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有名的历史故事成语20篇

漫漫人生路,一路有自由,有禁锢,有牵挂也有烦恼,走出一段路程,回头凝望,那些浮生过往却也显得美丽生动,酸涩的泪水和着欣慰的笑容,别样的滋味。下面是小编分享的有名的历史故事成语,欢迎大家阅读!

浏览

4144

作文

1000

坐井观天的成语故事续写

全文共 335 字

+ 加入清单

青蛙听了小鸟的话,心想:小鸟在空中飞来飞去,知道的多;而我整天坐在这口井里,知道的就少,真的是这样吗?于是,青蛙决定跳出井口看个究竟。

机会来啦,接连下了三天三夜的大雨,井里的水满上来了,青蛙趁机一跳,跳出了井。他惊讶极了。高高的蓝天上飘着几朵白云,蓝天下是一眼望不到边的荷塘。荷塘里,绿油油的荷叶像是一把把小伞;荷叶上,小水珠眨着亮晶晶的眼睛;荷花开了,红的像火,粉的像霞……一只蜻蜓立在花骨朵上,难怪古人说“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青蛙陶醉于这一切的美好,听见了小鸟的声音:“喂,朋友,我没骗你吧?”“是的,朋友,我现在知道了,天真的是无边无际呀!”青蛙不愿意再“坐井观天”了,他跳进荷塘,蹲在荷叶上,呱呱地放声歌唱。

从此,荷塘中又多了一位捕捉害虫的小能手!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中国成语故事6:背水一战

全文共 688 字

+ 加入清单

韩信是楚汉战争中的军事奇才。汉高祖三年(公元前204年)十月,韩信率一万新招募的汉军越过太行山,向东攻打项羽的附属国赵国。赵王和大将陈余集中二十万兵力,占据了太行山以东的咽喉要地井陉口,准备迎战。井陉口以西,有一条长约百里的狭道,两边是山,道路狭窄,是韩信的必经之地。赵军谋士李左车献计:正面死守不战,派兵绕到后面切断韩信的粮道,把韩信困死在井陉狭道中。陈余不听,说:“韩信只有几千人,千里袭远,如果我们避而不击,岂不让诸侯看笑话?”

韩信探知消息后,迅速率领汉军进入井陉狭道,在离井陉口三十里的地方扎下营来。半夜,韩信派两千轻骑,每人带一面汉军旗帜,从小道迂回到赵军大营的后方埋伏,韩信告诫说:“交战时,赵军见我军败逃,一定会倾巢出动追赶我军,你们火速冲进赵军的营垒,拔掉赵军的旗帜,竖起汉军的红旗。”其余汉军吃了些简单干粮后,马上向井陉口进发。到了井陉口,大队渡过挠蔓水,背水列下阵势,高处的赵军远远见了,都笑话韩信。

天亮后,韩信设置起大将的旗帜和仪仗,率众开出井陉口。陈余率轻骑精锐蜂拥而出,要生擒韩信。韩信假装抛旗弃鼓,逃回河边的阵地。陈余下令赵军全营出击,直逼汉军阵地。汉军因无路可退,个个奋勇争先。双方厮杀半日,赵军无法获胜。这时赵军想要退回营垒,却发现自己大营里全是汉军旗帜,队伍立时大乱。韩信趁势反击,赵军大败,陈余战死,赵王被俘。

战后,有人问:“兵法上说,要背山、面水列阵,这次我们背水而战,居然打胜了,这是为什么呢?”韩信说:“兵法上不是也说‘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吗?只是你们没有注意到罢了。”

背水一战”比喻处于绝境之中,为求生路而决一死战。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杯酒释兵权的成语故事

全文共 420 字

+ 加入清单

【注音】bēi jiǔ shì bīng quán

【典故】宋太祖赵匡胤为了防止出现分裂割据的局面,加强中央集权统治,以高官厚禄为条件,解除将领们的兵权

【释义】释:解除。本指在酒宴上解除将领的兵权。泛指轻而易举地解除将领的兵权。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政治斗争

【结构】主谓式

【同韵词】立盹行眠、难上加难、溯流从源、事非经过不知难、戒备森严、夜静更阑、侃侃而谈、无耻谰言、刻画无盐、凤翥龙蟠、......

