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介绍鲁迅故居150到经典20篇

导语:一般的猫:头圆、颜面部短,前肢五指,后肢四趾,趾端具锐利而弯曲的爪,爪能伸缩。下面是小编整理一些关于猫的优秀作文,欢迎查阅,谢谢。

浏览

3572

作文

52

游鲁迅故居

全文共 977 字

+ 加入清单

昨天,我去了鲁迅故居,那里什么都有。但最好的还是文化了,那里能告诉我们鲁迅小时候的故事。 未到鲁迅故居之前,我一直在问爸爸妈妈:“绍兴的特产是什么?鲁迅为什么喜欢绍兴?”爸爸妈妈也一时语塞,答不上来。一直说:“别着急,到那里就知道了。”我出来以后就像急性子一样,搞得爸爸妈妈头昏脑胀,连路都开错了,找了好一会才找到。到那里后,我兴奋得一蹦三尺高,东跑跑,西瞧瞧。这时,爸爸告诉我:“绍兴的特产是霉干菜、黄酒、茴香豆、臭豆腐,至于鲁迅为什么喜欢绍兴答案就要你自己去找了”。“哇!这么多,那我不就可以一饱口福了,待会解馋了我一定能找到想要的答案”我惊讶地说,原来爸爸在卖关子故意不告诉我的。嘴里这么说着可脑里在七想八想,到底是咋样的呢?一路走一路不断的东张西望,这时映入眼前的是一排排古色古香的房子,很有文化底蕴,一个孔乙己站在屋檐下,别有一番风味,路两旁不断的有人在吆喝着,游人如织,都在欣赏着这美丽的风景,一阵微风轻轻地吹过,我的鼻子不知咋兴奋起来了,原来一阵香味刚刚飘过,赶紧顺着香味寻找,终于找到我向往已久可以解馋的小吃了,看到许多游人都在买,我就催着爸爸买一份臭豆腐,可看到爸爸不紧不慢的样子我都着急死了,听到别人不断的在说好吃好吃,我心里痒痒地,口水禁不住往肚子咽,这个爸爸平时动作挺利索这回怎么这么慢地,这时从人群里传来一声“来了喔”的声音,我以为是店小二,一看原来是爸爸已买了一份臭豆腐,赶紧二话不说拿过来就吃,唉!真好吃,这个臭豆腐真不愧徒有虚名,这味道与我想象的差不多。这时我们已经走到鲁迅居住的房子前,该去寻找我要的答案了。走进去一看,一间简朴又华丽的卧室就出现在眼前,里面少数有几件家具,所以显得有些空荡。往牌子上一看,原来是鲁迅的卧室。不远处,就是鲁迅妈妈的房子,还能看见鲁迅妈妈缝衣服时候的针线。再往里走就是厨房,什么大锅、小锅……东西。反正是十全十美,但还是很简朴。 游玩了鲁迅故居,我们又来到了鲁迅纪念馆,里面全是关于鲁迅小时候的故事,也知道他为什么喜欢绍兴,我们看了以后都很佩服他,也深深的被这些故事所打动,真不愧是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回味三味书屋的柱子上写着的那一副对联“至乐无声唯孝悌,太美有味是读书”。按我理解这大概意思就是读书是最美的东西吧! 鲁迅故居的游玩给我增添了许多知识,真的不虚此行呀!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参观鲁迅故居作文

全文共 646 字

+ 加入清单

春节,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了绍兴。一路,我们游玩了很多地方,有西施故里,绍兴水乡,还有鲁迅故居。而我印象最深,最难忘的是鲁迅故居。

记得那天天气阴沉沉的,我们心里祈祷着不要下雨,可是不知道为什么,雨还是淅淅沥沥地下了,落到脸上凉飕飕的,好像是眼泪水一样。一路上导航给我们指着路,爸爸的车开地也很慢,生怕错过了我们要去的地方,我们刚拐进一条小街,我就被一大片的红灯笼给吸引住了,红红火火的,实在是太漂亮了!原来,这就是鲁迅故居的大门。我们赶紧停好车子,去参观这个大文学家的故居。

鲁迅先生的家给我的第一个印象就是“大”,因为,里面有很多的房间,每个房间摆设了很多不同的东西。有的房间里有很多的书柜,有的房间有床,有的房间摆满了箩筐,还有的房间摆满了椅子,桌子……。妈妈说它们分别是鲁迅小时候的书房,卧室,还有的是厨房,客厅等等,真是各有各的用处啊。我们走了好长时间才绕完了房子。我问妈妈:“鲁迅家真有钱啊,住这么大的房子,真是一个大富豪!”妈妈笑着告诉我说:“鲁迅是个伟大的作家,他用自己的笔作武器来和敌人斗争,来为人民服务……”听了妈妈的话,我似懂非懂,只是觉得鲁迅实在是太伟大了,居然能用笔作武器,那笔得有多大啊?爸爸看出了我的疑惑,笑着说:“笔能写文章,鲁迅先生就是用文章来呼唤人们,让大家的头脑清醒起来……”

听了爸爸的话,我终于明白了,原来鲁迅先生是用文章来为人民服务的,看着墙上鲁迅先生的遗像,听着窗外淅淅沥沥的雨声,我心里默默的想:“我要好好学习,像鲁迅先生学习,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游鲁迅故居

全文共 477 字

+ 加入清单

认识鲁迅是因为我读了他写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暑假,我们全家去了绍兴,首先就去了鲁迅的故居。鲁迅的家可大了,七拐八弯的,好多屋子,我们绕过正厅,后面有一个园子,那就是百草园,鲁迅小时候的乐园。园里鸣蝉在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

在鲁迅屋子前的庭院里,有几尊铜像,一边是和蔼的继祖母摇着扇子,给鲁迅讲“猫是老虎的师傅”的故事,而一边的鲁迅呢?双手托着下巴,正聚精会神地听着。我也忍不住,看见边上有张空凳子就坐了上去,一下子,仿佛沉浸在继祖母的故事当中。

