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身残志坚的名人贝多芬的故事(热门20篇)

名言警句,是指一些名人说的,写的,历史纪录的,经过实践所得出的结论或建议,以下是“身残志坚的名人贝多芬的故事”,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

浏览

1461

作文

1000

关于团结的名人故事

全文共 910 字

+ 加入清单

战国时,赵国宦者令缨贤的门客蔺相如,受赵王派遣,带着稀世珍宝和氏璧出使秦国。他凭着智慧与勇气,完璧归赵,得到赵王 的赏识,封为上大夫。

后来,秦王又提出与赵王在渑池相会,想逼迫赵王屈服。蔺相如 和廉颇将军力劝赵王出席,并设巧计,廉颇以勇猛善战给秦王以兵力上的压力,蔺相如凭三寸不烂之舌和对赵王的一片忠心使赵王免受屈辱,并安全回到赵国。

赵王为了表彰蔺相如,就封他为上卿,比 廉颇将军的官位还高。 这下廉颇可不乐意了,他认为自己英勇善战,为赵国拼杀于前线,是第一大功臣,而蔺相如只凭一张嘴,居然官居自己之上。廉颇很是不服气,就决心要好好羞辱他一番。

蔺相如听到这个消息,便处处回避与廉颇见面。到了上朝的日子,就称病不出。

有一次,蔺相如有事出门遇到廉颇。廉颇就命令手下用各种办 法堵住蔺相如的路,最后蔺相如只好命令回府。廉颇就更得意了,到处宣扬这件事。蔺相如的门客们听说了,纷纷提出要回家,蔺相如问为什么,他们说:“我们为您做事,是因为敬仰您是个真正崇高的君子,可现在 您居然对狂妄的廉颇忍气吞声,我们可受不了?”

蔺相如听了,哈哈一笑,问道:“你们说是秦王厉害还是廉颇将 军厉害?我连秦王都不怕,又怎么怕廉颇呢?秦国现在不敢来侵犯,只是慑于我和廉将军一文一武保护着赵国,作为赵王的左膀右臂,我又怎能因私人的小小恩怨而不顾国家的江山社稷呢?”廉颇听说后,非常惭愧,便袒胸露背背着荆条向蔺相如请罪。

蔺相如知道后,连忙热情出来迎接。廉颇半跪着走到蔺相如面前,羞愧地说:“蔺丞相,都怪我一时冲动,现在回想起来真是后悔莫及呀!请你用荆条打我吧,我甘受惩罚!”蔺相如连忙把廉颇扶起,说:“大哥快快请起,秦王之所以不敢攻打我们赵国,是因为我们国家有你我这一文一武,让我们同心协力保卫赵国吧!”蔺相如接着说:“我愿跟大哥结为兄弟。”廉颇激动地说:“好!好!”蔺相如让家丁在后花园内摆放好香和酒,蔺相如和廉颇就来到后花园内。只见,他们同时跪下,大声说道:“我们虽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接着他们高举酒杯,一饮而进。就这样他们在后花园内结为了兄弟,并许下同生共死的诺言。

从此以后,他们俩成了好兄弟,同心协力保护赵国。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露易沙·梅·亚寇德的名人故事

全文共 1714 字

+ 加入清单

世界一流的少女小说家,但却不喜欢这一类的作品。

自基督诞生的500年前,古希腊剧作家伊斯基拉斯在雅典上演他的永恒悲剧之后,安。尼可拉斯所作的喜剧“埃比的爱尔兰玫瑰花”,于1924年获得破纪录的成功。此纪录仅有于纽约无线电城连续演出三周,而且场场客满的“小妇人”,可与之媲美。

电影“小妇人”上演17天之后,门票依然供不应求,购票的观众大排长龙,当时正逢圣诞节期间,前往附近购买圣诞礼物的人,都对这种盛况大感惊讶,这是纽约史无前例的景象。

“小妇人”是由长篇小说改编而成,作者名叫露易莎。梅。亚寇德,年轻时是个顽皮少女,成年之后却对任何事都不感兴趣,也丝毫不予关心。对于写作题材,则尽量避开与女孩有关的事情,但出版社却一再要求她写有关女孩们的小说,亚寇德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只好勉强答应,但心中却是十二万分的不愿意。

若非作家由衷所写的作品,绝对不会受到读者的欢迎——这是作家们公认的当然道理;但是露易莎。梅。亚寇德写“小妇人”时,不但毫无笔兴,甚至还有厌恶的感觉,曾经数次掷笔不愿再写下去。当她把笔及稿纸扔到一旁时,就吹声长长的口哨,把心爱的小狗叫到身边,然后飞也似地奔进森林中;再不然就跑到朋友家,找个问题和他辩论。这个朋友就是有名的思想家拉弗。华尔德。爱默生。

“小妇人”完成之后,她自认为是部失败的作品,但出乎意料的,刚推出就成为畅销书籍,不但如此,100年后的今天,它的畅销程度依然维持不坠,仅美国就有2000万名读者。根据数年前全国图书馆馆员大会的投票结果,“小妇人”是全世界最受欢迎的少女小说。

露易莎。梅。亚寇德出生于马萨诸塞州的肯客德镇。年轻时是个相当活泼的少女,甚至被当地人视为怪人,她经常边走路边吹着口哨——这是一般少女不被允许的事;或者穿着短裙、露出脚踝和男孩子赛跑——这也是一般女孩不可能做的事;有时候还会爬上苹果树,坐在树干上看书。这种种行径都非镇人所能接受,他们认为这个女孩的将来实在大有问题。

露易莎。梅。亚寇德之所以从事写作,是因为母亲体弱多病,家里还有好几个年幼的妹妹,为了帮助生计,只好以写作赚取稿费。她的父亲是个好好先生,但也是个毫无现实观念的空想家,他平常什么事都不做,只是偶尔从事布道,赚个5元、10元的,认为能过简朴的生活就该满足了。但这一家的贫穷程度,几乎已到随时都可能断炊的地步。

虽然生活这么窘迫,她父亲却是相当的慷慨,有一次竟然把所剩无几的薪柴通通送给附近的贫困人家,太太及女儿都阻止:“我们自己也要用啊!”

他以不在乎的口气说道:“别担心,到了半夜神会赐给我们许多干柴。”大家只好无可奈何地躲进被窝,咬紧牙关度过这个寒冷的漫漫长夜。

那天晚上,大风雪袭击了新英格兰一带,这家人早上起床一看,竟然有一堆木柴堆在家门口,这可能是行人正背负着木柴经过,因为风雪太大行走不便,只得丢弃这些木柴自己离开。父亲看到这堆木柴,便得意地说道:“你们看,神果然赐木柴给我们。”说完便把那些木柴搬进屋里。

露易莎。梅。亚寇德将完成的作品寄给出版社,但过不多久就如球般地弹了回来,尝试过好几次,都遭到同样的命运,有个好心的编辑甚至劝她道:“你绝对无法写出受大众欢迎的小说,不如放弃成为作家的野心,去做裁缝等工作。”

亚寇德一家所住的白色老旧木造房子,至今仍留在马萨诸塞州的肯客德镇,每年拜访这座房子的小说迷多达2.3万人之多,对其中的大部分人而言,这座房子无异于圣地一般。有一次我前往拜访时,看到有位女性读者,流着眼泪从一个房间走到另一个房间,显然地,她是因为能亲眼目睹美格、乔、贝丝等住过的房子而兴奋地流下眼泪。

有位立志成为作家的年轻人问露易莎。梅。亚寇德:“请问如何才能成为作家?”

她答道:“算了吧!如果能够做其他的工作,我劝你还是打消这个念头吧!即使当个清洁工人也好,千万不要想当个作家。”

〔补注——因为“小妇人”的成功而成为名作家是1868年的事,后来又陆续出版了许多作品,但一般皆认为“小妇人”是最佳杰作。她几乎从未接受过学校教育,仅在孩童时期接受父亲的教导。一个小女孩竟会和大思想家爱默生成为好朋友,是相当令人意外的,主要是因为他是父亲的友人且住在同村。LouisaMayAlcott(1832-1888)〕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杜子美的名人故事

全文共 787 字

+ 加入清单

杜甫虽然出生在一个官僚家庭,是个官二代,但无奈家道中落,一生仕途不顺,屡受打击。如长安十年,杜甫为谋官历尽艰辛,受尽屈辱。大到受骗上当被权相耍弄,小到残杯冷炙,蔬食不饱。杜甫36岁那年,参加了玄宗的特科考试。但这次考试被权相李林甫操纵,竟一个不取,反倒上表祝贺玄宗,称“野无遗贤”,似乎天下的能人都已被朝廷延揽,剩下的都是些扶不起教不出的草莽之辈。杜甫兴冲冲而来,心悬悬而去,受到了无情的愚弄。

杜甫原本雄心勃勃、理想远大,但造化弄人,年过而立却仍无立身之处,经常为了吃饱肚子而四处奔波。754年诗人家居长安城南的少陵,由于长安发生特大的雨灾,米价飞涨,诗人在长安无法生活,只好把妻儿迁到长安城北的奉先县去谋生。而更为可悲的是759年诗人一年就迁移了四次。从洛阳到华州、秦州、同谷,直到四川的成都。杜甫在同谷县出发时在诗中写道:“奈何迫物累,一岁四行役!”可见诗人奔波之苦。这种奔波,除避安史之乱外,主要就是为生活所迫。

