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流浪地球观后感范文【优秀20篇】

浏览

6345

作文

111

看地球脉动观后感

全文共 685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看了一集纪录片,名字叫《地球脉动》。片里有一群大象经过500英里的一片干旱荒漠后找到了一条溪水,它们在水里翻过来翻过去,不停地打滚,真的是太快活了!

你知道40万只雪雁在天空飞翔是什么样子么?你知道有鸟类竟然可以飞跃喜马拉雅山么?你知道最大的地下洞穴中的奇妙景观么?看《Planet Earth》,译《地球脉动》或是《行星地球》——由英国BBC拍摄和制作的11集地球纪录片。维基上说它是对地球空前绝后的礼赞。片子的每一个镜头都可以用来做桌面。我看了后觉得一点也不夸大,零下60度帝企鹅整齐的队伍、新几内亚岛上华丽的天堂鸟起舞、大白鲨跃起一口咬住逃亡的海狗……还有山峦间的颜色如何迅速地由新绿到翠绿到金黄到艳红,直至萧瑟的冬意凛然。

巨大的预算,前后5年的拍摄时间,高画质的摄影,革命性的高超速摄影机,细腻的卫星画面,使得这部纪录片有了极度震撼人心的力量。奔涌河流,雄壮山脉,幽深洞穴,冰雪世界,蔚蓝海洋,苍茫沙漠,奇幻丛林,浩瀚草原……每一集都是一场绝对的视觉盛宴。

我看的是第一集《两极之间》,地球如此之大,有的地方生机盎然,还有的地方不适宜生存。撒哈拉沙漠里,象群成了极忙碌的一份子,他们在迁徙,不计一切只为寻找充足的水源。()画面中一头未成年的小象仍在不停地迈动步伐向前走动,但它并非掉队小象中幸运的那一部分,它迷路了,向着沙漠更深处走去。尽管付出了像这样的代价,但最终,大部分象群到达了预想的目的地。看着体积如此庞大的非洲象在水中自由欢快游动的画面,我受到了很深的触动。

看完了《地球脉动》,我了解了许多东西。到现在,我才发现地球是多么奇妙啊!

[看地球脉动观后感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守护地球主题边会观后感

全文共 556 字

+ 加入清单

下午上完奥数,天已经擦黑了,太阳边一片火烧云,一层层云朵像起伏群山,小小的月牙也探出了小脑袋,美极了!我已经陶醉在这美丽的景色中了……

不知不觉,我已经走到车站了,看见身旁一位年纪轻轻的小伙子正在把没有喝完的矿泉水倒在地上,我一皱眉头——真是不节约用水。但我也没说什么,只是静静地看他把水倒到地上:那清澈地水,就在那一刻投入了大地地怀抱,和地面容为一体了。

一会儿,水到完了,那小伙子一转眼珠,不知他又再想什么歪注意了。只见他把手里空瓶子抛向空中,然后用脚踢,然后再抛,再踢。有一次,他踢歪了,正好打中了一为满头银发的老奶奶。老人没有说什么,只是吃力的把空瓶子拣起来,丢到了垃圾箱里,然后又捶捶背,摇摇晃晃的走了。

小伙子的脸早已变成了猪肝颜色,头垂了下去,沉沉的,半天没有抬起来。

“嘀--“随着一声车鸣声,我才意识到2路来了,赶紧登上了车。

目睹了这一情景,我想:如今社会的人已经不把“环保“放在眼里,不顾一切的赚钱,乱砍滥伐,有的人还把一些塑料袋乱仍,这个年轻人虽然只仍了一个瓶子,可是日积月累,就会有一打堆瓶子了,那不是在毁坏我们的家园吗?我们应该争当环保小标兵,劝父母上街买菜用篮子,不要随手仍垃圾,让大人们以身作则,影响大家一起加入环保的行列。

只有一个地球,我们应该来保护她,用我们的行动去保护我们的地球母亲!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400字

全文共 657 字

+ 加入清单

周一看了一部印度电影《地球上的星星》,一步探索孩子内心世界的影片,对我震撼很大。突然在一瞬间明白了一句话的真正内涵,“世界从来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也许会因为我们的态度决定一个孩子一生的命运。

《地球上的星星》主要讲述的是一个小男孩伊桑,他有着读写障碍症,却被认为弱智,后所幸被一位美术老师发现及时帮助、鼓励,展现绘画天赋,重拾自信。

伊桑在老师的眼里是淘气包,,无奈之下父母才送他去寄宿学校,因此差点崩溃,从那时候起,伊桑就像变了一个人,脑子里再也没有奇思异想,在新的学校他其实是读写字母非常困难,每个字母在他看来,都会跳舞似的,因此他老被责骂:为什么不明白?为什么老走神?为什么不努力?为什么这样笨?自己为了掩饰自己在读写上的无力感,表现得那么不以为然,又是被逐出教室。有学习障碍的孩子,必要经历叛逆,痛苦,麻木或堕落。但是庆幸的是伊桑最后受到美术老师的莫大影响,最后重拾自信,重新找回绘画天赋。

伊桑的父母也深受老师的影响,什么叫关心孩子,那不是说一说的,那是关心的话语,关心的行为,一个拥抱,一个吻,一个微笑,

但在现实生活中间,大部分孩子没有伊桑这样幸运,老师会逼着学生达到所谓的教育要求,家长逼着孩子承担他们的希望。把一些功利性目标强加到孩子身上,要求孩子延续自己无法完成的梦想。这时候,孩子的梦想被摧毁。

作为老师,如果我们无法发现他们潜在的力量、能力,至少我们可以给他们更多的耐心、温暖和更多的爱,作为家长也一样,让我们给予孩子更多一点的关爱吧,我们的爱是孩子接受的第一缕阳光,会让他们一生受用。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最新关于地球脉动观后感

全文共 484 字

+ 加入清单

为了准备托福,无意中下到了这部纪录片,它翻译叫做《行星地球》。

一直对这一类型的节目很感兴趣,但是这次为了练英语,所以开始的时候并没有太去想节目里会讲什么样的内容。但是,才从影片的一开始,曙光从地球的一角蓬勃而出时,我就被震撼到了。因为我下的是高清版本,所以那种宏大的效果,让我一下满身的鸡皮疙瘩,随后热血沸腾。

我感觉看所有11集的节目,我都是一个表情——嘴微张开、两眼睁大、目不转睛、嗔目结舌,时不时露出惊叹的样子。

一个寒假下来,看了两遍,依旧依依不舍。

我看到那一幅幅宏大、精致、震撼、美丽无比的景色,只感叹自然界的伟大、人类的渺小。觉得人类真的很幸运,能够生活在这么一个神奇美丽的星球上。印象最深的就是蓑羽鹤飞越珠峰的片段,利用温暖气流一次一次的冲击,最终的飞越令人感动!