出了鲁迅故居 ,没走几步就到了三味书屋,是鲁迅读书的地方。屋中间挂着一块匾:“三味书屋”,匾下是一幅画,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一棵古树下。旁边就是鲁迅上学时的座位,上面还有他刻得“早”字。“早”是有故事的,有一天,鲁迅去给父亲买药,迟到了,老师骂了他,鲁迅没有说情况,就在桌上刻了一个“早”字,从此,鲁迅就再也没迟到过。

我想:鲁迅之所以能成为大文豪是因为他从小就对自己要求很高,平且有很强的自制力。想到我自己,我不觉有点脸红,以后,我也要向鲁迅学习,严格要求自己,在学习上不怕困难,勇于挑战。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游鲁迅故居

全文共 381 字

+ 加入清单

鲁迅是我国的大人物,我梦寐以求都想去去他的家,听说他的家在绍兴,我的求知欲越来越高了,这不,上个星期 的3.8妇女节,我如愿以偿了。 一下车,我就直蹦鲁迅的故居,一进里面,就是大堂,瞧!他们以前坐过的桌椅还在呢,我跑过去,正准备一屁股做下去,突然,妈咪一把拉住我,对我说:“这不能坐的!”我点点头。唉声叹气的低下头。 绕过书房,就来到的一个房间。以前他们家的床,盖过的被子都还在哩!我好想躺上去睡上美美的一觉,可是这里外面围了栏杆。一抬头,仿佛空气里都弥漫着名人的气息。 最后,我们来到百草园,这里种着许多新鲜的蔬菜,还有几棵以前就有的大树。那里有口古井被封锁了,我迫不及待的跑过去往下敲了敲,呀!有垃圾。我十分生气,心里愤愤不平:鲁迅是一个多人好的人啊,他为社会做出了那么大的贡献,居然有人不尊敬他,太可恶了。 你们有时间也要去那里转转哦,记住:不要乱丢垃圾。

展开阅读全文

篇4:鲁迅故居作文500字

全文共 484 字

+ 加入清单

浓浓的一字胡,深黑的眼珠,一簇一簇直竖起来的黑发,和一张饱经沧桑的脸,他时常拿着烟斗,这就是我对鲁迅先生的印象。

在这蒙蒙细雨的早晨,我们来到了盼望已久的鲁迅故居,我们先参观了鲁迅的房间,隔着门槛往里看,鲁迅的床、桌子、柜子都是用木头做成的,床上雕刻着精凿的图案,床头的前方有一把椅子一张桌子,旁边有一个柜子,整洁而又干净。

接着我们又来到了三味书屋,刚到时我就置疑了鲁迅那么多张桌子到底哪张是鲁迅的呢?我仔细看了看,桌子上有一个早字刻得很深很工整,是因他父亲生病,躺在床上,鲁迅一面上书塾,一面做家务,天天奔走于当铺和药铺之间,有一天早晨,鲁迅上学迟到了,素以品行方正教书认真著称的寿镜吾老先生严厉的说了一句话“以后要早到。”于是鲁迅便在桌子上刻了一个早字,从那以后,鲁迅上学再没有迟到过,而且时时早,事事早,奋斗了一生。

出了三味书屋,我们又来到了百草园,这里曾是鲁迅儿时的乐园,里面种了许多菜,鲁迅曾说,这里最初也只有一些杂草罢了,如果有人在背后叫你,你千万不要答应。

参观了鲁迅故居,真真切切看到了“早”字,业于勤,荒于嬉,我要踏踏实实,努力学习,为我的未来打好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篇5:鲁迅故居随想_800字

全文共 891 字

+ 加入清单

一方水土的她——古城绍兴,以古朴典雅、恬淡清幽的面容吸引着大批游人,却以一个不苟言笑的老人般的庄严述说着二千五百多年来深厚的文化底蕴:“治水英雄”大禹、“书圣”王羲之、“鉴湖女侠”秋瑾、更有一位被誉为“民族魂”的鲁迅让我的内心莫名的激动……

一个星期天,我和伙伴们结伴而行,一同来到仰慕已久的鲁迅故居。一到那儿,我们的眼睛不由得被那黑漆斑驳的木门所吸引,啊,十足的古色古香。跨入大门,映入眼帘的便是一尊鲁迅先生的铜像,他凝神端坐,暗黑的古铜色,眉宇间流露出坚毅的目光。我默默地瞻仰着,心潮起伏,不禁为先生“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气节而钦佩不已。

我们穿过窄窄的青石铺成的过道,看到了一个小小的四方庭院,一股压抑郁闷的感觉油然而生——这也许就是鲁迅先生儿时所谓的“只看见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的生活天地。随后又来到了当年鲁迅的卧室前,只见折叠整齐的素色被褥,端庄厚重的木床,四四方方的八仙桌以及桌上油黑的茶壶水瓢……一切显得那么井然有序,让人不由得联想到当年鲁迅舒适安逸的童年生活。一路七拐八弯后,我们穿过了一座拱形门,游历了鲁迅儿时戏耍的天堂——百草园,现在的百草园早已分不清哪棵是高大的皂荚树,哪棵是结过桑椹的桑树,只有一堵半人来高的泥墙,想必就是当年鲁迅拔何首乌弄坏的墙了……眼前的一片萧条荒凉,丝毫没有让人产生凄凉之感,反而勾起了我无尽的遐想:在现代化建设日新月异的绍兴,竟然还保存着如此古老悠远的历史风貌,到底是绍兴的现代化留住了文化历史,还是绍兴的文化历史促进了现代化……

