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文章(汇总20篇)

“俱往矣,数爱国人物还看今朝。”朋友,还记得用胸膛堵住敌人枪口的黄继光,用身体支起炸药包的董存瑞吗?为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他们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今天小编就来分享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文章,请各位读者好好欣赏和借鉴。

浏览

928

作文

261

全国脱贫攻坚奖表彰大会观后感心得

全文共 1105 字

+ 加入清单

脱贫攻坚是场硬仗,实施这一重大战役的一线主力是乡村干部及对口、驻点干部。五年脱贫攻坚时不我待,基层干部责任重于泰山,必须锤炼一身“真本领”。“真扶贫”容不下滥竽充数者,容不了碌碌无为者,容不得不为乱为者。

“真本领”体现在情怀上,要心里装着百姓。现实往往比想象的要困难得多、复杂得多,脱贫攻坚更是如此。从全国看,5年时间实现5575万贫困人口脱贫和832个贫困县摘帽,每年要减贫1000万人以上。具体到一个村、一个乡、一个县、一个市、一个省,贫困人口从百千万到几万、几十万、几百万。直面这些数字,各级干部看到的不应是干枯的数字,而应是重大的责任。面对贫困群众,胸涌家国情怀,心系贫困兄弟,情同此心,感同身受,才能真情牵挂、满腔热血,才不惧山高路远,不怕困难挡路,实实在在真心扶贫。

“真本领”体现在作风上,要敢于攻坚克难。精准扶贫,精准是一种要求,更是一种作风。作风不一样,业绩自然不一样,想干事、作风正,就能干事、干成事;不情愿、作风差、混日子,不仅干不成事,还会误事。扶贫攻坚,需要一支作风扎实、敢打敢拼的干部队伍,否则,作风漂浮,浅尝辄止,遇难即退,永远打不赢这场硬仗。笔者老家地处贫困山区,回乡拉呱时,乡亲们言语间不吝惜对那些心系群众、真情扶贫的基层干部的赞扬,也不避讳对少数作风不实、业绩不佳的干部微词。“真扶贫”,就要放下架子走村串户,卷起裤腿到田间地头,吃得下农家饭,住得惯农家屋,受得了农村苦,在磨炼中砥砺作风、增长胆识,既大胆创新又立足实际,以只争朝夕的紧迫感、抓铁有痕的顽强作风,务实为民、善作善成。

“真本领”体现在能力上,要善打硬仗苦仗。扶贫需要爱心与耐心,更需要决心与信心。信心源自本领,决心依靠本领。“真本领”体现在哪里?

——“单兵突击”能当“尖兵”。山区、库区、老少边区,资源禀赋不同,经济基础不同,人口素质不同,发展模式不同,怎么办?道路不通,产品卖不出去,怎么办?缺乏致富技术怎么办?遇到天灾人祸怎么办?针对不同贫困对象,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制宜,在动态中精准施策、靶向扶贫。

——“加固堡垒”能当“先锋”。“给钱给物,不如建个好支部”,农村要发展、农民要致富,关键靠支部。越是脱贫攻坚,越要重视党建扶贫这一制胜法宝,建设好村党支部这个坚强堡垒,发挥好先锋模范作用,把脱贫使命放在心上、职责扛在肩上、任务抓在手上,规划编好扶贫“蓝本子”,创新闯出脱贫“新路子”。

——“联合攻坚”能当“统帅”。扶贫攻坚需要各级干部不畏艰难、身体力行,还要凝聚合力、科学指挥、协同推进,建立共享平台,科学谋划项目,统筹用好资金,攻克重重难关,发挥好集体与群体的力量,在协同作战中精准攻坚、精准脱贫。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最美脱贫攻坚奋斗者先进事迹观后感

全文共 2654 字

+ 加入清单

__,女,1980年11月出生,本科,2001年3月参加工作,2004年4月入党,2012年9月任__区档案局(馆)副局(馆)长。2017年3月,任__区精准扶贫驻__村第一书记。

作为驻村扶贫的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长,面对脱贫攻坚的艰巨任务,__用实际行动证明:扶贫,巾帼不让须眉。

两年来,带领扶贫工作队在村里宣传扶贫政策,帮助贫困户销售农产品,建成村史陈列室,解决村民生活困难和难题,带来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活动……过硬的扶贫措施,让__村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放下孩子驻村精准扶贫

2017年3月区档案馆驻__村精准扶贫第一书记退休了,虽然单位还有在职党员4人,但是她主动站出来,勇于承担精准扶贫驻村工作。

当时__的大女儿在上小学六年级,二女儿不满一周岁尚在哺乳期,两个孩子都需要母亲的照顾关爱。但是眼看到单位人员少,扶贫工作任务艰巨,__同志深知,虽然已为人母的她还有很多角色要扮演,但是在脱贫攻坚这场大决战里,每个人都必须克服困难,勇往直前。

她思前想后,回到家中跟同样工作繁忙的丈夫做好思想工作,请来自己年岁已高的老母亲帮忙照顾家里,她硬起心肠给不满一岁的女儿断了奶,盘算着大女儿小学毕业后送到寄宿学校,把家里老小安顿好后,很快就投入到精准扶贫驻村工作中去。

为了在短时间内尽快了解村里每家每户的基本情况,__常常是早上天不亮就起来,背包里装着一个写满村里每户情况的笔记本,在薄雾晨曦中她的身影已经出现在村级小路上了。经常在晚上九点多,村民都要入睡了,乡亲们在__小区还能看到她入户的身影,最多的是和农户亲切、贴心的拉家常、记录民情民意。

虽然__村是城中村,离家里就二十分钟车程,但她严格按照住村工作队五天四夜的要求住在村里,一周回一次家。有一次,因为小女儿刚刚断奶,出现不适应,出现发烧呕吐等症状,每每家中打来电话,__也是情不自禁落下泪来。在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她一直咬紧牙关,没请假回去看望、照顾。

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她一次又一次地用脚丈量着__村的板块,走访全村550户村民,走遍6个村民小组的沟沟坎坎,掌握了全村的基本情况,特别是35户73人贫困户的基本信息:哪个是因病致贫、哪户是因学致贫、哪个享受五保、哪家享受低保、哪家住土房、哪家有几个人在外务工、哪家养了多少猪和鸡……一个个数据牢牢的记入了她的大脑。

用真情激发脱贫内生动力

在精准识别阶段,虽然村里在扶贫工作队进驻前已将贫困户的情况上报,但为了确保真正的贫困人口一个不落,非贫困人口一个不多,她还是一个个地进行仔细核对,并做好群众的工作。

许长宽和徐承汤两户,是__的贫困户,原来也属于贫困户,后来因不符合条件被取消资格,他们心里不理解。__时不时就去探望,遇到他们家人生病住院,还主动跑到医院去看望。后来,他们理解了精准扶贫政策,实干苦干、勤劳致富的劲头更足了。

在贫困户家中,她常常轻车熟路的撩起衣袖,帮忙做饭洗碗洗衣服、打扫庭院、翻地摘菜等,以实际行动赢得了贫困户的认可、点赞。

由于__村贫困户大部分为老弱病残、痴呆傻,导致包联干部和工作队多次宣传政策效果不够好,__想出各种办法开展政策宣传:利用晚上时间加班入户,为贫困户亲属或监护人讲解、宣传精准扶贫产业奖补、医疗救助、教育资助等政策;借助院子会、村民代表会等人多的会议,进行扶贫政策宣讲;在主题党日上为__村党员和群众代表讲党课;利用三八妇女节、扶贫日、重阳节等活动,参与群众性的文体活动,为村民表演节目,开展扶贫政策宣讲和扶贫知识有奖问答,让精准扶贫政策入脑入心。

多措并举,让扶贫政策在群众中入脑入心见行,提高了群众发家致富的积极性、激发了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让群众脱贫致富有干头、有盼头、有甜头。

用档案见证脱贫蝶变

__先后深入到东城开发区、__村、马家河村等,积极开展工作调研。通过调研,掌握了精准扶贫档案资料产生和形成的基本情况,以及各类文件材料收集、管理的现状,根据调研结果,完成《__区精准扶贫档案调研报告》,提出了档案规范整理与扶贫工作实际同步方面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为加强精准扶贫的科学化精准化管理,提供了可操作性的指导意见和工作方法。

为巩固精准扶贫档案工作取得的成果,__帮助争取资金3万余元,为__村建成村陈列室。村陈列室约40平方米,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和实物,全面展示了__村基本情况、历史沿革、经济社会发展、精神文明建设和精准扶贫工作等方面的成果。

“我深知扛在肩上的责任,或许也曾怀疑自己的辛苦和奔波是否有回报。然而,当看到乡亲们洋溢着一张张笑脸,看到__村一天天的变化,才发现,付出的艰辛、流出的汗水,都是值得的。”__在笔记本上这样写道。

举办重阳节敬老活动关爱老人

“帮助贫困户,不能只搞基建、搞产业,还要让贫困户甩开思想的包袱,改变他们某些落后思维模式,让他们实实在在地参与到帮扶当中来,这样才能实现脱贫目标。

作为“第一书记”,她的工作日记密密麻麻记录着全村的所有信息。徐家的蔬菜有几亩,许家的房子有几间,聂家的老人患了什么病......这些基础性信息都是她的第一手资料,并通过大家的多次共同讨论,形成了__村五年发展规划,为今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目标。

__是__村年龄最大的长者,儿子早年去世了,大女儿刘凤仙勤劳善良,在白浪菜市场务工,家庭并不宽裕的她却主动承担了赡养老人的义务,把老母亲从__村接到自己租住的房里来照顾。但平时女儿为了生计奔波,经常工作到很晚回家,孤独的老人只能坐在院子里望着外面的人来人往。

