识到我已犯下了滔天大罪。看见妈妈苦笑不得的表情,就知道一场暴风雨就要来临了,便赶紧跑到车上换衣服......

第二次便是去年11月份的一天,我跟妈妈随南阳市摄影家协会的叔叔阿姨们去五朵山采风,走过盘山公路,为了抓拍到五朵山秋天的美景,我们沿着山谷走水路下到了谷底,在一个光溜溜的大石头旁,水流迂回形成了一个大漩涡,我还没走进已有叔叔阿姨在此落水,该我过了,我非常紧张,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上,可过不了这个“天险”就上不了山啊,我紧紧地拉住一位叔叔的手,叔叔把我一拽,“耶”,我兴高采烈地爬了上去,,看到旁边还有一块大石头,我便坐上去休息。可乐极生悲,我的身子突然一打滑,往左一倾,便跐溜滑了下去掉进了冰凉的水里。“倒霉”,我一遍嚷嚷一边被叔叔们拉了上去,幸亏照相机在我跳大石头时刚好被我装进了相机包里,,要不然这次相机又要“洗澡”了。回过神来,这才发觉天气阴沉沉的没有了一丝阳光,当时已是十一月的天气,而我半个身子湿透,冻得瑟瑟发抖,妈妈又好气又好笑,老远的“咔嚓”一声,把我的狼狈相定格在了照片中。

不一会,妈妈爬了过来,看到已湿成落汤鸡的我,又是生气又是心疼,她训了我两句就赶紧吧自己的外套托了给我穿上,直到这时我才意识到自己平时做事总是毛毛糙糙的。

妈妈的教诲,一年来,在我登山和游玩的时候总在耳边响起,它使我做事更加小心,使我铭记在心。

那是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我和朋友、妈妈去动物园里玩。不一会儿,我们就参观完了。不知不觉中,我们就走进了一片草地里。

这片草地真绿啊!简直是一个大草原。“草原”上还装点着一朵朵娇滴滴的花朵。就像五颜六色的宝石一样。使“草原”变成一个风度翩翩的绿色世界。这时,朋友高兴地说:“这么美的地方,咱们也不多见,赶紧拍照留念吧!”说着,她赶紧把我拉到一个草又绿,花又美的地方。我情不自禁地用手比划了一个“ye”的姿势。妈妈急忙按下快门。“咔嚓”!留下了这个珍贵的美景。

至今,我依然没有遗忘、丢弃它,因为它是我童年抹不去的记忆,一段美好的回忆。

翻开相册,一张张照片展现在眼前,一幕幕往事也浮现在眼前,有喜、有忧、有笑、有泪——照片勾起了我的悠悠思绪。

这张照片是我和爸爸妈妈去四川峨眉山金顶的留影。回想起当时的情景还历历在目。

灰暗的天空还没有露出太阳的笑脸,我们就出发了。一路迎着河水随着山势,愉快的开始了金顶的游览。河水像淘气的小孩子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一路陪伴我们的奔波,经过了四个多小时我们终于来到了金顶。

峨眉金顶海拔3077。96米,这里山高云低,景色壮丽,这里的舍身岩边欣赏日出、云海、佛光、圣灯四大奇景吸引了四面八方的游客在这里云集。

金顶上人头攒动,我紧紧的拉住妈妈的手不敢松开。

突然我的手被一个强大的力量冲断了。顿时脑子一片空白,大声的呼喊"妈妈"。

正在这时,我旁边的一个孩子哭声吸引了我的注意力。他个头不高,穿着件红色的外套,可爱的小脸已经沾满了泪痕,活像一只小花猫。

我急忙过去将他领到了旁边的石头上坐下说:“你别哭,哥哥陪你。”

妈妈听到了哭声也急忙赶了过来,看到了我焦急的神情立刻变成了开心的笑容。

我给妈妈说了刚才发生的事情,妈妈说:“我们坐下等一会孩子的家长,孩子不见了家人会很着急。”

我不停的逗着这个哭闹不止的小朋友,给他讲笑话,陪他玩游戏,不一会他好像忘记了被挤丢的事情。

我们正玩的高兴的时候,突然一个中年妇女火箭似冲了过来,抱着小孩激动的热泪盈眶。

这时妈妈起身和她交谈了一会,确认孩子是她的就放心的把孩子交给了她。

她的手摸着我的头不停的说:"谢谢、谢谢"

和他们道别后我和妈妈又开始了游览。

当我们恋恋不舍的告别了峨眉山的金顶,留下的只有这张珍贵的照片。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因此,我们要珍惜和爱护身边的每一个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有哲理的小故事

全文共 327 字

+ 加入清单

一个农民从洪水中救起了他的妻子,他的孩子却被淹死了。

事后,人们议论纷纷。有的说他做得对,因为孩子可以再生一个,妻子却不能死而复活。有的说他做错了,因为妻子可以另娶一个,孩子却不能死而复活。

有个记者听了人们的议论,也感到疑惑难决:如果只能救活一人,究竟应该救妻子呢,还是救孩子?

于是这个记者就去拜访那个农民,问他当时是怎么想的。

他答道:“我什么也没想。洪水袭来,妻子在我身过,我抓住她就往附近的山坡游。当我返回时,孩子已经被洪水冲走了。”

归途上,我琢磨着农民的话,对自己说:如果当时这个农民稍有迟疑,可能一个都救不了;所谓人生的抉择不少便是如此。

感悟:很多事情根本没有错与对,也容不得你去细想错与对,如果过于犹豫或过于在乎别人的想法,你可能什么事也做不成。

展开阅读全文

篇5:人物作文照片里的故事600字

全文共 507 字

+ 加入清单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照片中正是一零年的春节,冬日的阳光在身上,影子游走在雪地上,身后的鄂尔多斯大剧院,矗立在街道旁,照片的中央是三大人一小孩。

记得那年我才三岁,一个牙牙学语的孩子。三岁,刚有了爱美的意识,于是我站在相机前,双手撑成一朵小花放在脸下,扮成了一朵小花。太爷爷一向都是不苟言笑的,竟然不知道要摆什么姿势,他的两手没出放似的,抄着也不是贴在胯骨上也不是。他仿佛觉得有许多双眼睛在望着他,也是他努力的挤出了几分笑意,无奈的脸是紧绷的,无法笑的开心,一旁的太奶奶便好的多,她总是在笑,笑的合不拢嘴。仿佛得到了全世界。中间的是我的母亲,脸上流露出了满足。开心浮在空中,传染着每一个人。

