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观后感(优秀20篇)

浏览

912

作文

854

全国脱贫攻坚奖表彰大会观后感心得

全文共 926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在今年参加内蒙古团审议发表讲话时,对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心坚定不移。脱贫攻坚进入倒计时。“小康路上决不让任何一个地方因交通而掉队”是全体交通人向党和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无论面临多大挑战和压力,这一点都始终不渝、毫不动摇。我们要绷紧弦、加把劲,努力克服疫情不利影响,用心用情为人民谋幸福,坚决打赢交通脱贫攻坚战。

要一鼓作气,确保完成交通脱贫攻坚目标任务。虽然同过去相比,剩余的交通脱贫目标任务总量不大,但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是最难啃的硬骨头。我们必须敢于较真碰硬、勇于攻坚克难,集中力量,确保高质量完成交通脱贫攻坚目标任务。要努力克服疫情影响,压实责任、加快推进,继续聚焦“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扎实完成“十三五”交通扶贫规划既定建设任务。要因地制宜、强化督导,在2019年底实现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通硬化路的基础上,加快推进剩余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通客车,确保如期高质量完成“两通”兜底性目标任务。

要因地制宜,交通建设项目更多向进村入户倾斜。坚决贯彻落实“交通建设项目尽量向进村入户倾斜”的重要指示精神,将此项工作作为服务脱贫攻坚的重要行动,在完成全国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硬化路任务的基础上,巩固提升建设成果,集中推进撤并建制村等人口较大规模自然村(组)、抵边自然村等自然村(组)通硬化路。要推进农村客货运输服务向自然村(组)延伸,促进农村物流和快递业发展,确保交通运输安全,不断满足农业农村生产发展和生活水平提升的需要。

要把握重点,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当好先行。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在脱贫攻坚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机结合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交通运输的基础性、服务性和“先行官”作用,为构建乡村振兴发展新格局打好基础。要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要加强政策储备,加快编制“十四五”规划,推动交通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促进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让人民共享交通运输改革发展成果,彰显着全体交通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脱贫攻坚冲锋号角已经吹响,让我们坚定信心不动摇,咬定目标不放松,以昂扬的斗志、饱满的热情、旺盛的干劲,兑现承诺,向党和人民交出合格答卷。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观后感个人感悟

全文共 545 字

+ 加入清单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来自全国各地的白衣天使们勇敢“逆行”、连续奋战,有医务人员不幸被病毒感染,有的甚至献出了生命,体现了医者仁心的崇高精神,体现了对广大医务工作者深切浓厚的关爱,也激励广大医务工作者再接再厉、全力以赴,凝聚起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强大正能量。

医务人员是最美的“逆行”英雄,也是平凡的血肉之躯。他们是拯救生命的天使,也是生活中的人妻人母、人夫人父。处在疫情防控一线,与疫魔短兵相接,他们冒着极高的被传染风险、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承担着超负荷的工作任务。攻坚时期,保护好医务人员是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重要保障。

病疫无情,人间有爱。这是个没有硝烟的战场,医务人员们承受着极大的心理负荷,同时又面临着治愈患者、打败疫魔的焦灼与重压。前方要加强人文关怀,配备心理疏导力量,为医务人员提供释放压力、舒缓情绪的“心灵小站”;要润物细无声,提高卫生防疫津贴标准、加强对解决医务人员实际困难的关爱……着力从细节处、微小处给予医务人员关怀和尊重,努力做好各项保障,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战斗还在继续,英雄仍在阵前。广大医务人员为遏制疫情蔓延筑起了一道坚固的“安全防线”。保护他们就是保护我们自己,更是全社会众志成城、齐心抗疫的题中之义。让我们向白衣天使们致敬,共同祝愿他们春暖花开日、平安归来时!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全国脱贫攻坚奖表彰大会观后感心得

全文共 690 字

+ 加入清单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带来了挑战。为确保打赢脱贫攻坚战和疫情防控阻击战,近期以来,坚持疫情防控要抓紧、脱贫攻坚不放松,围绕支持打好贫困乡村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总体战开展民主监督,坚决克服疫情对脱贫攻坚的影响,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历史性任务。

通化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积极组织包保干部,通过电话、微信等“不见面”的宣传方式,对包保的贫困户开展疫情防控知识宣传,并询问贫困户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困难等,使贫困户深切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并自觉遵守疫情防控相关规定。

疫情是今年影响脱贫质量的最大因素,精准施策是保证质量的重要举措。督查中市纪委市监委督促地方要进一步提高工作的精准性,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扎实推进、稳步落实,逐县逐村逐户提出克服疫情影响的具体办法,有针对性地解决好贫困群众外出务工、农畜产品积压、扶贫项目复工等难题。紧紧围绕改进工作作风开展监督,促进驻村工作队更好发挥作用,促进脱真贫、真脱贫。

市纪委市监委压实责任,通过调研督导、精准问责等方式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提供坚强纪律保障,系统梳理总结脱贫攻坚民主监督实践经验,探索完善专项监督工作制度,推动民主监督工作创新发展。坚持防控和扶贫两手抓、两不误,通过推进产业扶贫项目、增加公益性岗位、动员劳动力就近就业创业、指导村合作社复工复产、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等举措,全力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疫情挡不住春回大地,阴霾遮不住万物复苏。通化市纪委监委,在疫情防控、脱贫攻坚一线筑牢战斗堡垒、彰显使命担当,让党旗在农村战“疫”和春耕备耕一线高高飘扬。尽显纪检人的忠诚干净担当。

展开阅读全文

篇3:2024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观后感1500字

全文共 4286 字

+ 加入清单

在“五一”国际劳动节即将来临之际,市委、市政府把全市各级劳模代表请回来,主要是想通过今天的座谈会,向奋战在全市各条战线上的劳动模范和广大劳动者表示节日的祝贺和亲切的问候,同时倾听一下大家的心声,听取大家对市委、市政府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刚才,几位劳模代表就立足本职,发挥模范作用,为--发展建功立业作了发言。大家谈的很生动,很感人。透过这些朴素的语言,我们感受到了大家的不懈追求和奋斗历程,感受到了大家的崇高思想和伟大精神,感受到了大家始终心系--改革发展的蓬勃朝气和昂扬锐气。我代表市四大班子和全市人民,向你们表示衷心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借此机会,我就如何正确认识--当前发展形势,进一步弘扬劳模精神,加快--经济社会发展讲几点意见。

一、正确认识当前形势,进一步振奋全市劳动者精神

劳模是劳动群众的杰出代表,也是引领新时代劳动者的光辉旗帜。近几年,正是以在座各位劳模为杰出代表的工人阶级和全市广大人民群众的无私奉献和顽强拼搏,--才有今天的发展局面。冷静分析,当前--的形势可以用四句话概括:

——发展速度不断加快。据统计资料表明,近四年来,全市GDP增幅均在12以上,比前五年平均发展速度提高1.3倍;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45.4,工业总产值三年翻了一番半;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2.5;固定资产投资由20__年的5.6亿元上升到20__年的11.5亿元。我市在全省184个市市区排位中,其主要指标排位都上升5—19位。其中,GDP总量排位比20__年上升了9位,人均GDP排位上升15位,工业经济排位上升10位,第一产业排位上升6位,第三产业排位上升19位,城乡居民存款余额排位上升15位。在全市年度综合目标考核中一直位列前3名。--近几年的发展速度是改革开放以来最快的时期,--已驶入了发展的快车道。

——发展势头越来越好。一是一批重大项目陆续开工上马,亭子口水利枢纽工程前期工作紧锣密鼓,--航电年内开工上马,东河梯级开发20__年全部建成并网发电,兰渝铁路预计年底开工,兰渝高速已开始线路踏勘。二是旅游发展面临新机遇,近日省政府公布将着力打造5条重点旅游线路,其中的嘉陵江黄金水道旅游线将贯穿我市,与正在加紧建设的四川旅游北环线形成网络,--成为两条省级重点旅游线路交叉的重要节点,旅游产业发展机遇千载难逢。三是地下矿产勘查取得重大突破,天然气、石油“--构造”预测理论储量巨大,铀等地下矿藏开采潜力极大,目前已进入钻探阶段。这些必将为--今后发展带来新的希望和生机。