杜甫当初决定去同谷时,就是因为得到同谷县令的信,说此地盛产一种薯类,吃饭问题好解决。可杜甫去后情况并不那么乐观,他在《同谷七歌》中写道:“有客有客字子美,白头乱发垂过耳。岁拾橡栗随狙公,天寒日暮山谷里。中原无书归不得,手脚冻皴皮肉死。”手脚冻僵的杜甫苦苦寻找的“橡栗”,是一种不好吃的苦栗子,在庄子“齐物论”里养猴子的“狙公”就拿这个给猴子选择要“朝三”还是“暮四”。可见诗人的生活是饥寒交迫、狼狈不堪的。所以杜甫住了一个多月就只好离开,继续“流动”了。

李白与杜甫都经历过漂泊迁移的生活,但杜甫的情况更加困难。李白漂泊时,常常是一条光棍汉,一人吃饱全家不饿。有多少,花多少,穷点富点,日子都好对付,何况自己账户上还有“五花马,千金裘”,手里有钱,心里不慌。而杜甫在安史之乱以后,到了哪里都是老婆孩子一大帮。经常瓮中无米,灶头无烟。连饿死孩子的惨剧都发生过。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古代名人顾炎武勤奋治学的故事

全文共 434 字

+ 加入清单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古代名人故事顾炎武自督读书的故事的文章,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个家喻户晓的名言,是由明末清初的爱国主义思想家、着名学者顾炎武最先提出的。

顾炎武自幼勤学。他6岁启蒙,10岁开始读史书、文学名着。

11岁那年,他的祖父蠡源公要求他读完《资治通鉴》,并告诫说:“现在有的人图省事,只浏览一下《纲目》之类的书便以为万事皆了了,我认为这是不足取的。”这番话使顾炎武领悟到,读书做学问是件老老实实的事,必须认真忠实地对待它。

顾炎武勤奋治学,他采取了“自督读书”的措施:首先,他给自己规定每天必须读完的卷数;其次,他限定自己每天读完后把所读的书抄写一遍。他读完《资治通鉴》后,一部书就变成了两部书;再次,要求自己每读一本书都要做笔记,写下心得体会。他的一部分读书笔记,后来汇成了着名的《日知录》一书。

最后,他在每年春秋两季,都要温习前半年读过的书籍,边默诵,边请人朗读,发现差异,立刻查对。

他规定每天这样温课200页,温习不完,决不休息。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名人故事作文300字集合

全文共 463 字

+ 加入清单

关于世界上第一台天文望远镜是谁发明的问题,科技史上早有定论,他就是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但伽利略却否认这一点,他说是荷兰人首先发明的。这是怎么回事呢?事情还得从头说起。

1608年,荷兰有一位眼镜制造商叫汉斯?李波儿赛,他的两个孩子很调皮,也很聪明。一天,偶然一个机会,两个孩子从店铺里拿来两片透镜,一前一后摆弄着,用眼睛张望着。孩子们惊讶了,他们发现远处教堂上的风标又大又近。李波儿赛得知此事也很高兴,他就用一个简易的筒,把两块透镜装好。这就是世界上第一台望远镜。

1609年,发明望远镜的消息传到了意大利,伽利略知道了,就按此方法制作了一个放大3倍的望远镜。后又经过改进,使望远镜一下子放大20倍。他用此观察星星,居然可以观察到木星的圆面,看到了月球上高低不平的环形山。1610年,他又用放大30倍的天文望远镜观察到木星的4颗卫星,看到金星的圆缺变化。

正因为是伽利略改进了望远镜的性能,又用来观察星星、月球、金星以及太阳等天体,并首次发表观察结果,因此确切地说,是伽利略发明了天文望远镜。而那位汉斯?李波儿赛则是望远镜的发明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5:中国古代名人励志故事

全文共 300 字

+ 加入清单

传说在公元前223年,秦国大将蒙恬带兵在外作战,他都要定期写战报呈送秦王。

当时,人们用竹签写字,很不方便,蘸了墨没写几下又要蘸。一天,蒙恬打猎时看见一只兔子的尾巴在地上拖出了血迹,心中不由来了灵感。

他立刻剪下一些兔尾毛,插在竹管上,试着用它来写字。可是兔毛油光光的,不吸墨。蒙恬又试了几次,效果还是不行,于是随手把那支“兔毛笔”扔进了门前的石坑里。有一天,他无意中看见了那支被自己扔掉的毛笔,捡起来后,他发现湿漉漉的兔毛变得更白了。

他将兔毛笔往墨盘里一蘸,兔尾竟变得非常“听话”,写起字来非常流畅。原来,石坑里的水含有石灰质,经碱性水的浸泡,兔毛的油脂去掉了,变得柔顺起来,这就是传说中的第一支毛笔。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名人尊师重道哲理故事

全文共 809 字

+ 加入清单

尊师重教的故事——孔子尊师

公元前521年春,孔子得知他的学生宫敬叔奉鲁国国君之命,要前往周朝京都洛阳去朝拜天子,觉得这是个向周朝守藏史老子请教"礼制"学识的好机会,于是征得鲁昭公的同意后,与宫敬叔同行。到达京都的第二天,孔子便徒步前往守藏史府去拜望老子。正在书写《道德经》的老子听说誉满天下的孔丘前来求教,赶忙放下手中刀笔,整顿衣冠出迎。孔子见大门里出来一位年逾古稀、精神矍铄的老人,料想便是老子,急趋向前,恭恭敬敬地向老子行了弟子礼。进入大厅后,孔子再拜后才坐下来。老子问孔子为何事而来,孔子离座回答:"我学识浅薄,对古代的#39;礼制#39;一无所知,特地向老师请教。"老子见孔子这样诚恳,便详细地抒发了自己的见解。

尊师重教的故事——汉明帝敬师

汉明帝刘庄做太子时,博士桓荣是他的老师,后来他继位作了皇帝"犹尊桓荣以师礼"。他曾亲自到太常府去,让桓荣坐东面,设置几杖,像当年讲学一样,聆听老师的指教。他还将朝中百官和桓荣教过的学生数百人召到太常府,向桓荣行弟子礼。桓荣生病,明帝就派人专程慰问,甚至亲自登门看望,每次探望老师,明帝都是一进街口便下车步行前往,以表尊敬。进门后,往往拉着老师枯瘦的手,默默垂泪,良久乃去。当朝皇帝对桓荣如此,所以"诸候、将军、大夫问疾者,不敢复乘车到门,皆拜床下"。桓荣去世时,明帝还换了衣服,亲自临丧送葬,并将其子女作了妥善安排。

数学家华罗庚:修炼成名不忘师恩

华罗庚,世界著名的数学家,中国现代数学之父。在他成名之后,不止一次说过:“我能取得一些成就,全靠我老师的栽培。”1949年,华罗庚从国外回来,马上赶回故乡江苏金坛县,看望发现他数学才能的第一个伯乐:王维克老师。华罗庚在金坛作数学报告时,特地把王老师请上主席台就座,进会场时让老师走在前面,就座时只肯坐在老师的下首。

由于青年时代受到过伯乐的知遇之恩,华罗庚对于人才的培养格外重视,他发现和培养陈景润的故事更是数学界的一段佳话。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描写名人成功励志故事汪涵

全文共 1160 字

+ 加入清单

1996年,他从湖南电视播音专科学校毕业。一个中专生要想在电视台找到立足之地谈何容易?刚进湖南卫视时,他什么都做不了。

他的第一份工作,就是被安排去做剧务。所谓剧务,说难听点就是台里的打杂工。一次,编导让他搬200多张椅子。那是什么样的椅子呢?不是折叠的,也不是塑料的,清一色的粗笨木制高背椅子。一次只能搬动两张,这样要来回走上百趟,既费时,又辛苦。他累得满头大汗,也没一句怨言。

搬椅子扛凳,这种活儿干多了,谁都觉得没意思。他却能苦中找乐,给自己减压!一次,现场来了256个观众,台里还给每个观众准备50多件礼品。礼品多得让人看了就头痛,什么卤蛋粉,电灯泡,面条,酱油……好像把超市搬进来一样,林林总总地摆了一大堆。这么多椅子要搬进现场,还有如此多礼品要一一地分拣出来,送到观众的面前,有的剧务开始有意见了。他却乐乐哈哈地说:“没准!今天我扛的椅子,有可能会是毛宁坐的。”

当有人抱怨时,机会终于来到他身边。这一天距他进台时间仅一年。

一次,台里搞大型活动,搬椅子扛凳的事总是少不了的。忙活了一天,大家都很辛苦,想早一点回去休息。可是,台领导觉得东西摆好了,应该派人看着,别让人破坏现场,就点名叫他和另一个剧务留下。另一个剧务却说:“累了一天,总该让休息下吧!再说,这样的事应该由保安来做。”可他没有推辞,赶紧圆场:“没关系,我一人就行了,你回去休息。”

就这样,他泡了一碗方便面就算是晚饭,然后一直守在那里。台长半夜巡视,见到桌上的方便面碗,心疼地问道:“你叫什么名字?”他照实回答了。台长很赏识眼前这个不怕吃苦的小伙子,就提拔他为“现场导演”。

现场导演也不是什么光鲜的职位,可他干得很认真。由于观众人多,又没经过培训,稍有不慎就会影响现场气氛。他就抓紧时间给观众培训,告诉他们:什么时候要鼓掌,什么时候要举牌,什么时候起哄,什么时候保持静默。搞一场活动,录一次节目,他都要讲得口干舌燥。在现场录制时,他会随时根据节目的进展情况,带动观众配合,一时站起,一时鼓掌,一时举牌,成了场上最活跃的一个人,也是最累的一个人。