那是我记事以来,记得一次与太奶奶一起过年,也是唯一的一次。同年三月我的太奶奶查出了胃癌晚期,在全国各地地检查都无用,最后决定出国治疗,出国两个月,但因为年龄太大而不被接受。在一零年除夕夜晚,全家人都回到了老宅,希望在太奶奶离世之前不留下遗憾。在午夜十一点三十五分时,我的太奶奶睡着了,与世长辞,四岁的我第一次感受到了死亡……

爱无处在,爱的力量是无穷的。我拾起那张照片,把它轻轻地插进了相册,重新珍藏在了我的心中。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开学日记作文300字

全文共 330 字

+ 加入清单

一个月的假期不长也不短,但对我来说还是太短了。即使给我两个月的假期,我还是会觉得短。同学很喜欢回学校,但我一点都不喜欢。

家里没人管同学。都是自己在家。就吃一口他们每天吃的东西。当我在家的时候,我的表弟将在家里度假。我们一起玩不会觉得无聊。

想想这一个月,我没做什么有意义的事,每个假期。放假前我想好了,计划好了,但是到了放假,我就一直拖延。

唯一有点变化的是,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几乎被遗忘,体重增加很多。我能明显感觉到走路的时候身上肉多了,每天都想着减肥,但是体重每天都没变。

每天都觉得可以写张,可以用一点稿费记录下自己的感受。拖延就拖延,每天无所事事。开学会后悔,会回忆起每天的内容,电视手机除外。

我现在想的是,如果假期能重新开始就好了。不知道还会不会浪费成这样。

展开阅读全文

篇7:个中国成语故事的典故英文版

全文共 618 字

+ 加入清单

买椟还珠

A man from the state of Chu wanted to sell a precious pearl in the state of

Zheng. He made a casket(小箱,棺材) for the pearl out of the wood from a magnolia(木兰)

tree, which he fumigated(熏制) with spices. He studded the casket with pearls and

jade, ornamented it with red gems and decorated it with kingfisher(翠鸟) feathers.

A man of the state of Zheng bought the casket and gave him back the pearl.

Too luxuriant(丰富的,奢华的) decoration usually supersedes(取代) what really

counts. This man from Chu certainly knew how to sell a casket but he was no good

at selling his pearl. And the man of Zheng didnt know which is really

valuable.

展开阅读全文

篇8:2024高考素材积累:长征故事飞夺泸定桥

全文共 1297 字

+ 加入清单

中央红军部队在四川省中西部强渡大渡河成功,沿大渡河左岸北上,主力由安顺场沿大渡河右岸北上,红四团官兵在天下大雨的情况下,在崎岖陡峭的山路上跑步前进,一昼夜奔袭竟达120公里,终于在5月29日凌晨6时许按时到达泸定桥西岸。创造了人类行军史的奇迹!下面是语文网整理的具体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1935年5月,北上抗日的红军向天险大渡河挺进。大渡河水流湍急,两岸都是高山峻岭,只有一座铁索桥可以通过。这座铁索桥,就是红军北上必须夺取的泸定桥。

国民党反动派早就派了两个团防守泸定桥,阻拦红军北上;后来又调了两个旅赶去增援,妄想把我红军消灭在桥头上。我军早就看穿了敌人的诡计。28日早上,红四团接到上级命令:“29日早晨夺下泸定桥!”时间只剩下20多个小时了,红四团离泸定桥还有240里。敌人的两个旅援兵正在对岸向泸定桥行进。抢在敌人前头,是我军战胜敌人的关键。

红四团翻山越岭,沿路击溃了好几股阻击的敌人,到晚上7点钟,离泸定桥还有110里。战士们一整天没顾得上吃饭。天又下起雨来,把他们都淋透了。战胜敌人的决心使他们忘记了饥饿和疲劳。在漆黑的夜里,他们冒着雨,踩着泥水继续前进。

忽然对岸出现了无数火把,像一条长蛇向泸定桥的方向奔去,分明是敌人的增援部队。红四团的战士索性也点起火把,照亮了道路跟对岸的敌人赛跑。敌人看到了这边的火把,扯着嗓子喊:“你们是哪个部分的?”我们的战士高声答话:“是碰上红军撤下来的。”对岸的敌人并不疑心。两支军队像两条火龙,隔着大渡河走了二三十里。雨越下越猛,像瓢泼一样,把两岸的火把都浇灭了。对岸的敌人不能再走,只好停下来宿营。红四团仍旧摸黑冒雨前进,终于在29日清晨赶到了泸定桥,把增援的两个旅的敌人抛在后面了。

泸定桥离水面有好几丈高,是由13根铁链组成的:两边各有两根,算是桥栏;底下并排9根,铺上木板,就是桥面。人走在桥上摇摇晃晃,就像荡秋千似的。现在连木板也被敌人抽掉了,只剩下铁链。向桥下一看,真叫人心惊胆寒,红褐色的河水像瀑布一样,从上游的山峡里直泻下来,撞击在岩石上,溅起一丈多高的浪花,涛声震耳欲聋。桥对岸的泸定桥背靠着山,西门正对着桥头。守城的两个团的敌人早已在城墙和山坡上筑好工事,凭着天险,疯狂地向红军喊叫:“来吧,看你们飞过来吧!”

红四团马上发起总攻。团长和政委亲自站在桥头上指挥战斗。号手们吹起冲锋号,所有武器一齐开火,枪炮声,喊杀声,霎时间震动山谷。二连担任突击队,22位英雄拿着短枪,背着马刀,带着手榴弹,冒着敌人密集的枪弹,攀着铁链向对岸冲去。跟在他们后面的是三连,战士们除了武器,每人带一块木板,一边前进一边铺桥。

突击队刚刚冲到对岸,敌人就放起火来,桥头立刻被大火包围了。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传来了团长和政委的喊声:“同志们!为了党的事业,为了最后的胜利,冲呀!”英雄们听到党的号召,更加奋不顾身,都箭一般地穿过熊熊大火,冲进城去,和城里的敌人展开了激烈的搏斗。激战了两个小时,守城的敌人被消灭了大半,其余的都狼狈地逃跑了。

红四团英勇地夺下了泸定桥,取得了长征中的又一次决定性的胜利。红军的主力渡过了天险大渡河,浩浩荡荡地奔赴抗日的最前线。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开学日记作文300字

