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贪婪的贬义词是什么(热门20篇)

驰名中外形容名声传播得极远。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贪婪的贬义词是什么,欢迎阅读。

浏览

5645

作文

927

精神抖擞是贬义词还是褒义词

全文共 335 字

+ 加入清单

一、精神抖擞的意思

【成语】: 精神抖擞

【拼音】: jīng shén dǒu sǒu

【解释】: 抖擞:振动,引伸为振作。形容精神振奋。

【出处】: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杭州光庆寺遇安禅师》:“(僧)问:‘光吞万象从师道,心月孤圆意若何?’师曰:‘抖擞精神着。’”

【举例造句】: 我则见玳筵前摆列着英雄辈,一个个精神抖擞。 ★元·无名氏《隔江斗智》第二折

【近义词】: 容光焕发、生龙活虎

【反义词】: 委靡不振、意志消沉

【用法】: 作谓语、定语、状语;指人的精神

【英文】: brave ones heart/energies

二、关于精神抖擞的成语及解释

【昂首阔步】:昂:仰,高抬。抬起头迈开大步向前。形容精神抖擞,意气风发。

【马肥人壮】:壮:强壮。形容军威雄壮,精神抖擞。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三心二意是贬义词

全文共 208 字

+ 加入清单

指又想这样又想那样,犹豫不定;常指不安心,不专一;形容犹豫不决或意志不坚定。

【特定含义】:三心:责任心,信心,爱心。二意:说话要有创意,做事让人满意。

【例句】

我们要全神贯注的写作业,不可以三心二意。

小孩子做什么事都不能三心二意,这一点家长老师必须有意识地对其进行训练。

小石头干一行爱一行,从不三心二意。

我們要全神貫注的寫作業,不可以三心二意。

既来之,则安之,别三心二意了。

做事时,我们不能三心二意,那样只会顾此失彼。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得意忘形是贬义词

全文共 795 字

+ 加入清单

一般用作贬义词,但有时根据语境也用作中性词和褒义词。得意忘形:形容高兴得失去了常态,有时也可作领会事物的其内在精髓而忘其外在表现。 出处 《晋书·阮籍传》:“嗜酒能啸,善弹琴。当其得意,忽忘形骸。” 丁玲《生活 创作 修养》”这短短的一段,事情很小,却把两个人全突现出来了。一个是得意忘形,一个是极有心眼。也指取其精神而舍其形式。

得意忘形

拼音 dé yì wàng xíng 简拼 dywx

近义词:

忘乎所以、自鸣得意、得意洋洋、趾高气扬 反义词 怅然若失、心灰意冷

感情色彩 贬义词 成语结构 连动式

成语解释 形:形态。形容高兴得失去了常态。

成语出处 《晋书·阮籍传》:“嗜酒能啸,善弹琴,当其得意,忽忘形骸。”

成语用法 连动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例子 他把科长看成有天那么大,把他和科长连在一块,他没法不得意忘形。(老舍《四世同堂》三十二)

英文翻译 get dizzy with success

歇后语 白娘子痛饮雄黄酒

谜语 神似;抽象画

成语故事 魏晋时期的文学家阮籍,因为魏国灭亡而隐居山林,与文人嵇康、山涛、向秀、阮咸、刘伶、王戎被称为“竹林七贤”,他狂荡无羁,别人形容他喝酒时爱吹口哨,高兴时好像忘记自己的存在,真是得意忘形。

成语正音 得,不能读作“dě”;也不能读作“de”。

成语辩形 形,不能写作“行”。

成语辩析 得意忘形和“得意洋洋”;都有“称心如意;非常得意”的意思。但得意忘形的语义重;侧重在得意的程度;多指浅薄的人稍稍得意;就忘乎所以失去常态;多用来指一般人得意的样子。

产生年代 古代

常用程度 常用

详细解析:

【解释】:形:形态。形容高兴得失去了常态。

【出自】:《晋书·阮籍传》:“嗜酒能啸,善弹琴。当其得意,忽忘形骸。”

【示例】:他把科长看成有天那么大,把他和科长连在一块,他没法不~。

◎老舍《四世同堂》三十二

【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展开阅读全文

篇3:良心的贪婪

全文共 1194 字

+ 加入清单

有个青年叫良心,这天,他在湖里打鱼,天下着雨,快要黑天了,连一条小鱼也没有打着,浑身淋得像个落汤鸡。他垂头丧气地背起渔网正想回家,忽然听到湖水里哗啦一声。“是鱼!”良心把网一张撒了过去,拉上网来一看,竟是一条几十斤重的大鱼。良心高兴了,就背着大鱼回了家。

刚一进门他就喊起来:“娘,快烧锅,熬鱼吃!”

