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教师阅读与经典同行征文合集3篇 作文【汇编20篇】

每个人都曾在生命中觅寻知己,只因其情可贵,而能与他们在生命中相遇,相伴而行,更是鲜少,难能可贵,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教师阅读与经典同行征文合集3篇 作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浏览

1850

作文

493

关于甘守三尺讲台争做四有教师征文2000字

全文共 1721 字

+ 加入清单

有一首诗最为动人,那就是师德;有一种人生最为美丽,那就是教师;有一种魔棒最为神奇,那就是粉笔;有一种平台最为神圣,那就是讲台。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甘守三尺讲台争做四有教师征文的内容,欢迎大家查看。

十三年前,我踏上这三尺讲台。十三年的酸甜苦辣、十三年的喜怒哀乐,十三年平淡无奇而又清贫辛劳的工作,我庆幸,我依然伫立在这里,伫立在命运赐给我的这虽然平凡却永远充盈着燃烧激情的岗位。

十三年来,我常常被身边平平凡凡的小事中炽热的爱感动着:清晨,老师们匆匆赶往学校,忙得忘了自己的早餐,这是关爱;领奖台上,看到学生手中红彤彤的获奖证书,老师们脸上挂满微笑,这是喜爱;放学路上,生病的学生趴在老师肩头被送往医院,这是疼爱……

课堂上,语文老师手把手地教孩子们写好一横,一竖,爱心像笔,描画着孩子们未来的梦想;骄阳下,体育老师挥汗如雨,示范、训练、保护,爱心像火,燃烧起孩子们向上的热情;办公室,班主任老师不厌其烦地开导与启发,爱心像雨露,洒进孩子们幼小的心灵……

十三年来,我始终以“讲台虽三尺,爱心永无尽”为宗旨,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将爱心传递。我利用新科学教材重实践、重体验的特点,努力培养孩子们科学素质和人文素养。其中,“蚕”这一单元教学活动。给我很大的启示。

大家都知道,城市里的孩子养蚕,谈何容易。为了孩子们能亲眼观察蚕的一生,亲身体验养蚕的整个过程,我四处奔波,找来蚕卵。初春,蚕终于孵化出来了!孩子们兴奋得不得了。他们围着小小的纸盒,小心翼翼的观察,为了不让呼出的热气影响蚁蚕生长,小脸憋得通红也不出敢出一口气。望着密密麻麻的蚁蚕,孩子们犯愁了:上哪儿去找桑叶呢?书上说,莴苣叶可以代替桑叶,他们马上到菜市场买来最嫩的莴苣叶。可蚁蚕们根本不领情,只是把头凑上来闻了闻,根本不肯动口。看到可爱的蚕宝宝不吃东西,孩子们急了:“文老师,怎么办?蚕不吃东西会饿死的。”瞧,孩子们天性中的爱被激发起来。于是,我发动孩子们想办法寻找桑叶。一时间,整个校园热闹起来。孩子们利用周末,到郊外去采,家长出差到农村,给孩子们带。校长、书记考虑得更全面,为了以后养蚕方便,干脆在校园里种上了一排桑树。

那段日子里,我成了全校最受欢迎的老师。校外、操场、走廊、办公室,孩子们总是追着我,讲述关于蚕宝宝的事儿:“老师,蚕又长大了。” “老师,我的蚕不吃也不动,是不是生病了?” “老师,我看见蚕蜕皮好辛苦,想帮它,可一扯,蚕就死了。”……孩子们的急切,让我分享到他们养蚕的喜怒哀乐,感受到他们天真无邪的爱心。为了让蚕长得更快更好,孩子花样翻新,有的用鸡蛋清涂抹在桑叶的边缘,说是增加蛋白质;有的把新鲜桑叶榨成汁,涂在火腿肠上喂蚕,说是味道好,蚕才肯吃;还有的用针管往桑叶里注射牛奶,说是牛奶最营养……

蚕终于接茧了,看着那白花花的蚕茧和孩子们喜悦的面孔,我心中一阵激动:谁说现在的孩子自私、依赖性强?养蚕活动中,他们的表现,不正是爱心与责任的体现,不正是无限创造力的迸发吗?

课内外的结合,让孩子们更加关爱自然,关爱科学。他们会因为不小心捏死一只蚂蚁而伤心,会因为怎样把小蜗牛送回家而冥思苦想,会因为发明“小小方便筷”而争论不休。周围的一草一木,都成为他们关注的对象。不少的孩子在周记中写到:“科学课太有意思了,我渴望上科学课”。综合实践活动展示会上,孩子们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得到充分地展现;他们撰写的《观音桥商圈建设调查报告》在区环境征文比赛中荣获一等奖……。

我津津有味地讲述这些,大家也许会觉得不足挂齿。而对于我,他们则是一种深刻的启示和强大的激励。因为从中,我读到了自己作为一名教师历经艰辛而无怨的理由,读到了自己甘守清贫而无悔的满足和成就,读到了心灵深处一个秘密??天底下,还有什么比得上从金色童心中发出的感激和赞美,更叫人快乐和满足呢?孩子们的信任带给我的,不仅仅是从教的美妙感和幸福感,它还让我明白,三尺讲台,永远是我自由驰骋的天地。

我长久地伫立在这由智慧、情感、理想汇成的三尺讲台。尽管,今后的工作依旧辛劳;尽管,今后的生活依然清贫,但三尺讲台,将永远是我心灵的归宿与无怨的依托。我将在这三尺讲台上,义无返顾的播洒爱、传递爱,我相信,总有一天,爱,会撒满人间!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阅读与经典同行

全文共 1158 字

+ 加入清单

经典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只有与经典通行,人生之路才不会如漫漫长夜,无所适从。可是浩如烟海的书籍中哪些才可以称得上是经典呢?这方面,人说的不算,时间才是最具权威的评价者。正所谓“大浪淘沙,留下的才是精华”。有些书像流行歌曲一样风靡一时,但是一两年之后就淡出了人们的视野,这样的书是称不上经典的。惟有那些历经十年、百年、千年锤炼,流传下来的才是真正的经典。

经典独得多了,你会发现:所有的经典都有一些共同的类似的主题。比如爱情,比如正义,比如善的人性,比如真理与美德,简单的可以概括为三个字:真、善、美。例如,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红楼梦》就是以宝黛二人的爱情悲剧来反映封建大家庭由盛到衰的过程。现代经典小说《穆斯林的葬礼》反映的则是师生间纯真凄美的爱情。《平凡的世界》反映的农村少年孙少平自强不息的爱情之路。世界名作《巴黎圣母院》写的则是敲钟人加西莫多与吉普赛少女之间的纯美爱情。

另外还有很多经典名著是反映人性至善的,比如巴尔扎克《悲惨的世界》,诸如此例的很多经典反映的无外乎这三个字:真善美。只有以这三个字为主体的作品才能超越时空流传千载,步入经典的殿堂。

但是,可悲的是我们这个时代是无法孕育出精品的。因为作品来源于生活,反观我们的生活,除了赤裸裸的物欲,哪还有什么真善美的踪影??那还有什么真正的爱情?眼前发生的一切,似乎都是各种利益的整合。女孩子谈婚论嫁最关心的就是房子、车子。丝毫不想两个人是否有共同的理想,共同的爱好,共同的追求。现实生活中很多人的结合都是物质的交集,而不是思想感情的融合。而物质又是极其容易消耗的东西,建立在物质至上的所有关系又怎能坚定、怎能长久??