【年代】当代

【谜语】赵匡胤请喝酒

【邂逅语】赵匡胤宴石守信

【英文】remove from military position by means of cups of wine

成语故事】公元961年,宋太祖赵匡胤与赵普商定计策,召集禁军将领石守信、王审琦等宴饮,以高官厚禄为条件,解除他们的兵权。969年,又用同样手段,罢王彦超等节度使,解除藩镇兵权,以加强中央集权的统治,防止分裂割据

【成语举例】你听说过赵匡胤的“杯酒释兵权”的故事吗?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成语故事读书笔记

全文共 519 字

+ 加入清单

成语故事》集合了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成语,这里每一个故事篇幅不长,却蕴涵了一个个大道理,大的智慧。今天我扑在书上,吸取着书中的营养。

在这么多个故事,我尤其喜欢《负荆请罪》这个故事。他讲叙了战国时班,蔺相如因完璧归赵立了大功,得到赵慧文王的器重,拜他为上卿,官位排到老将廉颇大将之上。脾气暴躁的廉颇,因此非常不满,觉得自己战功卓著,不因该排在一个文弱书生之后。蔺相如出于对赵国着想,处处避让廉颇,他的随人甚为不解。蔺相如解释说:“秦国之所以不敢进攻赵国,是因为我和赵将军,一旦我们俩内斗,秦国就会趁虚而入,侵略赵国。”手下听了,非常感动。这件事传到廉颇的耳朵里,他非常惭愧,便负荆请罪,从此他俩成了生死之交。

从这个故事中,我感受到蔺相如的博大胸襟与廉颇的知错就改,懂得了做人的道理。

除此之外,我从《亡羊补牢》的故事中明白了做事情不能半途而废,而是要一鼓作气,一气呵成。

高尔基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与一个高尚的人说话。”在书中有取不尽的知识,有取之不尽的做人的大道理。在书的熏陶下,我们不断进步,不断成长。“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我要珍惜时间,多读书,读好书。在书的海洋里,尽情的遨游,尽情的享受。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洋洋自得的成语故事

全文共 412 字

+ 加入清单

成语名字】洋洋自得

【汉语拼音】yáng yáng zì dé

【近义词】:洋洋得意

【反义词】:垂头丧气

【成语出处】1、铁厓《名说》:“鄙陋之夫以一材一艺自诩,腐朽之士以一文一诗自矜,洋洋自得,沾沾自喜。” 2、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45回:“主意打定,正在洋洋自得,那差出去的管家也回来了。”

【成语解释】犹言洋洋得意。形容得意时神气十足的姿态。

【洋洋自得造句】她洋洋自得地以为她把屋子布置得比她兄弟在时更能吸引朋友。

【洋洋自得的成语故事

《官场现形记》第45回:屈指一算:“帐房老夫子一位,本官二老爷两位,王二瞎子三位,连自己一共才有四个人。人头太少,索性多请两位,把南关里咸肉铺老板孙老荤,东门外丰大药材行跑街周小驴子,一齐请了来,大家热闹。料想他们听见我请的是州里二老爷、帐房师爷,他们一齐都要赶得来的。况且如此一请,人家晓得我同州里要好,目下于我的事情也不为无益。”主意打定,正在洋洋自得,那差出去的管家也回来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心广体胖成语故事

全文共 337 字

+ 加入清单

【拼音】:xīn guǎng tǐ pán

【解释】:广:宽广,坦率;胖:安泰舒适。原指人心胸开阔,外貌就安详。后用来指心情愉快,无所牵挂,因而人也发胖。

【出处】:《礼记·大学》:"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

【例子】:这时我无端有些感慨,心里想,大家现在都说“灾官”“灾官”,殊不知“~”的还不在少呢。 鲁迅《华盖集续编·记“发薪”》

【反义词】:骨瘦如柴、面黄肌瘦

【近义词】:心宽体胖、大腹便便、脑满肠肥

【语法】:作谓语、定语、状语;指心情愉快,事事顺心

【英文】:fit and happy

【法文】:qui vit sans souci jouit dacute;une santé florissante

【德文】:leichter Sinn,gesunder Kǒrper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关于熟能生巧的成语故事

全文共 852 字

+ 加入清单

【注音】shú néng shēng qiǎo

【出处】俗话说的熟能生巧,舅兄昨日读了一夜,不但他已嚼出此中意味,并且连寄女也都听会,所以随问随答,毫不费事。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三十一回

【释义】熟练了,就能找到窍门。

【用法】作主语、宾语、定语;指技艺、学问等

【结构】主谓式

【近义词】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相反词】半路出家

【同韵词】轻尘栖弱草、火烧火燎、枕中鸿寳、管鲍之好、言简意少、搬石砸脚、秦晋之好、驴生笄角、低头搭脑、服低做小

【年代】近代

【谜语】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歇后语】王羲之写字

【教学同步】而事实又正是这样的,自从屈原以惊人的天才发现了木叶的奥妙,此后的诗人们也就再不肯轻易把它放过;于是一用再用,熟能生巧;而在诗歌的语言中,乃又不仅限于木叶一词而已。林庚《说木叶》高中二册·课文·15

