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我谈长征精神的作文(经典20篇)

长征,对于我们新世纪的一代,或许已经太遥远了。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弘扬长征精神征文,欢迎大家参考!

浏览

2073

作文

357

弘扬长征精神征文

全文共 1418 字

+ 加入清单

8月,我参加了一次红色旅游,最后一站则是瑞金,听到这个名字,我感到很亲切,因为儿时在小学课本上要求背诵过的“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就出自这里的“红井”,还是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起点,到了瑞金后,我才对这片红色的土地有了深刻的了解。

我们一行乘大巴从井冈山出发,沿着笔直的高速公路,到达了瑞金。听导游介绍说,瑞金是五代十国时置县,1994年撤县设市,地处江西东南的交通要塞,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央革命根据地中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所在地,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红色首都,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他们的战友都从在这里战斗过,这里以“红色故都”、“共和国摇篮”闻名于世。

我们先是参观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旧址,在简陋的会议室里插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党旗,悬挂着列宁像和“拥护苏大”的标语,主席台正中摆放着当时开会时的桌椅,桌布上写着“工农炮台”四个大字,显得那么威武庄严,我不失时机地在这里拍照留念。

还参观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文印科旧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电话总机室旧址及中央邮政总局旧址,看到到处用石灰水之类的写着标语口号,譬如:“千里眼、顺风耳”、“红军胜利万岁”、“打倒法西斯”等,有着浓厚的政治氛围。

在瑞金红军纪念馆里,我看到墙壁上悬挂着当年红军用的枪支、戴的军帽、背的挎包、粮袋等,与同行者一起议论着当年那段艰苦生活,那种艰苦奋斗的作风和斗争精神,都一一拍了照片。

我还坐在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当年读书、商谈大计的大树下留影,都有介绍说,这三棵大树中,中间一棵最大,是毛主席坐在它的树下,两边的小,分别做着周恩来和朱德,我看着那三棵紧密相连的大树,内心深处感到了一种奇妙。我在想:大树伴伟人而成长,也因伴伟人而名扬。

我随导游参观了“红井”,它位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旧址东南30米的池塘边,据说当地干旱,严重缺水,当地老百姓都很迷信,以为挖井会破坏当地风水,没有擅自挖井的,宁肯到几公里外的小河里挑水吃。1933年4月,毛主席和中央机关住到这里后,发现当地饮水困难,就带领机关红军战士开始挖井,在挖到5米深时,一股泉水喷涌而出,此后,当地人民也纷纷开始挖井,解决了当地人民吃水问题。后来,又维修了这口井,取名为“红井”,并在井旁立了一块石碑,上面写着“吃水不忘打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还有一块碑介绍了“红井”的来历,我也喝了“红井”里的水,慢慢品尝着,感觉就是不一样,直接甜到了我心里,实实在在地接受了一次红色教育,这口“红井”也时刻记在我的心里。

在毛泽东旧居,我亲手摸过当年毛泽东坐过的长凳,遥想当年:一代伟人毛泽东在如此简陋的会议室里,坐着大长凳子召开会议,运筹帷幄,研究对敌斗争方略。想象着伟人就曾在这里指挥着千军万马,这简陋陈旧的房屋关乎着国家和人民的命运。在毛主席旧居前参观一棵大树时,导游说了一件有趣的事,说这棵大树已经枯了多年,最近几年又发出了新芽,我听了不由得为之惊叹。我还立在伟人曾坐过的“读书石”留了影,看了照片就会想象着当年伟人读书的情景。

在瑞金,我还购买了一套“红军服”、红色书籍和纪念品,偶尔穿穿“红军服”,徒增了对中国工农红军的敬佩之情,读一读红色书籍,不断接受红色教育,欣赏着红色纪念品,回味着红军长征的经历。

瑞金之行,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受益匪浅,红色教育感染着我,长征精神激励着我,在新的漫漫征途上不停地攀登……。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弘扬长征精神继续新的征程作文

全文共 918 字

+ 加入清单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每当我听到这首激昂豪迈的长征时,我的眼前都会浮现出这样的一组场景:泸定桥边.大渡河畔珍藏了他们英勇无畏的身影;雪山草地,高山峻岭留下了他们坚毅执执着的脚步;四出奇兵,赤水河记录着他们胜利后的笑容;三军会师,会宁载歌载舞恭贺他们创造人间神话.七十年前,先辈们用热血和生命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长征之歌;七十年后,作为新世纪的主人,我们又会做出怎样的回答呢?

今天,我们重温长征的历史,并不是号召大家再次用脚步去丈量那漫长的征程,而是要我们用心灵去感受,去领悟长征精神,去传承,去发扬长征精神,去培育我们新时代的长征精神.坚定的信念和必胜的信心是红军战胜困苦的精神动力.长征途中,先辈们脚下踏着华夏坚实的土地,手中高擎着民族振兴的大旗,心中升腾着祖国腾飞的梦想.正是这样的信念将他们紧紧地凝聚在一起筑成了一道摧不垮的钢铁长城.正是这样的信念支撑着他们走过艰难,走过凶险,走出希望,走出了一片蓝天.今天,我们面前虽然没有了雪山和草地.但前进的道路依然曲折而漫长.构建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必由之路,也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又一次伟大而艰巨的长征.进行新的长征,我们同样需要坚强的意志,坚定的信念和必胜的信心.

艰苦奋斗,甘于奉献的革命精神是红军取得胜利的根本保障.长征途中,在强大敌人和险饿的自然环境面前,红军正是凭者这种精神,征服千难万险,战胜了敌人,取得了最终的伟大胜利,为中国革命创出了一条崭新的道路.今天,步入新世纪的我们,是否还需要这种精神呢?轻歌曼舞的欢乐,鸟语花香的芳馨,灯红酒绿的痴迷,艰苦的环境似乎离我们远去了.但是,我们依然需要这种精神.有了这种精神,我们才能以蓬勃向上的风貌,激发创新能力,燃烧创业激情,焕发无坚不摧的力量.这种精神是我们人生走向辉煌的基石.

七十年前的长征精神,已经作为一个符号,走进了历史,铭刻在我们记忆的深处,而岁月沉定的长征精神却象古酒一般在我们心中酿出了味道,酿出了感情,成为我们多彩人生的一道美味佳肴.

