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作文《底线》【通用20篇】

浏览

1428

作文

300

机关走新路有作为创亮点有底线心得体会

全文共 386 字

+ 加入清单

开展“走新路、有作为、创亮点、守底线”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是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和省委要求的重要举措,是整顿机关作风、提振精神士气的有效抓手和载体,是推动邢台增比进位、跨越赶超的迫切需要。

有作为,就是要有一种事争一流、唯旗是夺、干事创业的精气神,有一种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气魄和舍我其谁的勇气,就是要有一种坐不住、等不起的紧迫感和使命感,就是要真抓实干、能干会干,敢于直面问题和困难,敢于和善于应对发展道路上的各种挑战,在有限的任期内干出一些让历史记得住、群众真拥护、推动大发展、改变旧面貌的实实在在的业绩。

创亮点,就是要有争先创优和改革创新意识,每个部门、每个单位每年都要有一两个或一两项能在全省乃至全国叫得响的改革创新典型或单项工作。

守底线,就是要强化底线意识,统筹做好安全生产、信访稳定、环境治理等各项工作。同时还要特别强化廉洁自律意识,做到既能干事、干成事,也保证不出事。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坚持纪律底线树立清风正气发言稿

全文共 1151 字

+ 加入清单

党性修养、思想觉悟、道德水平不会随着时间的积累,职务的升迁而自然提高,需要终生努力。《准则》是执政党的道德宣示和目标“高线”,但“高线”并非高不可攀,是看得见、够得着的。坚守道德高线,必须坚持以知促行、知行合一,不断增强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立志为先,坚持“四个必须”。道德高线之“高”在于立志高远,没有高远志向,修不出良好品质。古人云,“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志之所向,无坚不入;锐兵精甲,不能御也。”《准则》开篇提出了廉洁自律“四个必须”的原则要求,要求中国共产党全体党员和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必须继承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必须自觉培养高尚道德情操。“四个必须”的要求,体现了共产党人高尚的道德追求,具有思想激励和导向作用,其核心在于修信仰、修意志,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解决好思想的总开关,补好理想信念之“钙”,不改初衷、不懈坚守、不变承诺。

修德为本,坚持“八条规范”。中国共产党人的高尚道德品格,始终是党赢得人民群众拥护支持的重要法宝和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的强大力量。毛泽东同志曾要求共产党员要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修德就是要提升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自觉远离低级趣味,自觉抵制歪风邪气。全体党员在修德上,要联系中外尤其是中国传统廉洁文化,联系自身思想、工作和生活实际,联系本地区本部门具体情况,与“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严以修身,严以律己,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把遵守《准则》作为自身政治责任,化为自觉追求,认真贯彻“四个坚持”、“四个自觉”的规范要求,解决好公私关系、廉腐问题、俭奢问题、苦乐问题,明确廉洁的分界线、把握廉洁底线,筑牢廉洁的防线,追求廉洁高线。党员领导干部自觉保持人民公仆本色,勤政为民;自觉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用权为民;自觉提升思想道德境界,修身安人;自觉带头树立良好家风,齐家正气,让廉洁成为一种文化、一种习惯、一种传统,不为名所缚、不为物所累、不为利所驱、不为钱所惑、不为色所诱,清白做人,干净做事。

示范为要,坚持“修身齐家”。“欲化人,先正己,正己而后化人”。党员是先锋战士,干部是骨干和公仆,都要求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道德的感召力是巨大的,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其秘诀就是把一种需要加以提倡的精神,加以推崇的价值观,加以实现的原则,加以推广的经验,具体化在一个或几个看得见摸得着的人物或事件上,使之成为一面鲜艳的旗帜”。坚守道德底线要坚持以上率下,层层立标、作示范,通过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加强党性修养,影响和感召身边人和广大群众,实现党风、政风、民风的好转。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党员坚守纪律底线培养高尚发言稿

全文共 12248 字

+ 加入清单

同志们:

根据局党委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安排,今天由我给大家做专题辅导,题目是《坚持根本宗旨,自觉坚守底线,努力争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主要谈三个方面内容。

一、正确认识宗旨,就要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崇高信仰来追求

我党自成立之日起,就鲜明地提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根本宗旨,科学地解决和回答了什么是无产阶级的人生观、世界观这一根本问题,精辟地阐明了无产阶级的人生目的,成为中国共产党立党宗旨的高度概括。站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再看宗旨、再谈宗旨,意义更加重大深远。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一)依靠人民、服务人民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观在党的建设上的具体运用。早在100多年前,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就指出:“无产阶级的运动是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的独立的运动。”毛泽东同志1939年2月在给张闻天的信中,最早提出“为人民服务”的概念。1945年4月他在《论联合政府》中第一次把为人民服务作为“宗旨”提出。1945年党的七大,第一次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写进党章并作为党员应尽义务。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邓小平同志要求全党同志在工作中自觉地把“人民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赞成不赞成、答应不答应”作为出发点和归宿。改革开放新时期,江泽民同志鲜明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宗旨进行了丰富和发展。胡锦涛同志把“以热爱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作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内容,告诫全党“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脱离群众是我们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要求“每一名党员都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习近平同志担任总书记以来,在很多场合都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提出新要求,反复告诫全党,要坚持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他在接受俄罗斯电视台专访时指出,中国共产党坚持执政为民,我的执政理念概括起来就是:为人民服务,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这些基本原理的提出,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人生观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是唯物史观在党的建设上的具体实践和运用,有着深刻的理论渊源,是依据党的性质作出的科学论断。

(二)依靠人民、服务人民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我们党建立之初,就庄严地宣布:中国共产党唯一目的,就是为了无产阶级和一切劳动人民的解放。党的一大制定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就规定党的目标是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最终消除阶级区分,消灭私有制。抗战初期美国驻华使馆的外交官戴维斯和谢伟思,看到全党开展的轰轰烈烈的精兵简政和大生产运动后,在写给美国国务院的报告中说:国民党统治集团“为了自己的目的而在牺牲着中国的利益”;而“共产党的政府和军队,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受到有积极的广大人民支持的政府和军队”。据此,他们认为,“中国之命运不属于蒋而属于他们”。中国革命的发展证明他们的预测是非常正确的。我们党紧紧依靠和带领全国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党相继提出了“领导就是服务” “三个代表”“以人为本”等一系列重大理论观点,把维护好和实现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体现在党的各项方针政策中,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使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从温饱不足发展到总体小康,并向全面小康迈进。特别是从2006年起,党中央更加关注民生,在全国彻底取消了存在几千年的农业税,大大减轻了农民负担;全国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的参保人数达六亿人,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始终注重民生、保障民生,奋力铸就大国民生改革的新篇章。“小康路上,不让一个困难群众掉队”、“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习总书记的一系列指示,充分体现了把13亿多人全部带入全面小康的坚定决心。从2011年到2014年,中国农村贫困人口从1.22亿人减少到7017万人,累积减贫5221万人,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的人口总量。去年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正式发布,明确到2020年7000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三年多来,即使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中国民生保障力度不减反增,城乡居民养老、医疗、低保等保障水平不断提高,一张保基本、兜底线、广覆盖的民生保障网不断织密织牢:2015年,中国城镇新增就业131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参保人数超过13亿;参保覆盖率稳定在95%以上;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超过8.42亿人。城乡居民基本医保财政补助标准由2008年人均80元提高到2015年的380元,全国96%县城实现二级以上等级公路连通。应该说,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全部工作和活动都是为人民服务的历史。

(三)依靠人民、服务人民是我们党生存发展的动力源泉和根本保证。古人云:“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任何政权和政党,其前途与命运最终取决于民心向背。我们党之所以能够经受住各种考验,永远立于不败之地,重要原因在于找到了党和人民紧密联系的契合点,那就是始终把党的建设定位在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这一崇高而务实的基点上。党在长期斗争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是实现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的根本工作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毛主席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观”、邓小平领导就是服务的“服务观”、江泽民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代表观”、胡锦涛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群众观”,习总书记深入基层“摘柚子、买包子,坐火炕、赠雨伞,话家长、问冷暖”的“亲民观”,都是紧紧地和人民站在一起的集中体现。历史经验反复证明,什么时候党的群众路线执行得好,党群关系密切,我们的事业就顺利发展;什么时候党的群众路线执行得不好,党群关系受到损害,我们的事业就遭受挫折。”苏联、东欧执政的共产党先后失去政权,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失掉民心、脱离群众却是共同的、根本的。苏共在斯大林后期就存在高高在上、脱离实际的官僚主义,特别是大搞“个人崇拜”,使党和国家的政治生活受到严重损害。赫鲁晓夫时期,党风进一步败坏,并且逐步形成了一个特权阶层。勃列日涅夫继承赫鲁晓夫衣钵,党风恶化加剧,他热衷于追求表面荣誉和奖赏,在执政期间竟然得到200多枚各种勋章,他死后的送葬行列中,为他抬各种勋章、奖章的军官达44人之多。戈尔巴乔夫时期党内腐败更加严重,已是病入膏肓。苏共倒台前不久,当时的苏联科学院在全国范围内做了一个关于党的威信的调查。被调查者认为苏共能够代表工人利益的占4%,能够代表全体人民利益的只有7%,能够代表全体党员利益的也仅有11%,而认为苏共代表党的官僚、干部、机关工作人员利益的高达85%!印尼的专业集团(实际上是一个政党),因为在亚洲“金融风暴”中经济上出现了一些大的失误,经济全面混乱,失去人民的信任,最后也下台了。从实践上看,虽然时代发展了,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仍然是根本要求,多的只是内容上的丰富和发展。进入新的世纪,尤其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一方面使我们服务人民有了更有利条件,但同时也因为利益格局深刻调整,利益主体更加多元,出现了一些不和谐因素。有的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看成是过时的东西;有的感到人民主体发生了重大变化,不再是单纯的无产阶级大众,对为谁服务产生困惑;有的认为现在奉行的是物质利益原则和等价交换原则,无私奉献与社会现实不相适应,难以做到;有的感到为人民服务吃亏,不如眼前利益和个人利益来得实惠。对此,可以从以下“四变四没变”来理解:一是无论社会如何变迁,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力没有变;二是无论主体如何变化,党为大多数人民谋利益的原则没有变;三是无论为人民服务的形式内容如何变换,服务人民本色没有变;四是无论如何变革,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地位没有变。所以说,时代越发展,对宗旨的呼唤越强劲。

