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不一样的年味儿作文(精品19篇)

年,中国传统节日,每年春节来临的时候,要在家中把东西整得干干净净,还要在大门上贴对联,窗花等等,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不一样的年味儿作文作文,欢迎阅读!

浏览

7209

作文

181

包饺子的年味儿的

全文共 561 字

+ 加入清单

“爷爷奶奶新年好!——哇!什么东西,好香啊!”一走进爷爷家的门,我就闻到了一股扑鼻而来的香气,原来,爷爷正在煮饺子

今天是大年初一,去爷爷家拜年、吃饺子,是我们家的传统。 “今天的饺子和平常的可不一样哦!”爷爷端着一碗煮好的饺子笑盈盈地说。我听了纳闷地想:饺子就是饺子,有什么区别?我一边想一边迫不及待地开吃了。“这饺子里怎么有甜味?”妈妈惊奇又兴奋地问,奶奶乐呵呵地说:“你吃到糖了,今年龙年你一定过得甜甜蜜蜜!”妈妈开心极了,笑意写满了她的脸。我继续吃着饺子,忽然,我咬到了一个硬硬的,好像又有点儿圆圆的东西,吐出来一看,是一角钱,奶奶见了说:“哟——今年你要发财喽!”哈哈,看来今年我一定能得到更多的奖品和奖金。“我吃到年糕了!”爸爸激动得喊起来,“祝你步步高升,年年高。”奶奶笑眯眯地说。“我也吃到糖了!”“我吃到红枣了!”……爷爷奶奶看着我们津津有味地吃着饺子,也情不自禁地笑了,脸上的皱纹都绽开了,仿佛是一朵绽开的白兰花。

过了一会儿,姑姑、姑父和哥哥也来了,他们一边兴高采烈地吃饺子,一边和爸爸妈妈谈笑风生,我们一家其乐融融,寒冷的冬天好像一下子变得像温暖的春天一样。 吃完了饺子,我和哥哥一起下楼玩鞭炮。

今天,我吃到了平时吃不到的特别有“年味儿”的饺子,我想:2012年我们一家人一定会特别好运,特别有收获。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年味儿作文500字

全文共 497 字

+ 加入清单

腊月二十八下午,妈妈对我说:“丁丁,我带你到街上去,感受一下年味儿。”“年味儿,年还有味道吗?”我疑惑地问。“去了就知道了!”妈妈故作神秘地说。

我们的车子刚开到解放路,就被堵住了。往前看看,红绿灯下,一辆辆车子像长龙一样排着队。“妈妈,今天车子怎么这么多?”妈妈说:“这就叫‘年味儿’。”车子多就叫年味儿吗?我还是很疑惑。

我们来到欧尚超市,就看到黑压压的一群人在排队,我和妈妈也跟着人群上了电梯,来到二楼。妈妈说:“今天我们要买的东西挺多的,去推一辆车吧。”可当我们刚想去堆放推车的地方,只见那里空空的,一辆车都没有了,妈妈自言自语:“唉,怎么这么多人哪!”

走进超市,无论是日用品还是学习用品,或是食品货架前,都挤满了人,尤其是年货架前,胖一点的还挤不过去呢。我不禁又好奇起来:“妈妈,今天超市打折吗,怎么这么多的人?”妈妈说:“这就叫‘年味儿’。”看我一脸疑惑的样子,妈妈解释说,“你看,快过年了,外出打工的、做生意的、学习的都回来了,所以人就多了,他们都要趁过年之前把新年里要吃的、喝的、用的都买了,这就是一种过年的感觉。”

哦,原来是这样,如果每一天都像今天一样有“年味儿”,那该多热闹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家的味儿2500字作文

全文共 3849 字

+ 加入清单

如果我可以去学习一门中国菜系,我的选择肯定是:川菜。

不仅仅是因为它的名,也不是打算去要开一菜馆,而是让我能于锅碗酱醋里勾起些经年的川味儿

人说蜀道难,“关下险固凭三辅,陇右勾连接四川”。山路弯弯,山路长长,川人外出谋生计的何其多。印象中我只知南方人戏称其为“川军”,他们南来北往,东奔西走,似乎习惯了。

那年月赶火车入川是个人如潮涌的节奏,每每趁我放假,父亲便千里迢迢地来接我去绵阳,有时候奶奶也同去。在很少有拉杆拖箱的奔走里,父亲肩扛着,手提着,会不时回头看我和奶奶一眼。我眼前永远晃着一个厚实的背影,回想起来似乎是永恒的定格在那个时代川流不息的人群中。

记得有一年我们没有买到普快或特快的票,坐的是慢车。车过湖北十堰,穿陕西进川,由于慢,平时一天的路要走三天。父亲说慢的除了速度,更多的是等待,大大小小的站点一无例外都要停下来等快车先过。这时间里小贩们便围拢来临窗吆喝叫卖,甫一入川,川味儿直似由这些个诙谐逗趣的川音里喊将出来了。

我们便买上几包零散的袋装小吃,常见的有麻辣豆腐干,怪味蚕豆,麻辣小鱼,也有几次买到很好的灯影牛肉。味觉带来的愉悦感使得等待不再那么难捱,闲话间我问父亲牛肉之前何谓“灯影”。

父亲平日里爱弄花草,也甚喜在餐桌上点评母亲做的菜,顺带讲出几段异域的口味,或者食材的往事来。他告诉我“灯影”之说大概是源自“皮影戏”吧。

皮影戏我在老家县城看过,灯光打在幕布上,透出背后活灵活现的剪纸人物,老艺人会在吹弹说唱间,拉拉扯扯里演绎一出出悲喜的故事。无法考究何时起这门古老传统艺术和“吃”相互融合,大而薄的牛肉片仿佛皮影戏的幕布,倘是夹起一片来看时,它会在夜光里透出车内相对安静的人影,或是于日头下闪过窗外飞驰的山林。

“灯影牛肉”确是第一次让我对于“吃东西”隐约体会到美和艺术的概念。麻辣也在头脑里形成了对川味儿最初的印象。慢车咣当咣当地行在铁轨上,人便如同摇晃着一个慢悠悠的梦。第二天早上睁开眼,列车喇叭里还是重复播放着昨天那几首歌:十五的月亮,故乡的云,渴望,人在旅途……

我们一行捱到家卸下包裹行囊,母亲心里的石头也随之落了地。疲惫过后不单单是轻松,还有缭绕的菜香。每次接风洗尘,我都不知母亲用了什么法子托了盘儿端出一只酥皮的整鸡,另有调好的味汁从头浇下,一霎时那地道的川味儿泼将出来。弥漫小屋里。

母亲回答味汁是将花椒煸熟碾了粉,拌上红油辣子,芝麻等调制而成。母亲自个赐此菜名曰“油淋仔鸡”,大约十几年后我自己初学做菜,几番寻菜谱也没见这个菜名。而第一次品尝“油淋仔鸡”的味道我是难忘的,如今我有时聚友闲话,提及似那般川味儿,朋友们俱都会异口同声于唇齿里蹦出两个字来:“麻辣”。