__和帮扶干部彭艳等,每周都要抽时间到白浪看望这位95岁高龄的老太太,__虽然年事已高,可头脑清醒的很,经常满含热泪拉着她俩的手不让走,要留她们陪她说话聊天。

为做实安幼养老工作,推动__村在全区率先开办“四点半”学校,免费为__村的孩子们提供"暑期托管",为务工的村民解决了后顾之忧。

扎实开展“好家风、好家规、好家训”、“孝道红黑榜”“最美家庭”评选活动,并对贫困户金明银、许长芬家庭的典型事迹进行宣传推广,宣传群众身边的美,弘扬社会正能量。

举行庆祝建党节活动

做好乡风文明建设,采用诗朗诵、三句半、大合唱等节目,宣传向上向善的优秀传统文化。__和工作队员张雨梦联合表演的相声《如此孝敬》,受到群众的好评。

通过两年多的驻村帮扶工作,__用自己的真情真心付出,换来了__村贫困户的信任和认可。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征程中,她与村干部同心同力、共同筑路,与广大村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带领村民走向乡村振兴路、小康幸福路!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村干部脱贫攻坚心得体会

全文共 1511 字

+ 加入清单

脱贫攻坚不是扶贫干部的“独角戏”,唱好帮扶与被帮扶的“二人转”,坚定贫困群众的奋斗精神和发展愿望,脱贫攻坚才能积力之所举而无不胜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没有贫困群众的小康,全面小康就难言圆满;没有贫困群众的自强不息,脱贫攻坚战就会失去至关重要的内生动力。一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强调,脱贫致富终究要靠贫困群众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来实现。贫困群众既是扶贫攻坚的对象,更是脱贫致富的主体。激发贫困群众改变贫困落后面貌的干劲和决心,提高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无疑是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增强脱贫效果可持续性的关键所在。

近日,一位贫困县县委书记“吐槽”扶贫中基层干部受到委屈的文章,引发广泛关注。觉得政策好就靠政策养着,有点不如意的事就去找政府“闹”;对来家里帮扶的干部很麻木,认为干部比自己更着急,自己不脱贫干部难交账;“我是穷人我怕谁”“我是小老百姓我怕谁”的心态,成为一些扶贫对象“扶不起还理直气壮”的缘由。文章列举的虽然可能只是个别现象,但正像这位县委书记所说的,这些问题让扶贫干部“如鲠在喉,不吐不快”,同时也提醒我们,对那些丧失脱贫致富信心和动力的贫困群众,在进行物质帮扶的同时,也应及时填充精神志气上的洼地。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政闽东地区时,就提出过“弱鸟可望先飞,至贫可能先富”的理念,鼓舞起当地干部群众奋发图强的发展合力。没有人天生就愿意贫穷,奋斗之心人皆有之。有的人不待扬鞭自奋蹄,有些人则相反,有如车行坡上,不加加油、鼓鼓劲,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无法激发出来。脱贫攻坚不是扶贫干部的“独角戏”,唱好帮扶与被帮扶的“二人转”,坚定贫困群众的奋斗精神和发展愿望,脱贫攻坚才能积力之所举而无不胜。

精神上的贫困,往往比物质上的贫困更可怕。有些贫困地区和贫困村多年来扶而不起、帮而不富、助而不强,与缺乏穷则思变、穷则思勤的奋斗精神有一定关系。有些地方主动“返贫”,乐当贫困县,不愿摘穷帽子,有的贫困户发展农副产业不积极,争当低保户却很积极,从中都能发现“思想贫困”“志气贫困”的影子。“苦干不如苦熬”“等着别人送小康”,类似思想可以说都是脱贫攻坚路上的拦路虎、绊脚石。扶贫扶志,首先就要对准这些观念和心态定点滴灌、靶向治疗。

“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这个励志语许多人耳熟能详,也为贫困地区的广大干部群众深深认同。扶贫开发不应只简单盯着干部压担子、定考核,也应鼓励干部们以“扶志”和“扶智”为抓手,唤醒贫困群众的主动脱贫意识。好政策离不开好宣传,正像那位“吐槽”的县委书记所提出的,扶贫干部要到群众中去,多开屋场院子会,多跟群众交交心,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衣食父母们心疼一下,再不忍心找你们扯横皮”。好习惯也需要好榜样,靠辛勤劳动脱贫致富的农户,可以起到很好的示范和带头效应。只有形成“见贤思齐”的导向,才能变“让我脱贫”的被动思想为“我要脱贫”的进取意识。

公平与效率,向来不可分割。扶贫政策讲公平的同时,也应注重效率,建立更灵活的激励机制。一些地方的创新探索值得借鉴,比如推行帮扶人与贫困户“双承诺”“双认定”“双确认”的工作方法,变“单向输血”为“双向互动”。有的地方实行扶贫资源差异化分配,真干真支持、多干多支持、大干大支持,以多劳多得的方式激发群众脱贫致富积极性。制度建设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我们应当用好的激励制度设计,消除“等”“靠”“要”的消极心理,激发出脱贫攻坚“内生动力”。

当前,脱贫攻坚正进入攻城拔寨、啃硬骨头的关键阶段,精神扶贫应与物质扶贫互为支撑,群众积极性和干部积极性都应充分调动挖掘,让贫困地区的干部群众心热起来、行动起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扶贫日全国脱贫攻坚奖表彰大会观后感

全文共 360 字

+ 加入清单

脱贫攻坚是关涉人民幸福、国家发展的大事,这项工作容不得半点瑕疵,各级领导干部是这项工作的牵头者、领路人,因此也就要求领导干部严守纪律、实事求是,切实把扶贫工作做细做实。对违纪的领导干部严肃处理,是对脱贫攻坚工作的高度重视和负责,也是向各级领导干部敲响警钟。

脱贫攻坚任务繁重,领导干部必须带头扛起重担,狠抓实抓,一步一个脚印,苦干实干,而不是终日寻思投机取巧、抄近路。干部带头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农村危房改造工作,让贫困户住上安居房,才能解决无住房保障贫困户的心头大事;干部带头做好扶贫产业,帮助贫困户增产增收,才能从根本上让贫困户脱贫致富。

帮助困难群众摆脱贫困,是党的重大决策部署,也是关系老百姓实实在在利益的大事,来不得半点虚假和敷衍。各级领导干部要做到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切实把扶贫政策落实到位,带领贫困群众迈向小康。

展开阅读全文

篇4:2024脱贫攻坚作文高中

全文共 989 字

+ 加入清单

举四海之力,克贫困磐石

熊峻渝

脱贫攻坚” “扶贫先扶智”

“脱贫摘帽”无疑是当今中国最热门的话题之一,伫立于脱贫攻坚的决胜时期,全国上下如火如荼地展开形式各异的脱贫行动,脱贫不只是个人收入的变化,应举四海之力,整体推进。脱贫不能只是“数据脱贫”,更应以智慧凝聚共识,注入内生动力。

漫画中的一名男子,手持木棍,眼神笃定,奋力地撬起脱贫攻坚的巨石,清除全面小康路上的“绊脚石”。男子的力量有限,对于推倒贫困来说,不过是杯水车薪。单用木棍发力难以撼动巨石,必得“智取”促“实干”。

如今,脱贫攻坚已进入决胜关键阶段。基层干部付诸的努力已让不少问题得到缓和,农村总体面貌得以改善,但有些顽疾并非靠基层干部就可以克服。重振士气的贫困群体,回归社会中来,必得谋一份工作维持生活。那么产业引入、就业保障,需要企业供给扶持。再者,农民学习不能停滞不前,就业技能培训、思想文化教育也要跟得上经济发展。脱贫涉及全国人民,要整体协同,切不可仅是脱贫而未能实现社会差距缩小的初衷。

脱贫是啃硬骨头,转换思路,亦可煲成鲜美的“骨头汤”

.产业兴农、创业脱贫、智慧扶贫是决胜阶段的智慧锦囊。“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新阶段,新思路,与时俱进。成都锦江区红砂村的

“花香农居”,最初是以花卉产业种植,让农民充分利用自家土地,后来花卉产业又发展为观光农业,又可让农民发展农家乐与民宿。知名度提高后,拥有一定产业基础的锦江区又举办花博会。从“花卉农园”到“休闲旅游”,再到“特色名片”,不断拓新以适应经济发展,不仅脱贫,而且兴农。

举四海之力,纳天下智慧,脱贫征程不仅笃定刚健,更在可持续发展中,步步生花。克贫困磐石,聚全国智力,脱贫事业不仅推进有序,更在不断前进的复兴之路中,绽放异彩。

【夺分亮点提醒】

1.反复点题,观点明确。文章开头“应举四海之力··以智慧凝聚共识,注入内生动力”;第二段“必得智取促实干”;第三段“脱贫涉及全国人民,要整体协同。”;第四段“产业兴农、创业脱贫、智慧扶贫·...”;结尾“克贫困磐石,聚全国智力”等,各个语段的尾句处巧妙点题,不断强化观点。

2.语言鲜活,论证有力。不同于一般议论文的严肃,标题中的"克贫困磐石"很形象、贴切地揭示了漫画寓意,第二段对于漫画本身“手持木棍,眼神笃定。"的描述非常鲜活,第四段的"亦可煲成鲜美的骨头汤"的譬喻论证很有味道,结尾的"步步生花"妙用比喻堪称匠心。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我所经历的脱贫攻坚故事话题征文

全文共 1549 字

+ 加入清单

茶文化中把饮茶比作人生,茶汤的口感分三个阶段,就如同人生的三个境界。第一阶段茶俨,口感浓烈,苦味明显,就像人在青年,热情四溢又充满奋斗之艰辛;第二阶段适中,苦味渐退,香气凸显,此时茶汤甘甜可口最宜人,犹如人到中年,意气风发,人生价值得到体现;第三阶段茶汤无论是色泽,还是口感,都偏淡,好比人到老年,历经世间百态,一切都云淡风轻,活出如佛如僧的风采,归于平淡。在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基层党员干部开展扶贫工作,也应有以上三种境界:热情洋溢、甘之如饴、归于平静。

