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故乡的小路创作背景及欣赏(经典20篇)

一转身,一棵高大而笔直的大树就映入我的眼帘,它那粗壮的枝干多么强壮有力;它那茂密的树叶还保留着春天的色彩,一黄一绿与先前看到的银杏树形成鲜明的对比。今天小编就来分享故乡的小路创作背景及欣赏,请各位读者好好欣赏和借鉴。

浏览

159

作文

85

故乡的小路年级

全文共 717 字

+ 加入清单

当我再一次站在故乡的那条小路上,它已经不是那条窄窄的、坑坑洼洼的、碎石横陈的小路。路,加宽了,也加长了;而我,也不再是当年那个充满稚气、走在上面都会摔倒的顽皮小孩。毕竟,我们都在成长……

奶奶告诉我小时侯我在小路上学步的情形:一摇一摆的,站立不稳,又急着想早点学会,不小心踩到了一颗小石子,摔倒了,我“哇”的一声大哭起来,正当我感觉无助的时候,奶奶三步并作两步跑了过来,轻柔的扶起我,然后很用力的跺地面,一边跺着,一边解气似的数落着:“我再叫你摔我的宝宝,我再叫你摔我的宝宝。”我也会用肉嘟嘟的小手狠狠在地上拍,仿佛那样就出了气,心里顿觉舒坦许多。就这样,慢慢的,我学会了走路。

小时候的我很顽皮,好像是六七岁吧。初夏时节,我一个人偷偷溜出了家门,沿着小路,一路捉蝉戏蝶,捕虫弄草,好不快活。小路一直向前延伸着,总也走不到尽头,半路总会又岔出条路,渐渐的我感觉很累,便躺在路边的树阴下迷迷糊糊睡过去了。朦胧中记得,是一位邻村的一位叔叔问了我父亲的名字,把我送回家的。回去之后,家里人很担心的问着什么,那次我在家里躺了两天。后来好长一段时间也没有再去过那条小路。从那次以后,我知道了路是没有尽头的,但我想走到小路另一端的愿望却更加强烈了……

小学三年级的暑假,父亲带我去了很远很远的地方。只记得那里有大海,海面宽阔,一眼望不到尽头;有仰起头也看不到顶的高楼;还有很宽很黑的柏油路……我问父亲,为什么我们的路没有那么宽,那么黑呢?父亲说,它还太小,不过,它总会长大的。从此,我心里便有了两种路……

后来,我做梦了,梦见我长得很高很高,站在故乡黑黑的、宽宽的路上……

我在一天天长大,小路也是,虽然它现在还没有那么宽,那么黑;但我相信它会的,我也会。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故乡的小路

全文共 555 字

+ 加入清单

家乡是美丽的,小路是弯弯的,家乡的小路充满了一个孩子对家乡的爱。

题记

虽然我住在城市,但是我不会忘记我曾经也是一个农村孩子。

家乡的美丽,家乡的人们,家乡的一点一滴都深深的印在我的脑海里。

唯独那条家乡小路,我记得最清楚。

小学一、二年级,我是在家乡的学校上学。每天,我都会踏着那条家乡小路去学校。

伴着灿烂的阳光,伴着清新的空气,伴着小路两旁的美景,我蹦跳着跑向学校。

阴雨天,从天空落下许许多多的雨滴。落在小路上,落在花草树木的身体上,落在我的伞上。雨,潇潇洒洒地落下来,而小路却越来越泥泞。我的鞋上已沾满了泥,但我不会埋怨雨滴,更不会埋怨这条家乡小路。抬起头,任凭细雨落到我的脸上,尝一尝雨的味道,是甜的,一直甜到心里……

在飘雪的季节里,我依然走在家乡的小路上。大雪覆盖了小路,两旁的麦地也披上了厚厚的白棉被。相信这一年的小麦又是大丰收!小路上静静的,只有脚踩到雪发出的“咯吱,咯吱”的响声。难道小路也在冬眠吗?

在这条家乡小路上,脚印无数,车轮印无数,但小路还是默默地奉献着。在这条家乡小路上,留下了春夏秋冬的痕迹,留下了农民的喜悦,也留下了无数学子成功的消息。

如今,我已不在家乡上学,也不能经常踏在小路上了。小路也被乡亲们修成了柏油路,它更漂亮了!