如果说歌曲“辣妹子”唱出了湘辣的烂漫炽烈,那么重庆的一口“火锅”也由着山城的性子展现出川辣的沸腾和火热。我却只在幼年时去过重庆,但于父母绘声绘色的描述中,仿佛领略到麻辣味籍由着色彩斑斓的汤料,汩汩翻滚起酣畅淋漓的快意,这或许是川味儿极致的体验。

父母的记忆里关于重庆之味是遥远的,也是火红的,鲜明的,滚烫的,那时他们风华正茂。

有趣的是,母亲叙述那会儿我在小菜馆里走丢了,幸亏给一位解放军叔叔送了回来,但我无论如何也想不起来了。她记得那年我两岁,时间的光影里似乎见到那位解放军叔叔,帽子上的五角星军徽闪耀,军叔把我交给母亲,转过身在我梦里慢慢走远,岁月只留下纪念。

这纪念是蒸腾在川味儿的香气里了,或是融入川味儿的艳红里了,使得我长大后喜欢四处寻找川味儿的踪迹。它在哪儿呢,在村野里藏着,在山水里淌着,亦或在街市里躲着。“滩声曲折涪州水,云影低衔富乐山”,哦,原来它也来涪城的风光里飘着。

涪城即绵阳,古时亦称绵洲。绵洲城内,“一座越王楼,诗文天下会”,三江逶迤,远山含黛,城中心人声熙攘,小吃云集。因为靠近成都,据说涪城饮食也有着正宗川菜的美誉。

在吆三喝四的川话里,有人踱步于红油米粉的小店,有人在麻辣串的热气旁指点,临窗的大嫂在嚷嚷:“葱花嘛,要得要得”,几个孩子从我身边跑过,荡起一片孜然里脊的轻风,前面店内,煎饼大哥动作娴熟,铁锅前队列里传来说笑声,看样子他们早已习惯了那一份焦香金黄的等待…,川味儿,藏在城里。

我初到绵阳的时候还小,脱开母亲相携的手,接过奶奶端来的竹筒豆花。那一刻汤匙搅起回味,香辣抵在舌尖。那也是我初次见到以竹器当碗,后来方知盛器之美,存乎一心。

竹自山中来,川地多山,川人靠山。鱼游于水,人行于山。川人懂竹,人贵有志,竹贵有节。山路蜿蜒,茂林修竹,茅舍其间,三五好友,举箸相邀。情溶于山,志寓于竹。豆花与竹器,食之韵在自然。“浮云望春风动影,绿里嫩白一触红。何处飞瀑惊石鱼,坐品豆花竹林东”。我细观竹筒上刻了一只熊猫,几片细叶。川菜,神韵得于山水。川味儿,亦出山野。

虚怀若谷,不仅是中国人的品格,也是盆地的属性。群山以围,处低而不争高。同在盆地中,比绵洲更为古老的成都,相距不过百十余里,而我那时去却不知其味。仅仅只在天府广场留下了足迹,饿的时候吃了一碗担担面。

后来我知道了青羊宫,杜甫草堂,赖汤圆,龙抄手,再后来我还知道了玉林,锦里,宽窄巷子,糖油果子,钵钵鸡,串串香,手撕兔等。人常言成都是集川菜于大成的地方,但我却由于工作忙没时间再去了,至今对于成都总觉得还有那么一点遗憾,一点向往,一点回味。

父亲那阵子常到成都办事,他喜欢那里的茶馆,竹椅子,老桌子,盖碗茶。川人喜欢烫上一壶,冲壳子,摆龙门阵,不亦乐乎。我也去喝过,但没见到传言中的铜壶长嘴十八式,父亲说那是川人“耍”茶的极致了。把一壶茶翻转倒腾,最后长嘴倾注的,仍是那一碗闲适与恬静。

有人说这种市井与休闲,只在成都。但我觉得如此川味儿也是中国普通老百姓所共有的。

市井之人,无事游荡于街市,或者去溜鸟,打牌,看演出,听胡琴,打太极,在广场舞的队列里手舞足蹈,亦或钓鱼晒太阳,可以在菜场跟小贩嚷嚷,懒得做菜了,就路边吃一碗燃面,川粉。然后手拿锅盔闻着香走,若觉得还不解馋,约好友走进普通的酒楼,也可以去“苍蝇馆子”炒上不算太正统的“夫妻肺片”,“鱼香肉丝”等。

倘是又来了兴致,自家点炉架一锅毛肚,牛片鸡块水煮鱼,柴米油盐酱醋茶,闲花梧桐老方桌,烟火流云扯天涯。这便是市井之味,它其实是在工作的繁忙背后,在生活的艰辛背后,在心灵的浮躁背后,所以它接住盖碗茶,接住那一份涤荡后的温度,腾挪后的从容。盖碗,托于地,盖于天,因此品味,因此气定神闲。市井的茶水,市井的成都,市井的川人,市井的中国百姓,寻常人家。川味儿,也流于市井。

在川的日子里,往往我刚睡醒,母亲便拎着菜回来。一边进厨房一边言语,今天的豆腐比平时贵了,或者鱼又鲜又活。母亲做的菜从巴蜀山水里浸润出来。

豆腐块一定要放肉末的,鱼盘里总看得见香菜和泡姜,但少了花椒可都不行。而且多半是来自汉源,地道的麻香才叫川菜。随时可以取出来切成段斩成末的干辣椒,瓶里永远余着煸熟的芝麻。一大袋的八角茴香桂皮山奈白果香叶豆蔻等,固定在父亲钉好的老竹杆子上随风儿晃。

最妙的还是两个老瓷坛子,泡菜用,一荤一素。素的自然少不了辣椒苦瓜长豆角,萝卜洋葱白菜梗。荤的就更让人砸舌了,泡凤爪一定要慢慢吃,切成丝的泡猪耳裹着红油芝麻,鹌鹑蛋扔进坛子里一夜便好。母亲就信居家自做的豆瓣酱要比郫县的来得有味。而这手艺在奶奶面前却又自愧弗如。这比较我曾于拙作《九月酱香》里提起过,相对于母亲,奶奶的味道似乎更醇厚,因为在我记忆里,那时光啊走得更远。

而母亲的说笑中,某年的那位装修师傅临走时向她讨了一瓶酱料。说道是有了它,大鱼大肉都省了,这料好,且买不到,巴实。母亲善调料,常言川菜五味调合,百菜百味,以味养身。

初入川言母亲食辣皮肤好且不上火,路遇之川妹儿恁地水灵,一番琢磨大概因川地多湿,湿邪攻心,食辣除湿,味与酸和,椒麻祛毒,这人湿邪一解,自然容光焕发了,心底儿敞亮了,便也就豁达,开朗了。食辣椒不止川菜,湘鄂云赣皆有,想来各有其特色。其它如东北,齐鲁,两广以至京杭等,便不太食辣了。各大菜系均有其理。因地置宜,因人而异。

