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泊船瓜州教学反思【20篇】

“关爱生命,注意安全”,此话时常在我们耳边响起,开学吧小编今天为大家提供泊船瓜州教学反思,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浏览

5808

作文

243

《散文诗两首》教学反思

全文共 481 字

+ 加入清单

一、整篇文章的描写重点是莲花,作者从自家院子的莲花开始,写到了祖父赏莲,之后重点写了风雨中红莲的变化过程,主角俨然是红莲,那我把题目改成红莲好不好?(明确:不好,写红莲是为了写荷叶,写风雨中红莲的变化即荷护红莲,很自然就让人想起母亲爱护儿女的情感。歌颂母爱)

二、同学们说得言之成理,那既然如此,作者为什么又要花这么多的笔墨来写红莲,写三看红莲呢?下面我们就具体来看看红莲跟荷叶到底有什么关系,它们又是怎样牵动了作者的心?

让我们一起一看红莲,请同学们一起带感情朗读一下这个部分。

写红莲由菡萏到盛开,观察细腻。主人翁红莲首次登场。

心情:烦闷

环境:繁杂的雨声 浓阴的天

红莲:开满 亭亭

“一切景语皆情语”,写白花的凋谢,恰是自己心境的刻画。 (那一朵白莲已经谢了,白瓣儿小船般散飘在水面。梗上只留个小小的莲蓬,和几根淡黄色的花须。)白瓣儿散飘在水面,如浮萍,无所寄托无所依靠,看到如此景色,更添烦闷,无处宣泄。只是忽然之间,作者看到了什么啊?请同学描述一下她看到了什么:围绕亭亭鉴赏一下,想象一下是朵怎样的花。只是看到了亭亭的红莲,有没有让作者的心情好一点?仍是不适意!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语文老师作文教学反思

全文共 2491 字

+ 加入清单

作为一个语文教师,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我最大的感受就是通过写生活随笔,引导学生走进生活,才能让学生的作文充满生活的气息,富有时代的动感,才能让他们的作文以一种独特的面貌,与众不同的品质吸引所有的读者。

生活是一个浩瀚的大海,博大宽广,时时处处都有我们独特的感受,而不少同学的作文当中,我们看到的不是五光十色,丰富多彩,而是千人一面,千篇一律,我们不能说这样的作文不好,却觉得单调乏味。“文章合为时著,歌诗合为事作”。白居易老先生就曾提过这种观点,在我们进行创新作文研究的时候,我们更深刻的感受到这句话的含金量。

记得我第一次把写生活随笔这个作业布置给学生时,我得到的是一片惊呼:

老师,我们回家抄美文,写阅读笔记吧!”

“美文需要抄写,需要鉴赏,但我们也不能隔岸观火,岸上学游泳啊!随笔必须写!”

强硬的把作业布置下去以后,我发现孩子们交上来的作业几乎是一样的格式、一样的语调:“今天早上我起得很早(或很晚),吃过饭后,我去上学。”或“今天我上了一节美术课,比较快乐。”或“今天我不高兴,作业太多”……诸如此类,那么丰富的生活、那么有活力的生命在他们笔下演绎成这么干瘪的语言,这么乏味的描述,那不是生活随笔,那简直就是一个最无聊的记事本!

面对着这样的作业,再有热情的人也感到了寒冷,我不仅仅是失望,更多的是对自己的怀疑:这是学了六七年语文的中学生吗?这样的作业还有写的必要吗?是我错了吗?还是学生错了?我该怎么办呢?

深沉的思考,努力的探索,尤其是重新学习了语文课程标准后,我增加了信心,坚定了自己的认识:学生的写作必须从生活开始!因为生活才是写作之源!引导他们去关注生活,去感悟生活,是语文老师的重要责任!

于是,我试着走进他们的生活,观察他们的喜怒哀乐,引导他们去述说他们最想说的话,比如:发现哪个孩子课间的惊呼,我提醒他这种惊呼就是一种最真切的生活体验,是随笔中最好的素材;发现哪人孩子情绪不好,我就提醒他可以将这种烦恼诉之于随笔;发现哪个孩子因为爱到表扬而兴奋异常时,我就会下意识的去查看他当天的随笔中是否有比这个情节更重要的感受……我抓住所有

转瞬即逝的机会向学生表明:这就是生活,这就是随笔的素材,这更是我们写作之源!

我也在用最渴盼的眼睛,去寻找着学生随笔中的生活――几天来,张玉洁的恐惧、担心、侥幸、疼痛、让我如同身受身受:因为腮腺炎的流行,人人自危,每天的道听途说,都让她感到紧张、恐惧;接下来的日子里,她也开始发烧,于是她很担心,赶紧去村里医生那里求治,被排除了腮腺炎之后,我听到了她虽然疼痛却又十分侥幸的“谢天谢地”的祈祷;而接连几天的让她筋疲力尽,让她毫无神采,一天天肿起来的脖子让她的痛苦更加深重:她除了疼痛,还有怨恨,都是那个医术不精的郎中让她格外受苦,真是庸医害人!一字一句,一行一段,读着这样的随笔,我体验到了成功:生活随笔已经引导学生走进了生活。我看到了孩子们眼中的生活在丰富起来,我听到了孩子们心中花开的声音,在征得作者同意的基础上,我在班上将她的随笔当众朗读,让孩子们体味到作文其实很简单:那就是把自己最独特的体验、最深刻的感受写出来!

渐渐的,我发现孩子们的随笔越来越丰富,越来越精彩:从张丽娟的笔下,我看到了一个家境不算宽裕、父母又十分勤劳、厚道的家庭剪影;从姜美清的随笔中,我听到了他们

同桌俩在自习课上的窃窃私语;从于琪的随笔中我认识到了一个个足球明星;从王宇坤的随笔中,我感受到了他的困惑与迷惘,偏激与固执;而从王雪慧的随笔中,我读到了生活的尴尬:妈妈改善生活包了包子,让她送给奶奶,去了才知道那天是奶奶的生日,孝顺的父母竟在奶奶生日这天送去了人们在这一天最忌讳的包子(按我们当地的风俗,生日吃包子一年都

是受气包)……还说什么呢?孩子们笔下的世界早已经比我们眼中的生活更丰富了:那里面有真实的生活,还有他们独特的体验!

批阅孩子们的随笔,零星的写下一点自己的评价,是我觉得最美好的事情,但没想到,我又遇到了新的挑战――那天在我批阅的随笔中,我发现了这样的文字:“老师,为什么别人的随笔都有评语,而我的只是一个阅字?”“老师,每次发下随笔本,我最着急的是翻看后面,寻找你的评语!”这些语言让我何等的窘迫!但同时我更是一种欣慰

:孩子们已经发现了生活,他们愿意把他们的生活捧来与我共享,他们希望看到老师的评价,哪怕是三言两语,可是,我确实为难了:一个班50多名同学,两个班就是100多名啊!每天仔细地阅读他们的随笔已经是极大的工作量了,更何况要给他们每一个人才是写下自己的评语,而且,那评语必须让他们感觉亲切,觉得中肯,恐怕我真的是“春蚕到死”“蜡烛成灰”也完成不了的啊!虽然我感到了为难,但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的热情之火已经被我点燃了,我就绝不会让它暗淡。于是我在黑板上写下了这样的话:“见过一面就让你难以忘怀的人,肯定有自己最独特的地方,让你的文章用自己最独特的面貌出现,让每一个读过它的人都有一种与之交流的愿望,老师的评语只给那些最有特色的文章!”由于我的激发,学生的热情更加高涨,他们已经从对生活的简单的观察,细致的描述深入到对生活底蕴的挖掘、对写作特色的追求。

当初那些记流水帐的孩子,如今已经是毕业班的学生了,无论课业多累、生活多忙,他们都忘不了写生活随笔。很多时候,这本生活随笔已经成了他们最知心的朋友,与随笔对话,不再是他们的作业,而是他们心灵的宣泄,是他们忙碌生活中的修憩的小站。他们的随笔内容已不再是当初老师硬性规定的、学生勉强应付的二三百字,他们已经能洋洋洒洒的、淋漓尽致的描写出自己周围的生活,突出自己的独特感受,有个同学竟创了一天晚上写下七页的纪录。

学生们的作文更是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当初的言之无物到现在的文约意丰,从当初的优美词句的堆砌到现在的直抒胸臆,从当初的改头换面的抄袭到现在的力求“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的特色追求。体味着他们的变化,我总有一种非常感:这也许是做母亲的对孩子的偏爱吧!