天天住在钢铁森林里的我们,真的错过了自然界中太多太多的美丽与感动,还有很多很多神奇的东西。很多以前觉得应该是科幻小说里面的情节,地球上都真实存在着。

已然感到词穷话尽了,的确这样一部震撼人心的纪录片给人的是真正内心的撞击,这种感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最后想说的是:

是地球人,都应该看看这部纪录片!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地球之盐的观后感

全文共 1885 字

+ 加入清单

日常生活中充斥着图像,但碎片化的印象晃眼而过,摄影对永恒瞬间的保存似乎日益丧失其许诺。或者说,当下人们对摄影的狂热爱好来自于对时间和周遭经历的一切的快速逝带来的恐惧。人越是想要留下生命中事无巨细的瞬间,越是只能以此种形式占有它。然而,对于摄影师塞巴斯蒂安.萨尔加多而言,正是由于经历,才有情感的生发,才有了他镜头的那个世界。这个世界,就是我们共同生存的自然环境。

地球之盐》这部纪录片所回顾的就是萨尔加多在摄影之路上的故事。出生和成长于巴西的他因政治动乱而前往法国。在法国从事经济研究之际,因一次偶然的工作机会前往非洲的经历,使他放弃了曾经稳定的工作,并将自己的精力都倾注于摄影中。

第一次回到美洲拍摄,古老的民族有着与现代社会完全不同的生活节奏,时间的缓慢,生活安逸,人们有着不同的习俗。有些部落的人将酗酒作为爱好,有些对乐器情有独钟,有些则酷爱跑步。这些肖像照使人了解照片中人的生活,表现了他们的情感与思想。而真正再次返回巴西,是他关注焦点开始真正转变的时期。童年时期家乡的面貌已不复存在,当年父亲经营的供他和六个姐姐念书的农场也因侵蚀和风化而荒芜贫瘠,周围因疾病而死的孩子每天都有。

随后的一些拍摄项目中所目睹的苦难,使他对摄影师这个职业有了更深的理解。埃塞俄比亚的饥荒、传染病,就连夜晚对难民也是一种折磨,因为很多人挨不过长夜的寒冷。瘦骨如柴的孩子、面容苍老倦怠的年轻人,他们对于命运似乎不存在任何反抗的可能,只剩下信仰才得以给人安慰。而与其说这种苦难的制造者是自然,不如说他们是政治相争的牺牲者。他拍摄在科威特石油大火中的场景,在因大火而一直处于黑暗中的天空下,只剩下世界各地过来的消防队员的战斗,逃不掉的家畜和无法飞动的鸟。在《出埃及记》摄影集中,1994年的卢旺达,曾经美丽的热带草原,如今却在发生惨不忍睹的屠杀和逃难。萨尔加多说:“从卢旺达回来,我的灵魂生病了”。创造了文明历史和奇迹的人类,变成了世界上真正的野兽。

萨尔加多和妻子蒂莉安回到巴西,开始了一项计划——使荒芜的山丘再次恢复生机。种植的过程并非顺利,但最终起了成效。大地治愈了塞巴斯蒂安一度绝望的心。四五百年之后,也许植树之人已经不在,种下的小树苗将成为参天大树和生态系统中的重要部分。无论是在战争和灾害中消失的种族,资本控制下的人和权力斗争的集团,都是脆弱的易逝者,而承载了人类真正所有历史的自然,才是永恒的。

因而,他开启了另一个摄影计划——《创世纪》。这些作品不久前曾在上海自然博物馆展出。他用八年的时间,探寻了许多世界上仍处于原初状态之地,他以一个单纯观察者的身份记录下南极冰山、非洲草原、撒哈拉沙漠、亚马逊流域,海狮、鲸鱼、企鹅、海鸥、大象,西伯利亚游牧民族、穆尔斯人和苏尔玛人部族……这些作品非仅是风光摄影,而是萨尔加多在半生经历后,回望这个星球在创世纪之初的状态。他观察它们,也身处它们之中,因为他本也是自然中的一者。与曾经的纪实摄影相比,创世纪之所以成为萨尔加多最受瞩目的作品,因为这些“照片要展现淳朴的自然,展现我们必须保留和守护的自然,而非那些已经遭受破坏的。”这里的自然非仅是动植物,也包括了平衡的小生态系统中生存的族群。大地之盐即意味着高尚的人,现代意义的文明概念也许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作为摄影师的萨尔加多,是用他的镜头来实现他的一种救赎与自我救赎。影片像是一个流动的照片集,黑白照片虽然褪了色彩,却因光影的捕捉和分明的层次感,更具视觉的冲击性。因为每一张照片所拍摄过程都是等待捕捉最具表现性的时刻,所以瞬间性的画面中蕴含着生命的充沛的流动性。有人批评萨尔加多对处于痛苦中的自然和人的捕捉过于“唯美”。然而正如影片导演文德斯所言:“需要给被拍摄者一种尊严……对他们的处境感同身受,他拍照片是为了帮他们发声。”他展现它们而不是为了占有它们,描述它们而不是破坏它们,以此表达对我们所生活的星球的致敬,和对人类自然性和社会性的生存状态的反思。

他曾拍摄一组巴西金矿的矿工的图片,黑压压的人群聚集在矿脉淘金。他们并非是诺瓦利斯笔下发现自然感受自然的矿工,而是一些“奴隶”。他们都对这项工作充满执着的热情,他们的奴役来自对财富的渴望本身。每个工作的人都能拿一袋沙土回家,如果其中有幸蕴藏着黄金,他们将吃穿不愁。这是在一个偏远之地的现代社会的缩影。人们备受奴役,只因怀着未来将有一天获得自由的希冀。人们遗忘了,自然本身才是人真正的归处。没有了自然,或者当剩下被破坏了的自然,人类的一切都将不复存在。对萨尔加多而言,生命的含义在于,那片重新栽种的土地上的森林,在他死后将恢复出生时的旺盛样貌。