川菜给人丰富的味觉体验,譬如水煮鱼满目椒辣的下面,鱼片仍不失鲜嫩,纷至沓来的味觉层次过后,仍尝到鱼的原味。这好比川剧中的变脸,撕下的仿佛一幕幕多彩变幻的人生,最后还原的仍是人的本真。这是川人的智慧。层次源自丰富,丰富源自博大,博大乃有容。盆地在山底,所以能纳百川,达万壑。所以川菜以质朴服众,以百味亲民。可以说中国的家庭主妇厨男都能像我母亲那般炒出一二似模似样的川菜来,诸如鱼香肉丝,宫保鸡丁,回锅肉等等。川味儿,在寻常百姓家。

居家 绵洲的时候,倘若是雨天,不便出门,母亲往往会沏一壶蒙山茉莉,说是配桂花糕最合适。

糕点是父亲去成都带回的。父亲眼中有桂湖,都江堰,江油广元,佛影云海,灵猴金顶,或是近一点的北川映秀,而母亲会在巴蜀风光里点燃一把柴薪,姜蒜葱花,蒸煮炒炸,双椒爆香,白糖提味。直至烟火渐熄,暮色起,风雨渐歇渐止。方觉困意生,“茗香一线连川雨,夜阑远灯问窗纱。才道峨眉天下秀,梦里蓉城又落花”。

我唇间的川味儿,是一锅麻辣,一筒豆花,悬一帘灯影。我杯中的川味儿,是一盏香茗,一樽醇酒,映一片山水。我心里的川味儿,是奶奶的眼,父亲的肩,母亲的手。

川味儿,是慢行的列车,流动的乡音,是奔袭的脚步,停歇的光阴…

这一次次,一幕幕,一点一滴,一切一切,汇成远方的诗句:

重峦接雾霭,苍莽云水长,

雄关漫古道,崔嵬越飞鸟。

千里过川陕,还家事母忙,

劝客涪城饮,片鱼水煮香。

[家的味儿2500字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小学生关于过年的作文300字:那种年味儿

全文共 538 字

+ 加入清单

窗外的夜空,偶尔会升腾起一多多绚丽的烟花,这一切都告诉我们:新年的脚步正在悄悄走近。

临近新年,山村里的年味和城市里的真的很不一样,山村里进入腊月人们就开始为新年而忙碌了。

腊月二十三这一天,按照习俗是送灶神上天过年的日子,人们会准备一些甜甜糯糯的食物,如腊八粥、糖水年糕、糯米汤圆,送灶神,希望灶神在玉皇大帝面前为自己多美言几句。大年三十那天,家家户户准备了好酒好菜隆重地把灶神接回来,让灶神爷在一年当中好好照看整个家。

送完灶神,接下来家家户户就开始掸尘了,掸尘就是把家里的积尘打扫得干干净净,清清爽爽地迎接新年。

除夕这天,人们最开心也是最忙碌,贴春联,挂灯笼,贴门联、贴窗花,把家里打扮得热热闹闹的。

到了晚上才上过年的重头戏,家家户户都会准备一桌特别丰盛的晚餐,餐桌上肯定会有一条鱼,但这条鱼是不能吃只能看的。因为“鱼”和“余”是同音,餐桌上有鱼,就代表着年年有余的意思。吃完了年夜饭,小孩子可开心啦!不仅可以拿到鼓鼓的红包,还可以尽情的放鞭炮,“九龙戏珠”真像九条龙在天空中嬉戏飞舞。“哨声月旅行”也很有意思,就像有谁吹着优美动听的哨子,更重要的是不受大人的约束,想多晚睡就多晚睡,因为这叫“守岁”。

乡村的年过得可真是有滋有味,那种年味儿我想没有亲自品尝过是永远感受不到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找年味儿作文550字

全文共 556 字

+ 加入清单

过年了,我和妈妈走在马路上,我看到了禁止燃放鞭炮的牌子,便说:“今年年味儿少多了,都没有鞭炮声!”妈妈微微一笑道:“这可不一定哦,我们来找找年味儿吧!”

第一天,我和爸爸妈妈来到夫子庙,果然,这里藏了浓浓的年味儿。大大小小的灯笼被拿上街头,人们一边观赏花灯,一边不停赞叹:“好美啊!”我看到许多孩子手上提着个小荷花灯,大人们嘴上哼着小曲,脸上漾着笑容。年味儿,是欢乐的,也是温暖的。

我们往前走,各种美食店铺在街道两旁一字排开,大家手上都拿着美食,边品尝边观赏着夫子庙的古韵气息,简直就如行在人间天堂。年味儿,是美味的,也是幸福的。离开热闹的夫子庙,我们来到老门东。一眼望去,老门东高高的牌坊古色古香,高大而显得有些肃静。进了老门东,却是另一番景象,美食满大街,大家喜笑颜开,最好玩的莫过于几乎每个人头上都会夹着一只黄嘟嘟、毛绒绒的“小鸡仔”,好不顽皮!

第二天,我们来到了玄武湖。过年的玄武湖,游客异常得多,可玄武湖的湖水还是保持着它的翩翩风度。有的孩子正在吹泡泡,有的孩子拿着玩具枪,也有的孩子在嬉戏打闹,连大人的脸上都露出了童真的笑容。年味儿,是平静的,也是童真的。

过年的大街上,几乎没有什么行人,可车子却不少,年味儿也都藏在回家的车里!年味儿,是欢乐的,也是温暖的;是美味的,也是幸福的;是平静的,也是童真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家乡的年味儿

全文共 948 字

+ 加入清单

春去春又来,又到了过年的日子,每家每户都忙碌了起来,当然,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文化习俗,身为东莞人,自然会懂得一些东莞的过年风俗。

腊月二十三是民间祭灶的日子,祭灶,是一项在我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在这一天,灶王爷就会向玉皇大帝汇报这一家人的善行或恶行,玉皇大帝根据灶王爷的汇报,再将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的命运交于灶王爷之手。因此,对一家人来说,灶王爷的汇报实在具有重大利害关系。由此就有了“送灶”的仪式。在这一天,我们家就会烧香拜佛,在桌子上摆上许多小吃,像糖冬瓜之类的。

腊月二十四就要贴对联了,在这一天,我们家都会将准备好的对联贴上,其实不止是对联,还有在房子的各个地方贴上写有“老少平安”、“招财进宝”等等的或红或橙的字条。

腊月二十八则是大扫除,在这两天里,一家大小都行动起来,将家里里里外外的打扫干净,迎接新的一年。孩子们在这一天都特别开心,因为感受到了劳动的快乐。

除夕夜,每家每户都团圆在一起,一起吃着年夜饭,等待着新年的钟声响起。这一夜,是多少子女回家的夜,是多少为生活外出奋斗的人们,享受幸福的夜……

大年初一,我们早早的起床,放鞭炮,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按照书上说的,一出门向什么方向出发,出门行大运,接着就去喝茶,中午那顿大概是不吃的,这一天,孩子们是最开心的了,他们可以收到爸爸老妈和亲朋好友的红包,这一天的红包大概也是最多的,因为我们都会到处去拜年。

