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我家乡的名人是合集19篇

浏览

4519

作文

102

家乡的名人

全文共 574 字

+ 加入清单

说起名人,同学们必须会想到那些战斗英雄、劳动模范,或是作家、画家、企业家、科学家,还有歌星、影星、球星等等。其实,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这天我要说的是我的奶奶。

奶奶六十来岁,个子不算高。脸上布满了皱纹,一笑起来皱纹就更深了。虽然奶奶长得并不出众,可她扎出的扫把却个个漂亮得很。

奶奶每年都要种扫把苗子用来扎扫把,因为每年总是有一些人找奶奶帮他(她)们扎。还有一些人也想学,奶奶就会毫不吝啬地教她,直到把她教会为止。

说到这儿,有人可能会问:“你奶奶这手艺是跟谁学的?”其实,奶奶的这个手艺并不是跟谁学的,而是她看别人扎,她自己也很好奇,回家自学的。之后慢慢就学会了。

其实,做扫把也不是很难。先把扫把苗子晒干,种子去掉,再把它的外皮剥掉,用锤子把杆子锤开,然后用绳子把它扎成扫把就能够了。但是,要注意一点,必须要扎紧,否则很容易散掉。

有一次,我跟奶奶在聊天。我突发奇想,问:“奶奶,你刚开始学扎扫把的时候,有没有遇到过什么困难呀?”奶奶说:“有啊。”我说:“那你给我说说吧。”奶奶说:“好。有一天,我正在扎扫把,突然,用东西把杆子梳开的时候,那东西上面有一颗钉子松掉了。我一梳,把手都割破了。”我说:“那你有没有想过不学了?”奶奶说:“这点小困难算什么?我跟本就没有想过。”我说:“哦。”突然之间,我真有些佩服奶奶呢。

这就是我的家乡的“名人”——奶奶。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关于家乡的名人作文范本

全文共 503 字

+ 加入清单

说起棋,我第一个就想到了村上的棋圣——王纬新。他可是我们村上的名人,家家户户没有一个不知道他名字的。

你知道他为什么那么有名吗?那是因为他的棋艺和奖项。到现在他的奖项已经有30多项了。他的奖项为什么会那么多?他的棋艺为什么会那么厉害?

他的棋艺是出于锻炼。以前因为穷,没啥东西玩,也吃不饱,没力气玩。直到他的生日,他爷爷送他一盘象棋。他见了十分开心,以后只要一闲起来就玩象棋。终于有一次,他想和爷爷玩一次——输了。爷爷就去睡觉了,而他没睡,一直琢磨着。直到早上才睡。久而久之,他练了一项绝技——抹黑下。过了几天又练成——口头下棋。意思就是口述自己想象下棋的过程。这时的他已经成为全村的高手。在上学时间,他经常和同学切磋技艺,结果没人是他的对手。终于有一次,学校举办一次兴趣活动。他毫不犹豫报了象棋小组,在组里,他脱颖而出,被选为参加省里象棋比赛的种子选手。经过种种坎坷,终于以第一名的好成绩拿下奖杯。

因为家境原因小学毕业后,他便和爸爸下田干活了,但依然坚持练习下象棋。

他的棋艺这么高超,我很敬佩他,想拜他为师。

各位同学,听了介绍是不是很惊讶,如果还有问题快来问我吧。有问必答,等你来哦。

[关于家乡的名人作文范本

展开阅读全文

篇2:介绍家乡的名人的

全文共 597 字

+ 加入清单

这个星期天,爸爸带我去了南通的啬园,当我走到张謇墓时,我不由自主地想起了他的生平。

俗话说的好:有知识的人头发少,张謇便是,他脑门上的头发已掉光,脑门光光秃秃的。

看了介绍,我知道张謇小时假侯非常好学,5岁就可以熟练背诵《千字文》。他12岁进入私塾上学,后来由于家里实在缴不起学费,准备让张謇辍学。张謇得知消息后,苦苦哀求父亲,他说:“爹,您就让我上学吧,我可以上午半天去私塾,下午来干零活补贴家用。”可生活的穷苦还是让张謇辍学了。张謇辍学后,常常问邻居家的朋友借书学习。他在放牛的时侯把绳子系在树上,让牛吃草,自己就用这么长的时间看书学习。