良心的娘已经饿了一天,慌忙接过鱼篓一看,大吃一惊:“老天爷啊,这哪里是吃的鱼,是天鲤神鱼啊!吃了会遭天打五雷轰的。”

良心一听娘说是天鲤神鱼,也害怕起来。又过了一会儿,就背着天鲤神鱼上镇上去了,想用鱼换点米面来。良心来到镇上的菜市里,把鱼往摊上刚一摆,就围了很多很多买鱼的,这个要买,那个也要买。正要卖给一个人,一个老渔翁说:“这是天鲤神鱼,吃了会有罪的。”老渔翁这么一说不要紧,买鱼的人走得一干二净,谁也不敢买了。良心只好饿着肚子,背起天鲤鱼走回家里。

良心的娘一见神鱼没卖,就小心地将鱼接过来,放进了一个大水缸里。

过了一会儿,良心饿得难受极了,不问三七二十一,摸起把菜刀就在缸沿上磨了起来。

天鲤鱼见良心在水缸上磨刀,就说话了:“良心哥,你磨刀干什么?”

“杀你吃!”良心说。

“求求你,好心的良心哥,甭杀我了,你要啥我给你啥。”天鲤鱼求饶。

良心一听说要啥给啥,就说:“好吧,你每天能给俺送一吊钱来,够俺娘俩吃饭穿衣的,就不杀你。”良心说完,只见天鲤鱼在水缸里一打挺,缸里涌出一吊钱来。打那,良心就不再下湖打鱼了,靠天鲤鱼送钱吃饭穿衣。

一年过去了,良心又想,天鲤鱼的钱只够维持生活的,还没有积存呀。

这天,良心又拿着菜刀,在缸沿上哧哧地磨起来,天鲤鱼又问:“良心哥,你又磨刀干什么?”

“杀你吃!”良心说。

天鲤鱼又求饶了:“好心的良心哥,你甭杀我了,你要啥俺给啥。”

良心说:“只要你每天给送两只元宝来,就不杀你。”说完,只见天鲤鱼一打挺,水缸里蹿上来两只明晃晃的元宝。打那,天鲤鱼每天都给良心送两只元宝。

春去秋来,整整三年,良心盖得楼房瓦舍一片明,成了方圆几百里的富裕人家。

这天,良心骑马来到一个小镇上,见一群人围在街旁看京里发来的皇榜,上面写着:“皇上的女儿腹疼不止,只有吃了天鲤神鱼才能治好,谁要是把天鲤鱼献上,就招谁为驸马。”

良心看完皇榜,高兴地勒马回家。俗话说:“家有财产万贯,不如进京做官。”机会已到,这驸马可不能给别人争跑喽。良心想着想着回到了家里,派人套上大车,水缸里又添了水,连鱼带缸拉着进京上贡去。

到了金銮殿前,御史禀报皇上:“有人进贡天鲤鱼来了。”皇上大喜,马上派了大臣去接贡品。大臣们把水缸抬到皇上面前过目,谁知一掀缸盖,水缸空空的,既没鱼也没水了。

原来,在大臣们接水缸的时候,天鲤鱼带着水就往东海去了。

皇上一看空缸,大发雷霆:“这个小畜生,竟敢欺君,快快拉出去斩了!”良心当即被斩首在午门。

天鲤鱼走了,良心被杀了,这是忘恩负义的结果。打那就留下了“不讲天理,没有良心”的说法。

展开阅读全文

篇4:贪婪的代价作文300字

全文共 313 字

+ 加入清单

农场里有一只活泼的小老鼠,它有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一只小小的鼻子。

一天,老鼠去大森林里找食物。它走了半天,终于在蓝莓树旁找到了一些蓝莓粒。它正准备多捡一些,回家慢慢吃。

在老鼠忙着捡果实的时候,来了一只大花猫。大花猫身上的花纹奇怪极了,看上去像披着盔甲一般,张开嘴巴露出尖尖的牙齿,眼睛炯炯有神,好像一位威武的大将军。大花猫躲在草丛里正在找好机会。

忽然,大花猫猛地跳出草丛,准备吃了老鼠。老鼠见大花猫那么巨大,心里想:“它一定很笨,不够机灵,多拾几粒也不是问题。”想完,便继续拾,没想到老鼠太贪心了,一直想多拾蓝莓,可他错过了唯一一个逃生的机会,大花猫一口咬住了老鼠。

老鼠自言自语道:“早知道我不那么贪心了,这真是害了我的命!”