展开阅读全文

篇5:走近地球观后感

全文共 547 字

+ 加入清单

喜欢看BBC的纪实节目,节目画面清晰、唯美,而且经常以不同的角度来介绍事物给人以启发。这期的题目叫“地球”,讲述了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又矛盾的关系。让我有感而发也讨论一下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这一永恒的命题。

人类与自然相处之道一直是人类研究的终极课题之一。人类对自然的态度也因历史的发展不停的变化,从远古时代开始人类对自然充满了敬畏和崇拜,一切自然现象都被世界各地的人们创造出山神、土地、风神、龙王等出来加之祭祀,已表达人类对自然尊重。而随着人类科技的发展人们对自然规律的掌握,当神奇的自然现象那层神秘的面纱被人类揭开,人类逐渐变成了世界的主宰。征服自然、驾驭自然的狂妄之言被普通人甚至人类领袖一遍遍的引用,焚林而猎、竭泽而渔等骄横无度的索取一遍遍的发生。人类因为破坏环境而遭受大自然洪水、沙漠、风暴袭扰也就越来越平凡。

如果问人类给大自然带来了些什么?我想很多人都会说是破坏吧。其实我并不这么认为。不管是破坏还是保护,人类所站的角度,都是高于自然的。其实人类和自然是融为一体的,只有当人类放下万物之长、高高在上的思维,把自身作为自然界万物众生中微乎其微的一份子时,用平等的态度对待身边的一花一鸟,真正的认识到一草一木皆生命,才能做到人类和自然的和谐发展,这时才能真正认识到保护自然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1000字

全文共 1081 字

+ 加入清单

地球上的星星》是一部印度电影,看完后被片中的美术老师深深打动了。这是一位具有敏锐洞察力的老师,他真正读懂了孩子,从根本处分析孩子,从而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让小男孩伊桑不仅在读、写方面有了进步,且在美术领域施展了其特殊才能,成为超越老师的绘画冠军,体验到了从未有过的成功的快乐!现实生活中太缺乏这样的老师了,并不是每一个孩子都能遇到这样既懂教育又懂心理学,同时又具有无限爱心的老师,可是,我要说,每一个孩子都有爱自己的父母,所以,做为父母的我们,一定要担当起让孩子充分发展,健康快乐的重任,为你的孩子撑起一片属于他们的蓝天!你一定要坚信,任何一个孩子都是一颗地球上独一无二的小星星,是星星总会发光!

看完这部片子,我思考了这样一个问题:静候“花”开,要懂“花”的特点。我们常说教育不能一蹴而就,要懂得静候花开,可是我们也知道花有自己的特点,要让他开就要给予他所需要的,没有合适的条件花是无论如何也开不了的。伊萨就是那朵比较特别的花,他天生有诵读障碍,缺乏流畅的思考能力,对距离、大小等缺乏判断能力,常人能做的事情,他却做不到,这是他的问题之所在,也是期待花开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尼库巴老师是所有教过伊萨的老师中最懂得这朵“花”的一位,她在课堂中和孩子们讲述爱迪生等名人小时候也有读、写障碍,老师自己也曾是,然后,常常利用业余时间和伊桑一起慢慢分析那些会跳舞的字母,从游戏开始,在沙盘中先写字母,再用彩笔写,最后用铅笔写,一点一点,伊桑慢慢克服了读写障碍。尼库巴老师认为,每个孩子兴趣点不同,伊桑在绘画方面有天赋,他的创造性极强,在学校绘画比较中,伊桑的画胜过老师尼库巴而成为学校年鉴的封面,伊桑简直不敢承受这巨大的成功喜悦,他流着热泪扑进了老师的怀抱。“花儿”终于开放了,因为尼库巴老师提供了他所需要的条件,尼巴库老师懂得这朵“花”。

生活中的孩子形形色色,这样的特殊儿童虽然在正常的学校并不多见,但也有一些孩子是在某些方面并不敏感的,导致其学习成绩暂时落后,我们老师是如何看待孩子的呢?我们得像尼库巴老师那样认真观察、分析、了解孩子,掌握他们的特点,然后从根本处下手,提供给他们适合他们成长所需要的特殊条件,最后牵着孩子的手带着他慢慢成长,也就是期待“花”开。我们身处教育要时刻领悟歌词中唱的那样:看看他们,就像颗颗新鲜甘露,紧紧依偎着叶片,这天赐的礼物,舒展回荡着,从这边滑到那边,像那精美的珍珠,与笑声相辉映。我们可不能失去这些,地球上的小星星,像冬日里的阳光,在田野上淋浴金光,他们将黑暗从我们心中驱走,让温暖重回心中,我们可不能失去这些“地球上的小星星”。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守护地球主题边会观后感

全文共 500 字

+ 加入清单

地球的环境的污染已经日益严重,这也是威胁地球上各种动物、植物生存最紧迫的问题,我们都应该为地球母亲的安危着想,保护地球母亲。

我们的国家经过近三十年的经济持续发展,环境污染在一些地方达到了令人触目精心的地步。各种工业园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所产生的工业“三废”,以及所谓的“隐形杀手”——噪声,没有经过任何处理,就直接排放,所造成的严重后果出乎人们的想象。环境污染不知造就了多少残疾人?致使多少儿童先天畸形发育,使多少家庭几乎到了绝望的地步?

