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一个让我感动的故事(精彩20篇)

下面是由开学吧网整理的以我和李白为主线的作文范文,希望对你有帮助。

浏览

2086

作文

101

让我感动的故事作文750字

全文共 752 字

+ 加入清单

生活中一些小事也会令人们感动

我家楼下住着一位聋哑人。一个周六的傍晚吃过饭,爸妈出去了,我做完作业在沙发上看电视。突然听到“咚咚咚”的敲门声,我原以为是爸妈回来了,朝防盗门的猫眼看去,“咦!这是谁啊?”我自言自语地说。过了一会儿,我才想起来,这不是楼下的聋哑叔叔吗?我立即把门打开。聋哑叔叔先用手比划,再时不时嘴里发出“啊啊”的声音。我听了半天也不知道他要说什么?他好像看出我没明白他的意思,很着急。他挠了挠头皮,接着从裤包里拿出一串钥匙递给我。我先不以为然地想:我的钥匙在这儿,爸妈的钥匙在他们身上,反正这不可能是我家的,何况这大晚上我一个小孩子在家挺害怕的。然后,我向他挥挥手,他转身刚离开我马上把门给关上。隔着门,我又听见他在敲邻居家的门。

大概过了一个小时左右,爸妈回来了。一家人坐在沙发看电视,爸爸随手摸了摸身上“啊”地叫了声,妈妈说:“一惊一咋地干嘛?”爸爸大声地说道:“我的钥匙不见了。”这时我才恍然大悟,原来那真是我家的钥匙,他还在一家一家地寻找钥匙的主人哪。爸爸听我说完,马上拉起我的手跑到聋哑叔叔家去,刚到他家,就看到他无精打采地坐在门口等钥匙的主人前来认领。爸爸走过去,很有礼貌地对他打手姿势说道:“大哥,不好意思,能让我看下那串钥匙吗?”他随即掏出钥匙递给我爸爸看,爸爸一拿过钥匙高兴地边比划边说:“大哥,真是谢谢你,这正是我掉的钥匙。”聋哑叔叔似乎听明白了爸爸的话,精神也很好了。爸爸对聋哑叔叔说:“其实你明天交给物管,让人来认领,何必这么辛苦挨家挨户地问呢?”他从包里拿出一个小本子和笔写道:我怕钥匙的主人急啊!

这时我的眼眶湿润了,想到一个聋哑人不会说话,也听不见别人说话,但也可以做出这么让人感动的事。

其实生活中还有很多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感人小故事

[让我感动的故事作文750字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感动故事:不会再有一个人爱我如生命

全文共 1221 字

+ 加入清单

不会再有一个人爱我如生命

我想这个世界上除了他不会再有有一个人爱我如生命,可惜他已经离我而去了。我只能在记忆中回味他曾给我的爱,用文字表达我对他的思念,愿他在另一个世界能够幸福快乐。

当我看到一向精神饱满的他虚弱地躺在病床上时,我很想时光能够倒流,倒回那恐怖的一刻之前,哪怕只有几秒钟,也能让我有机会阻止那一刻的到来。可是,时光无情,我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一切的发生,在他那温暖的怀抱中陷入黑暗,直至清醒……

他睁开眼看到我站在床边,上上下下看了我好几次,才微笑着说:“还好你妈妈硬是在出门前给你戴上了‘风火庆会’,才让你躲过这一劫。”我很想对他说,我宁愿安然无恙的人是他,躺在病床上的人是我,但是我无法对眼前如释重负的他说出这样的话。我的脑海中突然想起危险发生的那一刻,当那辆失控的车从侧面撞向他停在路边的车时,他的第一反应是紧紧地抱住坐在副驾驶上的我,猛烈的撞击,破碎的车窗玻璃,还有他紧紧的拥抱,是我坠入黑暗之前最后的记忆。当我从黑暗中挣扎着清醒过来的时候,耳边的安静让我以为那不过是一场梦,直到妈妈红着眼睛带我走进他的病房,我才知道这一切都是真的。

我忽然不敢面对眼前这个爱我如生命的男人,如果不是我撒娇要他带我出门玩,如果我没有硬要他在那里停车陪我买东西,如果我早一点拉他下车,或许这一切就不会发生了。也许是看出了我的愧疚,他笑着对我说这次是因祸得福了,之前工作这么辛苦,现在可以光明正大地放假休息了。可是我知道他的工作正好了进展到一个关键阶段,现在耽误了工作进度就等于之前的努力都白费了,心里更加难过了。他立即转移话题,给我讲笑话,直到把我逗笑了才累极睡去。

我一直以为死亡离我很遥远,那应该是几十年后的事情。但是经历那惊险的一刻后,我才知道生死只在一线。我以为所有爱我的人都会一直陪着我,永远都不会离开我。可是现在我才知道他们随时都有可能离我而去,尤其是爱我如生命的他。我很庆幸这次意外没有夺走他,还有机会看到他微笑,听他说不好笑的笑话,然后假装很好笑地哈哈大笑让他安心。

我以为只要躲过这一劫,就能否极泰来。可是他的伤太严重了,撑了几个月后还是累得闭上了眼睛,再也没有睁开。我没有哭,因为他对我说的最后一句话就是要我快乐地活着,连他的份一起活下去,所以我不能让他担心,但是我没有办法笑着送他离开,只能在心里默默地流泪,祈祷他一路好走。

距离那一天已经过了一年了,他也离开我大半年了,我在人前依旧开朗,唯有独处时才敢表露心中的悲伤。除了他,大概不会再有一个人爱我如生命了吧。我会永远爱他,一辈子想念这个全心全意为我付出的男人——我的爸爸,愿下辈子还能做他的女儿,换我照顾他、保护他,爱他如生命。

1.身边的感动600字优秀作文

2.身边的感动作文五篇

3.身边的感动作文600字三篇

4.初三身边的感动作文600字

5.优秀作文800字:身边的感动

6.初中作文600字:身边的感动

7.我身边的感动初中作文600字

8.身边的感动演讲稿

9.身边的感动作文精选

展开阅读全文

篇2:令人感动的故事

全文共 415 字

+ 加入清单

那是一个星期五,雨在猛泄的下着,我因为不听父母的劝告,没有带伞,我只能干巴巴的等着父母的出现。

突然我看到了一个跟我一样没带伞的同学我刚想问他家住在哪,谁知她说了一句妈妈你来了!原来是这位同学的妈妈来了,好不容易有个伴又走了,我满心的苦水只能往肚子里咽。

喂你在干吗,我寻声望去,原来是我的同桌,这不用你管。我漫不经心的说。并故意向四周望。没带伞把,同桌关心的问。这也不用你管。我送你回家吧什么你送我回家?我疑惑不解,同桌微微点头,我还是有疑虑,同桌说你走不走,我慌乱中回了一句走,走呀!在路上我以感到不下雨了,往头上一看是一片深红,而同桌那片却只有一小片部分罩着她,我把伞往那边推了推,同桌把伞让了让,雨还在下这而我的心却像一股暖流流进了我的心里。

我到了家门口,看着同桌拿着伞默然走了。我想起了平日里跟她勾心斗角心里很不是滋味,我惭愧的低下了头。抬头看见同桌已经走远了。

感动在心里沉淀,让感动在沉淀中升华,让沉淀的感动渲染世界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感动我的老师故事

全文共 1175 字

+ 加入清单

活着不痛快,死又死不了,简直是个人渣”.

