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浏览

3114

作文

810

走在放学回家的路上

全文共 350 字

+ 加入清单

“叮零零”放学啦!同学们兴奋不已地准备好书包往家归,只有我一个人慢吞吞记着数学作业,有人督促我:“快点记,我可要擦了”。

记好了,累得满头大汗的我匆匆离开学校。路上,经过一家商店,看到了一些新的商品,虽然很想买来,但是没有钱。路上还有几个高年级同学,说话不文明,一起来欺负我。我见状不妙,好汉不吃眼前亏,我连忙跑开,跑到人家商店拐角躲起来,可是这个店老板很坏,骂我一顿,我逃走了。我没被欺负,反尔要谢谢老板。

我忐忑不安的心情逐渐平静下来。路边有一户人家的花开得正艳,一簇一蔟的花爬满了院墙的围栏。这时主人不在家,猫也溜了出来,探头探脑地观看着外面的世界,看着这一切我不禁想起了一句诗句:“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正当我沉醉于美好的情景当中,那边已经听到老爷的呼喊,我连忙加快脚步,飞奔回家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以回家为话题400字

全文共 412 字

+ 加入清单

一天最热闹的时候得算傍晚,塞车是常有的,狭窄的路面容不下太多的车辆。呆板的红绿灯指挥着,却如何也控制不了人们归家的心。像是步入了禁地,这,很静,可以听到石板上的敲击声,轻轻地伴着心跳。还可以看到的是一片隐隐的伤。这里是老人集聚的地方,周围一座座破落的土砖瓦房将这里围住,围成了一道抑郁的风景。日下西山,人们仅有的乐趣就是围着那石刻的棋盘,思索着那未完成的棋局。或是静坐在环流的清水边,水中倒映的是一抹残阳。她坐在那藤架下,爬满皱纹的眼角,折射落日的余光。她的眸凝视着远方,那云的彼岸,有她所牵挂的人。远走他乡的游子啊,你们颠沛流离在他乡之际,是否依稀记得亲人期盼的眼光。等有空闲时便回家,那誓言是否真是一时的失言,一句话,便是一生的等待。而那曾许下诺言的人啊,忘了一切,忘了回家,忘了秋日下梧桐叶落下的一地悲凉,忘了凉雨正冲刷这颓圮的篱墙,一点一滴,刻在亲人的心上。泪终是落下了,等待了太久,仅一滴,便穿越了今生所有的思念。

展开阅读全文

篇2:一个不回家的中秋作文500字

全文共 473 字

+ 加入清单

出门上学之前,不知道自己在外地过中秋的游子是怎样的一种心情,也不知道李白的那首很经典的诗词《静夜思》里“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是一种什么样的无奈心酸。直到这个中秋,我竟然一下子全都明白了。

回家的中秋节,丝毫没有一个节日的味道,好像身边的空气也慢慢地冷了下来,带给人的是点点凄凉。就像被遗弃在孤岛的人,寂寞落魄,无人陪伴。好在我还有一个室友也没有回家。平时热热闹闹的八人寝,如今安静的仿佛能听到自己的呼吸,对着手机,看着自己的朋友都在家里过节,更是一番愁滋味注入心头。

无奈下,出去逛逛,开阔一下心情。于是就就和室友去学校周边的广场。学校里只有零零落落的几个人影,广场上的人好像也少了很多。这样特别的日子,肯定是希望待在家里,哪怕是窝在沙发上,都是一种很美好的事情,结果对我来说竟然成了很奢侈的事情。距离家乡半个中国的距离,想想也是很心酸的。

去一家饮品小店,店里有一个免费打印照片的机器。打开机器,打印了几张父母还有妹妹,以及家里小泰迪狗的照片,内心有了点温暖。

或许重要的不是过节,而是能和家人团聚在一起,而我,只能这般度过这个不回家的中秋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回家真好小学回家真好

全文共 947 字

+ 加入清单

人生的过程如人在旅途,旅途中那个驿站最好,这可要属家里,家里胜过一切。

有家真好,回家真好,回家的感觉与在其他地方的感觉绝对不是一回事。

家是自在的,也是自然的。在家里可以不伪装乔作,不虚头巴脑,不故作姿态。你是谁就是谁,市长、县长回到家里都是男人、是女人,在家里没有官场,没有阿谀奉承。如果爱人吹拍你,拿官腔搪塞你,你会觉得恶心,会跟他过不长。

家是绿草地,家是海水,也是火焰。你在家里可以松弛神经,可以放松大脑,不必看谁的脸色行事,像谁欠了谁似的。你可以不必担心这个,担心那个,在家可以任意地睡大觉,可以睡到中午乃至下午。家里有松软的床铺,有桔色的灯光,又多情而体贴的爱人。你尽可能地在爱河里徜徉、游泳,尽可能地发挥你的想象和创造,你可以点燃激情的火焰,在你被火焰烧得灼热时,你可以迎着火焰前行,不必担心有人说你的闲话,因为这是你家。

家是慈祥的,是友爱的,是温馨的。你在外头受尽了委屈,但你是一个坚强的男子,或是个不爱哭,自强自立的姑娘,回到家,可以哭,可以号啕大哭,可以向亲人倾诉衷肠与心声。家里会给你以安慰,这种安慰绝对是真诚的,是发自内心的,这不需要掩饰,不需要整景装什么门面和过得去。你在家人的劝慰下止住了哭泣,或者转悲为乐,破啼为笑,你会沐浴在家人友爱的阳光里出去了那一口闷气,舒展愁眉而酣然入睡,并会做个好梦。

在外面你总板着个面孔,或道貌岸然,或一本正经,或趋奉应酬,可在家里你可以什么也不说、也不干,一副木讷的表情,家里不会怪你,知道你就是这个样子。你有气、有脾气都可以发在家里,就是在外面喝多了酒,也可以跑回家里吐,说醉话,耍酒疯。

家不见得是高楼大厦,但却是挡风休息的港湾,家不一定十分富有,只要真情如一,再穷,哪怕家徒四壁,也会令人想念万分。外出的游子,走得再远,也难以割舍想家的眷恋之情,中秋节对家的遥思祝福已成常格,春节时日夜兼程千里万里往家奔的人则是势如潮涌,所谓的叶落归根,根是什么,就是家啊。那些客死在异乡、异国的亲人父老,最大的心愿是将自己的遗骨埋在桑梓,回到家他那飘泊的心才会安息、安定。家的吸引力,家的凝聚力,是别的无法代替的。

有家真好,回家真好。家是孕育,家是温床,家是怀抱、家更是感召啊。这里还原了人的自然,还原了人的本性,也还原了人的属性。

回家真好,真好。

展开阅读全文

篇4:等你回家作文600字

全文共 589 字

+ 加入清单

那天晚上,风雨交加,我放学后,撑着伞,走回了家。我回到家后,合拢伞,全身上下甩了甩,很多滴雨落在了地面上,地上全是一滴滴雨点,我变成了落汤鸡,我先把饭烧了起来,开始做起了作业。我在房间里急切地等待着爸爸妈妈,他们可能是一起回来的,我的心渐渐的平静了下来。

