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屈原【热门20篇】

端午节的到来,总是让人想起屈原的存在。我们端午节吃粽子念屈原。这是一个时代的伟人。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下面开学吧给你们整理了一些屈原优秀作文,欢迎参考借鉴,希望能帮助到您。

浏览

7095

作文

268

关于屈原投江的故事

全文共 2547 字

+ 加入清单

楚国的大夫屈原早就瞧出秦昭襄王没安好心,屡次三番劝过楚怀王,要他联合齐国共同抗秦。可是楚怀王是个糊涂虫,终于听了靳尚、公子兰这一伙人的话,连自己的命都丢了。如今楚顷襄王做了国君,不但没把这批人治罪,反倒重用他们。屈原看着这批人只图眼前安乐,目光短浅,胆儿又小,一味向秦国迁就让步,割地求和,这样做正是拿肥肉去喂老虎,楚国早晚要亡在他们手里。他心里苦闷得没法说。他痛恨靳尚、公子兰这批人,以为不能跟他们在一起共事,就打算辞职。可是一想到楚国的地位这么危险,又不忍心就此走开。他劝楚顷襄王收罗人才,远离个人,鼓励将士,操练兵马,好为国家争气,替先王报仇。靳尚、公子兰他们这几个人就怕屈原在楚顷襄王面前老提起反抗秦国的话,怕打起仗来自己不能过好日子。他们把屈原看作眼中钉,非拔去不可。

屈原还是劝楚顷襄王去联络诸侯共同抗秦。靳尚、公子兰他们就天天在楚顷襄王跟前说他的坏话。靳尚对楚顷襄王说:“大王没听见屈原数落您吗?他老跟人家说:‘大王不报先王的仇,公子兰不敢提抗秦,楚国出了这种不争气的君臣,哪儿能不亡国呐?’大王,您想想这叫什么话啊!”楚顷襄王问了问公子兰,公子兰也这么说。楚顷襄王大怒,把屈原革了职,放逐到湘南[现在湖南省洞庭湖一带]去。

屈原抱着救国救民的志向,一肚子的富国强兵的打算,反倒给人排挤出去了。到了这时候,他简直要气疯了。他不想吃,不想喝,弄得面容憔悴,身子也瘦了。他憋着一肚子忧愤没处去说,在洞庭湖边、汨罗江[在湖南省湘阴县北,向西流入湘水;汨mì]上,一边走,一边唱着伤心的歌儿。

屈原有个姐姐叫屈须。她听说兄弟的遭遇,老远地跑到湘南去看他。她找到了屈原,一见他披头散发、脸庞又黄又瘦,不由得掉下眼泪来,说:“兄弟,你何必这样呐?楚国人哪一个不知道你是忠臣?大王不听你的话,那是他的不是。你已经尽到了心了。老悲伤又有什么用呐?”屈原说:“我伤心的不是我自己的遭遇。楚国弄到这个样儿,我心里象刀割一般!”屈须说:“可是君王不肯听你的话,反对你的人又有势力,你孤孤单单的一个人,怎么斗得过他们呐?你的脾气太耿直,我担心你会吃亏,如今果真落到这个地步。叫我怎么放心呐!”屈原说:“我知道我忠心耿耿会招来不幸。可是我怎么能够眼看着国家的危险不管呐!只要能救楚国,就是叫我死一万次我也愿意。如今把我放逐到荒山野地,国家大事我没法儿管,我的主张没处去说,我大声呼喊君王,君王也听不到。我痛苦得真要疯了。这样儿下去,还不如死了好。”屈须摇摇头,说:“别傻了!要是你一死,国家就能够好起来,那我也愿意跟你一块儿死。可是你这么糟蹋自己,对国家不但没有什么帮助,反倒还会带累别人也这样消沉下去。”屈原叹了口气,说:“那么怎么办呐?”屈须说:“将来君王也许会明白过来,那时候你还可以给国家出力。”屈原在流放中,经常和老百姓生活在一起。他看到他们一年到头辛辛苦苦种地,还是经常受冻挨饿,生病没钱医,死了没钱葬,遇到天灾人祸,就弄得妻离子散,家破人亡。这种悲惨的景象,更加深了屈原的痛苦。他一直喜欢写诗,这会儿诗写得更多。《离骚》这首有名的长诗,就是他在这个时期写成的。

日子过得挺快,十几年过去了,屈原还没有得到楚王召他回去的消息。

他忧虑国家的前途,常常夜里睡不着觉。好容易睡着了,梦里老回到了郢都,可是醒来仍旧是一场空。他想借山川景物来排解忧愁,结果反而更加伤心:楚国的政治这么腐败,这秀丽的河山总有一天会成了秦国的土地。

屈原想立刻回郢都去,再劝劝楚王。正好有一个朋友来看他。朋友劝他说:“你已经被革了职,回去也做不了什么。现在楚王不用你,你为什么不到别的国去呢!你这样有才学,不论到哪一国,还怕他们不重用你,何必留在楚国受这份罪呢!”屈原说:“一个人难道可以为了自己的富贵扔了父母之邦、扔了家乡吗?”那个朋友说:“话不是这么说的。现在楚王不用你,又不是你不肯为楚国出力。你把自己的才华埋没了,多可惜!”屈原说:“鸟飞倦了,想回到自己的老枝上去歇息;狐狸死了,头还向着土山。我不能离开楚国。”屈原对楚国爱得这么深,看着掌权的人越来越腐败,国家一天一天衰落下去,自己偏偏得不到救国救民的机会。他痛苦到了极点,仍然只能写写诗歌来发泄他的悲哀,陈说他对朝廷大事的想头。

公元前278年,秦国派大将白起去攻打楚国,打下了楚国的国都。屈原听到这个消息,伤心得放声大哭。他已经是六十二岁的老人了,知道楚国已经没有希望了,可不愿意眼看着楚国被毁,自己的社稷人民落在敌人手里,他就在五月初五那一天,抱着一块大石头,跳到汨罗江里去了。

