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腊八粥是怎么来的(推荐20篇)

月20日,人们将迎来传统节日腊八节。从先秦起,腊八节都是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据说,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成道之日也在十二月初八,因此腊八也是佛教徒的节日,称为“佛成道节”。下面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了“腊八粥是怎么来的”,欢迎阅读与借鉴!

浏览

5369

作文

223

吃腊八粥

全文共 900 字

+ 加入清单

摘要:香甜可口的腊八粥,暖和温馨,给全家人平添了一种过年前的节日气氛。那时我只是觉得腊八粥好,而没有想得太多,直到之后离开了家,才越发感受到这其中承载着母亲太多的辛劳,太多对子女的美好祝愿。

农历十二月初八,民俗谓之腊八,是春节前的第一个节令,此后“年味”日渐浓郁起来。在民间,一直流传着腊月初八吃腊八粥的习俗。

关于腊八粥的来历有着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佛祖释迦牟尼出家修行,云游四海。有一天,他因饥饿和劳累昏倒在野外,被一放牧女童发现,女童急忙跑回家寻找食物。可她家境贫寒,缺衣少食。自己家种的杂粮都快吃光了,只剩下很少的几粒米。姑娘向来慷慨大方,乐于助人,她将每个粮袋子底下所剩无几的粮食搜罗在一起,加上一些自家种的果仁,用清泉水煮了一大碗粥,端到佛祖面前,一口一口地喂他。释迦牟尼吃了香喷喷的粥后,很快苏醒过来,并跑到附近的河中洗了澡,坐在菩提树下静思,终于在腊月初八这天悟道成佛。后来佛教信徒就在每年腊月初八煮粥供佛。所以,腊八粥又称佛粥。每到这一天,寺庙里的僧众将募化来的斋粮煮成稀饭,来供奉神佛,将佛粥供过之后,再分给穷人食用。后来,腊八粥流传开来,成为民间的一种习俗。南宋诗人陆游留下了这样的诗句:“今朝佛粥更相赠,更觉江村节物新。”腊八粥作为民间的吉祥食品相互赠送,寓意一年之末的大丰收以及来年风调雨顺,吉祥如意。

在我童年的记忆中,每年的腊月初八,母亲都会给全家人熬一锅香甜可口的腊八粥。那时的生活很清苦,没有太多的东西用于做粥的配料,可是母亲却总会想尽办法给我们做上热腾腾的腊八粥。母亲把事先煮熟的红豆、绿豆、花生和淘净的大米、小米、黏米、芝麻一起倒入大锅中,盖上锅盖,在灶里架好火。待开锅后,母亲隔一段时间用饭勺搅几下,防止粘锅,随着锅里咕嘟咕嘟冒起的泡泡,腊八粥的香味顿时溢满了整个土屋。

手捧着盛满香喷喷腊八粥的大碗,心里感觉幸福极了。急不可耐地吃上一口,甜甜的粘粘的滑滑的感觉让我爱不释手。香甜可口的腊八粥,暖和温馨,给全家人平添了一种过年前的节日气氛。那时我只是觉得腊八粥好吃,而没有想得太多,直到之后离开了家,才越发感受到这其中承载着母亲太多的辛劳,太多对子女的美好祝愿。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做腊八粥作文400字

全文共 800 字

+ 加入清单

腊八节,经常被称为“腊八”,古时候,人们在腊八节祭祀祖先和神灵,以祈求来年的丰收与吉祥。在我国的佛教中,这一天是其创始人释迦牟尼成道并创立佛教的日子,因此它还有另一种说法“佛成道节”。不论是古时还是当今,一提起腊八,人们第一个想到的肯定是腊八粥、腊八蒜。

奶奶和爷爷从来不会忘了这一天,一大早,天刚蒙蒙亮,新升的太阳犹如花朵被包裹在薄雾形成的花苞中,还未绽放。这时,两位老人便已经将这马上要做的事准备好了——红枣、小米、核桃、红豆,从我出生到现在,我们家的腊八粥中,这四样是必不可少的。身体还蜷缩在被窝中,但两只耳朵却已经被锅碗瓢盆的碰撞声所叫醒。侧耳倾听,便可以听到奶奶用她那粗糙、布满老茧的手在细细打磨着一颗颗金黄的种子。四周很安静,两只手在水中翻滚,可以听到一阵一阵的水波声,与戏水声截然不同,这种声音是很有规律的,这也是老一辈人的手艺啊;爷爷早已熟练,他将枣分为两类,一部分放在瓷碗中,另一部分放在案板上,前者都是外表光滑,由里向外透着大红,放在洁白如玉的瓷碗中,好似碗壁上开出了红花;后者则甚是不好,都是一些有虫眼、表皮粗糙的,便放在案板上等候处理。枣与物体碰撞的声音十分清脆,连续不断。爷爷岁年岁已高,但眼睛十分明亮,好枣坏枣看上几眼便分得出来。很快,这两种声音便戛然而止,接着再有声音,那边是大家该吃早饭了。

打开大灯,一碗碗热气腾腾的腊八粥此时已经摆在了桌子上,淡黄色的粥中,点缀着花生红豆,只是看上去,就让人食欲大增。大家就坐后便开始享受这古老而传统的腊八粥了,听说喝完以后整个人就再也不怕这严冬的寒意了。大家一边聊着,一边将这碗腊八粥细细品尝,我尝了一口,甜滋滋的,暖暖的,粥留到心中,我似乎能感受到它的.暖意,能感受到爷爷奶奶对我们的爱意……

俗话说“过了腊八就是年”,新年马上来了,要说新年是为新的一年增添色彩的话,那么腊八节,一个温暖的节日,便是为这茫茫冬日,增添了一抹暖意了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2:腊八粥的来历

