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压岁钱的风俗作文汇总20篇

导语中国有很多的传统节日,这些节日在不同的地方可能又不一样的习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家乡的风俗作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浏览

2321

作文

1000

特别的家乡风俗作文600字

全文共 700 字

+ 加入清单

大家都明白,正月十五是中国传统的元宵节。这一天,大家都要看花灯,猜灯谜,而我的家乡—歙县汪满田的花灯可是别有特色哟!

说那里的花灯很有特色,因为它们大都是由竹架子骨在内,糊纸于外,加以形象逼真的绘画与色彩点缀共同组成的各式各样的鱼儿。花灯为何都是纸鱼儿呢?传说由来以久,老人们说,古时火神总是来烧房子,人们损失了许多的财产,为了驱赶火神,人们就把花灯都做成鱼的形状,并带着如同真的大纸鱼绕着村子转。火神看见鱼,以为整个村子里有好多水,就不再敢来烧房子了。以后,人们就年年做鱼,戏鱼,以求平安。

每逢正月十五晚七点,花灯会便开始了。瞧!只见那天空中出现了许多烟花,有的金光闪闪,似一座金桥横空而架;有的五彩斑斓,升上天空呼啦开出各色的花朵…,各种烟花争奇斗艳,让人目不暇接。之后,真正的主角上场了!一个个头能装下两三个小孩的巨大纸鱼游来了,它的身体里有几十枝甚至上百枝红蜡烛,把路面照得亮堂堂的。在鱼队前,一个汉子拿着一个火把引路,十几个壮汉抬着一个“巨无霸”鱼缓缓地走来。“巨无霸”鱼摇头摆尾的,似乎在向人们问好,人们欢呼着挥手表示欢迎。紧随其后又是几条大鱼儿,后头跟着一条条可爱的小纸鱼欢快地游着,不时地互相亲昵着。小纸鱼的主人可是我们孩子,花灯会上也随之增加了几分童趣。

鱼队的中间杂着敲着铜锣,打着大鼓的大人,声音震耳欲聋,使花灯会更显热闹。几个淘气的小男孩跟着他们的爸爸和爷爷,举着燃完的烟花剩下的杆儿做成的小小火把,走在鱼队的最终面,来回跑着,乐着。鱼队走到另外的地方,又该烟花炮竹上场了,“叭”,这儿的炮竹响了,“轰”那边放烟花了,真不明白该看哪儿了呢!

元宵灯会“纸鱼儿”游,灯火通明喜乐洋洋!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压岁钱游记作文400字

全文共 385 字

+ 加入清单

我是一叠压岁钱(10张),我是老主人辛苦挣来的那些小散钱换成一千元新版人民币,我听说我明天就要落入一位叫明明的小朋友手里。

第二天,主人把我小心翼翼地拿出来,再帮我穿了一件通红的新衣,很快新的小主人就要来啦,我可真期待。

小主人很有礼貌,一来就看见了他的姥姥和姥爷,他用充满稚气的口气说:“姥姥,姥爷,我来给你们拜年啦,新年好!”

老主人听了甚是高兴,把我递给了小主人,小主人推辞不要,可老主人硬是把我塞入了他的手里,他的小手很暖和,我觉得他定是个好孩子。

小主人把我拿出来一半给了他的爸爸妈妈,感谢他们,再用了两张捐款,最后自己再拿出两张存入银行,最后一张不知命运怎样。

他把我一直带到文具店,又用去了一半,我变成绿色了,去了书店,我变成了两个硬币。

最后,他把我连我的新朋友们又去银行兑换了三百,我被彻底进入一个小空间,里面总共加上我五百元,小主人开心的笑了。

他把我用对了地方。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我的压岁钱

全文共 546 字

+ 加入清单

过年是我们小孩子最开心的时候,因为不但可以吃、喝、玩、乐,还可以收到数目不少的压岁钱。以前,压岁钱总是由老妈 “统一保管”,让我很“悲痛欲绝”。今年过年,老妈对我说:“过了年,你 就十岁了,是个大孩子了,所以今年的压岁钱由你自己来保管,但你事先得订个科学合理的理财计划。”

面对这伍千多元的压岁钱,我是要好好计划一下。

首先,我想拿出一部分钱捐给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我想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不仅他们开心,我也会为自己的举动而感到自豪,因为我尽了自己最大的力量,做了一件善事。

接着,我要拿出一部分钱给爸爸、老妈买礼物,因为今年是他们结婚十周年,感谢他们的养育之恩。我还要拿出一部分钱,在新年和节日时买一些贺卡送给老师和同学们,小小的卡片不仅象征纯洁高尚 的师生情,而且还象征难分难舍的友情。

接下来,我就为自己买一个漂亮的文具盒,让铅笔、橡皮、尺子这些学习的“好哥们”有一个舒适温馨的“家”。再为酷爱读书的自己买一些课外读物,有杨红樱的<<笑猫日记之孩子们的秘密乐园>>和 郑渊洁的《皮皮鲁送你一百条命》等等。

最后,我把剩余的压岁钱存入银行,用自己的名字办一个半年定期存折,这样到期了就有利息可以拿。

压岁钱由自己来安排和做主,不仅锻炼了我的独立性,也培养了我的理财意识,更让我懂得了感恩长辈和乐于助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四年级压岁钱

全文共 402 字

+ 加入清单

外婆给了我一个红包,那红包上有几只愤怒的小鸟,小鸟边上有一个“福”字,红包鼓鼓的,我想一定有很多钱。

我捧着红包想:红包里有多少钱呢?是五百、六百还是以前少的可怜的压岁钱。我不敢打开红包,我怕那鼓鼓的红包里都是一元的纸币。我开始想压岁钱能买些什么呢?是肯德基的鸡腿、汉堡或是美味的新丰小吃?