感谢生活,赐予我的厚礼,感谢生活随笔,记录下孩子们成长的足迹,引导孩子们走进了生活,走进了生活中的写作!

[语文老师作文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写植物作文教学反思

全文共 537 字

+ 加入清单

第一单元教学大纲建议学生亲自种植凤仙花,让学生在种植的过程中通过观察、纪录了解绿色开花植物的生长。(凤仙花的生长周期是4个月的时间)。

在这个单元进行前我总觉得空洞的说教材是在纸上谈兵,也是在浪费学生的时间,虽然我会在理论上告诉了学生植物生长变化的过程,以及植物根、茎、叶各部分的作用。但坐在下面的学生,感兴趣的又有多少人呢?于是我决定亲自种给学生种种看。四处打探凤仙花种子终于在学生中间得到了。从家里翻出废弃的几个塑料花盆,楼下挖点土,种植的条件具备了。搬上课堂学生可轻易地了解种植的过程。

《种植我们的植物》这一课,我不仅让学生掌握了种植植物的方法和步骤,布置课后让他们回家后亲自种植看看。课堂上学生的活动氛围非常活跃,早就蠢蠢欲动想自己亲自播种,可是我却压制学生对播种的好奇心,将播种的方法等一系列要注意事项束缚了孩子们的思维方式,让他们中规中矩的按照我设计的方式进行播种实验。播种完后为了更好的观察种子在土壤中成长过程。学生的反应和积极性被束缚起来,学生的思维被圈牢,教学效果并没有达到预期。

老师不应只是传授方法,引导学生帮助学生解决疑惑的难题,而应该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探究得出自己的结论,老师最后概括总结学生的结论,得出正确科学观点,这才是最终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3:体育课堂教学反思作文

全文共 710 字

+ 加入清单

在理解的基础上尊重、融合到孩子当中,我认为那是最好的教育。只有尊重才可能保证对学生的赞扬和鼓励;只有融合才能得到孩子更多的信任和赞许。在小学学习环境中成长的孩子,他们的思维非常的开阔,对课堂中老师的提问,他们有着许多不同的回答,有的答案非常符合我们的问题;有的答案对不上号;有的答案甚至是个笑话,面对这些我总是采用不同的方式来赞扬和鼓励他们,我相信所有的答案都是孩子们经过思考的,他们的回答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和肯定,这要我们采取不同的教育艺术,多加鼓励和肯定,相信不久的将来,你的问题一定会有更多精彩的答案。

游戏是体育教学中运用的比较多的教学方法之一,尤其在低年级的课堂教学中采用的更加突出,为了更好的调动每个孩子的学习热情,我每次都融合到游戏中,比如:人、虎、枪的游戏,开始我很喜欢把孩子们定为一队,我是另一队来集体参与游戏;在大渔网游戏中,我有时当渔网,有时当小鱼来组织游戏;在各类比赛的游戏中,总帮助孩子们想一些方法来激发小组的积极性,不管孩子取得怎样的成绩,我都和他们一一击掌祝贺,让孩子们从成功的瞬间起就感受乐趣。

我的理解、尊重、融合得到了回报,记忆最深的事是最后的一节体育课上,当下课的铃声响后,我宣布下课的同时,告诉孩子们这是本学期的最后一课,孩子们都不让我走,二十多个孩子一一和我拥抱后,我才离开,那一刻我很快乐!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学生好好学习的愿望,无论如何不要把这种内在的力量消失。缺少这种力量,教育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理解、尊重、融合从成功的瞬间起就留给孩子,相信我的坚持,孩子们在体育课堂教学中会获取更多方面的成功和快乐.

[体育课堂教学反思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4:英语作文的教学反思

全文共 2151 字

+ 加入清单

在实际写作过程中,有的学生感到无从下笔,即使能写,也仅仅是简简单单的句子;有的学生甚至对英语写作望而生畏,消极应付;总体上学生存在严重的英语表述上的困难。写作能力不高主要表现在:母语影响、词汇量少;单词造句、搭配不当;不懂句型、语法不通;信息不全、条理紊乱;语言连贯性差,缺少锻炼;缺少整体的谋篇布局和前后呼应。因此,如何有效地改进英语写作教学,结合自己的教学心得,我认为,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可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扩展语言输入,奠定写作基础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它具有一定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它的结构应是:词—句—篇。“词”是基础,“句”是过渡,“篇”是则是目的。整个训练遵循“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不断提高。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我在日常教学中,尝试了“词、句、篇”三步曲的写作教学。在教学中做到 “教、学、用”三者的统一。

(一)巧记单词

书面表达需要一定的词汇量,学生书面表达时容易忘记单词或把汉英词汇等同起来。因此,要求学生坚持每天听写、默写、循环记忆单词,掌握巩固词汇。还要求学生给出与单词有关的同义、近义、反义和词形相似的词,使词汇量得到最大限度的复现。

(二)用词造句、连词成句

造句是英语写作中极其重要的一环。可以说,会造句就会写作。要学会造句,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1、熟练记忆词汇和短语

这个环节是最基本、最重要的。记忆单词和短语时,可以从五个方面入手:词性、拼写读音、意思、用法。抓住了这一点,就像打好了万丈高楼的地基。否则,写作就无从谈起。

2、熟练记忆各种句型和结构

在牢记词汇和短语的基础上,还要记忆各种句型和结构,为造句进一步打下坚实的基础。像There be / How many / How much / be+adj / be+V-ing / make sb. do sth /plan/wish/hope/want to do sth.等句型和结构。在表达某个意思时,注意让学生尽量使用学过的结构造句,不可随心所欲地造出汉语式的英语句子。

3、掌握各种时态及语态的含义和用法

要写出一个英语句子,就要明白时态和语态。也就是说,谓语动词使用什么形式。这就要求学生对八种常用时态和两种语态非常清楚。因此,熟练地使用各种时态语态对于造句尤为重要。

4、掌握句子类型和成分

简单句的五种基本句型是句子类型中最基本的型式,每个英语句子都是以它们为模型写成的。掌握了它们,适时引导学生扩大句式,鼓励学生利用课文中的句型造句。另外还要训练学生“一句多译”的能力。有时候,拿到一个中文句子,可能不会译,这时,就要想办法,换成其他的表达方法,迂回曲折,达到目的。通过这样的训练,可以增加学生的多渠道的语言思维,提高应变能力,从而避免“中国式”的英语。

(三)连句成篇

此项训练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把语法项目、教材内容和文章体裁有机结合起来的能力。

1.要求学生仿写。掌握在英语学习中所学到的连词。只有连词才能把句子连成语篇。

八年级所学课文都有一定的篇幅,老师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可要求学生用所学过的短语和句型,用自己的话把课文的基本内容简要的表达出来。如在教授八年级第二单元阅读理解,说明篮球的发明者是谁?是在说明情况下发明的。在老师的帮助下,学生可以吧短文改编为对话的形式展现出来。这样既吧学生的读、说的能力和写的能力同时训练了。也大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兴趣

2.列出提纲,引导学生写作。

引导学生书面表达有许多形式,教师要从学生“学”的角度来设计教学活动,使学生的学习活动具有明确目标,并构成一个有梯度的连续活动。我首先采用给出文中的关键词或短语,整理素材和文章要用到的信息和关键词。帮学生做好铺垫和理清思路,让学生的大脑里有东西,这样学生才有可能写出东西来,帮学生树立信心,克服心理恐惧,从写作中获得了成功的快乐,树立了写作的信心。

