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高考作文训练与应考指导【精选20篇】

近几年来,考场作文命题的思路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为了给考生提供一个“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自由发挥平台,小编收集了高考作文训练与应考指导,欢迎阅读。

浏览

2903

作文

294

高考往年作文指导

全文共 705 字

+ 加入清单

曾经有个很有名的故事:一名病重的人对画家说:当藤蔓上最后一片叶子落下的时候,我便要离开这个世界。于是画家画了一片绿叶绑在藤上,暴风雨过后,画家去世了,病人都坚强地活了下来。画家,用他的画笔向病人传递了求生的意志,也传递了他生命的火花。

我想,所谓的薪尽火传,大概便是那么一回事。人的骨肉最终必会化为尘土,但是人类伟大的精神却可以递三世可全万世地传递下去。这便是人类伟大之处的体现。传递,是生命最热烈的燃烧。

有位革命者写过一句诗: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我想这正是精神传递最好的诠释。为什么在那些战火纷飞的年代,会有那么多的烈士们前仆后继?那一串数不清的名字,董存瑞、黄继光、邱少云……这是因为他们在用自己的生命,传递着革命的精魂。我们的眼前似乎看到无数的灵魂在闪光,但其实它们都有着共同的名字——民族精神,从我们的先辈的生命之薪传递下来的精神之火。

民族精神之火需要传递,奉献精神之火亦要传递,因为这是中华民族能够千百年来屹立于民族之林的支柱。传递下去,便是我们对它的责任。在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的社会中,还能有多少个丛飞?多少个焦裕禄?多少个任长霞?是他们传递着这个火把,用自己的生命作为薪柴去留住这些星星之火,然后传递予我们以及子孙后代。

也许传递一个口信,传递一封邮件,是一件轻易而举的事。然而,传递一种精神,尤其是人类文明中最大珍贵的精神,却常常需要以自己的生命作为薪柴。

薪尽了,火仍可以传,仍不得不传。传递是我们生存的印记,是我们的生命在世界上锈刻的痕迹。而这些火,正是照亮我们个人甚至是整个民族前途的光源,失却了它们,前路便将陷入黑暗。

传递,是生命流逝的足迹,更是生命流转的证明。精神的火炬,需要生命的薪柴。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2024年中考作文指导:中考作文高分训练技巧

全文共 1211 字

+ 加入清单

下面是 小编整理的中考作文高分训练技巧,欢迎阅读。

我们平时作文,多半是写自己熟悉的生活。一些同学感到很顺手,写得具体生动,内容充实;而另一些同学却觉得无话可说,写得干巴乏味,空洞无物。同样是写熟悉的题材,为什么会这样不同呢?主要原因在于平时是否认真观察生活。有的同学是有心人,很注意观察周围的事物,作文就会得心应手,具体的人具体的事都会从脑子里涌现出来;有的同学对周围的事漫不经心,作文的时候就会感到脑子空空的,无从落笔。

我们要学会观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对周围的事物多看看,多想想,并且把观察所得和感想随时记录下来,看了写,写了看,久而久之,观察能力也就会逐渐提高。这次作文练习描绘一幅自然图景,大家先练习观察。观察景物大体都有个特定的位置,位置不同,视野、视线角度也各有差别,所见景物的特点就有所不同。下边是一幅景物观察位置示意图,供参考。

参考题目:

下边有几组作文题目供选用。

1.写时令景物的,如秋色、雪后。

2.写园林庭院的,如校园小景、公园一角、果林深处。

3.写地区风光的,如迷人的海滨、乡村的黄昏、高原一瞥、山间小路。

作文训练:例文一《观察日记一则》

夜幕降临在大地上。我站在一家木栅栏的前面,仰望天空。只见那半圆的月亮里,一片亮,一片暗。月亮周围紧紧的绕着一个蓝色晕圈。目光离开明月,才发现远离明月的天空上还有数不尽的星星。它们像熠熠发光的钻石,有的放射着耀眼的金辉,有的发出微微的白光。它们有的疏散在各方,有的密集成一簇,天空被它们装饰得多么美丽、壮观啊!月光为大地铺上了一层银甲,我静默站立的身影显得高大了。在我身后,长长的绿藤盘在栅栏上,它牵引着许多喇叭花。木栅栏下边一片不知名的小花自在的开放着,红的、黄的、粉的、白的,映着月光,更显得玲珑可爱。秋风吹过,花香四溢,阵阵扑鼻。一切都处在静悄悄的夜色中。然而,我似乎听到了一阵幽雅的吹奏乐声,……难道是那绿藤上的喇叭花在赞颂这迷人的月夜吗?

这是初一同学写的一篇景物观察日记。大家都来作些批注,提出自己的看法,看看这位同学写月夜景色是从哪些角度观察的,看到了哪些景物,写出了哪些感受,哪些词语用得准确,哪些句子写得生动。除了指出写得好的地方外,也可谈谈不足之处。

参考答案:

问题1.

观察角度:仰视、环视、俯视

问题2.

仰视:看到了月光

环视:看到了绿藤、栅栏、喇叭花

俯视:看到了许多各种颜色的不知名的小花

问题3.

从视觉角度写出了景色美丽("美丽""壮观""玲珑可爱")

从嗅觉角度写出了花的香味("花香四溢""阵阵扑香")

从听觉角度写出了想象("似乎听到了一阵幽雅的吹奏乐声")

问题4.

如下词语用得准确

"装饰""铺""盘""牵引""玲珑可爱""花香四溢""阵阵扑鼻"

问题5.

如下句子写得生动

①它们像熠熠发光的钻石,有的放着耀眼的金辉,有的发出微微的白光。

(比喻句,形象生动)

②难道是那绿藤上的喇叭花在赞颂这迷人的月夜吗?