行动上热情洋溢,为做好扶贫工作想方设法,主动出击。干扶贫工作,工作热情需要像第一口茶那样浓烈。作为一名一线教师兼基层党员,除了教学工作,笔者也肩负了扶贫工作,所对接的贫困户,属于特别贫困一类,家中四口人,只有户主各方面健康,妻子和两个孩子都存在精神缺陷,大女儿非常严重,二儿子稍微轻一点。经济来源也基本靠户主外出务工来维持,幸好政府把这一户纳入社会兜底,才保证了他们基本生活的稳定。但由于两个孩子都患有癫痫,需要一定的费用,减少其经济支出、增长经济收入是第一要义。给贫困户送上换洗的衣服,减少生活开支;宣传购买贫困户种植的水果,拓展收入渠道,增加收入;给身边从事建筑行业的人推荐户主,稳定其收入来源。扶贫工作中,基层党员扶贫切不可被动做事,“形式主义”“数字脱贫”“一发了之”是做不好扶贫工作的,面对帮扶工作的艰难要不退缩、不敷衍,想方设法,主动出击,才能真正做好扶贫工作。

态度上甘之如饴,为做好扶贫工作做孺子牛,奉献力量。干扶贫工作,工作态度需要像泡的第二次茶那样甘甜。笔者经常跟贫困户讲的一句话是:“通过扶贫工作让我和你都交了一个异姓亲戚,你不用跟我太客气。”作为一名一线教师,虽不能帮他迅速改变家庭环境,但时刻铭记,作为一名党员的担当,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使命,在社会各领域要起先锋模范的作用。所以,工作中尽力帮助扶贫户。及时给他宣讲,确保他享受到相关的惠民政策,感受到国家的对贫困户的关心,由于他正好在笔者工作的学校务工,一旦了解到开工的相关消息,就及时给他打电话转达情况,让他提前安排好家里准备上工,挣点零用钱。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给他正在特殊学校上课的小儿子送上提高阅读能力的书籍。扶贫工作中,不自轻自贱,认为自己只是个基层普通党员不能做大事,而应以“蚍蜉撼树”的态度,充分发挥个人的能力和专长,助贫困户脱贫致富。

思想上返璞归真,以做好扶贫工作为己任,秋毫不进。干扶贫工作,思想理念上需要像泡的第三次茶那样淡雅。“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作为一名基层党员、人民教师,要能守得住清贫。“不拿老百姓一针一线”这种革命思想应该得到弘扬,在扶贫过程中,有的帮扶干部接受了扶贫户的一袋自产水果、一捆自制苕粉、一块腊肉,还不以为然,认为那是“人家自愿给的”“东西也值不了几个钱”,但在思想意识上还存在问题,要是扶贫户反映出来,仍会造成不良影响。今年是脱贫攻坚年,但并不意味着今年之后就与贫困户“一刀两断”,要本着“扶上马送一送”的理念,在今后仍然不忘初心扶贫户的生活。将继续关注贫困户,尤其是他那位当前10岁、在特殊学校读书的二儿子,只要他长大后能有一技之长,在社会上能自食其力,他的家就有希望。在今后,我将尽己所能,为他二儿子的成长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扶贫工作中,要抱着以做好扶贫工作为己任,放下私欲和抱怨,有着“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的思想境界,严格要求自己。

脱贫攻坚战是一个伟大的壮举,它的胜利,代表着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存在的绝对贫困问题,在今天得到历史性解决,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制度的先进性,这也是我们共产党员的骄傲。让我们每一个党员都坚守好自己的“岗位”,携手贫困户,与全国人民一起跨进全面小康社会。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党员教师个人脱贫攻坚心得体会

全文共 2489 字

+ 加入清单

从本次暗访进村入户了解的情况看,各区县更加注重创新产业扶贫利益联结机制,基本实现了驻村帮扶、政策到户管理常态化,确保了贫困户步入稳定脱贫、共享发展成果的快车道。7个区县均不同程度在积极探索股权化改革试点,开展资产收益扶贫,将财政扶贫资金、承包土地经营权和部分农村集体资产,通过股份制、股份合作、资产租赁、订单收购、土地托管等利益联结方式,量化到贫困户,使贫困户每年享受分红、就业、技术指导、产品回购等多种收益。同时,也发现一些不容忽视问题。

一、驻村工作队和帮扶责任人工作制度不够落实,有的存在上热下冷、领导急部属缓的现象

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把派驻工作当成一个常规性任务,有的甚至当成一种负担,对驻村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到位,身去心不去,不安心工作。二是职责任务不清,一些驻村队员未经培训仓促上任,对自身工作职责、工作任务不了解,不会开展工作。三是工作推进不实,一些驻村队员没有真正深入到贫困村贫困户中去,存在“走读”现象,工作搞形式,有的为应付检查,甚至一次性把全年工作记录都写完了。四是工作方法简单,对贫困村、贫困户情况掌握不明,对扶贫政策、帮扶措施学习不够,没能有效的承担起驻村帮扶职责。

二、脱贫措施不精准,存在增收渠道单一

一是缺乏分类指导,到户到人政策措施不落实、精准帮扶不到位。二是增收渠道不多,有的注重了解情况、节日慰问,有的注重送种子、送鸡苗鸭苗、送化肥,有的注重政策宣传、组织协调、帮助出主意。三是帮扶措施没落地,给贫困群众规划和承诺的一些脱贫增收项目落实较慢、推进不力,甚至针对今年脱贫越线贫困群众的一些增收项目也还没有完全落实。四是脱贫增收成糊涂账,帮扶责任人没有和贫困群众共同研究增收举措,群众对自己收入要达到什么标准才算脱贫、每项帮扶措施能帮助自己增收多少等情况不是很了解、说不清楚。

三、脱贫攻坚档案资料不够规范,有的存在应付了事

有的区县在《帮扶手册》规范化填写上,存在逻辑不清、简单重复、统一填写的问题,没有体现帮扶措施的时效性和真实性;有的贫困村产业扶贫规划与整村脱贫规划基本一样;有的帮扶措施记录到2015年,2016年没有任何记录;甚至有的贫困户没有《帮扶手册》。少数贫困村村支“两委”召开的脱贫攻坚会议,基本上没有任何内容记录。

四、到人到户政策宣传不够到位,有的存在贫困群众一知半解,政策落实不够好

由于精准扶贫到户政策涉及产业、医疗、低保、教育、住房、金融等数十项,加之部分乡(镇)村干部、驻村工作队和帮扶责任人对政策掌握不够,致使到人到户精准扶贫政策宣传不到位,落实不全面。少数贫困户不清楚大病补充医疗保险和小额意外伤害保险内容,不清楚C、D级危旧房改造和高山生态扶贫搬迁补助政策,不知道扶贫小额到户贴息贷款等方面的政策。

七个区县今年脱贫摘帽没有退路,只有不折不扣高质量高标准完成脱贫攻坚工作,才能确保全市“到2017 年底,实现18 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区县全部摘帽、1919个贫困村整村脱贫、165.9万农村贫困人口越过扶贫标准线”的脱贫攻坚总目标任务的完成。

(一)坚持问题导向,建立问题台账。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建立整改台帐,列出各区县问题清单,一项一项督促整改,整改后逐一销号。充分利用再次督时候,把问题逐一整改情况的核实检查作为重要内容,咬住青山不放松,不达效果不罢休,确保已经发现问题彻底整改到位。同时,责成各区县举一反三,及时查漏补缺,并在产业扶持、扶贫搬迁、社会保障、结对帮扶等方面,进一步研究制定有针对性的到户政策措施,用机制创新实现贫困户长期稳定脱贫越线。

(二)点对点约谈,严肃问责。针对问题较多、工作效果不好、累改累犯的区县、乡镇和村,由各级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进行约谈,约谈对象为下一级党委、政府分管领导、扶贫工作具体负责人,当面指出问题、提出整改要求。对具体责任人严格按照条例规定进行问责,保证问题整改工作的严肃性,对脱贫攻坚工作失职渎职的相关责任人严肃处理,真正杀一儆百,起到震慑作用。

(三)及时梳理和完善“六个一批”政策。从去年深入推进新一轮扶贫攻坚以来,市和区县两级围绕“六个一批”出台了一系列到人到户到村脱贫攻坚政策,通过实施一年来,也暴露出个别政策、政策中的个别条款不适应现实的客观需要,各级就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对全市“六个一批”进行全面梳理,针对执行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确保出台的各项精准政策更多惠及贫困群众。

(四)强化政策业务的再培训。去年7月以来,各级对全市贫困村的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扶贫系统干部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培训,但随着政策的变化、职能的调整、形势的改变,能力素质不适应的情况不同程度存在,需要各级进一步加大再培训力度,进一步讲清职能职责、目标任务和政策解读,手把手教方法、讲思路,交流心得体会,确保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队员熟悉脱贫攻坚的每一项政策措施,能真正静下心来,扎根在贫困村,确保扶贫系统干部业务精、能力强,不间断提高思想认识、政策素养和帮扶能力,确保脱贫攻坚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五)努力营造脱贫攻坚氛围。不断加强新闻媒体宣传,充分利用人民日报、新华社等中央媒体和重庆日报、重庆卫视等主流媒体和各区县电视台、报纸等新闻媒体,加强脱贫攻坚政策引导和宣传报道。编印扶贫政策宣讲手册,采取踩花灯、顺口溜、三句半、演小品、民歌对唱等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扶贫政策,调动和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增强脱贫信心,真正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积极开展一批扶贫系统先进典型、一批脱贫先进典型、一批组织帮扶先进典型和一批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成功案例“四个一批”宣传活动。