忽然想起这句话,五年前教我英语的一个老师说过的话.忘记是对谁说的,不过这句话着实引起大家的公愤.我还清楚的记得那次英语期末成绩为95分,刚好过及格线. 平均分好像是91分左右.从年级平均分第一到第五,班主任受了批评,期末班会的时候,他却没有多提此事,尽管他知道这是我们故意考出来的成绩,因为全班人没有一人把英语卷子做完.不过大家后来也是真的后悔了,因为这次成绩的变动,班主任被调到初中部去.换了一个新的班主任,那个引起大家公愤的英语老师.我记得后来的一年里,一直和他斗的很厉害,不光学校的活动没人参加,连成绩也故意考坏,没有任何人带头这些事,却一致的可怕.就这样一直持续到毕业,虽然高考成绩平均分我们是第一,但是在毕业典礼后,我们班只是静静的分开,跟别的班级哭诉离别相比,显得格外冷漠.

大一暑假回家后的同学聚会里,大家无意间提到了英语老师,峡说他病了,因为妻子和女儿在外地工作,所以发病的时候差点就去了,幸运的是还没进家门,在楼底被邻居发现并送到医院.那辆曾让同学扎破轮胎的小摩托也就在他倒下的时候摔坏了.一时间,原本热闹的场地,一下安静起来.峡继续说着学校发给英语老师的奖励金,他分给了班上贫穷的学生,说那是大家辛苦高考的成果,他不能自己用………..

后来聚会提前结束,大家一起去了医院,才知道他已经出院回家休息了.第二天,大家不约而同的回到那个记忆里的学校.在那里我们找到了英语老师,他老了很多,因为身体的原因,改带了较为轻松的初中特长班.还记得当他听到我们五十多来人一起喊:”老师您好!”的时候,惊奇回头望见我们的眼睛睁得很圆,眼泪就那样落了下来,大家一一上前向他鞠躬…………

在会议室里等待老师下课的时候,校长知晓我们的到来,和我们聊了起来.我们从特优班到普通班再到后来高考时的优异成绩,他一直不能想通的问题在我们的讲诉下有了答案.

当初上学的时候,大家之间相互竞争,没有真正的友谊存在.正因为是特优班,被老师们期于厚望.却不知在这样厚望下的生存,活着很累,渴望痛快享受自己青春时代的我们在听到英语老师说出的话时,深深的憎恶起来………

到后来的普通班时,不在厚望中生存的我们,虽然没有太多语言,可是心却在渐渐变化,因为同样对英语老师的憎恶,让大家在很多事情上做出一样的举动.这样生活在一起的两年里,那些没有显露表面的情感,却是用再怎么丰富的语言也无法表述的.或许在无意间,大家已经成为一家人的感觉慢慢成形.毕业典礼分开时的不是冷漠,而是大家相信还会再次相聚.眼泪是离别的证明,我们不要眼泪,要无言的快乐.

这场学生与老师的战争,就这样结束了,现在我们每暑假期间和老师相聚一次,聊着自己的人生变化和生活中的趣事~~~~~~~~~~~

当一切都可以看开时,往往也是没有什么可以失去的时候,时间冲淡往事,留下美好的未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感人的故事感动的事情

全文共 382 字

+ 加入清单

记得在二 年级的一天,我们去领红领巾,但是连着几天都是下雨,所以我们就一拖再拖的,终于在放学之前,老师通知我们看情况有可能去领红领巾,请穿校服。但是我和我 的表姐却把意思理解错了,于是第二天就我和我的表姐没穿校服,老师就对我们说“我现在借手机给你们打给你们的妈妈,如果他们不能及时赶到学校的话,那你们 两个就要留级了,”当时我们听了差点哭了,我们赶紧打电话给我们的妈妈,我们的妈妈答应了,过了一会,全班都去做早操了,就我们在班上等妈妈,终于我们的 妈妈来了,我们用最快的速度换完衣服,激动的对妈妈说“谢谢你能及时赶到,不然的话我们就要留级了,”妈妈说“只要是关于你学习的事,我不管是风雨交加, 我都会及时赶到的,”当时我听了就投进妈妈的怀里,幸福极了!!!突然老师来了叫我们赶紧走吧,我们告别了妈妈,就出发领红领巾了。

啊!今天还好有妈妈在,不然的话我可要怎么办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5:2024感动中国候选人王定国与工农红军西路军的故事

全文共 529 字

+ 加入清单

王定国,原名王乙香,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谢觉哉的夫人。王定国是一个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她19岁参加红军,经历了三过雪山草地的艰苦长征。1936年底随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征战甘肃河西走廊,在永昌不幸被俘,厉尽磨难和艰辛后,在党组织的营救下脱险,后被送到党中央设在兰州的八路军办事处,并留在办事处工作,1937年和谢觉哉同志在兰州八路军办事处结婚。是迄今仍健在的走过二万五千里长征的为数不多的女红军之一,也是2006感动中国人物中的唯一女红军。

王定国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经受了严峻的考验。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央人民政府内务部机要秘书,最高人民法院党委办副主任等职。1964年谢觉哉当选全国政协副主席后,调任谢觉哉秘书。离休后的王定国积极投入社会活动,1984年参与创建了中国文物学会, 任副会长。1987年任中国长城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1990年任中国干部教育协会常务副主席。之后任司法部顾问、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副主任等,王定国积极投入挽救失足青少年的工作,由于她的出色工作成绩,被中央机关党委评为优秀党员和“全国关心下一代先进个人”。晚年的王定国足迹遍布全国各地,成为著名的社会活动家。著有《留在昨天的情思》、《后乐先忧斯世事•我的回忆》、《定国文存》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感动我的故事

全文共 557 字

+ 加入清单

我曾听过一个故事,非常使我感动

工地上,一个男人正用力扛着一包水泥,向施工地点走去。

“铃…”电话声响起,男人用乌黑的脏手揩掉额头的汗水,从沾满白灰的裤子口袋里取出一款老式的翻盖手机,按了一下早已被磨掉漆的接听键。

“喂?”

“喂,爸,是我,小华。”

“小华啊,什么事,你说。”男人脸上绽放出笑容。

儿子小华一直是他的希望,他活下去的意义。

“爸,我开学就初三了,老师说我们即将初三,看我成绩好推荐我去补课。”“补课啊!?”男人心中一黯。春节补课才交了398。“交多少?”

“1400……老师说,这补习老师非常好!”

男人脸色阴沉,用力咬了咬牙,“行,只要你好好学习,交多少都行,大不了爸爸去借钱!”

“谢谢爸爸!”

电话挂断,男人的双眼空洞了,连头顶上落下一块砖,工友们大喊“躲开”都没听到。

砖块狠狠打在男人头上,男人直挺挺的倒了下去。

“老海!”工友们上去搀扶起他,看着他头上血如泉涌。

包工头缓缓踱步过来“老海,还能干吗?不能就回去吧。”

男人想到儿子的补习费,挣开工友的搀扶,把脏污的汗衫简陋的包扎好头,又扛起了那包水泥。儿子拿着钱,屁颠屁颠地奔向了网吧,兴奋的对着前台网管说,我充888块Q币。

心里想着“我有了火麒麟看谁还打的过我,哈哈哈!”