功夫不负有心人。张謇在一次考试上得了第一名,做了大官。他为官清正,从不贪图享乐,反而更加尊师敬友,对朋友肝胆相照。有一次,他去异地微服私访,发现许多地方的县令在搜刮老百姓的钱财。百姓们穷得连鞋子都买不起。张謇看在眼里,痛在心里。他想:如今的贪官越来越多,百姓也越来越苦,我一定要治理一下呀!他说到做到,立即动身去了一位县令的家。他说:“现在的官都这么有钱,你家也是,你应该给大清百姓捐助点。”县令犹如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张謇看到百姓种田收入少,而且苦。他就开办了许多工厂,让农民得到一份可靠、稳定的收入。

他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状元,也是清末最伟大的人之一。张謇让南通地区的百姓过上了好日子,得到了可靠的收入,还开办学校,培养教师让孩子们可以受到教育……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家乡名人

全文共 496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家乡家乡运城,不仅拥有许多名胜与典故,还拥有许多名人。它们好像天上的繁星一样众多,一样光芒四射。

他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若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是青龙偃月刀,胯下是赤兔马。他忠肝义胆,是三国时期的一员大将。想必大家已经猜出了他的名字——关羽。他温酒斩华雄令人敬佩,千里走单骑令人惊叹,刮骨疗毒令人震撼,过五关斩六将令人折服。

聪明的司马光,在小时,做事就好像一个沉着冷静大人。在小时侯同伴掉入了大水缸里,其他小孩哭着叫着,只有司马光板起了大石头,砸了缸,救了同伴。长大功成名就,成了国家的忠臣,他还编辑了最早的编年体——《资治通鉴》,与司马迁的《史记》共称为‘史学双壁’。

还有一个治水英雄——大禹。他为了治水,曾‘三过家门而不入’。连妻子正在分娩时都没进去看一看,只是在外面看了一眼。大禹这种舍己为人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

一看到或听到这些人的名字,我的大脑中就想起了这些人的故事,我心里就有一种奋发向上的感觉,激励我好好学习。

运城人杰地灵,人文荟萃,英雄辈出,我也要好好学习,也要向这些名人一样,为运城争光,为运城锦上添花。我为我是运城人而骄傲,而自豪!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家乡的名人

全文共 672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家乡是长江之滨的一颗明珠——张家港。她孕育了许许多多的人才。音乐家刘天华先生,就是其中的一位。

刘天华出身于南沙镇马桥村殷家埭一个穷苦的农民家庭。他从小就体现出了对音乐的天赋。他自幼喜爱音乐,有着丰富的音乐细胞。但可惜的是,刘天华父母早亡,他不得不连中学都没上完,就辍学在家。刘天华并没有在困难面前退缩,而是更加努力地学习音乐,最后于1911年到上海开明剧社从事音乐工作。

不久后,刘天华因身患疾病,回归故乡。这段时间本就应让刘天华好好休息,但他没有。很快,刘天华创办起了国乐演奏社,为的是一方面悉心为家乡培养音乐人才,另一方面也借此机会虚心向民间老艺人学习二胡、琵琶、唢呐等各种民间乐器。除此之外,他还创作了著名二胡独奏曲《病中吟》。为报答故乡的养育之恩,他还特意在露天广场举行了几次大规模的民间乐器演奏会。他精湛的技艺令人惊叹,他的反哺深情令人感动。刘天华很快成为了江南一带人尽皆知的名人。《病中吟》的成功,让刘天华赢来了巨大的声誉,使他成为了乐坛一颗耀眼的明星。但刘天华并没有自满,而是更加努力,创作了《光明行》、《良宵》、《空山鸟语》等十余首二胡独奏曲目和数首琵琶曲,使原先别人不屑一顾的民间乐器登上了大雅之堂,在音乐领域中占有了一个重要的席位。

刘天华的丰硕成果和卓著声名,引起了世界各界音乐人士的关注,美国一个音乐团体特意邀请他赴美演出。但不幸的是,刘天华在北京天桥搜集锣鼓经时,染上猩红热,于1932年离开人世,年仅38岁。