渔民和附近的庄稼人得到了这个信儿,赶紧划着小船去救屈原。不大一会儿工夫,好些小船争先恐后地赶来了。可是汪洋大水,哪儿有屈原的影儿呐?他们在汨罗江上捞了半天,到了儿也没把屈原找着。渔民挺难受,他们对着江面上祭祀了一会儿,把竹筒子里的米饭撒在水里,算是献给屈原的。到了第二年五月初五那一天,大伙儿想起这是屈原投江的周年了,又划着船,用竹筒子盛上米饭撒到水里去祭祀他。到后来,人们把盛着米饭的竹筒子改成粽子,划小船改为赛龙船,把五月初五称为端午节,也叫端阳节。

这吃粽子和赛龙船,就变成全中国的一种风俗了。这时候,赵主父已经死了。当初,赵主父从云中回到邯郸,知道了赵惠文王怕得罪秦国,不敢收留前来投奔的楚怀王,就瞧出他没有多大的出息,心里挺后悔,打算立原来的太子安阳君为代王。他把这个意思告诉了公子胜。公子胜说:“大王废了太子,已经错了主意。如今君臣的名分已经定了,要是再一更改,反倒容易引起内乱来。我看还是好好地辅导新君为是。”赵主父又跟夫人吴娃商议这件事。吴娃是赵惠文王的母亲,当然不赞成立安阳君。就为了赵主父想再立安阳君,赵国起了内乱。一批大臣们怕王位一更动,自己的地位靠不住。他们不但杀了安阳君,而且把赵主父也锁在宫里,让他活活地饿死。

赵惠文王为了公子胜反对主父立安阳君为代王,就拜他为相国,封为平原君。这位平原君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专结交天下的各种人物,凡是投到他门下来的,他一概收留,供养着他们。这种收养门客的做法,当时成了风气。齐国的孟尝君、魏国的信陵君、楚国的春申君,都象平原君那样收养着门客。他们每家都有几千个门客住在家里。连秦昭襄王听说了平原君收养门客的事儿,都想跟他结交结交呐。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我敬佩的爱国诗人屈原

全文共 477 字

+ 加入清单

我最敬佩的名人是爱国诗人——屈原,他是一位文学造诣相当高的诗人,而且十分爱国。

出生于公元前三四三年,也是我国的战国时代,屈原诞生于当时楚国,屈原从小就很聪明,记忆力特别强,加上父母为他请最好的老师,让她受良好的教育,所以他不但知识渊博,才华更是出众。

二十六岁那年,他开始跟随楚怀王,一开始仕途顺逐,可惜其他同事的忌妒和排挤,而遭到放逐。放逐在外的屈原,心仍向朝廷,抑郁不得志,加上忧国忧民的情怀,使他上跳汨罗江寻死得绝路。

这两次的放逐,对屈原来说,实在很大的打击。不过,经过这两次的放逐,使他有机会由宫廷走向民间,深入了解民生困苦。而他振兴国家的心愿,也更为迫切,虽然 屈原知道自己没有招回宫的希望,他怀是满怀对国家的热爱,时时刻刻关怀国家的安危。他常常利用诗歌的写作,抒发自己的情感,只希望能唤醒当政的人,力图振作、挽救国家、改善百姓的生活,而这些诗歌后来都被收入《楚辞》总集里。

每年五月初五端午节是为了纪念这个伟大的诗人屈原。他遇到困难时,永不放弃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会受到一些挫折,我一定要像屈原学习,坚持自己的信念,永不放弃。

展开阅读全文

篇2:观看屈原故里观后感

全文共 465 字

+ 加入清单

我喜欢家乡的很多地方。有奔流不息的长江,有雄伟壮观的三峡大坝,还有美丽迷人的屈原故里……但我最喜欢的地方还是屈原故里。

春天,在观江台上看那江水。温暖的阳光照在江面上,金光闪闪,仿佛为长江穿上了金袍。突然,一阵风吹过,波光粼粼的江面,绚丽极了。小鸟唱着《春天奏鸣曲》,那歌声悦耳动听,真是“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啊!最活泼的就是小鱼儿了,游人们拿着干脆面等各种食物,撒给鱼儿们吃,它们争先恐后地抢着,可欢快了!

夏天,阳光照向大地,花朵们都开始接受蝴蝶小姐的拜作访。然后,就开始选美大赛。水之灵的喷泉里,在阳光的映照下,隐隐约约看见了美丽的彩虹。知了不停地叫着“知了,知了,好热啊!”

秋天,金黄的树叶如跳舞般地落下来,远远望去,就像为屈原故里景区的大地铺上了一层金黄的地毯。枫树上的叶子被霜打过,看上去红于二月的鲜花,真是应了那句“霜叶红于二月花”呀!

冬爷爷来了,因为跑得太快,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寒风便吹了起来。雪花为整个凤凰山穿上了雪白的棉袄,走在雪地里,留下一串串脚印,像是给雪地戴上的项链。

我爱美丽的屈原故里,你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3:二、屈原:赤子之心的汨罗英魂

全文共 639 字

+ 加入清单

【获奖名片】浊世清莲

【评价】

1.“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在有些人看来,处世不必过于认真,世道清明,可以出来为官;世道浑浊,可以与世浮沉。然而你宁可投江而死,也不愿使清白之身,蒙受世俗尘埃。

2.眼看自己一度兴旺的国家已经无望,虽有心报国,却无力回天。你本可以出走他国,却最终因爱恋国土,于悲愤交加中自沉于汨罗江,殉了自己的理想。怎能不让人叹惋?

【颁奖词】

是您,使内外交困的楚国一度出现国富民强、诸侯威震的局面;是您,虽屡遭疏远流放,赤子之心却始终不渝。“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直到无能为力,您纵身一跃汨罗江,以身来殉美政理想!

【事迹】

战国时楚国人。我国最早的大诗人,名平,字原。他学识渊博,主张彰明法度,举贤授能,联合齐国,抗击强秦。在同反动派斗争中受诬陷而丢官离职。顷襄王时被放逐,但因此却更加接近人民的生活,对黑暗现实十分不满。后因楚国的日益****,首都郢亦被秦兵攻破,他既无力挽救楚国的危亡,又深感政治理想无法实现,遂投汨罗江而死。

屈原的著作有《离骚》、《九章》等,这些著作文字华美,体现了他的人生理想和政治追求。他看清了贵族的虚伪、昏庸与腐朽,看清了奸臣排斥贤才的行为,看清了社会的种种不仁……他的主张,体现了他对楚国国事的深切忧念以及为理想而献身的伟大精神。

屈原的死是对当时黑暗势力的一种嘲讽和揭露,是一种无言的反抗与斗争,同时也是向后世发出的一个警告——要小心黑暗的势力!他的作品语言生动而富有活力,有着浪漫主义精神,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屈原,我想对你说

全文共 246 字

+ 加入清单

“路漫漫其休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呀!你太傻了!