展开阅读全文

篇5:足智多谋是贬义词吗

全文共 506 字

+ 加入清单

足智多谋,褒义词,富有智能,善于谋划。形容人善于料事和用计。出自元·无名氏《连环计》第一折。

一、成语解释

【成语】: 足智多谋

【拼音】: zú zhì duō móu

【解释】: 足:充实,足够;智:聪明、智慧;谋:计谋。富有智慧,善于谋划。形容人善于料事和用计。

【出处】: 元·无名氏《连环计》第一折:“此人足智多谋,可与共事。”

【举例造句】: 足智多谋之士,能征惯战之将,何止一二千人。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

【近义词】: 智谋过人、大智若愚、诡计多端

【反义词】: 愚昧无知、愚不可及、束手无策

【歇后语】: 梁山泊的吴用

【灯谜】: 会计

【用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指人的计谋多

【英文】: resourcefulness

二、成语典故

1.元·无名氏《锦云堂暗定连环计》:“老夫遍观朝中,足智多谋,无如司徒者。”

2. 元·无名氏《连环计》第一折:“此人足智多谋,可与共事。”

3.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足智多谋之士,能征惯战之将,何止一二千人。”

4. 明·郭勋《英烈传》第21回:“那士信足智多谋,熟于兵法,人号为‘小张飞’,使有一条铁鞭,神惊鬼怕。”

5.茅盾《子夜》:“慎庵,你是~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古时“作家”竟然还是个贬义词?

全文共 816 字

+ 加入清单

一档人文类历史解读节目《原来是这样》自开播之后,就被观众不断热议。这档致力于为观众普及国学趣味知识的人文节目,将知识融入趣味短剧中,不仅让观众对国学知识有了更好的理解与记忆,节目中所讲解的一些词汇更是让观众“大开眼界”。要不,谁能够知道古时作家”竟然还是个贬义词呢?

受到这档在浙江卫视播出的国学节目的影响,记者采访中了解到,书店中不少国学书籍也开始热销。《原来是这样》将国学知识容纳在剧情之中,观众在逗乐的同时,更对一些常用词汇有了全新的认识,而这些解读中的趣味知识,则让观众经常捧腹大笑。“在最近的一期节目中,就会对‘爪牙’进行全新的解读。”节目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如今我们口中的“爪牙”都带着贬义,用来形容坏人的帮凶、党羽。然而在古代,“爪牙”却是一个夸赞人的褒义词。

“韩愈曾在自己的文章《与凤翔邢尚书书》中写道:‘今阁下为王爪牙,为国藩垣。’这句话的含义,就是夸赞邢尚书现在是皇上的得力助手,是国家的城墙和壁垒。那究竟后来如何变成贬义,则要在节目中揭晓了。”作为主持人的华少就将在下周重点解读。

而在词汇的演变过程中,也有曾经是贬义如今却来了个大反转的,譬如“作家”一词的演变就更加戏剧化。如今“作家”都是从事文学创作的人群,而在古代,“作家”可不是用来形容文人的,并且大诗人王维还曾用这个词来讽刺过一个文人。

“《晋书·食货志》中记载说:‘桓帝不能作家,曾无积蓄’,指桓帝不能管理好自己的家产,所以就没有什么积蓄。这里的‘作家’指的是管家、治家、理家的意思。”华少解读道,“而演变也是因为王维。《太平广记·冯氏杂说》中记载,唐朝有个宰相叫王璵,好为人做碑制,有送润毫者,有一次误扣了右丞相王维的大门,王维就对其说:‘大作家在那边。’在王维看来,写碑文是别人的家事,而不是文人该干的事,而王璵替人写碑文是在插手别人家事,便用‘大作家’一次来讽刺王璵好管别人家事。”王维自己也许不会想到,“作家”一词后来竟逐渐成为了文人的代名词。

展开阅读全文

篇7:雪中送炭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

全文共 407 字

+ 加入清单

雪中送炭褒义词,比喻在别人急需时给以物质上或精神上的帮助。

一、雪中送炭的意思

【成语】: 雪中送炭

【拼音】: xuě zhōng sòng tàn

【解释】: 在下雪天给人送炭取暖。比喻在别人急需时给以物质上或精神上的帮助。

【出处】: 宋·范成大《大雪送炭与芥隐》诗:“不是雪中须送炭,聊装风景要诗来。”

【举例造句】: 对于他们,第一步需要还不是“锦上添花”,而是“雪中送炭”。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近义词】: 雪里送炭

【反义词】: 落井下石、投井下石

【灯谜】: 最及时的帮助

【用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指帮助及时

【英文】: help in ones hour of need

二、雪中送炭的故事

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范成大一生写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歌,深受人们的喜爱,晚年退居故乡石湖,自号石湖居士,他著作被编为《石湖居士诗集》,其中有一首《大雪送炭与芥隐》诗:“不是雪中须送炭,聊装风景要诗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8:贬义词-处心积虑

全文共 467 字

+ 加入清单

【词目】 处心积虑

【拼音】 chǔ xīn jī lǜ

【外语翻译】

英译: deliberately plan

俄译: замышлять

德译: sich sein Hirn zermarten

法译: se soucier vivement de qch.

