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有关党的指导思想的心得体会(汇总20篇)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共产党她勤劳为民主,共产党她一心救中国……”,这首歌听起来让人沸腾,下面给大家分享关于七一有关党的指导思想的心得体会精选,欢迎阅读!

浏览

6942

作文

1000

2024国家安全教育心得体会观后感800字

全文共 563 字

+ 加入清单

国家安全日要来到了,学校组织我们看了关于国家安全的视频。

那什么是国家安全了?国家安全就是指国家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以及人民生命、财产不被外来势力威胁和侵犯;国家政治制度、经济制度不被颠覆;经济发展、民族和睦、社会安定不受威胁;国家秘密不被窃取;国家工作人员不被策反;国家机关不被渗透等。包括政治安全、军事安全、社会安全、经济安全、金融安全、能源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文化安全、科技安全和信息安全等等。

为了让我们充分理解国家安全,视频了还讲了事例。一位为国家效力非常有实力的叔叔,以为公司的领导挤兑他,刁难他。他为了报复领导,竟然不顾国家的安危,像国外不法分子透露国家机密,最终走上不归路。

还有一位上大学的姑娘,家中的环境不好,而且家中还有患白血病的父亲。为了能让孩子圆大学梦,家里凑了9900元的学费让姑娘上学。结果姑娘的学费被骗了,她觉得对不起父母,一时想不开,直接跳楼死了。太可悲了!

我看了许多事例后,心情很沉重。我们生活在高科技时代,市场经济也很活跃,我们的生活环境也得到了大大改善。为什么还会出现这么多的悲剧?为什么还存在国家安全问题?为什么在和平年代还有这么多血腥事件?

作为学生,我们不仅要学习成绩好,而且还要心态好。培养国家安全意识,正确面对人生,积极乐观的生活,争取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对父母有责任心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学习医护人员抗疫精神心得体会范文

全文共 1054 字

+ 加入清单

在年的春节来临之际,一场不见硝烟、不闻炮响的战争打响了,不宣而战。“新型冠状病毒”这个令人谈虎色变的字眼,跳跃到了我们眼前,这是生命与病毒的对抗。成千上万名医务工作者义无反顾纷纷请战,勇敢“逆行”于第一线,他们没有被吓倒,凭着大无畏的气概,守护者每一位病人。

和时间赛跑!武汉市政府参照北京小汤山急救医院模式,仅仅耗时6天建设起可容纳1000张病床的专用救治医院。很多身处武汉的普通民众,不惧病情蔓延,主动投入到防疫一线做志愿者;有的武汉人暂时没发现身体异常,也坚定地选择留在武汉,避免出去后,感染到其他人。国家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作重要指示,强调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

在我们身边,政府为了控制疫情的蔓延,从下令让民众“只要还有一口饭吃,便坚决不出门”,到设置关卡,测量出行民众的体温,再到进行楼层、大街消毒,封路、禁止民众出行,甚至延迟开学。这一系列的举措,无不让我们意识到这场灾疫的严重性。同时,我们也知道,只有积极配合政府,这场“战争”才会早日结束。

每个人都可能经历疾病、意外,都可能面临困难、挑战,正因如此,在灾疫面前,我们尤须保持一颗同理心,彼此宽慰、互相支持。从不远千里驰援武汉的“最美逆行者”,到

“武汉加油”“今夜我们都是武汉人”的声声呐喊,再到来自各方的物资支援,团结一心、同舟共济才是走出困境的唯一出路。有网友感慨,鼠年春节恐怕是最冷清的一个春节。但恰恰因为所有中国人都都心系疫区、心系彼此,这又何尝不是一个最暖心、最热闹的春节。

战,则胜;不战,则败。合,则利;不合,则伤。公共健康是全民健康,公共安全是全民安全,具有公共属性,不能有个别得失之分、利益之别、属地之界。抗击疫情,不是一城一地之事,不是医疗卫生战线的事,而是全国人民的事。医护工作者换上防护服,义无反顾地走进病区;武汉采取应急措施,留下阻击疫情的决心;厂家加紧生产口罩等医疗用品,承诺不加价、不断货,驰而不息地运往各地……从政府到个人,从救治前线到支撑后方,全社会各方面力量只有积极行动起来、主动作为起来、誓死坚守起来,才能以自我之强大压制住病毒,全社会的“免疫系统”需要在恢复中增强抵抗能力。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在中华大地上,从来不乏英雄的足迹。在伟大复兴的征程中,我们不惧任何艰难险阻。无论何时何地,我们中华儿女总有超乎想象的坚强、团结与力量。

新年的钟声已近敲响,万紫千红的春天已经不远了,我相信: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打赢这场“战疫”。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心得体会观后感

全文共 694 字

+ 加入清单

在“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中,有的坚守三尺讲台,耕耘乡村教育沃土;有的驻守边疆海岛,呵护人民群众健康;有的守护绿水青山,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有的带头脱贫攻坚,帮助群众增收致富;有的夯实基层党建,促进民族团结融合;有的扎根服务一线,聚焦解民生难题。他们是青春报国、担当奉献的精神楷模。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边远地区需要建设、需要守卫,很多有志青年打起背包出发,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用青春和热血开荒种地。无论是北大荒还是鄱阳湖,都有年轻人谱写的青春之歌。现在,北大荒已经成了“北大仓”,鄱阳湖已经变成了共青城。

如今时代不同了,虽然有的年轻人贪图的是安逸,向往的是城里的舒适环境,但“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打起背包我就走”的年轻人还是大有人在。比如今天的“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他们有理想、有志向,想用知识和力量改变基层,这就是有志青年的选择。

“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踏着先辈的足迹,到基层和生产一线工作,奏响了新时代的一曲凯歌。他们大学毕业后,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号召,扎根基层、奋斗奉献,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当代高校毕业生的坚定信念、爱国情怀和使命担当。他们是新时代基层高校毕业生的优秀代表,是广大青年人才的杰出榜样,他们的事迹也因此而感动了无数人。他们放弃城里的安逸和优渥的条件,自愿到最艰苦的基层去,舍弃个人的“小家”,为了祖国的“大家”,他们把这种投身看成是青春无悔的选择。他们,值得收获群众的信任和感动。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是广大高校毕业生学习的榜样,有了榜样,广大高校毕业生就会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在推动实现民族复兴的征程中书写青春华章。

展开阅读全文

篇3:2024电视剧《最美逆行者》心得体会

全文共 429 字

+ 加入清单

亲爱的白衣天使:

你们好!

我是一名普通的小学生,虽然我们素不相识,可我们都是中国人!现在,有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正在向我们袭来!

当我们在温暖又舒服的家中过除夕时,你们却在与病毒做着生死的决战;当我们在欢天喜地过春节时,你们还在继续和病毒做着斗争。是你们在那没有硝烟的战场上默默的付出着,让我们这些普通的老百姓看到了希望。

当这个“恶魔”出现后,你们从一个小小的医生、护士变成了在一线奋战的勇士,手术室变成了你们的战场。全国的专家和医护人员都穿上了几十斤重的“战袍”,写下“战书”。开始了和病毒不分昼夜的抢夺着人们的性命。是你们不顾父母,爱人的劝阻,听不到自己孩子的哭喊声;不顾一切的奋战在前线,是你们的拼搏挽回了多少人的第二次生命。

你们成功的把自己变成了一名战士,用自己的生命维护着祖国和人民的安康。

我祝愿所有的人民战士都保护好自己,战争结束后,还是一样健健康康的站在自己亲人的面前,加油白衣天使!加油武汉!加油中国!