1.关于精准扶贫心得体会

2.村干部脱贫攻坚心得体会

3.村脱贫攻坚工作心得体会范文

4.最新关于脱贫攻坚心得体会

5.党员干部扶贫攻坚心得体会

6.2017党员干部扶贫攻坚心得体会

7.关于脱贫攻坚工作心得体会

8.2017党员干部扶贫攻坚工作心得体会

9.2017扶贫攻坚工作心得体会

10.2017个人精准扶贫心得体会

11.关于脱贫攻坚心得体会

12.大学生脱贫攻坚心得体会

13.脱贫攻坚心得体会

展开阅读全文

篇7:2024个人脱贫攻坚心得体会

全文共 3174 字

+ 加入清单

相较于过去的普惠式扶贫,当前推进的精准扶贫的对象更具体、情况更复杂、手段更多样、舆论更敏感,也给基层扶贫攻坚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随着扶贫攻坚的深入推进,我们发现一些认识、方式和落实方面的问题越来越突出、越来越复杂、越来越显性化。结合基层实际,笔者认为抓好精准扶贫,必须始终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关键环节,着力打通扶贫到村、到户、到人的最后一公里。

一、扫除认识上的“三大误区”。落实精准扶贫,首先就要正确认识贫困现状,正确认识精准扶贫。当前,一些扶贫工作推不动、落不实,根子就出在理解上的偏差、认识上的误区。一是贫困现状的“怀疑论”。特别是在经济实力较强的地区,部分人对贫困现状始终持怀疑态度,认为贫困数字报得大了、情况说得消极了,有的甚至大谈“一望无穷”。二是扶贫工作的“运动论”。认为精准扶贫只是“一场戏”、“一次秀”、“一阵风”,导致“两头热、中间冷”,甚至滋生了仅仅埋头填报表、搞统计等现象。三是群众眼中的“送钱论”。在有些贫困户眼里,扶贫就是送钱送物,去年送几百、今年给一千,扣着帽子吃皇粮。解决这些突出问题,关键就是要拔除各个方面的思想“毒瘤”。其一,领导干部要坚持进村入户,学习、研究精准扶贫工作。任何时候,政府行为都是最鲜明、最有力的导向,要推动精准扶贫真正常态化、机制化,组织大讨论、开展大调研,更多的推动干部下到基层一线,访困问需、访贫问计,努力营造各级重视扶贫、人人支持扶贫的浓厚氛围。其二,坚持扶智、扶技、扶干优先,引导群众从思想上“拔穷根”。人穷最怕志短,扶贫必先扶志,我们应当杜绝盲目“送钱送物”行为,通过科学有效的举措,引导贫困户主动参与到自我脱贫的队列中来。比如加强对失学家庭的教育帮扶,避免因为教育缺失出现“贫二代”;加强贫困户的能力素质培训,增强脱贫能力;加强村级组织建设,提升基层干部“双带”水平等,进而减少“输血”,加强“造血”。其三,加大脱贫致富政策、典型宣传力度,让“贫困主体”自信起来。危房改造、雨露计划、小额贷款等配套政策要及时与乡村干部、“第一书记”对接,通过媒体播报、入户宣传等方式,解决基层群众反映的信息闭塞、脱贫无门等困扰。同时深入挖掘和培育一批脱贫致富的典型,强化正面宣传,做好积极推介,让贫困户深刻地感受通过外部条件帮扶和自身努力,能够尽快过上日子。

二、注重方式上的“三个转变”。区别于普惠式帮扶,精准扶贫特点更为鲜明,在统筹部署的过程中,尤其需要注重方式、方法的转变。一是在时限安排上,由“即时帮扶”向“长期坚持”转变。扶贫开发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可能“年前动员,年底脱贫”。实事求是地说,现在很多地方都出台的扶贫开发攻坚工作计划不尽科学、不尽合理,一些村抱怨8月份才开完动员,年底就被要求脱贫,一些帮扶单位认为“今年意思下就行,明年还不知道在哪呢”。解决这一问题,我们理解一方面要合理调整脱贫计划,鲜明科学脱贫导向;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建立和健全常态化的帮扶机制,明确驻村帮扶队伍、“第一书记”、结对帮扶户责任人3-5年时间不变,扎实打好“持久战”、“攻坚战”。二是在力量安排上,注重由“九龙治水”向“合力攻坚”转变。由于统筹不够的问题,现在有些单位既要在甲村结对共建,又要在乙村精准扶贫,精力、财力、人力都无法集中,扶贫效果自然一般。对于贫困村来说,单位多也带来了各事务杂,“今天你要送表格,明天他要报方案”,工作上的盲目被动多了,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也有所挫伤,因此集中力量、统筹力量尤为重要。如一个单位原则上只安排到一个村结对办点和扶贫帮扶。三是在项目安排上,由“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越是底子薄、条件差的地方,越需要项目的支撑。据调查,80%以上的贫困村难以争取项目或者难以承接现有项目,一些地方连“出行靠走、通讯靠喊”的问题都没解决。实事求是地说,现在基层项目是不多,但也不少,只是缺乏统筹、缺乏整合。我们应通过“村级摸底、集中论证、逐个甄别”的办法,列出“缺口清单”,有针对性的安排一批项目重点支持贫困村的基础建设和经济发展。

三、厘清推进中的“三种关系”。基层扶贫情况纷繁复杂,很多问题需要辩证思考、灵活推进。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精准识贫与动态识贫。现在各地抓精准识贫的方式方法很多,群众也普遍认可,但对于脱贫户如何退出、新增贫困户如何及时纳入管理问题还缺乏足够的思考和准备,一些因病新致贫人群意见很大。为此,在抓好前期精准识贫的基础上,对贫困对象应要推行“数据监控、脱贫销号、新增纳入”的动态管理办法,明确高于贫困线标准的要及时退出,低于贫困线标准以下的或因灾因故而导致家庭贫困的及时纳入。同时,引入群众监督、贫困对象纠差纠错机制,确保对象识别不错评、不漏评。第二,扶贫到村与扶贫到户。现在贫困村对于增收有两种声音,一种认为扶贫要先扶村,发展集体经济;另一种认为扶贫就先扶户,搞好自家营生。在实际上,我们更多地还是要把“村”与“户”联动起来,一方面鼓励农户发展特色种养、搞活个体经济,另一方面还是要通过农企对接、农园对接,推动分散经营向集约经营、专业经营转变,带动贫困村与贫困户同步发展生产、脱贫致富。第三,应保尽保与高保实保。一直以来,我们都在反复强调“应保尽保、扩面提标”,但一些补助标准确实“杯水车薪”,比如危房改造补助多在3000至10000元左右,群众建房还需自筹数万元的费用,对于一些贫困户来说,确实有些“杯水车薪”。而在政策边缘享受到红利的,往往容易遭人口舌,引发基层矛盾纠纷。因此,对低保、危房改造等优惠政策,在“应保尽保”的前提下,可以探索尝试“控面提标、分步分类”模式,缩减项目指标、提高补助标准,避免撒胡椒面,让最困难的人享受到最有效的帮助。

四、建立落实上的“三项机制”。解决落实问题,最根本、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强化机制制度保障,以制度强化责任、强化考核、强化监督。一是分任务,建立责任清单制度。实现脱贫致富,既要摸底子,还要找根子,更要想路子,有些地方的帮扶措施还不够明确、不够深入、不够具体,甚至千篇一律、难以操作。究其根本,还是因为责任没落地、任务不到人。因此,我们在制定脱贫计划时,要特别注重分类分派,把帮扶任务划分到具体的部门、明确具体的责任人、帮扶措施和完成时限,让所有人都知道该做什么、何时做完、做成什么样。二是抓落实,建立专项考核制度。精准扶贫是最大的民生工程,也是最实在的民心工程,不能只做规定动作、更不能搞表面文章。我们要把扶贫工作纳入政绩考核、绩效考核和干部选拨任用和年度考核评比的评估范围,实行单独考核;把扶贫任务完成情况纳入地方、部门考核的重点内容,按季兑现奖惩;把贫困人口收入、贫困人口减少数量等指标量化,与领导干部绩酬直接挂钩,每月逐村逐户核实,让帮扶工作成为干部比作风、比作为的“赛场”和“考场”。三是保稳定,建立群众评议制度。扶贫是为了解决问题,决不能扶出新问题,必须要群众答应、群众满意。比如“穷人帽子富人戴”、“甲事的票子乙事用”等现象,群众势必会讲、会闹,既不利于工作开展,更不利于基层稳定。针对这一问题,必须进一步加大在贫困户认定、资金使用等敏感环节的公开公示力度,着力拓展群众评议渠道,组织贫困户、“两代表一委员”、基层群众与各级领导直接对话交流,请群众监督、让群众说话,强化干部问责,确保精准扶贫工作整体平稳有序推进。

1.关于精准扶贫心得体会

2.村干部脱贫攻坚心得体会

3.村脱贫攻坚工作心得体会范文

4.最新关于脱贫攻坚心得体会

5.党员干部扶贫攻坚心得体会

6.2017党员干部扶贫攻坚心得体会

7.关于脱贫攻坚工作心得体会

8.2017党员干部扶贫攻坚工作心得体会

9.2017扶贫攻坚工作心得体会

10.2017个人精准扶贫心得体会

11.关于脱贫攻坚心得体会

12.大学生脱贫攻坚心得体会

13.脱贫攻坚心得体会

展开阅读全文

篇8:乡村振兴青年有为作文优秀题目

全文共 988 字

+ 加入清单

青年干部为乡村振兴注入“青动力”】

农为邦本,本固邦宁。《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提出坚持和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人才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发动机”,而青年干部肩负着继承和发展党和国家事业的历史使命,作为乡村振兴的建设者和生力军,要争当三个“先锋”,为乡村振兴注入“青动力”。

