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感动中国人物吴锦泉颁奖词【精彩20篇】

导语:生活是最好的老师,向生活学习,不断汲取生活的养分,恐怕就是梅兰成为京剧大师的根本原因。下面是开学吧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作文素材,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

浏览

1263

作文

1000

2024年感动中国的优秀观后感

全文共 647 字

+ 加入清单

近年来,儿童被拐卖或走失的悲剧,每天都在上演,走失儿童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针对走失儿童事件的发生,我们能为他们做些什么事情呢?20**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引起了我久久的思索。

张宝艳、秦艳友夫妇,是吉林省通化市人。自1992年,儿子的一次意外走失,让张宝艳、秦艳友夫妇体会到了走失孩子后的焦急,能感同身受的体会到走失孩子的父母内心焦虑的情感。此后他们便开始关注寻亲信息,并尝试为丢失孩子的父母提供帮助。

2007年,夫妇二人建起“宝贝回家寻子网”,帮助家长们寻找孩子。为了运营好网站,张宝艳辞去工作成了一名全职志愿者。在张宝艳与丈夫的悉心维护下,网站逐渐发展起来。20**年,张宝艳提出的“关于建立打击**DNA数据库的建议”得到公安部采纳,DNA数据库为侦破案件、帮被拐儿童准确找到亲人,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成立8年来,“宝贝回家寻子网”不断壮大,志愿者发展到15万人多,遍布全国各地,成为照亮宝贝回家路的一支中坚力量。志愿者们在张宝艳的带领下,积极核实搜集信息,对家长进行防骗指导,及时向公安部门反馈情况,提供线索千余条。多起积压多年的拐卖案件告破,不少儿童结束流浪乞讨生活,回到亲人身边。目前,“宝贝回家”寻子网是唯一与公安部打拐办合作的全国性寻子网站,截至20**年11月,“宝贝回家”志愿者协会帮助超过1200个被拐及走失的孩子寻找到亲人。

生活中,许许多多的小事感动着我们,让我们用发现美的眼睛去发现让我们的内心能为之震撼的感动事迹。让我们用最纯净的心去看世界,去发现细节的感动!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2024感动中国观后感600字小学生

全文共 1796 字

+ 加入清单

钟南山院士,福建省厦门市人,1936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呼吸内科专家。1960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医疗系,1979至1981年公派英国进修。1984年被授予首批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1985年后被指定为中央领导保健医生,受聘为世界卫生组织医学顾问、国际胸科协会特别会员、亚太地区执委会理事;同年任硕士研究生导师。1995年任博士生导师。1996年5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98年起任医药卫生工程学部副主任。现任中华医学会会长、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广州医学院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

钟南山院士长期从事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教学和基础研究工作,是近10余年来推动我国呼吸系统疾病研究水平走向国际前沿的学术带头人。通过创制的“简易气道反应性测定法”及流行病学调查,他首次证实并完善了“隐藏型哮喘”的概念,该观点为联合国卫生组织撰写的《哮喘全球防治战略》所采用。通过研究对我国慢性咳嗽病因谱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他阐明了胃食道反流性咳嗽的气道神经炎症机制。他创制的“运动膈肌功能测定法”,首次证实即使早中期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

COPD)病人也有60%存在蛋白—能量营养不良,制定了补充其基础耗能的校正公式。迄今为止,他主持完成了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863计划”、“十五”科技攻关、国际合作等10余项重大科研项目;在国内权威杂志上发表论文200多篇;在国外学术期刊上发表SCI论文50余篇,其中包括Nature

Medicine、Lancet等国际权威刊物,被引用次数达438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广东科技进步特等奖、一等奖,何梁何利奖,吴杨特别贡献奖等20余项奖励。

钟南山院士献身医学教育事业。1992年至2002年担任广州医学院党委书记、院长,从医从教近50年,他辛勤耕耘在教育教学第一线,坚持为本科生授课,定期为实习生开设临床讲座,坚持每周一次全院性临床教学查房,融“教书育人”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形成了“奉献、开拓、钻研、合群”的“南山风格”和“学本领、学做人、强体魄”相统一的教育理念;在教学实践中,他提出了要注重培养学生具有“五性”,即“对学习的自主性”、“对工作的创造性”、“对病人的责任性”、“对集体的合群性”和“对社会的适应性”。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领学术新风,追踪学科前沿,开展教学改革研究,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教学中。迄今为止,主持完成各级各类教学研究课题4项,发表教学研究论文10篇,出版专著和教材12部;培养硕士研究生31名、博士研究生30名,博士后4名。其中,2人获得广东省南粤优秀研究生称号。许多研究生毕业后已经成为各自单位的技术骨干、学科带头人等。

作为我国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钟南山院士坚定地站在维护公共利益的立场,以一个知识分子应有的良知和胆识,坚持真理,敢于质疑,敢于追问,发出不同的声音,提出不同的判断。如在“非典”初期,他坚持实事求是的精神,以非凡的勇气质疑权威机构发布的不实消息,维护了科学的尊严,赢得了国人的敬重。在抗击SARS疫情中,钟南山院士带领团队率先投入战斗,主动要求收治危重SARS患者,积极倡导国际大协作,组织了广东省SARS防治研究,创建了“合理使用皮质激素,合理使用无创通气,合理治疗并发症”的方法治疗危重SARS患者,获得了96.2%的国际最高存活率。他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临危不惧的英雄气概,视患者如亲人的大医情怀,受到世人称赞,被誉为“抗非英雄”。

钟南山院士1990年被评为全国卫生系统优秀留学回国人员

;1992年获得全国卫生系统模范工作者称号;1993年受到广东省人民政府通令嘉奖;1995年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03年,因抗击非典功勋卓著被广东省人民政府荣记特等功、被广州市人民政府授予“抗非英雄”称号;再次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当选CCTV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同年荣获“中国医学基金会华源医德风范奖”。2004年,荣获全国卫生系统最高行政奖励“白求恩奖章”。2007年,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敬业贡献)奖。2008年,当选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2009年,获选中国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入选“新中国成立60年来100位感动中国人物”。2010年领衔获得南粤功勋团队奖。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观后感

全文共 435 字

+ 加入清单

(一)

张超,男,30岁,海军某舰载航空兵部队正营职中队长,一级飞行员。

2016年4月27日,张超在驾驶舰载战斗机进行陆基模拟着舰接地时,突发电传故障,危机关头,他果断处置,尽最大努力保住战机,推杆无效、被迫跳伞,坠地受重伤,经抢救无效壮烈牺牲。