在联翩遐想中,我们走出了鲁迅故居,踏在青石板的步行街道上,两旁的商店起劲地吆喝着琳琅满目的绍兴土特产:甘醇清香的古越黄酒、令人回味无穷的茴香豆、乌黑油亮的霉干菜……此时的我们,感觉像是走进了鲁迅童年的天地,恍若隔世。突然一股奇臭无比的气味随风袭来,“啊,臭豆腐!”伙伴们异口同声地叫起来。我们循味找到了一个油炸豆腐摊前,只见一个头戴乌毡帽的青年人正神情专注地炸着臭豆腐,“那……那不是闰土嘛!”一个伙伴脱口而出。大伙儿都笑了,每人拿起一串臭豆腐,津津有味地品着,说着,感受着古城绍兴的无限魅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6:介绍鲁迅的作文600字

全文共 425 字

+ 加入清单

双休日,爸爸妈妈带我到鲁迅故里——绍兴游玩。

绍兴可是个古色古香的小镇啊!我们首先来到了鲁迅纪念馆。一进门,我就看见鲁迅先生那高大的青铜雕像。在这里,我了解了鲁迅先生的一生。接着,我们来到了鲁迅的故居和祖居,体验了鲁迅小时候的生活环境。鲁迅的三条读书戒律——心到、眼到、口到,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出了纪念馆,我们来到了百草园。刚踏进百草园,一股清香就扑鼻而来,只见园子里种满了绿油油的蔬菜和五颜六色的花草,还有郁郁葱葱的树木。我想象着童年的鲁迅在这里看书、嬉戏,可真惬意啊!

后来,我们又来到了三味书屋。这里有假山、小水池,还有小花坛,看起来哪像学校,简直就是一个小花园!我找到了鲁迅的座位,看到在桌子右侧的一块玻璃下面压着鲁迅当年刻下的那个“早”字。原来,一次鲁迅上学迟到了,被先生训斥了一番,为了不再迟到,鲁迅便刻下了这个字。不过,大家可别误会哦,鲁迅可不是贪玩迟到的,而是为了给生病的爸爸抓药才迟到的。

走近鲁迅,让我感受到了鲁迅先生伟大的品格。

展开阅读全文

篇7:介绍作家鲁迅的英语

全文共 584 字

+ 加入清单

As it is known to us all ,LuXun is a famous Chinese writer. He is not only a writer, thinker, but also the founder of Chinese Literature . He wrote many classic (经典的)novels and his stories, which are translated many languages, were made into film,such as The True Story of AH Q and The New Years Sacrifice,which deeply showed peoples suffering in the old days.

Because of his achievement to Chinese literature, Chairman Mao spoke highly of him. Besides, some of his works were selected into the text books in high school and university. I think youll gain a lot from reading his works.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游鲁迅故居

全文共 822 字

+ 加入清单

同学们,你们去过鲁迅故居吗?嘿嘿,这个星期,我有幸去了绍兴参观鲁迅的故里。你想知道这位著名的文学家,他的家是什么样子的吗?别急,请听我慢慢讲来。

鲁迅故居经过部分装修后,有周家新台门,周家老台门,鲁迅祖居、百草园、三味书屋……我们先来到了三味书屋,这里是鲁迅小时候学习的地方。鲁迅十分敬重塾师寿镜吾,称赞他为“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顺着导游指给我们的方向,我看到了当时紧挨老师座位旁边的鲁迅的书桌。据导游介绍,其实当时鲁迅的座位并不在那里,他的座位一开始在书屋的南墙下,由于别的学生经常去后园玩耍,影响他的学习,所以就要求塾师把他的座位移到东北角。不经意间,我发现在他书桌的右下角还刻有一个“早”字。在我好奇心的驱使之下,我在导游的口中又了解了隐含在这个“早”字背后的一段感人的故事:那是有一次,鲁迅因给父亲买药,导致上学迟到,而被老师训斥,之后鲁迅并没有为自己找借口,而是在课桌椅的右下角刻上了“早”字,时时刻刻提醒自己。

走出三味书屋,鲁迅那种勤奋学习的形象深深地印入了我的脑海。联想到平时自己的表现,我不禁有些脸红。这时,妈妈温柔地摸着我的头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女儿啊,你要像鲁迅先生一样勤奋、努力、刻苦地学习,长大了才能像他一样有所作为啊!”听了妈妈的话,我深深地点了点头。

随即,我们又去参观了百草园。绍兴鲁迅故居的院落很深,看过好多间屋子,拐过好多条小道,才走进鲁迅的童年乐园—百草园。

一进百草园,便看见碧绿的菜地,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粉红的草牡丹,我的脑海中不禁浮想起鲁迅在这儿度过的童年时光:在光滑的石井栏上跳上跳下;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盈的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听蟋蟀们弹琴;将何首乌连根拔起,与小伙伴们摘覆盆子……鲁迅在这儿度过的童年生活一定十分精彩!

天快黑了,我带着不舍的心情离开了绍兴,离开了先人的故居,但我的思绪却还久久地停留在那里。下次,有机会我还要再去会一下鲁迅的童年!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关于鲁迅故居为话题的写事作文1000字

全文共 3063 字

+ 加入清单

鲁迅故居,是中国近代伟大的思想家、革命家、教育家——鲁迅先生生前所居住的地方。yjbys作文网小编收集了关于鲁迅故居的作文,希望大家喜欢。

游鲁迅故里_1000字作文1

今年暑假,我游玩了鲁迅故里。鲁迅故里包括:三味书屋,鲁迅故居,百草园与鲁迅博物馆。我要一一告诉你们我的游玩经历吧!