新世纪,新时代,新希望,新蓝图.一切都是新的.‘路漫漫其修远兮,误将上下而求索.‘为了民族的伟大复兴,同学们,就让我们一起努力,一起书写我们新的长征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2:铭记长征精神作文600字

全文共 587 字

+ 加入清单

2016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九月一日晚上,我和爸爸妈妈一起观看了《开学第一课》,回顾了那一段艰苦的岁月和伟大的胜利。

《开学第一课》以红军长征的四个精神为主题:信念不移、勇往直前、百折不挠、坚持不懈。就是这四个精神让红军们走完了这不可思议的两万五千里长征。而《开学第一课》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信念不移”和“勇往直前”两个篇章。

什么是信念不移?在先辈的长征路上,他们的目标就只有一个,那就是取得胜利。有多少红军为了物资,为了战友而牺牲了自己那宝贵的生命。在艰苦卓绝的长征中更是有不少感人的故事和信念不移的红军,就是他们让我们过上了现在这样的生活,如果没有他们,就不会有现在的中国,也不会有现在的我们。

而战争中勇往直前也是必不可少的,“勇”就是勇敢!如果在战场上没有莫大的勇气,没有不怕牺牲的精神,那你就不是一个合格的红军。在长征中,战士们身经百战,从来都没有畏惧过,当他们面对着枪林弹雨时,究竟是靠着怎样的毅力支撑到长征结束,那就是勇往直前。

红军受的苦是我们无法想象的,而现在我们只要受一点苦就“鬼哭狼嚎”,而那时红军48天不吃一口饭,而且很少有饭吃,就算有饭吃也只能吃一粒黄豆,就是这种精神让我们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让我们铭记长征精神,对红军战士们发出由衷的敬佩:红军叔叔,谢谢你们!我们要以你们为榜样,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生活上,都要有坚定的信念,有勇往直前的奋斗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篇3:600字,传承长征精神

全文共 1026 字

+ 加入清单

一位小女孩天真地问父亲:“红军爷爷长征时为什么不喝红牛,为什么不吃巧克力呢?”对于他们,长征已成为一个老外婆的传奇故事。然而随着岁月流逝,长征精神以越来越深刻的魅力,吸引着众多的人们到长征路上去追寻,去思考。

1934年10月16日傍晚,八万中央红军由于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而被迫突围西行,开始了“万水千山只等闲”的长征。

在长征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红军将领的母亲,当她看到战士们吃的是清水煮的树皮、草根,外加一段牛皮带时,她落泪了。她把自己要饭讨来的生芋头全部倒进了锅里。就这,竟成为将士们难得的一顿美餐。“牛皮腰带三尺长,草原荒地好干粮,熬汤煮菜别有味,端给妈妈来品尝。”老妈妈听着战士们自编自唱的《牛皮腰带歌》,挂满泪花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还有一次过草地,一位在战斗中刚刚入党的警卫员,为了抢救陷入泥沼的文件箱,献出了年仅18岁的生命。当他渐渐沉下去的时候,手里紧紧攥着一块银圆,这是他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交党费。长征中,这样的事情几乎天天都有,然而队伍每天都在顽强地向前,向前……

这就是长征精神,这就是在枪林弹雨,雪山草地之间打不烂,拖不垮的硬骨头精神,这就是面对敌人的屠刀与诱惑,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的大无畏精神!

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的民族又开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长征。虽然再没有雪山和草地,但我们同样面临着历史和时代的挑战。这种挑战,是一种更为长期、更为严峻的考验。它表面上看起来并非那么艰难,那么壮烈,但要取得胜利,却是相当不易的。

同学们,当你沉溺于网络游戏,失去自我的时候;当你留连于武打小说,不思进取的时候;当你吃着肯德基,喝着沃尔玛,为超女疯狂的时候……想一想长征吧,想一想60年前的那些人和事。如果说当年所面临的是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民主政权的话,而我们今天所面临的,则是用我们的勤劳和智慧使我们的祖国阔步迈入世界经济强国的行列。这关系到当代中国的国际地位,关系到每一位华夏子孙的命运!作为当代的热血青年,我们应该有自己的远大理想,那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也是一次充满艰辛的长征,这是时代赋予我们青少年的新的长征!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我们要接过长征精神的光辉旗帜,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真正把爱国之志变成报国之行。今天为振兴中华而勤奋学习,明天为创造祖国辉煌的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同学们,让我们重踏长征路,让长征精神得到传承,努力拼搏,去追寻金色的理想,追寻明媚的春光,追寻那抹红太阳!

展开阅读全文

篇4:长征精神在我心中征文

全文共 666 字

+ 加入清单

值此纪念红军长征胜利七十周年之际,但是在这光荣的背后有许多人做出了伟大的贡献,比如:邓小平,毛泽东,钱学森,周恩来,李四光等等人……

毛泽东这位伟大的贡献者,他在1933年的4月份,从中央政府机关机关叶坪来到了江西省的瑞金市沙洲坝后,他看见村子里的人个个挑着浑浊的水往自己的家中去,毛泽东随便问了一个人,就问:“请问老人家您挑着这么浑浊的水干什么啊?”老人回答说:“回家用来洗衣做饭啊!”“这么浑浊的水能用来煮饭吃么?”毛泽东说。老人又说:“没办法呀,我们这里就是缺水。”毛泽东说:“就不打那么一小口井么?”老人无奈的摇了摇头无奈的走了。

第二天,毛泽东带着几个村子里年轻力壮的小伙子在一起挖井。铲的铲,挖的挖,大家累的气喘吁吁,上气不接下气,但是大家没有喊一声累,继续埋头拼命的干活。过了十来天,井终于挖成了。然后村子里的人称这口井叫做“红井”,并且在井的旁边立了一块牌子,牌子上写着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

还有钱学森也是一位贡献人,当时外国人把钱学森给抓了起来,因为它会研制许多各种各样的厉害武器,然而钱学森是不会背叛祖国的。外国人可以让钱学森回国,但是他怕钱学森会帮助中国制作武器来攻打自己的国家,于是外国人和钱学森说:“我可以让你回去,但是不能带任何有关于武器的资料。”钱学森答应了。钱学森回到中国以后就开始帮中国制作武器,当然这是靠他的记忆来完成武器的。