(拟人句,赋予花人格化,生动且想象丰富、奇特)

展开阅读全文

篇2:2024年高考作文指导:作文语言技巧

全文共 1229 字

+ 加入清单

语言是文章的外衣,光亮与否,直接影响别人对你的第一印象。小编收集了2017年高考作文指导:作文语言技巧,欢迎阅读。

语言是文章的外衣,光亮与否,直接影响别人对你的第一印象。古人云: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没有娴熟的语言技巧,如同没有精良的手艺,难以把一块用事实与思想凝聚的高级面料,缝织成一件得体的、漂亮的外衣。只有生动形象的语言,才能感染读者,成为文章的魅力之所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现在写景时,绘声绘色,使人如临其境;写人时,神形毕肖,让人如见其行;论理时,亦庄亦谐,准确鲜明,给人一种内在的逻辑力量。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是贾岛锤炼语言的创作经验:“为人性癖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是杜甫对艺术的执着追求的精神。生动形象的语言不仅指词语华丽,意荡神驰,而且还应指一种“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内在韵味,一种“眉不画而翠,唇不点而红”的境界。

王国维云:“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为晏、欧诸公所不许也。“

在锤炼语言的道路上,必须历经艰难,方能迎来“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境界。

考察满分作文,其语言有以下几方面特点:

1.富有个性。福建一考生的《照海倚天》描述一位“为人所倚赖,为人所唾弃,为人所敬佩,为人所鄙薄的名字——曾国藩。”以别样的笔调写下了历史任务别样的平生,角度独特,所见不同俗人。重庆一考生的《独上高楼》主题集中,不枝不蔓,充满想象。一唱三叹,诗意浓郁,形象含蓄,寓哲理于其中,用词生动,语言畅达。最后画龙点睛,真是文采斐然。

2.整散结合。俗话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北京一考生的《包容(六)》一文句式变幻多姿,长短句、问句、陈述句相映成趣,表现出作者不凡的写作技能。重庆一考生的《诗人·明月·黄花》以两位诗人诗中的意象拟就两个小标题,统领全篇,串缀成文,使文章韵味十足,语言充满诗情画意,感情哀婉缠绵。

3.蕴含哲理。河南一考生的《煮咖啡》用上好的咖啡粉比喻自我价值,用滚烫的热水比喻别人的忠告,主张两者结合,让咖啡杯散发出人性的芳香,论证周严,富于哲思。甘肃一考生的《走在你我他的世界……》不仅紧扣话题,而且具有哲思,引人遐想。词汇丰富,语言华丽,对话题主旨进行了富有诗情和哲理的阐述是这篇作文的突出特点。

4.旁征博引。福建一考生的《苏轼的赤壁》中,既有“洛阳朋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的牵念,又有“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雄姿,文学色彩浓厚,体现出作者丰厚的古文功底。河南一考生的《信他,抑或信己?》一文中既有对唐太宗、齐王、孙中山的精道评说,又有“坐观庭前花开花落,闲看天上云展云舒。”“坎坷人生道,多一份坦荡情怀。”援引得当,彰显流溢文采。

展开阅读全文

篇3:2024年高考作文指导:话题作文的写作技巧

全文共 471 字

+ 加入清单

话题作文的题目大,范围宽,选材有一定的难度,每每让学生难以下手。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话题作文的写作技巧,欢迎阅读。

1、不要把话题当文章。话题作文的导语提供的是写作范围,并非作文题目。人家的话题是什么,你就以什么为题,否则就有可能出现不应有的失误,出力不讨好。

2、不要以为“文体不限”就是“不要文体”。如果不管文体,信马由缰,文章就会不伦不类。所以一定要选定一种文体,然后按这一文体的有关要求写作。

3、不要摘录导语。不少考生误将导语作为材料作文的“材料”,一开篇就“引”入文中,然后才开始或编述故事,或展开议论,这样的开篇自然也就成为文章的一大败笔。

4、不要泛泛而谈。有些学生“拿”起话题就写,根本没考虑“大题小做”,浮光掠影,泛泛而谈,致使作文中充满了大话、假话、空话、套话,全文找不出明晰的中心。

5、不要游离“话题”。少数同学对“话题”不假思索,写出来的文章根本没有触及话题,甚至与“话题有关的词眼也找不到,完全成了自由作文。因此,写作前一定要读懂“话题”,写作中一定要扣住话题。其实,有的文章只要在恰当的地方点示一下话题,文章就不担心离题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4:2024高考话题作文“春天”写作指导

全文共 4390 字

+ 加入清单

阅读下列提示,按要求作文。

春天,不单是四季之首的名词。春天,与美好同在。

挨过漫漫严冬,人们希望春光永驻;听着谆谆教诲,人们感觉如坐春风。春晖,为诗歌增添亮色,使图画洋溢生机。

孩子们唱着春天的歌谣,老人们唤出青春的记忆……作为一名高中生,走进新世纪的青年人,你又是怎样感受“春天”,怎样思考“春天”的呢?