此前,张超是“海空卫士”王伟生前所在部队优秀的三代机飞行员,全团6名“尖刀”队员中最年轻的一员,曾数十次带弹紧急起飞驱离外军飞机。

(二)

王锋,男,38岁,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广阳镇古城村人。

2016年5月18日凌晨,南阳市卧龙区西华村一栋民宅突发大火,浓烟迅速吞没了整栋楼房。租住在一楼的王锋发现火情后,义无反顾地三次冲入火场救人,20多位邻居无一伤亡。第三次从火场出来时,王锋已快被烧成了“炭人”,浑身都是黑的,神智已不清醒。从住处到临近的张衡路口,大约五六十米的距离,一路上都留下了他血染的脚印,

王锋的事迹报道后,全国各地爱心人士纷纷慷慨解囊捐款相助,至5月底捐款达250余万元。10月1日下午,王锋因多脏器衰竭离开了人世。

展开阅读全文

篇3:2024感动中国人物孙景坤事迹观后感

全文共 954 字

+ 加入清单

这位老人的名字叫孙景坤,现如今已到了96岁的高龄。

70多年前的1948年,年仅20多岁,正在家乡丹东担任农会副会长的孙景坤,怀着满腔热血,毅然决定参军入伍,而那个时候,他才新婚不到一周。

加入军队的孙景坤在随后的几年间经历了四平战役、辽沈战役、平津战役、解放海南岛战役,这一路走来,他跟随自己的部队从北打到南,从未停歇。

跟着这些战役的还有孙景坤立下的赫赫战功。

1950年孙景坤参加抗美援朝战争,中途因负伤回国治疗,但伤刚好,他立刻又重新回到战斗前线,同自己的战友并肩作战。

经过多次战役的孙景坤对1952年10月发生的一场战役记忆尤为深刻,在当时,身为副排长正配合上甘岭战役的孙景坤接到了营长的增援命令——增援已处于敌人火力控制之下的161高地。

孙景坤老人回忆道:“营长告诉我,你带领这9个人,扛多少手榴弹,扛多少子弹。”

而当他们一出发,敌人的飞机就来了,连同孙景坤在内的十名战士一不小心就会暴露在敌人的视线范围内,他们便等待时机,一瞅到机会,便奋不顾身地往上冲。

在敌人的强大炮击下,冲上阵地后,原先10人的“小部队”已所剩无几,但孙景坤无暇伤心难过,更强大的责任感让已身处轰隆炮声、战火纷飞的孙景坤立马进入到了战斗状态。

当时的161高地有三面正处于敌人的火力控制之下,但凭借着孙景坤同战友们的顽强拼搏,总共6次打退敌人的反扑进攻。战斗一直从中午持续到半夜,256发手榴弹全数用尽,仅孙景坤一人便击毙了21名敌人。

经过敌对双方的激烈交战,他们最终不负众望守住了高地,而身旁的战友们早已伤的伤、残的残。

因为这场战斗,作战英勇的孙景坤荣立一等功,并在1953年,作为志愿军回国英雄报告团的成员,他受到了伟人的亲切接见。

1955年复员后,回到家乡的孙景坤主动放弃在城市的工作机会,就如他参军入伍时的果断决心一样,他决定把自己的后半生奉献给家乡。

而那段时间的孙景坤对于他曾经的显赫战功只字未提,就连那几年的事都鲜少和家人提起。

每次家人问起他当年持枪战斗的往事,孙景坤总是说:“我不能说,一个个熟悉的脸庞都倒下了,我不愿意说那些,心里难受。”

战斗的残酷更多的是对于人的残忍,这些幸存下来的民族英雄接受着我们的爱戴,但他们心里笼罩着的却是同伴们英勇牺牲时的画面,这种心理阴影将会伴随着他们一生,在他们的脑海中永远的扎根留存。

展开阅读全文

篇4:高中人物作文:感动

全文共 960 字

+ 加入清单

如果可以,我愿意为你撑起一把伞;如果可以,我愿意为你摘下那片红枫叶;如果可以,我愿意为你拾起曾经的欢乐;如果可以,我愿意为你……

第一次认识你是在一个雨天。本来天气还很晴朗,我吃过午饭拿着书就骑着车子去上学了,没有在乎天气的突变。走到那个拐角,我看见了你,也许就只有匆匆的一瞥,也算不上看。你很焦急,而我却没有太多顾虑,只顾骑着车子向前走。突然,落雨了,夏日的雨不像春天那么细小,那么急。像豆粒般大小,顿时,我变成了一面大鼓,被无数“锤子”敲打着,一会儿衣服就快要湿透了。就在这时,雨“停”了,我抬头一看:是你!

你脸色苍白,但却对我露出了一个微笑。你怕我被淋着,便又向我这边歪了歪伞,却不知你的半臂湿了。我将伞向你那边推了推,而你却又移了过来,你又一次对我笑了笑:“没关系,我体质很好,不怕淋!”就这么,我们一起进入了学校。而我却天真的以为你的体质真的很好。

你曾经问过我喜欢什么,我说过我喜欢树叶,你也对我说过,如果可以,你一定要为我摘一片我没有见过的红枫叶。

你很活泼,很阳光。在我心情差的时候你总能想办法让我开心。你说我的一生太忧郁,你要一辈子让我快乐。你说过的,现在呢?

就在我满怀期待的憧憬我们的未来时,你却得了病,是一种很罕见的病,我不相信,你身体那么好,怎么会得怪病呢?你妈妈告诉我,其实你从小就体弱。原来,那些都是你装出来骗我的!看着病床上的你坚强的对我笑,我哭了……

在发现你的病因时,你已经剩下不到半年的寿命了,你却依然那么乐观:陪我笑,陪我闹,依旧在下雨时偷偷跑到学校为我送伞……你做的一切都太乐观!那天天下大雨,我在担心你会不会还像以前那样跑出来送伞给我。我在祈祷你不要来,可是,在茫茫人群里你依旧出现了,我忙担心的跑上前责备了几句,你却强硬的塞给了我一个笑容。我把你送回了家,可是谁知道,那天晚上你便永远的离开了我。

你说过的,一辈子陪着我的,现在呢?每到夜深我便想起了曾经的你,你的执着,你的坚强,你的热心,你的一切无不让我感动

又是一个雨天,我又一次忘记了带伞,真在发愁如何回家时,突然,一把伞在我头上打开,我落泪了,又是你在为我着想对吗?还是不放心我吗?你一直都在我身边,对吧?