经典中的另一类主题是人性至善,是作者以其博大的胸怀,站在全人类的高度上描绘的一种理想世界。这时候,作者就像是一个虔诚的布道者。比如巴尔扎克,他所有的作品中都有深深的人道主义关怀,他深信人性至善是可以制恶的。如他作品中被神父感化的冉啊让,用自己的一生去帮助别人,最后用自己的善心感化了那个残忍的警察。此时的作者固执的认为只有用善才能拯救罪恶的人类。

而教育就是把这些经典的主题移植到受教者心中,让真、善、美的种子在每一个受教育者心中发芽、生根、茁壮成长为一棵枝繁叶茂,闪烁着人性光辉的大树。这样人人向善、人人求真、人人爱美,这样的社会又怎能不温馨和谐?大同社会又怎能只是一种乌托邦式的幻想??

教育是神圣的,从事这一职业的人也因为教育的神圣而伟大。如果哪个老师还不承认这一点,只能说明他的虚伪,或者是他的思想还没达到如此的高度。

真正的老师就应该以课堂为主阵地,把人类的经典,把文化中的精华,把真善美,把民主、自由、平等这些理念灌输到每个受教育者心中,让他们成为真正独立、有思想、有个性的人而不是活的书柜或者肉体的解题器。这才是教育与经典的完美融合!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快乐阅读放飞梦想征文

全文共 870 字

+ 加入清单

生命因为有了愿望而丰富,愿望因为有了不断地付诸于行动而精彩。当一块石头有了愿望,谁也阻挡不了他通向城堡的脚步。当一个人有了愿望,他便有了勇往直前的动力。 --题记

有这样的一个故事,一位叫薛瓦勒的乡村邮差,他每天徒步奔走在乡村之间,每天都走过崎岖的山路,而且每次走过都要拾上一些光滑的石头,心里默念着要用这美丽的石头建造一座属于自己的城堡。他坚持不懈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乡村里的人们都觉得这是不可能的事。

但最后,矗立在眼前的城堡见证了这样一个不可思议的梦。没错,当一块石头有了愿望,谁也阻挡不了它通向城堡的脚步。人跟石头也一样,只要有了愿望,就有了通往城堡的动力,有了坚持不懈的信念。我经常问身边的朋友,问问他们脑海里生长着一个怎样的梦想。但他们展现给我的往往是一张懵懂的样子然后告诉我,我也在寻找中或者说脑海一片空白……这时我便陷入无奈和黑暗之中。

在年轻的年轮里,我们到底需不需要梦想? 有人认为,活在年轻的岁月里,我们并不是太需要梦想,因为我们都不太读懂外面的世界,有很多事情都跟我们的心里想的不太一样,我们心里有的不过也是一些不切实际和单纯的梦罢了,又或者,是泡影似的梦,不过几天,又改变一个,这样的梦想虽然美好,但对我们其实并不重要。年轻的梦真的不太需要吗?年轻的梦虽然不能为将来作出保证,但它能充实我们年轻的头脑,也为我们的成长历程贡献点点滴滴的经验和给予前进的动力,甚至我们也为它曾经骄傲过,努力过,付出过。

看着一个又一个的梦想在我们生命的历程里慢慢膨胀到瞬间破裂,其实也是一种考验,一种选择,一种享受青春的机会,一种成长。我们活在当下,活在青春里,我们便需要梦想的陪伴,需要梦想带来的动力。童年因为有了梦想,我学会了放风筝,学会了溜冰,学会了书法,学会了游泳……青年因为有了梦想,我学会了阅读,学会了观察,学会了探究,学会了交际……

这都是因为有了梦想让我们更接近生活,更体验生活。梦想是鱼儿游动的水,是嫩芽成长的养料,是声音传播的介质,是用电器工作的电源,是飞机起飞的奠基石……

梦想需要我们从小开始放飞,需要我们用心去呵护。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征文500字:争做四有教师

全文共 1708 字

+ 加入清单

一、做好老师要有规划目标——努力成为一方名师。

"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我国现代教育的先行者陶行知先生毕生倡导"生活教育".1990年8月走上教育教学岗位之初,我就立志像陶行知一样"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并规划了个人专业发展的第一个十年目标,即"一年入门,三年达标,六年骨干,九年拔尖,十年成为一方名师".如今24年过去了,早已实现了当初的战略规划:经过不懈的努力,本人已经成为中国语文研究发展中心会员,智卓网语文学科专家(东北名师魏书生也是该网学科专家),金星国际教育集团全国名师俱乐部会员,天星教育丛书编委会语文组成员,育星教育网首位"资源之星",中华语文网首位"资源之星",《青少年日记》2007年12期封二人物,中华语文网2008年十大教师博客之一,中华语文网2009年新锐名师(中华语文网是老牌名报《语文报》的网站),《满分阅读(初中版)》(重庆出版社)署名特约编辑,《中学生语数外(教研版)》(蓓蕾出版社)特约编辑,《疯狂作文》超级教练团成员,《小作家报》初中同步教学版、教师版执行主编,万方数据中小学数字图书馆教学研究员、签约教师,《中学生导报》初中语文人教版、苏教版、长春版、河大版作文版面策划和组稿兼职编辑。这样的成果成绩,全县鲜有闻。2008年元月我被县教育局评为全县教科研工作先进个人;2014年2月又被人民教育出版社聘为初中语文名师专家库成员,并邀请为网站开设了专栏《中考语文复习冲刺系列》10讲和《中考历史速查式复习》7讲,深受追捧。

我因三中而成长为全国名师,我与三中一起,不断香气远播。

二、做好老师要有自我定位——努力成为反思型教师。

我看到过名师李镇西这样一句话:"一个真正的反思型教师至少具备四个‘不停’:不停地实践、不停地阅读、不停地写作、不停地思考。其中思考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和每一个环节。"我就把自己就定位为反思型教师:反思自己是不是由保守型教师转变为开放型教师,反思自己如何由传授型教师进化为引导型、设计型教师,反思自己如何由单一型教师成长为全能型教师,反思自己如何由"拷贝"型教师发展为创造型教师,反思自己如何由苦干型教师进步为效益型教师,反思自己如何由劳动密集型教师成熟为智力密集型教师,反思自己如何由经验型教师打造为科研型教师。

多年反思的结果,就是教学思想的日益成熟,教学风格的逐步形成,教学成果的不断涌现,教学经验的日趋丰富,专家誉为"语文读写园地的一匹黑马",在教育管理、课堂设计、阅读编制、试题编拟、作文辅导等方面均有自己独特感悟,并有所建树。百度"陆可爱",可找到相关结果约为34,200个。

三、做好老师要有效率——努力成为研究性教师。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提倡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做一些科学研究".我从2004年学校配备了电子备课室以后,开始了读写研究,"让每个学生都爱上读写,都享受着读写带来的成功乐趣"成为了我的个人愿望,"倡导个性作文,学生作文不外乎有四大提分点:独特化的视角眼光,真实化的情感表达,慎密化的思维流程和个性化的语言风格,一篇学生作文,一旦拥有了这几个魔力武器,定会清香扑鼻,惹人喜爱"成为我的教学思想。2003年6月率先在校园内建立第一个文学爱好者的乐园——绿可爱文学社,把作文权交给学生,把独创性激发出来,把才学个性张扬出来,是她的宗旨;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兴趣培养与美感体验同存,学习与创作并重,是她的特色;以兴趣小组为阵地,以课外练笔为渠道,以网络为依托,圆文学之梦,走成才之路,是她的梦想。2014年4月绿可爱文学社成为人教社网站唯一推介的文学社。截止眼下,我著书(教辅书)97本,其中参编42本,主编55本。

从2013年开始,我将致力于"两条腿走路",在教学科研不辍的前提下,向教育时评方面多倾斜,从教辅研究向教育探究迈步;同时,教学、教育、科研"三轮马车"并驾,我申报的"十二五"盐城市市级课题《教育现代化背景下师生和谐发展的有效研究》也已经立项,力争在第三个十年里完成"正高"的奋斗目标。