我正在想买什么、吃什么时外婆对我说:“我搞错了,那红包不是你的,是你哥哥的。”我想:啊呀!完了,那鼓鼓的红包没了,我估计外婆又要给我个扁扁的小红包了。我叹了口气,每次她都只给我一百元,真讨厌。但我还是恋恋不舍地把鼓鼓的红包还给了外婆,外婆把小红包给我了,我只好垂头丧气地坐在沙发上看电视,自言自语地说:“我的命太苦了,我语文考了第三名,外婆才给我一个小红包,哼!外婆真小气!”

我想:算了,我还是把红包打开吧,反正也只有一百元。打开红包后我眼睛一亮,竟然是十张一百元!我高高兴兴地跑到外婆身边说:“外婆,你对我真好!”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压岁钱作文500字

全文共 537 字

+ 加入清单

往年长辈们都会给压岁钱,当然今年也不例外。还没到除夕夜,我就收到了1000多元。

除夕夜时,刚吃过晚饭,爷爷奶奶、叔叔都将准备好了的压岁钱给了我。还有爸爸妈妈也给了。拿着这些钱一数,哎呀,今年的足足有三千多元啊。

我拿着这些钱,就开始琢磨了。到底做什么好呢:买零食?哎哟,肯定吃不完的;买玩具?家里要变成玩具店了;买学习用品?这要用到猴年马月啊。嘿,到底干嘛好呢?到了大年初二,我就向妈妈坦白道:“妈,这钱还没想好怎么用,你能先帮我收着,等想好了再还给我吗?”妈妈爽快地答应了:“嗯,好的。”

过了一段时间,听妈妈跟爸爸说:“咱家悦儿的保险费该交了,我去银行取点钱去。”一听妈妈说要交保险费,我连忙走过去说:“妈妈,要多少啊?”妈妈说:“要1660元。”“往年都是你帮我交的。这一次,我要用自己的压岁钱来交,可以吗?”妈妈高兴地说:“当然可以啊!”

我想着还有1600多元的压岁钱,到底该怎么用呢,到底怎么用才会有意义呢?想啊想,终于琢磨出来了。这1000元呢,可以让妈妈帮忙买些课外书,这样即使是空闲时间,也可以学到更多的知识。还有600多元先收好了,往后就捐献给需要帮助的人。

想到这里,我兴致勃勃地把这些想法告诉了妈妈。她竖起大拇指说:“好啊,孩子。你能这么想,我真为你骄傲!”

展开阅读全文

篇5:过年风俗作文300字

全文共 436 字

+ 加入清单

我国有许多传统节日,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其中令我最兴奋的是春节。

传说,从前有一个叫“年”的怪兽,经常跑到村子添乱,村里人想过许许多多的办法都没治住它。后来,村里人知道“年”只怕噼哩啪啦的声音。终于“年”被治住了。

你知道吗?过年的前几天,家里人就会扫房子,把窗户拆下来洗一洗,就完美如新了。打扫完房子,妈妈就会带着我去买对联,买鞭炮,买灯笼,买零食。到了年三十晚上,一家人吃着团圆饭,每个人心里都美滋滋的。年初一是不能拜年的,许多人都会去爬爬山,做做运动。到了年初二,就可以去拜年了,每个小朋友都非常高兴,为什么呢?因为每个小朋友都能收到压岁钱!压岁钱不仅能买玩具,也能买学习用品,但是别人给我压岁钱的话,妈妈也要给别人压岁钱。说到这,我倒编了一首小诗:

扫尘扫房迎新年,

写春联,贴门前。

剪窗花,贴窗上,

“福”字倒着贴。

挂上新年画,

零点倒计时守岁,

全家一起吃年饭,

爆竹烟花小心放,

初二去拜年,

拿好压岁钱。

我编的小诗有意思吗?这首小诗叫“春节习俗”。

我喜欢过春节,你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我们的家乡风俗作文400字

全文共 562 字

+ 加入清单

每逢春节,我们这地方都有一个家喻户晓的风俗——吃饺子。

春节吃饺子,这个风俗要从东汉时期的“医圣”张仲景讲起,张仲景用面皮包上一些祛寒的药材用来治病,避免病人耳朵上生冻疮。距今有1800多年的历史了。是深受中国人民喜爱的传统特色食品。

南方人一般不会亲自包饺子,他们到超市买速冻饺子,煮出来虽然也很美味,但是比起我们北方人亲手包的饺子,味道差远了。

记得除夕和妈妈亲手包饺子,先和面团,醒发1-2小时,切下一块,揉成长长的细条,切成一块一块的,擀成薄薄的面皮,把剁好的肉馅同剁好的白菜放在一起加上油、盐、酱油、十三香和一大盆,又把切好的豆腐、菠菜和好、包好,在一旁坐车的哥哥只闻闻馅就已经垂涎三尺了。可以在豆腐水饺里包上几个硬币,就变成了“幸运饺子”,接下来就是“蒸煮炉炸”,我们认为煮更传统,更好吃,所以决定煮。