首先,我去的是三味书屋。到了三味书屋,首先看到的是书屋里的一张大木桌,桌子上摆放着几本书,还有一把戒尺。桌子旁有六张小桌子。据说,这些小桌子都是学生自家的,由于需要,就从自家搬了过来当课桌。有一样特别不同:鲁迅的小桌子上有一个“早”字。据说,小时候的鲁迅有一次上课迟到,被老师重重而又十分严厉地骂了一顿,鲁迅为了警戒自己下次不能迟到,便在桌子上刻了一个“早”字。可是我没能看到这个“早”字,因为字已经很模糊,看不清了。三味书屋后还有一个后院,毕竟教鲁迅的先生讲的课程枯燥无味,就有许多小同学与鲁迅十分调皮好玩,每当先生讲的入神时,鲁迅便与他的同学趁这个机会,悄悄地溜到后院去,嬉戏玩耍。

游完三味书屋,然后我就去鲁迅故居参观,鲁迅故居里有鲁迅的起居室与他的家长住的地方,而我们就到鲁迅的起居室去参观。只见起居室里有一张大木床,床上有一张竹席,与一个枕头,床旁边还有一个木头做的的床头柜。起居室可真简朴啊!

参观完鲁迅故居,我沿着一条宽大约有一米的小路继续前进。走了大约两分钟,我们就来到了百草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块长大约有十米,宽大约有六米的田地,田地上种植着各种各样的蔬菜:有浅绿色的豆角,也有深绿色的青菜,还有绿油油的韭菜。田地旁还有一口水井,大概是用来打水喝或者是用来浇灌蔬菜用的吧!水井旁还有着一块大石头,上面刻着三个大字,而且用红色的颜料涂着,分别是“百草园”。百草园里还有围墙,围墙的下半部分是用红砖造的,但是经过风吹日晒,已经不再那么红了,成了浅红色。我想:围墙脚下的蟋蟀也不再唱歌了。

走出百草园,来到了一个小院子。院子里有鲁迅的奶奶与小时候的鲁迅的塑像。他们正在大树底下乘凉,奶奶坐在木椅上,正在给坐在小凳子的小鲁迅讲故事,小鲁迅听得十分认真,目不转睛地盯着奶奶。小鲁迅的小凳子旁还趴着一只十分可爱的小猫,也盯着小鲁迅的奶奶。我想:小鲁迅的奶奶讲的故事一定非常好听,也非常的有趣吧!

走出小院子,我走了一段路之后,就来到了鲁迅博物馆,准备参观一下。鲁迅博物馆可真大呀!一共分为两层,博物馆里有鲁迅先生的肖像,有鲁迅先生的照片,也有鲁迅先生写下的书籍。

走出鲁迅博物馆,已经是傍晚时分,我该回家了,但是鲁迅故里让我流连忘返!

点评:本文以游鲁迅故里为话题,文章开头交代了游玩的时间和地点。文章第二段以空间顺序为叙述方法,在介绍时还引出了小故事,能使文章读起来更有趣味。从百草园墙体的颜色描述中可以看出小作者观察仔细,在走到院子里看到鲁迅塑像时还充分发挥想象力,将鲁迅小时候听奶奶讲故事的场景再现了出来,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

参观鲁迅故居有感作文2

周日的上午,我怀着敬仰的心情和妈妈来到了阜成门内的一个胡同里,因为鲁迅先生的故居,就静静的坐落在这。

北京的初春还是有些凉意,但我看到大门口桃树上的花苞,我的心里顿时温暖了起来。人一进门,就好像来到了另一个世界,幽静的四合院,淡淡的阳光洒在房檐上,一点也不显得冷清,似乎还有人居住在这里。这个青瓦灰墙四合院很小,院子的中间有一棵大的丁香树,听故居的管理员阿姨告诉我这棵丁香树是鲁迅先生亲手栽种的,算算到今年都86年了,活的可好了。我想鲁讯先生一定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这里到了春天肯定是滿园飘香了。

院子北边的房子是正房是鲁讯先生的母亲和妻子朱安的卧室,西边是厨房,东边是女工们的卧室,南边的房子是鲁迅会客和藏书的地方。堂屋的后面,接出的一间小房子,是鲁迅的卧室兼工作室。这里每间房子的布置都是鲁迅先生亲自设计的。家具都是深色的非常古朴典雅,摆设也很整齐对称。房屋的后面还有一个小院子,有两棵枣树,不过是后来补种的。( 就在这个四合院,鲁迅先生在此居住的两年期间完成了《华盖集》、《华盖集续编》、《野草》三本文集和《彷徨》、《朝花夕拾》、《坟》中的一部分文章,印行了《中国小说史略》、《热风》等著作,同时还主持编辑了《语丝》、《莽原》等周刊杂志。

在故居的东边,有一个陈列大厅,摆放着各种展板和实物,浓缩了鲁迅先生一生的经历。“在绍兴的”部分主要 展示了从鲁迅先生在绍兴时的童年和少年时光,他经历了家道的败落,也由此体验了人生的辛酸。接着,“在南京”、“在日本”的求学经历,使青年时期的鲁迅抱定“救国救民”的信念,后来又毅然做出“弃医从文”的决定。在北京”的教学与革命经历,使他有机会宣传进步思想,在反动派的白色恐怖之下写出慷慨激昂的战斗檄文,唤醒沉睡的国民,激励人们革命救国。在他看来,一个民族的命运,远远重于个人的得失。鲁讯先生的一生,是与整个国家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这种精神,也就是我们民族的精神。

看完这些,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他的精神鼓舞着我,我不但对鲁讯先生更加敬仰了,而且,心里真的明白了什么叫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记鲁迅故居一游_1000字作文3

清明时节,我与母亲至绍兴一游,前来拜访鲁迅先生的故居之地。

正值节假,人多的出奇。一杆五星红旗迎风招展,一堵斑驳的青灰石碑屹立后方,“鲁迅故里”四个大字高挂其上,一笔一画正是鲁迅先生所书手迹,质朴典雅,古厚自然。我看见石碑上分明的凿痕:寸把长的头发,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两道有棱有角的浓眉就像锋芒毕露的利剑,直刺敌人的要害。隶体“一”字似的胡须贴在鼻下,薄薄的嘴唇紧抿着,划出一道似有若无的弧度,让人能够感受到他的精神。他方正的脸庞,透露着凛然大气。一袭长衫以下,手上食指和中指夹着一枝烟嘴,轻袅的烟气一直延伸到小巷人家。