有你的曾经存在,我才不会孤单。我把一把伞撑开在你的头上,我将一片红枫叶放在你的枕边,亲爱的,一路走好!

[高中人物作文:感动

展开阅读全文

篇5:2024年度感动中国人物颁奖盛会观后感

全文共 1240 字

+ 加入清单

看过《感动中国》之后,我的内心仿佛受到了神圣的洗礼,在感动与眼泪背后,我收获的不仅仅是这些文字上的,更多的是内心中无法言喻的那份震撼与动容。

作为九三学社的一员,我在学习了潘建伟同志的先进事迹后,深受其感染和激励,自觉自愿地向潘建伟同志学习,学习他爱国敬业的精神和脚踏实地的作风。以潘建伟同志为榜样,我也要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扎实工作,勇于奋进,为祖国富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潘建伟同志是我社的杰出代表,作为中科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常务副校长,在多年的科研工作中取得了斐然的成绩,在国内外荣获众多奖项,为我国量子信息产业做出了重大贡献。潘建伟同志能取得成功,让我感触最深的一点,就是他爱国敬业的精神。在国外学成后面对国外顶尖研究单位的招揽,他毅然选择了回国,把自己的青春和才智奉献给了祖国和人民。

在我从事的金融行业,尤为需要这种爱国敬业的精神。金融行业从业压力大,面对的诱惑也大,每天和钱打交道,经常过手大额的金融交易,爱国敬业就是指引我们踏实工作、清正廉洁的核心价值观。没有爱国敬业的精神,就无法做到心无旁骛的踏实工作和良好的自我约束,一旦走上拜金和贪腐的道路,就会给他人和社会带来重大的财产损失,给自己带来灭顶之灾。

不光在我们金融行业,像潘建伟同志这样爱国敬业的精神,也是我们全社会、每个人都需要的一种精神和品质。面对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形势和思想意识多元化的现状,爱国敬业应该是我们所有国民的价值共识。这不仅直接决定了我们个人的行为处事方式,更影响着整个社会的风气。把富强国家的信念融入我们的岗位工作中,在人生抉择时谨记国富民强的价值追求,这样我们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潘建伟同志打动我的第二点就是他立足本职踏实奉献的工作作风。我们都知道科研工作充满了困难和艰辛,潘建伟同志从2001年回国至今,16个年头扎根在科研工作岗位,耐得住寂寞,经得起失败,抵得住诱惑。正是这种立足本职岗位兢兢业业做实事、默默无闻甘奉献的精神,才成就了他今天的成功。

学习潘建伟同志,正是要学习他踏实奉献的工作作风并且要贯彻到我们的日常工作当中。我作为单位的人力资源主管,在学习了潘建伟同志的先进事迹后,即在公司里组织筹划了“敬业、踏实、奉献”的专项培训和竞赛评比活动,并得到了公司领导的高度认可和支持。我们利用单位培训时间组织全体员工学习本单位和业界同行爱岗敬业,开拓进取的先进事迹,并发起了全员‘踏实工作,争先创优’的评比活动。通过专项活动,为全体员工树立了敬业、踏实、奉献的思想,锤炼了大家务实求真、勇于奋进的作风,在全单位营造了踏实奉献的良好氛围。

当前我们正处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作为建设我们美好国家的一员,我们要像潘建伟同志那样,立足本职工作,多做实事,多做好事,把岗位当作事业的舞台,当作奉献社会的平台,以求真务实的精神,主观能动的态度,百折不挠的韧性,无私无畏的素质,踏踏实实的做好工作。为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我们每个人的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感动中国吴锦泉观后感_600字

全文共 709 字

+ 加入清单

这是个令人难忘的日子,在观看2015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结束之后,我参加了“与身边好人”见面、采访活动。见面会上,有一位看起来很普通的老人,他长着一张布满皱纹黝黑的脸、微微眯起但却炯炯有神的眼睛,特别是一双长满老茧皱裂的大手特别引人注目,他就是大名鼎鼎的“磨刀老人”吴锦泉

虽然吴爷爷已经年过八旬,是一名老党员,已有51年的党龄了。他每天走街串巷靠磨一把把刀挣来的钱过日子。当他在广播里听到四川汶川发生了大地震,孩子们都没有学校了,就毫不犹豫地将辛辛苦苦磨刀攒的1000多元硬币捐给了灾区。可是他生活朴素到了极点,衣服鞋子也是别人穿旧了要扔掉的,捡回来,洗洗再穿!汶川大地震、青海玉树地震后,吴爷爷为灾区同胞捐赠数千元磨刀所得的事迹被传为佳话,感染着千千万万的人。当吴爷爷听到讲到这儿时,我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眼泪。他在接受小记者们采访时说,“因为我是党员,我要对得起我的誓言。”“我很富裕,我很开心。”“因为我知道没钱的痛苦,所以我要尽其所能地去帮助别人。”……这些铿锵有力的话语,深深地感动了我,吴爷爷真不愧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

2011年3月,在中国文明网“中国好人榜”评选中,吴爷爷入选“助人为乐”模范典型。在得知入选的消息后,吴爷爷谦虚地说:“我做得太少,自已的能力十分有限。但是只要还磨得动刀,挣得点钱,我就要坚持做点好事,这是我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应该做的。”

吴爷爷那倾其所有,乐于助人的精神让人深受感动,那坚持不懈的精神让人钦佩不已。那一个个平凡的故事,感染着千千万万的人。正是因为在我们身边,有许许多多像吴爷爷这样的共产党员,我们的社会才会变得越来越美好!

我们现在就要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做个乐于助人的好孩子!