——风正心齐的氛围基本形成。近年来,我们在全省率先实施“两推一竞五公开一承诺”干部选任机制改革,严格执行机关事业单位凡进必考,强力推行市委权力阳光化;在全市率先建设政务服务中心、国库集中支付核算中心、经济发展环境投诉中心,全面推行政务审批公开化;坚持动真碰硬,从严机关干部作风集中教育整顿,重拳整治了干部职工打麻将、收送礼金、乱贴大字报告刁状、拉选票贿选、坑害外地客商等歪风邪气,全市干部队伍的风气明显转变,风正心齐的良好氛围基本形成。

——面临的挑战依然严峻。尽管目前--的发展势头很好,但横向相比我们发展仍很落后,挑战依然严峻:GDP总量在全省排89位,工业总产值还在全省130位左右徘徊;人均GDP才598美元,在全省全市排位靠后;周边市区的迅猛发展,更是咄咄逼人。所以,广大劳动者和全市人民必须正视差距,振奋精神,坚定信心,用我们的勤劳和智慧建设自己的美好家园。必须坚持城乡统筹,产业互动,坚定不移地抓好农业产业化、重大项目建设、生态家园新农村建设三篇文章,努力实现庭园经济向农业产业化、工业兴市向工业强市两个跨越,推进--更快发展。

二、继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积极迎接时代新挑战

劳动模范分布在各行各业,有着广泛而特殊的影响力、凝聚力和示范带头作用,一定要永葆劳模本色,勇于迎接时代挑战。

——加强学习,永葆本色。时代在进步,理论在创新,实践在发展,不学习无以创新,不学习难当重任。每一个劳动者特别是劳动模范,不论身处何种境地,从事什么职业,都要不断加强学习,充实和更新知识。要坚持学习政治、科学、文化和管理知识,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提高科学文化知识水平,提高管理能力,成为生产能手、技术能手、科研骨干和管理专家。要心系培育自己的人民大众,努力向广大人民群众学习,传承劳模精神,永葆劳动本色。

——乘势而上,再创新业。站在承前启后的重要历史节点,压力与动力并存,机遇与挑战同在。各级劳模要进一步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再立创新之志,再鼓争先之劲,在构建生态--、和谐--、富裕--的伟大实践中再创新业。特别是要大力弘扬--人精神,积极投身--发展和建设,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踊跃参加合理化建议、发明创造、技术革新、技术攻关,影响带领职工群众干一流的工作,出一流的产品,创一流的业绩。

——坚持“三个着眼于”,齐心协力抓发展。劳动模范植根于劳动人民,是市委、市政府联系劳动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一定要顾全大局,带头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市委和市政府的各项部署;要团结带领广大职工群众,多为--发展谋良策,多为提升--形象创大业,多为--人民得实惠作奉献;要引导广大干部职工正确处理好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的关系;要多做一些理顺情绪、化解矛盾的工作,多向党委、政府反馈普通劳动群众的心声和意愿,共同维护安定团结的发展局面,加快构建和谐--。

三、大力弘扬劳模精神,进一步推动--更快发展

伟大的时代孕育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创造伟大的业绩。今天到会的劳模代表中,有甘于奉献的生产第一线工人,有锐意创新的科技拔尖人才,有辛勤耕耘的人民教师,有艰苦创业的企业家,等等。虽然大家来自不同的领域,工作在不同的岗位,但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你们都用自己的辛勤劳动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动人赞歌,以自己的实际行动铸就了“解放思想勇于创造、顾全大局爱岗敬业、脚踏实地艰苦奋斗、奋勇争先勇争一流”的时代新风。你们都是创造--历史的英雄,是--人精神的忠实实践者,也是我们广大干部职工学习的榜样。当前,要推动--更快发展,就要高度重视和发挥劳动模范的重要力量和导向力量,就要大张旗鼓地弘扬劳模精神。

——弘扬劳模精神,就是要学习他们“解放思想,勇于创造”的创新精神,要在全市广大干部群众中进一步推动思想大解放,观念大更新,坚决克服一切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打破一切束缚创新的精神枷锁,坚决革除妨碍自身发展的“--是广元老大”的习惯思维,让一切创新的源泉充分涌流。

——弘扬劳模精神,就是要学习他们“顾全大局,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全市上下要从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出发,积极支持和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各项决策,正确处理局部和整体、个人与集体利益的关系,立足本职岗位,为实现--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弘扬劳模精神,就是要学习他们“脚踏实地、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要在全市上下进一步开展“两个务必”的教育,切实增强全民创业意识,弘扬艰苦奋斗精神,唱响全民创业主旋律,投身全民创业主战场。

——弘扬劳模精神,就是要学习他们“奋勇争先、勇争一流”的拼搏精神,要进一步把劳模精神与--人精神结合起来,鼓励广大劳动者以“三个着眼于”为出发点,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伟大进程中施展才华,建功立业。

四、加强舆论导向,进一步树立尊重劳动的良好风尚

劳动创造了历史,劳动改变了世界。但现实生活中,有一些人以崇尚现代文明为由摈弃劳动,远离劳动者。他们崇拜那种衣着光艳的白领阶层,瞧不起体力劳动者,鄙视普通工人,不愿意在一些平凡的岗位上工作。近几年,企业、社会对工人特别是有等级的技术工人的需求不断告急的报道屡见不鲜,就连市内一些机关招考文秘,也因为怕苦怕累应试者寥寥无几。爱迪生说,“世界上没有一种具有真正价值的东西,可以不经过艰苦辛勤的劳动而能够得到”。劳动只有分工不同,没有贵贱之分。普通劳动者永远是组成社会大厦的主体,普通劳动者就像一粒粒平凡的石子,用自己的力量去改变着世界。__“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的教诲,为劳动者写下最闪光的字符——劳动光荣。所以,要整合各种力量,切实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在全市形成劳动光荣、知识崇高、人才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新风,迅速在全市掀起学习劳模、尊重劳模,尊重劳动、推动发展的高潮。

——扎实搞好劳模宣传工作。要高度重视劳模典型的选树和宣传工作,在选树掌握现代科技知识、先进技能、富于创造精神的先进典型的同时,也要特别重视选树和宣传长期工作在生产一线、在平凡岗位上作出突出贡献、体现新时期工人阶级先进性的普通劳动者。今年5月份,要在全市集中开展“弘扬劳模精神,推进--跨越发展”宣传月活动,通过举办劳模事迹专题报告会、开办宣传优秀劳模专栏等多种形式,大力弘扬劳模精神,让劳模精神影响和带动全社会,并发扬光大、代代相传,进一步激发广大职工群众奋发向上、勇于创新的工作热情。

——迅速掀起学习劳模热潮。全市各级各部门、各行各业要以学习实践“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为载体,大力开展技术培训、岗位练兵、技术比武和自学成才活动,在广大职工群众中掀起学习劳模、争当先进职工的新高潮。全市广大职工要以劳模为榜样,把远大的理想信念与作好本职工作结合起来,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自觉为--发展作贡献;要把爱国之情化作建设家乡的实际行动,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业绩;要立足本职工作,追求新知识,掌握新科技,提高新技能,增强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竞争能力、创业能力,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充分体现工人阶级的先进性,发挥好创造历史、推动社会进步的主力军作用。

——认真做好劳模工作。各级党委政府、各有关部门要重视劳模工作,认真贯彻党中央关于劳模工作的重要指示,认真研究劳模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一步探索和完善培养劳模、选树劳模、表彰劳模、关心劳模的工作机制。要继续做好帮扶困难劳模工作,怀着深厚的感情,深入到劳模中去,倾听劳模的呼声,关心劳模的疾苦,切实帮助劳模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为他们全面发展、健康成长、贡献智慧、再立新功提供更好的环境。

同志们,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创新,在创新中创业,这是新时代对劳动者的召唤。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追求价值实现的最大化,从而实现从传统型劳动者向学习型劳动者转变、从体力型劳动者向知识型劳动者转变,这是时代精神赋予劳动者的新境界。让我们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作风,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谱写--加快发展的新篇章,努力创造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新辉煌!