【近义词】 费尽心机、想方设法、潜心积虑、措心积虑、苦心积虑

【反义词】 无所用心

【结构】 联合式

【用法】作状语;含贬义,指费尽心思做坏事 常误解为“殚精竭虑“(用尽精力,费尽心力)。

【基本解释】 存着某种想法,早已有了打算。亦形容用尽心思地谋划(贬义)。

出 处:

1,《谷梁传·隐公元年》:“何甚乎郑伯?甚郑伯之处心积虑成于杀也。”

2,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四十六回:“如此者处心积虑,已非一日。”

3,唐·柳宗元《复仇驳议》:“而能以戴天为大耻,枕戈为得礼,处心积虑,以冲仇人之胸,介然自克,死而无憾,是守礼而行义也。”

4,宋·程颐《河南程氏遗书》第十五卷:“学者须是潜心积虑,优游涵养,使之自得。”

5,宋·何坦《西畴老人常言·应世》:“措心积虑,甘为小人而不以为病,兹非惑欤。”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吴下阿蒙是贬义词吗?

全文共 375 字

+ 加入清单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关于吴下阿蒙贬义词吗,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一、成语基本信息

【成语】吴下阿蒙

【色彩】贬义

【拼音】wú xià ā méng

【基本解释】原指三国时吴国名将吕蒙,意思是泛指缺少学识才干的人,比喻人学识尚浅。多用于他人有了转变,学识大进,地位由低攀高,从贫穷到富有。

二、成语造句

1、你还不知道吗?小黄已贵为经理,可不再是吴下阿蒙了。

2、请你不要小看我,因为我不是吴下阿蒙。

3、你还不知道么?小黄已升为经理,可不再是吴下阿蒙了。

4、你如此没有文化,简直就是一个吴下阿蒙!

5、看他今日成就,在想他当初表现,果然已非吴下阿蒙。

6、此君三日不见,已非吴下阿蒙了。

7、士别三日,另当刮目相看,已非吴下阿蒙。

8、你以前一字不识,现在你不再是吴下阿蒙了。

9、他现在已经不是上学时的吴下阿蒙了。

10、看他今日成就,在向他当初表现,果然已非吴下阿蒙。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为非作歹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

全文共 442 字

+ 加入清单

为非作歹,为、作:做; 非、歹:坏事。做种种坏事。含贬义。

一、成语解释

【成语】: 为非作歹

【拼音】: wéi fēi zuò dǎi

【解释】: 做种种坏事。

【出处】: 元·尚仲贤《柳毅传书》:“我且拿起来,只一口将他吞于腹中,看道可还有本事为非作歹。”

【举例造句】: 我说的是好话,不过叫你心里留神,并没叫你去为非作歹。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十七回

【近义词】: 为所欲为、为鬼为蜮、为非作恶

【反义词】: 安分守己、循规蹈矩

【灯谜】: 薤

【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做种种坏事

【英文】: do evil things

二、成语典故

【出处】 元·尚仲贤《柳毅传书》:“我且拿起来,只一口将他吞于腹中,看道可还有本事为非作歹。”

沪教版五年级上语文4、找到“神奇子弹“的人:它们在人体内为非作歹,造成人们大量死亡。

【示例】

1. 我说的是好话,不过叫你心里留神,并没叫你去为非作歹。(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十七回)

2. 他们都很老实,讲礼貌,即使饿着肚子也不敢去为非作歹。(《新华成语词典》)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喜出望外是贬义词还是褒义词

全文共 946 字

+ 加入清单

喜出望外,是指遇到的事情超过了期望,因而感到特别高兴。那么,喜出望外是贬义词还是褒义词?下面我们来看看吧!

喜出望外是贬义词还是褒义词

喜出望外是褒义词

喜出望外造句

1、昨天买的彩票竟然中奖了,我喜出望外。

2、得到了老师的表扬,我喜出望外。

3、今天双休日,妈妈难得抽出空带我去模型展览馆,令我喜出望外。

4、妈妈从澳大利亚回来了,我高兴得喜出望外。

5、我的答案被选为“最佳答案”,这真是让我喜出望外!