全文共 342 字

+ 加入清单

最近开学了,回校后发生了很多无关痛痒的事。首先是换了新的小窝,一句话评价———感谢中央、感谢党这么多年对我的培养,但是这种待遇我们真的消受不了。好吧,我承认,条件确实有所改善。但是,这并不代表我们就一定会舒服。哎,好吧!我承认我们是生在福中不知福,但是,比起搬家的劳累,我们更渴望不挪窝,嗯,我承认是我们太过于懒惰了。先自己汗一个。

另外这学期的课真的是让人相当的无语啊,虽然知道这所烂学校不会为学生着想,但是,请适可而止吧,我们这些祖国的花骨朵需要一个安静祥和的环境,我们需要一些有师德、有修养的人民教师(到这里我还坚信导员看不到这一页),一个适合我们的教学计划。我们需要健康的成长,长大以后建设祖国,服务于社会,为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总之,新学期,新开始,新起点,鼓足勇气向前冲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开学日记作文300字

全文共 339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新的学期开学,我前天报完到之后,经过一天的休整,已经调节好自己的心情,迎接新学期的到来,让自己的玩心收起来,好好学习。

今天是第一天上学,我和同学好久没有见面,在课间,我们可是好好的交流了一番,看看在这些天的寒假时光里,大家都干了些什么,有什么新鲜事情发生。我可是在寒假里不仅完成了学习计划,还学会了踩高跷,虽然不是在商店里买的那种,而是爷爷用木棍帮我做的。

我在放学后邀请小伙伴一起过来看看我是怎么踩高跷的,虽然只是简单地两根棍子,但是要掌握好平衡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呢!

我在假期里花费了很长的时间去练习,才能在今天踩着高跷稳稳当当的走在路上,不会向旁边摔倒。我在边上看着同学,脚刚刚踩上去就忙不迭的下来,也不去提醒。看着他们狼狈的样子,弄得我哈哈大笑!

嘻嘻,今天玩得真有趣!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照片里的故事初中作文

全文共 553 字

+ 加入清单

照片,是用来回忆宝贵记忆和美好时光的引“火”线。在照片里,我们欢笑,我们奋斗,我们苦恼,我们感动……一张张色彩缤纷的照片中,包含了许许多多的故事

至今让我印象深刻的一组照片,是我在军营里过年拍的。因为我的父亲是一名军人,所以我的春节基本上都是在父亲的军营里度过的。照片中,我的父亲身穿军装,手拿着枪,对着相机拘谨地笑着。我和母亲则分别站在父亲的两边,脸上洋溢着幸福快乐的笑容。身后是军队的口号: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

我已经数不清楚到底在父亲的军营里过了多少个春节,近年来唯一回老家的一次就是去年——那是父亲多年以来难得的不在军营里过的一年。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特别的春节,如果让我来写一篇春节的作业,可能第一个出现在我脑海中的是军营里的春节。

军人因为要保家卫国,所以他们牺牲了与家人回家团聚的机会,义无反顾地选择坚守岗位。而我的父亲便是当中的一员。其实,在春节期间放弃与家人团聚机会的,除了军人,还有很多很多:乘务员、医生、记者……他们都为了自己的职责,舍小家为大家,毫无怨言地尽职尽责,默默地在背后为祖国发展建设出一份力,每次春节新闻里出现的他们的身影,都是照片中一道亮丽的色彩。

照片,讲述了一个又一个的故事,包含了一段又一段的回忆,承载了一份又一份的情感。每一张照片的背后都有它们独一无二的故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我的读书故事征文获奖

全文共 553 字

+ 加入清单

每个人都有自己关于读书故事,那我的故事是什么呢?现在就来听一个吧!

记得有一次,我和妈妈在转,走到了书店门口,我看到了一本书,于是,我就对妈妈说:“妈妈,你给我买一本书吧!”妈妈开始不同意,但在我再三请求下,妈妈终于同意了。拿到书后,我抱紧了那本书,生怕它跑走了,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回到家中,我便迫不及待的读那本书,一页,二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我快乐。这真象与一位朋友周游世界。突然,我的肩不知被谁拍了一下,我猛的一惊,抬起头来一看,原来是妈妈!我像刚刚睡醒似的,揉了揉眼睛,又聚精会神的读书了。

天黑了,我仍不知疲倦地读着读着,突然一声巨响,我恐慌的把头抬起来,呦原来是爸爸回来了,我松了一口气。爸爸走过来,看见我没睡,就说:“还不睡,你看都几点了!”我一想不对呀,我才读了三页书,爸爸就回来了!我脱口而出,说:“今天太阳从西边出来了,你怎么这么早就回家了?”爸爸笑着说:“傻丫头,不是爸爸回来早,是你读书读得太痴迷了!”我“哦”了一声,不好意思的笑了。就上床睡觉了。

莎士比亚说过:“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我认为书,它是百宝箱,是知识的园地。读书当然有很多好处,它不仅能带你周游世界,还能带你进入宇宙,书更可以改变人的一生。我要在读书中吸取营养,在读书中长大,在读书中了解历史,在读书中……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名人故事作文300字

全文共 366 字

+ 加入清单

在暑假期间,我读了一本书,书名是《影响孩子一生的100个名人故事》。其中,另我最震撼的一位名人就是黄道婆。要想知道她的故事,得听我细细得道来。

黄道婆出生于一个穷苦的人家,由于样不活她,只能被迫卖给富人家。这家主人每天都让她干非常重的活—一天要拔几百个棉花球上的刺等一些脏物。有一天,黄道婆实在忍受不了这个重活。偷偷地溜出去,她跟随一位好心的船夫流浪到一个很远的地方去了。她住在了一位好心人的阿婆家。她在阿婆家学到了很多的东西。尤其是一个织布的架子。黄道婆虽然没有完全靠自己的灵感而想到了改进那种织布架已经是一个超群的女孩子了。她回到家乡后,制作出了不用手的织布架,还靠自己的努力开了一个属于自己的织布坊。从此,她久远大名。

像黄道婆这种年名气十足的名人不止有一个,他们的精神值得后人学习。希望同学们也看看这本书,一定会对你们大有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画蛇添足的成语故事

全文共 403 字

+ 加入清单

古时候,楚国有一家人,祭完祖宗之后,准备将祭祀用的一壶酒,赏给帮忙办事的人喝。参加的人很多,这壶酒如果大家都喝是不够的,若是让一个人喝,那能喝得有余。这一壶酒到底怎么分呢?