“呯——呯”,门响了,我走下楼梯,一看,是爸爸,他满身是水,而且,比我多得多,我下了楼,给爸爸擦了身子,我问:“妈妈没跟你一起回家吗?”爸爸说:“今天我们不是一起回来的呀,她还没回来吗?我记得她比我早走呀!”我说:“妈妈还没回来。”我们俩的心忐忑不安,起先,只是一点点儿着急,我们各做各的事,我做完作业了,爸爸炒完菜了。已经过了一小时了,妈妈还是没回来,这下,我们忐忑不安,我让爸爸签好字,理好书包,看起了书,又是一个小时过去了,妈妈还没接,我们给妈妈打了10个电话,手机都快打爆了,依旧关机,我想:“妈妈的手机是不是没电了呢?”我认为有可能真的没电了。我跟爸爸说:“让我去找找吧!”“轰——轰”一阵雷声响了,我问爸爸,爸爸不允许我去,爸爸的话音刚落,他就撑着两把跑了出去。我只好静静地看书了。

又是一阵门响,这次,我想应该是妈妈,我一下楼。看见的则又是爸爸,爸爸说:“先吃饭吧!吃好睡觉。”我只好点头。爸爸收好东西,继续在沙发上等妈妈。爸爸等着等着睡着了。

等第二天早上,妈妈回来,她睡着了,我们不想打扰她,就渐渐地离开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有关回家的路年级

全文共 807 字

+ 加入清单

蹲坐在冰冷的自行车跨篮里,我很快就被凹凸不平的土地震得趴了下来,一丝冰冷的感觉从那块蒙着我眼睛的布中传来,雨?那明显不是我的泪我突然兴奋地坐了起来,是雨就好了,那样我就可以沿着留在泥泞道路上的车轮印迹找到回家的路。心中祈祷着雨一直下吧直到我到达那个叫“姚村”的地方,

雨声渐渐的小了,恐怕是要停了,随着一声急刹车刺耳的声音,车子停了下来。我感觉到一只大手轻轻地抚摸我的后背和那凸起的骨头。然后两手将我托起,抱着我走了一段路。一股血腥味窜入了我的鼻腔,同时我的脚踏在了冰冷而潮湿的地上。

他似乎并不想解开蒙着我眼睛的湿布,我喉咙里发出了不满的唔唔声用鼻子嗅着撞在了一根木桩上,头在上面蹭了蹭,可爪到用时方恨短。于是更用力了,磨得脑门像着火一样,那布也终于被搓了下来。我眨了眨眼睛四下看着,一圈大大的围栏,我刚刚在栅栏柱上蹭布,是姚村的屠宰场吗?我小小的身体很容易的就从栏杆缝里挤了进去,这里没有我想象的大餐,只有扎成捆的麦子,却惊喜地在饲料槽中发现了一点碎肉和几块被雨淋得很干净的骨头,在月下发着光。稍作品尝,嗯,是一家屠牛的,我感觉没有吃饱,想念着主人给的肉汤馒头,身上似乎有了力气,赶快回家吧。

打了个寒颤,我便奔跑起来,盼望那泥地上还有些许车轮的印迹,顺着村落中星星点点的灯光,我找到了这姚村的村口,“狗不停蹄”地奔了出去,把鼻子贴在地上用力的闻,猛然闻到一股铁味,没错,家里的自行车停在一堆生锈的铁架旁,顺着那气味我看到了印迹,嵌在泥土里似乎都定了型,留下一个轨道,我沿着它一路向前奔去。

一边跑一边感受到刚刚吃下的食物在我胃里上下跳动,爪子因为地面的湿冷而变得麻木,我不敢停下来休息,害怕那印迹被风刮走,路两边的景色似乎分了层一般向我身后快速滑动,挤着我奔跑忽然,那颜色停止运动了,我到了熟悉的地方,舌头上的汗在不经意间流了下来,我缓缓地前行着。

已经是深夜了,我到了那掉了许多漆的铁门前,瞪圆了眼,兴奋地叫了起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6:走路回家作文300字

全文共 333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们学校举行义卖活动。妈妈陪我一起去。

因为妈妈只带了77元钱,她给我20元参加义卖买东西,还另外给我买了牛排等别的很多东西。可是,回家时一看,坐公交车的钱都不够了。妈妈说:“俊艺,我们只能走回去了。”

在回家的路上妈妈说:“俊艺,一直往前走。”我说:“不,妈妈,往左走,近。爷爷每天来接我,都这么走。”妈妈站在路边想了想然后说:“好吧,就跟你走吧!”这里有许多店铺,我们用仅有的三块钱,去包子铺买了三个我最喜欢吃的肉包子。

我很开心的走着走着,一不小心把整袋的包子掉到了地上,还好妈妈没注意,我赶紧乘机捡起,一看,包子还好好的在袋子里,没弄脏,我拿出一个吃了起来。妈妈看我一眼,没说话。幸好幸好,我在心里偷着乐,不然又要被骂了。

走路回家真好,还能买我最喜欢的包子。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回家过年

全文共 346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中午,我和妈妈回家过年去。

我家在定海金塘,回家的路上要过舟山跨海大桥,当我看到跨海大桥时,感觉到大桥非常美丽壮观。大客车行驶到大桥上面时,我感受到车子更平稳了,比陆地上行驶得更稳固,坐着更舒服。不一会,车内的乘客都大声地说着:好美丽的跨海大桥!这时我也站起来,朝窗外往下看,见到大桥两边围有蓝白色栏杆和宽阔的路面,眼睛再往下看,就见到了大海,海面上有大大小小的船,海面上还有非常多的山,大海的风光真美丽。

当我的眼睛朝着车子的前方看时,看到大桥两边有两根高大铁柱斜立着,有无数根钢缆拉着桥面。我问妈妈:“这大铁柱和钢缆是拉着大桥帮咱们通过大桥的吗?”妈妈高兴地点着头。过了一会,客车驶到我家门口了,我还在想着大桥的美景呢。大桥通了,回家的路短了。

咱们可以随时回家了,再也不用等候在候船室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回家过年的话题

全文共 618 字

+ 加入清单

明天就是春节了,我们一家都乘着车回到了家里。

年三十的早上,我们全家都忙碌地准备中午的午饭,我和姐姐则到集市上买东西,等到吃中饭的时候,我们就回来了,但还是要先贴对联再吃饭。我和弟弟妹妹们都成了“疯狂贴联手”。终于把对联贴完了,可以吃饭了,看着桌子上的菜,真是令人馋涎欲滴。吃饭前必须先放鞭炮、在大门前点上特大号的香烛,我迷惑不解的问爷爷:“爷爷为什么要点香呢?”“哦,那是应为老天爷饿了,所以我们要敬天。”爷爷说。我点了点头。开始放炮了,在放完炮以后,我们一家十个孩子、十个大人都上了桌。我们大人一桌、小孩一桌。爷爷看到这情景,情不自禁地说:“真是十全十美,十全十美呀!我们都拿起筷子吃饭还一边吃一边说。最开心的是晚上了,我盼星星盼月亮,终于到了晚上,我们吃的是汤圆,它寓意这团团圆圆。吃完饭以后,只要给大人磕一个头,就可以得到100元。到了家家户户放烟花的时候,只要你望天上一看,引入眼帘的是许多璀璨的烟花。我们家里有一个习俗就是要熬夜,而且不能叫别人的名字,要是鬼听到了这声音就不好了.