我爱家乡的小路,爱它的美丽,爱它的奉献,爱它的……

那条家乡小路……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创作背景

全文共 385 字

+ 加入清单

波兰人民反对沙皇独裁统治的起义遭到残酷镇压是凡尔纳创作《海底两万里》的一个导火索。他在小说中塑造了尼摩船长这个反对沙皇专制统治的高大形象,赋予其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人道主义精神,以此来表达对现实的批判。

创作小说之初,凡尔纳和出版商赫泽尔(Piere-Jules Hetzel)之间就书中的主人公鹦鹉螺号船长尼摩的特征展开了一场争论。赫泽尔认为该把尼摩描写成为奴隶贩卖交易的死敌,为他对某些海上船只的无情攻击提供清晰而理想的辩护。但凡尔纳却希望尼摩是位波兰人,他永不宽恕地把仇恨直指向俄国沙皇(他曾血腥镇压了一场波兰人的起义)。不过赫泽尔担心他引起外交上的分歧,使该书在有利可图的俄国市场上遭禁。最后,作者和出版商逐渐相互妥协了,他们认为尼摩的真正动机应当弄得模棱两可才有吸引力,尼摩应当被大致定位为自由的拥护者和反压迫的复仇者。 在《神秘岛》中,这才公布他是印度达卡王子。

展开阅读全文

篇3:《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创作背景

全文共 201 字

+ 加入清单

这是辛弃疾中年时代经过江西上饶黄沙岭道时写的一首词。辛弃疾在南宋做到封疆大吏,但他英伟磊落的议论和果断干练的作风,特别是力主抗战恢复的政治主张,却遭到同僚的嫉恨和最高统治阶层的打击。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年),辛弃疾因受奸臣排挤,被免罢官,回到上饶带湖家居,并在此生活了近十五年,过着投闲置散的退隐生活。在此期间,他虽也有过短暂的出仕经历,但以在上饶居住为多,在此留下了不少词作。这首词即为其中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故乡的小路

全文共 375 字

+ 加入清单

“走在乡间的小路上,牧童的歌声在飞扬·······"这是一首多磨简洁朴素的歌曲啊。描写着故乡的小路。

我的故乡没什么风景名胜,但是这个默默无闻的故乡,在我眼里却有一个永恒的记忆,那条泥泞,弯曲的羊肠小道。我知道这条小路与城市中宽阔去,平整的柏油马路永远无法相比,但是,在我心中她永远视为慈祥的老人,为什麽这么说呢?因为他有着我无法抹掉的童年回忆。

曾经有多少风风雨雨的日子,尽情的摧残着他?他却从不认输,依旧保持原貌,他不怕别人践踏,依然坚持躺卧着,他从不会抱怨什么,无私奉献着。

儿时的回忆一时涌入脑海里,记得那时我四岁那年,世界·未来对于那是的我们都是茫然的。我们曾在这条小路上蹦啊,跳啊!那时的我们这的好高兴,好高兴,儿时的欢乐与乐趣都是那条小路带来的,现在想起来还只想好好感谢他呢!

虽然他没有繁华的面容与身段,但是他却凝聚着孩子的笑声与童年的回忆!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故乡的小路

全文共 546 字

+ 加入清单

在老家湘西南的小县城,不论你从哪儿起步,不管你是走街串巷还是绕城而行,总会踏上一 条满是泥土气息的小路。小路一侧傍山,一侧傍着一条清澈的小溪,将小县城的一半环抱在 自己的怀抱里。 和许多乡间小路一样,我脚下的小路也有断开的时候,勤劳的家乡人会在断开处架上 一座独木桥。独木桥并非真的独木,多是用两根杉木并在一起,钉上铁钉,方便大家通行。

小路上共有两座独木桥。独木桥历尽风雨,憔悴得像个瘦弱的老者,我每次走过它时 总能感觉到它在颤抖、在呻吟。想到它用自己的苦难承载了无数的行人,我向它微笑致敬, 再去拜访其他朋友。

我继续前行,这时树枝上的蝉叫了起来,像是在向我打招呼。小蛤蟆也迎面跳了出来, 或许感觉和我似曾相识吧?我“呱”地叫一声,向它问候。它也以“呱”声回应,仿佛是欢 迎我的到来。柳树上小麻雀叽叽喳喳,是向我问好吗?路旁的小黄花微微点着头,应该是说 我来得正是时候吧!可爱的小蜜蜂,在我头上飞来飞去,是在邀请我一同飞翔吗?还有天上 的云彩,悠悠漂浮在蔚蓝的天空,不会是在刻意炫耀你洁白的衣裳吧。

我陶醉于我的小路。不知不觉,太阳落到山的那一边,我该回家了。轻轻挥手,却挪 不开脚步。是啊,面对如此美好景物,又有谁能轻易割舍?再见了,我的小路;再见了,我 的朋友们。明年暑假,我一定还会再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6:西游记创作背景

全文共 558 字

+ 加入清单

吴承恩生活在明代的中后期,历经孝宗弘治、武宗正德、世宗嘉靖、穆宗隆庆、神宗万历五个朝代。明朝中后期的社会情况与开国之初有很大的不同,政治上阶级矛盾、民族矛盾以及统治阶级集团内部矛盾不断激化,并日趋尖锐 ;思想文化上启蒙思想兴起,人性解放思潮高涨,市民文学日益蓬勃发展,小说和戏曲创作进入一个全面繁荣兴盛的时期。经济上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

