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关于工匠精神的征文汇编20篇

以史为鉴,毋忘国耻。我们永远也不能忘记那段血的历史,奋发自强。下面小编为大家推荐的抗战胜利纪念日作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浏览

1882

作文

577

社区2024“弘扬抗战精神暨纪念抗战胜利七十周年征文活动”的通

全文共 881 字

+ 加入清单

各县区关工委: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为了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在抗日战争中表现出来的抗战精神,增强柳州人民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引导老干部把“红色史、光荣照、奉献录、正气歌”留下来、传下去,用积极的心态、乐观的精神、向上的力量感染人、教育人、鼓舞人,以自身的人格魅力、模范的实践行动影响和带动广大干部群众,为建设“五美五好”柳州、率先在广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新的贡献,柳州市关工委决定开展“弘扬抗战精神暨纪念抗战胜利七十周年征文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主要内容

为重温抗日战争那段血与火的光荣历史,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弘扬抗战精神暨纪念抗战胜利七十周年征文活动”以“弘扬爱国主义核心价值观 纪念反法西斯战胜胜利70周年”为主题,通过历史回顾,歌颂柳州人民为中华民族夺取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争取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做出的巨大贡献,进一步凝聚全市人民的民族力量,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二、活动要求

(一)作品要求:作品观点正确,史料真实翔实,内容力求新颖(新材料、新观点、新视野),文字规范优美;作品形式不限,通讯、见闻、诗歌、散文等均可;作品引文请注明出处;字数控制在2000字以内,必须为本人创作、未正式发表过的作品;每个县区报2-3篇文章。

(二)征文报送:落款处注明作者姓名和所在县区、单位名称、联系地址、联系手机号码,并注明“弘扬抗战精神暨纪念抗战胜利七十周年征文活动”字样,同时填报“弘扬抗战精神暨纪念抗战胜利七十周年征文活动”报名表(见附件),发送至市关工委电子邮箱lzsggw@sina.com

(三)报送时间:2015年7月29日(周三)中午下班前。

此次征文活动是我市“庆祝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宣传活动的重要内容,各县(区)关工委要高度重视,按照通知要求,认真组织,积极参加。未尽事宜请联系市关工委办公室。

联系人:曾祥莉,办公室电话:2869864(传真)。

附件:“弘扬抗战精神暨纪念抗战胜利七十周年征文活动”报名表

柳州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办公室

2015年7月23日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征文活动启事

全文共 517 字

+ 加入清单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引导和带动广大党员干部准确、深入地理解和把握六中全会、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进一步营造学习贯彻会议精神的良好氛围,中共汕头市委宣传部和汕头日报编辑部决定联合举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加快汕头振兴发展——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征文活动

一、内容要求

文章要求紧紧围绕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阐述学习的心得体会、对推进全面从严治党重要性的认识、对新形势下加快推动汕头全面振兴发展的理解,以及贯彻落实六中全会、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的思考和建议等。文章要紧密联系实际,主题鲜明、观点正确、逻辑严谨、文字精炼,具有一定的思想理论高度和实践指导意义。

二、形式要求

体裁为议论文,篇幅控制在2500字以内。征文作品要求原创,严禁抄袭和一稿多投。

三、投稿方式

文章请发至征文投稿邮箱:rbxwb@sina.com,信件主题请注明“党代会征文”。来稿注明作者姓名、单位和联系方式。

四、截稿时间

即日起至2017年2月15日止。

活动期间,主办单位将在汕头日报“理论与实践”版开设专栏,陆续刊登来稿,并组织专家对投稿文章进行评选,评出优秀奖若干名,给予一定的奖励。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工匠的精神品质作文

全文共 480 字

+ 加入清单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说“要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论工匠精神作文450字。总理的这句话也带给我们这样的启发:在生活中、在学习中,我们每个人也需要有这样的工匠精神,才能把每件事情做好。

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更完美的精神理念。鲁班出于对自己工艺的热爱,由一片边缘长着许多锋利细齿的草叶,发明了锯,450字作文《论工匠精神作文450字》。

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够把这样的工匠精神应用在生活中,生活必然更加多姿多彩,也会到达新的高度。詹天佑设计、建造的长江大桥,永远闪耀着工匠的精神。钱学森,对祖国的热爱,对事业的热爱,为中国制作出两弹一星。可见,工匠精神不仅是对自己的负责,也是对社会的贡献。

试想,如果没有长江大桥,我们可能仍处于从此岸望向彼岸交通不便的困境。如果没有两弹一星,祖国在航天等领域的脚步变得迟缓。人生不可能没有追求,正是因为工匠精神的存在,理想才能变为现实。

当学习成为一件产品,我们的目的是把产品生产的更加完美,工匠精神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应用学到的知识,收获更大的人生价值。

展开阅读全文

篇3:2024年高考热点话题:深植根基,方有工匠精神

全文共 5525 字

+ 加入清单

戴志勇

自李克强总理在向本次人大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时首提“工匠精神”,从德国制造到日本“经营之圣”稻盛和夫,从瑞士手表到中国航天,可圈可点的案例分析与文化自省,已经在以朋友圈为代表的舆论场上流行了一轮。

前些日,李总理提醒中国还“不具备生产磨具钢的能力”与“圆珠笔头的‘圆珠’,目前仍然需要进口”,点出一个基本现实:中国制造中的粗制滥造仍触目可见,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可谓路漫漫其修远兮。

其实,制造强国只是工匠精神的果,不是因,也不是终极目标。工匠精神的因与终极目标,都是人本身。

今日提倡工匠精神,首先是因为我们希望告别“圆珠笔老不出水”或“用一次就坏”的时代,与那些卓越之“物”共生共处。我们希望厂家制造的一口锅,从出生到老年,都仍然好用;一块表由奶奶传下来,戴在腕上仍然滴答不止;城市的下水道于一百多年前建造,还是那么通畅。

由此,很多生命记忆得到活生生的传承,卓越之“物”里饱含着人的专注与深情,传达给一直使用和保存的人。对天地间的各种产品,我们不是弃之如敝履,而是当做值得爱惜的果实。人与物之间,才会告别粗鄙,达到一种美好的状态。

什么样的人做什么样的产品,如果靠地沟油与三聚氰胺就能赚大钱,工匠精神就只能是一句口号。只有当我们开始真正欣赏匠心独运的人,当看到一位拿高工资的高级技工,不是因为其收入超过名校硕士而羡慕,而是因为他对手艺的专注去尊敬,追求精益求精的“职人”,才会成为一种精神标尺。人与人之间,也才能告别粗鄙,回归到生命品性的相互砥砺与欣赏。

就像日本与德国一样,告别粗鄙时代,要经历管理与教育的双重革新。

二战后,日本企业界在美国质量管理之父爱德华兹·戴明的全心协助下,迅速提高了日本制造的质量,取得经济奇迹。这种管理变革不会凭空诞生,源自人的意愿、视野与学习能力,教育显然更为根本。

德国的教育体系里,在接受覆盖全民的基础教育之后,学生很早即向职业教育与文科中学分流。这种分流的好处有两个:其一是减少千军万马共挤独木桥的危害,避免了类似中国应试教育对学生兴趣乃至人格的伤害;其二是较早使学生依照“性之所近”者,确定自己的职业主攻方向。

尤为重要的是,这种职业教育,不是在学校里做与社会无关的学习,而是在政府的宏观制度设计下,直接与企业就业岗位对接。将一线实践与课室里的研究融合在一起,琢磨产品的精度,理解市场的变化,从小铸造出德国人的工匠精神。

反观中国,职业教育不职业,精英教育不精英的状况,广泛存在。为了争抢经费,各种中专和大专院校也追求大而全的学科设置,以提高学校行政等级。为了分数,除了极少数可以兼顾的学生,家长不得不让孩子逐渐放弃手工与兴趣,放弃生活教育与人格磨砺,进入刷题式学习。

这也是一种教育上的粗鄙状态。树大者根必深。只有改变这样的现状,工匠精神才能光而大之。

从哲学博士到摩托修理工:为什么这个时代仍然需要工匠精神?

贺志刚

在北京的北海公园附近的一条胡同里,美国人马修·克劳福德找到了知音:一位自行车修理师傅。这位师傅有一辆敞篷手推车,里面放着很多自行车零部件和修理工具。

在路边摆摊的修理师傅主要给附近的街坊邻居修车,基本上不怎么说话。“他身上没有任何企业的标识,也没有必要去推销自己的服务”。马修·克劳福德站在那里,仔细端详这位修车师傅,“他自信满满,已经找到了一种谋生的方式,用不着满嘴废话!”

马修·克劳福德问了一个问题:“为什么在当今的社会里,这会让人感觉是一种杰出的成就?”

你觉得这会是一种杰出的成就吗?你怎么看那些在路边摆摊设点的修车师傅呢?不用多问,你辛辛苦苦紧紧张张从幼儿园一路奋斗到大学毕业,肯定不会将自己的理想定位在一个自行车修理工身上!你要买房买车,要升职加薪,要这要那,诸如此类不一而足。

你会觉得修自行车!也太失败了吧!最次也得是个保时捷修理工吧,还得是蓝翔技校毕业的!