全文共 523 字

+ 加入清单

每年的农历腊月初八是腊八节。这一天,老百姓最重要的活动就是吃腊八粥。腊八粥是用大米、红米、江米、黑米、核桃仁、杏仁、花生米、红豆、黄豆、莲子等,通宵熬煮而成。这样熬成的腊八粥,香甜可口,十里飘香。

腊(là)八节是农历(lì)腊月(十二月)初八,据(jù)说当年朱元璋(zhān?)在监牢(jiānláo)里受苦时,当时正是冬天,又冷又饿(è)的朱元璋竟然从监牢的老鼠洞(dòn?)里刨(páo)找出红豆、大米、红枣等七八种杂粮(zálián?)。朱元璋便把这些东西熬(áo)成了粥(zhōu),因那天正是腊月初八,朱元璋便把这锅杂粮粥命名为腊八粥,美美地享受了一顿(dùn)。后来朱元璋平定天下做了皇帝,为了纪念(jìniàn)在监牢中那个特殊(tèshū)的日子,于是他把这一天定为腊八节。

每年的农历腊月初八是腊八节。这一天,老百姓最重要的活动就是吃腊八粥。

腊八粥是用大米、红米、江米、黑米、核桃仁、杏仁、花生米、红豆、黄豆、莲子等,通宵熬煮而成。这样熬成的腊八粥,香甜可口,十里飘香。

除腊八粥外,还有腊八面等风味食品。它既可滋补身体,又是人们喜庆丰收的一种形式。

腊八节过后,白天一天比一天长,夜间一天比一天短。从这天开始,人们就等着过春节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3:传说七:腊八粥救了朱元璋的命

全文共 209 字

+ 加入清单

据说,明太祖朱元璋小时候家里很穷,便给一家财主放牛。有一天放牛归来时过一独木桥,牛一滑跌下了桥,将腿跌断。老财主气急败坏,便把他关进一间房子里不给饭吃。朱元璋饿得够呛,忽然发现屋里有一鼠洞,扒开一看,原来是老鼠的一个粮仓,里面有米、有豆,还有红枣。他把这些东西合在一起煮了一锅粥,吃起来十分香甜可口。后来朱元璋当了皇帝,又想起了这件事儿,便叫御厨熬了一锅各种粮豆混在一起的粥。吃的这一天正好是腊月初八,因此就叫腊八粥

展开阅读全文

篇4:腊八粥的来历

全文共 611 字

+ 加入清单

说到腊八粥大家必然会想到腊八节,腊八粥是腊八节必不可少的美食。

腊月是年岁之终,古代农闲的人们无事可干,便出去打猎。一是多弄些食物,以弥补粮食的不足,二是用打来的野兽祭祖敬神,祈福求寿,避灾迎祥。

腊八粥是一种在腊八节用由多种食材熬制的粥,还叫做七宝五味粥。最早的腊八粥是红小豆来煮,后经演变,加之地方特色,逐渐丰富多彩起来。腊月最重大的节日之一,是十二月初八,古代称为“腊日”,俗称“腊八节”。

从先秦起,腊八节都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据说,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因此腊八也是佛教徒的成佛之前曾经苦行多年,饿得骨瘦如柴,决定不再苦行,这时遇见一个牧女,送他乳糜食用,他吃了乳糜后,恢复了体力,便端坐在菩提树下入定,于12月8日成道,称为“佛成道节”。佛寺在这天举行诵经,并效法成道前牧女贡乳糜的传说故事,用香谷和果实做粥供佛。

腊八这一天有吃腊八粥的习俗。我国喝腊八粥的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开始于宋代。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到了清朝,喝腊八粥的风俗更是盛行。在宫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从宫女赐腊八粥,并向各个寺院发放米、果等供僧侣食用。在民间,家家户户也要做腊八粥,祭祀祖先;同时,合家团聚在一起食用,馈赠亲朋好友。腊月节,农历十二月,人们习惯称为“腊月”。据说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下令将每年十二月改称为“腊月”。而“腊”这一词到汉代才正式出现。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喝腊八粥

全文共 389 字

+ 加入清单

马上又要到腊八节了,每到这个时候我都想起自己小时候喝腊八粥的情景。

在我童年的记忆中,每年的腊月初八,母亲都会给全家人熬一锅香甜可口的腊八粥。那时的生活很清苦,没有太多的东西用于做粥的配料,可是母亲却总会想尽办法给我们做上热腾腾的腊八粥。母亲把事先煮熟的红豆、绿豆、花生和淘净的大米、小米、黏米、芝麻一起倒入大锅中,盖上锅盖,在灶里架好火。待开锅后,母亲隔一段时间用饭勺搅几下,防止粘锅,随着锅里咕嘟咕嘟冒起的泡泡,腊八粥的香味顿时溢满了整个土屋。

手捧着盛满香喷喷腊八粥的大碗,心里感觉幸福极了。急不可耐地吃上一口,甜甜的粘粘的滑滑的感觉让我爱不释手。香甜可口的腊八粥,暖和温馨,给全家人平添了一种过年前的节日气氛。那时我只是觉得腊八粥好吃,而没有想得太多,直到之后离开了家,才越发感受到这其中承载着母亲太多的辛劳,太多对子女的美好祝愿。

腊八喝腊八粥已经成为了千古不变的一种风俗。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喝腊八粥200字

全文共 256 字

+ 加入清单

每年腊月初八,奶奶都煮腊八粥,腊八粥里的东西可多啦!有桂圆、荔枝、小米、大米、糯米、芸豆、红豆、绿豆、花生、粟子、红枣等多种干果,粥煮好以后,一家人一起围在一起吃,喜欢吃甜的人,放点糖或蜂蜜。喜欢吃咸的人,放点碘盐,大家吃得津津有味。我妈妈吃得是最少的,奶奶就批评她说:“旧社会的人想吃都没得吃,那时候即使能吃煮腊八粥,也只有几种东西,而且清汤寡水,勺子丢在锅里丁冬响。”