成语故事】北宋著名射箭能手陈尧咨擅长射箭,他射十支箭可以中八九支,旁人都为之叫好,惟独一个卖油的老翁不以为然,陈尧咨觉得奇怪,老翁拿出一枚铜钱放到葫芦口上,把油从铜钱的钱眼中倒入葫芦,然后说道你射箭也不过如此熟能生巧罢了

【成语示例】会而不难终要学,熟能生巧岂徒诗。 蔡东藩《慈禧太后演义》第二十一回

【成语造举】

◎ 泥人张从开始制作的张万全老先生到现在《木兰从军》的作者张铭、张钺,已经经过了大约一百三十年(子孙五代)的长远历史;从他们的第二代张明山(长林)起,就传下来写实的技法,他说:"做泥人要多看,多做,熟能生巧。"

◎ 以上所述"打图"、"作图"、揣"拍图"三部曲,要求作者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细心端摩,掌握驾驭墨-纸-水及手掌力度这几者之间的关系,长时间后才可熟能生巧,为描绘好粉彩山水创造有利的条件。

【词类符号】名词; 时间名词; 方位名词; 处所名词;人名; 姓氏; 名字; 地名; 机构名; 其他专有名词; 动词;联系动词;能愿动词;趋向动词;形容词;区别词; 数词;量词; 副词; 代词;介词; 连词; 助词;叹词; 拟声词;习用语;缩略语;前接成分;后接成分; 语素字; 非语素字;

展开阅读全文

篇7:画蛇添足成语故事新编作文

全文共 483 字

+ 加入清单

大家都听说过《画蛇添足》的成语故事吧?讲的是楚国的几个人得到了一壶酒,几个人一起喝这壶酒有点不够,于是他们就比赛画蛇,谁先画好,这壶酒就归谁。有一个人画好后,端起酒杯正要喝,看到别人都没有画好,心想,我给蛇画几条腿再喝也不迟。于是,他开始给蛇画腿,可他还没画完,另一个人就画好了,一把抢过酒壶说:“蛇根本没有腿,你怎么能画腿呢?”说完就把酒一饮而尽。

其实在生活中,我们也会犯这种错误。我就是一个例子,前几天在作文培训班上课,老师布置好作文题目后,我用很快的速度就写完了。交给老师批改后,老师表扬我写得不错。回到座位上,我看到身边的同学还在写,心里有点扬扬自得,就想在作文本上再写两段。等到下课铃响了,最后班里同学都写完了,我还没收住尾,只好带回家再写。第二次上课的时候,我把上次写的文章又拿给老师看,老师看到后,摇了摇头。对我说:“本来很不错,你这后两段可真是“画蛇添足”呀!文章不是写得多就是写得好,而是写得精彩才是写得好!”。听了老师的批评,我羞愧地低下了头,为自己“画蛇添足”的行为而暗暗后悔!大家可不要像我那样,做了多余的事情,反而弄巧成拙,“画蛇添足”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励志成语故事文字版

全文共 212 字

+ 加入清单

公元前597年,楚庄王亲自率领大军讨伐郑国。三个月后便攻破了郑国都城。

郑襄公出于无奈,只好*露上身,牵着一只羊向楚庄王求饶说:“我不能很好的服侍君王,令大王生气,这都是我的罪过。今后,大王让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只要大王不灭郑国,让郑国像您的众多属国一样服侍您,这就是您的恩惠了,也是我的心愿。我大胆的说出心里话,请大王决定吧。”

楚王看到郑伯的可怜相,认为郑王可以取得百姓的信任,就下令退兵,允许郑国求和,还与郑国订立了盟约。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好好先生成语故事

全文共 510 字

+ 加入清单

[成语拼音]    hǎo hǎo xiān shēng

[成语解释]    与人无争,只求相安无事的人。

[典故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南郡庞士元闻司马德操在颍川”刘孝标注引《司马徽别传》载:司马徽称一切东西皆“佳”,故有“好好先生”之号。