二、时刻牢记宗旨,就要把党和人民的利益作为最高责任来坚守

习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能不能把党和人民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是对每名党员最现实的考验和检验。值得警惕的是,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变革,在党员队伍特别是部分领导干部中,一部分人滋生了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思想,淡忘了宗旨意识。“为人民服务”这5个原本耀眼夺目的大字,被束之高阁,甚至被调侃成“为人民币服务”。解决好这个问题,从当前的情况看,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一要自觉增强吃苦在先的党性修养。如何看待利益问题,反映的是一种精神、一种境界、一种觉悟、一种品德。当前,我们党员队伍中,多数同志在个人利益与整体利益面前是能够正确对待的,但也有少数同志把个人的意愿看得过重,想职务多、想职责少,想待遇多、想荣誉少,想后路多、想建设少。古人讲,“欲多则心散,心散则志衰,志衰则思不达”。如果整天盘算个人的“小九九”,必然会分散精力,消磨意志,影响工作。处理好个人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关系,要把握好三个方面:一个是待遇面前学会知足。有的党员干部抱怨条件艰苦、生活清苦,其实和军人、警察、偏远地区的党员比起来,我们又享受了多少、付出了多少。作为党员干部,有家庭、有妻儿,但我们更有沉重的责任,更要默默的坚守,吃苦在前、不讲价钱,为民服务就要甘于清贫、保持本色。再一个是名利面前学会淡泊。“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人生若知足,时时在‘高处’”。在职务晋升上,总会有人快一点,有人慢一点;在个人荣誉上,同样是有人多一点,有人少一点;在物质待遇上,可能有的好一点,有的差一点。作为受党教育培养多年的共产党员,在利益问题上要站得高一些,想得远一些,看得开一些,始终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1934年,罗荣桓被调到新成立的红八军团任政治部主任,军团长周昆、政委黄更生都是他的老部下。罗荣桓毫不计较,坚决服从组织决定。他说:“不要论资排辈,要服从组织决定,不应该计较地位高低,更不要随便有不满情绪,以免影响团结。”特别是在市场经济带来利益格局变化的条件下,必须正确处理好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坚决反对将商品等价交换原则引入党内政治生活,这是党的宗旨的本质要求。第三是事业面前学会进取。事业是奉献社会的舞台,是践行宗旨的平台。诸葛亮在《后出师表》中写道:“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忠诚履行历史使命的模范指挥员”杨业功,一年有三分之一时间蹲基层、跑阵地,57岁还参加在职研究生学习,身患重病躺在床上写论文,不分白天黑夜拼命工作,半夜想起问题也要打电话……一位网民在留言中这样写道:“有这样的共产党员,老百姓可以安心!在将军身上,我看到了一个真正的共产党人,看到了共和国生生不息的真正原因,希望能有更多的杨将军,好让我们挺胸昂首做中国人!”他们之所以事迹让人感动,精神令人钦佩,就因为他们始终以满腔热情对待事业,做到了殚精竭虑、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二要始终保持冲锋在前的昂扬状态。良好的精神状态,能够不断激发自身的智慧和潜能。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有了昂扬进取的精神状态,能力强的可以把工作做得更好,能力弱的也可以在实践中不断提高。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新中国成立后,他多次强调,党员、干部要始终保持革命战争年代的那么一股劲,那么一股拼命精神。共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是部队建设的骨干,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出现在官兵面前,不仅直接反映其心理素质、思想境界,而且会对官兵产生明确的感染和示范作用。首先,姿态要特别好。邓小平同志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奠基人。他一生“三起三落”,在第三次重新工作的时候,已经是70多岁的老人了。他向全体中央委员讲:“我出来工作,可以有两种态度,一个是做官,一个是做点工作。我想,谁叫你是共产党人呢。既然当了,就不能够有私心杂念,不能够有别的选择”。作为一名党员,无论担任什么职务,无论做什么工作,都要有积极作为的远大抱负,努力一展身手,成就一番事业,这是工作职责所系,也是人生价值所在。如果满足于守摊子,习惯于当“和平官”,任期过后,面貌依旧,就会愧对党组织的信任,愧对基层官兵的期盼。其次,干劲要特别足。福建省东山县有个民俗叫:“先祭谷公,再拜祖宗”,从老县委书记谷文昌的骨灰安葬到东山赤山林场以后,已经延续十多年了。2015年清明节后的第一个工作日,谷文昌以“四有书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登上了《人民日报》头版头条,“谷文昌精神”受到习主席点赞。一个县委书记、一名共产党员,他作出了什么样的功绩,能够这样深深扎根人民心中,让群众自发拜祭?1950年谷文昌到任时,东山一年四季风沙旱涝等自然灾害肆虐,一年有150天以上的六级风天气,百姓苦不堪言。谷文昌带领全县军民植树造林、防治风沙,打水井、建水库抗旱排涝,把一个荒岛变成了宝岛。当地群众说:过去人们走路抬不起头,种地没有收成,是谷书记领导群众造林,才有今天的新面貌,我们世世代代都不能忘记谷书记的大恩大德。谷文昌的先进事迹证明,群众在党员干部心中分量有多重,党员干部在群众心中的分量就有多重。丰碑是由事业和民心铸成的。谷文昌的精神和业绩,生动地回答了一个共产党员“入党为什么,当了干部做什么,身后留什么”的历史课题。有人问方永刚,为什么在挂着尿袋引流的情况下,仍旧坚持上了两堂课,他回答,讲台是我的战场,讲课是我的使命,我只有始终保持战斗的状态、冲锋的劲头,才对得起自己的责任和良心。我们每名党员在岗位上的时间都是有限的,职务都有到顶的时候,唯有党和军队的事业是常青的。只有以夙夜在公的精神勤奋工作,才能不断提高自己、超越自己,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再次,标准要特别高。标准引领发展、标准激发动力。坚持工作的高标准既是干好事业的必然要求,也是良好精神状态和素质能力的应有之意。古人讲:“取法其上,得乎其中;取法其中,得乎其下。”说的就是标准对效果的引领作用。有的单位干工作出特色,抓建设出精品,搞比赛拿第一,关键就是坚持了工作的高标准、高质量。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曾说:“什么是不简单,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什么是不平凡,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坚持工作的高标准,要有开阔的眼界,很高的起点,善于站在较高的层次上想问题、搞筹划、作决策;要牢固树立争第一、扛红旗的思想,不论干什么都要做到争先创优,干就干最好,而绝不能甘居落后;要强化质量意识、精品意识,无论抓工作或者是搞建设,都要有前瞻性的眼光,高标准地去落实,高质量地去完成,建设不搞则已,一搞就要上档次,工作不干则已,要干就要创一流。

三要不断强化使命在肩的时代担当。现代汉语词典》中,“担当”释义为担负、承担。古人云:“大事难事看担当,逆境顺境看襟怀。”在古代,我国就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国担当的情怀,曾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赤胆报国誓言;在当代,也不乏焦裕禄、孔繁森、杨善洲等一大批敢于担当、善于担当的先进楷模。“担当”体现一个人的魄力与责任,作为一名党员,敢于担当是一种政治责任,是一种行为操守,是一种思想境界。没有敢于担当的精神,先锋模范作用就无从谈起;没有敢于担当的品格,就难以直面困难、解决问题。所以,担当是一名党员必备的素质,是推动工作、实现目标的重要保障,敢于担当是中国共产党员永不褪色的政治品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权力就是责任、责任就要担当,把对党的领导干部的要求凝练为忠诚干净担当。《中国共产党党内问责条例》是继2015年密集出台的党内三大法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廉洁自律准则》后的又一部党内法规,进一步强化党内监督和追责问责。相比于《党政干部问责暂行规定》,其问责范围扩展到普通党员、党员领导干部、以及党组织,更具监督意义。一系列党内法规制度,犹如一个个“紧箍咒”、一条条“高压线”、一套套“组合拳”,将从严治党的网织得更加细密。作为党员的一分子,就要有一种舍我其谁的魄力、一种争创一流的信心、一种奋发有为的状态,做到平常时间“看”得出来,关键时刻“冲”得出来,危难时刻“豁”得出来。

三、自觉践行宗旨,就要把坚守纪律底线作为最根本的要求来践行

习主席深刻指出:“党要管党、从严治党,靠什么管,凭什么治,就要靠严明的纪律”“要使纪律真正成为带电的高压线”。习主席在中纪委六次全会上强调,“要把纪律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坚持纪严于法、纪在法前,健全完善制度,深入开展纪律教育,狠抓执纪监督,养成纪律自觉,用纪律管住全体党员”。再一次旗帜鲜明的阐明了加强纪律建设这一全面从严治党的治本之策,特别是当前,改革步入深水区,党内反腐势头不减,严守党纪条规是顺应当前形势和发展大势的必然选择。

一是要认清重要意义,强化坚守纪律底线的自觉性。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先后在多个场合反复强调要“从严治党”“严明党的纪律”,深刻指出:“如果不严明党的纪律,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就会大大削弱,党的领导能力和执政能力就会大大削弱”,还引用毛主席的话说:“路线是王道,纪律是霸道,这两者都不可少”。这次学习教育把“学党章党纪”作为一个重要内容突出出来,既体现出党中央和习总书记对严明党的纪律的高度重视,也说明新形势下加强纪律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我们党是靠革命理想和铁的纪律组织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纪律严明是党的光荣传统和独特优势。建党90多年来,我们党之所以能从一大时的13名代表、53名党员,发展到现在拥有430多万个党组织、8700多万党员,却始终保持强大的凝聚力战斗力,靠的是什么?用小平同志的话说:“一靠理想,二靠纪律”。翻开党的历史,从一定意义上讲,就是一部不断加强和完善党的纪律建设的历史,也是一部不断与违反党纪法规的错误倾向作斗争的历史。党的初创时期,一大就初步制定了党的纪律,二大专门把纪律单列为一章并对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和保密纪律作出基本要求,五大选举产生第一个党内维护和执行纪律的专门机关——中央监察委员会。尽管还不够完善,但对党的发展壮大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1945年4月党的七大总结多年来党的建设的历史经验教训,把维持执行党的纪律列入《党章》的“总纲”,首次系统地阐述了党的纪律的特征、要求及其重要性,这些都对巩固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取得八年抗战的胜利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建国初期,党中央作出《关于成立中央及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的决定》,1956年八大通过的《党章》首次对党的纪检机构的产生、纪检机关的任务与职权、党纪处分做出明确规定,党的纪律建设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道路。遗憾的是,“文革”时期的九大和十大,两次通过的《党章》都取消了关于纪律检查机关的条款,给党的建设造成严重影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深刻汲取“文革”教训,特别是着眼长期执政需要,更加注重加强党的纪律建设,从严治党、从严执纪的力度持续加大,党纪党规日趋完善,为确保党的集中统一、巩固执政地位提供了坚强保证。正反经验教训证明,纪律是党的重要武器,什么时候严明了,党的建设形势就好;什么时候削弱了,党的事业就会受到损害。在十八届中纪委二次全会上,习总书记语重心长地告诫全党,新的历史条件下,党面临的形势越复杂、肩负的任务越艰巨,就越要加强纪律建设;纪律问题解决不好,最终必然亡党亡国。对此,我们每名党员都应当有所触动、警醒反思。