春节来了,终于有机会吃“幸运饺子”。早上,煮好,香气扑鼻而来,自己选一碗,吃上一大口,满口生津,真是色香味俱全啊!往日有些挑食的哥哥也吃了好几碗不止,吃到最后一个饺子的我,本想一整个直接塞灌倒嘴里,没想到咬下去差点把牙咯坏了,是一枚硬币,吃饺子寓意团团圆圆,但吃到硬币说明财源滚滚。爷爷也很爱吃,闻到香味还没等去叫就主动过来了。

春节家家吃水饺,水饺人人都爱吃,年夜饭尤数饺子香,饺子这个风俗给人们带来了数不尽的欢乐。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压岁钱

全文共 559 字

+ 加入清单

新年的钟声里,举起杯,任一弯晶莹的思绪,在杯底悄悄沉淀,深深地祝福所有人新年快乐!

农历正月初一,为农历的岁首,是中华民族最悠久、最隆重的传统佳节,我国古代称为“元日”、“新春”、“新年”、“三元”等,现代人称为春节,而大多数人把春节叫作“年”,过春节叫“过年”。过春节的历史,可上溯到尧舜时代。到汉武帝时,确定以农历正月岁首为春节。过春节,我最喜欢的还是长辈给前来拜年的儿童“压岁钱”。我每一次收到压岁钱,都会开心得活蹦乱跳。我也每一次收到压岁钱,都会把心爱的压岁钱放在枕头底下压压。今年也是“外甥打灯笼,照旧(舅)。你们可能有些疑惑不解,为什么要把压岁钱放在枕头底下压压呢?

就让我这位“解说员”来给你们耐心讲解一下吧!老实说,起先我也是被搞得莫名其妙,后来才知道。原来把压岁钱放在枕头底下压过了才能叫压岁钱。压岁钱,相传是宋代的“压岁盘”演变过来的。据说在历史上,旧俗除夕夜各家有小儿女者,用盘、拿等器具盛果品食物,互相赠送,这就是“压岁盘”。后来,“压岁钱”取代了“压岁盘”,这就是现在付给压岁钱的方式。今年我又收到了许多“压岁钱”,对此,我的心情格外灿烂。

今年,我收到了第一包压岁钱时,便情不自禁地想起了清代诗人描绘儿童得到压岁钱时地喜悦心情:“百十钱穿彩线长,分来再枕自收藏。商量爆作谈萧价,添得娇儿一夜忙。”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六年级家乡的风俗作文500字

全文共 510 字

+ 加入清单

在元宵节前一天的晚上就开始。晚上八点整,“老爷”出庙,十几个穿白色的衣服的人就在“老爷”的后面跟着。“老爷”身高一米,长四分米,宽三分米,穿着金色的衣服,带着红色的斗风,在四个人架的轿子上,真是威风十足。当“老爷”经过时,家家户户都会放鞭炮。当架“老爷”的人要换时,先要把鞭炮放响。然后在换人。每隔四个小时,就换一次人。每隔四个小时,就会有人送来饭。

通过我的介绍,相信大家也有点了解了吧。如果有兴趣的话,我可以做你的导游,为你服务,让你亲身体验一下。

家乡有许许多多的风俗民情,如新年之夜十二点整,一起放鞭炮;元宵节,三天三夜架“老爷”满街跑;端午节全家一起吃饭,一起划龙舟……今天,我向大家介绍家乡元宵节,三天三夜架“老爷”满街跑吧。

有一次,我因好奇心太强,就走过去摸了一摸“老爷”的头和脸。谁知,被爷爷看见了,接着我就被爷爷拉到“老爷”前两米处,然后,爷爷让我跪在地上,向“老爷”请罪。请完罪后,爷爷训斥了我:“老爷”,是神,不能乱摸、乱碰。”听完爷爷的话后,我转身往后看,看了“老爷”一眼,心里想:“老爷”真有一种神圣不可侵犯的威严。架“老爷”的这种风俗民情表面上是一个快乐的活动,但实质里却是一个严肃、认真的民俗。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快乐的压岁钱小学作文及老师点评

全文共 607 字

+ 加入清单

过年喽!我,是一打压岁钱,除夕这天,我正在一个奶奶的钱包里睡觉呢。睡了一觉,我眯着眼睛想:今年她又会把我送给哪一个小朋友呢?

老奶奶把我包进一个大红包,这个红包外面有一张红色的剪纸,是两只大公鸡正咬住一张福字,做工非常精美。叮咚,叮咚……门铃响了,一个小男孩和他的妈妈进来了。奶奶,新年好!听到这甜甜的声音,奶奶的脸上乐开了花。哎呀!我的大孙子来了,又长高了!快让奶奶看看。小男孩长着大大的眼睛,乌黑的头发,脸蛋红红的。老奶奶话音还没落,就赶紧哆哆嗦嗦地把我从红包里拿出来,送给了小男孩。我知道,奶奶心疼我,但她更心疼那个小男孩。

小男孩把我攥在手里,一直盯着我看,他也很喜欢我呢。没过多久,他就把我都换成了一大堆糖果。于是几天过后,他的牙就疼了起来,因为他长了虫牙。他苦恼极了,后悔没有好好的对待我,赶紧把剩下的钱都存了起来。

我,是快乐的压岁钱。小朋友们,你们拥有了我一定要想好怎么花,合理规划安排,这样我才能带给你们更多的满足和快乐呀!