做名好教师,由学习名师开始,向成长名师之巅峰不断攀登,这个道路幸福而漫长,让我们一起上下而求索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4:书香相伴梦想同行征文

全文共 936 字

+ 加入清单

偶然,漫步书架前,不经意间闻见了幽幽的书香味,思绪万千。

是书,描粗了我纯真的梦想;是书,带我领略了知识王国的浩瀚;是书,陶冶了我的思想、情操??读一本书,就像是与一位充满智慧的长者在谈话,驰骋古今,横跨时空和地域。我看待世界万物的角度开始发生变化,我开始学会体会人生的含义,开始能够积极地对待生活,开始留心观察、发现生活中的美,并去创造美。当我双手捧起书,细细地品味书中的一字一句时,我发现这个大千世界是多么的美妙、丰富多彩。人生中,要看的,不仅仅是书的本身,而是书中的感情,而读书的真谛就是感受书中情感。在读书的不经意间,读书时的体会已经融入到了我的心灵,书轻轻地敲响了我人生中的知识音符。

我经常以陈寿的“一日无书,百事荒芜”激励自己,就算空闲时间再少也要读书。古人曾说:“三日不读书,面目可憎,语言无味。”我想这就是真实的写照吧。当年吴国大将吕蒙都手不释卷,何况我这么一位小学生?书,是我的精神食粮,我爱这精神食粮爱到甚至可以舍弃物质食粮。还记得,那是一个拂晓的早晨,我躺在床上看着《昆虫记》,不禁为昆虫学家法布尔细致入微的观察和细腻的笔触而赞叹不已。我越看越想看,翻了一页又一页,读书的步伐从未停止,大有囫囵吞枣、不求甚解的味道。然而,快乐的时光总过得特别快,一本书很快就被我看完了,我有些失望地合上书,下了床。一看闹钟,天啊!现在都下午三点多了!可不知道为什么,在看书时从未有过的饥饿感,在这时候突然袭击了我,我的肚皮开始唱起了空城计??

读完一本书,我就又跨上了一级生活的台阶,我对人生的理解又加深了一层。人间的爱与恨,笑与泪,幸福与痛苦,善良与邪恶,全在书中得到诠释,全都因书而变得更富有深意。知识,在书中得到满足;泪水,在书中尽情挥洒;笑容,因书而变得灿烂。书,你拥有无穷的魔力,你为我绽放了人生中一朵美丽绚烂的花,我爱上了你,幽幽的书香味??

教师点评:

阅读的好处大家都知道,所以很多人迷恋书,而本文的小作者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小书迷。小作者在文中生动讲述了自己与书的故事。从小作者的叙述中,读者感受到书不仅给小作者带来了丰富的知识,也带来了很多快乐。文章主题鲜明,立意积极。作者用了一些排比的修辞方法,使得文章特别整齐,紧凑,琅琅上口。希望小作者继续以书为伴。

展开阅读全文

篇5:甘守三尺讲台,争做四有教师征文500字

全文共 738 字

+ 加入清单

“教育是事业,事业的成功在于奉献;教育是科学,科学的探索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正是基于对这份教育理念的信仰与坚守,工作十余年来,xx能源职业学院的张xx老师紧随时代发展,在“教学与科研并进,教书与育人同行”的道路上,她脚踏实地,不断成长。

提起大学里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多数人想到的是枯燥、乏味,而张老师却将这堂课上出了新意,让学生们爱上了这门课。

“思政课其实是一门充满生活色彩、富有生活气息、反映生活本质的课程,教师要从中挖掘这些因子,塑造人,培育人,使学生具有健全而独立的人格、丰富而厚重的内在,成为有‘灵魂’的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张老师将“课下调研”与“课前补养”有机结合,她利用课余时间,到操场、食堂和学生宿舍,去发现生活中鲜活的教学元素,并把这些元素融入自己的课堂。

同时,张老师在教学中始终坚持并实践着“三个拒绝”:拒绝念幻灯片、拒绝简单说教、拒绝独自演绎。她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调整、深化、趣化、优化教学内容,通过开展课堂微辩论,改善创新教学方法。学生们说:“上张老师的课时间过得好快,每次上完课,总感觉心里收获了好多正能量。”

“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陶行知老先生的这句话一直被张老师当成自己的座右铭。

高职学生多数缺乏自信,自卑心理较重,不少学生缺乏人生规划,心理构建也较为薄弱。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张老师密切关注学生思想与心理上的变化,并及时给予开导。

学生小黄因失恋而厌世,产生了轻生的念头。张老师得知后主动与她沟通,视她为姐妹,积极为她心理疗伤。在张老师的开导下,小黄逐渐恢复了往日的快乐与阳光。毕业后,小黄依然与张老师保持联系,她说:“张老师是我成长路上的一盏灯。”

向这些最美的教师致敬!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快乐阅读放飞梦想征文

全文共 1102 字

+ 加入清单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题记

阅读,使人思维活跃,聪颖智慧;阅读,使人增长见识,谈吐不凡;阅读,使人心旷神怡,如沐春风。是的,我爱阅读。喜欢在堆满书的柜子旁徘徊;喜欢翻开散发着油墨香的书纸;喜欢阅读纸上鲜活的铅字;喜欢进入书的世界……

小时候,彩色注音版的《白雪公主》提醒过我做人不能向恶势力屈服,不去嫉妒别人;在小学时,一本丰富《小学生语文知识大全》告诉我多读书,可以扩展知识面、开阔视野;上了初中,《水浒传》反映了民间生活的常态,《三国演义》与我述说着在人生中,战胜困难,保护自己所必不可少知识,《西游记》体现的是中国知识分子的理想主义,《红楼梦》则是揭露了封建社会的官场制度……从牙牙学语到抑扬顿挫的阅读书籍,不变的是那喜爱读书的心!

在我空闲时,我常会拿起一本书静静的阅读。阅读可以使我们增长知识,提高我们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可以充实我们的生活,学习到不同的知识,感受到世界的不同。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如果学生的智力生活仅局限于教科书,如果他做完了功课就觉得任务已经完成,那么他是不可能有自己特别爱好的.”每一个学生要在书籍的世界里有自己的生活。把读书视为自己的乐趣。让我们快乐地阅读,在阅读中获得快乐,快乐成长!

因为爱上阅读,我在写作这条路上越走越远。从尝试着写的第一篇看图写话到300字的童话故事、600字的记叙文、1200字的征文。每一次的新尝试都是为了一个作家梦。

我想成为像莫言那样的作家,将汉语的文学魔力发挥到更高境界的语言魔术师;我想成为像曹文轩那样的作家,有着细节的着力描绘和纯正规范的语言;我想成为像冰心那样的作家,怀着一颗真诚的爱心……

所有的梦想,不付诸努力,到头来都是空话。对于我来说,要想成为一个真正的作家,首先就要有扎实的基础。多练笔、多阅读、善于从生活中发现素材。

我国先哲孟子说过“天将降斯人也必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许多伟人都是在经历了超常人的磨难之后才成为伟人的。我现在的梦想之路,也有许多绊脚石,但我也会把困难化作垫脚石!也许现在,我的文笔笨拙,语句不连贯,写作缺少真实情感。但是,为了那个闪闪发光作家梦,我会努力,会奋斗!不辞劳累,不怕辛苦!

梦想有人把你当作一朵别在衣襟上的花,我却把你当作一根策励自己奋斗的鞭!对于我来说,我的梦想与阅读是紧密相联的,阅读是我与梦想的桥梁,作家梦便是拼干的梦想!

同学们,阅读吧!阅读,可以让我们在知识的海洋里尽情遨游;阅读,可以让我们与高尚的人畅快对谈;阅读,它可以让我们屹立在知识的顶峰!为了自己的梦想,为了那个闪闪发光的作家梦,让我们一起努力,快乐阅读,书写自己的人生篇章,快乐成长,朝着自己的梦想前进!