二、要时刻保持警醒,强化坚守纪律底线的紧迫性。《论语》中讲:“吾日三省吾身”,我们共产党人强调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说的都是要经常“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对于严明党的纪律这个关乎根本、关乎全局、关乎长远的重大问题,每名党员都应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的胸怀,认真查找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真正醒醒脑、提提神,震撼洗礼思想灵魂。具体要破除以下五种不良心态:一是要自觉破除侥幸心理。西安碑林有一块碑上面刻着:勿谓一念可欺也,勿谓一言可轻也,勿谓一时可逞也,勿谓一事可忽也。说的是不能忽视一个不良的念头,不能去投一时之机,不能忽视一件小事。而我们生活中有的人却抱有一种侥幸心理,干坏事时认为“反正别人看不见”“干一次就不干了”。还有的认为只要自己手法巧妙,伪装得巧妙,事情办得隐蔽,能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就会“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做了违法违纪的事情也不会被发现。党纪国法是条“高压线”,谁碰谁“触电”。无论什么人、什么职务,只有遵守法纪的义务,决无违反法纪的权利。二是要自觉破除攀比心理。贪欲是一切祸患之源。翻翻贪欲者的人生档案,这些人开始大体上还能做到清心寡欲。但面对种种诱惑,便横攀竖比,心旌摇荡,贪欲之心与日俱增,最终成为贪欲的俘虏。大贪官李真临死前自白:“我看到个别领导干部吃、穿、用极为豪奢,心里很不平衡。我也有一定权力,他们能弄到钱,我就不能干?”正是在这种攀比心理的支配下,李真开始疯狂地敛取钱财。攀比是违法违纪人员一个普遍的心态,他们总认为,别人能捞为什么自己不可以捞?似乎不捞就会吃亏。其实他们没有看到,许多贪官污吏看起来活得很潇洒,其实整天在惊恐中度日,生怕东窗事发。如果像李真那样只比活得潇洒的一面,而不比终将付出代价的一面,就会助长自己的贪欲,在违法违纪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最终“攀”上“断头台”,“比”上“不归路”。因此,在攀比的问题上,我们每个党员一定要保持清醒,做到“横不攀竖不比,老老实实管自己”。三是要自觉破除吃亏心理。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级都在大力纠“四风”正风气,但是有的人还是按照“惯例”顶风违纪,不收敛不收手。有一篇文章提出“三个看一看”,我与大家分享一下:第一是到贫困地区看一看,才知道老百姓有的连温饱问题还没有解决;第二是到监狱里去看一看,有的人总是计较自己职务多高,住房该多大,进了监狱一视同仁,一个人一个小铺;第三是去火葬场看一看,人生前无论多么风光、多么富有,最后都是一无所有,赤条条来,赤条条去。作为党员一定要挡得住诱惑、耐得住清贫、经得起考验,只要这样才能保持良好的心态。四是要自觉破除放纵心理。放纵自己就会贪图享乐,就会产生腐败。一些人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往往是从放纵自己、贪图安逸、追求享受开始的。古人说:“广厦千间,人只要卧榻三尺;良田万顷,人只能日食三餐”。清朝一代廉吏于成龙,65岁受命任两江总督,赴任时只带一名随从,租驴车入城,不住装修一新的府第,拒收礼品,不吃接风宴,以自己的廉洁和政绩赢得了康熙的信任和百姓的爱戴。于成龙死后,人们清理他的遗物时发现,他的柳条箱里只有官袍一身,靴一双及换洗内衣一套,此外就是数十册书籍。出殡那天,江宁城数万百姓步行二十多里相送,哭声震天,竟淹没了江涛的声音。我们要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常除非分之想,严守为官之德,坚持党员干部应有的操守。五是要自觉破除从众心理。从众心理是指一个人立场不坚定,容易受到社会部分群体的影响,特别是看到别人因此得到好处时,极易去模仿的心理状态。有一位落马官员在反省中写到:“我本来不想收红包,看到身边的好多同志都收了,就以为没事,也跟着收了。”这些人说到底是自己思想深处有着阴暗的东西,认为“羊随大群不挨打、人随大流不挨罚”,别人做了,自己也可以做,看到别人违纪占了“便宜”,就跟着去做。然而违反纪律的事并不因为别人做了自己跟着去做,就变的合法了,不管干的人有多少,它都是错误的。作为党员绝不能跟着违纪现象跑,应当做严守和捍卫纪律规矩的“中流砥柱”。

三是要注重躬身践行,切实把各项纪律规定落到实处。遵纪守法是每个党员锤炼思想作风的重要方面。一旦党性缺失、底线突破,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生。正所谓:“隐蔽之处最能看出人的品质,细微之处最能显示人的灵魂”。我们必须要从小处着手、从细节做起,防微杜渐、警钟长鸣。具体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做起:一要在坚定信念中恪守精神高地。崇高的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前仆后继、奋斗不息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作为一名党员,最重要的就是要紧紧追随习总书记思想步伐,用习总书记讲话精神统一思想和行动,始终向党中央和习总书记看齐。对党的信仰要坚定不移。习总书记指出,对共产党来讲,动摇了信仰、背离了党性、丢失了宗旨,就可能在围猎中被人捕获。邓小平同志三次被打倒,而且每次都是被冤枉的,他为什么没有动摇?就是因为心中有坚定的信仰。我们有些同志一说到学习教育,就产生厌烦情绪,有的推一推动一动、紧一阵松一阵,有的即使坐在那儿也是心不在焉,个人自学更谈不上,这些看似是小事,其实是很危险的。今年上级统一部署开展“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我们要通过这些教育活动,切实把习总书记讲话和党章党纪学起来、用起来,真正入心入脑,成为行动指南。对党的承诺要言行一致。今天听课的都是党员,都有过入党宣誓的经历,刚才我们还进行了重温入党誓词,这就是我们向党的承诺、向组织的承诺。我们要振奋精神状态,经常搞好“四想四看”,即:想一想党的事业,看一看自己应尽的责任;想一想先进人物,看一看自己的斗志;想一想职能使命,看一看自身素质;想一想岗位要求,看一看表率作用。要坚持做到对党的培养知恩,对成长进步知足,对分管工作知责,努力成为改革创新的排头兵。二要在遵纪守法中规范言行举止。一位在监狱工作的同志讲,党员干部犯法服刑后,他们看什么最认真呢?看刑法,看党纪处理条例。有的一个字一个字地看,把重要的条文工工整整地抄写在笔记本上。但到监狱里学习法规,再认真也还是有点晚了。习总书记在中纪委五次全会上对政治规矩进行过全面阐述,“其一,党章是全党必须遵循的总章程,也是总规矩。其二,党的纪律是刚性约束,政治纪律更是全党在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言论、政治行动方面必须遵循的刚性约束。其三,国家法律是党员干部必须遵守的规矩,法律是党领导人民制定的,全党必须模范执行。其四,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工作惯例”。还有新颁布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这些我们必须认真学习,时刻记住哪些是不可触碰的“雷区”、哪些是不可逾越的“红线”。要心怀戒律。关于违纪违法的代价,江苏省徐州市建设局原局长靖大荣很早就已经给我们算了七笔账:政治账自毁前程,经济账倾家荡产,名誉账身败名裂,家庭账妻离子散,友情账众叛亲离,自由账身陷牢笼,健康账身心交瘁。这几笔账令人警醒、发人深思。每名党员都要念念不忘,纪律面前人人平等、没有例外。三要在强化监督中筑牢思想防线。习总书记指出,权力导致腐败,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败。党章规定:“每个党员,不论职务高低,都必须编入党的一个支部、小组或其他特定组织,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接受党内外群众的监督。不允许有任何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不接受党内外群众监督的特殊党员。”每名党员都要认识到,监督是“安全阀”,多一道监督就多一分保险系数;监督是“过滤器”,多一道监督就会过滤掉一些不健康因素;监督是“亮分牌”,多一道监督就会多一分公信度。要正确对待监督。俗话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严格的监督和严肃的批评意见虽然不中听,但毕竟是忠言、良药,听了、吃了对自己有益无害。我们接受监督就要敢于把权力行使置于“阳光”下,主动接受群众对人、财、物权的监督;敢于把“两个以外”的社交圈、生活圈和娱乐圈置于“大庭广众”中,严格约束自己;敢于把个人重大事项置于“报告表”上,开诚布公接受监督。同时,我们每个人都要负起监督他人的责任,对于犯错误的同志要及时“扯袖子”,决不能听之任之、视而不见。革命前辈徐海东大将年轻时直爽好饮,一次他没吃菜就喝掉半斤白洒,醉倒了。事后党组织在民主生活会上对他诫勉谈话,他马上作了检查,并从此戒了酒。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喝酒?将军回答:“党叫我戒酒,我必须戒酒。”一个为新中国立下汗马功劳的将军,能够如此主动接受组织监督,并坚决改正不足。对来自监督的批评意见,大家要欢迎而不能反对,要鼓励而不能打击,要亲近而不能疏远,通过自觉自愿接受监督纠正偏差、防患未然。四要在自律养德中加强党性锤炼。俗话说,“祸起于不忍,错缘自疏放。”它告诫我们,再大的祸事,起因都是因为一时不能忍耐,所以凡事不可不谨慎。时刻做到谨言慎行。概括起来讲,就是要坚持做到“三慎”:一是慎初。现实生活中,有的人认为“偶尔放松一下”没啥了不起,甚至拿“仅此一次”“下不为例”原谅自己,殊不知有了第一次的尝试,就会出现第二次的默认、第三次的麻木、第四次就顺其自然、心安理得,从此一发而不可收拾,最后走上不归路。要做到慎初,就要抗得住生活中的寂寞,抗得住物质上的清贫,抗得住酒、色、利、禄的诱惑,抗得住歪理邪道的袭扰,抗得住庸俗关系的腐蚀,善于在似是而非中分辨是非,善于在良莠混杂中鉴别美丑,善于在似醒非醒中保持清醒,防止在不知不觉中误入歧途。二是慎微。清代李汝珍在《镜花缘》中描写过一个“自诛阵”,这个阵没有布一兵一卒,而是布满了财、色、酒之类的东西,凡入此阵,能把握自己嗜好和习惯的,都能顺利走出阵来。凡是把握不住自己的,见财则贪,见色则淫,见酒则醉,自己就会毁灭自己。这就叫高飞之鸟死于贪,深潭之鱼亡于饵。一位哲人说过,习惯不是最好的仆人,就是最坏的主人。由此可见,习惯、嗜好等一些小事小节均是自身素质的外在表现。大家要牢记,小事小节并不小,小事里面有政治,小事里面有原则,小事里面有纪律。三是慎独。慎独是古人非常推崇的修身法则,其本义就是指一个人在身居独处、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仍然能够高度自觉,按照一定的道德规范行事,而不做任何违纪违德的事。刘少奇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一书中,突出强调了“慎独”的重要意义,告诫我们要忠诚积极、襟怀坦白,“即使在个人独立工作、无人监督、有做各种坏事可能的情况下,也能够‘慎独’,不做任何坏事”。要做到慎独,就必须筑牢拒腐防诱的思想防线,近酒色而不心迷的道德防线,照章办事的法纪防线,做到在别人看不到的时候能十分自觉,在别人听不到的时候能十分警惕,在组织管不到的时候也能十分谨慎。