展开阅读全文

篇7:2024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晚会观后感

全文共 1614 字

+ 加入清单

灯塔工,很多人对其很陌生,对于另外一些人,却再熟悉不过。他们听着有关灯塔的神话和故事长大,他们看着祖辈父辈从灯塔上走上走下,他们伉俪情深,携手一生守着一座塔,他们更传承家风,把子孙送上塔……他们就是灯塔人家,默默坚守的“宁波守塔人”。

近日,中央电视台公布“感动中国2016”年度人物评选活动20位候选人,“宁波守塔人”——叶中央一家五代守塔百年入围。网络投票评选活动启动之后,宁波市文明办积极发动群众参加投票活动,深入学习宣传叶中央家庭感人事迹。广大市民群众纷纷被叶家五代坚守的精神所感动,不但踊跃参与投票,还发动亲朋好友传播正能量,使叶中央家庭先进事迹在甬城大地广为传颂,在全市上下掀起学习热潮,在社会各界引发广泛赞誉与认同,认为他们的不忘初心、矢志不移,爱岗敬业、乐于奉献是社会道德建设的重要旗帜,是近年来我市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成果,是“爱心宁波·尚德甬城”社会风尚的集中体现。

12月21日,宁波市文明办领导带队赴七里屿看望慰问“宁波守塔人”,七里屿因距镇海7公里而得名上,上面有一老一新两座灯塔,老灯塔始建于1865年,是我国乃至远东最早建起的现代灯塔之一,也是宁波最老的一座灯塔。1998年,老灯塔被整体拆卸迁至小七里屿岛上,作为观赏之用。而新灯塔继承了老灯塔的衣钵,为过往的船只指明航向。

今天恰逢换班的日子,一行人跟着换班的灯塔工人走上七里屿。在这个仅为0.03平方公里的小岛上,稀疏散落着零星的房子,条件十分艰苦,特别是饮用水和生活用品,需要靠补给船定期供应。在新灯塔顶层我们见到了正在岛上值班的守塔人——叶中央的孙子叶超群,他已经在岛上工作了3年,被问及守塔的生活时,他说:“现在的条件已经很好了,原来爷爷他们就只能看报纸,而且是补给时带来的一个月前的报纸。现在岛上已经能24小时不断电,不仅有网络,还有电视和电脑。居住条件也有了很大的改善。但即便如此还是会遇到很多困难。”由于岛上多是岩石,有土的地方都种上了蔬菜,对于守塔人来说,如果天气不好,补给船来不了,他们就只能靠这些蔬菜应急,然而这些生活问题咬咬牙还可能克服,但是如果生病了,即使是小毛病也可能造成生命危险。

七里屿灯塔主任刘孝玖,已经在岛上工作了30多年,见证了岛上各方面的变迁。而新一代的灯塔工人大多是80、90后的年轻人,他们表示刚来岛上的时候很不适应,环境封闭,工作枯燥,时常感到很寂寞。有时很想家,却只能给家人打个电话。不过虽然岛上的工作很辛苦,也困难重重,但他们从来没后悔过,而支持他们一直在这里工作的动力就是家人。这新老两代灯塔工人就像新老两座灯塔一样,相互支持,相互守望,默默为各条航线上航行的船只指明方向。

一行人先后参观了新老两座灯塔,在随后的座谈会中,宁波市文明办副主任祝建平亲切询问了守塔人的工作和生活情况,感谢他们所作出的贡献,并送上慰问金和“文化礼包”。他表示,叶中央一家五代守望灯塔百年的事迹让人十分感动,他们很平凡,却诠释了这个时代最需要的精神——坚守,我们要扩大他们的影响力,传播他们的精神,同时从家庭教育、家风建设出发,深入挖掘内涵,倡树先进典型,凝聚榜样力量。

市妇联副主席张依群表示要引导广大家庭学习叶中央一家爱岗敬业、坚守不弃的家风,并鼓励叶中央的孙子叶超群踏实工作、努力学习,做新一代灯塔工,为航标事业继续奉献青春和热情。

宁波“红领之家”党员志愿服务队负责人陈军浩表示通过这次实地参观,亲眼看到守塔人艰苦的生活,内心感到十分震撼,这种忘我的精神是现在很多人所欠缺的,需要我们去弘扬、去推广、去学习。同时也想到自己从事的志愿服务工作,只要坚持不懈,点滴积累,得到的成效将会是巨大的,对社会发展也会起到一定的作用。

“爱心妈妈”刘国娟表示叶中央家庭一家五代的坚守是很不容易的,这与良好的家庭教育密不可分。她收养了6个孩子,经常对他们说要学习先进人物艰苦奋斗、爱岗敬业的精神,鼓励他们做一些对社会有意义的事情。

展开阅读全文

篇8:2024感动中国人物观后感

全文共 562 字

+ 加入清单

感动中国”20_年度人物颁奖晚会,就像早春的约会在中央电视台如期播出。经过投票等多种方式在全国范围内评出的年度人物事迹,在晚会现场陆续与观众见面,分别用他们不一样的亲身经历讲述了感动中国的真实故事,用感动的力量再次唤醒了心灵的春天。

感动是人类最直接的一种情感。生活中总会有那么一些人,时时感动着我们。他们是宋兆普、黄大年、王钰、邓迎香他们是一个人,他们是一群人;他们是一种精神的代表,他们在用一种心灵的力量,唤醒沉睡的春天。

我们常说,好人就在身边。“感动中国”的人物也都来自我们的身边。它传递出了中国人的好人观,行善观。“勿以善小而不为”,积小善者必成大德。在生活里,我们更多得人都是平凡的人,但请相信只要把平凡的事情做到极致,那么我们每个人也都不会再平凡,这是“感动中国”传递给我们的另一种力量。

其实,“感动中国”传递给我们的力量还远不止这些。可是,这些力量都会化聚成一股洪流,冲破精神的桎梏,给我们带来另一种人生的体验。这种体验至关重要,它是感人肺腑的,更是催人奋进的。这或许就是榜样的力量,他给了我们期望,让我们相信,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会有一片沉睡的春天。

人性的温度会融化冰雪,道德的光辉会催动春芽。2017年的感动激发我们奋进,20_年的春天正在悄悄降临,让我们一齐期待更多“感动中国”的故事发生在这个“春天”。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感动中国人物观后感

全文共 1552 字

+ 加入清单

疫病无情,人间有爱。我们应真诚地对“逆行者”道一声“感谢”,说一句“致敬”!

疫情来时显本色,大难面前见担当。逆行者都是普普通通的人,却在疫情“大敌”来临之时,迎难而上、主动担当,在平凡岗位上用执着坚守诠释着最美“逆行”。同样是血肉之躯,同样有家事牵挂,但身负职责、使命在肩,他们没有犹豫、没有退缩,甘愿化身“战士”无畏向前,用坚守诠释初心使命。感谢你们,向每一位‘逆行者’致敬!你们的付出,我们全都看在眼中,记在了心里。

何以安居,因为有人为我们站岗

根据疫情防控形势,为进一步发挥教育系统党员模范先锋作用,紧急招募党员志愿者,邢台八中党员积极报名,积极请战。国情需要,时刻准备着。1月29日中午,邢台八中于攀峰、王兴亮、李强和来自各基层学校的48名党员、志愿者走上了三个封堵点,担任对来往车辆及司乘人员24小时疫情监测任务,为筑起我市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屏障贡献力量。桥西区教育系统党员干部用满满的正能量,书写着“敢担当勇向前”的感人篇章。