展开阅读全文

篇7:食品安全征文500字:与食品安全同行

全文共 1316 字

+ 加入清单

食品安全与健康同行,近年来,在我国食品安全方面出现了令人担心的问题。肯德鸡的“苏丹红”、豆腐中的“吊白块”、水饺中的“毒青菜”……更危险的是“三聚氰胺”,它不仅在牛奶中大量出现,甚至在鸡蛋中存在。各式各样的食品安全问题,就像目前全球暴发的金融危机一样,席卷神州大地,给人们的生命和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影响,更牵动着每一个人的心。 在我们的周围食品安全问题确实存在着。

整天吃的和喝的。具体指的是各种供人食用或者饮用的成品和原料以及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但是不包括以治疗为目的的物品。 食品安全,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不安全的食品成为“问题食品”。 提到食品安全,人们心中是异常关心的,关注的。因为随着经济社会不断进步,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人们饮食文化多样化,食品卫生与安全。

食品安全问题就发生在我们的身边,也可能正在发生在我们的身上危害着我们的健康。我想,我们国家要高度重视食品安全这个问题,只有通过加强立法,严格执法才能制止这些问题的出现。同时做为一名小学生,我们也要积极地参与到食品安全的宣传中,让更多的人认识食品安全的危害,抵制农药食品、化学食品、问题食品,这样才能让食品安全与我们的健康同行。食品安全与人性食品,说的普通一点就是人们每成为备受关注的热门话题。“苏丹红事件”、“注水肉”还有最近的“三鹿奶粉事件”,无一不牵动着广大民众的心。随着食品的多样化发展,各种添加剂不断翻新、涌现,不断被加入食物中。肉松中有添加剂,奶粉中有三氯氰胺。虽然现社会食品的安全的信息不对称,但可能都是消费者心中所默认的,考虑到我们每天吃的食物,想想我们身边的人,他们也大都认同“眼不见为净的”观点,是的,在你吃食物的时候,你不会想食品的生产过程是怎样的,你也不去想是否真的通过了国家卫生检查,你只是考虑到口感的好坏,但有时吃的是“问题食品”,你却不知道,等到出现问题时,你可能也发现不出是食品原因,当然也拿不出任何证据来证明了。生产商这样生产“问题食品”,我认为这不但影响到人民的生命安全,亦严重威胁到国家的声誉。这样做无疑是一种羞耻,一种无能,一种人性泯灭的表现。 食品安全中出现问题,人们都会首先想到出售商和制造商。是的,追求利益是企业的天职,但他们不能丢失了人性;是的,企业之间的竞争主要竞争的是价格,但是他们不能向猪肉中注水;是的,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内部之间,企业与民众之间有时会利益分配扭曲,但是他们不能拿消费者的健康来负担。 企业固然有他们应该负担的责任,但是国家有关部门的官员也不能从旁而立。从某些消费者理解到,他们全凭广告,坦言道:有质量第一的谁还买质量第二的食品?话说回来,自己不对自身健康负责,何人还会关心你? 食品安全出现问题,人的健康就会受到威胁。在如此严峻的问题面前,为什么还要出现“问题食品”?所谓的人性都到哪里去了?作为自然界生物链的最顶端,我们不是自食其果吗?

在人的生活当中,衣食住行,样样缺不得。特别是食品,它是与我们每个人紧密相连的,是我们每天的必需品。俗话说得好,民以食为天,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所以我们更该关注食品安全。

展开阅读全文

篇8:阅读与经典同行

全文共 559 字

+ 加入清单

微风轻轻地吹着,夜晚月光朦胧.我坐在皎洁的月光下,还不忘手捧一本《唐诗三百首》,却渐渐沉入梦乡。

曾记得,在我非常小的时候,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从妈妈手中接过我人生的第一本书—《三字经》。从此,儿童嬉戏的地方少了一个顽皮的身影。就是这本《三字经》,打破了我沉睡的心灵,让圣洁的阳光照进来,。于是,我每天吟唱着“人之初,性本善”,敲开了知识的大门,,走进了经典的世界。

怀着一份不舍,我迈出了幼年。如今,《三字经》已不能满足我的需求。于是,我便向更高的境界探求。而《唐诗宋词》便是我探求的阶梯。一句“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就使我心旷神仪,一首“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便让我对大自然充满向往,对瀑布溢满了憧憬.我带者对李太白的崇拜,对杜少陵的向往,去更深的了解经典,而对经典也又多了一份期望.

短暂的童年如流水,还没有真正体会童年的乐趣,我又步入了少年时代.少年入花,在这如花的季节里,我迷上了《古文观止》。那一篇篇古文诗字,充满了挑战性。它使我学会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懂得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我深深的沉入了着经典,畅游在这知识的海洋,其乐无穷。

随着时间的流逝,我脑海贮藏的知识越来越丰富。经典,等着我,等我步入青年,我定会更深的挖掘你,去享受更多的乐趣。

呵,也许没有人知道,我与经典有约!

展开阅读全文

篇9:甘守三尺讲台争做四有教师征文

全文共 658 字

+ 加入清单

同学们,字典是我们学习的好老师,它可以让我们理解词义、积累词汇、丰富知识······

我拥有的第一本字典是小学生金盾字典。我第一次翻开它的时候,被深深地吸引了,它的后面还有许多知识,比如二十四节气、我国各民族简表、我国历代纪元简表······由此,我对字典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一次,我正在写作业,突然,我遇到了一个困难,因为有一个字不会写,我立刻虚心的请教字典老师,字典老师很快给我了答复,让我克服了这个难关。

不过,随着知识的增多,光有一本《小学生金盾字典》已经不能满足我的需求了,我又买了《小学生全能一本通》、《现代汉语词典》······有了它们,我写作、朗读等水平大大提高。

前几天,我正在预习一篇名叫“绿叶的梦”的课文,当我读到“鲜红的,金黄的,串成长长的彩色叶链挂在教室里,满屋洋溢着丰收的欢乐。”妈妈突然说:“停,你把‘串’这个字读错了,它应该读一声,而不是四声。我惊讶又带有怀疑地说:“不可能吧。”妈妈说:“不信你查查字典。”我再一次向字典老师请教,字典老师回答我:“串有两个读音,一个是四声的,一个是一声的,四声的意思是量词,一声的意思是某些东西串在一起。”原来是这样,我知道了以后,赶紧把读音改了过来。

印象最深的一次,老师让预习二十四节气歌,结果,我忘了预习,就连要读什么歌我都忘了,而且,老师不知我的难处,一上课,就让我起来背诵,我心想:“哎,这次完蛋了,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老师给我起了个头,我竟然背了下来!你猜为什么?因为二十次节气歌字典后面也有,我又喜欢看字典后面的小知识,所以才背了下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书香校园阅读圆梦征文

全文共 560 字

+ 加入清单

我是盐城市南一小四年级八班的学生,做为南一小的学生,我感到非常庆幸,因为我们的学校、我们的老师对学生的课外阅读十分重视。

每天早上一进校门,就能听见学生们朗朗的读书声,而且每个班级都在最后方设有一个大的图书角,每班的图书角都有大概一百多本书,一到下课时间,同学们都争先恐后地到图书角去借书,这已经成为我们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现在我们学校读书的氛围可浓了,整个学校成了书香飘逸的大书屋,成了读书的世界,到处是书声朗朗,同学们如饥似渴的吮吸着知识,一见到书就爱不释手,我们从阅读中吸收了很多营养,使我们养成了阅读的好习惯,这个习惯的养成,将是我们一生的财富。