同志们,今天的课就讲到这里,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启示,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做人的底线是良知

全文共 2936 字

+ 加入清单

杀人不越货,越货不杀人,盗之有道,盗之底线也。高衙内夺林娘子不成,置其死地,尚要害林冲于绝境,刺配沧州,枷锁押解,幸有鲁智深野猪林相救,才得以保全性命,看守天王堂草料场时,又遭高俅心腹陆谦放火暗算。官人之无底线,久矣。官人底线不存,民间社会必乱,官逼民反,揭竿而起。林冲由一安分守己的八十万禁军教头,逼上梁山,落草为寇,只一寇也,梁山地狭,难容万民,万民遂居家为寇,天下蜩螗鼎沸,国将不国,社稷岌岌矣。

一向避谈政治的金庸,近来也按捺不住发话了:“今天的中国,有的人很有权力,有的人很有财富,有的人很有知识,有的人很有名气。可他们普遍都没有一样东西——良知。因此,当官的鱼肉百姓,有钱的为富不仁,有知识的助纣为虐,有名气的麻木不仁。活生生使这个社会堕落成非人的人间。纵使你拥有的再多,你依然只能算衣食无忧的穷人。”类似的观点,甘地以另外的视角也表达了出来,他将“无原则的政治,无创造的财富,无良知的享乐,无品德的知识,无道德的商业,无人性的科学,无献祭的崇拜”等等的无良行为,归纳为社会罪恶之源。

良知丧失,做人的底线也就丧失了。巴金回忆“文革”:“当时大家都像发了疯一样,看见一个熟人从高楼跳下,毫无同情,反而开会批判,高呼口号,用恶毒的言辞攻击死者。”当年湖北省委召开“文革”积极分子万人大会,省长张体学高声呵道:“有的人怕运动中死人,我看死人不要紧。我们没有搞非法斗争,给你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你要死怪哪个?我叫你不死,你要死,你死了活该。”这般毫无人性的论调,其实当时并不孤立,自上而下、从南到北皆如此。人们以为,自己身受的罪苦多来自于身边:我们被信任,又败坏了这种信任;我们信任了他人,又为他人伤害。然大风起于萍末,身边的事,根源还在上层,民间的事,根源还在朝廷。

“文革”前任外交部长的陈毅,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指着自己的白发慷慨陈词:“我们等打仗等的头发都白了,这仗怎么还打不起来啊?趁着我们这帮老家伙还在,先打,打完了我们再建设。”国人闻之亲切真挚,宝刀不老,民可安睡矣,而外国记者皆愕然。《赫鲁晓夫回忆录》载:1957年苏联国际共产党会议,毛泽东发言道:“帝国主义把战争强加我们,我现在6亿人,即使损失3亿又怎么样!若干年后培育出新人,人口就得到恢复。”会场上如坟墓般沉默。捷克总统问:“毛同志说他们准备损失3亿。我们怎么办?我们只有1200万,我们全部损失掉就没有人来恢复我国人口了。”“文革”中的江青于1974年1月25日《在中央直属机关和国家机关批林批孔动员大会上的讲话》中就指出:“我们的主席说,秦始皇是一个厚今薄古的专家,厚今薄古的专家。我念一下,这个我们的主席当场驳了他这以后,接着说,秦始皇算什么,他只坑了460个儒,就是儒生啊,儒家,我们坑的比他多。我们在镇反运动中镇压了几十万反革命,我看有4.6万个反革命的知识分子就坑掉了。我跟民主人士辩论过,你骂我们是秦始皇,不对,我们超过了秦始皇百倍。”这样的话是有传承的,据普列汉诺夫回忆,一次跟列宁谈论法国大革命,列宁认为“雅各宾党共和国之所以垮台,是因为斩首砍掉的脑袋太少了”。当时普以为是列宁的玩笑话。后来夺权后,列宁果真带领契卡(肃反委员会)大开杀戒。“文革”中究竟死了多少人?说法不一,无从确定,有人估算有两千万,有人说不止。1980年,邓小平回答意大利女记者法拉奇时便说:“永远也统计不了。因为死的原因各种各样,中国又是那样广阔。总之,人死了很多。”

纵使没有了良知,还有法律的矫正,然此时,法律也缺席表决。1961年秦皇岛座谈会上毛泽东说:“我们的党,好比诸葛亮,对于‘宪法’这个阿斗,是怀有极其复杂的感情啊!不公开承认阿斗的领导地位是不好的,是无法向人民群众交代的;如果不把阿斗当摆设,也是不好的,是无法让党随意向人民群众发号施令的,也是迟早要被司马懿抓去砍头的。”他还说:“没有宪法的社会,是最好的社会。国民党有宪法,也挺当回事,还不是被我们赶到了台湾?”陈云也说:“在国民党统治时期,制定了一个新闻法,我们共产党人仔细研究它的字句,抓它的辫子,钻它的空子。现在我们当权,我看还是不要新闻法好,免得人家钻我们空子。没有法,我们主动,想怎样控制就怎样控制。”(见《同舟共进》2003年第2期)法律的基础是宪法,即法律的底线是宪法。孟锦云《走进毛泽东最后岁月》讲述的一个故事很是耐人寻味,当年毛泽东曾和他谈论与江青离婚事,毛曰:“孟夫子,你是答不上来的。离婚,我到哪里去起诉哟。离婚,总要办个手续吧。到那时,不知道是法官听我的,还是我听法官的,那可能要大大热闹一番。”这是对法律的温和解答,此温和是由于谈话的人,而非对待法律的态度。毛对自己身边的下人,即所谓的工作人员一向和蔼宽容,这与对待同事判若冰炭,差过云泥。《林彪日记》记录过毛泽东的一段话:“中央出修正主义造反,中央不正确的就可以不执行,不要迷信中央,不要怕兵变,不要怕乱,不要怕造反。大乱才能大治,是我革命斗争实践中的思想理论结晶。”对待身边赫鲁晓夫的态度,实则也对待宪法法律的态度。

丧失了良知的底线,尚有法律的底线作保障,法律的底线一旦也丧失了,便只有悲惨结局了。

良知丧失、底线丧失的根源,远的不敢追推,上溯至“文革”已是如此。“文革”良知丧失,与今日的良知丧失,看似千差万别,实则本质一样,不同的表现罢了。

没有了良知底线,社会便会被另一种东西所替代。索尔仁尼琴说:“世界正在被厚颜无耻的信念淹没,那信念就是,权力无所不能,正义一无所成。然而,在这个世界上,最令人悲哀的莫过于一个民族的文学生命被暴力所摧残。它不单是禁止舆论自由,而是强制性地桎梏一个民族的心灵,并根除其记忆。在这种情况下,整个民族就如同行尸走肉一般。”他说的是文学,我们却不敢多跟周围参照。

底线在人是个良知问题,在组织是个原则问题。山西的申纪兰,在1954年9月25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时即是代表,以后届届连任,其之所以能连任,就因为她赞成:大跃进她赞成,人民公社她赞成,“文革”她赞成,斗刘少奇她赞成,斗邓小平她赞成;否定大跃进她赞成,否定人民公社她赞成,否定“文革”她赞成,平反刘少奇她赞成,平反邓小平她赞成。全国人大每年开会她都去,且都能成为媒体关注的明星,关注点即此最长。山西人民也深以为荣,并以能与之握一手、留一影为炫耀。但就她在人大的经历,其中有太多的意味。作为举手工具、无条件赞成的申纪兰,不能说私下里没有良知,但她在政治组织里的无原则,就是缺少了政治的良知。

易中天有感于世风日下,也议论道:“你问当下中国缺什么,我看最缺底线。这很可怕。比方说,腐败变质的食品,也敢卖;还没咽气的病人,也敢埋;自己喝得五迷三道,那车也敢开;明明里面住着人,那房也敢拆。还有‘共和国脊梁’这样的桂冠,也敢戴,全不管那奖多么野鸡,多么山寨。”法学家江平则将这一议题,上升到了政治的高度:“国务院严厉批评当前社会诚信缺失,决定加大对失信的惩戒力度。那是白费力气!社会诚信的缺失,是因为国家诚信的缺失,党的诚信的缺失。你不诚信,人民岂能诚信?诚信首先是国家对人民要诚信,而不是相反。你想要人民诚信就先自己做起,当年闹革命你承诺的自由民主先兑现人民保证讲诚信。”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党员领导干部走新路有作为创亮点有底线心得体会