不过马修·克劳福德却跟你不一样,确切地说,他跟世界上绝大多数人不一样。他其实跟北京胡同里那个自行车修理师傅是同行,他有自己的一家摩托车修理店。当然他不仅仅是一家摩托车修理店的店主,此人不到14岁就在社区里担任电工的助手,15岁成为保时捷汽车修理店的修理工,从高中到大学的7个暑假都在兼职做电工。

大学毕业以后,他继续电工生活,后来因为对哲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进入芝加哥大学攻读政治哲学博士。博士毕业以后,他进入华盛顿的一家智库工作,5个月以后离职开办了自己的摩托车修理店。

因为他学历很高,同时主业是蓝领修理工,所以业余时间他写了本书 Shop Class As Soulcraft,《摩托车修理店的未来哲学》。这书一经出版,就受到关注和欢迎。在这样的一个时代,哲学博士去当修理工,实在会让很多人觉得匪夷所思;工匠精神的确可以迎合大多数文艺青年的内心渴望,但是都去做工匠的话,也没那么多就业岗位呀?

前不久,前新东方英语培训老师老罗推出了锤子手机,一时之间江湖上众说纷纭。锤子手机因为用了Smartisan这个英文品牌,于是artisan再一次被大家讨论,老罗那张在工作台上挑灯苦战的图片,估计也让很多人为之有些感动。

只不过,感动之后,太多的人还是不愿意去做个苦逼的工匠,更愿意到写字楼里做个白领,在所谓的团队协作的训练中,在各种精神蹂躏的过程中领那一点点永远买不起房子的薪水。

我们的这个社会,就是这么紧张,这么神经,所有的人都在追求成功,渴望一份光彩的工作。但是有些工作不那么光彩,却能给你一份成就感,这就是工匠精神,它在多大程度上可以化解我们的紧张呢?

好吧,先说到这里。我们还是跟马修·克劳福德聊聊天吧!

贺志刚:我们很荣幸能够在中国出版你的这本书,同时也有一些问题想请教。芝加哥大学的政治学博士去开机车维修店,这经历本身就是此书吸引人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但是,你是一个摩托车修理店的老板,而不仅仅是一个摩托车修理工,这是不是你的工作成就感的重要原因呢?

马修·克劳福德:我没有任何员工。以前我的修理店是半松散的,其他修理工就在自己的仓库里工作,我们只是很注重知识分享。但修理店一直都是一个人在运营。

贺志刚:工匠精神这个概念肯定不仅仅是手工业的工匠才可能具有的精神,社会的发展导致分工越来越细,也催生了很多新的行当。摩托车修理工需要工匠精神,软件工程师也需要工匠精神,大学教授需要工匠精神吗,行政助理需要工匠精神吗,你对于工匠精神的确切定义是什么?

马修·克劳福德:好工作是指那些可以让你发挥最大潜能的工作,你的每个行动都能产生直接影响的工作。我认为最重要的区别不是体力工作或脑力工作。而是,这份工作需不需要你进行判断。但确切地说,年轻人更值得考虑技术工作。与工人和“白领血汗工厂”不同,水管工、电工或汽车修理师必须经常想办法解决问题,有些还是即时的。

对于那些有流程可循的工作来说,他们工作的外界环境变化太大,无法单纯的遵循一些规则。他们必须经常思考,挑战自己的智慧。正因如此,他们才感觉自己活生生地存在,而不是像机器的零件一样。

如果一款产品不允许在质量上出现任何差错,人们就会为之努力;肯定不会再粗心大意。工匠精神简单的说就是自愿把事情做好,因为这代表一种荣誉。即使没能做好,也会感到憎恶和耻辱。文化被破坏,或者说处在一种不断变动的状态时,社会就不再重视荣誉和廉耻,品质就会降低。

贺志刚:按照我的理解,你对于工匠精神的推崇很大程度上可能与20世纪70年代以来欧美国家的制造业外包趋势有关,越来越多的工厂转移到了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同时转移走的还有工人和管理人员的岗位,这在很大程度上也许打击了美国一直以来的机械和手工制作的传统。如今的制造业回流美国和3D打印技术是否可以给工匠精神的复兴带来机会呢?

马修·克劳福德:我认为3D打印带来的最好的结果不是该技术本身,(目前,其应用非常有限),而是它唤醒了人们对于手工业的想象。手工突然间成了非常尖端而充满魅力的科技。一旦人们开始研究如何进行制作时,他们就会明白传统的技艺要比3D打印更划算且实用。

真正的创新革命是YouTube 上的教学视频。现在,手工制造技术正在爆炸式的宣传,像手工业者分享他们的知识一样。另一方面,来自中国的一些低成本的工具,使得人们可以以较低的投入尝试开发新技术。这些人中的大多数都是出于业余爱好。但是手工文化复兴了,我相信美国的制造业会增加一些小型、专业化的企业。但是在大型制造业方面美国无法与中国竞争。所以这些发展无法拯救美国的中产阶级。但是我相信这会给一些热爱创新和修复的人提供机会。

贺志刚:事实上,我很认同你对于工匠精神的推崇,但是不太同意你的推断过程。到现在为止的企业管理方式,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不断进化的结果。不管是如今的格子间还是科层制的管理方式,也许都有他们存在的理由。按照你对工匠精神的理解,你会如何改变目前的状况呢?有哪些企业和组织在这方面有特别好的实践,可以分享给我们吗?

马修·克劳福德:我的另一本书中记录了一个很长的关于Taylor and Boody这个组织的研究案例。这是一个制作巴洛克风格的手风琴的组织,其在工作组织,培养员工以及产品制作方面可以给我们很多参考。这本书的名称是“The World Beyond Your Head: On Becoming an Individual in an Age of Distraction”,将由Farrar, Straus & Giroux于2015年4月出版。

贺志刚:接下来的问题是,如何改造我们的教育?目前的教育制度的兴起有其历史原因,也是在不断进化的过程中,教育是如何抑制工匠精神的呢?如何改进?如今的互联网教育是否可以做到这一点呢?

马修·克劳福德:我知道中国和美国在教育方面遇到的问题是一样的:大学毕业生太多,工作机会却很少。问题是父母们认为教育是孩子通向成功的唯一路径,而且还需要通过权威机构的重重考核。我不知道中国的技术工种的收入情况,但是在美国,电焊工或柴油机修理工的收入往往比初级的办公室白领高,有的甚至高2或3倍。

拥有技术的人太少了,我们对于“知识性工作”和技术工作有着错误的认识,如果一份工作很脏,那么人们就会轻易的认为这份工作很傻。但事实是,技术工需要做的思考真的非常多,这也是为什么他们的收入比较高的原因。而许多办公室的工作让人越来越笨,这是其收入低的原因,尽管要得到这份工作需要大学学历。

另一个问题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学习方法。很少人天生就是学者的料,可以安静的每天坐上几个小时,盯着看书。但是想像一下,你要为一场赛车搭建赛道,数学会突然变得非常有趣,因为你需要它。手工技术的培训让你想要获得全面而抽象的知识。学习的时候注意力也很容易集中。

贺志刚:从字面上来理解,工匠精神很大程度上与制造业更相关,而如今在全球范围内,似乎越来越多的人在推动创意产业,更崇尚想像力、创造力和领导力,你对此有什么样的看法?创意产业是否也需要工匠精神?

马修·克劳福德:任何可以带来进步,从中能够通过增长技艺而获得快乐的工作都是有意义的。问题是现代经济的残酷逻辑将思考和行动分开了。目标是让一些人做计划,另一些人去执行。真正的知识性工作高度集中在少数(有史以来最少)精英的手里。很显然,这样做让只需要根据要求做事的人替代了需要技能的人,因为这样就不需要支付很高的薪水。每个未能成为精英的人最后都仅仅是一名职员,这样的事情每个行业都会发生。

我给年轻人的建议是找一份与将思考和行动分开这一逻辑相悖的工作,有些号称“有创意”的工作并不真的如其所说。一般来说,能够保持一定的“曾经的辉煌”的工作才真正有创意。但是目前,这种辉煌只是用来吸引大量的年轻人渴望得到这份工作,让他们愿意接受无薪水的实习工作,充满希望地以“啃老”为生。

贺志刚:你在书中说:生产性的工作是一切繁荣与发展的基础。到底什么样的工作才是生产性的工作呢?

马修·克劳福德:我的观点是任何经济的基础都是劳动力:提供商品和服务。那些通过某些方法(如金融)获得极度财富的人是在获取他人创造的财富。这个道理非常简单,我相信卡尔·马克思对于中国人都不陌生,他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值得重新审视。

贺志刚:你在书中提到自己曾经做过一份写摘要的工作,而你感觉那份工作把人变笨了。但这份工作是否是可有可无的呢?如果必须要有人做这份工作的条件下,应该如何改变这种情况呢?