大家都安静下来,这时有人建议:每个人在地上画一条蛇,谁画得快又画得好,就把这壶酒归他喝。大家都认为这一个方法好,都同意这样做。于是,在地上画起蛇来。

有个人画得很快,一转眼最先画好了,他就端起酒壶要喝酒。但他回 头看看别人,还都没有画好呢。心里

想:他们画得真慢。又想显示自己的本领, 他洋洋得意地说: “你们画得好慢啊!我再给蛇画几只脚也不算晚呢!”于是,他便左手提着酒壶,右手拿了一根树枝,给蛇画起脚来。

正在他一边画着脚,一边说话的时候,另外一个人已经画好了。那个人 马上把酒壶从他手里夺过去,说:"你见过蛇吗?蛇是没有脚的,你为什么要给它添上脚呢?所以第一个画好蛇的人不是你,而是我了!"

那个人说罢就仰起头来,咕咚咕咚把酒喝下去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开学第一课学生观后感

全文共 634 字

+ 加入清单

今年的《开学第一课》节目内容主要表明的是我们中国对捍卫领土和主权的决心,旨在教育当代青少年明确我们中国的主张,中国,一点都不能少。看完,我的感触真的很多,联想到前不久的香港事件,我更加理解了今年的主题含义。我们中国从成为的那一天开始就一直在主张着:只有一个中国,中国一点都不能少。

回想起新中国成为之前,我们中国所受到的屈辱,我的眼眶就不禁地发热。后来有了党的领导和革命先辈们的浴血奋斗,我们才得以成立新中国,才能从那段艰辛走到了今天的辉煌,在新中国成为之初,我们的祖国带着满身的伤痕,一步一个脚印至今,过程中的拼搏努力,我想不用多说大家都可以想得到了,但即使在那么艰难的时光里,我们中国也是一直都坚持着中国,一点都不能少的原则,挺直腰杆与虎视眈眈我们国土和主权的他国做斗争,更别提到了今天已经成为世界强国的中国了,我们中国人民是绝对不会再让我们的国家轻易受到任何国家的欺负。

在新新时代的今天,我们中国仍面临着很多的挑战,例如贸易战以及一些不怀好意的国家的胡乱指责,但我们中国从来都不畏惧任何强权,坚定不移地拥护国家的纲领,我们国民面对一切他国的阴谋诡计都是一致抵制的。

作为当代青少年,我们更是应该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坚决拥护党和政府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方针和立场,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维护国家主权,坚决同一切破坏祖国统一的言行作斗争,好好学习,报效祖国。让全世界都知道五星红旗是我们的骄傲,中国一点也不能少,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离,为今后祖国的建设,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笔尖流出的故事满分作文

全文共 651 字

+ 加入清单

秋,伴着呼呼的风声,带着沉甸甸的果实大步走来。转眼间,校园里那几棵光秃秃的树干,忽然呈出一片火红,就仿佛一个个亮澄澄的灯笼。再一细看,才知道,原来是石榴!又大又红,好不惹人喜爱。李刚坐在寒冷的教室里,时常望着窗外的石榴,眼睛瞪得大大的,还一边流口水。今天一听说要发石榴,更是高兴得一蹦三尺高。

班里的同学们听到这个消息,都非常兴奋。每个人都希望得到一个又大又圆的石榴。然而,班长却坐在椅子上,望着兴高采烈的同学们,思索着什么……

终于,石榴来了。李刚按捺不住性子,飞奔到石榴旁边,上手就要抓一个大石榴。幸好班长及时阻止了他的行为,并用指责的语气说:“李刚,你不能打乱顺序,别着急!按顺序一个一个来。”李刚心里满是不服气,但看见大家都遵守顺序在排队,又不好意思地退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等待班长发放。眼看着好久才轮到自己,李刚不禁有些生气,心里便嘀咕道:班长发得真慢。哼,要是我早就发完了!他用怨恨的眼神望着班长,而此时的班长正忙得不可开交,累得满头大汗。

“终于轮到我了,这回总算把石榴拿到手了!”李刚得意地说。可是他一看,那石榴满是斑点,不禁有些嫌弃,觉得班长一定是把最好的石榴留给了自己。于是,就从班长的手里一把抢过了石榴,拿到后李刚先是一愣,原来班长把最坏的石榴留给了自己,上面满是大坑,但他却毫不在乎。

这一幕,被细心的老师看见了。严重批评了李刚的行为,李刚也为自己的举动而感到歉疚,诚恳地向班长道歉,校园又恢复了和谐。虽然石榴已经被摘掉了,但是今日的石榴树却彷佛比往日的更加可爱,连小鸟也在枝头上歌唱。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名人故事作文

全文共 625 字

+ 加入清单

对于名人故事,我不曾了解,所以看不到他们究竟付出了多少,作了多少,所以,我利用假期时间,看了这本从妈妈学校借来的书---《大名人小故事》。

你知道飞机之父—莱特兄弟吗?那我来给你们讲讲他们的故事:莱特兄弟小时候喜欢放风筝,也喜欢做风筝。一次,他们发现老鹰会飞,是因为它有翅膀,而且是曲线的。他们也想装上翅膀飞起来。父亲送给它们一只纸做的蝴蝶,右手旋转藏在腹部的橡皮筋,朝天空一放,竟飞了起来,他们开始在他们的小仓库研究。他们的父母也相信一个数学家和一个发明家会搞出一点名堂的。

莱特兄弟不但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更实现了人类的梦想。现在,几乎所有的人都不会再嘲笑他们,没有谁会嘲笑他们当年那看似不可能的想法。成千上万的人幻想着自由的飞翔,然而,只有莱特兄弟首先做到了。因为他们不单单这样想,更努力的尝试着去做了。“勤奋、认真是成功的发动机;想象、创新是成功的桨。”

你可知消灭敌人的最好方法是什么吗?林肯作为美国的第16任总统,为我们找到了答案。看到这篇文章,给我感触颇大:一次,林肯参加一群年轻士兵的讨论,有的士兵认为,战争中最大困难是钱,有的则认为人才才最重要。然后讨论如何消灭敌人,有的认为使用先进武器,而有的则是摧毁敌方阵地。而林肯并未评论,他说:“非常简单”“让敌人成为你的朋友。”

我终于知道:消灭一个敌人的确少了一个对手,但从另一个意义上讲也少了一个伙伴。真正的胜者不是能打败敌人的人,而是能使敌人成为自己的朋友的人!

我相信这本书会给我众多启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夏天的故事话题初中

全文共 679 字

+ 加入清单

夏天是一个彩色的季节。 Summer is a colorful season.