做积极工作、勇于负责的先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年轻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接班人,必须立志做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忠实传人。”实现乡村振兴,需要一批又一批为民服务、无私奉献的带头人,青年干部要充分认识到乡村振兴作为“三农”工作总抓手的重要地位,紧随新时代的脚步,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自觉担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把乡村振兴、民族振兴作为理想信念的航向,将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之中,走到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以“凡心所向,素履以往,生如逆旅,一苇以航”的信心决心在岗位上砥砺奋斗、攻坚克难,为绘就一幅幅美丽、宜居、幸福的乡村画卷贡献青春才智和力量。

做遇事不避、敢于担当的先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年轻干部要起而行之、勇挑重担,经风雨、见世面,真刀真枪锤炼能力,以过硬本领展现作为、不辱使命”。青年干部作为干事创业的生力军,要不断学习政策理论,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扎根基层,走出办公室,去田间地头“俯下身、沉下心”,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体察民情,真正把群众当亲人、和群众“坐一条板凳”“吃一锅饭”,与群众融为一体、打成一片,在经风雨、见世面中壮筋骨、长才干,锻造能干事、干成事的真本领,用过硬的本领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展现新作为,用青春的光和亮照耀希望的田野。

做谋事干事、善作善成的先锋。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用奋斗抒写青春华章,是青年的使命。只有奋斗,才能激发潜能,茁壮成长;只有奋斗,才能不负使命,完成时代赋予的责任。青年干部要在乡村振兴一线这个“练兵场”,与工作任务叫板,不会的主动学,不懂的谦虚问,不熟的反复练,将丰富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持,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确保工作任务落得实、干得好。要发挥自己的特长,开阔思路,充分利用好互联网上的数据信息,推动当地特色农业与电商、物流相结合,学习先进地方的工作经验,努力走出一条适合本地发展的特色之路,书写好党和人民交给我们的新时代答卷。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大学生如何助力脱贫攻坚心得

全文共 918 字

+ 加入清单

十九大报告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这既是对广大青年的谆谆嘱托,也是对青年一代的殷殷期望。2020年,在脱贫攻坚的决胜之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之年,青年干部更要坚定信念,开拓进取,创新发展,助力脱贫攻坚工作圆满完成。

坚定信念,夯实脱贫攻坚之基。打赢脱贫攻坚战,我们要有必胜的决心,要坚定信仰、鼓足干劲、强化担当,以时不我待的精神苦干实干,承担起为群众脱贫致富的重担。所谓青年心中才有阳光,脚下才更有力量。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与责任担当,青年干部的精神才会富足不“缺钙”,才不会得“软骨病”,从而在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的进程中,时刻保持干事创业的激情,调动一切力量扶真贫、真扶贫,为群众解难事、办成事,夯实基础,才能更好的建筑大厦。

开拓进取,筑好脱贫攻坚之厦。脱贫攻坚作为近年来举国上下最受瞩目的重大民生工程,越往后难度越大,越需要青年干部敢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青年干部是践行脱贫攻坚的重要保障,要在各个岗位上不断历练成才,练就过硬本领,熟悉和掌握精准脱贫方法,提高实际工作能力,全面发力补齐扶贫短板,把每个措施抓扎实、把每个问题解决彻底,才能突破“中梗阻”,切实打通脱贫攻坚“最后一公里”,将脱贫攻坚的大厦建筑好。

创新发展,装好脱贫攻坚之屋。“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创新是发展的引擎,是脱贫的最佳途径。青年干部要主动深入基层,与贫困群众谈心,深入了解他们的需求,把扶贫政策和村情村貌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才能和优势,带头思考,把改革创新与扶贫结合起来,把扶贫与扶智和扶志结合起来,探索出一条因地制宜的脱贫之路,真正的脱贫之路就是引进淡水扶贫,使扶贫工作有成效,使扶贫不返贫、带领百姓脱贫致富,将脱贫攻坚的成果变的更加美好。

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顺利完成脱贫攻坚工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青年干部定要只争朝夕,不负韶华,踏实肯干,一步一个脚印地干好每一项脱贫攻坚工作,奋力谱写新时代青年干部的华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全国脱贫攻坚奖特别节目观后感

全文共 1023 字

+ 加入清单

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必须如期实现,也完全能够如期实现。我们党员干部要念好“标、帮、分”这“三字诀”,精准对照全面脱贫攻坚奋斗目标,精准开展贫困户脱贫帮扶行动,精准分配工作时间,将脱贫攻坚放在基层工作的核心和重点位置,念好脱贫“三字诀”,进一步巩固脱贫战果,决胜全面脱贫攻坚战。

念好“标”字诀,精准对照目标,科学谋划敢担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基层扶贫工作有一个“收入陷阱”,即很多人在入户走访时只关注到贫困户具体收入,却忽略了基础的两不愁三保障工作,导致扶贫工作的“本末倒置”。目前距离决胜全面脱贫攻坚只剩9个月的时间,数年脱贫攻坚的战果就看今朝的奋斗和努力。这就不仅需要我们注重减贫数量,还要坚持全面脱贫的目标导向,对照全面脱贫的各项指标,精准查找问题,科学谋划措施,敢于担当责任,着力提高脱贫质量。一是要准确查找当前扶贫工作存在的短板问题,建立脱贫工作收尾台帐;二是要精准谋划帮扶时间段,扎实推进脱贫“扫尾工程”;三是要注重脱贫措施的可持续性,在文化扶贫领域持续深耕,夯实全面脱贫的精神基础。

念好“帮”字诀,多途径帮扶,精准解决难题。“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脱贫攻坚就是一片“试验田”,是基层工作思路最多、方法最新的一片领域,这里更需要我们党员干部多渠道打开脱贫思路,多途径开展贫困帮扶。一方面要立足本地特点,打开脱贫工作思路,从道路交通、扶贫就业等各方面入手,分时间、分批次谋划长效帮扶路线。另一方面,要立足贫困户情况,多途径开展针对性帮扶,从住房、饮水、教育等方面“对症下药”,开展精准救助帮扶。

念好“分”字诀,精准分配时间,合理利用精力。“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脱贫攻坚是长效工程,也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在决胜脱贫攻坚的最后一年,我们也要学会科学安排“精力”,将有限的时间合理分配到工作、学习和休息三个方面中。一是要抓紧工作时间,勤下基层,多做总结,开拓脱贫攻坚道路。二是要利于空闲时间学习帮扶思路,增长帮扶才干,积累帮扶经验。三是要合理安排休息时间,给自己的身心“放个假”,做好脱贫攻坚的后勤保障工作,时刻保障让每一个清晨都能朝气蓬勃地投入到工作中。

脱贫攻坚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更需要我们精准对照帮扶目标,精准消除贫困难题,精准分配时间,在脱贫攻坚的过程中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总结,提炼切实有效的脱贫“三字诀”,为全面脱贫提供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2024乡镇脱贫攻坚心得体会

全文共 2795 字

+ 加入清单

扶贫攻坚的任务非常艰巨。我们必须深入贯彻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大力实施全市精准扶贫推进行动计划,积极推行“五个四”工作法,坚决打赢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攻坚战和整体战。

实施“四个一批”,确保精准扶贫生根

必须坚持因户因人施策,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精准脱贫。一是政策保障兜底和社会救助一批。对于农村一、二类低保户、五保户和因病因灾返贫户等特殊贫困户,推进扶贫开发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有效衔接,进行社会救助、医疗救助、临时救助等政策兜底帮扶,保障基本生活水平达到贫困线以上。二是培育产业和劳务输转带动一批。对于农村三四类低保户、精准扶贫户,以“一村一品、一户一业”为基本模式,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果则果,宜牧则牧,开展菜单式培训,实现村有主导产业、户有增收门路、人有增收技能。三是易地搬迁转移安置一批。针对居住条件差、交通不便、扶贫难度大、就地不易脱贫的林缘区、深山区群众,采取易地集中安置与分散插花安置相结合的方式,采取整村搬迁、梯次搬迁、城镇安置、村组合并,确保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四是稳定脱贫巩固提升一批。对于已脱贫的170多万农村人口,通过持续攻坚和动态扶持,进一步巩固“输血”机制,增强“造血”功能,扩大示范效应。

坚持“四个到位”,推进精准扶贫落地

围绕“一村一策、一户一计、一人一方”目标,综合施策,补齐短板,确保帮扶措施落实到村、到户、到人。一是坚持扶贫规划和项目资金整合到市县(区)乡。按照“六个精准”要求,科学编制市县区层面的精准扶贫规划,围绕26个特困片带,坚持项目审批到县、资金整合到县乡。二是坚持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保障到乡(镇)村。按照基础优先取向,以贫困村路、水、电、房等为重点,加快贫困区域公共基础建设,着力在教育、文化、卫生、商贸、养老等方面实现新突破。三是坚持帮扶措施和脱贫时限到户。坚持治标与治本结合、“输血”与“造血”并举,开发扶贫与保障扶贫两轮驱动,量化定制“一对一、点到点”个性化扶持办法,精准落实30项支持计划。四是坚持工作队员和工作责任到人。每年组织1万名双联干部、大学生村官、挂职干部、专业技术人员开展“万名干部驻村扶贫活动”,驻村帮扶工作队实现村党组织“第一书记”、大学生村官或乡镇大学生干部、农业科技人员“三个全覆盖”,并严格靠实扶贫工作责任,做到乡村不脱贫、干部不脱钩。

注重“四个结合”,创新精准扶贫路径

坚持把扶贫攻坚与全局工作相结合,创新方式,拓展路径,走统筹扶贫的路子。一是坚持精准扶贫与深化双联行动相结合。在目标任务上,紧盯建档立卡,梳理年度计划、长远规划和配套措施,推行“图表式管理”模式;在帮联力量上,落实“一村一单位、一村一帮扶队、一户一干部”结对帮扶机制,深入开展定期、定点、定户、定人的精准帮扶;在项目资金上,加强扶贫项目与双联引进项目的衔接,推动帮扶资金向贫困片带、村、户聚集。二是坚持精准扶贫与美丽乡村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相结合。深入实施道路硬化、饮水安全、新村建设、环境整治“四大工程”,统筹整乡整村推进项目,引导有条件和意愿的贫困群众在中心城镇落户,通过减少农民提升扶贫开发效率。三是坚持精准扶贫与县域经济发展相结合。深入实施“3341”项目工程,着力在扩大经济总量、提升综合实力、加快城镇建设、统筹城乡发展上下功夫,加快培育多元富民产业,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实力。四是坚持精准扶贫与基层组织建设相结合。依托“先锋引领工程”,加强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选拔配强党支部书记,优化充实村级班子,整顿软弱涣散班子,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