李四光也一样,那时许多人认为中国是没有油的,但是李四光运用了力学观点来研究地壳的运动。最后他否定中国是没有油的,他在大庆,胜利,大港……等等地方都是发现有油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弘扬长征精神征文

全文共 862 字

+ 加入清单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每次听到这首豪迈激昂的《七律?长征》时,我的眼前都会浮现出这样的一组场景:泸定桥边、大渡河畔那英勇无畏的身影;雪山草地、高山峻岭那坚毅执着的脚步;四出奇兵,赤水河上那胜利后的笑容。七十六年前,先辈用他们的热血和生命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长征之歌。

今天,我们重温悲惨壮烈、史无前例的长征历史,并不是号召大家再次用脚步去丈量那漫长的征途,而是要我们用心灵去感受去领悟面对屠刀与诱惑,没有丝毫奴颜和媚骨的大无畏精神!去传承去发扬枪林弹雨,雪山草地之间打不烂,拖不垮的硬骨头精神,进而培育我们为振兴中华而勤奋学习的新时代长征精神。

坚定的信念和必胜的信心是战胜困苦的精神动力。长征途中,先辈们脚下踏着华夏坚实的土地,手中高擎着民族振兴的大旗,心中升腾着祖国飞翔的梦想。正是这样的信念将他们紧紧地凝聚在一起,筑成一道摧不垮、压不倒的钢铁长城。正是这样的信念支撑着他们走过艰难,走过凶险,走出希望,走出了一片蓝天。

艰苦奋斗、甘于奉献的革命精神是取得胜利的根本保障。长征途中,在强大的敌人和险恶的自然环境面前,红军正是凭着这种精神,征服千难万险,战胜强大敌人,取得了最终的伟大胜利,为中国革命闯出了一条崭新的道路。今天,步入新世纪的我们,同样需要坚定的信念;同样需要坚强的意志;同样需要艰苦奋斗的精神;同样需要甘于奉献的精神。有了这样的信念、精神,我们才能从容地藐视困难、顽强地面对困难、乐观地克服困难,有了这样的信念、精神,我们才能以蓬勃向上的风貌,激发创新能力,燃烧创业的激情,焕发无坚不摧的力量。这样的信念、精神是我们人生走向辉煌的基石。

作为有着鸿鹄之志的新少年,你可曾想过,在新的长征中,我们肩上负载着怎样全新的责任?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我们要接过长征精神的光辉旗帜,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真正把爱国之志变成报国之行。今天为振兴中华而勤奋学习,明天为创造祖国辉煌的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同学们,为了民族的伟大复兴,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弘扬长征精神,追寻金色理想

全文共 702 字

+ 加入清单

岁月悄然流逝,可是长征精神却没有随时间的流逝而隐埋,却有越来越深刻的魅力,吸引着众多的人到长征路上去追寻,去思考。

在长征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红军将领的母亲,当她看到战士们吃的是清水煮的树皮,草根,外加一段牛皮带时,她落泪了,她把自己要饭讨来的生芋头全部倒进了锅里。就这,竟成为将士们难得的一顿的美餐。“牛皮腰带三尺长,草原荒地好干粮。熬汤煮茶别有味,端给妈妈来品尝。”老妈妈听着战士们自编自唱的《牛皮腰带歌》,挂满泪花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还有一次过草地,一位在战斗中刚刚入党的警卫员,为了抢救陷入泥沼的文件箱,献出了年仅18岁的生命。

这就是长征精神,这就是在枪林弹雨,雪山草地之间打不烂,拖不垮的硬骨头精神,这就是面对敌人的屠刀与诱惑,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的大无畏精神!

同学们,当你沉溺与网络游戏,失去自我的时候;当你留恋于武侠小说,不思进取的时候;当你吃着肯德基,为超女疯狂的时候......想想长征吧,想想60年前的那些人和事。如果说当所面临的是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民主政权的话,而我们几天所面临的,则是用我们的勤劳和智慧使我们的祖国阔步迈入世界经济列强国的行列,这关系到每一位华夏子孙的命运。

作为当代的热血青年,我们应该有自己的远大理想——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也是一次充满艰辛的长征,这是时代赋予我们青少年新的长征!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我们要接过长征精神的光辉旗帜,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真正把爱国之志变成报国之行。今天为振兴中华而勤奋学习,明天为创造祖国辉煌的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同学们,让我们重新踏上长征路,弘扬长征精神,努力拼搏,去追寻金色的理想,追寻明媚的春光,追寻火红的太阳。

展开阅读全文

篇7:9月开学第一课2024观后感作文:长征精神

全文共 1149 字

+ 加入清单

长征,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为了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中央红军共进行了380余次战斗,攻占七百多座县城,红军牺牲了营以上干部多达430余人,平均年龄不到30岁,共击溃国民党军数百个团,其间共经过11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草地,翻过雪山,行程约二万五千里,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地区,同红一方面军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长征的胜利结束。

长征准备阶段(1934年7月7日~1934年10月10日)

长征失利阶段(1934年10月10日~1935年1月15日)

长征转折阶段(1935年1月15日~1935年10月19日~1936年7月1日)

大会师阶段(1936年7月1日~1936年12月12日)

第一支是中央红军(后改称红一方面军),于1934年10月10日由江西的瑞金等地出发,1935年10月19日到达陕西的吴起镇(今吴起县),行程达二万五千里;

第二支是红二十五军(后编入红一方面军),于1934年11月16日由河南罗山何家冲出发,1935年9月15日到达陕西延川永坪镇,同陕甘红军会师,合编为红十五军团,行程近万里,最早到达陕北的一支红军 。

第三支是红四方面军,于1935年5月初放弃川陕苏区,由彰明、中坝、青川、平武等地出发,向岷江地区西进,1936年10月9日到达甘肃会宁,与红一方面军会师,行程一万余里;