一道闪电划破天空,在汨罗江畔一个身着凄凉得人带着满腔的怒火只留下一句天下皆混我独清,世人皆醉我独醒罢在天空留下一道优美的弧线永远的沉醉在汨罗江。

屈原你的心里只放的下世人么?

为什么你和楚怀王对着干?

你不知道么?这可是犯了大逆不道的事呀!

你本可以安享天伦之乐,你为什么为了这昏暗的世道把你的一切都放弃呢?最后你终抵挡不住世人的倾向……哦,你留下的只是一本名垂千朽的离骚罢……

你的故事只是一段传奇,世界怎么又有那么的美好呢?也许这就是名人罢……

展开阅读全文

篇5:颂屈原作文

全文共 928 字

+ 加入清单

屈原投江以后,他一直被人们所怀念,我也不例外。人们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人物,将屈原投江的日子——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定为端午节。在每年的端午节,人们都要佩戴花花线、荷包,喝雄黄酒,还要吃粽子和赛龙舟,这种习俗已经连续了两千年之久,这在中国是绝无仅有的。屈原以自己强烈的爱国之心和嫉恶如仇、洁身自好的高风亮节,赢得了后人对他的永世敬仰!

我很敬佩屈原。

屈原,生于战国时期,楚国人,有一段时间深得楚怀王的赏识。楚怀王对他言听计从,百依百顺。而屈原此时就有了一个实施美政的计划:上有一位举贤任能的君主,下有一群竭智尽忠的臣子,国家就能富国强兵,而且屈原认为他一定能实现他的政治理想。看到这里,我不禁敬佩他远大的志向和无比耿直的性格。然而好景不长,不久便遭到了上官大夫的嫉妒,从而在楚怀王面前造谣,说屈原的坏话,令楚怀王渐渐疏远了屈原。屈原绝望了,流落江湖。但是他依然关心着楚国的一切。

当楚怀王决定与齐国绝交时,屈原不顾自己已经没有了官职,穷困潦倒,毅然决定亲自去齐国说明,但是,齐国已经没有人相信他了,他无功而返,伤透了心。后来,楚怀王又放走了秦国人质张仪,更令屈原悲愤不已,不顾自己的处境,径直去宫里参见楚怀王。但是,做出来的事又怎能收回去?屈原又一次失望了。

楚怀王死后,顷襄王把屈原彻底流放了。可怜的三闾大夫,身形憔悴,面容枯槁,然而还是一片赤诚,把整个的心思放在了对国家的挽救上。可是事情并不像他所希望的方向去发展。结果是,不久秦国便挥兵南下,攻破了郢都,屈原看到楚国已经无可救药了,在绝望和悲愤之下,高声呼喊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投进汨罗江,自尽了。这更令我悲伤不已,感动不已。悲伤的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就这样去世了。感动的是因为屈原一颗火热的爱国心!

但是,正因为这样,让我认为屈原并不应该死。如果他听了渔夫的劝告,能够忍着巨大的痛苦,不再那么锋芒毕露遭人嫉恨,楚国也有重建的可能的。但是,傲骨铮铮的屈原终究是忍受不了内心的痛苦,投江自尽,让楚国再无回天之日。

我同情屈原,我敬仰屈原,我歌颂屈原,又一个端午节来临之际,我不由得深深感叹:屈原之死,悲哉!壮哉!惜哉!真可谓是:

竞渡深悲千载冤,

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

只留离骚在世间。

展开阅读全文

篇6:一、屈原以死报国

全文共 353 字

+ 加入清单

屈原一生经历了楚威王、楚怀王、顷襄王三个时期,而主要活动于楚怀王时期。这个时期正是中国即将实现大一统的前夕,"横则秦帝,纵则楚王"。屈原出身贵族,又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位为左徒、三闾大夫。屈原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一个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但是在内政外交上屈原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的矛盾,由于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后来遭到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他被流放江南,辗转流离于沅、湘二水之间。顷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愤难捱,遂自沉汨罗江,以身殉国。

分析: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而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崇高的品德和情操在屈原的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话题:"命运""责任""精神卫士"

展开阅读全文

篇7:端午节关于屈原的名言名句

全文共 1443 字

+ 加入清单

他被世人称为“诗歌之父”。他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唱的新时代。小编收集了端午节关于屈原名言名句,欢迎阅读。

杂申椒与菌桂兮,岂惟纫夫蕙茝?(《离骚》)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

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离骚》)

长叹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离骚》)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离骚》)

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也。(《离骚》)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离骚》)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离骚》)

指九天以为正兮,夫惟灵修之故也。(《离骚》)

吾令凤鸟飞腾兮,继之以日夜。(《离骚》)

时缤纷其变易兮,又何可以淹留?(《离骚》)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九歌·湘夫人》)——屈原名句

沅有芷兮醴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九歌·湘夫人》)

乘龙兮辚辚,高驰兮冲天。(《九歌·大司命》)

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九歌·大司命》)

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九歌·东君》)

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路险难兮独后来。(《九歌·山鬼》)

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九歌·山鬼》)

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九歌·礼魂》)

何灵魂之信直兮,人之心不与吾心同!(《九章·抽思》)

心郁郁之忧思兮,独永叹乎增伤。(《九章·抽思》)

曾不知路之曲直兮,南指月与列星。(《九章·抽思》)

世溷浊莫吾知,人心不可谓兮。(《九章·怀沙》)

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故将愁苦而终穷。(《九章·涉江》)

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九章·涉江》)

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九章·涉江》)

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九章·涉江》)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渔父》)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渔父》)

薄暮雷电,归何忧?(《天问》)

魂兮归来!(《招魂》)

目极千里兮,伤心悲。(《招魂》)

世溷浊而不清:蝉翼为重,千钧为轻;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卜居》)

朕幼清以廉洁兮,身服义而未沫。主此盛德兮,牵于俗而芜秽。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魂兮归来!哀江南!(《招魂》)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路漫漫其修远今,吾将上下而求索。