再次祝愿你们早日战胜“恶魔”,平安归来!加油!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教师师德师风学习心得体会2000字

全文共 1743 字

+ 加入清单

未来世界的竞争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主体——教师,肩负着光荣而神圣的历史使命。要培养造就二十一世纪高质量、高规格的人才,就必须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而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是教师的师德,教师的师德决定了教师的素质,教师的素质又决定了教育的质量。因此,加强师德建设工作是时代的需要,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队伍建设的总枢纽,也是搞好教育系统行风建设,决定教师队伍建设成败与否的关键。

当前,由于受市场经济的冲击,有悖师德的现象屡禁不止,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民教师良好的整体形象。例如:超度违规带生,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不公平地看待学生,功利主义思想严重,追逐短期效益,盲目地乱办班,乱收费等。

导致各种师德违规的现象因素很多,笔者在听了几天的报告后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造成:

一是教师教育理念陈旧,其理念还停留在应试教育的框框里,只注重学生的智育发展,忽视了学生人格培养,没有注意心灵的沟通,没有把真正的做人教育理解到位,落实到位。

二是教师缺乏良好的心理品质。教育学生需要良好的心理品质,心理品质的不健全轻者对学生恶语中伤,重者会对学生实施体罚。

三是在利益的驱使下急功近利,缺少爱心,不会关爱学生。屡禁不止的违规超度带生问题,就是在利益的驱动之下的产物。

四是教育评估机制,仍以应试成绩为核心,教师面对各方面的压力,延缓了师德建设的进程。师德形成决非一种表面的具体行为。任何一种师德表现都能折射出深层的东西,它包含着人才观、学生观、质量观、管理观、学习观、评价观等一系列相关理念在内的综合观念。一句话,有什么样的教育理念,就有什么样的师德表现。

面对新的情况,在推进素质教育,倡导更新教育理念的同时,怎样树立新时期的师德形象,已成为广大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我认为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调整教师心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要做好现在社会的教师,拥有一个良好的心态至关重要。在我们义乌这样一个物欲横流的社会环境背景下,教师的价值观显得尤为重要。任小艾老师说了,幸福是要自己心平气和的去体会的,我说,幸福是要靠自己感受的,就是说老师要知道满足,钱是永远都赚不完的。有了这么一个理念为基础的话,那么我们现在的超度带生问题,歧视学生问题,体罚等各种有碍于师德形象的问题都会得到根本好转。所以,在老师当中首先要解决价值观的问题,教师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做一个时常会感恩的人,学会满足,学会体验幸福,感受幸福。

二、转变教育理念,实施差异教育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发展的主体。教师面对的是学生的未来,而不是个人眼前的荣誉和利益,要立足于学生的成长。因此教书育人不可急功近利,需从大处着眼。部分教师受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习惯于只看眼前,不顾将来,以剥夺学生个性为代价换取教师的师道尊严,以牺牲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代价,过分苛求学生的成绩,换取暂时的高分。比如现在我们义乌的初中教育就存在这样的倾向。因为习惯了应试的学生,以后面对大学的开放式教学环境,不能适应,成绩会下降,还会不同程度的患上心理障碍。

众所周知,爱迪生七岁上学,因成绩差退学,爱因斯坦两岁说话,上学智力迟钝,德国诗人海涅是尽人皆知的后进生,普京上小学时学习成绩一塌糊涂,而现在成为力挽俄罗斯经济大滑坡的总统。事实表明,学习成绩与创造力无明显的联系。创造力有早晚,先后之分,越是有个性的人,创造力越突出,个性是创造的前提,把个性多样性作为一种有价值的东西,一种财富来加以接受,我们就不会按成绩把学生分为三六九等,我们眼中就会没有差生,只有差异。实施有差异的教育,实现有差异的发展。

三、以身示范,情感育人

搞教育不能搞一阵风式的形式主义,这也是一种不理智的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因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其阶段性,不能强求一致,无法整齐划一。而真正能够给学生以伟大启迪和深刻影响的往往是一些教育细节。现在的问题

学生很多,教师不能一时、一个模式、一种方法就能解决全体学生的诸多问题,一定要根据不同学生出现的不同问题有针对性的解决。要让学生喜欢老师,不训斥学生,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给予及时的表扬,真诚地赏识他们。我们的教师队伍中,绝大多数责任心都很强,然而,仅仅有责任心是不够的,变单纯的“责任”为丰富的“情感”,去面对学生之间出现的各种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法治人物颁奖礼观后感心得体会

全文共 716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共产党带领着全国人民一起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断努力。时代在不断的进步,每个时代都拥有着不同的特点,在新时代下“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而一成不变的法律法规不足以满足社会快速的发展。新时代会出现新问题和新挑战,所以,国家在实行法律法规的同时,还需要根据新时代的特点和实行原有法律时遇到的问题而不断地更新和完善。

家有家规,国有国法。家规是维护家庭和睦的基础,法律是国维持家长治久安的保障。所谓“依法治国”就是依照宪法和法律来治理国家,其根本目的是为了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王安石的《周公》中有这样一句话:“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因此,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要推动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不断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必须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

法律法规就像一把尺子,让党员干部日常的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始终坚持“打铁还是自身硬”的态度,要利用好法律法规这把尺子,正衣冠,拂尘埃,时刻鞭策自己,时刻警醒自己。党员干部拥有国家和人民群众的信任,这些信任应该让他们更清楚肩膀上责任的重量,不仅要做到执纪执法相统一,对执纪违纪,执法违法做到“零容忍”,廉洁执法从政,更要在政治立场上坚定立场头脑清醒、旗帜鲜明。坚定党的“四个信念”,坚决守牢自己的法律底线,在保持一颗公正的心的同时,还要懂得持之以恒。

同时,作为一名新时代青年,应该在工作中学习运用法律的思维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自身法律素养,将法律意识潜移默化到日常的思想和行为中,从而更加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在面对诱惑时坚定原则、捍卫法律底线。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八事变91周年观后感心得体会

全文共 1332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九·一八”事变91周年。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关东军炮轰中国东北军驻地沈阳北大营,发动了对我国东北的大规模武装进攻。由于国民党政府的不抵抗政策,东北三省大好河山风云失色,沦于敌手。自此,3000万东北人民陷于国破家亡的悲惨境地。但是,素有反侵略光荣传统的中国人民是不甘屈服的。“九·一八,九·一八,在那个悲惨的时候……”悲愤的歌声激励着爱国志士奔赴抗日救亡的战场,一支支抗日义勇军、游击队坚持战斗在白山黑水之间,最终汇入全民族抗战的洪流之中。

当历史度过__年之后,我们再来回顾这一段历史,可以得到许多重要的启示。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屡遭帝国主义侵略和欺侮。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但并未使中国摆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军阀割据,战乱频仍,国家贫弱,百姓遭殃。在日本侵略者野心毕露,民族面临危亡的历史关头,国民党卖国政府推行不抵抗主义,顽固地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把枪口对着中国人民打内战,围剿主张团结抗日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这是使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政策能够得逞的根本原因。我们今天纪念“九·一八”,就要牢记历史的教训,坚持立国之本,走好强国之路,巩固和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万众一心,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好,使我国自立、自强于世界民族之林有越来越雄厚的基础。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结成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战胜强敌,赢得民族解放的重要保证。从“九·一八”事变直至全面抗战的整个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武装力量始终战斗在抗击日本侵略军的前列。正是由于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抗战中砥柱中流,同全国人民一道浴血奋战,中华民族才得以洗雪历史上的奇耻大辱,第一次取得了近代以来反侵略战争的彻底胜利。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之后,经过40多年的艰难探索,终于找到一条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道路,使民族发展走上了康庄大道。我们今天纪念“九·一八”,就要牢记历史的经验,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团结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共同为实现振兴中华的目标而奋斗。

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使中国人民蒙受了巨大的牺牲,也给日本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那场罪恶的战争结束以来,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捐弃前嫌,积极恢复和发展中日两国的友好关系。日本人民和许多日本的有识之士,也为此做出了很大努力。中日之间在1972年实现了邦交正常化,两国关系史掀开新的一页,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发展。我们今天纪念“九·一八”,就要坚决维护并不断发展两国的友好关系。我们期望,经过双方坚持不懈的共同努力,中日两国人民会世世代代友好下去,并为维护亚洲和世界和平做出贡献。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不应该忘记“九·一八”这一个国耻日,不应该忘记近代史上许多类似的国耻日。在“七·一”讲话中提出,要坚持进行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进行近代史、现代史教育和国情教育,增强民族自尊、自信、自强的精神。今天我们纪念“九·一八”事变91周年,就是要通过重温这段国耻国难,激励全国人民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继承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使“自尊、自信、自强”的爱国主义精神深深扎根、发扬光大,成为推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胜利前进的巨大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故事里的中国第二季观后感心得体会

全文共 903 字

+ 加入清单

在生死较量中要敢于斗争,斗出中国精神气。伟大抗疫精神不仅诠释了中华民族的时代精神,而且是对我们取得抗疫成果的充分肯定,更是对在这场抗疫中牺牲烈士的崇高致敬和对遇难同胞的最深切怀念。这场突如其来的严重疫情,以生死时速考验着以马克思主义建党原则建立起来的新型政党,考验着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考验着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我们。在这场较量中,以“生死”对抗“生死”,一批批党员干部医务人员和志愿者义无反顾地投入战斗,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加入战斗。不仅在国内,还有一大批中国抗疫队伍主动参与到全球抗疫中,为世界贡献了中国力量。实践再次证明了:在这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再次带领英雄的中国人民通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再次取得了让世人刮目相看的成绩。重峦叠嶂,战斗如歌。有此伟大的政党和英雄的人民,展望未来,我们信心满满;无论挑战困难如何艰巨,我们都将始终勇往直前。以9191.4万名党员之引领,以__亿人民之聚力,以共和国之名义,深植伟大抗疫精神,面对任何斗争,我们都能斗出中国精神气!