老师修改、点评

小朋友,你们过年是不是也收到好多压岁钱?打算怎么花呢?瞧,小作者今年收到的压岁钱可不少,一激动,把自己变成压岁钱啦!

习作运用拟人化写法,道出了压岁钱的乐与忧,它是长辈们的关心与疼爱,合理规划使用它,才能带来快乐,否则就会变成烦恼呦。这不也正是过年时每个小朋友的小心思吗!

小朋友,数数你手里的压岁钱吧,好好想想怎样才能花的更快乐呢?

[快乐的压岁钱小学作文及老师点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小学生家乡的风俗

全文共 451 字

+ 加入清单

家乡在诸暨、浦江、富阳三县交界的地方,山里山,弯里弯,风景优美,民风淳朴,极让人联想到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那里的风俗很多,最值得一提的是每年正月初十的拜太公。如果说,西方的圣诞节相当于中国的除夕,那里的正月初十也有圣诞节那样隆重。

顾名思义,拜太公就是祭拜陈氏的祖先,是不忘祖训、寻根探亲的一种纪念仪式。村子很大,以前有生产队时全村分成八个队,设有九厅十三堂,祭拜每年一次,就按厅轮流。在大厅正中墙上悬挂陈氏九代太公、太婆的画像,大厅中间设十多张宴席,桌上摆满各种果品、菜蔬、糖、糕点以及各种各样的手工制品:如有米粉捏的十二生肖、四大名著中的人物,有剪纸的动物,都惟妙惟肖。

这一天,家家户户张灯结彩,老老少少喜气洋洋,整个村里洋溢着节日的气氛,所有的亲朋好友,只要是家里走得脱的,是一定到场的;陈氏家族居住在外的,定成群结队,携妻带子,敲锣打鼓的来。这一天,有龙灯助威,有戏班助兴,有篮球比赛、有杂技表演,整个村子是沸腾的。过年哪有这么热闹呢?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对家乡而言,一年四季色,就是正月初十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我的压岁钱

全文共 465 字

+ 加入清单

陈宣午

同学们,你们在什么时候是最高兴的呢?是上课时?还是玩游戏时?我觉得过年是我这一年中最快乐的节日。因为我不仅有新衣服穿,还有吃不完的好东西,最让我高兴的莫过于得到长辈们的压岁钱了,我自然就成了有钱的小富翁了。

大年初一的时候,我的爷爷奶奶来到我们家,我对爷爷奶奶说:“祝长辈们在新的一年里快快乐乐、健健康康。爷爷慈祥地笑着,给了我200元,这时候我发现奶奶没戴围巾,我便想:我一定要给奶奶买一条围巾,我偷偷溜出家门,来到围巾店,买了一条红色的围巾,红色代表吉祥如意、红红火火。奶奶见了高兴地合不拢嘴,一种自豪感油然而生。

如果所有压岁钱都留在自己手里,就会很快花掉,我剩下的压岁钱,我是这样合理使用压岁钱的,

我最喜欢看书,所以我买了《海底两万里》和《水浒传》这俩本书,这些书不仅充实了我的生活、开阔了我的眼界。还让我学到了许多的知识。在开学的时候,买一些学习用品,比如:书皮、笔、修正带……再买一些自己最喜欢的吃的和玩具。过年就是小朋友们的”解放日“。

最后剩下的钱,我会存进银行,即安全又能得到利息。你们看看我的压岁钱用的合理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描写家乡风俗的作文800字

全文共 1257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家乡在川北地区的南充市嘉陵区,那里不仅山美、水美、人情美,独特的地方民俗文化更美。民俗文化中,我们小朋友最期待的,就是每年正月十四的“蛴蟆节”了。

相传在清朝年间,一场突如其来的瘟疫袭击了我们老家,村民们苦不堪言。后来经高僧指点,知道这是“蛴蟆瘟”在祸害人间(“蛴蟆”是方言,即“癞蛤蟆”),于是,在每年正月十四,乡亲们模仿蛴蟆圆鼓鼓的形状,用竹子制作蛴蟆灯,祭奠后,将蛴蟆灯扔进河里,以赶走“蛴蟆”,祈求来年身体健康,平安无事,从此,家家户户扎蛴蟆灯送“蛴蟆瘟”的风俗就延续了下来。

每年正月十四,午饭后,大人们无论多忙,总会放下手中的活,为孩子们精心制作蛴蟆灯。蛴蟆灯用嫩竹制作,先用细竹篾编成竹环,再砍一定长度的竹子,将最上方的竹节划破,向中间挤压,形成纺锤状,将竹篾编扎进去。接着,在竹节下方,填上一些湿泥巴,里面插一根蜡烛或者自制的煤油灯。最后,在竹灯的表面糊上一层纸,并留一个小孔点灯使用。

蛴蟆灯可以做成了很多样式:如方形的、圆形的、鱼儿形状的、五角星形状的,应有尽有……看到各家门外摆放的蛴蟆灯,我们无不盼望夜晚早早到来。

等待着,等待着,夜幕终于降临了,先是村里一两个蛴蟆灯亮了,沿着田坎向前移动,红红的蛴蟆灯,倒影在水田里,岸上、水里相映成趣。接着,村子里左边、右边,提着蛴蟆灯的人都纷纷走出了家门,到处都是星星点点的世界。