6、听说我的妈妈要回来了,我喜出望外。

7、看到哥哥考上医学院,全家人都喜出望外。

8、云南大旱,如今天降甘霖,真让人喜出望外。

9、今天是我的生日,妈妈送了我一个3D游戏机,这令我喜出望外。

10、我考上了清华大学,家人喜出望外。

11、知道可以回到魂牵梦绕的祖国,钱学森喜出望外。

12、出差的爸爸提前回来了,我和妈妈喜出望外,急忙做了一桌好饭菜慰劳爸爸。

13、这次考试我考了一百分,爸爸妈妈喜出望外。

14、看到失而复得的那只手表,他喜出望外。

15、刚发下来的试卷的来,我的了满分我喜出望外。

16、听了这个惊人的好消息,大家都喜出望外的跳起来了。

17、听说国务院总理到我校访问,同学们都喜出望外。

18、今天我考试得了一百分,我喜出望外。

19、听了春游去游乐场的消息,我喜出望外。

20、大丰收的时候,农民伯伯望着硕大的果实,喜出望外。

21、收到高考录取通知书,她喜出望外。

22、居住在台湾的爷爷终于回来了,大家真是喜出望外。

23、妈妈听说我考试得了100分后喜出望外,答应我请我吃一顿肯德基。

24、听到这个好消息后,人们都喜出望外,激动不已。

25、听说今天晚上广场上有露天电影,人们喜出望外,陆陆续续来到了广场。

26、看见爸爸手里提着生日蛋糕,小强喜出望外,高兴得尖叫起来。

27、当获知弟弟考上了名牌大学后,全家人都喜出望外。

28、当老师宣布明天去郊游时,全班同学都喜出望外,高兴不已。

29、见到此情此景时一种喜出望外的感觉涌上心头。

30、在这喜庆的日子里,街头巷尾到处可见喜出望外的人们。

31、妈妈帮我买了一盘超人碟片,我高兴得喜出望外。

32、老人的钱包失而复得,他喜出望外。

33、生命总有一些风景,让人喜出望外。

34、如今听到说事情竟然已经解决了,他顿时喜出望外。

35、爸爸从外地回来了,我高兴得喜出望外。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形容忘不掉的贬义词

全文共 965 字

+ 加入清单

有些词语不仅有一定的意义,而且还常常带有不同的感情色彩。形容忘不掉的贬义词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相关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形容忘不掉的贬义词:

刻骨铭心,念念不忘,没齿难忘,耿耿于怀,记忆犹新,永生难忘,魂牵梦绕。

用刻骨铭心造句:

(1) 那场山崩地裂的灾难,令每一个经历过它的人都刻骨铭心。

(2) 这本书中讲述了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故事。

(3) 这是一段让人刻骨铭心的历史。

(4) 这种刻骨铭心的痛苦是他一生也无法忘记的。

(5) 父母亲的教养之恩,刻骨铭心,我永志不忘。

(6) 小时候下河游泳不慎溺水那件事是我童年生活中最刻骨铭心的记忆。

(7) 您说的这番道理,实在让人刻骨铭心。

(8) 老师的谆谆教诲,我将刻骨铭心,永志不忘。

(9) 绡纵即逝可以持续天长地久,海枯石烂仍可以刻骨铭心。

(10) 那个晚上是我一辈子都刻骨铭心的。

(11) 南京大屠杀在每一个中国人心里都是刻骨铭心的痛,我们永远都不会忘记这段悲伤的历史。

(12) 王老师曾经对我的教诲刻骨铭心,至今让我受益匪浅。

(13) 虽然这段记忆已被尘封多年,但毕竟刻骨铭心,只要有人一提起,我仍然会感到记忆犹新、历历在目。

(14) 王老师的那句话使我刻骨铭心,成为我今后很长一段人生路上的座右铭。

(15) 人生如流水,往事如云烟,那些刻骨铭心的往事在心里头始终消不掉,抹不去。

(16) 没有了,永远也不会再有了,那刻骨铭心的爱恋。

(17) 爷爷临终前的话刻骨铭心,一直激励着我努力学习,无论是遇到多大的困难险阻,我都不曾放弃。

(18) 一位藏族老大娘激动地说:“党对我们的恩情,真是刻骨铭心,永世难忘。”。

(19) 那场灾难,刻骨铭心,在他心中久久不能平息。

(20) 但是如果发生在你身上就是刻骨铭心的了。

(21) 刚刚结束了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

(22) 小时候由于顽皮被开水烫伤的记忆刻骨铭心,至今想起来,我还心有余悸呢。

(23) 他在关键时对我的帮助,我至今仍然刻骨铭心。

(24) 对狠多人来说,初恋都是一段刻骨铭心的回忆。

(25) 父亲的谆谆教悔,我将永远刻骨铭心。

(26) 曾经那段刻骨铭心的记忆随着时间的流失,也陪伴着老一辈步入了坟墓。

(27) 回忆起那段往事,至今还是刻骨铭心。

(28) 你的这番教诲刻骨铭心,让我永远不会忘记。

(29) 那天的每个细节我都刻骨铭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嫣然一笑是贬义词吗

全文共 628 字

+ 加入清单

嫣然一笑,褒义词,嫣然:笑得很美的样子(指女性)。形容女子笑得很美。

一、成语释义

【成语】: 嫣然一笑

【拼音】: yān rán yī xiào

【解释】: 嫣然:笑得很美的样子(指女性)。形容女子笑得很美。

【出处】: 战国楚·宋玉《登徒子好色赋》:“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

【举例造句】: 都只在嫣然一笑中,偷把幽情送。 ★元·无名氏《梧桐叶》第四折

二、成语典故

宋 张元干 《清平乐》词:“相见嫣然一笑,眼波先入郎怀。”