夏天,是红色的。不管是火红的太阳,还是盛开在池塘边的美人蕉,或是劳动中的人们,都是一种热情的红。清晨,天边刚映出霞光,沉睡了一夜的人们从梦中醒来,趁着清晨的凉爽,来到田里,看看禾苗的长势,来到地里,看看菜的果实。

很快,太阳出来了,像是个火红的轮盘挂在天空,温度就像坐上了火箭似的,嗖的一下就窜上来了,知了开始叫了,劳作了一上午的农民们,擦擦汗,扛着锄头,往家里赶,路过邻居家,热情的邻居招呼进家和口凉茶,停下脚步,跟乡亲聊上两句,又扛起锄头,对乡亲摆摆手,往家赶去,家里的饭菜已经准备好了。

夏天,也是绿色的。夏天的绿不是春天的嫩绿,是一种如远山般的浓绿。经过一春的生长与积累,到了夏天,小草长高了,草地变成了浓绿,开出了各种小花,田里的禾苗更加的浓密了,万物都生机盎然。夏天不似春天那般万物复苏,却依然有着她独有的魅力,而不管是花花草草、禾苗、果树,经过一个夏天的生长,沐浴了一整个夏天的阳光,等到秋天的时候,一定会是果实累累。

夏天,是橘色的。到了傍晚,日落了,休息了一个中午的农民伯伯出来劳作了,他们来到稻田里,背着一筐筐的肥料,像着农田飞撒着,与这落日,与这农田组成了一幅精彩的图画。老师带着同学们出来写生了,朝气蓬勃的孩子们挥舞着手中的画笔,让画面定格在了这一个瞬间。

夏天也是青色的,当夜深了,满天的繁星挂在天空,微薄的光洒在这片土地上,大地一片青色,远山流水,都安静了,只有青蛙的浅吟低唱伴着熟睡中的人们,“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你看,夏天也是这样色彩斑斓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老红军战士陈映民的长征故事

全文共 7376 字

+ 加入清单

中共党史上颇有争议的人物王明,几乎无人不知,可他的亲妹妹陈映民(王营)——一位坚强的老红军战士的传奇经历,却很少有人知道。由于王明的原因,让陈映民的人生充满了太多的曲折和悲伤。下面就由小编为你们带来老红军战士陈映民的长征故事,欢迎阅读。

老红军战士陈映民的长征故事

女红军陈映民,是金寨籍名人陈绍禹(王明)的胞妹,后在延安改名叫王营。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女红军,当年跟随红四方面军从大别山转战到大巴山,历经了三过草地的艰苦长征,之后又参加了西路军的苦征恶战,被俘后历尽艰辛、死里逃生。可是,由于其兄王明和张国焘问题的双重连累,她被历史的烟云尘封,至今仍然是鲜为人知。

一对同胞兄妹,人生历程却大不相同

陈绍禹和陈映民兄妹二人,出生于安徽省金寨县一户贫民家庭。父亲陈聘之幼时读过私塾,成年后当过学徒、店员,做过小本生意,还当过乡塾教师,没个固定职业,家境贫寒、生计艰难。但他望子成龙心切,数年间节衣缩食,东挪西凑,不惜一切地供养子女上学读书,尤其是供养陈绍禹上学读书。陈聘之夫妇都十分喜爱这个聪明机灵、勤奋上进、品学出众的好儿子,亲昵地呼唤他“禹子”,弟妹们也都叫他“禹子哥”。

然而,妹妹陈映民,却没有“禹子哥”这般幸运。陈映民生于1913年,与其兄年龄相差近10岁。这个小女孩出生时,她的大哥陈绍禹、大姐陈觉民、二哥陈绍伟,都一个接一个地成长起来,尽管家境很穷,但都同样受到爹妈的抚养和疼爱,并指望他们长大后改换门庭、光宗耀祖。而这降生恨晚的幺妹子,似乎成了个多余的,出生的第七天,爹妈就将她许给当地一户姓吕的农桑人家,做了这家长子吕绍文的童养媳。陈氏家境之贫苦,居然穷到把一个嗷嗷待哺的女婴给人家做了童养媳。

作为一个童养媳,陈映民后来参加红军干革命,并非是在“禹子哥”的影响和引导之下萌发、起步的,他们兄妹虽然同是共产党人,所走的道路却各自不同。陈映民所走的革命道路,是其兄陈绍禹从来就不曾经历和品味过的一条血染的道路……

陈映民在吕家做童养媳的时候,陈绍禹就已熟读儒学经典,15岁即离开家门,先后就读于河南省固始县志诚小学,六安县省立第三甲种农校,20岁考入国立武昌商科大学。1925年,陈绍禹加入共产党,同年10月赴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留学,从此开始了崭露头角的革命生涯……而陈映民所许给的吕姓人家,公婆勤劳、朴实、厚道,吕绍文兄弟三人也都本分,全家人对她很好,老两口将她当作亲闺女一般看待。但因为家道贫寒,总是少吃没穿的,日子很不好过。

1926年,地处豫皖边界的金家寨,以及周边的乡镇村落,都热火朝天地闹起革命来,农民协会如雨后春笋、破土而出,不少地方还成立了农民自卫军,矛头直指土豪劣绅。陈映民和她的未婚夫吕绍文一起参加了农民协会,投入到农民革命运动的斗争行列。中共党员桂伯炎、袁继安等人,见她性情活泼,口才也好,就指定她担任妇女代表。从此,她就在党的领导下,到各地宣传革命道理。在党的领导下,她把妇女们组织起来,成立了妇女协作委员会,积极协同农民协会打土豪、捉劣绅。同时还把少年儿童组成童子团,配合农民自卫军站岗放哨查路条,防止坏人破坏。陈映民,当时只有十、三四岁,妇女们称呼她“小代表”,儿童团员都喊她“大团长”。陈映民的革命道路,就这样从她的故乡故土上起步,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奔走……

夫妻双双参加红军,危急关头抱着孩子征战

1928年,15岁的陈映民跟吕绍文结了婚。婚后,她照样从事妇女会和儿童团的工作。1929年立夏,豫皖边商(城)南举行革命暴动,她因身怀有孕以待分娩而没能参加。当时,她的大姐陈觉民参加了这次暴动,名声亦在豫皖边乡村传播开来……暴动成功后,陈觉民就被派到商城县斑竹园(今属金寨县),在朱氏祠堂举办妇女运动讲习班,并由她担任领导和教学工作。