我在石碑前伫立良久,游人们也在这里驻足而经久不散。直到导游嘹亮的喇叭声把我们唤醒,才后知后觉地跟上了大部队。鲁迅曾生活的所在都极其俭朴,大多都是一个样式,往往是正中梁上一块牌匾,其下一张画像或是两行对联,一两张方正的木桌,几把不胜简巧的木椅,便是全部的所有家当了。

但真正让我惊愕的,是鲁迅先生自己所住的杂间。目之所及,的的确确只有一张床,一张桌,一幅肖像和两个笨拙简易的木柜了。床是最简单的样式,四四方方的像一个大盒子,只挂起了白色的床帐;桌子也不过一米长,上面并排放着俩个小小的木柜,加起来倒有十来个屉子,很是实用。一张黑白画像系上了条细绳,衬着干净的黑框底挂在白墙上,整个房间便空荡荡无一物了。这样一眼看去,我的心底便油然生出一股崇敬,不自禁地要感叹。

再说到要令我最哭笑不得的地方,便是鲁迅先生所写过的一篇文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的百草园了。老师曾为我们绘声绘色地讲解过这篇课文,其笔触之妙美简直让每一人都如同即将前往蓬莱仙境般期待。然而,当导游领着大家来到此地实物参观时,我却觉得自己是被鲁迅先生大大地忽悠了——这分明就是自家小院再普通不过的菜园子啊!可恰恰我又难以恼怒他开的玩笑,若一一核实的确是有这些物什的: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或是“趣味无穷”的泥墙根一带……这时候,我不得不惊叹于鲁迅先生的笔法之妙、文采之长。这种化腐朽为神奇的技法实在是让人望文兴叹的。

出了园子,我又看到了一座石碑,赫然是“民族英雄”。是了,可歌可敬的鲁迅先生!“憎恶黑暗有如憎恶魔鬼,把一生的时光完全交给了我们的民族,一位越老越顽强的战士”,我看见他仿佛从那石碑里走了出来,浓眉墨须,牙黄羽纱。

这位顶天立地的战士!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游鲁迅故居

全文共 1114 字

+ 加入清单

到了到了!鲁迅故里到了!洋溢着浓郁水乡风情的大幅浮雕上,“鲁迅故里”四个大字苍劲有力。那气宇轩昂的一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的形象,在我眼前渐渐清晰起来……

纪念馆的建筑与河水纵横交错,内外空间相互渗透,是一座古朴而神圣、充满灵气又独具绍兴水乡风情的现代展馆。而馆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尊大型青铜坐像。坐在鲜花丛中的鲁迅表情自然,仪态从容,严肃又不乏亲切,眉宇间似藏着无限的深思。陈列厅内详细地介绍了鲁迅的坎坷人生:由一个封建士大夫大家庭的长房长孙,变成了一个破落户子弟;深受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浪潮的影响,积极投身于反清革命的洪流之中;与李大钊、陈独秀等当时许多先进知识分子一起写文章,办杂志,揭开了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序幕;1918年,发表了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看着这一桩桩一件件的事,我的心中又不禁卷起一阵阵波浪,为鲁迅的一生感慨,更为他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气节所感动……

走出纪念馆,不觉已是春雨绵绵。雨很小,很细,小得几乎听不到“沙沙”的声音,细得像蚕吐出来的丝。漫步在这窄窄的青石板路上,欣赏着这细雨中朦胧的白墙灰瓦、古老又修葺一新的竹丝台门,聆听着那一串串韵味十足的绍兴方言

接着我们来到了“鲁迅故居”。跨过高高的门槛,从侧门进去,穿过年代已久的长廊,就到了“桂花明堂”。“明堂”俗称“天井”,这里原种着两株茂盛的金桂,“桂花明堂”由此得名。闭上眼睛,小时候的鲁迅赫然就在眼前。夏夜,他躺在桂树下的小板桌上乘凉,我的耳边似乎还有他的继祖母蒋氏让他猜谜、给他讲故事的声音……鲁迅的卧室、厨房、百草园……都一一呈现在我们的眼前,每到一个地方,都感到离这位一代宗师又近了一步…… 我最想去的地方还是三味书屋,于是又迫不及待地循着鲁迅的描述去感受他当年读书时的氛围。“出门向东,不上半里,走过一道石桥,便是我的先生的家了。从一扇黑油的竹门进去,第三间是书房。中间挂着一块匾道:三味书屋。”“三味”就是读经味如稻粱,读史味如肴馔,读诸子百家味如醯醢。匾额下挂着一幅栩栩如生的《松鹿图》,两边的柱子上还有一副对联———“至乐无声唯孝悌,太羹有味是诗书”,大约是在揭示读书的真谛吧。走进去,我们看见了一张陈旧的两屉硬木书桌。

再次走在这窄窄的青石板路上,雨还没有停,一样的小,一样的细,为这一趟鲁迅故里之游染上了一种别样的情绪。一条清澈的小河,从故居门前潺潺流过,雨丝轻轻地落在水面上,平静的河面顿时裂开了好多条“缝”,一圈儿一圈儿地荡漾开来……

我掏出一把茴香豆,坐上了晃晃悠悠的乌篷船。在头戴乌毡帽,手持青篙的船家带领下,挥手道别了这座伟大的历史丰碑,而那一圈儿一圈儿的鲁迅情却久久地在我心中荡漾……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游鲁迅故居

全文共 1028 字

+ 加入清单

经过了几小时的车程,我们终于来到了鲁迅故里。

充满着浓郁江南水乡风情的大幅浮雕上,“鲁迅故里”四个大字苍劲有力。顿时,一个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的形象在眼前浮现出来。