何以乐居,因为有人为我们逆行

微信群里出现一段视频,我们的熟人阮医生在武汉,昨天他刚值完夜班,回来补了一觉,顾不上吃饭先去跑了两圈,照他的意思是锻炼好身体才能更好地工作。望着他憔悴的面容,大家很心疼,也心疼上有老下有小的医生家属王娅红老师,纷纷祝他们幸福平安。王娅红老师说:“越是危险时,医务人员越是冲在最前面。义不容辞,必须迎难而上。”义不容辞,迎难而上。所以大家叫他们白衣天使,口罩、防护服、护目镜代表他们职业的颜色,救死扶伤的风险和付出建构了他们的职业形象。在安危面前,他们选择了先人后己。正是因为他们逆行的背影,我们才更坚信平安与幸福。

何以乐学,因为心系学生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出现以来,邢台市第八中学高度重视。为做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疫情防控工作,校党总支部积极响应省、市、区、局安排部署,快速反应,于1月23日成立了以学校党总支书记、校长王文刚为组长的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全力开展各项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工作。通过学校微信公众号、微信群等形式,切实做好防控政策宣传工作,向师生、家长推送国家、省、市、区防范工作精神和防控知识,加强防疫科学宣传和舆论引导。邢台八中学校公众号发布有关疫情防控的稿件50余篇,大力宣传普及疫情防控知识,倡导广大师生、家长增强防范意识。对学生的线上学习进行再部署,要求各年级深入研究,利用微信群优化学生各阶段学习安排,确保学生“停课不停学”。除学生作业情况需按时发微信群外,学生有学习相关问题在群里提问,教师按时在线解疑答惑。老师们加班加点为同学们准备预习资料。网上教学,目前已开始积极联系试用。一如既往,认真做好学校24小时值班工作。确保遇有突发事件或紧急情况能够指挥有力、快速响应、妥善应对、高效处置。危急时刻,唯有担当,方显忠诚!

当大多数人安心宅在家的时候,正因为他们“逆行”的背影,因为他们对城市的守望,才让我们的日常生活在疫情阴影中始终保持“明亮”,感知到“大家庭”式的安定从容。越是在这个时候,越感念平凡日常生活的可贵,越发感觉英雄不在远方,就在你我身边。

除了感谢,我们还能做些什么?做好自己的事,不添“麻烦”,不当“漏洞”。出门戴口罩,回家先洗手,身体异常做好监测、隔离,必要时及时就医,就是在分忧;不传谣、不信谣,积极配合防控举措,展现自己的那份正能量,也是在帮忙……感谢和致敬,不是停留在口头上的溢美之词,而是用我们时时处处的实际行动为防疫工作助力。在阻击疫情这场特殊战役面前,谁都不能置身事外,只不过有人在“前线”退敌,有人在“后方”支援,每个人都做好自己的事,就是对“战友”最大的爱护和支持。

一座城,因为有爱,所以温暖,因为温暖,更有力量。我们坚信,众志成城、同心战“疫”,疫情终将被击败,春天必会繁花烂漫。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感动中国颁奖盛典2024观后感

全文共 963 字

+ 加入清单

叶嘉莹是学术界具有影响力的学者,90多岁高龄的她仍坚持讲学,还捐出3500多万元支持优秀传统文化研究。她用一生培养了大批中国传统文化和古典文学人才。《感动中国》颁奖辞这样描述叶嘉莹:

桃李天下,传承一家

你发掘诗歌的秘密

人们感发于你的传奇

转蓬万里,情牵华夏

续易安灯火,得唐宋薪传

继静安绝学,贯中西文脉

你是诗词的女儿,你是风雅的先生

如何理解这位耄耋老人成为感动中国人物呢?窃以为可从三个层面理解。一是学习的楷模。叶嘉莹三四岁时,父母就开始教她背诵古诗,认识汉字。1941年,叶嘉莹考入辅仁大学国文系,

专攻古典文学专业。生活的艰苦,家庭的变故,没有让她放弃读书,反而写作了大量的诗词。

二是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不遗余力。近二十多年来,叶嘉莹应邀到几十所大学讲学,同时应社会各团体的邀请,举行了数次颇有影响的古典诗词专题讲演,培养了一大批中国传统文化和古典文学的人才,深受学生爱戴,可谓桃李满天下。正如当代红学家冯其庸所说:“叶先生是属于我们现代的。叶先生不仅精于传统的诗词学,而且能治中西文化学识于一炉,因为时代和条件使然,所以叶先生的学识又与我的两位老师(王瑗仲、钱仲联)有所不同,叶先生是更切近我们时代的一位大师,她的学术成就也确实赢得了崇高的世界声誉。”

三是她有着一颗金子般的心。叶嘉莹先生多次向南开大学捐款,目前已累计捐赠3568万元。实现了支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捐出毕生积蓄的诺言。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正是先生学术人生的追求。一个学人对待金钱的崇高境界,足以令世人为之动容。

学者也是劳动者,也可以感动中国。这启示我们:一个知识分子的伟大、无私,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在长期的淘洗、磨砺、熏陶中形成的。是诗词,带她走过人生欢乐与无常;是诗词,伴她一路而来,承载了她一生所向……可以说,中国古诗词中美好的精神养分,古代诗人高迈的性格和豪放的爱国情怀,给予她丰厚而绵长的滋养,让她变得那样心灵纯净。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正在于此。

诚如先生说过:“我平生经过离乱,个人的悲苦微不足道,但是中国宝贵的传统,这些诗文人格、品性,是在污秽当中的一点光明,希望把光明传下去,所以是要见天孙织锦成,我希望这个莲花是凋零了,花也零落了,但是有一粒莲子留下来。”诚哉斯言!先生有大爱,这大爱将激励更多的学人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砥砺前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感动校园人物作文700字

全文共 692 字

+ 加入清单

Y老师是我高二的数学老师。

在高一最初的时候,我也是挺喜欢数学这门学科的。只是随着数学成绩的下滑,我对上数学课的期待也逐渐消逝。渐渐的,看到课表上的数学课,就隐隐头痛。

高一的期末数学成绩考得很差,虽是在意料之中,心里却更加痛苦。

高二因为文理分科,我遇到了一位新的数学老师,就是现在的Y老师。

Y老师和我以往遇到的老师教学方法不太一样——就是刷题。数学课前来几道,课上演板来几道,讲完知识点来几道,晚自习前再来张卷子。用老师的话来说,“数学不刷题,难道让你们天天来我办公室背概念?那不就成大傻带着一群小傻了嘛。”