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

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百金买骏马,千金买美人;万金买高爵,何处买青春?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

闭心自慎,终不失过。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用;数有所不及,神有所不通

路慢慢其修远兮修吾将上下而求索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衣

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也

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故将愁苦而终穷

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名言

善不由外来兮,名不可以虚作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惜往日之曾信兮,受命诏以昭时。

奉先功以照下兮,明法度之嫌疑。

秘密事之载心兮,虽过失犹弗治。

君含怒而待臣兮,不清澈其然否。

蔽晦君之聪明兮,虚惑误又以欺。

信谗谀之浑浊兮,盛气志而过之。

惭光景之诚信兮,身幽隐而备之。

君无度而弗察兮,使芳草为薮幽。

焉舒情而抽信兮,恬死亡而不聊。

闻百里之为虏兮,伊尹烹于庖厨。

介子忠而立枯兮,文君寤而追求。

封介山而为之禁兮,报大德之优游。

思久故之亲身兮,因缟素而哭之。

或忠信而死节兮,或訑谩而不疑。

展开阅读全文

篇8:由屈原想到的作文800字

全文共 785 字

+ 加入清单

说到屈原,大家应该都不陌生。而我要说的,就是他的《离骚》。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之一,是中国古代诗歌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抒怀诗。屈原在这首诗中抒发了自己被害的苦闷和矛盾,痛斥了楚怀王的昏庸,表现了他坚持“美政”,不与恶势力同流合污和致死不渝的爱国热情。

屈原把他对楚怀王的痛恨惋惜,对民生的担忧在《离骚》里坦露出来。他坚持他的理想,即使死九次也要去做。他也是我国第一位爱国诗人。在秦破楚之际,他带着他满腔的爱国热情和政治抱负,投江自尽。

屈原对祖国的热爱程度,我的掘笔写不出万分之一,只能说在他心中,祖国就是天。那么,现在,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像屈原这样呢?

也许有,但又有多少?现在社会上有许多人都是一种事不关已,高高挂起的态度,都是一幅冷漠脸。现在世道就已经如此冷漠了吗?确实,就在前不久,我看到一篇新闻――一位年过七旬的老汉,在过马路时,因为年纪大了,脚步慢而身体前倾严重,故摔倒了。这时一位开宝马的妇女破口便骂:“快让开,老成这样还出来!”老人家摔倒不扶便罢了,还这样做,是否太泯灭人性了!

但其实,并非人人如此,这世上还是不乏善良之辈。又例如,我去年看到的一则报道――几位小学生在上学途中碰到了一位昏倒在地的老奶奶,见状连忙把老奶奶送进医院并联系其家人。可谁知,其家人却反咬一口,说是几位小学生把老奶奶撞倒。幸得,当时那里有监控,才得以还他们的清白。试想一下,如果当时没有监控,那么这几位小学生会怎么样?就这里,善良的萌芽就被扼杀在摇篮里了。生活在这样的环境,怎么可能有善良的、爱国的人呢?

如此世风,已经快熏坏了祖国的花朵,还如何让祖国继续灿烂、绽放光彩呢?

读一篇古文,品作者情怀,学作者做人,应该是我们最该做的。我们应该学习屈原的伟大的爱国情怀,像《离骚》里说的那样,忧国忧民。中国不仅文化博大精深,而且还是一个文明古国。读国学经典,做文明标杆,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

展开阅读全文

篇9:钢筋铁骨的屈原精神

全文共 2193 字

+ 加入清单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溯寻中国文化的源头,都不能不端视屈原的身影,触摸“屈原精神”的钢筋铁骨

一是国家至上。屈原志存高远,心系国家,襄理朝政,竭力勤勉。他主张对内变法图强、对外联齐抗秦,一度使楚国富足强盛,实力雄厚,威震诸侯。他“明于治乱, 娴于辞令”,“接遇宾客,应对诸侯”,对内对外都是一把好手。但他并非总是春风得意,他遭遇到了一个强劲的来自外部却深潜楚宫的政治对手。秦相张仪是中国 历史上着名的谋略家和纵横家,诡计多端、老谋深算、胆略过人。他一生有两件最得意的政绩,一是几度破坏楚齐联盟,为秦国成就霸业扫清了前障;二是成功地离 间了楚怀王与屈原的关系,使楚国驱逐忠良,丧失清醒,丢掉了雄起的基础和机遇,最终为秦所灭。这两件事合而为一,那就是张仪打败了屈原。张仪十分清楚屈原 是楚国唯一使他感到威胁的对手,他收买靳尚,设诡郑袖,蒙骗楚王,谗害屈原,可谓用心良苦,心机算尽。屈原清醒地认识到楚国真正的敌手是强秦,“横则秦 帝,纵则楚王”,不是楚吃秦,就是为秦所吃。但屈原贵在心系国家,失在忽视了小人的力量。两人较量的最终结果是,正不敌邪,屈原惨败。从一定意义上说,楚 秦之战实质上是屈张之争,屈死而楚灭,张狂而秦胜。尽管如此,屈原至死也没有放弃对国家的责任和对使命的担当。历史的篇章总是飞扬着流畅与滞涩的墨迹,正 邪不分、忠奸难辨的故事时常发生,让人嗟叹,但车轮总能曲曲折折歪歪扭扭地往前走。中国“大一统”的思想并非始于秦始皇,春秋战国诸侯之间的征战其实都是 统一战争,是诸多帝国梦的灰飞烟灭与推倒重来。屈原的政治见识使他看到了战争的性质,知道战争的赢输决定着国家的存亡,而不仅仅是一城一池的得失,因此他 的忧虑远比一般人要深沉、痛彻得多。国之将亡,已无暇计较个人恩怨了,为了维护国家利益,他不惜牺牲个人前途直至自己的生命。一切幻灭之后,他拼将生命全 部能量的最后一跃,也是以身许国。这种为国尽忠的信念,构成屈原精神的主体,渐渐凝成中华民族传统精神的核心。