我知道,地球母亲在默默注视着人类的疯狂。终于,地球母亲忍无可忍,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向我们人类发出了警示——干旱、洪水、泥石流、海啸……我知道,地球母亲生气了,您想用这些我们无法抗拒的灾难警醒我们,使我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终于,我们开始深刻反省自己的行为,并积极用自己的行动弥补过失。环境保护被提到国家议事日程上,乱排工业“三废”的行为被国家出台的各项严厉的政策监管起来了;限制汽车随意排放尾气的处罚细则也开始执行了。人们开始大规模种树种草,裸露的打底重新披上华丽的外衣,大地的面貌又焕然一新。

让我们都加入到保护地球母亲的行列吧!因为爱护地球母亲,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展开阅读全文

篇8:纪录片地球脉动观后感

全文共 518 字

+ 加入清单

生存的法则是什么?是迷惑敌人,还是隐蔽自己?NO!《地球脉动》这部纪录片告诉我:生存的法则是速度和耐力。

在《地球脉动》中有这么一个场景:一头狼对一头和妈妈走散的小驯鹿穷追不舍。那头小驯鹿拼了命地快速奔跑,只要它可以坚持跑1000米,狼就会放弃。这注定是一场速度和耐力的较量战争。可是最终那头小驯鹿还是没有坚持下来,这也意味着他将会走向灭亡。果不其然的,狼最终扑到了驯鹿的身上……看到这我不禁想着:如果那头驯鹿能够一鼓作气坚持下来,狼也会就此放弃,也许就不会有这场悲剧的发生。

是啊!速度和耐力都是生存的法则,生活中也不正是如此吗?那次跳绳比赛,练习集体跳的我因为站在最后,而那位甩绳的同学又甩的很高,所以我跳的有些吃力。“一、二、一、二、一……”口号又喊了起来。我心里想着:为了班级,为了集体,我要坚持!“啪”,绳子打了下来,我便再次跳起,我跳过去了!事实上,我跳过去的不只是绳子,还有一道催我放弃的坎儿,还有成功道路上的一块绊脚石。是的,生活中既需要耐力,又需要坚持。只有锲而不舍,才能催开希望之花,结出胜利之果。

《地球脉动》这部电影让我知道生存的法则是速度与耐力。同时他还让我体会到成功的法则是努力与坚持,只有努力与坚持共存才能成功。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守护地球主题边会观后感心得

全文共 623 字

+ 加入清单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它是生存的资源。地球就像我们的家园,所以我们应该要保护地球,而不是一味地破坏它。近几年来,地球的环境越来越恶劣,大片的森林被砍伐,碧绿的青山被挖掘,美丽的`大草原成了荒漠,清澈的小河变成了肮脏的水沟。在街上,总会看见有人为了少走几步路,将自己手中的垃圾随意扔在地上,这种行为既破坏环境,又不美观。虽然有惩罚,但一直以来并没有什么成效。到最后,只有清洁工来收拾残局。那假如是在自己的家里,到处都是垃圾、苍蝇还满天飞,你自己好过吗?那假如世界上没有清洁工,要是这样下去你敢想象吗?看着人们这样的行为,地球妈妈哭泣了。让我们管好自己的手,不管是在什么地方,什么时间,请将手中的垃圾送回家。现在到处都能看到垃圾,空气变得污浊,天空变得昏暗,科技的进步给了我们舒适的生活,也严重污染了我们的环境。

一天,我做了一个可怕的梦:天不再蓝了,地不再绿了,空气不再清新,到处都是风暴和黄沙,再也找不到清澈的河水和美丽的绿洲,人类无以为家,失去了自己的家园!于是我心中便有了一个梦想:做一名环保卫士!我要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节约一张纸,就是保护一棵树;爱护一棵小草,就是为地球守护一抹绿色;回收一块电池,就是保留一片沃土;捡起一片垃圾,就是留下一块净土……我不仅要自己做到保护环境,还要发动身边的人,让大家一起来保护环境。人类只有一个家园——地球,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地方,保护我们的环境,就是保护我们的地球。珍惜我们唯一的地球,就是珍惜我们的生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地球公民的观后感

全文共 1763 字

+ 加入清单

看完《地球公民》,我哭得很痛,为自己曾经的食肉经历……忏悔自己以往的无知。

DVD 刚开始播放时,我还在想,这样的压缩碟,图片质量的确差了一些。但是看着看着,我便沉重起来,我的泪眼让我的视线更加模糊。画质虽然不清晰,但足以带来巨大的视觉冲击和心灵煎熬。

孩子已经睡下, LG 陪我一起看的,他从来都是个无肉不欢者。但这次,他很认真的看了,他的表情也很凝重,我想:他这次一定可以断掉肉食了。

看完后,我们洗漱睡觉,可是我辗转反侧,到很晚才朦胧睡去。

凌晨 4:20 ,我突然醒来,去了一趟卫生间,回到床上后翻来覆去就再也睡不着了……

我突然想到了世界末日,这真的不是预言,毁灭距离人类难道不是越来越近了吗?《地球公民》的译制来自志愿者,我还不太清楚这背后的故事,这是一个怎样的发起?它是由怎样的一些人拍摄制作完成的?它有没有遭到被禁?它会不会遭遇某愚人政府、某盈利集团、某贪婪企业、某别有用心人群的攻击和反驳 ?

正如影片所言,真相被认知需要经过三个阶段:一、嘲笑;二、强烈反对;三、承认。

目前在国内或许还没有该影片的拷贝,而它也可能不会被选择公映,但我想我会尽自己所能让它流通。

我闭着眼睛,但是内心很不平静。我们人类真的不是在工业文明中进步,确切地说,我们是在退步,并在义无反顾地奔向“天堂”,这是真正的死亡之旅。我们已经毁灭和改变了很多,不是让一切变得更好,而是更糟糕!这一切都是我们自己亲手制造的。我们尽情地释放我们的欲望(我更愿意把它称之为贪欲),这难道不是所有灾难的祸起之端吗?

我们没有直接参与杀戮,但是谁又能说自己没有间接地参与屠杀?是不是只有残害同族才能被称之为惨无人寰?我们不是都在冠冕堂皇地求和平吗?而其它物种和族群生存的全部意义难道就仅仅是来满足人类的娱乐、食用、穿着、医疗实验、军事和所有任意的践踏与屠杀?……我们一刻也离不开动物,但是我们却真的在“恩将仇报”!

我不可能再睡得着,我满脑海里都是一幕幕的血腥场面,是那些无辜、可爱而又无助的生命在流血、在挣扎,在撕咬、在悲鸣和吼叫……

冤冤相报何时了?动物不会伤害人类,但人类却会挑衅任何族群。生生不息的这个世界啊!自然、动物和人类,是谁在主宰?是谁在毁灭?杀害和报复我们的只能是我们自己。

我不愿去想,直到有一天,人类醒悟了,我们痛心疾首,但我们已经把自己带进万劫不复的地狱深渊。人类自以为聪明,但我们已经喝不上洁净无毒的水,呼吸不到氧份充足无污染的空气,更加吃不到源头纯净又香甜的食物。而这一切,仅仅才是 19 世纪以来的事情。太快了,太快了呀!人类不是狞笑着为自己的死亡助跑又是什么?!