深化“四个延伸”,放大精准扶贫效应

针对“点对点”帮扶、贫困区域发展不均衡的实际,集中优势,创新模式,放大扶贫攻坚效应。一是加快由帮扶贫困村贫困户向整片区整流域延伸,实现贫困区域整体脱贫。坚持“产业发展整体规划、基础建设连片推进、公共服务集中覆盖”的原则,统筹各类资源,整合各种力量,集中突破重点区域,以连片区域扶贫带动整体扶贫开发进程。二是加快由帮办实事向拓展增收渠道延伸,实现贫困区域农民收入稳定快速增长。按照“一域一业、一村一品”的要求,深入开展“培育产业促增收”活动,加快推进优势产业向连片贫困区域覆盖。三是加快由党政单位联村向社会各界参与延伸,实现多方位、多渠道帮扶贫困村发展。在“人大代表在行动”、“政协委员助推双联行动”等载体的基础上,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开发,积极衔接更多省外发达地区帮扶力量,建立长期稳定对口帮扶机制,形成抓扶贫、促发展、奔小康的强大合力。四是加快由贫困村脱贫致富向全面小康建设延伸,实现贫困区域全面协调快速发展。对照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逐项分析,分类施策,提出分项分年度达标的时序安排,对已经实现的指标巩固提高,对接近实现的指标加速推进,对难度较大的指标合力攻坚。

破解“四个难题”,提升精准扶贫成效

坚持改革创新,找准切入点,抓住关键点,增强扶贫开发的动力和活力。一是着力破解扶贫项目资金整合难的问题。坚持渠道不乱、用途不变、权限不变、主体不变,打破行业界限和部门分割,统筹资源,整体推进,发展富民产业,改善基础条件,放大扶贫资金效应。二是着力破解易地扶贫搬迁难的问题。针对用地难、筹资难、产业培育难、补助低等矛盾,精准搬迁对象,创新安置模式,采取“财政扶持+整合项目+金融信贷+市场运作+群众自筹”的方式,以整村整社易地搬迁为主导模式,探索整县整乡内插花搬迁、村内易地就近搬迁模式,利用撂荒地、河滩地等便利闲置区域开发建设;注重培育后续增收产业,消除搬迁群众的后顾之忧。三是着力破解贫困户“造血”功能提升难的问题。要因地施策、因村施策,在整合资源中充分释放专项扶贫和行业扶贫的叠加效应,在借助省外资源中充分拓展社会扶贫的空间和潜力;帮助实施一批基础设施、产业开发和公共服务项目,提高贫困群众自主发展能力。四是着力破解贫困群众贷款难的问题。创新农村抵(质)押担保方式,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宅基地使用权等权能抵押担保贷款试点;设立贷款风险补偿基金,强化金融支农,加大扶贫贴息贷、双联惠农贷、妇女小额贷等力度,积极对接落实精准扶贫小额贷款,扶持发展贫困村资金互助协会;推广“银行+融资平台+企业+农户”、“银行+企业+农户”、“扶贫项目(互助社)+企业+农户”等金融扶贫模式,带动群众脱贫致富。

1.关于精准扶贫心得体会

2.村干部脱贫攻坚心得体会

3.村脱贫攻坚工作心得体会范文

4.最新关于脱贫攻坚心得体会

5.党员干部扶贫攻坚心得体会

6.2017党员干部扶贫攻坚心得体会

7.关于脱贫攻坚工作心得体会

8.2017党员干部扶贫攻坚工作心得体会

9.2017扶贫攻坚工作心得体会

10.2017个人精准扶贫心得体会

11.关于脱贫攻坚心得体会

12.大学生脱贫攻坚心得体会

13.脱贫攻坚心得体会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乡村振兴青年有为作文优秀题目

全文共 1189 字

+ 加入清单

【为乡村振兴注入生机勃勃的“青年力”】

五四青年节将至。李大钊先生曾说过,“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年身上朝气蓬勃的青春气息、矢志不渝的青春力量是推动事业发展的强劲动能。当前,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拉动了产业的发展、注入了科技的力量、促进了环境的改善、重塑了乡村的发展面貌。目之所及,焕然一新;眼中所见,美不胜收。广大青年要接续奋斗,当好乡村振兴发展道路上的“先锋兵”,扛起时代赋予的重任,在拼搏与奉献中为乡村振兴注入生机勃勃的“青年力”。

“青年力”向“环境美”开始,塑造了乡村发展“新颜值”。

建筑的落成从基础打起,一个地方的变化以环境为首要。从土路泥地到干净平整的道路,描绘着“良田美竹,屋舍俨然”的生活场景;从泥潭水沟的脏乱到如明镜照形的湖面和绿树连片的怡然,描绘着“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的古诗意境。环境美不美,是乡村展示于外的“发展形态”,只有环境美了,才能留得住乡愁,也才能吸引更多的游客来到乡村寻找心灵的“栖息地”,从而拉动乡村的经济发展。广大青年干部要积极投身乡村实践,一起“撸起袖子加油干”,发挥模范带动作用,在环境整治行动中争做先锋、笃行实干,带动群众参与到环境整治中,让乡村的“环境之美”精勾细绘、更加夺目,水清、天蓝、景美,让乡村愈加美丽的“新颜值”更添秀色。

“青年力”由“特色美”领航,提升乡村发展“多元色”。

乡村之美是多元的、丰富的,有外在之美,自然也有内在之美。乡村之美不仅是干干净净的阡陌和鲜花绿叶的点缀,还要将乡村原有的历史、特色、文化融合到产业发展中去,让美的“层次”更为丰富,方能让内外兼具的“美”具有持久的吸引力。广大青年要着眼科学发展路径的探索,加快特色产业建设、特色手工艺、茶文化的展销……充分挖掘乡村本土特色,大力推动产业发展,以调整结构、推进升级为主线,主动对乡村历史文化、故事的收集与归整,注重对特色农牧业方案的规划与实施,主动运用好乡村独具特色的“老元素”融合与时俱进的“新元素”,在“三个融合”中让乡村的底色更丰厚,让乡村的发展“引擎”更强,以百业兴推动产业兴,以“特色美”绘就乡村的独特美。

“青年力”向“民生美”汇聚,提升群众生活“幸福度”。

乡村振兴的发展,归根到底的目标是造福于民,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青年要扛起使命责任,以民生的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打造了鲜活样板。青年干部要以特色产业发展为突破口,以群众的实际技能水平的提升为有力抓手,创造更多灵活就业机会,不断拓展着群众的致富增收路。要从群众的现实需要出发,深入群众、感同身受,与群众亲如一家,从深入生产基地,帮助田埂泥地的村民插秧灌水、整地拓土到生产车间里了解群众的收入情况,从帮助群众办成一件件实事到为群众的“产业地”里增品种、增规模,在初心与使命的践行中增进“鱼水情”,让美好新生活带给广大群众更多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最美脱贫攻坚奋斗者发布仪式观后感

全文共 931 字

+ 加入清单

消除贫困依然是当今世界面临的最大全球性挑战。消除贫困,自古以来就是人类梦寐以求的理想,是各国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基本权利。为促进全球减贫事业,2000年联合国制定了千年发展目标,2015年联合国发展峰会制定了2015后发展议程。但环顾全球,实现全球减贫目标依然任重道远。当今世界仍然有七亿多人口生活在极端贫困之中。每年近六百万孩子在五岁前夭折,近六千万儿童未能接受教育。贫困及其衍生出来的饥饿、疾病、社会冲突等一系列难题依然困扰着许多发展中国家。对很多家庭而言,拥有温暖住房、充足食物、稳定工作还是一种奢望。中国坚定不移支持发展中国家消除贫困。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一直是世界减贫事业的积极倡导者和有力推动者。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使七亿多人摆脱贫困,占全球减贫人口的百分之七十以上,为世界减贫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人民历来富有正义感和同情心,历来把自己的前途命运同各国人民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在致力于自身消除贫困的同时,始终积极开展南南合作,力所能及向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的援助,支持和帮助广大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消除贫困。

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减贫交流合作关系,是消除贫困的重要保障。

坚持公平包容,打造平衡普惠的发展模式。今天的世界,物质技术水平已经发展到古人难以想象的地步,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普遍存在,南北发展差距依然巨大,贫困和饥饿依然严重,新的数字鸿沟正在形成。全球最富有的百分之一人口拥有的财富量超过其余百分之九十九人口财富的总和,收入分配不平等、发展空间不平衡令人担忧。

维护和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推动建设公平公正、包容有序的国际经济金融体系,为发展中国家发展营造良好外部环境,是消除贫困的重要条件。中国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二十一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设立丝路基金,就是要支持发展中国家开展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帮助他们增强自身发展能力,更好融入全球供应链、产业链、价值链,为国际减贫事业注入新活力。

党的十九大把精准脱贫明确为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三大攻坚战之一,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坚定信心,攻坚克难,奋力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脱贫攻坚工作心得体会

全文共 2529 字

+ 加入清单

201x年,让人回味、让人难忘,主因是脱贫攻坚第一年,为确保脱贫攻坚首战告捷,大家在曲折和反复中前行,不敢懈怠、全力以赴,是辛苦的一年,最有意义的一年。除了做规划、填报表、宣政策、促进度以外,还要面对贫困户与非贫困、干部与群众的矛盾。有恼骚、有抱怨,更多的是理性思考,力争理顺一些思路、固化一些方法,确保来年工作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找准自身定位,发挥统筹协调作用