本题可写的内容较广(“春天,不单是四季之首的名词”一句,提示我们可以写象征意义的春天,比如人生的春天,人和人关系的春天,国与国之间关系的春天,等等)

第一步:确定立意。春天可以引发人们以下的联想:

①充满生机与活力,是生命的象征;

②拥有美好的前景,是青春与希望的象征;

③拥有温暖的阳光,是关爱的象征;

④拥有绵绵的春雨,是思念的象征。

第二步:确定内容。可描摹春景、可叙写春天的故事、可抒发你对春天的感想。

第三步:确定文体。叙事则写记叙文、发表高见则议论文、状物抒怀则写散文……

【示例一】可写成记叙文,叙述关于春天的故事。选择立意③。

冬日里的春天

记得一个冬天的早晨,天非常冷,阴森森,灰茫茫。狂风夹杂着雨点,直往衣领里钻。我不禁打了一个寒颤,缩了缩脖子,埋头向学校奔去。

刚到校门口,铃声就响了。我下意识地把书包提在手里,快步向教学楼赶。还在走廊里就听到教室里琅琅的读书声。糟糕!许老师反复强调早自习要检查背书,不准迟到,为什么我偏偏忘了呢?老师对我那么耐心,那么关照,可我?唉!昨晚爸妈为离婚争吵得不可开交,以至到了深夜我还进不了那可怜的梦乡。我揉揉发涩的眼睛不敢上楼,可脚步不由自主地向教室挪。老师会怎样对待我?看来只有硬着头皮碰碰运气了。

“报告。”我低着头,声音小得几乎只有自己能够听到,只觉得几十双眼睛利剑般朝我刺来。不争气的家伙,白让老师关照。读书声嘎然而止,空气似乎一下子凝固了。“进来吧。”老师似乎不经意地招呼着,“大家继续读书。”我匆匆回到座位,把咬了两口的快餐面放到桌子的一角。赶紧拿出语文书读起来。头仍埋在课桌下。

不知过了多久,许老师走到了我的桌旁,她看了看我,又瞧了瞧桌上的剩面,然后拿起它,悄悄地走出教室。怎么,难道要没收我的早餐?我茫然地望着许老师的背影。

一会儿,许老师笑盈盈地端来了一碗冒着热气的快餐面,我更加迷惑了,只见她走到我面前,递给我一双筷子:“拿着,快吃吧!小心噎着,饿着肚子怎么能集中精力学习?”我一愣,“啊,真对不起您,老师!”我真想诚恳地向您道声歉,向您解释我的迟到不是故意的。可话到嘴边又咽下去了。我这是怎么了?一向调皮倔强的我面对这碗热气腾腾的方便面,只觉得鼻子一酸……

这碗热乎乎的面,一直热到我心里。窗外的寒风依然不停的刮着,而我却分明感到一种阳春般的温暖。

点评:题目使用反常法,引人注目。小作者老老实实地通过一件小事,抓住事情中的感人细节进行描写刻画,表现了深刻的主题。现在很多学生喜欢故作深沉,写出来的文章看似高深玄虚,实则无病呻吟,故弄玄虚;语言似乎文采飞扬,实则内容空洞,虚有其表。评卷老师大多喜欢这篇文章一样的文体明确,内容充实、感情真挚的文章。

【示例二】可写成议论文,发表你对春天的感想。选择立意②

花开不只在春天

出于污泥濯淖之中的荷花,选择了在夏天绽放自己曼妙的姿态,于是有了“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壮观景象;

经历了秋霜打击的历练,菊花迎来自己的节日,在金秋十月释放了自己蓄势已久的属于自己的美丽,终于有了“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近代黄金甲”的大气;在寒风凛冽中选择怒放的梅花傲立于枝头,透出一身浩然正气,让人不又从心底崇敬,赢得了“梅花香自苦寒来”的赞美。

花尚且选择自己开放的时间,何况我们万物之灵长的人呢?面对社会、人生中的种种个别,我们为什么不选择属于自己开放的时期呢?有些人少年时期就显露出超世之才,有些人则是韬光养晦大器晚成。人生的各个时期,经过努力,我们都会开出属于自己的成功之花,留下属于自己的美丽。只要我们真正的实现自我突破,将自己的才华发挥到极致,就一定能够创造出人生的一个个辉煌。

不少人,人到中年就已经成功,实现了自己的少年梦,更多的人则默默无闻。他们太过于想绽放自己,以至于花刚蓓蕾就凋零了。而有些人则韬光养晦在晚年一鸣惊人。感动中国人物黄伯云,他花了十五年时间磨成了一柄倚天长剑--高性能炭碳复合材料制成的大型民用飞机刹车片。十五年寒窗苦守,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昔日的赤子报国青年,如今的白发先生,终于点石成金。壮哉黄伯云,二十载砺剑心;大哉黄伯云,一辈子强国情。黄伯云晚年绽放的生命之花,浸透了他为之奋斗的心血和汗水,花叶上闪耀着一种昂扬奋发的雄壮之美。他犹如秋天灿烂的金菊,内心涌动着一种集天地精华的力量。

我们也看到了一个平均不到三十岁的团队,研发了完全中国制造的“嫦娥一号”。辉煌成就,让世人瞩目,国人更是欣悦不已。少年壮志当拿云,这些青年才俊飞扬着青春,飞扬着报国志,飞扬着强国梦,圆了中华五千年飞天梦。我们不能不佩服这群年轻人,他们在人生黄金时段干出了属于自己的伟业。总有一些人感叹世事变迁,找不到属于自己的舞台。那是因为他们不知道选择属于自己开花的季节,当然总是落得“空悲切,白了少年头”。

人生何时不开花!为什么不去选择适合自己的花期,去释放那蓄势已久的美丽呢?选择了夏天,你就选择了我定与骄阳争光的豪气;在秋天,你就选择了菊花的雄浑丰厚之美;在冬天,你就选择了梅花的浩然博大之美。

花开不只在春天,看花思人,花如此,人亦如此。

点评:作者使用反弹琵琶的方法反向立意,使文章主题深刻而新颖,独具一格。作者善于调动积累的诗词、名言、事例,把它们写入文章,使文章内涵丰富,说服力极强。很多同学其实也积累了不少名言诗句事例成语等,可就是在写文章时没有使用的习惯。

【示例三】可写成写景状物的哲理散文。

春天里的小草

春来了,万物复苏,大地披上了一件绿衣裳。桃花争奇斗艳,鸟儿欢快歌唱,特别是那嫩绿的小草好像是摆脱了黑暗似的,在风中飘浮,在雨中点头。

人们也出来抖擞精神了,孩子们在“绿”的操场上打滚、踢球、嬉戏、玩耍。这下,可苦了那些刚发芽的小草了,它们被小孩子踩在脚下,被球压在地上,好不容易等到的发芽又被可恶的人们给践蹋了,刚经历了寒冬攻袭的小草被这些可恶的人们给浪费了。

但是,小草是不会屈服的,不是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句诗吗?小草连火烧都不怕,难道会怕这区区一脚、一压吗?