成语故事

刘备投奔荆州牧刘表后,深感要扩大自己的力量,必须得到有智谋的人辅佐。他听说有个名叫司马徽的人,在襄阳地区很有声望,特地去拜访他,请教他对天下大势的看法。就在这次会见中,司马徽向刘备推荐了两个俊杰,一个是诸葛亮,一个是庞统。后来,这两人都成为刘备的重要谋士。司马徽善于识别人才,但由于当时社会斗争相当复杂,他自己却经常装糊涂,从来不说别人的短处,不管是好是歹,他总是回答“好”。日子久了,他也就成为“好好先生”。二天,他在路上碰到一位熟人。那人问他近来身体是否安好。司马徽回答说:“好”。又有一天,他的一位朋友前来拜访,伤心地谈起了自己的儿子死了。不料,司马徽听了竟说:“太好”。他的妻子等朋友走后责备他说:“人家以为你是有德行的人,所以直言相告。哪里有听别人说儿子死了,反而说好的?”司马徽回答说:“好啊,你的话也是太好。”妻子听了,弄得哭笑不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神话成语故事历史成语故事

全文共 1291 字

+ 加入清单

盘古开天:话说最早的天地本是合在一起的,宇宙本是一团混沌。在这片混沌中沉睡着一个人,他的名字叫做盘古。他的身边放着一把样子古怪的斧头。直到有一天盘古忽然醒来,但是觉得自己所在的空间是那么的压抑,于是拿起身旁的斧头对着周围的空间一气乱挥,也不知道挥了多久,反正是把天和地给明确的划分出来了。但是天与地分开没多久就又开始慢慢合拢,盘古就用自己的身体来支撑着天与地,就这样支撑了很久很久,天与地的位置已经被固定住了,但是伟大的盘古却因疲劳过度,累死了。他死后身体开始变化,骨骼变成了山脉和丘陵,肉身变成了平原和盆地,血和汗水变成了江海,毛发变成了森林,草原和沼泽。他的元神到了天与地的中心处,却因疲倦睡去。

女娲造人:在盘古肉身化为大地之后,大地上出现了很多种生物.多了很多年之后,大地上出现了一位同样伟大的人物--女娲.女娲发现大地虽然有了很多生灵,但是它们缺少着创造能力,于是女娲便用黄泥按照自己的摸样捏出了很多小人,因为女娲觉得创造的这些人应该和自己有点区别才是,所以把泥人的尾巴改成了两条后肢(双足).之后用施放了法术将这些小人变成有生命的活人,并且这些人都具有自己独立的思想.

精卫填海:炎帝有一个善良,可爱的小女儿,名字叫精卫.她从小就有一个梦想,希望见道无边的大海.小女孩一天天张大,也一天比一天漂亮.终于在她认为自己有能力找到大海的时候,她悄悄的离开了部落.最终她找到了大海,她为大海的伟大而陶醉,正当她奔向大海的时候,大海同样卷着巨浪奔向精卫.最后,大海把精卫带走了,带着她离开了这个世界.精卫死前那一刻才醒悟过来.精卫的灵魂因为愤怒而化做一只青鸟,精卫为了报复大海,决定把大海填平,于是就日以继夜的含着西山的石头去填海.

女娲补天:共工撞翻不周山,洞开天门的事被女娲测算到后便从九重天下凡来制止来自天门的洪水.女娲四处收集五色石,再以五色石炼制成补天石.用补天石将天门补上.

后羿射日:多年以后(尧帝在位时),天下大旱,原因很简单,天上同时出现十个太阳.后羿为解决大旱问题,自己锻炼出一把威力无限的巨弓.后羿在弓上注入法力.然后携弓登上高山,以自己法力凝聚成无形之箭,引弓射日.本想把十个太阳全射下来,但是想到如果全都射下来,大地将陷入无止境的黑暗,所以便留了一个太阳在天上.

百鸟朝凤:很久很久以前,凤凰只是一只很不起眼的小鸟,羽毛也很平常,丝毫不象传说中的那般光彩夺目。但它有一个优点:它很勤劳,不像别的鸟那样吃饱了就知道玩,而是从早到晚忙个不停,将别的鸟扔掉的果实都一颗一颗捡起来,收藏在洞里。

这有什么意思呀?这不是财迷精,大傻瓜吗?可别小看了这种贮藏食物的行为,到了一定的时候,他可发挥大用处了!