马修·克劳福德:理论上,如果我按照其自有的逻辑做那份工作,将会非常有激情并充满挑战,工作的质量也会非常高。但问题是,我有工作量要求,每天需要阅读28篇学术文章并给出摘要。这很显然是完不成的,唯一能够完成工作量的方法是“生产垃圾”,这同时也压制了我思考的能力。

生产力要高!这是股东们在要求短期利益时爱喊的口号,而经营者的薪水与股价息息相关。当消费者清醒并发现产品已经变成垃圾时,投资者和管理团队已经转移到了另一个公司。这份工作被人唾弃,公司也因此倒闭,经营者由于破坏他人财产而得到回报,我们则拥有了差劲的产品,这种事情在美国天天上演。

贺志刚:你在书中多次提到了道德与良心的问题,是否因为您觉得目前这种流水线的工作方式,降低了人们的道德水平?但是,手工业的工作是否就不会遇到这个问题呢?我们又应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马修·克劳福德:中国,以及其他任何国家,价值观都存在危机。任何要求并培养粗心大意的工作都会耗费精力,促成一种虚无主义。我们天生愿意投入精力认真的做事,愿意做值得我们投入的事。但是找到这样的事很困难,他可能存在一个令人意外之处。

想象一下街坊上的修理工,他们细心的调试修理街坊邻居的自行车。这不是一份光彩的工作,没有“远大目标”,但是这是可以将其做好的事情,是一种可以带来满足感的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篇4:精神传承有我2024征文

全文共 1081 字

+ 加入清单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弘扬五四精神,做一名守纪律讲道德的中学生》

刚过完五一小假,我们又迎来了五四这个特殊的节日。这是我们青年人的节日。

有人说,青春是一首歌,回荡着欢快、美妙的旋律;有人说青春是一幅画,镌刻着瑰丽、浪漫的色彩。

1919年的5月4日,为了驱逐黑暗、争取光明,为了祖国的独立和富强,一群意气风发的青年用热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最壮丽的青春之歌,绘就了一幅最宏伟的青春图画。如今,“五四”运动已作为光辉的一页载入了中华民族的史册。然而,“五四运动”绝不仅仅是一个历史事件,它更是一种精神,一种伟大的“五四运动”的精神。在这种精神里,有着青年人关注国家命运的责任和使命,有着青年人振兴民族大业的赤胆与忠心。

今天,我们的祖国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振兴中华的责任,已落在我们青年人的肩上,“五四”的火炬,已传到了我们青年人的手中。“五四”的精神,需要我们青年人发扬光大。可是要弘扬“五四”精神,就必须思考一个问题。我们应该拥有一个怎样的青春?怎样的人生?是在浑浑噩噩中度过,还是在拼搏中进步?在学校里,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场面,有的同学经常迟到、甚至旷课;有的同学穿拖鞋,有的同学偷偷地躲在学校的某一个角落吸烟,有的同学带起了耳环染起了发;还有的同学一到上课就睡觉……这些不良的行为不仅严重地危害到同学们的身心健康,更为重要的是,这也影响到学校的形象,是一种严重破坏校风校纪的行为。

这些不良习惯为什么会产生呢?有的是因为有的同学在生活方面完全没有自觉性,不能约束和控制自己,随心所欲;也有的是因为有的同学认为学校的纪律太严,完全限制了他们的自由;也有同学认为那是酷的表现……,然而不管是什么原因,这些不良习惯都是不能适应学校生活的表现。我们在学校里,只有在校风校纪的约束下,才能正常地完成学业,如果养成了我行我素的恶习,今后走向社会,是很难立足的。如果这些不良习惯不及时改正,就会误入歧途,小错就会酿成大错。

我们每个人在这里求学,都有一个追求,都有一理想,都有一个志向,如果说学校是一片沃土的话,我们要在这里把我们的耕作变成果实,实现我们的追求;如果说学校是一支拐杖的话,我们要拄着这支拐杖攀登高峰,实现我们的志向;如果说学校是一只展翅飞翔巨鸟的话,那她会承载着我们的希望去实现我们的理想。我们要学做一个文明的人,一个诚实的人,一个勤学的人,一个守纪的人,做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一个高尚的人”。

同学们,我们是21世纪的主人,是未来社会的建设者,那就让我们现在作一名守纪律讲道德的中学生,将来作一名有素质的好公民!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弘扬宪法精神征文3000字

全文共 4550 字

+ 加入清单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要以设立国家宪法日为契机,深入开展宪法宣传教育,大力弘扬宪法精神,切实增强宪法意识。这就对加强宪法宣传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新形势下,我们必须把宪法宣传教育不断引向深入。

宪法宣传教育需要从宪法文本入手,学习和理解原文,这是非常重要的,这方面工作要不断加强和改进。同时,宪法宣传教育还应当把宪法同中国近代以来发生的历史巨变、同我们正在做的事情、同我们将要做的事情紧密联系起来,与时俱进地深入开展宪法宣传教育,大力弘扬宪法精神,讲好中国宪法故事。

第一,深入开展宪法宣传教育,要紧密结合中国近现代历史特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长期奋斗的光辉历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回顾我国宪法制度发展历程,我们愈加感到,我国宪法同党和人民进行的艰苦奋斗和创造的辉煌成就紧密相连,同党和人民开辟的前进道路和积累的宝贵经验紧密相连。”不了解中国近现代100多年艰难曲折、激越变革、激荡发展的历史进程,就不可能真正认识中国宪法。

宪法问题在中国的提出,始于晚清。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立宪救亡、变法图存,成为那个时代志士仁人孜孜以求的目标。他们寄希望于按照西方宪政制度模式来改良改造中国,然而最终都没有取得成功。戊戌变法遭到了封建保守势力的残酷镇压,“六君子”血洒京城菜市口。晚清政府后来颁布了《钦定宪法大纲》、《重大信条十九条》,但根本不能取信于人,必然随着清王朝的终结一同消亡。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产生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性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具有历史进步意义,但也未能从根本上改变国家和人民的悲惨状况。之后,又有“天坛宪草”,袁世凯的“袁记约法”,曹锟的“贿选宪法”,蒋介石的“训政时期约法”、“五五宪草”、“中华民国宪法”,等等。各种版本的宪法文件先后推出,各种政治势力轮番上场,但究其实质,他们都不过是想用宪法的形式装点门面,维护旧势力的反动统治,最终都逃脱不了失败的命运,为中国人民所唾弃。历史证明,在中国,照搬西方宪政制度模式是一条走不通的路。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以实现人民当家作主为己任。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对人民民主政权的总章程进行探索和实践,如《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陕甘宁边区抗战时期施政纲领》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历史新纪元。1949年具有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和1954年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都以国家根本法的形式,确认了近代100多年来中国人民为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进行的英勇斗争,确认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中国人民掌握国家权力的历史变革。我国现行宪法,是在1954年宪法的基础上,根据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于1982年12月4日由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我国现行宪法确立的许多重要制度和原则,都来源于1954年宪法和1949年共同纲领,是对它们的继承、坚持、完善和发展。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我国宪法是对中国近现代100多年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的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对中国近现代关于宪法问题的历史经验的总结。紧密结合中国近现代历史特别是党领导人民长期奋斗的光辉历程来开展宪法宣传教育,就能够把宪法宣传教育引向深入,使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深刻认识我国宪法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和历史必然性,深刻认识我国宪法的深厚根基和丰富内涵,在历史的启迪和传承中弘扬宪法精神,增强宪法自信和宪法自觉。

第二,深入开展宪法宣传教育,要紧密结合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辉煌成就。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1978年,我们党召开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我国现行宪法正是根据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制定的。同时,宪法不断适应新形势、吸纳新经验、确认新成果。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全国人大分别对我国宪法个别条款和部分内容作出必要的、也是十分重要的修正,使我国宪法在保持稳定性和权威性的基础上紧跟时代前进步伐、实现与时俱进。我国宪法以国家根本法的形式,确认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成果,反映了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成为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基本原则、重大方针、重要政策在国家法制上的最高体现。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同时也是在宪法的引领、推动、规范和保障下,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8%,从1978年的3645亿元,增加到2013年的56.9万亿元,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钢铁、水泥、汽车等220多种工业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位,成功解决了世界1∕5人口的吃饭问题。人民生活水平持续大幅提高,2013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955元,比1978年实际增长11.3倍,年均增长7.4%;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8896元,比1978年实际增长11.9倍,年均增长7.6%。15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由1982年的5.3年提高到2013年的9.3年。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全覆盖,基本建立全民医疗保险体系。还有许多数字、事例和标志性进步。总之,改革开放给当代中国带来了广泛的、巨大的、深刻的历史性变化,使中华民族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潮流。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取得的巨大成就,都离不开宪法的保证和推动,在一定意义上说,都可以看作是宪法实施的结果。何谓宪法的实施?那就是我们在党的领导下,按照宪法的规定做了宪法所要求做的事情,正确地做事和做正确的事,并且取得了巨大成功。这是改革开放的成就,也是宪法实施的成就,应当把这个情况讲清楚。我国宪法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代产物,同时宪法又是引领、推动和保证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法治力量。紧密结合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辉煌成就来开展宪法宣传教育,就能够把宪法宣传教育引向深入,使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深刻认识我国宪法的巨大功效和重大现实意义,深刻认识我国宪法与改革开放同相伴、共命运的相辅相成关系。我们要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不断赋予我国宪法新的内涵和生命力,以宪法为引领,坚定不移把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推向前进。

第三,深入开展宪法宣传教育,要紧密结合我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实践成果。我们党高度重视法治建设。长期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成功经验和深刻教训,提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依法治国确定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把依法执政确定为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强调,新形势下,我们党要履行好执政兴国的重大职责,必须依据党章从严治党、依据宪法治国理政。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以宪法为国家根本法,从立法立制、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等各方面各环节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取得了巨大成效和显著进步。我们严格按照宪法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大力加强立法工作,着力解决有法可依问题,通过完备的法律推动宪法的实施。截至目前,我国已制定现行有效法律242件、行政法规737件、地方性法规8500多件、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800多件,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并不断完善,国家和社会生活总体上实现有法可依。我们积极推进依法行政,加快法治政府建设,行政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不断取得新进展,行政决策、执行、监督逐步纳入法治轨道,权力运行得到有效监督和制约。我们建立起完整的司法系统,不断推进司法体制和机制改革,完善政法队伍管理体制,加强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保证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我们在全社会持续开展普法活动,把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和推进各层次各领域依法治理结合起来,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努力形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