第四支是红二、红六军团(后同红一方面军第三十二军合编为红二方面军),于1935年11月19日由湖南桑植刘家坪等地出发,1936年10月22日到达会宁以东的将台堡,同红一方面军会师,行程两万余里。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胜利,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在两年中,红军长征转辗十四个省,历经曲折,战胜了重重艰难险阻,保存和锻炼了革命的基干力量,将中国革命的大本营转移到了西北,为开展抗日战争和发展中国革命事业创造了条件。从1934年开始到1936年结束的长征,他们突破几十万敌军的包围封锁,唱响战略转移的凯歌,是人类近现代战争史上凡人谱写出的英雄史诗。

红军长征的胜利,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长征的胜利表明,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工农红军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强大队伍,长征中红军表现出的对革命的必胜信念和一往直前、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成为激励共产党人和人民军队前进的巨大动力。

长征结束了“左”倾教条主义在中央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和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中国革命的航船终于有了一位能驾驭其进程的舵手!以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为代表的一批党的领袖人物,

“长征”属于世界。长征精神,愈是民族的,愈是世界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弘扬长征精神,做红色传人的

全文共 570 字

+ 加入清单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这句诗述说了红军百折不挠的精神。试问,我能有这种不怕挨饿,吃苦和风吹日晒的精神呢?我想我应该向红军学习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

“红军”二字的红排在首位,让我一下子就想到了如鲜血般的红色,那种张扬,那种即便付出鲜血和生命也要坚持走完长征路的信念。而排在第二的军字,就是代表着军人的精神,那是一种怎样的精神呢?它就像沙漠中的白杨有着笔直的树干,没有多余的分枝,它的根深深的扎在地底下为自己摄取所需要的水分,无论地底下的水源离它的根有多远,它都会竭尽所能的将根伸向水源,这种行为正体现了军人的品质。我最常听到奶奶和我说红军长征的故事,她说红军在长征途中,常常因为没有足够的粮食,而挨饿,当他们饿急了的时候,他们会去挖野菜,草根,树皮来填饱自己的肚子。还有敌军的围追堵截也是红军在长征途中遇到的十分棘手的问题。当时敌军派了几十万大军在我军前方堵住我军去路,后面又有敌军在穷追不舍,左右拦截。红军一边抵挡着敌军的攻势,一边找到敌军薄弱的地方,硬生生将敌军的包围圈撕出一个裂口,踏着无数不知敌我的尸体,冲出包围。其实红军的困难不仅仅只有这些,还有如缺医少药,疲劳困乏,伤病困扰等。

我们现在的教育条件这么好,生活又富裕,如果我们还不认真学习的话,又怎能对的起在长征路途中牺牲的红军将士们!我们应该学习他们的精神,他们的品质。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弘扬长征精神

全文共 1023 字

+ 加入清单

一位小女孩天真地问父亲:“红军爷爷长征时为什么不喝健力宝,为什么不吃巧克力呢?”对于他们,长征已成为一个老外婆的传奇故事。然而随着岁月流逝,长征精神以越来越深刻的魅力,吸引着众多的人们到长征路上去追寻,去思考。

1934年10月16日傍晚,八万中央红军由于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而被迫突围西行,开始了“万水千山只等闲”的长征。

在长征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红军将领的母亲,当她看到战士们吃的是清水煮的树皮、草根,外加一段牛皮带时,她落泪了。她把自己要饭讨来的生芋头全部倒进了锅里。就这,竟成为将士们难得的一顿美餐。“牛皮腰带三尺长,草原荒地好干粮,熬汤煮菜别有味,端给妈妈来品尝。”老妈妈听着战士们自编自唱的《牛皮腰带歌》,挂满泪花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还有一次过草地,一位在战斗中刚刚入党的警卫员,为了抢救陷入泥沼的文件箱,献出了年仅18岁的生命。当他渐渐沉下去的时候,手里紧紧攥着一块银圆,这是他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交党费。长征中,这样的事情几乎天天都有,然而队伍每天都在顽强地向前,向前……这就是长征精神,这就是在枪林弹雨,雪山草地之间打不烂,拖不垮的硬骨头精神,这就是面对敌人的屠刀与诱惑,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的大无畏精神!

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的民族又开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长征。虽然再没有雪山和草地,但我们同样面临着历史和时代的挑战。这种挑战,是一种更为长期、更为严峻的考验。它表面上看起来并非那么艰难,那么壮烈,但要取得胜利,却是相当不易的。

同学们,当你沉溺于网络游戏,失去自我的时候;当你留连于武打小说,不思进取的时候;当你吃着肯德基,喝着沃尔玛,为超女疯狂的时候……想一想长征吧,想一想60年前的那些人和事。如果说当年所面临的是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民主政权的话,而我们今天所面临的,则是用我们的勤劳和智慧使我们的祖国阔步迈入世界经济强国的行列。这关系到当代中国的国际地位,关系到每一位华夏子孙的命运!作为当代的热血青年,我们应该有自己的远大理想,那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也是一次充满艰辛的长征,这是时代赋予我们青少年的新的长征!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我们要接过长征精神的光辉旗帜,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真正把爱国之志变成报国之行。今天为振兴中华而勤奋学习,明天为创造祖国辉煌的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同学们,让我们重踏长征路,弘扬长征精神,努力拼搏,去追寻金色的理想,追寻明媚的春光,追寻火红的太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用长征精神推动强军兴军进程

全文共 471 字

+ 加入清单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要传承好、弘扬好长征精神,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是提高我军战斗力的必由之路,也是决定我军发展壮大、制胜未来的关键一招。建设强大的人民军队,动力在改革,出路也在改革,必须大力弘扬长征精神,以强军目标为引领,在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中推动强军兴军的伟大进程,为有效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历史使命,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保障。

要切实铸牢听党指挥这一强军之魂。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就是要在这个根本原则问题上,保持头脑特别清醒、立场特别坚定、态度特别鲜明、行动特别坚决,紧紧扭住政治建军不放松,努力培养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一代革命军人。当前,国际环境错综复杂,我国周边安全形势日益严峻,必须紧紧扭住备战打仗不放松,强化官兵当兵打仗、带兵打仗、练兵打仗思想,加强实战化军事训练,提高打仗的能力素质,建设一支同我国国际地位相称、同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世界一流军队。(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和百科研究部副研究员 李 涛 记者刘小兵整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学习红军长征精神