如果你认为自己应该活得有尊严,有一些人文精神,那么你必定是素食者!

吃西餐和麦当劳不是品位和时尚,浪漫、洁净、高雅的环境中掩藏的是杀机、血污和哀号。中国人吃饭只需筷子,无需刀叉。

我不再食肉和任何的乳制品。

我不穿皮草,不买真皮制物。

我不养宠物,不看马戏,我也不去动物园。

我要从此远离西医和西药,我会好好研习我们博大的中医。

除了购买日常所需,我不会去逛超市,那里不过是史无前例的化合物大卖场和尸体展览台。

我也不会再听信保险业的谗言,什么难免遇上大病大灾,求个平安。

我心自安,何来祸端?

“清心寡欲”、“无欲则刚”——和励志无关,这是我今后的生活态度。如果我影响不了更多的人,我至少可以影响我的家人,教育好我的孩子。

在心灵拷问和满眼泪光中,我感到自己获得了重生。

后注:

这篇观后感不是我写的,因为我根本无法把它完整看下来。当朋友发这篇文章给我时,我深刻体会到作者——这位朋友的朋友看完《地球公民》后内心的震撼与悲痛。

或许你会埋怨,为什么一定要揭露人性残暴的一面,让我们看这些心里会不好过的东西,不看我就可以快乐地、没有内疚地活下去。

我知道她为什么会有这么强烈的反应,因为她以前没意识到自己有伤害别人,也有些人是意识到一些但不愿更多地面对,那样会令到他(她)恐惧、不安,但你却忽视了你的行为已经造成了诸多生命的不安与恐惧。

拍摄《地球公民》的目的,绝对不只是为了揭露人类的不仁爱的,而是提醒人类,让你了解生活方式的转变可以令自己活得更安心,可以令你周围充满和平慈爱的气氛,可以让你有更大的勇气去帮助、挽救更多弱小的生命。

其实,你不去伤害它时,你就已经是在保护它了。把它们当成你的孩子、朋友、爱人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三毛流浪记观后感600字

全文共 625 字

+ 加入清单

星期六,我和同学们带着无比好奇的心情,来到了南汇中学观看儿童剧《三毛流浪记》。

序幕拉开,昏暗的街道上吆喝声此起彼伏,让我仿佛此时置身于三毛的那个年代。三毛是旧社会的一名孤儿,他独自一人流浪到了繁华的大都市—上海。在这里他举目无亲,连住的地方也没有,到了晚上他只能睡在马路边,蜷缩在桥梁下,为了生存下去,他就在烈日下,一边卖力地围着大街小巷奔跑,一边大声地叫喊着:“卖报了,卖报了,解放的时期就要到了。”可怜的三毛为了能不挨饿,他还在寒风中卖力地帮别人擦皮鞋,很多人都看他瘦小好欺负,经常会故意找茬狠狠地打他,甚至扇他耳光。然后,一走了之,不付钱。看到这里,我的眼泪在眼眶里不停地打转。虽然三毛无家可归,无依无靠,但他却很乐观,在困境中表现得很坚强。

和三毛相比,我们的生活幸福快乐,我们有吃有穿,丰衣足食。记得上一年级时,有一次去上学,奶奶拿出一条半新的裤子给我穿,可是我嫌弃它太旧,哭着闹着坚决不肯穿。奶奶没办法,只得拿出一条我喜欢的新裤子,我才穿上高高兴兴去上学。放学了,我想去外面的一家饭店吃饭,奶奶说:“家里有饭,回家吃吧。”我不听,非要出去吃,还怪奶奶对我不好。奶奶没办法,只好带我出去吃。

这个儿童剧深深地打动了我,比起三毛来,我自己是生在福中不知福,我真是惭愧啊。三毛在那种环境下,能和小伙伴苦中作乐,处处留下他清脆响亮的笑声。我们也要学习三毛这种乐观的精神,锻炼出自己坚强的毅力。作为生活在新中国的幸福的一代,我们更应该珍惜所拥有的一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2024电影地球脉动观后感

全文共 1658 字

+ 加入清单

地球脉动II 》,是BBC团队耗时4年时间打造的自然类纪录片,涵盖岛屿、山脉、丛林、沙漠、草原、城市,40个国家117段旅程,足迹遍布全球,以自然生物的视角展现了人们所不熟知的地球。纪录片展现自然奇观与生命奇迹的同时,自然哲学贯穿始终。目前,豆瓣评分已高达9.9分。

该片的推出,距离《地球脉动I 》已相距10年。10年时间发生了太多变化,10年前你可能都不知道雾霾这个词,而如今雾霾是一种天气现象。10年前我正面临毕业一场场的跑招聘现场,10年后已婚已育,沿着普通人的路径前进。10年前我们的世界是怎样,我们的自身怎样,现今又是如何的一种状态,这其中的变化可能是翻天覆地,也可能是10年如一日,但岁月镂刻的印记必定清晰可见。我们在关注自身、关注人类社会之变化时,我们的地球,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系统又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间隔10年才推出的《地球脉动II 》 ,正是为了凸显这一重要的主题:变化。《地球脉动II 》共六集,每一集都在阐述这样的变化,环境的变化、人类活动的影响引起的生态系统内其它动物们生活的变化。在这部纪录片中,你会看到,所有动物们都在为了生存而奔走、突破极限,在变化中妥协、适应,终其一生。

《地球脉动I 》由于技术的限制,给观者以“上帝的视觉”。这种视觉是第三者的旁观,有一种高高在上的冷静,一种与己无关的猎奇。《地球脉动II 》借助新技术的使用,如4K摄像机、远程遥控摄像机等,加之BBC团队一贯的高水准制作,以动物的视觉展现了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观者不仅仅是观看,而是走进了动物们的生活,能够将人类自身与动物们放在同一个平行面去思考共存的问题,能够感同身受动物们的每一场经历、每一次遭遇、每一次挣扎。这或许也可以理解为人类看待世界的角度、理解世界的方式也发生了变化。

海鬣蜥一出生就遭遇游蛇群的捕杀,必须要躲过饥饿的蛇群,才能与族群汇合,获得生存的资格。这是一场剿杀,一场生死较量,场面堪比刻意渲染过的好莱坞大片。对于幼小的海鬣蜥而言,破壳而出的瞬间便意味着死亡的随时降临。即便如此,依然为了生存奋力躲避。生存是一种本能,但这种本能却无法不让人动容。