走进街巷,随着拥挤的人流,我们来到了鲁迅纪念馆。这是一个古色古香,又不缺乏现代气息的建筑。“绍兴鲁迅纪念馆”几个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走进大门,一眼就看到了鲁迅青铜像,它比真人还高大,坐在一把扶手椅上,左手抱右手肘,右手搭在扶手上,表情严肃而不失亲切,深深的眼袋,似乎是他忧国忧民的证明;他仰望天空,好像是盼望祖国的明天更加美好。“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几个潇洒的金字写在了铜像旁边的墙壁上,是鲁迅一生的写照。在馆内继续参观,我们了解到了鲁迅坎坷的一生:由一个封建士大夫大家庭的长房长孙,变成了一个破落户子弟。家庭所遭受的一系列重大变故,使少年鲁迅饱受人间冷暖、世态炎凉,认识到封建社会的腐朽和没落。1902年,鲁迅赴日留学,学习医术,因深受资产阶级民工革命浪潮,积极投身于反清革命的洪流之中,并立下了“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誓言。1906年,鲁迅看到国内同胞的愚弱,毅然弃医从文,先后发表了好几篇小说,如《狂人日记》、《阿Q正传》、《药》……以此唤醒国人麻木的灵魂。看到这里,我对鲁迅更加敬佩了。

接着,我们又连续参观了百草园、鲁迅故居、鲁迅祖居……但我最想参观的还是三味书屋了。

“出门向东,不上半里,走过一道石桥,便是我先生的家了。从一扇黑油的竹门进去,第三间是书房。中间挂着一块匾道:‘三味书屋’。”三味书屋是几十年前的书塾。听身后的导游说:“三味意为:读经味如稻梁,读史味如肴馔,诸子百家味如醯醢。”匾下桌台上摆着一副活灵活现的《松鹿图》,画上古树底下伏着一只梅花鹿,那是当年学生行礼的地方。两边的柱子上还有一副对联:“至乐无声唯孝悌,太羹有味是读书。”大概就是说明了生命、读书的真谛吧。东北角便是鲁迅用过的一张书桌,书桌上刻有一个“早”字,我从课本上了解到:当年鲁迅父亲生了病,鲁迅为了照顾父亲,上学迟到了。素以品行端正、教书认真著称的寿镜吾老先生严厉地说了这样一句话:“以后要早到。”鲁迅没有说什么,只是默默地在书桌上刻了一个“早”字。从此以后,鲁迅就永远没有迟到过,并时时早,事事早,奋斗了一生。

走出三味书屋,天气炎热得很,我们便找了一个小吃店坐下,吃着金黄、香喷喷的臭豆腐,品着凉滋滋的冰绿豆汤,想着鲁迅给予我们的道理,心情无比舒畅……写鲁迅故居的作文500字走访鲁迅故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参观鲁迅故居

全文共 992 字

+ 加入清单

在骄阳似火的日子里,我和宁波晚报的小记者们怀着对鲁迅先生无限崇敬的心情参观鲁迅故里。 我们沿着窄窄的石板路来到了位于东昌坊口西侧的周家新台门。鲁迅在周家新台门内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代,给人们留下了耐人寻味的踪迹。新台门坐北朝南,青瓦粉墙。从鲁迅故居临街两扇黑油油的石库台门进去,穿过小天井,是一间泥地的台门间,系鲁迅家当年用来安放交通工具的地方。那里陈列着轿和橹。

从台门斗侧门进去,有一口水井。那水井里的水多么清澈,多么清凉。把手一伸进井里,你就会感到浑身十分凉爽,仿佛来到了冰凉的世界。井边有棵小树,像是一顶撑开的绿伞为井遮风挡雨。 穿过长廊,就来到了桂花明堂。这里原种着两株茂盛的金桂,所以得名为“桂花明堂”。桂花树下有一张大圆桌,据说鲁迅小时候,在烈日炎炎的夏天,经常躺在桂花树下的桌子上乘凉,听继祖母给他讲故事…… 过了桂花明堂,便来到了鲁迅卧室兼书房。里面有铁梨木床、桌子、椅子……据说鲁迅从日本留学归国后,在绍兴任教期间,常在这里备课、写作。

穿过天井,迎面就是保存完好的鲁迅故居两楼两底。那儿有间会客室,鲁迅常在那儿接待朋友、同学。会客室里除了桌椅外,还陈列着一张皮躺椅,听说是鲁迅的父亲在生病的时候用来休息的原物。除了会客厅外,那儿还有他母亲的卧室、夫人的卧室…… 忽然我想起鲁迅的《从三味书屋到百草园》中有段描述: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子,相传叫作百草园……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我多么想一睹为快,于是漫步来到百草园。百草园其实只是一个普通的菜园,那里种着各种各样的瓜和菜还有清香扑鼻的桂花树……导游姐姐介绍道:“鲁迅小时候经常和小伙伴们到百草园里玩耍嬉戏,他们在这片小天地里捉蛐蛐,看蚂蚁背苍蝇 ……冬天还常常在雪地里捕鸟呢!”听了介绍,我仿佛看到鲁迅在此玩耍的情景,听到了他的欢声笑语。

经过百草园,我们又来到了三味书屋。这是鲁迅曾经读书过的地方。我发现鲁迅书桌右下角有一个“早”字,觉得奇怪。后来听了导游姐姐的讲述才知道:原来鲁迅在一次上学时因故迟到,受到塾师的严厉批评,于是就悄悄地用小刀在书桌右下角刻下了这个“早”字,用以自勉。我深深地佩服鲁迅的这种精神。瞻仰鲁迅故里,更激起对这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的崇敬之情。 稽山常青,镜水长绿。鲁迅浩然正气,高风亮节永留人间,将激励我们发奋学习,长大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作不懈的努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介绍作家鲁迅的英语