在当好“八大员”切实做好“九件事”基础之上,作为第一书记需要坚持党的领导,贯彻党的方针路线,把握政治导向,还须在基层定好自己的角色,才能有的放矢开展自己的工作。首先在基层党委政府领导下开展工作,接受基层党委政府监督管理,与基层政府建立好融洽关系,再次与村两委一班人协同作战,选准自己的位置,处理好村班子人员的关系。我们来村进行帮扶指导,还要顾忌村民对村主要干部的感受和看法,化解不利因素,平衡各方的力量,不与村主要干部抢风头,清清爽爽做人、兢兢业业做事,达到帮办不包办、补台不拆台,争做锦上添花之效果。

强化素质培养,提升基层服务能力

“君欲事其事、必利其器”,作为选派单位的帮扶代表,第一书记的能力和素质至关重要,不但基层工作经历丰富还要年轻同志,才能更好的助推脱贫攻坚工作,当然还可以在实践中去学习、在基层中去锻炼,练就成熟的品质、过硬的服务能力。第一书记的专业知识、扶贫政策、理论素养是通过培训才能得以提升,在各个部门(行业)组织培训的基础上,继续深化第一书记在驻村帮扶、扶贫帮扶、政策导向的培训至关重要,只有时常处于学习状态,潜心研习、不骄不躁,才能提升认知水平、思想境界,通过在基层的历练,最终成为一名践行服务基层的合格人才,成为脱贫攻坚工作的中坚力量。

夯实基层组织建设,培养后备人才

上级的惠民政策是否落实到位,基层干部是执行者,基层组织是党的执政根基,是政策落地的关键。随着政治环境改变,新常态的形成,基层干部的文化水平、能力素质、务实担当亟待加强,没有基层班子队伍的建设,就没有政策的有效执行,村民的利益落地更无从谈起,只有建设好一支能贯彻落实政策的队伍、培养切实为民服务情怀,适应新常态的基层干部,扶贫工作才不会拖后腿,扶贫成效才会明显。通过制定并完善《村级后备干部三年发展计划》、《提升基层干部服务能力方案》,吸引创新创业人士到班子中来,讲清基层干部发展空间及政策优势,强化新鲜血液的储备,培养年轻后备干部,优化队伍建设,建强基层组织,打造一支永不撤离的扶贫队伍,确保党在基层的坚强堡垒作用。

切实为民服务,打通村民“最后一公里”

推行“为民服务代理制”代办服务,坚持便民利民原则。让“等群众上门”变成“送服务上门”,“群众跑”变成“干部跑”、“多次办”为“一次办”, 倾力解决村民“办事难、难办事”问题。鼓励村社干部主动前往帮助困难户家书写申请、代理办理生猪理赔、小额信贷、门诊报费事宜,询问村民存在的问题和需要帮助的事宜,随着服务工作的推进,跟踪落实为民代办服务,完善相关机制,培养基层干部的为民服务情怀,形成良好的为民帮民氛围。

很多时候,村民希望被关注,小问题能够得到解决或者关心。比如,村里土地占用事宜,一直没有能解决,刚去的时候村民闹得不可开交,通过多次调查、给予解释、相互沟通,他们的怨气消了,相反,能站在我们的立场思考问题!借助农村电商平台,帮助村民销售多余的农产品,解决农村土特产品难销售,实现村民农特产品线上线下销售,重要的是能帮助村民在网上购买的产品。

抓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要想致富首先修路”,体现了基础条件的至关重要性。老百姓关心的是道路、安全饮水、病塘整治、电力改造,只有做了让村民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才能让人信服,也是最能体验到的明显效果。对标“双七有”,村内的许多建设项目,几年努力皆是徒劳奔波,如今通过政策倾斜和帮扶单位的协调,全村的生产生活用水得到了彻底的改善,电力、道路、卫生室、文化室基础设施全面升级改造,村通“宽带网络和广播电视”已经实现全覆盖,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切实让无房屋、危旧房户住上了安全的好房子,以“敢叫日月换天地”的气势,抓村内环境建设。

多方创新创造,拓展发展新路径

在“引进来”时更注重“走出去”,积极带领本村党员干部、群众代表走进企业、新型经营主体,拓展村民的视野,激发创新创造的动力,借助产业发展资金,科学规划本村增收产业,积极做大传统产业、大胆引进特色产业。只有村民观念变化,产业才能引进,村民增收才有希望,村民的日子才会好起来,从而形成良性循环;积极盘活村内的撂荒土地,鼓励村民流转租赁村内的集体资产,开发挖掘本村固有资源,激活村内的集体经济,整理联合相关领域的资产管理公司、农业农头企业,探索长效、科学的利益机制,确保集体经济增收。

借助订单农业,成立农业合作社,采用“村委、龙头企业领办”模式,创新启动村党员精准扶贫示范工程;提升基层党员干部的能力素质,开展无职党员定岗定责活动和党员志愿参加服务活动;通过建立村级微信公众号、微信交流群、QQ群、手机短信等方式,加强与在外务工人员及党员的沟通联系。

提升治理水平,建设美丽新村

发挥村公示栏、阅览室、远程教育暨农民夜校平台作用,改变村民的观念和习惯,引导村民积极参与到“四好新村、环境优美村、法制新村”建设中来。积极探索依法治村新机制、新模式,推行法治新村建设,设立学法讲堂,成立“和为贵”调解室,邀请司法、人社、纪律检查等部门进行法治宣讲,提升村民的法制意识,强化道理内化约束力,引导村民集中学法、严格守法、遇事用法好习惯;坚持以“党建带党风,党风树民风,民风促村风”发展思路,内抓党员干部战斗力,外树干部形象,建设良好的村风民风环境;制定村基层组织服务能力和村级治理水平相关制度,适时进院坝入农家进行宣讲,定期开展村民文艺表演活动,鼓励村民借书阅览,培养村民的好习惯、好风气,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

1.脱贫攻坚工作心得体会

2.关于脱贫攻坚心得体会

3.领导干部关于脱贫攻坚心得体会

4.党员干部脱贫攻坚心得体会

5.大学生脱贫攻坚心得体会

6.脱贫攻坚心得体会

7.新形势脱贫攻坚心得体会

8.2017关于脱贫攻坚心得体会

9.2017脱贫攻坚心得体会

10.脱贫攻坚推进会心得体会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以脱贫攻坚为主题的

全文共 888 字

+ 加入清单

上世纪,党中央毛主席号召知识青年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本世纪,党中央习总书记号召全国脱贫攻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进入小康社会。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习近平

根据中省市的要求,临渭区脱贫攻坚战己经打响。一时间,各街镇、各部门领导干部全面进入战斗之中,“上山下河”之势己蔓延临渭大地。

哪里有贫困户哪里就有党组织和党员干部。

临渭大地正在演义着新世纪的“知识青年下乡”。

我是其中一员,也跟随着单位前往贫困村帮扶,我没有包联的贪困户,但我深知贫困户家庭生活不易,我是农民的孩子,小时侯家里也不富裕,但也勉强过得去,吃过黑馍,穿过补丁衣服,记忆中穿过堂姐的花衣服,尤其是一件黄军装色的上衣穿过好几年,听母亲讲,她还穿过,这是她读书时代最好的衣服。说着说着,跟随同事来到了他包联的贫困户家,刚要进门,一个40多岁,说话一高一低,前言不搭后语的妇女进入了我的视线,我上前一句:“你好”。她嘿嘿一笑。我和同事说:“走,到你屋看一下”。她推开门,领着我们进去了。

一进门,哎呀!脚无处放,屁股无处坐,包无处放,再一看:昨天的两个大洋瓷饭碗还没洗,满地瓜子皮、臭袜子、鞋、床上被子卷成一疙瘩。那个乱,可想而知。但她很热情,让座,让喝,我们用手拍了一下沙发,便坐了下来,和她谈家中收入,可她因智力有些问题,根本回答不了,只是说:“我男人知道”。

我提示她,做为妻子,要打扫好屋子,打扫好灶火,打扫好锅碗瓢盆,别一天老在村里闲转悠,这样卫生、干净,可以减少得病。我说:“下次来,你若把屋子拾掇干净,就给你带好吃的”。她说:“知道啦”。同事又询问了她家中的其它情况,并做好了民情日记。我们和她告别后,又走向另外一家。在回来路过她家门口时,我看她己开始打扫门口垃圾,心里特高兴,同事说:“下次来,给捎一袋米”。

看来奖励和鼓励还是有效果。走在村道,我心想:“对这类脱贫,应该从‘扫一室’开始,环境改变人,人改变生活。”

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又想起5.12大地震时国家领导人说的一句话:“任何困难,也压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

临渭前进,脱贫攻坚的胜利红旗一定会飘扬在三贤大地上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脱贫攻坚工作感悟心得体会

全文共 628 字

+ 加入清单

扶贫工作就是一项解决民生实际问题,联系群众最直接最根本的工作。开展扶贫工作,实现贫困地区脱贫奔小康,离不开党的关心与支持,更离不开地方自身凝心聚力,不懈奋斗。做好扶贫工作,最需要走群众路线,最应持之以恒践行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

推进精准脱贫攻坚、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战略全局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在脱贫攻坚战中,大多数贫困群众尝到了勤劳脱贫的甜头,真切感受到了党和国家扶贫政策带来的实惠,他们走上了脱贫奔小康之路,越干越有劲头。但也有一部分贫困群众“等靠要”思想严重,甚至把党的扶贫好政策错误地当成了养懒人的政策,争着当贫困户、低保户。