在经过一夜的春雨滋润后,被践踏的小草又竖了起来,又在风中跳舞去了,又在雨中吟唱去了。春天,给人的希望和给小草的力量又有什么不同呢?

小草能够在被践踏后站起,人为什么不能在这个满怀希望的季节里重新再来呢?为什么不能带着春天的希望一跃而起呢?

失败了的人,要像小草一样,不屈不挠地奋发向上,顽强拼搏。

成功了的人,要像小草一样谦虚。在春风中,小草弯着腰,低着头在为春天的到来而跳舞,在为自己的新生而喜悦,却从不高傲地越过春天,这样谦虚的小草难道不值得现在成功了的人借鉴和学习吗?

正得意洋洋的人们啊!请把你们的眼睛投向这春天的小草,看看它们的生机勃勃和奋发向上,再想想自己的骄傲自满和停滞不前,你们难道不感到愧对“人类”这个高级动物的称号吗?想想吧!这也许是你的新起点。

正意志消沉的人们啊!请用你们心灵去感受这春天的小草的蓬勃向上吧!请想想,我们人类可是高级动物啊!难道我们的意志力还不如这微不足道的小草的意志吗?我不相信,我绝对不相信。

春天是收获希望的季节,是勃发的季节,是成功的季节。我们不妨敞开自己的胸怀去感受,去接纳春的气息,春的小草的精神,顽强的精神,谦虚的精神,永不言弃的精神!

赶快行动吧!别人不会等你,时间也不会等你,小草更不会等你。

点评:选择毫不起眼的小草为写作材料,选材极为精细;但作者却能小题大做,以小见大,把小草写成大文章,这是作者的高超之处。很多同学选材太大,比如就以“春天”为题目,“春天”范围很大,你如何落笔呢?你写春天的什么呢?是不是春天里的一切景象都写的呢?如果面面俱到,春花、春草、春雨、春风、春山、春水等都写入文章,难免会泛泛而谈,蜻蜓点水,结果内容变得空洞而无力了。

【示例四】可展开丰富的想象,构思一篇小说。

走进春天

学期已去半了,面对不可阻遏的退步,我不知所措。兵败如山倒,我迷惘地徘徊在肃杀的寒风中,今年的春天似乎迟迟不来……------题记

“盼望着,盼望着,春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是这样吗?

真不知道朱自清是怎么写出这句话的,居然盼望着春天?它有什么好盼望的?在我眼中,春天和冬天没什么两样,都是这失意者的寒风,刺骨的空气,即使春天的天空再晴朗,也始终摆脱不了那分肃杀。哪里有躲在被窝中舒服?

可是妈妈似乎是下定了决心,始终将我拉出了被窝。

刚出门,我冷不丁打了个哆嗦,手赶紧的向口袋摸去。

“都出来了,还怕什么冷.来,把手拿出来,像个男子汉。”

在妈妈鼓励的目光下,我老大不情愿地抽出了手。刺骨的寒风似乎找着了发泄口,疯狂地涌来,从每个毛孔中钻了进去。我不禁打了个寒战,瑟瑟发抖。

妈妈携着我,向田野小跑开去。

都说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我倒不这么觉得。空中灰蒙蒙的一片,大地上死气沉沉。瞧,山清水秀呢?鸟语花香呢?哪有一丝生机勃勃的样子?唯一残存的,也只有道旁嶙峋的小树,那羸弱的身躯,那光秃秃的枝干,一副奄奄一息的模样。

继续走着,眼前赫然出现了一条小河。不用说,河面铁定是冰封的。我用脚尖轻踮了一下河面,又扔了块石块上去,冰面纹丝不动,我跳上了冰面。冰确实是牢固得很。这就是春天?

突然耳畔传来一阵弄水声,转头望去,一个精神炯炯的老奶奶正在一处凿开的冰洞旁洗衣服。“杨奶奶,这么早就来洗衣服。您不怕冷么?”

“一年之季在于春,再不活动活动,这把老骨头就要散喽,这点冷算什么?”

我的心仿佛被什么拨动了一下,我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向前走去。

河边矗立着一棵杨柳,盘虬卧龙般的枝干预示着她的年岁,挺拔的身躯充满气劲。

“妈妈,这树死了吗?”

“没有,她是村中的老祖宗了,岁月的流逝磨灭了她的青春,但坚强的意志使她熬过了一个又一个春冬。”

妈妈微笑着望着我,眼神中似乎大有深意。

天空不知何时开朗起来,阳光拨开重重乌云,将万物揽在怀中,似有似无的馨香弥漫开来。我们的漫步仍在继续。

“瞧,这儿有一株小草!”

妈妈欣喜地叫着,我兴冲冲地跑了过去,俯下身观察。

如水般的绿色精致地点在大地上,一个不起眼的生命从乱石堆下挣扎出来,快活地摇曳着身躯,接受阳光的洗礼。

倒是我,这次却平静多了。

一年之计在于春,是了,连老树小草都捱过了严冬,这点困难算得了什么呢?拥有青春,拥有自信,又有什么困难是克服不了的呢?