我国宪法同法治建设的各个方面都具有直接的、密切的关系。国家各方面的制度机制和行为规范,在法制上的直接体现,往往是各种专门的、具体的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但追根溯源,它们都以宪法作为总依据,是宪法制度和原则的具体展开、延伸和深化,也是宪法实施的重要体现。紧密结合我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实践成果来开展宪法宣传教育,就能够把宪法宣传教育引向深入,使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深刻认识我国宪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中的至上地位和最高权威,深刻认识“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的重大现实意义,自觉增强国家根本法意识,在宪法的统领下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第四,深入开展宪法宣传教育,要紧密结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国宪法同中国历史上的宪法、同国外的宪法相比,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它确立了一条通向幸福美好未来的正确道路,确定了一个激励中国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宏伟目标。我国宪法在序言中庄严宣告:国家的根本任务是,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国各族人民将继续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这一宣告,不仅明确了国家的根本任务、前进道路、领导力量、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等,而且也明确了我国宪法所担负的重大而崇高的历史使命。宪法所确立的制度和原则,依据宪法所确立和形成的各方面各领域制度机制、行为规范和活动准则,都是为这一根本任务服务的。实施宪法的过程,也是实现宪法使命的过程。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责任。党的十八大提出,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回首中华民族百年复兴追梦史,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当前,我国发展形势总体上是好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定性阶段,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国际形势复杂多变,我们面对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前所未有、矛盾风险挑战之多前所未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更好维护和运用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更好统筹社会力量、平衡社会利益、调节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实现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更好发挥法治的引领和规范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弘扬“工匠精神”主题征文活动启事

全文共 673 字

+ 加入清单

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包括精益求精,严谨、一丝不苟,耐心、专注、坚持,专业、敬业等方面的内涵。

在建设“世界一流 百年鲁泰”的征程中,需要鲁泰人弘扬“工匠精神”。将精益求精、严谨、耐心、专注、坚持、敬业等精神内化为个人内在的素质,不懈追求职业技能的进步,凭着专注和坚守,立足本职岗位,默默奉献,建功立业;时刻以企业发展为己任,高标准、严要求,不达目的、绝不放弃,推动工作标准、质量、水平持续提升,保障公司健康稳定持续发展。

为更好地弘扬“工匠精神”,结合2017年度“鲁泰工匠”评选活动地开展,进一步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鲁泰纺织》拟开展“工匠精神”主题征文活动。

(一)征文内容:

1、结合自身岗位,对《大国工匠》的观后感;

2、对“工匠精神”的认识和解读;

3、结合自身岗位,浅谈如何践行“工匠精神”。

(二)征文要求:

紧密联系实际,主题鲜明,条理清晰,言之有物,语言流畅,体裁既可论述、议论,也可以观后感,切忌空洞无物。题目自拟,篇幅控制在1000字之内。

(三)活动时间:

即日起至2017年7月31日。

(四)奖项设置:

本次活动设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三名,三等奖六名,鼓励奖若干。优秀作品在《鲁泰纺织》上刊登并结集出版。

(五) 投稿注意事项:

1、稿件为作者本人原创作品,每位参赛者投稿不能超过2篇。

2、来稿请写明作者单位、真实姓名、联系电话。

3、 征文以纸质文本或电子文档两种方式,纸质文稿请送至鲁泰书院新闻处。

4、联系人:陈莹;联系电话:5418363。

5、电子版文稿投递邮箱:chenying@lttc.com.cn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工匠精神

全文共 824 字

+ 加入清单

大树下,藏着一颗细腻的心。——题记

大概过了三十分钟,我问:“老伯,你好了吗?”他只应了一声“嗯”,继续重复刚才的动作。大约又过了三十分钟我往老伯那边看,他在刷漆,他拿起刷子,把刷子放在油漆桶里,沾一沾油漆,把刷子拿出来,在早已做好的木箱上刷了又刷,并且,他每刷一次,就把那个木箱拿起来,借着灯光照一照。我实在看不耐烦了,起身来,向老伯挥一挥手,说:“老伯,你弄吧,我先回去了。”然后转身就走。

大树下,那颗细腻的心永远保存在工匠心里。——后记

傍晚,云霞衬映着落日,把半边天都染红了,衬托着渐深的暮色。夕阳的影子照在了一颗大树上,透过树的缝隙,在树底下撒下淡淡的余晖。吃过晚饭,我照常到家附近的老伯的小店去坐。那老伯是一个工匠,家里的经济条件不是很好,膝下只有一个正在读书的儿子,他儿子也很少去店里看他,他总是一个人在店里工作,于是,我常常到他的店里去坐坐,她的店就在我家附近的一棵大榕树下。”老伯“我叫了他一声,他正在做木箱,头也不抬的”嗯“了一下。我坐在他旁边,看着他在大榕树下做木箱。他借着灯光一丝不苟的工作着,一会儿拿起螺丝钉,在这里钉一下,一会儿拿起扳手,在那里拧一下,一会儿拿起锤子,在这里敲一下,一会儿又拿起锯子,在那里锯一下……我不耐烦的说:“老伯,就是做一个木箱,不用这么认真。”老伯没抬头,也没说什么,我也就没再问了。不过看他做木箱看腻了罢,我就玩起了他的工具。

这时,老伯放下刷子,拿起那个被油漆一遍又一遍刷过的木箱,笑了笑。我回过头,跑过去,望着那个木箱,在灯光下闪闪发亮。老伯开了口:“做我们这一行工作的,讲究细致即使是一个细节,我们也会认真去对待,并做好它,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用心去做一件事的人才能体会。”望着那个木箱,我沉思了许久。夜深了,我走在大道上。晚风,带着秋日的凉意拂来。我深思着老伯的话语,或许,每个工匠都是这样,他们都拥有一颗细腻的心,即使是一个小细节,他们也会认真去对待,他们的工作就是把有价值的事坚持下去。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工匠精神演讲稿

全文共 756 字

+ 加入清单

众所周知,我们国家是一个制造业大国,工人数量众多,但能被称为工匠的却屈指可数。从表面看起来,工人和工匠之间只有一字之差,但两者却有天壤之别。当前,一些贴有“中国制造”的商品在国外成为了粗制滥造的代名词,只能在地摊上去销售。就是因为缺乏“工匠精神”。什么是“工匠精神”呢?

“工匠精神”是一种热爱工作的职业精神。和普通工人不一样的是,工匠的工作不单是为了谋生,而是为了从中获得快乐。这也是很少有工匠会去改变自己所从事职业的原因。这些工匠都能够耐得住清贫和寂寞,数十年如一日地追求着职业技能的极致化,靠着传承和钻研,凭着专注和坚守,去缔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火箭总装厂高级技师高凤林,他是发动机焊接的第一人,为此,很多企业试图用高薪聘请他,甚至有人开出几倍工资加两套北京住房的诱人条件。高凤林却不为所动,都一一拒绝。理由很简单,用高凤林的话说,就是每每看到自己生产的发动机把卫星送到太空,就有一种成功后的自豪感,这种自豪感用金钱买不到。

“工匠精神”是一种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能够被称之为工匠,其手艺自然得到社会公认。但工匠对于自己制造的产品,却永远不会满足。在他们的心目中,制作出来的产品应该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工匠精神”的代表人物哈里森费时40余年,先后造了五台航海钟,最后一个钟,创造了航行了64天,只慢了5秒的记录,从而完美解决了航海经度定位问题。而我国的工匠们同样毫不逊色,他们中有人能在牛皮纸一样薄的钢板上焊接而不出现一丝漏点,有人能把密封精度控制到头发丝的五十分之一,还有人检测手感堪比X光那般精准,令人叹服。而这没有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显然是无法做到的。

因此,“大国工匠”诠释出的“工匠精神”应该成为“中国制造”的内在支撑,这样才能让我们国家制造的产品释放出更加夺目的光彩。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工匠精神读后感

全文共 665 字

+ 加入清单

在其位则某其精!工匠精神其实是一种钻研和坚持不懈的精神,做一个好工匠,就要钻研自己的专业,沿着一条道路,从天明走到天黑。

每个人都会有一份属于自己的工作,其不同之处仅在于,各自工作中所要完成的任务及方式相异。我们每个人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有的人终其一生不过原地踏步,而有的人却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如鱼得水得心应手、有声有色。最根本的原因只是他们对自身工作的认知和对待工作的态度及处理方法不同。

每位员工需要自我反思的一个人生问题,并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深刻细致的解答。它有助于解除困惑,调整心态,重燃工作激情,使人生从平庸走优秀。如果每个人都能从内心深处承认并接受“我在为他人工作的同时,也在为自己工作”这样一个朴素的理念,责任、忠诚、敬业将不再是空洞的口号。在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的今天,我们每个人的工作机会都来之不易,如果不珍惜工作机会,不努力工作而只知道抱怨的人,总是会被放在被遗忘的角落,不管他们的学历是否很高,能力是否很强,也只能是一个配角而已。我们每个人只有热爱自己的工作,才能把工作做到最好。一个人在工作时,如果能以精进不息的精神,火焰般的热忱,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那么,即使是做最平凡的工作,也能成为最精巧的工匠;如果以冷淡的态度去做哪怕是最高尚的工作,也不过是个平庸的员工。

读完这本书,更加从内心点燃了我的工作热情,要更加努力的发挥团队的创新精神,让自己和团队成员接受“在为他人工作的同时,也在为自己工作”这一朴素的人生哲理,从工作中发掘乐趣,在日常的点滴工作中充分运用工匠精神,把自己与公司的发展有机链接在一起,共同进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弘扬长征精神征文

全文共 1576 字

+ 加入清单

翻开世界地图,七大洲,四大洋一起收入我们的眼底。中国象一个巨人,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太平洋的海风徐徐吹拂着她的黑发。古老而文明的历史让她显现出分外的娇美和妖娆!如果要问:在这个世界上,你最爱什么地方?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我爱我的祖国!她有幅员辽阔的疆土,美丽富饶的山河,勤劳勇敢的人民,文明发达的历史,可歌可泣的革命传统。

祖国的伟大与可爱,我们说不完,道不尽。我们热爱祖国,赞美祖国,因为祖国就是我们的母亲。

母亲的苦难,母亲的辛劳,母亲的幸福,多少中华儿女为之悲伤,为之慨叹,为之激动,为之抗争!