不得不说,这种刷题的方式对我很管用。从入班,到第一次月考再到期中考试的时候,数学成绩直线上升。期中的数学考得不错,这让我有些飘飘然了。期中之后,Y老师就很少让我上去演板了。那段时间学的是椭圆和双曲线方程,我学的很烂,却时时自我心理安慰,没懂就先不懂吧,回头看看书就好了。可是却又隐隐开始不再期待每天的数学课。Y老师在一次测试中发现了我的问题,把我叫到办公室,点明了我最近在退步,却又鼓励我,数学是我的优势,我应该坚持下去,之后便是常常让我在课上演板。内心羞愧的我开始在课下重新好好地去复习,去回顾自己没学扎实的地方。终于在几次小测验后,我才感觉到自己的状态恢复了。

在我心里,对于Y老师,感动之余更多的是感激,如果不是她,我或许又会回到高一后半学期的状态。这也让我开始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我不能总是依赖者别人对我的鞭策才能前进,我必须要在今后的学习和日常中更加自觉,才能更好前行。

感动总是很简单,在不经意间,或许你认为很普通的一件事,都会让别人感动。如春雨滋润心田,如阳光温暖心灵。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感动中国2024年度人物全名单公布

全文共 767 字

+ 加入清单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感动中国2014年度人物颁奖典礼”27日晚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播出,“感动中国”2014年度人物评选结果揭晓。用一生中最好的年华专注地做了一件事,为此他隐姓埋名三十年。被人们称作“中国氢弹之父”的于敏成为今晚第一位感动中国的年度人物。

同样感动中国的还有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我国高温合金研究奠基人师昌绪;在贵州山区义务支教10年的退休外交官朱敏才、孙丽娜夫妇;两次背井离乡,为南水北调作出巨大奉献的基层干部赵久富;留名“炎黄”,默默捐款27年的张纪清;与失聪的儿子同桌16年,陪儿子考上大学的陶艳波;破获上百起暴恐案,被誉为大漠“猎鹰”的新疆特警木拉提·西日甫江;对麻风病人不离不弃,守望麻风村近40年的医生肖卿福;十几年如一日,无微不至照顾瘫痪父亲的孝女朱晓晖;几代人接力帮助残疾邻居,创建美丽家园的陇海大院。此外,“年度致敬群体”的殊荣被颁给了远赴非洲的中国埃博拉医疗队。

“感动中国”2014年度人物评选于2014年10月启动,经《光明日报》等全国30多家媒体组成的“感动中国媒体联盟”和多家门户网站联合推选、网络公开投票,最后经评选委员会的综合评定产生。

“炎黄不是一个名字,是一脉香火,你为我们点燃。”2月27日晚,中央电视台举行“感动中国2014年度人物”颁奖典礼,已被江阴市民熟知的“炎黄”张纪清老人,成为江阴历史上首位“感动中国年度人物”。

张纪清27年来每年都会化名“炎黄”,从不同的地方向养老院、希望小学、革命老区和灾区捐款捐物,累计近3万元。2014年11月20日,74岁的他向鲁甸灾区汇款时晕倒在邮政营业大厅,这才机缘巧合地被世人所发现。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活动是中央电视台最重要的年终节目之一,今年已是第十三届。“平凡的老人、朴素的心愿、清贫的生活、高贵的心灵”,是栏目给予张纪清的褒奖。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感动中国的观后感怎么写

全文共 647 字

+ 加入清单

朱敏才,是中国外交官一位风度翩翩的一位官员,他在地球奔波,工作期间到了不少的城市。等到他退休后,人们以为朱敏才会回到北京,像老人一样与老伴过上安逸舒适的生活,但现实却不是这样。

在一个特殊的机遇后,朱敏才放弃了安逸的生活,与老伴孙丽娜一起当起了一名乡村教师。他们一起在教师这个岗位坚持了十年,期间帮助了许多孩子,他们的出现,使许多孩子改变了命运。

但是,在这个时候,朱敏才老师因劳累过度而倒下了……他得了脑出血,倒在了教学的路上。幸运的是,在妻子和学生们的期待下,朱老师战胜了死神,可他清醒后,却还惦记着上课。

这是多么伟大的一个人啊!感动中国给予朱老师和孙老师五个字:为霞尚满天。是啊,他们宁愿为了乡村里的小孩子能学习,放弃了安逸的生活;他们宁愿住在丑陋的房屋,也不愿住豪华的房子……他们是为了什么?他们是为了让更多山区孩子走出大山,取得好成就!

在某个城市里,“炎黄”是大家熟悉的一个人的名称,但大家却也不知道他的名字。他常常出钱资助幼儿园、敬老院等机构。他使用“炎黄”这个名称来掩盖自己,自己却默默地资助他人。他的真名叫张纪涛。他与妻子住在一栋普通的房子中,他在暗地默默将自己的钱毫不吝啬地捐出,张老人一生也不知道捐赠多少人,多少个机构了。感动中国给予了他五个字:涓涓见沧海。

我看完后,心里有说不出的感动,以及对这些伟大人物的敬佩。如果没有这些默默为社会奉献的人,如果没有这些舍己为人的人,如果没有这些不求自身幸福,只求他人幸福的人,我们的社会将没有了生机,没有了希望。这些伟大的人,我敬佩你们!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2024感动中国十大年度人物观后感

全文共 1143 字

+ 加入清单

2月8日晚,《感动中国2016年度人物》颁奖典礼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播出,中国科大常务副校长、中科院院士潘建伟作为“量子通讯的领跑者”成为“2016年感动中国的十大年度人物”之一。

颁奖典礼上播出了潘建伟院士为量子通讯事业奋斗的经历和故事,主持人对他进行了现场采访。《感动中国》评选委员会给予潘建伟院士的颁奖辞是:嗅每一片落叶的味道,对世界保持着孩童般的好奇。只是和科学纠缠,保持与名利的距离。站在世界的最前排,和宇宙对话,以先贤的名义,做前无古人的事业。

潘建伟,1970年生于浙江东阳,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常务副校长。1987-1995年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习,先后获理论物理专业学士和硕士学位。1996年赴奥地利学习,1999年获维也纳大学实验物理博士学位,1999-2001年在维也纳大学实验物理所从事博士后研究。2008年入选中组部首批“千人计划”。2011年11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12年9月当选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科院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先导专项首席科学家。

2016年8月16日,由潘建伟担任首席科学家、我国自主研制的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它将在世界上首次实现卫星和地面之间的量子通信。