全文共 393 字

+ 加入清单

“走新路、有作为、创亮点、守底线”这四个词、十二个字各有深意、环环相扣,互为依托、互为促进。“走新路”是实战要求,是谋思路、干工作的基础;“有作为”是重要指向,是各级干部为官从政的基本价值追求;“创亮点”是近期目标,是走新路、有作为的现实检验;“守底线”是根本保障,是对各级干部抓工作的基本要求和基本遵循。

走新路,与公安机关“护航发展、维护稳定”的主线异曲同工,护航发展就是走新路的一个实践;

有作为,要不断拓展“创净土、讲故事”两大战场的空间,讲究战术方法,把两个战场作为一盘棋,提升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

创亮点,与“抓品牌”一脉相承,要立足于创亮点,挖掘优势,拉长长板,靠亮点来引领和推动工作发展;

守底线,一方面要切实守住思想上的“底线”,不越作风上的“红线”,不碰纪律上的“高压线”。另一方面要打牢基层基础,履行好公安职责,做好防范打击犯罪、公共安全管理各项工作,确保不出大的案事件。

展开阅读全文

篇5:领导班子挺纪在前严守底线集中谈心得体会

全文共 2485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对你们进行约谈,既是落实监督责任,传导压力、抓早抓小的重要体现,也是对你们因工作责任不实、措施不力导致迟报未报问题的一次郑重告诫。”2015年7月,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张建平在约谈榆中县有关领导时开门见山,不留情面。此前,该县因上半年“四风”问题“零查处、零报告”被省纪委通报。

2015年,我市把约谈作为挺纪在前的有力举措和抓早抓小的有效手段,坚持常态化开展、规范化落实,解决了一批党风廉政建设方面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中国纪检监察报》和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推广了我市开展约谈工作的经验。全年共开展约谈38059次,其中工作约谈33111次,提醒谈话3568次,告诫约谈1065次;共约谈94296人,是谈话总人数的20余倍,其中地级干部56人次,县处级干部4562人次。

周密部署全覆盖形成责任落实新常态

“小洞不补,大洞吃苦”,在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张建平看来,对党员干部进行约谈,是从严治党、前挺纪律、纪于法前的具体体现,是“多咬耳朵、常扯袖子、勤敲警钟”的有效举措。

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市从强化党风廉政建设约谈工作、建立长效机制入手,着眼于关口前移,先后出台了多个规范性制度,为把纪律和规矩立起来提供了制度保障。

2015年2月,我市印发《兰州市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约谈工作实施细则》,明确了约谈工作的基本原则、约谈方式、约谈情形、组织形式、职责义务等。随后,各县区、各部门结合各自实际,制定了具体的实施方案。

5月,印发《市委常委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约谈工作办法》,明确了市委常委的约谈内容及要求、约谈范围及情形、组织实施及约谈纪律,为开展约谈提供了依据和参考。

市纪委副书记金安众介绍说,为了推动约谈工作常态化、规范化,实现约谈全覆盖,市纪委采取了统一建立约谈工作“三本账”即“年度账、明细账、汇总账”的做法,确保把责任和压力逐级传导到位。

建立约谈工作“年度账”。我市明确规定:市委书记每半年对市委常委、其他地厅级领导、县区党政一把手、重点部门主要负责人约谈一遍;市纪委书记主要对发现的问题开展约谈,每月不少于10次。

建立约谈工作“明细账”。市纪委向全市副县级以上领导干部统一配发了《领导干部约谈工作台账》,各级各部门班子成员及其中层以上干部,按照“一次一登记、一谈一登记”的要求,详细记录每次约谈的时间、地点、被约谈人、主题、主约谈人员和约谈内容等。

建立约谈工作“汇总账”。市纪委按月统计汇总工作约谈、提醒约谈、告诫约谈数据,每季度在全市范围内进行通报、“晒账”一次,督促各级领导干部落实主体责任,抓早抓小,形成全面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的浓厚氛围。

聚焦“两个责任”层层传导压力

谈与不谈不一样,带着问题谈与空泛谈不一样,我市立足推动“两个责任”落实,通过以上率下广泛开展有针对性的约谈,使各级各部门党政一把手坚守第一责任“不甩手”,班子其他成员落实“一岗双责”“不松手”,各级纪委(纪检组)履行监督责任“敢出手”,形成了上下贯通、层层负责、逐级落实的约谈工作完整链条。

“主体责任落实不力,必须约谈!”兰州市委主要领导多次强调。

2015年7月,因近两年连续发生违法案件,兰州市城建系统6个单位领导班子被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张建平集体约谈,并向市委、市政府、市纪委作出郑重承诺:一定履行好主体责任,学习纪律,敬畏纪律,严守纪律,执行纪律!

监督责任落实不力,同样要被约谈。

我市在公职人员经商办企业问题全面核查中,发现有41家“零报告”单位存在工作人员违规经商办企业的情况。约谈随之启动。市纪委班子成员分批次对这41家单位的一把手和纪检组长共82人进行了集体约谈。

“作为一把手和纪检组长,你们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正是由于你们监督责任不落实、执行规定不坚决、落实制度不严格、怕得罪人心理作怪,才导致这一问题的出现。”张建平在约谈时一针见血、直击病灶,同时要求立即进行“回头看”,迅速查纠整改。

“约谈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提醒自己必须时刻绷紧责任这根弦,也让我们深刻地认识到,抓党风廉政建设必须把纪律挺在前面,有病就治,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决不能养痈遗患。”参加约谈后,各位负责同志达成共识。

为确保把纪律执行到位、把责任拧紧压实,我市同时明确:每位领导干部都负有在职权范围内开展约谈的责任,都有接受约谈的义务;在约谈中实行“一事两约谈”,既对当事人约谈,将存在的问题点明点透、整改的事项靠实抓实,又对责任人约谈,促使担负“两个责任”的第一责任人落实整改措施,履行好各自的责任。

狠抓整改落实确保约谈质量效果

约谈,不是搞形式、凑数字,更不能一谈了事。我市坚持约谈后“盯着办”,对约谈事项实行跟踪管理,提醒约谈事项是否重视、告诫约谈事项是否整改、工作约谈事项是否落实,都逐一跟踪问效,确保约谈问题件件有落实、件件有成效。

市纪委党风政风监督室主任王维军介绍,为了防止约谈统计凑数,避免把约谈当作“任务”来完成,我市要求以各单位上报的月统计数据为准,按约谈台账记录,一项一项、逐人逐事进行比对核实,看约谈责任是否尽到、约谈事项是否属实、约谈整改是否到位。

据了解,为防止一谈了事,我市明确要求,约谈不能代替纪律审查,也不能当作一种问责手段,对应当给予党纪政纪处分的违纪违规问题决不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约谈了事。同时,针对有些单位在约谈中回避矛盾、不分重点的问题,要求约谈做到开门见山、一针见血,避免把工作约谈做成不求实效的“念碎嘴”、把提醒告诫约谈做成不碰痛处的“点评会”。

压力在层层传递,责任在层层落实,成效在逐步显现。在市委和市纪委的示范带动下,各级各部门在约谈中坚持问题导向,逐项跟踪督办,将整改落在实处,有效地避免了小问题变成大错误。

如今,约谈这种监督方式已在我市全面开花,不断完善和深化,并带来了党风政风的新变化。城关区一位干部说:“尽管过去也一再强调纪律,但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感受到纪律就在身边,遵守纪律就在自己的一言一行中,也没有像现在这样对纪律抱有一种敬畏感,决不敢越雷池一步。”基层群众反映,现在干部下基层明显多了,解决实际问题也多了,我们党的干部的好作风又回来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坚守道德的底线作文

全文共 725 字

+ 加入清单

曾经听说过这样一件事:瑞士因为地少人稠,对定居多年欲入籍者有着严格的社会公德要求,必须得到邻居的认可才能提出入籍申请。有一个打算申请入籍的人到街对面的超市购物,因为东西多就将购物车推回家中,却因为工作忙没有及时归还。邻居一位老太太看到超市的购物车在他家中停放了几天,就打电话报警,认为他有意侵占他人财产。虽然是无心之失,但他的入籍申请也因此泡了汤。

有人认为,这件事在一些人看来是小题大作,但细细一想,社会公德并非可有可无的“小节”,否则良好的社会秩序就无从谈起。更难以想象,一个对社会公德持无所谓态度的人,会时时保持一颗对法律规章的敬畏之心,能够在关键时刻守住道德与法律的底线

在城市管理中,德治和法治相辅相成,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北京市组建“市民劝导队”,正是应用了德治的说服力和劝导力,启迪公民的道德觉悟,激励公民的道德情感,强化公民的道德意志,增强公民的荣辱观念,培养和形成古人所说的“羞耻之心”。久而久之,就能形成一种违反社会公德者必定受到舆论谴责和公众批评的氛围,再配合严格的社会管理执法处罚,提升国民的道德水准、文明程度,塑造良好的社会风气、社会秩序,才不会成为一种老大难问题。

心理学中有一个“破窗效应”,说的是如果有人打碎了一幢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得不到及时的维修,别的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窗户。从这一理论透视当前的社会管理特别是社会公德建设,可以发现,某些不良风气的形成,一方面失之于“事不关己”心态的盛行,公民之间的相互劝导力度不够;另一方面失之于“法难责众”心态的盛行,执法者严格执法的力度不够。说到底,法治与德治就如同车之两轮、鸟之双翼,忽视其中任何一个方面,都难以达到维护社会环境秩序的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坚守纪律底线树立清正之风

全文共 1331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把党章关于纪律的要求具化为政治、组织、廉洁、群众、工作和生活六大方面,为全面从严治党和依纪依规治党提供了有力制度保证。组织部门要切实把党章党规贯穿于党员干部教育培训、选拔任用、监督管理始终,通过深学、细照、严管、实干,让“六大纪律”成为党员干部的底线自觉。

