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中国古代文学史宋元名词解释(精彩20篇)

古今往来,有关诚信的故事不胜枚举。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中国古代文学史宋元名词解释,欢迎阅读!

浏览

7905

作文

233

中国古代哲理故事

全文共 1708 字

+ 加入清单

公元前538年的一天,孔子对弟子南宫敬叔说:“周之守藏室史老聃,博古通今,知礼乐之源,明道德之要,

中国古代哲理故事

。今吾欲去周求教,汝愿同去否?”南宫敬叔欣然同意,随即报请鲁君。鲁君准行。遣一车二马一童一御,由南宫敬叔陪孔子前往。老子见孔丘(孔子,名丘,字仲尼,生于鲁国。)千里迢迢而来,非常高兴,教授之后,又引孔丘访大夫苌弘。苌弘善乐,授孔丘乐律、乐理;引孔丘观祭神之典,考宣教之地,察庙会礼仪,使孔丘感叹不已,获益不浅。逗留数日。孔丘向老子辞行。老子送至馆舍之外,赠言道:“吾闻之,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义者送人以言。吾不富不贵,无财以送汝;愿以数言相送。当今之世,聪明而深察者,其所以遇难而几至於死,在於好讥人之非也;善辩而通达者,其所以招祸而屡至於身,在於好扬人之恶也。为人之子,勿以己为高;为人之臣,勿以己为上,望汝切记。”孔丘顿首道:“弟子一定谨记在心!”

行至黄河之滨,见河水滔滔,浊浪翻滚,其势如万马奔腾,其声如虎吼雷鸣。孔丘伫立岸边,不觉叹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黄河之水奔腾不息,人之年华流逝不止,河水不知何处去,人生不知何处归?”闻孔丘此语,老子道:“人生天地之间,乃与天地一体也。天地,自然之物也;人生,亦自然之物;人有幼、少、壮、老之变化,犹如天地有春、夏、秋、冬之交替,有何悲乎?生於自然,死於自然,任其自然,则本性不乱;不任自然,奔忙於仁义之间,则本性羁绊。功名存於心,则焦虑之情生;利欲留於心,则烦恼之情增。”

孔丘解释道:“吾乃忧大道不行,仁义不施,战乱不止,国乱不治也,故有人生短暂,不能有功于世、不能有为于民之感叹矣 ”

老子道:“天地无人推而自行,日月无人燃而自明,星辰无人列而自序,禽兽无人造而自生,此乃自然为之也,何劳人为乎?人之所以生、所以无、所以荣、所以辱,皆有自然之理、自然之道也。顺自然之理而趋,遵自然之道而行,国则自治,人则自正,何须津津于礼乐而倡仁义哉?津津于礼乐而倡仁义,则违人之本性远矣!犹如人击鼓寻求逃跑之人,击之愈响,则人逃跑得愈远矣!”

稍停片刻,老子手指浩浩黄河,对孔丘说:“汝何不学水之大德欤?”孔丘曰:“水有何德?”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此乃谦下之德也;故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则能为百谷王。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此乃柔德也;故柔之胜刚,弱之胜强坚。因其无有,故能入于无间,由此可知不言之教、无为之益也。”

孔丘闻言,恍然大悟道:“先生此言,使我顿开茅塞也:众人处上,水独处下;众人处易,水独处险;众人处洁,水独处秽。所处尽人之所恶,夫谁与之争乎?此所以为上善也。”

老子点头说:“汝可教也!汝可切记:与世无争,则天下无人能与之争,此乃效法水德也。水几於道:道无所不在,水无所不利,避高趋下,未尝有所逆,善处地也;空处湛静,深不可测。善为渊也;损而不竭,施不求报,善为仁也;圜必旋,方必折,塞必止,决必流,善守信也;洗涤群秽,平准高下,善治物也;以载则浮,以鉴则清,以攻则坚强莫能敌,善用能也;不舍昼夜,盈科后进,善待时也。故圣者随时而行,贤者应事而变;智者无为而治,达者顺天而生。汝此去后,应去骄气于言表,除志欲于容貌。否则,人未至而声已闻,体未至而风已动,张张扬扬,如虎行于大街,谁敢用你?”

孔丘道:“先生之言,出自肺腑而入弟子之心脾,弟子受益匪浅,终生难忘。弟子将遵奉不怠,以谢先生之恩。”说完,告别老子,与南宫敬叔上车,依依不舍地向鲁国驶去。

回到鲁国,众弟子问道:“先生拜访老子,可得见乎?”孔子道:“见之!”弟子问,

老子何样?”孔子道:“鸟,我知它能飞;鱼,吾知它能游;兽,我知它能走。走者可用网缚之,游者可用钩钓之,飞者可用箭取之,至于龙,吾不知其何以?龙乘风云而上九天也!吾所见老子也,其犹龙乎?学识渊深而莫测,志趣高邈而难知;如蛇之随时屈伸,如龙之应时变化。老聃,真吾师也!”

不争名利,关注自身;保持沉静,不受影响;愿意施与,不求目的;当断就断,顺势而为;自身发光,善于影响;认清优势,善于应用;时不赋我,静待时机。我等俗人,只能先参考水的品德修行自身,要达到自然的境界似乎还很远。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中国古代文化:一个美丽的传说

全文共 1822 字

+ 加入清单

相传在很早以前,南阳城西有一个庄园叫牛家庄。庄园里有个聪明、老实、憨厚的小男孩名叫牛郎,因其父母相继双双亡故,未成年的小牛郎只好跟着哥哥嫂子一起度日。嫂子马氏为人狠毒,经常虐待他,逼他每天干很多的活,还要遭受她的打骂。他们家在庄园上虽然不很富有,但也有好几间庄房和一个磨房,良田旱地几亩,家具农具齐全,还有一头黄牛,生活虽然不很富裕,但温饱还能保证。据说这头黄牛是金牛星下凡,因为它在天上不知干了些什么坏事,触犯和违背了天条,天王玉帝一怒之下,就将它贬下凡尘,结果投胎在牛家庄,成了牛郎家的一头小牛,小牛长大后,就为他们家耕田种地,拉磨驮粮,创造了不少财富,也付出了全部的精力。

随着牛郎一天天长大,黄牛也一天天变老,力气也渐渐减弱,干起活来也非常吃力。牛郎是个挺善良的小伙子,老牛每次驮粮和运货,他都要从牛背上卸下一袋背在自己肩上,减轻老黄牛的负担,好象与老黄牛有着深厚的感情。这时,哥嫂见到牛郎长大成人了,就想与牛郎分家,按理说,家里的所有财产应该兄弟二人平均分配,然而,哥嫂想独霸家里的所有财产。为了让牛郎没有话说,他们想出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假造了父母临终前的遗嘱,说家里所有财产,都归哥嫂所有,牛郎只能分到一头老牛。牛郎听说是父母的遗嘱,也只好顺从,不好与哥嫂争执。家产分完后,哥嫂就将牛郎赶出了庄园。牛郎万般无奈,只得牵着老牛离开了庄园。

牛郎将老牛牵到山上,用树技和茅草搭起了一个厂棚,就算是自己的家。从此他就与老牛相依为命,每天都细心地照顾着老牛,对老牛有了很深的情感。终于有一天,老牛张口说话了。牛郎见老牛张口说话,心里感到十分惊讶 ,认为老牛几十年来都不会说话,今天怎么能说话了?难道它是牛神和牛精吗?老牛告诉他,某月某日,会有一群仙女下凡游戏,来在河里洗澡,第三个穿大红彩衣的就是织女星,你去将她的衣服偷下来,以后她就会嫁给你做你的妻子。牛郎听了将信将疑,但他还是相信老牛,按老牛黄说的话去做了。(百团大战读后感)

那天,牛郎一大清早就起来了,按照老牛指点的方向,向河边走去。等到中午时分,一群仙女真的出现了,第三个确实穿着大红彩衣。于是他心里喜出望外,高兴得几乎跳了起来。他偷偷地窥视织女衣服放置的地方,等她下河后就将她的衣服偷偷拿来藏好了。洗完澡后,众仙女们都穿好自己的衣服走了,只有织女还在四处寻找自己的衣服。这时,牛郎就将衣服送到了织女的面前,织女看到自己光着身子感到十分害羞,于是很快就从牛郎手中夺去衣服穿好。穿好衣服后,觉得自己的身子已经全部让牛郎看到了,莫须也是一段缘分。虽然如此,牛郎也并没有无礼,只是主动提出要与她结为夫妻。她看到牛郎也是个正直的君子,一个勤劳善良的小伙子,于是对他产生了好感,也就接受了他的求婚。后来织女便偷偷下凡,来到人间,做了牛郎的妻子。她还把从天上带来的天蚕分给大家,教大家养蚕、抽丝、织布,同姑娘们一道织出又光又亮的丝罗绸缎,村庄里的人们都很喜爱她。

牛郎和织女结婚后,他们男耕女织,情深意重,怀一个龙凤胎,生下了一男一女两个孩子,一家人生活得很幸福。但是好景不长,这事很快就让天上玉帝知道了,天有天条,国有国法,家有家规。王母娘娘就亲自下凡来,强行把织女带回天庭,一对恩爱夫妻就这样被狠心的王母拆散了。

牛郎上天无路,心急如焚,十分伤悲。这时老牛告诉他,说它很快就要死了,在它死后,要牛郎剥下它的皮,让他和子女坐在它的牛皮上,就可以上天去追织女。牛郎按照老牛的话去做了,拉着自己的儿女一起坐到牛皮上,只见牛皮变成了一团彩云,飘了起来,而且越飘越快,越飞越高,象腾云驾雾似的上天去追织女了。眼见就要追到,岂知狠心的王母娘娘拔下头上的金簪一挥,一道波涛汹涌的天河就出现了,牛郎和织女被隔在两岸,只能相对哭泣流泪。美丽传说作文美丽的传说作文。他们的忠贞爱情终于感动了喜鹊,成千上万只喜鹊飞来,搭成鹊桥,让牛郎织女走上鹊桥相会,王母娘娘对此也无可奈何,只好允许两人在每年七月七日这天于鹊桥相会想爱。

后来,每到农历七月初七,相传就是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姑娘们都会来到花前月下,抬头仰望星空,寻找银河两边的牛郎星和织女星,希望能看到他们一年一度的相会,并乞求上天让自己也能象织女那样心灵手巧,织出美丽绸缎,祈祷自己能有一段美满的婚姻,找到一个如意称心的美好郎君。

这是一个美丽、千古流传的爱情故事,成为我国四大民间爱情传说之一 。这个美丽的传说,后来就成为了民间坚贞不俞爱情故事的典范和象征。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常考的中国古代文学常识积累

全文共 8839 字

+ 加入清单

1.(甘肃省,2001)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醉翁亭记》、《出师表》、《捕蛇者说》、《陋室铭》中的“记”、“表”、“说”、“铭”都是古代文体的名称。其中“表”是奏议的一种。

B.成语“一鼓作气”、“鸿鹄之志”分别出自《左传?曹刿论战》和《史记?陈涉世家》。

C.《范进中举》选自长篇章回体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作者是明代的吴承恩。

D.《天净沙?秋思》和《山坡羊?潼关怀古》都是元曲,其中“天净沙”、“山坡羊”是曲牌名,“秋思”、“潼关怀古”是题目。

2.(辽宁省,2001)我国古典名著《水浒》中,有个“倒拔垂杨柳”的好汉,他的名字是。“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故事出自《西游记》,请你用概括的语言,再写出其中一个有孙悟空故事的名字:

3.(南通市,2002)选出说法有错的一项()

A.《望天门山》《渭城曲》《春夜喜雨》都是唐朝诗人写的诗歌。

B.《出师表》中的“表”是古代向帝王上书言事的一种文体。

C.成语“一鼓作气”、“扑朔迷离”、“讳疾忌医”分别出自于《曹刿论战》《口技》《扁鹊见蔡桓公》。

D.《在烈日和暴雨下》节选自老舍的长篇小说《骆驼样子》。

4.(北京市石景山区,2002)课文、作者、国籍(或朝代)搭配错误的是()

A.《范进中举》施耐庵明朝B.《“友邦惊诧”论》鲁迅中国

C.《中国石拱桥》茅以升中国D.《变色龙》契诃夫俄国

5.(甘肃省,2002)

下面的句子,诗文、题目、作者、朝代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唐

B.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宋

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黄鹤楼送盂浩然之广陵》——李白——宋

D.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范仲淹——宋

6.(广州市,2000)出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

A.都德和莫泊桑都是法国的著名的文学家,他们都有著名短篇小说被翻译成中文。

B.李白是唐代的伟大诗人,人称“诗仙”,《明月几时有》是他的作品。

C.《儒林外史》和《聊斋志异》都是我国古代的著名的短篇小说集。

D.《诗经》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陌上桑》选自于《诗经》。

7.(神州市,2001)下面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包括风、雅、颂三部分。

B.《春》是抒情散文,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

C.《皇帝的新装》作者安徒生,丹麦童话作家,世界著名的儿童文学家。

D.书信结尾的“此致”,一般在正文后另起—行空两格写;“敬礼”在“此致”下一行顶格写。

8.(河南省,2000)下面的话出自哪篇课文?描写的人物是谁?