因唐太宗贞观元年(627),25岁的和尚玄奘天竺(印度)徒步游学。他从长安出发后,途经中亚、阿富汗、巴基斯坦,历尽艰难险阻,最后到达了印度。在那里学习了两年多,并在一次大型佛教经学辩论会任主讲,受到了赞誉。贞观十九年(645)玄奘回到了长安,带回佛经657部,轰动一时。后来玄奘口述西行见闻,由弟子辩机辑录成《大唐西域记》十二卷。但这部书主要讲述了路上所见各国的历史、地理及交通,没有什么故事。及到他的弟子慧立、彦琮撰写的《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则为玄奘的经历增添了许多神话色彩,从此,唐僧取经的故事便开始在民间广为流传。南宋有《大唐三藏取经诗话》,金代院本有《唐三藏》、《蟠桃会》等,元杂剧有吴昌龄的《唐三藏西天取经》、无名氏的《二郎神锁齐大圣》等,这些都为《西游记》的创作奠定了基础。吴承恩也正是在民间传说和话本、戏曲的基础上,经过艰苦的再创造,完成了这部伟大大文学巨著。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创作背景

全文共 553 字

+ 加入清单

《骆驼祥子》小说,以20世纪20年代的旧北京为背景。祥子所处的时代是北洋军阀统治的时代。

《骆驼祥子》中的背景世界是黑暗的、畸形的、失衡的中国旧社会,人民过着贫苦的生活,祥子只是广大劳苦大众的代表。他们虽然有了一定的自由,但不得不为生计而奔波,贫穷又剥夺了他们手头仅有的可怜的自由。

1936年,老舍的一位山东大学朋友谈起他雇佣车夫的经历与见闻:一位车夫买了“洋车”不久又卖掉,如此三起三落,最后还是受穷。当时老舍觉得该题材可以写成一部小说。新文学诞生以来,胡适、鲁迅等作家都先后写过人力车夫,但都是从知识分子的角度以俯视的姿态表达对车夫的同情,并未深入其内心和灵魂深处去体味车夫的人生。老舍因出身贫苦市民家庭,从小就与下层民众接触,对劳苦大众的生活状况和心理有着较深入的了解,这一切都为老舍创作《骆驼祥子》提供了材料来源。

老舍的朋友随后又说起另外一个车夫的故事,他被军队抓去了,哪知转祸为福,乘着军队转移之际牵回三匹骆驼,这便是《骆驼祥子》故事的原型。老舍决定把骆驼与车夫结合到一起,用骆驼引出主人公祥子的出场。老舍把祥子放到了自己熟悉的北平。

1936 年的春夏,老舍痴迷地搜集材料,不断润色祥子的形象。山东大学闹了学潮,老舍辞去教职,专心地投入到《骆驼祥子》的写作中。1937年1月,小说在《宇宙风》连载。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创作背景

全文共 455 字

+ 加入清单

《采薇》是出自《诗经·小雅·鹿鸣之什》中的一篇。历代注者关于它的写作年代说法不一。但据它的内容和其它历史记载的考订大约是周宣王时代的作品的可能性大些。周代北方的猃狁(即后来的匈奴)已十分强悍,经常入侵中原,给当时北方人民生活带来不少灾难。历史上有不少周天子派兵戍守边外和命将士出兵打败猃狁的记载。从《采薇》的内容看,当是将士戍役劳还时之作。诗中唱出从军将士的艰辛生活和思归的情怀。

有关《采薇》这一首诗的背景,历来众说纷纭。据毛序为:“《采薇》,遣戍役也。文王之时,西有昆夷之患,北有礹狁之难。以天子之命,命将率遣戍役,以守卫中国。故歌《采薇》以遣之。”其实,真正的经典,无一例外都有着穿越时空的魅力。它曾经如此真切细微地属于一个人,但又如此博大深厚地属于每一个人。所以,纵然这首诗背后的那一场战争的烽烟早已在历史里淡去,而这首由戍边战士唱出来的苍凉的歌谣却依然能被每一个人编织进自己的生命里,让人们在这条民歌的河流里看见时间,也看到自己的身影。所以面对《采薇》,与其观世,不如观思;与其感受历史,不如感受生命。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创作背景

全文共 271 字

+ 加入清单

《匆匆》写于1922年3月,恰逢“五四”运动落潮期。 当时的“五四” 知识青年忙于救国,忙于追求进步;他们备受当时政治环境的压迫, 却没有停止追求进步的脚步;他们苦恼、彷徨, 却在冷静的沉思后, 继续追赶人生的路。“五四”运动落潮期的现实情况让朱自清失望,但作者在彷徨中并不甘心于沉沦。朱自清站在他的“中和主义”立场上执著地探寻与追求。作者认为:“生活中的各种过程都有它独立的意义和价值——每一刹那有它的意义与价值!每一刹那在持续的时间里,有它相当的位置。”(朱自清《给俞平伯的信》一文中的内容)朱自清依托春景激发内心情感,借助想象释怀美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故乡的小路