3.注重平时的词句积累

鼓励学生收集好词好句,以便于在写作时能信手拈来。

二、进行有效指导,扎实写作训练

1.巧设课堂,限时作文

训练时当场发题,促使学生瞬间接受信息,快速理解信息,迅速表达信息,提高实际应用和应试能力。这一步是关键,也是学生的难关。首先必须使学生明白书面表达题既不是汉译英,也不是作文,不可任意发挥,要求的是将所规定的材料内容经整理后,展开思维,目的在于考查学生运用所学英语知识准确地表达意思的能力。必须要求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牢牢记住以下口诀:“先读提示,弄清要点与格式;时态语态要当心,前后呼应要一致;句子结构和搭配,语言习惯莫违背;文章写好细检查,点滴小错别忽视。”学生明确目的并掌握要领后,要严格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业。训练的初级阶段,每次时间可放宽一点。随着学生写作能力增强,时间相应缩短,逐步做到20分钟内完成任务,决不能养成拖拉的坏习惯。

2.优化习作批改,及时讲评

作文的批改与讲评是写作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其重要的一个环节。由于班级人数多,批改的工作量很大。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动手参与,互相评改。由于学生之间的了解更深刻,他们之间的相互交流往往能收到很好的效果。而当学生意识到教师并不是他文章的唯一读者时,他们会更认真地写好作文。因此,让学生相互传阅和批改作文不仅增加了写作时的真实感,更重要的是,能训练学生的语言意识和语境。

展开阅读全文

篇5:作文教学反思:作文教学之我见

全文共 1154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是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和依据。在工作中认真感受,不断反思和总结,是提高作文改革效果的关键。下面是小编为你准备的作文教学反思:作文教学之我见,希望对你有帮助!

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说过的:“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树口十”,每个人都有着与众不同的特征。因此,不同学生的作文,应表现不同的内容和个性特征。个性是文章的灵魂,写作是思维的完美与能力的提高,是个性不断发展的过程,是用自己的语言表情达意,是个体的荣观行业以及差异与色彩。写作是作者主观情感抒发,是个性化的精神劳动,好文章往往是因为捈抹了个性的色彩,个性是文章的真正价所在,有了个性,文章便会闪耀出崭新的光辉。

一、体悟人生,走进五彩斑斓的生活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真实地再现生活的底蕴,真诚地拥抱生活的亮丽,所渭“真实”就是以自然的心灵之眼,观察生活的原貌,不但看到生活的“向阳面”,而且也注意到生活的“阴暗面”,不但面对生活琐屑的表象,而且也透视其间深蕴的生活真谛和本质。“真诚”就是反对先入为主的给学生外加一种“标准”的情感取向和价值尺度,并以此来“衡量”和“匡正”生活,导致虚假地作文,甚至虚假地做人,写作的情感方式说到底是作者的生活方式,把矫情伪饰的杂质过滤掉,把法然大气和硬朗讽喻留下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抒写万物灵性,进一步体悟生活,从中受到启迪,接受审美教育,这才是学生写作的价值所在。

二、放手作文,把写作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作文是个体精神劳动的思维结晶,学生在作文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是不需置疑的,他们拥有作文的主动权也是天经地义的。(心得体会 )我们提倡自由作文,给学生的思维“松绑”,少些束缚,为他们创造宽松的写作环境和愉悦的构思心境,使学生不受清规戒律的约束,畅所欲言,写自己的作文,走自己的创新路。我们主张放手作文,鼓励学生在利用业余时间,踊跃投身图书世界,撷取文学营养,奔向大社会、大自然,去拥抱生活的真谛,以丰富知识,拓展视野,增长才干,让他们全凭自己的意愿、喜好去抒写生活,评说是非,在广阔的时空里,自由驰骋,写出富有个性的好作文。

三、弘扬个性,表现人性的精髓

个性化的创造是作文的亮点所在,而每个习作者都是有血有肉、有灵性、有个性个体,作文应该展示人格魅力,表现人性精髓。作文有了个性和人格,就有灵性、有生命。优秀作品之所以感人至深,那是因为它洋溢着浓郁的个性色彩,充溢着感人的人格力量,作文要张扬个性,就是要理直气壮地表现“自我”,写出自己个性化的文学才思。

总之,作文要杜绝“美丽的谎言”的编造,远离虚情假意的造作。应该教育学生走出不必要的束缚,用自己的笔管,抒写五彩斑斓的生活,启迪读者进一步体悟生活,受到思想教育和审美熏陶,在作文的磨炼中,不断发现自我,完美自我,让青春与佳作一起焕发生命的光辉。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初一作文教学反思参考

全文共 2070 字

+ 加入清单

执教一个半学期以来,最让我头疼的问题就是学生的写作水平没有多大的提高。经过多次与老教师交流,以及自己工作之余的学习钻研,我对作文教学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现反思如下:

一、 认清学情,夯实基础,不盲目追求作文形式。

从我所任教的两个班的学生作文水平来看,大部分学生基础不扎实,存在着句子表达不通顺、用词不恰当、词汇积累太少、选材较狭隘、立意不高等情况。因此,作文练习不应该追求字数和技巧,而要立足于强化用词造句的训练、拓展阅读面。

写文章最基本的就是做到“文从字顺”,为此,在每天的作业中加上“造句”这一项,由科代表选择难度适中的1~2个词语造句。把句子写通顺了,表达的基础才能提高。

更重要的工作是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在两个班中,我组织学生创建班级图书库,鼓励学生多读好书,读文学作品,并给他们介绍《读书笔记8种方法》和《读书三种方法》等。多读还要多写,鼓励学生勤写读书笔记,准备定期举行班级优秀读书笔记展览和名著电影欣赏。另外,组办班级文学兴趣小组,定期交流,推选出优秀作品向学校《绿洲》文学社投稿。试图通过一系列活动把阅读引向深处。

二、 解放教学思想,还学生更广阔的写作空间。

新课程呼唤作文教学的开放,指出“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

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为学生的自主写评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然而,繁杂的作文教学程序、陈旧的作文教学内容、单一的作文教学方法、一成不变的作文评改方式——这些是不可忽视的传统的束缚力量。如何突破传统,取其精华、取其糟粕?这是我反复思考的问题。

1、 解放老师的教学思想。

想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必须储备一桶水。客观条件对学生

创造力的束缚是显而易见的,但这是教育普遍存在的现象。假如老师的教学方式也是单一陈旧的,那么我们就等于在制造教育成品,而不是在创造人!工作虽繁忙,但还要以学习为主。多借鉴名师的经验,多与老教师交流,多读书。

在借鉴余映潮老师的方法后,我尝试了这样的作文批改方

式:小组合作。

第一步:交换找优点,评价闪光点,写出主要内容,概括大意。 第二步:再交换挑毛病,指不足(比如错别字,病句等)。 第三步:本人小声读文,动情优美处,大声的读,后品味反思别人的评价,结合自己的感受,对自己提出中肯的建议。 最后,交流心得。每组推一篇美文大家共赏,由作文负责人(苗甜甜)根据各小组记分,上交。由老师根据各小组的情况,找出优缺点,并概括不足(共性的东西),思考下一次作文要求及目标。

经过这样一改动,学生的作文课上,以小组为单位,全部动起来,全身心积极投入,每位同学至少读了三篇同类的作文,又听读了6篇美文,不论从听觉、视觉上都获得很大的收获,相对以往单一,枯燥的形式,学生的积极性,大大提高小组之间的凝聚力。

2、 还学生更广阔的写作空间。

(1)、让他们亲近大自然,走进社会,丰富他们生活和精神世界,在生活实践中获得更多的人生感悟。

抓住每一次人性教育的机会,让学生关注时事,写相关的周记。比如学期初,跟学生讲今年春节的雪灾,让他们周末回去利用电视、网络、报纸等形式关注灾区的情况,体会人间冷暖。

(2)、让他们勤于思索,乐于想象。

抓住每一篇课文的闪光点,让学生写读后感。比如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课,让学生写《从小学到初中》等类似的短文,让他们抒发自己的成长体会。

(3)、让他们学会用自己的眼睛和心灵去感受、体验,“我手写我心、我笔抒我情”。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引导他们从三点一线的单调生活中,体会成长的快乐。布置《成长的烦恼》、《成长的快乐》等作文题,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心灵成长。

(4)、提供优秀的视听材料,给予学生足够的视觉刺激和听觉刺激,还要引导他们“于无影处见有影、于无声处闻有声”。

给学生观看一些人性教育的电影,让他们写观后感。比如看了《跑吧,孩子》这部电影以后,他们很多在观后感中都感叹自己的幸福生活,增加了幸福感,学习就更加有动力了。

3、 开放写作内容。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有创新活力的,应尽可能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需求,并能够根据社会的需要不断自我调节、更新发展。”作文教学更是如此。