果然,有一年,森林大旱。鸟儿们觅不到食物,都饿的头昏眼花,快支撑不下去了。这时,凤凰急忙打开山洞,把自己多年积存下来的干果和草籽拿出来分给大家,和大家共渡难关。

旱灾过后,为了感谢凤凰的救命之恩,鸟儿们都从自己身上选了一根最漂亮的羽毛拔下来,制成了一件光彩耀眼的百鸟衣献给凤凰,并一致推举它为鸟王。

以后,每逢凤凰生日之时,四面八方的鸟儿都会飞来向凤凰表示祝贺,这就是百鸟朝凤。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关于七步成诗的成语故事

全文共 1078 字

+ 加入清单

七步内就能完成一首诗。比喻有才气、文思敏捷。与「七步成章」义同。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关于七步成诗的成语故事,希望大家喜欢。

三国时期,有一位名叫曹植(字子建)的人。他的诗“骨气奇高,词采华茂”。着名诗人谢灵运曾说:“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今天下共分一斗”。由此不难看出他的才华横溢。

曹植是曹操的第三子,小时侯随军奔波,直到13岁才在邺城安定下来。此后他与当时着名文学家王粲、徐干,陈琳、刘桢等人写诗作赋,名声很快就传播开了。在曹操的几个儿子中,曹植是最有才华的,曹操也因此想“废长立幼”,立曹植为太子。

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曹植也并非完美之人。他常常因好酒、任性而误事,出了不少差错,使得曹操无法接受,对曹植很是失望。但是他的哥哥曹丕善于察言观色,笼络人心,终于被立为太子。曹丕即位以后,唯恐几个弟弟与他争位,便先下手为强,夺了二弟曹彰的兵权,又逼四弟曹熊上了吊。此时就剩下老三曹植,曹丕深恨之,几次想加害于他。

有一次,因为一件小事,曹丕趁机命令曹植在大殿之上走七步,然后以“兄弟”为题即兴吟诗一首,但诗中却不能出现“兄弟”二字,成则罢了,不成便要痛下杀手。曹植明知道哥哥是故意刁难自己,但曹丕如今是皇帝,也只能唯命是从。想到迫害自己的人是自己的亲兄长,曹植感到异常悲愤。他在踱步之间成诗一首:“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皇帝曹丕听了这首诗,感到很羞愧,没下得了手,只是把曹植贬为安乡侯。“七步成诗”的成语便由此而来。

曹植文学造诣颇高,但他始终想在政治上有所作为,可如此一来,就容易招致皇帝的猜忌和迫害。这种情境下,曹植便在自己的诗文作品中描写了大量美丽的女性形象。比如《洛神赋》《美女篇》《南国有佳人》等诗歌,其中的女性不仅漂亮,有才华,而且品行高洁,富有理想,以此委婉地表达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世说新语·文学》

诗原文

《七步诗》原文

煮豆持作羹,

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

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七步诗》后人缩写

煮豆燃豆萁,

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相关阅读

十五

一夜寒流一夜风,阴晴圆缺月朦胧。

花开万朵无穷尽,柳动千条有始终。

追浪白鱼争戏水,冲天紫燕竞凌空。

盎然春意谁能挡?草长莺飞任我疯

十四

春入梁园汴水滨,还寒乍暖物候新。

闲花破蕾花无泪,野草萌芽草有神。

久蛰寒虫蜂[2]蝶舞,晚归倦鸟燕莺亲。

东君亦是多情种,不负高斋白发人。

十三

一缕青丝四十年,与君携手入琴弦。

青灯黄卷红楼梦,绿水蓝天白发缘。

月下吟诗莺啭啭,花前舞剑燕翩翩。

鸾俦凤侣同心结,雨雨风风溉玉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中国成语故事读后感

全文共 554 字

+ 加入清单

暑假里,妈妈给我买了几本书,有《爱的教育》,《贝丝的快乐农场》,《父亲的城》,其中还有我最爱看的《中国成语故事》。

虽然,书还没看完,但是从已经看过的故事中让我明白了许多道理;如;“半途而废中”的乐羊子,在贤惠妻子的劝告下,做到了路不拾遗,明白了一块布要一寸一寸,一尺一尺才能织起来,如果剪断,那从前的时间就白白浪费了,读书学习也是这样,需要日积月累,才能成功,如果半途而废,和剪断这块布有何不同呢。而我有时候就听不进老师和爸妈的劝告,没有耐心,养成了许多坏习惯,常常受到老师和爸妈的批评。

还有,“程门立雪”中的杨时,为了继续求学,放弃做官,千里迢迢冒着大雪去拜访老师,正巧遇到老师在睡觉,他就恭恭敬敬的站在门外等候,直到老师醒来,但他已成了雪人。杨时这种对老师的尊敬和热爱学习的精神是值得我学习的,和他相比我是那么的渺小。

看看我,经常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老师在讲课,而我在东张西望,做小动作,不认真听,既对老师不尊敬,又没学到知识。最后还得受老师和家长批评;夏天,爸妈怕我学习热,于是就把空调打开,而我却在里面玩,想想真是太不应该了。

看这本书,同时也让我领略到了“曹冲称象”里的曹冲的机智;“愚公移山”里的愚公的恒心……这些都是我们中国五千年文明的智慧结晶,是中华民族语言的瑰宝,更是我们青少年学习的榜样。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鹬蚌相持成语故事_500字