这就是我家乡的名人——刘天华。

结语:"宝剑锋从墨砺出,梅华香从苦寒来",又有多少人知道这泥人背身后的故事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我家乡的名人

全文共 671 字

+ 加入清单

一位传记文学家、文学史家、教育家和书法家——朱东润,是我们泰兴人的骄傲!他走过了近一个世纪的人生道路。一生中,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优秀知识分子的刚正不阿,以道德立身,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操,也体现了追求真理、尊重科学的伟大精神。

他从小勤奋好学,天资聪颖,无论寒冬腊月,还是盛夏酷暑,他都如饥似渴地认真读书。面对浩如烟海的书籍,他总是孜孜不倦地阅读。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知识的熏陶下,朱东润爷爷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襟江小学。良好的学习基础,对他日后从教70年,起了重大的作用。朱爷爷一生总结出了两句名言:一是“做人六要”,二是“读书人一生两件大事—做人,做学问。做人始终是第一位的。”朱爷爷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年轻时就是这样一个不顾一路烽火,远赴大后方,为国家服务,舍生取义,充满着爱国情怀的热血青年。

朱爷爷不仅是一个历经沧桑、热爱国家、热爱党、热爱家乡的伟人,还是一个学贯中西的人。他献身教育事业70年,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他为人师表,桃李满天下,为国家培养了许多人才;他虽著作等身却从未以名人自居。朱东润爷爷淡泊名利、视金钱如粪土的精神值得后人学习。

晚年眷怀故里,捐书献宅,倡办图书馆,泽惠乡梓,将永远记载在泰兴的史册上,记载在每一个爱家乡的泰兴人心中。

做人,应当向优秀的人学习,要做一个爱国爱民、忠于职守、忠于党、忠于国家的人,这也就是我们应当向朱东润爷爷学习的地方。

读懂名人朱爷爷,学习名人朱爷爷,是我们的目标。朱东润爷爷给我们留下的不仅是一笔丰厚的物质财富,更是一笔丰富的精神财富。党和国家不会忘记朱东润,所有泰兴人更不会忘记朱东润!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家乡的名人作文

全文共 544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村有一位“名人”,他就是我们村的“养猪大户”——李大叔。

李大叔养的猪个个肥头大耳,胖墩墩的,足有百十来斤重,活像一个个大肉球。

李大叔养猪十分有经验。每天一大早,李大叔便起来把猪圈打扫打扫,给猪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干完后,他便为猪做“早餐”了,“早餐”十分丰盛,不仅有上好的猪饲料,还有一些青菜萝卜呢!李大叔的猪也很乖,从不挑食,不管给他们什么食物,它们都会全部吃完,从不留下任何剩菜剩饭。每天中午,李大叔便会请来兽医,为他的猪检查身体,看看有没有病,如果有病,李大叔就让兽医为它们打针,直到好了为止。晚上,李大叔便会搬来一些稻草,为那些猪铺上,让那些猪睡得暖和些。难怪,李大叔家的猪会养得这么好。

每年年底,李大叔便把所有的大猪卖掉,留下小猪仔,让那些小猪仔长大后再卖。李大叔一年就因养猪就赚了七、八万元钱,没过几年,李大叔便发家致富了。

村里的人看到李大叔养猪能发家致富。便去请教李大叔,李大叔毫不犹豫地对大伙说:“只要对猪有无微不至的关照,那么猪也不会亏待我们的。”大伙听了,都知道了自己养猪不能发家致富的原因:没有给猪好吃的,没有为猪看病……现在,我们村里的人都改正了养猪的方法,全都发财了,现在,大家都感谢李大叔的提醒,让我们村的人都发家致富了,过上了小康生活。

我非常敬佩李大叔。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家乡的名人

全文共 726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家乡在湖北,那里的名人如天上的繁星数不胜数,这天,我就摘下天空中最大最闪的一颗星来为大家介绍吧!他就是古代著名的医学家--李时珍。