为此,在阅读教学中充分挖掘习作资源,实现阅读文本的超越,是开放写作内容一个较可行的途径。如补写(补写背景、补写结尾、补写文中的空白点等)、改写(改变体裁写,改变人称写,改变时空写等)、仿写、扩写、缩写等等。在阅读教学中开发学生感兴趣的习作资源,创出习作教学的新洞天。

如学生续写《皇帝的新装》,展现了他们无穷的想象力和天真的思想;改写《丑小鸭》,体现了他们唯美的童话情结。

通过这些写作活动,我发现其实学生的创造能力不是我想象的那么差,关键是如何去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让他们在写作中表现自己,

获得成就感。只有有所获,有所得,学生才会有兴趣,进而才有动力。当学生的写作有了源源不断的动力时,我的教学也就成功了。

这些尝试只是初步的,也需要时间不断的关注教学成果,不断的反思,才能进一步完善。

[初一作文教学反思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搭石》教学反思作文

全文共 513 字

+ 加入清单

首先,我关注了学生多种方式的阅读。上课学生听老师范读课文,整体感知了课文内容,初步了解了搭石风景的亮丽。接着,我又引导学生通过默读、自由读、感悟读、齐读、背读等多层次、多角度地读,充分地接触文本,在阅读中感悟美、欣赏美,突出了教学重点。同时,通过重点段的品读,又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家乡这道风景的亮丽。在整节课我注重了对学生关爱他人美好情感的熏陶和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引导。比如在过渡语、小结语、评价语和激情语中潜移默化的渗透。学生情感与文本产生了共鸣,感受到乡亲们浓浓的乡情。

二是加强了说写训练。课文中多次出现假设句子。教学中,让学生初步了解了假设句子的意义,然后仿照课文中的句式说身边的美,进行说写练习,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语言内化与表达。

三是注重传授学习方法,揭示学习规律。在本节课教学中,我不光引导学生了解意思,也提示理解的方法。如在理解重点词“协调有序”时,学生通过课前预习了这个词的本义,我又引导学生说出了这个词的引申义,即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思,然后再联系上下文理解这个词用得准确。又如:在开课伊始,让学生边默读课文,边思考,边画句子,边理解,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有掌握了一种很好的阅读方法。

[《搭石》教学反思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学会生存作文教学反思

全文共 851 字

+ 加入清单

学会生存》是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口语交际课,教材安排这次话题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学会生存,学会自我保护的本领,培养学生用列举实例表达自己的观点。

上完后,第一感觉是孩子在交流过程中的语速过快,提问的问题没有价值,是值得深思的,我就仔细分析了学生现存的原因有三:

1、对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情感估计不足,在布置前置性作业的时候,教师忽略了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以至于孩子们在谈论后交流时涉及的面就太窄,思路不够广。设计如下:a、你遇到、听到、或从电视、报纸等媒体上了解到的有关自我保护的事情。b、读综合学习中《智慧之花》想到的。c、从电视上看到或者听到的别人是如何进行自我保护的。d、我们可能遇到哪些危险或灾难?应该如何应对?学生课下都做好了充足的准备,查阅了大量的资料。我要求学生分成小组的形式来讨论,结果有些学生不喜欢参与到其中去,或许是孩子们过于紧张,导致个别的学生不敢发言了。学会生存,是一个内容很广的话题,包括的范围很大,学生可以从生活方面入手,可是孩子却仅仅限于走丢,迷路,溺水,地震、火灾、遇见歹徒等等,学生的思路没有更深层次的。

2、教师的语言过于单一,没有什么特色,鼓励和评价的时候忽略了学生的想法。其中有个学那个在讲述自己在迷路的时候,如何解决问题的,教师没有及时评价,而是一句话带过。

3、对教材的把握还不够深入,过于注重教材,而忽略了教材的工具性,忽视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

4、总结时,设计了一个环节: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懂得了什么?自我感觉跟前面的有点重复。

5、前面布置的作业改为:对于“学会生存”这个话题,你想说什么?相信孩子们会给我更多意想不到的精彩?

对于这节课我也有满意的地方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说:

1、积极的参与到学生中,对学生的发言及时作出评价。

2、落实了本堂课的教学目标,让学生知道一人在家遇到事情,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去应对,不如说煤气泄漏,骗子等等。

3、把课堂还给了学生,让学生能够大胆质疑,对学生的某个话题全班进行讨论,让学生爱上口语交际,努力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教学反思

全文共 886 字

+ 加入清单

从事初中作文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厌烦写作文的现象非常普遍。造成厌烦心理的原因很多,也很复杂。但分析起来,根本原因还在教师身上。教师学是否高、艺是否精、业是否有道、品是否端正、责任心是否强?往往就决定了学生的兴趣和爱好的方向和程度。为此,解决学生的厌烦心理,首先要从教师入手。

(一)敬业精业,授课精彩。要努力认真钻研教材,精心构思、设计课堂环节,力争每一堂课都是精品。让学生感到听老师讲析作文或课文就是一种享受,以自己全身心地投入来感染和引导学生。精湛的艺术,高尚的品格,本身就具有极强的吸引力。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在这种氛围中逐渐萌发对文学、对写作的兴趣。

(二)教师下水,现身说法。身教胜于言教。教师的一举一动,比千言万语还要有说服力和感召力。长期的作文教学中,凡是要求学生写的作文,我都坚持与学生同题写作,平等研讨,共同修改。本人的写作水平也有了较大提高,在省级、市级各家报纸、杂志发表诗歌、散文、消息、通讯百余篇。更重要的是,我的这种做法使学生感到写作不再那么难,作家也不是高不可攀。“作文其实就是写身边的人和事,抒发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好的作文必须要有独到的思想和艺术见解。”学生对作文一旦有了全新的认识,就会彻底打消畏难、厌烦心理。

(三)典型引导,正面鼓励。对学生要多鼓励、多表扬,不说打击和挫伤学生积极性、自信心的话;不做打击和挫伤学生积极性、自信心的事。坚持多从学生的作文中找评析范文,不求完美,但求有独到之处,力争每学期绝大多数学生的作文都有被选做范文的机会。同时,注意在学生中培养写作爱好者。本人所教学生中有多名在省、市级中学生征文竞赛活动中获得一、二、三等奖。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学生的写作成就鼓舞了其他学生的写作热情,许多学生纷纷表示,也许将来我也能成为一名作家。继而实现了教师教得顺手,学生学得轻松的喜人局面。

总之,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对语文教师的要求也更加严格、全面。需要教师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更要有对教育事业、对学生赤诚的爱。很难想象,一个对现实生活冷漠、对学生漠不关心的教师会写出情真意切的作品,会培养出品格高尚具有良好素质的人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我的自传作文教学反思

全文共 1467 字

+ 加入清单

从写作对象来说,《我的自传》是自传体作文,是以写人为主的文章。不过,这个人物不是以往写人文章中的人物,而是自己,写人的手法在这里都可以应用。但是,想把这个“我”写好,却不像其他写人作文那么简单。

自传体作文要写出一个真实的、活生生的“我”,这个“我”,应该是生活中自己的真实样子,而不是与生活中不一样的我。写出来的自传要让人看了以后,知道那就是你,完全真实的你,而不是陌生的别人。为了帮助学生认识自己,在教学这次习作之前,我就布置学生回去做了预习,认真回答以下的问题:

1、我是谁?(姓名、性别、年龄、家庭情况介绍)

2、我长得怎么样?(身高、外貌、体形)

3、我的性格是什么样的?

4、我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

5、我的学习成绩如何?对学习的态度如何?

6、我有什么快乐?烦恼?

7、我的优点、缺点是什么?这些优点、缺点带给我什么影响?

8、我的理想是什么?怎么会有这样的理想?

9、别人(家人、老师、同学)眼中的我是什么样的?

10、在我成长的过程中,谁对我的影响最大?

11、哪些事情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2、有什么事促使我在某一方面有了改变?