(1)他要把车放下,但是不知放在哪里好。想跑,水裹住他的腿。他就那么半死半活地,低着头一步一步地往前拽。

篇名:《 》 人物:____________

(2)他说: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的大门的钥匙。

篇名:《 》 人物:____________

9.(北京市海淀区,200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是北朝民歌《敕勒歌》中的名句。

B.“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是唐诗《春夜喜雨》中的名句。

C.“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是宋词《天净沙 秋思》中的名句。“天净沙”是词牌,“秋思”是题目。

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是唐诗《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名句,这首诗中描写了边塞特有的奇异风光。

10.(云南省,2000)下面三个人物分别出自哪部分文学作品()

①保尔-柯察金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②杨修 《三国演义》

③鲁达 《水浒传》

11.(南京市,1997)下面有关文化知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经》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B.科举考试规定,秀才到省会参加三年一次的乡试,考中的为“举人”。

C.古代把山的北面或水的南面叫做阴,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叫阳。如“河阳”便是黄河北岸。

D.传说中的“三皇五帝”的“五帝”指的是“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

12.(北京市,1998)对一般书信的书写格式说法有误的是( )

A.第一行空两格写收信人的称呼,称呼后面加冒号。

B.第二行空两格写正文。回行,顶格写正文。如果内容较多,可以分段写。

C.结尾表示祝愿词语,如“祝”、“此致”等可以接正文写,也可以另起一行空两格写,“进步”、“敬礼”等要另起一行顶格写。

D.在信文的右下方,分两行写:上一行署名,下一行写日期。

13.(湖州市,2002)下列诗文的出处及作者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唐 白居易

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唐 岑参

C.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捕蛇者说》——宋 柳宗元

D.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游山西村》——宋 陆游

14.判断以下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的打“×”。

A.小说三要素是指人物、情节和结局。( )

B.论点和论据是证明和被证明的关系。( )

C.戏剧,按照内容性质可以分为悲剧、喜剧和正剧。( )

D.论证方法指的是立论和驳论。( )

15.填空。

A.我国的成语,有许多来自古诗文(或寓言)中,如“讳疾忌医”就见于韩非《扁鹊见蔡桓公》。请你从读过的古诗文(或寓言)中举出三例,并且说出作者和出处(或篇名)。

(1)成语___________见于___________的《 》;

(2)成语___________见于___________的《 》;

(3)成语___________见于___________的《 》;

B.中国古代“四书五经”中的“四书”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经”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文房四宝”是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种文具的统称。

D.根据古代文化常识推断,“江阴”的位置应在,“河阳”的位置应在_______。

E.将下列各项按所表示年龄大小顺序排列,正确的顺序应是_________。

①不惑 ②垂髫 ③花甲 ④加冠 ⑤而立 ⑥古稀 ⑦半百

中考真题演练(02)

(一)选择题

1.(北京市西城区,2002)句子、句子的出处、作者及作者生活的朝代对应有错误的是()

A.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陋室铭》——刘禹锡——唐朝

B.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醉翁亭记》——欧阳修——宋朝

C.禽兽之变许几何哉?止增笑耳。——《狼》——蒲松龄——清朝

D.嘻,技亦灵怪矣哉!——《核舟记》——魏学伊——明朝

2.(北京市海淀区,2002)文学常识表述不完全正确的是()

A.《儒林外史》和《水浒传》都是长篇章回体小说。

B.《菜园小记》是吴伯箫的散文,《藤野先生》是鲁迅的小说。

C.《最后一课》的作者是法国小学家都德,《皇帝的新装》的作者是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

D.按写作年代的先后排列下面的文章,正确的顺序是:《桃花源记》、《马说》、《岳阳楼记》、《狼》。

3.(北京市海淀区,200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是北朝民歌《敕勒歌》中的名句。

B.“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是唐诗《春夜喜雨》中的名句。

C.“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是宋词《天净沙 秋思》中的名句。“天净沙”是词牌,“秋思”是题目。

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是唐诗《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名句,这首诗中描写了边塞特有的奇异风光。

4.(北京市朝阳区,2002)下面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陈涉,这个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的领袖,被司马迁写入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中的“列传”。

B.“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出自唐朝边塞诗人王之涣的七言绝句《出塞》;

C.《最后一课》、《变色龙》、《皇帝的新装》、《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作品的作者分别是法国的都德、俄国的契诃夫、丹麦的安徒生和苏联的奥斯特洛夫斯基。

D.鲁迅的小说大多收在《呐碱》和《彷徨》两部集子中,藤野先生、闰土、孔乙己、杨二嫂、双喜等人都是鲁迅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5.(天津市,2002)对杜甫的《春夜喜雨》这首诗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A.一、二两句以拟人的手法写春雨及时而降,“知”字用得极妙,把春雨写活了。

B.三、四句不仅对仗工整,而且细腻地写出了春雨轻柔无声的特点。

C.五、六句以“江船火独明”反衬“野径云俱黑”,写出了乌云密布、雨意正浓的景物特点。

D.最后两句实写作者所看到的雨后清晨美景:锦官城内到处盛开着湿漉漉、沉甸甸的鲜花。

6.(沈阳市,2002)选出对句子大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A.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忧患(能激励人勤奋)使人生存发展,安乐享受使人委靡死亡。

B.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醉了能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读文章的人。

C.濯清涟而不妖。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并不显得妖媚。

D.此皆良实,志虑忠纯。这些都是善良、诚实的人,他们的志向和心思忠诚无二。

7.(哈尔滨市,2002)对下面这首诗分析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敕勒歌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A.这是一首北朝民歌。它歌唱大自然的辽阔壮丽,大草原的肥沃昌盛,反映了牧民们以天地为家的豪迈气概和对草原生活的亲切感情。

B.“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写天空像巨大无比的圆顶毡帐,将整个大草原笼罩起来。比喻十分生动形象,充分显示出游牧民族的生活特色。

C.诗中前几句写平川、大山、天空、四野,意境阔大恢宏,采用了静态勾画,形象逼真;最后一句转入动态描绘,使全诗动静结合,充满了勃勃生机。

D.诗的最后一句堪称点睛之笔,其中的“风”字有极强的表现力。由于风的吹动使牧草低伏,人们才看见了草中洁白的羊群。

8.(哈尔滨市,2002)下列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中的人物与情节,其中搭配不当的一项是()

A.鲁智深——倒拔垂杨柳 B.孙悟空——大闹天宫

C.诸葛亮——三顾茅庐 D.刘姥姥——进大观园

9.(山东省,2002)下面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罗贯中、施耐庵、吴承恩、蒲松龄都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小说家。

B.《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藤野先生》都选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C.“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中“先帝”指刘备,“崩”在古代指皇帝的死亡。

D.韩麦尔、保尔-柯察金分别是都德《最后一课》和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人物。

10.(安徽省,200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捕蛇者说》选自唐代柳宗元的《柳河东集》。

B.《醉翁亭记》的作者是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

C.《苏州园林》的作者是我国现代文学家朱自清。

D.《我的叔叔于勒》选自法国作家莫泊桑的小说集《羊脂球》。

11.(四川省,2002)下面作品、作者、朝代(或国籍)搭配有错的一项是()

A.《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南宋

B.《人类的语言》——吕叔湘——现代

C.《葫芦僧判断葫芦案》——曹雪芹——清代

D.《我的叔叔于勒》——莫泊桑——法国

12.(贵阳市,2002)选出下面文学常识全对的一项()

A.《孔乙己》是鲁迅先生写的短篇小说,选自《呐喊》

B.《水浒传》是一部著名的章回体长篇讽刺小说,作者吴承恩,大约是元末明初人。

C.《竞选州长》选自法国作家马克?吐温的短篇小说集《羊脂球》。

D.《陈涉世家》和《曹刿论战》都选自编年体史书——《史记》,作者是司马迁。

13.(新疆乌鲁木齐,2002)下列课文、出处、作家、时代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A.《狼》——《聊斋志异》——蒲松龄——明代

B.《论雷峰塔的倒掉》——《坟》——《鲁迅》——现代

C.《杨修之死》——《三国演义》——罗贯中——元末明初

D.《石壕吏》——《杜工部集》——杜甫——唐代

14.(新疆乌鲁本齐,2002)下面对《望天门山》的赏析,不正确的三项是()

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A.这首诗描绘了天门山隔江而立、长江波澜壮阔的雄奇秀美的景象,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B.“断”、“开”二字写出了江水浩大的气势和力量,“流”和“回”二字写出了江水的回旋激荡。

C.“帆”和“日”两字字面虽不着色,但同样让人能联想到江面铺满红光,雪白的风帆在红日和江水映照下显得极其鲜艳夺目的景象。

D.第三句中的“出”字把动态事物赋予静态美,读来可以使人产生无限的遐想。

15.(成都市,2002)对下列文字的出处,所描写的人物及主要的描写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我心里想:“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

②XX笑道:“不妥,不妥。等我再斟酌斟酌,压服得口声才好。”

③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险,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

④郑屠被这XXX就势按住左手,赶将人去,望小腹上只一脚,腾地踢倒在当街上。

A.①《最后一课》 韩麦尔先生 心理描写

B.②《葫芦僧判断葫芦案》 门子 语言描写

C.③《社戏》 闰土 肖像描写

D.④《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鲁提辖 动作描写

16.(镇江市,2002)选出对下列两句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A.诗句以梨花比喻雪,新颖奇特。

B.这两句诗写出了春风吹拂,梨花盛开的美景。

C.“千树万树梨花开”让人在冰天雪地里如同置身于大好春光之中。

D.一个“忽”字,既写出了塞外气候的变幻奇特,又表现了诗人见到奇丽雪景后的惊喜之情。

17.(扬州市,2002)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桃花源记》中,作者虚构了一个人人平等、幸福自由的“世外桃源”,这与东晋末年的黑暗现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反映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否定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B.《“友邦惊诧”论》一文中,作者抓住论敌要害,先驳论点,后驳论据,批驳了国民党反动派的种种谬论,揭露了英、法、美等所谓“友邦”妄图瓜分中国的狼子野心。

C.19世纪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在《竞选州长》一文中,以自己在竞选纽约州州长过程中遭受的种种诬陷、攻击,揭露了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虚伪性和欺骗性。

D.《石壕吏》最后一句“独与老翁别”,暗示老妇已被抓走,表明连年战乱给劳动人民带来的灾难多么深重,也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18.(昆明市,2002)对下面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A.开头两句意思是:西湖四季的风光都很美,毕竟最美的还是荷花盛开的六月间。

B.三、四句用对偶和对比的手法描写景物,色彩鲜明:蓝天衬托下碧绿的荷叶一望无际,仿佛与天相接;朝阳映照下的荷花显得格外红艳。

C.全诗紧扣一个“送”字,抒发了诗人与林子方临别时难舍难分的无限伤感之情。

D.诗人用眼前的美景告慰友人,冲淡了送别时的离愁别绪,感情更显得含蓄深沉。

(二)填空题

1.(重庆市,2002)古诗赏析;

(1)“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两句诗中描写了黄莺、_________、__________、水乡、城郭、酒旗、春风七种景物,展现出绚丽多彩的江南春色。(杜牧《江南春》)

(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句中,“但愿”的意思是____________,从全词来看,这两句表达了词人_____________的感情。(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2.(陕西省,2002)按要求写出人物形象或文学作品:

(1)《水浒传》中“倒拔垂杨柳”的人物是________________。

(2)《三国演义》中“煮酒论英雄”的主要人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

(3)保尔-柯察金是前苏联长篇小说《______________》中的主人公,他的精神鼓舞了我国千千万万的读者。

3.(甘肃省,2002)文学常识填空。

①《______________》是我国新歌剧创作的一座里程碑。

②有一位作家曾对他的作品“披阅十载,增删五次”,这位作家的名字叫?_______________。

③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______________》。

4.(成都市,2002)下面两副对联所指的作家分别是谁,请将姓名及其主要作品集填在括号?里。

(1)写鬼写妖高人一筹 刺贪刺虐人木三分()()

(2)唐代论诗人,李杜以远,惟有几篇新乐府

苏州怀刺史,湖山之边,尚有三庙旧祠堂()()

(三)简答题

1.(宁夏回族自治区,2002)“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乐其乐也。”是欧阳修《醉翁亭记》中的名句。请你根据这几句中“乐”字的各自含义,说说加点“乐”字所指的具体内容。

2.(宁夏回族自治区,2002)孟子“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与陈涉“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两句话自古以来就有激励后人的作用,这是它们的共同之处。那么,它们有什么不同吗?请具体说明。

3.(宁夏回族自治区,2002)“愚公”名字中的“愚”和“智叟”名字中的“智”,表明了作者的态度和感情。对此说说你的理解。

4.(宁夏回族自治区,2002)说说“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几句写景、抒情的特点。

5.(河南省,2002)阅读下面古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1)诗歌首句中的一个“僵”字,写出了诗人晚年生活的_____________。

(2)诗歌第三句既是眼前现实情景的描绘,又象征了______________。全诗抒发了强烈的___________。

6.(甘肃省,2002)文学欣赏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诵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A.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B.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D.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2)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作者是被称为“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

B.第一句点出了送别的地点,第二句则把读者的视线引向了杜少府即将赴任之地。

C.颔联是说,诗人要跟朋友分手,去外地做官。

D.尾联紧承颈联而来,诗人劝慰杜少府,不要在临别之时像小儿女一般哭鼻子、抹眼泪。

(3)这首诗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千古传诵的名句,请说说它好大哪里。

五、中考模拟演练答案

【答案】01

1.C 2.鲁智深 略 3.C 4.A

5.C 6.A 7.B

8.(1)在烈日和暴雨下 祥子 (2)最后一课 韩麦尔先生

9.C 10.①《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②《三国演义》 ③《水浒传》

11.D 12.A 13.A 14.A×B×C√ D× 15.A①世外桃源 陶渊明 《桃花源记》?②温故知新(不耻下问、择善而从)孔子 《论语》 ③三顾茅庐 诸葛亮 《出师表》 ?④滥竽充数 韩非 《韩非子》

B.《大学》、 《中庸》、 《论语》、 《孟子》; 《诗》、 《书》、 《礼》、 《易》、 《春秋》

C.笔、墨、纸、砚 D.长江南岸 黄河北岸 E.⑥③⑦①⑤④②例1

【答案】02

(一)选择题

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

答案BBCCDBDCBCAAADDBCC

(二)填空题

1.(1)绿叶 红花 (2)只愿或只希望 祝愿亲人年年平安 幸福长久

2.(1)鲁达(或:鲁提辖、鲁智深、花和尚)

?(2)曹操(或:曹操和刘备)

?(3)《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3.①白毛女 ②曹雪芹 ③诗经

4.(1)蒲松龄 《聊斋志异》 (2)白居易 (新乐府》或《白氏长庆集》

(三)简答题

1.太守乐其乐:能超然物外,不以贬官遭谪的政治处境而悲,还能娱情山水,与民同乐。

鸟乐:自然条件优越而鸟不自知。

人乐:不仅知道自然条件优越,而且还能娱情山水。

从太守乐:既有娱情山水之乐,同时还享受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之乐。

2.①强调的内容不同:孟子是儒学家说的创始人,以维护当时的社会正统为己任,所以强调“天意”;陈涉是农民起义的领袖,信奉人可以支配和改变自己的命运,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符合各自的身份。

②说话的语气不同。孟子的话舒缓庄重,有虔诚传达“天意”的味道;陈涉的话言辞激烈,叛逆色彩很浓。

③表达的效果不同。孟子的话让人有一种肩负重任、不辱使命之感;陈涉的话具有鼓动性,能激发人反叛的斗志。

④句式不同。

3.①劳力者虽“愚”实智,而劳心者虽“智”实愚。

②自以为智者未必智,而以人为愚者人未必愚。

③实干者为智,空谈者为愚。

④褒“愚”贬“智”,蕴含着“美极为丑、丑极为美”的美学原理。

⑤挖山不止是持之以恒,所以褒。

⑥感动天帝、无陇断,说明真心付出必有回报,所以褒。

⑦子子孙孙挖山不止,说明肯为“甜”面先苦,所以褒。

⑧体弱志坚(老弱蠕子)所以褒。

4.①“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个个让人刻骨铭心的凄凉镜头,正是天涯断肠人心境的直接反映(触景生情、因情设景、情景交融)。

②与“小桥流水人家”形成对比,凸现了背井离乡之人愁肠寸断的悲苦与寂寞。

5.(1)凄凉(悲凉)

(2)南宋王朝的处境和命运岌岌可危;爱国(或抗金保疆)情怀。

6.(1)B

(2)C

(3)自古以来,写离别的诗作大多情感悲伤、基调低沉,而王勃的这两句诗则全无伤悲之情,写得昂扬乐观,能给朋友以安慰和鼓励,这种对待离别的积极态度值得称道。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文学常识普及:中国古代四大丑女

全文共 1408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西施、貂婵、王昭君、杨贵妃,以其美艳绝伦,被誉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而流传千古。中国古代也有许多丑女,虽然相貌丑陋,但品德高洁,同样值得人们敬仰。相对四大美女,有四大丑女。