读书的好处很多,我们学校对不同年级都分别规定了必读书目,我们从这些书目中了解到了外面的大千世界,开拓了我们的视野,增长了我们的见识,让我体会到读书就要读好书的重要性。比如我喜欢看寻宝记,让我知道了世界各地的文化和历史;我喜欢看神奇校车,让我了解了很多宇宙太空、地理等科学方面的知识;我喜欢看历史书籍,让我了解相关中国古代的历史;我喜欢看军事百科,让我知道中国的强大,同时也感到危机,意识到只有不断的创新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从而更加激发了我读书的兴趣和动力,我一定要努力读书,用知识来武装自己,知识能使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知识能使我们的民族变得优秀,使我们的国家繁荣昌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快乐阅读放飞梦想征文1000字

全文共 1034 字

+ 加入清单

当2013年乘着岁月的游轮驶向过去,与此同时,新的2014年搭着新的航船走进了我们的生活,与我们开始了一起冒险的未来。

伴随着时间的流逝,我在慢慢地长大,当初中三年的岁月转瞬即逝,现在的自己终于长大了,明白了成长--不仅仅只是岁月的流逝,更需要知识的充实,我需要紧紧把握这有限的时间,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断充实自己、丰富自己的头脑,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努力不让自己掉队。

读书,可以给予我知识,带给我智慧,拿给我勇气,支撑我不断走下去。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三年前刚刚踏入初中的我们,那时的我们为了读书和梦想共同走进了三中的大门,那时的我们说:我们要一起读书一起、放飞梦想!是啊!为了梦想,我们聚集在了一起我们一起生活、一起说笑、一起打闹、一起走过了三年的路程。三年岁月情,我们一起见证了自己的梦想的成长过程。

我们是新一代读书人,我们拥有比先辈们更优越的学习条件,我们要努力学习,在学好课本知识的同时,阅读各种名着增长见识、陶冶情操。渐渐的我懂得了只有读书、学习先进的科技知识才能成就梦想,走向成功。

我知道在追梦的旅途中,也许会有很多的人会离我远去,但是我知道在梦想的彼岸,总会有成功等待、总会有鲜花绽放。当彼岸花开,我会置身于彼岸花海中,再看人生,相信那时,梦想已经实现。

彼岸花海,花开花谢,唯有智慧之花,永不凋零。我愿搭载2014年的航船,带上知识的包裹,踏上旅途,与书为伴,与书为友,不离不弃。

多读书吧!书是人类最好的朋友;书可以成就梦想,它带着梦驶向梦想的彼岸。既然已经乘上了梦想的航船,那就不必在意过程,朝着自己心的方向,义无反顾的勇敢向前,相信尽头,总有花开。

现在的自己行舟摆渡刚起航,乘风破浪正扬帆,相信自己终有一天会‘‘直挂云帆济沧海’’。

读一本好书,增长了我们的见识,陶冶了我们的情操,为我们的梦想添上了绚丽的翅膀,让它得以在云端翱翔,自由自在的飞翔于九天之上。

扬起帆,勇敢的走向未来,带着自信的微笑,带着知识的滋润,让时间与自己一起见证这人类的‘‘毛毛虫’’如何蜕变成美丽的‘‘蝴蝶’’。

当花朵凋零,散落一地;当时间逝去,不再复还。当梦想启航,亲爱的,你是否已经看见那个成功的你在微笑着向你招手,所以你现在需要努力读书,用知识成就梦想。

读书放飞梦想,终点的你--在哪边?

彼岸花,还在开,依旧火红,依旧美丽。彼岸花,再开啊,生命的重量,呼吸的是真还是假,我都不管,至少走过这芳香。

彼岸花开花又谢,我在海上,以读书放飞梦想,等待成功的终点的到达。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2024我与宪法同行的征文

全文共 1071 字

+ 加入清单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先后制定了4部宪法,即:1954年宪法、1975年宪法、1978年宪法、1982年宪法。4部宪法,见证了新中国的历史变迁,无不留下时代的烙印。

“现行宪法是1982年12月4日由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形式上看,这部宪法是对1978年宪法的修改,实则不然,它并不是以1978年宪法为基础的,而是以1954年宪法为基础,在党中央的领导下,经过全民讨论,把党的主张和人民的意见结合起来、统一起来,重新制定的新宪法。”杨景宇回忆说。

为什么要以1954年宪法为基础?“实践证明,1954年宪法是一部好宪法。”杨景宇指出,1975年宪法是在“文革”那段特殊历史时期制定的,它以错误理论指导下的错误实践为依据,受那段特殊历史时期“左”的错误影响,存在严重问题,可以说是1954年宪法的倒退。1978年宪法虽然恢复了1954年宪法一些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并增加了一些新的规定,但当时党还来不及领导全党全国人民对“文革”错误进行全面清理,不可能完全摆脱“文革”的影响,是存在严重缺陷的。

“因此,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1980年9月举行的五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接受中共中央建议,决定全面修改1978年宪法,是完全必要的。”杨景宇说。

1980年9月15日,宪法修改委员会举行首次全体会议,宣布正式成立;1982年4月28日,宪法修改草案全文公布,交付全国各族人民讨论,全民讨论至8月31日结束。

“全民讨论宪法草案达4个月,讨论规模之大、参加人数之多、范围之广、影响之大,在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历史上是空前的。”杨景宇对这段历史记忆犹新。

杨景宇回忆说,在整个修改过程中,中央政治局和书记处先后专门讨论过八次,宪法修改草案每一稿都是经党中央原则同意的,每一稿又都经过充分发扬民主,把党的主张和人民的意见结合起来,使宪法修改草案一稿比一稿更完善。

1982年12月4日,几经修改的宪法修改草案提请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全体会议采取无记名方式表决,参加投票的代表3040人,投票结果,赞成的3037票,弃权的3票。宪法修改从启动到出台,历时两年三个月。

“新宪法既是高度民主基础上高度集中的产物,又是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扬民主和严格依法办事有机统一的体现。”杨景宇说,这样制定出来的新宪法,理所当然地受到了国内外的高度评价。全国人民普遍反映,它科学地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经验,反映了全国人民的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合乎国情,是一部有中国特色的、适应新的历史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能够长期稳定的宪法。

不管时代如何变迁,我们都要与宪法同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我爱经典阅读征文

全文共 1181 字

+ 加入清单

喜欢在堆满书的柜子旁徘徊;

喜欢翻开散发着油墨香的书纸;

喜欢阅读纸上鲜活的铅字;

喜欢进入书的世界……

所有一切,都饱含对书的喜爱,当然,是因为我爱阅读。

并不是这个短暂的寒假让我爱上书,爱上阅读的。我相信,这个寒假一定有许多同学都比我阅读的多。不过,书陪伴我的,不仅是这个冬天。

寒假里,首当其冲看的书一定是《西游记》,我也对书中的不少情节和人物做过不少评论。原来以为中国名著很无聊的概念,也在看完后烟消云散。我也深信,名著一定有其不同的价值和内涵,不然,怎能经历了这么多历史的考验,而最终脱颖而出,成为“名著”呢。

《西游记》是我看的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第一本,小时候看过电视,却发现会动的人物远比不上文字,它带给我们更多的想象空间。说起小时候,也与书有扯不断的丝缘。

作为一个女孩,第一次看的故事一定是《白雪公主》,而这个故事是被我买的《彩图世界名著》4本中的一本收录的一个故事。我听过“白雪公主”,并无限向往那公主的世界,于是,我看中这套有着鲜艳图画夹杂着文字的书本,买下了。我看了一遍又一遍里面的故事,听着奶奶一遍又一遍的念读和自己读给自己听,不厌其烦的想象。《冷酷的心》《灰姑娘》《皇帝的新装》……所有的故事都是我无聊时,幼儿园放学后,临睡前的朋友。第一次正式自己看书——大约1岁。