我抬起头,大步向田野冲去。

妈妈微笑着点点头,远远跟着我……

点评: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环境、情节。这篇短篇小说“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这篇还通过虚构一个故事情节,表现了深刻的主题。

展开阅读全文

篇5:2024年高考作文指导:七个作文提分小技巧

全文共 844 字

+ 加入清单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七个作文提分小技巧,欢迎阅读。

一、阐释法

技法概述

此方法注重于对话题或中心词进行深入思考,依据人物的生平事迹或其他材料,挖掘话题或中心词的内容是什么,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做的,怎样做到这一点,凭借什么去做,这样做有何意义,即对于中心词语或论点的内涵、时机、方法、方式和价值进行具体分析阐释。这样既能扣住中心,服务于表达的主题,又能丰富文章内容,使结构清晰,是考场作文叙述材料常用的方法。

二、倒问法

技法概述

倒问法,即倒叙设问法,为了给读者留下悬念,避免平铺直叙,打破常规叙述材料的思维,在叙述材料时不急于揭开材料主角的神秘面纱,而先亮出主角行为的价值,或者历史场景,似隐似现地暗示材料的主角,引发读者思考和追读,再点明行为的主角。其基本句式为“是谁……?是谁……?是你,……”,也可以是这种句式的变形。该方法通过两种艺术技巧增强了材料的说服力和论证力度,是考场作文叙述材料比较新颖的方法。

三、对比法

技法概述

对比法是为了使得论证更具说服力、思维更为严谨缜密、材料更具张力,可以从相对角度阐释两则相对的材料或者同一材料的正反两个方面,通过对比以充分论证中心,服务于表达的观点,突出中心论点。

其中,对于一则能论证中心的材料,可以再增加另一则相对的材料,以构成鲜明的反差,让读者在对比中有更清晰的判断和思考。

四、铺垫法

技法概述

叙述材料论证中心时为了避免突兀,先陈述与中心相应或相对的内容,或用另外的人或事做“衬垫”,或批驳异己思想,从而突出强化中心观点。前面内容铺陈衬垫,蓄势增情,强化表达效果,起着烘云托月的作用。

五、情景想象法

技法概述

六、反复强调法

技法概述

反复强调法是运用整齐划一的句式,紧扣住话题,反复强调某一个关键词语或中心思想,揭示其行为的不朽价值,或通过整合同一类型材料,强化主题,突出思想,丰富文章内容。反复强调不是简单地重复,当多位材料主角同一个行为具有个性化的收获,或者一位主角的同一个行为具有不同的价值时,可以反复强调这一重要行为,并揭示其意义。

七、排比陈列法

技法概述

展开阅读全文

篇6:高考作文精评及写作指导_高考作文指导1400字

全文共 1162 字

+ 加入清单

一、真题

阅读以下材料,按要求作文。

今年3月15日,在国人的强烈发对声中,佳士得拍卖行仍将圆明园非法流失的兔首、鼠首铜像在巴黎拍卖。某艺术公司总经理蔡铭超高价拍下这两件文物。但事后拒绝付款,造成流拍。对此,舆论一篇哗然。有人称其为名族英雄,有人认为这是恶意破坏规则,有人认为……

你对蔡铭超的行为有什么看法?请据此写成一篇文章。

(1)必须写议论文。

(2)题目自拟。

(3)立意自定。

(4)所写内容必须与给定的材料相合。

(5)不少于800字。

(6)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二、点评

天利考试信息网特邀名师:临川一中 危福平

看到江西高考(论坛)作文“评论‘兽首拍卖’事件”题目时,心中有点窃喜。笔者在考前重点向学生讲解了评论文的写作方法,并向同学们说今年江西高考作文题八成是写当前热点事件人物的评论。有幸言中!同时也想起了本人在去年评点江西省高考作文时说的话“注重塑造学生的‘社会品质’。……要求学生应在注重自己的‘个人品质’的同时,更应该开阔眼界,去关心社会,去关注我们的国家……去做一个有感情有社会责任的人”。今年江西高考作文命题思路延续了去年江西高考作文命题的思路,同样要求学生去关注社会热点,去做一个关心社会的人。这一点,也同样体现在其它省份的作文命题中。

今年江西高考作文题给出的是一则材料,要求写一篇评论文。因而,审清材料和把握评论文这种文体就成为了关键。这则材料的关键句是“佳士得拍卖行仍将圆明园非法流失的兔首鼠首铜像在巴黎拍卖”“事后拒绝付款造成流拍”“你对蔡铭超的行为有什么看法”等,那么这则材料的主题就可以写成“爱国”“巧用规则”“诚信”“智慧”等;在文体写作时,应特别注意评论文“针对性强”的写作特点,它和一般议论文写作要求有所区别。

材料作文写作时,一定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句,并对此进行前后分析,才能较准确地把握材料主旨。本则材料的重心是“对蔡铭超的行为有什么看法”,而不是对佳士得的行为或者人们的议论发表看法。文章要始终围绕蔡铭超这个人的行为谈谈你的看法,应抓住佳士得的行为“非法”和兔首鼠首铜像是我国流失国外的“国宝”等证据,通过分析可以得出蔡铭超是“爱国”的、是有“智慧”的、能“巧用拍卖规则,维护民族尊严”等主题,从而对蔡铭超进行褒扬,对其行为进行肯定;抓住“事后拒绝付款,造成流拍”等关键文字,当然也可以对其有“微词”,写出有关个人“诚信”的主题等。

今年江西省高考作文明确规定写一篇评论文。写作时,首先要注意议论文的写作结构特点、议论方式,做到有观点有根据;其次要注意评论文“针对性强”的特点。倘若考生抛开事件当事人本身,大谈如何爱国、人应如何诚信、如何有智慧等,则有偏题之嫌。这一点考生要尤其注意。