在立夏暴动胜利的日子里,陈映民生下一个男孩,取名叫吕美成。1929年5月26日,红军第三十二师首次攻占金家寨,守敌汪东阁民团溃逃而去。在婆婆的关照下,陈映民一边哺乳孩子,一边参加革命活动,发动和组织妇女为红军做军鞋,带头拥护红军队伍。同时,她还配合红军和游击队到各个民团据点了解情况。她在担任少先队指导员时,有一次和少先队队长皮定均(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外出,侦察到从金家寨逃跑的六安六区民团头子汪东阁的行踪,及时报告给红军和游击队,终于将这个反动分子以解决。

1930年,陈映民由皮定均介绍加入共青团,并担任六安六区五乡共青团支部书记。1931年春,她的孩子断奶后,交由婆婆照看抚养,她和丈夫吕绍文一起参加了红军,就近编入红四军第十二师,丈夫为战斗员,她当宣传员。同年,她由共青团员转为中共党员。1932年10月,第四次反“围剿”失败后,红四方面军主力部队由皖西经鄂东转向外线作战……

多事之秋,红军主力部队、地方游击部队,以及随军跑反逃难的苏区群众,如同潮水般由皖西涌向鄂东。当时,吕绍文和他的二弟吕绍武、三弟吕绍全,都离开了老家,随同红军队伍转移而去。陈映民二话没说,急忙抱上她三岁的儿子吕美成,跟在第十二师的队列里,随军征战……

最初在皖西境内。乘坐担架随军行动的第十二师师长陈赓,看见陈映民带着孩子行军,一路上比较辛苦,就让她跟随在师医院的队伍里,沿途也好帮助照应。沿途负责护理陈赓的医务人员,有医务主任陈保青,女护士何福祥、张茶清等人。陈映民带着孩子就跟这几位姐妹一起坚持行走。情况紧急时,陈赓就将孩子扶上他的担架,急奔猛走一阵子,以减轻陈映民的体力负担。晚上到了宿营地,大家在一起安营扎寨,吃饭休息,医护人员也帮忙照顾母子二人。

可是好景不长,红军一进入鄂东北根据地,敌情更加严重,部队也在加紧行动。由于孩子的严重拖累,红军在越过平汉铁路的月黑之夜,陈映民母子掉队了。她就尾随在后卫部队的后面,继续追赶队伍。渐渐地,又跟后卫部队拉开了距离,最后不得不跟着一群随军跑反的妇女们,不分昼夜地追赶部队。

随同“跑反队”追赶红军,途中却丢了孩子

这支最初由数百名老百姓自发形成的随军“跑反队”,由皖西北跑到鄂东北时,就剩下数十人了,沿途因饥渴和疾病掉队的不少。跨越平汉铁路时,仅剩下十七、八个人,大部分是没有什么拖累的青少年女性。名为“跑反队”,这时已完全改变了随军跑反逃难的性质,成为一支自觉地追赶红军、争当红军,一路上劝阻不住、驱赶不散,也拖不垮、累不死,并且誓与红军同生死、共存亡的女中豪杰--响当当的一群红色娘子军!

陈映民母子二人,当时就在这一群没有被编入红军序列的青年妇女中,和她们一起,一步不停地向前追赶……

路上,林月琴、刘伯兴两人,成为大家公认的义务领导者。刘伯兴身体很棒,胆子也壮,腰里别着一支驳壳枪,虽然没有子弹,却能给大伙壮胆。这个童养媳出身的女游击队员,自告奋勇充当警卫,宿营时招呼大伙睡在一起,轮流进行放哨。行军中,她叫大伙跟着她走,如果发现敌人,就叫大伙不要惊慌,看她的手势动作行动。林月琴因为有点文化,能说会道,就主动承担沿途的联络交涉工作。

林月琴、陈映民两人刚开始并不认识。林月琴曾在陈映民大姐陈觉民主持的妇女讲习班里学习过,所以她们在一起交谈时,林月琴讲到斑竹园妇女讲习班陈觉民的名字时,她们就认识了,相互间也感到特别亲热。对陈映民来说,这也是求之不得的好事,沿途不仅有林月琴作伴,还能够帮助照看她的孩子。

1986年,林月琴撰文回忆说:“在我们这支跑反队伍中,还有一位抱着孩子的女同志,她就是陈觉民的妹妹陈映民。我同她过去并不相识,但由于陈觉民这个关系,就感到亲热多了。当时,因为没有编入红军单位,我们还没有依靠,没有粮食供应,但大家对这个孩子都给予母亲般的关怀。行军中,我们轮流背着、抱着他。到了宿营地,便七手八脚地为他张罗奔忙,有的拾柴烧火做饭,有的帮忙照看孩子,有的去老乡家先给孩子要点吃的东西。尽管我们自己也饥肠辘辘,又渴又饿,十分疲劳,但大家首先想到的是孩子。沿途的老乡们,看到我们这支妇女队伍还带着一个孩子,都表示惊奇和同情,有的说我们怪可怜的、挺辛苦的,有的还要我们把孩子留下。但是,孩子妈和我们都不同意。行军路上,的确十分艰苦、劳累,但我们决心依靠大家的力量,带好抚养好这个孩子。”

林月琴等人都很尽心尽力。尽管如此,最后还是没有看管好,孩子从众姐妹的眼皮底下丢失了。孩子是怎么丢失的,陈映民的回忆只是三言两语,说是在一次激烈战斗中,她“三岁的孩子吕美成丢失了”。而林月琴的回忆却截然不同,完全是另外一种情景。林月琴回忆说:

“那是在湖北境内,一天下午,大家都疲惫不堪。把孩子背在身上,或抱在怀里,就像铁块似的沉重,大家你传我,我传她,不断倒手替换。就在这时,有个农民打扮的老汉,当着我们说:你们都走累了,我来帮你们抱抱孩子吧!说着,便从一位姐妹手里接过孩子。一路上,他走得越来越快,我们紧撵慢撵,还是没有撵上。到了宿营地,我们分头到处寻找,都没有找着,孩子还是丢失了。陈映民伤心得很,痛哭不已,我们也都难过得直抹眼泪,并劝她不要过分伤心,要保重身体,坚持到底。……”

征途上丢失了亲生骨肉,陈映民内心十分痛苦,因战事紧张,她不能留下寻找孩子,在林月琴等人的劝说下,便又打起精神追赶队伍。红军在由枣阳向豫陕边转战途中,陈映民才赶上第十二师,与其丈夫吕绍文一起并肩行进。而林月琴、刘伯兴两人,当时也被收留在第七十三师政治部宣传队,正式回归到红军队伍之中。