13、你的成长过程中有哪些重要经历?(可请父母、爷爷奶奶等亲人帮忙回忆)

有了这样的材料在手,学生就有了可供选择的素材,除了第1个问题,剩下的哪个问题展开来写都能有很多内容可以写,学生就不愁没有材料,也不会不知道写什么了。不过,素材多了,又面临一个选材的问题,什么样的素材最适合用于这篇自传体文章?什么样的素材更重要,更具有表现力?这都是需要认真考虑的。指导学生在作文中要表现出自己的鲜明个性,就要在选材上运用准确的事例生动地表现出来,能在众多的材料中学会取舍。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强调学生不能记成流水账,以免有些同学把预习所回答的问题串连起来成一篇文章。自传中一要有事实,自传不是简单的记人,我们的个性特点、精神风貌、生长经历都要在自传中体现出来。我注重引导学生写出事实,写切身的体会、真实的活动,这样让文章生动、充实,这是这次习作成功与否的关键。

课堂上写作学生一下子不习惯,所以完成的情况不太好,相当一部分同学都没有完成。也跟学生平时写作速度慢有点关系,写作速度的训练在要以后的作文中加强。

在学生互评习作和全班修改作文这两个环节上做得不够到位,可能是因为学生平时缺少训练,一下子没有适应这种情形,也由于我没有灵活地引导,这个环节有点流于形式。

从学生交上来的作文来看,这次作文教学取得了一点小成功。在取材上,有的写自己的缺点优点和这些优点缺点带给自己在学生、生活上的影响;有的回忆了自己童年时代的趣事;有的写了父母对自己的关心和自己的打算;有的写了与同学之间的相处对自己的影响;有的写了在街上看到小乞丐后自己的想法和改变;有的回忆了生活中影响自己比较大的事;有的谈了自己的理想;有的谈了自己是如何喜欢打乒乓球的……总之,从内容上来说,不再像以前的作文那样单一。以前老赖着不交作文的同学都把作文交上来了,写的内容虽然还是不够具体,但是真实;语句也还是不够通顺,但是我起码知道他想表达什么。平时绝大多数写“搭架子”作文的同学这次的作文都言之有物,虽然在具体生动上还欠缺为火候;平时写作还算比较可以的几个同学这次的作文也是表达得更加富有真情实感。不过,这次的作文也存在一些问题,最明显的是开头和结尾过于雷同。因为我在课堂上举例讲了开头可以介绍自己的姓名、年龄等内容入手,而结尾可以总结一下自己,所以不管写什么内容的同学,都套用了我所举的开头和结尾的例子。从这里可以看出,学生自主高效地完成一篇习作还是有待努力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幼儿教师教学反思周记

全文共 542 字

+ 加入清单

本次活动是利用我们平时普通的实木梯子平放在两条长凳子上,孩子们非常喜欢,尤其孩子们一个个的从上面成功的通过,这不仅发展了幼儿的平衡能力,也锻炼了孩子们的胆量,培养了他们不怕困难,勇敢向前的品质,还给孩子们带来了快乐的体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出4-5岁的幼儿能在较窄的低矮物体上平稳地走一段距离。老师在设计本次活动中是从简单到难的过程循序渐进,老师先做好示范,讲清楚游戏规则,再让孩子们一个一个地从上面走过去。针对个别胆小的孩子,何老师会在一旁鼓励并手牵着孩子走过去,第二次在玩时就能自己独立的走过去了。再后面增加难度环节中老师还鼓励孩子们自己想办法通过,有些孩子看着梯子已经调整了高度,怕在上面走会摔下来,就双手双脚并用的过去。有一个小男孩刚走了两步不小心掉下去了,在老师的鼓励下他自己勇敢的爬起来重新来一次。游戏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幼儿喜欢游戏,在游戏中身心愉悦,更容易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在此次游戏中孩子们自己尝试了平时不敢做的事,通过游戏孩子们知道了遇到困难也要努力克服,勇往直前。小朋友之间要相互合作,相互鼓励,体验了体育游戏带来的乐趣。

我觉得还这样的活动中还应该加强老师和孩子们的互动,时刻关注孩子的动态,根据孩子们的表现情况及时调整活动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教学反思

全文共 1988 字

+ 加入清单

人总是在衰老的过程中看到自己的成熟,而我,还不衰老,所以不成熟也是应该的,初中作文教学反思。但是,直到现在,我认为,在作文教学中我也许还只是一个门外汉。我对我的同行经常如是说:语文这行当力,颇让人有些手足无措的竟是作文的教学。我那样说着的时候只是一脸的坦诚和无助。

也许,写作就源于一种冲动吧,即是说激情是写作的动力。激情决定了学生能否进行写作,比如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摸索到了一些学习的诀窍,如果把它表述出来与同学们交流,至少能对同学们有所启发,对自己方法的改进也不无裨益,可真正能这样做的仅是少数。又如我们的师父常说,老师在教授完一篇课文之后往往会又一些新的想法,或者探索,如果能把它写下来并坚持这么做的话,一定大又长进。听着他这般述说时,我竟又几分惊奇,因为于我说来,上课之前倒还有着某种激情的话,一节课两节课下来,除了偶尔瞬间的反思,大抵松弛÷懒散,所以一直以来我就如蜗牛的爬行。究其原因,不一定是他们不会写,不一定是我们不会写,而是没有意识倒自己需要去写,应该去写,即没有写作意识。没有意识,谈何写作的激情,写作的冲动呢?

当务之急,是要培养一种写作意识,或者说写作的激情。有写作愿望,但没有具体的生活作依托,这种激情也只是一种毫无现实根据的冲动,只有立足于现实,立足于生活,才可能产生除锦绣文章来。“文生于情,情生于哀乐,哀乐生于治乱”,一个人深入生活的程度究决定了他是否会产生写作激情。如果鲁迅先生没有对旧中国社会生活的实际真切体验,没有对中国社会诸多矛盾÷弊病产生原因的苦苦探索,没有改变这种现状的迫切心情何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他是绝不会拿起笔来改造社会的。一切作家之所以要去深入生活,体验生活,除了可以积累素材外,更主要的原因就是感受生活的脉搏,让生活去碰撞,激发自己的写作激情。

我想倒了已故语文教育家黎锦熙先生提出的作文教学的观点“日札优于作文”,日札就是修养日记和读书札记。我的语文老师历来推崇周记(或者日记)可以理解为是它的一种变式,我们似乎也需要这样的理论支撑。我始终认为周记(或者日记)应该成为学生尝试各种叙述的一个平台:在内容上,可无所不写;形式上,叙述描写抒情议论随意选用。这种没有精神压力和文法顾忌的写作一旦养成习惯,在量的不断积累下,定会有质的飞跃。许多大文学家就都有写日札的习惯,不但增强了笔力,还以此为素材创作了许多文学作品。

哈佛有句名言: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形成习惯,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在我们的作文教学中,应该大力提倡和督导学生不间断地写周记(或者日记)进行这种自由地写作,学生会养成一种用文字来表情达意的习惯,并将有利于他们去发现和捕捉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可能引起思索或争议的事件。有话可说,就有了写作的冲动。刚开始尝试着用文字表情达意时,也许不能很准确地把所想所说都准确地表达出来,这种词不达意的现象只是因为对文字的陌生。坚持下去,待对文字熟悉了,驾轻就熟了,作文实在是一件小事。我们对作家的钦佩,很大以部分源于他们说出了或者说着我们想说的话。当表达成为一种需要,成为一种意识,如果我们学生能用自己的激情去写作,一定也能弹奏出时代的强音。当然,这肯定需要一个艰苦卓绝的过程的蜕变,就像蛹化蝶一样,但我们应该去期盼那些美丽的蝶的出现,那将给我们一个缤纷的世界。

我在从事初中作文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厌烦写作文的现象非常普遍。造成厌烦心理的原因很多,也很复杂。但分析起来,根本原因还在教师身上。教师学是否高,艺是否精,业是否有道,品是否端正,责任心是否强,往往就决定了学生的兴趣和爱好的方向和程度。为此,解决学生的厌烦心理,首先要从教师入手。

(一)敬业精业,授课精彩。要努力认真钻研教材,设计课堂环节,力争每一堂课都是精品。让学生感道听老师讲析作文或课文就是一种享受,以自己全身心地投入来感染和引导学生。精湛的艺术,高尚的品格,本身就具有极强的吸引力。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在这种氛围中逐渐萌发对文学,对写作的兴趣。

(二)教师下水,现身说法。身教胜于言教。教师的一举一动,比千言万语还要有说服力和感召力。在这一点上我做的不够好,我准备在以后的教学中弥补这一点。

(三)典型引导,正面鼓励。对学生要多鼓励、多表扬,不说打击和挫伤学生积极性、自信心的话;不做打击和挫伤学生积极性、自信心的事。坚持多从学生的作文中找评析范文,不求完美,但求有独到之处,力争每学期绝大多数学生的作文都有被选做范文的机会。同时,注意在学生中培养写作爱好者。

总之,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对语文老师的要求也更加严格、全面。需要教师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更要有对教育事业、对学生赤城的爱。很难想象,一个对现实生活冷漠、对学生漠不关心的教师会写出情真意切的作品,会培养出品格高尚具有良好素质的人才!