我按捺不住了,拿起靠在磨盘上的蛴蟆灯,掀开纸糊的门,把蜡烛点上,蛴蟆灯立即映红了大家的脸,爸爸在一旁再三嘱咐,“拿端正,拿端正,火不要烧着纸了”……送蛴蟆的人越来越多,一路上,大伙或三三两两,或独自一人,大家朝场镇上涌来,顿时,街道上变成了“火”的海洋,一股股“红流”不约而同地向西溪河涌去。

蛴蟆灯中,最扯人眼球的是几个大人一同抬的蛴蟆彩灯了,上面还写着“爱我中华”几个醒目的大字,多么浓厚的爱国情谊呀!街头的男女老少,大家脸上都洋溢着笑容,一齐高呼着:“十四夜,送蛴蟆,蛴蟆公,蛴蟆婆,把你蛴蟆送下河,送下河里去吃肉,保佑娃娃不咳嗽。”这声音此起彼伏,一浪高过一浪。不光送蛴蟆的人群欢呼着,连路边栖息的夜鸟,也忍不住探出头来,和我们分享这无穷的快乐。

来到西溪河边,孩子们高举着蛴蟆灯不肯离去,在家长们的再三催促下,大家才恋恋不舍地将蛴蟆灯甩进河里。

送走蛴蟆后,下一个“节目”便是摇嫩竹了,竹林里,竹子被摇得“莎莎”作响,我跟大家一样,选了一根长势正盛的嫩竹,一边摇晃一边唱着:“十四夜,摇嫩竹,嫩竹高,我也高,我跟嫩竹一样高,嫩竹长,我也长,我跟嫩竹一同长。”

听爸爸妈妈讲,很多成都人甚至广安、遂宁周边的人,都不知道我们老家的“十四夜送蛴蟆”风俗。现在,这样的民俗只在西充话地区以及附近地区,比如嘉陵、顺庆、西充、南部一些乡镇比较盛行。而且随着外出打工潮,这样的民俗濒临灭绝,不过政府开始重视了,现在,家乡开始举办“蛴蟆”节这样的活动了。

小朋友,我们家乡的“蛴蟆节”也吸引了你吧?欢迎正月十四到我家乡来作客,相信你一定会被这一独特的民俗吸引的。

[描写家乡风俗的作文8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03压岁钱旅行记作文

全文共 666 字

+ 加入清单

红包里,一叠压岁钱正商量着去哪里旅行,如何让自己增值。

压岁钱们到了银行,就七嘴八舌地说:“这个小主人要带我们去银行干什么?”一张压岁钱说:“让自己增值喽!”话音刚落,就被小主人塞进了银行柜员机。在柜员机里,小主人压岁钱碰到了它朋友,并向朋友们招手问好。

柜员机里钱越来越多,把整个箱子都要挤满了。压岁钱有些不耐烦了,说:“这里面挤死了,我想出去!”像听到它声音一样,运钞车来了。小主人压岁钱和它朋友们一起,都被放进了车里。压岁钱将被带到了不同人手里,将去不同地方,它很开心,因为再也不用呆在吵闹、拥挤柜员机里了。

就这样,压岁钱开始了它新旅程。压岁钱来到了超市,来到了商场,也来到了未建成绍兴绍兴轻轨站……它觉得自己很骄傲,可以让自己为大家作最大贡献。或许,还能为轻轨早点建成出一份力呢!

压岁钱到了小主人手里。小主人把它们带到了书店,买回了好多书。既丰富了小主人知识,又让压岁钱发挥了最大价值。

小主人把一部分压岁钱带到了捐款箱边,他要为贫困地区人送出一份爱,一份温暖。小主人想:要用压岁钱做有意义事才行。于是,他毫不犹豫把压岁钱投进了捐款箱。

小主人又把压岁钱带到了国外,他不但要让自己尝遍天下美食,读遍天下书,更要看遍天下景,让自己变成知识丰富、眼界开阔人。于是压岁钱又增了值。

小主人把剩余压岁钱放进了柜员机,期待着下一年变化。

几年后,小主人去银行取钱,他仔细地数了数,“呀!压岁钱变多了!”他又惊讶又快乐。

这时,再次回到小主人手里压岁钱高兴地说:“啊,这是一场多么有意义旅行啊!”

所以,我们要用压岁钱做有意义事,这样才能真正让它增值。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我的压岁钱我做主_作文

全文共 330 字

+ 加入清单

一提到压岁钱,我就来气。同学们的压岁钱都掌握在自己的手里。有的用压岁钱买玩具,有的用压岁钱买零食吃,还有的用压岁钱买生日礼物……可是,我的压岁钱却被爸爸,妈妈给“骗”走了,他们红我说等我长大后上大学用,可是,实际他们都用我的压岁钱买房子了。其实,他们把钱拿走也是为了我。要是我呀,这些压岁钱就“活”不到半个月,就被我花个精光了。不过,今年的压岁钱我要好好计划一下,不能再给爸爸,妈妈给“骗”去了。

要是今年的压岁钱,我做主,我会这样使用:把压岁钱分为两部份。一部分留给爸爸,妈妈,我也不能让他们买房子的愿望落空吧!另一部份留给自己,用自己的压岁钱买一些文具,资料等,少花点爸爸,妈妈的钱,好让他们多给我买点好吃的。

我今年的压岁钱,我做主!