在披荆斩棘中要敢于胜利,走出中国和平发展路。在斗争中敢于胜利不仅是发展的要求,更是人民的期待。尤其是在生死关头,除了胜利我们无路可走。因此,我们不能心存侥幸,更不能抱有幻想,只有迎难而上急流勇进,才有踏出大道一帆风顺。敢于胜利就是要坚定理想信念,心中有信仰做“压舱石”。始终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筑牢信仰之基,带领人民更加深植信仰。敢于胜利就是要能点亮光明灿烂的希望,要坚定不移地走好复兴路,共筑中国梦,肩负起民族复兴的重任。敢于胜利就是要凝聚起众志成城的力量,要坚定不移地不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让制度优势迸发出更宏伟的国家力量。“世界好,中国才能好;中国好,世界才更好。”中国始终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这既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内心愿望,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在世界发展的大潮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我们乘风破浪的“航向”,实现互利共赢是我们砥砺奋进的初衷。今日之中国早已与世界融为一体,未来之中国开放的大门将开得更大,也必将为世界发展作出更大贡献,与世界共创更美好未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八事变91周年观后感心得体会

全文共 1005 字

+ 加入清单

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爆发。自此,中华民族开启长达20__年的浴血奋战。大半个中国被践踏,3500多万同胞伤亡。一寸山河一寸血,不忘曾经烽烟起,心中长鸣警钟声。自强,自强!“九一八”事变_周年,勿忘国耻,捍卫和平!

“九一八”事变主要内容:

“九·一八”事变,又称奉天事变、柳条湖事件。是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在中国东北蓄意制造并发动的一场侵华战争,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开端。

1931年9月18日夜,在日本关东军安排下,铁道“守备队”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的南满铁路路轨(沙俄修建,后被日本所占),并栽赃嫁祸于中国军队。日军以此为借口,炮轰沈阳北大营,是为“九一八事变”。次日,日军侵占沈阳,又陆续侵占了东北三省。1932年2月,东北全境沦陷。此后,日本在中国东北建立了伪满洲国傀儡政权,开始了对东北人民长达20__年之久的奴役和殖民统治。

“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长期以来推行对华侵略扩张政策的必然的结果,也是企图把中国变为其独占的殖民地而采取的重要步骤。它同时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开始,揭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东方战场的序幕。

“九一八”事变的故事简介:

1931年9月18日夜,日军以其制造的“柳条湖事件”为借口,立即袭击了北大营火药库,守护火药库的众多中国士兵从睡梦中惊醒,来不及着装,便被射杀、屠戮。

驻北大营王以哲旅数逾万人,装备齐整,素有东北军模范旅之称,由于忍辱执行不抵抗的命令,却被日军铁路守备队第二大队500人一举将营地攻占,王旅仓惶溃退。进而日寇铁蹄踏进沈阳,日军第二十九联队仿佛进入无人之境,所有中国警察、宪兵都被缴械。

东北当局及辽宁省设于沈阳的党、政、军、财、教育等机关,兵工厂,飞机场,银行等全被侵占。辽宁省长臧式毅被俘,东北边防军代理司令、参谋长荣臻等微服逃走。日军攻占沈阳后,大肆抢掠公私财物。

据不完全统计,仅官方财产损失就达18亿元以上,损失飞机262架,各种炮3091门,机枪5864挺,步枪、手枪11万余支。日军在攻占沈阳的当天,还攻占了安奉、南满两铁路沿线的长春、营口、海城、辽阳、鞍山、铁岭、四平街、公主岭、安东、凤凰城、抚顺等20余座城市,略地千余里。

日军又继续扩大占领区,仅一星期,就侵占了辽、吉两省。

防空警报

9月18日被不少中国人认为是“国耻日”,而中国民间要求将9月18日订为国耻日的诉求也不时出现。沈阳从1995年始,每年在9月18日晚上鸣响防空警报

展开阅读全文

篇9:艾青诗选读后感中小学生心得体会

全文共 509 字

+ 加入清单

艾青诗选》这本书的封面,有着一副图:干旱的土地,一眼望去没有一点绿色,枯黄的树,生长杂乱的枝干,我知道当时的人谬的很辛苦,糟糕。

打开书,一股书香味扑鼻而来,带领着我进入书的世界。

这本书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我爱这土地》。这首诗创作于抗日战争初期。当时的人们生活在水深火热的世界里,在绝望中无力的嘶喊着,想为国家做点什么,却无能为力。而作者也是如此。

这篇诗的开头作者将自己比作一只鸟。鸟在这个生态环境中是渺小的,短暂的。鸟是辛勤的,它从出生的那一天起,它的使命就是得学会飞翔,围绕着这祖国飞翔,直到它死去的那一刻也要为祖国歌唱。但是在国家有危险的时候,它也要尽力为祖国歌唱。“嘶哑的喉咙”,让我们看到了一只饱受折磨的鸟,显然它已经唱不出优美的歌声,可是它仍在歌唱着,这是它用生命发出来声音,抒发了对土地义无反顾的执着和不放弃。

诗歌就在这样的基础下,进一步展开了对鸟儿歌唱的描述:土地,河流,风,黎明。它们都是遭受暴风雨的打击,悲愤满怀和奋力抗击的形象,与下文鸟儿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这只鸟儿在歌唱土地,河流,风,黎明时,将自己也与着土地融为一体,投身怀抱之中。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隐含了愿意为祖国献出生命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最美教师发布仪式心得体会观后感

全文共 1133 字

+ 加入清单

最美教师,美在心灵,最美教师,实至名归。

吕_老师,他的事迹我早已耳闻,未见其人时,便被他美好的品格所感动,而真正见到他,他的乐观、幽默让人动容,我原本以为,这样一个带有传奇色彩的老师身上一定有很多悲情的东西,但是从他身上,只看出对美好生活、教育事业和学生的热爱与希望。是啊,真正热爱教育的人又怎么会悲情,有的只是对这份事业的无限向往。而他对学生的无私和奉献更让我在台下数次红了眼眶。一个老师能够拯救一个学生,我们便可以称之为伟大,而吕老师拯救了千千万万的孩子,是我们身边最伟大的榜样。正如吕老师的专题题目——不能让任何一朵花在我的手中无声地枯萎,我们一定要学习这种精神,不能让任何孩子在我们手中误入歧途,要让他们在阳光下茁壮成长!

所以趁着我们风华正茂,趁着我们年轻,心中正燃烧着青春的火焰,一定要苦练基本功,掌握一套科学灵活而有效的教育教学技巧。当然,我们更需要修炼一颗充满着大爱的心,爱我们耕耘着的三尺讲台,爱我们有时可爱有时又可恨的学生。

徐_老师,是我们学校的一名老师,今年我有幸和她做了同事,看过她的视频,听过她的事迹,我为她而心疼,为她而感动,更加感觉身边有这么的“最美教师”而如此幸福!

一个人的成长,从心开始。做任何事,“有心”和“无心”千差万别。所有外境都是我们心灵建造的,所有外境,也会随着我们的心灵去改变。对教师而言,如果我们认为教书是很享受的事情,我们就会觉得每件事都很有意义,我们就会满怀激情去做。但是,如果只把教书看成一种职业,你要从中赚钱,获取生存,可能你就会特别计较,如果带着这种心态去工作,你可能就会度日如年。我们应该有自己做教育的“信仰”:教育在我们手上,我们要从中发现,除了挣钱,养家糊口之外更高的意义。这其实就是一种自我认识。

那么,一个教师的意义和价值,到底体现在哪呢?——是让学生的生命因你而动听。钱理群老师的一句话:“中小学教师工作的全部意义,就在于成为青少年学生回忆中美好而神圣的瞬间。”于漪老师也曾经说过她自己是:“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其实,那些优秀教师和被我们熟知的名师,一辈子都在不断地学习当中,正是因为学习,才让他们更加优秀,最终为我们熟悉。

教师的成长是对自身完整的不断追求。波斯纳提出了一个关于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所谓“经验”,就是经历和体验,所谓“反思”,就是隔一段时间,回头看看自己所经历的,这样更可能找到前进的方向。

这些最美教师他们为什么眼含热泪,因为他们对教育这片沃土爱的深沉,我们为什么为他们的所作所为、所感所想眼含热泪,因为我们明白,是前辈们对教育这片沃土的热爱,让国家的教育和未来越来越好。

感谢你们的坚持,我们一定要和你们一样,守护这片沃土,为国家的教育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电影《秀美人生》观后感心得体会