本来他鼓掌只是象征性的,自己也不一定要鼓,他却自己带头鼓,而且是很用力地鼓。有次演出结束后,台长让他过来,说:“把俩手伸出来。”他伸出拍得发红的双手,台长说:“你们看,这个现场导演多么的投入,连鼓掌都这么卖力。”

1998年,湖南卫视《真情对对碰》节目缺一位男主持,台长想到了他。

就这样,汪涵做起了主持人。近20年的主持生涯中,他获得过许多荣耀。从做剧务到节目主持人,汪涵只用了两年时间。对此,他感触颇深:“要学会承受!就是用心地做好该做的每一件事。上天抛给你的东西,用自己的双肩去承受,不管抛多少先扛着,扛着的目的是为了让你的身体更加坚强,双臂更加有力。这样的话,有一天它馈赠给你更大礼物的时候,你能接得住。”

展开阅读全文

篇8:贝多芬月光背后的故事

全文共 1019 字

+ 加入清单

一年秋天,贝多芬像往常一样外出演出,他来到了一个位于莱茵河畔的小镇上。也如往常一样,当夜幕降临的时候,他在幽静的小路上悠然地散步着。

夜晚宁静优美,边走边思。这时,忽然听到有钢琴弹奏声隐隐约约传来,这曲子是他的作品。从琴声中可以听出,演奏者虽然技巧还不够熟练,但情感真挚,似乎想通过琴声把自己的内心情感尽力表现。

贝多芬自然顺着琴声走了去,停到了一间农舍前,正在此时,琴声戛然而止,屋里传出了话语。

女孩说:“这首曲子真难弹呀,只听过别人弹过几遍,但总是记不住,要是能听贝多芬亲自弹一遍该多好呀!”一个男人的声音,“是啊,要是音乐会的门票便宜点该多好啊”女孩安慰说,“先生别难过了,我也就随便说说罢了!”

贝多芬听完后秒懂,推开房门轻轻地走了进去,这样不打招呼就进去真的好吗?只见茅屋里点了一支蜡烛,昏暗的烛光下男的正在做皮鞋,窗前放着一架古老的钢琴,一位年轻俊美的女孩坐在琴前,她衣衫褴褛、身形消瘦,但面庞清秀。这女孩似乎听见了有人进来,便警觉地转头,贝多芬看到女孩的神情,忽地惊讶,因为她双目失了。

皮鞋匠,从穿着上来看这个进来的人不像是坏人,(咳,他家也没啥可偷的可抢的)便问:“先生您找谁?走错门乎?”贝多芬说:“不,我是给这位女孩弹琴的。”

女孩听到这话,吃惊地连忙起身,把琴凳让给贝多芬。贝多芬坐在琴前,从容地弹起了刚才女孩弹的那首曲子,女孩听得入了神,一曲终了,她激动地说:“您弹的真好啊!您是?难道是贝多芬先生吗?”贝多芬并没有正面回答,“你喜欢听吗?喜欢的话我再弹一曲。”

这时窗外刮进来一股风,把蜡烛吹灭了。月光透过窗子照进了房间,好像一切都披上了银纱,格外美丽。贝多芬凝望着站在他旁边的穷苦兄妹俩思绪万千,借着清幽的月光,弹起了一首宁静优美的乐曲,美妙的旋律犹如涓涓细流缓缓而出。

兄妹俩人静静地听着,仿佛面朝大海,明月初升。微波粼粼的海面上洒满了银色的月光。

月亮越升越高,穿过薄薄的云层照耀下来,顿时海面上起了大风,卷起了大浪。

被月光照耀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拍向岸边……

兄妹俩听着醉了,彼此凝望,此时皮鞋匠看到妹妹被月光照耀的面庞,显得格外美丽。此人此物此景,如同梦中。当他们清醒过来才发现贝多芬早已悄然离开,而刚刚弹奏的那首曲子,是贝多芬即兴发挥之作。贝多芬急忙回到旅店,花了一夜把刚才弹奏的曲子记录了下来。

这就是传世名曲——《月光奏鸣曲》。直到现在,不论是谁,当再次奏响、听到这首《月光》,都能联想到美丽的月色,及这动人的故事

展开阅读全文

篇9:中外名人励志小故事精选

全文共 1254 字

+ 加入清单

1、法国名画家纪雷有一天参加1个宴会,宴会上有个身材矮小的人走到他面前,向他深深一鞠躬,请求他收为徒弟。纪雷朝那人看了一眼,发现他是个缺了两只手臂的残废人,就婉转拒绝他,并说:“我想你画画恐怕不太方便吧?”

可是那个人并不在意,立刻说:“不,我虽然没有手,但是还有两只脚。”说着,便请主人拿来纸和笔,坐在地上,就用脚趾头夹着笔画了起来。他虽然是用脚画画,但是画得很好,足见是下过一番苦功的。在场的客人,包括纪雷在内,都被他的精神所感动。纪雷很高兴,马上便收他为徒弟。这个矮个子自从拜纪雷为师之后,更加用心学习,没几年的工夫便名扬天下。他就是有名的无臂画家杜兹纳。

启示:没有手竟然能成为画家,岂不是很让人无法相信吗?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有排除万难的毅力和恒心,你就能创造奇迹,做到别人做不到的事情。

只要努力、才会出现奇迹。

2、每1个人都有幽默的时候,只是在不要同的地方。就算是周总理,只是在不同的地方。

一位记者问总理:“中国有没有妓女?”不少人纳闷:怎们问这种问题?大家关注着周总理,周总理肯定的说:“有!”接着“中国的妓女在台湾!”这一答,记者哑口无言。其实这是1个圈套,只要总理说:“没有”,一旦你真的这样回答了,就中了他的圈套,他会紧接着说“台湾有妓女”,这个时候(www.t262.com]你总不能说“台湾不是中国的领土”。

美国代表团访华时曾有一位记者说:“中国人很喜欢低着头走路,而我们美国人却总是抬着头走路。” 此语一出,话惊四座。周总理不慌不忙,脸带微笑地说:“这并不奇怪。因为我们中国人喜欢走上坡路,而你们美国人喜欢走下坡路。”

美国官员的话里显然包含着对中国人的极大侮辱。在场的中国工作人员都十分气愤,但又不能在外交场合强烈斥责对方的无礼。如果忍气吞声,听任对方的羞辱,那么国威何在?周总理的回答让美国人领教了什么叫做柔中带刚,最终尴尬、窘迫的是美国人自己。

有的时候的幽默,可以用来玩,也可以用来维护尊严。

3、郭沫若是我国卓越的无产阶级文化战士。他于 1892 年生于四川乐山“绥山毓秀,沫水钟灵”的古镇——沙湾。

郭沫若四岁半便进“绥山馆”读书,在这里度过了8个春秋。郭沫若在私塾先生的训导下,读《唐诗三百首》、《千家诗》等许多古书。因此,他不到七岁,就已能写出满不错的对联和诗词。

郭沫若在少年时代就十分同情家庭困难的同学。有一天,他碰到在乐山太平场读书的好友余童生,只见小余表情沮丧,仔细一问,才知他因交不起学费,被迫退学了。郭沫若心想,小余聪明好学,很有抱负,如今中途辍学,多可惜呀!于是,他温情脉脉地安慰小余说:“别难过,我去找私塾先生求求情,让他免费收下你。”说罢,当场作了一副对联,送给了私塾先生。

谁知,私塾先生接过对联,只看了两眼,就无动于衷地扔到了一边。郭沫若急了,又研墨挥毫,作了一首七绝《怜余童生》:“学海茫茫庭院森,无银不敢拜大成。吾望吾师施恩典,同病相怜应有人。”

私塾先生读了这首情深意切的七绝诗,深受感动,不久就免了余童生的学费,使他得以继续念书。

[中外名人励志小故事精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名人读书的故事

全文共 301 字

+ 加入清单

非常讲究读书方法。他提倡博采众家,说:“书在手头,不管它就是什么,总要拿来翻一下,或者看一遍序目,或者读几页内容。”有拓宽思路,增长知识等好处。对于较难懂的必读书,他的看法就是硬着头皮读下去,直到读懂钻透为止。他还提倡在“泛览”的基础上,选择自己喜爱的书深入研究。在研究中,他主张要独立思考,注意观察与实践相结合,用“自己的眼睛去读世间这一部活书”,“使所读的书活起来。”对看不懂的地方,他认为“若就是碰到疑问而只看到那个地方,那无论看到多久都不会懂。所以跳过去,再向前进,于就是连以前的地方也明白了”。鲁迅十分重视运用“剪报”积累材料。曾说:“无论什么事,如果陆续收集资料,积之十年,总可成一学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现代名人小故事:身残志坚张海迪的传奇一生

全文共 535 字

+ 加入清单

海迪出生在山东半岛文登县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里。5岁时因患病,生活不能自理。但是身残志坚的张海迪没有放弃生命更没有放弃生活,她一面以坚强的毅力与决心同病魔作斗争,一面用勤奋的学习和工作延续生命。

她不仅自学完了小学、中学全部课程,而且还自学了大学英语专业。后来又坚持学习日语、德语、和世界语,翻译了16万字的外文著作和资料。她刻苦学习潜心钻研了《人体解剖学》、《内科学》、《针灸学》等十几种医学书籍。她用学到医学知识和针灸技术,为周围群众治病达一万多人次。她还学过无线电技术、音乐、绘画和书法等多门类知识与学科,以此做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提到80年代没有一个名字比张海迪更深入人心,她影响了中国几代人。