到了年初一地早上,家里已经有堆成山的垃圾了,我刚要扫地,爷爷就一把拦住我:”扫不得、扫不得。"我挠挠头说:“为什么呀?”后来我知道了,原来把垃圾扫出去就等于把金钱扫出去。早餐是甜汤,喝完以后还要把碗倒扣在板凳上。这表示甜甜蜜蜜的一年,把碗倒扣是让这甜蜜之气跑不出去。

家里真好,那里有城市感觉不到的风土人情,这让我想起了一句话;有钱没钱,回家过年

展开阅读全文

篇9:2024初二学生过年作文:过年回家的路上

全文共 745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们回家过年

爸爸开车,妈妈替补,我和表哥一家是纯粹的乘客。

爸爸开车很认真。他双手握着方向盘,眼睛一会看前面,一会看两边,还不时地看看中间的镜子,一车人算他最忙。不时地,爸爸也会跟大家说笑几句,开车最怕寂寞,爸爸是想缓和一下紧张和疲劳吧。说笑中,汽车在平稳、安全地行驶着。

妈妈坐在爸爸的旁边。她不时地看看路牌、翻翻地图。因为本趟行程与往年不同,不熟悉路,在关键的岔口要提前搞清楚,这是妈妈的任务。每当车子从一条路转到另一条路时,妈妈总是及时地提醒爸爸。

表哥一家三口和我坐在后排。十个月大的小忱忱躺在他妈妈的怀里。这小家伙可不老实啦,一会笑,一会闹,要么喝点奶,要么抓东西玩,把表哥和表嫂忙得够呛。

因为今年人多,所以我不能像以往那样很自在地坐在后排,更没办法躺着睡觉。不过,一路这么坐着,也不累,除了车内的热闹,我还看到了很多漂亮的风景。

太阳好像也要跟我们一起回家,一路上它都很调皮。它一会趴在左边的窗外,一会趴在右边的窗外,最后,它还是独自跑了,把我们远远地抛在了后面。它天天都回家,为什么比我们还心急呢?

也有不跟我们一起回家的,像那些路边的大树,小草。它们常年守在自己的位置,排成两排,舞着双手,为来往的人们送行。排在前面的早就看不见了影子,而后面的还在很远的地方耐心地候着。他们这么热情,这么执着,我很感动,也很开心。

我最喜欢看的还是远方的群山。它们一直在慢慢地移动、变幻。有时像躺着的巨人,还有鼻子有脸呢,有时又像一只大象在向远方眺望,又突然变成一位仙女,或者几尊菩萨……。就这样看着,想着,我彷佛觉得那些连绵不断的山,像是流淌的音乐,为我们送来一路的欢歌。

路,还在无穷尽地向远方延伸,而我的心却早就飞向了挂在路那头的山村老家,似乎看到了爷爷奶奶正站在老家门前向我们张望、招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回家过春节作文

全文共 526 字

+ 加入清单

大清早,妈妈就喊我起床,收拾东西回奶奶家过年。我想起奶奶烧的香喷喷的红烧肉,想起老家山上蹦跳在松树间的小松鼠,迫不及待地就要出发了。

汽车行驶在320国道上,兴奋的我手指着窗外对妈妈说:“妈妈,快看,快看,路边的房子变得不一样了,还多了很多公园呢!”“是啊,这半年,320国道两边变化很大啊!”妈妈不无感触。曾经的国道两旁,农家楼房门口杂乱无章,沙堆、柴堆到处可见,如今不仅统一整洁了很多,很多庭院门口还种上了植物,远远看去干净漂亮。

曾经这里一片小山坡,那里一个农家茅厕,如今很多小山坡都挖了,农家茅厕也看不见了,路边除了楼房,多是大片绿油油的草坪,草坪上种植了各色的鲜花。更明显的是一路上有很多白墙黑瓦、古色古香的亭台楼阁,让行驶在路上的人们感觉到江南特有的魅力。

不一会儿,车子就转到了乡村小路上,我打开天窗,站了起来。乡村清凉的风吹拂着我,两旁路灯上大红的灯笼欢迎着我。我抬头遥望,一条平平整整的水泥路蜿蜒向前,直向大山深处。

到家了,奶奶正在厨房里张罗着年夜饭,我和爸爸忙活着贴春联、挂灯笼。大大的福字贴上去,红红的灯笼挂起来,鸡鸭的香味飘出来,年味渐渐地浓起来。

夜幕渐渐降临,我们围坐一起,举杯祝福,祝愿大家团团圆圆,合家欢乐,祝愿大家明年会更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回家杂感作文

全文共 261 字

+ 加入清单

现在在回武昌的车上,这次回家真难,前天六点多钟才到家。每次回家的感觉都差不多,不管你多大,家里的人都会为你担心,在长辈面前你永远都是个孩子。

这点我是体会深刻的,因为我家四世同堂,曾祖母到现在都在为我为我爸为我叔叔担心,从旧社会走过来的人是不易的,愿曾祖母还能多活八九年,看到我成家的那天。早上到曾祖父的坟前去烧过纸,寄去了我这个长重孙的哀思。曾祖父是两年前去世的,那时我在上初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前突然知道您走了,我是在您走后的第二天才赶回家,送您最后一程。

时间过得真快,我都到高二有段时间了,我会在学校好好锻炼的,您放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回外婆家的

全文共 271 字

+ 加入清单

大年初一,我们一早就被晨光叫醒,准备好行李上车,出发到外婆家。

外婆家住龙潭乡。一下交流道,就看到龙潭的名产——花生糖,还有清澈见底的大潭,湖光山色宛如人间仙境,真想下去走走。

一到外婆家,就有许多人迎接我们,那里的天气有如北极一样的寒冷,但是屋子里的热情,却像非洲一样地温暖。

大年初三,我们到一家餐厅吃饭,无意中发现,那里的天气太寒冷了,轻轻吹一口气,就有烟冒出来,真是有趣。吃完饭,我和弟弟还在餐厅的窗户上作画,好玩极了。

大年初五,带着依依不舍的心情,回到家中。这次的旅行,让我看到了难得的美景,体会了家人相处的欢愉,真是一次令人难忘的旅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博士生返乡笔记原文:春节回家看什么

全文共 7458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家乡在湖北的大别山区,L县。我导师王晓明教授在2004年写过一篇著名的文章《L县见闻》,写的就是这个地方。王老师以我家乡为对象,揭示了当时农村的破产状况,人的精神的颓败,以及乡村文明的没落。我家所在的那个村子,是一个东西两座大山夹住的狭长谷地。一个村子由十来个“塆子”组成,一个塆子有几十户人家,我家那里叫王家塆。

直到现在,我每到一个地方,凡是碰见两山相夹或两排高大的建筑物相夹,我的第一意识就是,这两座山或两排建筑物,一个在东,一个在西,所以我在外面经常迷路,尤其在城市里。上海7号线有两个靠得比较近的站:“长寿路”和“常熟路”。我好几次下错站,以致现在每到这两个站就紧张,怕弄错了。为什么呢?因为在我家乡的方言里,“长寿”和“常熟”是完全一样的读法。人要靠语言来思维,这个事情让我意识到:对有家乡的人来说,是用方言来思维的。