五月四日,一个永远值得纪念的我们的节日。一九一九年的今天,北京学生游行示威,抗议巴黎和会承认日本接管德国侵占我国山东的各种特权的无理决定,这场运动的兴起,标志着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可以这样说,“五四”的气质贯穿了整个时代,跨越了整个时代,成为了一个永恒的闪光点。

“五四”精神的真谛是爱国精神,他是一种对祖国对人民无限赤诚,对历史,对社会勇于奉献的精神。今天,历史让我们生活在了一个气势磅礴,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时代,毫无疑问,我们将接受历史的选择,高举“五四”的旗帜,以务实的作风,建设的态度,满腔的热情投入到伟大的事业中去。

我看见我们的很多青年教师像辛勤的农夫,“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为同一块土地精心耕作,无私奉献着。青年教师们把青春年华扎根于三尺讲台而无怨无悔,教学实践使我懂得了“累”字的内涵,懂得了“爱”字的结构,懂得了该怎样去教我的学生。慢慢,一首“青春之歌”在我心底诞生了。青:温柔而舒展,自由的渴望,象征和平。青:绿色的寓意,舞动的风声;青:健康活泼的精神,永不凋谢的风采。一幅绿色的篇章敞开了温馨的卷幕,充满了丰富的火力,倾注着无限的青春与激情。我们青年教师也正用青春活泼的本色讴歌人生的篇章。读写我们伟大祖国的历史,我暗下决心要成立这首歌的一个音符,不善歌唱的我每天默默地用行动诠释着这首歌的真谛。我成了孩子们生活的朋友,学习的导师,不再把梦想寄托给星星,而是把更多的精力倾注在孩子们的身上,我用真诚换取孩子们的信任,用爱心呵护他们的成长。“润物细无声”,孩子们一天天地进步,一天天地长大了,听着他们从幼稚的牙牙学语到朗诵一首首美妙的诗歌,我深切感悟到了当老师的光荣和自豪。

无数个白天黑夜,我远离了喧嚣人群,告别了灯红酒绿,拥向那灯火阑珊处。我自与那清风白云做伴,在知识的海洋中赢取那心花的海阔天空,多少个宁静的夜晚,我安于寂寞,笔耕不辍。有时,为了备好一堂课,我认真钻研教材好几遍;有时,为了准备一篇材料,我翻阅大量书籍,不断学习新知,提升教育理念;有时,为了完成学校交给的重要任务,我放弃休息天加班加点,在漫漫的求所去执着的进取中,我成长着,也成熟着。

昨夜微霜的渡河,今晨秋风凋青丝,每一项新的工作,对我来讲都是一项挑战。

我告戒自己只要大胆去做,生命便会实实在在,只要放手去干,事业便会充满阳光,把自己平凡的工作当成宏伟的世界去研究,你就会发现无穷乐趣。

春行土地,万物复苏,当我看到惠南镇树木苍翠,绿草青青的美景时,天地也要为之动情。发出由衷赞叹:这里真正是一个好地方!作为一名惠南的团员青年,我怎能不为之兴叹,为之骄傲。记得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如果每一个音符都在乎它在五线谱上的位置,那么世界就不会有美妙的音乐。”教师---平凡的岗位,但我会用自己不平凡的心去诠释它,让它和着青春的节拍,踏着惠南镇向前的节奏,畅想最华丽的诗篇,奏出最动人的乐章!

在改革的大潮中,我情愿做一滴水,从“三个代表”源头起,开始我心涌澎湃的征程,勇往直前,去抗击坚实的岩壁!哪怕发不出波涛的声音,没有浪花的风采,就算是被风雨打着,我也会不知疲倦的行使使命,去实现最终的梦想,奔赴向我追求的事业,奔向爱我的学生,奔向我毕生所爱的教育!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英烈精神代代传固根守魂筑梦圆征文

全文共 929 字

+ 加入清单

清明时节雨纷纷。

自小熟读的诗句倒是朗朗上口,却似乎有些不应景,明是个艳阳天嘛。老天是在跟我们过愚人节,还是在经历了这么多年的悲痛后淡定了?他不再悲伤得痛哭流涕,而是开始慢慢从苍穹之上,俯视地上的凡夫俗子,展颜轻笑。

路上行人欲断魂。

呵,杜牧的诗终是不够应景啊。帮你按才华横溢的大诗人,却终究没预见到这百年之后的景象。当清明是因为三天假期才被世人所牢记,当“烈士精神”之类的话语在领导致辞或者中小学生的考试作文上才会高频率出现的时候,这天,这人,到底都怎么了?

或许只有大地重视的记载了当年的一切。苍茫大地见证了当年的一切,你脚下的几寸尘土,几根小草,或许都见证过当年先烈们的流血牺牲,见证过那抛头颅洒热血的万丈豪情;拿被夷为平地的古旧楼房,或许也见证过那丈夫上前线打仗的怨妇,在窗边的幽怨一睥是包含的情绪,是“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春江花月夜》张若虚)”的思念,还是“君子于役,苟无饥渴(《诗经·国风·君子于役》)”的愁思?

现在,早就不是当年那个充满热血,喷发着万丈激情的年代了,但仍愿烈士精神永垂不朽

雄风

不论用何种形式写出,冲锋号永远是那么的触目惊心。

那激昂的曲调,经小号的内壁的曲折回旋,最后冲出小号管高亢昂扬,有如春蝉的最后一声泣着血的嘶鸣;又有如新生儿挥舞手脚,向这个世界发出挑战的第一声啼哭;还有如草原上奔驰的风之精灵——马再被饿狼扑食之前包含愤慨与不屈的长啸。

也正如当年的革命军队一般,是中华民族血的誓言,是中华大地上的炎黄子孙们心尖的精血——激情洋溢且真挚!

默哀是仿佛闭上眼就能听到这回旋盘绕的曲调,看到那壮丽奇绝的,铁骨铮铮的,充满雄风

永垂不朽

先烈、雄风

三个题目依次走了个过场,文章到此,似乎也该结束了,可是真的结束了么?

不、不!还没有!

先烈的精神是不应该只在喊口号的时候才拿出来喊的,当年那“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春望》杜牧)”的凄凉感是每一个人都应该有所体会的,但是又有多少人起来奋起抗战?还记得五代时的花蕊夫人写的《述亡国诗》中的“十四万人齐解甲,更不一个是男儿。”的诗句。中华民族需要的啊,不仅是温柔婉约的人性,有时也该有敢拼敢恨敢说不的狼性、血性!

我们有何能力说我们再也不拍西方列强的侵略?

中国人啊,先烈精神,当永垂不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2024关于开展“普洱精神”征文活动启事最新

全文共 628 字

+ 加入清单

我市提出的“包容开放、团结拼搏”的普洱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和云南精神在普洱的集中体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普洱的集中彰显,是普洱茶文化、民族文化、生态文化、边地文化的核心内容,是根植于普洱大地文化土壤中的内在气质,是蕴含在全体普洱人思想行为中的集体人格和价值追求。为全面弘扬“普洱精神”、凝聚“普洱力量”、讲好“普洱故事”、展示“普洱形象”,普洱日报社将开展“普洱精神”征文活动。具体要求如下:

一、征文主题和内容

主题为“包容开放、团结拼搏”的“普洱精神”。内容包括对“普洱精神”主要内涵和精神实质的理解,重在阐释“普洱精神”,展现“普洱精神”,讴歌“普洱精神”。作品要求主题鲜明、积极向上,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

二、征文时间

即日起至2015年12月止。

三、作品体裁

体裁不限,要求2000字以内。

四、征集方式

欢迎全市各级各部门干部职工、专家学者,社会各界人士踊跃投稿。投稿以邮箱投稿和纸质投稿相结合,具体方式为:

(一)邮箱投稿:ynperb@126.com。请在邮件主题上注明“普洱精神征文作品”字样。

(二)纸质邮寄投稿:

收信人:普洱日报社;地址:思茅区宁洱大道117号;邮编:665000。请在信封上注明“普洱精神征文作品”字样。

(三)需在文中注明具体联系方式。

五、征文刊发

普洱日报社将根据征文质量,陆续在《普洱日报》“普洱精神”征文专栏上刊发。

六、征文奖励

普洱日报社将组织有关部门领导和专家对作品进行评奖,并给予奖励。获奖篇目将在《普洱日报》上公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弘扬工匠精神议论文

全文共 553 字

+ 加入清单

日本赛车手井田在职业生涯结束后开始着手改装汽车,每一辆保时捷都由他亲手只用眼睛与彩笔在模具上画出,精心打磨剪裁一星期甚至一个月后,才安装在车体上,完美无缺。不得不讲,日本人的工匠精神着实让人佩服。