大年初二,就是开年了,这一天也少不了的放鞭炮,虽然现在禁止放烟花爆竹,但人们违背不了习俗。也把大门大开,在门前放一桌的食物,旁边还放凳子,据说是给逝去的祖先吃的。

到了正月初八左右,家里都把剩菜倒在一起,再用糯米粉和水弄成丸子,和剩菜一起煮,叫做“咸圆”,这应该是他们处理剩菜的最好的方法了。

元宵节,这是过年的最后一天,家里煮元宵,吃元宵,有花生味的,还有芝麻味的,到了晚上,孩子们和爸爸老妈一起,把过年期间收到的红包都拆开,看看都收到了多少,这或许是孩子们最期待的了。

这是我们家乡的过年,但是随着时代的变化,我们好像越来越感觉不到过年的气氛了,我们都希望,过着最有气氛的年,心里奔放着一朵朵希望的花。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六年级春节作文上海滩的年味儿

全文共 878 字

+ 加入清单

春节期间,我来到了上海,这个著名的大城市,在这儿,曾经是呼吁风云的时代,这座大城市,又和我们生活的沿海城市有什么不同呢?它又是充满了怎样的年味呢?

我们来到了最具老上海味儿的地方——豫园,也不说是人山人海,只要你一个不小心,就和从对面迎来的一张笑脸撞个满怀。

豫园内外,各种各样的彩灯结成对,五彩斑斓的灯笼串成排,在在上海的建筑中穿行:莲花灯在晚风的吹拂中轻盈的地摇曳着身姿;华丽的八角灯笼散发着异常璀璨的光芒,挂在房屋翘起的屋檐下,一个紧挨着一个,身后的白墙隐隐约约的映出它的模样;今年春节的主角——小猴子,更是抢了所有灯笼的风头,你看他们摆出各种顽皮淘气的动作,引得人们哈哈大笑:瞧那只趴在一只大大金元宝上的小猴,把双手双脚都搭在金元宝上,眼睛里露出满足的喜悦;红灯笼下边还倒挂着几只小猴,个个抓耳挠腮,东张西望,好像在寻找人群中那个戴着齐天大圣帽子的小孩儿……人们看得拍手叫好,和身边的亲朋好友议论着,让笑容悄悄爬上自己的脸蛋,到处洋溢着春节的喜庆。群灯似海,红的、金的……五彩斑斓爬上了房檐,有悄然地飘上天空,绽开了最美的花朵,又将花瓣轻轻洒落人间,好一个“火树银花不夜天”。

上海最热闹的地方要数外滩,咱们厦门轮渡码头和它比起来简直是小巫见大巫,黄浦江两岸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的每一扇窗户都射出迷人的光彩,映在江面上,波光粼粼。江这头,外滩步行街上车水马龙,人来人往,摊铺的小贩们高声叫卖着,人们弃下平时匆忙的脚步,在黄浦江边散步,和亲朋好友谈笑风生,眺望着江对岸高高的东方明珠,又望望脚下的青砖路,眼里透出无限的喜爱之情,那神情仿佛在说:“瞧,这就是上海独有的年味儿,舒适,悠闲,这就是咱们上海人生长的地方。”江那头,也是红光一片,充满着温暖的,令人感到愉悦的节日的喜庆,伴随着音乐,从江对岸的码头缓缓游出一辆游艇,游艇上散发的亮光着亮了整条黄浦江,也照亮了上海这座城市。这红艳艳的,让人觉着惬意的光,是上海年味儿的最好代表。

弥漫着浓浓年味的上海,真让人流年忘返,让人身异乡,却无异客的感觉,红通通的中国年,让人温暖连连。

[六年级春节作文上海滩的年味儿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年味儿作文1000字

全文共 1269 字

+ 加入清单

大年三十,是个值得喜庆的日子,因为一年又要结束了,马上要迎来新的一年。

妙趣横生贴春联

中国人过新年,总要讲究“喜新厌旧”,这样才能事事顺利。这不,妈妈拿来一副春联,正喊着让我贴春联呢!“贴春联咯!”我嚷着跑过去。

说干就干,我搬来了梯子,拿了胶布,不等妈妈说什么,拿起春联不管三七二十一,看都不看就贴了上去。“等一等,别……”可惜妈妈还是晚了一步,我已“眼疾手快”地贴了上去。看妈妈那神情,我迷惑不解,还以为自己贴得不错。我还没开口问,妈妈就发话了:“贴春联是要从右往左贴的,你把顺序反了!唉,白白浪费了一对春联!”第二次,听完妈妈的介绍,我慎重其事,上次有了许多经验,于是小心翼翼地贴了上去。耶,大功告成!心里暗暗想:等会儿去找找贴春联的小知识。

果然,说起贴春联,可有大学问了。在张贴春联时,往往有的人把上下联贴错位置。要区分上下联关键在最后一个字,根据格律规定,上联最后一个字必须是仄声字(普通话三声、四声)结尾,下联则是平声字(普通话一声、二声)结尾。贴对联时应上联贴在右边,下联贴在左边。真是生活处处皆学问呀!

团团圆圆年夜饭

度日如年,终于等到了晚上。吃货们一年到头,终于可以“大显身手”了,它就是年夜饭。

大人们一般都会在晚餐上烧自己最拿手的好菜,什么红烧螃蟹啊、清蒸河虾……而我则最爱吃妈妈烧的红烧肉了。六点半,客人们都到齐了,我们便开始“大饱口福”。我和伙伴们一手拿着蜜汁鸡翅,一手拿着鸡腿,乐呵呵地啃了起来。大人们也一边谈笑风生,一边津津有味地咀嚼着这一年的成果。这浓浓的亲情在餐桌上永久地回荡着。

噼里啪啦放鞭炮

虽然现在提倡不放鞭炮,但是还是掩藏不住这喜悦的节日的心情,耳边时不时传来阵阵鞭炮声,空气里也已经弥漫着幽幽的火药香。正如鲁迅在小说《祝福》中写道:“旧年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村镇上不必说,就在天空中也显出将到新年的气象来。”我和弟弟也按捺不住激动的心,缠着外公去放鞭炮。只见外公拿着打火机点燃了导火线。“嗖”的一声,一束鞭炮在空中咧开了嘴。“哇!好美!”我们都不禁叫了起来。“砰砰砰”又有几束飞上了天,我们几个孩子都在屋里高兴得手舞足蹈。

欢天喜地看春晚

放完鞭炮,我们便迫不及待地打开电视机,坐在沙发上,静静地等待着春晚到来。突然广告一停,春晚终于开始了,我们都乐得合不拢嘴。春晚的舞台绚丽多彩、变幻莫测的场景是那么的隆重而喜庆,准备充足的演员们把精心准备的节目一一呈现给大家,有阵容宏观的集体舞、幽默搞笑的小品、相声、悦耳的独唱、目不暇接的杂技表演、还有耳目一新的国宝归来《丝路山水地图》等等。而我却对小品和相声情有独钟!终于等到了一个小品《真假老师》,简直乐翻天了。特别是贾玲的动作和语言,更让我笑得喷了出来。真可谓“台上一刻钟,台下十年功”,别看他们在台上谈笑自如,其实背后不知演练了多少遍,因为一上了台就不能出一丝一毫的差错啊!