全文共 683 字

+ 加入清单

和平年代也有战争,我们现在面临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这场战争关乎贫困地区群众的幸福,关乎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在这场战争中,有无数的干部,远下基层,不辞辛劳,不畏艰苦,为了完成2020年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为了实现共同富裕的崇高理想,他们选择坚守在脱贫攻坚第一线。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自从2013年脱贫攻坚作为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重点任务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以来,历时六年,数以百万计的干部轮战在脱贫攻坚第一线,他们深入基层,不辞劳苦,怀着一腔热血,为贫困地区的百姓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岁月。在贫困地区,扶贫干部成为了村民的亲人,他们从四面八方而来,散落在中国各个贫困地区的土地上,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走村入户精准摸清动态信息,开展文娱活动丰富村民生活,宣讲党中央各项扶贫政策,带着贫困地区农民发展产业,帮助群众搬迁进城。自从有了扶贫干部这座桥梁,贫困地区的人民开始看到外面的世界,开始了解国家的政策,开始知道脱贫的路子,开始慢慢地动手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脱贫攻坚苦战六年,渐渐地开出了灿烂的花,结出了丰硕的果。

贫困不除,愧对历史,2020年是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年,我们肩负着决战脱贫攻坚的重任,也肩负着在这条路上倒下的扶贫英雄们未完成的理想。脱贫攻坚这条长征的路上凝聚了太多干部的鲜血和汗水,让我们铭记牺牲在脱贫攻坚路上的优秀干部,接过他们手中的旗帜,以他们为榜样,坚定理想、坚定信念,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甘于奉献,不达小康,誓不罢休。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青年大学习第十季第四期观后感心得体会

全文共 1037 字

+ 加入清单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穿过浓密的树林,唤醒了浙江常山县大桥头乡樟山村的黎明,村干部早早便带着我走访了解_各贫困低收入的农户情况。这个全乡贫困户最多、条件最艰苦的村,却让我迅速融入脱贫攻坚战斗中。在樟山村扶贫脱贫的日子里,有许许多多的小故事,让我回想起来仍然感动不已。

“姐姐,快来看看我的新家”

进村的路上,一辆破旧的自行车横在路中,一个小孩和一个老人正在整理枯柴。看到我们的车进来,小男孩立马把车拉到一边,怯生生地看着我们说了句“对不起”。这是我与村里低保户小南的第一次见面,有礼貌,便是我对这个小男孩的第一印象。在村干部的介绍下,我才知道,不远处山坡上那座破旧的泥瓦房便是这爷孙俩的家。这样一座年久失修、四处漏水的房子,连翻新价值都没有,怎么能住人?为解决小南的困境,我们迅速联系团县委、阳光志愿者协会等部门,协商帮助小南建造一座新房子。项目筹款、土地审批、落地开工到竣工,历时一年半,这座凝聚着无私关爱和共同努力的温暖之家终于完成。今年六一儿童节,我们带着慰问品庆祝爷孙俩搬进新家,“姐姐姐姐,你快来看看我的房间,好亮啊,还有新桌子新床……”小南开心的样子让我们都由衷欣慰。

“我想可以退出低保,留给更需要的人”

“小周,我这样有稳定收入了,明年想着可以退出低保了,到时候你帮忙留意一下,麻烦你们了。”工作落实后的段阿姨给我打来一个电话,听筒也掩饰不了段阿姨的喜悦。

段阿姨也是樟山村的村民,离异后无房,独自带着一个读初中的儿子,还要照顾家里近九十岁的双亲,县城村里两头跑,几乎没有完整时间工作。在了解这一情况后,我立即想到了村里的来料加工企业,工作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十分符合段阿姨的现状。与段阿姨一商量之后,我和村干部立即“牵线”,让双方能面对面交谈了解工作,解除了段阿姨不敢跨出家门的后顾之忧。找到工作后的段阿姨明显有了奔头,整个人的精气神都有了很大的变化,她还主动向周边的农户介绍来料加工,让更多赋闲在家的人都能参加工作。段阿姨的举动,不仅给思想贫困者树立了一个标杆,更为脱贫攻坚注入了精神动力,激励着更多的困难群众不等不靠地战斗在脱贫攻坚的战场上,走上自立自强的脱贫致富路。

扶贫不是一条简单的路,低收入农户家就是我们平时去得最多的地方。除了了解贫困户家庭各方面的基本情况外,我们也与贫困户建立起了感情,这感情中,有同情、有关爱、有鼓励……虽然我们身上的皮肤变黑变皱了,但肚子里的货变得更多了;虽然和家人的距离变远了,但和老百姓的距离更近了,这便是我们一路前行最有力的支撑。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绿野仙踪》读书笔记心得体会

全文共 471 字

+ 加入清单

你见过会说话的动物吗?你去过仙境般的小人国吗?你见到过变成星星的人类吗?如果你从没有看过童话书,那你就不一定会见过。

在安静的阅览室,我欣赏了一本我最喜爱的书《绿野仙踪》。

刚读到第一章,我就走进了书的海洋里,我随着小主人公多萝茜,一起卷进了这可怕的旋风中。眼前的一切都是模糊的,都是恐怖的,都是令人胆战心惊的。

最神奇的就是稻草人的故事,也许你们不会想到,一个普通的稻草人,竟然能够和多萝茜聊天。你们可能更不会想到,稻草人竟会像人一样有器官,有四肢,而且可以正常使用,唯一与人类的不同就是,它没有脑子。

最吓人的当属铁皮人的故事了。因为他被人切去了四肢,他会去找铁匠接上。就连头和肚子也是如此,真是难以想象他是怎样活下来的。

这本书真是让我懂得了不少:在困难面前,我们不能够退缩,而是勇敢地面对困难;在别人需要你帮助的时候,要伸出援助之手,这样就会结交新朋友。朋友多了路好走,这样一定会了解不少的;团结的力量无限大,越是在困难的时候,越要团结,这样才会胜利。

虽然还没有读完这本书,但我却被它深深吸引住了。即使已经下了课,但我还是久久不想从书海里出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教师师德师风学习心得体会2000字

全文共 1184 字

+ 加入清单

“老师,您用人类最崇高的感情--爱,播种春天,播种理想,播种力量……”“您的爱,太阳一般温暖,春风一般和煦,清泉一般甘甜。您的爱,比父爱更严峻,比母爱更细腻,比友爱更纯洁。您--老师的爱,天下最伟大,最高洁”……然而,近年来教师体罚学生、变相体罚、歧视、侮辱后进生等事件频频发生,试问咱们这一教师群体还有多少人能够配得上辛辛学子们如此崇高的赞美?作为一名教师如果不具备良的师德师风,如何以身作则,如何培养未来的花朵、国家的栋梁?通过本次师德师风建设的学习,我深深体会到了作为一名合格教师应具备的几点要求。

一、加强自身道德素养

作为一名优秀教师的首要条件是自身的师德素养,因此我校全体教师在贾玉明校长的组织下认真系统的学习了、、等法律法规,我校形成了团结勤奋、爱岗敬业的良好校风,我自己也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从思想到行为上严格烙守“德高为师,身正为范”的理念。,

, etc. under the organization of President Jia YumingIn laws and regulations, our school has formed a good school style of unity and diligence, and dedication. I am also in the future education and teaching.

二、热爱教育事业

教师的职业是神圣的,也是辛苦的。既然我们选择了这一职业,就要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我们不仅要严谨治学、积极进取、开拓创新,同时对学生要有“三心”,即爱心、耐心、细心。孩子的内心是天真无邪的,同时也是敏感脆弱的,我们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切忌语言过激,易怒易爆,尤其是在对待班上那些后进生,有时可能我们不经意的一句批评或是一个蔑视的眼神都有可能影响孩子今后的发展。因此我们一定要耐心,要细心。同时在生活上老师应多与学生沟通,多了解他们,多关心他们。近几年,农村留守儿童人数不断上涨,我们的关心更是必要的。我们应时时刻刻准备着做“一眼灌溉学生的泉水”……

三、不断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

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自己首先要有一桶水。在信息网络横飞的现代,学生能够通过各种途径获取知识。因此,作为教师要孜孜不倦的学习,要勤于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以便获取更多更广泛的知识,才能使这桶水变活,源源不断的供给学生,才能在学生心中竖起高大的形象,成为学生努力超越的典范,同时也能使教师的课堂教学更加游刃有余,丰富多彩。

转眼间已走过了四年的教育生涯,在这四年当中我们进行了校本培训、专业知识学习以及教师职业道德等教育法规的学习,我觉得自己在教育这一行业始终处在不断学习、不断的进步当中,非常感谢县领导能够给予我们这样的机会,同时我也希望在以后的教育生涯里继续学习各方面知识,不断提高自己,慢慢朝着优秀教师迈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故事里的中国第二季观后感心得体会