全文共 572 字

+ 加入清单

为了生存,他们吃草根,啃树皮,有多少英雄好汉牺牲在那荒无人烟的草地和那皑皑白雪中。最终,二十万大军只剩下廖廖三万人马,他们都是靠着顽强的生命力和意志而活了下来。

长征途中,常发生一些催人泪下的感人故事。就拿我们学过的一篇课文--《丰碑》来说,文中的军需处长在过雪山的时候,把棉衣让给了一位小战士,带着安祥的微笑死去了。他身为军需长,如果他没有棉衣穿,他可以去取,但他没有那样做,因为他为了让别的战士能穿上暖和的棉衣,正是这种精神,舍己为人团结互助的精神,鼓励着红军走完了长达二万五千里的艰难之路。他们自己不吃,让给战友吃,他们不穿,让给战友穿。有困难,大家齐心协力地解决。比如爬雪山,那些身强力壮的战士有能力爬过那终年积雪的雪山,但他们没有独自爬过去,而是和老了、病了的战友一起手拉手,肩并着肩,一同爬过了雪山。

因为有了红军战士那种精神,长征才能成功,长征成功就让革命有了一次历史性的转变,我们才能有今天的幸福生活。长征虽然已成为历史,但它那舍己为人,团结互助的精神我们不能忘记。日常生活中那种精神也是不可缺少的,同学有困难,我们要及时给予帮助,不能只顾自己的利益,对同学置之不理。我们是祖国的花朵,只要有了这种精神,我相信,将来我们一定开得最鲜艳,为祖国建设做出巨大贡献,我们国家肯定会更强大,一定要记住,长征精神不能忘,它永远在我们的心中。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2024年9月1日开学第一课观后感:传递长征精神

全文共 640 字

+ 加入清单

长征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精神的典范。纵观整个长征的过程: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强渡大渡河每一个战略方向的改变,每一项战略任务的确定,每一次战斗胜利的取得,都无不体现出中国红军将士大无畏,不怕艰难困苦,永久坚持的精神。红军的大无畏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进!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艰苦奋斗精神的楷模。长征途中,红军将士面对的是一条条波涛汹涌的大河,一座座巍然耸立的雪山,一片片茫无涯际的草地,前有敌军,后有追兵,可就是在这敌军围困万千重的逆境中,红军转战两万五千里,终于从100万的敌人中杀出了一条生路。谱写出一曲曲动人的永久奋斗的革命乐章。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团体,只要有艰苦奋斗的精神,实事求是,无私奉献,就能够成就事业,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党领导和团结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强大精神,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才能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是******人崇高的追求和强大的精神支柱。当年如果我们******人没有艰苦奋斗、勇于胜利的精神,就难以实现推翻三座大山、建立社会主义新中国的革命理想。

要弘扬永久奋斗的精神,把我们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永久奋斗,是******同志1939年5月30日,在延安庆贺模范青年大会上讲话的标题。他号召全体******员、模范青年要把革命干到底,要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气概。振兴中华是一个伟大的历史过程。

我们相信,在新的历史时期,同时代精神结合起来的长征精神,将激励中华民族实现伟大的振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弘扬长征精神

全文共 1357 字

+ 加入清单

弹指一挥间,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已经有 70 周年了。时光如流水,当年一脸稚气的红军小战士,现在大多是饱经岁月沧桑的白发老翁了。一切的一切,都早已随着时代的变迁而物似人非了。然而今天,当我们追忆那段红色的历史,重走那段红色的历程时,仍旧会热血沸腾,感慨万千。

随着影片《长征》我仿佛又又回到了那段让人永远难以忘怀的历史,眼前出现了一支斗志激昂的队伍——红军。这是 1935 年的 6 月,正是南方最热的时候。可我们英勇的红军战士们却要翻越长征路上的第一座雪山——大金山。红军中有许多是南方籍的战士,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从来没有看见过雪山,更别说去翻越它了。但困难吓不到我们坚强的红军战士,摔到了,爬起来继续走;没有粮食,就吃草根,甚至吃皮带。为了党,为了革命事业,为了广大的劳苦大众能过上好日子,有许多红军战士永远留在了雪山上,他们献出了自己最绚丽的青春、最宝贵的生命。

二万五千里长征中,感人的事迹数也数不清,说也说不完。我们英勇的红军战士总是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记得一个名叫邓仕俊的红军战士,在战斗中负了伤,不幸又得了伤寒病,实在是走不动了。面对茫茫大草地,他痛苦地流下了眼泪。师长杨朝礼同志得知后,决定留下 4 个战友照顾他。邓仕俊在战友们的悉心照料下终于赶上了大部队,但是照顾他的 4 个战友却到下了 3 个。革命胜利后,邓仕俊同志以“生命”为题写下了这段感人的回忆。在回忆中他深深地怀念那些为了革命事业而献出宝贵生命的战友。邓仕俊同志深情地说:“想到这儿,我就越发感到我的生命不是属于自己的。”

像这样感人的故事在长征路上还有很多很多,我不能一一叙述。二万五千里长征不是一般的国家,一般的政党,一般的人能够完成的,他只属于我们坚强的中华民族,只属于我们勇敢的共产党人,只属于我们英勇的中国人民。

看完影片后,我陷入了无限的沉思中。与那些坚强的红军叔叔相比,我觉得自己与他们相差得太远太远了。记得上次体育课时,体育老师说今天女同学 800 米测验。体育老师的话还没说完,我就吓得喊爹叫妈, 800 米对我来说简直是一个天文数字。我长这么大,爸爸妈妈还从来没让我干过一件重活,从没叫我走过一次远路,叫我跑 800 米不是存心为难我吗?好话说了一大堆,可体育老师楞是没有心软,硬叫我跑完那可恶的 800 米。跑完之后,我只觉得两腿发软,两眼直冒金星,害得我回家大哭了一场,连邻家的小妹妹都笑我真没用。现在回想起来,我觉得自己真是太没用了,与红军叔叔相比真是太软弱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红军叔叔是在上有飞敌机轰炸,下有敌兵追击的情况下一步一步走过来的。可我呢却被这小小的 800 米打垮了,我真是太不应该了。一位伟人曾经说过:“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任何一座高峰。”红军战士就是这样征服 40 多座高山险峰,先后跨越近百条江河的吧!我们是新时代的少年儿童,是建设祖国未来的生力军,我们同样需要红军叔叔的顽强拼搏精神