我们都玩到了深夜才散。啊,这浓浓的年味儿将会永远地传承下去!春节就这样悄然而至,又这样渐行渐远。让我想起了著名的诗句:“春天何其多,属于你的春天有几何?春天把希望给人,你给了春天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年味儿

全文共 631 字

+ 加入清单

“哈哈哈……”屋里传来了一阵阵欢笑声,我睁开朦胧的睡眼,揉揉眼睛,伸了个懒腰,抬头看了一眼日历,腾地一下坐了起来——新年到了!我相信大家都不约而同地想到了一件令人兴奋的事,那就是——发压岁钱!我马上跳下床穿上新衣服高高兴兴地冲出房间。

我们一边吃着长寿面,一边说笑。过年儿当然要品足年味儿了!

年味儿藏在哪儿?辣的年味儿藏在连夜赶回家的人们心间,甜的年味儿藏在丰盛的年夜饭里,苦的年味儿藏在仍在办公室里上班的人所收到的新年祝福的短信里……见到一家人聚在一起我心中有种说不出的滋味,欣喜、酸涩、激动……在我心里翻腾。

回家过年能把酸甜苦辣的味道尝个遍,果然是年味儿十足啊!

篇三:体会年味

元旦那天,妈妈跟我说,今年过年比较早,奶奶那边准备做大年糕了,我们常州俗话说的大团子,现在好多人家都不做了,都是买着吃的,妈妈小时候几乎家家户户都做。我一听,可高兴了。想着和奶奶一起做年糕,也体会一把妈妈小时候的年味。

跟着妈妈到了奶奶家,奶奶已经把东西都准备好了,姐姐也在,我和姐姐一起做小汤圆,那个比较容易,就和外面玩的彩泥差不多。只要揉成一个一个圆就好了。做了一会儿,奶奶就把外面的劳动成果煮熟了,给我们品尝。吃到嘴里感觉真好。

接下来,我又跟着奶奶做大年糕,开始觉得蛮好玩的,可是后来发现不是很容易。忙乎了半天我才做了一个,大人们都把其他的做好了。做好后上笼蒸,正好后,我给年糕一个一个点红豆,觉得很开心,想象着妈妈小的时候,那时没有现在条件好,但应该也很快乐吧!过年的感觉真好!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军训的味儿作文700字

全文共 715 字

+ 加入清单

前以看了五年大哥哥大姐姐们军训,看到他们穿军装的样子,别提多羡慕了。

今天我们军训的刚开始我才知道那是个啥滋味!

我们今天的军训别提多苦了。大家激动地跑向操场,很稀奇,可是当开始了“魔鬼训练”时我们那刚才还很兴奋但心情一下被晒没了影。教官很年轻,他腰间的腰带缩得很紧,腰变得很细,而上身和下身又很宽大,样子很搞笑,所以我们戏称他沙漏。他先是教我们怎样立正,有几个人不屑一顾:立正谁不会呀!有的人还说起了悄悄话。这个教官还真没脾气,竟开起了玩笑,听了他幽默的话全班开怀大笑。但在这时他的脸又“晴转阴”了:“笑什么笑?有什么好笑的?稍息!立正!向右看齐!向前看!”他的口号弄得我们手忙脚乱,不知所措。

阳不再像是早晨那样,光焰柔和的大灯笼变成了一个火球,火辣辣地烤着我们这些等待被烤的“小鸭子”,我们已没有心情与别人开玩笑了。嘴唇被烤干了、裂了,身子似乎快要“脱水”,就像方便面里的脱水蔬菜吧!可是身上和头上又在冒汗,身上又湿又热,嘴里又渴,天哪!这是什么鬼日子!

其他同学和我一样,没有一点力,像身子里的骨头被抽掉一样,软绵绵的,没有东西倚着就会软弱地歪下去,脑子里只剩下一个念头:快离开这儿!水!我的脑子昏沉沉的,头变得很重,脚又很轻。我忽然想起我家原来的一个头重脚轻的柜子,那使我感到好笑,因为它是我爸爸的杰作。

终于,一小时后可以自由活动了。大家一下子像解放的犯人一样,都找着玩伴打算开始玩“石头、剪刀、布”,我累得连玩的力气都没有了,只好盘腿而坐,太阳晒得我来了睡意。由它去吧!

一个可喜可贺的消息:放学了!大家顾不得与教官道再见就自觉地朝着教室狂跑了。好壮观的一幅动态“百万饿兵奔教室”!

虽然很累,但我累得心甘情愿,没有辛苦哪来甘甜?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秋的味儿作文400字

全文共 417 字

+ 加入清单

秋的味儿在丰收的果园;球的味儿在人们的衣物;秋的味儿在燕子去南方,可真正秋的味儿在哪里呢?那肯定在秋的叶子里啰!

我走在马路边,望着身边的枇杷树,多像把撑开的大伞啊,走上去看看,它是多么的顽强啊,叶子的颜色竟然是墨绿色的!形态像是椭圆形的,可真是漂亮啊,我摸着摸着感到有些毛毛的感觉,哦,原来在后面的叶儿上还有着细又多的毛哩。

我突然听到了细密的“沙沙”“沙沙”声,我惊奇的回头,哦,原来是枫叶啊。枫叶长的十分奇特,就像一只拍红的小手一样,细看这些树叶,突然,发现了一个有趣的规律,越是在外面的叶子就越红,里面有一些竟然还是绿色的,也就是说:枫叶发红的变化是从外到里的,哈哈!这可这可真是一棵五颜六色的小树啊!

啊,快看呀!是桂花树。虽然,这时候的桂花没有开,但是,桂花叶可密的很,一点也看不见后方的景物,远远望去,就像一团绿色的云一样,我慢慢的走近,它慢慢的放大,我上前摸了它一下,还有点湿润哩!