如果加上认字的书,或者那些薄薄的也算是书的话,那么,几乎是1岁前的事吧。

说说最近看完的书,应该是《小时代2.0》吧,以前我早看过了,这次只是重温一遍。你不知道是什么?——不会吧。在《小时代2.0》中,是以经济飞速发展的上海这座城市为写作背景,故事延续了第一部(《小时代1.0》当然也看过喽)中大量的时尚元素描写和搞笑的写作风格,但基本脱离了校园故事,更多的是几位主人公在步入职场后,随着自身环境的变化和人生阅历的不断增长,围绕友谊、爱情和职场所展开的故事。真的是一部很有趣的书。伟大的人总是说:温故而知新。这次重温,也让我对里面的人物有更加深的了解。其中最欣赏的,当然是宫洺了。虽然作者是用文字描绘的,但是他的形象已经产生在我的脑海。这位王子般的人物,尖锐的口气,冷酷与温暖交织的内心,厉害的职场杀手。当然,我的理想,是有主人公林萧的生活经历,拥有个性不一的闺蜜,艰苦的爱情和卓越却一般的工作。这个故事(听说)将要写5本,我相信,我会一直追随下去。

现在阅读的书比小时候而言,算是深奥多了吧。

许多同学说,他们经常在各种网站买或甚至看书。我也做过这样的事,但感觉远比不上去书店淘到一本好书并且做在桌前静静阅读的滋味,它是甜的,像台灯投下的橘黄色的光线一样温和。

阅读,使我的眼界更加开阔,使我的思想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使我的灵魂升到了新一层的台阶

阅读,带领我从无知的孩子,走向成熟的世界。

阅读,陪伴我的不止一个冬天,不是一个青春年华,它是我一生永恒的伴侣。

阅读——只是我愿意并且喜欢做的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关于与法同行的征文800字

全文共 827 字

+ 加入清单

德国法哲学家加达默尔的《诠释学与历史主义》中指出:“历史的联系最终必须被理解成意义联系,这种意义联系从根本上就超越了个体的体验领域。”就是说明了法律既是人类之间及其与对象意义联系的图式和符号象征,也是其意义联系本身。

我在中学时就有接触过许多中外法学家的著作。如意大利桑德罗`斯奇巴尼的《正义和法》,美国德沃金的《法律帝国》,德国法哲学家加达默的《真理和方法》等。刚开始接触法律书籍时,的确十分纳闷,自己根本不懂法律的深层含义。但是,慢慢地,时间久了,就和法学家们走到了一起,那就是追求自由。法国法学家孟德斯鸠的著作《论法的精神》就深刻地谈到这一点,他说:“自由和自治是人们之间以及人与对象之间更好地交往行动的条件和手段,因此,人类不能拒绝交往行动,就同样不能拒绝法律。”

近代以来,人类对价值追求的六大现象可以总结为:法治,自由,正义,民主,人权,博爱。但是,无论古代还是现在,人们都没有能力拒绝在法律之下行动交往。从这一点,人类历史上就不可避免地存在鱼目混珠的情形。如孔子云:“苛政猛于虎!”英国柏克《在布里斯托尔的演讲》中说到:“坏法律不啻为最残酷的暴政!”正是因为如此,历史上涌现了一批又一批的法学家,他们理智地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法律,扩大法律在组织人类社会交往中的作用,甚至以法律为人类存在的意义。

如是,法律对一个国家是相当重要的。没有法律便没有秩序。我们要感谢历史上这些法学家的出现,才让我们这个世界越来越和谐,人类的秩序愈来愈规范化。我们透过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可以知道,法律是在实践中与人们的生活关系------交往行动关系找出法律规范的过程。在法律的发展历史看,法律是人类生生不息,有序生活,自由交往的必须要素和永恒守护者。

法律是人类理性的选择,也是人类文明的最主要的载体之一。我们的法律在不断发展和完善。在世界这个自由的平台,只要我们多关注法律,多问几个为什么,大胆设想,相信永远没有独断的真理。与法同行,我们的未来将变得更加和平美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与经典同行征文

全文共 699 字

+ 加入清单

书是花,看书能闻到花香。那淡淡的书香带给我知识,带给我快乐。

小时侯,我不识字,但喜欢看连环画,特别喜欢书中那一幅幅精美的图画。当我看到阿凡提智斗强盗的故事时,非常高兴。白雪公主、丑小鸭、狐狸和乌鸦……这些故事深深地吸引着我,甚至在睡觉时还会梦见书中的图画。

渐渐的,我长大了。我喜欢看书。每当我拿到一本书就会专心致志地看,有些书我拿起来就放不下——着迷啦!有一次,我和爷爷一起到台州书城买书,我发现了新的连环画《天眼》,立即拿来看,一下子看入了神,坐在地上一动也不动,不到一小时就看完了三本。爷爷看见了,高兴地说:“好的,好的。”每晚睡觉前,我都要看一会儿书才肯睡觉。

一眨眼,我已经是五年级了,课余的时间越来越少,但是,我还是没有丢掉每天早上读古文学国学,每天晚上睡前十分钟看书的习惯。我闻着那浓浓的书香,自得其乐。我读过的书有《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三字经》《弟子规》《朱子家训》《大学》《中庸》《论语》《孙子兵法》等课外读物。书使我学到了知识,学到了做人的道理。我读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海伦•凯勒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我!在我碰到困难的时候,我想到海伦•凯勒,她就会给我勇气和力量、信心和希望。

我读了《弟子规》,知道了做人首先要孝敬父母,尊敬兄长。我读了《大学》,知道了做人要以修身为本。我读了《中庸》,知道了“过犹不及” “恰到好处”的道理。我读了《论语》,受益匪浅。“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我们每天学习,经常复习,记住了知识,考试取得好成绩,就感到快乐,这就是“不亦说乎?”书,像一朵朵五彩缤纷的鲜花,散发着缕缕清香。

是书香时时刻刻陪伴着我,陪伴着我快乐成长,陪伴着我的梦想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我与文明旅游同行征文

全文共 592 字

+ 加入清单

———记一次航模主题春游

4月18日清晨,我一大早就起床了,因为今天我们班要组织一次航模主题春游。

八点钟,我和爸爸妈妈准时来到学校大门口,和其他同学的爸爸妈妈一起,分坐两辆大巴,不久就来到了大学城一个大学的足球场,足球场真大啊,比我们学校的操场大多了,草地碧绿碧绿的。

大学的大哥哥大姐姐给我们进行了精彩的航模表演,他们制作的航模一会俯冲、一会滑翔、还能拉出彩色的烟雾。。。。。。,太好看了,同学们看着大哥哥大姐姐的航模表演,高兴地手舞足蹈。最后,大哥哥大姐姐给我们每人发了袋航模配件,并亲手指导我们自己动手做航模。

当我做完自己的航模的时候,突然发现我们周围留下了大量的包装袋、纸片。。。。。。,原来碧绿的足球场到处都是到处都是包装垃圾,很是刺眼。

这时,我爸爸拿出一个方便袋,让我把留下的垃圾捡起来,我看着这么多垃圾,心想这么多垃圾捡到什么时候啊?但父命难为,我还是坑着头一点一点地捡啊捡啊,突然我抬头发现不是我一个人在捡垃圾,几乎我们班所有的同学都在捡垃圾,甚至有的爸爸妈妈也加入进来,一起捡垃圾,不多久,满场的垃圾被我们捡得干干净净,球场依然是那么碧绿碧绿的,煞是养眼。

这时,我爸爸拿着相机走过来,笑眯眯地摸着我的头对我说,我拍下了你们全班同学的文明行为,我要把这些照片传到网上去,让大家为你们岔路学校二(1)班的同学的文明旅游行为点赞。我与文明旅游同行征文