我有一个初中同学群,群里90%的同学只读到初中就出去打工。经过十七八年的积累,很多同学在城市里有房有车,有的还有了自己的事业。平时在群里,他们交流的最多的是工作问题,车子问题等,言谈中总少不了炫耀。

但有一次,有个同学忽然在群里说,他已经三年没回家过年了,另一个同学紧跟着说,他五年没回家了,接着很多人说起回家的情况。有一个说:不管怎么样,今年过年一定要回一次家!另一个说:如果能在家乡找一个两千块钱的工作,就回去算了。还有一个说:能找个一千块的工作,我这边什么都不要,也愿意回家。

我有一个从小学到初中的同学,已经十年没有回家。有一天他在qq里突然对我说,我的父母是很好的人,因为小学四年级的时候他去我家玩,我爸妈用腊肉下面给他吃。这都是陈芝麻烂谷子的小事,他还记得,其实我知道,这是因为他太想家了。

上海大学文化研究系有位老师主持来沪青年工人的社会调查,最近在访谈工人。有一个打工者说:我真希望邓小平没有搞改革开放,我也愿意日子苦些,因为这样我就可以每天跟父母和孩子在一起。

回家过年,其实是没有道理可讲的一件事。套用贾平凹的话来说:家乡对我们的影响,就像乌鸡的乌,那是乌到了骨头里面。

回家的交通

十多年前我上本科的时候,从大西北到武汉,坐的是那种编码没有字母只有四个数字的绿皮火车,22小时,通常要晚点两三个小时。西北往武汉的路线,不是人流最多的,但春运那个挤啊,大大超出了今天90后的想象。好在那个时候,学生一般都可以提前集体订票,买得到座位。而站着回家的,几乎全都是农民工。每次上车的时候,无论有票的还是没票的,都一窝蜂往车上挤。

我对过年回家的第一印象就是:我背着一个包,提着一个包,与同学一起,从第一节车厢狂奔到第十几节车厢,然后被后面的人推着挤上了车。上车后一分钟,车就开动了。我记得火车广播里号召大家发扬风格,让站着的乘客挤一挤。大家真的很友好,四个人的坐位,挤了五六个。火车过道里人贴着人,想蹲下来都没有办法,连厕所里也挤着好几个人。

男乘客还可以想办法,可苦了女乘客。记得有一次我身边坐着一个在西安读书的大学生,他要小便,就脱下外套让我给他挡住身体,想把尿撒在矿泉瓶里,但他很紧张,用了十几分钟才勉强撒出来。我还记得有一次身旁坐着一个从西北打工回家的河南妇女,尽管有位子,但她实在太困,太想睡觉了,就把位子让给别人坐,自己钻到座位底下睡觉去了。

应该要肯定,我们国家这十年间的铁路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铁路线路的增加,尤其是动车和高铁的开通,极大缓解了交通压力。火车站、火车上,起码不会像过去那么拥挤了。

过年回家那种路途的遥远、时间的漫长、竞争的激烈、拥塞以及不安全感,让我对“男儿有志在四方”的观念产生了极大厌倦。所以,本科毕业时,我找工作坚决要回到湖北。后来我就在家乡隔壁的县城一中当老师。自2004年到2011年来上海读研之前,我再也没有遭受春节回家难的痛苦。尽管从隔壁县回家的汽车在过年时依然被塞得满满的,但毕竟只有两个多小时,实在挤不下,还可以花两百多块钱请出租。我在上海读研的这几年,其实也没有遭受回家难的痛苦,因为上海到武汉的高铁和动车很多,普通车也有几趟,买票很方便。

今天各位出行,如果坐火车,不是高铁就是动车吧?但是,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想过:那种速度慢、见站停的普通列车是否还有存在的必要?

大家有没有想过:到底是谁在乘坐普通列车?

我想大家肯定一下子就能给出答案:除非没有其他更好的交通工具,学生不会坐,城市人不会坐,主要是那些底层的老百姓,比如农民、农民工在坐。

去年暑假和寒假回家,我特意选择坐慢车,16个多小时的硬座。就是要看看是哪些人在坐慢车,看看慢车上还是不是过去那个样子。的确,主要是农民、农民工在坐慢车。对农民工来说,选择坐慢车,比动车起码节约一半的钱,比高铁节约三分之二以上的钱。从深圳到武汉,高铁一等座要八百多,二等座五百多,但慢车硬座不到两百。尤其对于全家在外打工的人,从深圳到武汉,可能要节约一千多元,这对农民家庭来说不是小数目。

不过,慢车也没有过去那么挤了,因为农民工虽多,但很多都被动车和高铁分流了——既有主动的分流,也有被动的分流,因为价格便宜的慢车越来越少了。

大家可以注意到,今年12306网站通告的春运期间的加班车,三分之二以上的是非动车高铁。这个安排还是挺人性的,因为说到底,加班车就是为了农民工而加,低价位的车符合他们的需求。

而且,你会发现,普通火车与动车的氛围完全不同。

在动车上,相对比较安静,大家不是玩电子产品就是睡觉,相互间很少交流,;但是,在普通火车上,熟悉的、不熟悉的,都在热烈地交流,还有打牌、吃东西的,做什么的都有,也有用劣质手机放歌曲的,大家都不担心打扰到别人,也没有人认为别人的做法对自己是一种干扰。慢车上的风格是粗犷的,是人间生活的那种氛围。

对比动车高铁与普通火车,很容易就能发现这里的阶层差别、生活方式的差别。而且你还能感觉到,底层人的心理,比我们想象的要乐观得多,健康得多。底层的状况虽然普遍很糟糕,但大家还是很听话地活着,这里面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如果在外面活不下去,还有家园可以退守。

开私家车回家过年,在青年打工者中越来越普遍。我待会进一步讲这个事情,因为它的意义大大超出了交通工具本身。

骑摩托车回家的情况,大家可能在新闻里看到了。每年春节,总有摩托大军回家过年。我的一个表哥,每到过年时就让他的儿子坐汽车回家,而自己骑摩托车带老婆回家,路上要两天一夜。另一个表哥也是骑摩托带老婆回家,有一年在途中撞了人,不知是真撞还是被讹诈了,反正被人家扣了一天多,赔了一万多块才放人,半年的收入就这样没有了。

人与人之间联系的失落

我觉得,当前农村的亲情关系,很大程度上是靠老一辈建立的关系维系着。在老一辈那里,这种关系处在一种相对稳定的时空里,但对年轻一代来说,大家的关系早已被现实割裂了。比如,我和我的众多表哥,小时候一起上山捉鸟,下河摸鱼,关系好得不得了,但这一二十年来,他们一直在外打工,我一直在外读书和工作,一年最多在过年时见一次,平均下来每年还没有一次,因为他们不是年年都回家。拜年的时候,大家也不再像过去那样,在亲戚家吃饭喝酒聊天,甚至留宿一晚,现在大家都骑着摩托车拜年,去亲戚家匆匆走一遭,放下东西,客套几句,就要离开了。平时的生活啊情感啊什么的,都没有来得及交流。大家拜年,不再是为了亲戚间互相走动,馈赠礼物,交流感情,而只是为了完成传统和长辈交代的一项任务。