一家人吃完腊八粥后,都夸奶奶做的好吃。我问奶奶腊八粥怎么做,先放什么?后放什么?怎么煮?奶奶神秘地说:“现在不告诉你,等你长大了再告诉你。”

展开阅读全文

篇7:腊八粥作文

全文共 1149 字

+ 加入清单

新年嘉庆,望着眼前那碗热气腾腾的腊八粥,不禁回想那段遥远而又美好的家乡时光。

小时候,我是待在乡下的爷爷奶奶家的。而爷爷奶奶的家则坐落在一个风景优美的小村庄里。山清水秀,民风更是淳朴。整个村儿都像是一家人一般,毫无芥蒂生分。各家互相扶持,谁家有难,都会拉上一把。对待孩子,也是一视同仁,可以说村里的孩子都是吃百家饭长大的。谁家有喜事,村里也会一同庆祝一番。

而像过年这种大事,自然更是热闹非凡。只见家家户户都张灯结彩,高挂红灯。有些家里已经布置好的,还去帮邻里乡亲打打下手。孩子们扎堆的聚在一起,穿着新衣,拿着鞭炮,嬉戏追逐,一张被冷风冻得通红的小脸笑成了一朵灿烂的花。路上随处可见互相拜年道吉的人们,好一派喜气洋洋的景象。然而最令人期待的却是夜晚。当夜色来袭,每家每户都亮起了灯,刹那间,灯火通明,温暖的橘红色灯光仿佛将这周身的黑暗都融化掉了,让人觉得温馨安宁。所有人都已在日暮时分吃过饭了,但此刻他们都不约而同地朝村口的空地走去。空地上不知何时摆满了桌椅碗筷。几位婶婶站在几只大桶旁边,笑眯眯地招呼着来人。打开大桶一看,却是满满的腊八粥。小孩儿是最馋的,迫不及待地捧着碗筷在一旁眼巴巴的望着,大大的眼睛湿漉漉的,看着甚是可怜。见此状况,几位婶婶一边捂着嘴偷笑,一边盛上一大碗腊八粥。还不等放凉,又心急火燎地喝上一大口,刚入口中,便感到一股滚烫,免不了伸出舌头像狗一样哈哈喘气,那龇牙咧嘴样子要多狼狈有多狼狈。几位婶婶却忍不住放声大笑起来,调侃道:“瞧那猴急样儿,也不知烫,跟赶着投胎一样。”一阵面红耳赤,却忍不住粥的诱惑,用勺子舀上一大勺,放在唇边吹了吹,便急忙忙地往嘴里送,不到一会儿,眼睛便睁的如铜铃一般,流光溢彩,随后又赶忙舀上好几勺,时不时摇头晃脑,含糊不清地嘟囔道:“好……好……嗯嗯……好……好……吃。”那贪食的小模样儿,甚是有趣,又引得大人一阵打趣。再看那腊八粥,全都是村里人自己种的东西做的,颗颗米粒晶莹剔透,红枣。桂圆。花生无一不浑圆饱满。不仅卖相好看,香气更是浓郁,萦绕在瓷碗上方的袅袅雾气带着来自腊八粥的浓香扑鼻而来,沉睡着的饿饿感像是被唤醒,叫嚣着要其吞之入腹,一勺下去,一股蜜甜在舌尖化开,直流入心底。此等魅力,怪不得令孩童如此眼馋。

等到吃饱喝足,孩子们一脸餍足的样子活像一只只在阳光下小憩的猫咪,一副慵倦的情态。此时的大人们也正把酒言欢,男人们高谈阔论,女人们谈论家常,上了岁数的老人聚坐在那棵百年菩提树下,安静仔细的`端详着一切,眼里是说不出的幸福与满足。

我追忆良久,终回现实。望着桌上那几只孤零零的碗。思索许久,终是下定决心,盛上几碗腊八粥,来到邻居门前,空荡的走廊里一片寂静,想要敲下去的手迟疑了,唉叹一声,又重回屋里。

或许,我们之间隔得并不是一道门,而是心罢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8:腊八粥作文300字

全文共 428 字

+ 加入清单

农历十二月初八,就是腊八节了,是春节前的第一个节令,此后“年味”日渐浓郁起来。在民间,一直流传着腊月初八吃腊八粥的`习俗。

在我童年的记忆中,每年的腊月初八,母亲都会给全家人熬一锅香甜可口的腊八粥。那时的生活虽然很清苦,没有太多的东西用于做粥的配料,可是母亲却总会想尽办法给我们做上热腾腾的腊八粥。母亲把事先将煮熟的红豆、绿豆、花生和淘净的大米、小米、黏米、芝麻一起倒入大锅中,盖上锅盖,在灶里架好火。待开锅后,母亲隔一段时间用饭勺搅几下,防止粘锅,随着锅里咕嘟咕嘟冒起的泡泡,腊八粥的香味顿时溢满了整个屋子里。

手捧着盛满香喷喷腊八粥的大碗,心里感觉幸福极了,我急不可耐地吃上一口,妈妈担心我烫到,于是不停地在唠叨,但我不管,因为腊八粥甜甜的粘粘的滑滑的感觉让我爱不释手。香甜可口的腊八粥,暖和温馨,给全家人平添了一种过年前的节日气氛。那时我只是觉得腊八粥好吃,而没有想得太多,直到之后离开了家,才越发感受到这其中承载着母亲太多的辛劳,太多对子女的美好祝愿。