第一位丑女:远古时代的嫫母。

相传,嫫母长得形同夜叉,丑陋无比,因此被后人看成是中国古代四大丑女之首。但若要论起嫫母的德行,则是中国女性的楷模。

屈原在《楚辞.九章.惜往日》中赞美嫫母智慧超群,因而她得到了我们的始祖——轩辕黄帝的赏识,并娶她为妻。嫫母果然不负黄帝的厚爱,她对妇女们实施德化教育。

当她看到当时人们冬衣兽皮,夏串树叶时,就发明了养蚕缫丝,把丝织成绸子后,又染上各种颜色,用来做衣服。这样就解决了人们赤身裸体,有伤风化的难题。后人为了感谢嫫母的这一重大发明,尊称她为“先蚕姑娘”。

嫫母不仅是位实施德化教育的典范,而且还是黄帝的“贤内助”,协助黄帝打败了炎帝,杀死了蚩尤。

第二位丑女:钟离春。

人们常用“貌似无盐”来形容丑女,这“无盐”指的是战国时代齐国无盐县(今山东东平县东部)的丑女锺离春。书上说她“四十未嫁”,“极丑无双”,“凹头深目,长肚大节,昂鼻结喉,肥顶少发”,而且“皮肤烤漆”。但她关心国家大事、志向远大。

当时齐国执政的齐宣王,政治腐败,国事昏暗。钟离春为了拯国救民,竟冒着被杀头的危险,劝谏齐宣王。齐宣王初见到钟离春时,还误以为是怪物来临。可是当钟离春陈述了齐宣王的种种劣迹,指出若再不悬崖勒马,将会国破人亡时,大为感动,把钟离春看成是自己的一面镜子,娶她为妻并立为王后。

第三位丑女:东汉时期的孟光。

据《后汉书.梁鸿传》记载,孟光长得又黑又胖,模样粗俗。因为生得丑,30岁出头了,还没有嫁出去。可这个孟光却对父母说:“我只嫁给梁鸿,其他任何男人都不嫁!” 梁鸿是当时的大名士,是位儒雅倜傥的美男子,当地不少达官贵人、名门望族,都想把女儿嫁给他。

所以当地人听了孟光的话后,都讥笑她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但梁鸿却看中了孟光的品行,断然娶孟光为妻。 梁鸿虽然很有学问,却不愿为官。因此与孟光结婚后,便隐居在霸陵深山里,后又迁居吴地(今江苏省苏州市)。

两人共同劳动,相敬如宾。梁鸿每天劳动时,孟光总是早早地将饭菜准备好,等梁鸿回家,孟光便双手托着盘子,举得与自己的眼眉一样高,恭恭敬敬地送到梁鸿面前。两人就这样患难与共,白头偕老。后人用“举案齐眉”这句话来形容夫妻之间的敬爱。

第四位丑女:东晋时期阮德尉的女儿。

阮女之丑,从她洞房花烛夜的故事中就可以得知。阮女的新郎是当时的名士许允,许允满以为凭自己的名气,娶到的一定是个大美人。可当他揭开头帕时,竟被吓得拔腿跑出了洞房。友人劝说许允:不要只看阮女的相貌,还是要以品行与学识为重。于是,许允又硬着头皮再次来到洞房,但一瞧阮女的那副可怕模样,又吓得要往外跑。

正在此时,阮女一把拉住许允说:“女人四德,我只是没有漂亮的容貌。读书人应有百行,你可占了几条?”许允说:“我百行都有。”阮女又说:“据我所知,百行以德第一,而你只喜欢女人漂亮的面孔,怎么能说条条都占有呢?”许允无言以对。此后许允慢慢感到阮女的品行决非一般女子所能及,于是两人相亲相爱到终生。

小编结语:这就说明了一个道理,容貌与心灵是不能划等号的。农村有句俗语:丑妻薄地家中宝。就是说丑妻使人放心其操行,其因丑必然勤于家事,不去参与飞短流长的巷闾之事,不去“斜倚门儿立,行人侧目随”,不会勤施脂粉招摇于市。薄地者,可以使人勤奋!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关于中国文学常识的古代文体

全文共 678 字

+ 加入清单

赋本为一种文学的表现手法,为《诗经》“六义”之一,汉代形成一种特定的体制。成为一种介于诗和散文之间的讲究铺陈,重视词藻、对偶、押韵的文体。以铺叙事物为主的是“大赋”,以抒情为主的叫“小赋”,接近于散文的称“文赋”。

它有别于今天的散文标题的“赋”,已不是铺陈的字眼,而是“赞”“颂”意。

古人“辞”“赋”合称,是因二者都体形灵活,篇幅长短不限,句子以四、六言为主,且允许有错落参差;从风格上看,都讲究文采,多用铺张手法。二者的区别是辞在句中或结尾多用兮"以调节音节,而赋则较多的使用散文句式,甚至整篇韵文中夹杂完全不押韵的散文语句。

骈 体文是以双句(即俪偶句、偶句)为主,讲究对仗和声律,与散文相对的一种韵文。最大特点是,全文用对偶句组成,构成字数相等的上下联,句法结构对称,词 性、词义相互合对。而偶句通常用四字和六字组成,互相交替(四六文),如“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

起于汉末,形成于魏晋,盛行于南北朝。唐初仍沿习此,到韩、柳继起后,这种文体才衰落。

和韩、柳倡导的古文相比,古文讲"气势",骈文讲“气韵”;古文讲通畅,骈文讲含蓄;古文讲古朴,骈文讲典丽。

词是古代适合合乐歌唱而产生的一种新诗体,(即"倚声填词")。又叫“曲子词”“长短句”“乐府”等。

每首词都有一个表示音乐的曲调名(曲牌),它规定了可供演唱的词的音乐,也规定了作为歌词的“词”的字数、句数、韵数、韵位等。大部分都分为片(段),“片”也叫“遍”或“阕”,是音乐唱完一遍的意思。

词概括乐调长短,分为小令、中调、长调(慢词)。

词远在梁代时已有雏形,晚唐定型,盛于宋朝。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关于诚实的中国古代寓言故事

全文共 437 字

+ 加入清单

水牛和货车

从前有一个猫,一条狗和一头水牛,它们共同决定要从某地搬运三辆货车到某地。它们约好各人拉一辆,同时动身,谁先到达目的地就算谁赢。不用说,对于一个猫,要拉动一辆货车,并且要拉那么长的路程,不过是一句很动听的空话罢了,所以猫并不去拉车,只是拔脚就跑,一口气就跑到目的地了,立刻宣布自己的胜利,叫道:“我第一个到达了!”

狗勉强地拉了一两步路,可是一则实在重不过,二则猫已经抢先跑前面去了,它很不甘心,所以它也就抛下了货车,飞步向前面跑去了。

水牛远远地落在后面,拉着笨重的货车,喘着气一步一步地走。等到它到达目的地,老实说,是已经很迟了:不但最先到达的猫已经等得不耐烦,自己跑开不见啦,就是晚一步到达的狗也已经等得无聊起来,自己跑开和别的狗打架去了;水牛看看那里什么也没有,就说:

“虽然它们很早就到过这里,可是它们是空手来的,后来又耐不住寂寞,空手回去了,这算得什么呢?那么,运了实在的货车到达这里来的,还得算我是第一个哩!”

不要跟说漂亮话的人竞赛,而要向老实工作的人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篇6:2024年中国古代文学常识记忆技巧大全

全文共 1039 字

+ 加入清单

一、先秦文学

先秦文学有两源,现实主义和浪漫。

《诗经》分为风雅颂,反映现实三百篇①;

手法牢记赋比兴,名篇《硕鼠》与《伐檀》。

浪漫主义是《楚辞》,《离骚》作者为屈原。

先秦散文有两派,“诸子”、史书要记全。

儒墨道法属诸子,各有著作传世间;

儒家《论语》及《孟子》,墨家《墨子》见一斑;

道家《老子》及《庄子》,法家韩非著名篇。

历史散文有两体,分为“国别”和“编年”;

前者《国语》《战国策》,后者《春秋》与《左传》。

二、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

两汉魏晋南北朝,诗歌成就比较高:

“乐府双壁”人称赞②,建安文学推“三曹”;③

田园鼻祖是陶潜,“采菊”遗风见节操。

《史记》首开纪传体,号称“无韵之离骚”;

班固承续司马意④,《汉书》断代创新招;

贾谊雄文《过秦论》,气势酣畅冲云霄;

“出师”二表名后世,《桃花源记》乐逍遥。

辞赋盛行多空洞,张衡《二京》似惊涛。

文学批评也兴起,《文心雕龙》真高超。

骈文追求形式美,小说初起尚粗糙。

三、 唐代文学

唐代鼎盛累如山,“初唐四杰”不平凡:

王杨卢骆创格律,律诗、绝句要记全。

浪漫诗人推李白,一路高歌《蜀道难》。

现实主义有杜甫,“三吏”“三别”不一般。

乐天倡导新乐府,“琵琶”“长恨”留名篇。

田园诗派有王孟,高、岑诗歌唱塞边。

中唐李贺多奇丽,贾岛“推敲”传世间。

晚唐崛起“小李杜”⑤;此后衰败如尘烟。

韩、柳古文创新体,《阿房宫赋》唱千年。

唐代传奇已成熟,代表作推《柳毅传》。

四、 宋代文学

宋代文学词泱泱,分成婉约与豪放。

柳永秦观李清照,风花雪月多感伤。

苏轼首开豪放派,“大江东去”气昂昂;

爱国诗人辛弃疾,“金戈铁马”势高扬。

三苏、王、曾、欧阳修,继承韩、柳写文章;

范公作品虽不多,《岳阳楼记》放光芒。

南宋诗人陆放翁,《示儿》犹念复家邦;

人生自古谁无死?后世感怀文天祥。

编年通史第一部,《资治通鉴》司马光。

《梦溪笔谈》小百科,作者沈括美名扬。

五、元明清文学

元代散曲分两种,小令、套数各不同。

杂剧代表四大家,成就首推关汉卿:

窦娥悲剧传千古,人物形象最鲜明;

其余三家郑马白⑥,还有《西厢》留美名。

明清戏剧精品多,《桃花扇》及《牡丹亭》。

长篇都是章回体,“四大名著”是高峰。

《儒林外史》不能忘,《聊斋志异》多流行。

尚有短篇拟话本,编订“三言”冯梦龙。

方苞开创姚鼐继,散文流派叫桐城。

清末大家龚自珍,《己亥杂诗》劝天公。

【注】

①《诗经》共305 篇,“三百”之说是取其整数。

②指《孔雀东南飞》和《木兰诗》。

③指曹操及曹丕、曹植。

④即司马迁。

⑤指李商隐和杜牧。

⑥指郑光祖、马致远、白朴。

展开阅读全文

篇7:中国古代寓言故事

全文共 709 字

+ 加入清单

假秀才招打

有一户有钱的人家,生了个儿子,从小没读什么书,骨子里粗俗不堪,却偏偏爱装成个文人雅士。

一次,这人要到衙门去递状子,以便追回人家欠他的债务。他心想,如果县官看自己是个知书达理的人,肯定会站在自己这一边,打赢官司就会容易多了。于是他对县官谎称自己是秀才。

县官见他跪在地上,仔仔细细地打量了好久,心中疑云顿生。县宫想:这个人獐头鼠目,形象猥琐,言语也粗俗得很,哪里像个秀才呢?接着又转念一想:人家都说“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我也不能妄下判断。对了,我来考他一考吧,看他是否货真价实。

主意打定,县官便开口问他说:“既然你是秀才,那你且先说说‘桓公杀子纠’这一章应该怎么讲?”这个人哪里知道县官是在考他《论语》里的句子呢,一听这话,大惊失色,浑身吓得直抖,心想:完了,出了人命案子了,老爷怎么偏偏问我呢?难道是怀疑我跟这桩命案有什么牵连吗?于是他磕头如捣蒜,连声大叫道:“青天大老爷,我冤枉啊,小人确实不知道其中的实情啊,老爷明察!”县官听了,又好气又好笑,低声自语道:“果然是个冒牌货,竟敢骗到我的头上来了!”接着就命令手下的衙役把这人按倒在地,重打20大板,直打得他皮开肉绽,哭爹叫娘。

这人一瘸一拐地出了衙门,对他的仆人说:“这位县官太不讲理了,硬说我阿公打死了翁小九,把我打了20大板。”仆人问明是怎么回事后,就对他说:“这是书上的话呀,你姑且答应他,说你略知一二不就应付过去了吗?”这人一听,赶紧拼命摇头说:“哎呀呀,你可别再害我了,我连叫不知情都还被他打了20大板,如果说知道,那岂不是要抓我去偿命吗?”

所以说,该是什么就是什么,像这样假充内行,到处招摇撞骗的人,一遇到动真格的场合,没有不露馅出丑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8:中国古代读书名言精选

全文共 1214 字

+ 加入清单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无所不能的人实在一无所能,无所不专的专家实在是一无所专……——邹韬奋《韬奋文集》

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郑板桥

读书也像开矿一样,“沙里淘金”。——赵树理

加紧学习,抓住中心,宁精勿杂,宁专勿多。——周恩来《周恩来选集》

学贵精不贵博。……知得十件而都不到地,不如知得一件却到地也。——戴震《戴东原先生年谱》

性痴,则其志凝:故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世之落拓而无成者,皆自谓不痴者也。——蒲松龄《阿宝》

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春所欲求者尔。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苏轼《东坡文集事略》

看文字须大段精彩看,耸起精神,竖起筋骨,不要困,如有刀剑在后一般。就一段中须要透,击其首则尾应,击其尾则首应,方始是。不可按册子便在,掩了册子便忘。——朱熹《朱子语类大全》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诵浪读,决不能记,久也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朱熹《训学斋规》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不学则殆。

愈学习,愈发现自己的无知。

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

熟读天下之奇书,明白天下之大道。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不向前不知道路远,不学习不明白真理。

少年喜书策,白首意未足。幽窗灯一点,乐处超五欲。

大志非才不就,大才非学不成。

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

读未见书,如得良友;读已见书,如逢故人。

人生最宝贵的是生命,人生最需要的是学习,人生最愉快的是工作,人生最重要的是友谊。

读书忌死读,死读钻牛角

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万卷始通神。

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一日学一日功,一日不学十日空。

学风四戒:戒满,满则无求;戒骄,骄则无知;戒惰,惰则无进;戒浮,浮则无深。

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

磋砣莫遗韶光老,人生惟有读书好。

蚂蚁爬树不怕高,有心学习不怕老。

水不流要臭,刀不磨要锈,人不学习会落后。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读书欲精不欲博,用心欲专不欲杂。

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

惜时专心苦读是做学问的一个好方法。

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研卷知古今;藏书教子孙。

学乃身之宝,儒为席上珍。君看为宰相,必用读书人。

春庭早色和烟暖;午夜书声带月寒。

在寻求真理的长河中,唯有学习,不断地学习,勤奋地学习,有创造性地学习,才能越重山跨峻岭。

韬略终须建新国,奋发还得读良书

古今来许多世家,无非积德。天地间第一人品,还是读书。

求学将以致用;读书先在虚心。

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深浅,为所得之深浅耳。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儿曹。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文须字字作,亦要字字读。咀嚼有余味,百过良自知。

好书有不朽的能力,它是人类活动最丰硕长久的果实。

展开阅读全文

篇9:中国古代服饰的代称

全文共 2719 字

+ 加入清单

古代服饰以其鲜明的特性,显示了穿着者的贵贱尊卑或性别职业,因而不同特点的服饰就成了不同社会地位人的代称,有的甚至沿用至今。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国古代服饰的代称,一起赶紧来学习下吧!