李时珍自小就跟着其父李言闻学医,李言闻是当地有名的医生。起初,他的父亲不同意他当医生,要他考官,但李进珍一心想学医,李言闻拿他没有办法,之后李时珍继承家学,尤其重视本草,并富有实践精神。李时珍三十八岁时,被武昌的楚王如去任王府“奉裙正:,兼管良所事务。三年后,又被推荐上京任太医院判。太医院是专为宫廷服务的医疗机构,当时被些庸医弄得乌烟瘴气。李时珍在此只任职了一年,便辞职回乡。

李时珍回乡后,立志编写关于草药的书,之后,李时珍翻山越岭,走过几十个地方,采集各种草药的知识,每有一件新发现,他都会记在他的《本草纲目》上,让后人对草药有了认识。

有一次,李时珍看到了一种草,那种草李时珍从来没有见过,他听飘过的一个农民说:“这种草有毒,有一个人吃了这种草,便全身没了知觉。”李时珍听了,便想自己亲自尝尝,那个农民劝他不要吃,留意中毒,但李时珍不听劝,摘下一小叶放进嘴里,过了一会儿,身体感到麻麻的,没有了知觉。

过了一会儿,李时珍睁开了眼睛,他躺在那个农民的家里,李时珍醒来后,立刻拿起背包里的纸和笔,记下:“吃下后,全身麻,没有知觉,就叫它“麻草”。李时珍谢过农民,就继续编写《本草纲目》。

我从李时珍身上学到的不仅仅是坚持不懈,更重要的是我学到了做人的道理:人活着不是为了白吃干饭,我们活着就是要给我们生活其中的社会添上一点光彩。这个我们办得到,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更多的爱,更多的同情,更多的精力,更多的时间,比维持我们自己生存所需要的多得多。只有为别人花费它们,我们的生命才会开花。一心为自己,一生为自己的人什么也得不到。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我家乡的名人作文

全文共 385 字

+ 加入清单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烈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首寺就是我们家乡名人白居易所写的《离离原上草》,虽然白居易诗写的好,但是他在成名的路上历经磨难。

在他28岁去京城把他的第一首诗《离离原上草》给了有名的文学家顾况,顾况一听“白居易”这个名字,就对他说:“现在,在京城不好呆下去了。”但是当他看到白居易写的这首诗时,大惊失色说:“你一定可以好好的在京城呆下去的。”

白居易每次写诗,反复修改,再拿给一些不识字的妇女听,如果她们不懂,白居易又拿回去修改,读给她们听,直到她们听明白为止。

白居易是唐代写诗最多诗人之一,我最喜欢他写的《卖炭翁》,他把人物描写的很仔细,把卖炭翁的悲惨和宦官的仗势欺人,都细致的汇成一篇文章,让人感觉仿佛身临其境一样。

“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来如春梦不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我佩服白居易。,不但因为他的文采,他的勤奋也让我值得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家乡的名人作文

全文共 515 字

+ 加入清单

在我的家乡有一位捏泥人的老人,他就是——张爷爷。

他一身陈旧的中山装,一顶老式的鸭舌帽,一张黝黑而又饱经风霜的脸。

张爷爷经常坐在村子里的大柳树下,他的面前摆着一个大木箱子,上面摆着各色各样的泥人,什么“孙悟空”“机器猫”“樱桃小丸子”……个个活灵活现,,栩栩如生。这一天中午,我怀着好奇的心情来到了老人的摊前,只见老人正望着刚完成的“小画眉”出神呢,喜悦之情真是溢于言表。过了一会儿,他把这只“画眉”身着深褐色的晚理服,玲珑的面孔上,有一张纤长的嘴。眼睛虽是用彩泥捏的,但我却觉得它透出了光,透出了神韵。

在我观看“画眉”这短短的几分钟里,一个“猪八戒”的半成品已经展现在我的眼前。只见张爷爷一手举着“猪八戒”,一手托着下巴,似乎在想些什么。过了一会儿,老人拿出一些红色的泥和一些黑色的泥,左揉右捏,就变成了一瓣“西瓜”,他又从箱子里取出一些黑色的泥,小心的给“西瓜”装上了瓜子,你别说,简直像极了。接着老人把精心设计的一瓣“西瓜”放在了“猪八戒”的手里,哈,“猪八戒吃西瓜”终于完成了,你瞧“猪八戒”那贪婪的馋样儿表现的淋沥尽致。围观的人不断发出啧啧的赞叹声。