明 徐霖《绣襦记·鸣珂嘲宴》:“看嫣然一笑,果然倾国。”

《老残游记》第九回:“那女子嫣然一笑,秋波流媚,向 子平 睇了一眼。”

曹禺 《日出》第二幕:“﹝ 胡四 ﹞一手理着油亮亮的头发。二人相视,嫣然一笑。 顾八奶奶 当时平了气。”

《昭明文选》卷十九〈赋癸·情·登徒子好色赋〉~892~

大夫登徒子侍于楚王,短宋玉曰:「玉为人,体貌闲丽,口多微辞,又性好色。愿王勿与出入后宫。」王以登徒子之言问宋玉,玉曰:「体貌闲丽,所受于天也;口多微辞,所学于师也;至于好色,臣无有也。」王曰:「子不好色,亦有说乎?有说则止,无说则退。」玉曰:「天下之佳人莫若楚国,楚国之丽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臣东家之子。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王逸《楚辞注》曰:「嫣,笑貌。广雅曰:嘕嘕欯欯,喜也。阳城、下蔡,二县名,盖楚之贵介公子所封,故取以喻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暗无天日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

全文共 282 字

+ 加入清单

一、成语解释

【成语】: 暗无天日

【拼音】: àn wú tiān rì

【解释】: 昏暗得看不到天上的日光。形容在反动势力统治下社会的黑暗,贬义词

【举例造句】: 上自王后,下至弄臣,骇得凝结着的神色也应声活动起来,似乎感到暗无天日的悲哀。 ★鲁迅《故事新编·铸剑》

【近义词】: 不见天日、漆黑一团

【反义词】: 重见天日、大放光明

【灯谜】: 最黑的时候

【用法】: 作谓语、定语;形容反动势力的黑暗统治

【英文】: complete darkness

二、成语典故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老龙船户》:“剖腹沉石,惨冤已甚,而木雕之有司,绝不少关痛痒,岂特粤东之暗无天日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百折不回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

全文共 617 字

+ 加入清单

百折不回褒义词,折:挫折。比喻意志坚强,无论受到多少次挫折,毫不动摇退缩。

一、成语解释

【成语】: 百折不回

【拼音】: bǎi zhé bù huí

【解释】: 折:挫折。比喻意志坚强,无论受到多少次挫折,毫不动摇退缩。

【近义词】: 百折不挠、坚强不屈

【用法】: 作谓语、定语;形容意志坚强

【英文】: perseverance

二、成语典故

出 处 :汉·蔡邕《太尉乔玄碑》:“其性庄,疾华尚朴,有百折不挠,临大节而不可夺之风。”

示 例 :耿耿自始,百折不回。———(清·姚莹《复杨君论诗文书》)

典故

桥玄是东汉时期一位性情刚毅、嫉恶如仇的人。汉灵帝时,桥玄担任尚书令。那时太中大夫盖升仗着自己与灵帝有私交,而大肆收受贿赂、搜刮民财。桥玄于是上奏汉灵帝,要求免去盖升之职,并抄没他的家产。然而灵帝非但没有查办盖升,反而升了盖升的职。桥玄非常气愤,便以生病为由,辞职回了老家。

桥玄在京城任职的时候,有一天,他十岁的小儿子在家门日玩耍。三个强盗劫持了孩子,并想以此勒索桥玄的财物。消息传出去后,校尉阳球同河南府尹、洛阳县令马上率兵将桥玄的家包围起来,但是却不敢进攻,担心把强盗逼急了他们会伤害孩子。桥玄大声喝道:“强盗如此猖狂,难道要为了我的孩子而纵容他们的罪行吗?”并催促阳球等人进攻。结果,强盗全部被捕获,但他的小儿子却因此死去。他的这种刚毅果敢、勇往直前的精神为人们所称道。故东汉蔡邑为他写下了《太尉桥玄碑》,赞扬他“百折不挠”的英雄气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再接再厉褒义词贬义词

全文共 806 字

+ 加入清单

褒义词

对于现状比较满意时而对他人所说的激励话。

是中性词,希望对方能够再努力达到更好的状态。

再接再厉释义:

接:接战;厉:磨快,引伸为奋勉,努力。指公鸡相斗,每次交锋以前先磨一下嘴。比喻继续努力,再加一把劲。

再接再厉zài jiē zài lì

[释义] 再:继续;接:接触;厉:即“砺”;磨快。原指雄鸡相斗时;每次交锋前先磨磨嘴。现比喻一次又一次地继续努力。

[语出] 唐·韩愈、孟郊《斗鸡联句》:“一喷一醒然;再接再厉乃。”