展开阅读全文

篇9:腊八节短信送你腊八粥

全文共 547 字

+ 加入清单

1、腊八节,送你一碗“短腊八粥”,精选健康之米,幸福红豆,平安桂圆,快乐红枣,混加我的祝福制成,愿你节日快乐,天天开心!^o^

2、喝了腊八粥,心无旁骛无烦忧喝了腊八粥,事业爱情双丰收喝了腊八粥,佛祖保佑增高寿喝了腊八粥,幸福美满年年有,腊八节快乐!^o^

3、腊月初八临,腊八粥送到:如意大红枣,清新白莲子,剔透白木耳,温情相思豆,温暖香栗子,健康长生果。熬出腊八粥,甜蜜浓香送。腊八节快乐!^o^

4、腊八节到,送你腊八粥祖传秘方:一粒好运,二粒如意,三粒开心,四粒甜蜜,五粒健康,六粒顺利,七粒幸福,八粒永久。祖传秘方,授权使用,不得外传!^o^

5、寒冬我要用几许思念,几许心意,再加上平安幸福健康快乐的祝福,为你熬一碗美味腊八粥,愿你在新的一年里顺顺利利,吉祥如意!^o^

6、腊八送你八宝饭,成份:真心、思念、快乐、营养、温馨、幸福。配料:幸运米、开心果、美丽豆、发财枣。制造商:你的朋友,有效期:一生!^o^

7、以节日为引,以文字喻情,以幸福为愿,以笑容为礼,在腊八到来之际,送你一份真诚的祝福:希望你人生如腊八粥般丰富多彩,也像腊八粥一样永远甜蜜!^o^

8、送你一碗腊八粥!甜蜜枣+健康豆+开心莲子+欢喜果仁,再加幸福水,用快乐火慢熬一生一世!今天腊八喝了它,福寿安康永远笑哈哈!^o^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腊八节作文:甜甜的腊八粥

全文共 335 字

+ 加入清单

在我童年的记忆中,每年的腊月初八,母亲都会给全家人熬一锅香甜可口的腊八粥。那时的生活很清苦,没有太多的东西用于做粥的配料,可是母亲。总会想尽办法给我们做上热腾腾的腊八粥。母亲把事先煮熟的红豆、绿豆、花生和淘净的大米、小米、黏米、芝麻一起倒入大锅中,盖上锅盖,在灶里架好火。待开锅后,母亲隔一段时间用饭勺搅几下,防止粘锅,随着锅里咕嘟咕嘟冒起的泡泡,腊八粥的香味顿时溢满了整个土屋。

手捧着盛满香喷喷腊八粥的大碗,心里感觉幸福极了。急不可耐地吃上一口,甜甜的粘粘的滑滑的感觉让我爱不释手。香甜可口的腊八粥,暖和温馨,给全家人平添了一种过年前的节日气氛。那时我只是觉得腊八粥好吃,而没有想得太多,直到之后离开了家,才越发感受到这其中承载着母亲太多的辛劳,太多对子女的美好祝愿。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腊八节与腊八粥

全文共 516 字

+ 加入清单

每逢这一天,家家都要做腊八粥。到了清朝,喝腊八粥的风俗更是盛行。在宫廷,皇帝要向文武大臣赐腊八粥。在民间,家家户户也要做腊八粥,祭祀祖先;同时,合家团聚在一起食用,馈赠亲朋好友。

腊八粥也叫七宝五味粥,我国喝腊八粥的历史,已经有一千多年。最早开始于宋代。每逢腊八这一天,家家都要做腊八粥。到了清朝,喝腊八粥的风俗更是盛行。在宫廷,皇帝要向文武大臣赐腊八粥。在民间,家家户户也要做腊八粥,祭祀祖先;同时,合家团聚在一起食用,馈赠亲朋好友。

“腊八”还是佛教的盛大节日。以前各地佛寺作浴佛会,煮粥供佛。传说吃了以后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还可以增福增寿。所以人们把它叫做“佛粥”。南宋陆游诗云:“今朝佛粥更相馈,反觉江村节物新。”

中国各地腊八粥的花样很多,其中以北京的最为讲究,粥里有红枣、莲子……总计不下二十种。初七的晚上,就开始忙碌起来,洗米、泡果,在半夜时分开始煮,一直炖到第二天的清晨,腊八粥才算熬好了。你想,这样复杂能不好喝吗?讲究的人家,还要先将果子雕刻成各种花样,再放在锅中煮。腊八粥熬好之后,要先敬神祭祖。之后要赠送亲友,一定要在中午之前送出去。最后才是全家人食用。

一碗粥有这么多知识,中国真不愧是文明大国啊!我真自豪是中国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香喷喷的腊八粥

全文共 897 字

+ 加入清单

香甜可口的腊八粥,暖和温馨,给全家人平添了一种过年前的节日气氛。那时我只是觉得腊八粥好吃,而没有想得太多,直到之后离开了家,才越发感受到这其中承载着母亲太多的辛劳,太多对子女的美好祝愿。

农历十二月初八,民俗谓之腊八,是春节前的第一个节令,此后“年味”日渐浓郁起来。在民间,一直流传着腊月初八吃腊八粥的习俗。

关于腊八粥的来历有着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佛祖释迦牟尼出家修行,云游四海。有一天,他因饥饿和劳累昏倒在野外,被一放牧女童发现,女童急忙跑回家寻找食物。可她家境贫寒,缺衣少食。自己家种的杂粮都快吃光了,只剩下很少的几粒米。姑娘向来慷慨大方,乐于助人,她将每个粮袋子底下所剩无几的粮食搜罗在一起,加上一些自家种的果仁,用清泉水煮了一大碗粥,端到佛祖面前,一口一口地喂他。释迦牟尼吃了香喷喷的粥后,很快苏醒过来,并跑到附近的河中洗了澡,坐在菩提树下静思,终于在腊月初八这天悟道成佛。后来佛教信徒就在每年腊月初八煮粥供佛。所以,腊八粥又称佛粥。每到这一天,寺庙里的僧众将募化来的斋粮煮成稀饭,来供奉神佛,将佛粥供过之后,再分给穷人食用。后来,腊八粥流传开来,成为民间的一种习俗。南宋诗人陆游留下了这样的诗句:“今朝佛粥更相赠,更觉江村节物新。”腊八粥作为民间的吉祥食品相互赠送,寓意一年之末的大丰收以及来年风调雨顺,吉祥如意。