“宝剑锋从墨砺出,梅华香从苦寒来”,又有多少人知道这泥人背身后的故事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我家乡的名人作文

全文共 385 字

+ 加入清单

张謇,我国近代著名的实业家、教育家、慈善家。主张‘实业救国’他一生创办了20多个企业,370多所学校,为我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为教育事业发展做出了宝贵的贡献,被称为‘状元实业家’。毛泽东同志在谈到中国民族工业时曾说;‘轻工业不能忘记张謇。’

对于南通来说,张謇是一段绕不开的历史,是一个忘不了的人物,是他将南通造成‘模范县’、’中国近代第一城‘,是他在世纪初开创了南通长达30年的黄金时代。

1903年4月,张謇创办了通州市范专科学校并亲任校长。此后,一直朝着普及国民教育的目标前进。据统计,他一生在南通教育上的投资为257万两白银,到1924年,在南通地区共创办小学370余所,中等学校6所,高等学校3所,初步形成了以基础教育和农、工、商、科技为中心,包括学前、初等、中等和高等教育在内的较为完整的近代教育体系。

由于张謇在南通的特殊地位,他的名字与南通以紧紧联系在一起。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家乡的名人初中优秀作文

全文共 394 字

+ 加入清单

张謇,我国近代著名的实业家、教育家、慈善家。主张‘实业救国’他一生创办了20多个企业,370多所学校,为我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为教育事业发展做出了宝贵的贡献,被称为‘状元实业家’。同志在谈到中国民族工业时曾说;‘轻工业不能忘记张謇。’

对于南通来说,张謇是一段绕不开的历史,是一个忘不了的人物,是他将南通造成‘模范县’、’中国近代第一城‘,是他在世纪初开创了南通长达30年的黄金时代。

1903年4月,张謇创办了通州市范专科学校并亲任校长。此后,一直朝着普及国民教育的目标前进。据统计,他一生在南通教育上的投资为257万两白银,到1924年,在南通地区共创办小学370余所,中等学校6所,高等学校3所,初步形成了以基础教育和农、工、商、科技为中心,包括学前、初等、中等和高等教育在内的较为完整的近代教育体系。

由于张謇在南通的特殊地位,他的名字与南通以紧紧联系在一起。

[家乡名人初中优秀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我家乡的名人诸葛亮作文

全文共 506 字

+ 加入清单

说起山东,。那可是一个人才众多的地方,有著名的教育家孔子,神机妙算的诸葛亮,伟大的书法家王羲之,其中我最崇拜的就是诸葛亮了。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他字孔明,人称卧龙。他住在山东省临沂市,沂南人。诸葛亮生于汉灵帝光和四年,在他出生的第四年爆发了黄巾起义,诸葛亮因此失去父母,跟住叔父一起生活,他看见刘表昏庸无能,不是命世之主,于是隐居山林。因徐遮介绍,刘备三顾茅庐请他,而出山。诸葛亮出山后为蜀国做出很大的贡献。

诸葛亮才智过人,我记得在一本书上看见了草船借箭这篇文章。周瑜很嫉妒诸葛亮的才能,于是要他在十天内造好十万支箭,想以此陷害他。他利用他掌握得天文地理知识推算出十天后会有大雾,于是就向鲁肃借了二十条草船,利用大雾向曹操借了十万支箭,巧妙地完成了任务。

诸葛亮不仅神机妙算,还有常人的勇气,你知道空城计的故事吧诸葛亮派马谡驻守失败。司马懿率兵乘胜直逼西城,诸葛亮无兵迎敌,但沉着镇定,大开城门,自己在城楼上弹琴唱曲。司马懿怀疑设有埋伏,引兵退去。等得知西城是空城回去再战,赵云赶回解围,最终大胜司马懿。

这就是我家乡名人—诸葛亮,是一个智勇双全的军师,我们为他感到自豪。

[我家乡的名人诸葛亮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家乡的名人

全文共 533 字

+ 加入清单

他是北京2008年残奥会开幕式上在体育场“鸟巢”内传递圣火的第四棒火炬手,他是2004年雅典残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的旗手,他在17年的运动生涯里30多次打破世界纪录……他就是中国著名残疾人举重选手启东的张海东。