张海迪小时候是一个健康活泼的小姑娘,5岁不幸患了严重疾病,从胸部以下失去了知觉,从此她成了一个高位截瘫的人,站不起来了。

小海迪瘫痪了,人们都认为她这一生只能依靠别人来生活了。可是,小海迪想:我要自立,长大了要为人民做点事,成为一个有用的人。要实现这个愿望,没有知识、没有本领怎么行呢?可是,她又没办法去学校读书,于是,她小小年纪,就立下志向,决心以病床当课桌,自学成才。她开始用识字卡片学习认字,不久,又学会了汉语拼音和查字典。从此,她以顽强的毅力走上了自学求知的道路。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毕加索成名的秘密名人故事

全文共 728 字

+ 加入清单

开创印象派画风的伟大艺术家毕加索。时至今日仍然为人们所推崇,他所作的画是世界各地人们趋之若鹜的珍藏品。可是谁又能想到。这样一位无限风光的大画家,也曾经有过不堪回首的岁月。

毕加索初到巴黎,谁都不认识他。在巴黎夹着一块画布为生的年轻人实在太多了,而画店的老板却大多数只是附庸风雅,在大堂中摆放当时的名家名作。尚未成名的毕加索四处碰壁,贫困潦倒。

他身边只剩下了15个银币。如果再不能卖出自己的画,那他只能离开巴黎回到老家。在巴黎最后的日子里,毕加索孤注一掷,做出了他人生之中最具有转折意义的一次策划。

在这之后的一个月中,整个巴黎的画廊老板都快发疯了。每天至少会有一两个人来画廊转悠,左看右看,却什么都不买。可是临走之前,他们都这样问道:“请问,这里有毕加索的画吗?”

“请问,这里有毕加索的画吗?”无数次的询问,使得毕加索的名字犹如明星般在画商的圈子里炸开了。“谁是毕加索?有谁看过他的画?”人们按捺着激动的心情,四处打探着。直到一个月之后,毕加索带着他那些许久无法卖出的画出现了。

他的出现好比是一场旱灾之后的及时雨。画商们很快将他的画一买而空——于是,这个被巴黎主流画界一直拒绝于门外的艺术家一举成名。

原来,毕加索用那15个银币雇佣了几个大学生,成功地将自己生涩的身份进行了掉转,从而使人们更早地欣赏到了他那天才般的艺术才能。

然而,另外一位伟大的画家梵·高,却苦苦地等待主流画界的接纳,而不得不在饥寒交迫的岁月中向自己开了枪。他的作品,一直到他死后才慢慢地开始大放异彩。

你能说梵·高的作品不及毕加索吗?如今,热爱艺术的人们对这两位大师都投以崇敬而热切的目光,因为他们都在各自的领域做出了最精彩的答卷。可是,我们不能不说,毕加索的人生策划,真正地改变了他一生的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名人励志小故事

全文共 2289 字

+ 加入清单

故事是一种篇幅短小,故事情节简单而又富于哲理的故事,因其每个故事都能给人以启迪,成功做人之道而受到广大读者特别是在校学生的喜爱。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名人励志小故事,欢迎大家阅读!今天继续和小编一起搜集作文素材吧!

1、岳飞学艺

民族英雄岳飞生逢乱世,自幼家贫,在乡邻的资助下,拜陕西名师周桐习武学艺,期间,目睹山河破碎,百姓流离失所,萌发了学艺报国的志向,克服了骄傲自满的情绪。寒暑冬夏,苦练不缀,在名师周桐的悉心指导下,终于练成了岳家抢,并率领王贵,汤显等伙伴,加入到了抗金救国的爱国洪流中。

2、厉归真学画虎

五代画虎名家历归真从小喜欢画画,尤其喜欢画虎,但是由于没有见过真的老虎,总把老虎画成病猫,于是他决心进入深山老林,探访真的老虎,经历了千辛万苦,在猎户伯伯的帮助下,终于见到了真的老虎,通过大量的写生临摹,其的画虎技法突飞猛进,笔下的老虎栩栩如生,几可乱真。从此以后,他又用大半生的时间游历了许多名山大川,见识了更多的飞禽猛兽,终于成为一代绘画大师。

3、沈括上山看桃花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当读到这句诗时,沈括的的眉头凝成了一个结,“为什么我们这里花都开败了,山上的桃花才开始盛开呢?”,为了解开这个谜团,沈括约了几个小伙伴上山实地考察一番,四月的山上,咋暖还寒,凉风袭来,冻得人瑟瑟发抖,沈括矛茅塞顿开,原来山上的温度比山下要低很多,因此花季才来得比山下来得晚呀。凭借着这种求索精神和实证方法,长大以后的沈括写出了梦溪笔谈。

4、徐霞客志在天下

有一天,江边发生了一件怪事,很多人在打捞落水的石狮,却怎么也找不着。这时,一个叫徐霞客的小孩说,只要溯江而上,就能找到石狮。果然石狮找到了,大家都赞誉这个聪颖的小孩。原来他就是长大后成为伟大地理学家、旅行家的徐霞客。

5、华佗拜师学艺

华佗,字元化,东汉末年、三国时期沛国(今安徽亳县)人,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医学家。华佗发明的“麻沸散”,是一种很有效的全身麻醉1药,比西方的麻醉1药要早一千六百年左右,华佗对世界医学的贡献非常巨大。不要以为华佗一生下来就是神医,华佗小时候学医,经历了千辛万苦。

6、邓亚萍:苦练球技

众所周知,邓亚萍从小就酷爱打乒乓球,她梦想着有朝一日能够在世界赛场上大显身手。却因为身材矮小,手腿粗短而被拒于国家队的大门之外。但她并没有气馁,而是把失败转化为动力,苦练球技,持之以恒的努力终于催开了梦想的花蕾——她如愿以偿站上了世界冠军的领奖台。在她的运动生涯中,她总共夺得了18枚世界冠军奖牌。邓亚萍的出色成就,不仅为她自己带来了巨大的荣耀,也改变了世界乒乒坛只在高个子中选拔运动员的传统观念。

7、希拉里:有领导能力的小姑娘

伶牙俐齿?勇敢智慧?咄咄逼人?人们对希拉里似乎总是褒贬不一,但有一点你无法否认,她绝对是世界第一流的女政治家。希拉里丝毫不比老公克林顿逊色,她不仅从小成绩优秀,出类拔萃,还表现出了极强的领导和社交能力。

希拉里出生于芝加哥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4岁时的一件事锻炼了小希拉里坚强的意志和决断力。当时,社区中有个霸道的小女孩总是欺负希拉里,希拉里很害怕,泪流满面地向母亲诉苦。母亲告诉希拉里,若遭到欺负,就一定要毫不畏惧地还击。小希拉里的确这样做了。此后,希拉里天赋的领导才能日渐显露,她身旁很快聚集了一大帮孩子。

8、贝克汉姆:从“赌局”中领悟父亲的良苦用心

有谁统计过,贝克汉姆在球场上到底吸引过多少人的目光?每当这位世界顶级球星的身影出现在球场,无数的尖叫声立刻响遍全场,相机快门也闪个不停。小贝从3岁就开始踢球,尽管那时还是“玩”球多于“练”球,但父亲一直苦心培训他,顽皮的他渐渐奠定了对足球事业的热爱。

上小学时,小贝跟父亲之间甚至还约定了一个常规“赌局”:如果小贝能站在禁区边不助跑射门,每次把球踢中门柱,就能从父亲那儿赚到50个便士。总是赢到零花钱的小贝很开心,直到长大成人后他才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

9、米契尔的励志小故事

有个人,在他的一生中遭受过两次惨痛的意外事故。

第一次不幸发生在他46岁时。

一次飞机意外事故,使他身上65%以上的皮肤都被烧坏了。在16次手术中,他的脸因植皮而变成了一块彩色板。他的手指没有了,双腿特别细小,而且无法行动,只能瘫在轮椅上。

谁能想到,6个月后,他亲自驾驶着飞机飞上了蓝天!

4年后,命运再一次把不幸降临到他的身上,他所驾驶的飞机在起飞时突然摔回跑道,他的12块脊椎骨全部被压得粉碎,腰部以下永远瘫痪。

但他没有把这些灾难当作自己消沉的理由,他说:“我瘫痪之前可以做1万种事,现在我只能做9000种,我还可以把注意力和目光放在能做的9000种事上。我的人生遭受过两次重大的挫折,所以,我只能选择不把挫折拿来当成自己放弃努力的借口。”

这位生活的强者,就是米契尔。

正因为他永不放弃努力,最终成为一位百万富翁、公众演说家、企业家,还在政坛上获得一席之地。

10、莫扎特:一个天资聪慧的神童

莫扎特被公认为音乐史上的神童,他很早就显露出了在音乐方面的非凡天赋和卓绝才能。从莫扎特的童年中,你能看到一个孩子对待音乐的积极心态,对艺术事业的执著追求。虽然不能人人皆为天才,但对广大孩子来说,“神童莫扎特”绝对是具有传奇色彩、又值得学习的好榜样。

小时候,莫扎特常常走到钢琴前面,按着琴键细听,并努力弹出他曾经听到过的音乐。一次,莫扎特的父亲和朋友一起回家,看到4岁的莫扎特正坐在桌旁写东西。父亲问他在干什么,莫扎特说他正在写钢琴协奏曲。父亲把五线谱纸拿过来一看,激动得流出了眼泪,他对朋友说:“你看,他写的这些又正确又富有意义啊!”天资加上勤奋和用心,这就是神童莫扎特!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哲理励志的名人故事:总对自己“吼一嗓子”

全文共 1331 字

+ 加入清单

单田芳很早就出名了。那还是在上世纪60年代初,他年纪轻轻的,就住上了小洋楼,骑上了凤凰牌自行车——这车可不亚于当今的小汽车,平日也总是趾高气扬的。这很遭人嫉妒。“文革”一来,他可就倒了大霉,他被打成了现行反革命,下放到农村被管制劳动。

一天,单田芳来到村前的小河边,他向着河水对自己“吼了一嗓子”:“单田芳,你有今天,活该!”这一吼,似乎让他吼上了瘾。

1979年,单田芳被平反,时年44岁的他重新回到了阔别10年的三尺书台。很快,单田芳坐进了鞍山市广播电台的录音棚。接着,他从东北拥书入关,接二连三地推出了长篇评书《明英烈》《三国演义》《白眉大侠》《水浒传》《三侠五义》等,可以说当时整个中国无不为他嬉笑怒骂的东北方言所折服。当时他还是单位的一位负责人。

他想自己可以吃上一碗安稳饭了。就在他又有些洋洋得意时,单田芳对自己又“吼了一嗓子”:“不可安于现状,要砸烂自己的‘铁饭碗’,去做一名文化个体户!”