看来,秋天味儿最浓的地方一定是秋的叶子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寻找年味儿

全文共 498 字

+ 加入清单

新年已经过去了,但在过新年的那一段时间里,我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儿:你就是找年味儿

以前过新年,我认为十分平常,因为每一年都是这样过的。正是因为人们有这种思想,年味越来越淡了,所以我今天去寻找年味儿。

记得大年三十的晚上,我经不住瞌睡虫的诱惑没看几会儿春节联欢晚会,就睡着了。正当我睡得正香时,“啪啪!啪啪!”的声音把我吵醒了,我一看手表,原来十二点整了,都在放烟花呢!哦,原来放烟花儿就是年味儿。

新年了,当然要穿新衣服,爸爸带着我和妈妈去了开太百货,为我买了一件运动服,为老爸挑了一件衬衫,为老妈也买了一件大衣。商场里的人真多呀!每个人手里都大包小包的,有的甚至拿也拿不过来,而且商场里的东西真是琳琅满目,真叫人眼花缭乱啊!原来,购物就是年味儿。

在车水马龙的街道上,有着鲜艳的大红灯笼。我们一家去了菜篮子里。哇塞,龙虾四百多元一斤呢,真是贵哦!我连忙拉着老爸的衣服走开。对以我一个小学生来说,已经是天价了,这些菜之所以这么贵,一定是大家像炒房一样炒起来的。原来,摆正月酒就是年味儿。

……

年味其实不用刻意去寻找,在乡下,在城市,到处一片热闹的景象,人山人海。

年味儿不是很好找吗?是啊,年味儿无处不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年味儿高中

全文共 1490 字

+ 加入清单

我一直在思索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在中国,春节是最隆重的节日,是中国人最喜欢的节日呢?后来,想了很久,我终于想明白了,人们看重的是春节的这种氛围,团圆的氛围,热闹的氛围,好玩的氛围。大家都辛苦了一年,好不容易聚到一起,一家人在一起聊聊天,吃个团圆饭,看看春节联欢晚会,谈谈工作,谈谈学习,谈谈家庭,小孩子穿上崭新的衣服,去放鞭炮,点烟花,给长辈们拜年赚压岁钱。传说除夕夜有叫“新年”的怪兽,许多人还会整夜不睡,这种习俗叫做守岁。过年的时候,人们总有一种温馨幸福的感觉。

过年固然好,可是,春节又将至,大街小巷张灯结彩,我却发现,近年来年味儿越来越淡了。似乎过年能让我们高兴高兴的,就只剩下穿穿新衣服,赚点压岁钱了。春节不再是令人人都欣喜若狂的节日,成了给幼年的小孩子们乐一乐,玩一玩的日子。

过年领着5岁的表弟去玩,走在街上,他东瞅瞅,西看看,好像什么都是很新鲜的样子,一会儿要去买氢气球,一会儿又要去游乐场玩,还有广场许多小吃也令小家伙垂涎三尺,吵着嚷着要买这买那。玩一次旋转木马能让他高兴很长时间,买一盒炮来放,能把他吓得躲在我身后不敢露面。看到广场有漂亮的花灯,拉着我的手就往广场跑,要去看花灯。叔叔给了他二十元钱零花,他激动得一蹦三尺高,喊着:“耶,爸爸给我钱了,我有钱了。我们去买好吃的!

可是,相比之下,我这个姐姐就显然成了个陪玩人士。对我来说,氢气球已经不再是我可以玩的东西,去游乐场也只是高兴一小会儿而已,广场的小吃都吃的腻了。陪着表弟去玩旋转木马,看到都是一群小孩子,似乎旋转木马也只是童年时代美好的梦了,去看花灯,花灯也只能图个漂亮,去放炮,放炮不过是噼里啪啦响几声罢了。至于表弟对二十元零花钱的热情,我就更是没有了,表弟才5岁,没人一次性给过比这二十块更多的零花钱了,可是对我来说,这二十元零花就很普通了。表弟喜欢的东西,对我都没有了吸引力,而对于过年来说,我也没有了从前的那股热乎劲儿。

眼下也正是过年时,与以前的过年相比,虽然现在过年物质生活更丰富了,但精神文化却总是像缺少了些什么,似乎那些年的过年更热闹,更开心一些,我们似乎更怀念以前的年味儿。以前过年时,总是盼着年关时候能和爸爸妈妈一起贴对子贴福字,能全家人一起扫屋子,能架起年货来准备点年货,总是盼望着三十晚上能看春晚,能一晚不睡觉守岁,能放包饺子吃饺子,总是盼望着大年初一能和爸爸妈妈领压岁钱花,能穿漂漂亮亮的新衣服,能放鞭炮放烟花。那些年,身为小孩子的我们听到鞭炮声会乱蹦乱跳,穿着新衣服在镜子前照了又照,拿着爷爷奶奶给的压岁钱舍不得花,最后还是都给了老爸老妈,等到别人家放完炮就跑过去,看看有没有剩余的小炮再捡回来自己放,午饭时看着桌上许多好吃的,流着口水却又舍不得吃,因为一年也难得改善这么几回伙食,生怕吃完了明天吃不上这些好吃的了,过年的时候爸妈总会领着我们一家到摄影馆照许多相片,我总是摆出各种姿势来显摆,妈妈总说我爱臭美。可是到了如今,物质生活好了,即使在平常爸妈也会给买很多漂亮的衣服,亲友也会给足够的零花钱,老虎炮要多少有多少,文娱节目天天有,好吃的随处可见,最不缺的就是食物,而家家都有数码照相机,想什么时候拍照就什么时候拍照。所以,有了物质生活的丰富,人们就把精神文化给忽略了,过年的程序删减了一道又一道,过年的氛围也少了一层又一层。

过年也是一种文化,在如今这种精神文化短缺的时候,或许,追求民俗,一家人围在一个大火炉前讲讲各自的故事,参加参加各地的风俗活动,也能找到一些年的感觉……我思索着,那份一家人其乐融融的氛围何时能重新出现在年关呢,那份我怀念的年味儿,那种特殊的精神文化……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描写家乡的年味儿作文

全文共 1006 字

+ 加入清单

家乡的年味儿,蕴含着淳朴的风土人情,孕育着茁壮成长的一代代,更体现出我的家乡是具有丰富文化历史的铁的事实。没错,我的家乡就是那被世人称为仅仅只是财富之地的——东莞。

——题记

大年三十那天,只见妈妈与奶奶在不停地忙碌着。原来,这天大家要去各个地方“拜神”与“奉神”,并且今年搬了家,还要把家乡的观音请到家里去呢。妈妈是家里的大媳妇,所以,这些事,由妈妈来传承。而我是家中的长女亦长孙,也是家中的一份子,当然要帮妈妈的忙,所以要跟着一起去“拜神”。

我跟着妈妈,首先到家乡的庙里拜拜。庙里香火鼎盛,每家每户都会有人来拜,这也成为了家乡的一传统习俗。拜神注重的是诚心诚意,但是,烧香、添灯油钱、烧纸钱、放爆竹,却缺一不可。这一步步都是井然有序的,为的就是祈求神仙保佑我们家族的人在新的一年里平平安安、万事胜意。小孩们快高长大,学业进步。庙里拜完了,我们接着要去祖屋“奉神”。步骤与拜神基本一致但“奉神”讲究的是供奉祖先,自然也含有保佑的意思。回到了家乡的房子,只见汽车一列列的停放好了,奶奶在每部车前都点了蜡烛烧了香,接着烧纸钱,放鞭炮。保佑爸爸妈妈叔叔婶婶们开车平安无事,路路畅通。一转眼,下午了,是时候把菩萨接到家里去了。将菩萨像安放好,妈妈一边边开车,我一边洒米,说是为了给菩萨指路,回到了家里,再次烧香、点蜡烛、烧纸钱、放爆竹……