黔首:黔,黑色。黔首,即以黑巾裹头,代指平民,具体而言指本业为农业与小手工业,末业为小商贾等各种不事生产的人。战国时期,黔首之称已经广泛使用,《吕氏春秋》中《执一》、《振乱》、《怀宠》和《战国策·魏策》、《韩非子·忠孝》、李斯《谏逐客书》、《礼记·祭义》等均曾出现。它的含义与当时常见的“民”、“庶民”同。秦统一天下后,秦始皇自以为得水德,衣服旄旌节旗皆尚黑。《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下诏令谓民为“黔首”,这是秦统一中国后更定名物制度的内容之一。秦始皇三十一年,发布“使黔首自实田”的律令。占有土地的地主和自耕农,按照当时实际占有的田数,向封建政府呈报,即可取得国家的承认。从此,“黔首”一词便伴随着这套封建土地制度和法令就在全国范围内施行而成为固定称谓。

白丁:古代平民着白衣,所以常以“白丁”称呼平民百姓。刘禹锡《陋室铭》:“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中的“白丁”可引申为没有学识的人。

白袍:旧指未得功名的士人。唐士子未仕者服白袍,故以为入试士子的代称。唐李肇《唐国史补》卷下:“或有朝客讥宋济曰:‘近日白袍子何太纷纷?’济曰:‘盖由緋袍子、紫袍子纷纷化使然也。’”宋洪迈《容斋三笔·叶晦叔诗》:“一閒十日岂天赐?惭愧纷纷白袍子。”宋苏轼《催试官考较戏作》诗:“愿君闻此添蜡烛,门外白袍如立鵠。”宋叶适《叶路分居思堂》诗:“白袍虽屡捷,黄榜未霑恩。”

布衣:麻布衣服,借指平民。古代平民不能衣锦绣,多穿布衣。汉·桓宽《盐铁论·散不足》:“古者庶人耋老而后衣丝,其馀则麻枲而已,故命曰布衣。”诸葛亮《出师表》:“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布衣之交,即指贫贱之交。

袍泽:“袍”和“泽”都是古代衣服的名称。《诗经·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岂曰无衣?与子同泽”在这里用来形容战士们互相友爱、同心同德的品质,因此“袍泽”就成了将士、战友的代名词。

青衿:亦作“青襟”,周代读书人常穿的服装,泛指有学识的人。曹操《短歌行》:“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杜甫《题衡山县新学堂呈陆宰》诗:“金甲相排荡,青衿一憔悴。”明清科举时代则专指秀才。

苍头:原指战国时主人战旗下的军队,多以乡党的青年组成,因以青巾裹头,故名。《战国策·魏策一》:“今窃闻大王之卒,武力二十余万,苍头二千万。”《史记·项羽本纪》:“少年欲立婴,使为王,异军苍头特起。”裴骃集解引应劭曰:“苍头特起,言与众异也。苍头,谓士卒皁巾,若赤眉、青领,以相别也。”至汉代,战事减少,逐渐沦为奴隶,操持贵族邸宅的杂务。遭逢战乱,仍不失主人近侍军队的性质。魏晋以后,则纯为私家奴仆。《汉书·霍光传》:“(霍)云当朝请,数称病私出,多从宾客:张围猎黄山苑中,使苍头奴上朝谒,莫敢谴者。”《晋书.石崇传》:“有司薄阅崇水碓三十余区,苍头八百余人,他珍宝货贿称是。”《明会要·民政三》:“景泰中,杨杰上言:‘臣家苍头得官者十六人,乞停苍头杨钊等职。’诏许之。”

黄裳:黄色表示尊贵,穿黄裳意味着臣居尊位,因而黄裳成了将做君主的太子的别称。卢照邻《中和乐·歌储宫》:“黄裳元吉,邦家以宁。”

黄冠:古代指箬帽之类,蜡祭时戴之。《礼记·郊特牲》:“黄衣黄冠而祭,息田夫也。野夫黄冠;黄冠,草服也。”郑玄注:“言祭以息民,服像其时物之色,季秋而草木黄落。”孔颖达疏:“黄冠是季秋之后草色之服。”后即借指农夫野老之服。东汉末年,张角创立太平道,信奉黄帝,宣称“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发动农民起义,起义军皆头裹黄巾,首领张角等亦都穿黄衣。这开了后来道士黄衣的先风。隋唐时,黄色渐为皇家垄断,唐高宗总章年间“禁士庶不得以赤黄为衣服杂饰”(《旧唐书·舆服志》)。黄衣道服遂亦渐为白、黑、青取代,唯留顶上黄冠还维系着旧时崇尚。《新唐书·方技传》载:“李淳风父播,仕隋高唐尉,弃官为道士,号‘黄冠子’”。后世遂用以指道士。黄冠,又称“月牙冠”或“堰月冠”。形似月牙,下沿有相对二孔,穿过木簪,可以别在发髻上。《三礼图》称:“道冠,其制小,仅可撮其髻,有一簪中贯之。”黄冠是全真道士常用的道冠,全真道士受戒后方可戴之。冠顶两端,各刻一道指甲掐痕。传说全真龙门派长春真人邱处机,西行见过元朝成吉思汗后,元代皇帝赐给邱真人一块金子和一块玉,要邱祖戴在头上。邱祖当即运用道家内功,调动体内二味真火,在手心把金子揉成月牙冠,又把玉掐捏成簪子,用指甲掐着戴在头上,惊得成吉思汗目瞪口呆。后来全真弟子为了纪念邱祖,就在黄冠上留下这两道指甲印痕。

缙绅:插笏于绅带间,旧时官宦的装束,亦借指士大夫。《汉书·郊祀志上》:“其语不经见,縉绅者弗道。”颜师古注:“李奇曰:‘縉,插也,插笏於绅。’……字本作搢,插笏於大带与革带之间。”清王应奎《柳南随笔》卷四:“故事:官批讼牒,必以硃笔点讼者姓名。其人或係縉绅,则用圈焉。”张溥《五人墓碑记》:“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簪缨:簪和缨,古时达官贵人的冠饰,杜甫《八哀诗·赠左仆射郑国公严公武》:“空余老宾客,身上愧簪缨。”旧时把它作为做官者之称。如:簪缨世族(世代做高官之家)。

青衫:“青衫”黑色的单衣,唐代官职低的服色为青黑色。白居易《琵琶行》:“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后人也常用“司马青衫”形容悲伤凄切。

珠履:缀有明珠的鞋子。《史记·春申君列传》:“春申君客三千余人,其上客皆蹑珠履。”因而珠履成了豪门宾客的代称。李白《寄韦南陵冰》诗:“堂上三千珠履客,瓮中百斛金陵春。

巾帼:本是古代妇头上的头巾或装饰物,借以代表女性,源于《三国志》。当时诸葛亮多次向司马懿挑战,司马懿不予应战,诸葛亮便把妇女的头饰遗下,以此辱笑司马懿还不如一个女性。自古以来把妇女中的英雄豪杰称为“巾帼英雄”,故代指女性。

青衣:古时地位低下者所穿的服装。婢女亦多穿青衣,后因用为婢女的代称。白居易《懒放》诗:“青衣报平旦,呼我起盥栉。”

裙钗:古代妇女的服饰,因用为妇女的代称。《红楼梦》第一回:“我堂堂须眉,诚不若被裙钗。”

纨绔:纨绔是古代一种用细绢做成的裤子。古代富贵人家的子弟都穿细绢做的裤子,这很能反映出他们奢侈的特点,因此,人们常用纨绔来形容富家子弟。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纨袴不饿死,儒冠多误身。”

赭衣:《说文》:“赭,赤土也。”以赤土染衣,故曰赭衣,赤褐色。古时囚犯乃服赭衣,因以褚衣代称囚犯。赭衣塞路,比喻犯罪的人很多。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文学常识:现代汉语名词解释

全文共 637 字

+ 加入清单

现代汉字的标准化,是指对“五四”以来现代汉语书面语用字进行全面的系统的、科学的整理。下面是小编分享的文学常识之现代汉语名词解释,欢迎大家阅读!

1、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2、音素文字:是用一定的字母为书写单位,用字母来记录语言中的音素或音位的文字。音素文字由字母按照拼写规则合成词,字母本身不表示词的意义。

3、音节文字:是以音节为最小的书写单位,一个书写符号表示一个音节,不同的音节用不同 的符号代表。

4、象形字:是模拟事物形状来表示字义的一种造字方法。

5、指事字:是用抽象的符号或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加以提示的符号来表示某个语素的造字方式

6、会意字:是汇合两个或两个的字来构成一个字的造字方式

7、形声字:所谓形声就是一个表意成分跟一个表音成分合起来组成一个新的造字方式、

8、现代汉字的标准化,是指对“五四”以来现代汉语书面语用字进行全面的系统的、科学的整理,做到“四定”,即定量、定形、定音、定序

9、词根:词当众表示基本意义的语素

10、词缀:词当众表示附加意义的语素

11、单纯词:是由一个语素单独构成的词

12、合成词: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素组合构成的词

13、单义词:只有一个义项

14、多义词: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义项而这些义项之间又具有内在的联系

15、同音词:读音相同、意义有没有联系的两个词或多个词

16、异形词:一个词具有两种或多种不同的写法

17、理性义 :词义中同概念有关的意义部分叫理性义。

[文学常识:现代汉语名词解释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中国古代经典名言解释50句

全文共 3349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中国古代百句经典名言你看过几句呢?下面是yuwenmi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名言及解释,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

1、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

译:君子心胸开朗,思想上坦率洁净,外貌动作也显得十分舒畅安定。小人心里欲念太多,心理负担很重,就常忧虑、担心,外貌、动作也显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站不稳的样子。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译:三个人在一起,其中必有某人在某方面是值得我学习的,那他就可当我的老师。我选取他的优点来学习,对他的缺点和不足,我会引以为戒,有则改之。

3、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明代谚语

译:一句良善有益的话,能让听者即使在三冬严寒中也倍感温暖;相反,尖酸刻薄的恶毒语言,伤害别人的感情和自尊心,即使在六月大暑天,也会让人觉得寒冷。

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

译: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

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

译: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要求,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小人却相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

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

译: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译: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灾难、祸事……),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

8、当仁,不让于师。——《论语》

译: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后发展为成语“当仁不让”。

9、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论语》

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10、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周易》

译:同心协力的人,他们的力量足以把坚硬的金属弄断;同心同德的人发表一致的意见,说服力强,人们就像嗅到芬芳的兰花香味,容易接受。

11、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周易》

译: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艺,也不会到处炫耀、卖弄。而是在必要的时刻把才能或技艺施展出来。

12、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译:自满于已获得的成绩,将会招来损失和灾害;谦逊并时时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

1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译:如果我有了某些成就,别人并不理解,可我决不会感到气愤、委屈。这不也是一种君子风度的表现吗?

14、言必信,行必果。——《论语》

译:说了的话,一定要守信用;确定了要干的事,就一定要坚决果敢地干下去。

15、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

译:讲事实,不凭空猜测;遇事不专断,不任性,可行则行;行事要灵活,不死板;凡事不以“我”为中心,不自以为是,与周围的人群策群力,共同完成任务。

16、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刘备语

译: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17、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

译:君子总是责备自己,从自身找缺点,找问题。小人常常把目光射向别人,找别人的缺点和不足。

18、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译:作为君子,应该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努力加强自我修养,完成并发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能这样做才体现了天的意志,不辜负宇宙给予君子的职责和才能。

19、不怨天,不尤人。——《论语》

译:遇到挫折与失败,绝不从客观上去找借口,绝不把责任推向别人,后来发展为成语“怨天尤人”。

20、不迁怒,不贰过。——《论语》

译:犯了错误,不要迁怒别人,并且不要再犯第二次。

21、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

译:不该干的事,即使很想去干,但坚持不干,叫“忍”。对小事不忍,没忍性,就会影响大局,坏了大事。

22、小人之过也必文。——《论语》

译:小人对自己的过错必定加以掩饰。

23、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

译:有了过错而不改正,这就是真的过错了。

24、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论语》

译:君子致力于根本,确立了根本,“道”也就自然产生。

25、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

译:君子认为说得多做得少是可耻的。

26、三思而后行。——《论语》

译:每做一件事情必须要经过反复的考虑后才去做。

27、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译:坏事做得太多,终将自取灭亡。

28、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译:人都有可能犯错误,犯了猎误,只要改正了仍是最好的人。

29、不以一眚掩大德。——《左传》

译:评价一个人时,不能因为一点过失就抹杀他的功劳。

30、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中庸》

译:人家一次就学通的,我如果花上百次的功夫,一定能学通。人家十次能掌握的,我要是学一千次,也肯定会掌握的。

31、知耻近乎勇。——《中庸》

译:知道什么是可耻的行为,那就是勇敢的好表现。

32、以五十步笑百步。——《孟子》

译:以为自己的错误比别人的小,缺点比别人少而沾沾自喜。

33、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孟子》

译:君子最大的长处就是用高尚、仁义的心去对待别人。

34、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

译:只要肯努力去做,人人都可以成为尧舜那样的大圣人。

35、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韩非子》

译:千里大堤,因为有蝼蚁在打洞,可能会因此而塌掉决堤;百尺高楼,可能因为烟囱的缝隙冒出火星引起火灾而焚毁。

36、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诗序》

译:提出批评意见的人,是没有罪过的。听到别人的批评意见要仔细反省自己,有错就改正,无错就当作是别人给自己的劝告。

37、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孔子家语》

译:好的药物味苦但对治病有利;忠言劝诫的话听起来不顺耳却对人的行为有利。

38、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

译: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

39、千经万典,孝悌为先。——《增广贤文》

译:千万种经典讲的道理,孝顺父母,友爱兄弟是最应该先做到的。

40、善恶随人作,祸福自己招,——《增广贤文》

译:好事坏事都是自己做的,灾祸幸福也全是由自己的言行招来的。

4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译: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不会感到迷茫,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疲倦而没有收获。

4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

译: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应当说不知道,不弄虚作假,这才是明智的行为。

43、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译:事业或学业的成功在于奋发努力,勤勉进取。太贪玩,放松要求便会一事无成;做人行事,必须谨慎思考,考虑周详才会有所成就。任性、马虎、随便只会导致失败。

44、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明·朱熹

译:用心思考,用眼仔细看,有口多读,三方面都做得到位才是真正的读书。

45、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

译:努力学习却不感到满足,教导别人不感到厌倦。

46、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译:不把半步、一步积累起来,就不能走到千里远的地方,不把细流汇聚起来,就不能形成江河大海。