[辨形] 再;不能写作“在”;厉;不能写作“励”。

[反义] 得过且过。

[用法] 多用来表示有了成绩后不停步;继续进取;常用在鼓励或赞颂的场合。一般作状语、定语。

[结构] 联合式。

[辨析] 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例句] 这次期末考试成绩;我们班名列前茅;老师勉励我们要~;夺取更好的成绩。

[英译] continue to exert oneself

再接再厉与再接再励的区别

词目 :再接再厉 发音: zài jiē zài lì

释义: 接:接战;厉:磨快,引伸为奋勉,努力。指公鸡相斗,每次交锋以前先磨一下嘴。比喻继续努力,再加一把劲。 出处 :唐·韩愈《斗鸡联句》:“一喷一醒然,再接再厉乃。” 示例 :取得好成绩也不能自满,要~,不断进取。 “再接再厉”与“再接再励”这两个词的差别就在“厉”与“励”字上。而“厉”与“励”的区别又是十分明显的。 “厉”,有“严格、严肃、猛烈、勉励”等意义,如“雷厉风行”“厉声”“声色俱厉”中的“厉”就分属这些意义。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再接再厉”中“厉”的意思是“勉励”“努力”“前进”的意思,结合这一词意,我们可以把“再接再厉”这个成语的意思解释为“一次又一次地继续努力、前进”。 而“励”的意思是“劝勉”,可组成“励精图治”“奖励”等词语,当组成“再接再厉”时,一般不写成“再接再励”。从上面的考察中我们不难发现,“厉”和“励”的意思毕竟是不同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一意孤行是不是贬义词

全文共 710 字

+ 加入清单

贬义词是词义带有贬斥、否定、憎恨、轻蔑感情色彩的词,贬义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可以带上褒义。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的一意孤行是不是贬义词,希望对你有帮助。

一意孤行是贬义词

【解释】

意,意见想法“孤”,一个人。行:行动。原意为谢绝请托,按照自己的意见去处理案件。现指顽固按照自己的想法,独断独行,不采纳他人的意见。用法为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近义词】自以为是、固执己见、死心塌地

【反义词】 博采众长、虚怀若谷

【例句】

1、像他这样拒谏饰非,一意孤行,是非常危险的。

2、六亲不认是烂人,一意孤行是寡人,儿女情长是女人,童颜鹤发是高人,节节高升是能人,快意恩仇是明人,乐不可支是福人,六一儿童节快乐!

3、考虑到"公司的业绩",那些接受巨额分红的人应该"仔细想一想",继续一意孤行是否合适。

4、 他对大家的好言相劝不理不顾,依然一意孤行。

5、 他一意孤行,不听别人的劝告,最终铸成大错。

6 、他总是这样一意孤行,从不听从大家的建议。

【详解】

《史记·酷吏列传》:“ 禹 ( 赵禹 )为人廉倨,为吏以来,舍无食客。公卿相造请 禹 , 禹 终不报谢,务在絶知友宾客之请,孤立行一意而已。”谓谢绝请托,按己意执法。后以“一意孤行”指不听劝告,固执地照自己的意思行事。 清 赵翼 《廿二史札记·后汉书二·东汉尚名节》:“自 战国 豫让 、 聂政 、 荆軻 、 侯嬴 之徒,以意气相尚,一意孤行,能为人所不敢为,世竞慕之。”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三:“盖一意孤行之士,细行不矜, 孔子 所谓‘观过知仁’,正此类也。” 茅盾 《子夜》十:“说不定他一片好心劝 杜竹斋 抑制着 吴荪甫 的一意孤行那番话, 杜竹斋 竟也已经告诉了 荪甫 !”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耀武扬威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

全文共 435 字

+ 加入清单

耀武扬威,耀:夸耀,炫耀;扬:传播,显露。炫耀武力,显示威风。多用于贬义。

一、成语释义

【拼音】:yào wǔ yáng wēi

【解释】:耀:夸耀,炫耀;扬:传播,显露。炫耀武力,显示威风。多用于贬义。

【近义词】:张牙舞爪、飞扬跋扈、作威作福

【反义词】:弃甲曳兵、丢盔弃甲、平易近人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

二、成语典故及示例

【出处】:元·乔孟符《两世姻缘》第三折:“你这般耀武扬威待怎么!”