展开阅读全文

篇4:长征永远在路上观后感

全文共 652 字

+ 加入清单

长征,是一次非常重要的战略转移。当年,以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为主力的各路部队,从南方转移到北方。各路红军部队经过了十几个省,经过的地区往往自然条件比较恶劣,翻雪山、过草地,还要面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围追堵截,经历无数次大大小小的战斗,最终战胜千难万险,取得长征的胜利。

“伟大的实践,孕育伟大的精神。”河北省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宋学民说,正是在千锤百炼的革命实践中,广大红军官兵的理想境界、意志品质、战斗作风、团结精神、纪律观念等得到了极大的提升,逐渐凝聚成为长征精神。

“长征精神是中国工农红军在长征这一伟大革命实践过程中不断磨砺和锤造出来的一种精神品质。长征精神的形成绝非偶然,它是特定历史环境和特定群体共同作用的产物,是中国工农红军肩负着民族希望,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进行艰苦卓绝革命斗争实践而磨砺形成的结果。”石家庄市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部副教授冯荣说。

转战过程中,红军长期处于无根据地外线作战的困境,不仅基本后勤保障难以维持,而且几乎天天遭受国民党重兵的围追堵截,就是在这种极度艰难困苦的条件下,红军走出了雪山草地,翻越了高山峻岭,粉碎了敌人的战略企图,实现了三大主力胜利会师,走上了抗日救国前线。红军靠的是什么?靠的是广大指战员对革命理想的执着追求,靠的是对革命事业的无比忠诚和必胜信念。“当时,在长征最困难的时候,红军官兵讲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只要跟党走,一定能胜利。’正是凭着这种革命的理想信念,红军迅速从初期失利的阴影中摆脱出来,逐步走上胜利的征途,进而凝聚成为长征精神。”冯荣说。

展开阅读全文

篇5:电影《长征》的观后感

全文共 1942 字

+ 加入清单

电影长征》是一首悲壮的诗,一幅悲壮的画,一曲悲壮的交响乐。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长征观后感,希望能帮到大家! 长征观后感1

电影《长征》片长1.5个小时,分上、下两集,向观众展示了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战略大转移的历史场景。影片宏伟壮观,深入的再现了红军当年长征所遇到的种种内在和外在的艰难险阻,用史诗笔触全景刻画了湘江之战、四渡赤水、强渡乌江、巧渡金沙江、翻越雪山穿越茫茫千里大草原等

红军战士长征途中的几次较大的战役和险境,讴歌了红军战士勇于挑战自我极限敢于战胜恶劣的自然和社会环境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在观看这部影片的同时,我也在思考那么一些问题:红军是凭借什么才能克服种植焕蛩兀Φ粑ё范陆氐募甘蛏踔辽习偻蚬竦车木樱钪杖〉昧长征的胜利,为中国的革命保留了珍贵的火种?是什么让本来是执行战略大转移的一支队伍,在漫漫的万里长征中却扮演了播种机的角色,把革命的理论散播到千万户家庭呢?

影片没有交待长征的起因和背景,可能是因为受限于电影片长的原因吧。故事是从湘江河畔,红军抢渡湘江开始的。由于博古、李德对军队撤退所遇到的困难估计不足,所以部队带着大量的缁重挤在湘江桥上,几天几夜部队也没有能完全通过湘江。然而,时间就是生命,在红军的上头敌人的飞机在狂轰烂炸,后面有几十万追兵正汹涌而来,前方,蒋介石在加紧布置几道拦截的防线。红军长征的第一道本来不是难关的难关就这样横在了全体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军队面前。幸亏红军的后卫部队拼死抵挡住了国X党追兵的猛烈进攻,为中央红军过河抢得了宝贵的时间,要不然,此役红军的后果实在不堪设想。

我认为,在这个阶段,红军能避免覆灭的原因在于红军将士的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特别是后卫部队的敢打猛拼的劲头,阻滞了追兵前进的脚步,给红军带来了珍贵的喘息机会。如果没有五万牺牲将士为了理想不怕牺牲的精神,(明明知道自己在后卫阻击,生还的可能性很少,但为了整个集体,甘愿流尽最后一滴血)没有他们的壮烈情怀,也就不可能再有后面八路军和解放军的发展,更不要说建立新中国了。我们应该永远记住这些牺牲的先烈们。

在一个集体当中,如果战略指挥出了问题,大家都乱成一团,没有众志成城的决心,没有凝成一股劲的凝聚力,没有哪怕牺牲个人也要保全集体的信念,那么这个集体决不会走得很远,而我们的红军指战员就具备有这些优良的素质,终于能够令决策失误的红军起死回生,创造了中华战争史上的奇迹。这些精神在我们现在这个国际形式变幻莫测的时代,我们的人民更应该汲取和发扬,不要先自乱了自己的阵脚,大家团结一致,发扬红军精神,不怕困难,克服困难,强国强军,保证中华民族。

虽然事隔已久,但每每回忆这些画面,我的心总是久久不能平静。 长征观后感2

在这个世界上,我喜欢的东西有很多。我喜欢音乐,因为它能给人一种轻松的感觉;我喜欢体育运动,因为运动可以锻炼身体;我喜欢电脑,因为它能查出我所不知道的中国奥秘;但是我喜欢的经典作品还非《长征》莫属了。

《长征》这本书主要讲的内容是:我们的红军是可爱的,是英勇的,是不可战胜的。在这二万五千里的长征路上,战士既要对付蒋介石的围剿,又要面对雪山,草地这种恶劣的环境,有时红军一天就要行走一百多公里啊,而且都是山路,还有敌人的阻挡,这在现在是不可想象的。可是呢我们可爱的红军做到了,让我感触最深的是红军飞夺过卢定桥啦,红军爬在几根光光的铁链上,你看那桥底下的江水,奔腾汹涌,如果一不小心掉下去,那性命没有啦。要是我们站在上面脚肯定发抖,站都站不稳。可我们英勇的红军确要与对面那讨厌的敌人勇敢的战斗着,并且胜利的打败了他们。创造了人类历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

这本书上的英勇故事让我感动不少,今天的幸福生活是谁给我们的?不错!当然是我们那可敬可爱的革命前辈用鲜血换来的,你们看一个个红军在这长征路上遇上的千只拦路虎,他们遇到困难时总能做到不慌不忙,沉着冷静,机智勇敢地面对困难,克服困难,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样的军队,红军不能战胜的的啊!这本书让我懂得了我们要学习红军长征的这种精神,那就是面对困难要勇于战斗,无坚不摧,重于求实,独力自主,乐于吃苦,不惧困难,团结一致。

以前,我没读过这本书的时候,是一个非常不喜欢动脑筋的孩子,遇到困难,要不就不动脑筋,要不就去问妈妈,一点脑筋都不愿意动,父母常说我的脑袋会生锈了。遇到了拦路虎就只会退缩,不像红军那样勇敢的去面对困难。当我读完这本书后,我只要一遇到困难,脑袋里就浮出一个画面:就是经军遇到困难的时候,是怎么去克服困难的,每当这时我就会认真地思考怎样找到更好的方法破解难题。