悲哀的是:如果老一辈都不在世了,新一辈的联系也就慢慢断了。

更让人悲哀的是:农村的日常生活充满着深刻的悲剧。自打工潮于九十年代兴起以来,很多农村人一直在外打工,二十多年来与父母团聚的时间,平均到每一年可能就十来天。很多农村老人倒毙在田间地头,病死在床上,儿女都不在身边。没有来得及为父母养老送终,成为许多人终身的悔恨。

每次回家,看到我身边的老人摇摇欲坠的样子,我就觉得心里难受得很。

如果一个人为了生存,连爱父母爱子女的机会都被剥夺了,你怎么可能指望他去爱别人,爱社会,爱自然?你怎么可能指望他能用超出金钱的标准来衡量别人的价值?所以我想说:现代生活是一种让人心肠变硬的生活。

在农村,还有什么可以将农民动员起来?

自从2006年免收农业税之后,中国农村的基层组织主要起着上传下达的作用,不再与农民的根本利益发生关系,也不再能将农民组织起来,农民处于“个人自治”的状态。

(1)春节的力量。亲人团聚,过年拜年。过年的力量,亲情的力量,是当下动员中国人最有效的力量。这也是过年最让人感觉温暖的东西。当然,以前过年时的各种集体活动,都已消失殆尽了。

(2)祭祀。中国农村还是保持着过年、过十五给祖宗上坟“送亮”的习俗——家家户户都要去祖宗的墓地给祖先点蜡烛,烧纸钱,放鞭炮,与祖先交流。很多已经在城市安家的人,也会赶在大家三十这一天开车回老家给祖宗上坟。许多曾被废弃的祠堂,这些年也逐渐恢复起来了。

(3)葬礼。很多老人没有挨过冬天。过年前后,是老人逝世的高峰时段。丧葬在中国文化和中国人的生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尤其对今天的社会来说,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媒体上动不动就喜欢报道某某地方为举办葬礼大肆挥霍,让大家误以为这是普遍现象。其实恰恰相反。相比古代,今天的丧葬已是在最大程度上简化了。“贵生重死”的观念早已失衡了——大家越来越贵生,对于死,不再有敬重,不再让死者享受哀荣;对于天地,不再有敬畏。

但丧礼,在现实中依然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去年快过年的时候,本家一个叔叔亡故——本家人和四面八方的亲戚来给他守丧,守丧的时候大家聚在一起交流,像过节一般,交流一年的生活情况、见闻和感想,称赞中央的政策,谴责干部的腐败……深夜里交谈的声音传得很远很远。守丧完毕,大家集体出力,将他抬到山上,让他入土为安。

社会学者经常用“原子化”来形容今天农村的现状,说白了就是,农村原有的那种共同体已经消失了,人与人之间不再像原来那样有着密切的关系和交往,不再像过去那样每到过年时相互串门,集体上街玩等等。为死者守丧和送葬,在农村反而成了村里人团聚和交流的一个契机。这也是我在家乡看到的唯一能够让大家团聚的方式。

妻子•房子•车子

(1)妻子。这一点主要是针对农村的男青年来说的。在今天的社会,农村男青年在本地找媳妇越来越难。一来,这是由中国男多女少的现状决定的。而且,农村稍微长得好看点的女孩子,基本都嫁到城里去了,愿意嫁在农村的女孩子越来越少。二来,农村青年讨媳妇,要具备的物质条件很高,现在普遍的一个情况是:彩礼六到八万,房子两套:在老家一栋楼,在县城一套房。这个压力,并不比城市青年讨老婆的压力小。

过年的时候,打工的青年男女都回来了。只要哪一家有适龄女孩子,去她家的媒人可谓络绎不绝。这在乡村已成了一门生意,农村说亲,几乎到了“抢”的地步。如果初步说定一个,男方至少要给媒人五百块,最终结婚时,还要给上千的报酬,有的甚至要给到两三千。

传统的农村婚姻,从相亲到定亲到结婚,要三四年时间,男女双方有一个了解和熟悉的过程。现在却不同,年里看对的,过了年,马上定亲,然后女青年跟着男青年出去打工,等到半年过去,女方怀孕了,立刻奉子成婚。

曾听过一个搞量化统计的学者对农民工的调查报告,得出的结论之一是:农村孩子结婚越来越迟。但我看到的情况恰恰相反:因为女孩子难找,男孩子一到二十岁,父母就张罗着给儿子物色对象,物色好对象之后,既怕女孩子变心,又考虑要到城市讨生活的现实情况,就催着孩子赶快结婚。可以想象:在现代社会这种动荡不安的生活中,这样的婚姻会出现多少问题!事实上,农村离婚的情况,也是与日俱增的。

(2)房子。刚才已经说了,现在农村人娶老婆要房子两套:一套在家里,一套在县城。其实县城的那套房,平时都空着,只是过年时回来住,但对年轻人来说,那就是城市生活的一种代表。过年时,有的也会把父母接到县城过年,但父母住不惯,在县城过了大年,初一就赶回来了。在老家的生活是“老米酒,蔸子火,除了神仙就是我”,而在县城除了那套房,什么都没有。

但是,为了添置这两套房,将来给儿子娶媳妇,很多家庭是举全家之力在外打工。

下面给大家看我在去年过年的时候写的一则笔记,涉及到房子和婚姻的问题,但还有其他的含义在其中。

2013年冬天的一则笔记

跟大哥、细哥到二郎庙水库捕鱼。(细哥承包的这座小水库只有三十亩的水面,在海拔八九百米的山上,水很纯净,可直接饮用,鱼放在里面长得非常慢,一年下来甚至还要瘦。每年腊月底或者年初,细哥就要从外面进鱼秧,虽说是鱼秧,其实有三斤多一条——这种鱼是在平原地带的池塘里用饲料喂养的,进价是两块多,但是鱼在纯净水里清洗了一年之后,肉味大大改善,可以卖到五块多一斤。)

一个拉砖的师傅把车停在坝上。我们问他,从山下往山上拉一趟要多少钱。他骂了一句话粗话,然后说:“两百块,划不来!”又说,就是这样的生意,也越来越少了。山里的楼房基本都做完了,没有做的也都在县城里买了房。大哥说:“在县城买房又么样,到时住在那里做什么呢?”司机说:“只要是人,总有个生存的法子。”又来了一个人,是细哥的同学,他的摩托车上带着老婆和还在读初中的儿子。得知他在这山里做了楼房,还在县城买了一套房。细哥问:“你要买那么多房做么事!”他叹了一口气:“我们这时代不叫人过的时代!没办法!”“做了一栋楼,买了一套房,还叫没办法!明年还去打工吗?”“不去打工,在家里做么事?”而这座水库上头的两个塆子的人家,基本上都在这里做了一栋楼,在县城买了一套房。