二是忠君忧民。屈原身居庙堂而心忧天下,身居荒野却顾盼庙堂。他对楚怀王曾有深厚感情,一度几乎寄予了他所有的政治理想和事业追求;而又怒其不争、怨其不 察、恨其不用、哀其不幸,悲叹昏聩之君误国、蛊惑之佞亡国,可谓爱恨交织。即使屡遭离间、屡受陷害而被疏远、流放,他仍然一步三回头,期盼君王的幡然醒悟 和召回。在“楚才晋用”的时代,屈原有足够的理由选择离开,像春秋时期的孔子一样周游列国,一边寻找明君,开辟自己的政治试验田,一边传大道,宣扬自己的 政治和道德主张,但屈原宁死也不愿意离开楚国一步,对国家、君王的忠诚日月可鉴。即使对昏聩的新主顷襄王,屈原也同样抱有过幻想,浪迹荒野之时仍以诗赋寄 情,提醒朝廷,但终究是一厢情愿、枉自多情。屈原的忠君情结和爱民情怀并存,对民生有更多的体恤,在忠君与爱民的矛盾中备受煎熬。他“长太息以掩涕兮,哀 民生之多艰”,以民为本,敬天法祖体恤苍生,为民请命,对百姓充满深深的同情和哀怜。屈原身为宗室重臣,却站在劳苦大众一边,反对世卿世禄、限制贵族特 权,明知这样必定会触犯贵族垄断集团的利益,但他“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对民众、对王权的忠诚昭然若揭。两千多年来,屈原这种忧国忧君忧民的 情怀一直深深地影响着中国传统知识分子。

三是坚持真理。真理贵在发现,难在坚持。坚持真理是需要智慧的,屈原负责过许多国计民生大事,对政治、社会、文化、外交等领域有着自己的想法,他的倡导法 制、鼎新革故、推进民主、选贤用能等改革思想,对于建立一个强大的楚国无疑是很有价值的。譬如他提出“举贤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以奴隶傅说、屠夫吕 望、商贩宁戚成才的故事为例,说明不拘一格选用人才的重要性,这一人才兴国的思想在那个时代是具有先进性和开拓性的。坚持真理也需要勇气,屈原对“世溷浊 而不分兮,好蔽美而嫉妒”、“世溷浊而嫉贤兮,好蔽美而称恶”的世俗污秽深恶痛绝,敢于剑挑楚国政治的失误、吏治的腐败、贵族阶层的贪婪,甚至胆敢指责楚 怀王、抨击顷襄王,威风凛凛,寒光闪闪,锐气逼人。坚持真理更需要百折不挠的毅力,屈原的远大抱负和政治理念一旦确定,便坚贞不改、矢志不渝,“虽九死而 犹未悔”。即使在遭贬放逐的路上,仍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来自励,像一个战士,义无反顾。屈原的耿耿正气,感染着一代又一代为真理而斗争 的勇士。

四是情怀高洁。屈原有着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高贵节操的坚守。“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这些葳蕤芬芳、烁金 泛银的精美文字,像镜子一样照映着他那纯净的灵魂与高洁的思想境界;“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深固难徙,更壹志兮……精色内白,类任道 兮……嗟尔幼志,有以异兮;独立不迁,岂不可喜兮!”他以橘言志,表达了自己表里如一、坚贞不屈的品格;“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举世皆浊 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表达了他洁身自好与清醒自重的秉持;“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表达了他爱憎分明、刚正不阿的浩然正气;“宁溘死以流 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表达了他对“贤圣逆曳兮,方正倒植”的昏暗时代的猛烈抨击和 对黑恶势力决不妥协,纵然招致灾祸也决不苟且偷安的坚定决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给屈原的一封信作文

全文共 1228 字

+ 加入清单

屈原夫子您好: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广大人民群众对您表示最诚挚的感谢,如果没有您2200多年抱石投江的伟大壮举,我们今天何来的三天端午假期?

有人说,您是一个伟大的、纯洁的、高尚的人,一个超级浪漫主义和爱国主义诗人。可是,回望那不堪回首的“春秋江湖”,您又何尝不是一个卑微的、狭隘的、自闭的灵魂?何尝不是一个自取其辱、庸人自扰、思想陈腐的典型代表人物呢?

众所周知,您早年受楚怀王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常与怀王商议国事,参与法律的制定,同时主持外交事务,位倾朝野。但由于自身性格耿直加之公子子兰等人的排挤,您被疏远。前305年,因为您反对怀王与秦国订立黄棘之盟,被逐出郢都,流落汉北。楚顷襄王即位后,您仍不吸取教训,去奉劝君主“搜罗人才,远离小人,鼓励将士,操练兵马,为国雪耻。”前278年,秦国攻破楚都郢都,在绝望和悲愤之下,您老人家终于怀抱大石投身汨罗江。

“举世皆浊我独清,世人皆醉我独醒”,“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您的死貌似很伟大、很纯洁、很崇高,实则是干了一桩“亲者通、仇者快”的大蠢事,称您为“天下第一大傻帽”恐怕也不过分。而且,在鄙人看来,您还颇有“不当官、毋宁死“之嫌。

首先,您当知道“无欲则刚”的道理。无须辩解,您是一个“官欲十足”的人,就因为老皇帝曾经很重用您,让您从事过人大、司法和外交等重要事务,您就把自己当成了“人才”,动不动就给圣上“建言献策”,尤其在“小皇帝”面前“指手画脚”,明知道“圣上”不喜欢,您仍不管不顾、倚老卖老,连“皇亲国戚”都不放在眼里,实在是没有自知之明,官场上最忌的就是恋栈,您也不看看自己是“哪根儿葱”?

其次,“适时务者为俊杰”。您明知“圣上昏庸”、“小人当道”、“民怨沸腾”,如果没有因患甲型H1N1猪流感而烧伤大脑的话,“清醒”之人是决不会“昏昏、昭昭”的,为没有希望的君主和朝廷服务,不仅自己也是没有希望的,同时更是一种助纣为虐的行为。自诩聪明的您连这个浅显的道理都不懂?“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何必非要在一棵树上吊死?

再次,您必须明白“天下大一统”的道理。由于七国割据,君主之间争权夺利,战火连年,民不聊生,生灵涂炭,无非是“幸福皇一个、苦了天下人”。毫无疑问,“天下一统”是历史发展的大势所趋,而秦国又是当时最发达、最强大、最雄厚的“帝国”,秦国人民的“幸福指数”要远高于楚国。明知道楚国与秦国是胳膊与大腿的关系,您又何必要“螳臂当车”?