全文共 1271 字

+ 加入清单

Short-story writer, essayist, critic, and literary theorist who is considered to be one of the greatest figures in 20th-century Chinese literature. Lu Xun, hailed as "commander of Chinas cultural revolution" by Mao Zedong, is typically regarded as the most influential Chinese writer who was associated with the May Fourth Movement. Lu Xuns acclaimed short stories appeared in three collections between the years 1923 and 1935. He also produced sixteen volumes of essays, reminiscences, prose poetry, historical tales, some sixty classical-style poems, and a dozen volumes of scholarly research, and numerous translations. His main works are:Call to Arms (1922) "A Madmans Diary" (1918) "Kong Yiji" (1919) "Medicine" (1919) "Tomorrow" (1920) "A Small Incident" (1920) "The Story of Hair" (1920) " Storm in a Teacup" (1920) "My Old Home" (1921) "The True Story of Ah Q" (1921) "The Double Fifth Festival" (1922) "The White Light" (1922) "The Rabbits and the Cat" (1922) "The Comedy of the Ducks" (1922) "Village Opera" (1922) from Old Tales Retold (1935) Mending Heaven (1935) The Flight to the Moon (1926) Curbing the Flood (1935) Gathering Vetch (1935) Forging the Swords (1926) Leaving the Pass (1935) Opposing Aggression (1934) Resurrecting the Dead (1935)

[介绍作家鲁迅英语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游鲁迅故居作文400字

全文共 573 字

+ 加入清单

星期日,我们全家去绍兴游玩,参观了鲁迅故里,看到了好多以前年代的东西。

走近鲁迅故里,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睹雕刻着鲁迅和江南小镇的墙,前面有几个栩栩如生的铜像。不时有人上去跟他们合影,我也上去照了几个。之后,妈妈去买了票,我们便正式进入了鲁迅故里。

我们先去了鲁迅祖居,一进去便是古色古香的正厅,大大的“德寿堂”悬挂在中央,下面的墙上挂着一幅画和一副对联,下面的方桌和方凳摆的整整齐齐的,听边上的导游阿姨说,这是会客的厅堂。

看完了正厅,我们穿过一条过堂,来到了厨房。妈妈突然指着一个像是风车的东西问我是什么,我盯了半天回答不上。姐姐告诉我那是用来筛选谷粒的,外婆家就有。听了姐姐和妈妈的解释,我知道了厨房好多东西的功能,我还特意在厨房照了张相留做纪念。再往里走,我还看了一些房间,有主人的,有少爷的,还有小姐的。还有绣房、琴房、书房。不同的房间有不同的特色,真是让人大开眼界。

出了鲁迅祖居,我们还去了三味书屋和百草园。姐姐说三味书屋是鲁迅小时候读书的地方,我在里面还看到了模仿上课情景的铜像,真是有趣。百草园里有颗树龄100年的香樟树,长得好高大,我和爸爸在下面拍了好几张照呢!对了,我还买了把扇子!姐姐笑我扇起来的时候像个混世小公子!这是夸奖吗?

在一家人的欢笑打闹中游玩了鲁迅故居。鲁迅故居真的很有趣,有机会大家也要去看看哦!

[游鲁迅故居作文4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游鲁迅故居

全文共 464 字

+ 加入清单

自从我看了鲁迅先生的一篇文章后。就很想去鲁迅先生以前读过的学堂去看一看。也很想去那里看一看他课桌上课的“早”字。终于今天我们小记者能到绍兴有玩去了。

绍兴是一个人才辈出的地方,也是一个有着丰厚历史文化的地方。鲁迅的故居就在绍兴。我们晚报小记者一路上有说有笑的,兴致勃勃地猜想着鲁迅故里的风采。

一到鲁迅故里路口,我立刻被一种古色古香的特别风味所吸引。绽现在我面前的是鲁迅先生那神采奕奕的肖像,依旧展现着当年的英姿。

我们走在长满青苔的石板路上,感受着当年的沧桑。两排店里摆放着绍兴的特产。又有有名的乌干菜,,也有香飘十里地臭豆腐,还有颇有特色的乌毡帽。

我们走进了三味书屋,只见墙上挂着一幅梅花鹿图,桌自拍的整齐有序,鲁迅先生的位子在东北角,他的书桌上刻着一个大大的“早”字。先生的位子上摆着笔、墨、纸、砚还有一把戒尺。我们在“三烩书屋”,充当起学生来,先生穿这一件淡蓝色的衣服,梳着清朝的辫子,带着清朝的帽子。他认真教我们三字经。让我们体验到了孩子学习的景象。又让我体验到鲁迅响声那时的艰苦学习,勤奋好学的精神。

今天,我学到了不少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精选文学常识之鲁迅个人介绍

全文共 855 字

+ 加入清单

鲁迅是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鲁迅,本名周树人(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汉族。浙江绍兴人,字豫才,原名周樟寿,字豫山、豫亭。以笔名鲁迅闻名于世。鲁迅先生青年时代曾受进化论、尼采超人哲学和托尔斯泰博爱思想的影响。1904年初,入仙台医科专门学医,后从事文艺创作,希望以此改变国民精神。毛泽东主席评价他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

鲁迅先生一生写作计有600万字,其中著作约500万字,辑校和书信约100万字。作品包括杂文、短篇小说、评论、散文、翻译作品。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主要代表作品:《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狂人日记》《朝花夕拾》。

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作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

五四运动前后,参加《新青年》杂志工作,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

1918年到1926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小说集《呐喊》《彷徨》,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而已集》《二心集》,散文诗集《野草》,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又名《旧事重提》)等专集。其中,1921年12月发表中篇小说《阿Q正传》。

1927年到1936年,创作了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中的大部分作品和大量的杂文,收辑在《坟》《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编》、《且介亭杂文末编》、《集外集》和《集外集拾遗》等专集中。

鲁迅的一生,对中国文化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领导、支持了未名社、朝花社等文学团体;主编了《国民新报副刊》(乙种)《莽原》《语丝》《奔流》《萌芽》《译文》等文艺期刊;热忱关怀、积极培养青年作者;大力翻译外国进步文学作品和介绍国内国外著名的绘画、木刻;搜集、研究、整理大量的古典文学,编著《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整理《嵇康集》,辑录《会稽郡故书杂录》《古小说钩沈》《唐宋传奇录》《小说旧闻钞》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介绍鲁迅的作文

全文共 563 字

+ 加入清单

石板路,旧木窗,石库门,啊!我走进了鲁迅故里!