其间来了一人,开小车,戴墨镜,手腕上戴着很粗的黄金链子。老远就用粗嗓子喊正在水上下网的细哥,问有鱼没有。细哥正划着独木船,一只手划,一只手下网,笑着答:“你又不买,问着做么事!”同我们说话时,他的墨镜始终没有摘下来,神气得不得了。墨镜又对细哥喊:“别扑了麻雀(翻船)哈,我是秤砣,到水里就沉了,帮不了你。”说完就独自哈哈地笑。他同我们说起晚上要陪开挖机的斗地主。说是挖山种天麻,规模很大,已经买了十五万斤树。从言谈中得知,他平时在县城住。细哥的同学也说,他准备将家里几面山的树都卖了——分田到户后交了几十年的税,没有沾过任何光。后来听细哥讲,墨镜小学没读完,就在外面混,替人讨债,拿斧头砍人,就这样起家的。

一会儿又来了母女三人,带着一个三岁的小孩。她们是来买鱼的。跟墨镜是亲戚。墨镜却不认识那个年纪最小的女孩。“跟以前长得不一样了呀!”墨镜说,“在哪里打工?”她说在温州。“属什么?”“属鸡。(刚满20)” 墨镜说:“还没有说人家吧?我帮你介绍个。”女孩的母亲说:“她回来这几天,已经有好几个人来介绍。”“某某某正为儿子找媳妇急得哼,我把你说到他家。”(说,替人说亲的意思)女孩母亲连忙说:“那怕是不行,她想嫁到县城里。”墨镜说:“他家在县城有套房子。那男孩的娘脾气不好,但你们又不跟她过,你们到县里住,做点小生意。他家也有钱,你叫他们现在拿个四五十万,轻而易举就拿出来了。”墨镜走的时候,表示过两天,要带那男孩上门相亲。

(2013年腊月25)

(3)车子。近些年来,对在外打工五年以上的农村青年来说,对一种东西的渴求,可能比对房子和妻子更为强烈,那就是车子。车子不一定要多么好,五万,八万,二十万,各种档次的都有。老百姓不认识车子的牌子,不知道车子的价位,只知道这些车叫“小车”。不管什么小车,关键是要有!

在农村,房子是一个媒介,车子更是一个媒介——是你在外面混得好,有身份的代表,房子不能移动,车子却可以四处招摇,表示衣锦还乡。很多二代、三代农民工,当下最大的期待就是买一个车子。尤其对那些好些年没回家的人来说,他再次回家,必须要有辆车,否则他怎么证明自己?

春节的县城,到了水泄不通的地步,这些车子绝大部分都是从外面回来的,与此同步的情况是:物价飞涨。

知识的无力感

这十多年来,外界对于农村的关注主要集中于农民工身上。众所周知,他们在城市打工的日子很苦,而家里的老人和孩子往往无人照料。其中酸甜苦辣自不待言。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现在农村日子过得较为殷实的,也恰恰是这些有几个成员在外务工的家庭。(仅仅只有一个成员务工,通常不足以改变家庭的经济状况。)应该说,他们的辛劳和泪水还是得到了适当的回报。

倒是有两类家庭,他们处于最困难的境地,却往往被忽视。一类是孤寡老人。一类是举全家之力,把子女培养成大学生的家庭。

在第一类家庭中,这些老人的年纪一天比一天大,身体一天比一天衰败,没有任何经济来源,日子过得异常艰难。有人会问:国家不是有低保吗?是的,他们中的确有部分人吃上了低保。在我的家乡,低保的额度是每年八百。但是,绝大部分这样的老人,仍在低保的福利之外。因为他们处在农村的最底层,没有人替他们说话。低保名额通常被身强体壮者拿走。甚至,有些村干部为了堵住所谓“刁民”的嘴,不让他们到镇上或县里反映村里的问题,就把这些人变成低保户,有的甚至全家吃上低保。“有钱人吃低保”,早已成为农村公认的一桩怪事。过年的时候,大家也不再像传统社会那样,家家户户给这些孤寡老人送点东西。

这里所谓第二类家庭,主要是指有孩子在1980年代出生的家庭。这些孩子,从小学读到大学,一直都在经受教育收费的最高峰,没有哪一坎能够躲过。并且,二十多年来,农村税费多如牛毛,家里一年的收入,不够交税。大人内外应付,心力交瘁。最要命的是,作为满载家庭希望的大学生,毕业之后勉强找到一份饿不死的工作时,又面临结婚、买房等种种压力。可以说,几乎每一个农村的80后大学生,都是以牺牲整个家庭的幸福为代价来读大学的。但他们中的绝大部分,毕业后没有希望收回成本,倒是让年迈的父母继续陷入困顿。

最近一个博士师兄请吃饭,他说他现在最害怕的就是回家,感觉很难融入到村子的生活,所以他每年过年他都回去得很迟,来学校很早。为什么呢?因为当你一出现在村子里,村里人其他的不问,就问一个问题:“你现在能拿多高的工资?”所以,他过年回家,基本不出门。这个体验跟我是一样的。你要问我过年在家乡看什么,其实我没看什么,因为一大半时间是呆在家里看书,看电视,写东西。

作为农村大学生,当你回到家乡的时候,你童年那些伙伴都衣锦还乡了,而你连自己的问题都不能解决,你还能做什么呢?没有人信任你的知识!

小结

说了上面这些,相信大家能够理解,对于我这样漂在外的农村大学生,回家过年既是一件非常急迫的事情,也是一件情怯的事情。

回家究竟看什么?其实真的没有刻意去观察,但是很多事情却不停地往你心里撞,也就有了很多感受。越看,对乡村的未来越迷茫。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回家的作文

全文共 1028 字

+ 加入清单

家,每一个漂泊异乡的游子,一听到这个字眼,全身的血液都会在一瞬间澎湃、爆发,他们对家的感情只有借皎皎圆月遥寄思念。他们脚步愈行愈远,目光愈来愈高,但回头眺望,家还在最初的地方等你。

每一次,取出那把银色的明晃晃的钥匙,插进锁孔,向左转动三圈,那熟悉的清脆的“咔嚓、咔嚓,吱”的声音又一次回响在耳边,极其富有音韵,“咯吱”推开门,一股谙熟的气息迎面而来,这就是家,我的家。

拉出餐桌旁的椅子,我坐在妈妈亲手为我缝制的橘色坐垫上,绵软软的,感受着妈妈一针一线的温暖,在这一层透明的玻璃布上摆放着一盘盘美味的饭菜……记忆的思绪越飘越远,回到了那个大红灯笼高高挂的新年。“吃饺子喽,吃饺子喽!”我穿着一件崭新的红毛衣,从厨房里端出一盘盘热气腾腾的饺子,放在桌子上,飘出了一缕缕白色的薄雾,挡住了我的视线,但我却分明而又清晰地看到了乳白色的薄雾下的爱。利落地用筷子夹起,那一个个又滑又软的小饺子似的一把把铺开的扇面。我与妈妈、外公外婆围坐在一起,吃着一个个三鲜馅的饺子,姥姥虽没有了牙齿,但是却依旧那么香,额头上的皱纹也随之“跳舞”,乐得合不拢嘴。妈妈夹起一个饺子,放在嘴中细细品味,三鲜馅的味道在口中慢慢弥漫,脸上洋溢着家的温暖。我这