我喜欢《长征》这本经典作品,因为有了它,我才知道要克服困难,要不怕困难,让长征精神发扬在我们的身上,陪伴着我们一起成长。

[电影《长征》的观后感

展开阅读全文

篇6: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心得体会

全文共 858 字

+ 加入清单

自“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各级党组织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扎实推进学习教育开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目前在少数党组织和党员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好的苗头性问题。主要表现为:有的对学习教育的兴趣明显下降,出现“厌学情绪”,虽然内容照学、笔记照抄,却是“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有的“自我感觉良好”,认为已经学“透”了,也做得够好了,可以“歇一歇”了;有的认为“两学一做”只是“一阵风”,现在这阵“风”已经刮得差不多了,可以“放松放松”了……这些都是极其危险的“信号”。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指出:“长征是一次理想信念的伟大远征。”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是推动党内教育从“关键少数”向广大党员拓展、从集中性教育向经常性教育延伸的重要举措,也是广大党员干部思想作风建设上的又一次“长征”。80年前,长征途中,红军战士们四渡赤水,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等等,“千磨万击还坚韧”,“靠的是红军将士压倒一切敌人而不被任何敌人所压倒、征服一切困难而不被任何困难所征服的英雄气概和革命精神。”何曾听到红军战士叫苦叫累?何曾见过红军战士临阵退缩?今天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广大党员干部也要学习长征精神,始终坚守宗旨意识和党员本色,积极克服安于现状、畏难怕苦和“差不多”的心理,把自己当成学习教育中的“新人”,不断在学习教育中提升自己、完善自己。

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开展中,要将长征路上始终坚守的“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融入其中,坚持常学深学,坚持“对症下药”,避免“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只入耳不入脑”,确保学习教育实效。要将长征路上始终坚守的“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融入其中,不断做好结合文章,自觉用学习教育指导工作实践,不断提升为民服务水平。要将长征路上始终坚守的“追求真理、坚持真理”的精神融入其中,探索建立学习教育常态化机制,在思想作风建设的新时期长征路上不断克服困难,取得胜利,坚决避免“轰轰烈烈一阵子,过后还是老样子”。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庆祝长征胜利80周年

全文共 2018 字

+ 加入清单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毛泽东的《七律•长征》,读起来总是那么令人振奋,使人倍受鼓舞。敌人的围剿算什么?湍急的金沙江、奔腾咆哮的大渡河算什么?只剩几根铁索、令人毛骨悚然的泸定桥又能算什么?那高耸入云的大雪山和杳无人烟的大草地,这些曾被人们视为可望而不可及的“天险”,不是都被我们这些可敬的红军战士征服了!

长征,是一首雄壮、豪迈、大气磅礴的革命交响曲!

长征,把惊涛壮观推出,把日出瑰丽托起,让松柏昂首挺拔,让雄鹰翱翔蓝天!

“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播种机”、“长征是宣传队”,这是毛泽东对长征的重大意义给予的诗话般的高度评价。

还记得那一次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么?为了挽救党、挽救革命、挽救红军,中国共产党毅然决定召开遵义会议,把红军的领导权从“左”倾路线代表手中夺过来。

这一次的工作体现出了党内的高度的团结。在遵义会议上,周恩来、张闻天、王稼祥、刘少奇等都旗帜鲜明地支持毛泽东同志,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和全军的领导地位。在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张闻天同志一直担任党的总书记职务。他与毛泽东同志的合作是很成功的。毛泽东都曾风趣地说:洛甫同志是“开明君主”。周恩来积极协助毛泽东组织和指挥红军,林伯渠当时抒写下“坚持遵义无穷力”“阳光坦荡己无歧”的诗句。这诗句既反映出他热诚拥护确立毛泽东同志在中央的领导地位的激动心情,又赞颂了当时全党全军团结一致的精神面貌。

四川省副省长张作哈在讲话中说,70年前,中国工农红军踏上凉山这决神秘而又神奇的土地,发生了对中国革命有着重大而深远影响的两件大事:一是召开了著名的会理会议,进一步巩固了毛泽东同志的领导地位,确立了团结一致、继续北上的方针;二是红军先遣军总司令刘伯承同志与彝族首领果基约达在彝海边歃血结盟,创造了一段民族团结的佳话。彝海结盟不仅为红军取得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且为我党在复杂历史条件下正确处理民族问题开创了成功的范例,同时也为我们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解放后,古老的凉山实现了“一步跨千年”的历史性飞跃。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凉山各族儿女奋发图强、励精图治,全州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社会各项事业蒸蒸日上,彝海结盟所凝聚的军民团结、民族团结精神正在大小凉山6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薪火相传并发扬光大。

我们回忆长征、纪念长征,就是要更好地继承和弘扬红军长征精神,把红军长征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一代一代传下去,万众一心、艰苦奋斗,争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长征”的胜利。

艰苦奋斗便是我们党领导和团结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强大精神动力。

在革命战争年代,革命前辈在井冈山如果不发扬以门板当床、稻草做被的艰苦奋斗作风,就难以点燃革命的星星之火;在长征路上如果不发扬爬雪山过草地、嚼草根吃树皮的艰苦奋斗作风,就难以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在延安如果不发扬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艰苦奋斗作风,就难以取得抗战胜利;当年如果我们共产党人没有艰苦奋斗、勇于胜利的精神,就难以实现推翻三座大山、建立社会主义新中国的革命理想。同样,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我们仍然要靠艰苦奋斗精神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并不断丰富艰苦奋斗的内涵,将崇高理想与现实工作统一起来,使之不断地与时俱进。

实现这种结合,就要弘扬“永久奋斗”的精神,把我们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永久奋斗”,是毛泽东同志1939年5月30日,在延安庆贺模范青年大会上讲话的标题。他号召全体共产党员、模范青年要把革命干到底,要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气概。

光阴荏苒,一晃70年过去了。长征故事或许在某些人的心里,已被记忆的浪花渐渐冲淡,但是长征精神在中华大地上,无时无刻不在闪耀着灿烂的光芒:凭着长征精神,我们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打败了蒋介石,赶走了帝国主义列强,建立了人民共和国!凭着长征精神,我国研制了原子弹、氢弹,东方红卫星上了天,宇宙飞船进入了太空……

中国古代的先哲说过:“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当年,毛泽东同志曾用庄子的这句话激励大家,我们的事业绝不会因为开始阶段的弱小和条件的简陋,而影响其伟大。如果说当年所面临的是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民主政权的话,而我们今天所面临的,则是用我们的勤劳和智慧使我们的祖国阔步迈入世界经济强国的行列。这关系到当代中国的国际地位,关系到每一位华夏子孙的命运!作为当代的热血青年,我们应该有自己的远大理想,那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也是一次充满艰辛的长征,这是时代赋予我们青少年的新的长征!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我们要接过?征精神的光辉旗帜,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真正把爱国之志变成报国之行。今天为振兴中华而

勤奋学习,明天为创造祖国辉煌的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当每个中国公民都具备长征的铁骨精魂时,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就会以更新、更美的形象昂然屹立于世界的东方!并以此告慰长征路上那20万不屈的英魂!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全国脱贫攻坚表彰大会观后感

全文共 792 字

+ 加入清单

“出水才见两腿泥”。扶贫工作必须务实,脱贫过程必须扎实,扶真贫 真扶贫,脱贫结果必须真实,让脱贫成效真正获得群众认可

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决不搞花拳绣腿,决不摆花架子。这是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诠释了真正的扶贫工作应该怎样去开展。

虽然我们绝大多数扶贫干部都能认识到扶贫工作的重要意义,能够真抓实干的去执行扶贫工作,但仍有个别地方个别干部对扶贫工作敷衍塞责,开展扶贫工作只重其表,应付了事,甚至对扶贫这项任务存在抵触

抗拒心理,存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作为扶贫攻坚任务的“领头雁”,扶贫干部应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做好扶贫攻坚的中坚力量。

首先要摆脱“应付式”的思想。有些干部把扶贫工作完全当成了应付上级领导的差事,做工作流于形式,抓不住重点甚至根本就是搞形式化

表面化,如“蜻蜓点水”“走马观花”一般。

其次要摆脱抵触的心态。有的干部不愿吃苦,担心受累,抱有各人自扫门前雪的心态,没有真正把贫困群众当成“一家人”,对待贫困户不伤心,不用心,不尽心,因此对待扶贫工作也就不想干,不愿意干,不去干。