全文共 831 字

+ 加入清单

面对未知时诚实 谦逊的态度,团结协作 各展所长的劲头,终将帮助我们赢得这场与病毒的竞赛。

近日,广东省实验动物监测所的科研人员将表达出的新型冠状病毒N蛋白菌株,无偿提供给科研机构和医药公司。这一做法的价值是,科研人员无需重复合成病毒基因序列,不仅节约了宝贵的时间,还有助于相关诊断试剂产品研发。这是科研人员把论文写在防疫抗疫一线的缩影。

眼下科研与疫情正在赛跑。早一分钟查明病毒源头,搞清楚病毒的传播致病机理,能为下一步疫情防控抢出更多时间;找到准确快速的诊疗方法,能提高诊断的效率,分流病人,避免交叉感染;筛选潜在的治疗药物开展临床试验,能为病人送来希望……正因为如此,疫情暴发后,科技部当即启动了疫情防控应急科技攻关,部署了在病毒传播快速检测对症药物

疫苗研制等方面的科研工作。

如今,一批针对疫情防控急需短期内有望及时完成的申报项目优先获得支持,一些科研项目审批有了绿色通道,实验室成了疫情防控的特殊战场,与医护人员忙碌的救治一线相比,这里或许没有喧闹,但工作同样紧迫,每一秒都如金子一般珍贵,每一刻都承载着期望。

令人鼓舞的是,我们的科研工作已经取得一定进展:在短时间内快速地分离和鉴定新型冠状病毒,实现了全基因组测序,并在第一时间向国际社会共享;快速研制出了检测试剂盒,核酸诊断试剂已经全面投入应用:初步遴选了部分具有潜在的抗新型冠状病毒作用的药物,正在加紧推进进一步的疗效验证:分离出新型冠状病毒和病毒株,疫苗制备正在路上。

然而,由于本次肆虐的是一种全新的冠状病毒,人类对它的认识需要一个过程,无法马上揭开它的所有秘密。它的真正来源是什么,是否存在中间宿主等,仍然需要更多科学证据;如何制定更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法,依旧需要专家在临床中总结;初步遴选的治疗药物,还需到临床中进一步验证。这些都提示我们,与疫情赛跑,科研人员要有打硬仗的准备,敢于担当集中精力,全力投入攻关任务上来。面对未知时诚实谦逊的态度,团结协作

各展所长的劲头,终将帮助我们赢得这场与病毒的竞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2024《在一起》心得体会

全文共 770 字

+ 加入清单

2019年12月8日,新冠肺炎出现在我们的视线中,疫情由此爆发,没有硝烟的战争由此拉开序幕。

刚听到出现不明肺炎传染病时,大多数人对此不屑一顾,不以为然地认为,这不过是一场小打小闹,掀不起风浪,但出乎全部人意料的是,这却是一场不逊于17年前SARS的天灾。

2019年12月31日,武汉市卫健委正式发布通告,确定新冠肺炎的发病原因与食用野生动物相关。

2020年1月18日,84岁老院士钟南山教授身先士卒,义无反顾地前往一线。经过钟南山教授一夜未眠的奋斗,终于确定了肺炎人传人的特性。各级部门正式进入一级戒严,才得以使病情未更进一步的恶化。而与此同时,来自天南海北的医护人员毅然放弃了除夕夜与家人团聚的机会,从全国各地奔赴而来,为病情的控制献上自己的力量。他们是逆行的英雄,星夜奔赴,众志成城,与时间赛跑,担起守护社会安定的脊梁。

除夕之夜,全国各地人们沉浸在团圆的气氛中时,湖北,却是众生沉默。无数医护人员星夜不眠,奔波在战场;无数百姓守望家中,每一声长号声中,都在悲悼一个生灵的逝去。毅然执笔,寒夜寂寞,未敢忘国,一捧丹心,愿报华夏,纵然前方荆棘丛生,也愿提起手中笔,握紧心中刀,这无法阻挡我想要成为医生的愿望,未来,无论如何,我希望我在一线。

医生,这个职业,无疑是承载了无数荣光的,这些荣光的背后,无不是一次次奋战最前线的浴血得来的,每一丝荣光都需要医生用生命的代价去维护。

在前线的医生都在拼命和死神抢人,而我们每一个还未出现症状的人都应该保护好自己,尽量不出门,出门戴口罩,不要让新型肺炎继续传播,做到不信谣不传谣,这不单单是关乎个人的健康,还关乎着社会安定,国家安全。我们要众志成城,抗击肺炎。

武汉加油,祝愿武汉人民安然度过此关;中国加油,祝愿中国顺利度过此关!我们的心一直在一起,我们与你同在!武汉加油,等你赢了,我们一起吃一碗热干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心得体会

全文共 1569 字

+ 加入清单

作为一名大学生,如果毕业后想要直接就业的话,首先,必须要正确面对社会上的竞争压力,正确认识自我,客观地评价自己,学会主动去适应社会。不少人考虑“我想从事什么职业”、“我愿意干什么工作”,往往从主观因素去了解社会,而很少了解社会需求,很少能用“我能干什么”的眼光全面地审视一下自己,最终导致自己陷入择业期望值过高的误区,从而错过一些机会。在选择职业时,不能完全凭主观意志和愿望行事。如果个人的择业脱离了社会和市场需要,他将很难被社会接纳。只有把社会需要与个人的理想、抱负和志趣结合起来,才有成功的希望!

因此,我们应当给自己做出一个正确的评价,自我评价要全面、客观,既要看到长处的一面,又要看到短处的一面;既要对某一方面的特殊素质进行具体的评价,又要对其他各方面进行综合评价;既要考虑全面的整体因素,又要考虑到其中占主导地位的重点因素。

第一, 我们要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好自己的职业定位,具有针对性和方向性,深入了解自我,清楚自己的优劣势,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要抓住自己的特点,发挥自己的优势,尽量避开自己的不足,这样,就有可能使你在择业竞争中占据主动。

第二, 要根据自己的专业、技能、综合能力和社会用人单位的要求,确定自己的职业定位;另外,我们还要排除各种外界干扰,如果自己和用人单位彼此都很满意,就应该早做决断。尽快签订就业协议;少数人在择业中往往很没主见,人云亦云,别人觉得这个单位很好,他亦认为不错,别人说那个单位很差,他亦认为不行,患得患失,手忙脚乱,心里一片茫然,不知何去何从,从而错过机遇。

第三, 就业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往往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这就要求我们努力培养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勇敢地迎接选择未来生活的种种挑战。信心是成功的第一要诀。要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能够胜任工作,要发挥自己的优势,扬长避短,要给人感觉到,我是热爱生活、热爱事业的。

其次,大学生要与社会接轨。现代社会发展需要很多人才,社会需要决定着求职的环境。然而,现在,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是一个不争的现象,尤其是在金融危机的爆发下,且有可能越来越难的趋势。面对日益增长的就业人数,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如何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社会方面就业人数激增与就业市场达到超饱和状态的矛盾,高等学校专业调整滞后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毕业生择业期望与用人单位实际需求的矛盾等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就业。

第一, 虽然如此,但许多用人单位依旧招不到满意的大学生,这说明了“只有社会需要、市场需要,才是就业选择的方向。”职业的前途是与社会需要息息相关的,只有准确把握社会需要,紧跟时代发展步伐,选择的职业才有发展潜力,个人在职业方面的努力和投入才会增值,个人才能获得比较大的发展空间,自我发展才会有可靠的保障。

第二, 职业选择本身还是一种双向选择的过程,个人选择单位,单位选择个人。一个人在做职业选择时,还要考虑用人单位的需求,知道自己的优势在哪,这样才能跟单位配对成功。用人单位招聘时往往只是通过简历、面试等一些简单的方式来了解大学生,这时候,我们大学生就要充分做好准备,毕竟“机会总是垂青于有准备的人”,我们要向用人单位展示自己的特色,让他们了解“我就是你们的最好选择!”往往这些,可能从你的简历,你的面试,你的为人处事等等方面表现出来。

第三, 职业选择还要符合自己的实际。每个人的性格不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因此每个人要根据自己的实际和需求来选择职业。毕竟性格有时候会真正影响到你未来的职业道路,影响到你的工作热情与激情。

综上所述,我个人想,只要我们把个人选择与社会需要相结合,用理性的眼光来看待问题,在拥有实力的同时加倍努力,不断学习新事物,做到思路清晰,行动一致,找到一个理想的工作还是没有多大困难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2024河南秋季开学思政第一课观后感心得体会

全文共 873 字

+ 加入清单

秋风习习,金桂飘香。不知不觉,漫长的暑假,伴着渐弱的蝉鸣走远了,而我们则迎来了开学季。九月___日是开学第一天,这般特殊的日子,当然要和“老朋友”一起度过,他就是晚上八点准时播出的教育公益节目《思政第一课》。身为一名学生,我当然谨遵老师的嘱咐,早早就吃完晚饭,守在电视机前等待节目播出。