张海东出生在启东的一个偏僻的小村庄,在他开始蹒跚学步的时候,一场高烧使刚满周岁的他双肢瘫痪,那之后的十多年是他人生最灰暗的时期。1987年,张海东开始参加体育运动,开始练习轮椅竞速和轮椅投掷。在一次偶然的机会,张海东认识了南京市盲人学校体育都师王兴江。在王兴江老师的引导下,开始用业余时间练举重,开始了人生旅途中一项更加艰难的跋涉。从此,无论刮风下雨,还是严寒酷暑,张海东始终如一地摇着轮椅车,每天往返十几公里赶往一个几乎露天的棚子里进行训练。寒冷的冬天里,他曾多次连人带车摔倒地冰天雪地上,半天爬不起来;炎热的夏天里,汗水浸透全身,双手抓杠铃时直打滑,险象频生;但他从未有过放弃。

功夫不负有心人,骄人的成绩回报了张海东的努力。张海东的17年运动生涯中,得到过无数块金牌。

1994年,在第六届“远南”运动会儿上,他获得了人生中第一个举重,之后的十年中,只要是他参加的比赛,都会旗开得胜,遥遥领先。张海东曾说过:“体育让他这个曾经极度自卑的人变得成熟而自信。”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家乡的名人作文

全文共 515 字

+ 加入清单

“孔子”这个字眼,我相信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不是夸张,而是事实。孔子,春秋末期鲁国的思想家,教育家。他三岁时父亲离世,撇下这孤儿寡母。十七岁时母亲又离开人间,虽然母亲留下他一人孤苦伶仃地漂泊在世,但是他没有失去信心,而是努力造就自己,凭着他受到的教育,开办私塾,把自己学到的和积累的知识教给他的学生,被他所教育过的学生大多都是平民家,而孔子却免费教育他们,一文不收,只希望自己教育出的学生将来能出人头地。

不只是中国,其他国家的人也了解孔子不少,他一生教过多达三千名学生,而着名的就有七十几个。许多国家,还创办了孔子教育学校,这说明孔子思想对其他国家的影响也很大。他55岁时率弟子一起周游其他列国,把自己的教学方法介绍给其他列国,可是他们一行人在周游过程中多次被困遇险。孔子把“仁”和“义”视为道德的最高原则,“仁”可以将它理解为对人的关心,"义"则是道德,他讲求学生道德好,对他人关心关爱,他的学生把他说的名言警句记录下来,流传至今。孔子的《论语》是我们小学生必读的经典书目。

孔子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但他用自己的行动使自己被后人评为“世界文人之首”。他不仅在中国历史上填上了浓重的一笔,也在许多人的心中深深地刻下了两个字——孔子。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家乡的名人——张湘祥

全文共 606 字

+ 加入清单

北京奥运会举重冠军张湘祥是福建龙岩人。他8岁开始练举重,16岁就进入国家队,17岁获得亚洲冠军,同年参加悉尼奥运会并获得56公斤级铜牌,成为中国举重史上最年轻的奥运奖牌得主。

正当他满怀信心,准备在下一届奥运会向金牌发起挑战时,一次医疗事故让张湘祥的举重生涯险些终止。可是,张湘祥不愿就此放弃举重,他不断地告诉自己:我要活,我一定要活。只要我还活着,就不会放弃举重。凭着这份信念,倔强的张湘祥选择了坚守,开始了恢复性训练,然而一切谈何容易,张湘祥面对的不仅仅是身体条件达不到要求,而且那种从未有过的挫败感更是让他在心理上难以过关。一年,又一年,毫无好转的现实令张湘祥更加痛苦,虽然如此,但是张湘祥依然再坚持,在面对只举起20公斤杠铃的情况下,张湘祥毅然做出了痛苦的决定:转到男队总教练陈文斌手下举行系统训练。在陈文斌教练的指导下,张湘祥的成绩也开始稳步提升。但是,张湘祥知道,中国男队可谓人才辈出,要想在奥运会上夺冠就必须刻苦训练,才能脱颖而出。最终,张湘祥凭借着自己的努力,举起了320公斤的总成绩,成为北京奥运会上一颗炫目的明星。