鲁迅,这位妇孺皆知的大文豪,曾经就在我脚下这片土地生活过。

现在,我顺着他的踪影,追到了“三味书屋”,这是鲁迅先生小时侯读书的地方。我隔着栅栏,远远地看见鲁迅的位子。方方正正的课桌椅,上边的油漆已部分剥落了,隐约可以看见一个小小的“早”字。我的脑海里不禁浮现起小鲁迅用功的样子,他趴在课桌上,品味着词句,整理着笔记,思考着问题——同学们都奔进后花园玩闹去了,只留他一人在学习。想着他的模样,我又望了眼鲁迅那看似非常普通的座位,仿拂嗅到了一股书香味儿。

游好了“三味书屋”,我们又七弯八拐,到了百草圆。这里不在像“三味书屋”那样安静、严肃,倒有点活泼、天真的味道。我望着泥墙根一带,发现那儿早已爬满了碧绿的爬山虎。在丛丛绿叶中,隐隐约约可以看到浅浅的、环形的裂痕——这大概就是小鲁迅拔何首乌的罪过吧!顺着泥墙根走,我们的视野开阔了——菜畦、皂荚树、石井栏……看!这些菜花真漂亮!小花黄灿灿一片,如金光洒在大海上,真迷人。它的菜杆高高的,绿绿的,散发着活力。看这高高的皂荚树,它枝繁叶茂,郁郁葱葱的,投下一片阴影,供人乘凉。走着走着,我看见了盆栽的五针松。用手一抖它的小花苞,花粉就蔓延开来。这么多,在阳光照耀下闪闪发光……

走进鲁迅故里,我也走近了小时侯的大文豪。

[介绍鲁迅的作文6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游鲁迅故居作文400字

全文共 387 字

+ 加入清单

鲁迅是我们绍兴的一个名人,也是一个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上次暑假,大阿姨和哥哥来我们绍兴游玩,我们去了鲁迅故居。首先,我们进入了鲁迅的家,鲁迅的家可大了,七拐八弯的,好像在走迷宫似的。

鲁迅家的后面有个百草园,那是鲁迅小时候的乐园,里面有许多品种不一的植物,看得眼花缭乱,真想知道鲁迅以前在这里是玩得多么开心。

在鲁迅家门前有几尊铜像,一边是鲁迅的继祖母摇着扇子在讲故事,另一边鲁迅双手托着下巴,聚精会神地在听祖母讲故事,我看着看着,就感觉自己也沉静在鲁迅继祖母的故事中。

走出鲁迅的家扣,我们没走多久就到了三味书屋,那是鲁迅小时候上学的地方,在鲁迅的桌子上还能看见一个“早”字,这是因为有一天,鲁迅给爸爸买药就迟到了,还被老师骂,鲁迅就在上面刻了一个“早”字,提醒他不要迟到。从此,鲁迅再也没有迟到过。

走累了,我们到一家店里买了两盒臭豆腐,那味道真好吃。

鲁迅的家的环境好美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游鲁迅故居作文500字

全文共 530 字

+ 加入清单

国庆节里,我没去游览山山水水,也没有去有趣的儿童乐园,而是去了绍兴的鲁迅故居

来到鲁迅故居门口,已经是人山人海,排起了长长的队伍进入了鲁迅祖居,看见了古色古香的正厅,中央挂着“德寿堂”这三个大字,两旁摆着接待客人的凳子,听导游阿姨说这是会客的厅堂。

参观完正厅后,我们穿过一过道,来到了厨房,妈妈给我介绍了厨房里大大小小工具的用处,使我知道了这些工具的功能。再往里走,就是大大小小的房间了,有小姐的、少爷的,还有琴房、绣房和书房,我不禁感叹到鲁迅原来是个富二代啊!

参观完鲁迅祖居,我们来到三味书屋,这里是鲁迅小时候读书的地方,隔着围栏,我看见鲁迅坐的那张桌子,上面刻着一个早字,导游阿姨自我介绍“早”的来历:有一天,鲁迅给父亲买药。导致上学迟到,被老师严厉批评。于是鲁迅并没有找借口,而是在自己的桌子上刻了一个“早”,从此就没有迟到了。这时,我眼前浮现出鲁迅勤奋学习的形象,联想到自己的表现,感到非常的愧疚。

走出三味书屋,我们来到百草园,这里是鲁迅童年的乐园。这里有绿油油的青菜,大大的南反,高高的皂夹树,树上长满了爬山虎。看到这些景象,使我仿佛看到鲁迅在园子里玩,玩得不亦乐乎。

天色渐渐暗下来,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游览地,但脑海里挥不去的是鲁迅勤奋好学的景象。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游鲁迅故居

全文共 205 字

+ 加入清单

妈妈告诉我鲁迅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我和几个同学参观了鲁迅故居

那是一条古老的路。路面是青石板铺成的,两边都是老房子,鲁迅的祖居、故居、百草园都在里面。我首先参观了鲁迅祖居,那是他爷爷奶奶住的地方,房子很大,房间很多,是一户大户人家。鲁迅故居的房子和祖居差不多,不过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他的书房三味书屋,妈妈告诉我鲁迅就是在这一个房间里学习并写下很多伟大的作品的。我长大一定要看他写的书。我觉得这一次参观非常有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