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同学生一起练笔,这样才能在思考中进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关于春天来了的作文教学反思

全文共 1222 字

+ 加入清单

春天来了”是三年级第三单元的习作练习。为上好这次习作,我在课前带领学生走出教室,来到田野边,来到东方广场寻找春天,学生在游玩过程中兴致勃勃,边看边记录,还不停地相互讨论。回来后,先请学生交流自己课前摘抄的描写春天的优美词句。然后说说在大自然中的所见所闻所感,学生都能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而且由以往的不知从何说起变得滔滔不绝,课堂气氛相当热烈。在交流的基础上学生作文时就十分轻松了。由此,我感受很深。

一、走出课堂四十分钟

课前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去发现春天,去感受春天,去体验春天,把习作与学生的生活体验紧密结合,言为心声,学生只有切切实实走进生活,走进自然,用自己的眼去观察,用耳去倾听,用手去触摸,用心去感受,才会有自己的发现和体验,有了这种发现和体验的快乐,表达的愿望才会激发出来。

二、走进春天的语言世界

我设计了一个课前的“开心词典”活动,学生搜集很多描写春天的词语和句子,抄在开心词典上,上课时,让学生充分交流开心词典上的词句,“春风拂面;花红柳绿;春雨,像春姑娘纺出的线,轻轻地落到地上,沙沙沙,沙沙沙……学生收集的词句相当丰富。学生在和自然的亲近中感受到了春的信息,在交流这些词句中又一次领略了春的美好。

三、走进学科融合的新境界

“诗画同源”,确实绘画和写作在很多方面是相通的,绘画和写作都需要观察,选材,构思,布局,都要表达出自己的感受,学生到自然中去观察春天之后,让他们先把自己观察的春天画下来,这为学生的作文提供了一个凭借,降低了习作的难度,画的过程已经是学生把自己观察所得进行思考、表达的过程,眼中景已变成心中情倾注在画笔上。一幅幅色彩明丽的图画描绘出了孩子们眼中的春天,心中的春天。再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时,可以说是用语言进行二次创作。

这节课也存在一些明显的问题。

一、教师要与学生融为一体

我精心设计了一些导语。如:杨柳绿千里,春风暖万家。春天刚刚来的时候,脚步轻轻,若隐若现,羞羞答答,躲躲藏藏……等等,语言确实很美,但是感觉和学生有距离,说的时候像在背台词,没有和学生自然交流的感觉,因而缺乏童趣,师生没有融为一体。

二、学生的发言不是自己真情的流露

虽然课前学生去亲自体验了春天,但是从学生的发言来看,多数学生谈的是自己印象中的或从书本中看到的春天,而不是自己去发现的春天,原因何在呢?我想,一方面和老师的语言创设的交流氛围有关,没有激发学生表达自己发现的春天,另一方面,过早地交流积累的好词佳句也起了一个不好的导向作用,学生以为只要用上那些词语,说的像那些句子一样就好了,而不是说自己看见的,感觉到的春天,不是自己心灵的自然流露。我想,学生在说自己发现的春天时,不要给孩子任何限制,任何暗示,就让他畅所欲言自己的发现和感受,相信每个孩子都会有话可说,每个孩子的感受都会与众不同。在大家充分说的基础上,再交流好词佳句,引导学生把自己看到的春天也用优美的语言表达出来,学生的情感一定能更好地调动。

[关于春天来了的作文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2024最新高一语文月考教学反思

全文共 838 字

+ 加入清单

2015年4月高一月考已经结束,学生成绩也已揭晓,根据我们3班学生实际,结合学生的成绩,针对语文学科的具体特点和试卷的具体分析,现反思如下:

1 应重视学生基础知识的训练。根据新课标的具体要求,现行的语文试卷虽然基础知识分值减少,但仍然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成语题、病句题和同义词的辨析,学生在这次考试中失分较多,尤其是语言表达的两个题,得分尤其低,其原因就是学生进入高中之后,还不是太清楚高中基础知识与初中的区别,以及考试需要注意的答题技巧,所以下一步学习的重点就是加强学生这一方面的训练,力争使学生基础知识这一方面的不足得以改变,向好的方面转变。

2 应该加强学生规范答题的指导。通过认真分析学生的试卷,我发现有一部分试题不是学生不懂或不会,而是学生在答题的过程中,没有按照一定的答题流程去做,以至于被扣分和不得分,如在语文主观题中,必须要求学生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规程去做,否则就会被扣分。举一个简单的例子,问这一自然段中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是做具体分析。结果有的学生就简单回答,比喻。而没有按照一定的流程去做,结果可想而知,6分的题目,只能得1分,这一题学生不会吗?不是,为什么不得分原因就是缺乏一定的答题流程。另外,学生答题是眉毛胡子一把抓,不分要点,没有条理性,结果给阅卷造成误解,影响学生得分。这是我教学的下一步中又一重点内容。

3 针对学生的默写和作文中字体的训练应提上一个重要的位置。通过这次考试,我发现默写是我们的一大失分点,一是学生背诵不到位,许多不会填,二是有些会背的内容,错别字现象严重,结果还是不得分。另外在作文中学生的字体还需要有针对性的加强,女生的字体问题不大,都能工整清晰,关键是男生的字体,存在着书写不规范、字体不端正、卷面不整洁等现象,我认为这直接导致作文分值下降,结果是学生总分不高。所以下一步我们会加强学生的练字环节的训练。

总之,我们只有通过反思,才能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至于最后的解决问题,达到我们的教育教学的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作文教学反思

全文共 661 字

+ 加入清单

连续两年在高三参与作文复习备考工作,在备课组老师师的帮助和指导下,进行了作文复习的尝试,有得有失,总结以下几点心得体会:

一、首先意识上要高度重视作文的复习。很多老师认为写作能力是长期以来形成的能力,高三作文复习收效甚微,所以不是很重视作文的复习,或者只是简单的讲评考试作文。诚然,作文能力是通过基础年级的积累和训练,一步步得以提升的。但考试作文的规范和出彩却需要高三的精心打磨。不同阶段的作文课有不同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二、其次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复习计划。高三练习多,考试多,所以高三的作文课大多是讲评课,考什么作文,讲什么作文,每次讲评缺乏重点,一般都是审题立意选材组材开头结尾统统讲。作文复习缺乏科学系统的复习计划,或者说有计划,由于各种原因不能很好地贯彻。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我校高考作文得分的提高。

三、再次要发掘多元的复习途径和方法。以往我们的复习是以讲练为主,学生很容易对这种单调的作文复习产生厌倦,进而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所以开发多元的复习途径和方法,不单是调动学生复习积极性,而且有助于我们全面引导学生进行作文复习。

四、最后要善于借鉴他校经验和总结本校的作文教学成果。教无定法,作文教学更是没有规律可循,作文教学方法的选择和教学计划的制定,一定要全面科学。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善于借鉴他校的成功经验,有助于我们提高高三作文教学水平。当然,摸索一条有本校特色的作文教学之路显得更加重要。我们许多老师在作文教学上都有自己的经验,教研组牵头进行及时的总结,可以更好的完善我们学校的高三作文复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写植物作文教学反思