在我童年的记忆中,每年的腊月初八,母亲都会给全家人熬一锅香甜可口的腊八粥。那时的生活很清苦,没有太多的东西用于做粥的配料,可是母亲却总会想尽办法给我们做上热腾腾的腊八粥。母亲把事先煮熟的红豆、绿豆、花生和淘净的大米、小米、黏米、芝麻一起倒入大锅中,盖上锅盖,在灶里架好火。待开锅后,母亲隔一段时间用饭勺搅几下,防止粘锅,随着锅里咕嘟咕嘟冒起的泡泡,腊八粥的香味顿时溢满了整个土屋。

手捧着盛满香喷喷腊八粥的大碗,心里感觉幸福极了。急不可耐地吃上一口,甜甜的粘粘的滑滑的感觉让我爱不释手。香甜可口的腊八粥,暖和温馨,给全家人平添了一种过年前的节日气氛。那时我只是觉得腊八粥好吃,而没有想得太多,直到之后离开了家,才越发感受到这其中承载着母亲太多的辛劳,太多对子女的美好祝愿。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关于腊八粥的来历简介

全文共 1724 字

+ 加入清单

腊八粥是一种在腊八节用多种食材熬制的粥,也叫做七宝五味粥。吃腊八粥,用以庆祝丰收,一直流传至今。

农历十二月初八,中国汉族民间流传着吃“腊八粥”(有的地方是“腊八饭”)的风俗。在河南,腊八粥又称“大家饭”,是纪念民族英雄岳飞的一种节日食俗。

《燕京岁时记·腊八粥》:“腊八粥者,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红江豆、去皮枣泥等,开水煮熟,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红糖、琐琐葡萄,以作点染。”。腊八粥和腊八饭一样,是古代蜡祭的遗存。

《祀记·郊特牲》说蜡祭是“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腊八粥以八方食物合在一块,和米共煮一锅,是合聚万物、调和千灵之意。

把农历十二月称为“腊月”的原因:《祀记》上面解释:“蜡者,索也,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腊”与“蜡”相似,祭祀祖先称为“腊”,祭祀百神称为“蜡”。“腊”与“蜡”都是一种祭祀活动,而多在农历十二月进行,人们便把十二月称为腊月了。

腊月是年岁之终,古代农闲的人们无事可干,便出去打猎。一是多弄些食物,以弥补粮食的不足,二是用打来的野兽祭祖敬神,祈福求寿,避灾迎祥。

腊月里的民俗很多。十二月初八,用杂粮做成“腊八粥”。有的农民还要将“腊八粥”甩洒在门、篱笆、柴垛等上面,以祭祀五谷之神。十二月二十三,俗称“小年”,有的地区人们陈设香腊刀头和糖点果品敬供“灶神”等。其实,现在的人们大都不信奉“神灵”之类,这样做是沿袭古代的某些习俗,现在还有争抢老喜殇供品的习俗。

早在宋代,每逢十二月初八日,东京开封各大寺院都要送七宝五味粥,即“腊八粥”。宋代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载,十二月初八日,“诸大寺作浴佛会,并送七宝五味粥与门徒,谓之“腊八粥”。都人是日各家亦以果子杂料煮粥而食也”。又称“佛粥”。宋代大诗人陆游诗中说:“今朝佛粥更相馈,反觉江村节物新。”也说的是腊八送粥之事。

腊八粥不仅为僧侣享用,民间更是盛行。 元、明、清沿袭这一食俗,清代最为盛行。有诗云:“家家腊八煮双弓,榛子桃仁染色红。我喜娇儿逢览揆,长叨佛佑荫无穷。”周密《武林旧事》说:“八日,则寺院及人家用胡桃、松子、乳蕈、柿、栗之类作粥,谓之‘腊八粥’。”清人富察敦崇在《燕京岁时记·腊八粥》说:“腊八粥者,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红豆、去皮枣泥等,合水煮熟,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红糖、琐琐葡萄,以作点染。”,颇有京城特色。元人孙国敕作《燕都游览志》云:“十二月八日,赐百官粥,以米果杂成之。品多者为胜,此盖循宋时故事。”作为一种民间风俗,夏历十二月八日吃腊八粥,用以庆祝丰收,一直流传至今。

腊八节除祭祖敬神的活动外,人们还要逐疫。这项活动来源于古代的傩(古代驱鬼避疫的仪式)——史前时代的医疗方法之一,即驱鬼治疾。作为巫术活动的腊月击鼓驱疫之俗,今在湖南新化等地区仍有留存。

“释迦牟尼成道日”是佛教的盛大节日。解放以前各地佛寺作浴佛会,举行诵经,并效仿释迦牟尼成道前,牧女献乳糜的传说故事,用香谷、 果实等煮粥供佛,并将腊八粥赠送给门徒及善男信女们。据说有的寺院于腊月初八以前由僧人手持钵盂,沿街化缘,将收集来的米、栗、枣、果仁等材 料煮成腊八粥散发给穷人。传说吃了以后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 所以穷人把它叫做“佛粥”。南宋陆游诗云:“今朝佛粥更相馈, 反觉江村节物新。”据说杭州名刹天宁寺内有储藏剩饭的“栈饭楼”平时寺僧每日把剩饭晒干,积一年的余粮,到腊月初八煮成腊八粥分赠信徒,称为“福寿粥”“福德粥”意思是说吃了以后可以增福增寿。可见当时各寺僧爱惜粮食之美德。

宋朝吴自牧撰《梦粱录》卷六载:“八日,寺院谓之‘腊八’。大刹寺等俱设五味粥,名曰‘腊八粥’。”此时,腊八煮粥早已民间食俗,不过,当时帝王还以此来笼络众臣。《永乐大典》记述“是月八日,禅家谓之腊八日,煮经糟粥以供佛饭僧”。到了清代,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世宗将北京安定门内国子监以东的府邸改为雍和宫,每逢腊八日,在宫内万福阁等处,用锅煮腊八粥并请来喇嘛僧人诵经,然后将粥分给各王宫大臣,品尝食用以度节日。《光绪顺天府志》又云:“每岁腊月八日,雍和官熬粥,定制,派大臣监视,盖供上膳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腊八粥的来历