全文共 713 字

+ 加入清单

崎岖不平,高高低低,雨天一片泥泞,晴天风过土扬--多么普通的一条乡间小路啊!我那淳朴的故乡人祖祖辈辈都走在这样的乡间小路上。

在我记忆深处,最早走在这条路上的是外公。

清爽的晨风,吹来树木的清新气息和庄稼的馨香。古槐树下,一片欢声笑语。赶集的人们在这里会齐,用小车推着沉甸甸的收获捎上家人的梦幻,让外公带到村外那个缤纷的世界里。

啊,故乡的小路就是这样一条饱含深情的路,而它同时也是充满希望的路。当年,我的哥哥正是从这条小路上带着家人的嘱托,带着雄心壮志,走向了外面的世界。哥哥说过,从穿上军装的第一天起,他就努力工作学习,因为他牢记家乡父老乡亲的期望。他难忘故乡那条小路,因为小路伴他成长,从小路走出来的脚步是坚定的,永不停息的。哥哥成了一名优秀的军人,为故乡争了光。哥哥如此,而也是从这条小路上开始了人生之路的我不更应如此吗?

岁月流逝,年华似水。奔跑在绿荫道上,端坐在窗明几净的阶梯教室里,徜徉在学校图书馆中,我的视野开阔了。渐渐地,我的耳边不再回响着小河潺潺流水声,蜿蜒的小路似乎也在离我而去,然而有一天,外公不幸去世的消息唤醒了我的记忆,蓦地,故乡的小路又出现在我的脑海里。在眼泪朦胧中,我仿佛看见外公正挑着担子向我走来,沿着那条生机盎然的小路。啊,故乡的小路,我怎么会忘记你呢?

今天,我又站在了古槐树下,小河在身旁流淌,我捧着河水喝了一口。这曾养育过我的河水,仍是这样甘甜浴故乡的小路啊,曾托起无数生命,叠印着数不清的足迹。这平凡的小路,是奋斗者的起点,连接着未来,连接着辉煌的人生!

“走在乡间的小路上……牧童的歌声在荡漾,喔喔喔喔他们唱,连有一支短笛隐约在吹响……”,歌声萦绕耳际,啊!故乡的小路,我将永远深深地眷恋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故乡的小路学生

全文共 1067 字

+ 加入清单

故乡小路是泥土铺成的,泥土是它的根,它蜿蜒着一直伸向远方……

这条小路承载着庄户人的希望,曾祖父走过,祖父走过,父亲走过,我和弟弟妹妹们也走过……我们就是从这条小路上走出来的,走的越来距离家乡越远了,远的连自己都无法捉摸。

小的时候,父亲牵着我的手走过那条小路。那时候不知道父亲领着我去干什么,又为什么走这样的小路?上面布满了厚厚的尘土,路面上布满了大大小小的脚印,花纹各种各样,又深浅不一。每当这个时候,我就问父亲:“我们什么时候不再走这样的土路呀?”父亲每次的回答都是一样的:“等你长大了就不走这样的土路了。”我似懂非懂地点着头继续走我的路。

冬去春来,我越来越觉得这条路承载的东西太多了,它仿佛是故乡的血脉流向远方。因为我知道故乡不老,这条血脉就永远鲜活地流着,流淌着故乡人生生不息的故事。记得那时,村里谁家从外地娶了姑娘回来,都得用车从这条路拉进村子来。我们这些小孩子就跟着婚车看新娘,那新娘美滋滋地,好像还挺傲气。车老板就想捉弄她,于是就把车赶进了横垄地,新娘一看说:“怎么把车赶到这里了?”车老板说:“这就是所说的颠轿子,一颠去百病。”而且还调皮地做着鬼脸,于是新娘子就从口袋里掏出烟来给车老板点上,车老板就把车赶出了横垄地,驶上了故乡的小路。新娘子长舒了一口气,从此她就成了我们村的媳妇。但是那时候嫁过来的少,嫁出去的多,主要还是村里穷的缘故。

上小学的时候,上学放学我还是走这条小路,只不过那时觉得背的书包越来越重,好像里面装了很多重物。父亲告诉我,那里面装的是沉甸甸的希望。对于这希望我也是似懂非懂的,只不过觉得自己是在做什么大事情,因为家里人没有粮食吃的时候,我还吃得饱饱的去上学。放学的时候,父亲怕我走不动就去接我回家,我们父子俩走的还是那条曲曲弯弯的小路。春天到来的时候,路两旁的野花开了,便有蜻蜓和蝴蝶飞来飞去的,但是那条小路还是那样,没有什么变化。

二十多年过去了,今年的假日里回乡下去看望家乡的左邻右居,亲朋好友,我还是沿着那条小路回乡的。可是这一次的感觉可不同于20多年前了,小路修的很宽,还铺上了柏油,光洁的路面上没有一星尘土。乡村的小路啊!虽然古老的东西已经悄然逝去,但留给后人的是思索是希望。我这个在外的游子细细地品读着乡村的小路,就像品读一部古老的画卷。读村庄花开花落,品乡事云卷云舒。于是我悟出一个道理:只要心儿同在,故乡的小路就永远鲜活地蜿蜒着,蜿蜒在故乡人的脚下,蜿蜒在游子的心里。我们这些游子就像故乡的风筝,乡村的小路就是长长的丝线,无论我们飘向何方,根永远属于可爱的故乡。