可怜的父亲,以为孩子是要补习,为了给他交费甚至自己的伤,真不知道那位孩子是怎么想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7:令我感动的故事作文500字

全文共 541 字

+ 加入清单

我妈妈有着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一张樱桃般的小嘴,一头的长发。因为在家太操心了。都有好几根白发了。我的妈妈很爱我。

还记得二年级的一个晚上,我吃了根冰棍,结果没一会儿就开始发起了高烧。这可把妈妈急坏了,妈妈立刻给我倒了一杯药让我喝,还倒了一盆热水,把洗脸的毛巾放到水里泡了一下,又拿起来弄干,敷到我的头上。当我退烧以后,妈妈才松了一口气。

还有一次中午,我去上学时没有下雨,但妈妈说她看过天气预报要下雨。而我却一边穿鞋,一边心不在焉地说:“天气这么好我才不带!”说完就去上学了。晚上放学时,天上黑沉沉的,又打雷又闪电,怎么下雨了呢?早知道就听妈妈的话带上伞了,这下该怎么办?突然,我看见了妈妈的身影,妈妈撑着一把伞走了过来,但只有一把伞,这把伞还有点小。妈妈又说:“来得太急了,只拿了一把伞。”说着,又把伞递给了我,我的眼睛马上流下了眼泪。

三年级考试时因为自己太马虎了,数学只考了85分,我感觉心都要碎了,我想起来妈妈说过一定要考好。放学了,我背起书包拿着卷子慢慢地往家里走去。到了家门口我门都不敢开,妈妈这时开了门说:“我知道你回来了,考试考得怎么样了?”我小声地回答道:“85!”没想到妈妈并没有发脾气,只是微笑着说:“下次一定要考好!”我会心地点了点头。

我非常幸福,因为妈妈很爱我!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关于名人的感动故事

全文共 1364 字

+ 加入清单

大卫.贝克汉姆是英格兰著名的足球运动员,但在大卫.贝克汉姆他小时候,却想做一名越野跑车队的选手。贝克汉姆的家人,倒是十分支持,全家人省吃俭用,给他交清了所有的费用。

贝克汉姆加入车队后不久,就迎来了一次机遇,著名的Essex越野跑大赛将在四个月后拉开序幕。但是遗憾的是,知道这个消息时,已经错过了报名的时间。尽管如此,车队的老板还是下定决心,无论如何也要借这个机会把车队的名气打出去。接下来,老板买了很多礼物,去拜访大赛的组织者亨特里先生。

结果,老板提着礼物垂头丧气地回来了。只是他仍然不死心,又派几个得力的助手去拜访,依然是无功而返。

在车队的内部会议上,不少选手沮丧地说:“难道我们眼睁睁地看着与Essex越野跑大赛失之交臂。”

这时,年少的贝克汉姆自告奋勇地说:“请让我去试试吧,我自己相信我能拿到这个名额。”老板望着这个乳臭未干的孩子,有点嗤之以鼻地说:“凭你?连我去都被无情地拒绝了,你确信你能说服他,可是你凭什么呢?”

贝克汉姆拍拍胸脯说:“我自己敢立下军令状,不过我要是能顺利拿到的话,我希望我能代表车队出战。”见贝克汉姆如此自信,老板爽快地答应了他。

拿着老板给的地址,贝克汉姆顺利找到了亨特里的别墅,却被保姆拦在了门外。“你好。”贝克汉姆客气地拿出车队的名片说,“请转告亨特里先生,我想和他聊聊赛车。”几分钟后,保姆走了出来说:“对不起,先生说,你们已经来过几次了,没有必要再联系了。”贝克汉姆依然微笑着说:“没关系的,请转告亨特里先生,我明天还会再来的。”

第二天晚上,贝克汉姆早早来到了亨特里的别墅前,他选择在八点的时候准时敲门,依然是保姆接待的。贝克汉姆微笑着说:“请转告亨特里先生,我想和他聊聊赛车。”保姆不忍心拂他好意,进去汇报了,片刻后,保姆出来说:“孩子,你还是走吧。先生不愿意见你。”贝克汉姆信心百倍地说:“我明天还是会再来的。”

此后的三个月内,贝克汉姆天天都过来,周末的时候,贝克汉姆还坚持一天过来拜见两次,尽管他一次都没见到亨特里先生。

但贝克汉姆仍然没有放弃,一个下雨的晚上,他再一次过来了。依然是保姆开的门,保姆说:“孩子,我给你算过了,加上这次,你已经来过整整一百次了。我们先生正在看球。他应该不会见你。”当知道亨特里还是名铁杆球迷时,贝克汉姆的眼睛顿时一亮,他走到大厅里说:“亨特里先生,我今天不跟你谈车,我们谈谈足球吧。”当听到亨特里房间里的电视声音弱了很多时,贝克汉姆开始大谈英格兰足球现今的局势和自己的雄心壮志。

过了一会儿,门开了,亨特里走了出来,“你是个对足球有深刻见解的人,对于这么执著的人,我相信你的未来是一片璀璨。所以,我愿意与你谈谈这次比赛的细节。”接下来,两个人在书房里谈了两个小时,谈妥了贝克汉姆车队参加Essex越野跑大赛的所有细节。

一个月后,Essex越野跑大赛如期进行,凭着出色的表现,贝克汉姆摘得了Essex越野跑大赛的冠军。多年后,贝克汉姆转战足球,因为坚持不懈,他的足球事业同样风生水起,他苦练出来的任意球和长传技术,也成了赛场上屡战屡胜的法宝。每一次去和球迷见面,都有不少球迷问他成功的秘诀,贝克汉姆总是语重心长地说:“我想告诉你们的是,这个世界上真的没有什么比坚持更厉害的武器了,我要送给你们一句话,同时也是我人生的总结:一次挫折是失败,一百次挫折便是成功。”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感动的故事作文

全文共 876 字

+ 加入清单

韶华匆匆,时光易逝。恍惚间回头,彼此之间的关山已化为重洋,沧海也变作桑田,我的三年初中生活毫无预兆地从身旁嘶嘶地流过,仿佛有那么一些东西丝丝入扣地涂抹在了我的心中。

恰同学少年,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封喉。

不曾想,不经意间,就留下了那么多岁月,那么多回忆,“人事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我们就将天各一方,我的同学们,有的事,你们是否依旧铭记?

刚刚入学时,就被分到601寝室,只是几分钟,就和室友们打成了一片,从那时就注定,我们将是三年的兄弟。

还记得初一刚刚开学时吗?那天晚上我一直敲寝室门,你们不开,好不容易有人给我打开了,又一下蜷缩在寝室的角落里,我问你们怎么了,你们告诉了我一个……鬼故事

那时太小了,太小了。

我们都怕到不行,一起蜷缩着,战栗着。

最恐怖的就是熄灯那一瞬间,我们竟然像女孩子一样尖叫了起来,引来了对面寝室疑惑的目光。那时真的好傻。

那时真的好傻。

我从来都是胆小的孩子,从来没有例外。我的铺位的确……不怎么好,一睁开眼,就是黑压压的天和锈迹斑斑的铁栏杆。而且,那个鬼故事正好和那栏杆有关。

入学第一天,我失眠了。在无尽的恐惧与黑暗中,我辗转难眠。

难以忍受的恐惧。

最后实在撑不住了,我跑到我上铺的同学那里去,才睡着了。

接着惩罚降临了,我的铺位上没有人,生活老师找不到我,给我班主任打了电话,班主任找我很久,第二天早上生活老师来我寝室询问我时,我才知道了这件事,我倒是睡安稳了,可是……后来这样的情况还发生过一次,可是直到现在我也没有向老师好好道一次歉。

现在看来那时真是傻得可爱又可恨那。

我的室友们,bye。601,bye。

终于还是要说再见了,在这个苍茫的夏天。

天很高,很蓝,栀子花的香气在风中飘散。

我们在黄昏的小路上最后一次的相携走过,

听到斜阳里有人在唱着我们曾经唱过的歌。

我们相视而笑。

这样的歌声让我们想起了那不再回来的从前,

想起了从前的日子里,

曾经看到的无数次别离。

不料今天,别离的,是我们。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不会忘记我们曾走过那些的日子,那些人,那些事,那些柳暗花明的前行的路。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关于名人的感动故事

全文共 1253 字

+ 加入清单

不到24岁的穆罕默de·阿萨夫是加沙罕尤尼斯难民营的难民。为了能参加泛阿拉伯国家的选秀大赛“阿拉伯偶像”,离开就业市场不景气的加沙为自己找出路,他偷偷溜出加沙到了开罗,又辗转黎巴嫩去参加海选。然而,由于加沙被封锁而延误,当他抵达贝鲁特时,报名已经结束。