《思政第一课》几乎每年的主题都不一样,但不变的是主持人撒贝宁。在他幽默风趣的主持台风加持下,节目的生动有多了几分,相信很多如我一般的学生,都被吸引得挪不开眼。前面说到《思政第一课》是一档具有教育意义的公益节目,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它不仅排练了很多精彩节目,还会邀请各行各业,极具正能量的励志人物,让他们亲自讲述他们自身的传奇经历,让屏幕前的小观众在“故事”中,领悟人生道理,弘扬社会正能量。

《思政第一课》今年的主题是____,还邀请了时代楷模____,奥运健儿____,航天英雄____,这些可爱的人儿,都是值得我们尊敬与学习的榜样,在他们身上,我看见到了自强自律,自信自尊,以及坚韧不拔的好品质,而这些正是我所需要缺乏的,而当我亲耳听见他们讲述自己的故事时,更是坚定了一件事:他们便是我以后学习、生活的榜样。榜样,如同生活的风向标,榜样所带来的力量是无穷尽的,希望在他们身上,我能做好一个新时代少年应尽的责任,成长成参天大树,为家人遮风挡雨,也为祖国的建设事业出一份力。

其实,看着电视机上的他们,轻松说出曾经经历过的“苦难”,我不仅潸然泪下,到底需要多么强大的灵魂,才能轻轻松松讲这些伤疤一次又一次揭开?我想了很久,也许是内心怀揣远大理想,才能支撑他们一路的颠沛流离,而为了这个理想,他们甘愿付出十年如一日的训练,甘愿在充满荆棘的道路,奋力前进,只为有朝一日实现理想。作为一名学生,我们也应当心怀理想,以此为风向标,面对困难仍勇往直前,不轻易被击溃,有朝一日,我们也能拥抱光明的未来。

回来新中国成立的这些年,许许多多的前辈为了建设祖国前赴后继,作为社会主义接班人,我们就应该响应《思政第一课》的号召,用理想照亮未来,用理想照耀中国,让祖国大地绽放出无限风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党的指导思想学习心得

全文共 13694 字

+ 加入清单

党的指导思想是指导党的全部活动的科学理论体系,是进行党的思想建设、政治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的理论基础。党章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每一个争取入党的积极分子都要认真地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用先进理论来武装自己,使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有一个明显的提高,最终成为一个思想上清醒、政治上坚定,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合格的先进战士,争取早日加入党的行列。

一、没有先进的理论就不会有先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党的指导思想是指导我们党全部活动的理论体系,是指导党自身建设的理论基础。共产党是先进的工人阶级政党。工人阶级的先进性是党的先进性的阶级基础,党的先进性的决定性因素则是党有科学的理论作指导。19世纪中叶马克思、恩格斯在帮助创建世界上第一个共产党组织的时候,同时还有其它工人政党存在。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谈到:“共产党不是同其他工人政党相对立的特殊政党。他们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那么,共产党和其他工人政党之间有什么明显的区别?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共产党人同其他无产阶级政党不同的地方只是,一方面在无产者不同的民族的斗争中,共产党人强调和坚持整个无产阶级共同的不分民族的利益;另一方面,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所经历的各个发展阶段上,共产党人始终代表整个运动的利益。”“因此,在实践方面,共产党人是各国工人政党中最坚决的始终起推动作用的部分;在理论方面,他们胜过其余无产阶级的地方在于他们了解无产阶级运动的条件、进程和一般结果。”《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85页,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这里,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共产党以自己的先进性区别于其他工人政党,提出了党的先进性在实践上的体现和在理论方面的优势。这个理论优势就是“他们胜过其余无产阶级的地方在于他们了解无产阶级运动的条件、进程和一般结果”。共产党具有思想上的先进性和实践上的先进性,这和共产党的世界观分不开。

中国共产党是先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人在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相结合的长期历史过程中,诞生了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的历史阶段中,我们党要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首要任务就是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全党同志的头脑。

1.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作用

在人类历史上,大约从十五世纪起,开始了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在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过程中,充分暴露出私有制的残酷性。一方面,在近代科学技术进步的推动下,人类社会的劳动生产效率在逐渐提高;另一方面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残酷性、野蛮性、血腥性,充分地暴露了私有制的罪恶。当时一些先进的思想家提出了空想社会主义理论,他们设想有一个合理的社会制度,它既可以使社会生产力发展比较快,又可以使人们的生活比较美好。在那个美好的社会里,人们都能相亲相爱,过得非常幸福。当时的空想社会主义理论代表者——托马斯?莫尔、托马斯?康帕内拉,写了许多著作,如《太阳城》、《乌托邦》,憧憬未来的美好社会,揭露和控诉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罪恶。但是,由于空想社会主义理论没能正确把握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本质,没能正确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所以尽管这种理论在人类思想史上有很大的影响,但这种理论指导工人运动注定是要失败的。十九世纪初期,英、法三大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都曾经用各自所认为合适的方式来实验共产主义理想,来指导工人运动,最后无一例外地都失败了。

十九世纪早期工人运动的失败,促使工人阶级寻找新的指导理论。面对工人运动的失败,当时最重要的工人阶级政党组织之一——正义者同盟的部分成员找到马克思和恩格斯,请求他们来帮助重建工人阶级的政党。在马克思、恩格斯的指导下,世界上第一个工人阶级先进政党诞生了,这就是共产主义者同盟。共产主义者同盟正是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所诞生的先进的工人政党。从此以后,工人运动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蓬蓬勃勃地展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工人阶级的解放运动从理论到实践,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伟大胜利,谱写了人类历史的新篇章。1917年,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二次世界大战后,作为执政党的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又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进步。今天,我们中国共产党人正在从事的改革开放,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都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推进的伟大事业。总之,自从马克思主义理论诞生以后的150多年来,人类历史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世界进步的步伐大大地加快了。

2.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恩格斯在19世纪40年代创立的。马克思、恩格斯适应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需要,总结了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经验,批判地继承了人类历史上一切先进思想的优秀成果,创立了科学的理论——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它的基本原理是正确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马克思主义主要包括三个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每个组成部分内又包含具体学科和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党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将唯物论和辩证法运用于分析认识人类社会历史,创立了唯物史观,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思想方法论用于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来揭示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经济政治现象本质,以及资本主义矛盾运动规律,就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资产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发展规律、以及它必然灭亡这种历史趋势。

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础上,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揭示了工人阶级在资本主义社会当中的阶级地位、工人阶级所承担的历史使命,进一步剖析、认识工人阶级解放运动的条件、历史发展进程以及一般发展方向,为工人阶级解放运动指出正确的前进道路。这个部分构成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由这三个部分组成: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这三个部分合起来统称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这一理论是工人阶级解放运动强大思想武器。构成了完整的科学的理论体系。马克思、恩格斯毕生做了两件事。一件事是创立和宣传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第二件事情就是帮助工人阶级创建自己的政党,由工人阶级自己的政党来领导工人阶级的解放运动。150多年来的实践证明了,这一理论不断推动人类社会往前发展,它是共产党人的根本行动指南。世界各国工人运动正是在这一理论指导下蓬蓬勃勃开展起来,取得了一个又一个历史性的胜利。

3.列宁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新发展

19世纪末期20世纪之初,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发展成为垄断的资本主义,世界进入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列宁在新的时代和新的历史条件下,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俄国的具体实际和新的时代特征相结合,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从而把马克思主义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列宁主义是在新的时代和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

列宁运用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新情况和新特点,依据世界各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规律,创造性地提出“社会主义革命可以首先在一个国家或少数国家内取得胜利”的理论,解决了帝国主义时代无产阶级革命的一系列重大问题,领导伟大的十月革命取得胜利,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列宁主义是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经验的结晶,是20世纪人类思想史上的重大成果,是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马克思主义。

没有科学理论就不可能有先进政党的产生,也就没有工人运动的巨大胜利。列宁在创建俄国新型无产阶级政党时候,他首先指出:一个政党必须要强调理论的指导。列宁在创建俄国社会民主工党过程中,对当时俄国国内的机会主义派别提出的“马克思主义过时”、要用伯恩施坦的修正主义来指导工人运动的错误观点,毫不留情地进行了批判和揭露。