[故乡的小路学生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泪光中的故乡作文欣赏

全文共 798 字

+ 加入清单

泪光中的故乡

明媚的阳光,蔚蓝的天空,洁白的云朵,和煦的春风,还有父母无尽的爱······这些都是故乡烙在我心上的印。而如今,远离家乡,异地求学,与她渐行渐远,却让我感到她一天天变得陌生起来了。

那是一天在学校向贫困山区的捐赠现场,捐赠箱上那几个触目惊心的大字“凉山州布拖县”,一瞬间把故乡与落后划上了等号。从小衣食无忧的我猛然惊觉:原来她还是那么贫穷。就在那一刻,我看到了故乡不堪的一面。

当我还沉浸在捐赠事件中时,课堂上的一件事再一次勾起了我对故乡的痛。张平宜,一个在台湾过着富足生活的女记者,看到凉山州越西县大营盘麻风村的落后的生活状态,毅然留了下来,用一己之力,为村民们,孩子们带去了希望。就在同学们为张平宜感动时,在我心头挥之不去的却是麻风村那些脏得只看得到两颗眼珠的孩子的脸,他们衣不蔽体食不果腹,更无法接受最基本的教育,父辈们的疾病让他们受尽歧视,一生只能在与世隔绝的村庄里自生自灭。我无法想象,这样的村子,在故乡还有17个之多。

我的故乡,在60年前曾有一个辉煌的转变——“一步跨千年“,从奴隶制社会一步迈进了社会主义社会,少了封建社会这一个篇章,让她的经济落后了很多很多,许多村寨在交通不便的高海拔区,这些自然地形也制约了她的发展。在很多村子,黄,赌,毒,给村民们带去了无尽的伤害,大家老无所养,幼无所教,家徒四壁是他们生活的真实写照。有许多偏远村寨更是停滞在无水无电,刀耕火种的原始状态。

故乡这一件件的事,深深刺痛着我的心。对她难舍的爱更让我在这样的痛里无法自拔,正如张平宜说的那样“有一种苦难让人难以掉头离去”,故乡的苦难,成了我心头重如泰山般的心事。我把这心事,留在了故乡。我期待着,有一天,她能像60年前那样再来一个华丽的转身,从此远离悲伤,痛苦与贫穷。

泪眼婆娑中,我又一次看到了她窘迫的脸庞,但愿有一天,她能让我留下欣喜的泪水。我相信,会有这一天的到来。

[泪光中的故乡作文欣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故乡的小路

全文共 1535 字

+ 加入清单

小时候的故乡是贫穷的,贫穷的只有一条通往村外的黄土路,每逢雨后泥泞难行。人们走得更多的是四通八达的小路。它们因为小而不择地势,无论山脊与崖畔,无论田野与沟坎,都会有它们的身影。它们曲折执着,涉水翻山,必达目的。

田间小路与山间的小路是不同的。田间小路是人们横穿田地在垄台上踩出来,一凳一凳,像一条软梯淹没在在青纱帐里。春天翻地的时候,它被新翻的泥土盖住,用不了多久,新苗刚刚露出头,田里迷蒙着一层浅绿,它又重新被踩了出来。

田间小路多是不长,三里五里,连着前村后屯,乡集土市。我记得最深就是王家坟那块田里的小路,因为它的那头连着供销社。大路也通到那里,只是绕的远了,少有人走。除非搭个便利,坐村中路过的牛车马车才会走大路。

我还很小的时候,那条小路就充满了期盼。我时常坐在村口的石头上,双脚在溪水里晃来晃去,任那鱼儿游来游去。我眼睛眨也不眨地望着玉米地里的小路。

终于一个人在那里走了出来,他带着顶黑色前进帽,蓝布衣服,微驼着背,黝黑的脸上满是是慈祥的笑。他的肩头挑着一根木棍,木棍上挂着一双崭新的黄胶鞋。“爷爷!”顾不得穿鞋,趟过小河兴奋地跑上前去。闻着那橡胶的味道,我仿佛拥有着无边的幸福与快乐,情不自禁地一遍遍叫着爷爷。爷爷爱抚地摸着我的头,呵呵笑着把我抱在怀里。

当我可以独自走上那条路的时候 ,那条路便成了我童年最渴望的去处。那片田叫王家坟,顾名思义是曾经的一个家族的坟地。日子久了,人们早已淡化了坟的概念。只是偶尔种地时捡到小件的金银首饰,才记起这曾经是一片坟地。坟在我的小脑袋里本就是没概念的,自然也就不知道恐惧害怕。( cnfla:www.cnfla.com )

捉迷藏一般穿行在玉米地里,时有蝈蝈蝉一类的小虫在地里叫。弯下腰来仔细倾听,却又飘忽着没了声息。微风拂过,玉米叶子的声响莎啦啦海浪一般向远处荡去。快要走出小路的时候,有一条河,蹲在岸边,捧起水来撩在汗津津的头上,一时间清爽至极。雀跃着踩踏水中的青石,只是几步就到了对岸。