工匠精神是少而精,不求利。

德国人生产的汽车每年都会限量,但他们只用半年工资便买得起,每一辆汽车都可以使用二十到四十年。对于工匠精神,可谓完美的诠释。

相反,马虎与凑合终酿恶果。

旧时,有一位画家在画马时觉得不像,便将其改成了老虎。他的两个儿子问他时,他便解释道一个是马,另一个是老虎。于是他的儿子出去打猎时,一个将马误看,射死了一匹千里马,另一个将虎误看,骑上去被咬死了。凑合看着像,却终酿成了悲剧。

中国目前的工匠精神是稀缺的。

在如今这个变化万千的年代,很少有人能够做到安静下来,持之以恒般做一件小事。但不论是身边微末之事的变化,还是宏大的社会政事变化,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在万千改变中却总有一些东西历久弥新。它们经历时间的淬炼,依然散发出灼灼的光芒,就如我们头顶的苍穹一般,日升日落,亘古如斯,那便是工匠精神的产物。

我们必须具备工匠精神。或许现在的我们如少年般浮躁豪言差不多,但成熟后,反观自己的不足,由虚而实剥落浮华,将自己从一弯急流瀑布点化为静水深流时,我们才会发觉工匠精神如此重要。所谓工匠,亦是认真细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感悟长征精神征文2500字

全文共 3029 字

+ 加入清单

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进行了举世闻名的长征。红军从江西瑞金出发,纵横11个省,长驱二万五千里,排除万难,胜利到达陕北。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感悟长征精神征文的内容,欢迎大家查看。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每次听到这首豪迈激昂的《七律・长征》时,我的眼前都会浮现出这样的一组场景:泸定桥边、大渡河畔珍藏了他们英勇无畏的身影;雪山草地、高山峻岭留下了他们坚毅执着的脚步;四出奇兵,赤水河记录着他们胜利后的笑容;三军会师,会宁载歌载舞恭贺他们创造人间神话。80年前,先辈用他们的热血和生命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长征之歌。80年后,作为新世纪的主人,我们又会做出怎样的回答呢?

今天,我们重温长征的历史,并不是号召大家再次用脚步去丈量那漫长的征程,而是要我们用心灵去感受去领悟长征精神,去传承去发扬长征精神,进而培育我们新时代的长征精神。

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进行了举世闻名的长征。红军从江西瑞金出发,纵横11个省,长驱二万五千里,排除万难,胜利到达陕北。

光阴荏苒,一晃80年过去了。80年前的长征,红军表现的英勇是史无前例的。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上一副无比壮丽的历史画卷,是人类军事史上一个空前的奇迹,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壮举。是一部气吞山河的英雄史诗。

茫茫长征路,途中艰辛谁能体会?寒风刺骨,风如刀一般割在脸上。在冰天雪地中,一支长长的队伍,宛如一条巨龙在云雾中蜿蜒盘旋,慢慢地蠕动……夜,伸手不见五指。草地上坑坑洼洼,沼泽连片,没有道路,没有人烟,一不小心,就有可能葬身泥潭。坚强的红军战士硬是咬牙挺过来了,他们以惊人的速度,在7天内走过了600多里的黑草地……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毛泽东的《长征》读起来总是那么令人振奋,使人倍受鼓舞。是呀,敌人的围剿算得了什么?湍急的金沙江,奔腾咆哮的大渡河算得了什么?只剩几根铁索,令人毛骨悚然的泸定桥又能算得了什么?那高耸入云的大雪山和杳无人烟的黑草地,这些被人们视为可望而不可及的“天险”,不是都被我们这些坚强的红军战士征服了吗?

虽然曾参加过长征的老红军战士现在已经所剩无几,但红军前辈们留给我们的丰硕的精神财富是永存的。他们在那种艰难困苦中对革命理想和对革命事业锲而不舍的追求和无比忠诚。英勇顽强,勇于拼搏,不怕牺牲的英勇气概;憧憬未来,充满乐观主义精神。顾全大局,严守纪律,亲密团结的崇高品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及至今不忘的历史使命。他们高尚的品格永远是一剂催人奋进的催化剂,永远激励着我们。

这使我又想起了毛主席的语录:“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没错,长征是宣言书,它不仅宣告了共产党的胜利,更是宣告了我们建设祖国的决心。长征是宣传队,它既向人民宣布共产党是解放他们的队伍,还向我们宣传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性。长征是播种机,它播下了无数革命的火种,也播下了我们这些还未发芽的种子,总有一天我们会结出累累硕果报答祖国。

我们是祖国未来的主人,在这庄严的历史时刻,老一辈革命家点燃的革命火炬,无疑要靠我们擎起,祖国灿烂的明天也都要靠我们的智慧和力量去开创。如今我们生活在社会主义的大家庭中,应该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好好珍惜。而不久的将来,我们也要肩负起建设祖国的重任。

坚定的信念和必胜的信心是战胜困苦的精神动力。长征途中,先辈们脚下踏着华夏坚实的土地,手中高擎着民族振兴的大旗,心中升腾着祖国飞翔的梦想。正是这样的信念将他们紧紧地凝聚在一起,筑成一道摧不垮、压不倒的钢铁长城。正是这样的信念支撑着他们走过艰难,走过凶险,走出希望,走出了一片蓝天。今天,我们面前虽然没有了雪山和草地,但前进的道路依然漫长而曲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必由之路,也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又一次伟大而艰巨的长征。进行新的长征,我们同样需要有坚定信念,坚强的意志和必胜的信心。

艰苦奋斗、甘于奉献的革命精神是取得胜利的根本保障。长征途中,在强大的敌人和险恶的自然环境面前,红军正是凭着这种精神,征服千难万险,战胜了强大敌人,取得了最终的伟大胜利,为中国革命闯出了一条崭新的道路。今天,步入新世纪的我们,是否还需要这种精神呢?轻歌曼舞的欢乐,鸟语花香的芳馨,相敬互爱的甜蜜,灯红酒绿的痴迷,艰苦的环境似乎已离我们悠然远去,然而,亲爱的朋友,你可曾想到,伴随着时光流逝的不仅仅是我们的青春,还有我们绚烂的向往和似锦的前程啊。我们需要艰苦奋斗的精神,需要甘于奉献的精神。有了这样的精神,我们才能从容地藐视困难、顽强地面对困难、乐观地克服困难,有了这样的精神,我们才能以蓬勃向上的风貌,激发创新能力,燃烧创业的激情,焕发无坚不摧的力量。这样的精神是我们人生走向辉煌的基石。

八十年前的长征,已经作为一个符号,走进了历史,铭刻在我们记忆的深处。而岁月积淀的长征精神,却像古酒一般在我们的心中酿出了感情,酿出了味道,成为我们多彩人生的一道美味佳肴。今年,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想那80年前,工农红军在党中央毛主席的领导下,经过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做出了重大的牺牲,翻过了一道道山,涉过了一道道水,行程两万余里,陆续抵达陕北,终于完成了一、二、四方面军的胜利大会师,为悲惨壮烈、史无前例的长征,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实事求是地说,长征,是我们党和军队,由于一错再错的错误路线的领导,迫于严酷形势的一次无奈的战略大转移。“红旗飘,军号响,子弟兵,别故乡。红军主力上征途,战略转移去远方……”这是老红军萧华同志所创作的《长征组歌》里对中央红军离开江西革命根据地时的悲壮写照。但是,正是在这个战略大转移的过程中,一次次失败的教训和血的事实,使我们的党和军队认清了错误路线的实质和危害,从而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内的领导地位。毛泽东同志用他那政治家的敏锐目光洞察形势,用他那军事家的雄才大略指挥红军,战胜了无数的艰难险阻,终于抵达了陕北,取得了长征的伟大胜利,也使中国革命走向了一个新的起点,从此踏上了胜利的坦途。

岁月悠悠,转瞬已经80年过去了。当年那支衣衫褴褛、疲惫不堪,依靠着坚贞不屈的革命精神和实现共产主义,建立社会主义新中国,让全中国人民过上好日子的坚定信念走出雪山草地的军队,已经成为了一支强大的、现代化的国家武装力量,成为了一支所向披靡的威武之师。抚今追昔,让我们深深的理解到,人是要有理想和信念的。“革命理想大于天”,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那可歌可泣的英勇事迹,就是最有力的证明。正因为有了理想和信念的支撑,我们的红军才走出了雪山草地,才完成了艰苦卓绝的二万五千里长征。理想和信念,是革命胜利的可靠保证!可以设想,如果没有了理想和信念,或者说失去了理想和信念,那我们的党,我们的军队,我们的国家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现在,经历了社会主义革命和改革开放的祖国,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可千变万变,人民群众的理想和信念没有变,对党和政府的期望和信任没有变。人民群众渴望革命老传统、老作风的回归,期盼着革命老前辈为之奋斗的目标早日实现的愿望没有变。现在,我们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正在率领全党和全国人民,为把我们国家建设成为伟大的社会主义强国,让人民都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进行着新的长征。而长征精神必将为激励和教育全党、全国人民“发扬革命传统,争取更大光荣”,在新的长征中实现我们的最终理想而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更多热门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弘扬工匠精神话题作文600字

全文共 807 字

+ 加入清单

匠心,乃是精雕细琢,凭靠自己的双手打造出一番属于自己的天地;匠心,乃是兢兢业业,靠自己为社会创造价值;匠心,又是一双巧妙的手,绘出一片美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这绚烂的世界,是溢于言表却无法用笔下的话评论的。