这年单田芳50岁,他办了提前退休手续,开始挑旗单干。此时,单田芳与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合作出版了《三侠剑》等评书作品后,于1993年,他的近代历史评书《百年风云》又在各个电台热播。这种钱也没有少挣,想去哪儿就去哪儿,爱干啥就干啥的日子让他感到无比惬意。

正在他心满意得之际,单田芳又对自己“吼了一嗓子”:“你不要总想着待在鞍山老家自在,要移师北京,去干一番更大的事业!”

在一次活动中,正好有供职于《北京青年报》的肖建陆对他说:“单老,您老的书迷数以亿计,不如我们合作成立一家文化艺术传播公司,包装您的评书作品,绝对市场广阔!”肖建陆的话正合单田芳的心意。1995年夏天,北京市单田芳艺术传播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挂牌营业。

老天爷大约总喜欢考验人,他们公司的第一单生意就做砸了。公司投资录制的单田芳的评书盒带鲜有人问津。投入了一定资金的北京广播学院视听中心觉得公司前景堪忧,于是立即撤股。

单田芳对也入了股份的肖建陆说:“公司就剩我俩了,还有啥突围的好办法吗?”肖建陆似乎早就考虑好了:“单老,可以将您的传统评书改编成电视剧。”

这可是一种很有前途然而风险也更大的尝试。单田芳负责剧本,肖建陆张罗资金。剧本好办,单田芳的脑子里有的是东西,可资金难求,因为这种投资不是一个小数目。终于有一位是单田芳的“粉丝”的房地产公司的老板愿意投资300万元。

他们常常日以继夜地连轴转,通过一年多的苦干,先后拍摄出了《风尘豪客》《山河泪》两部电视连续剧。初涉影视圈的他们终究只是门外汉,因“行业壁垒”,片子的销售一时竟成了“老大难”,公司入不敷出。

可单田芳并没有退缩之意。通过苦苦摸索,两三年后,他们的公司终于有了转机。5年后,他们找到了既适合自身也适应市场的经营模式。从2000年开始,公司每年上缴利税多达100多万元。

如今,年逾70的单田芳俨然成了一位财大气粗的阔老板。可他并不满足,他说,在前进的道路上,总不要忘记对自己“吼一嗓子”,要回归自己的评书事业,要在评书上为中国人民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对自己“吼一嗓子”,是对自己的一种解剖,是对“昨日之非”的一种坚定的告别,展示出的是勇于进取、敢于开拓的精神与风范。

一个总能对自己“吼一嗓子”的人,那种清脆而又激越的吼声会让他青春永驻、前途宽广。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名人哲理故事

全文共 442 字

+ 加入清单

《关于牛顿忘我工作的故事

牛顿每一天除抽出少量的时刻锻炼身体外,大部分时刻是在书房里度过的。一次,在书房中,他一边思考着问题,一边在煮鸡蛋。苦苦地思索,简直使他痴呆。突然,锅里的水沸腾了,赶忙掀锅一看,“啊!”他惊叫起来,锅里煮的却是一块怀表。原来他思考问题时竟心不在焉地随手把怀表当做鸡蛋放在锅里了。

还有一次,牛顿邀请一位朋友到他家吃午饭。他研究科学入了迷,把这件事忘掉了。他的佣人照例只准备了牛顿个人吃的午饭。临近中午,客人应邀而来。客人看见牛顿正在埋头计算问题,桌上、床上摆着稿纸、书籍。看到这种情形,客人没有打搅牛顿,见桌上摆着饭菜,以为是给他准备的,便坐下吃了起来。吃完后就悄悄地走了。当牛顿把题计算完了,走到餐桌旁准备吃午

饭时,看见盘子里吃过的鸡骨头,恍然大悟地说:“我以为我没有吃饭呢,我还是吃了。”

哲理:这些故事究竟是真是假,并不关重要,但是证明了牛顿是一个怎样沉思默想,不修边幅,虚己敛容的人,他对科学极度的专心,总是想着星辰的旋转,宇宙的变化,而进入了忘我的境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从一粒米的成功王永庆名人故事

全文共 1099 字

+ 加入清单

[导读]王永庆成功的例子说明,不要以为创造就非得轰轰烈烈、惊天动地。把一粒米这样细小的工作做好同样也是一种创造。

王永庆早年因家贫读不起书,只好去做买卖。16岁的王永庆从老家来到嘉义开一家米店。

那时,小小的嘉义已有米店近30家,竞争非常激烈。

当时仅有200元资金的王永庆,只能在一条偏僻的巷子里承租一个很小的铺面。他的米店开办最晚,规模最小,更谈不上知名度了,没有任何优势。在新开张的那段日子里,生意冷冷清清,门可罗雀。

刚开始,王永庆曾背着米挨家挨户去推销,一天下来,人不仅累得够呛,效果也不太好。谁会去买一个小商贩上门推销的米呢?可怎样才能打开销路呢?王永庆决定从每一粒米上打开突破口。

那时候的台湾,农民还处在手工作业状态,由于稻谷收割与加工的技术落后,很多小石子之类的杂物很容易掺杂在米里。人们在做饭之前,都要淘好几次米,很不方便。但大家都已见怪不怪,习以为常。

王永庆却从这司空见惯中找到了切入点。他和两个弟弟一齐动手,一点一点地将夹杂在米里的秕糠、砂石之类的杂物捡出来,然后再卖。一时间,小镇上的主妇们都说,王永庆卖的米质量好,省去了淘米的麻烦。(励志文章)

这样,一传十,十传百,米店的生意日渐红火起来。

王永庆并没有就此满足。他还要在米上下大功夫。那时候,顾客都是上门买米,自己运送回家。这对年轻人来说不算什么,但对一些上了年纪的人,就是一个大大的不便了。而年轻人又无暇顾及家务,买米的顾客以老年人居多。王永庆注意到这一细节,于是主动送米上门。这一方便顾客的服务措施同样大受欢迎。当时还没有“送货上门”一说,增加这一服务项目等于是一项创举。

王永庆送米,并非送到顾客家门口了事,还要将米倒进米缸里。如果米缸里还有陈米,他就将旧米倒出来,把米缸擦干净,再把新米倒进去,然后将旧米放回上层,这样,陈米就不至于因存放过久而变质。王永庆这一精细的服务令顾客深受感动,赢得了很多的顾客。

如果给新顾客送米,王永庆就细心记下这户人家米缸的容量,并且问明家里有多少人吃饭,几个大人、几个小孩,每人饭量如何,据此估计该户人家下次买米的大概时间,记在本子上。到时候,不等顾客上门,他就主动将相应数量的米送到客户家里。

王永庆精细、务实的服务,使嘉义人都知道在米市马路尽头的巷子里,有一个卖好米并送货上门的王永庆。

有了知名度后,王永庆的生意更加红火起来。

这样,经过一年多的资金积累和客户积累,王永庆便自己办了个碾米厂,在最繁华热闹的临街处租了一处比原来大好几倍的房子,临街做铺面,里间做碾米厂。

就这样,王永庆从小小的米店生意开始了他后来问鼎台湾首富的事业。

最终:他把台湾塑胶集团推进到世界化工业的前50名。(名人故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曾是个疯狂妈妈名人故事

全文共 4993 字

+ 加入清单

20xx年9月初,由宁财神导演、编剧的《龙门镖局》展开新一轮播出浪潮之际,剧中女主角、盛秋月的饰演者袁咏仪接受了笔者的采访。利落短发、一身素黑衣服,没有化过妆面容却几无瑕疵,年过四十的袁咏仪,依然不负她“靓靓”的美称。

普通话说得很好,笑起来很大声,兴致一高就会和第一次见面的人勾肩搭背,看谁不顺眼也会立马指出来。笔者面前的袁咏仪,还有那个嚷嚷着“一刀斩到你桃花开”的盛秋月的影子。问现实中的她,和盛秋月是否有相似之处?袁咏仪沉静片刻后大笑:“我可是公认的绝世好妈妈!”顿了顿,她说,“但是,我刚当妈妈那阵,倒是也像盛秋月一样疯狂和彪悍。”

20xx年,袁咏仪生下了和张智霖的爱情结晶:儿子张慕童。经受十月怀胎的种种艰辛,而且还因此身材爆肥的袁咏仪,曾多次向张智霖抱怨高龄怀孕太辛苦,咬牙切齿说,孩子一生下来,她就马上减肥然后去拍戏。但儿子出生后不久,经纪人去医院看她,袁咏仪却说:“从此以后,我的工作就是当妈妈,一分一秒也不会离开儿子,别想我给你挣钱了!”为了儿子无限期休假不再拍戏,袁咏仪差点和经纪人解约。