47、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唐·王之涣《登颧雀楼》

译:想看到更远更广阔的景物,你就要再上一层楼。想学到更多更深的知识,你就要比原来更努力。

48、强中自有强中手,莫向人前满自夸。——《警世通言》

译:尽管你是一个强者,可是一定还有比你更强的人,所以不要在别人面前骄傲自满,自己夸耀自己。

4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译:玉石不经过雕琢,不能成为有用的玉器;人不经过学习,就不懂得事理。

50、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劝学》

译:年轻的时候不知道抓紧时间勤奋学习,到老了想读书却为时已晚。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中国古代千古绝对大全

全文共 1567 字

+ 加入清单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中国古代千古绝对对联,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无山得似巫山好;

何水能如河水清。

盗者莫来 道者来;

闲人免进 贤人进。

刘伶饮尽不留零;

贾岛醉来非假倒。

风吹蜂 蜂扑地 风息蜂飞;

李打鲤 鲤沉底 李沉鲤浮。

鹰立树梢月照斜影鹰不斜;

猫伏墙角风吹毛动猫未动。

水陆洲 洲停舟 舟行洲不行;

天心阁 阁落鸽 鸽飞阁未飞。

鹦鹉洲 洲上舟 水推舟流洲不流;

洛阳桥 桥下荞 风吹荞动桥不动。

蒲叶桃叶葡萄叶,草本木本;

梅花桂花玫瑰花,春香秋香。

凤落梧桐梧落凤;

珠联璧合璧联珠。

风竹绿竹,风翻绿竹竹翻风。

雪里白梅,雪映白梅梅映雪。

佛脚清泉飘,飘飘飘,飘下两条玉带。

源头活水冒,冒冒冒,冒出一串珍珠。

风风雨雨,暖暖寒寒,处处寻寻觅觅。

莺莺燕燕,花花叶叶,卿卿暮暮朝朝。

月圆月缺,月缺月圆,年年岁岁,暮暮朝朝,黑夜尽头方见日。

花开花落,花落花开,夏夏秋秋,暑暑凉凉,严冬过后始逢春。

一盏清茶 解解解解元之渴;

五言绝诗 施施施施主之才。

月月月明 八月月明明分外;

山山山秀 巫山山秀秀非常。

天上月圆,人间月半,月月月圆,逢月半;

今年年底,明年年初,年年年底,接年初。

松叶竹叶叶叶翠;

秋声雁声声声寒。

开口便笑 笑古笑今凡事付之一笑;

大肚能容 容天容地与己何所不容。

金水河边金线柳 金线柳穿金鱼口;

玉栏杆外玉簪花 玉簪花插玉人头。

弓长张张弓,张弓手张弓射箭,箭箭皆中。

木子李李木,李木匠李木雕弓,弓弓难开。

黄花岗,岗花黄,黄照碧血,血染黄花留芳阁。

绿水河,河水绿,绿映白塔,塔印绿水存真容。

听雨,雨住,住听雨楼也住听雨声,声滴滴,听,听,听。

观潮,潮来,来观潮阁上来观潮浪,浪滔滔,观,观,观。

水冷金寒 火神庙 大兴土木;

南腔北调 中军官 什么东西。

万瓦千砖 百日造成十字庙;

一舟二橹 三人遥过四通桥。

花甲重开 外加三七岁月;

古稀双庆 内多一个春秋。

白蛇过江头顶一轮红日;

青龙挂壁身披万点金星。

黑不是 白不是 红黄更不是 和狐狸猫狗彷佛 既非家畜 又非野兽;

诗也有 词也有 论语上也有 对东西南北模糊 虽是短品 却是妙文。

寄宿客家牢守寒窗空寂寞;

远避迷途退还莲迳返逍遥。

逢迎远近逍遥过;

进退连还运道通。

大木森森,松柏梧桐杨柳;

细水淼淼,江河溪流湖海。

人说之人 被人说之人说 人人被说 不如不说;

官管之管 被官管之管管 管管被管 不如不管。

冰冻兵船 兵打冰 冰开兵出;

尼姑泥鞋 尼洗泥 泥落尼归。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州,梳襄就风鬟雾鬓。更频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辜负:四周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何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游西湖 提锡壶 锡壶掉西湖 惜乎锡湖;

过南平 卖蓝瓶 蓝瓶得南平 难得蓝瓶。

望江楼,望江流,望江楼下望江流,江楼千古,江流千古;

印月井,印月影,印月井中印月影,月井万年,月影万年。

烟沿艳檐烟燕眼;

雾捂鸟屋雾物无。

水有虫则浊,水有鱼则渔,水水水,江河湖淼淼。

木之下为本,木之上为末,木木木,松柏樟森森。

少水沙即现;

是土堤方成。

蚕为天下虫;

鸿是江边鸟。

乔女自然娇 深恶胭脂胶肖脸;

止戈才是武 何劳铜铁铸镖锋。

寸土为寺,寺旁言诗, 诗曰:明月送僧归古寺。

双木为林,林下示禁, 禁云:斧斤以时入山林。

独立小桥人影不流河水去;

孤眠旅馆梦魂曾逐故乡来。

红面关 黑面张 白面子龙 面面护着刘先生;

奸心曹 雄心瑜 阴心董卓 心心夺取汉江山。

调琴调新调调调调来调调妙;

种花种好种种种种成种种香。

朝云朝朝朝朝朝朝朝退;

长水长长长长长长长流。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一中国古代作家作品

全文共 6864 字

+ 加入清单

1.先秦作家作品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代鲁国陬(z ōu)邑人,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思想核心是“仁”。现存20 篇,是他的弟子记录他与弟子们言行的语录体专集。“论”,读l ún ,择也,选择摘录之意。

墨子,名翟(d í),春秋时代鲁国人,墨家学派创始人,主张“兼爱”、“非攻”、“尚贤”、“节用”。著有一书,今存53 篇。

孙子,名武,字长卿,春秋后期齐国人,军事理论家,著有,一名,13 篇,古代称为“兵经”,是我国第一部军事著作。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山东)人,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家大师。其中心思想是“仁义”,主张实行仁政,强调“民贵君轻”,重视民心向背。在人性问题上提出“性善”论。著有一书。

庄子,名周,战国时宋国蒙(河南)人,道家学派代表人物。现存一书,33 篇,又名。代表作是。

荀子,名况,尊号“卿”,汉时避宣帝刘洵讳,改称“孙卿”,战国时赵(河北)人,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他针对孟子“性善论”提出“性恶论”,针对儒家“天命论”提出“天行有常”的朴素唯物论和“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思想。著有32 篇,代表作有、《天论》等。

韩非,战国末韩国人,荀况弟子,法家学派代表人物。在政治上提出重赏、重罚、重农、重战者诸项政策,主张君主集权,反对贵族操纵政治。现存《韩非子》55 篇,代表作有《五蠹》、《智子疑邻》、《扁鹊见蔡桓公》。

吕不韦,战国末期韩国大商人,曾为秦国的相国。他集合门客编写了《吕氏春秋》。

列子,名御寇,战国时郑(河南)人,被道家尊为前辈,主和贵“虚”,即虚静、无为。著有《列子》8 篇。

屈原,名平,字原,号灵均,战国末期楚国人。他开创了诗歌从集体歌唱转变为个人独立创作的新纪元,是我国积极浪漫主义诗歌传统的奠基人,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另有波兰哥白尼、英国莎士比亚、意大利但丁)。他用楚辞形式写了我国第一首长篇政治抒情诗《离骚》(即遭遇忧愁,“离”通“罹”),还有《九歌》、《九章》、《天问》等。《涉江》是《九章》中的一篇。农历五月初五是他投汨罗江自沉的纪念日。

2.汉代作家作品

贾谊,世称贾生,或贾长沙、贾太傅,洛阳(河南)人,西汉政治家、文学家。主要文学成就是政论文,有“疏”7 篇,《新书》10 卷58 篇;代表作有《吊屈原赋》、《鹏鸟赋》。明朝人辑有《贾长沙集》,是以他曾做过长沙王太傅命名的。

刘安,沛郡(江苏)人,西汉思想家、文学家,汉高祖孙,袭父爵封为淮南王。集体编著《淮南鸿烈》,也叫《淮南子》。

司马迁,字子长,夏阳(陕西)人,太史令司马谈之子。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历尽艰辛撰成《史记》,原名《太史公书》。

刘向,本名更生,字子政。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撰有《说苑》、《新序》,还整理修订了《战国策》、《楚辞》。

班固,字孟坚,扶风(陕西)人,东汉史学家、文学家,历尽二十余年修成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汉书》,开创了“包举一代”的断代史体例。辞赋方面以《两都赋》最著名。

3.魏晋南北朝作家作品

曹操,字孟德,三国时政治家、军事家、诗人,汉献帝时官到丞相,后被封为魏王,死后其子曹丕代汉建魏,追尊曹操为魏武帝。有抒情诗《观沧海》、《龟虽寿》、《蒿里行》等乐府歌辞。

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代政治家、军事家。官至蜀汉丞相,诗歌以《梁父吟》最著名,《出师表》是千古传诵的名篇。

曹丕,字子恒,曹操次子,魏文帝。三国文学家,代表作《燕歌行》,他的《典论·论文》是我国第一部文学批评专著。

陈寿,字承祚(zu ò),西晋史学家。著有国别体史书《三国志》。

2 文学常识大全

陶渊明,名潜,字渊明,世号靖节先生,自称五柳先生,东晋诗人,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散文有《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诗歌有《归园田居》、《饮酒》。

干宝,字令升。东晋史学家、文学家,撰写出我国第一部神话(志怪)小说集《搜神记》。

范晔,字蔚宗,南朝宋史学家、散文家。《乐羊子妻》、《张衡传》选自他的《后汉书》,“后汉”即“东汉”。“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出自他的《后汉书·列女传》。

刘义庆,南朝宋代小说家,著有我国第一部笔记小说集《世说新语》。这是一部记载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的笔记小说,书中许多故事成为诗文和小说戏剧的典故和题材,有的成为人们常用的成语,如“望梅止渴”、“一往情深”、“口若悬河”等。

刘勰,字彦和,南朝梁代文学理论家,著有我国第一部文学理论专著《文心雕龙》50 篇,涉及到创作的许多问题。

郦道元,字善长,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撰成《水经注》40 卷,是富有文学价值的地理志。

钟嵘,字仲伟,南朝梁代文学批评家,著有我国第一部诗歌理论专著《诗品》。

4.唐代作家作品

王勃,字子安,初唐四杰之一,唐代文学家,有抒情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五律);名文《滕王阁序》。著有《王子安集》。

杨炯,初唐四杰之首,名作有《从军行》。

卢照邻,初唐四杰之一,代表作为《长安古意》。

骆宾王,初唐四杰之一,代表作为《在狱咏蝉》,另有著名的《讨武檄》,作品集为《临海集》。

贺知章,字季真,自号四明狂客,唐代诗人。所作《回乡偶书》(七绝),为传诵名篇。

王之焕,字季陵,唐代诗人。他的《凉州词》、《登鹳鹊楼》是唐代绝句珍品。

孟浩然,唐代山水田园诗人。《过故人庄》(五律)描绘了绿水青山的田园风光和“把酒话桑麻”的农家情趣,体现了诗人与村民的真切感情。《春晓》(五绝)写春晓之景及早春之情,成为流传千古的好诗。

王昌龄,字少伯,唐代诗人,擅长七绝,多写当时边塞军旅生活,气势雄浑,格调高昂,《从军行》七首、《芙蓉楼送辛渐》和《出塞》两首都很有名。

王维,字摩诘,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唐代山水田园诗人,名篇有《鸟鸣涧》(五绝)、《送元二使安西》(七绝)、《观猎》(五律)。“味摩诘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苏轼赞王维之语。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浪漫主义诗人。官至供奉翰林。因性格傲岸,不为权贵所容,使他对腐败社会加深了认识,写下了抨击帝王权贵荒淫奢侈和控诉现实政治黑暗的诗篇。五绝《静夜思》、《秋浦歌》、七绝《望天门山》,五律《送友人》,七古《梦游天姥吟留别》、《行路难》。著有《李太白全集》。

高适,字达夫,唐代边塞诗人,诗作对当时的边境形势、士兵疾苦均有反映,代表作《燕歌行》、《别董大》(七绝)。

崔颢,唐代诗人,开元进士,官至司勋员外郎。所作边塞诗慷慨豪迈。《黄鹤楼》(七律)甚得李白推崇。

杜甫,字子美,曾居长安城南少陵以西,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生于巩县(河南),唐代现实主义诗人。曾漫游各地,寓居长安十年,“安史之乱”被俘,逃出后任左拾遗,后弃官移家成都,筑草堂于浣花溪畔,世称浣花草堂,一度任剑南节度参军,尚书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工部。其作品显示了唐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诗史”,有《杜工部诗集》。代表作《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组诗“三吏”、“三别”。

岑参,唐代边塞诗人,嘉州人,官至嘉州刺史。从军多年,对边塞生活体验深刻,有《岑嘉州诗集》。代表作《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七古)。

张志和,字子同,唐代诗人,多写隐居闲适生活,著有《玄真子》,代表作《渔歌子》(词)。

韩愈,字退之,河阳(河南)人,自谓郡望(郡里的显贵家族)昌黎,世称韩昌黎,谥号文,又称韩文公,官至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唐代散文家、诗人,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倡导者,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著有《昌黎先生文集》。

3 文学常识大全

刘禹锡,字梦得,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有《刘梦得文集》,《陋室铭》选自《全唐文》。名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出自《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深寓哲理,脍炙人口。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曾官太子少傅,又称白太傅。下(陕西)人,唐代诗人,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著有《白氏长庆集》。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有讽谕诗《秦中吟》、《新乐府》,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并序)。还有《卖炭翁》(七古)、《钱塘湖春行》(七律)。

柳宗元,字子厚,河东(山西)人,世称柳河东,因参加政治革新失败贬为永州司马,又迁柳州刺史,世称柳柳州。与韩愈倡导古文运动,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有论说文《天说》、《封建论》,传记文《段太尉逸事状》、《童区寄传》、《捕蛇者说》,寓言散文《三戒》,山水游记《永州八记》之一,著有《柳河东集》。

杜牧,字牧之,唐代文学家,晚年居住长安城南樊川别墅,因号杜樊川,善用绝句形式讽咏时事,如《赤壁》、《过华清宫绝句》三首。著有《樊川文集》。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唐代诗人,有《李义山诗集》、《樊南文集》。代表作有《无题》、《隋宫》、《贾生》、《夜雨寄北》等。

5.宋代作家作品

柳永,字耆卿,原名三变,因排第七,世称柳七,又曾官至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北宋第一个专业词人。为人放荡不羁,终身潦倒,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著有《乐章集》。

范仲淹,字希文,北宋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溢号文正。名词《渔家傲》反映了边塞生活。贬为邓州知州时写了名文《岳阳楼记》,著有《范文正公文集》。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谥号文忠,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提倡“文”、“道”并重,反对浮靡文风。所作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六一诗话》开创了“诗话”这一新体载,对后世诗歌理论的发展有一定影响。著有《欧阳文忠公文集》。