列宁指出,必须用先进理论来指导工人阶级,要把先进理论灌输到工人运动当中去。灌输论是我们党在实践当中宣传群众、武装群众,在党内加强党员思想教育所需要的一个重要思想理论观点。灌输论自列宁提出阐发以后,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今天,我们仍然需要坚持灌输论基本思想观点,坚持用先进的理论来武装我们的党员,提高全党的思想觉悟。灌输是非常重要的,问题在于怎样灌输。如果说用教条主义的思想观点,用强制的方法来进行灌输,会造成一部分党员和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排斥感和逆反心理,反而不利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党内的学习和传播。因此,我们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党的指导,但是又要防止教条主义的简单生硬的方法。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马克思主义是党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在指导工人运动中发挥出了巨大的作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各个国家不同实践相合,就会产生丰硕的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理论当它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被运用到俄国的时候,就产生了俄国的马克思主义,即列宁主义。列宁主义在整个世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尤其是对东方社会经济文化落后大国的人民进行革命斗争赢得自己的解放,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正如毛泽东所说的“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走俄国人的路,这就是我们的结论。”中国共产党人正是接受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把它运用于中国的革命实践,在中国土地上产生了我们自己的指导思想,即毛泽东思想。

1.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性表现之一就是理论的开放性和实践性。中国共产党在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自己革命的过程中,产生了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以独创性的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开创了独具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毛泽东思想也是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其内容十分丰富,它包含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包含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包含中国革命战争战略思想理论,包含军队建设的理论。毛泽东思想还有关于政策和策略思想理论,关于党的建设的理论,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等等。贯穿于毛泽东思想灵魂的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正是毛泽东思想始终坚持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来研究中国革命问题,来寻找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用马克思主义来指导自己,而不是把马克思主义当作一种教条来运用和坚持。这样才解决了中国的出路问题。经过革命斗争实践的检验,全党公认毛泽东思想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最后,在党的七大会议上,把它写进了党章,写在党的旗帜上,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毛泽东思想解决了中国历史上的重大问题——即中国的出路何在。在马克思主义传到中国来的时候,正是中华民族在黑暗当中摸索寻找出路的时候。从1840年起,鸦片战争失败。中华民族被推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中华民族遭受侵略、欺负和凌辱,面临着民族存亡的危险。中国出路何在?这是从1840年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之前,全民族都在探索的一个问题。马克思列宁主义传入中国以后,究竟怎样指导中国人民革命斗争呢?从一开始中国共产党党内就存在着两种思想方法:一种是教条主义的思想方法,以为照搬照抄就能解决中国革命的问题。另一种就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强调必须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的思想方法和中国的国情、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来形成适合中国国情的理论,来指导我们自己的行动。在中国共产党人长期革命斗争的实践探索中,我们一步一步地形成了自己的指导思想,即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指引中国共产党,指引中国人民取得了革命斗争的胜利。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使中国走向社会主义,从而使中华民族赢得了自己生存和发展的权利。

2.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党章指出,邓小平理论是我们党的行动指南之一。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全党在改革开放、建设社会主义实践当中的集体智慧的结晶,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我们党在领导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中,经历了十年的“文化大革命”。“文化大革命”结束时,我国经济几乎崩溃,人民的生活长期不能改善。这时摆在中国共产党人面前的重大问题是:中国的社会主义向哪里去?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总结建国以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实现了全党工作中心向经济建设的转移,实行改革开放,开创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

邓小平同志领导全党深刻地总结和反思中国共产党人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经验和教训,一方面充分肯定毛泽东思想的伟大历史作用、历史地位。一方面又实事求是地指出毛泽东同志的晚年错误,带领全党从“两个凡是”的教条主义思想框框当中解放出来,坚持毛泽东思想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同时,提出探索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十二大报告上提出改革开放,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二十多年来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我国的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有了明显提高,社会主义制度的物质基础更加坚实,中华民族实现现代化的步伐大大加快。这一切都是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所取得的伟大成绩。邓小平理论对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具有生死攸关的指导意义,实践证明,邓小平理论是我们必须要坚持的行动指南。党的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写到党的旗帜上,提出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邓小平理论内容十分丰富,是一个科学的完整的理论体系。贯穿邓小平理论始终的主题思想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贯穿邓小平理论始终的根本思想方法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邓小平理论具体内容有九个方面:

一是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道路问题。强调我们要走自己的路,不搞教条主义,不照搬外国的模式。而是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实践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努力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正是这条道路的正确选择,奠定了我们今天的改革开放取得辉煌成就的坚实基础。

二是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上,这个初级阶段至少是一百年的很长历史阶段。我们制定的一切方针政策都要从这个最大国情实际出发,不能超越阶段。这是通过很深的历史教训得来的一个正确思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为我们党推进事业发展奠定了很好的认识基础。

三是关于社会主义根本任务问题。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人民的共同富裕。”要实现人民共同富裕的根本价值取向,我们党的首要任务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上,社会主要矛盾是落后的社会生产同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之间的矛盾,我们党必须要把发展生产力摆在首位。发展是硬道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

四是关于社会主义发展动力问题。社会要向前发展,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改革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改革是革命,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不仅是经济体制改革,而且要搞国家政治体制的改革,要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要发展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要培养“四有”公民,以全民素质的提高来促进国家的建设。而这一切都要通过改革来提供动力,通过改革来解决在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当中所存在的体制性的矛盾和弊端。

五是关于社会主义建设外部条件问题。邓小平同志在八十年代初就深刻地指出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我们要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同时要充分利用和平与发展世界潮流给我们带来的有利时机,抓住机遇,发展自己,搞好国内的建设。这就需要实行对外开放,要扩大和平独立的外交,为现代化建设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

六是关于社会主义建设政治保证问题。要很好地推进社会主义事业,必须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这就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立国之本,也是改革开放的政治保证,是我们党的根本政治原则。

七是关于社会主义建设战略步骤问题。邓小平根据当时中国国情,提出社会主义建设要分三步走。我们的现代化是需要长期艰苦奋斗的,要从国情出发,它不可能是一步到位,只能是一步一步地推进。邓小平提出要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抓住时机,争取出现若干个发展速度比较快,效益又比较好的阶段,每隔几年上一个台阶。首先是解决温饱问题,在这基础上进入小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实现全面小康的基础上,再努力推进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的现代化。到建国一百年的时候,使中国赶上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跃入先进国家行列。

八是关于社会主义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问题。社会主义事业必须有先进政党来领导,这个领导力量就是工人阶级先锋队组织——中国共产党。在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中,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同时还要改善党的领导,以使党更好地适应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来更好地领导这个事业。要加强党的自身建设,邓小平强调了党风问题,强调了党和人民的密切联系问题,强调了要依靠人民来建设社会主义。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依靠力量上,邓小平同志明确地提出要依靠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依靠全体社会主义的劳动者,依靠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把一切积极力量、积极因素都调动起来,凝聚起来,共同推进社会主义事业。同时,还指出人民军队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保卫者和建设者,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力量。

九是关于祖国统一问题。我们要完成祖国统一的大业,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邓小平同志大胆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创造性构想。即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而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可以保留原来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按照这个原则来推进祖国的和平统一大业。在邓小平“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的指导下,我们已经实现了香港和澳门的回归,“一国两制”构想取得了辉煌成果。

邓小平理论这九个方面内容丰富,构成完整的体系,相互关联不可分割。我们在学习邓小平理论的时候,一定要把握其完整体系,把握其内在的理论逻辑。每一个要求入党的积极分子都要深刻掌握邓小平理论,用邓小平理论来指导我们的工作,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建设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我国改革开放事业不断向前推进,同时邓小平理论在实践中也在不断深化、丰富和发展。中国共产党人在20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面对世界格局的深刻变化,面对中国社会的深刻变化,形成了许多新的认识,在实践中把邓小平理论推向了前进,形成了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十六大党章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样是我们必须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贯彻的重要的科学理论。

第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它充分反映了当代世界和当代中国的深刻变化,对我们党和国家工作的新的要求,它充分反映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前进规律认识的深化,充分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对自身建设问题认识的深化。

第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我们党的历史方位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党从一个领导武装革命的党、夺取政权的党到成为一个长期执政的党。从在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党到走向在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在不断推进改革开放的实践基础上进一步深化认识中国社会发展规律、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出的。

第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题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具体可以展开为两大方面问题:一是进一步思考和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问题。二是进一步思考和回答了“执政党是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执政党”这个问题。

第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明确了党和国家工作检验的根本标准,即用“三个代表”来衡量、来检验,看我们的一切工作是不是真正做到了符合先进性的要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质是执政为民。用执政为民的根本价值标准、价值要求来衡量我们的工作,来检验我们思想,看一看各方面是不是真正体现了党的先进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指导我们党和国家在未来的改革和发展中的强大思想武器。

第五,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暨总结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必须使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不断与时俱进,保证党的全部工作始终符合实际和社会发展规律。进入新世纪以来,我们党面对中国社会发展前进中出现的复杂矛盾和问题,进一步提出了坚持科学发展观重大战略思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等。实践证明,只有不断实现党的理论的与时俱进,我们党才能找到实现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的正确道路和科学方法,不断地推动党的事业胜利前进。