再走不多远小路就到了尽头,视野一下子宽阔起来。一排排的房子建在黄土路边。那个高大一点的青砖房就是供销社了。里边有各种糖果干粮,日常用品。最引我注意的是那花花绿绿的小人书。从那一日起我所有的零花钱便由这条小路换成了小人书。世界也便在那日变的丰富多彩起来。

比起田间小路 ,山间小路就要长得多,也神秘有趣得多。它们穿行在大山里边,纵横交错,迷了方向,经常是南辕北辙。我上中学时,为了抄近,每天走的就是三十余里的山路。

小路掩在茂密的林木荒草里,曲曲折折,忽隐忽现。路面被踩的硬了,只生些倒伏的小草,绒绒的,甚是可爱。路边野菜药草多不胜数。据说曾经有个孩子在路边采了一把花,到了家里老人吃惊地认出那竟是人参花!可惜的是怎么也没有找到。

狼啊什么的我倒是没见到过,只是那满山的辣子鸟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翻过大架山,阳光刚刚露出头来,那山谷里俨然是鸟的天堂,清脆婉转,你唱我和,热闹至极。它们长得极是好看,羽毛黄绿相间,更有头上顶着一撮黑毛。我多是叫不出名来,伙伴告诉我这里的大都是山辣子。

路走的远,时常饿得肚子咕咕叫,好在林间轻易地就可以找到可以吃的东西。春天,多是踩些酸浆 ,叫做狗尾巴的一种植物,吃起来酸酸的,如今想起还流口水。最好的便是秋天了,野葡萄,山梨,榛子,山丁子,钻进林里,便会满载而出。到家的时候往往已是饱了。

多年过去我还是怀念着故乡的小路。如今那上学的路隐在了荒草里,孩子们已经不再走。路边多了新开的土地,大架山下辣子鸟的声音已经没了。王家坟的田还在,田里的小路却是不见。即使有那里也走不出爷爷来,那路的尽头也必不是当初的模样。

我喜欢故乡的小路,喜欢那一步一步用脚踩出来的路。它们仿佛悠长的岁月里,偶尔遇见的一段段前世的记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创作背景

全文共 381 字

+ 加入清单

这首词当作于作者失意闲居信州(今江西上饶)之时。辛弃疾二十一岁时,就在家乡历城(今山东济南)参加了抗金起义。起义失败后,他回到南宋,当过许多地方的长官。他安定民生,训练军队,极力主张收复中原,却遭到排斥打击。后来,他长期不得任用,闲居近二十年。宋孝宗淳熙十五年(1188年)冬天,辛弃疾与陈亮在铅山瓢泉会见,即第二次“鹅湖之会”。陈亮为人才气豪迈,议论纵横。自称能够“推倒一世之智勇,开拓万古之心胸”。他先后写了《中兴五论》和《上孝宗皇帝书》,积极主张抗战,因而遭到投降派的打击。这次他到铅山访辛弃疾,留十日。别后辛弃疾写《贺新郎·把酒长亭说》词寄给他,他和了一首;以后又用同一词牌反复唱和。这首《破阵子》大约也是作于这一时期。

《历代诗余》卷一百十八引《古今词话》:“陈亮过稼轩,纵谈天下事。亮夜思幼安素严重,恐为所忌,窃乘其厩马以去。幼安赋《破阵子》词寄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欣赏江山,唾弃背景!

全文共 808 字

+ 加入清单

我有一位极其热爱足球的基友,我和他从未发过一条短信,也并未见过一面,而且我们相距甚远。但他就像一位老师在默默地教导我:“父母给的是背景!自己打的才是江山!”也唯有这句让我没齿不忘!这句话和其他鼓励我的东西一样,就像一个个拐杖,让我能够在狂风暴雨过后坚强地站起来,不再畏惧背景,沉思江山,而是欣赏江山,唾弃背景!

如今的社会上,有不少同学仗着自己父母的背景来欺压一些家中并不富裕的同学。我也是那其中的一员,在我的学习生涯中,我极不愿意走到人群密集的地点,就像一只老鼠,从来不敢行走在满是猫的大街上。自卑心理让我直不起来腰,而拥有宏大背景的同学却不以为然,这让我也更加反感,极力想要成为像侠盗罗宾汉那样的神秘人物,扶贫济困·惩奸除恶……我就像一只囚禁笼中的鸟儿一样,尽管我可以挣扎着出去,但我却不想展翅高飞。情愿巴望着那蓝天白云,渴望着那雨后空气,欣赏着夜空星点……并不是害怕软弱,而是某种原因。我也比任何人更需要像梁山好汉那样的朋友,也会更加珍惜这份友谊。因为他们就是我的精神寄托啊!他们就像一个超大的能量蓄,能给我源源不断的提供正能量!