苏洵,字明允,号老泉,眉山(四川)人,北宋散文家。著有《嘉 集》。《六国论》选自《嘉集·权书》。《权书》包括十篇文章,都是评论政治和历史的。他与其子苏轼、苏辙并称“三苏”,俱在“唐宋八大家”之列。

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山西)涑(s ù)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官至宰相,当政八月即逝,追封温国公,谥文正。著有《司马文正公文集》。政治上是保守派,对抗王安石变法。在学术上有不朽贡献,花十九年时间主编了我国最大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它与《史记》一起被誉为“史学双璧”。

王安石,字介甫,晚号半山,官至宰相,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谥号文,也称王文公。临川(江西)人。北宋政治改革家、思想家、文学家。其散文雄健峭拔,“唐宋八大家”之一。《伤仲永》节选自《王文公文集》。

沈括,字存中,钱塘(杭州)人,北宋科学家、政治家。他的《梦溪笔谈》(26卷)是用笔记文体裁写成的综合性学术专著,是我国第一部科学作品。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官至礼部尚书,追谥文忠。其文明白畅达,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很有影响。著有《东坡全集》、《东坡乐府》等。

李清照,字易安,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南宋女词人,我国第一位女词人。其词善用白描手法,自辟蹊径,语言清丽。《如梦令》选自《漱玉词》,另有《李清照集》。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浙江绍兴)人,南宋爱国诗人,诗作今存九千多首,内容丰富,主要表现渴望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诗作《关山月》、《书愤》、《农家叹》、《示儿》、《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为世传诵,《诉衷情》、《钗头凤》是很有艺术特色的词,文有《过小孤山大孤山》等。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历城(山东济南人),南宋爱国词人。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与苏轼共为豪放派的代表。著有词集《稼轩长短句》。

4 文学常识大全

姜夔,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鄱阳(江西)人,南宋词人,其词多为写景咏物、记述客游之作,有《白石道人诗集》。

文天祥,字宋瑞,又字履善,号文山,庐陵(江西)人,南宋大臣,爱国政治家。文学家,著有《文山先生全集》。《正气歌》、《指南录》、《酹江月》、《〈指南录〉后序》皆为后人传诵。

6.元明清作家作品

关汉卿,号已斋叟,大都(北京)人,元代杂剧(戏曲)作家,我国戏剧史上最伟大的戏剧家,元杂剧的奠基人。所作杂剧达60 多种,今存14 种,以《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单刀会》最为著名,有《关汉卿戏曲集》。《窦娥冤》是我国戏曲史上典型悲剧之一。

王实甫,大都(北京)人,元代杂剧(戏曲)作家,代表作《西厢记》5 本,21折,以歌颂反封建的爱情为主题,歌颂张生和莺莺为争取婚姻自由所进行的斗争,矛头直指封建礼教和婚姻制度,具有强烈的反封建思想。

马致远,号东篱,大都(北京)人,元代戏曲家、散曲家,所作杂剧15 种,代表作有杂剧《汉宫秋》、散曲《天净沙·秋思》。

施耐庵,元末明初小说家。他的代表作《水浒》即《水浒传》又名《忠义水浒传》,是我国古代描写农民革命斗争的长篇白话章回体小说。

罗贯中,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小说家,相传为施耐庵学生,曾共同从事创作。传有17 种通俗演义,代表作《三国演义》,它是我国古代著名的长篇历史章回小说,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章回小说。全书120 回。

于谦,字延益,钱塘(浙江)人,明朝大臣、爱国将领。官至兵部尚书,溢忠肃,诗人。有《于忠肃集》。《石灰吟》为作者12 岁所作,选自《古代诗歌选》。

吴承恩,字汝忠,号射阳山人,山阳(江苏)人,明代小说家。四十多岁中贡生,官仅至县丞,因耻于折腰而罢归,一生贫寒,对黑暗现实不满。晚年著成我国第一部神话长篇小说《西游记》,既寄托了他济世匡时的愿望,也是积极浪漫主义的杰作,其艺术性标志着我国浪漫主义文学达到一个新高峰。

归有光,字熙甫,号震川,昆山(江苏)人,后徒居嘉定(上海),明末散文家,60 岁中进士,官任南京太仆寺丞。所作散文朴素简洁,善于叙事,有《震川先生集》。《项脊轩志》选自《震川文集》。

汤显祖,江西临川人,明代戏曲家,曾任南京太常寺博士、礼部主事。代表作《牡丹亭》(又称《还魂记》)。剧作多反对封建礼教,追求个性解放。

冯梦龙,字犹龙,号墨憨斋主人,长州(江苏)人,明代文学家,辑有话本集《喻世明言》(又称《古今小说》),《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合称“三言”《灌园叟晚逢仙女》出自《醒世恒言》,改编为影片《秋翁遇仙记》。

徐宏(弘)祖,字振之,号霞客,江阴(江苏)人,明代旅行家,地理地质学家和游记散文作家,著有《徐霞客游记》,该书是日记形式的游记散文,是我国第一部日记体游记。书中作者描绘了祖国山河的壮美,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被称作“古今纪游第一”,《游黄山记》出自本书。(黄山,在安徽省境内,有四绝:奇松、怪石、云海、温泉。)

李渔,字笠鸿,号笠翁,浙江兰溪人,清代戏曲理论家、剧作家。《芙蕖》节选自《李笠翁一家言·笠翁偶集》中的“种植部”。

蒲松龄,字留仙,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淄川(山东)人,清代文学家。他用数十年的时间写成我国第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方苞,字灵皋,号望溪,安徽桐城人,清代散文家,官至礼部右侍郎。为桐城派创始人。散文多为经说、序跋、书信、应酬之作。

吴敬梓,字敏轩,全椒(安徽)人,清代小说家,所作《儒林外史》是我国第一部长篇讽刺小说,55 回。

曹雪芹,名,字梦阮,号雪芹,祖籍丰润(河北),生于南京,清代小说家,以十年时间从事《石头记》(即《红楼梦》,又名《金玉缘》)的创作,全书未成,病而卒,后四十回为高鹗(è)所续,全书120 回,属于章回体小说,是我国古代小说中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

袁枚,字子才,号简斋、随园老人,浙江钱塘(杭州)人,清代诗人,散文家、曾任知县,辞官后于江宁(南京)小仓山下修筑随园定居,自号仓山居士。《祭妹文》选自他的《小仓山房文集》,还著有《随园诗话》。

姚鼐,字姬传,室名惜抱轩,人称惜抱先生,清代散文家。安徽桐城人,是继方苞、刘大木魁之后“桐城派”的集大成者。提出文章须以“考据”、“词章”为手段阐明儒家的“义理”三者合一的古文理论。《登泰山记》选自《惜抱轩诗文集》,其中“雪中观日”一段,尤为后世称道。

龚自珍,浙江仁和(杭州)人,清代思想家、文学家,官至礼部主事,后辞职南归。深于经学、文学和史地学,为“今文学派”主要人物,近代改良运动先驱之一。己亥年(道光十九年)归途中写了315 首绝句,总题为《己亥杂诗》。表达对国事的感慨与生平经历的哀乐。

刘鹗,字铁云,笔名(别署)洪都百炼生,江苏丹徒(镇江)人,清末小说家,通数学、医术、水利等,他的《老残游记》是我国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

吴趼(ji ǎn)人,号沃尧,字茧人,后改趼人,广东南海(广州)人,因居佛山镇,又自称我佛山人,清末(近代)小说家。所作《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为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

李宝嘉,号伯元,号南亭亭长,江苏武进人,清末(近代)小说家,他的《官场现形记》为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

曾朴,字孟朴,江苏常熟人,近代小说家,通法文。所作《孽海花》为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

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戊戌维新的领袖,政治家、文学家。《少年中国说》、《谭嗣同》出自《饮冰室合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中国古代孝道故事:二十四孝

全文共 4154 字

+ 加入清单

"孝"是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是千百年来中国社会维系家庭关系的道德准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下面应届毕业生网为你整理了关于二十四孝的故事,具体内容如下(仅供参考):

01孝感动天

舜,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史称虞舜。相传他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让舜修补谷仓仓顶时,从谷仓下纵火,舜手持两个斗笠跳下逃脱;让舜掘井时,瞽叟与象却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脱。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舜在厉山耕种,大象替他耕地,鸟代他锄草。帝尧听说舜非常孝顺,有处理政事的才干,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经过多年观察和考验,选定舜做他的继承人。舜登天子位后,去看望父亲,仍然恭恭敬敬,并封象为诸侯。

02 亲尝汤药

汉文帝刘恒,汉高祖第三子,为薄太后所生。高后八年(前180)即帝位。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他在位24年,重德治,兴礼仪,注意发展农业,使西汉社会稳定,人丁兴旺,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他与汉景帝的统治时期被誉为“文景之治”。

03 啮指痛心

曾参,字子舆,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世称“曾子”,以孝著称。少年时家贫,常入山打柴。一天,家里来了客人,母亲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曾参忽然觉得心疼,知道母亲在呼唤自己,便背着柴迅速返回家中,跪问缘故。母亲说:“有客人忽然到来,我咬手指盼你回来。”曾参于是接见客人,以礼相待。曾参学识渊博,曾提出“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的修养方法,相传他著述有《大学》、《孝经》等儒家经典,后世儒家尊他为“宗圣”。

04 百里负米

仲由,字子路、季路,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顺。早年家中贫穷,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饭食,却从百里之外负米回家侍奉双亲。父母死后,他做了大官,奉命到楚国去,随从的车马有百乘之众,所积的粮食有万钟之多。坐在垒叠的锦褥上,吃着丰盛的筵席,他常常怀念双亲,慨叹说:“即使我想吃野菜,为父母亲去负米,哪里能够再得呢?”孔子赞扬说:“你侍奉父母,可以说是生时尽力,死后思念哪!”(《孔子家语·致思》)

05 芦衣顺母

闵损,字子骞,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弟子,在孔门中以德行与颜渊并称。孔子曾赞扬他说:“孝哉,闵子骞!”(《论语·先进》)。他生母早死,父亲娶了后妻,又生了两个儿子。继母经常虐待他,冬天,两个弟弟穿着用棉花做的冬衣,却给他穿用芦花做的“棉衣”。一天,父亲出门,闵损牵车时因寒冷打颤,将绳子掉落地上,遭到父亲的斥责和鞭打,芦花随着打破的衣缝飞了出来,父亲方知闵损受到虐待。父亲返回家,要休逐后妻。闵损跪求父亲饶恕继母,说:“留下母亲只是我一个人受冷,休了母亲三个孩子都要挨冻。”父亲十分感动,就依了他。继母听说,悔恨知错,从此对待他如亲子。

06鹿乳奉亲

郯子,春秋时期人。父母年老,患眼疾,需饮鹿乳疗治。他便披鹿皮进入深山,钻进鹿群中,挤取鹿乳,供奉双亲。一次取乳时,看见猎人正要射杀一只麂鹿,郯子急忙掀起鹿皮现身走出,将挤取鹿乳为双亲医病的实情告知猎人,猎人敬他孝顺,以鹿乳相赠,护送他出山。

07 戏彩娱亲

老莱子,春秋时期楚国隐士,为躲避世乱,自耕于蒙山南麓。他孝顺父母,尽拣美味供奉双亲,70岁尚不言老,常穿着五色彩衣,手持拨浪鼓如小孩子般戏耍,以博父母开怀。一次为双亲送水,进屋时跌了一跤,他怕父母伤心,索性躺在地上学小孩子哭,二老大笑。

08 卖身葬父

董永,相传为东汉时期千乘(今山东高青县北)人,少年丧母,因避兵乱迁居安陆(今属湖北)。其后父亲亡故,董永卖身至一富家为奴,换取丧葬费用。上工路上,于槐荫下遇一女子,自言无家可归,二人结为夫妇。女子以一月时间织成三百匹锦缎,为董永抵债赎身,返家途中,行至槐荫,女子告诉董永:自己是天帝之女,奉命帮助董永还债。言毕凌空而去。因此,槐荫改名为孝感。

09 刻木事亲

丁兰,相传为东汉时期河内(今河南黄河北)人,幼年父母双亡,他经常思念父母的养育之恩,于是用木头刻成双亲的雕像,事之如生,凡事均和木像商议,每日三餐敬过双亲后自己方才食用,出门前一定禀告,回家后一定面见,从不懈怠。久之,其妻对木像便不太恭敬了,竟好奇地用针刺木像的手指,而木像的手指居然有血流出。丁兰回家见木像眼中垂泪,问知实情,遂将妻子休弃。

10 行佣供母

江革,东汉时齐国临淄人,少年丧父,侍奉母亲极为孝顺。战乱中,江革背着母亲逃难,几次遇到匪盗,贼人欲杀死他,江革哭告:老母年迈,无人奉养,贼人见他孝顺,不忍杀他。后来,他迁居江苏下邳,做雇工供养母亲,自己贫穷赤脚,而母亲所需甚丰。明帝时被推举为孝廉,章帝时被推举为贤良方正,任五官中郎将。

11 怀橘遗亲

陆绩,三国时期吴国吴县华亭(今上海市松江)人,科学家。六岁时,随父亲陆康到九江谒见袁术,袁术拿出橘子招待,陆绩往怀里藏了两个橘子。临行时,橘子滚落地上,袁术嘲笑道:“陆郎来我家作客,走的时候还要怀藏主人的橘子吗?”陆绩回答说:“母亲喜欢吃橘子,我想拿回去送给母亲尝尝。”袁术见他小小年纪就懂得孝顺母亲,十分惊奇。陆绩成年后,博学多识,通晓天文、历算,曾作《浑天图》,注《易经》,撰写《太玄经注》。

12 埋儿奉母

郭巨,晋代隆虑(今河南林县)人,一说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西南)人,原本家道殷实。父亲死后,他把家产分作两份,给了两个弟弟,自己独取母亲供养,对母极孝。后家境逐渐贫困,妻子生一男孩,郭巨担心,养这个孩子,必然影响供养母亲,遂和妻子商议:“儿子可以再有,母亲死了不能复活,不如埋掉儿子,节省些粮食供养母亲。”当他们挖坑时,在地下二尺处忽见一坛黄金,上书“天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夫妻得到黄金,回家孝敬母亲,并得以兼养孩子。

13 扇枕温衾

黄香,东汉江夏安陆人,九岁丧母,事父极孝。酷夏时为父亲扇凉枕席;寒冬时用身体为父亲温暖被褥。少年时即博通经典,文采飞扬,京师广泛流传“天下无双,江夏黄童”。安帝(107-125年)时任魏郡(今属河北)太守,魏郡遭受水灾,黄香尽其所有赈济灾民。著有《九宫赋》、《天子冠颂》等。

14 拾葚异器

蔡顺,汉代汝南(今属河南)人,少年丧父,事母甚孝。当时正值王莽之乱,又遇饥荒,柴米昂贵,只得拾桑葚母子充饥。一天,巧遇赤眉军,义军士兵厉声问道:“为什么把红色的桑葚和黑色的桑葚分开装在两个篓子里?”蔡顺回答说:“黑色的桑葚供老母食用,红色的桑葚留给自己吃。” 赤眉军怜悯他的孝心,送给他三斗白米,一头牛,带回去供奉他的母亲,以示敬意。