绝望的阿萨夫打电话和母亲商量,最后决定翻墙进入选秀所在的宾馆,但组委会依旧维持原来的决定。另一位参赛的巴勒斯坦人听到了他的声音,把名额让给他,并告诉他:“我知道我到不了最后,但你能。”

最后的结局很美好,阿萨夫战胜了来自埃及和叙利亚的两名决赛对手,成为有史以来第一位获得“阿拉伯偶像”冠军的巴勒斯坦人。

这是整个阿拉伯世界热议的话题。由于时差原因,“阿拉伯偶像”的直播时间是北京的凌晨,但我八十多岁的父亲每次都会不经提醒就守在电视前。他是一个老难民,经历过1948年那段屈辱的岁月,从故乡巴勒斯坦逃难到叙利亚。

他对阿萨夫的喜爱,与其说是一种支持,不如说是找回了一种久违的归属感,一种对于失去故乡的情愫。

老人的这种执着也感动了从未涉足巴勒斯坦的4个孩子。对于他们来说,祖国通常只是一个名词,在填写各式各样的申请表时常被用到。

孩子们拼命拨打国际长途给阿萨夫投票,相信在这个时间,在欧洲和美国、智利、阿根廷、圭亚那等等国家和地区,有着无数和我状况相同的巴勒斯坦家庭。

阿萨夫的成功让别人知道了巴勒斯坦人不只会搞政治、搞游击队,他们也有能力在不同的领域大显身手。他们有自己的文化、艺术,甚至由于特殊的历史背景,他们还有着其他民族没有的东西,比如监狱文化。

以色列监狱里的巴勒斯坦政治犯以绝食要求狱管为他们提供“阿拉伯偶像”的直播信号。在写给阿萨夫的信中,他们给出了史上最壮烈的支持——“你一定要加油,我们都在为你掉肉。”

在社交网站上,阿尔及利亚人给阿萨夫留言:“我们全家昨天都没有做菜,大家全部在看你。在这个周末,你就是我们的大餐。”

巴勒斯坦人的艺术作品反映现实,压抑的生活和以色列持续的占领给他们带来了灵感,但同时他们也通过音乐表达对和平的追求。

1988年出现在一张标志性照片上的投石男孩Ramzi Aburedwan,长大后成了为和平奔走的游吟诗人;3个以色列阿拉伯青年组成的饶舌组合DAM,唱出了《谁是恐怖fen子》《我需要自由》等代表巴勒斯坦人心声的歌曲,传遍了整个阿拉伯世界和许多欧美国家。

更多的巴勒斯坦人发现,音乐是比石头更有效的武器。2009年初,在遭受以色列近一个月轰炸的加沙,人们唱出了《我们不会倒下》(We Will Not Go Down),告慰一千四百多个亡灵。

对于三代难民的巴勒斯坦人,上一代是痛苦的一代,他们亲身经历了失去家园的浩劫;我们是失败的一代,身在海外,对民族和国家的支持有心无力;而接下来将是模糊的一代,他们对未来不确定,对过去又不甚了解。阿萨夫成功地成为了一个符号,让三代巴勒斯坦人统一起来,把持不同政治理念的巴勒斯坦人、组织以及派别统一起来,同时也在阿拉伯革命这个大环境下,把所有支持民主自由、渴望公平正义的阿拉伯人统一了起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感动我的老师故事

全文共 550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挖出了一名老师,她的身体蜷缩着跪在地下,把自己的背部尽量往上挺,她的底下就是一名学生,这名学生幸存了,但是这个老师的头部严重受伤,当场就已经遇难了。现在在灾区的现场我们能够发现很多这样感人的事迹。

废墟里她还在读书

“清清,那个美丽好学的女孩,你们看见没有?”在救助现场,蓥华镇中学初一一班班主任陈全红一直关心着一个名叫邓清清的女孩子:在她心中,这个贫困家庭里的小女孩,常在回家路上打着手电筒看书。

当邓清清被武警官兵救出来时,让陈全红与官兵们感动的是,这个坚强的女孩被救出时,还在废墟里面打着手电筒看书。她说,“下面一片漆黑,我怕。我又冷又饿,只能靠看书缓解心中的害怕!”她的诚实让听者无不流泪,陈全红一下子搂住邓清清泪流满面:“好孩子,只要你能活着出来,就比什么都好。”

你好,这是谭千秋老师的感人事迹:

地动山摇。他弓着身子,张开双臂紧紧地趴在课桌上,伴着雷鸣般的响声,冰雹般的砖瓦、灰尘、树木纷纷坠落到他的头上、手上、背上,热血顿时奔涌而出;他咬着牙,拼命地撑住课桌,如同一只护卫小鸡的母鸡,他的身下蜷伏着四个幸存的学生,而他张开守护翅膀的身躯定格为永恒……5月13日22时12分,当搜救人员从四川省德阳市汉旺镇东汽中学教学楼坍塌的废墟中搬走压在他身上最后一块水泥板时,所有抢险人员都被震撼、落泪。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2024感动中国候选人郭小平临汾红丝带学校的故事

全文共 726 字

+ 加入清单

山西临汾,郁郁葱葱的泡桐树掩映着一所不起眼的学校,孩子们在校园里快乐的奔跑着。表面上看,他们与普通孩子无异,天真烂漫,但实际上他们都是艾滋病携带者,其中有不少孩子还是孤儿,他们或是被家人遗弃、或是父母早已逝去,在社会上曾经饱受歧视。在这所学校里,孩子们重新找到温暖和关怀,久违的笑容再次跃然脸上。

临汾红丝带学校,是目前国内唯一一所艾滋病患儿学校,学校的前身是临汾市传染病医院绿色港湾病区,当时,4名艾滋病患儿在病区住院诊治,但这些孩子因为不被社会接受,不能接受到任何文化教育。于是,医院腾出一间病房,摆上小课桌,由医生和护士们抽空教文识字。后来,住院治疗的儿童增加到了16名。2006年,医院自办成立了全国首家专门收治艾滋病患儿的全日制学校。现在,临汾红丝带学校的学生来自至全省甚至全国,共32人。学生在校的吃、住、穿、医疗等费用都由学校无偿负担。

今年9岁的坤坤,在2014年曾经是轰动全国的新闻人物。坤坤的老家在四川西充县,他的艾滋病毒来源于母婴传播,坤坤母亲怀孕3个月时认识的坤坤父亲,坤坤出生8个月后父母便踪影全无。爷爷由于和他没有血缘关系,天天只喂他一点大米糊糊,便由他自生自灭。自从学会走路开始,他便成了野孩子,漫山遍野找吃的。饿极了,甚至吃草和垃圾。一次在山上摔下来受伤,被人送进医院检查,才发现他是艾滋病毒携带者。

校长郭小平提到小坤坤的悲惨身世,心里很不是滋味。由于无人管教,坤坤养成了一些坏习惯。2014年底,坤坤所在的村子,203名村民用写“联名信”的方式,将携带艾滋病病毒的坤坤驱逐出村,甚至唯一的抚养人爷爷也在联名信上签了字。坤坤的命运引发社会的关注,2015年3月,他被送到治疗和教育艾滋病儿童条件相对最完善的临汾市红丝带学校。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高考作文素材感动中国人物苏炳添人物故事

全文共 601 字

+ 加入清单

有报道说,一个短跑选手最大的年龄限度为28岁,苏炳添参加2021年东京奥运会时已经32岁。

在2021年的国内比赛中,苏炳添发现,参赛名单上的运动员内,他是唯一的“80后”,在以“00后”为主力的赛场上,他的年龄有些突兀。

大方无隅,大器晚成,苏炳添在本该退役的年纪,坚持自己的夺冠梦想,用实力证明了,只要付出努力,一切都不晚!