当然不演戏对袁咏仪来说没什么,因为张智霖答应会养她和儿子。只是,让张智霖做梦都没想到的是,生下孩子后的袁咏仪性情大变,让他无法忍受,以至于主动提出了离婚。

虽然信心满满要带孩子、陪伴孩子长大,但生完孩子后,身材爆肥、天天待在家里足不出户的袁咏仪,变得特别敏感多疑,得了产后抑郁症。张智霖开玩笑说“你好肥”,换作以前,袁咏仪会一笑而过。但是现在,她却暴跳如雷,悲哀地想东想西,然后对张智霖抱怨:“我这么肥是为了什么?你怎么能嫌弃我?”诉苦、责骂、哭泣地闹腾半天,如果张智霖有半句反驳,她的坏情绪就会卷土重来。

袁咏仪是剖腹产,生完孩子后在床上躺了一星期。让张智霖把孩子抱给她看,可他却不知所措地愣在原地,根本不敢抱。他对她解释道:“突然多出个孩子,我很不适应,不知道该怎么办?”这番话,自然又会遭到袁咏仪的一通责骂。她把儿子视为宝贝,可以一天一夜不睡觉地看着他。可老公却对自己说:孩子是“多出来”的,他很不适应!从那以后,张智霖只要说到“儿子”,袁咏仪会马上挤兑他:“是多出来的,你还是别管孩子好了!”

儿子一个多月大时,袁咏仪去冲奶,让张智霖把儿子从小床上抱起来。他踌躇了半天,弯腰去抱孩子,但一不小心,儿子却从襁褓里掉了出来,幸好小家伙掉在床上并无大碍。但袁咏仪却疯了似的跑过去,一把推开张智霖,然后抱起了儿子,说:“张智霖,你以后再也不能碰我的儿子了!”张智霖既委屈又惊讶:“儿子也是我的,再说我也没摔着他!”但袁咏仪手一挥对他说:“滚出去!”

她不仅不让张智霖碰儿子,双方的家人和朋友,谁也不能碰儿子。“直到有一天,我妈说我的世界里,好像再也装不下其他任何人了。装不下自己的父母没关系,但是不能把爱人完全踢出去。”可那时的袁咏仪根本不当回事,哪个女人做了母亲不是像她这样,疯狂地爱着保护着自己的孩子?

除了不让别人接触儿子,在教育问题上,袁咏仪也坚持自己的观念。她想起自己小时候,犯错后,妈妈会从书包里拿出所有的书,让她双手托书,平举15分钟;她贪玩看电视,妈妈就会让她背对电视,把她喜欢的节目开得很大声。母亲的这种教育方式,直接影响到袁咏仪对儿子的教育。儿子6个月大时,她已经安排他“上学”了,请了专门的家教,每天55分钟给儿子讲故事、放音乐。张智霖说:半岁的孩子就“上学”太夸张了。袁咏仪却坚持:“半岁的孩子也是人,我希望把他培养成一个优秀的男人,你不要管!”

从此,袁咏仪把张智霖从儿子的世界里完全排斥出去,也把他从自己心里踢了出去。儿子8个月大时,张智霖对袁咏仪说:“我们分手吧。你现在的样子让我害怕,而且,你已经不爱我了”。

“你怎么会有这么奇怪的想法?我不爱你,会和你恋爱那么多年,还为你生孩子吗?”袁咏仪歇斯底里,想起两人这些年走过的风风雨雨,哭得不能自抑。

袁咏仪与张智霖是香港娱乐圈的模范夫妻。1992年,两人在北京拍摄《边城浪子》,感情从戏里走到了戏外。恋爱多年一直感情甜蜜,袁咏仪认定了张智霖就是携手一辈子的人。但转眼两个人都30岁了,张智霖却从未提过结婚。袁咏仪忍不住,上演了“女求男”的戏码,2001年某天突然问张智霖:“我们俩谈了这么久的恋爱,是不是该结婚了?”张智霖想了想,说:“我不想结婚,哪里有时间结婚?”

这个回答让袁咏仪委屈尴尬,朋友见她很受伤,就建议她,好好想想,是否要离开这个不愿娶你的男人。她想了几天后,说:“离开他,我也未必会再恋爱,即使再恋爱了,也未必能结婚。那就再等等看吧。”但她并没有等太久。

因为袁咏仪并不知道,这一次她“求婚”时,张智霖其实正考虑结婚。当时他说没时间结,是想看看袁咏仪的失望表情。不久以后,她去新加坡探班,张智霖在浴缸里撒满了玫瑰花,然后突然拿出一个小盒子。袁咏仪激动地打开盒子,却发现里面只是一对珍珠耳环。失落可想而知,袁咏仪不情愿地说了“谢谢!”

张智霖问:“不开心吗?”袁咏仪不看他,说:“哪有。”“那这个可以吗?”他再次递来一个盒子,打开,是一枚戒指。“但他没有下跪,也没有求婚,他本来就是个一点都不懂得浪漫的男人。但有戒指就够了,况且他一直包容我的坏脾气,重要的是,他很帅!”担心自己嫁不掉的袁咏仪,很爽快地答应了张智霖的求婚。

不久,两人在美国登记结婚。婚后的日子和结婚前没什么两样,两人都忙着事业,聚少离多,难得见上一面。但是每天,袁咏仪都会给张智霖打电话、发短信,叮咛、问候,诉说想念。两人在一起时,制造浪漫气氛或者小惊喜的,也多是袁咏仪。常常有人说,张智霖之所以一直逆生长,成为香港演艺圈的“不老神话”,是因为他有一个像妈妈宠着、爱着他的妻子。

但是为什么,当她做了母亲,就突然变成了一个眼中只有儿子,完全将丈夫置之度外的“疯狂”妈妈了呢?正是因为袁咏仪眼中只有儿子的疯狂和不可理喻,让张智霖对爱情产生了失望和畏惧。他提出“离婚”让袁咏仪震惊又难过,从相识到孩子出生,两人在一起携手走过了15年风风雨雨,期间袁咏仪提过分手。这一次,是张智霖头一次提出分手。

哭过之后,袁咏仪突然在心底问自己:“还爱他吗?”答案是肯定的,她当然还爱他。这个处处包容自己,每次她大吵大闹都在一旁沉默不语地看着她的男人,袁咏仪不想放手。想到这里,她把孩子托付给母亲,然后约张智霖出去坐坐。“对不起,老公,我错了。我有很多问题,但是,你也有你的问题。我们从今天起,好好地一起解决我们的问题好吗?”袁咏仪说,她知道夫妻要维系感情,最重要的是沟通、理解和相互宽容。妈妈告诉过她:“只有好太太才能成为好母亲。”袁咏仪还对张智霖保证,从现在起,她会一一改正自己。

袁咏仪改变的第一步,是开始让家人接触儿子。她手把手地教依然还不敢抱孩子的张智霖,只要他有空,就拉他一起陪孩子玩。“只要你用对儿子说话的语气和我说话,什么问题都没有了。”张智霖对她说。袁咏仪突然豁然开朗,把老公也当成孩子来对待,不就两全其美了吗?

在袁咏仪的悉心调教下,张智霖很快就会带孩子了,而且随着儿子一天天长大,牙牙学语、蹒跚学步,一天天地更像他,张智霖自己也变成了特别黏儿子的爸爸。孩子一岁半时,身材已经恢复到怀孕前状态的袁咏仪,趁张智霖休假在家的空当,接拍了电视剧《沧海一粟》。在横店拍了两个多星期,袁咏仪开始疯狂地想念儿子。剧组同事常听到她拍戏之余念叨“很快的很快的”,原来是在安慰自己:戏很快就拍完了,可以回家看儿子了。一个月后回到家,看儿子张开双臂朝自己跑过去,不停地叫着“妈妈、妈妈”,袁咏仪的心都要化了。

那一刻,她突然问张智霖:“接下来,我可以不再拍戏,直到孩子不需要我吗?好戏年年都会有,孩子的童年却只有一次。”张智霖说:“但是,我希望你是个理智的妈妈,同时也不要忘记这个家还有个男人叫张智霖。”

袁咏仪的父亲是警官,从小对她和哥哥、姐姐都很严厉。所以她在儿子面前也是“严母”,做错事就惩罚、吃饭必须自己来而不能让大人喂、不能用哭闹要挟大人等等,决定做全职妈妈的袁咏仪给儿子列了很多规矩。

但是,张智霖对儿子却严格不起来。“儿子做错事了,我让他去教训,他会蹲下身来,轻声说:不能这样哦。我教训儿子时,提醒他配合一下,但结果是我对儿子发飙,他依然温柔地说:不能这样哦。”袁咏仪说,儿子一点都不怕爸爸,因为爸爸一点原则都没有。“比如我每周日都会替儿子安排,周一到周五每天都要做什么,我老公有时就说想带儿子去玩,儿子就问我能取消吗?我说不行,这是你早就答应妈妈要完成的责任,所以一定要去做。”

在儿子眼中,妈妈严格得让他畏惧,爸爸才是永远不发脾气的温暖港湾。所以,袁咏仪和张智霖吵架时,儿子总护着爸爸。但让她欣慰的是,儿子平常黏爸爸,但碰到害怕的事,总是第一个找妈妈。对儿子而言,妈妈就是保镖,是小小的他能找到安全感的保护伞。

听到家人和朋友夸赞儿子时还夸她:“你很了不起,培养出一个很好的儿子!”袁咏仪也会“谦虚”:“其实我老公也有付出,在教育儿子方面,他唱白脸我唱黑脸,他是慈父我是严母。没有他的付出,儿子不会这么优秀懂事!”