坚持学在深处强化境界养成。有学问者自有深意、有深意者终成境界。党员干部要切实把深学“六大纪律”作为一种内在自觉,在学习中明礼、增智、提能、立德,进而提升境界、增强党性。升华认识是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深化过程。党员干部要原原本本学、举一反三学、联系实际学、持续深入学,使认识更深一步、理解更深一层,真正做到学而懂、学而信、学而用。“志之所向,无坚不入。”党员干部要坚定信仰,时刻注意锤炼思想定力、战略定力、道德定力、信仰定力,切实增强“三个自信”,做到立场坚定、旗帜鲜明。要以群众纪律养成促群众感情扎根,努力在书本中习得群众方法、从典型处强化群众观点、于实践中践行群众路线。

坚持照在细处强化导向引领。有什么样的导向,就有什么样的生态。要对照“六大纪律”要求,按照好干部标准,从细处照、向实处找、往深处剖,让党员干部做有示范、行有目标,释放出源源不断的正能量。要以好干部标准强化高线引领。要针对不同岗位要求,从担当精神、攻坚能力、适岗性、抗压性等方面,形成胜任素质清单,让党员干部比照对齐。“红线”是底线标准,是不可逾越的红色警戒。要综合运用巡视、审计、日常督查、专项检查、明察暗访、干部监督联席会议等途径,列出“负面清单”,明确什么不能碰、什么不该做,让党员干部知止存畏、引起警觉。

坚持管在严处强化考核促动。要注重用好考核这个“指挥棒”,对党员干部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切实营造“十目所视、十手所指”的从严氛围。要从严选拔,树牢“实干实绩”这面旗帜。要把实干实绩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标准,做到凭实干论英雄、以实绩用干部。要从严把关,畅通“能上能下”这根“管道”。要强化“下”的担当、细化“下”的情形、明确“下”的标准,通过平时考核、年度考核、换届考察等,切实加大对存在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干部的提醒、函询、诫勉力度和不作为、不会为、不善为干部调整免职力度。规矩在于遵守、纪律在于执行。要让“六大纪律”成为带电的“高压线”,就必须发扬“啄木鸟”精神,切实强化执纪责任,保持正肃纪高压态势,对违纪违法行为不留情面、严肃处理,让“六大纪律”落地生根、禁令生威。

坚持干在实处强化实绩带动。“六大纪律”执行得好不好,最终还要实绩来检验。这就需要党员干部立足岗位拼实干、比实力、出实绩,努力用自身“辛苦指数”和“实干指数”换取群众“幸福指数”。中心稳、方向明,大局清、诸事宁。党员干部要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站在全局角度,以自身超常态应对工作新常态,助推中心工作发展。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员干部的奋斗目标。党员干部要把民生放在更加突出位置,以此为谋事干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让群众收获实实在在的利益。实绩体现在服务常态长效上。要坚持继承和发展,抓好制度的建立、完善、执行和评估,对服务薄弱环节立新规、补漏洞,努力向制度建设要长效,让联系变成常态,让服务成为习惯。

展开阅读全文

篇8:良心底线

全文共 943 字

+ 加入清单

人一生要经历无数的诱惑,让自己去做违背道德,违背良心的事。只有那些在诱惑面前,仍然坚守自己的良心的底线的人才能取得最后的成功。而那些因为种种原因,或是因为一时邪念,或是因为社会条件使然而屡次越过自己的良心底线的人,最后都会遭受应有的惩罚。

曾经在一本书中读到过一篇名为《竹篾》的文章。文章的主人公因为一时邪念,故意踩住了邻居家的小孩手里拿的竹篾,使得小孩的手被割伤了.主人公事后也非常后悔,他在文章的最后感叹了一句:“我当初为什么要踩住那根竹篾啊!”我想,这也是大多数因一时邪念而后悔终生的人事后的心理状态的真实写照吧。

然而,也有一些人,他们本来是善良的,但是当时的社会环境却使得他们堕落了。司汤达名著《红与黑》中的于连,本来在其父的锯木厂中干活,后在市长家中任教。由于不满于市长对他的蔑视,他占有了市长夫人。此事被市长的竞争对手揭发,于连被迫进了神学院。在院中,他依靠彻彻底底的伪君子手段换取了院长的信任,并被推荐到一位宫廷大臣家中供职。在那里,他用一连串的虚伪,得到了这位大臣的赏识,并获得了其女马蒂尔德的爱情。此时,市长夫人在忏悔牧师的引导下揭发了他,他潜入教堂,枪伤市长夫人,最后被送上断头台。于连本来是一个有理想、有斗志的青年人,但他最后却堕落成了一个伪君子,这是于连的悲剧。他的悲剧,是一个出身贫贱的青年在那个黑暗的年代,才能无法被发现以及理想无法被实现而造成的。

相反地,那些遵守了内心的道德以及良心底线的人,却往往获得了成功,他们开始时被看成是傻瓜,但到最后才发现原来自己所做的是大智慧。《心灵鸡汤》中讲过一个故事,有一位制砖厂的厂长,他非常讨厌他的一位竞争对手,因为这位竞争对手经常使用非法手段如打骚扰电话、诬告等手段来陷害自己。但是他却并没有用相同的手段来回敬对方,而是一个一个向那些对自己的产品质量有疑问的顾客们解释清楚。他说:“我不能做对不起我自己的良心的事。”为此,他太太骂他是笨蛋,周围的人们也都不看好他。然而几年以后,他的制砖厂变成了那个州最大的制砖厂,而他的竞争对手却因违法而进了监狱。

人生就好比登山。在登山过程中会遇到大大小小的困难,同样的,在人生路上也会有许许多多的诱惑在诱惑着我们,在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坚守自己的良心底线,只有这样才能成功地到达终点。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坚守纪律底线树立清风正气讨论发言稿

全文共 1424 字

+ 加入清单

根据支部的安排,这次我被作为新时期共产党员思想行为规范专题大讨论重点发言的人员。根据通知要求,我的发言题目是共产党员应该坚持哪些纪律底线。回想前段时间由市纪委组织大家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和《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的活动,知道《准则》坚持正面倡导、重在立德向善,树立了党员能够看得见、行得通、够得着的高标准;《条例》则重在立规,把党章对纪律的要求整合成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开列负面清单,划出党组织和党员不可触碰的红线。这六条纪律就是我们每位党员都要坚持遵守的纪律底线。那么要怎么做才能让每个党员都能自觉遵守《准则》和《条例》,防止触碰红线呢。我理解:

首先要认清负面清单,明确纪律要求。新修订颁发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将党的纪律整合为六大纪律,开列了党规党纪的负面清单,划出了党组织和党员不可触碰的纪律底线,体现了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的坚定决心,对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负面清单既是底线,是雷池,是不可触碰、不可逾越的,负面清单中所列的一切事情都是不可为的;负面清单又是一道保护线,意味着不违规、不出线就是安全的。纪在法前,党纪严于国法。党纪既是比法律更严的约束线,也是党员在法律底线之前设下的一道保护线。《条例》已将负面清单即不能做的事情白纸黑字清清楚楚地列了出来,只要不违反、不触碰、不逾越就是安全的。

其次坚持理想信念,不断锤炼党性。党章党规党纪只有被党员信仰,成为坚定的信念,才能内化为行为准则。一些党组织和党员之所以出这样那样的问题,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党纪条规学不入心、信得勉强,不能严格约束自己的行为,甚至漠视党纪党规,从而由破纪走向破法,最终坠入违法犯罪的深渊。党员要坚持理想信念不动摇,严格要求自己,常修为政之德、常怀律己之心、常思贪欲之害,就不会走上违纪违法的道路。纪律和规矩是底线,坚决不能退让,必须坚守。坚守底线既是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也是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现实需要。如果底线失守了,党就会成为一盘散沙,为人民服务也将成为一句空话。

还要自觉遵守规矩,忠诚干净担当。六大纪律既是对党的各级组织的有力约束,也是全体党员的基本遵循。每名党员都要自觉强化纪律观念和政治规矩,把学习《条例》与学习党章、学习贯彻习主席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起来,紧密联系岗位职责,联系自身思想、工作和生活实际,逐章逐项学习原文,一条一条消化理解,熟悉和掌握每条纪律要求,切实刻在心上、烙在脑海;要自觉对照六大纪律,认真检视自己的言行,深入查找存在的问题,及时修枝剪叶,时刻绷紧纪律这根弦,做到守纪律、讲规矩,知敬畏、存戒惧。党规党纪只有被严格执行,才能真正发挥作用。党员要从自身建设入手,对党忠诚、敢于担当、干净做事。忠诚、干净、担当,是对每一位党员的基本要求。对党忠诚是第一位的政治要求,干净是必须守住的行为底线,敢于担当是对党忠诚的具体体现。党员一定要加强自身建设,认清负面清单的重要性,在正身律己上要有更高标准,更严要求,要用党章的精神和要求严格规范自身言行,树立良好形象。要知敬知畏,不断增强守纪律如生命、讲规矩为天职的自觉性,切实把党章党规党纪刻印在心坎上,把遵守党章党规党纪落实到行动上。要自觉接受监督,让约束与自律相辅相成,让批评与自我批评相得益彰,让监督与自省相互补充,切实养成遵规守纪的良好习惯。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幸福的底线

全文共 658 字

+ 加入清单

露露

东晋最伟大的诗人陶渊明曾任彭泽县令,因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弃职而去,隐居田园,做一个快乐,无忧无虑的农夫,过上了与世无争的生活。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他认为这是多么幸福,起码不用和世人同流合污,能安居乐业,不要求人生飞黄腾达,无人束缚,这就是幸福。

俄国有一作家契诃夫曾道:“如果你手上扎了一根刺,那你应当高兴才对,幸亏不是扎在眼睛里。细细体会才发现,这并不是一种幽默的调侃戏谑,常常这样想,人生何来的不愉快呢?这幸福的底线降低,幸福就会变得颇多。

曾听过一个故事:一个人花10元钱中了五百万的大奖,买了一个富丽堂皇的别墅,可不幸的是,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发生了一次大地震,别墅瞬间化为一片废墟,他的朋友安慰他,他却笑笑:“我的别墅是花了10元钱买的一个彩票中的,别墅是我花10元钱买的,如果你丢了10元钱,你会那样悲痛欲绝吗?”

还曾看过公众号里有一则链接,一对夫妻不幸经历车祸,幸运的是,没有太大的内伤,但浑身上下伤痕累累,而令人们不懂的是——他们竟兴致勃勃的拍起了照片,记者问那位先生,先生却回答道:“我与我的妻子历经的每一件事都值得留念”。这种达观的生活态度令人佩服,我们还会因某些事而过意不去吗?所以,让我们把幸福的底线降低吧,这样幸福常在!