他的这句话也让我受益匪浅!我开始独立起来,我并不会看别人的脸色去做事。就像枣树上的一颗红枣,我早已脱离母亲的怀抱,而他们却在嘲笑“大笨蛋!这么早下去受苦干嘛,还不如再享几天福呢!”我才不会理会他们,我也不会羡慕他们拥有的的短暂背景,我要成就自己的江山。于是,我承受着腐烂·破壳的种种痛苦,最后成长为一棵参天大树。而不是一直依赖母亲,最后却由内到外地死去了。

像我这样既没背景也没江山的人有许多,我们需要的是满满的自尊和自信,而不是无限制的自卑!他的这一句话就像一束光,终于照向了我;就像一滴雨露,终于流向了我;就像一阵风,终于吹向了我……让我能够向那些仗着父母背景来吓唬我们的纸老虎大吼:“我们才不稀罕背景,因我们那永远是父母给的,只有江山才是自己打的!我欣赏的江山,唾弃的是背景!”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初一优秀作文:我欣赏故乡的山

全文共 736 字

+ 加入清单

故乡叫博,是个小城。几次想写写故乡,可是准备好了纸,笔,仔细想想,故乡除了山还有些什么呢?那些山也实在……其实只是一座座相连的绿色的千篇一律的山包包。写些什么呢?

叔叔在外地工作。一次,他带领那里的学生来故乡考察。一到家,他就让我陪他上山。虽然觉得他有点那个,但我还是陪他去了。

到了山顶,一路上都默默无闻的叔叔突然说:“到了我们这儿,那些学生都趴在车窗上惊呼:“‘山’!‘老天!这么多的山’!他们从来都没有看过真正的山。”我笑了,呼吸着山间特有的风,我感到了故乡的可爱,水的清凉,树的风骨,花的多情,还有――还有故乡泥土的清香。

不久,我也到了外地,只住了几天。我饱览了大城市的繁华,看够了故乡所没有的高楼大厦,欣赏了大平原天地的广阔。临走,朋友问我:“开心吗?”我想了想说:“开心。”其实,几天以来,我一直感到一种遗憾,说不清,道不明的遗憾。

坐在车上,对窗外单调的风景厌倦了之后,我睡着了。不知过了多久,蓦的一睁眼――山!那连接跳跃的山,久违了的山,心中的山,故乡的山,我的山!不知道什么缘故,泪从眼中流了下来。山!只有故乡才有这样的山啊!每一座都绿色葱茏,每一座都有它们各自的情调。

那么好的城市,怎么会没有山呢?我倒是宁愿守住我的山。

清晨,去那山林中,看蜻蜓四处安详地低飞,摘一朵小山菊插在衣服上,一下子坠回童年。清凉的山风,不知从何处带来几声笑语,再寻找那人时,却又隔着层层树林,忽然间,就会想起那句诗:深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傍晚,我会到山脚下散步,有时就登上那浑圆的小山,看看那菱形的天空,再看看山谷出口的那片农田,心中无限宽广自在。

我愿意清晨一睁眼就看见山,晚上再向它们轻轻道声晚安。千年万年,体会着山的精魂,感受着山的温馨。

故乡的山,美丽的山,那是属于我的山。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创作背景

全文共 486 字

+ 加入清单

小说以日本泡沫经济时期为背景,在文中多次出现“泡沫经济”一词。小说开始时的案发地是一座废弃的烂尾楼,这正让人联想起当时日本经济的衰落和萧条。泡沫经济的破灭,大批企业倒闭,致使失业率骤增,据社会学家统计,这一时期日本近1/3的人口是失业者,家庭背负巨额债务,经济从巅峰跌人谷底,挥金如土的日本人开始体会到金钱的重要性。为了生存、为了“安全感”,金钱成为凌驾于亲情、友情、爱情等人与人之间最宝贵情感之上的东西,人性在金钱的追逐中迷失,个人本位主义、社会无罪感等大行其道。当泡沫经济压得人喘不过气时,日本又相继发生了阪神大地震和沙林毒气杀人等重大自然灾害和社会事件。日本社会学家普遍认为,这从根本上改变了日本民众,特别是年轻一代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日本安全神话”从此破灭,日本人普遍感到了对个人、亲友的安全上的威胁,社会秩序隐藏下的精神道德危机显现出来,“日本社会产生了影响范围更广、更深刻的‘信任危机’,并迅速波及各个领域”。雪穗和亮司爱情悲剧的源头是家庭的冷漠、社会的冷酷导致的人性扭曲,是雪穗和亮司儿时的不幸让“恨”的种子在心中滋长,结出“恶”的花朵并不断蔓延而不可遏制。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故乡的小路

全文共 255 字

+ 加入清单

我家住在河南洪山乡。我的爷爷奶奶都是农民,整天都忙碌着,经常去地里干活。如果走大路去地里,那得走好长一段时间,要是走小路,快多了。

我爱这条小路,它不仅给人们带来方便 ,也给我带来了快乐。我给它起个名子叫故乡的“四肢”。因为它笔直的像人的肢体。我还把河水命为“眼睛”,将树木命为“汗毛”,将土地命为“皮肤”。