全文共 394 字

+ 加入清单

【注音】yù bàng xiāng chí

【出处】权待他鹬蚌相持俱毙日,也等咱渔人含笑再中兴。 元·尚仲贤《气英布》第二折

【解释】《战国策·燕策二》记载:蚌张开壳晒太阳,鹬去啄它,嘴被蚌壳夹住,两方都不相让。渔翁来后把两个都捉住。比喻双方争执两败俱伤,便宜第三者。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两者相争

【结构】主谓式

【相近词】鹬蚌相争

【反义词】相辅相成

【#25276;韵词】谊不容辞、有要于时、小枉大直、趋舍有时、众口一词、身当矢石、身非木石、对面不识、风雨剥蚀、嗷嗷待食、......

【年代】古代

成语故事】战国时期赵国准备攻打燕国,燕王派苏代去赵国游说赵王不要战争,讲述一只河蚌在岸上夹住一只鹬鸟的长嘴,双方争执不让,最后被一个渔翁轻易擒住。如果燕赵发生战争,秦国就像渔翁那样轻易吞并燕赵。赵王只好放弃战争的打算

【成语示列】鹬蚌相持,自己渔人得利。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乔太守乱点鸳鸯谱》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白驹过隙的经典成语故事

全文共 407 字

+ 加入清单

成语解释:白驹:白色的少壮马;喻指太阳;过隙:经过缝隙。白色的骏马飞快地驰过缝隙。现指日影在缝隙前一扫而过。比喻时间过得很快;光阴易逝。

成语出处:先秦庄周《庄子知北游》:“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

成语繁体:白駒過隙

成语简拼:BJGX

成语注音:ㄅㄞˊㄐㄨㄍㄨㄛˋㄒ一ˋ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白驹过隙主谓式;作宾语;比喻时光飞快流逝。

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正音:驹,不能读作“jú”。

成语辨形:隙,不能写作“细”。

近义词: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反义词:度日如年

成语例子白驹过隙,日月穿梭,才见梅开腊底,又早天气回阳。(明兰陵笑笑生《词话》第二回)

成语故事:古代圣人孔子一次专程去向老子请教什么是“至道”,老子要孔子斋戒沐浴,说道:“人的寿命是极为短暂的,好像白马驰过狭窄的空隙,一闪即逝。死是人从有形转化为无形,道即精神可以永远留在人世之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杯弓蛇影成语故事感悟

全文共 293 字

+ 加入清单

读了《杯弓蛇影》这篇成语,我感受到了杜宣看到酒杯里有懂动的小蛇,吓得惊慌失措。就主观认为是蛇了,结果被杯中的“蛇”吓得大病了一场。我觉得杜宣很胆小怕事,而应郴很会发现原因。

我从杜宣看了以为有一条蛇在酒杯蠕动,吓得直冒冷汗。但在司令面前,他只得硬着头皮把酒喝了下去。我感受到了杜宣的胆小怕事。

我又从应郴回家后,怎么也弄不明白杜宣杯中为什么会有蛇。于是他端来一杯酒,坐在杜宣那天坐的位置。刚一坐下,他惊讶地看到了酒杯中的“蛇”,但仔细一看,原来是旁边的弓的影子。我感受到了应郴会发现事实的真相。

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蒙蔽,要草率的做出结论。一定要多做研究,找出事实背后的真相。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大杖则走的成语故事

全文共 391 字

+ 加入清单

【注音】dà zhàng zé zǒu

【出处】舜之事父也,索而使之,未尝不在侧;求而杀之,未尝可得。小棰则待,大棰则走,以逃暴怒也。 汉·刘向《说苑·建本》

【解释】杖:木棍;走:逃跑。舜的父亲用大棍子打他时,他就逃走躲避,免陷父亲于不义。旧时宣扬的封建孝道。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不挨打

【结构】紧缩式

【相反词】小杖则受

【同韵词】缄舌闭口、食不糊口、言笑不苟、移花换柳、花花柳柳、愁长殢酒、桑枢甕牖、嫁鸡随鸡,嫁狗随狗、驴唇不对马口、空拳赤手、......