人们往往把幸福的底线画的那样高,若是把幸福的底线画的高,幸福是极少的,像今天我看到了一个与我年龄相仿的姑娘向妈妈要网红流沙笔袋,妈妈不同意,就嘴一撇,开始与母亲斗嘴,说别人什么都有。她就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向家长提无理要求,每天愁眉苦脸,何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党员坚守纪律底线心得体会

全文共 672 字

+ 加入清单

为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树立良好行业作风,近日,西陂大队支部集中组织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对“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中的重要指示,对习总书记为党员干部做人做事划出的“四条底线”进行了深入学习和深刻领会,进一步规范了党员干部的法治思维和底线意识。

西陂大队支部书记张漂元同志首先传达了《习近平为党员干部做人做事划出的四条底线》原文,同时对习总书记讲话进行了深入解读,并对党员干部提出了四点要求:

一是要坚守法律底线。党员干部要牢记法律红线不可逾越、法律底线不可触碰,带头遵守法律、执行法律,带头营造依法行政的法治环境。谋划工作要有法治思维,处理问题要用法治方式。要学法懂法,维护法律权威。

二是要坚守纪律底线。党员干部要时刻谨记:党规党纪严于国家法律,要求更高。党员干部不仅要模范遵守国家法律,而且要按照党规党纪以更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会后,每名干部要认真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厘清党组织和党员不可触碰的底线,做到守住政治纪律底线,尊崇和维护党章,遵守政治规矩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做到政治信仰不变、政治立场不移、政治方向不偏。

三是要坚守政策底线。所有党员干部要时刻谨记:党规党纪严于国家法律,要求更高。党员干部要学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掌握做事的原则和方向,要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折不扣地学习和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做好当前每一项工作。

四是要坚守道德底线。“道德问题是做人的首要的基本问题。”党员干部要做到“四个坚持”“四要”,即坚持公私分明,坚持崇廉拒腐,坚持尚俭戒奢,坚持甘于奉献。”要“廉洁从政,廉洁用权,廉洁修身,廉洁齐家”。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热词2:底线思维

全文共 253 字

+ 加入清单

【习语】“要善于运用底线思维的方法,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做到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动权。”

【背景】

据《学习时报》报道,习近平在2013年初的一次重要会议上强调。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善于运用底线思维的方法,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底线思维是以底线为导向的一种思维方法和心态,它要求不回避矛盾,不掩盖问题,是对意识形态领域规律的整体性把握,要求我们始终保持清醒头脑,自觉顺应规律,客观分析宣传思想阵地管理中每个细节、每个可能出现的问题,妥善解决各种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我们的道德底线在哪里

全文共 896 字

+ 加入清单

曾看过一所重点中学的德育问题的问卷调查:

如果你赴校考试,看见拖把、扫帚凌乱地倒在学校门口,是扶起还是视而不见?考后能不能把椅子恢复原样?考生吃完点心后,包装纸乱扔还是放进垃圾箱?!!

从统计结果来看,70﹪的考生不能把拖把、扫帚扶起来,30﹪的考生离开教室后不能把椅子放会原处,20﹪的考生乱扔了包装纸!!

以上数据实在令人担忧。思想道德素质是一个民族文明素质的体现。我无法想象一个人如果失去了道德品质,怎样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才?一个民族,如果失去了基本的道德规范,又怎样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仔细想想,这些都无疑是一个习惯问题。古罗马西塞罗说过:“习惯是第二天性”。就像你早上起床就想到刷牙,这本应该是情理之中的事,但为什么现代中学生连这些起码的道德习惯都不能做到,这实在是值得众人深思的。

事实上,助人为乐、拾金不昧、勤俭节约本是一个民族的道德底线的体现,然后当今社会竟沦落到谈及习惯问题,实在是有失社会的形象。

一日,沈阳的杨女士在超市购物,不慎钱包被小偷盗走。翌日,杨女士在自家的邮箱中发现了自己的钱包,其中除了几百元钱不见了,身份证、工资卡以及其他如名片、口红之类的小东西一样不少,还多了一封致歉信,信中说:“来沈数日,衣食无着,又找不到工作,不得不与盗贼为伍!!,您的身份证、工资卡和票据对您很重要,对我却无用,现完璧归赵,并致歉意。”杨女士由此免去了重办身份证、工资卡的奔波之苦,对这个小偷也颇为感激。

偷盗是不道德的,甚至应该是人人喊打的事。但只偷钱不害命又能为失主着想主动归还失物使受害者免受最大损失的小偷似乎又是道德的。当今社会是复杂的,多样化的。如果现在你硬要把人分为好人或坏人,硬要说某件事是道德的或不道德,这似乎有些落伍了。人不可能都有舍己为人的完美或一下子坠落成一无是处的社会的残渣,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把社会上的丑恶现象消灭干净这是很难做到的,所以就出现了上面这种现象,从根本上来说,这种现象是适应当时社会发展规律的。

但是,我们不能屈从于这些现象,更不能长叹甚至承认这种现象已经成为我们的道德底线。我们是命运的主宰,相信努力会得到回报,道德车轮将碾过无数个丑陋的个体而滚滚向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坚守纪律底线培养高尚情操发言稿

全文共 1148 字

+ 加入清单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第二专题学习讨论陆续在各地各单位展开。省委常委日前围绕“坚守纪律底线培养高尚情操”,率先学习与交流,一致认为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不断增强道德素养。

我们党是纪律严明的党,党纪的尊严和权威不容践踏。坚守纪律底线,是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必然要求,也是党员保护好自己的政治生命的客观需要。道德情操不仅关系个人品行,而且关系到党的形象。党员干部在道德情操上比普通群众有更高的标准,在群众中才有号召力,这是党的事业对党员干部提出的重要要求。“坚守纪律底线、培养高尚情操”,是每一位党员干部必须认真去做的。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把“坚守纪律底线、培养高尚情操”作为第二个学习讨论专题,有利于促进提高党员干部的总体素质。

严明党的纪律,要求党员干部必须遵守党章、党的纪律、国家法律,以及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工作惯例,首要的则是严明政治纪律。政治纪律是全党在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言论、政治行动方面必须遵守的刚性约束。党员干部必须对党绝对忠诚,强化“四种意识”,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坚决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坚守纪律底线,领导干部应率先垂范。凡是党员必须做到的,领导干部要首先做到,凡是党员不能做的,领导干部要带头不做。各级党组织要充分发挥党内监督、民主监督、审计监督、巡视监督、舆论监督和群众监督等作用,在党员干部中营造守纪律讲规矩的良好氛围。

道德情操是为人根本。每位共产党员必须把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当作人生必修课,主动对照党章,认真学习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不忘初心,牢记宗旨,用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努力成为普通大众的道德标杆,做到以德修身、以德服人。

法纪是底线,道德是高线。坚守纪律底线和培养高尚情操,相辅相成,互为促进。没有严格的法纪观念,思想就会滑坡,道德就会失守,在腐蚀诱惑面前就会迷失方向,最终坠入违法乱纪的深渊。

不忘初心,克己慎行,洁身自好,自觉培育高尚的道德情操,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刻保持共产党人的正义感、是非观和原则性,就能面对得失不心乱、面对诱惑不迷眼、面对困难不退缩,关键时刻靠得住、信得过、顶得上。

省委常委围绕“纪律”和“情操”两大关键词召开专题学习,再次告诫我们,成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不仅要他律,更需要自律。现在,全省上下正为推动福建发展再上新台阶奋力拼搏,结构调整阵痛仍在持续,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越是在关键时刻,越需要有一支纪律严明、作风优良的干部队伍。当前,党员干部必须按照省委的部署要求,牢牢抓住“道德”和“纪律”两大主题,深入开展好“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推动各项事业发展提供新动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坚持纪律底线树立清风正气发言稿

全文共 598 字

+ 加入清单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提到治国理政、兴党兴国的新高度,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始终贯穿着从严治党的要求。从严治党就是坚守纪律底线,以党纪为标尺,保证党在各项事业中的领导核心作用。

笔者认为,从严治党,不只是退守法律底线,更加要守住纪律底线。党章党规党纪是党对党员干部的要求和行为约束,要求广大党员干部不仅要守住法律底线,做到不“破法”,更要求要坚守纪律底线,做到不“破纪”。党员干部要提高认识,要摆脱“违纪错小,违法是大”的错误观,不要存在侥幸心理,要敬畏纪律、遵守纪律。

另外,从严治党,不只是处理少数有严重问题的干部,更是根据不同的违法违纪情况采用不同的处置方式。党中央要求的从严治党不仅是对党员干部的重大严重违法违纪行为的处理,也不仅仅以案件和线索的多少作为衡量指标,而是强调通过在大小违法违纪案件的查处过程中,针对违法违纪的轻重情况建立一套分层级、即定性又定量的处理处置体系。从严治党,就要强调纪律审查。通过各种创新方式方法,加强日常监督执纪,要坚持以知促行、以行促知,要对从严治党有整体的认识,不要认为违纪就是没人管、不追究,要加强党章党规党纪的自我约束。

党中央始终强调,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全面从严治党是各项工作顺利推进的根本保证,要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依规治党,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把纪律挺在前面,立起来、严起来,执行到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作文实际篇幅以超过规定字数的底线一两百字为宜

全文共 229 字

+ 加入清单

比如题目要求“不少于600字”,那么考生不要只写600字,而要超出一两百字,直观地说,就是要写到答题卡上“600字”标记下面四至八行。作文字数没达到底线的,扣分绝对不只“每少50字扣1分”;字数刚达到底线的,也会给人一种“挤牙膏、凑字数”的感觉;超出底线一两百字,会给人一种内容充实的感觉。

当然作文也不必太长,不必写到答题卡的最后一行。文章写得太长会花去许多宝贵的时间,导致没有充足的时间复查前面的答案,而且在视觉上会给人一种塞得过满、没有回旋余地的压迫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挺纪在前严守底线集中谈心得体会

全文共 954 字

+ 加入清单

“违反工作纪律的行为具体分为党组织失职行为、滥用职权和玩忽职守行为、失泄密行为,违反外事工作纪律等行为。”近日,皇姑区组织开展挺纪在前、严守底线集中谈”,区纪委书记孙常福对“四个意识”、“六大纪律”、“四条底线”等内容进行了重点阐释。全区1100余名区管处级干部和科级干部参加会议。