“我觉得我还能跑”,苏炳添怀揣着这句话,一直跑进东京奥运会男子百米比赛中,以9秒83 的成绩,成为亚洲第一位站在百米决战现场的黄种人,又一次刷新了亚洲纪录。

这场让苏炳添封神的比赛后,他在网络平台发文:回头再看这场比赛,好多情绪都涌上心头,32岁了,当时外界有很多声音认为我的成绩很难再有突破……

然而,“超龄”苏炳添的名字成了中国优秀运动员的代名词,15岁开始练短跑,32岁才站上事业的巅峰,苏炳添庆幸一直没有放弃自己的目标,并为之付出了毕生心血。

苏炳添提高0.01秒的成绩,用了近十年的时间,追梦的人,总会跑着与梦想相遇,没有天赋就靠努力创造奇迹。

在接受一次采访中,苏炳添说到:

当运动员不就是这样吗?到了一个高度,就想要另一个高度。

人生没有捷径,所有的成功都是要靠自己干出来的,所以,你只管付出,命运总会在不经意间给你最好的回报。

苏炳添用自己的实力打破黄种人无法进入田径短跑赛道的魔咒,让世界看到中国速度!

刷新纪录后,苏炳添又有了新的目标,他将身披红色铠甲,飞出亚洲、飞向世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感动的故事作文

全文共 474 字

+ 加入清单

时间如流水一般匆匆而逝,很多的记忆已随日子的消失而褪色。但有一件事,让我历历在目,感动不已——那一份深沉的母爱。

那天早晨,我背着书包正要上学,妈妈递给我一把伞,说:“女儿,天气预报今天有雨,还是带上伞好。”我抬头看看天空,万里晴空,怎么会下雨呢?我丢下伞,一溜烟跑出门去。

正当中午放学的时候,忽然电闪雷鸣,顷刻间暴雨骤然而下。带了雨具的同学都回家了,其他人也一个个被家长接走了。我爸爸在外地工作,中午从不回家。刚好,妈妈这几天正发着高烧打着点滴。我想不会有人来接我了。我一个人在教室里呆呆地坐着,又急又饿,望着窗外哗哗直下的大雨,我不由得哭了起来。

这时,大雨中出现了一个我熟悉的身影。哦,是妈妈!狂风夹着大雨好象要把妈妈吞没似的。妈妈挣扎着向我艰难地走来。

“孩子,快过来,穿好雨衣。”妈妈边说边脱下身上的雨衣披在我身上。此时,雨越下越大。妈妈的头发,脸上,身上都被雨水淋透了。望着“落汤鸡”似的妈妈,望着她那青白着的脸,我不禁又哭了起来……

一把伞撑起一片天,妈妈爱的伞给我快乐和幸福。事情虽然过去了很久,但它时时感动着我,教我好好做人,好好读书……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感动生命的故事

全文共 742 字

+ 加入清单

我一直对记忆中的一只动物感到十分厌恶。它的名字叫“螃蟹”。这是一只雌螃蟹,在它有着许多颗粒状的未成熟的卵,让人一看就浑身不舒服。但这段记忆随着时间渐渐冲淡了......

不曾想在观看《动物世界》时,又看到了它的同类。一种蚂蚁肆意的疯长在一个岛屿上,使得螃蟹家族的平静生活

变得混乱不堪,甚至即将灭绝。螃蟹妈妈们等待了一年,结对从森林来到遥远的海边,(想象一下那是多么壮观的庞大队伍吧)迎来潮汐,急于把赖在腹外的小生命产入大海。妈妈们随着海洋的潮流,冒着狂风和激流,努力的抖动身躯,

跳起胜利之舞。直到,卵巢内空空如也。用尽全力的螃蟹妈妈们已经筋疲力尽,它们默默地走向幽深且充满危险的森林里。

我满心欢喜地看着这一谱大自然的生命赞歌,是为螃蟹妈妈完成终身大任而欢喜。但这时,镜头却转向了一个孤独

寂寞的身影------是一只没有完成自己任务的螃蟹妈妈,她的腹下还有她的小宝宝们。但我又惊讶的发现她的双眼布满伤痕。正当我满腹疑惑,解说员的嗓音随着音乐慢慢流淌:“这是一只失败的雌蟹,它的眼睛被蚁酸腐蚀得看不见任何东西,她不知道自己身在何处,她只好把自己一年的心血都放弃......。”我心中猛地一惊,那只螃蟹妈妈把卵一点一点送进自己的嘴里......。一种莫名的泪水溢出眼眶。那可是她的儿女啊!而这时,我不禁想起记忆中的那只螃蟹。

我开始讨厌这一切的原因:人类的活动把在另一个地方的蚁种引进了这个岛屿,但这个蚁种,却是岛中螃蟹的天敌。使得没有天敌制约的蚁群大量繁衍导致蟹群濒临灭绝。(又称生物入侵)

大自然啊,你创造了多少生命,让人类不再寂寞,可你知道吗,生命却渐渐消逝,哦,那不是渐渐,而是飞快的消逝啊,我不知道还会有多少像螃蟹一族的悲惨遭遇。我只知道我应该像严学友一样敬畏生命,感动生命,保护生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红军吴玉民长征路上令人感动的故事

全文共 838 字

+ 加入清单

红军肖彬永远忘不了他的小通讯员吴玉民

长征的时候,肖彬在红二方面军6师18团9连当指导员。泽章坝遭遇战中,他负了重伤。过草地的时候,上级给了他一匹马,并安排连里的小通讯员吴玉民照顾他。

小吴这年刚刚16岁,个子不高,黑黑的,长得挺结实。别看小吴年龄小,可是很会照顾人。每到宿营地,他都先找到一块干燥或者背风的地方,把自己那床补丁摞补丁的破被铺在地上,扶肖指导员歇下后,马上支起小铝锅烧开水,给指导员洗伤、消毒,然后拿出半小瓶儿红汞(这是当时他们部队唯一的药品)为指导员换药。

部队一天一天朝前走,肖彬和小吴的粮食袋越来越轻了。伤势好一些,肖指导员开始硬撑着帮小吴打些下手,到了宿营地,小吴拣柴火烧上饭,然后肖指导员看着火,小吴就去放马。

这几天,小吴不用肖指导员烧火了,放马走的时候,他总是带上小锅,说是可以边放马边烧饭,两不耽搁。每回,他都是很晚才回来,把小锅里热腾腾的饭盛给指导员吃。指导员一让他吃,他就笑着拍拍肚子说:“看,鼓鼓的,早吃饱啦!”

可是,指导员总是觉得小吴好象越来越瘦弱了。

这天傍晚,小吴安顿好指导员,又去放马了。

肖指导员悄悄跟上了他。但由于腿上有伤,他只有慢慢地爬,被远远地落在了后头。当他在一处小树林追上小吴时,小吴正端着锅,一口一口地吃着什么。

“小吴!”肖指导员轻轻唤了一声。

小吴吃了一惊,一看是指导员,急忙把小锅藏在了身后,稚气地笑着问:“指导员,你怎么来啦?”

肖指导员没有回答,仍然向前爬着。小吴赶紧起身扶他。指导员顺手端起了小锅。小吴急忙用手去捂,指导员用命令的口气说:“把手拿开!”