[我的压岁钱我做主_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压岁钱的故事

全文共 1719 字

+ 加入清单

百变作文资料——趣味语文

压岁钱故事和传说

到了春节,小孩子们最喜欢的是得到大人们给的红包,俗称“压岁钱”“过年钱”。古代过年的时候大人们用红绳串起来一百枚铜钱,发给小孩子们希望他们长命百岁,又因为“岁”与“祟”谐音,能镇压鬼怪,也是给小孩子让他们用来贿赂鬼怪的,以化凶为吉,平安度过来年,所以称“压岁钱”。“百十钱穿彩线长,分来再枕自收藏,商量爆竹谈箫价,添得娇儿一夜忙”,清代诗人在《压岁钱》的诗中描述过。由于铜钱和红绳不符合时代的要求,后来逐步用纸币和红包来取代,就成了现在大家熟悉的红包。现在的红包既包括压岁钱的红包又包括公司发送的福利红包和用于答谢别人给的红包。

发放“红包”是我们过春节的一种习俗,红色代表喜庆、好运、吉祥。一般是长辈发送给没有结婚的未成年人,里面的钱多少都可以,一般带6,60元、66元、166元等等,但是当着长辈的面打开红包是不礼貌的行为。还有的家长在除夕夜偷偷放在孩子枕头底下,在新年第一天让孩子有个惊喜,开心一年。

关于压岁钱,有一个流传很广的故事。古时候,有一种小妖叫“祟”,大年三十晚上出来用手去摸熟睡着的孩子的头,孩子往往吓得哭起来,接着头疼发热,变成傻子。因此,家家都在这天亮着灯坐着不睡,叫做“守祟”。有一家夫妻俩老年得子,视为心肝宝贝。到了年三十夜晚,他们怕“祟”来害孩子,就拿出八枚铜钱同孩子玩。孩子玩累了睡着了,他们就把八枚铜钱用红纸包着放在孩子的枕头下边,夫妻俩不敢合眼。半夜里一阵阴风吹开房门,吹灭了灯火,“祟”刚伸手去摸孩子的头,枕头边就迸发道道闪光,吓得“祟”逃跑了。原来,这八枚铜钱是神仙变的。第二天,夫妻俩把用红纸包八枚铜钱吓退“祟”的事告诉了大家,以后大家学着做,孩子就太平无事了。因为“祟”与“岁”谐音,之后逐渐演变为“压岁钱”。到了明清,“以彩绳穿钱编为龙形,谓之压岁钱。尊长之赐小儿者,亦谓压岁钱”。所以一些地方把给孩子压岁钱叫“串钱”。到了近代则演变为红纸包一百文铜钱赐给晚辈,寓意“长命百岁”。对已成年的晚辈红纸包里则放一枚银元,寓意“一本万利”。货币改为纸币后,长辈们喜欢到银行兑换票面号码相连的新钞票给孩子,祝愿孩子“连连高升”。

另有一说源于古代“压惊”。说是太古时有一种凶兽叫“年”,隔365日后之夜,就要出来伤害人畜、庄稼。小孩子害怕,大人则以燃炮竹驱赶“年”,用食品安慰小孩,即为“压惊”。年久日深,便演变为以货币代食物,至宋便有“压惊钱”。据史载,王韶子南下,因被坏人背走,于途中惊呼,才被皇车所

救,宋神宗即赐了他“压惊金犀钱”。以后才发展为“压岁钱”。小孩的是“压祟钱”,老人的才是“压岁钱”。老人的“压岁钱”是指不再增长岁数,寓意长寿。

最早的压岁钱出现于汉代。最早的压岁钱也叫压胜钱,或叫大压胜钱,这种钱不是市面上流通的货币,是为了佩带玩赏而专铸成钱币形状的避邪品。这种钱币形式的佩带物品最早是在汉代出现的,有的正面铸有钱币上的文字和各种吉祥语,如“千秋万岁”、“天下太平”、“去殃除凶”等;背面铸有各种图案,如龙凤、龟蛇、双鱼、斗剑、星斗等。唐代,宫廷里春日散钱之风盛行。当时春节是“立春日”,是宫内相互朝拜的日子,民间并没有这一习俗。

《资治通鉴》第二十六卷记载了杨贵妃生子,“玄宗亲往视之,喜赐贵妃洗儿金银钱”之事。这里说的洗儿钱除了贺喜外,更重要的意义是长辈给新生儿的避邪去魔的护身符。宋元以后,正月初一取代立春日,称为春节。不少原来属于立春日的风俗也移到了春节。春日散钱的风俗就演变成为给小孩压岁钱的习俗。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是这样记载压岁钱的:“以彩绳穿钱,编作龙形,置于床脚,谓之压岁钱。尊长之赐小儿者。亦谓压岁钱。”到了明清时,压岁钱大多数是用红绳串着赐给孩子。民国以后,则演变为用红纸包一百文铜元,其寓义为“长命百岁”,给已经成年的晚辈压岁钱,红纸里包的是一枚大洋,象征着“财源茂盛”、“一本万利”。货币改为钞票后,家长们喜欢选用号

码相联的新钞票赐给孩子们,因为“联”与“连”谐音,预示着后代“连连发财”、“连连高升”。压岁钱的风俗源远流长,它代表着一种长辈对晚辈的美好祝福,它是长辈送给孩子的护身符,保佑孩子在新的一年里健康吉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我的压岁钱作文800字

全文共 760 字

+ 加入清单

“嘿,你目前收到多少红包呢?”

“嗯?还没有呢。还有五天过年,急什么呢!”