她一天天陪伴和见证儿子长大的同时,自己也改变了很多。做妈妈之前,袁咏仪的性子很直,对谁有意见就会直言不讳,因此得罪了很多人。但现在的袁咏仪婉转、玲珑了许多。以前她喜欢到处旅行、购物,尤其喜欢买车,但做了母亲后,袁咏仪非常“抠门”。她不再喜欢购物,而是很有计划地存钱,为儿子将来留学、谈恋爱和结婚做准备。袁咏仪和很多普通妈妈一样,希望能为儿子多攒钱,让他的未来可以幸福无忧。

袁咏仪说,如果没有经历张智霖提出分手那件事,她可能永远都不会意识到:做了母亲后,不能忘了身边还有个男人。为了不让张智霖吃醋,觉得自己被妻子忽视,每隔一段时间,袁咏仪都会专门“讨好”他:带他出去吃好吃的、给他买一样他早就想买的价值不菲的东西。而原来总觉得老公不浪漫,也不轻易被感动的袁咏仪,现在会觉得,张智霖开车带她和儿子去吃个大排档,也是很浪漫快乐的事。

在袁咏仪的精心陪伴和照顾下,慕童渐渐长大了。他开朗乐观、聪明礼貌,而且小小年纪就非常有爱心和责任心。比如袁咏仪曾叮嘱他:“和妈妈出去时,有人拍照你要用手挡着脸。因为拍照的叔叔都是坏人。”但是后来有人拍,小家伙却主动面对镜头,人家照完还说“叔叔拜拜!”他对妈妈说:“他们不是坏叔叔,他们都有对我说‘拜拜’。这世上没有那么多坏人!”从那以后,袁咏仪不再刻意让儿子躲避镜头,也不再为了儿子被拍和记者吵架。

转眼,儿子马上就要上小学了。他开始不再那么黏妈妈,有时会因为要和朋友聚会而不愿意和妈妈在一起。“我渐渐地显得多余了,和儿子也没有了之前那么多的共同语言。这让我开始考虑,是不是可以重新做自己了。”袁咏仪说,在亲自为儿子物色了不错的小学后,她决定复出。

朋友说:“儿子成长中的最重要阶段,你都没有错过,是时候继续追求自己的梦想了。”袁咏仪对经纪人说,接戏有两个条件:剧本好、喜剧。当了母亲后,不能再去接那种整天愁眉苦脸、哭哭啼啼的戏了,袁咏仪担心自己会把坏情绪带回家让儿子看到。她希望儿子看到妈妈演的戏是正面的、开心的,而等他慢慢长大了,完全看得懂电视和电影了,再考虑去接其他的角色。而这,也是袁咏仪最终接拍《龙门镖局》的主要原因。

《龙门镖局》热播时,慕童已是小学一年级的学生了,在学校,他是公认的英俊聪明、善良又有爱心的孩子。袁咏仪欣慰地说:“我从没有想到我这个疯狂妈妈,会把儿子培养得善良和大气。而我作为妈妈的任务,也终于完成了大半。”

问现在的袁咏仪,最大的幸福是什么?她脱口而出:“和儿子在一起的时光。不是,是和儿子、老公在一起的时光。”尽管,一家三口在一起时,儿子和老公常常会联合起来“对付”她。换成以前,袁咏仪肯定会委屈、落泪甚至大哭大闹。但现在,她觉得幸福满满。在她眼中,丈夫和儿子都是她的孩子。而一个人管两个“儿子”,像《龙门镖局》里的盛秋月一样,靠疯狂和发飙是做不来的。理智、智慧和耐心,是袁咏仪的“妈妈经”。

《龙门镖局》热播时,7岁的儿子慕童天天都会上网追着看。看完后他问妈妈:“妈妈你是不是很有名?你是不是拿过很多奖?”袁咏仪告诉他:“我和你爸爸,常常会去演某个人,然后以那个人的形象出现,是我们饰演的某个人很有名,我们只不过从事了一份常常会上电视的职业。当然,妈妈也拿过一些奖,但是,你才是妈妈最好的奖杯!”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名人惜时读书的故事

全文共 597 字

+ 加入清单

贾岛之所以成名,却并非由于他的英雄气概,而是由于他的苦吟。人们最熟悉的“推敲”的典故,便是出于此公身上。毫无疑问,写“僧敲月下门”当然比“僧推月下门”的句子要好得多。这几乎已经成了讲究炼字的一个最寻常的例证。可是,懂得这样一些起码的文字“推敲”的技巧,难道就可以称得起是一位苦吟的诗人了吗?问题当然不是这么简单。否则,成为一个大诗人也太容易了。

贾岛的苦吟,实际上是在炼意、炼句、炼字等方面都用了一番苦工夫。而这些又都是与作品的思想内容和时代性分不开的。首先我们看到贾岛非常用力于炼意,因而他的作品具有引人入胜的意境。如果写一首诗而意境不佳,味同嚼蜡,叫人读了兴趣索然,那就不如无诗。有了好的意境,然后还必须保证这种意境能够在字句上充分表达出来。

贾岛的每句诗和每个字都经过反复的锤炼,用心推敲修改。但是到了他写成之后,却又使读者一点也看不出修改的痕迹,就好像完全出于自然,一气呵成的样子。由此可见,所谓苦吟只能是从作者用功的方面说的,至于从读者欣赏的方面说,却不应该看出作者的苦来。

贾岛有许多作品都可以证明这一点。例如《渡桑干河》的诗写道:“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无端更渡桑于水,却望并州是故乡。”这首诗的意思很曲折,而字句却很平易。这样就显得诗意含蓄,使读者可以反复地咀嚼它的意味。如果多用一两倍的字句,把它的意思全都写尽,读起来就反而没有意思了。在贾岛的作品中,象这样的例子太多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最动人的篇章的名人故事

全文共 1157 字

+ 加入清单

编辑荐:报国衷心天可见,力求为此奋终生。如今壮心未酬尽,归去天涯何为伤。

也不知道他有多少个夜没有睡下,也不知道在他的心中面对这样的结果他是怎样的去思考和所做,也不知道他是否这时会明白他的爱被谁人所关注和爱戴。

是该好好的大量一下自己 的处境,不要让自己再次陷入这艰难的境地,你知道吗?你看上次,如果不是他的搭救,你现在还能在这里吗?你从开始起就没有考虑你的亲人和好友,在你看来是不是所有的人都会背叛你呢?你不放心其他人就一个人独来独往,你习惯了,你自由了,你放肆了;酒喝够了就倒掉,文章写好了就撕掉,你是不是再跟自己怄气呢?是呀,谁不恨这个时代,这个让人又爱又恨的现象,你爱这个社会的风气,好歹有一个还算有良心 的帝王,可恨就在这些庞大的小人集团,时不时就策划谋害忠臣的阴谋。

你想一心报国,你想一心衷心为这个国家的建设做出自己的微薄之力,你更想把这个国家的人民都过上安居乐业的日子而奋斗终生,你是无怨无悔的。我明白你的心思,你的妻子更不止为你的这个想法以及你的行动而全力的支持着你,你也一并感动过,哭泣过;你对你的妻子从开始就是忠心耿耿,始终唯一。你们二人不弃不离的陪着对方,相濡以沫。就在这时,也不知道是谁揭发的你,你被小人陷害,打入天牢,你的妻子也在为你,奔亲托友。

你面对着墙壁,话不成声,我知道你委屈,我知道你有太多的话要说,也知道你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天下 的苍生不是吗?你的爱,你的心,你的故事,在你看来所有的一切都在背叛你自己,这时你的妻子为了你的事情而遭人陷害,你接到消息后哭的像个泪人一样,仿佛整个世界都塌陷了,你就像失去了精神支柱,从今以后你就想换了个人似的,在别人看来你就是疯了,那些小人看到你这般模样,就放了你,留你也没用呀,在监狱中,找你好几次问话你都没有办法回答,那些人也许良心发现,就放了你。

你真的疯了吗?