小吴只好拿开了手。

肖指导员凑着火光向锅里一看:天啊,这能叫饭吗?一锅黑乎乎的草根树叶,即使是饥肠辘辘的时候,见了它也就“饱”了,而这位只有16岁的小鬼,为了照顾战友,自己竟用它来充饥……肖指导员的眼睛模糊了,这时,他的耳边断断续续传来小吴低低的哀求声:“指导员,你别生气,你批评我什么,我都接受……”

肖指导员能批评小吴什么呢?他放下小锅,一把将小吴紧紧地抱在怀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感动的故事

全文共 584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的生活是五彩缤纷的,随着时间的流逝,大家一定经历了很多事情,留下了难忘的印象,从我小的时候到现在经历过许多事,有高兴的、悲伤的、难忘的、有趣的……从书本上也看了许多感人的故事,但是最让我感动的是《段齑划粥》的故事。

故事的大意是这样的:范仲淹是北宋着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他出身于贫苦人家,两岁丧父,母亲由于无法维持生活,不得不带着他改嫁别处。

范仲淹读书非常专心。十多岁时,他住在长山醴泉寺的僧房里,昼夜苦读。每天煮一锅稀粥,等它凝成冻子以后,用刀划成四块,早晚各取两块当饭吃。菜呢,更简单!切几根咸菜就行了。后世把这件事称为“断齑划粥”。齑,指的就是咸菜。

范仲淹有个同学,看见范仲淹每天只吃点稀粥,便送了他很多美食。过了几天,同学发现,他送的食物范仲淹并没有吃,已经放坏了,很不高兴。范仲淹说:“我并非不感激你的厚意。只是多年吃粥,已成习惯;如今要是享受了佳肴美食,恐怕将来就吃不得苦了。”

范仲淹对民间疾苦深为同情、他做官以后,提出了许多改革弊政的主张。

读完这个故事,我深深地被范仲淹那种刻苦学习,吃苦耐劳的精神感动。他教育人们只有勤奋好学、不怕困难、吃苦耐劳,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是啊,只有现在好好学习,将来才能成为有用的人。在学习上,只有不畏艰苦,才能攀登科学高峰。如果在学习上碰到了困难,就应当迎着困难上!以后,在学习中,我一定会更加努力,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我最感动的革命故事作文350字

全文共 373 字

+ 加入清单

想到革命故事,我感触最深的就是红军飞夺泸定桥,这个故事一直深深地印在我脑海里,让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那是在长征时期一次重要的战斗,红军部队来到泸定桥,见泸定桥不仅被拆得只剩下了几根铁索,对面的敌人还在桥对面阻拦。红军指挥官决定强行夺下泸定桥,他迅速组织了一支敢死队,前面几名士兵在进攻,后面几名士兵就在铺木板,为之后的大部队进攻做准备。敌人看见红军进攻如此迅速,顿时慌了神,便在桥头放起了火,又对红军进行枪击,以阻止他们继续前进。可英勇的红军战士一个个毫不惧怕、勇往直前。最终消灭了敌人,夺下泸定桥,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红军叔叔为解放新中国而献出了自己的全部,这种不惧怕危险,把自己生死置之度外的精神值得我们发扬光大。正因为他们这种崇高的精神才换来了今天的世界和平和安逸的生活,所以我们要好好珍惜现在,好好学习,未来为我们美丽的祖国尽一份绵薄之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2024感动中国候选人魏德友西陲戍边半世纪故事

全文共 6695 字

+ 加入清单

中哈边境新疆萨尔布拉克草原的黄昏,是一种空旷而孤寂的美。

当橙红色的日轮坠向辽阔的地平线,草原深处的凉意渐浓,黑夜张口吞噬大地,形影相吊的白杨昂首坚挺,流连淡淡的夕照。

踏着彩霞的余辉,草原的牧民们挥鞭赶着牛羊,从萨尔布拉克草原毗邻边境线的春秋牧场迁移到别处的夏季牧场。

一望无垠的草原只剩下了76岁的魏德友和他的100多只羊。守边了半个多世纪,这位有着32年党龄的老党员习惯了孤独的生活。

用木条插上了羊圈的门,魏德友回到自己居住的土房,一骨碌躺到了床上。门外羊圈里时不时传来一两声低吟。除此之外,草原寂寂,四野悄悄。

流动的岗哨

萨尔布拉克草原地势平缓,边境线缺少天然屏障。除了哨点的边防军队,护边员的巡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牧民们搬走后,草原变成了“无人区”,发生偷越境的概率相对较大。塔城裕民县边防大队政委叶尔那说。

魏德友是主动选择留下来的。过着“家住路尽头,放牧就是巡逻”的生活。

每天的清晨或傍晚,魏德友要来回走8公里的牧道去边境线,看有没有人员经过的痕迹,到牧民留下的房子查看情况。

几个月前,3个年轻人骑着摩托车往边境方向走,魏德友扯着嗓子、一路小跑,在铁丝网跟前截住了他们,劝他们离开。

半个多世纪来,魏德友义务巡边近20万公里,劝返和制止临界人员千余人次,堵截临界牲畜万余只,未发生1起涉外事件。

“这是我和战友曾经战斗过的地方,我要守到自己动不了的那一天。”魏德友说。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边境最危险的工作就是放牧。魏德友说,他和守边牧民坚持通过放牧的方式捍卫领土,与手握钢枪的外国士兵面对面也不曾后退。

1973年,魏德友骑马沿着没有边境设施标记的“争议区”放牛,发现一架飞机在上空盘旋。等到飞机离开后,他在盘旋区域内寻觅可疑迹象,发现两串朝向境内的脚印,向连队汇报展开地毯式搜索,最终可疑的人退回到边境线以外。

年逾古稀的魏德友仍没有“退休”的想法。有一次巡边遭遇暴风雪,迷失方向的他被困5个多小时。儿女担心父亲的安危,央求他回家养老,但一直没能说动。

魏德友的妻子刘京好告诉记者,对边境,魏德友有割舍不下的感情,一天不到边境看看,就感觉少了点东西。

“现在走了,以前不就白守了”,魏德友说完向着羊群小跑一阵,像是示意记者:自己身体还硬朗得很。

50台收音机

魏德友脖子上总挂着1台黑色收音机。这是两年前赶集的时候花80块钱买的。收音机掉漆的地方锈迹斑斑,坑坑洼洼的摔打痕迹记录着岁月的磨砺。

对这个不抽烟不喝酒的老人来说,收音机是除妻子刘京好之外的另一个“老婆”——放羊的时候,巡边的时候,种菜的时候,机子不会离身。

“除了睡觉,其他时候都开着。”草原上信号不稳定,只能搜到4个台,但有新闻、能听歌,魏德友已经知足了。

草原风大夹带着沙土,收音机特别容易坏。从1964年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一六一团兵二连屯垦守边至今,魏德友整整用坏了50台收音机。

记新疆老党员魏德友的护边生涯:西陲戍边半世纪 我伴寂寞守繁华

资料图:听收音机是魏德友老两口唯一的消遣方式。

年代不同的50台收音机,是魏德友52年守边历史的见证。

1964年,24岁的魏德友响应号召,从北京军区转业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与30多名战友远赴万里之外的茫茫戈壁屯垦戍边。

紧接着,他从老家接来刘京好,在边境安下了家,养育了儿女。

半个多世纪以来,昔日战友陆续告老还乡,边防战士一茬接着一茬,就连世世代代住在草原的牧民也都搬到了条件更好的定居点。而魏德友却选择留下来,独自生活在空旷的草原深处。

几十年来,老两口很少外出,想孙子孙女了,就让他们过来住上几天。

他可以过得更好

孤零零矗立在草原的土坯房,就是魏德友简陋的家。

用报纸糊的“天花板”已经泛黄,1张木头桌子歪扭地立在坑洼的泥土地面上,家里只有4张凳子,来人多了只能坐床上。

房子里没有通常照明电。窗台前6伏功率的太阳能发电机每天只供两个灯泡的简单照明和手机充电;除了收音机和手电筒,房里再也看不到其他电器。

夫妇俩吃的米面需要小女儿翻越几十公里牧道才能送进来,喝的是门口井里打出来又咸又苦的盐碱水。

十年如一日,魏德友和老伴就过着这样的苦日子。而原本,他们可以过比这好得多的生活。

从兵团退休的时候,魏德友每月能领到将近3000元的退休工资,加上妻子刘京好的2000元,足够老两口安享晚年。

魏德友在连队有1套房子,但至今他也没有去住过1天。

前几年,刘京好感染了布鲁式杆菌。这种寄生在生羊肉的病菌发作起来会导致发高烧、浑身疼痛。刘京好时常要到城里的医院住院,留下老伴一个孤零零守边。

魏德友在连队放过牛羊、喂过猪,退休后还替别人打工代牧过。魏德友的手一次粉碎草料的时候被卷进了机器里,拔出来后10个手指头都血肉模糊,露出了白骨,右手食指只剩下了半根。