就任省委妇女部副部长,又不幸地失去丈夫

随军入川后,陈映民调到红四方面军总政治部妇女宣传队,与陶万荣、廖赤见等人一起工作,当时驻扎在通江县毛浴镇。不久,她又被调到中共川陕省委从事地方工作。1933年6月,陈映民当选为中共川陕省委常委,并担任省委妇女部副部长,部长是姚明善。

陈映民回忆说:“在川北,男人大都吸毒成癖,丧失了劳动能力,只有做家务;妇女是主要劳动力,而且从小就做童养媳,受尽痛苦折磨,所以她们灾难深重,强烈渴望自身的解放。因此,妇女部的任务是很重的,既要宣传教育妇女,把她们组织起来,还要带领她们参加革命。后来在工、农、妇各协会中,妇女会员达30万人;在各级工农民主政府成员中,妇女占四分之一。

“妇女部的干部由我带领,经常深入农村了解情况,帮助群众搞生产,并和群众一起劳动。还组织妇女做军鞋、送军粮,支援前线,慰问部队。省委为了加强妇女工作,培养妇女干部,于1934年成立了妇女学校,由我兼任校长。当时共有900多名学员。训练毕业后,就分配到各个工作岗位上去,大都从事妇女工作。

“1933年3月,为了配合红军粉碎敌人的三路围攻,在通江县,红四方面军组了妇女独立营。同年12月,中共川陕省委召开了第三次党代会,大会号召全力以赴,动员群众参军参战,扩大红军队伍。为了贯彻党代会精神,我们妇女部于1934年3月8日,由我和姚明善在巴中主持召开了第二次妇代会。会后,即根据省委第三次党代会决议,以原妇女独立营为基础,在旺苍坝成立了妇女独立团,至1935年2月,扩充为红四方面军独立师。这支英雄的女红军队伍,在以后的革命斗争中作出了重大贡献。”

1935年3月底、4月初,红四方面军强渡嘉陵江,从此开始了艰苦曲折的长征。当时,随军渡江的女红军约在3000名以上。

长征中,陈映民随同省委领导机关行动,仍担任妇女部副部长。1935年5月,曾任红四方面军总政治部主任的红军女将张琴秋,因四方面军妇女独立师的整编方案未能实现,遂调任中共川陕省委妇女部部长。在张琴秋的领导下,陈映民的思想更加活跃,竭尽全力地从事本职工作。西渡嘉陵江后,红军每攻占一座县城,或驻扎一处乡镇,她就带领妇女部同志开展妇女工作,在当地组织妇女协会,建立县一级妇女部。四方面军到达雅安、天全、宝兴、芦山等县,她在组建各县妇女部的同时,先后还兼任过天全、芦山两县妇女部部长。1936年春,她从基层调回省委组织部,从事党的组织工作。

长征中,陈映民和她的丈夫吕绍文,虽说同在一个方面军,但却难得见上一面。据陈映民回忆,长征到达甘肃境内时,她的丈夫吕绍文英勇牺牲了。而那两个小叔子,二弟吕绍武(时任三十一师司号连连长)、三弟吕绍全(时任特务连排长),先后都在战斗中牺牲,为革命献身。

参加西路军艰苦征战,被俘后做苦工死里逃生

1936年10月,红四方面军第五、九、三十军及总部机关和直属团队共2.18万人,奉中革军委命令渡过黄河,组成西路军,执行打通国际路线和在河西创建根据地的战略任务。当时,随军过河的女红军,约为一千七八百名。其中,来自大别山的女同志有张琴秋、陈映民、张茶清、陈保青、何福祥、陶万荣、廖赤见、曾广澜及其女儿蔡萍迹等10多人;还有来自井冈山的女红军王泉媛、吴仲廉、吴富莲等3人。除此之外,都是来自川陕苏区的女红军。

陈映民参加了西路军的艰苦征战。长征到达会宁时,部队进行整编,有不少女同志被集中编入妇女抗日先锋团(又称妇女团),全团3个营、9个连约1300人,团长王泉媛、政委吴富莲。陈映民当时在妇女团二营五连担任党支部书记,后兼任五连政治指导员。过河后,从一条山激战开始,经古浪、武威、永昌、山丹等地数十次大小战斗,直入河西走廊腹地。1936年12月底,董振堂率红五军先头部队占领临泽、高台,妇女团紧随其后进驻临泽县城(今蓼泉镇)。此时,马家军即以两万步骑兵围攻高台,红军与敌浴血苦战九昼夜,军长董振堂以下官兵3000人,大都壮烈牺牲、失散或被敌俘虏。接着,敌人又集中兵力围攻临泽,激战三昼夜,红军被迫实行突围。妇女团第一营在团长王泉媛带领下掩护总供给部、医院先行突围、撤退;第二营在团政治处主任华全双和营长何福祥带领下,随后向倪家营子进行转移。途中,沿着一条封冻的冰河行走,人和牲口接连不断在冰面上摔倒,在雪地里打滚,跌倒了又很难爬起,一步一滑十分艰难。陈映民回忆说,她们在冰河上走了一天一夜,饿了吃一把雪,渴了也吃一把雪。饥渴交迫之时,大家都顾不得什么了,只要能够往肚子里填的,都一概吞而食之。加之天寒地冻、漠风呼啸,一路上与敌恶战,更是苦不堪言。

继而经过倪家营子、三道流沟、梨园口等几番更加惨烈的苦战恶战,西路军损失惨重,仅剩下两三千人。妇女团也是死的死、伤的伤、失散的失散、被俘的被俘……建制已完全溃散。战至最后,团长王泉媛、政委吴富莲、参谋长彭玉茹、政治处主任华全双、团特派员曾广澜及其女儿蔡萍迹、团部秘书李开芬,以及营连干部何福祥、张茶清、陈映民、陶万荣等数十名女红军,全都被敌人俘虏。

陈映民被俘后,先在张掖关押了一些日子,后来,她跟张茶清、陶万荣等人,被押解到了青海省城西宁。陶万荣被分到马家军剧团当演员。陈映民和张茶清被分配到义源被服工厂,日夜不停做苦工。这个由马步芳开办的被服工厂,当时有四、五十名红军女战俘,她们吃住都在厂内,没有行动自由,如同囚徒一般。

张茶清是在血战高台战斗中头部负伤被敌俘虏的,当时伤口还没有完全愈合。她曾这样回忆说:“在马匪军的监督下,我们没黑没白地给他们缝军衣、做子弹袋。夜里做活看不见,我去找厂长要灯,被厂长打了两个耳光。马匪军把我们当作战利品,动不动就到被服厂来拉人,去给他们当妻小、丫环。一天,来了一队伤兵,有缺胳膊断腿的,马匪军让伤兵排成一队,我们姐妹们排成一队,谁对着谁就跟谁走。有不愿意的就往死里打……”