人人都说运动员头脑简单、四肢发达,但我却从张湘祥身上看到了永不言弃这种难能可贵的品质,作为一个龙岩人,我欣赏张湘祥那娴熟的技巧,更钦佩他那种面对不幸百折不挠,坚持不懈的精神,是他让我明白了一个人只要有理想、有目标,就不要轻言放弃,只有坚持不懈,顽强拼搏,就一定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家乡的名人——张謇

全文共 855 字

+ 加入清单

说到我的家乡海门,大家一定会想到张謇,他是一个伟大的教育家,政治家,实业家,是一个爱国的知名人士。

公元1853年7月1日,张謇出生于海门常乐镇一个平民家庭。张謇的祖辈都是农民,他的父亲张彭自幼爱读书,父亲的言行举止深深地影响了小张謇。

12岁时,张謇开始在家跟宋先生学习知识,16岁时,他参加科举考试,成绩落后在百名以外,先生对他严加斥责,说他如有千人应试,九百九十九人考中,唯一未考中的就是你。张謇听后,分外努力,终于在1885年考中了举人。19岁时他师从翁先生,夜读三更,饿了吃面饼,渴了喝河水,晚上睡觉时用竹片夹住头发,只要一翻身就疼醒,马上起来读书。他还用圆木做枕头,睡觉动一下就会摔下床,爬起来继续读书。这一读就是三十年,42岁那年,他高中状元。

可惜他高中状元后,甲午战争爆发,他深为国家的落后挨打而担忧,于是张謇辞官回乡,在南通地区开创实业救国之路。他不但开创了生冶厂,铁厂,油厂,面长等多家企业,还在家乡常乐办起了颐生酒厂,酿造的颐生酒闻名世界,获意大利博览会金奖。张謇为了发展南通地区的纺织业,利用海门人民广种棉花的优势,从国外购进先进仪器,并聘请外国专家来海门指导。不到三年,南通八厂,海门三厂的纺织产品远销国外,在全国闻名,乃至前世界。毛泽东获悉说,没有张謇就没有中国的轻工业。他把利润的全部变为了用来开办学校的经费,为祖国开创了许多第一,第一所女子师范学院,第一所残疾人学校,第一所聋哑学校……他一生一共开了361所学校,虽然未完成开办500所学校的心愿,但也为中国教育留下了十分重要的财富。

1925年8月13日,张謇得了严重的伤寒,但他一心只想着人民,当时,长江大堤决口,许多老百姓失去了家园,张謇不顾自身的身体投入大量资金,与工人一起修补大堤,在大堤上冒雨跟老百姓奋战了七天七夜。1926年8月1日,他倒在了大堤上,23天后,73岁的张謇与世长辞。他没有留下一文钱,他立下遗嘱把钱都用来开办学校,提高人民的文化素质,以文救国。

张謇的一生是爱国的一生,他是中国的骄傲,也是海门人民的骄傲。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家乡的名人作文

全文共 694 字

+ 加入清单

我可是土生土长的山东人,在山东提起莫言可没有不知道的,他可是我们山东人的骄傲。

他从出生起就吃不饱,赶上大多数中国人饿得半死的年代。每次开饭,他匆匆把自己那份吃完,就盯着别人的碗号啕大哭,一边哭,一边公然地抢夺食物吃。有一次学校拖来了一车好煤,他拿起一块就放在嘴里嚼,同学们也跟着一起嚼,都说越嚼越香。一上课,老师在黑板上写,他们就在下边嚼煤,咯咯嘣嘣一片响,全都一嘴乌黑。1976年,找了一个不会饿肚子的生计——当兵。分到新单位时,他一口气就吃了8个馒头,可肚子还没填饱,但也不好意思再吃了。