[我与文明旅游同行征文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阅读与经典同行

全文共 2385 字

+ 加入清单

在中国,随着西学的引进,科举制度的废弃,传统经典与读书人愈行愈远。五四运动前后,新教育制度的确立和白话文的推行,青年学生,特别是中小学生,已不把传统经典作为主要读物了。当时,有学者甚至说要把线装书扔到茅厕里去。因而,为什么要读经典,在那个时代就已被提出。近一百年来,这一问题常常被人们提起。

近十余年来,随着新技术的发展,电视、手机与网络的普及所造成的冲击,使人们的阅读时间大大减少了。与此同时,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所谓文化软实力被学者们不断宣扬,而阅读传统经典,宏扬中国文化,正是这种软实力的必备内涵。

1923年,梁启超在撰写《国学入门书要目及其读法》的同时,还写了一篇《治国学杂话》的文章。在这里,梁氏就为什么要阅读传统经典,提出了两层意见。

一是,作为中国学人,有必要读一些中国传统经典。他在《最低限度之必读书目》后的附言中说:“以上各书,无论学矿学、工程学……皆须一读,若此未读,真不能认为中国学人矣。”

二是,梁氏认为,不仅需要阅读必要的经典,对那些“最有价值的文学作品”和“有益身心的格言”,也需要熟读成诵。他说:好文学是涵养情趣的工具,做一个民族的分子,总该对于本民族的好文学十分领略,能熟读成诵,才在我们的“下意识”里头,得着根底,不知不觉会“发酵”。有益身心的圣哲格言,一部分久已在我们全社会上形成共同意识,我们做这社会的分子,总要彻底了解他,才不至和共同意识生隔阂。一方面我们应事接物时候,常常仗他给我们的光明。

那些传统经典中的好文学,浇溉和滋养着我们的心灵,使我们有涵养与情趣;而圣哲格言,在为人处事方面,给我们以指引,不致使我们陷入困惑的黑暗之中。在20世纪90年代,经过多次动荡的中国教育界,多少已意识到梁启超的深意,开始强调学生的素质教育。

1925年,孙伏园在自己主持的《京报副刊》上,发出“青年爱读书十部”与“青年必读书十部”的征文启示。“青年必读书十部”征文,当时有七十余位学者作家应征。

1934年,《教育杂志》主编何炳松向全国教育界征询“读经”的意见。次年五月,《教育杂志》将收回的七十余篇文章以专辑的形式推出。其中收录了时任无锡国专校长唐文治的意见。唐文治说:

窃维读经当提倡久矣!往者英人朱尔典与吾华博士严幼陵相友善,严尝以中国危亡为虑,朱曰:中国决不至亡。严询其故,朱曰:中国经书,皆宝典也,发而读之,深入人心。基隆扃固,岂有灭亡之理?余谓朱说良然。吾国经书,不独可以固结民心,且可以涵养民性,和平民气,启发民智。故居今之世而欲救国,非读经不可。

在唐文治看来,经书为国家的根基,可以团结人民、提高素质、开发智慧,创造和谐社会。

1942年,在西南联大任教的朱自清,写成《经典常谈》,此后多次出版或重印。作者在《序》中说:在中等以上的教育里,经典训练应该是一个必要的项目。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再说做一个有相当教育的国民,至少对于本国的经典,也有接触的义务。

由朱自清的“文化”二字,可见六十多年前,中国的知识分子就已经意识到中国文化受西方文化冲击的问题,担心中国人走向世界时会忘掉本民族的文化。作为这个民族的知识分子,自有着传承民族文化的责任。六十多年来,《经典常谈》也成了人们习读经典的经典。

1978年,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设立“钱宾四先生学术讲座”,请84岁高龄的钱穆作了《从中国历史来看中国民族性及中国文化》系列讲座。在讲演中,钱穆指出:有七部书是“中国人所人人必读的书”。他说:我们今天一个知识分子,一个读书人,应该读四部书:一部是《论语》,一部《孟子》,第三部是《老子》,第四部是《庄子》。读了这面,还应读那面,这就叫“一阴一阳”。又说:这四部书都是古代的。若要再读后代的,则我再举三部。一是禅宗慧能的《六祖坛经》。第二部是朱子选的《近思录》。第三部是王阳明的《传习录》。拿唐朝以下的三部,汇合上战国时代的四部,可成为中国新的《七经》。

钱先生终生致力于中国文化的研究,是一位“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有一种温情与敬意者”。其所《七经》说,乃其一生的读书经验之所得。

钱穆高足余英时,长期在美国大学执教。上世纪末,作《怎样读中国书》,主张读传统经典,提倡“旧书不厌百回读”。该文中有一段话很值得我们思考。他说:中国知识界似乎还没有完全摆脱殖民地的心态,一切以西方的观念为最后依据。甚至“反西方”的思想也还是来自西方,如“依赖理论”、如“批判学说”、如“解构”之类。所以特别是这十几年来,只要西方思想界稍有风吹草动(主要还是从美国转贩的),便有一批中国知识分子兴风作浪一番,而且立即用之于中国书的解读上面,这不是中西会通,而是随着外国调子起舞,像被人牵着线的傀儡一样,青年朋友们如果不幸而入此魔道,则从此便断送了自己的学问前途。

我们注重传统经典的阅读,或许源于中国悠久的传统所赋予我们与生俱来的情感。然而,在美国,习读经典名著,特别是习读传统经典,同样是受人关注的话题。早在20世纪初,哥伦比亚大学就创设了“文学人文”和“当代文明”两门本科生的必修课。前者致力于提供一个欧洲文学名著的标准选目,后者提供一个哲学和社会理论名著选目。美国《纽约》杂志的电影评论家大卫?丹比谈到母校坚持开设这类课程的原因时说:学校很清楚地知道,消费主义和平庸趣味的污染从来没有远离过这些经典著作名单。学校试图通过它组织和教授这两门课的方式驱除这种污染。首先,阅读常常是艰涩的,对当代的学生来说尤其如此。这是对西方传统的极度尊崇,而且校方坚持认为它是必要的。……它们应该成为每个人的教养的一部分。

这个人48岁回到母校选修“文学人文”与“当代文明”这两门课,重读西方经典。对此他说:媒体给予信息,但信息在90年代已变成了瞬息万变、十分不稳定的东西。“我拥有信息,但没有知识”,“严肃的阅读或许是一种结束媒体生活对我的同化的办法,一种找回我的世界的办法。”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甘守三尺讲台争做四有教师征文

全文共 1774 字

+ 加入清单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好老师“四有标准”,是我们人民教师应尽的责任,也是我们人民教师的不懈追求。下面,我就这一话题浅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做好老师要有规划目标--努力成为一方名师。

“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我国现代教育的先行者陶行知先生毕生倡导“生活教育”。1990年8月走上教育教学岗位之初,我就立志像陶行知一样“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并规划了个人专业发展的第一个十年目标,即“一年入门,三年达标,六年骨干,九年拔尖,十年成为一方名师”。如今24年过去了,早已实现了当初的战略规划:经过不懈的努力,本人已经成为中国语文研究发展中心会员,智卓网语文学科专家(东北名师魏书生也是该网学科专家),金星国际教育集团全国名师俱乐部会员,天星教育丛书编委会语文组成员,育星教育网首位“资源之星”,中华语文网首位“资源之星”,《青少年日记》2007年12期封二人物,中华语文网2008年十大教师博客之一,中华语文网2009年新锐名师(中华语文网是老牌名报《语文报》的网站),《满分阅读(初中版)》(重庆出版社)署名特约编辑,《中学生语数外(教研版)》(蓓蕾出版社)特约编辑,《疯狂作文》超级教练团成员,《小作家报》初中同步教学版、教师版执行主编,万方数据中小学数字图书馆教学研究员、签约教师,《中学生导报》初中语文人教版、苏教版、长春版、河大版作文版面策划和组稿兼职编辑。这样的成果成绩,全县鲜有闻。2008年元月我被县教育局评为全县教科研工作先进个人;2014年2月又被人民教育出版社聘为初中语文名师专家库成员,并邀请为网站开设了专栏《中考语文复习冲刺系列》10讲和《中考历史速查式复习》7讲,深受追捧。