你一个人又傻傻的走向回家的路上,你步伐蹒跚的走着,我知道你并没有疯,只是你现在彻底的失望了,真的失望了,看着路边的风景,心中一阵阵的凄凉,如今就剩自己一个人了,这次真的就剩自己一个人了。

推开门,看到家中已脏乱不堪,灰尘已经厚厚的堆积着。哎,默默的走到书桌前,拿起自己最喜欢的笔把这一程的辛酸记叙下来,因为他唯独用文字才能把苦闷的心整理好,此刻,他思维万千,想到妻子,流泪满面,感动不已,想起了这整整五十三年的历程,想到这个王朝,想到此刻此景,想到了跟他一样的志同道合的挚友,你无话可说。外面的夕阳不知什么时候已落下,蒙蒙的天空透着凄凉,透着哀愁,表明着自己的心;

报国衷心天可见,力求为此奋终生。

如今壮心未酬尽,归去天涯何为伤。

写着写着,心中有一丝的悲哀,他突然感觉到自己困了,他呆呆的看着窗外,不知何时他已熟睡了,他此时真的困了,那就让他好好睡一觉 吧?!那我们就不要打扰他了,嘘……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一根手指撑起美丽人生的名人故事

全文共 3247 字

+ 加入清单

2007年12月23日,风华正茂的平面设计师王甲被确诊为“渐冻人症”(肌肉萎缩侧索硬化症),这是与癌症并称的绝症,世界知名的科学家霍金就罹患此症。

王甲发病两年,先是说话模糊,进而失声以至吞咽困难,从左手握不紧杯子、步履艰难,逐渐扩展到右半身失去力气、全身肌肉萎缩……虽然承受犹如被逐渐冰冻的痛楚,但凭着一根力量尚存的手指,王甲坚守着挚爱的设计创作。

病着的穷人精神的富翁

在阳光弥漫的小房间里,王甲正聚精会神地观看心爱的NBA球赛。消瘦的身体几乎全部陷在座椅里,脚上一双红色的耐克鞋格外醒目。对面的墙壁上贴着几幅王甲患病前的照片,阳光俊朗。一幅海滩上的留影更有些炫耀地露出健硕的肌肉。

而此时王甲骨骼支棱的脸上,瘦得只剩下两只黑亮的眼睛,就靠着眼睛的眨动,我们开始了最简单的对话。聊到冬运会,“喜欢周扬吗?”王甲眼睛瞬时一亮,“东北老乡呢。”眼睛用力一眨,自然流露出对家乡人的骄傲。随口讲个笑话,王甲第一个笑了起来,愉快的神情让人很难想象面前的他是位绝症患者。

正聊着,王甲忽然开始不断地眨眼。母亲一次次猜测着,但仅凭眼神怎么也无法猜透他的用意。父亲也加入进来,一次次尝试,直到看到王甲眼皮上方不自主地抽动,母亲方明了,儿子是痒痒了。她一边给儿子搔痒,一边心疼地解释:“这是中药的副作用,前些日子满身都起了湿疹,那罪遭大了。”

终于,眼部的皮肤又舒展开了,王甲深深地叹了口气,有些歉意地看了妈妈一眼。

日常生活的每一件事已然成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曾经几分钟就能轻松做好的一个设计更如悬崖高耸。头脑中那些精妙的图像、细腻的色彩,还有语言都难以精确传达的种种意蕴,只能靠眼神一点点示意鼠标移动到合适的位置,眨眼为“是”,不动则是“否”。千百次地猜测确认。当倾尽全力也无法将设计落实,王甲会紧紧咬牙,胸腔起伏,喉咙呜呜作响,如困兽犹斗。

就这样艰难地坚持着,王甲在病中完成各类设计作品近百件,见证了这个沉默的、重病着的青年内心涌动的社会关怀。他为5·12地震设计的两幅公益海报《泪》和《中国的脊梁》,被一家杂志选用。尽管生病后本不富裕的家庭经济更加窘迫,但王甲还是选择将赢得的3000元稿酬全部捐给了灾区。

一张站票开启“北漂”生涯

曾经,他是怀揣梦想、只身闯荡北京的“北漂”青年。2005年,一张站票,十多个小时的颠簸后,东北师范大学平面设计专业大三学生王甲来到首都寻觅实习和工作的机会。他只带了一个小包和不多的现金,就凭着初生牛犊的一股冲劲儿和年级第一的专业成绩,仅用3天时间就在一家知名的设计公司找到了工作。

在一间不足5平方米、楼梯犄角的三角形简陋地下室里,王甲开始了忙碌的“北漂”时光。从自在的大学生活一头扎进陌生艰苦的环境,王甲却觉得那段日子充实而愉快。

2006年6月,回校完成毕业设计后,王甲在2000人的面试中脱颖而出,进入中国印刷总公司的设计部工作。正是这个月,英国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在人民大会堂进行了“宇宙的起源”主题讲座。彼时,谁也不会想到这位天才物理学家患有的罕见疾病,与这个大男孩儿会有什么联系。

“他精力充沛,又追求完美,为了一个满意的设计可以说是不顾一切,通宵加班都是常事,常常一宿没睡早上用冷水洗把脸就又开始工作。”同事兼好友肖晋兴回忆道。在很多同事眼中,王甲属于单位很“醒目”的一位,有些“臭美”,衣着讲究,打篮球、踢足球都是健将级别的。同事陈普一次去王甲租住的房子,没有窗户的小房间里,王甲弹着吉他的迷人歌声让他印象格外深刻。

王甲身上也盛满了80后“北漂”的迷惘、奋斗和梦想。他曾在一年里搬了几处地下室,每天早晚都要在高峰时段拥挤的地铁里消耗不短的时光,努力想为父母搏一个更好的生活却难免有些急躁,对于爱情也是期待又抗拒。

幸运的是拥有一份心爱的工作,“一个鼠标,一杯茶,一支画笔,一个空白的本子,在一个看得见又摸不着的世界里打拼,在没有颜料的画室里进行创作,每天都觉得自己很匮乏,又很充实”。中国印刷总公司曾在法兰克福书展备受好评的中国风展厅、北京市卫生局曾贴满大街小巷的“预防流感接种疫苗”温情招贴都是他的得意之作。他还主持设计了中国印刷博物馆的数字馆。

像男人一样战斗下去

认识王甲的人,一开始都无法相信健壮如牛的他身体会出问题。发病前的一个月,他还在单位运动会上以100米12秒37的成绩赢得冠军。但从2007年9月开始,王甲开始感觉嗓子发堵,说话有些吃力,当时并没在意。到了10月末,连续几天,早上刷牙时牙缸都直接从左手脱落,走路也没力气,他这才想到去检查。

12月23日,王甲的病情确诊,肌肉萎缩侧索硬化症。绝症,尚无有效治疗手段。头脑始终清醒、感觉依旧敏锐,却要眼睁睁地看着身体的全部机能随肌肉萎缩逐渐丧失,直至无法吞咽、呼吸衰竭。

父亲几乎一夜白头,母亲急速地消瘦。王甲在短暂的崩溃后,选择坚强面对。“我愿意去创造个奇迹,这是我从小就喜欢做的事。死刑不是别人宣判的,往往是自己。我无疑成了父母最大的精神支柱,我不能倒下,我要用我的青春和爱点亮这个家庭,因为我是这个家的希望。”

确诊后,王甲仍坚持在治疗的同时继续工作。踉跄的步伐和夹杂手势的模糊话语常惹来诧异的目光,他总是淡淡地一笑而过。但随着病情恶化,4个月后,王甲不得不与公司解约。

王甲可称得上是最配合的病人,火灸、梅花针、拨筋……只要有一线希望,无论多苦、多遭罪,他都欣然接受。

熟悉王甲的亲友都感觉,过去那个热血沸腾有些毛躁的大男孩儿蜕变得坚定从容。母亲提起儿子,辛酸中带着骄傲。生活中,每个人都会经历情绪的低落,更何况是重病在身的王甲。实在烦躁或是难受了,他只能闭上双眼,紧咬牙关,自己和自己较劲儿。

尽管心态一直坚定乐观,顽疾还是以摧枯拉朽的方式,一点点吞噬了他青春健美的躯体。如今,全身瘫痪的他只剩下右手食指力量尚存。就凭着一根手指,王甲每日都要在电脑前操作几个小时,坚守着自己热爱的设计创作,追求完美的个性一如既往,一点儿细节不满意都要反复修改。

王甲打字的时候,母亲先将他推到电脑前,轮椅上放上特制的木板,再把右手放到鼠标上,为了将最有力气的右手食指固定在按键上,母亲和王甲来来回回地尝试着,一点点挪动着手指的位置。终于,鼠标发出“咔”的一声,王甲呼出一口气——他终于可以开始书写了。只见他的眼神在屏幕上缓缓移动着,母亲在一旁配合着移动鼠标,正确了,王甲就轻轻按下确定键。时间仿佛凝固了一般,20分钟后,屏幕上出现了如下的文字:“我每天都在盼望一天天好起来,可以照顾自己,报答我的父母,只要还能呼吸,决不放弃。”

“我被大爱包围”

“大甲好,叔叔阿姨好。”三位满带笑意的女孩儿走了进来,很自然地坐到王甲身边,开始关切地询问起来,并很自然地为他擦拭嘴角不时流出的口水。

其中一位姓沈的女孩儿介绍,她上周已经来过,这次又拉上合住的小姐妹。同是“北漂”的她们对于王甲之前的经历特别感同身受。“觉得他目标明确,很有理想,生病后这么大落差,一般人早就放弃了,他还一直坚持。”虽然交流起来很困难,但问起对王甲的印象,三人异口同声提到王甲的笑容:“他的笑特别灿烂,是那种由心而发对你的笑。”

还有一位,王甲称她为“虹妈妈”。自从一年多前从网络上了解到王甲,她就带着无微不至的关怀经常来到这个家,每周探访几次,为王甲喂饭、穿衣、擦洗、按摩,每次出门治疗,也由她负责接送。

有时候她和王甲母亲一起扶王甲起床——先用双臂支撑起他无力而沉重的躯体,再合力将其安置在椅子的合适位置,调整颈部靠垫,接着将手臂轻轻拉直,那份儿娴熟流畅只有在日复一日的照料中才培养得出来。

王甲母亲有两本日记,记满了每一位爱心人士的探访经过和捐助的钱物。她轻轻抚摸着日记本,动情地说:“这是一份沉甸甸的精神财富,那么多关爱也让我们更有信心。”

“你给我点滴甘露,我还你淡淡笑颜与坚定眼神。”心思细密的王甲牢记着每一份真情和温暖,并用独特的“设计的语言”表达内心的感恩。

最近,王甲每天花五六个小时整理资料,制作网页。他最大的心愿就是能设立“渐冻人症”病人的专项基金,并为此努力着。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