不是我数落您,您还是一个不合格的男人。假若您是“一个人吃饱、全家人不饿”的光棍汉也就罢了,可您还有“人见人爱、花见花开、车见车爆胎”的婵娟美人啊。您这么潇洒地“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婵娟怎么办?您就不怕“千里共婵娟”变成“千人共婵娟”?“痴情女子负心汉”,说得莫非就是您老?“好男人不会让他心爱的女人受一点点伤”,可是您,连心爱女人都不要的男人,算什么好男人?

“听人劝,吃饱饭”。别不多说,若您老地下有知,请原谅晚辈的直言不讳。

后生:司爱武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我敬佩的爱国诗人屈原

全文共 681 字

+ 加入清单

汨罗江畔,浩荡水前,狂风吹动,一袭白衣上下翻飞。一位憔悴的老人凝视郢都方向,口中念念有词:“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千年后的我,透过厚重的历史看见的你是孤独的。你站在汨罗江畔,面对山河破碎,独怆然而涕下:“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江风吹拂,大浪滔天,你仰天长叹、悲愤欲绝的身影永存天地之间!

千年后的多情女子,透过迷蒙的烟雨看见的你是凄苦的。你先后辅佐楚怀王、楚成王及顷襄王,一生忠心不二,为楚国立下赫赫功勋。然而,你得到的回报却是前被楚怀王逐出郢都,后遭顷襄王流放江南。你身似浮萍,心在郢都,最终却落得个葬身汨罗江的下场。

千年后的爱国志士,透过你的一生看见的你是坚贞的。在那个朝秦暮楚的动荡年代,在这国不得意就跑到他国建功立业、扬名立万的大有人在。而你却一条道儿走到黑,全心效忠楚国。你虽有心报国,却无力回天,直到秦将白起攻破楚国都城,你才怀石投江,以死明志,不仅为中华民族留下了一个千古节日,更为世人留下了一颗滚烫、赤诚的爱国心。

千年后的文人墨客,透过你那流传千年的文字看见的你是才华横溢的。你的一生虽短暂,但你留下的文字是字字珠玑。“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姑且不说你的代表作《离骚》,即便是《九章》、《九歌》、《天问》,又有哪一篇不是与山河同在,与日月同辉?你是我国浪漫主义诗歌第一人,也是诗歌天空中最为璀璨夺目的明星!

“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瑟瑟江风吹拂着你苍凉的背影,浩浩江水激荡着你的苦闷、忧愁,可你那衣袂翻飞的身形随同你那优美的文字、不屈的爱国精神却凝聚成了一座丰碑,永远矗立在中华民族乃至世界人民的心中!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2024端午节名人故事:屈原为何投江

全文共 983 字

+ 加入清单

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的大臣。他自幼勤奋好学,立志报国为民,早年深受楚怀王信任,曾担任左徒,常常参与起草政令,还当过三闾大夫,管理楚国王族子弟。

屈原生活的战国后期,正是诸侯争相称雄兼并的时期。屈原热爱祖国和人民,一心想使楚国富强起来。他主张任用贤能、推行法治、限制贵族特权、爱护百姓,外交上则主张联齐抗秦。在他的辅佐下,楚国一度出现了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楚国以公子子兰为首的一些贵族,对屈原非常嫉恨,常在楚怀王面前说屈原的坏话,说他独断专权,根本不把楚怀王放在眼里。挑拨的次数多了,楚怀王对屈原也就渐渐地疏远了。

这时,秦国派张仪来楚国离间齐、楚关系,欺骗楚怀王,使楚国丧失了大片土地。不久,张仪第二次来楚,屈原正好从齐国出使归来,力主杀死张仪,不要放掉他。但张仪用厚礼贿赂了当权的宠臣靳尚,通过靳尚又让楚怀王的宠姬郑袖去劝说楚怀王。楚怀王听信郑袖,又把张仪放走了。后来,秦昭王致函请楚怀王去秦国会谈和好。屈原劝阻说,秦国是虎狼之国,不可轻信,不如不去。楚怀王在子兰、郑袖的怂恿下,不听屈原劝阻执意入秦,结果被秦国扣留,死在了秦国。

楚怀王死后,新即位的楚顷襄王昏庸无道,子兰又让上官大夫靳尚在顷襄王面前说屈原的坏话,顷襄王听信谗言,撤掉了屈原的官职,将屈原逐出国都,流放到更远的地方。公元前278 年,秦国大将白起带兵南下,攻破了楚国国都郢,这时屈原的政治理想彻底破灭了,对国家的前途感到绝望。农历五月初五,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屈原抱石投汨(mì)罗江自杀。

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纷纷划起船,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遗体。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原的身体。人们见后纷纷效仿。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原。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便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后来这种食物就演变成了今天的粽子。从此以后,在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屈原。屈原是我国伟大的爱国诗人,他的《离骚》、《九歌》等一系列著名诗篇,抒发了对祖国和人民的无限热爱,表达了对黑暗势力的无比憎恶。屈原的诗篇开创中国古代诗歌浪漫主义流派的先河,是中国文化史上的瑰宝。

( 参见司马迁:《史记·卷八十四·屈原贾生列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走进屈原

全文共 751 字

+ 加入清单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哦,屈原,是你吗?吟唱着这忧伤的歌,两千年前在汨罗江畔你纵身一跃,用生命在楚国划出一道美的弧线……

这道弧线,承载着你满腔的爱国情怀;这道弧线,或许是你生命最完美的结局;这道弧线,又书写出多少无奈与不甘,但终究不能淡褪你对楚怀王的忠贞不渝!

是的,上苍把这条诗的河留给了你,也把楚国的民心留给了你。你说你没有看见商於六百里富饶之地,而看见的是秦昭王邪恶奸诈的眼睛——“怀王啊,”你不禁呐喊,“你岂能如此轻信张仪?何苦对我避之惟恐不及?”你说你没有看到楚国廉洁清明的“美政”,而看到的是靳尚贪婪嫉妒的面庞:政坛黑暗,官官相护,贪婪无比,结党营私,排除异己——不,这不是你所想要的。昏庸的楚怀王啊,何时才懂你这颗赤诚之心?