艰苦的生活和不幸的遭遇,从未让魏德友退缩过。“只有守在这里,心里才踏实。”这个信念一直植根在这名老党员的心里。

记新疆老党员魏德友的护边生涯:西陲戍边半世纪 我伴寂寞守繁华

萨尔布拉克的兵团人家

魏德友,九师一六一团退休职工。今年(2014年)74 岁的他,与妻子刘京好常年居住在裕民县额敏河畔的萨尔布拉克(中国、哈萨克斯坦边境中国第173号界碑向东5 公里处),放牧巡边。粗略算来,1964 年至今,他在边境线走了18 万公里,堵截数万牲畜越境,劝返上千临界人员,责任区未发生一起涉外事件。

10 月1 日清晨,萨尔布拉克飘起了大雨。中等身材、略显黑瘦的魏德友,穿上雨衣,背着望远镜、收音机,拿起羊鞭,从土屋里走出来。

满头白发的妻子叮嘱他:“越是天气不好,越要警惕坏人在边境搞破坏,更要注意安全,听见没!”

“知道了!你一个人在家也要小心,有情况别忘了及时给边防站打电话。”牙齿没剩几颗、张口透风的丈夫也提醒妻子。

雨雾里,只见一位腰不弯、背不驼的老人,赶着一群羊缓缓行走。他不时站在高坡上举起望远镜观察。走走停停,在不知不觉中走出了十多公里。夕阳拱出云雾时,他才赶着羊群往回走。

当他回到土屋旁,妻子赶紧吆喝着羊群进圈,牧犬从旮旯里蹿出来,摇头摆尾地跟着主人爬上屋后山坡,陪他完成当天最后的一项工作——到后山坡再看看,有没有什么异常情况。

在这个值得纪念的日子里,魏德友以“放羊就是巡逻”的方式,向兵团60 华诞献礼。

月牙在星空缓缓升起,土屋周围寂静空荡。

在微弱的灯光下,魏德友夫妻俩面对面坐着,收听收音机里播出的新闻。

第二天是重阳节。可对这对老夫妻来说,除多了儿孙们电话问候外,一切将照旧。

我问魏德友,这样做到底图了个啥。他说:

“我就是一个普通的兵团职工,只是在放牧中顺便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刘京好略带埋怨地接茬了:“你呀!一头扎进兵二连50 年没挪窝。

以前,这是咱一六一团的地界,守边、护边没得说。后来,这里划给地方当牧场了,兵二连没了,咱们都变成了外来户,现在却成了这里唯一的人家。别人退休后,都到城里住楼房、打牌下棋,过悠闲日子,你倒好,74 岁了还当护边员!”

魏德友的戍边情结,与刘京好所提及的兵二连密不可分。

50 年前,24 岁的魏德友与30 多名北京军区集体转业军人,风尘仆仆地走进一六一团兵二连,一个地名叫作别尔齐的地方。

当时的连长张万台说的话魏德友到现在都还记得:“1962 年,震惊中外的‘伊塔事件’导致成千上万的边民在‘有边无防’的状态下,裹挟牛羊,从咱们这一带逃往苏联。兵团派武装民兵第一时间在此地建立哨所、执勤点。我们新组建的兵二连,来到这里执行‘代耕、代牧、代管’任务,就是为屯垦戍边而来,就要用‘南泥湾精神’创建新家园。兵团人永远是一个兵!”

钟爱戎装的魏德友听了这番话心里也好受多了,他舍不得这身军装,“兵团人永远是一个兵”,他庆幸自己选择了兵团。这之后,他还从山东老家把扎着大辫子的刘京好接到别尔齐的地窝子里结婚成家,使艰苦的日子有了许多温情。

从此,“家住路尽头,种地是站岗,放牧是巡逻”成了魏德友日常生活的写照。他与兵二连的干部职工一起,每天放牧巡逻,与战友一起在辖区西巴里坤、萨尔布拉克、额敏河南畔,构筑了长达20 公里移动的界碑,用生命守护着祖国的领土。

魏德友神色凝重地回忆说:“1969 年,边境事件频发。我参加了一六一团‘ 铁牛队’行动,在塔斯提河南岸紧握钢枪与苏军对峙了三天三夜。在萨尔布拉克巡逻,不时与苏军擦肩而过,时时都能闻到火药味。一六一团人就是以这种方式冲在边境争议区最前沿。”

那个时期,边防斗争最激烈、最危险的工作要数放牧了。魏德友请缨到萨尔布拉克担任了牛群组组长,拖儿带女地住进了萨尔布拉克小溪旁的半地窝子里。

“搬来的那年,大女儿不足三岁,儿子还在吃奶,我央求他说,萨尔布拉克冬天封路,雨天道路泥泞湿滑,孩子又太小了,能不能不去!可他一口回绝说,不行!这事没商量!实在不行你留在连队,我一个人去!”刘京好边说边无奈地摆手摇头。

一年冬天的一天,天空飘着雪花。魏德友身背七九式步枪,骑马在沿着没有标记的争议区放牛。忽然,听到一阵轰鸣声,抬头看见一架飞机在上空盘旋。他迅速隐蔽观察,气温只有零下30 多摄氏度,魏德友趴在雪地里一动也不动,死死地盯着盘旋的飞机,他心想,如果飞机胆敢向境内飞越就用枪射击,可飞机绕了好多圈又飞走了。他立即在飞机盘旋区寻觅可疑迹象,结果发现了几串大脚印。他快马加鞭地向连队奔驰,报告这一情况。通讯员吹响了民兵集结号,连长率民兵对可疑区域进行地毯式搜索直至天亮。

兵二连戍守的边防线上,到处都留下了魏德友放牛巡逻的足迹。他经常劝返临界人员,受到团场、连队的表彰,生产连年上光荣榜。他入了党,还被九师党委授予劳动模范称号。这也是他人生最风光的时期。

1981 年兵团恢复建制以后,兵二连所属地交给了裕民县管辖。由此,兵二连百余户人家、300余口老少,分批陆续撤离了屯垦戍边20 年、“绿荫环绕,瓜果飘香”的家园。1984 年,一六一团牛群被拍卖,魏德友也要从兵二连搬迁至别的连队工作了。他却出乎意料地选择了停薪留职,买了3头牛、20 只羊,在全团率先发展养殖业。说到底,他就是不愿离开兵二连。

说来也巧,时任辖区边防站连长的白松找到魏德友说:“老朋友,你既然决定不走了,我想把用于改善战士生活的羊群交给你。还有,牧民搬走后这里成了荒凉的无人区,即便是牧民搬回来,牛马羊在没有边境设施的状况下易造成涉外事件。你有戍边经验,请你当护边员,行不?”

魏德友一口应承下来。没想到,他为堵截临界牲畜而损失惨重。在一个深夜,牧犬汪汪叫,魏德友穿衣起来,发现羊群已被赶出羊圈,打着手电收拢竟然少了36 只。还有一个雾天,有人趁魏德友不备冲散羊群,又丢了80 只羊。夫妻俩把孩子反锁在家里,在狼嚎声声的山野里寻找,结果在山坳里找到了惨不忍睹的羊尸。其中,边防站的羊也丢了30 只,他掏钱买羊补上。

妻子哭着说:“咱们还是搬家吧!”“哭什么?