15 涌泉跃鲤

姜诗,东汉四川广汉人,娶庞氏为妻。夫妻孝顺,其家距长江六七里之遥,庞氏常到江边取婆婆喜喝的长江水。婆婆爱吃鱼,夫妻就常做鱼给她吃,婆婆不愿意独自吃,他们又请来邻居老婆婆一起吃。一次因风大,庞氏取水晚归,姜诗怀疑她怠慢母亲,将她逐出家门。庞氏寄居在邻居家中,昼夜辛勤纺纱织布,将积蓄所得托邻居送回家中孝敬婆婆。其后,婆婆知道了庞氏被逐之事,令姜诗将其请回。庞氏回家这天,院中忽然喷涌出泉水,口味与长江水相同,每天还有两条鲤鱼跃出。从此,庞氏便用这些供奉婆婆,不必远走江边了。

16 闻雷泣墓

王裒,魏晋时期营陵(今山东昌乐东南)人,博学多能。父亲王仪被司马昭杀害,他隐居以教书为业,终身不面向西坐,表示永不作晋臣。其母在世时怕雷,死后埋葬在山林中。每当风雨天气,听到雷声,他就跑到母亲坟前,跪拜安慰母亲说:“裒儿在这里,母亲不要害怕。”他教书时,每当读到《蓼莪》篇,就常常泪流满面,思念父母。

17 乳姑不怠

崔山南,名,唐代博陵(今属河北)人,官至山南西道节度使,人称“山南”。当年,崔山南的曾祖母长孙夫人,年事已高,牙齿脱落,祖母唐夫人十分孝顺,每天盥洗后,都上堂用自己的乳汁喂养婆婆,如此数年,长孙夫人不再吃其他饭食,身体依然健康。长孙夫人病重时,将全家大小召集在一起,说:“我无以报答新妇之恩,但愿新妇的子孙媳妇也像她孝敬我一样孝敬她。”后来崔山南做了高官,果然像长孙夫人所嘱,孝敬祖母唐夫人。

18 卧冰求鲤

王祥,琅琊人,生母早丧,继母朱氏多次在他父亲面前说他的坏话,使他失去父爱。父母患病,他衣不解带侍候,继母想吃活鲤鱼,适值天寒地冻,他解开衣服卧在冰上,冰忽然自行融化,跃出两条鲤鱼。继母食后,果然病愈。王祥隐居二十余年,后从温县县令做到大司农、司空、太尉。

19 恣蚊饱血

吴猛,晋朝濮阳人,八岁时就懂得孝敬父母。家里贫穷,没有蚊帐,蚊虫叮咬使父亲不能安睡。每到夏夜,吴猛总是赤身坐在父亲床前,任蚊虫叮咬而不驱赶,担心蚊虫离开自己去叮咬父亲。

20 扼虎救父

杨香,晋朝人。十四岁时随父亲到田间割稻,忽然跑来一只猛虎,把父亲扑倒叼走,杨香手无寸铁,为救父亲,全然不顾自己的安危,急忙跳上前,用尽全身气力扼住猛虎的咽喉。猛虎终于放下父亲跑掉了。

21 哭竹生笋

孟宗,三国时江夏人,少年时父亡,母亲年老病重,医生嘱用鲜竹笋做汤。适值严冬,没有鲜笋,孟宗无计可施,独自一人跑到竹林里,扶竹哭泣。少顷,他忽然听到地裂声,只见地上长出数茎嫩笋。孟宗大喜,采回做汤,母亲喝了后果然病愈。后来他官至司空。

22 尝粪忧心

庾黔娄,南齐高士,任孱陵县令。赴任不满十天,忽觉心惊流汗,预感家中有事,当即辞官返乡。回到家中,知父亲已病重两日。医生嘱咐说:“要知道病情吉凶,只要尝一尝病人粪便的味道,味苦就好。” 黔娄于是就去尝父亲的粪便,发现味甜,内心十分忧虑,夜里跪拜北斗星,乞求以身代父去死。几天后父亲死去,黔娄安葬了父亲,并守制三年。

23 弃官寻母

朱寿昌,宋代天长人,七岁时,生母刘氏被嫡母(父亲的正妻)嫉妒,不得不改嫁他人,五十年母子音信不通。神宗时,朱寿昌在朝做官,曾经刺血书写《金刚经》,行四方寻找生母,得到线索后,决心弃官到陕西寻找生母,发誓不见母亲永不返回。终于在陕州遇到生母和两个弟弟,母子欢聚,一起返回,这时母亲已经七十多岁了。

24 涤亲溺器

黄庭坚,北宋分宁(今江西修水)人,著名诗人、书法家。虽身居高位,侍奉母亲却竭尽孝诚,每天晚上,都亲自为母亲洗涤溺器(便桶),没有一天忘记儿子应尽的职责。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中国古代寓言故事读后感作文

全文共 376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里面包括人们喜欢用的成语,如:“揠苗助长”、“黔驴技穷”、“叶公好龙”、“一叶障目”、“螳螂捕蝉”等等。

其中,我最喜欢的是《滥竽充数》这个成语故事,它讲的是齐宣王特别喜欢听别人吹竽,所以他着急了很多吹竽的高手来给他演奏。齐国首都临淄城外有一位复姓南郭的先生。他的生活非常拮据,经过朋友介绍进得宫中为齐宣王吹竽以养家糊口。尽管他不会吹竽,不过装模做样的也未被别人察觉。后来齐宣王去世了,新国王喜欢听独奏,便下令乐队每天一人值班为国王演奏,其余队员放假休息。他们都很高兴,只有南郭先生愁眉苦脸的,同伴们问他怎么了,他不好意思的说出了原因。原来啊,南郭先生他不会吹竽。

这篇成语故事告诉我,不要耍小聪明,总有一天会被发现的。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混在行家中间凑数是不行的,只会闹出笑话来。我以后一定会脚踏实地,好好学习不能像南郭先生一样滥竽充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古代文学史名词解释:沈宋体

全文共 570 字

+ 加入清单

沈,即沈佺期,宋,即宋之问。沈宋体又是怎么一回事呢?以下是小编带来的古代文学史名词解释,希望对你有帮助。

“沈宋”,是初唐武后暑期的宫廷诗人沈佺期、宋之问的合称。他们所创作的五七言近体诗标志着五七言律体已趋于定型。所谓“沈宋体”,在当时是指经沈宋诗为规范的、内容多为奉和应制、侍从游宴而形式上对仗工整、平仄谐调、词采精丽的五七言律诗。代表作如沈的《仙萼亭初成侍宴应制》(五律)、《奉和春日幸望春宫应制》(七律),宋的《麟趾殿侍宴应制》(五律)、《奉和春初幸太平公主南庄应制》(七律)等等。

是律诗的别称。初唐诗人在诗律方面有很大进展,他们主要在永明体的基础上做了两个工作,一是把四声二元化,二是解决了粘式律的问题,从律句律联到构成律篇,摆脱永明诗人种种病犯说的束缚,创造了一种既有程式约束又留有广阔创造空间的新体诗——律诗。其中贡献最大的就是沈佺期和宋之问,他们总结了六朝以来声律方面的创作经验,确立了律诗的形式,因此又称律诗为“沈宋体”。

如果说“回忌声病”还只是对沈约“四声八病”说的继承的话,那么,“约句准篇”则属于他们的发展、创造了。 沈宋在当时唱一代宗师,但其所作律诗,在内容上多无可取,即使是写于贬谪途中那些颇具真情实感的作品,也无非叹老嗟贫而已。在艺术上,除了声律精严、属对工巧之外,他们也只以词采的富艳精丽见长,不足以开一代新风。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古代文学史名词解释:五言长城

全文共 308 字

+ 加入清单

唐代诗人刘长卿擅长五言诗,号称“五言长城”,意思是说他人难以胜过。以下是小编带来的古代文学史名词解释,希望对你有帮助。

【刘长卿】

五言长城出自《新唐书·隐逸传·秦系》:“长卿自以为五言长城,系用偏师攻之,虽老益壮。”

唐代诗人刘长卿擅长五言诗,号称“五言长城”,意思是说他人难以胜过。刘长卿“以诗驰名上元、宝应间”(《唐诗纪事》)。他的诗多写贬谪飘流的感慨和山水隐逸的闲情。擅长近体,尤工五律,曾自称为“五言长城”。风格含蓄温和,清雅洗炼,接近王孟一派。他写山水隐逸生活的诗,成就较高。用严格的律诗写景抒情,能作到凝炼自然,造意清新。传世名作有《逢雪宿芙蓉山主人》、《长沙过贾谊宅》、》、《江中对月》、《送灵澈上人》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中国古代作家、作品

全文共 2347 字

+ 加入清单

1.先秦时代:

《诗经》(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305篇,包括风、雅、颂三部分,主要手法是赋、比、兴)。

屈原《楚辞》(屈原创作了骚体,楚辞作者还有宋玉等;历代把“诗经”和“楚辞”合称“风骚”)。

历史散文《左传》(中国最早的编年体史书)、《国语》(国别体)、《战国策》(国别体,由西汉刘向编定)。

诸子散文《论语》(儒家经典)、《孟子》(儒家经典)、《荀子》、《庄子》、《老子》、《墨子》、《孙子》、《韩非子》、《吕氏春秋》等。

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儒家经典)。

五经:诗、书、礼、易、春秋五种儒家经书。

2.两汉时代

司马迁 《史记》(我国最早的纪传体通史,分10表、8书、12本纪、30世家、70列传,共130篇。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太初年间近3000年的历史。)

班固 《汉书》(纪传体断代史)

汉赋:

枚乘《七发》

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

张衡《二京赋》

班固《两都赋》

扬雄《甘泉》

贾谊 《过秦论》《论积贮疏》等政论散文

晁错 《论贵粟疏》

王充 《论衡》

3.魏晋南北朝时代

建安文学:公元196?220年是汉献帝建安时期,建安文学指汉末至魏初以建安时期为中心阶段的文学。建安七子有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应?、刘桢。

曹氏父子:

曹操和《短歌行》、《步出夏门行》

曹植 《白马篇》、《洛神赋》

曹丕 《燕歌行》

陶渊明和他的田园诗(《桃花源诗并记》、《饮酒》、《归园田居》)、《归去来兮辞》等。

谢灵运和他的山水诗《登池上楼》。

刘义庆 《世说新语》(轶事小说)

刘勰 《文心雕龙》(文学理论著作)

范晔 《后汉书》(纪传体断代史)

陈寿 《三国志》

(《三国志》与《史记》、《汉书》、《后汉书》合称为“四史”或“前四史”)

4.唐代

初唐: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合称唐初四杰。

盛唐: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梦游天姥吟留别》、《蜀道难》、《望庐山瀑布》、《望天门山》、《早发白帝城》等,著有《李太白全集》。

杜甫(字子美,别号少陵),被称为“诗史”“诗圣”,代表作有《春夜喜雨》、《兵车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三吏”(《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等,集子有《杜工部集》、《杜少陵集详注》等。

王维(字摩诘) 《山居秋瞑》《渭城曲》诗,著有《王右丞集笺注》。

孟浩然(襄阳人) 《临洞庭赠张丞相》、《过故人庄》、《春晓》

(王维、孟浩然被称为山水田园诗人)

高适《燕歌行》

岑参 《白雪歌》、《走马川行》

王昌龄 《出塞》

(高适、岑参、王昌龄被称为边塞诗人)

中唐: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代表作有《赋得古原草送别》、《秦中吟》、《长恨歌》、《琵琶行》等,著有《白氏长庆集》、《白香山诗集》

元稹《元氏长庆集》。

(元稹与白居易世称“元白”。)

韩愈(字退之,祖籍昌黎,世称“昌黎先生”) 《师说》、《原毁》、《进学解》等。著有《昌黎先生集》。

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世称“柳河东”) 《封建论》、《捕蛇者说》等,著有《柳河东集》。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 《李义山诗集》》、《玉溪生词集筹注》等

杜牧(字牧之) 《樊川文集》。

(杜牧与李商隐世称“小李社”)

李贺(字长吉) 《李长吉歌诗》

贾岛(字浪仙) 《长江集》

温庭筠为“花间词派”鼻祖

五代:

李煜(字重光,南唐后主) 《虞美人》等

5.宋代: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 《欧阳文忠公集》

苏洵(字明允) 《嘉?集》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苏东坡全集》

苏辙(字子由) 《栾城集》等。

(苏洵、苏轼、苏辙三人世称“三苏”。)

王安石(宇介甫,号半山) 《临川先生文集》

曾巩(字子固) 《元丰类稿》

(以上六人与唐代韩愈、柳宗元,合称“唐宋八大家”)

柳永(原名三变,字耆卿) 《乐章集》

晏殊(字同叔) 《珠玉集》

秦观(字少游) 《淮海词》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 《漱玉词》

周敦颐(字茂叔) 《爱莲说》

沈括(字存中) 《梦溪笔谈》

朱熹(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 《四书集注》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居士) 《稼轩长短句》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 《剑南诗稿》、《陆放翁全集》

文天祥(字履善,一字宋瑞,号文山) 《指南录》、《文山先生全集》

姜夔(字尧章,号白石道人) 《白石道人歌曲》

6.元代

关汉卿(号已斋叟) 《窦娥冤》

马致远《汉宫秋》

白朴《墙头马上》、《梧桐雨》

郑光祖《倩女离魂》。

(以上四人被称为“元曲四大家”。)

王实甫 《西厢记》

纪群祥《赵氏孤儿》

睢景臣 套数《高祖还乡》

7.明代

宋濂(字景濂) 《送东阳马生序》(“序”也叫“赠序”,一种文体)

刘基(字伯温) 《郁离子》

高启(字季迪) 《凫藻集》

(以上三人合称“明初诗文三大家”)

施耐庵 《水游传》

罗贯中 《三国演义》

吴承恩 《西游记》》

(以上三部著作与清代《红楼梦》为中国四大古典名著)。

冯梦龙“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

凌蒙初 “二刻”(《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

汤显祖 《牡丹亭》

归有光 《项脊轩志》

张溥 《七录斋集》

徐霞客(名弘祖) 《徐霞客游记》

8.清代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顾炎武(号亭林) 《日知录》

王夫之《船山遗书》

(以上为明末清初文章三大家)。

方苞(号望溪) 《望溪先生文集》

姚鼐《惜抱轩全集》

(以上二人为桐城派代表)。

李渔(号笠翁) 《闲情偶记》、《笠翁十种曲》(李渔为戏剧理论家)

孔尚任 《桃花扇》

洪升 《长生殿》

袁枚 《随园诗话》

龚自珍 《已亥杂诗》

蒲松龄(字留仙,别号柳泉居士) 《聊斋志异》

李汝珍 《镜花缘》

李宝嘉(伯元) 《官场现形记》

吴趼人和《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刘鹗《老残游记》

曹雪芹(名?,又号芹圃,芹溪) 《红楼梦》

纪昀(字晓岚) 《阅微草堂笔记》

梁启超(字卓如) 《饮冰室合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2024年公务员文学常识:中国古代作家及代表作