审材不清,取题不当,观点隐晦不鲜明,论证和论据分离,评论东拉西扯,文体不突出,开头结尾拖拉,结构松散混乱……

展开阅读全文

篇7:高考作文指导:考场命题的技巧

全文共 5074 字

+ 加入清单

高考的重要性和影响力可以给考试的亲历者和关注者留下长久的记忆。正是因为高考具有这一特殊性,作文试题格外强调重视其教育功能,实现试题的育人使命,体现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

1、从题型方面看,材料型作文呈现出较强的考查功能

作文的育人定位,首先要明确高考是一项国家行为的性质。高考的主要功能除了为考生开辟自我发展的途径外,更重要的是为国家选择高素质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体现为国选材的目的。同时,通过试题把积极的思想和正确的理念传递给学生,引导学生对有社会价值和人生价值的问题展开思考。今年部分作文试题突显了考试对人才培养和价值引导的作用,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依法治国、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查,形成在作文育人方面的合力,实现高考作文试题独特的教育功能。

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比较典型的如全国新课标乙卷作文,利用试题创设“风采人物评选”的情境,要求考生从三名具有时代风采的模范人物中,选出自己更为赞赏的一位。材料中的三个候选人的原型分别代表着矢志创新的科学家群体、爱岗敬业的大国工匠群体以及寻求个人爱好与社会价值结合的自由职业人群,呼应着科技创新、迈向制造业强国、提高全民文化素养、建设美丽中国等当代人的梦想,渗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渗透依法治国理念。比较有代表性的如全国新课标甲卷作文“女儿举报父亲开车打电话”,直接取材于近期媒体报道的新闻事件,在基本保持事件原貌的同时,命题者在写作要求中提出了写信的文体要求,让考生选择一个说理的对象,在有明确针对性的条件下,说真话、讲道理,表达自己的伦理观、法制观,帮助和引导学生树立并践行正确的法制观念。

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比较有代表性的如北京作文题,聚焦岳飞、林则徐、张自忠、邓稼先等古今中华英雄,直接以“假如我与心中的英雄生活一天”为题,要求考生展开想象,理解英雄人物不朽的精神价值,写出英雄人物的风貌和当代青年的真情实感,带动大家赞英雄、学英雄、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这个命题比往年更主动、更积极地引导考生去思考人生观与世界观,探寻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质、精神脉络。

2、考查思辨能力得到普遍重视

思辨性是非常重要的思维能力特征。注重题目的思辨性,符合《实施意见》中对“考查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能力”的要求,也是高考作文未来发展中研究的重要内容。从考后专家对高考作文的评价中,我们听到、看到最多的是“某某作文题出得好,有很强的思辨性”。可见,思辨反映了社会对考场出现大量空洞无物的高考体作文,以及作文写作教学整体现状的不满,体现了迅速提高民族思维水平的期待。

2015年的很多作文题都在注重思辨上下了很大工夫。比较有代表性的如上海作文题以“心中坚硬的东西和柔软的东西之间的关系”为内容,引导考生对“和谐自我”进行思考,符合考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既能体现传统社会刚柔相济的修养问题,又顺应新时代要求的公民意识,考查学生在人生观、价值观方面有见地、有创新的思考。另外四川作文题“老实与聪明”、湖北作文题“地下的泉水”、广东作文题“感知自然的远和近”、安徽作文题“显微镜下看蝴蝶”等都紧密联系生活事理,有助于发挥高考试题立德树人的功能。各省的作文命题普遍在如何调动学生思考“个人成长与社会责任”“守正与创新”“科技与当代生活”等问题上做了深入研究,在激发考生写作兴趣、思辨能力和创新思维方面做了多方面的努力。

但需要注意的是,目前社会对作文的关注似乎一边倒地讨论试题是否具有思辨性,能否引导学生进行思辨。这就牵涉作文题设置的题型功能和题型考查目标的问题。我们认为,作文主要考查的是学生的写作能力,其中包括思想内容、情感态度、布局谋篇,以及对这些加以整合的逻辑思维能力。思辨应该只是一个文章写作的切入点。试题内容体现适当的思辨是有益的,但试题毕竟不是给成年人观赏把玩的,而是要十八九岁的学生写的,社会过度地强调思辨的设计理念,往往把试题内容的导向理念化和抽象化,脱离绝大多数考生的思维水平和生活经验,反倒容易使学生看到试题时不知所云,落笔写作时无话可讲。

3、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崭露头角

通行的材料作文测试形式尤其是事件类和事理类两大题型,经多年实践已基本成熟。材料作文题给考生提供充分的作答空间、多元的立意角度的同时,出现了一些必须面对的问题。比如过多的角度,学生容易选择一个自己有所准备的角度进行套作,从而失去了让考生在题目中丰富材料选择、辨析的作用。因此,有专家戏称,材料作文也走到尽头了。

为了解决材料作文宿构和套作的问题,今年部分作文题在设计过程中,承继自主空间大、立意角度多元等传统优势的同时,又在避免套作、宿构方面进行了新的尝试和探索。

如全国新课标甲卷和乙卷作文都在材料引发考生思考、激发写作欲望的基础上,通过增加任务型指令,着力发挥试题引导写作的功能,增强写作的针对性,使考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辨析关键概念,在多维度的比较中说理论证。

如全国新课标甲卷要求考生给“女儿举报”事件相关方写信来入情入理地谈问题、讲道理,全国新课标乙卷要求考生在深入思考“当代风采人物”推选标准的基础上优中选优。这些做法从不同角度拓展了材料作文的测试功能,使材料型作文的考查功能不断完善。

二、谈谈作文题型和评价标准

从近几年高考调研反映出的问题看,社会对作文试题的评价往往是对当年试题就事论事的品评,缺乏科学的梳理和研究。即使是从事一线教学多年的教师,他们对一些如作文试题发展基本情况、作文考查的核心目标和评价理念等问题缺乏足够的、了解和把握,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和指导的情况更是少之又少。因此,有必要把一些基本的问题进行说明,澄清一些模糊其认识,形成教与考的良性互动。