次并没有贪吃,一个劲地为姥爷夹饺子。这样的一次团圆饭更体会到有一个家就有了一份幸福。

我的思绪渐渐回到了现实中,我来到了自己的房间。每一只玩具,每一本书……这一切的一切,都似乎活了,仿佛在与我交谈:“我是你十一岁时,你的妈妈送你的礼物。”一只黄色的小比目鱼说:“你已将不知思辨的翻阅过我了!”《安妮日记》说。当我走到书柜面前,随手翻阅其中的一本书,捧在手中,总觉得沉甸甸的,有一种莫名的感觉,翻开书,白纸上的黑字,不再是死板,没有生命的印刷,在我的视野里舞动着身躯。宽大的写字台,我曾多次伏案写书,每到深夜人静时,屋中仍传出我写字的沙沙声,在我疲倦到睡眼惺忪时,妈妈总会轻声地推开门走进来,为我披上一件温暖的外套,端来一杯香喷喷的牛奶。此时的我倍感精神,一股暖流席卷了我的全身。这就是家,独一无二的爱,独一无二的情。没有一片港湾等待着拥抱我们,无边无际的大海岂不令我们绝望?在人生航行中,我们需要冒险,也需要休息,即就是供我们休息的温暖的港湾。在我们的灵魂内搭还神秘的逃生陶冶的过分严肃以后,家中所学的噪音也许正是上天安排来放松我们精神的人间乐曲。

不要说“赤条条来去无牵挂。”至少,在这个世间中,有一种爱叫做家,是我们生命中最大的牵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送老兵的骨灰回家

全文共 1154 字

+ 加入清单

菏泽旅台同乡会成立于1995年,既是一个联谊乡情、关怀照顾乡亲的民间社团,也是一个爱国家、爱民族、反台独、促统一的群体,高秉涵就是它的创始人和现任会长。当年逃亡到台湾的菏泽老兵、老乡大多没有文化,在台湾的生活很艰辛,许多人直到终老都是孑然一身。高秉涵是知名的律师,经济条件好,又有一副热心肠,于是老乡们视他为亲人,有事就向他求助。高秉涵则有求必应,自己的办公室便成了菏泽老乡活动的场所、团聚的“家”。“我到台湾的时候只有13岁,那些比我年长的哥哥姐姐曾经在感情和灵魂上给了我很多慰藉,那种给予是无形的却又非常珍贵,他们是我在台湾的亲人。”

眼看着人已黄昏而归乡的日子却遥遥无期,于是很多老兵、同乡就把回家的希望寄托在年轻的高秉涵身上,嘱咐他:“老弟啊,我是没有希望回去了,你还年轻、有机会,如果我死了,你有朝一日能回家一定要把我的骨灰带回去……”就这样,一个、两个……高秉涵肩负了很多人深情的嘱托。1987年台湾当局通过的《台湾地区民众赴大陆探亲办法》正式实施,禁锢两岸近40年的铁幕就此被打破一角,但许多老兵直到人生谢幕也没能赶上这一天。

高秉涵的家里有个地下室,那里有他父母的塑像和母亲的遗物,还有很多坛生前委托他带回家乡的老兵骨灰。这些骨灰的主人和他一样,都是年少时逃难到台湾,日夜想家却无法返乡,他们生前常说,活着不能衣锦还乡,死了也要魂归故里。可是,帮这些孤苦老兵把骨灰运回老家,却没有多少人能做得到,二三十年来,高秉涵一直坚持带骨灰坛回大陆。山东、河南、安徽、湖南、甘肃,一百多位老兵的骨灰,都由他抱着返回故土。

2012年4月16日下午,山东菏泽某宾馆,73岁的巨野县独山镇魏集村民王学君扑通跪在高秉涵面前,接过她父亲王长海的骨灰坛。“爹,您终于回来啦!”没有菏泽旅台同乡会会长高秉涵不辞劳苦地抱来这个骨灰坛,每年清明节王学君还得在十字路口烧纸钱。如今,父亲魂归故土,终于可以安葬祭奠了。

类似的场景,太多太多了。每个老兵的骨灰被带回家乡后,他们的后人都会给高秉涵磕头跪谢。“我不需要他们磕头,不需要感谢,我就是为了完成自己的承诺,把这些老哥哥们带回他们的家乡。”在台湾退辅会的名册上,一百多个老兵名字后的联络人是由高秉涵签字的。

护送老兵的骨灰回家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每个骨灰盒都重达十公斤。“我每次都是亲手捧着他们的,这样才安心,有时候在路上会在心里默默和他们说话。”多年来护送骨灰回乡经历中令高秉涵记忆最深刻的是1997年护送定陶县籍已故同乡的那一次:家在台北的高秉涵先乘飞机到花莲,转乘汽车至山区军人公墓,办理完领取骨灰手续时已是黄昏,且风雨骤起,暴雨冲毁了通往花莲道路上的桥梁,高秉涵只得抱着骨灰坛和守墓的老人在一个小亭子里躲了一夜,直到第二天当地的救援机构得知消息后,才派出直升机前往营救。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回家的路作文初中

全文共 484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下午刚放学,我就冲出了校园,走在放学回家的路上。

走了没多久,一辆小汽车急驰而过,一个还在冒着烟的烟头从车窗里扔了出来,掉在我前面的一棵大树下。我心想:“这个人可真没公德心,怎么能这样乱扔垃圾呢?万一着火了怎么办?”就在我要去捡烟头的时候,一个小弟弟突然跑向那棵大树,把烟头捡起来,扔进了旁边的垃圾桶里,然后又跑去玩了。“现在的大人还不如小孩子有公德心呢!”我自言自语地说。摇了摇头,又向家走去。

又走了几分钟,我来到大溪大桥上,向下看了看桥下的溪水,黑色的小浪推着一个个的垃圾袋和果皮,一个水瓶在溪水里滚去。垃圾一个个在水里“游泳”,果皮、纸张、各种颜色的袋子,都随着浪花远去。一边的水泥管里排出的污水又脏又臭,让人看了就觉得恶心。我看了看四周,又一步步向前走去。来到了大公路上,路上的车子不断排出的废气,污染了空气,我赶紧捂着鼻子,又向家走去……

终于到家了,我上了楼,想起了路上的事,虽然现在还有乱扔垃圾、破坏环境的人,但我相信,爱护环境的人一定比破坏环境的人多。

我相信,只要每个人节约一个袋子、少扔一个烟头、少用一杯水,河水就会更清,天空就会更蓝,树木就会更绿!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走在回家的小路上作文800字

全文共 926 字

+ 加入清单

路灯适时地亮起来,给他镀上了一层金晕,也把这条回家小路照得通亮。

琳从学校回家,要走一条又窄又长的小路。

这条小路旁栽满了大树,形成了一道密不透风的屏障。琳很放心,因为这条小路只有她和几个同学知道,这也是她们回家的最快捷的路。今天,琳像往常一样踏上了这条小路,平时一同回家的同学留校打扫,幽静的小路上只有琳一个人。

前半段路,琳走得很轻松,一路上,她捉了几只慌慌张张飞过的大翅膀蝴蝶,还顺手拉了拉那条经过小路的猫的尾巴。然而,当周围开始越来越静时,琳又开始害怕起来。周围这么安静啊!不知道会不会出什么事呢!琳开始胡思乱想,裙摆轻轻抚过的小野花也顾不上采了,因为双手已经开始有些发颤。几只蝴蝶被放掉了,琳在放掉蝴蝶后的一秒钟就开始后悔:为什么要放掉它们呢?有些生气也是好的啊!