潘建伟长期从事量子光学、量子信息和量子力学基础问题检验等方面的研究,对量子通信等研究有创新性贡献,是该领域的国际著名学者,潘建伟有关实现量子隐形传态的研究成果入选美国《科学》杂志“年度十大科技进展”,并同伦琴发现X射线、爱因斯坦建立相对论等影响世界的重大研究成果一起被《自然》杂志选为“百年物理学21篇经典论文”。其研究成果曾6次入选两院院士评选的“中国年度十大科技进展新闻”、5次入选欧洲物理学会评选的“年度物理学重大进展”、4次入选美国物理学会评选的“年度物理学重大事件”。

“感动中国2016年度人物”另外九位当选者分别为:为中国航天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孙家栋、训练中壮烈牺牲的舰载机飞行员张超、三进火海舍己救人的王锋、在大山深处教书育人36年的支月英、耶鲁大学毕业后回国扎根农村的秦玥飞、红丝带学校创办人郭小平、焦裕禄式的好干部阿布列林·阿不列孜、在平凡岗位上创造非凡业绩的电焊工李万君、让众多患者挺直脊梁的好医生梁益建。此外,典礼上还向中国女排表达了特别致敬。

《感动中国》是中央电视台打造的一个精神品牌栏目,被媒体誉为“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自2002年起,《感动中国》每年从社会各行各业推选出十位人物,每个人物身上都有一种让观众感到心灵震撼的精神力量。《感动中国》秉承过去14年的传统不变,广泛吸纳观众意见,通过多种投票方式在世界范围内评选年度具有震撼人心、令人感动的人物和群体。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感动中国观后感

全文共 1330 字

+ 加入清单

开头:仁孝行于家。十三年相守,有多少日子,就有多少道的沟坎,命运百般挤兑,你总咬紧牙关,寒风带着雪花,围攻最北方的一角,这小小的车库,是冬天里最温暖的宫殿,你病中的老父亲,是那幸福的王。

这是给与最孝女儿朱晓辉的颁奖词。每一年的感动中国人物都是最勇敢的,他们的事迹都是最感动人心的,身为老师的我平时可能更为在意的是老师们怎样值得我去学习,感叹他们的伟大与无私,而今年学校在师德培训中带我们看了朱晓辉的事迹之后,给我带来了更大的震撼。

片中提到朱晓辉她以前是一个诗人,还在报社中工作可她为了照顾父亲而辞到了工作并且丈夫和女儿都离开了她,她日日夜夜照顾父亲并且没有地方住,父女两个就在车库中安顿了属于自己的家,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她并没有丢下自己的父亲而去过属于她自己的好日子,而是亲手照顾自己父亲的起居,每个月1000元的养老金是他们父女唯一的生活费用,可那并不能支撑他们的生活起居,有时候她自己都吃不上饭,可她仍然让自己父亲吃的最好。只为了让父亲过得好一些。

刚开始出现他们父女时,她说,看到爸爸活着,每一天还能够跟爸爸说说话,我就感到自己是幸福的。看到那里,我萌生的念头是:你觉得幸福,但是看看你的老父亲,那个瘦骨嶙峋的老人,他会觉得这是一种幸福吗?瘫痪在床,成为女儿的负担,那是怎样的一种无奈?这是幸福吗?之后看下去,他们父女间的相处,他们的对话,他们之间的咿咿呀呀,反倒像是一位母亲在照顾自己的孩子,像对待婴儿一般去猜测他咿咿呀呀中包含的意思。而父亲的眼神中我能够看到幸福的光芒,是对生活的期望。

是啊,此刻的我沉浸在身为人母的喜悦中,每一天看着可爱的宝宝就觉得很幸福,随着宝宝一天天的长大,看着他学会越来越多的本领,哪怕只是一个微笑就能让我高兴半天。咿咿呀呀那是他的语言,我不懂,却不放下去了解的机会,会去猜测宝宝的意思,甚至只一个“哦”字,变化不同的音调都能跟他说上好久,乐此不疲。最近宝贝不舒服,每一天晚上睡不好,无论多晚,无论多累,总是在听见宝宝的哼哼声后第一时间爬起来,把他搂在怀里,轻声安慰他,他难受的大哭,我比他更难受,更焦急。我们对自己的宝宝如此,那试想,在我们小的时候,我们的父母又是怎样照顾我们的呢?是不是在我们生病的时候也那么焦虑不安,也那样数不着觉,时刻关注我们的体温……那这天他们生病了,我们又怎能弃他们于不顾?

以对孩子一半的心对待父母,那父母就幸福了,这是老公公经常对我说的话。是啊,我们认真耐心地照顾着自己的孩子,冷了怕他们冻着,热了怕他们热着,对待自己的父母呢?是不是还在不经意间就脱口而出的顶撞过去?是不是还觉得父母为我们做得一切都是理所应当的?

养儿方知报娘恩,朱晓辉的父亲是幸福的,因为有这么孝顺的女儿陪在身边;朱晓辉也是幸福的,因为在父亲的有生之年一向守护着老父亲。那我们呢?作为老师的我们,教书育人,而朱晓辉教给了我们人究竟是怎样的,一撇一捺,顶天立地,上不愧天,下不愧地,天地之间无愧于心。

作为女儿,我的父母是否早在期盼我将他们当作孩子一般照顾?作为母亲,我期盼我的孩子在将来某一天对我说:妈妈,有你在我身边我好幸福!作为老师,我期望能教会我的学生何以为人。子欲养而亲不待,且行且珍惜!别让父母等得太久,别让自己懂得太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心得体会

全文共 760 字

+ 加入清单

我与家长一起认真观看了《20_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后,觉得那些评选出来的人物都让人敬佩感动。在这个简单的`却又内涵丰富的舞台上,闪闪发光的不是那些耀眼的明星,而是我们生活中的普通人。有的人默默笔耕写下不朽名篇获诺贝尔奖;有的人因前往灾区为孩子运送捐资丧失生命;有的人身残志坚,即便没有健全人的身体,依然顽强的伫立在我们眼前,宣誓着他的存在,他的成功!在20_年的感动中国节目中,虽然感动我的人很多,有林俊德;有陈斌强;有何玥,但是在这些人之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动人以行不以言——陈家顺。

还记得那撼动心灵的颁奖词:“为乡亲卧底,你吃遍所有的苦,为百姓打工,你换来群众最多的甜。你乔装改扮,却藏不住心底最深的惦念;你隐姓埋名,可我们都知道你是谁,为了谁”,他心系农民工的切身利益,全力为农民工排忧解难,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他努力地为农民工调解各类纠纷,尤其是涉及到农民工利益的农民工与用工方的纠纷,是如此的挺身而出,据理力争,勇于维权,肩负着身上的责任,从不放弃,从不退缩!