再次要摒除以权谋私的错误心理。有些扶贫干部觉得自己为了扶贫工作加班加点,忙里忙外,四处奔走,受苦又受累,应当给一些“辛苦费”,吃一点,喝一点,拿一点没关系。更有甚者将扶贫资金挪为己用,完全当成了“自留地”。腐败的现象也就随之滋生。

最后要改正急于求成的错误态度。有些地方的扶贫干部急于求成果,出成绩,盲目跟风,没有深入研讨本地资源,贫困情况就乱开方,瞎吃药。不但不能为脱贫增添助力,有时候甚至适得其反,给贫困群众帮倒忙,影响脱贫攻坚的进度。

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党和政府向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正确的思想,端正的态度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保证。扶贫工作是关系万千民众的大事,必须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才能打赢脱贫这场硬仗。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抗战胜利70周年观后感

全文共 247 字

+ 加入清单

19XX年9月,经过14年艰苦的浴血奋战,中国人民终于迎来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当抗日老兵坐车经过阅兵主区域时,我的眼睛湿润了,他们身上大大小小的奖牌都代表着他们的浴血奋战。

外军方队、代表队参加阅兵,显示出中国的国际地位,这让作为中国人的我们怎能不激动?怎能不骄傲和自豪呢!

抗战胜利纪念,凝聚起全民族奋进力量。伟大的抗日战争,磨砺了中华民族百折不挠、不畏强辱、不可战胜的钢铁意志和侠肝义胆、忠勇奉献、家国情怀的崇高品格。今天,中华民族早已远离战争威胁,但抗战精神是我们民族永远的宝贵的精神财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全国教师发展大会观后感个人心得

全文共 1662 字

+ 加入清单

前不久,我拜读了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专著《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心情异常激动,深深地被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观点折服了,真的有些惭愧,以往认为自己参加工作也10多年了,在教育教学方面做得不错了,对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也够了解的了。可读过这本书后,真的意识到自己在很多方面做的还远远不够,书中每一条建议都充满教育智慧,事例生动、分析精辟,启人深思。从中我明白了许多鲜明的教育观点,在此谈谈自己的几点读书感悟。

感悟之一:教师应坚持读书

苏霍姆林斯基让我们记住,教育──这首先是关心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去触及年轻的心灵。要掌握这一门艺术,就必须多读书、多思考。你读过的每一本书,都应当好比是你的教育车间里增添了一件新的精致的工具。

真的有些后悔,后悔今日才读了这本名著,又有些庆幸,庆幸自己没有错过这本好书。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很大的触动,平时也想读点书,但有时总以工作累,家庭琐事多为由,没能坚持下去。从此,我要制定一个读书计划,多读好书来提高自己的教育素养。还是苏霍姆林斯基的建议好,那就是读书,读书,再读书。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把读书当作发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读好书能够净化我们的灵魂,开启我们的教育良知,锻造我们的优秀品质,静下心来读书是提高教师素养最有效的手段,是教师走向成功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

感悟之二:教师应善引学生

关于学生学习兴趣、学习动机。苏霍姆林斯基这样论述:“学习的愿望是一种精细而淘气的东西。形象地说,它是一枝娇嫩的花朵,有千万朵细小的根须在潮湿的土壤里不知疲倦地工作着,给它提供滋养。我们看不见这些根须,但是我们悉心地保护它们,因为我们知道,没有它们,生命和美就会凋谢。”

他这个比方很恰当,学生的兴趣是潜在的,需要教师的精心呵护与培养。

我们会发现,学生在低年级时,学习积极性也很高的,学习成绩也不错。可到了高年级,有的学生对学习有些无所谓了,学习成绩也下滑的很快,任凭老师怎么去教育,效果也不甚理想。原因就是这些孩子的学习兴趣慢慢的减退了,消失了,而我们做教师的有没能及时发现,及时引导。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是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没有兴趣的指引和铺垫,学生会觉得学习是枯燥无味的,从而产生厌学心理。

因此,教师要在培养学生学科兴趣方面要多下功夫,要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使他们顺利获取知识,在体验一次次成功之后,能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这样才能激发学习的动力;教师要钻研教学方法,用科学的教法引领学法。

让学生始终对学习有兴趣,并使学生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

感悟之三:教师应善学

“怎样学习别的教师的经验”

苏霍姆林斯基首先提出了我们应该向哪师学习的问题,对于我们这些刚参加工作的教师,在不熟悉、不了解的情况下,应该选择哪些老教师呢?他给了我们一条非常好的建议,那就是,你先看看学生的练习本。如果你发现绝大多数学生练习本里的作业都完成的很好,那么就是个明显的征兆:在这个班里可以学到许多东西。学生的练习本是全部教育工作的一面镜子。确实是,学生的学习习惯是教师素养的一个缩影。

其次,我们学习别人的经验不是照抄照搬,而是要学习人家的思想。用苏霍姆林斯基的话说,就是要移植其中的思想,向优秀的教师学习,应当取得某种信念。这一条对于任何一位教师来说都是关键的,但是,年青教师经常会犯这样的错误,在向别的优秀教师学习的时候,全盘照搬人家的做法,也不管理解不理解,也不顾自己的教学实际和学生特点,结果别人的经验没有学到手,自己的特色也形成不了。这就犹如“邯郸学步”,这些确实困扰着一些很想努力提高的教师们。有时也困扰着我。

向谁学的问题很重要,如何学的问题更重要。比如最近我们在学“杜郎口教学模式”和“洋思中学的教学模式”,这两种教学模式当然是成功的教学经验,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但如果让我们的老师完全按照其模式去教我们的学生,效果就未必好,要根据我校的学生的实际择“适”选用。

读过这本书,我获益匪浅,我更加坚信了我的教学信念,要多读书,读好书,提高自身综合素养,做一名学生喜爱的老师。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中国诗词大会2024观后感

全文共 923 字

+ 加入清单

连续看了三天第二季诗词大会了,之前的第一季也断断续续看了一点,在此说说我的感受。

第一部分:百人团一起答题

就是大家普遍认为比较简单的答题部分,有填字题、挑字题(九宫格)、给下句说上句题、选择题、挑错字题。从题型来看还是比较全的。另外,题比较简单,基本都是小学、中学课本里的诗词。我认为这一部分是为了普及用的吧……另外观众在电视机前也可以一起互动,还挺好玩的。我觉得那个用箭射向屏幕的地方有点浪费时间,不过可能是为了舞美和答题者的悬念而设的,另外让结果比较直观。

第二部分:飞花令

这个就比较考验选手的诗词储量了,就是给一个字(这三天的字分别是“花”“春”“月”)然后说出带有这个字的诗词,直到一方说不出来为止。这个我基本就不太行了,所以看的时候就各种膜拜,另外给予我力量(突然中二什么鬼 )去背更多的诗词。看的时候我以为我爸会跟我说:“你看看人家,都是十六岁,这么厉害,你行吗??”但意外的是,他居然没说 ......