后悔是没有任何用处的,蝴蝶早飞走了,手里抓着的只有被汗水濡湿的皱巴巴的裙摆。琳环顾四周,天已经微微有些暗了,而路灯还没亮起。最可怕的是,背后响起了一个不属于自己的脚步声。树的影子落在小路上,阳光的影子却在渐渐变淡,很快就要和黑暗融为一体。琳的心里更加害怕了,脚步也在不停地加快,小皮靴越过茂密的草丛,发出“沙沙”的响声。路上有青苔,滑溜溜地铺开。

琳边用接近小跑的速度走着,边在脑海里搜寻着关于走夜路时遇险的事例。对了,还有妈妈说过的,不要走小路,最近有坏人在这附近……琳越想越害怕,心里期盼着快点走出这条小路,家就在不远处了。

突然间,从背后传来“小姑娘”的唤声,是个中年男人的声音。琳的双腿不住地打着战,速度在不知不觉中变得更快了,接近飞奔。妈妈说过,坏人就是一个中年的男人……琳握住书包带子,让咣当作响的书和文具盒紧贴在背上。背后的那个男人也开始加速跑了,唤“小姑娘”的声音越来越近。琳开始跑不动了,但一想到灯火通明的大路就在眼前,她又有了信心。在接近路口的地方,中年男人到底还是追上了琳。

琳声音颤抖着问:“叔叔,您有什么事吗?”

中年男人喘着粗气,额头上缀满了汗珠。他把手上的钱包递给琳,说:“小姑娘,我在路口看见你的钱包掉了,追上来还给你,下次要小心点啊!”

琳愣住了。中年男人已经走了。路灯适时地亮起来,给他镀上了一层金晕,也把这条回家的小路照得通亮。

琳站了很久,在小路的边缘。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回家的感觉真好作文500字

全文共 481 字

+ 加入清单

近了,近了,就要到家了……

迎面吹来了泥土的芳香,使我忆起日落前在山上放牛的伙伴,看着满地高大的玉米秆,使我想起娘做的那黄澄澄,香喷喷的窝头,老爹那弯弯的背脊与老房那根弯曲的中梁又清晰地浮现在我面前……

家已出现在我眼前了,踏着脚下这片灼热的土地,昔日的欢乐,往日的痛苦,今日的思念,一下子呈现在我眼前。唉!离开家的日子,无论是阳光灿烂,还是满天繁星,无论是快意获得;还是慨叹失落,我都会想起回家。虽然没有了娘那絮絮的唠叨,却多了些无限的寂寞,虽然没有了爹那严厉的教训,全多了些痛苦的惆怅……

从嗓子里叫出一声久违的“娘”,娘那蹒跚的步伐展现在了我的面前。迈过岁月的艰辛,用那轻松皮般的手拉着我走进家门。那窝头的气息始终在我的身边不去,娘问我:“想家吗?”我终于忍不住内心的悲痛不禁哭了出来。我何曾不想呢?想您想爹,话还没说完,我已泣不成声了。

爹为了我,为了这个家。他变老了。他含着烟坐着地上,与我唠叨着学业,但他转过身点烟时,我分明看见他泪痕。

坐在家里的土坑上,吃着那胜过山珍海味的窝头,我才真正领悟到了家的含义,家是我的避风港,家是我美好的归宿……

回家的感觉真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常回家看看作文500字

全文共 529 字

+ 加入清单

五一假期说长也长说短也短,放假伊始,恰逢桃花盛开,我决定回到风景优美的姥姥家小住几日。

近郊的路上,画中美景般的景色让我心旷神怡,这就是自然之母的伟大创造力。一下车,远离城市喧嚣所独有的干净空气瞬间让我精神十足,道路两边无处不在的嫩草向我们预示着春天的到来,看那翠绿中的一点点黄,一束束紫,一株株粉色的小花,如果我是画家,它们可能就是构成一幅春之美景的重要成员呢!微风轻拂脸颊,也带来许多正在舞蹈的小精灵们,它们是柳絮、是桃花的花瓣,也似乎是随风起舞的自由舞蹈家。

经过一番跋涉终于来到姥姥家的大院,这里好像正在上演一场雪的盛宴,似雪般白洁的小花瓣洋洋洒洒地滑落一地,如此美好的画面,仿佛置身仙境般。

五一,正是农忙时节,趁着放假去帮姥爷种植一些蔬菜,看着它们从一颗颗小小的种子到露出尖尖的小芽,成长为青葱挺拔绿油油的蔬菜时。才发现原来这是一个如此漫长的过程,他们仿佛是一位勇敢的战士,经历了风雨打击,又无惧烈日暴晒。

这个假期我过得很充实,看望长辈的同时亦享受了大自然在春意盎然时的风采,体验了农忙时的辛苦和美味佳肴的来之不易。踏上返程的车辆,嘴角不经意间也洋溢着灿烂的笑。日光围绕着我,温暖着我每一寸肌肤,画一般的美景再见了,我还会回来看你的。(指导教师:荣幸)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送小鸟回家

全文共 499 字

+ 加入清单

暑假,妈妈带我去乡下姑姑家玩,我在屋里呆着没意思就出来找哥哥玩。

走到哥哥家门前时,哥哥出来了,这时,突然一只可爱的小鸟掉在我身上,小鸟身上的羽毛还是灰色的,毛茸茸的小脑袋,圆溜溜的小眼睛惊恐地望着我们,嘴里不停发出凄惨的叫声,我看它可怜就对哥哥说:哥哥,我们把它送回家吧!哥哥望了望屋檐下的鸟巢犹豫了一会说:好吧!可是&&我们怎么把它送回家呢?我知道了,我们可以把姑姑家的梯子搬来,但你也要和我去,因为我拿不动梯子。哥哥毫不犹豫地说:没问题,我帮你,走吧!我们把梯子拿来,搭在屋檐上,我对哥哥说:我先上去,如果我不行,你再上去,好吗?哥哥点了点头。我慢吞吞地爬上去那个梯子,眼看要够到鸟窝了,一下子没踩住,滑了下来,幸好,哥哥把住了我。接下来,哥哥上去了,成功地把小鸟送回了家,鸟巢里的小鸟们看见自己的小妹妹回来了,叽叽喳喳地叫着,好像在说:小妹妹,你终于回来了。这一刻,强大的关心力量使这只惊恐的小鸟无语了,好像被感动了。这时,鸟妈妈也回来了,在我们的头顶上盘旋鸣叫,好像在说:谢谢你们,把我的孩子送了回来!看见小鸟一家团聚了,我和哥哥开心极了。

今天我做了一件大好事,把小鸟送回了家,我高兴极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