全文共 5989 字

+ 加入清单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代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现存《论语》20篇,是他的弟子记录他与弟子们言行的语录体专集。

左丘明(前556—前451)春秋时代鲁国人,著名史学家,据说他是《左传》《国语》两书的作者。

墨子(约前468—前376)名翟,春秋时期鲁国人,墨家学派创始人,主张“兼爱”、“非攻”、“尚贤”、“节用”。著有《墨子》一书,今存53篇。

孙子(约前551—前479年)名武,字长卿,春秋后期齐国人,军事理论家,著有《孙子》,又名《孙子兵法》,13篇,古代称为“兵经”,是我国第一部军事著作。

孟子(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今山东邹县)人,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家大师。著有《孟子》一书。

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周,战国时宋国蒙(今河南商丘县)人,道家学派代表人物。现存《庄子》一书,33篇,又名《南华经》。代表作《庖丁解牛》等。

荀子(前313—前238)名况,尊号“卿”,战国时期赵国人,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他针对儒家“天命论”提出“天行有常”的朴素唯物论和“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思想。著有《荀子》32篇,代表作有《劝学》《天论》等。

韩非子(前280—前233)名非,战国末期韩国人,荀况弟子,法家学派代表人物。现存《韩非子》55篇,代表作有《五蠹》《智子疑邻》《扁鹊见蔡桓公》等。

吕不韦(前292—前235)战国末期韩国大商人,曾为秦国的相国。他集合门客编写了《吕氏春秋》,又名《吕览》。

列子(约前649—前606年)名御寇,战国时期郑国人,被道家尊为前辈。著有《列子》8篇。

屈原(约前340—约前278)名平,字原,号灵均,战国末期楚国人,是我国浪漫主义诗歌传统的奠基人,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其余三位是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英国诗人、剧作家莎士比亚,意大利诗人但丁)。他的代表作是用楚辞形式写的我国第一首长篇政治抒情诗《离骚》。农历五月初五是他投汨罗江自沉的日子。为纪念这位伟大诗人,是日定为“端午节”。

贾谊(前200—前168)世称贾生,或贾长沙、贾太傅,洛阳(今河南洛阳市东)人。西汉政治家、文学家。代表作《过秦论》等。

司马迁(前145—前90)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人,太史令司马谈之子。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历尽艰辛撰成《史记》。《史记》原名《太史公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刘向(约前77—前6)本名更生,字子政。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撰有《说苑》《新序》,还整理修订了《战国策》《楚辞》等。

班固(32—92)字孟坚,扶风(今陕西咸阳)人,东汉史学家、文学家,历经二十余年修成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汉书》,开创了“包举一代”的断代史体例。辞赋方面以《两都赋》最著名。

曹操(155—220)字孟德,三国时期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有抒情诗《观沧海》《龟虽寿》《蒿里行》等乐府歌辞。

诸葛亮(181—234)字孔明,三国时代政治家、军事家。官至蜀汉丞相,诗歌以《梁父吟》最著名,《出师表》是千古传诵的名篇。

曹丕(187—226)字子桓,曹操次子,魏文帝。三国文学家,代表作《燕歌行》,他的《典论·论文》是我国第一部文学批评专论。

陈寿(233—297)字承祚,西晋史学家。著有国别体史书《三国志》。

陶渊明(365—427)名潜,字元亮,谥号靖节先生,自称五柳先生。东晋诗人,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散文有《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诗歌有《归园田居》《饮酒》等。

干宝(283—351)字令升,东晋史学家、文学家,我国第一部神话(志怪)小说集《搜神记》作者。

范晔(398—445)字蔚宗,南朝宋史学家、散文家。《乐羊子妻》《张衡传》选自他编撰的《后汉书》。

刘义庆(403—444)南朝宋小说家,著有我国第一部笔记小说集《世说新语》。

刘勰(465—520)字彦和,南朝梁文学理论家,著有我国第一部文学理论专著《文心雕龙》。

郦道元(470—527),字善长,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撰成《水经注》40卷,是富有文学价值的地理志。

钟嵘(约468—518)字仲伟,南朝梁文学批评家,著有我国第一部诗歌理论专著《诗品》。

王勃(650—675)字子安,唐代文学家,有抒情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名文《滕王阁序》等。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合称“初唐四杰”。

杨炯(650—692)初唐四杰之一,名作有《从军行》。

卢照邻(约635—约689)初唐四杰之一,代表作《长安古意》等。

骆宾王(约640—687)初唐四杰之一,代表作《在狱咏蝉》等。

贺知章(659—744)字季真,自号四明狂客,唐代诗人。所作有《回乡偶书》等。

王之涣(688—742)字季凌,唐代诗人。他的《凉州词》《登鹳雀楼》是唐代绝句珍品。

孟浩然(689—740)唐代山水田园诗人。代表作有《过故人庄》《春晓》等。

王昌龄(690—756)字少伯,唐代诗人,擅长七绝,多写当时边塞军旅生活。《从军行》《芙蓉楼送辛渐》《出塞》都很有名。

王维(701—761)字摩诘,世称王右丞。唐代山水田园诗人,名篇有《鸟鸣涧》《送元二使安西》《观猎》。“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苏轼赞王维之语。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浪漫主义诗人。与杜甫齐名,世称“李杜”。作品有《静夜思》《秋浦歌》《望天门山》《送友人》《梦游天姥吟留别》《行路难》等。

高适(700—765)字达夫,唐代边塞诗人。代表作《燕歌行》《别董大》等。

崔颢(704—754)唐代诗人。所作边塞诗慷慨豪迈。《黄鹤楼》甚得李白推崇。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唐代现实主义诗人。安史之乱中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移家成都,筑草堂于浣花溪畔,一度任剑南节度参军,尚书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工部。组诗有“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还有写身世之慨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

岑参(715—770)唐代边塞诗人,嘉州人。代表作《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等。

张志和 (约730—约810)字子同,唐代诗人,多写隐居闲适生活,著有《玄真子》,代表作《渔歌子》等。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今河南焦作孟州市)人,世称韩昌黎,谥号文公,又称韩文公。唐代散文家、诗人,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倡导者,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著有《昌黎先生集》。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文有《陋室铭》,其诗《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名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脍炙人口。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他是乐府运动的倡导者,有讽喻诗《秦中吟》《新乐府》,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并序),还有《卖炭翁》《钱塘湖春行》等。

柳宗元 (773—819)字子厚,河东(山西)人,世称柳河东。与韩愈倡导古文运动,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有论说文《天说》《封建论》,传记文《段太尉逸事状》《童区寄传》《捕蛇者说》,寓言散文《三戒》,山水游记《永州八记》,著有《柳河东集》。

杜牧(803—853),字牧之,唐代文学家。善用绝句形式讽咏时事,如《赤壁》《过华清宫绝句》三首。著有《樊川文集》。

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溪生,唐代诗人,有《李义山诗集》《樊南文集》。代表作有《无题》《隋宫》《贾生》《夜雨寄北》等。

柳永(约971—1053)字耆卿,原名三变,因排第七,世称柳七,又曾官至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北宋第一个专业词人。他为人放荡不羁,终身潦倒,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著有《乐章集》。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北宋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谥号文正。名词《渔家傲》反映了边塞生活。名文《岳阳楼记》千古流传。著有《范文正公文集》。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谥号文忠,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北宋古文运动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洵(1009—1066)字明允,号老泉,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北宋散文家。著有《嘉祐集》,《六国论》入选中学教材。唐宋八大家之一。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陕州夏县(今属山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史学家、文学家,主编了我国最大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它与《史记》一起被誉为“史学双璧”。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号半山。官宰相,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谥号文,也称王文公。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人。北宋政治改革家、思想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沈括(1031—1095)字存中,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北宋科学家、政治家。其作《梦溪笔谈》是用笔记文体写成的综合性学术专著,是我国第一部科学作品。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其文明白畅达,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很有影响。著有《东坡全集》《东坡乐府》等。

李清照(1084—1155)字易安,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我国第一位女词人。其词善用白描手法,自辟蹊径,语言清丽。

岳飞(1103—1142)字鹏举,相州汤阴(今河南汤阴县)人。南宋民族英雄、军事家、词人。其代表作《满江红》传唱千古。

陆游(1125—1207)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浙江绍兴)人,南宋爱国诗人。诗作近万首,内容丰富,主要表现渴望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诗作《关山月》《书愤》《农家叹》《示儿》《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为后世传诵,词作《诉衷情》《钗头凤》也很有艺术特色。文有《过小孤山大孤山》等。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山东济南)人,南宋爱国词人。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与苏轼同为宋词作家豪放派的代表。著有词集《稼轩长短句》。

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鄱阳(江西)人,南宋词人,其词多为写景咏物、记述客游之作,有《白石道人诗集》。

文天祥(1236—1283)字宋瑞,又字履善,号文山,庐陵(江西)人。著有《文山先生全集》。《正气歌》《指南录》《酹江月》《〈指南录〉后序》皆为后世传诵。

关汉卿(1220—1300)号己斋叟,大都(北京)人,元代杂剧(戏曲)作家,我国戏剧史上最伟大的戏剧家,元杂剧的奠基人。所作杂剧达60多种,今存14种,以《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单刀会》最为著名,有《关汉卿戏曲集》。《窦娥冤》是我国戏曲史上的典型悲剧之一。

王实甫(生卒年月不详)大都(北京)人,元代杂剧(戏曲)作家,代表作《西厢记》。

马致远(生卒年月不详)号东篱,大都(北京)人,元代戏曲家,散曲家。代表作有杂剧《汉宫秋》、散曲《天净沙·秋思》。

施耐庵(生卒年月不详)元末明初小说家。他的代表作《水浒》即《水浒传》,又名《忠义水浒传》,是我国古代描写农民革命斗争的长篇白话章回体小说。

罗贯中(生卒年月不详),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小说家。相传为施耐庵学生,曾共同从事创作。代表作《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著名的长篇历史章回小说,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章回小说。全书120回。

于谦(1398—1457)字延益,钱塘(浙江)人,明朝大臣,爱国将领。著名篇目有《石灰吟》。

吴承恩(1507—1582)字汝忠,号射阳山人,山阳(江苏)人,明代小说家。一生贫寒,对黑暗现实不满。晚年著成我国著名神话长篇小说《西游记》,既寄托了他济世匡时的愿望,也是浪漫主义的杰作,其艺术性标志着我国浪漫主义文学达到一个新高峰。

归有光(1506—1571)字熙甫,号震川,昆山(江苏)人,明末散文家。所作散文朴素简洁,善于叙事,有《震川先生集》。代表作有《项脊轩志》。

冯梦龙(1574—1646)字犹龙,号墨憨斋主人,长州(今江苏省)人,明代文学家。辑有话本集《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合称“三言”。其作《灌园叟晚逢仙女》改编为影片《秋翁遇仙记》。

徐宏祖(1586—1641),字振之,号霞客,江阴(江苏)人,明代旅行家、地理地质学家和游记散文作家,著有《徐霞客游记》。该书是日记形式的游记散文,是我国第一部日记体游记。作者在书中描绘了祖国山河的壮美,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被称为“古今纪游第一”。《游黄山记》出自本书。

李渔(1610—1680)字笠鸿,号笠翁,浙江兰溪人,清代戏曲理论家、剧作家。其戏曲理论保存在《闲情偶记》中,《芙蕖》节选自《李笠翁一家言·笠翁偶集》中的“种植部”。

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淄川(山东)人,清代文学家。他用数十年的时间写成我国第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方苞(1668—1749)字灵皋,号望溪,安徽桐城人,清代散文家。为桐城派散文创始人。

吴敬梓(1701—1754)字敏轩,全椒(安徽)人,清代小说家。所作《儒林外史》是我国第一部长篇讽刺小说。

曹雪芹(1715—1764)名霑,字梦阮,号雪芹。清代小说家。以十年时间从事《石头记》(即《红楼梦》,又名《金玉缘》)的创作。全书未成,病而卒。后四十回为高鹗所续,全书120回,属章回体小说,是我国古代小说中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

袁枚(1716—1798)字子才,号简斋、随园老人,浙江钱塘(浙江)人。清代诗人,散文家。《祭妹文》选自他的《小仓山房文集》,还著有《随园诗话》。

姚鼐(1732—1815)字姬传,住室名惜抱轩,人称惜抱先生,清代散文家。安徽桐城人,是继方苞、刘大櫆之后“桐城派”的集大成者。《登泰山记》为其所作。

龚自珍(1792—1841)仁和(杭州)人,清代思想家、文学家,己亥年(道光十九年)归途中写了315首绝句,总题为《己亥杂诗》,表达对国事的感慨与生平经历的哀乐。

刘鹗(1857—1909)字铁云,笔名(别署)洪都百炼生,江苏丹徒(镇江)人,清末小说家。通数学、医术、水利等,他的《老残游记》是我国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

吴趼人(1866—1910),号沃尧,字茧人,后改趼人,广东南海(广东)人,因居佛山镇,又自称我佛山人。清末(近代)小说家。所作《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为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

曾朴(1872—1935)字孟朴,江苏常熟人,近代小说家,通法文。所作《孽海花》为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戊戌维新的领袖,政治家、文学家。《少年中国说》《谭嗣同》出自《饮冰室合集》。

王国维(1877—1927)字静安,号观堂。浙江宁海人,近代著名学者和文学批评家。著有《人间词话》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古代文学史名词解释:上官体

全文共 568 字

+ 加入清单

上官,即初唐贞观诗坛的新秀上官仪。上官体又是怎么一回事呢?以下是小编带来的古代文学史名词解释,希望对你有帮助。

上官体是唐代诗歌史上第一个以个人命名的诗歌风格称号。指唐高宗龙朔年间以上官仪为代表的宫廷诗风。题材以奉和、应制、咏物为主,内容空泛,重视诗的形式技巧、追求诗的声辞之美。

上官仪,初唐贞观诗坛的新秀。因长于南方寺院中,受南朝文化的熏陶和宫体诗影响,“文并绮艳”。擅五言,格律工整,内容多为应制奉命之作,歌功颂德,粉饰升平,形式上追求程式化。词藻华丽,绮错婉媚。因其位显,时人多仿效,世称上官体。 《旧唐书·上官仪传》:“工于五言诗,好以绮错婉媚为本。仪既显贵,故当时多有学其体者,时人谓为上官体。”上官体的“绮错婉媚”具有重视诗的形式技巧、追求诗的声辞之美的倾向。上官仪归纳了六朝以后诗歌的对偶方法,提出六对、八对之说,以音义以对称效果来区分偶句形式,已从一般的词性字音研究,扩展到联句的整体意象的配置。

“六对”一是正名对,如天地对日月;二是同类对,如花叶对草芽;三是连珠对,如萧萧对赫赫;四是双声对,如黄槐对绿柳;五是叠韵对,如彷徨对放旷;六是双拟对,如春树对秋池。“八对”也大抵类此。

他代表了当时宫廷诗人的形式主义倾向,对律诗的定型有促进作用。它为诗歌的趋于格律化提供了新的范式,正是齐梁以来新体诗过度到沈、宋律诗的一座桥梁。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