从教育测量的维度看,高考语文作文从命题技术、评分技术方面的探索已经得到了社会的认可。2012年国家考试指导委员会就在第一次全会上肯定和推广目前广泛使用的材料型作文,并要求“全面总结材料型作文的成功经验,积极推进考试内容改革”。材料型作文的成熟,主要是因其从试题题型和试题评价两个层面都符合时代需求和先进的教育测量理念,并能够提供对未来作文试题前瞻性调整的空间。

1、从题型方面看,材料型作文呈现出较强的考查功能

从呈现形式上看,我国高考作文目前经常采用有标题作文、话题作文和材料作文三种基本题型,这三种题型经过三十余年的创造和演变逐步形成主流。恢复高考之初,最早最多采用的是标题作文。

标题作文是只给一个作文题,由考生确定观点和题材。进入20世纪90年代,高考作文命题在追求多样化、摆脱标题作文八股化方面做了许多努力,在1998年新创了话题作文这一题型。

话题作文就是给出一个“话题”,由考生自主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话题作文在多角度、多样化方面达到比较高的程度。但防套作和宿构的功能比较差。在互联网信息传递更加迅速、基础教育教学备考更加系统、教辅产业化的现实背景下,套作、宿构和抄袭严重影响考生写出真情实感、自主创造的作文,大大降低了作文试题的测试效度。

因此,从2006年开始,教育部考试中心全国语文命题组在原有材料作文题型的基础上,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造,形成了新材料作文题型。由于材料型作文采用事实材料,更能贴近社会生活;注重材料的启发和引导作用,更能体现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造的能力;材料型作文在角度、立意、文体和标题等方面,给考生留出更大的自主选择空间。从近年的使用情况看,材料型作文已经成为目前高考作文的主要呈现形式。

从能力划分角度看,作文题型可分为阐释型作文和任务驱动型作文。

阐释型作文是指考生根据给定的相对固定的主题范围,确定写作的中心,尽可能地调动已掌握的知识资源和背景材料,丰富、完善和填充,并对业已确定的主题进行论证,形成“材料——阐释——话题”的闭合体系,利于体现考生在破题、立意、写作中展现出的一致性。标题作文和话题作文都是阐释型作文的代表。这类试题由于设计和作答具有封闭性特点,一旦命制不当,则会在一定程度上会限制学生的思考。

后来出现的材料型作文则突破了束缚和限制,但不确定的角度也为套作和宿构提供了空间。在材料型作文中增加任务驱动型指令则较好地解决了材料型作文的泛角度与阐释型作文收缩性之间的矛盾,这类作文在英美等国的作文考试中比较常见。试题往往是给学生创作出一个情境,出现对立性的问题,让考生通过写作,提出解决处理问题的想法和方案。

近年在承继自主空间大、立意角度自然、多元等传统优势的同时,又在避免套作、宿构方面进行了新的尝试和探索,通过增加如今年作文中“写信”“权衡与选择”等任务型指令,着力发挥试题引导写作任务的功能,使考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辨析关键概念,在多维度的比较中说理论证。

2、从试题评价看,六项指标的评价标准体现了评价的客观性

每年的高考作文题都要接受来自社会方方面面的关注和评价,有欣赏、有讨论、有攻击,也有谩骂。但对于试题的命制和研究者而言,提出学科性的评价能够给所有关注作文的人一个明确的导向。目前,教育部考试中心和省级考试机构对作文进行评价主要依据六条标准。

一是可写性。

可写性是指试题的内容不深奥,考生不陌生、有背景了解。可写性中的熟悉程度是需要非常合适的拿捏。试题内容如脱离学生实际,考生对试题就会感到陌生、深奥。试题内容部分考生熟悉,部分考生陌生,又会造成考试不公平。考生对试题内容过分熟悉,也会容易撞题、套作。有时社会热点、国家大事,考生都很熟悉,但因可以引导中学的写作关注社会、关注人生,意义重大,所以即使出现像2008年全国大纲卷的“抗震”题材和2015年全国新课标乙卷“风采人物优中选优”题材的材料作文,其利也大于弊。

二是选择性。

选择性指考生对立意角度、文章内容、文体样式、表达方式等进行选择的可能性和多样性。可选择的越多越好,给予写作的空间就越大。前两个指标在试题题干上常写成“立意自定”,后两个指标在试题题干上常写成“文体自定”。不过也有试题对后两个指标提出限制,例如“文体自选,诗歌除外”“写议论文和记叙文”“写一篇议论文”等。

三是导向性。

导向性指试题引导考生朝着健康、积极、深刻的方向立意的意向。导向性实际上就是试题潜在的思想性,是高考作为国家行为选拔人才的标准之一,也是作文题教育功能的体现。目前的作文试题都要求有明朗的积极的思想导向;有些范围性的标题作文,没有明朗的思想导向,要保证考生立意的自由,但绝不可有意无意地引导考生朝着恶意、消极、不健康的方向立意。

四是探究性。

探究性指试题要引导考生对作文内容去做深入探讨、认真研究,符合课程标准对中学学生基本素养的要求,也符合《实施意见》在考试内容改革方面对独立思考能力的要求。作文的探究性不是人云亦云、想到什么就写什么,要围绕作文材料中有争议、有分歧的问题,适当地提高思维强度。尤其是加强对理性思维和理性表达的引导,是提高试题探究性的一个途径。