但,你没有消沉,你矢志不渝。

“众人皆醉我独醒,举世混浊我独清。”的确,除了以身殉国,你已没有任何心意,怀王已死,顷襄王执政,子兰迫害,你,能做的还有什么?但你不曾后悔,纵然是身投汨罗江,也不肯与世同浊,用生命的弧度来证明你对楚国的热爱,对怀王的忠心!

你说你没有看见一个国泰民安,繁荣昌盛的楚国,而只看见楚国人民相争的尸首和红了眼正在撕裂着谁家春闺梦里人的野狗。生存与死亡,逃避与直面,苟且与殉国,你,选择了后者。你要以此勉励国人,唤醒国君,努力着,你最后的抗争!

你,行走在沅湘江畔,面色枯槁,长发披肩,漠然无情。是的,那是因为你看不见未来和希望,你绝望了,期望以死来作最后的证明!但,怎奈楚国江山风雨飘摇?你,已无力挽回。

自张仪到楚拆散齐楚联盟,宠妃郑袖花言骗得楚王放走张仪,你,绝望了;自怀王一意孤行独赴楚国会盟而客死秦国,你,就彻底绝望了。

投身汨罗江,是你唯一的选择。这生命的弧度,纵然无奈,却是另一种光华万丈、永垂不朽的美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关键词4:橘颂,屈原,像橘树一样的高士

全文共 249 字

+ 加入清单

陶渊明爱菊,刘禹锡爱莲,林逋爱梅,屈原独爱橘,在《橘颂》中他称之为“后皇嘉(天地所生的好树)”,橘树“受命不迁(生长于南方无法迁移)”,根深蒂固“更壹志兮(有专一的意志)”,又“精色内白,类任道兮(金黄的表皮洁白的内瓤,真是可负重任的形象)“

【深读】屈原遭放逐,去国怀乡却“苏世独立(远离世俗清醒独立)”,所以他也热爱橘树那种“秉德无私,参天地兮(保持美好品德,大公无私,在精神上与天地一致)”的品质,因为它“行比伯夷(品行可以比得上伯夷)”,所以屈原愿意“置以为像兮(种植它作为学习的榜样)”。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屈原爱国说作文

全文共 519 字

+ 加入清单

端午节要来了,我们纪念屈原

但我们纪念的应该是诗人屈原,而不是爱国者屈原。屈原是伟大诗人,但不是真正的爱国者。因为屈原所爱的“国”是楚国,楚国是周天子分封的诸侯国,严格地说相当于现在的一个省。爱一个省怎么叫爱国呢?爱国那就要爱周天下。虽然周室既衰,尾大不掉,但这也不是不爱天下,只爱一个诸侯国的理由。

或许有人说,屈原是想让楚国强大起来后统一中国,这种说法显然是一种臆测,屈原的诗文里没有流露统一天下的心迹,史书也无记载。司马迁也只说他是“睠怀楚国,系心怀王”,是楚国的忠臣。可见屈原并没有心系天下的雄心壮志。

鲁迅先生对屈原爱国也并不认可。他在《汉文学史纲要》里,盛赞屈原的诗,“其思甚幻,其文甚丽,其旨甚明”,并认为“其影响于后来之文章,乃甚或在三百篇之上”,但对屈原爱国之事,则只字不提,只说他是“睠怀宗国”。“宗”子用得极妙,把周天下和诸侯国区分开来。这说明,在屈原爱国这个问题上,鲁迅是相当清醒的。

如果硬是要说战国时期的爱国者,我看应该是秦国的一些国君和大臣。是他们在周室大势已去,天下四分五裂的局面下,胸怀天下之大志,坚持不懈地努力,才使得华夏一统。他们所爱的绝不是仅仅是秦国,而是天下,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中国。

[屈原爱国说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我眼中的屈原

全文共 691 字

+ 加入清单

一想到屈原,身着素衣长袍,腰佩陆离长剑,他那深邃的目光洞穿历史迷烟,感动着一代代的中国人,也让一代代的中国人自愧弗如。那滚滚的汨罗江水,是他的泪。水流不尽,他的泪却尽了;那火红的枫树林,是他赤诚的爱国之心,枫叶落,他那爱国之心却永不老。

人生百年能有多少意义,不过为爱而生,为爱而死。他的爱永远地定格在楚国黎民,那楚国江山是他深深的眷恋。能为爱而死,屈子应无悔。

屈原为了祖国和人民的利益在一生中与周围的恶势力进行了坚强不屈的斗争,并以诗歌为武器,倾吐自己的忧国忧民之情。他在文学上是一名巨人,但在政治上是一名弱者。他满腹报国之志,一心一意辅佐楚王,力主改革旧制,举闲授能,除残去秽,励精图治,但终究无用武之地,含怨怀愤而死。他之所以有这样的结局,一方面是由于顽固派当权,奸臣当道,另一方面也显示了屈原的无能,他不能很好的完成变法革新的工作,处理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不能通过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屈原不懂得汲取经验教训,他首次被放逐后,走受到楚王重用,召回京城,但他丝毫没有汲取经验教训,改变自己进谏的方式,处事策略和与奸臣斗争的方法,而是不管不顾,我行我素,一意孤行,最终落得再度放逐,且这一去不回。屈原不重视当时的社会背景与等极制度。

再回首屈原的一生,与其生活在愁苦烦怨之中,倒不如一死了之,死是他最好的归处,而且他还死在一个最佳的时机与地点。但是他的精神是值得我们来传颂的,他留下的不仅是灿烂宝贵的文化遗产,更是宝贵的精神遗产!

每年农历五月五日,我国许多地方都有吃粽子的风俗习惯。相传这天是为了纪念我国伟大的诗人屈原。他为了人民和国家的利益最终投入汨罗江,后来人们用端午节来纪念他。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屈原的千古名句

全文共 251 字

+ 加入清单

13.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14.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15.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

16.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17.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

18.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

19.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

20.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21.百金买骏马,千金买美人;万金买高爵,何处买青春?