全文共 1440 字

+ 加入清单

四年级的学生还处于习作的起始阶段,我将习作教学的主要目标定位为:凭借孩子感兴趣的方式,给孩子以实实在在的指导,降低难度,培养孩子习作的兴趣和自信心,在习作中学会做人。删繁就简、化难为易是我不变的追求。

生活中,我们每天都在和大自然打交道:变化多端的天空、汹涌澎湃的大海、美不胜收的公园……可是,当我们在课堂上让孩子说说印象最深的自然景观时,占主流的往往是这样两种回答:或“记不清楚了”,或“不知怎么说了”。面对这样的情形,即使我们讲再多写景的方法恐怕都收效甚微。那么,我们该如何让孩子笔下的景活起来呢?我的做法如下:

一、观察——让学生眼中有景

写作源于观察,这是尽人皆知的道理。写景的作文尤其离不开观察。上习作课的前一周,我便把观察的任务布置下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处自然景观,进行全面、细致的观察,做好记录。针对现在的孩子在观察方面存在的问题:1、观察粗糙、笼统不仔细;2、观察混乱,缺乏顺序性;3、观察对象比较孤立,观察一点就会做出简单的判断,我在布置学生观察的时候,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准确、全面、精细。让学生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捕捉到大自然的神奇,这是教学成功的第一步。

二、交流——让学生心中有景

习作指导课上,我注重了交流这一环节:讲讲自己印象深刻的自然景观,看能不能让听众也为之心动。我注意选准时机,将写景的方法融入到具体的作文情景中,比如:学生讲到仙湖植物园的全貌时说:“那里有的是树,有的是花,有的是草……”我马上追问:“像什么呢?”学生们便七嘴八舌:“像世外桃源”,“像人间仙境”,“像一个绿色王国”……当学生讲到碧云草的颜色、形状时,我首先肯定他抓住了特点,然后又问:“有风的时候,碧云草又会是怎样的呢?”学生说到了“翩翩起舞”、“说起了悄悄话”等。在交流这一环节中,我将具体的写景方法:抓住特点、考究顺序、动静结合、点面结合、虚实相映、情景交融等一一渗透进去,学生自然而然习得。而学生在表达中出现的语病等问题,更在具体的语境中得以点化。在思维碰撞中,学生心中的景越来越清晰了。

三、动笔——再现心中的美景

作文之所以难教,习作之所以难写,主要原因是被人神秘化了,高高在上,脱离生活实际。其实,“作文即生活,生活即作文”。学生动笔之前,我真诚地对他们说:“你们人人会说话,所以人人都能写好作文。现在就拿起手中的笔,把自己心里的神奇景象记下来,让别人也来分享你的快乐,这岂不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吗?”解放孩子的心灵,他们一定会在阳光下舞蹈。

四、评价——体验习作的快乐

现在的大人孩子大都迷恋游戏,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游戏永远给人希望。如果我们的作文课堂始终能给人带来希望,那还有人厌倦它吗?学生辛辛苦苦写出来的东西,如果你说全是废话,相信没有人不沮丧的;点评习作如果能不断地给学生注入成功的喜悦,这样的课堂谁不喜欢呢?我非常欣慰地看到这样一种情形:总有几个孩子缠在我身边问:“老师,什么时间讲评作文啊?”那眼睛里燃烧的是写作的热情啊!身为教师,我要做的就是保护它,让这种景象更加壮观。为此,点评习作时,我让学生以欣赏的眼光看待别人的习作,分享别人的经验;而我更是放大优点,热情鼓励。孩子们俨然自己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呢。

五、修改——扬长避短画面活

在和谐的习作磁场中,我强调“好作文是改出来的”、“非宁静无以致远”,让学生对照成功的范例,检查自己的不足,完善自己的作文。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呈现在纸上了,一个个瞬间定格成了永恒……

这堂课已经成了我生命中最难忘的一幅画,最神奇的一道景。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初中作文的教学反思

全文共 897 字

+ 加入清单

从事初中作文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厌烦写作文的现象非常普遍。造成厌烦心理的原因很多,也很复杂。但分析起来,根本原因还在教师身上。教师学是否高、艺是否精、业是否有道、品是否端正、责任心是否强?往往就决定了学生的兴趣和爱好的方向和程度。为此,解决学生的厌烦心理,首先要从教师入手。

(一)敬业精业,授课精彩。要努力认真钻研教材,精心构思、设计课堂环节,力争每一堂课都是精品。让学生感到听老师讲析作文或课文就是一种享受,以自己全身心地投入来感染和引导学生。精湛的艺术,高尚的品格,本身就具有极强的吸引力。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在这种氛围中逐渐萌发对文学、对写作的兴趣。

(二)教师下水,现身说法。身教胜于言教。教师的一举一动,比千言万语还要有说服力和感召力。长期的作文教学中,凡是要求学生写的作文,我都坚持与学生同题写作,平等研讨,共同修改。本人的写作水平也有了较大提高,在省级、市级各家报纸、杂志发表诗歌、散文、消息、通讯百余篇。更重要的是,我的这种做法使学生感到写作不再那么难,作家也不是高不可攀。“作文其实就是写身边的人和事,抒发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好的作文必须要有独到的思想和艺术见解。”学生对作文一旦有了全新的认识,就会彻底打消畏难、厌烦心理。

(三)典型引导,正面鼓励。对学生要多鼓励、多表扬,不说打击和挫伤学生积极性、自信心的话;不做打击和挫伤学生积极性、自信心的事。坚持多从学生的作文中找评析范文,不求完美,但求有独到之处,力争每学期绝大多数学生的作文都有被选做范文的机会。同时,注意在学生中培养写作爱好者。本人所教学生中有多名在省、市级中学生征文竞赛活动中获得一、二、三等奖。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学生的写作成就鼓舞了其他学生的写作热情,许多学生纷纷表示,

也许将来我也能成为一名作家。继而实现了教师教得顺手,学生学得轻松的喜人局面。

总之,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对语文教师的要求也更加严格、全面。需要教师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更要有对教育事业、对学生赤诚的爱。很难想象,一个对现实生活冷漠、对学生漠不关心的教师会写出情真意切的作品,会培养出品格高尚具有良好素质的人才!

[初中作文的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初中作文教学反思建议

全文共 1894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以下是小编给大家分享的初中作文教学反思建议,希望能帮到大家!

作文在中学考试中占有百分之四十的比例,也就说除去了基础知识部分,作文水平的高低决定着考试的成绩,所以我们必须关注语文作文教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观察、分析周围的事物,用自己的话写出观察的结果和感受。”这里就说出了写作不是胡编瞎造,需要的还是要学生写出自己的深刻感受。学生自己的感受才是最为真实,只有真实的感受才能流露出完美的语言。作文教学需要让学生学会用自己的语言写出自己的感受。

一、投入生活,在生活中寻找感受

写作的源泉永远是来自于生活,作文教学要让学生投入自己的生活中,感受自己的生活,再将自己的感受详细地描写下来,一开始可以只是点点滴滴,但是到了后面就会积攒的很多。这时候会有很多学生提问“老师我也在写自己的生活,可是我怎么就是写出来?”这个问题就是这位学生在观察生活东西的时候缺少细心,在观察完了之后又缺少了一部分的感受,所以我们就是需要慢慢培养学生的感受。还有的学生会提问了“老师为什么我是可以观察,也可以写出来,但是写出来的不是自己的感受”。这样的学生作文,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之前借鉴多了,而无法再次写出自己的想法。还有就是他会观察但是总是没观察到具体的点上面。这类现象之所以产生,主要是因为我们对学生缺乏正面引导。

现在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去引导学生们去融入自己的生活,这时候我会先花上两节课的时间去让学生看《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学生们可以从中感受出每个人物做出的贡献,还可以让学生从中感受出这些人物的点点滴滴。这样可以接受这些人物每一个感动的冲击,放大学生的感受能力,这个时候我就会趁热打铁写一篇800字的看后感。再让学生们分别对每个人物做出点评,让学生们从细节中着手。

让学生的感受能力得到发展,就要让学生学会真正的成为生活的主人,融入自己的感情生活,然后产生深厚的感情。要重视学生的课后实践课和学生的课后生活。其实写作文就是为了让学生学会如何做人,发展学生的品德。现在的学生大部分只注重学习成绩,这就是应试教育的压力影响,让学生只能“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所以我们也需要让学生关注外面的世界。