森林,是大自然画中的主角。万缕阳光透过浓枝密叶间的空隙在地面上投下些许阴影,依稀听见虫鸣鸟叫,漫步于疏影之间,纤弱的花儿们静静散落在茂盛不衰的草丛里,为这幅画增添一缕“油墨清香”。拔地而起的清瘦翠竹,遮掩住一片世外桃源,轻轻拨开丛密的杂草,为之一震——若隐若现的鱼儿在水中穿梭来往,溅起层层涟漪,几株正值盛世的的清纯脱俗的荷花在碧荷的陪衬下显得格外粉黛,随着风的抚摸微微摇晃,上面的几滴悠然露珠在这花瓣的襁褓里昏昏欲睡,谁不为之所动?谁又不为之痴迷?隔岸模糊的柳林绿影仿佛一堵黛色长墙,果是深藏不露,与世隔绝,不在乎一切杂言碎语,只坚守本心……这是大自然的精雕细琢……

神秘的长空,是大自然画中的点缀。静看着蓝天,便静静沉寂于这行云流水的世界,来去匆匆的鸟儿在天空上划过一条美丽的弧线,只留下飘摇而落的鸟羽。待到群星涌上这暗淡长空,使之流光异彩之时,便是最美之时。你可见那闪烁的星们搭建起了一座长桥?你可见那凝聚着灵秀之气的月独自散发着清辉,为这静谧的森林,又笼罩上了一层薄纱,如流水般泻了一地?这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敢问谁不愿沉醉其中?

雨中的森林与长空相互依偎,竟让人心生感伤,不禁潸然泪下。那花针般的牛毛细雨滴在洗的锃亮的树叶上,再斜落入碧潭,击碎了镜面,打落几片娇羞的荷花花瓣,残花在雨中显得格外动人,想让人细声呵护一般。雨过天晴,久违的彩虹在残存的袅袅雨雾中升起,赤橙黄绿青蓝紫,为这画罩上一层七彩波辉,又升华了这无比细致的匠心。荷花更是惹人怜爱;柳林更是使人自失。

大自然的匠心,最为细腻。精雕细琢出一派派美景,用纤纤手指绘出如此美妙绝伦的惊世之画。又有谁能够不为大自然的“独具匠心”所甘拜下风?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弘扬工匠精神中学生优秀

全文共 679 字

+ 加入清单

文物修复师,听起来伟大光荣而又神秘的职业,他们手中每天都在穿越千年,而他们的日常又是怎样的呢?

一扇扇屏风被小心地摘下,木器组负责框架,丝绸组负责擦拭帛书……一组组人员忙着手下的工作,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却一刻也没有停下来,无论是技术术语还是调侃大家都在以一颗平凡心来对待。

每天,一位老师傅都会骑着自行车穿梭在一层层的红墙中,只为忙里偷闲到外面抽支烟,清晨,大家和着温暖的阳光,喂着院子里的“御猫”,欣赏着自己在院子里种的花草树木。这与他们的工作有着巨大的反差,但就是这种反差,这种出人意料的风格,使他们的工作给人一种平静,纯粹。似乎不再是高高在上而是生动平和。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钟表修复师王津。瘦高的身材,和蔼的目光。他亲自修复了瑰丽的国宝钟表,让他能在世人面前呈现。是他让钟表上的每只小鸟扇动翅膀,让河水奔腾流动,船只来往,让冰冷的文物活了起来,赋予了他们鲜活的生命。

他站在橱窗前,就像来来往往的游客一样看着自己一件件修复的钟表,说了句有点心疼,只能静静的看着,无法领略文化本该有的生机。但从他眼中看到的更多是自豪,从十六岁进入故宫,现今已然花甲,眼中尽是感慨,也许本身就是修复钟表的他,更懂得时光在手中流逝的感觉。

对我影响最深的不是他们修文物的高超技术而是修复师们的生机,充满了情感,他们没有因为工作的精细,严肃而变得沉闷,他们积极向上与幽默的工作态度,让文物修复师这份工作有了温度,让文物有了生命,让我们对文物修复师有了新的认识。

工匠精神不只是一丝不苟的精细工作,还需要对生活的感受,把自己的情感融入进去,就像把玉比作君子有了人的情感才使玉有了更高的品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大国工匠精神议论文

全文共 939 字

+ 加入清单

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庖丁之语,解答了自己解牛何以神乎其技,道出了一个工匠追求技艺的价值所在。从历史的维度来看,工匠是现代社会之前的一个群体,他们的工作和劳动,主要依靠手工完成。工业革命之后,机器化大生产代替了手工作坊的生产,工匠逐渐受到了冷落。然而,在机器化大生产的时代,更注重产品的精度和品质,更需要工匠精神

给火箭焊“心脏”的高凤林,在35年里焊接的发动机将130多枚长征系列运载火箭送上太空;潜水器装配首席钳工顾秋亮,组装的我国首个深海载人潜水器蛟龙号,观察窗密封级别达到头发丝的50分之一;80后海上液化天然气超级冷冻运输船焊接高级技师张冬伟,4个小时连续不断在薄如纸片的殷瓦钢上焊接,没有一个漏点。科学家钱学森曾说过,在飞船发射的整个过程中,电焊工比自己重要的多。因为一个小小焊点的脱落,都可能是一场巨大灾难的开始。苹果如今风靡世界,除了得益于创意、创新外,与乔布斯等人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工匠精神”休戚相关。

然而,在儒家“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理念下,“读圣贤书”才是正途,当工匠不能出人头地。这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持续发展。而今天的情况也并不乐观,人们趋之若鹜的是当官、做老板、成为大明星,热衷于创新创业。另外,在中国教育机构中,依然在崇尚所谓“精英教育”,似乎唯有培养“能干一番轰轰烈烈大事业的人”才算是成功教育。当下中国对工匠以及工匠精神的理解,从知识精英阶层到普通百姓,都缺乏客观公正的认识。

当前,中国正在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培育工匠精神迫在眉睫。学校要大力加强实践教育,让“心灵手巧”成为衡量人才的标准,尤其在职业教育与应用技术教育中要予以体现。企业要有奖励工匠的体制机制,技艺精湛的工匠,应该在企业内部受到应有的重视,多注重从政策上对工匠倾斜。工匠和简单从事体力劳动的群体不同,他们的劳动中闪耀着智慧的灵光,具有创造性和开拓性,社会各方对他们理应有足够的予人文关怀。

不管是“工业4.0”,还是“中国制造2025”,都提出了雄心勃勃的愿景,再加上最近热得烫手的“互联网+”概念,也为制造业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我们迫切需要的“创客理念”和“工匠精神”齐头并进,让“工匠精神”成为时代共识,来引领中国成为创新者的国度。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弘扬长征精神征文

全文共 862 字

+ 加入清单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每次听到这首豪迈激昂的《七律?长征》时,我的眼前都会浮现出这样的一组场景:泸定桥边、大渡河畔那英勇无畏的身影;雪山草地、高山峻岭那坚毅执着的脚步;四出奇兵,赤水河上那胜利后的笑容。七十六年前,先辈用他们的热血和生命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长征之歌。

今天,我们重温悲惨壮烈、史无前例的长征历史,并不是号召大家再次用脚步去丈量那漫长的征途,而是要我们用心灵去感受去领悟面对屠刀与诱惑,没有丝毫奴颜和媚骨的大无畏精神!去传承去发扬枪林弹雨,雪山草地之间打不烂,拖不垮的硬骨头精神,进而培育我们为振兴中华而勤奋学习的新时代长征精神。

坚定的信念和必胜的信心是战胜困苦的精神动力。长征途中,先辈们脚下踏着华夏坚实的土地,手中高擎着民族振兴的大旗,心中升腾着祖国飞翔的梦想。正是这样的信念将他们紧紧地凝聚在一起,筑成一道摧不垮、压不倒的钢铁长城。正是这样的信念支撑着他们走过艰难,走过凶险,走出希望,走出了一片蓝天。

艰苦奋斗、甘于奉献的革命精神是取得胜利的根本保障。长征途中,在强大的敌人和险恶的自然环境面前,红军正是凭着这种精神,征服千难万险,战胜强大敌人,取得了最终的伟大胜利,为中国革命闯出了一条崭新的道路。今天,步入新世纪的我们,同样需要坚定的信念;同样需要坚强的意志;同样需要艰苦奋斗的精神;同样需要甘于奉献的精神。有了这样的信念、精神,我们才能从容地藐视困难、顽强地面对困难、乐观地克服困难,有了这样的信念、精神,我们才能以蓬勃向上的风貌,激发创新能力,燃烧创业的激情,焕发无坚不摧的力量。这样的信念、精神是我们人生走向辉煌的基石。

作为有着鸿鹄之志的新少年,你可曾想过,在新的长征中,我们肩上负载着怎样全新的责任?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我们要接过长征精神的光辉旗帜,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真正把爱国之志变成报国之行。今天为振兴中华而勤奋学习,明天为创造祖国辉煌的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同学们,为了民族的伟大复兴,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工匠精神

全文共 1621 字

+ 加入清单

“制造精神”“工匠精神”这些鲜活的字眼,频繁出现在我们的报纸和微信上。这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这种精神又有何种强大的力量?带着这一串串的疑问我如饥似渴的翻开了《工匠精神—向价值型员工进化》一书。