“也是噢。到时一起买烟花玩啦。”

儿时与邻居的对话浮现在脑海里,对于压岁钱,现在的我似乎缺少了儿时的那份执着甚至期盼。

“一、二、三、四……”数着那一个个金红色的纸袋里小心翼翼地躺在其中的百元大钞,竟少了那份儿时的欢喜。也许,是长大的缘故吧。对比往年的压岁钱,数目竟大幅度地减少。

也是奇怪,我竟没有一丝难过与不甘。

忽然忆起八、九岁那年,大抵是我至今收到最多压岁钱的一年。论起具体数目,我也记不清了。

好像是过完年之后吧,妈妈带我去家具店买书橱。那时我上三、四年级,也不知受谁的影响,竟迷上了课外书这“玩物”。在我百般央求下,也为了防止我的房间乱得与猪窝一般,妈妈才同意我把压岁钱拿去买书橱。

可只有白、灰、棕三色的书橱,根本入不了我那时的眼帘。直说呗,我那时看中了一套粉色的房间家具。什么床、什么书橱、什么衣柜之类的,样样俱全。还有那只虽不起眼却又让我爱不释手的毛绒玩具猴子,我至今没能忘却。

不用说也知道,妈妈一开始是不同意的。毕竟床、衣橱、柜子这类的,我们家都是不缺的。可后来为什么又同意了呢,我也记不清了。反正我是拥有了这套家具。依稀记得那时,我还兴奋了好几天呢。

这大概是我至今利用得最好的压岁钱呢,至少我自己是这么认为的。其它的压岁钱呢,要不就是在妈妈的软磨硬泡下上交,要不就存在自己的“小金库”里,要不就不知经过几个轮回又到了谁之手。

其实我一直对压岁钱有种期待。不过并不是金钱的数目,并不是来自于谁,而是小红包里的一份情意。或许只是里面的一张小小的字条,哪怕只是短短的几句话语。足矣!没有“礼轻情意重”的那份庸俗,也没有金钱数目的攀比。

“嘿,我的红包里含有一张小字条。”

“嘿,我把我的压岁钱拿去交学费。”

“嘿,我用我的零花钱给爷爷买生日礼物。”

……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我们最爱的家乡风俗作文800字

全文共 735 字

+ 加入清单

按我们家乡的规矩,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中旬就开始了。每当要到春节时,气氛就会变得格外热闹。

在腊月十几的时候就要到每家自己储存食物的地方把之前储存的大米,腊肉,什么的都预备充足。整理好过年吃的,用的,就把屋子里里外外都打扫一遍。

到了腊月二十一,我们村里每家每户都陆续开始做“糍粑”酒什么的,我老家过年时一些要吃的东西一般都是自己做的,要买些水果,糖之类的。有时家里打糍粑不够人手的,可以去找几个邻居或是亲朋好友来帮忙。每当到打糍粑那天,爷爷就会找三两个亲戚来帮忙。不过,在那天之前,先要把糯米给煮熟,然后把煮熟的糯米放在一个大竹篮里晾凉,有时我会抓几把来吃,不过那饭很烫,所以我每次都会让奶奶帮我揉成一个球,那样又美味又不烫。不过不能吃太多,因为这些美味还要用来做糍粑和酒呢!

第二天上午把要用的东西准备好,下午就开始了。等把糍粑打好,就要把还不成形的糍粑给捏好,一般都奶奶来捏,我们一般只是在一旁看着,有时“捏”几个试试。等糍粑捏好后就放到一个装满冷水的盆子里,盖上盖子储存起来。

到了除夕这一天,家家户户的门上早已贴好了各色的年画,差不多6点7点时,再放几串鞭炮。到了晚上,家家户户都灯火通宵,有的小孩子嘴上说着一定要守岁,可是到了最后凌晨1点多太困了,又自己乖乖睡去了。

春节到了,天还没完全亮的时候,爷爷就已经拿着鞭炮到门口去放了,说实话我还是被鞭炮吵醒的呢!吃完早餐,爸爸他们给了我们压岁钱,爸爸就带着弟弟出去拜年啦。我和姐姐就待在家里。等我弟弟回来时,他就和奶奶一起去买花炮之类的炮去了,这可是他每年都要做的事。

春节过后,我们又在老家待了几天就回广东这边了。走的时候还带了一些奶奶他们做的腊肉,还有几袋家里种的米,爷爷还拿了一些酒给爸爸,那些酒可都是我爷爷自己酿的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我们最爱的家乡风俗作文800字

全文共 821 字

+ 加入清单

我外婆的老家在武汉黄陂,那里人讲究“年小月半大,月半大似年”——月半就是指元宵节,人们可以不回家过年,但必须回家过元宵节。于是,每年元宵节前几天,生活在全国各地的黄陂人都纷纷赶回家筹备元宵节的龙灯和舞狮活动。

记忆中,我仅有一次有幸在外婆老家过元宵。在这个喜气洋洋、热热闹闹的节日,最吸引我们小孩的,当属那威武霸气的龙灯和狮子了。长长的龙身、高大威武的龙头、跳跃的狮子,就够我们欢欣雀跃的了;何况还有各式各样的烟花炮竹!