《伟大的悲剧》(人教版初一下学期语文第21课,作者斯蒂芬·茨威格,选自《人类的群星闪耀时》)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洋洋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

【示例】:

明 冯梦龙 《东周列国志》第四十回:“楚中军又发第二通鼓,成大心手提画戟,在阵前耀武扬威。”

共涛、吞珪船到岛边,~,统兵上岸。童威、童猛谨守寨栅,不与交战。 ◎清·陈忱《水浒后传》第十二回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回:“袁术大怒,喝道:“俺大臣尚自谦让,量一县令手下小卒,安敢在此耀武扬威!都与我赶出帐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大公无私是贬义词还是褒义词

全文共 738 字

+ 加入清单

大公无私,指办事公正,没有私心。现多指从集体利益出发,毫无个人打算。

一、成语解释

【拼音】: dà gōng wú sī

【解释】: 指办事公正,没有私心。现多指从集体利益出发,毫无个人打算。

【出处】: 汉·马融《忠经·天地神明》:“忠者中也,至公无私。”

【举例造句】: 要把你的志向拿定,而且要抱着一个光明磊落、大公无私的心怀。 ★郭沫若《屈原》第一幕

【近义词】: 舍己为公、铁面无私

【反义词】: 假公济私、自私自利、利欲熏心

【灯谜】: 最没私心的人

【用法】: 作宾语、定语、状语;用于歌颂人的品德

二、成语故事

春秋时,晋平公有一次问祁黄羊说:“南阳县缺个县长,你看,应该派谁去当比较合适呢?”祁黄羊毫不迟疑地回答说:“叫解狐去,最合适了。他一定能够胜任的!”平公惊奇地又问他:“解狐不是你的仇人吗?你为什么还要推荐他呢!”祁黄羊说:“你只问我什么人能够胜任,谁最合适;你并没有问我解狐是不是我的仇人呀!”

于是,平公就派解狐到南阳县去上任了。解狐到任后。替那里的人办了不少好事,大家都称颂他。

过了一些日子,平公又问祁黄羊说:“现在朝廷里缺少一个法官。你看,谁能胜任这个职位呢?”祁黄羊说:“祁午能够胜任的。”平公又奇怪起来了,问道:“祁午不是你的儿子吗?你怎么推荐你的儿子,不怕别人讲闲话吗?”祁黄羊说:“你只问我谁可以胜任,所以我推荐了他;你并没问我祁午是不是我的儿子呀!”平公就派了祁午去做法官。祁午当上了法官,替人们办了许多好事,很受人们的欢迎与爱戴。

孔子听到这两件事,十分称赞祁黄羊。孔子说:“祁黄羊说得太好了!他推荐人,完全是拿才能做标准,不因为他是自己的仇人,存心偏见,便不推荐他;也不因为他是自己的儿子,怕人议论,便不推荐。像黄祁羊这样的人,才够得上说大公无私啦!”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关于骄傲贬义词的造句

全文共 906 字

+ 加入清单

1. 刚取得一点小成绩就骄傲的人是不可能有更大的进步的。

2. 你虽然取得了不小的进步,但切记不可骄傲。

3. 骄傲的人会越来越远离成功。

4. 一个骄傲的人,结果总是在骄傲里毁灭了自己。

5. 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

6. 自信与骄傲有异;自信者常沉着,而骄傲者常浮扬。

7. 骄傲是只拦路虎,常挡在成功的道路中间。

8. 百合花,虽然长得美丽,但她不骄傲。

9. 秋色渐浓,荷塘早已是一片残败,曾经的骄傲已随着秋风凋零。

10. 失败是一味良药,可以治好你的骄傲。

11. 骄傲是失败的开头,自满是智慧的尽头。

12. 成功对于永不懈怠的人是里程碑,对于骄傲自满的人是包袱,对于不求进取的人是祸害。

13. 自负对任何艺术是一种毁灭。骄傲是可怕的不幸。

14. 不要用借口搪塞失败,不要让骄傲占据心灵。

15. 虚心的人,常想自己的短处;而骄傲的人,却常炫耀自己的长处。

16. 骄傲是胜利的敌人,努力是成功的朋友。

17. 她骄傲的听不进去任何人的意见!

18. 他这个人特别骄傲,有点成绩就沾沾自喜。

19. 他这次虽然表现得很好,但是他太骄傲了。

20. 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21. 得到了老师的夸奖后,小明就立刻骄傲起来,不把其他同学放在眼里。

22. 他这次考试又得了个高分,他很骄傲。

23. 他特别骄傲,而且还看不起人。

24. 他得了一个奖,就骄傲了,都不把别人放在眼里。

25. 他骄傲的扬起下巴,轻蔑地看了我一眼。

26. 小明考了个100分就很骄傲。

27. 小明的考试成绩一向不好,偶然考了100分,十分骄傲,看不起别人。

28. 小型考试考了一百分,他骄傲了,结果第二次只考了70分。

29. 小敏上次考试考了第一名后就骄傲自满,结果这次只得了第16名。

30. 他太骄傲了,所以这次考试没及格。

31. 看他骄傲的,有什么了不起!

32. 因为她那骄傲的个性,以为又会在考试中获得第一名而顾着炫耀却忘了温习功课,导致她在这次的考试中成绩不理想。

33. 他太骄傲了,都认不清自己的位置了!

34. 太骄傲对自己的前途没有好处,只有坏处。

35. 骄傲自满是我们的一座可怕的陷阱;而且,这个陷阱是我们自己亲手挖掘的。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