我因三中而成长为全国名师,我与三中一起,不断香气远播。

二、做好老师要有自我定位--努力成为反思型教师。

我看到过名师李镇西这样一句话:“一个真正的反思型教师至少具备四个‘不停’:不停地实践、不停地阅读、不停地写作、不停地思考。其中思考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和每一个环节。”我就把自己就定位为反思型教师:反思自己是不是由保守型教师转变为开放型教师,反思自己如何由传授型教师进化为引导型、设计型教师,反思自己如何由单一型教师成长为全能型教师,反思自己如何由“拷贝”型教师发展为创造型教师,反思自己如何由苦干型教师进步为效益型教师,反思自己如何由劳动密集型教师成熟为智力密集型教师,反思自己如何由经验型教师打造为科研型教师。

多年反思的结果,就是教学思想的日益成熟,教学风格的逐步形成,教学成果的不断涌现,教学经验的日趋丰富,专家誉为“语文读写园地的一匹黑马”,在教育管理、课堂设计、阅读编制、试题编拟、作文辅导等方面均有自己独特感悟,并有所建树。百度“陆可爱”,可找到相关结果约为34,200个。

三、做好老师要有效率--努力成为研究性教师。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提倡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做一些科学研究”。我从2004年学校配备了电子备课室以后,开始了读写研究,“让每个学生都爱上读写,都享受着读写带来的成功乐趣”成为了我的个人愿望,“倡导个性作文,学生作文不外乎有四大提分点:独特化的视角眼光,真实化的情感表达,慎密化的思维流程和个性化的语言风格,一篇学生作文,一旦拥有了这几个魔力武器,定会清香扑鼻,惹人喜爱”成为我的教学思想。2003年6月率先在校园内建立第一个文学爱好者的乐园--绿可爱文学社,把作文权交给学生,把独创性激发出来,把才学个性张扬出来,是她的宗旨;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兴趣培养与美感体验同存,学习与创作并重,是她的特色;以兴趣小组为阵地,以课外练笔为渠道,以网络为依托,圆文学之梦,走成才之路,是她的梦想。2014年4月绿可爱文学社成为人教社网站唯一推介的文学社。截止眼下,我著书(教辅书)97本,其中参编42本,主编55本。

从2013年开始,我将致力于“两条腿走路”,在教学科研不辍的前提下,向教育时评方面多倾斜,从教辅研究向教育探究迈步;同时,教学、教育、科研“三轮马车”并驾,我申报的“十二五”盐城市市级课题《教育现代化背景下师生和谐发展的有效研究》也已经立项,力争在第三个十年里完成“正高”的奋斗目标。

做名好教师,由学习名师开始,向成长名师之巅峰不断攀登,这个道路幸福而漫长,让我们一起上下而求索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师德征文教师的爱

全文共 958 字

+ 加入清单

十几年前的那个秋天,林宝应老师带着圆梦的兴奋和激情走进校园,穿行在孩子们中间,那奇妙的童心世界如诗,如歌,如画,浸润着她那年轻的心,她牵着一双双稚嫩的小手,走向春的明媚,夏的绿荫,秋的喜悦,冬的坚韧。她在不停的耕耘和播种中收获了一颗颗天真的童心,一个个灿烂的微笑,一串串信任的目光,一份份纯真和感动。

她给了孩子们最纯真的爱,孩子们也给了她最真挚的回报。她的每一天是在孩子们甜甜的“老师好”的问候声中开始的,又是在亲切的“老师再见”的告别声中结束的。她深深感到,与孩子们相处的分分秒秒都是那么的快乐。有时,他们会悄悄地塞给她一颗糖;有时,他们也会带来一些自己画的画写上祝福语放在她的讲台桌上。虽然这些在大人看来都是一文不值的东西,但她知道这是孩子们的一片心意啊。所以,每次她总是欣然地接受他们的礼物。孩子们在街上或超市里看见她,他们更是会大喊大叫直到她答应了,微笑了才肯罢休。你们看,孩子们的一举一动都是那么的令人感动。

那是一个寒冷的冬天,她班的一个小女孩丽玲,她体质特别弱,胳膊、腿细的跟木棍一样,说话比蚊叫声大不了多少,被风一吹好像就会倒,还经常的感冒发烧。那天下午孩子们正在静静地看书,突然丽玲从椅子上滑落到地板上,仰面朝天,一动不动,口吐白沫,脸色煞白煞白的,四肢不停地抽搐着。教室里顿时骚动起来,有的孩子大声叫怎么办?怎么办?怎么会这样?这时林老师闻讯赶来大声说:“别动她,然后掐丽玲的人中!”丽玲慢慢地睁开了眼睛,她心里的一块石头也随之落了地,安排好丽玲,赶紧给家长打电话。原来丽玲患有 “羊癫疯”。送走丽玲和她的妈妈,她如同一滩烂泥瘫在了那里,头上不知啥时冒出了冷汗从脸上滑落下来。事后她想,当一名合格的教师光教育孩子、爱孩子是不够的,还要懂得一些医学小常识。于是她就上网查了一些关于医学的资料,还把一些自救小常识交给孩子们。

接下来的日子里,她给了孩子们更多的关心和照顾,孩子们也给了她更多的欢乐与笑声。也许是缘分让她和孩子们走到了一起,也正是这份缘让她深深地爱上了教师这份平凡而繁琐的职业,爱上了这些充满童真但有时让她哭笑不得的孩子。但直到今天,她依然还坚守在这里。她要告诉大家,她没有爱错!她无悔当初的选择。她坚信,爱能改变一切,也能让她充满快乐;爱能让她耐心地面对每个孩子,一往情深!因为爱所以爱!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阅读与经典同行

全文共 660 字

+ 加入清单

自从认识中国字以后,书一直是我不可或缺的好伙伴,徜徉在书中,跟着书中的主角一起喜怒哀乐,陶醉其中……

书是我忘掉烦恼的工具,是我消除疲劳按摩器,爱上了它使我可以茶不思,饭不想,达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书是知识的来源,如浩瀚无垠的宇宙一样,广大无际,是阅读让我进入了书的世界,是阅读让我和书相知相亲,是阅读让我更充实自己的生活。

不知不觉我爱上了它,不知不觉陷入无比疯狂的境界,从此无法自拔。进入书的世界里,跟着主角一起来一场无与伦比的冒险,时而紧张刺激,让人惊心胆跳,时而陷入甜甜蜜蜜的爱情漩涡中,让人沉浸在梦幻浪漫的情境里,越看越入迷;随着剧情,彷佛身历其境,心也跟着起起伏伏,常常会情不自禁,欲罢不能,就忍不住继续看下去,好像一天没有看书,就浑身不对劲,心里好似缺了什么东西。

“书中自有黄金屋。”有钱买好书,有闲就读书,开卷总有益,努力创前途。书,在生活中如果没读书,即使现在每天都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打电动,滑手机,玩电脑......等,总有一天,还是会觉得枯燥乏味,因为没读书,少了它充实我的生活,会使我毫无长进,好像与整个世界隔离。

因此,我深深的爱上了阅读,我想它会是我一辈子的兴趣。因为有了阅读,丰富了我的人生;因为有了阅读,使我的人生更精彩,不再是黑白无色;因为有了阅读,使我能度过寂静,远离烦闷,日子变得五彩缤纷,芬芳洋溢!

“三日不读书,面目可憎”,希望大家都能跟我一样爱上阅读,让自己的生活更有趣;也希望大家都能跟我一样拥有一个良好的读书环境,共同一起创造一个充满书香的世界,藉由阅读,让书香充盈我们的心灵。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