全文共 1452 字

+ 加入清单

腊八粥,吃不完,吃了腊八粥便丰收”。农历腊月初八,是我国民间的传统节日——“腊八节”。关中一带到了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煮上一锅“腊八粥”,美餐一顿。不光大人、娃娃吃,还要给牲口、鸡狗喂一些,在门上、墙上、树上抹一些,图个吉利。

“腊八节”吃“腊八粥”的风俗,由来已久,自从人类进入农业社会后就开始兴起。古时的“腊”是祭祀的意思,远在商周时代,我国就有连天地、神灵、祖先一起祭祀的习惯,把这种综合祭祀,叫做“合祭”。这种祭祀,表达了古代人一种朴素的、善良的心理活动,意思是说:一年到头了,能得到丰农足食,该感谢神灵啊!于是就选择腊月初八这一天,煮上—锅“腊八粥”,借以祭奠神灵,庆祝丰收,预祝来年的更大丰收。这就形成了腊八节吃腊八粥的风俗。腊八节在传承过程中,又有一个传说,说是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在腊月初八这一天,吃了放羊姑娘用苹果糯米团子煮的粥,在菩提树下得道成佛。后世信佛的人,每到腊月初八这天,就念经吃粥,这样就给腊八节增添了宗教色彩。不管怎么说,人们吃腊八粥,都是以庆祝丰收为内容的。

“腊八粥”确实能体现出农业大丰收,因为它是用各种米(江米、黄米、白米、高梁米等),各种豆(大豆、云豆、豇豆等),各种干果(大枣、栗子、杏仁、花生、核桃、桂元肉等)和豆腐、肉类混合成的一种粥,这种粥集中地反映出了农业大丰收的成果。关中一带及附近一些地区的群众,都十分重视“腊八节”。但县与县、乡与乡、村与村之间,又各有不同的讲究。富平县的农家,这一天喜欢酿酒,名曰“腊脚”;长安县的古风俗,这一天要煮肉糜,抛洒在花木之上,谓之“不歇枝”;乾县、礼泉一带,讲究腊八节要给老人送粥,女儿家要请新女婿吃粥;凤翔一带则是用黄米和八种豆子,加上油盐做一顿腊八焖饭;铜川地区的农村,在这天还流传着为幼男幼女剃头理发的习惯。凡此种种,自有不同情趣。

腊月初八,我国人民有吃腊八粥习俗。据说腊八粥传自印度。佛教的创始者释迦牟尼本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净饭王的儿子,他见众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折磨,又不满当时婆罗门的神权统治,舍弃王位,出家修道。初无收获,后经六年苦行,于腊月八日,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在这六年苦行中,每日仅食一麻一米。后人不忘他所受的苦难,于每年腊月初八吃粥以做纪念。“腊八”就成了“佛祖成道纪念日”。

“腊八”是佛教的盛大节日。解放以前各地佛寺作浴佛会,举行诵经,并效仿释迦牟尼成道前,牧女献乳糜的传说故事,用香谷、果实等煮粥供佛,称“腊八粥”。并将腊八粥赠送给门徒及善男信女们,以后便在民间相沿成俗。据说有的寺院于腊月初八以前由僧人手持钵盂,沿街化缘,将收集来的米、栗、枣、果仁等材料煮成腊八粥散发给穷人。传说吃了以后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所以穷人把它叫做“佛粥”。南宋陆游诗云:“今朝佛粥更相馈,反觉江村节物新。”据说杭州名刹天宁寺内有储藏剩饭的“栈饭楼”平时寺僧每日把剩饭晒干,积一年的余粮,到腊月初八煮成腊八粥分赠信徒,称为“福寿粥”“福德粥”意思是说吃了以后可以增福增寿。可见当时各寺僧爱惜粮食之美德。

腊八粥在古时是用红小豆、糯米煮成,后来材料逐渐增多。南宋人周密著《武林旧事》说:“用胡桃、松子、乳蕈、柿蕈、柿栗之类做粥,谓之‘腊八粥’”。至今我国江南、东北、西北广大地区人民仍保留着吃腊八粥的习俗,广东地区已不多见。所用材料各有不同,多用糯米、红豆、枣子、栗子、花生、白果、莲子、百合等煮成甜粥。也有加入桂圆、龙眼肉、蜜饯等同煮的。冬季吃一碗热气腾腾的腊八粥,既可口有营养,确实能增福增寿。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腊八粥

全文共 254 字

+ 加入清单

腊八粥也叫“七宝五味粥”。我国喝腊八粥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开始于宋代。每逢腊八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做腊八粥,祭祀祖先;同时,合家团聚在一起食用,或者馈赠亲朋好友。中国各地腊八粥,花样繁多,品种各不相同。其中以北京的最为讲究,掺在白米中的物品很多,如红枣、莲子、核桃、栗子、杏仁、松仁、桂圆、榛子、葡萄、白果、菱角、青丝、玫瑰、红豆、花生,等等,总计不下20种。人们在腊月初七的晚上,就开始忙碌起来,洗米、泡果、剥皮、去核、精拣,然后在半夜时分开始煮,再用微火炖,一直炖到第二天的清晨,腊八粥才算熬好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腊八粥作文

全文共 663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农历十二月初八,俗称“腊八”。一岁之末为“腊”,“腊者,接也”,寓意着新旧交替,又有“腊者同猎”之意。人们会在这时用猎物祭祀神灵祖先,祈求丰收吉祥、福气绵延之意。