越是这样越不走,哪怕是一只羊都没有了,我也要守在这里。”他坚定地说。

后来,白松连长把边境前沿的一片区域指定为魏德友的放牧巡边区域,配发了“义务护边员”

袖章和一架望远镜。从此,魏德友只要在责任区兜一圈行程就不会低于15 公里。

魏德友在放牧巡边中,几次差点丢掉性命。

一次,猛烈的暴风雪吹得天昏地暗,致使他迷失了方向。生死攸关,他以常规判断,顺西风移动兴许有一线存活的希望。于是,他赶着羊群在风雪中艰难前行,寒风刺透皮大衣,衣服被冻得像盔甲般越来越重。天黑了,风雪依旧,眼看筋疲力尽了,他看见了微弱的亮光。幸亏口袋里装了一把应急电筒,他竭力地向亮光方向不停闪光,边防官兵才把他给救了。

四魏德友为边防站放羊15 年,没有要一分钱的放牧费。边防站官兵看魏德友居住的半地窝子眼瞅着就要坍塌了,老兵复员前,为他家盖了一幢新土房。这里也被官兵称之为边防站的“夫妻哨所”。

更让人感慨的是,兵二连原来的党支部早在1984 年被撤并了,而魏德友几十年里没落下一分钱党费,有时托人代缴,有时亲自到30 公里外的团组织科缴纳。过不上组织生活,他就到边防站与兵娃娃们一起学习,更多的是从收音机里聆听党的声音。他说:“不论何时何地,都要努力做一个与党员身份相符的人。”

按说,魏德友完全可以雇人放牧落得个轻松。刘京好说:“省钱只是一方面,最主要是他放心不下这里,他老说,万一边境有个风吹草动这辈子就算白守了。每天不去溜一圈,不拿望远镜望一望,睡觉都不会踏实!”

古稀之年,身体的毛病也多了起来。前年,魏德友突发轻微脑梗,妻子雇人临时放牧,把他送进了医院救治。没两天妻子被他赶回家。他也像丢了魂一样,病情稍有好转就坚决要求出院了。魏德友有老胃病,犯病时疼起来有时在地上打滚。

为治病,夫妻俩常从收音机里获得“保健品”的信息,花了不少积蓄邮购,还说“效果不错”。孩子们埋怨,辛苦钱都撂进去了,还犟着不走,图个啥啊!

儿女们央求父母回山东安享晚年。魏德友拒绝说:“我们习惯了这样的生活,等干不动了再说吧!”

前年,女儿魏霞在团部为他们买了楼房,魏德友说:“等哪一天身体真的不行了再搬家吧!”

无奈,魏霞决定从山东回来。她说:“哪怕是我去萨尔布拉克接他们的班,放牧守边,延续他们的念想,也要让父母到城里养老!”

2003 年仲夏,中、哈两国边境界桩、围栏、国防公路等设施在魏德友眼皮底下贯通。兵二连人曾舍身捍卫的争议地界尘埃落定。魏德友成为兵二连唯一见证这一庄严时刻的人。他激动地抚摸着中国第173 号界碑,流下了悲情的泪水。

如今,在萨尔布拉克,就剩下了魏德友一家人。30 多年来,魏德友再苦再难也没有向组织申请过一次照顾,有的人已经淡忘兵二连了,甚至忘掉了那里还住着一户兵团人家。魏德友告诉我,时间久了,他已经习惯了孤独与寂寞,有马灯、收音机、牧犬、牛羊陪伴着,也不觉得空虚。

他的话是那样质朴:“留在萨尔布拉克,守牛羊是守住生活希望,守边防是留住心中念想。”(兵团日报 管述军)

评论:有一种崇高叫坚守

从放牛戍边到放羊戍边,50 年,行走18 万公里,堵截数万牲畜越境,劝返上千临界人员,责任区未发生一起涉外事件,这就是九师一六一团职工魏德友人生中的重要“清单”。

而在无声的数字背后,是魏德友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对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精神高地的默默坚守,是魏德友作为一名兵团人对老兵精神、兵团精神的有力传承。

坚守一辈子,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在魏德友50年的戍边生涯中,且不说艰苦无比的自然环境,紧张异常的边境形势,数次经历的生死考验,仅仅那种空旷无比的孤独和寂寞也不是人人都可以承受的。而这不正是魏德友的伟大之处吗?

远行的人常常是孤独的,但那孤独并非就是苦痛。如果那远方的路是属于自己的,路边的树是自己栽下的,目的地是自己内心向往的,那么远行者就会甘之如饴、锲而不舍、风雨兼程。

尽管一路坎坷,但如果再次选择,相信魏德友也仍会毅然选择坚守,走上义无反顾的戍边之路,因为在他的骨子里镌刻着对祖国的忠诚,在他的血液里流淌着对屯垦戍边事业的热爱。

在社会转型期,价值世界的变动与阵痛,使得传唱已久的忠诚之歌,出现了一些变调和杂音。比如,在利己主义者眼里,“忠诚”成了“傻瓜”“无能”的代名词;在利益交换的逻辑中,“忠诚”被视为过时无用的老古董。

同时,一些人把对党、对国家、对人民、对事业的忠诚抛到一边,把个人利益、个人地位、个人名誉看得比什么都重。价值观的错乱,导致行为的变异,那些变了味的“忠诚”,只会让人更加浮躁、更加凌乱、更加迷惘。

然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假如你不守望,我不守望,国家的边关谁来守防?如果你不奉献,我不奉献、人民的幸福谁来谋求?要是你不担当,我不担当,社会的责任谁来肩负?“事不避难,义不逃责”,只有拥有更多的仗剑扶犁者、忠诚奉献者、流血流汗者,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才会充满希望。

兵团人是一个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极具感召力的英雄群体。60 年来,为了新疆的发展稳定,为了新疆各族人民的幸福安宁,为了祖国的安全统一,他们坚守脚下的土地,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奉献不休、战斗不止。

而今,新疆严峻复杂的稳定形势,召唤着兵团人坚持国家利益就是兵团利益、新疆大局就是兵团大局,召唤着兵团人担当起维稳戍边的神圣使命,召唤着兵团人充分发挥“稳定器、大熔炉、示范区”的功能、作用。

一句话,形势和使命召唤着兵团人更好地坚守、更好地担当,从而为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做出应有贡献。

在历史的长河中,一辈子很短,用它来求取物质的享受和个人的利益,生命如随水而逝的落花,留不下一丝痕迹;而把个人的奋斗融入国家的大局、人民的利益,就会在后人的追忆中延续生命,在岁月深处写下崇高。

或许,这就是魏德友这个普通人身上的不普通之处。

更多热门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2024感动中国候选人王兰兰创办爱心食堂的故事

全文共 417 字

+ 加入清单

王兰兰,女,50岁,昆明爱心食堂创办人,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幸福家园小区“爱心食堂”负责人。

十年前,王兰兰女儿因病去世,她一度在悲痛中不能自拔,但发现女儿“我要成为一名慈善家”的遗愿后,她化悲痛为力量,从此她投身到社会公益事业中。王兰兰下岗后靠政府低保补助和打零工为生,但她相信慈善不仅仅是富人的事。

2012年,王兰兰发现身边小区内有很多独居老人,吃饭是一大难题,有了开办爱心食堂的想法。爱心食堂每天向老人提供午餐和晚餐,每餐3元,有的老人连这个价格也承受不了,他们就免费。

三年来,爱心食堂为60岁以上的孤寡老人提供中餐和晚餐,每餐有一荤两素一汤,每餐收3元钱,按当地物价,实际每餐成本5.5元,差额部分均来源于社会资助。2015年,爱心食堂运转困难,这个小区的8位大姐也加入到爱心食堂的义工队伍,她们没有工资,和王兰兰一起免费为老人们做饭、洗衣、陪护。周边学校、部分公益组织也会定期组织志愿者前来食堂帮忙,为食堂义工减轻部分工作负担。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