第三部分:抢答题

这个前几道题还挺有意思的,是边看画边猜诗,还要求比较高的想象力吧,反正选手答题时应该挺“惊心动魄”吧...后面的选择题相对来说就比较容易了,主要是看选手的心态和抢题的速度,看得也有点揪心

从赛制来说,我比较困惑,因为从第二季第二场来看,四位选手都是答满了九道题的,就是看百人团的发挥,感觉有那么一点点不公平。但又说不出来哪里不对劲。但我觉得整体的赛制还可以(就是选百人团中最强的和第一轮胜出者玩飞花令,然后胜出者再和擂主比拼,最后再选出百人团的四个人进行下一场的比拼)关于赛制,大家还可以多加探讨。

关于舞台的设计和效果

我感觉很美,还有潺潺的流水,感觉很有意境,背景板的图画也在不停变幻,有明月夜、有带有荷花的池塘、有枫叶 ……本来想上图,但没找到,真是抱歉

关于点评老师

有康震老师、王立群老师、蒙曼老师。讲解的都很棒!我最喜欢听讲解了!康震老师很幽默,我也超喜欢王立群老师!听完讲解之后我对诗词又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而不是一知半解,只是背下来就可以了……听三位老师的讲解是我看诗词大会最大的收获了。另外,董卿主持得也很好,感觉她的诗词储量也不错(虽然应该有提前准备好的资料,那人家也很厉害啊啊啊)啊忘了最可爱的郦波老师!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的爱国征文

全文共 973 字

+ 加入清单

尊敬的领导:

每当五星红旗随太阳一同升起,耳边又响起雄壮昂扬的《义勇军进行曲》,总会令我感动,每次我感动就会忆起我们人民革命的艰苦历程,想起举世闻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

八十二年前的今天,由于王明的“左”倾错误,八万红军被迫离开中央根据地,从南中国的崇山峻岭中开始了漫漫长征。长征路上,面对着自然界种种艰难困苦,地方军阀、国民党反动派的围追堵截,他们都毅然挺过去了。瞧!那冰冷的空荡荡的十三根铁索,他们“飞”过去了;瞧!那高耸入云的大雪山,他们翻过去了;瞧!那杳无人烟的草地,他们踏过去了。在整个长征的368个日日夜夜里,他们一共爬过了18座崇山峻岭,渡过了24条湍急的河流,穿越了12个省份,占领过62座大大小小的城市,突破了10个地方军阀部队的包围,挺进和顺利通过了6个不同的少数民族地区。这支由年轻人组成的红色大军,面对着30万武装精良的敌军,携带着数量庞大的辎重,在一个地球上最为险峻的地带迂回穿插,最终征服了二万五千里的艰难险阻。这一切,让今天的人们,长久地发出神奇的感慨。

这让我不禁想起了毛泽东主席写的《七律.长征》

诗: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眠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正是这些肩负着伟大使命的中华儿女,以一种势不可挡的力量,走完了如此漫长的道路。是他们,吓得敌人闻风丧胆,狼狈而逃;是他们,突破了“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娄山关;是他们,用自己的热血,将共和国的国旗抹成了红彤彤的颜色;是他们,凭着一股执着的精神,创造了这样一个历史的奇迹,走向抗日的最前线,提起了祖国生死存亡的重担!

怪不得毛主席会这样说:“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历史上曾经有过像我们这样的长征吗?12个月光阴中间,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侦察轰炸,地下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路上遇到了说不尽的艰难险阻,我们却开动了每个人的两只脚,长驱2万余里,纵横12个省。请问历史上曾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吗?没有,从来没有的。”

没错,这正是我们这些中华民族的子孙后代引以为骄傲的。我们不会忘记这一辉煌的斗争业绩。今天,我们要从红军长征的精神中汲取勇气、力量和智慧,继承先烈们的遗志;把我们祖国建设成现代化强国,让我们的人民自由幸福!

我们年轻一代,正走在先烈们为我们开辟的社会主义大道上,走向现代化灿烂的未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2024纪念中国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会议观后感

全文共 460 字

+ 加入清单

2016年10月19日,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文艺晚会《永远的长征》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习近平、李克强、张德江、俞正声、刘云山、王岐山、张高丽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与首都3000多名群众共同观看演出。新华社记者 饶爱民 摄

辎重如山,骡马成群,1934年10月,86000人的红军队伍,从此踏上生命征程。

长征万里路遥迢,风萧萧,雨飘飘。浩气比天,千军势如潮。

一场最辉煌最悲壮的战略转移,铸就人类历史上的奇迹。一支世所罕见的军队,翻越茫茫雪山,跨过泥泞沼泽,经历血与火,生与死,用热血和生命,矗立起一座历史的丰碑。

在绝地求生中锤炼意志,在跨越极限中挑战生命,他们用奉献和牺牲诠释红色基因,在战斗和前进中凝聚力量。

他们,开辟了一条创造历史的精神航道,塑造了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精神丰碑,也成为中华民族走向世界与通向未来的闪亮名片。

跋山涉水,跨越无数天堑。长征,镌刻一段中国军队浴火奋战的时代记忆。

枪林弹雨,留下血色苍茫。长征,铸就一幅中国共产党坚贞不渝信仰图腾。

气贯长虹,创造不朽传奇。长征,谱写一首中华民族世代传唱的英雄颂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征文

全文共 509 字

+ 加入清单

每当读到“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这首诗时,我就会想起那二万五千里的长征,在这么漫长的征途中,我们的红军战士又经历了何等的艰难困苦呢?红军战士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一路上披荆斩棘,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完成了这一伟大壮举。

面对波涛汹涌的大渡河,沼泽遍地的大草原,高耸入云的大雪山,战士们团结一致,齐心协力,用超乎想象的毅力,为部队探索出一条前进的道路。这不仅仅是一条前进的路,更是一条生命之路。遇到开阔美丽的草原,谁也没想到这里面蕴藏着重重杀机。很多战士就在这片草原上倒下了,再也没有站起来。但其他战士前赴后涌,没有退缩。战士们面对重重困难,前进前进再前进。

我读了以后,非常钦佩红军的顽强意志和不畏艰险的精神。想想红军,现在我能做得只有努力学习科学知识,在困难面前决不低头。用科技强国,以人才壮国。我们不能在陶醉在祖先创造的业绩中了,而要自强、自立,创造21世纪的伟业,这是要做到的,也是能做到!当然,这很困难,因为这需要顽强的拼搏精神。

我从《红军长征》书中收获了坚强、智慧、自信、顽强、团结……那么,我们要将这些品德付诸于祖国的建设中去。我们的国家将成为世界上的强国,让我们团结共助,书写崭新的历史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2024年中国诗词大会观后感

全文共 259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将于2017年春节期间登陆央视一套、十套。《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有5大亮点。一是诗词内容进一步拓展,入选节目的诗词从《诗经》到毛泽东诗词,时间跨度达数千年;二是赛制升级,本季节目增设具有“一对一”对抗的“飞花令”环节;三是舞美设计全面升级;四是百人选手团的构成更加多样化;五是新媒体互动更加深入融合。

《中国诗词大会》邀请康震、王立群、蒙曼与郦波四位文化专家担任嘉宾,由董卿主持。第二季将于1月29日(大年初二)至2月7日期间连续在央视综合频道晚8点播出;科教频道晚10点随后播出,次日15点重播。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2024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观后感

全文共 1346 字

+ 加入清单

2016年10月21日上午,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他在讲话中满怀深情地回顾了红军长征艰难壮阔的历史,深刻阐述了长征精神的丰富内涵,指明了长征精神对于我们今天走好新长征之路的现实意义、现实要求。在此背景下,广大党员同志要响应号召,要真正学习好、贯彻好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要真正弘扬好、践行好长征精神,首先必须学习长征历史。不学习长征历史,便不可能真正理解长征精神,更不可能弘扬、践行长征精神。可以说,学习长征历史是弘扬长征精神的先决条件。

长征精神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红军长征起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在革命事业遭受重大挫折的生死关头,广大共产党人和红军将士坚守建党、建军的初心,实现民族独立、国家统一和人民幸福的决心未因环境之艰难而有丝毫动摇,誓要救民族于生死危亡、救人民于水深火热,坚持反抗国民党反动派和日本侵略者。不深入学习长征历史,不了解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党和红军的艰难处境,就不能真正理解当时的共产党人、红军将士要有怎样的民族情怀、党国责任才能毅然决然地踏上生死未卜的漫漫征途。

长征精神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在红一方面军二万五千里的征途上,平均每300米就有一名红军牺牲;在漫漫征途中,红军将士同敌人进行了600余次战役战斗,跨越近百条江河,攀越40余座高山险峰,其中海拔4000米以上的雪山就有20余座,穿越了被称为“死亡陷阱”的茫茫草地,用顽强意志征服了人类生存极限。红一方面军8万余人从瑞金出发,最终成功到达陕北的不到8千人,其中每一次牺牲,背后都是一个不朽的传奇。不深入学习长征历史,不了解其中历次重要战役,就无法体味这些数字背后鲜活的生命热血,从而也无法体味这些生命热血铸就的伟大牺牲精神。