我们几个小伙伴挤在人群最前面。“劈里啪啦——”忽然远处一阵鞭炮声响,能看见蘑菇云似的灰烟朝空中升去了;能听见一阵紧一阵的敲锣打鼓声在不远处响起。“来了,来了!”不知道谁喊了一声。“在哪,在哪?”——啊!能看到高高昂起的龙头上飘扬着的红丝带了!更近了,已经能看到金黄条纹的龙身了!过来了!顿时,震耳欲聋的锣鼓声响起,混杂着耳边传来围观群众的阵阵叫好喝彩声,不远处“劈里啪啦”的鞭炮也加入了这声势浩大的交响乐。

明月当空,瑟瑟冬风裹挟着鞭炮烟味朝龙灯狮子队袭来。“哈——”像是为了迎合这冬风般似的,几个舞龙人大喝一声。只见那龙须应声而动,画出道道绚烂的虚影,硕大的龙头虽不及龙须那般快,却多了威严之感,目光如炬、炯炯有神,好似神龙一般,让人肃然起敬。那些舞龙人身强体壮,他们身着黄色对襟衣、红色灯笼裤,腰扎红色绸带,头裹黄布,高举舞龙杆,奋力地、有节奏地舞动着,看得我眼花缭乱。礼花不断地在空中炸开,绽放出五彩缤纷的图案。阵阵灰烟缠绕着斑斓的图案,辉映着皎洁的月光,黑曜石般的夜空被烟花点缀得分外漂亮……当真有目不暇接之感!

滔天的锣鼓、鼎沸的人声、璀璨的烟花、神气的龙狮队……这一切定格成了一副画面,深深刻在我童年美好的记忆中。

今年,武汉由于疫情的原因,家乡元宵节的风俗——龙灯舞狮活动,都停止了。期待来年,英雄的武汉人民能走出冠状病毒的阴影,红红火火再过一个耍龙灯、舞狮子的元宵节,那时,我一定会再次回去,亲眼目睹这光辉的时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感受家乡的风俗作文800字

全文共 882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一个文明古国,论起习俗,可谓“一地一样”花样繁多,单新年习俗,就五花八门。但亘古不变的是那份喜庆和热闹。

在我的家乡,新年从腊月二十几就开始了。二十九家家都准备好年货,门上贴好了“福”,有的人家还挂上了两盏大红灯笼。这天中午,照例要吃顿好饭,还要拜神家。下午就该大扫除,门窗擦得亮亮的,屋顶扫的净净的,桌上摆满了瓜子和糖。小孩子们手中已拿上了大小的鞭炮,大街上整天都噼噼啪啪的。大人们也已经在准备新钞,用来装红包。年前这几天热闹的很。

腊月三十,也就是除夕。晚上是要吃饺子的,一般是肉馅的,吃完了饭就去看看春晚。因为初一要起早,大人一般都不睡,可小孩子就顶不住,把新衣服放在床头,早早就睡下了。别以为一睡就着,家家都放拍炮,鞭炮、花炮,什么震天雷、窜天猴、笛音炮,声音此起彼伏,整整响一夜。

大年初一,凌晨三四点钟,就被妈妈叫起来了,睡眼朦胧的,一看见新衣服立马精神起来。穿好新衣服,好好打扮一番,要去拜年了。先去给爷爷奶奶拜年,再给爸爸妈妈拜。给家人拜晚年就该吃饺子了,正月初一不让动刀,不让说不吉利的话,还不能吃荤。不过白菜馅儿的饺子还可以凑合的。

吃完饺子就要去给本家的亲戚们拜。爸爸和弟弟最累了,要给长辈磕头。女人就要轻松多了,鞠个躬说句吉利话,就完事了。爸爸领着弟弟去拜年,妈妈带着婶婶们去拜年。我做为家中的长女也只能在家待着。爷爷奶奶也不闲着,在门口放好席子,铺好垫子,一拨一拨的人来拜年,贼热闹。我呢,更不闲着,我守在大门口,见有人来,先给他们拜年,坐等红包拿来了。

渐渐的东方泛起鱼肚白,天上还残留着花炮的烟雾,来的人也渐渐少了,大火都困了,来不及吃午饭,一个个倒头就睡,连小孩子也被赶回家睡觉。晚上又是一顿大餐。这一天一大家子的大当家要去请新媳妇来吃饭,表示这个大家庭接受了她,而当院的老媳妇要做陪客,带着新媳妇认当院人。初二,媳妇们要带着丈夫孩子回娘家拜年。过了这几天,年也算安静点了,等过了十五,吃完汤圆,年味也就渐渐淡去了。

新年那么热闹,那么让人留恋,不知多年以后这些习俗是否还能保留。但我想,不论怎么变,家人不变,一家的和乐不变,幸福就不变。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满族民族风俗

全文共 239 字

+ 加入清单

满族妇女不缠脚,所有鞋子绣有漂亮的花饰,鞋底中央垫有10公分高的木质鞋跟。满族妇女穿着这样的鞋走起路来,可保持昂首挺胸的身姿和腰肢摇曳的步态。

满族的男子夏季头戴凉帽,冬季戴皮制马虎帽。他们的衣服喜欢用青 . 蓝 . 棕等色的棉 . 丝 . 绸 . 缎等各种质地的衣料制作,裤腿扎青色腿带,脚穿棉布靴或皮靴,冬季穿皮制乌拉。顶上留辫子,剃去周围的头发。

满族,是我国56个民族中的一个少数民族,是一朵艳丽的奇葩。它有与其他民族不同的风俗,不同的特色,需要我们去慢慢了解,慢慢的认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