脱贫攻坚是一项是长期而重大的任务。第一,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水平不高,贫困地区仍存在经济发展矛盾,扶贫攻坚任务仍十分艰巨。第二,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综合国力明显增强,为扶贫开发创造了有利环境和条件。现在要从解决温饱成为巩固温饱,要将扶贫全新定位,从改善生活环境和提高发展经济能力来缩小贫富差距。

按照实现共同富裕的定义,脱贫攻坚不仅是贫困群众生存发展的个人问题,而且是整个民族勠力同心的国家行动。我们党以愚公移山志向贫困发起的宣战,是新时期我们党带领中华民族开启的新征程。以设立全国脱贫攻坚奖为契机,激励动员更多的力量投身于国家的脱贫攻坚事业,将推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进一步开花结果,奏响携手奔小康的时代强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广西脱贫攻坚心得体会

全文共 813 字

+ 加入清单

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分享精准扶贫的“四点体会”。

—扶贫对象要识别准。按照省委部署,海东市全面开展了新一轮精准识别工作。按照“先看房、次看粮、再看学生郎,还要看技能强不强,最后看看有没有残疾重病躺在床”的“五看法”,深入开展低保和扶贫标准“两线合一”调查摸底,通过个人申请、村民评议、村级公示、乡镇复核,县级审定的程序,逐村逐户重新建立了贫困户档案,成功防止了“富人戴帽、穷人落榜”现象。

脱贫措施要搞对了。截至今年2月,海东市对已识别的17.3万贫困户,按照发展生产一批、外出务工一批、生态补偿一批、资产收益一批、异地搬迁一批、教育培训一批、社会保障一批、大病救助一批,因人因户施策,都制定了具体帮扶措施,并着手实施。我联系的乐都县的泉湾村有27家贫困户,在扶贫工作组帮助下,24户有劳动能力的人家正在通过养殖、做拉面等实现脱贫;3户没有劳动能力的就纳入社会保障,老百姓夸大家的工作做得细致。

—把人的志气要激发出来。绝大多数贫困户都是想通过自己辛勤劳动来脱贫致富的,但也确实还有一些人脱贫致富能力不强、信心不足。对这些人,我们组织村干部、村“两委”成员,逐一上门做思想工作,给他们讲党的脱贫扶贫政策,讲当地脱贫致富的先进典型,讲未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美好前景,引导走脱贫致富之路。去年以来,我们还把“五星级文明户”创建活动与精准扶贫紧密结合起来,引导许多贫困群众从“要我脱贫”向“我要脱贫”转变。

—领导责任要压实了。去年,海东市与省政府签订了《脱贫攻坚责任书》,立下了军令状,以前,我要找书记、市长争取对扶贫工作的支持,现在脱贫攻坚由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挂帅,他们常常找我研究工作。作为分管副市长,我更要铆足了劲往前冲。同时,为了加强管理,我们制定了驻村干部“管理办法”、“召回制度”等。前段时间,召回了6名不称职的驻村干部,我们之所以把扶贫工作队抓得这么紧,就是要让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政策举措落实到位,使脱贫攻坚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果。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2024脱贫攻坚的江西答卷观后感

全文共 925 字

+ 加入清单

经过改革开放以来近四十年的努力,我们成功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使七亿多农村贫困人口成功脱贫,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

坚持党的领导,强化组织保证。脱贫攻坚,加强领导是根本。必须坚持发挥各级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落实脱贫攻坚一把手负责制,省市县乡村五级书记一起抓,为脱贫攻坚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越是进行脱贫攻坚战,越是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坚持党的领导,发挥社会主义制度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这是我们的最大政治优势。要强化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强化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责任制,强化县级党委作为全县脱贫攻坚总指挥部的关键作用。中央要抓好统筹,做好政策制定、项目规划、资金筹备、考核评价、总体运筹等工作。省级要负起总责,做好目标确定、项目下达、资金投放、组织动员、检查指导等工作。市(地)县要抓好落实,做好进度安排、项目落地、资金使用、人力调配、推进实施等工作。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各级党政干部特别是一把手,必须增强政治担当和责任担当,立下军令状,以高度的历史使命感亲力亲为抓。

“帮钱帮物,不如帮助建个好支部”。抓好党建促脱贫攻坚,是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重要经验。要抓好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配套建设,选好配强村级领导班子,鼓励和选派思想好、作风正、能力强、愿意为群众服务的优秀年轻干部、退伍军人、高校毕业生到贫困村工作,落实好向贫困地区村党组织选派第一书记举措,真正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坚强战斗堡垒。打攻坚战的关键是人,打赢脱贫攻坚战,各级干部特别是基层一线干部十分重要。要充实一线扶贫工作队伍,在实战中培养锻炼干部。要保护好干部积极性,对以各种方式到西部地区工作的干部,对驻村帮扶干部、第一书记、农村基层干部包括大学生村官,要多关心他们,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坚持精准方略,提高脱贫实效。脱贫攻坚,精准是要义。必须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坚持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第一书记)精准、脱贫成效精准等“六个精准”,不搞大水漫灌,不搞手榴弹炸跳蚤,因村因户因人施策,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扶贫扶到点上扶到根上。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脱贫攻坚工作感悟心得体会

全文共 1016 字

+ 加入清单

在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同步小康的关键时期,我们更要始终坚持党的宗旨、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更要立足人本,关怀民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切实把脱贫攻坚作为首要任务、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牢固树立“人民政协为人民”理念,以人民群众脱贫致富为根本目标,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把人民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了解清楚,放在心上,在思想上与人民群众相通,在感情上与人民群众相融。通过调研、视察、帮扶等方式,沉入基层一线,与群众融为一体,聚焦“四场硬仗”,“五个专项治理”,扛起脱贫攻坚政治责任,高效落实脱贫攻坚任务,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为统领,以脱贫实效为依据,以群众认可为标准,少喊口号,多干实事、少讲故事,多办好事,着力在狠抓落实上下功夫,多渠道、多形式、多领域帮助贫困群众换穷业、拔穷根,真正摆脱贫困,早日实现脱贫梦。

要做好脱贫攻坚战,需要帮扶干部夯实责任把各项精准措施落到实处,确保真扶贫,扶真贫,全心全意来扶贫。在帮扶工作中,我们应从以下几点牢牢把握。

激活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加强思想引导、教育培训、典型感化,组织贫困户现场参观学习成功脱贫典型,特别是身边的成功案例,推动贫困户转变思想意识和行为方式,破除“等靠要”的落后思想观念,积极引导贫困户想方设法脱贫、千方百计致富,形成“思谋脱贫、主动创收、勤劳致富”的社会正能量。

理清脱贫责任,强化舆论监督宣传。各级党委、政府和帮扶干部要不折不扣地落实好脱贫攻坚各项政策,但政府和干部不应大包大揽,如产业扶贫、农户入户道路等,不能政府全包,要让贫困户参与其中。对于坚持不配合的,建好台账、留足证据。对有好吃懒做、依赖政府等贫困户,要敢于理清责任,建立结对帮扶干部尽职免责机制,敢于较真劝导、敢于宣教惩戒。要多角度影射扶贫对象存在不良思想带来的反面典型,使那些好逸恶劳、不愿脱贫、一味“等靠要”依赖政府的群众觉得脸上无光。

强化乡村治理,塑造农村文明新风。要充分发挥各级结对帮扶干部的积极作用,完善村规民约,强化乡村自治。对好逸恶劳、不愿脱贫,漫天要价、威逼要挟,依赖政府、得过且过,互相攀比、一味“拼穷”等问题,进行村民自治和道德约束,情节严重的要坚决予以惩戒。要健全完善扶贫对象脱贫攻坚全程参与机制,全面保障扶贫对象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强化扶贫对象的主体地位,让“脱贫思进、致富思源”成为扶贫对象的自觉行动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脱贫攻坚全面小康观后感

全文共 806 字

+ 加入清单

“教育扶贫”是斩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方式,其根本在于“精神扶贫”。它不是简单的对扶助对象“授之以鱼”,更多的则是“授之以渔”,引导受助者寻找造成贫困的根源,鼓励他们树立改变落后面貌的思想,提高教育文化素养,变被动脱贫为主动致富。在这个过程中,教育的“辅助”作用大于了脱贫的“扶助”效果。

但实际工作中,一些人对“教育扶贫”的理解失之偏颇,将“教育扶贫”形式化 表面化。为了追求短期政绩,给自己脸上贴金,往往采取“过节送礼 寒冬送衣

捐书捐物”的方式,让受赠者感恩,表面上能解燃眉之急,“立竿见影”,实则忽略了扶贫的根本在于激发贫困群众的内在动力。

为贯彻落实对小学生的“教育扶贫”,开学初,也农村贫困户按国家政策实行了免费,享受免书本和学费政策,“教育扶贫工程”的另一表现是对农村村建远程教育设备的投入和村建图书室的捐赠。远程教育设备的有效使用。但是,如果对投入的设备和捐赠的图书不能有效利用,而只在上级检查时拿出来做做样子,这样的投入不只造成物质上的浪费,还给学生留下非常不好的印象。

还有一些地方,对贫困地区学校投入大量实验器材

图书资料,但由于学校教学人员的不足或学校硬件设施的缺乏,只能造成器材和资料的闲置。有的村小教学点专业教师缺乏,便由中心校指派教师“走教”;一些学校对不能正常入学的“三残儿童”实行“送教上门”,但对“走教”和“送教”的老师没有建立激励机制,教学人员只图完成任务,“走教”“送教”流于形式,校长在上级检查的时候“面子”有了,还可能被上级表扬“有创新”,但这样的“扶贫”没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边远地区教育的贫困,这样的“扶”不能很好的将“辅”贯穿于扶贫过程,所起作用是很小的。

“扶贫先扶志”,“扶志”就是要让专业人员对他们悉心辅导,让贫困者树立脱贫致富的意识,掌握脱贫致富的本领。它更不是面子工程,而要求我们真抓实干,只有思想上“扶志”,能力上“扶智”,才能使贫“脱贫攻坚”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