长征精神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正是左倾冒险主义军事路线造成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党中央和红军才被迫离开中央苏区,进行长征;长征初期,左倾冒险主义军事路线仍然在中央占主导地位,在这一错误路线指导下,经历湘江战役后,红一方面军由出发时的8万余人锐减到3万余人,损失惨重。正是这一系列惨痛教训,使广大共产党人和红军将士领会到了“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这一马克思主义真理,从而开辟了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道路。不深入学习长征历史,不了解教条主义给党和人民军队带来的惨重损失,就无法理解在血的教训和斗争考验中得出的真理。

长征精神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在艰难行军道路上,面对每一次迫近的战斗、面对每一次行军路线的选择、面对每一次党内的分歧与斗争,都是一场生死抉择。在这一系列的生死抉择中,广大共产党人和红军将士以其大局观、纪律观和团结精神,度过了一次次生与死的考验。讲大局、讲纪律、讲团结,成为我党、我军的优良传统作风,直至今日,依然照耀着我们前进。不深入学习长征历史,不了解历次党内外重大政治斗争、军事斗争的艰难历程,就不能真正领会大局观、纪律观和团结精神对于党的事业兴衰的决定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2024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

全文共 848 字

+ 加入清单

茫茫长征路,途中艰辛谁能体会?寒风刺骨,风如刀一般割在脸上。在冰天雪地中,一支长长的队伍,宛如一条巨龙在云雾中蜿蜒盘旋,慢慢地蠕动……夜,伸手不见五指。草地上坑坑洼洼,沼泽连片,没有道路,没有人烟,一不小心,就有可能葬身泥潭。坚强的红军战士硬是咬牙挺过来了,他们以惊人的速度,在7天内走过了600多里的黑草地……“红军不怕远

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毛泽东的《长征》读起来总是那么令人振奋,使人倍受鼓舞。是呀,敌人的围剿算得了什么?湍急的金沙江,奔腾咆哮的大渡河算得了什么?只剩几根铁索,令人毛骨悚然的泸定桥又能算得了什么?那高耸入云的大雪山和杳无人烟的黑草地,这些被人们视为可望而不可及的“天险”,不是都被我们这些坚强的红军战士征服了吗?

虽然曾参加过长征的老红军战士现在已经所剩无几,但红军前辈们留给我们的丰硕的精神财富是永存的。他们在那种艰难困苦中对革命理想和对革命事业锲而不舍的追求和无比忠诚。英勇顽强,勇于拼搏,不怕牺牲的英勇气概;憧憬未来,充满乐观主义精神。顾全大局,严守纪律,亲密团结的崇高品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及至今不忘的历史使命。他们高尚的品格永远是一剂催人奋进的催化剂,永远激励着我们。

这使我又想起了毛主席的语录:“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没错,长征是宣言书,它不仅宣告了共产党的胜利,更是宣告了我们建设祖国的决心。长征是宣传队,它既向人民宣布共产党是解放他们的队伍,还向我们宣传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性。长征是播种机,它播下了无数革命的火种,也播下了我们这些还未发芽的种子,总有一天我们会结出累累硕果报答祖国。

我们是祖国未来的主人,在这庄严的历史时刻,老一辈革命家点燃的革命火炬,无疑要靠我们擎起,祖国灿烂的明天也都要靠我们的智慧和力量去开创。如今我们生活在社会主义的大家庭中,应该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好好珍惜。而不久的将来,我们也要肩负起建设祖国的重任。

让我们发扬长征精神,好好学习,努力奋斗,迎接新的长征。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2024年长征精神“永远在路上”观后感

全文共 1751 字

+ 加入清单

80年前的1936年10月,红军长征胜利到达甘肃会宁,实现了一、二、四方面军大会师,创造了“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从未有过的辉煌历史。星移斗转,天翻地覆,80年岁月弹指一挥间,今天13亿多中国人民正在进行轰轰烈烈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昂首阔步,意气风发,行进在新长征路上。

2016年7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宁夏固原将台堡参观三军会师纪念馆时,语重心长地指出,长征永远在路上。这次专程来这里,就是缅怀先烈、不忘初心,走新的长征路。今天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新长征。我们这一代人要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

长征永远在路上。长征与新长征,事业承前启后,英雄前赴后继,精神一脉相承,思想一以贯之,意义一样伟大,前程同样辉煌。温故而知新,以史为鉴,可照亮未来。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之际,总览当前形势,回顾长征岁月,继承长征精神,总结长征成功经验,从中汲取政治营养,获取前进动力,势必对今天“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起到重要指导砥砺作用,激励我们再走长征路,创造新辉煌。

长征与新长征,同样意义重大,影响非凡,辉耀古今,震惊世界。长征突破了敌人的包围圈,实现了红军的伟大战略转移,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保存和锻炼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骨干,沿途播下了革命的种子,是古今中外前所未闻的奇迹。起步于20世纪下半叶的新长征,冲破了“左”的思想枷锁,走出停滞不前的泥沼,告别了“阶级斗争为纲”的荒唐岁月,实现了全国工作重点转移,开创了改革开放新局面,调动了亿万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实现了国泰民安,建设和谐社会。新长征使我们摆脱贫困,走上富裕之路;新长征使我们扬眉吐气,昂然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长征是亿万人民的福音,是中华民族前所未有的伟业。

长征永远在路上。长征与新长征,同样路途艰险,任重道远,需要我们有藐视一切困难的勇气,有战胜一切险阻的信心。长征路上,山高路险,荆棘遍地,有雪山、草地、无人区,有湘江、金沙江、大渡河,有腊子口、娄山关,“12个月光阴中间,路上遇着了说不尽的艰难险阻”,还有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侦察轰炸,地上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天天都有血战,随时都有牺牲,加之缺粮少衣,缺医少药,困难重重。新长征途中,我们也面临一系列严峻挑战:一是国际金融危机蔓延,国际市场需求萎缩,全球通货紧缩趋势明显,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外部经济环境严峻;二是我国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经济增速持续下滑,一些行业产能过剩,部分企业经营困难,就业形势不容乐观;三是长期制约我国经济健康发展的体制性、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有的还很突出;四是消费需求不足,第三产业发展滞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能源资源消耗多,环境污染重,城乡、区域发展差距仍在扩大;五是社会保障、教育、医疗、收入分配、社会治安等方面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困难重重,压力山大,但我们只要有“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的乐观主义精神,坚定信心,措施得当,正视问题,认真解决,就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就一定能换来“三军过后尽开颜”的胜利喜悦。

长征永远在路上。长征与新长征,同样英雄众多,群星灿烂。长征途中,无数英雄浴血奋战,所向无敌,不怕牺牲,前赴后继。“大渡河18勇士”威震敌胆,“飞夺泸定桥22位英雄”英名流传,突破腊子口天险,英勇红军势如破竹,拿下娄山关,红军将士锐不可当,更有那“山高路远沟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还有许多无名英雄,他们英勇奋斗,不屈不挠,甘愿流血牺牲,保证了长征的伟大胜利,一部长征史,就是一部惊天地泣鬼神的革命英雄主义壮丽史诗。今天的新长征路上,同样也是关山迢递,路远沟深,阻碍多多,困难重重,同样需要我们发扬老前辈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冲锋陷阵,赴汤蹈火,同样也有众多英雄在披坚执锐,身先士卒,建功立业,美名传扬。这支英雄的队伍里站着优秀公仆孔繁森、杨善洲、牛玉儒、郑培民、沈浩,卓越科学家林俊德、王选、屠呦呦、袁隆平、罗阳,全国劳模包起帆、许振超,最美教师张丽莉、孟二冬,还有独臂英雄丁晓兵、模范军医华益慰,雷锋传人郭明义等等,举不胜举,各放异彩。他们都是时代楷模,新长征的英雄,在各条战线上横刀立马,攻关破障,带领我们奋勇前进,创造辉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长征观后感