23.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信非吾罪而放逐兮,何日夜而忘之。

24.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端午节纪念屈原

全文共 504 字

+ 加入清单

端午节的来历是为了纪念中国古代伟大的诗人屈原。据记载,公元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睁睁看着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却无能无力,他心如刀割,于五月初五投汩罗江而死。两千多年后,五月初五成了传统节日——端午节。大家包粽子,赛龙舟,用各种方式来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五月五,是端午,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这是一首关于端午节的儿歌,每当小朋友唱起这儿歌时,人们就知道端午节要来临了,

一转眼,端午节来临了,一大早起来。吃过早饭后,就匆匆忙忙地出门去看赛龙舟了。刚来天鹅湖只见从远处划来了十几条龙船。龙船偏长细窄。龙头有黑.灰.红等颜色。很快,比赛开始了。选手们争先恐后,不甘落后。观众们也在一旁加油鼓颈。就要接近终点了,选手们敲锣打鼓,唱着打油诗。到终点了,来自荔湾区的选手获胜了。接着就是最有趣的“抢鸭子”游戏了。资助方和一些好事的富人不许多鸭子仍进水中。选手们从船上跳进水里抓鸭子,抓到的归自己。围观的观众也不甘落后,纷纷跳进水中。场面一片混乱......

比赛结束了,我回到家中,吃着香喷喷的粽子,一家人说说笑笑,开心极了!端午节也将随着笑声一直留传下去,成为全世界人民的节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怀念屈原

全文共 1092 字

+ 加入清单

当你纵身跃入汨罗江的那一刹那,我想你的心境一定是宁静如水的。静静流淌的汨罗江就这样默默地收留了你,你感到了江水的温暖,你有一种被融化了的感觉。

在被放逐的最初日子里,你像一个被遗弃的孤儿,衣衫褴褛,在荒凉的泽畔慢无目的地流浪,山是狰狞的山,水是险恶的水,你感到整个天空向你压来,你胸中的愤怒一触即发。你失去了所有的尊荣和显赫,你在空旷的荒野中咆哮着,远山近水回荡着你困兽一样的声音。“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涿谓余以善淫”。对于正直而清白的心灵,还有比这更恶毒的吗?国家之忧,民族之虑肩于一身,该是怎样的沉重。何苦世人皆睡,唯你独醒啊,三闾大夫!如今落得个放逐蛮荒,流离失所,浪迹天涯……

然而,思想是可以放逐的吗?心灵是可以放逐的吗?

那一刻,你走向汨罗江。

死亡,没有比这更绝望的拒绝,没有比这更彻底的捍卫了。

我猜想,那个你准备告别尘世的时刻,你一定冷笑了。

两千多年前的那一刻,世界突然变得出奇的静,没有鸟啼,没有虫鸣,甚至没有一丝风声,你踏着初夏泽畔野花的芬芳和野草的清香,走向一个庄严的时刻,一个永恒的瞬间。

在忧伤绝望的时候,你一定常常回想起儿时一些琐碎的往事吧,想起在母亲身边的日子,或者,更多地想起你所爱过的女人?那种世俗的温情和陶醉总是让人刻骨铭心。

然而无论如何你没有想到你会享受那么高的身后哀荣。

中华民族真是一个奇妙的民族,能把两千多年前一个诗人的自杀和一种吃食联系起来的民族无疑是聪明绝顶的民族。据说那吃食还花样繁多,美不胜收。然而,每当端阳,在一缕缕粽子的香味中,当你的名字连同爱国诗人的桂冠被你的同胞炫耀时,我分明看到了你眼中的泪。那种酸楚的滋味实在无法诉说……

那时,你沉默着,腰佩长剑,徘徊在兰蕙丛生的湘江之滨。沉默永远是最彻底的鄙视,你的沉默穿越时空,在这个宁静的夜晚,年逼四十我终于理解了你的沉默,我分明又看见了你擦干泪水冷笑如初了。在那些孤独寂寞的日子里,你一定常常躺在草丛中,凝视着古老的蓝天和白云,和鸟们聊天,和虫们嬉戏,和大自然的一切生命娓娓而谈。那是怎样美妙的境界呀,心灵的透明让万物有了呼应,有了灵气,有了神韵。这就是诗──最具本源意义的艺术。

你有了被江水融化了的感觉,你成了江水的一部分。就这样,屈原──你的名字昭示着一种决裂和捍卫的开始,自此,这一脉心灵的清流汩汩流淌,从汨罗江到太平湖,流过漫长的岁月,流到今天。就这样,你如炬的目光逼视千年,多少苟且者的肮脏灵魂在你的逼视下瑟瑟发抖,渐渐渺小成史册上的一个污点,令后人不屑一顾。

宗国早已烟消云散,人世间的浮名终将随风飘逝。而心灵的怀念和祭奠却永远也不会泯灭。你思想的碎片早已洒遍每一颗多情而高贵的心。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端午节纪念屈原600字

全文共 663 字

+ 加入清单

2000多年前的悲愤,2000多前的忧郁。屈原,我很同情你2000多年前的心情。

2000多年前的一天,天空出奇的阴霾,山失去了往日的青色,水不再幽幽。你衣衫褴褛,失望至极。走上了汨罗江边,你仰望火红的太阳,是否忧伤?是否愿天帝不公?是否羡慕太阳能发出夺目的亮光,而自身却遭诽谤、排挤?

你多么想力挽狂澜,拯救国家和人民。可是世俗的观念使你屡屡受挫。国家渐渐衰败,而你却只能看着它内忧外患,不能拯救于它。这般无奈与忧愁,在2000多年前的那天有谁能理解?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你的执着,你的不屈不挠是多么可贵,可到最后你还是得沦落到悲愤投江自尽的场面。你离真理是那么近在咫尺,却又只能观望而触摸不到它,这般无可奈何,使你感叹: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不仅是你,连我这个后来人也不禁感慨万分。我多么想帮助你,却又只能认命那是一个遥不可及的现实。或许世间不独有你的百般无奈。

你的一句句诗不仅使2000多年前的百姓哀痛异常,也使今天的我们感触万分。你并没有被世人所遗忘,你的抗争,你的捍卫,就算是不能挽回大局,也是我们应该悼念你的理由之一。

“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不错的,正因为你,使得我们华夏儿女在抵抗外敌时和你一样不屈不挠,一心只想着国家的安危,真正和你一样做到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对此,或许你会感到几分安慰。

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

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今年端午虽已过去了许久,但我怎能忘记屈原那份不屈不挠的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