作者付守永先生所阐述的“工匠精神”,它是“一种精益求精的态度把热爱工作的精神代代相传”。本书从工匠之魂,工匠之道,工匠之术等方面,告诉我们“不仅仅是把工作当作赚钱的工具,而是树立一种对工作执着、对所做事情和生产的产品精益求精、精雕细琢的精神”,告诉我们“打工的状态并不可怕,打工的心态很可怕”。读到这,我陷入了一阵沉思。

腊月28,回到老家,路过大伯堂屋前,我热情的喊着大伯,走进他的屋子,大伯在做木凳子,我不懈的说“大伯,您直接去市场上买几个塑料的小凳子,不就得了,干嘛还费这事,都过年了”。他笑了笑“孩子,我干了半辈子的木匠了,家里的桌椅板凳都是自己做的,都用半辈子了,多耐用,多结实”说完只见他拿着鲁班刨一遍又一遍刨着初成型的板凳面,凳脚;拿着刚尺和碳笔在凳面上比划着凳脚的开眼位置。

“孩子,就说这鲁班刨,左右用力要均匀,速度要快,还要一推到头,否则刨出来的面就不平。”在我看来,真的没有必要费这么大工夫去做几个凳子。而对于做了半辈子木匠的伯伯来说,从他脸上流露出来的是他对手里木工活的热爱,还有对自己产品质量的胸有成竹的满足。他笑起来眼角隆起的皱纹告诉我,他内心是踏实的,是执着的,他是在用心打造手中的工艺品—“木凳”。

这一情景就像一束阳光,它照进了我的内心。记得,13年3——4月在底盘厂工作时,面临着人员的大量变动,复杂的底盘和轻卡的混线生产,导致我班组里的骨干们连续近1个月加班至11点过后。那时感觉,每天都有干不完的活,那段时间每天回家都是筋疲力尽,但是思想上一直很执着的相信:明天会更好,明天要好好干。 14年3月,我应聘进入了营销公司,刚开始不适应这种宽松和自主,感觉再也没领导为了拉动生产节拍而逼你开线催你生产,虽时常加班再也不用熬到晚上11点了… …这一切,就像来到了天堂。

慢慢的,被关在内心深处的的魔鬼“另一个自己”出现了。在空闲的时候我会去想“自己的工资和职位也没什么大展进,年复一年的这样干着,究竟为什么啊?同学介绍的某某公司那岗位,月薪多吸引人?”在工作中,会去想“怎样选择捷径去更快的成长啊?怎样做事会又快又省,尽快完成领导交代的任务啊?这事做了,领导会满意吗?”整个人总是无意中想到了九霄云外,又无意中被现实拉回了生活。前段时间部长让我给总经理送个报告,我送完迅速回来答复部长“领导出差了,报告放他秘书那。”真想欣喜自己办事真利索,可随后部长又问“你问过领导什么时候回来啊?报告大概什么时候签好?你打算什么时候取?”就是送文件这么一件小事,都有许多值得关注的细节,我不禁脸红的发烫。

这是我内心的真实想法,但我相信有那么多年轻人在的路上有过和我一样的幻想和惆怅。因为我们内心是功利的,是浮躁的,我们喜欢去做一些投入一点就能立刻看到回报的事情。或者领着公司一年发的数万元薪水不愁吃不愁穿的混着,对照书中描述的打工心态,这种心态太可怕了。

都说一百个读者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在阅读完本书后,我对书中提及到的“打工的状态并不可怕,打工的心态很可怕”这一观念如饮醍醐。所以,我呼吁:

1、年轻的小伙伴们,请戒除内心的功利心,浮躁心,脚踏实地的去做一件事;不要再大费力气去寻找什么成长捷径了,立足岗位,把自己当下的做好了捷径可能就来了;

2、请那些像我这样在混日子或打算混日子的小伙伴们,赶快清醒过来。不要觉得自己在给别人打工,如果你混十年就算公司损失百万,那这点钱对公司来说又算什么呢?而这十年对我们来说,那就是生命!

年轻的朋友,我们对美好前景要敢大胆的去憧憬,我们也要按捺住内心的焦躁、忧郁、惶恐;我们要用一种执着、精益求精的工匠态度积极的面对工作,将工作中的任务当做工艺品去雕琢,相信工作、生活会因此而变得更加充实和美丽。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工匠精神,缔造伟大传奇力量源

全文共 2020 字

+ 加入清单

一、作文素材

(一)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016年3月5日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到,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工匠精神"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让人耳目一新。

总理为何要提工匠精神?因为这是我们的差距。2016年1月4日,李克强总理在参加一个有关钢铁煤炭行业产能过剩的座谈会时,举例说中国至今不能生产模具钢,比如圆珠笔的"圆珠"都需要进口。

可是中国作为一个"制笔大国",为何一个圆珠笔头上的"圆珠"却遇到了需要进口的尴尬局面呢?新华社在1月23日的一篇报导中解开了这个秘密。原来,笔头和墨水是圆珠笔的关键,其中笔头分为笔尖上的球珠和球座体。目前,碳化钨球珠在国内外应用最为广泛,但球座体的生产,无论是设备还是原材料,长期以来都掌握在瑞士、日本等国家手中。

据报导,中国不仅仅在圆珠笔产业上存在着技术问题,同时在制造业中很多领域都面临着相似的问题,尤其是在一些高新技术领域。据相关数据显示,中国目前对外技术依存度达到了50%,而美国、日本仅为5%。

(二)近日,美的向外界开放了原属于内部一级机密的大米博物馆,引起了媒体围观,这个博物馆里收录了中国常见的大米足足有百余种!这还不是关键,博物馆的核心是一份中国大米地图,这份地图详细绘制了中国各地域大米的分布及米种特点,包括气候、海拔、气压、当地用户口感喜好等相关因素,完整的大米地图足足收录了中国上千种大米,更更重要的就是还为每一种大米绘制了其最佳烹饪曲线。

现场的技术人员说:"电饭煲可不是一个简单的硬件,是硬件、软件和生态的组合,我们的终极目的不是做出一个饭煲,而是煮出一锅好饭"。而煮好一锅饭,必须要经过对加热原理、对大米种类、淀粉分子在加热阶段转化的深入沉淀才能实现。每年11万份的米饭测试数据,已经是一个奇迹,集合而成的大米博物馆,更是一个行业传奇

据说这份地图是花了整整22年绘制而成的,而且仍在持续更新中。真的被这大米博物馆雷到了,确实是不可思议,一个家电企业干了农业专业研究院干的事,只为能做一碗更香的米饭,为美的企业的匠人精神点100个赞,希望有更多的中国企业和个人能够向美的学习!

二、构思点拨

很多人认为工匠是一种机械重复的工作者,其实工匠有着更深远的意思。它代表着一个时代的气质,坚定、踏实、精益求精。工匠不一定都能成为企业家,但大多数成功企业家身上都有这种工匠精神。

据统计,全球寿命超过200年的企业,日本有3146家,为全球最多,德国有837家,荷兰有222家,法国有196家。为什么这些长寿的企业扎堆出现在这些国家,是一种偶然吗?他们长寿的秘诀是什么呢?他们都在传承着一种精神--工匠精神!

"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工匠精神出现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让人耳目一新。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经济正摆脱低端竞争格局,中国制造正在向中高端迈进,"工匠精神"正是中国制造亟待补上的"精神之钙"。

工匠精神,是生产者、设计者在技艺和流程上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和极致,以质量和品质赢得行业领先和消费者信赖的精神。工匠精神体现了一种踏实专注的气质,在切磋、琢磨的钻劲背后,是对品牌和口碑的敬畏之心。

"工匠精神"其核心是:不仅仅是把工作当作赚钱的工具,而是树立一种对工作执着、对所做的事情和生产的产品精益求精、精雕细琢的精神。

在获得奥斯卡日本影片《入殓师》里。一个大提琴师下岗失业到葬仪馆当一名葬仪师,通过他出神入化的化妆技艺,一具具遗体被打扮装饰得就像活着睡着了一样。他也因此受到了人们的好评。这名葬仪师的成功感言是:当你做某件事的时候,你就要跟它建立起一种难割难舍的情结,不要拒绝它,要把它看成是一个有生命、有灵气的生命体,要用心跟它进行交流。

当前,中国经济正在深度结构调整,这为那些在品质、创新上有远大追求的市场主体创造了极大的发展空间。形成崇尚工匠精神的社会氛围,需要用"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战略眼光,持之以恒地"补钙",从职业精神的培养,到职业教育的改革,再到荣誉体系的激励以及文化土壤的培育,多管齐下形成合力,才能让中国制造的筋骨更强健、品牌更响亮。

其实工匠精神并不是舶来品,早在战国时期中国人就将能工巧匠视作"济世圣人"。《考工记》记述:"知者创物,巧者述之守之,世谓之工。百工之事,皆圣人之作也。"技艺精湛的鲁班、"游刃有余"的庖丁、"我亦无他,惟手熟尔"的卖油翁……这些人都是能工巧匠的典范,体现了工匠精神的魅力。

工匠精神不是口号,它存在于每一个人身上、心中。长久以来,正是由于缺乏对精品的坚持、追求和积累,才让我们的个人成长之路崎岖坎坷,组织发展之途充满刑荆。这种缺乏也让持久创新变得异常艰难,更让基业常青成为凤毛麟角,所以,在资源日渐匮乏的后成长时代,在互联网思维狂舞的疯狂年代,重提工匠精神、重塑工匠精神,相当于追本溯源,也是中国制造业升级的必经之路!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