三、坚持马克思主义,做一名自觉的先进战士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的科学的指导理论,而这个理论在实践中又是与时俱进的,它不是一成不变的教条主义。作一名自觉的先进战士,就要深刻地学习和把握这个理论,同时要在实践中深化认识、发展理论,这二者是辩证统一的。

1.坚持继承与创新的统一

第一,理论需要继承。马克思主义诞生到现在已经150多年了,世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马克思、恩格斯在当时具体情况下所作出的一些具体论述,有些可能已经不适应今天的情况了。但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还是我们必须坚持的。所以邓小平反复强调:老祖宗不能丢。我们要认真学习理论,深刻把握理论。我们党反复强调要用先进的理论武装党,只有坚持正确理论的武装,才能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在学习和继承理论的过程中,一定要牢牢地把握理论的精髓。邓小平同志说过,学习理论要“精”,要管用。所谓“精”,就是把握理论的根本思想方法。只有把握了精髓,掌握正确的思想方法,才能真正做到管用,所谓“管用”,就是用理论来指导我们分析新的情况,观察新的问题,寻找解决这些问题的新方法、新思路。

第二,在学习理论的基础上,要对理论有科学的认识,不要把理论当作教条。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思想方法,是用来指导我们分析问题,而不是用来束缚我们思想的。所以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不丢老祖宗,又要讲新话”。所谓讲新话,也就是要把理论推向前进,把理论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仅仅说继承,而不创新、不发展,就不可能真正做到继承。创新又不能丢掉其精髓,丢掉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思想观点和方法。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创新马克思主义结合起来,就必须正确把握继承和创新的辩证关系,在此基础上,提高我们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水平,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更好地指导我们的行动,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2.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艰辛探索和伟大实践的必然结论。在当代中国,在新世纪新阶段,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高举“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旗帜,就是真正高举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旗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指引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光辉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在四个方面下大工夫:

第一,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使全党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能否始终做到这一点,决定着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

第二,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开创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必须高度重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离开发展,坚持党的先进性、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实现民富国强都无从谈起。党的先进性是具体的历史的,必须放到推动当代中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中去考察,放到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奋斗中去考察,归根到底要看党在推动历史前进中的作用。

第三,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增添新的力量。最大多数人的利益和全社会、全民族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对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始终是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在我国社会深刻变革、党和国家事业快速发展的进程中,妥善处理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把一切积极因素充分调动和凝聚起来,至关重要。

第四,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以改革的精神推进党的建设,不断为党的肌体注入新的活力。高度重视和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是我们党从小到大,由弱到强,从挫折中奋起,在战胜困难中不断成熟的一大法宝。总结党86年的历史经验,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党的建设必须按照党的政治路线来进行,围绕党的中心任务来展开,朝着党的建设的总目标来加强,不断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四、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根据这个要求,党章总纲增写了关于科学发展观的表述,并明确提出,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1.科学发展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的重大战略思想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总结29年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功经验,吸取其他国家发展进程中的经验教训,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反映了我们党对发展问题的新认识,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对我们完成新世纪新阶段的历史任务具有重大意义。把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是确保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要求,是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客观需要,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

第一,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当代中国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第二,科学发展观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统揽全局的发展观。在党章总纲和条文部分的修改中,也都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比如,总纲关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修改的内容,都体现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再比如,条文部分关于党员、党的干部的要求和党的基层组织的基本任务的修改,都增写了学习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容。全党同志要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把全社会的发展积极性引导到科学发展上来,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

2.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内涵

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科学发展观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个当前的重大主题,回答了在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过程中,应当发展什么、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问题。这是在分析世界各国发展历史,特别是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基本经验的基础上,对社会主义发展规律认识的升华。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根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第一,发展就是要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就是要更好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坚实基础。发展是个历史范畴,是随着历史进程而变化的。把“发展”作为第一要义,表明了科学发展观根本的时代功能,凸显出在基本要素中处于首要地位和中心任务的是解决发展问题。也可以说,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遇到的诸种矛盾中,发展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这也表明,在当代中国社会前进的诸种要求中,发展是第一位的要求;在复兴中华民族的伟大征途中,发展是第一位的内在需要;在中国人民根本利益实现的艰难历程中,发展是第一位的重要手段。

第二,以人为本,就是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人民群众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动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的价值追求。把“以人为本”作为核心,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追求和根本动力的认识更为深刻、更为科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人的发展,创造物质财富也是为了人的发展;发展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发展的意义在于社会的不断进步和人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也就是全体人民能够在不断提高生产效率的基础上共享物质文化发展的成果,实现人自身的全面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体和根本动力是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是国家的主人。这就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于价值追求和根本动力的认识提高到了新的水平和境界。

第三,全面协调可持续,就是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基本要求,表明了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原则。发展包含着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等多方面因素,必须充分考虑发展要素空间上的全面性、系统结构上的协调性与时间上的可持续性。因此,把反映发展不同方面又相互联系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并列作为当代发展不可或缺的三种基本要求加以规定,正是科学发展观对传统发展观和西方发展观有效整合与超越的具体体现。

第四,统筹兼顾,就是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树立世界眼光,加强战略思维,善于从国际形势发展变化中把握发展机遇、应对风险挑战,营造良好国际环境。把“统筹兼顾”作为根本方法,表明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现实路径,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方法的认识。这具体包含三层含义:一是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一些重大关系,在以前强调“五个统筹”的基础上,新增加了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以及统筹各种利益关系,目的在于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二是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树立世界眼光,加强战略思维,善于从国际形势发展变化中把握发展机遇、应对风险挑战,营造良好国际环境。三是确立辩证思维,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着力推进,重点突破。由此可见,科学发展观所强调的统筹兼顾,已经不是某个局部、某个方面、某个环节的方法和策略,而是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的根本方法。这就使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方法的认识实现了新的飞跃。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核心、基本要求和根本方法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有机统一的,共同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新认识新成果。可以说,在当代中国,科学发展观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新理论成果,是今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针,为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新实践,就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我们要不断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并把认识成果转化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总之,认真学习、努力实践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这是全党每一个党员都要努力做到的。同样,每一个要求入党的积极分子,也必须用党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不断提高思想觉悟和政治素质,努力在实践中发挥自己的积极作用,为党的事业而真诚奋斗。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八事变91周年观后感心得体会

全文共 911 字

+ 加入清单

历史老人孤零零地守望着祖国岁月的变迁,当年的硝烟弥漫化作了今天的静默无言,他的臂膀依然坚强地背负着飞驶的火车,他的眼眸一直饱含着未干的血泪……

9月18日,这是一个令中华儿女痛彻心扉的日子。日本关东军炮轰东北军驻地沈阳北大营,发动了对我国东北的大规模武装进攻,策划并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由于国党政府的不抵抗政策,东北三省大好河山风云失色,沦于敌手。从此,3000万东北同胞在此后的14年中过着饱受侮辱的亡国奴生活。然而,对一个民族最严重的摧残不是摧残他的肉体,而是摧残他的文化,文化是一个民族惟一的根与魂。

今天,在和平年代的今天,我们能否清醒地坚守自己的文化家园?

三尺讲台是我们平凡而狭小的岗位,三尺讲台却是我们文化战场最广阔最坚定的阵地。我,就是这个阵地上又一位新的战士!毕业典礼上的那一幕,至今还深深地映在我的脑海里。面对鲜艳的五星红旗,我举起握紧的左拳庄严宣誓:“为教育事业奋斗终身!”言到此时,泪水夺眶而出。是对母校的眷恋,是对恩师的感激,是对同窗的不舍……但更多的是一种强烈的神圣感和使命感!“奋斗终身”就意味着一辈子吗?是的,就是一辈子!我很幸运,这一辈子的起点是在这里,在育才这片热土上!这里有我钦佩的前辈、师长,这里有优良的光荣传统,这里有一种朴实而伟大的精神,叫做奉献!这一个月的工作让初为人师的我尝到了苦头。身边的同事都把疲倦藏在微笑的背后,我还有什么理由说累呢?这一个月的工作让初上讲台的我尝到的甜头。夜深人静,一盏台灯,一个闹钟,一支钢笔……可是,孩子的一次漂亮作业,家长的一个感激电话就会让我精神百倍,困意全无。这就是一个新教师最真实,最朴素,最舒心的快乐!

耐得住寂寞的人生才是充实的人生!没有哪一个岗位能像教育这样聚集了全社会的关注与期待;没有哪一个工作能像教育这样深刻地影响着民族的未来;更没有哪一项事业能像教育事业这样清醒地坚守着文化家园。

又到“九一八”,再谈血泪史。纪念“九一八”是为了不忘国耻,是为了不忘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是为了坚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念。

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感动,总有一种精神催我们前行。历史老人依旧在前行,我们依旧需要努力,只是为了那段不容忘却的历史…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