我想,我以后不会这样了,我要向红军叔叔学习,学习他们不怕困难、坚忍不拔的毅力;学习他们先人后己、助人为乐的高尚品质;学习他们为了革命事业而勇于献身的无私奉献精神。作为新时代的少年儿童,我们有义务、有责任去继承红军的长征精神,并把长征精神发扬广大,让它代代相传,万古不朽,让长征精神永放光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开学第一课"传递长征精神观后感500字

全文共 1282 字

+ 加入清单

一九三五年十月,中国工农红军经过二万五千余里的艰苦跋涉,历时一年的风风雨雨,冲破*军队的重重封锁,终于胜利到达陕北。回顾漫漫征程,展望红色前景,毛泽东主席欣然挥毫《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眠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这是胜利的人们的欢呼,是自豪者的歌唱!长征,伟大的长征,举世瞩目的长征,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创造的英雄壮举,是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以世界所罕见的艰难困苦,铸造了举世闻名的长征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象征。在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之际,我们既要回顾昨天的历史,更要展望明天的蓝图。我们要让长征精神代代相传,

回顾昨天,我们为中国工农红军而骄傲:368个日日夜夜,种种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自然界的凄风苦雨无时不在折磨着红军战士,地方军阀、*反动派的围追堵截,无时不在考验着红军战士的坚强斗志。然而,伟大的红军战士胜利了!瞧!那冰冷的空荡荡的十三根铁索,他们“飞”过去了;瞧!那高耸入云的大雪山,他们翻过去了;瞧!那杳无人烟的草地,他们?f过去了。翻越了18座崇山峻岭,渡过了24条湍急的河流,穿越了12个省份,占领过62座大大小小的城市,突破了10个地方军阀部队的包围,挺进和顺利通过了6个不同的少数民族地区。这支由年轻人组成的红色大军,面对着上百万武装精良的敌军,携带着数量庞大的辎重,在一个地球上最为险峻的地带迂回穿插,最终征服了行程中的艰难险阻,战胜了征途上的悍匪强敌,挥师北上,会师延安。这伟大的胜利,怎不让今天的人们发出长久地神奇的感叹?

是呀,敌人的围剿算什么?湍急的金沙江、奔腾咆哮的大渡河算什么?只剩几根铁索、令人毛骨悚然的泸定桥又能算什么?那高耸入云的大雪山和杳无人烟的大草地,这些曾被人们视为可望而不可及的“天险”,不是都被我们这些可敬的红军战士征服了吗!

长征,它将一个钢铁般的意志、一股夺取胜利的勇气和一股巨人般的力量存留进了人类史册。坚定不移地信仰,不屈不挠地求索,无所畏惧的前进,向着理想勇敢奋斗,没有哪一个词能够像“长征”那样,包含了所有这些令感动崇高的精神和象征意义。

光阴荏苒,一晃80年过去了。长征的故事却不因时间的流逝而被记忆的浪花冲淡,长征精神在中华大地上,无时无刻不在闪耀着灿烂的光芒:凭着长征精神,我们的老一辈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赶走了帝国主义列强,打败了蒋介石,建立了人民共和国!凭着长征精神,我们的新一代研制了原子弹、氢弹,卫星上了天,宇宙飞船在太空中翱翔……

展望未来,长征犹如一座丰碑,光辉熠熠地立在了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史册中,成为我们中国人民发奋图强、坚忍不拔、积极向上、战胜任何困难的精神力量!

我们,作为21世纪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一定会好好学习,天天上向;发扬长征精神,向世人写好一份圆满的“中国人民走向世界”的宣言书,做伟大中国迈向21世纪的宣传队,成为播种社会主义祖国繁荣昌盛胜利种子的播种机!让长征精神代代相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学长征精神,做红色传人作文600字

全文共 1595 字

+ 加入清单

9月1日,“长征路上奔小康”网络媒体“走转改”湖南采访团走进革命老区张家界桑植县,先后去到刘家坪红二、六军团长征出发地、洪家关贺龙纪念馆和贺龙故居,聆听贺龙元帅的故事,采访党史专家及干部群众,参观革命遗址,缅怀革命先烈,用文字和镜头展现红军长征艰苦卓绝的伟大历程,感受这片红色土地上厚重的革命气息与老区人民奋发图强的红色激情。

历史不会忘记,红军长征创造了中外历史的奇迹。湖南是中国工农红军进行二万五千里长征的途经地,是不朽的革命老区,其中张家界是湘鄂西、湘鄂边、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的策源地和中心区域,桑植县洪家关是贺龙元帅的故乡、刘家坪是红二方面军长征出发地。80年前,红军长征在这里播撒下红色的种子;80年后,这里吹响了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号角,这是一场新时代的长征。这次网络媒体“走转改”采访,旨在全媒体展现新的长征路上扶贫攻坚、创新创业取得的伟大成就,激发老区人民奋发图强的红色激情,以长征精神照亮脱贫攻坚路。

当前,脱贫攻坚已经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而桑植县是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是典型的“老、少、穷”地区,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比较落后,市场发育程度比较低,贫困人口发展能力弱,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脱贫任务繁重,脱贫难度很大。可以说,打赢脱贫攻坚战困难重重,但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不容丝毫懈怠,我们必须继承和弘扬好伟大的长征精神,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只要有了这样的精神,没有什么克服不了的困难。

脱贫攻坚,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我们必须以长征精神为引领,拿出决一死战、克敌制胜的决心,忠于理想信念、不惧艰难险阻、勇往直前、敢于胜利。要充分认识脱贫攻坚困难的艰巨性和复杂性,深入了解村民的所思所盼,精准核实贫困人口并完善建档立卡工作,摸清扶贫“家底”、厘清贫困数据,坚持因地制宜、因人施策,与干部群众一起想办法、谋出路,做到有的放矢、靶向扶贫,确保脱贫攻坚的专项资金和措施落地生根,让好的思路、规划尽快变成现实,以实实在在的成效取信于民,以决战决胜之势全力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