我不喜欢走大路,因为那里修成了柏油马路,硬邦邦的。小路不一样,它是松软的泥土,走起来又舒适又自在。路旁还有许多“首饰”让小路变得更加美丽了。

很多年过去了,小路已经不在了,可它带给我的快乐我永远也不会忘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故乡的小路

全文共 724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故乡在一个小村庄里,小时候我最怕的是上学,因为走向学校的小路是泥泞的烂泥路。每当下过雨之后,小路总是又湿又软,一脚踏上去就是一个深深的脚印。还记得第一次上学,经过这条小路时前脚就深深地嵌进了泥士中,后脚刚想跟上,鞋子就粘在了泥坑中,顿时我失去了重心,随着一个咧趄干净的袜子从鞋子中脱壳而出,泥土粘满了我整个身子,我只得灰头土脸地哭丧着脸回家换衣服。从此我对这条路就产生了一种恐惧感,生怕再次遭“毒手”。

后来,这条路铺上了一层小石子,成了一条石子路。于是我不再害怕会弄得满身是泥,每次都会踏着轻快的步子去上学,尽管它还是坎坷不平,但比原来的泥泞路却干净了许多,使我一下子喜欢上了它,有时还捡几颗小石子和小伙伴们比谁扔得远。不过,还没走半年,脚子却被我磨破了好几双,害得妈妈直心疼。一年后,村里派人来量路,运来水泥,准备修理它,我们全村人欢喜得不得了,我每天都看着它一点一点地被水泥覆盖上去,心中的期待一天比一天大。渐渐的,这条小路修好了,成了一条宽阔、平坦、干净的水泥路了,从此它就成了衔接我家与学校的大道,也成了我通往知识的人生之路。自从有了这条新路,我经常与同学一起到这条路上散步。从此,不论刮风下雨还是飞雪连天,这条路总是默默承受一切,依然坚固,依然干净,依然美丽非凡。

现在,当我站在这平坦而宽阔的路上时,又多了些行人、自行车、汽车,显得有点拥挤了,听说村里正准备给它“增肥和整容”,相信不久之后它将会以更崭新的面貌出现在我们面前,想到这里,我心里不禁默默地呼唤:“家乡呀,你的变化真大呀!相信随着科技的发展,新中国的进步,你必将会展现出更灿烂的笑容。”

我要感谢这条小路陪伴我走过了这段美好的时光,我更要感谢祖国,感谢她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故乡的那条小路作文800字

全文共 875 字

+ 加入清单

相信每一个人的心底处都有一幅很美很美的画吧,在各自的记忆中有最美的地方。

在我的记忆深处有一个最美的地方,在别人看来这个地方是很普通平凡的,但我爱这个地方,它有我儿时的启蒙,儿时的梦,更有我童年时的记忆。这个最美的地方—故乡的那条小路

故乡的这条小路就是我家门前那条掩映在绿树之间弯曲的小路,它给了我许多欢声笑语。它有时就像一个顽皮的同龄伙伴,很是可爱。我亲切的记得爸爸总是喜欢跟我讲我童年时的趣事。有一次,我小时候很贪玩,每天早上时总想跟着妈妈去上街赶集,可妈妈不同意,于是我就哭闹着去追妈妈,正是走完这条时我记不着路了不知该往哪儿走。因为平常大多数只在这条路上玩。于是无奈只有坐在这路边盼望妈妈回来的身影……还有在平时也会和几个小伙伴一起趴在路上玩弹珠,一身弄得又脏又汗的回家,妈妈看到只有无奈的给我换身衣服……这条路给了我亲切,我爱这条故乡的小路。

小路的两旁还载满了梨树和嫩竹,春天一到,风儿把那梨树吹绿了,那淡淡的绿、是那么绿的沁人心脾。偶尔爸爸也会去“管理”下梨树,我就在一旁看着,我那时问爸爸:"这梨树要多久才能结果子呢?"爸爸回答要到秋天去了。秋天、我想到秋天,这令我对这一切产生了一种向往,给我一种追求。

更有趣的是在那炎热的夏季了。在傍晚时分,整个院子的人就会聚集在这小路边的大树下乘凉,他们手拿着蒲扇坐在石板上谈话家常,偶尔几声欢声笑语,我们小孩就很坐不住了,就爬上树去玩,打打闹闹的。这时远处的田野里传来几声蛙叫,树上的蝉鸣,这种气氛真的很美妙。现在,院子里的人大多已经外出或搬家了,有点冷清、以前的那种氛围应该很难再有了吧!不过这些记忆会一直储存在我的记忆最深处、最深处。当我想现在一样回忆时我会是最快乐的。我爱这条小路,它就像一条小船满载我童年时的幸福时光。

现在,偶尔放假回家走在那条路上。这条路虽然有些许的改变,但感觉还是那么熟悉亲切,就像一个亲人在你身边一样,很温暖。走在那条路上品味着童年时的回忆,真是一种幸福。

故乡的那条小路刻写着我童年的足迹,就像亮丽的阳光一样倘佯在这小路之中,童年相伴的小路,成了我记忆中最美的地方。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