有些学生就跟我说他们可以很好地写出叙述文,但是对议论文无从下手,这让他们很纠结。我说你们这是缺少自己的主见,缺少看法。在反思了之后,我偶尔让学生看看报纸,《百家讲坛》《新闻联播》当学生看到这些的时候往往会激发他们对一些事物的看法,还有就是看《百家讲坛》的时候还可以培养学生对一些知识点的新的认识。看报纸的作用就是培养学生的主见,毕竟报纸包含了很多的观点、很多知识在里面。在看完报纸之后,要求学生写出对某一事件的看法,为学生们写作增加了很多的素材。

二、作文的写作业是需要具体的方法与指导

1.探索身边的事情

有时学生的过完一天感觉什么事情都没发生,这个时候就需要学生自己去探索,去感悟,有的时候也需要学生对自己的反思。只有反思才可以得到更多的感受,因为学生在反思中可以对自己一个反问,我今天都做了一些什么。比如说我今天背诵了一篇古诗,这时候就可以反思:我这篇古诗仅仅是应付老师吗,我还可以将这个古诗运用到什么地方,我今天出了背了这篇古诗还可以背诵其他的什么?当然除了这些反思,我们可以总结一些道理,比如说以后对人生的态度,每个人对这个社会的帮助。反思是一个很好的习惯,每天睡前的时候可以反思一个小时或是半个小时,再将这些反思写下来,这就是一些很好的素材。

2.运用联想

联想的广告语就是“人类失去联想世界将会怎样”。其实世界上的发明创造很多就是靠的是联想,比如鲁班发明锯子就是通过看叶子上面的形状割破手指,而发明了锯子。学生可以经常锻炼一下自己看到的某一事物,联想到其他事物或是事件。又或者是学生感受到了痛苦,然后联想到幸福。当然这是一个很大的跨越度,需要学生们长期锻炼。这样的思维跨度大但难度并不大。经常这样思考问题的人,思维会变得更加灵敏,心胸会变得更加开阔。就像韩寒在接受1999年《新概念作文》复赛的时候,就是一个跳跃性思维写出了一篇获奖作文《杯中窥人》。

3.展开想象

既然体会了生活,就不能没有想象的能力。学生时代是想象力最为丰富的阶段。我们要将学生的想象力开发出来,合理运用起来。学生展开想象的时候会用自己的经验和熟悉的感觉创建一个新的形象,有可能开发出一个动作。比如说学生在写作的时候“一只蝴蝶在我面前飘过。”我们就可以想象一只欢快的精灵围绕着我飞舞。想象的能力可以让一篇文章更加生动而富有感情,作文不再是一篇死板的记事。这就需要学生多观察身边的事物,进行合理地想象,说出自己的感受。

[初中作文教学反思建议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动物作文教学反思

全文共 703 字

+ 加入清单

上完这节课后,还似乎有一种理还乱的感觉,当中的诸多环节还不算成功,对于课堂的处理确实值得再思考。

首先,这次的经历让我心中留有遗憾的同时,也让我明白了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始终如一地饱含激情和热情,并且不能轻易受到环境的影响,这是对教师心理素质的一种考验,而我这次就是没有经得起这样的考验。

其次,在本次习作课,我考虑更多的是自己应该如何上好它。所以在选择材料上,我是站在自己的角度上,根据已有的经验去设计,而考虑到孩子方面确实还不够。师傅的一句话让我对这堂课又有了新的认识。对于人类残杀动物的图片我找了许久,花了不少心思,但这些图片过于血腥,震撼力太强,也许会影响到孩子们的心灵。这又不得不让我佩服师傅对教学的敏锐力,以及考虑问题的全面性。是啊,我们教师教书是为了学生,一切都要从学生出发,为学生着想。而我在选择材料的时候,虽然花了不少精力,但更多考虑到的是选取的图片如何配合我这次的作文教学,根本就没有想到这些血腥的图片是否会给学生的心灵留下阴影。看来,我要对自己的这堂课重新定位了。

再次,“如果你是被捕杀的动物中的一员,你想对这些捕杀你的人说些什么?”如果这个问题换成直接以动物的名字呼出,“藏羚羊,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小海豹,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对于学生来讲,他们可以更加入情入境,投入到我的课堂中,畅所欲言了。

最后,在作文评价环节中,这也是很关键的一步,由于我没有状态,随便抽取了3个学生的作文,蜻蜓点水式的点了一下,没有进行系统的评价和修改的指导,一堂习作课就这样草草收场了。

今后,是要多学习,多听听习作的观摩课,多向有经验的教师取经,争取从跌倒的地方重新站起来,让孩子们爱上写作,写好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情景随笔化习作《抓逃手指》教学反思

全文共 1347 字

+ 加入清单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五组的主题是初识鲁迅。这组的口语交际是让学生讲述留在心里的印象。体现三个层次:谁给你的印象深,当时的情景和留给印象,后来发生的事以及对他印象的变化。习作要求用一两件事介绍自己的小伙伴,要求通过描写人物的动作、神态、心理活动来写人。不仅要把人物写活,而且能够把事情写清楚,写具体,写得打动人心。

我根据这一要求,设置“抓逃手指”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既要写出自己的体验(动作、心理活动),又要观察同伴的动作、表情等。

今天作文课上,一上课就告诉大家一起做个游戏,获得冠军的同学还有一份奖励。板书课题后,让学生学习了游戏规则,为了让学生领会的更深,我让四名学生做了示范。

游戏正式开始,向学生强调这个游戏考察的是注意力。听老师读故事,听到有关“3”的字音时,快速用手去抓身边同学的右手食指,同时将自己的右手食指从另一个同学的左手掌心逃脱出来。

在玩游戏之前,我提醒他们去观察同学们的表情、动作、语言并记住自己的想法。一切就绪,我开始讲故事。故事不长,为了达到突然的效果,我故意说“是大山,不是大三”结果有许多同学都愣在那里,不知所措。有时在说数时,说到1,2,我故意说数1不说3,很多自作聪明的学生觉得肯定是“3”,立刻伸手去抓别人,结果答案是“1”但是我立马用很快的速度读出“3”马上刚刚还在幸灾乐祸的学生由于注意力不集中淘汰了。有的学生主动去抓别人的手指,但是自己的手指不幸被别人抓住,在课堂上出现了“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精彩一幕。这些都成了学生写作时一个很好的素材。这个游戏,我在自己班里做时,学生很兴奋,有时,我都有点控制不住课堂,学生都在兴奋地谈论自己刚才地感受,也不去听老师讲故事。这一次学生表现的很好,没有出现我担心的场面。

游戏结束后,我和同学们一起回忆,谈感受。这一环节共5分钟,浪费了2分钟,没有调动起学生的积极说的兴趣。

“游戏马上开始了,你是什么心情?心里在想些什么?”

“你是哪一回合被淘汰的,为什么淘汰?现在什么心情?”

“刚刚谁的表现让你最难忘?”

“作为最后的胜利者,你现在什么感受?

最后让学生趁热打铁,根据这次游戏动手写习作。同学们不仅写作热情很高,还写出了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并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对比。

这次习作,字数都很多。最少的396字1人,442字1人,500-600字的11人;600-700字的18人;700-800字的7人,800字以上的2人。学生书写认真,习作有条理,无论是游戏开始前的,还是游戏被淘汰后的,还是游戏获胜后,都有自己的心理活动描写。写游戏感受的有32人(共40人)有的学生写到:这次游戏,让我悟到获胜的关键所在就是身体的协调性和大脑的反应能力。还有的学生说:“这全游戏的关键是练习你的反应力、敏捷力、听力这三点。没有这三点。你很难取得冠军。”这足之处是,只有很少部分学生能把动作写具体,还用上了比喻句。

有很多学生的动作描写不具体,怎么抓,怎么逃,没有写出来。我感受到:小学生写不具体,不仅是一次活动体验不足,更重要的是缺少有意观察,刻意观察。有的同学只注重了表面现象,没有仔细地观察活动中的一行一动,这就缺少了真情实感。游戏虽然能激发他们想要表达的欲望,让他们为兴趣而写,但观察不细致,就不可能写出充满童真色彩的习作。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