传统佳节传承千年,很多习俗都随着时节流逝而渐渐失却了,文明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使得佳节增添了新的元素,但一脉相承的传统文化中最本源的部分终得以流传和保留。

所以这天,几乎所有人家都要吃上一顿腊八粥以示重视和欢庆。当然,我家也不例外。

从小到大,我吃过很多类型的腊八粥,有勾芡粉勾的极多以使粥浓稠的早点店里的八宝粥,有米类放的多的汤色灰白的粥,有红豆类居多的汤色深红的粥等等,我却始终觉得家中熬的粥最是好吃。

在家当姑娘时,腊八粥的掌厨者是已故去的姥姥和我亲爱的老爹,间或是外面的早点铺子。初结婚时,便换与老肖,后来便都是婆婆了。每至腊八前好久,婆婆便开始戴着花镜挑那麦,豆,芝麻等谷物,挑出那模样好看,颗粒饱满的备用,并提前一天便把粥米泡好。

我是赖床的人且不擅长做饭,婆婆也心疼我们工作辛苦,很少用我帮忙。故而每个腊八的早晨,我都是在睡梦中被香甜的粥香唤醒的,今年也不例外。

天还未亮,婆婆就已在厨房忙活,火上坐着的锅里,米已开花,豆已爆裂,花生已脱了皮,红枣已裂开嘴,所有的食材温顺地在锅里咕嘟咕嘟炸裂着,散发着诱人的香味。

婆婆不断的用勺子搅拌着粥,又仔细听着侧卧中甜甜宝贝的动静,我则在卧室忙着收拾也听着外面她们的动静。锅中腊八粥渐稠,心中暖暖爱渐浓。

腊八粥的甜香里,氤氲着家的味道,酝酿着春节的喜乐。小孩大人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年,慢慢,慢慢地近了,近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腊八粥的来历

全文共 692 字

+ 加入清单

腊月初八,我国人民有吃腊八粥习俗。据说腊八粥传自印度。

佛教的创始者释迦牟尼本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净饭王的儿子,他见众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折磨,又不满当时婆罗门的神权统治,舍弃王位,出家修道。初无收获,后经六年苦行,于腊月八日,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在这六年苦行中,每日仅食一麻一米。后人不忘他所受的苦难,于每年腊月初八吃粥以做纪念。“腊八”就成了“佛祖成道纪念日”。“腊八”是佛教的盛大节日。解放以前各地佛寺作浴佛会,举行诵经,并效仿释迦牟尼成道前,牧女献乳糜的传说故事,用香谷、果实等煮粥供佛,称“腊八粥”。并将腊八粥赠送给门徒及善男信女们,以后便在民间相沿成俗。据说有的寺院于腊月初八以前由僧人手持钵盂,沿街化缘,将收集来的米、栗、枣、果仁等材料煮成腊八粥散发给穷人。传说吃了以后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 所以穷人把它叫做“佛粥”。南宋陆游诗云:“今朝佛粥更相馈,反觉江村节物新。”据说杭州名刹天宁寺内有储藏剩饭的“栈饭楼”平时寺僧每日把剩饭晒干,积一年的余粮,到腊月初八煮成 腊八粥分赠信徒,称为“福寿粥”“福德粥”意思是说吃了以后可以增福增寿。可见当时各寺僧爱惜粮食之美德。

腊八粥在古时是用红小豆、糯米煮成,后来材料逐渐增多。南宋人周密著《武林旧事》说:“用胡桃、松子、乳蕈、柿蕈、柿栗 之类做粥,谓之‘腊八粥’”。至今我国江南、东北、西北广大地区人民仍保留着吃腊八粥的习俗,广东地区已不多见。所用材料各有不同,多用糯米、红豆、枣子、栗子、花生、白果、莲子百合等煮成甜粥。也有加入桂圆、龙眼肉、蜜饯等同煮的。冬季吃一碗热气腾腾的腊八粥,既可口有营养,确实能增福增寿。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小学生满分作文:奶奶的腊八粥

全文共 797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农历的腊月初八,是要喝腊八粥的。

腊八粥是一种很讲究的食品。我国喝腊八粥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开始于宋代。家 家户户都要制作。传说有的寺院于腊月初八以前由僧人手持钵盂,沿街化缘,将收集来的米、栗、枣、果仁等材料煮成腊八粥散发给穷人。传说吃了以后可以得到佛 祖的保佑,所以也有穷人把它叫做“佛粥”。怪不得这种粥材料五花八门,十分好吃了!

前一天,奶奶就为这顿粥忙活起来。用凉水泡起了黄米、黑豆、红枣、花生等谷物。光看着就让人联想到了美味。

清晨一早,奶奶就用木材点起火炉,架起大祸,加好了水,轻轻放进了准备好的谷物,锅中马上变成了五彩世界,花花绿绿的,散发着微微的清香。奶奶用大勺柔 柔的搅和了一下,锅中马上就翻腾了起来。奶奶满意的盖上锅盖,去看电视去了,可是我依旧对这十分感兴趣,细细的等待着,我现在终于懂了奶奶用木炭的道理, 木炭染出的火柔柔的,轻轻的烘托着锅底,如此做出的粥才会更加香甜可口。木炭一点点向下延伸,我便把它往前推一下,那条坚实的木头为了我们的一顿美味,变 成了灰烬。

过了一个多小时,锅盖沿冒出了白气,锅中也发出了咕咚咕咚的声音,我兴奋的大喊,奶奶走来拍拍我的脑袋,“等等,就来了,你这个小馋猫!”