灵活机动而又坚决果断的陈映民,在马步芳身边的一名汽车司机的帮助下,乘军车从马家军的魔窟里奔逃出来。逃离西宁后,几经颠沛流离,历尽艰辛,最后返回到离别五年之久的故乡。据史料记载:西路军失败后,约有3000名被俘、失散、流落的红军官兵,辗转千里返回到了原籍。

抗日爆发后,陈映民由武汉到延安,改名王营

1937年末或1938年初,陈映民和她的父亲陈聘之一起,由皖西老家来到武汉,直奔她的“禹子哥”而来。

陈映民见到她的“禹子哥”时,一种幸运、高兴、振奋、激动的心情,的确难以用语言形容。哥哥早已改名叫王明。

对于陈映民的工作安排,鉴于她担任过川陕省委妇女部副部长,董必武让她留在武汉,协同孟庆树(王时任中共中央长江局妇女委员会委员兼长江局民运部妇委会主任)从事发动和组织妇女界的抗日救亡运动。可陈映民以自己“文化程度不高”为由,认为自己不适合在大城市工作,因而向董必武提出让她到延安去。

1938年4月间,陈映民来到延安之日,恰是张国焘祭黄陵之后经由西安逃至武汉并发表声明脱离中共之时,革命圣地再一次掀起揭批和声讨张国焘的运动高潮。因为西路军的失败与张国焘路线紧紧捆绑在一起,原西路军回来的人,都得经过一番或几番政治审查。陈映民一进入中央党校,就在众目睽睽之下,参加声讨叛徒张国焘。当时,心惊胆战的陈映民,也许是急于想跟张国焘划清界限,以免遭到不必要的牵连,于是就改名换姓叫王营。

在延安,陈映民最初被分配在留守兵团经建处担任党总支组织委员,后在西北局西北总公司的一个分公司担任过保管员、出纳员、营业员。延安整风运动中,王明成了“左”、右倾错误路线的头号代表人物,追随其兄改名的陈映民,自然也受到连累。

解放战争时期,陈映民一直在后方负责保管财产,后在西北总公司担任出纳股长。1949年秋冬,随军南下到重庆,历任西南局土产公司人事科副科长,中草药材站人事科科长,重庆市江北区文化馆、剧团和剧场等三个单位的党支部书记。1983年离休时,她是重庆市水产公司人事科科长及公司党委组织委员。她的最高职务,再也没有超过中共川陕省委常委、妇女部副部长之职。

1939年,陈映民在延安与留守兵团经建处政委谢扶今结婚。“文革”期间,陈映民改名叫王营,被说成是追随王明路线的“铁证”。她一家都因王明问题受到连累,挨过批判斗争,家也被抄了。时任中国人民银行重庆市分行副行长的谢扶今,1971年被整死。不仅如此,张国焘路线与西路军的失败,也没有放过早已划清界限并改了名字的王营。

“文革”中清理阶级队伍,陈映民因曾经被俘而成为“叛徒”、“逃兵”、“张国焘的走狗”。

“文革”结束后,她一家得以平反昭雪,儿女们都在重庆工作。更值得庆幸的是,1932年随军征战中丢失的孩子吕美成,45年后在河南被寻找到了。母子团圆,骨肉相亲,皆大欢喜。

被历史遗忘的女红军陈映民,从血与火的死尸堆里爬了出来,从数次失去亲人和改名换姓的痛苦折磨中挺了过来。回首往昔往事,她更觉今天的一切都来之不易,总以为她“这个昔日的童养媳”,晚年也很安乐幸福。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罗荣桓与女儿的故事

全文共 810 字

+ 加入清单

罗荣桓(1902-1963)的女儿罗北捷,小时候有点娇生惯养,不爱动脑筋,怕吃苦。女儿喜欢和爸爸在一起,但罗帅因忙于公务,难得应女儿之愿。

一天,礼堂放电影,正好这一天晚上罗帅有点时间,便带女儿北捷步入礼堂。

这天晚上放的加演片是个动画片《蚯蚓和蜜蜂》,故事情节深深地吸引住了罗北捷。

故事说的是:很久很久以前,蚯蚓和蜜蜂长得差不多,身子都是圆滚滚的。后来,蚯蚓整天躺在大树底下吃花呀、果呀,吃饱了就到处玩。可蜜蜂呢,想到冬天果子少,就每天爬上村采花酿蜜。渐渐地,蜜蜂身上长出了两个翅膀,飞来飞去采蜜,比爬树快多了。冬天,蜜蜂带着酿好的蜜去找蚯蚓,蚯蚓不见了。原来蚯蚓整天吃了玩,腿也退化了,冬天找不到东西吃,它看见勤劳的蜜蜂飞来了,很羞愧,便一头钻到地底下,决心帮助果树松土,改正自己的缺点。就这样,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圆滚滚的蚯蚓就变成了今天这种又细又长的样子,也受到了农民的赞扬。

看完动画片,父亲问北捷:"你愿意学蜜蜂,还是当蚯蚓?"

"当然学小蜜蜂了。"北捷毫不犹豫地说。

罗帅亲切地看着女儿,说:"你说说看,蜜蜂有什么值得你学习的地方?"

"它爱劳动,不怕艰苦,勤学苦练。"女儿像背书似地回答。

"你说得很对。不过,我看你不像小蜜蜂,甚至也不如知错改错的蚯蚓。"

北捷听了爸爸的话,不服气地努起小嘴。罗帅又开导说:"怎么,我说得不对吗?想想看,你是怎样对待困难的?在学习上不爱动脑子,遇到一点点困难就去问别人,做不出算术题还流眼泪。你想过没有,一个人不克服困难,学习上怎么能打下坚实的基础?没有基础,将来你怎么飞呢?"

爸爸的话,正好说中了女儿的弱点。她低下了头。

"蚯蚓的精神,也很值得学习。"爸爸又说:"别看它开始是个懒汉,但它能改正缺点,踏踏实实地钻到地里去翻土,把身子都拉长了。人总会有这样那样的缺点,能改就好。"

北捷点点头,说:"爸爸,我懂了。要学蜜蜂勤勤恳恳,学蚯蚓知错改错,对吗?"

罗帅听了女儿的话,慈祥地笑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