年三十的晚上,家家灯火通明,喜气洋洋,一家人欢聚一堂,吃着与众不同的汤圆。用玉米粉捏成的斋汤圆与白菜、虾米、干鱿鱼,冬菇等食材煮成一锅,味道鲜美,把汤圆那团圆之意的味道发挥的淋漓尽致,我们一家人其乐融融,有说有笑。这晚,一家老少一齐放烟花。看着那应接不暇的烟花,对新一年的憧憬与期待的心情已经像烟花似地在心中崩放。凌晨,帮爸爸发着祝福的飞信,那一条条信息,飞到了每个人的心坎里,一股股暖流透遍人心。

大年初一,一家人都已经“装备”好向家乡出发了。家乡,每家每户都杀鸡烧鹅。而我们家,也已经准备好了招待亲戚朋友们的美味佳肴。叔叔和爸爸去了远方亲戚家拜年,而我们这些小孩收红包收得不亦乐乎。不一会儿,亲戚朋友们都到齐了,我却见到了许多陌生人。但却因为那股浓浓的年味儿,是我心中不禁由然而生了一种喜悦,抛陌生感于脑后,像亲人一样招待着。这种感觉,是幸福的,无可代替的。

后记:这就是我的家乡,即使没有过人的文化魅力,但却有着无可非议的人情味儿。家乡的年味儿,是隐于财富间那一股股渗透人心的暖流。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年味儿作文600字

全文共 767 字

+ 加入清单

年是凛冽寒风里夹杂着的雪花,是在空气中蓦然爆开的爆竹,是车站旁芳香四溢的烤地瓜,是抖开新衣服时散落下的欣喜。

擦玻璃时,家家户户敞开门窗,吆喝着小孩子打下手,整个楼区便沉浸在噪杂声中了。没有了窗的阻隔,声音更是清晰。大人们的吆喝声掺杂在一起,浓稠地分辨不得。小孩子在梯子下穿梭着,端着水盆的手稳稳地,脚下却是飞快地走动。只为了获几句夸赞。待到大人胳膊酸累了,喝口水,吃点饭充饥时,便将半个身子探出窗,与楼层对面的邻居高声喊着话几句家常,眼睛黑亮亮,似是一汪清泉,倒映出年的影子。

年的味道,掺杂在刺鼻的清洁剂中,牵扯着丝丝缕缕的情丝。

小孩子最欢喜的便是贴对联了。大人们忙活着贴,又怕歪歪扭扭,只能让小孩帮忙看着。不时回头问一句,齐吗?小孩子在这时得到了重视,便摆出一副大人的谱调。皱起浅浅的眉毛,回应道,差不错了。小孩子总归是贪玩些的,楼道里都大敞着门户,便挨家挨户地转。这边聊上两句,那边讨个橘子,两个口袋都塞得鼓鼓的,还要再揣两把瓜子进去。待贴好了,便煞有介事地将两只手放上,沾些福气。橘子不必要很甜,酸酸涩涩地入口极好,贪嘴些的只一会儿便把橘子吃个干净。

年的味道,氤氲在橘子酸涩的幽香里,薄薄的橘子皮下包裹着满心的欢愉。

待到除夕夜,都聚在家中,争着抢着包饺子,好不热闹。年幼些的孩子趁大人不注意,偷偷扯了块小面团当橡皮泥捏去了。却留下一个小小的掌印在软糯糯的面团上,显眼得很。只是,这时候,大人也便遂了小孩子的愿,任由他们玩闹了。包饺子的空闲也话起今年的家事,短短数字,却载不动满心的惆怅。吃饺子却是不会含糊的,沾上些腊八醋,带点辣的酸最是好吃。香味流淌在屋内,顺着门,一直流到街道,杂着别家的,一并流到人们的心尖上去了。

年的味道,洋溢在饺子热腾腾的香气里,在心尖无止息地流淌。

年是一帧清新淡雅的水墨,年味却在味蕾的欢愉里变得醇厚。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年味儿

全文共 632 字

+ 加入清单

盼望着,盼望着,眼前渐渐出现了一片喜气洋洋的红,新年的脚步声越来越近,浓浓的年味儿在大街小巷弥漫。

瞧!孩子们换上了新衣,小伙伴们嬉戏着,老人们互相登门拜年,脸上堆满了幸福的笑容,咧开的嘴怎么也合不拢,祝福的话怎么也说不完。就连糖葫芦也沾上了喜气,像一串串小灯笼,庆祝着新年的到来。哦,年味儿,好浓好浓!

三十的年夜饭丰盛可口,既然是年夜饭就自然少不了饺子。全家人围在一起包饺子,不时传来一阵阵笑声,我好奇地扎进人堆,往桌子上张望着。奶奶总是包两种馅的饺子,这样,大大的盖帘上总是分头放着不同的饺子,好像是两军对阵,隔着楚河汉界。妈妈手脚麻利地把饺子下到锅里,饺子在锅中上下翻动,像一尾尾小银鱼,充满生趣。“吃饺子喽!”随着一声清脆的吆喝,热气腾腾的饺子上桌了,饺子刚端上桌,爸爸就往奶奶的碗里夹了三个饺子。可奶奶却看着碗里的饺子笑了起来,我忙问奶奶为什么笑,奶奶笑着答:“这金元宝形的饺子是祝你姑姑姑父的生意越做越大,财源广进;这船形的饺子是祝你爸爸妈妈的工作一帆风顺;这鱼形的饺子是祝福咱们家年年有余哩!”

“哈哈哈。。。。。。”全家人听了奶奶这番话,都笑了起来。“当当当”新年的钟声与笑声一同响起,全家人举起酒杯,杯中斟满了对未来的祝福与憧憬。十几只杯碰在一起,撞击出清脆的响声。空气中似乎有团员幸福的味道。哦,年味儿,好浓好浓。

年味儿,你是家家户户饭桌上饺子的香味,你是孩子们欢喜地接过压岁钱时脸上的笑容,你是斟满了祝福轻轻碰在一起的酒杯。哦,年味儿,好浓好浓!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家乡的年味儿作文

全文共 717 字

+ 加入清单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

我的家乡在陕西。陕西人如今扔把春节叫做“过年”,并流传下来一个关于过年的传说——在远古时,有一种叫“年”的野兽每当寒冬将去新春将来的夜晚,便出来食人,使人们不得安宁。人们在与年的搏斗中,发现这种凶残的野兽最怕火光和响声,于是人们想个办法:一旦年出现时,便燃起大火投入竹节。年一见熊熊的大火,听见叭叭炸响的爆竹,就逃得无影无踪。后来便逐渐形成过年团聚、守岁、挂红灯、贴对联、放爆竹的风俗习惯。

年味最浓的就是放鞭炮。新年的钟声一响,整个夜晚都成烟花爆竹的世界。大家说,过年不放鞭炮,等于没有过年。我跟表哥堂哥一有空就放鞭炮——当然,我是经常有空的。我们白天放很粗的“大炮”,像划火柴一样的擦炮,摔在地上就爆炸的摔炮,还有点着像火箭一样飞上天空的冲天炮;晚上,我们就放烟花,放礼花弹。“满天星”、“冲天炮”……各个村庄的上空到处是五颜六色的烟花,耳朵里传来的是此起彼伏的鞭炮声,渲染着新年的氛围。

——这就是家乡的年味儿!