她揭开锅盖,里面的水几乎消失待尽了,缠和在一起的米粒间不时有一个个小气泡,仿佛一个个喷发的火山。膨大的红枣们漂浮在上面,像一群可爱的胖娃娃。我和奶奶的脸上都露出了笑容,“好了!”话音未落,我就捧出了碗筷,叫唤起了家人们。

一家人围坐在一桌,每个人前面都是一碗火红的腊八粥,我迫不及待的吃了一口,哇!这粥米糯糯的,十分可口!还透着一丝滑爽,仿佛吃亲亲果冻时的浅唱。诱人的红枣更是香甜美味……

一碗粥下肚,整个人都暖融融了,冬日的寒冷一扫而光。神话故事说:“腊八粥既可口有营养,还能增福增寿。”

唉,如果天天都是腊八节该多好,如果天天都能吃到腊八粥该多好!

[小学满分作文:奶奶的腊八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最美味的腊八粥

全文共 691 字

+ 加入清单

刚放学回到家,家里就开饭了,我赶紧放下书包跑去洗手,一想到妈妈拿手的红烧肉我就口水都快要流下来了,洗完手我赶紧跑向饭桌。

“什么?今天喝粥?”我望着每人面前的一碗粥,不满地嚷道。抬眼看看平时一样讨厌喝粥的爸爸,想找到同盟,一齐“反抗”,没想到爸爸这次却不反抗,正津津有味地大口大口地吃着。再看看妈妈、爷爷,他们也都吃得乐呵呵的。这是怎么啦?爷爷看我在发愣,便放下碗,饶有意味地吟诵道:“今朝佛粥更相馈,反觉江村节物新。孩子,这粥是宝啊,不可浪费!”我还没回过神儿,妈妈义开口了:“早(枣)下力(栗)气,来年丰收。孩子,这粥有营养,吃吧!吃了腊八枣,背起书包往家跑。别呆了,快吃呀!”

“哦……”似乎这粥还有什么深意!我刚捧起碗,爸爸一阵狼吞虎咽,一碗粥已吃完了。他放下碗,大声喊道:“过了腊八,不怕啦!”看着奇怪的大人们,我也学着他们的样子,“大吃大喝”了起来。真是奇怪,一阵猛喝之后,原本冰凉的手变得暖和起来了。

边吃边听他们聊着,我才慢慢明白过来:原来今天是十二月初八,传说佛祖释迦牟尼成佛前进山修行,十二月初八这天因饥饿劳累栽倒路旁,被一牧羊女发现,用大米粥救活,后来大彻大悟,得道成佛。腊八这一天有喝腊八粥的习俗,掺在白米中的五谷杂粮总计不下20种,吃了以后可以增福增寿,故又称“福寿粥”。

原来,这看似普通的一碗粥有这么深刻的意义,在家乡,腊八粥熬好后,先要敬神祭祖,然后再赠送亲友,一定要在中午之前送出去,最后才是全家人食用。吃剩的腊八粥,保存着吃了几天还有剩下,却是好兆头,取其“年年有余”的意思。

原来腊八粥还有这么多的含义,我算是长见识了。今天是腊八节,你们都喝腊八粥了吗?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腊八粥作文

全文共 962 字

+ 加入清单

每当到了一年一度的腊八节,人还在上班,心已经惶惶地回家了。记不清已经多少年没吃腊八粥了,在外面尝遍了天下美味,腊八节还是想吃妈妈做的腊八粥。

我们家乡的腊八粥,就是将稍微浸过水的玉米,在村口的石碾子上碾成半颗粒状,用簸箕簸出玉米皮,筛去面粉和小颗粒,再配以胡萝卜、菠菜、豆腐、臊子肉、葱、姜、蒜之类佐料,经过一夜的忙碌,一大锅扑鼻的腊八饭香,就在我儿时的睡梦中飘荡起了。

然而,那时加工腊八豆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全村就那一个石碾子,还要用生产队的毛驴拉。腊月初五,冒着刺骨的严寒收拾好石碾子,毛驴蒙上眼,一声“驾”,就开始碾腊八豆了。全村人争先恐后地排好队,一家接一家地加工,晚上还点上煤油灯干。腊月时光,大人们要做点小本生意挣过年钱。这排队等候的苦差事,就落到我们这些馋嘴的小孩子身上,大家双手揣在袖子里,哈着热气跺着脚,不时地向前挪动自己的袋子或盆子,人群不时爆发一阵欢笑。快轮到自己了,赶紧捎话让父母来,那一刻不知有多激动。

初七晚上,妈妈是最忙的。淘菜、泡豆、切肉、炒豆腐,案板剁得当当响,锅灶上烟熏火燎。已经钻到被窝的我闻到悠悠的肉香,顿时馋得叫起来了,妈妈夹来一块刚出锅的肉,火急火燎地吃下去,一直香到梦里头。

睡意朦胧间,妈妈端来第一碗美味可口的腊八粥,立刻爬在炕头,一碗又一碗,狼吞虎咽地吃起来,直到不能再吃为止。

早饭时间,东家大姐、西家大婶笑语盈盈地端来自家的腊八粥,父母连忙放下碗,说着感激的话儿找碗盆盛,又说说笑笑地送她们出门,迎来送往中洋溢着乡里乡亲间相濡以沫的关爱。妈妈也将我们家的腊八粥一碗接一碗地端送给街坊邻居。于是,街上来来往往的行人中,多了包着头巾、端着腊八粥的大婶大妈。腊八粥氤氲的热气也温暖了那个天寒地冻的清晨。

一大锅腊八粥要吃好几天,天太冷了也不会坏,早晚吃腊八粥,中午还吃腊八面,父母赶年集回来,生把火也能吃上一顿省事的好饭。

多少年过去了,腊八节家乡人还是喜欢做腊八粥吃。如今做腊八粥没那么辛苦,街上有卖的腊八豆,都是经过剥皮机精心加工的,口感相当不错,菜肴也相当丰富。腊八节早上,依然互相端送着热气腾腾的腊八粥,继续着这一传统的人文关怀。每年的腊八节,妈妈都能吃到各种口味的腊八粥。为她高兴的同时,也感到自己在外面铸就人生的精彩,却日渐淡出浓浓的乡情、乡韵了。

——好想吃一碗家乡的腊八粥。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