雄性信天翁在小岛上默默的等待分离6个月的伴侣,一天、两天、三天.......孤独的守望,直到雌性信天翁的出现。看着相别已久的伴侣,雄性信天翁竟害羞起来了。那一刻,我也跟着笑了。整个等待的过程我一直很紧张,生怕信天翁等不到伴侣会孤独一生,也从来不知道动物们可以如此的长情。

企鹅父母为养育后代,冒着生命危险出海捕鱼。历经激流险滩,跋涉了八十海里的企鹅爸爸,不小心受了伤,血染红了羽毛,带着一肚子食物蹒跚着回家,将肚子的食物喂给早已饥饿难忍的幼仔,而夫妻间简单的点头示意后,企鹅妈妈又开始了同样的捕鱼旅程,如此循环。受伤还算一种幸运,每一次的出发都是前途未卜,不知是否还能回家,然而每一次都毅然决然的启程,从不退缩。

从这三个片段中,我看到了关于生存的本能,更看到了爱和责任。片中的每一种动物都值得你去认识和探究,所有的萌点和泪点也需要你自己去发掘和体会,而我不想更多剧透。

如果说人类开始改变看待世界的角度和理解的方式,那么这部影片从微观到宏观,从个体到整个生态系统的演绎更加深了这样的理解。这部影片让观者,至少于我而言,更加直观的看清了人类在大自然中是怎样的一个存在。在大自然这个微妙的生态平衡系统里,动物与人都是一样的生命,每一种生灵的存在都是有意义的,生灵们向大自然的每一次伸手冥冥之中都是有计量的。其实这样的观点,大家都是知道的。只是,现今人们面临自己的压力,每个人都努力去获取,想让自己过得更好,就很容易忽视掉这些问题。

小时候,喜欢趴在地上看蚂蚁搬家,有时恶作剧般将蚂蚁的途经路线用小棍子划掉,然后看着找不到回路的蚂蚁四处乱窜,非常惊奇与满足于自己的发现。而今想来,他们只是在努力储备过冬的口粮,与我们任何一个人努力工作的样子,别无异样。

最后,要致敬BBC团队,这个光靠情怀就可以上位的年代,他们却在用生命拍摄。无疑,拍摄纪录片是一项伟大的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地球公民的观后感

全文共 1287 字

+ 加入清单

看完《地球公民》,我哭得很痛,为自己曾经的食肉经历…忏悔自己以往的无知。

看着看着,我便沉重起来,我的泪眼让我的视线更加模糊。画质虽然不清晰,但足以带来巨大的视觉冲击和心灵煎熬。

我突然想到了世界末日,这真的不是预言,毁灭距离人类难道不是越来越近了吗?《地球公民》的译制来自志愿者,我还不太清楚这背后的故事,这是一个怎样的发起?它是由怎样的一些人拍摄制作完成的?它有没有遭到被禁?它会不会遭遇某愚人政府、某盈利集团、某贪婪企业、某别有用心人群的攻击和反驳?

正如影片所言,真相被认知需要经过三个阶段:一、嘲笑;二、强烈反对;三、承认。

目前在国内或许还没有该影片的拷贝,而它也可能不会被选择公映,但我想我会尽自己所能让它流通。

我闭着眼睛,但是内心很不平静。我们人类真的不是在工业文明中进步,确切地说,我们是在退步,并在义无反顾地奔向" 天堂" ,这是真正的死亡之旅。我们已经毁灭和改变了很多,不是让一切变得更好,而是更糟糕!这一切都是我们自己亲手制造的。我们尽情地释放我们的欲望(我更愿意把它称之为贪欲),这难道不是所有灾难的祸起之端吗?

我们没有直接参与杀戮,但是谁又能说自己没有间接地参与屠杀?是不是只有残害同族才能被称之为惨无人寰?我们不是都在冠冕堂皇地求和平吗?而其它物种和族群生存的全部意义难道就仅仅是来满足人类的娱乐、食用、穿着、医疗实验、军事和所有任意的践踏与屠杀?……我们一刻也离不开动物,但是我们却真的在" 恩将仇报" !

我不可能再睡得着,我满脑海里都是一幕幕的血腥场面,是那些无辜、可爱而又无助的生命在流血、在挣扎,在撕咬、在悲鸣和吼叫……

冤冤相报何时了?动物不会伤害人类,但人类却会挑衅任何族群。生生不息的这个世界啊!自然、动物和人类,是谁在主宰?是谁在毁灭?杀害和报复我们的只能是我们自己。

我不愿去想,直到有一天,人类醒悟了,我们痛心疾首,但我们已经把自己带进万劫不复的地狱深渊。人类自以为聪明,但我们已经喝不上洁净无毒的水,呼吸不到氧份充足无污染的空气,更加吃不到源头纯净又香甜的食物。而这一切,仅仅才是19 世纪以来的事情。太快了,太快了呀!人类不是狞笑着为自己的死亡助跑又是什么?!

如果你认为自己应该活得有尊严,有一些人文精神,那么你必定是素食者!

吃西餐和麦当劳不是品位和时尚,浪漫、洁净、高雅的环境中掩藏的是杀机、血污和哀号。中国人吃饭只需筷子,无需刀叉。

我不再食肉和任何的乳制品。

我不穿皮草,不买真皮制物。

我不养宠物,不看马戏,我也不去动物园。

我要从此远离西医和西药,我会好好研习我们博大的中医。

除了购买日常所需,我不会去逛超市,那里不过是史无前例的化合物大卖场和尸体展览台。

我也不会再听信保险业的谗言,什么难免遇上大病大灾,求个平安。

我心自安,何来祸端?

" 清心寡欲" 、" 无欲则刚" ——和励志无关,这是我今后的生活态度。如果我影响不了更多的人,我至少可以影响我的家人,教育好我的孩子。

在心灵拷问和满眼泪光中,我感到自己获得了重生!!!