后来,一开饭,莫言就狼吞虎咽的,生怕没吃的。身边的人都说他吃起饭来像叫花子。他为了不让别人笑话他,便一心要改正——吃饭时要吃慢一些,夹菜只夹一点儿,也不要吧唧嘴巴。可以见到好吃的,他就按捺不住了。仅仅体验过饥饿的感觉不足以成为一个作家。他走向文学这条道路是因为一个大学生。这位大学生告诉他有一位作家,因为写了一本书,获得了许多稿费。听说自从他获得稿费的那一刻起,他就一日三餐吃饺子,还是肥肉馅儿的。想想都让人流口水。要知道,一日三餐都吃肥肉馅儿的饺子,在那个时候,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生活呀!正是大学生的一句话,在莫言心底种下了一个坚定的种子——我要当作家!!!这个种子在莫言心里发芽,生根,开花,直到结果。

解放军艺术学院招生,莫言千辛万苦成为文学系其中一员。当时军艺正在改造,四处都是泥浆黄土,相当的接地气。莫言接着地气,在学习期写出了诸多精品之作,《透明的红萝卜》就是其中之一。《透明的红萝卜》是莫言的成名作之一。莫言经过不懈努力终于可以“一日三餐都吃肥肉馅儿的饺子了”。莫言,我们为你而骄傲!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家乡的名人作文

全文共 445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家乡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我家乡的名人多得数不胜数。

今天,我要介绍的名人是国家篮球队队员——朱芳雨。

朱芳雨生于1983年1月5日,汉族;身高201cm,体重100Kg。现服役于国家篮球队,在对的位置是小前锋。

1995年9月被广西省体校教练苏国培看中了,之后进了体校。1998年9月,年仅15岁的他进入了广西男篮。同年底为了寻求更大的空间,经体校朋友牵线进入了广东宏远队。12月份要随队去郑州参加全国男篮冬训,而被国家青年队看中。1999年,朱芳雨成为宏远队正式队员。2000年至2001年的CBN赛场上代表宏远队出场,经过两个多月,他成为CBA赛场上冉冉升起的一颗新星。2001年6月中国男篮主教练王非将这颗新星召入了国家青年队,司职小前锋。那一年的8月,他随国家队去北京参加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夺得第二名。入选了NBA训练营。这就是他的人生经历。

朱芳雨获得的战绩很多:2009/2010年获得总决赛MVP、2004年雅典奥运会第八名、2011年男篮亚锦赛冠军……

这就是我介绍的名人,怎么样?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家乡的名人作文

全文共 666 字

+ 加入清单

要说起我家乡名人,那可是数不胜数阿!一说出来,那都不是等闲之辈,不信,我几个给你听听。马可我国著名的作曲家、音乐理论家、音乐教育家。一生写了二百多首(部)音乐作品,对中国现代音乐文化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其中以歌曲《南泥湾》、《我们是民主青年》、《咱们工人有力量》、《吕梁山大合唱》,秧歌剧《夫妻识字》歌剧《周子山》《白毛女》,管弦乐《陕北组曲》等流传最为广泛。画家李可染生前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画研究院院长、全国政协委员等职。作品在国内外各大博物馆多有收藏。专集有《李可染画辑》、《李可染画集》等。还有项羽,刘向等等。怎么样,这些都是名人吧!不过他可比这些都要出名,那他是谁呢?他就是汉高祖——刘邦。徐州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布衣皇帝汉高祖的故乡,刘邦出生颇有神话色彩,传说汉高祖之母避雨于桥遇龙而孕,其受娠地龙雾桥就在今天丰县城东北的梁楼村。汉高祖儿时避乱迁到沛城以北三里左右的地方落户。故当地有“丰生沛养汉高祖”的说法。

高祖十年,汉高祖亲征平叛而归,途经沛县故里,在沛宫大摆酒席,宴请父老乡亲。还挑选了一百二十名青少年,组成合唱团,以助酒兴。酒酣之时,汉高祖击筑高歌,自赋诗道:“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儿童亦随之唱和。歌罢,高祖挥剑起舞,万分伤感。对沛县父老说:游子思故乡,我虽定都长安,但百年之后我的魂魄还要回归故里。高祖离沛后,沛人为显扬帝威,请金石良匠将《大风歌》摹刻上石,并筑百尺高台,立碑于台上。《大风歌》碑相传为东汉蔡邕所书,历经两千余年的风风雨雨,流传至今。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