【年代】古代

成语故事】春秋时期,曾参因为种瓜误点被父亲毒打一顿,挨打后不省人事,醒来后还装作很高兴的样子。孔子听说后,非常气愤,甚至不认他这个弟子。孔子说当年舜对待父亲的责罚从来都是小受大走,也不失去对父亲的孝心,曾参则陷父亲于不义的深渊

【成语举例】舜之事父,小杖则受,大杖则走,非不孝也。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崔寔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小学生必学历史成语故事1:纸上谈兵

全文共 304 字

+ 加入清单

【释义】 在纸上谈论用兵(兵:打仗;用兵)。比喻不解决实际问题的空谈。

【语出】 清.曹雪芹《红楼梦》:“现有这样诗人在此;却天天去纸上谈兵。”

【人物】 战国时期,赵国大将赵奢(河北邯郸人)曾以少胜多,大败入侵的秦军,被赵惠文王提拔为上卿。他有一个儿子叫赵括,从小熟读兵书,张口爱谈军事,别人往往说不过他。公元前259年,秦军又来犯,赵军在长平(今山西高平县附近)坚持抗敌。廉颇负责指挥全军,使得秦军无法取胜。秦国施行反间计,派人到赵国散布“秦军最害怕赵奢的儿子赵括将军”的话。赵王上当受骗,派赵括替代了廉颇。赵括死搬兵书上的条文,完全改变了廉颇的作战方案,结果四十多万赵军尽被歼灭,他自自己也被秦军箭射身亡。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历史成语故事

全文共 452 字

+ 加入清单

恶贯满盈

商朝末年,国君商纣王暴虐无道,任用奸臣,残杀忠良,激起了民愤,就连诸侯王也都觉得他不是一个明君。

当时,有一个西伯侯名字叫姬昌,他主张实施仁政,反对纣王的暴政。纣王便把他抓了起来,关在羑(yǒu)里这个地方。后来姬昌被释放,他更加实施仁政,政治清明,国力日渐强大,其他诸侯王开始纷纷归顺他。

姬昌去世后,他的儿子姬发继位当了诸侯王。姬发起兵讨伐商纣王,得到了其他诸侯的响应。大军向东渡过黄河,向商朝的国都进发,最后在牧野这个地方与纣王的军队交战,打了一场大仗。纣王军队中的战士也对纣王心怀不满,所以在交战的时候纷纷调转武器,进攻纣王。纣王见大势已去,便自杀了,商朝由此灭亡。

姬发出兵东征之前,曾向全军发布了誓师宣言《泰誓》。宣言列举了商纣王的种种滔天罪行,并说:“商罪贯盈,天命诛之。”意思是说,商纣王罪大恶极,坏事做绝,就像穿在绳子上的钱币一样,已经穿满了整根绳子。对这样的人,上天命令我们一定要杀了他。

后来,人们总结出“恶贯满盈”作为成语,指所犯罪恶如绳贯钱,已周遍满溢,比喻罪大恶极,末日已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关于鹿死谁手的成语故事

全文共 933 字

+ 加入清单

古人把争天下比做逐鹿中原,也只有稳据中原,才能定鹿死谁手。下面整理了关于鹿死谁手的成语故事,一起来看看!

成语释义

不知政权落入谁的手中。常用来形容不知谁能取得最后胜利。

故事出处

《晋书·石勒载记下》:“朕若逢高皇,当北面而事之,与韩、彭竞鞭而争先耳;脱遇光武,当并驱于中原,未知鹿死谁手。”

出处译文

我如果遇到汉高祖刘邦,一定不会和他作对,而是心甘情愿地做他的部下,为他效力,和韩信、彭越一样建立功勋。我如果遇到汉光武帝刘秀,则会与他争个高低,看看谁的本事强,可就不知道天下被哪个得到了。

成语故事:

东晋时期,我国北方出现了五个强盛的少数民族,先后建立了十六个国家,这种情况在历史上被称为“五胡十六国”。十六国的国主各有一番经历,都不是轻轻松松就开创了基业。其中经历最为奇特的,当数后赵国主石勒。

石勒字世龙,上党武乡(今山西榆社北)人,羯族。他身体强壮,胆子很大,从小就对骑马射箭感兴趣。他属于少数民族,在二十多岁时就被晋朝官吏掠卖到山东当了奴隶。后来,他与汲桑等人起来造反,聚集了一伙人。汲桑死后,石勒带领手下人投奔了匈奴人刘渊。刘渊认为石勒才能出众,就封他为将军。

石勒重用汉族官僚张宾,请他为自己出谋划策,结果终于形成割据一方的力量。公元319年,他自立为赵王,他所掌握的政权被后人称为后赵。公元329年,他消灭前赵,占领了中国北方的大部分地区。石勒建都襄国(今河北邢台),与东晋、成汉三足鼎立,互争天下。

一天,外国使臣来到后赵朝贺,石勒设宴欢迎。在宴会上,石勒想到自己创下这么大的基业,连外国也承认,非常高兴,于是乘着酒兴向大臣徐光问道:“我的功劳与历史上哪个君王能够相提并论?”徐光是臣子,就趁机恭维他,说道:“陛下又有智又有勇,君王中的汉高祖、人臣中的曹操都比不上您。自古以来的帝王,哪个能和您相提并论呢!”