影片的最后告诉观众:

这个地球上有三种生命力:自然,动物,和人类。我们都是地球公民。愿我们彼此相通,彼此关爱。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800字

全文共 901 字

+ 加入清单

这部电影讲述的就是一个在成年人眼中的问题儿童在一个美术老师的引导下成为天才。

起初我也以为他只是一个调皮、不爱学习、像大多数孩子一样注意力不集中、脑洞比较大、思维比较活跃的小屁孩。剧中一些他的想象简直太可爱了,数学测试上3*9那题,他把它们想象成地球与冥王星最后得出答案是3的逻辑也是贼赞。一口小龅牙,笑起来牙齿全部露出来,天然无公害的笑容,对爸爸妈妈的撒娇,对欺负他的小孩即使打不过也回击,而后在洗澡时肆意地发泄也是可爱极了。

后来他不笑了,那个小画册中渐渐消失的他让他的妈妈几度落泪。爸爸的不理解,妈妈和弟弟的无奈,寄宿学校老师的羞辱,自身不想被拆穿的羞愧,一切的一切都让他变得小心翼翼,瑟瑟发抖。

但我想,一定会出现一个人拯救他的,是的,热爱美术的他遇到了懂得爱与理解的尼克老师,会吹笛子的小丑美术老师。因为有相似的经历,因为与其他孩子的不同,因为那颗博爱而伟大的心,他是上天派来拯救他的,后面的发展可想而知,他赋予了爱与耐心、给他讲故事,教他写字,教他画画,最后获得了第一名。

其实,如果依夏没有遇到尼克老师,那他会怎样呢?这世上一定会少了一个天才的存在,他不会得到老师、同学的赞赏、不会得到爸爸的理解"他自己的一生将会在黑暗中度过,地球上将会少一颗星星

看到伊夏努力之后的变化,父亲眼含泪水却不敢靠近。我们也由此欣慰地看到,伊夏的处境有了转变的可能。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步调,只是那些有生理缺陷的孩子,会走得更慢一些,但他们同样会成为,让父母骄傲的孩子。

道理适用于所有孩子,无论是特殊的,还是普通的。

像阿米尔·汗说的,每个小孩都有独一无二的本领、能力和梦想。不走寻常人的路,照样可以大放异彩。

即使说出来的梦想被嘲笑,即使你的行为备受指责,即使你的世界得不到理解和认可,即使全世界的笑声淹没了你无力的呐喊和哭泣,即使此刻你身处黑暗,无助甚至绝望,请相信,你就是你,你独特因为你足够优秀,你的世界无人理解只是因为你还未找到正确路途引导别人进入你的世界,请相信,你的星光无法忽视,总会有一个人,走近你,慢慢的懂你,默默的陪着你,在你失意时给你双手;当别人都指责你时,替你给予回击,当你哭泣时借你双臂给你温暖!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流浪地球观后感400字

全文共 422 字

+ 加入清单

太阳内核急速老化,那时的世界是怎样的呢?人们该如何应对?出于这个好奇心,我走进了电影院,去观看了《流浪地球》这部电影。

当电影画面跳转出来,我被眼前的这一幕惊呆了:太阳内核老化时的世界竟是千里冰封,极其寒冷的。人们再也不能住在地面上,只能居住在空间狭小的地下城。为了拯救地球,人们齐心协力建造了成千上万台以岩石为燃料的行星发动机,来推动地球逃离太阳系,到达另外一个更适宜生存的恒星带。从此,地球开始了预计长达2500年的宇宙流浪之旅。

途中,发生了许多令人伤心的事情。杭州等地的发动机因为木星的引力陆续停转,上海等地下城毁灭等等,让我揪心不已。而这些事情中体现的中国精神让我感动不已。

是谁在发动机停转时,争分夺秒,不顾生命危险得运送火石?是我们中国人!是谁在地球木星即将相撞时挺身而出?是我们中国人!是谁牺牲了自己拯救了整个地球?是我们中国人!是谁在联合国都放弃的时候,还在坚持?还是我们中国人!我为我们中国人的这份精神而自豪。

我骄傲,我是中国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地球脉动观后感

全文共 480 字

+ 加入清单

在昨天,我们看了一个很好看的科教影片——《地球脉动》。听唐老师说这部影片可是获了很多国际大奖的,观看了以后,果然精彩绝伦!电影的每一个画面都是那么精美,每一秒钟都让人赏心悦目,每一个片段都那么紧张刺激,同学们不时发出惊叹,感叹电影的不可思议!

里面有一个场景是介绍鹿群的生存经历,可怜的小鹿最终还是让大灰狼给吃掉了,同学们看上去都很讨厌狼,因为狼太残忍,就连很小的鹿都不放过。我也不例外,真想上去帮小鹿一把啊!

电影里面还介绍了南极冰川的企鹅。企鹅个个憨态可掬,张开翅膀,昂着头像个绅士一样走来走去。更让我们敬佩的是,企鹅妈妈很勇敢,因为小企鹅要在冬天才能孵化。在孵化的过程中,企鹅妈妈要一直守候在蛋宝宝的身旁,相信企鹅妈妈要在南极受冷受饿,我就觉的企鹅妈妈特别勇敢无私。

动物们真是充满活力与激情,只要好好观察就一定可以看到许多美妙的东西。原来我们的地球这么美丽,大自然如此的神奇,科学真是他奇妙了,只要我们用心去探索,就一定能体会到其中的奥秘!

也许你会问科学是什么?也许你会和我同感,科学为什么这么神奇,那么就来看看《地球脉动》这部电影吧,相信你一定能找到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地球的故事学生观后感

全文共 456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读了一本科普书——《地球故事》,它让我了解这个世界是多么的神奇、奇妙和美丽。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形成、发现亚洲和地球的奇妙令我惊讶

其中《地球的奇妙》是这样描述地球的:“实际上,地球不是圆球,而是一个椭圆的球形。它的两极稍扁,北极处于大海之渊,南极则是在高原之巅。”——难道地球不是圆的吗?我一直是这么认为的,可书上告诉我的答案:由于地球两极之间的中轴线长度只比赤道直径短1/300。因此地球是椭圆球体。

还有“地球上的光到太阳需要8分钟,到达木星需要43分钟,到达比领星需要4年零4个月,到达北极星则需要400年。”“以火车为例:一列普通货车从地球出发,需要经过二百天才能到达月球;到2233年可以到达太阳;如果人的寿命是七十多岁,要经过一千万代人,这列火车才能到达北极星。”……这个宇宙是多么奥秘,我不禁喜欢上它,我希望我能了解更多更多。

《地球的故事》将我们所关心的事情以故事的形式展现出来——人如何寻找食物和宿处、如何找到适应环境和改造环境的方式,好懂又好记。它培养了我对科学的兴趣,丰富了我科学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