“集中谈”首先强调了“四个重申”,即重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系列讲话精神;重申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决策部署和党内法规制度建设情况;重申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政治生态恶化、全面从严治党不力、“两个责任”落实不力等问题对党的事业造成的巨大损害,教育引导党员领导干部主动、自觉、高标准地做好巡改落实工作,正本清源、重塑信心;重申党中央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决心和态度,使“四个意识”“六大纪律”“四个底线”在党员领导干部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进一步把党员领导干部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巡视组反馈意见的整改上来。

“宁可得罪人,也不想看到党员干部违法违纪后的眼泪,为此皇姑区专门制订了《廉政‘十必谈’工作方案》,就是要把监督执纪运用好,达到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目的。”孙常福在讲话中强调。在“集中谈”过程中,皇姑区紧紧围绕如何严守纪律底线、如何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在列举了省、市纪检监察机关查处的一些违法违纪案例的同时,更多地结合皇姑区纪委查处的大量违纪违法案例进行剖析,让与会人员能够通过对身边发生的违纪案例的了解,起到对照案例学纪律的作用。

“我对‘六大纪律’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尤其是一些发生在区里的违纪案例,印象太深了。”华山功能区党工委副书记王立忱参加完“集中谈”深有感触。“平时在生活和工作中,只要纪律意识一放松,就容易碰到底线,所以要经常提醒,用好咬耳扯袖、红脸出汗这种执纪监督方式,时刻提醒周围的党员干部守住纪律这条底线。”三台子功能区纪工委书记关昕通过谈话,对“四种形态”的运用与工作结合方面有了新的认识。

区征收办的纪检干部张宪光在“集中谈”之后表示,“让我深知纪律这条底线是不可触碰的,严于律己对于我们党员干部非常重要,时刻让自己的头脑清醒。”

按照方案,皇姑区各级党组织要通过党委谈领导干部,党总支、支部谈每一名党员,将“集中谈”实现全覆盖。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范文:底线

全文共 1028 字

+ 加入清单

“叮——叮——”门铃很不识时务地响了,我心里一阵厌烦,虽然已经习惯家里时常有人光临,然而正是游戏通关的关键时刻,我不愿离开我的游戏世界。“叮——”,门铃依然执着地响着,还真是个狠角色啊,我暗暗在心里嘀咕着,狠下心来敲下暂停键,跑去开门。

“呦,王局长的千金吧,长得可真漂亮。”我心里暗暗厌烦,见过奉承的,没见过你这样的,可口头上还是礼貌性的回了一句“叔叔好啊”,“你好,你好,王局长在家吧,今天来有事找王局长商量。”说着这位叔叔进了我家的门,手里还搬着一盆兰花。那兰花眼熟得很,对了,就是上星期和爸爸在花卉市场看中的那盆,作为一个兰花的忠实收藏者,老爸对那盆兰花爱不释手,可是几万的价格还是让爸爸十分犹豫,最终没有买下。

“呦,李科长啊!”爸爸听到声音从房间里出来了,李科长一见到爸爸便忘了和我套近乎,直接迎向爸爸去了。我便趁着这个机会溜进了书房,继续我的游戏通。这游戏名叫迷宫寻宝,是各自在他人布置的迷宫上寻找埋藏的宝藏,我已经到最后一关了,作为一名高手的我,在游戏中遵循自己的底线——绝不向外泄露地图,因为泄露地图之后别人找到你埋藏的宝藏的机率会更大。就在我轻松找到别人的宝藏时,李科长深厚的声音也进入了我的耳膜。“王局长啊,知道您是个兰花收藏者,这盆兰花也不知好不好,您要喜欢就留下,那个合同的事……”,电脑上闪动的屏幕引起了我的注意,李科长的话我也便没听了。原来是有玩家想花五十金币买找我的地图,五千金币啊,我没看错吧,我动摇了,那意味着可以买多少高级装备啊,想想自己的地宫机关重重,就算给了地图给对手他也不一定就会找到宝藏。想到这,我突破了自己的底线,把地图买给了对手,当我还在遐想着我要用这五千金币买那几样装备时,电脑黑屏。我脑袋一嗡——玩了,地宫被破,宝藏被人找到了。倒霉,好不容易到了最后一关,结果因为没坚守住底线,前面的努力都毁于一旦。

郁闷的我起身准备到客厅喝茶缓解心中的不快。只见爸爸正在收拾沙发,刚刚那位科长,还有那盆兰花都不见踪影了。“爸,你不是很喜欢那盆兰花吗?反正也只是你点个头的事,换来一盆兰花你不亏啊?”“虽然我很喜欢那盆兰花,但老爸作官也有自己的原则底线——不做有损百姓利益的事,他要开办污染企业,这事我决不会帮他。”

老爸的话,让我想起了我失去的“宝藏”,如果不是我没坚守自己的底线,没经受住那五千金币的诱惑,我也不会输掉自己的“宝藏”。老爸,我庆幸你抵制住了诱惑,没有放弃自己的底线,否则你将葬送你,包括我们这个家真正幸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回到平凡的良心坚守社会的底线

全文共 1066 字

+ 加入清单

不期望将这些“平凡的善良”的人与事拔高、张扬到“高风亮节”“奇人异事”的境界,却期待我们能够通过有效的社会制度、管理安排,引领更多人不以利益为惟一判断,而是“拍拍良心”做人做事,让整个社会重新回到“平凡的良心”。

为2014年寻找关键词,很容易看见的是冷漠、伤害、欺诈、腐败……从小伊伊、小悦悦到甘肃、江苏的校车惨案,那么多无辜幼小生命在意外事故中的痛苦呻吟和戛然终止,很难不让人流泪愤怒;郭美美、卢美美、李天一,还有女明星或嫩模的“走光”上瘾,以及某些人的腐败、特权、贪欲,一次次让人目瞪口呆。

对于一个处在社会转型期的人口大国,这样剧烈的阵痛其实很正常,算不上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特例。

但这些无底线“暴红”的“奇人异事”,甚至为获利有意“策划”出的极端的“奇人异事”,让那些平凡的人们、平常的生活、平和的人生,成了“沉默的大多数”,被忽视,被轻蔑,被挤压。

雕塑大师罗丹曾经说过:“世上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拿这句话来说今天的中国社会,一样富有启示意义:有那么多善良、美好、诚挚、正直的人与事,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只要我们留心打量,只要我们善于发现,就不难找到。“平凡的良心”活动进行了两个月,全国30多家媒体就报道了那么多“良心”人物的温暖、感人故事,光是本报就推出了60多个专题版面,还有昨天100个版面的特刊,足以说明这一点。

从这些平凡的良心人物、良心故事中,我们看见了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顽强基因,比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孝道,比如街坊邻里或朋友间的亲昵帮扶,比如忍受个人贫病、为他人谋幸福的集体主义和奉献意识。换一种眼光看,这些善良、敬老惜弱、诚实守信、勇于担当的品性,原本也是未经污染的人类社会的通行语言,不论肤色、不论民族,不论年轻或年老,不论是高官还是阶下囚。任何一个社会,刚性的法律制度和它管辖得住的领域究竟有限,那些人性自然的,沾着生活泥土、牵着日常琐屑的“平凡的善良”,才是不可或缺的良性运行润滑剂。

“良心”本来就是中国社会伦理中的重要一环,“凭良心”“有良心”“说良心话”“拍拍良心做人”,曾是很长时间里中国人民的口头语。

只是这些年,为谋一己之私不惜超越底线、害人误己的中国式“精明”渐多,守规矩者吃亏,“没良心”者得益,渐成了通行法则。

不期望将这些“平凡的善良”的人与事拔高、张扬到“高风亮节”“奇人异事”的境界,却期待我们能够通过有效的社会制度、管理安排,引领更多人不以利益为惟一判断,而是“拍拍良心”做人做事,让整个社会重新回到“平凡的良心”。如此,我们才会有更美的2015年以及更远的未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领导干部走新路有作为创亮点有底线心得体会

全文共 1013 字

+ 加入清单

“党的作风是党的形象,是人心向背的晴雨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坚持抓常、抓细、抓长,使党的作风全面好起来,确保党始终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密切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夯实党执政的群众基础,必须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落细落小、抓细抓实,踩着不变的步伐,有静气、不刮风,坚持不懈把作风建设抓到底。 突出问题导向。抓住了问题也就明确了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解决‘四风’问题,要对准焦距、找准穴位、抓住要害,不能‘走神’,不能‘散光’。”云南省突出问题意识,针对“四风”的具体表现,不断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着力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针对作风建设考核不严格现象,省委把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省委实施办法情况,纳入年度“两个责任”考核内容,提高在考核分值中的比重,对执行不到位、作风问题突出的,在全省进行通报并严肃追究责任。根据巡视发现的突出问题,2016年,省委开展了针对私设“小金库”、乱发津补贴、行业协会管理不规范、违规兼职取酬、违规报销通信费、违规乘坐头等舱等问题的专项清理和整治。通过专项整治,有效防止了作风建设走形式、搞变通,同时也向全省表明,从严治党、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绝不是一句空话,而且越往后执纪越严。

不断深化细化成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前,抓作风势头正劲、环境很好,从上到下都有了正确认识,也有了管用的制度和办法,关键是要不断扩大成果。”就像房子需要经常打扫一样,加强作风建设必须稳扎稳打、环环相扣、不能松懈。省纪委建立重大节庆明察暗访制度,坚持在重大节庆前下发正风肃纪检查通知,明确作风建设要求。不久前,省纪委召开全省纪检监察系统视频会议,对加强中秋、国庆期间正风肃纪监督检查进行部署。各级纪委坚持领导班子成员带队,组织协调审计、工商、税务、公安等部门开展随机暗访,严肃查处公款吃喝、公车私用、滥发钱物、节日送礼等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对顶风违纪问题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一律通报曝光。

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对履行“两个责任”不力、导致“四风”问题突出的,坚持“一案双查”,既严肃处理违纪人员,又追究有关领导和党组织的主体责任,让失责必问、问责必严成为常态。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2473起,处理3499人,其中给予党纪政纪处分1093人,通报曝光129批131起顶风违纪典型问题。全省党员干部的廉洁意识、防腐意识、作风意识等,都有明显转变和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