看过《感动中国》之后,我的内心仿佛受到了神圣的洗礼,在感动与眼泪背后,我收获的不仅仅是这些文字上的,更多的是内心中无法言喻的那份震撼与动容。

生活中,许许多多的人用自己那一点一滴的小事感动着我们,也感动着他人。生活中从来就不缺乏感动,只不过是在繁忙的生活之中我们忘记了用发现美的眼睛去发现这些让我们的内心能为之震撼的感动事迹。

美丽的闪光灯遮不去他们夺目的光芒,他们不是巨星,不是领袖,但他们如宝石般璀璨的心灵会永远照耀我们的心灵,成为我们精神上的支持与榜样,成为我们心中又一个伟大的巅峰!他们不是生来美丽的玫瑰,他们是那一朵朵默默地辛勤奉献的五月兰,素雅的外表无法抹去他们的内心闪耀,他们将会永远成为我们精神的桥梁!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2024感动中国人物观后感心得

全文共 527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一星期一度的法制课,太喜欢上了,终于能让紧绷的神经放松下来。今天老班到班里表情很严肃,好像要举行什么隆重的事情似的,果不其然,老师打开立体机,大屏幕上显现《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吼……”这个歌声好熟悉呀!汶川大地震中,这个歌声响过……

开始了,主持人宣布颁奖典礼正式开始,开始以后,我还在写作业,就是随便看看,后来,第一位老科学家钱伟长与钱学森齐名讲述了他这几十年,从考到清华大学,而又放弃上清华的行为,去探救国的方法,让我感到惭愧,来面对这样一位老科学家,应给予最真挚的敬意,我竟然还在写作业,真是悲哀,老人家讲述在新中国成立前后,与三钱的研究的情况。虽然他已不幸长逝了,但他的忠精报国的精神让人感到无限敬佩,虽然他的儿子已白发苍苍,但他这种精神不会消失的。

一位位感动着我们的人物出现,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孙东林,他呀,是出于农民工头,在腊月二十九那天,为了让农民工拿到回家过年的钱,冒着大雪在公路行驶,最后发生车祸,妻子和儿子都在这场车祸中不幸去世,看到这里我不禁想到我自己,诚信在自己眼里到底算什么!必须要严以律己,才能取得成功。

面对这一场场用鲜血和眼泪换来的感动,我们要珍惜现在的学习条件,努力学习,将来报效祖国,报答父母,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感动中国2024年度人物观后感作文

全文共 617 字

+ 加入清单

新型冠状病毒如同猛兽般来势汹汹,吞噬了喧嚣的闹市与灯火通明的大街,原本欢乐祥和的年也躲藏了起来。新型冠状病毒由武汉随着返乡人潮蔓延全国,这场无声无息的战役就这样打响了。紧张慌乱、惶恐不安也随之传播开。抗击疫情进入紧急状态,全国高度警戒,村村户户严把病毒预防关。但在疫情面前,依旧有许许多多的白衣战士挺身而出,站在疫情前线,无怨无悔地坚守着。

84岁的钟南山爷爷,在2003的SARS病毒感染时铤而走险,站出来说:“来,到我这里来看病。”而现如今,他本应该在家安度晚年,但是依然在人民最需要时,站在疫情最前沿。

钟南山站了出来,全国的医护工作者也随即冲向了最前线,汇聚成一堵牢固的墙,共同抵抗最强劲的浪潮!他们是最美逆行者!

这个世界上,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当疫情爆发时,普通的逆行者就是冲锋陷阵的战士,是博爱仁厚的英雄!拉响警报的李文亮医生在与危险病魔的抗击中离开,你毅然决然的样子最美;武昌医院院长刘智明因连续奋斗重症感染而逝世,你坚守的样子最美;那些舍下子女去一线抗疫的双医家庭,你们舍小家顾大家的样子最美;那些为了方便工作而剃去漂亮长发的女护士们,你们光头的样子最美!正是有了这些“最美逆行者”的义无反顾、勇往直前、舍生忘死,才有了我们平安稳定的生活。

让我们致敬那些“最美逆行者”,敬畏自然,守护生命。让我们众志成城,一起战胜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期待那些白衣战士早日归来阖家团圆。白衣战士加油!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2024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王锋颁奖词及事迹介绍:忠义感乾坤

全文共 371 字

+ 加入清单

2016年5月18日凌晨,河南南阳一栋民宅突发大火,租住在一楼的王锋3次冲入火场救人。20多位邻居无一伤亡,王锋却几乎烧成“炭人”,约五六十米的路上都是他血染的脚印!尽管各界解囊相助,10月1日38岁的王锋还是永远走了……

王锋颁奖词:面对一千度的烈焰,没有犹豫,没有退缩,用生命助人火海逃生。小巷中带血的脚印,刻下你的无私和无畏,高贵的灵魂浴火涅槃,在人们的心中永生。

王锋事迹介绍:王锋, 38岁,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广阳镇古城村人。2016年5月18日凌晨,南阳市卧龙区西华村一栋民宅突发大火,浓烟迅速吞没了整栋楼房。租住在一楼的王锋发现火情后,义无反顾地三次冲入火场救人,20多位邻居无一伤亡。第三次从火场出来时,王锋已快被烧成了“炭人”,浑身都是黑的,神智已不清醒。从住处到临近的张衡路口,大约五六十米的距离,一路上都留下了他血染的脚印。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感动中国2024十大人物事迹观后感

全文共 274 字

+ 加入清单

【颁奖词】在细碎的时光中守望使命,以奋斗的精神拥抱生活。执法无私,立身有责;恪尽职守,勤勉为公。在这片土地上,红柳凝聚水土,你滋润心灵。

人物事迹】阿布列林,男,维吾尔族,新疆哈密地区中级人民法院退休干部。1968年,阿布列林曾经在途径河南时访问兰考焦裕禄故居。这次兰考之行影响了他一生。工作46年来,阿布列林不管是当农民、当工人、当检察官,不管在什么岗位,都踏踏实实、勤勤恳恳工作,像一颗螺丝钉,拧到哪儿都不会松扣,他坚持依法公正廉洁办案,维护民族团结,努力做焦裕禄式的好党员、好干部,曾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被最高人民法院授予一等功。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