全文共 818 字

+ 加入清单

飞机起飞看着渐远的陆地,王瑞心中不能忘怀的是他的长征历程。

强渡大渡河红军强渡大渡河,三条船无法渡过千军万马。王瑞所在的部队奉命沿江而下,抢夺距安顺场渡口三百二十里的泸定桥。悬崖羊肠小道,大雨泥泞难行,红军战士饿着肚子强行军,连长为救遇险情的王瑞落崖牺牲了。王瑞失去了敬爱的兄长。二十名红军号兵被集中起来吹响了惊天动地的冲锋号,飞夺泸定桥的战斗打响了。王瑞最后一位亲人——姐夫肖德昌牺牲了,从悬空的铁索上中弹跌落到汹涌咆哮的大渡河激流中。这时王瑞在硝烟尚未散尽的泸定桥头再见到了毛泽东。毛泽东轻轻地为“瑞伢子”梳理着被烟火烧焦的头发,轻声感叹:“有红军这样大无畏的革命精神,还有什么能阻挡我们呢?”当时的王瑞还只是个孩子,面对着亲人的失去,艰难的战争场面,王瑞只能放置自己的感情。这样的大无畏精神,大人都很难做到,更何况是一个孩子,令人敬佩。

跟着走红军所经历的苦难是我们现在无法想象的,在《我的长征》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就是王瑞说的一句话:“跟着走!”是啊,“跟着走”是一直激励着他成长的航标,由起初的盲目跟着走到最后的坚定地跟着党走,跟着胜利走。这好像是在提醒着我们人的一生中总会遇到困难,但只要心中有着坚定的信念,就没有过不去的坎儿。——走过去,前面是个天。在长征途中,是多少个“王瑞”不畏个人的生死,才用他们的血和肉还来了今天革命的胜利。

长征长征其实说,几十年前的中国为了独立,为了改革开放打着战役,流的是鲜血和汗水,拼的是真枪实弹。而现如今的社会,国内外都在这么激烈竞争的世界,我们何尝不是在打战役。只是这场战役,我们有的是智慧和创新,拼的是我们国家的软实力。王瑞的长征结束了,但中国的“长征”还没有结束。为了让世界各国真正尊敬中国,为了让中国成为真正的世界强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飞机落地不知王瑞是不是还沉浸在那份对长征的回忆。也不知道现在还有多少个“王瑞”跟随着领头的“毛泽东”为了社会的进步,中国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青春。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征文

全文共 2033 字

+ 加入清单

红军长征队伍中,以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居多。但在这支年轻的红色队伍中,却有一个特殊的群体——“长征四老”。他们是红军中4位鼎鼎有名的老同志:徐特立、谢觉哉、林伯渠、董必武。

1934年10月,“四老”跟随中央红军踏上漫漫征程。其中,徐老、谢老、董老编在中央红军干部休养连,林老担任红军没收征发委员会主任和总供给部部长。

长征途中,他们处处以身作则,与官兵同甘共苦,给年轻的红军战士以极大的鼓舞。他们与成千上万的红军战士一起,在敌人重兵的围追下,意志坚定,不怕艰苦,战胜了饥饿、疾病的折磨,走过万水千山,走过雪山草地,胜利到达陕甘根据地。

徐特立:年龄最大的“怪老头”

徐特立,1877年出生,湖南长沙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8月参加南昌起义。

在漫长的革命斗争生涯中,徐特立先后创办了长沙师范学校、长沙女子师范学校、湖南孤儿院和延安自然科学研究院等各类学校,毛泽东、蔡和森、向警予、蔡畅、田汉等都是他的学生。

长征出发时,徐特立已经57岁,是参加长征的“四老”中年龄最大的一位。长征途中,徐老常常利用行军路上和宿营间隙,教战士们识字读书,在异常艰难的行军途中,带给战士们知识的营养和学习的乐趣。

据专门负责徐特立等老同志行军安全的郭德琳回忆,大家把徐特立亲切地称为“怪老头”:看到别人扔掉的破草鞋,他就会捡起来,有空时洗干净、拆掉,把草条捆挂在杆子上挑着走。看到周围谁没有草鞋或者草鞋太破了,他就给人家一捆草条打草鞋。

虽然徐老年龄最大,但他很少骑马,总把马让给体弱生病的战士和女同志。

新中国成立后,徐特立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中宣部副部长等职,1968年11月28日逝世。毛泽东亲自在他的悼词中加上“革命的一生,光荣的一生,伟大的一生”。

谢觉哉:走出草地,就是最大的快乐

谢觉哉,1884年出生,湖南宁乡人,清代最后一科秀才,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4年,50岁的谢觉哉参加了长征,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秘书长,随身带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内务部”的印章。他认为,印章是红色政权的象征,不管前途多么艰难,将来总还用得着。过草地时,他把唯一御寒的毯子也扔掉了,但印章却保存着。

长征途中,谢老曾身患疟疾,高烧不退。但只要部队一声令下,他毫不犹豫地爬起,咬着牙跟着队伍出发。

许多年后,当有人请谢老讲长征的艰苦生活时,他说:“当时,看样子是苦,但心里充满希望,坚持走出草地,就是最大的快乐。甘与苦都是比较而言,快乐常常不在艰苦之后,而在艰苦之中。”

新中国成立后,谢觉哉曾任内务部部长、最高人民法院院长、中国政法大学校长等职,是新中国司法制度的奠基者之一。1971年6月15日,谢觉哉在北京病逝。

林伯渠:夜行军中的老英雄

林伯渠,1886年出生,湖南安福(今临澧)人,早年加入同盟会,追随孙中山参加革命活动,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参加南昌起义,1933年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经济人民委员、财政人民委员等职。1934年参加长征时,他担负着筹粮筹款的重任。

长时间的长途行军,令林伯渠面容日益消瘦,颧骨高高隆起,长长的胡须垂到胸前。面对艰苦的环境,他自己手提马灯,大步前进,用自己的双脚胜利走完了二万五千里。他在长征中的形象,随着黄镇那幅《夜行军中的老英雄》的绘画而深入人心:一位戴着深度近视眼镜的老同志,黑夜中左手提着马灯,右手拄着手杖,大步前行,一位老当益壮革命前辈的生动形象跃然纸上。

林伯渠准备长征的时候,与他结婚不到一年的妻子范乐春是苏区优待红军局局长。按规定,林伯渠可以带妻子随军转移。但由于范乐春分娩尚未满月,组织上决定把她留在闽西坚持斗争。

范乐春忍痛将心爱的儿子送到堂嫂家抚养,跟随邓子恢等人一起在闽西地区坚持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1941年5月,范乐春病逝于永定西溪,而她的儿子几经周折被人收养,全国解放后才回到父亲的身边。

新中国成立后,林伯渠曾任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一、第二届副委员长等职,1960年5月29日病逝于北京。

董必武:妇女队的“胡子队长”

董必武,1886年出生,湖北黄安(今红安)人,中共一大代表。1934年,时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最高法院院长的董必武随中央红军参加长征,在干部休养连任党支部书记。

干部休养连是一支特别的队伍,共有100多人,有音乐家、戏剧家、文学家,还有30名左右的女同志。董必武是这支妇女队的“胡子队长”,而他的妻子陈碧英却服从组织安排,去广东梅县开展地下斗争,从此生死不明。陈碧英送给董必武的手电筒,一直陪伴着董必武走完长征。

长征时期曾任董必武勤务兵的钟珠瑞回忆,董老有两块油布,一块披在肩上挡雨,一块搭在马背上遮书籍,因为他深爱自己的书。董老俄语很好,战斗间隙经常研读俄文版马列著作,又读又背,中间还用小楷毛笔批注。过雪山时,董必武曾经两次把自己的马让给钟珠瑞骑。

新中国成立后,董必武曾任政务院副总理、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国家副主席等职,1975年4月2日在北京逝世。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