一辆辆摩托车、小汽车载着归家的人们,还有那大包小包的年货,也载着人们的期盼回家!通向细长隧道的巷道,一对对春联喜气十足,趣味横生,一个个“福”字刚劲有力,金光灿灿,一辆辆车上走出满面春风的儿女;一扇扇门前站着神采奕奕的父母。楼满,一间间屋里飘出欢声笑语;路窄,占道的是丝丝缕缕扯不断的亲情。

——这就是家乡的年味儿!

年味最浓是子夜。家家灯火通明,喜气洋洋,全家人欢聚一堂,各种小菜摆满饭桌,,一家人开怀畅饮,共叙亲情,说着吉祥祝福的话语,有说有笑,其乐融融。既有口福,填饱肚子,还温暖心坎。

——这就是家乡的年味儿!

心思涌动,欢歌飞扬,这就是家乡的年味儿!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四季的味儿作文600字

全文共 636 字

+ 加入清单

(一)

春的味儿,像桂花,含苞待放,先冷清一阵子,再展现自己的才华,淡淡的,短短的。“开始!”裁判一声令下,我像一只野狗飞奔出去,一回、二回,完成!我得了第二,回了家还迷迷糊糊地问爸:“我明明是4个里跑得最快的,为什么是第二?”爸不假思索地回答:“可能学校搞混了。”直到现在才知道原来分2组,一组我第一,二组谢玉灵第一,但我还是比谢玉灵慢,就成了第二。这感觉,傻傻的,天真的。

(二)

暑假的到来,让整个夏季充满欢笑和苦涩,虽然放了假,但作业还是紧跟着我,像个跟屁虫,这可能就是痛并快乐的味儿吧!一放学,儿童一窝蜂冲出校门,直奔小店,像篝火晚会一样围着冰箱,只不过一个是冷,一个是热。这温度快让冰激凌融化,当门被打开,那一双双饿狼般的眼睛直奔那个目标:心仪的冰激凌。经过挑选、付款,舌尖终于触碰到那冰凉,冰爽、刺激的味儿,这就是孩子对冰激凌热情的味儿。

(三)

秋天的雨,一次次的飘落,湿湿的,默默的。也许是又要开学但还没适应回校的味儿,也许天气也受开学的影响,一直下雨,不去学校,但不可能。我醒来时,就看爸爸有没有等我起床,不过一般爸爸都会直接来叫醒我,我会继续装睡,不过睡到一会儿会真的睡熟,大概这就是我秋季老赖床的原因,唉,赖床的味儿。

(四)

临近寒假,这预示着梅花味又即将来到,幽香含笑。但寒假来的快,走得也快。下半学期在不经意间就溜走了,换来的是寒假,假期又冷又暖,每天起来也会赖床,但暖暖的早餐充满爱心。一个多月,被作业充满的寒假又逃走了!这就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味儿。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春节年味儿作文500字

全文共 563 字

+ 加入清单

当街头上响起了“信号”。当集市上的一家家店铺用纸灯串在一起。当天桥的灯笼重上枝头。我就知道了:要过年啦!

街市上,一声声爆竹声伴随着诗歌的旋律。令我不由得想起了:“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无论走到何处,鞭炮声总是夹杂着开心快乐的拜年声。拜年时必不可少的大事!仿佛一幅幅人情画儿:画上的人,无一不笑,无一不乐。喜气洋洋的主人捧着好吃的、好玩的,孩子们一窝蜂拥上,将零食抢个干净。小时候,我很贪吃,每一次去拜年,我都被眼花缭乱的零食小铺迷住,仿佛进到一个个“迷魂阵”。“外婆,我要吃这个!”“我要这个!”拜完年,一进门,糖味儿,也随着进来,年年都像商量好了似的。

小时候,我最怕灶王爷了!以前在我四岁的时候,老家有一尊画得“古灵精怪”的灶王爷,那时我心里想着,到底是谁把灶王爷画成这个鬼样子!一对冲天眉、两个眼睛瞪地圆圆的,一张红小嘴,那下巴翘地老高老高的!家里每天都回荡着灶王爷的声音,是那种严肃至极、怪怪的声音,小时候听着听着就会忍不住笑抽了。外婆喜欢在他的嘴里或旁边放一颗小小的糖,同时也十分严肃地警告我不许偷吃!外婆告诉我,灶公公是天上的神仙,会保平安的,切菜时也会不会弄伤手。几天过去了,糖化了,第二年那些吉利的话语才会再一次响起。

当小铺的糖果卖完了,当街头上的鞭炮火苗熄灭了,当庙会结束了,糖化啦。春节,明年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家乡的年味儿作文500字

全文共 526 字

+ 加入清单

“穿新衣,过新年。”一年一度的春节又到了,大街小巷浓浓的年味,让我雀跃,使我沉醉。

春节前夕,是我们家最忙的时候——全家齐上阵蒸馒头。家乡的馒头可有特色了。各式各样的馅儿,肉馅、豆沙馅、萝卜丝馅,甜咸都有。加水和面后,把它们盖在被子里长“胖”。奶奶说这就是“发酵”。睡醒后的面团被分捏搓圆,塞进馅儿,然后上笼蒸。蒸笼一层层高高堆叠起来,被锅炉蒸出袅袅白烟,蒸出浓浓馒头香。边说笑边忙碌的长辈们,穿梭在白色的烟雾里,额间、眉梢、嘴角都溢出满满的幸福。

大年三十贴“福”字,这是大江南北都不能少的年俗。这还不简单?我一口承包下来。刚要贴上一个,妈妈拦下我说:“‘福’字要反过来贴!”“啊?”“妞妞,这是为了取美好的寓意‘福到了’!”原来,小小的“福”字,还有这样的讲究。

大年初一,最热闹的莫过于走家串户去拜年。一年没有见面的大爷大伯更加精神了,叔叔阿姨更加时髦了,小弟小妹更加高了。我跟在爸爸妈妈后面,甜甜地向长辈们拜年问好,口袋里、手掌间,乃至帽子里,都被色彩鲜艳的各式糖果,塞得满满当当。剥一颗糖尝一尝,甜甜的,美好味道融在口中,甜到心里。

也许,年味儿就是这样,是一份温馨的回忆,一份团圆的喜悦,一份祝福的真诚。浓浓的年味儿深深地刻在我的脑海里,永不忘怀。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