全文共 621 字

+ 加入清单

地球上的星星》这部电影的男主角是八岁的小男孩伊桑,一个充满了奇思妙想的男孩。在他眼睛里,世界神秘可爱、充满色彩,他喜欢天空、白云、飞鸟、河流、小鱼,甚至可以津津有味地注视小水坑,欣赏它被人踩出的水纹和倒影。伊桑的哥哥尤汗显然和他是两个极端,尤汗成绩优异,在成人以家庭作业、分数、整洁为标准的世界里尤汗无疑是父母眼中的好孩子,老师眼中的好学生。

伊桑常常上课捣乱,然后他的家长被叫去学校,被老师一顿批。但他自己却一点也不害臊。最后,他竟然逃学!还谎编请假条,让哥哥尤汗来写。成功后,又一个人在街上闲逛。最后被爸爸发现了,骂了一顿,直接把伊桑送进了技术学校。他刚刚进去,十分害怕,还好有班里成绩最好的一个朋友和他一起玩。后来,来了一位代课老师,这位老师出场是十分怪异。穿着一身小丑的服装,吹着我们中国传统的笛,出场了。他十分可爱、善良、顽皮。伊桑在他的开导下,渐渐变好,学习成绩也慢慢跟了上去。后来又展开了一次“画画比赛”。老师和伊桑的画不相上下,但最后还是伊桑的画,赢得了冠军!开家长会的一天,伊桑的父母以为又要挨批了,结果迎来的是老师们对伊桑的赞扬。当场伊桑父母高兴不已。

并不是所有人都能这样幸运的遇上伯乐的。我只是希望通过这个电影,让社会和更多的家庭知道,该如何去爱我们的孩子。孩子们如同地球上的星星,他们需要爱,更需要自由,阳光,有了这些才有能力去赢得残酷的竞争和挑战。让我们放开对孩子的束缚,让他们更好的去享受生活,成为闪着光芒的星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地球的力量观后感

全文共 749 字

+ 加入清单

第一集――火山爆发:

本集讲述了地球的火山将为我们解释地球内力的作用使之大陆移动,并创造了地球产生生命的必要的条件。火山改变了地球的地貌,使地球不再被海水覆盖。它创造了土地,在很大程度上说明,火山和地球相互依靠,它给地球生物带来了适宜的生存环境。

第二集――大气层流:

本集为我们讲述的是大气层的重要性,告诉了我们在1960年8月16日有一位部队飞行员(joe)前往太空的边缘。展示了同温层中的大气层,我们美丽的地球。本集还为我们讲解了雷电的形成,空气的对流等。

第三集――冰川融化

本集以阿尔卑斯山为开头,告诉了我们要研究冰川的最好地方就是阿尔卑斯山脉。给我们展现了冰花的美丽,当冰花凝聚在一起的时候就会产生一个自然界令人敬畏的景象。冰川是最具有动能的,它变化莫测,冰下是一个消失了超过一千万年的世界,它有可能是我们未知的物种起源之一。冰川与我们的世界息息相关。冰使一种叫片岩的硬岩床暴露出来,它可以挖出坚硬的地基来支撑大楼,冰层就像有生命一样冰层里面充满了水,这样才解释了冰层是流动的。

第四集――海洋涌动

海洋是我们最为熟悉的一种自然景观,它占据了我们世界5/3.,它的力量不可估量,就像海浪,海浪其实是由一阵微风吹起的几片涟漪。还为我们讲述了大西洋里的巨大潮汐,当月球、太阳与地球在同一直线上的时候,星球之间的万有引力创造了巨大的海洋景观。也为我们讲述了海浪的惊人威力。..

第五集――稀有行星

我们的星球是太阳系里中独一无二的,甚至在宇宙中也是这样,地球为何何如此特别?好像一切都安排好了一样为生命创造了完美的生存条件?

这个看似完美的星球正在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那就是人类。问题是,它会活下去吗?

本集为我们讲述了在浩瀚的宇宙中,我们地球的独特性。针对到目前为止,我们从太空中为什么都没有发现其他有生命的星球。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

全文共 800 字

+ 加入清单

大概4.5年前吧,学校组织全体老师集体观看了一次《地球上的星星》,当时就被里面的美术老师对学生的关爱行为所深深感动了。因为害怕再次触碰到内心那一片柔软的地方,所以,一直不敢再次打开这部电影。这次因为请假的缘故,难得心静,再次把《地球上的星星》打开,同样的电影,却带来不同的感动。

首先,电影用了很长时间来呈现伊夏的各种怪异的行为,他的这些行为直接导致了成年人给他贴上了“问题儿童”的标签。甚至在他自己的父母眼中,也认为伊夏有问题,和别的儿童不一样,甚至听从了老师的建议,把伊夏送到特殊学校。

这时候,尼克老师出现了,他用自己的耐心来发现伊夏的小小内心世界,原来伊夏在美术方面天异禀赋,于是,他找来伊夏的父母,试图让他们发现孩子身上的这一特点,然后,又用自己的专业所长,对伊夏进行专业辅导,最终,使伊夏在美术比赛中获得大奖!

其实,电影故事的情节也基本上没有特别夸张的地方,但是就是这些源于生活的情节的真实,演员那种细微之处的内心戏,让人感动。更让人感动的是,尼克老师对伊夏的爱。

电影看完,依然沉浸在感动之中。想想也是,在孩子的慢慢人生之路上,能够遇到一个对自己人生有所改变的老师,那简直就是遇到了贵人了。就像常说的“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一样,比如电影中的尼克,所有的人都认为他是个问题儿童的时候,所有人都对他横加指责的时候,他内心是多么委屈和无助,没有一个人理解他,没有一个人支持他, 没有一个人站在他的立场上,这个时候,如果没有尼克老师的出现,给他鼓励,给他关怀,给他理解和帮助,可能伊夏在成长的道路上会离正轨越走越偏。

所以说,老师这个职业,真的是天底下最伟大的职业,虽然清贫,但是却对每一位孩子的人生产生着极大的影响。让我们都安心的做一名教师吧,未来的某一天,当你看到某一位你曾经的学生因为你的话语而走上了光明的人生大道时,你才会明白你当初的哪怕一个微笑,一个眼神,一句鼓励话语,都显得尤为重要!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