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最艰巨的任务是脱贫攻坚,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小康社会。未来五年,脱贫攻坚最大的困难莫过于培养贫困地区农民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只有开对“药方子”,才能拔掉“穷根子”。为此,桑植县立足革命老区实际,深入挖掘丰富的红色资源,在洪家关白族乡实施“美丽乡村、精准扶贫”项目,建成了近20平方公里红色文化独特、民族风情浓郁的“贺龙故里、美丽乡村”景区园区,吸引游客纷至沓来,走出了一条具有洪家关速度和特点,可复制、可推广,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新路子。

红色沃土忆长征,长征路上奔小康。为了推进老区群众精准脱贫,张家界依托神奇的山水资源和丰富的红色资源,发展旅游主导经济,启动实施了基础设施建设、基本产业发展、基本公共服务、基本生活保障、基层组织建设“五基工程”行动计划;阳光助学、阳光医疗、阳光安居“三阳光”行动计划和旅游精准扶贫行动计划,力争在2019年前四个区县全部摘帽、19.6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用长征精神迎难克坚,实现全面脱贫。据统计, 2015年全市接待游客5075.09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340.7亿元,全市贫困发生率降至13.4%,全面小康实现程度达到83.7%。

毋庸置疑,脱贫攻坚是一场新时代的长征,从张家界及桑植县脱贫攻坚的实践证明,要实现湖南全省400多万贫困人口整体脱贫,51个扶贫工作重点县全部“摘帽”,必须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以长征精神照亮脱贫攻坚的新征程。通过这次“长征路上奔小康”网络媒体“走转改”采访,搭好信息平台,激发众筹力量,使各方面力量参与到精准扶贫中来,传递正能量,激发善动力,真正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好事办好、实事办实,让贫困群众在脱贫攻坚中拥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长征精神征文

全文共 838 字

+ 加入清单

每当我接触到“长征”这两个字时,会不由自主地想起曾经历过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红军战士,会想起他们那永垂不朽的长征精神

是什么样的精神使人震撼?是什么样的精神使人钦佩?是那种在敌人面前毫不退缩、宁愿牺牲自己,保卫国家的精神。在我眼里,红军能完成独一无二的长征真不容易,不管立下了什么功勋,每个红军战士都是英雄好汉。如果没有长征,就没有抗日战争、抗美援朝等战役的胜利,就没有新中国,也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更不可能有祖国今天的繁荣昌盛。

长征路上,既艰难又艰险;红军的足迹,成了一种奇迹。长征路上,有许多令人感动的事例,有飞夺泸定桥、翻过终年冰封的雪山,穿过荒无人烟的大草地……长征路上,红军战士忍受饥饿、挑战风雪,在和环境与病魔做斗争……在这种情况下还可以坚持那么久,红军战士真是创造了人类生命极限的奇迹。

直到今天,红军那振奋人心的故事依然在人间广为流传。现在,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或少先队员,就应该感到无比荣耀,因为他们心里都有一种直觉:

鲜红的五星红旗是最美丽的;

威武雄壮的国歌是最动听的;

戴上了红领巾是十分荣耀的;

那庄严的国徽是十分神圣的;

………………

胡锦涛主席曾经说过:“我们要以长征的精神去建设祖国。”其实里面是话中有话,也就是不管你是不是共产党员,不管你是不是少先队员,不管你是什么身份,我们都应该为祖国做出自己的贡献。今天的我们,生活是多么幸福呵!想起从前的儿童,根本就没有这么好的条件,我们就像温室里的幼苗,经不起风吹雨打。战争中的孩子们呢,个个像暴风雨中的松柏,面对敌人临危不惧,我们也要向他们学习。红军战士们,为了祖国的未来奋斗不息、战斗到底,用鲜血和汗水,最后换来了祖国的和平与繁荣。做为一名少先队员,也应该学习红军战士那立志向前、坚忍不拔的精神,学习他们那为了祖国不惜一切代价的美好品质,为建设祖国贡献一份力量。

总而言之,正是长征这一为了革命事业而生命不止、奋斗不息的精神一直在中国的革命事业和民族振兴的伟业中激励着后人续写着光辉的篇章。

伟大的长征精神永垂不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接过老兵的旗帜传递长征精神征文

全文共 452 字

+ 加入清单

勇敢的红军战士在阅读电子书《长征的故事》后我感触很深。在我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就感觉到这本书中的每一篇文章都透着一种特殊的力量,那就是勇敢。中国红军为了革命不怕牺牲和坚忍不拔个精神深深的打动了我。红军是一个被称为天下无敌的队伍,红军是一个能克服一切困难的队伍,红军是一个创造举世无双的壮举:二万五千里长征的队伍。

在长征途中,有一些可歌可泣的故事:草地上,小红军不骑将军的马,不吃将军的粮食,最后英勇的牺牲了;雪山上,军需部长为了把棉衣发给每一位士兵,自己却冻僵了;沼泽地上,一个士兵快被沼泽吞没时,旁边的士兵为了救他,自己却永远的埋在了沼泽地里……一个个动人的故事里,才知道生命有多么的宝贵啊。爬雪山,过草地,上刀山,下火海。

他们都完成了,因为他们只有一个目标:新中国。长征途中,红军艰辛万苦,而我们现在,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吃东西挑三拣四,这个要吃,那个不爱吃,在家里像个小皇上,和红军对比,真是惭愧极了,我们必须加强努力。我们今天是祖国的希望,是祖国的明天,红军是我们的好榜样,我们要像红军一样勇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弘扬长征精神鼓起理想风帆初中征文

全文共 853 字

+ 加入清单

有人说“红军队伍是地球上一根长长的红飘带。”是啊!红军在地球上的每一个角落都留下了足迹。湘江,一条碧绿的河流,如今却被鲜血染红,这血是我们红军所流,它时时提醒着人们保卫自己祖国,为祖国利益所战!