石勒明知这是夸大之词,就笑笑说道:“你的话太夸张了。一个人要紧的是有自知之明。我如果遇到汉高祖刘邦,一定不会和他作对,而是心甘情愿地做他的部下,为他效力,和韩信、彭越一样建立功勋。我如果遇到汉光武帝刘秀,则会与他争个高低,看看谁的本事强,可就不知道鹿死谁手,天下被哪个得到了。”

后赵的臣子听到石勒的这番话,非常高兴,觉得自己的君主既不自傲,又有远大的志向。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关于历史故事的成语大全

全文共 1343 字

+ 加入清单

故事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二年》。成语“退避三舍”比喻不与人相争或主动让步。故事出自《国语·吴语》。成语“如火如荼”,形容某种人群或事物阵容之大,气势之盛。

故事见于《资治通鉴·唐则天.皇后天授二年》。成语“请君入瓮”,比喻用某人整治他自己。

故事出自《晋书·文苑·左思传》。成语“洛阳纸贵”,称颂杰出的作品风行一进。故事出自《世说新语·假谲》。成语“望梅止渴”,比喻用空想安慰自己或他人。故事出自《列子·汤问》。成语“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音乐优美。故事出自《史记·孟尝君列传》。成语“鸡呜狗盗”比喻卑下的技能或具有这种技能的人。

故事出自《晋书·苻坚·载记》。成语“草木皆兵”,形容神经过敏、疑神疑鬼的惊恐心理。

故事见于《庄子列御寇》。成语“探骊得珠”,比喻写文章能紧扣主题,抓住要点。故事出自北宋苏轼《文与可yúndāng谷偃竹记》。“胸有成竹”,比喻做事之前已作好充分准备,对事情的成功已有了十分的把握;又比喻遇事不慌,十分沉着。故事出自《晋书·杜预传》。成语“势如破竹”,形容战斗节节胜利,毫无阻挡。故事出自明朝杨慎的《艺林伐山》。成语“按图索骥”,比喻机械地照老办法办事,不知变通;也比喻按照某种线索去寻找事物。

故事见于《庄子·秋水》。成语“望洋兴叹”,比喻要做某事而力量不够,感到无可奈何。

故事出自《左传·僖公五年》。成语“唇亡齿寒”,比喻双方关系密切,相互依存。故事出自《晋书祖逖传》。·“枕戈待旦”出自刘琨《与亲故书》,形象地写出了刘琨随时准备杀敌报国的决心。后来用作成语,形容时刻警惕敌人,准备作战。故事出自《史记·汲郑列传》。成语“后来居上”,往往指后起的可以胜过先前的。和汲黯说这话的原意,大不相同。

故事出自《吕氏春秋·自知》“掩耳盗钟”被说成“掩耳盗铃”,比喻愚蠢自欺的掩饰行为。

故事出自《晋书·祖逖传》。成语“闻鸡起舞”,形容发奋有为,也比喻有志之士,及时振作。

故事出自《史记·魏世家》。成语“抱薪救火”比喻用错误的方法去消灭祸害,结果反而使祸害扩大。

故事出自《庄子·秋水》。成语“邯郸学步”,比喻生搬硬套,机械地模仿别人,不但学不到别人的长处,反而会把自己的优点和本领也丢掉。

故事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成语“指鹿为马”比喻故意颠倒是非,混淆黑白。成语“守株待兔”,比喻亡想不劳而得,或死守狭隘的经验,不知变通。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则成语出自《史记·李将军列传》,比喻为人真诚,严于律已,自然会感动别人,自然会受到人们的敬仰。

成语词条:九牛一毛

成语释疑:九条牛身上的一根毛。比喻极大数量中极微小的数量,微不足道。

望梅止渴:原意是梅子酸,人想吃梅子就会流涎,因而止渴。后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

守株待兔:原比喻希图不经过努力而得到成功的侥幸心理。现也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

愚公移山:比喻坚持不懈地改造自然和坚定不移地进行斗争。

滥竽充数:比喻无本领的冒充有本领,次货冒充好货。

刻舟求剑:比喻不懂事物已发展变化而仍静止地看问题。

叶公好龙:比喻口头上说爱好某事物,实际上并不真爱好。

亡羊补牢:羊逃跑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

画蛇添足:画蛇时给蛇添上脚。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