长征途中,红军需翻过一座座雪山,穿过一片片草地,红军不能因为累而停下脚步,因为此时的每一分钟都可能牵扯到国家的安危。

1927年8月1日周恩来、朱德、贺龙、叶挺、刘伯承等领导了著名的八一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在南昌起义影响下,全国暴发了秋收起义、广州起义、百色起义等大小武装起义100多次,建立了井冈山根据地、中央根据地、陕北根据地等十几个革命根据地到1930年,全国红军发展到10万人。蒋介石心有不甘,开始“围剿”,但是红军在周恩来、朱德指挥下,执行毛泽东的战略战术原则,胜利粉碎敌人四次“围剿”。

如今,我们提起红军长征我们不会感到羞耻,在1927年8月1日,周恩来、朱德、贺龙、叶挺、刘伯承等一些领导了著名的八一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蒋介石为了在湘江消灭红军,组织了第四道封锁线。他调集了25个师40万宾力。。。。11月30、12月1日,战争到达了白热化程度。在红军战士英勇顽强的抗击下,湘江西岸的红军帝王了南北夹击之敌。东岸的红军且战却走,以最快的速度向江边靠近。7月26日,红25军西行甘肃境内,8月1日在宝鸡致函中的公路上歼灭了胡宗南部的一个营。徐海东在俘虏名单中发现了一个叫冷梦艺德少将参谋,不由心中一喜:此人的肚子里一定有很多重要的情报!损失大的原因是红二方面军紧跟在红四方面军后面过草地。前面的部队已经将能吃的草和叶菜吃光了,一路上不停的游人倒下,1.7万人的队伍,出草的是只剩下8000人了。全国红军在长征前发展到18万余人,经过长征后,只剩下3万人,损失了15万人。到了1948年11月27日,可恨的日本鬼子终于向我们中国投向了.......

你瞧,虽然只是这一本小小的书,但这一本小书告诉了我们不少的指示。也让我们了解了不少关于战争时期的事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长征作文:纪念胜利,精神永存

全文共 939 字

+ 加入清单

光阴荏苒,一晃80年过去了,80年前的长征,红军表现的英勇是史无前例的。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上一副无比壮丽的历史画卷;是人类军事史上一个空前的奇迹;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壮举;是一部气吞山河的英雄史诗。

1934年10月16日傍晚,八万中央红军由于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而被迫突围西行,开始了“万水千山只等闲”的长征.从瑞金出发到会师结束,在这历时两年零五天的长征中演绎着一个又一个的感人故事,其中我最了解的一个是《金色的鱼钩》。1945年秋天,红军进入了草地。由于三个小同志得了肠胃病的关系,所以指导员就让炊事班长照顾他们。三个病号一天只走了二十里路,到了宿营地,班长就到处挖草根,和着青稞面给他们做饭。

不到半个月,青稞面全吃光了。饥饿威胁着他们。虽然班长到处找野草、挖树根,可光吃这些怎么能吃饱呢?班长眼看着他们瘦了下去,整夜整夜的合不拢眼。有一天,班长在河边洗衣服,忽然看见了一条鱼跃出水面,他急忙找出一根缝衣针,弯成了个钩,让三个同志吃上了新鲜的鱼,喝上了鱼汤。可有一位小同志注意到在他们吃鱼的时候,班长从来不吃东西。后来,这位小同志发现班长在吃他们吃剩下的鱼骨,眼泪就禁不住流了下来。

眼看就要走出草地了,班长却饿晕过去了,三个小同志急忙去钓鱼、做汤,可班长还是为了他们而牺牲了。长征中,这样的事情几乎天天都有,然而队伍每天都在顽强地向前,向前……它们感动着我们,激励着我们。 同学们,当你沉溺于网络游戏,失去自我的时候;当你留连于武打小说,不思进取的时候;当你吃着肯德基,喝着沃尔玛,为超女疯狂的时候……想一想长征吧,想一想70年前的那些为革命无私奉献的革命先烈!

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在新世纪,在我们学生中,这些“长征精神”,需要在学习中发扬,在校园中发扬,在做人处事中发扬,在一点一滴的成长道路上发扬,在为祖国的建设中发扬。

我们要将这些精神融入到自己的血液中,让这些瑰宝,成为生命中的一部分,使自己成为一个合格的接班者。接过长征精神的光辉旗帜,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真正把爱国之志变成报国之行。

今天为振兴中华而勤奋学习,明天为创造祖国辉煌的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这也是一次充满艰辛的长征,这是时代赋予我们青少年的新的长征!

让我们带着长征精神,向前进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弘扬长征精神征文

全文共 793 字

+ 加入清单

许多老红军老战士在得知消息后,纷纷赶来参观,很多都是一家三代人一起过来。“这些史料太珍贵了,看到这些,勾起了很多回忆。”很多老同志这样说出自己的心声,“如今人们的生活条件好了,学习的机会多了,对事物的认知度也提高了,但老一辈的光荣传统不能丢,他们坚韧不拔的气概、坚定的革命信念永远都不能忘记。长征精神永不过时。我们要让后辈知道,我们为革命胜利付出了怎样的艰辛。革命年代的精神财富,年轻人不应该遗忘。感谢南阳举办这次图片展,提供这么好的机会,让广大年轻人接受革命传统教育。”

由于展期正值暑假,很多在京游玩的全国各地中小学生也纷纷前来参观。来自山东泰安的中学生王家亿告诉记者:“这次过了一个很有意义的周末。小时候就经常听爷爷讲红军长征的故事,这次通过看图片展,更直观了解到如今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一定要继承革命先辈遗志,好好学习,将来尽力报效国家。”

刘亚虹是云南警官学院副教授,承担中国近现代史教育教学。在得知图片展的消息后,她专程来京参观。“在日常教学中,我更多关注到的是三大主力红军,通过参观对红二十五军有了深刻的认识。看到这么多资料,受益匪浅。”刘亚虹说,这次图片展非常有意义,也让更多的国人了解南阳背后的长征故事和发生的巨大变化。这里的每张图片都有简短准确的说明,她要把重点内容记下来,带回家慢慢看,用于以后的教学实践,让更多人了解南阳的革命历史,传承红色记忆。

短短几天时间,有近5万人参观“红军长征过南阳--南阳市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图片展”,活动获得巨大成功。作为此次展览组织方的一员,市委党史研究室三科科长赵起河说:“这次图片展反响非常好,凸显出南阳在红军长征历史中的重要地位,进一步叫响了‘红色南阳’品牌,让更多的人因此了解南阳的历史人文和发展成就。可以相信,红军长征过南阳留下的这些红色资源,必将成为激励我市加快改革发展、建设美好家园的宝贵精神财富和不竭动力源泉。”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