五是防套性。

防套性指防止考生拿别人或者自己的旧作稍加改动作为应试作文。高考作文本应考查考生的实际写作能力,提出材料作文就是要以题型的变化消减应试作文的消极影响。备考中的宿构和套作使多数学生陷入本人真实情感、写作能力与考试写作分离的状态。以往高考作文题中半命题、熟题、范围性标题作文、多角度的材料作文等,在辅导资料、网络材料面前受到极大挑战。因此,从2015年全国卷的任务驱动作文题的设计看,在不影响考生多角度写作的情况下,突出了写作任务的指向,很好地实现了防套功能。

六是难易度。

难易度指高考作文试题的难度。试题的难度主要是由作文涉及主旨的深度、思考的强度、可开掘的角度等因素决定。一方面试题的难易与试题本身是否容易理解有关。另一方面,更多左右试题难度值的因素是阅卷环节,这由命题与阅卷协调共同控制。

这六条标准立足于对作文试题质量的评价,可能还需要从不同角度、借助不同方法改进、完善和丰富,成为系统性的评价目标体系。因此,制定科学、可信的作文试题评价目标的研究仍是未来语文教育工作者的重点工作内容。

总体而言,2015年的全国高考作文从命题立意到考查设计都体现出了巨大的进步,不论是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的设计,还是教育价值的充分体现都说明了这一点。随着分省命题调整工作的进一步深入,2016年将会有更多的省市使用全国试卷,作文试题异彩纷呈的局面将会有所变化。这一调整对试题设计和试题质量提出了更大的挑战。为了使作文试题更加符合时代的要求和教育发展的需要,全社会都应投入更大的力量和热情关注作文,推动作文科学命制,实现人才选拔的要求,更加有效地落实《实施意见》中对“考试内容改革”的迫切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篇8:2024年高考作文指导:最新考场作文技巧

全文共 1445 字

+ 加入清单

考场是指考试的场所,或者说实施考试的封闭空间。那又是一个展示自我的地方,小编收集了2018年最新考场作文技巧,欢迎阅读。

一、精心拟题。古人说:"题好一半文。"新闻工作者说:"标题,是新闻的眼睛。""一个好标题,可以代替一篇社论。"这都强调了标题对于文章的重要作用。因此,标题的拟定,是文章写作的重要部分之一。标题拟作通常有以下几种方法:画龙点睛法,形象化法,修辞法,借用、化用法,幽默、讽刺法,悬念法,反常法,诗化法等等。当然,拟题的方法远不止如此。好的题目,或容易吊起读者的胃口,增强阅读兴趣;或赏心悦目,充满诗意;或提示全文,浑然一体;或幽默风趣,韵味十足;或委婉含蓄,认识深刻……既然标题是文章的眼睛,那么谁能不喜欢那水汪汪的水灵灵的大眼睛呢?所以,写作时精心拟题,就会给阅卷老师留下过目不忘,一见钟情的好感,自会获得阅卷老师的青睐与好感。

二、善于选材。文章写作不外乎写什么和怎么写两个方面,而写什么永远比怎么写更为重要。这就涉及到文章的选材问题。清代著名的文章家袁枚论诗文的选材时讲过一段生动的话,他说:熊掌、豹胎,是名贵的菜肴,但如果陈腐变味,还不如吃鲜菜鲜笋;牡丹、芍药,是富丽的花卉,但如果剪撷下来,还不如欣赏生气勃勃的野草山花。文章选材,也应当避免那些陈腐老套的内容,而选取新鲜活泼、充满时代气息的题材。求新,是选材的首要标准。时代在变化,历史在发展,作为反映客观事物的文章,也应当敏感地选取新人新事,反映新面貌,新情况。茅盾先生说,"读者大众急不可耐地要求知道生活在昨天所起的变化,作家要迫切地将社会上最新发生的观念解剖给读者大众看。"我们写作文,也应当从小学会敏感地发现、选取新鲜的材料。要选取那些具有强烈的时代色彩,反映着今天社会的节奏和脉搏;具有独特的体验,给人以新的思想和启迪。需要注意的是文章写作要围绕中心来选材,鲁迅曾说"选材要严,开掘要深",选材的目的是为了把主题表现得更充分、突出。因此,必须根据主题选材。另外,还要选取自己最熟悉的并能更好把握的材料来写作,这样才能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写出富有较强表现力与感染力的文章来,以引起读者的感情共鸣,取得意想不的艺术效果。

三、巧于构思。在考试有限的时间内,要有快速构思的能力与技巧,其中最关键的是要写好开头、结尾,处理好照应。文章的开头在文章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它关联到全文的内容,直接影响着文章的表达效果。古人曾对文章开头有诸多论述,如明人谢榛说:"起句当如爆竹",也有人说,开头当如"凤头",又有人说,起句要"美丽",清代李渔则说:"开卷之初,当以奇句夺目,使之一见而惊,不敢弃去。"后人这样概括开头的要求为:一见钟情,一见如故,一箭中的。要写好文章的开头得下苦功夫。高尔基在谈到写作时说:"最难的是开始,就是第一句话,如同在音乐上一样,全曲的音调都是它给与的,平常得好久的去寻找它。"可见,要有一个好的开头,非得下苦功夫不可。结尾也是文章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尾的好坏对突出文章主题、加强它的感染力是很大的。"编筐编篓,全在收口".清人归有光说:"殊不知一篇命脉归束在此,须要言有尽而意无穷,三叹而有余者,方为妙手。"因此,写作时必须在结尾处多多用心。巧妙照应的技巧可以使文章前后笔调一致,气脉贯通,行文流畅,也是写作时需要注意的。

文章的写作是有规律可循的,是有方法可探的。如果能够有意识地去模仿练习探索研究,也能够在有限的考试时间内写出文采斐然的佳作来,你的才华才能个性灵气定会在考场作文这块试金石前光芒四射!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关于高考作文写作指导_高考作文指导1500字

全文共 1437 字

+ 加入清单

“文似看山不喜平!”喜新、厌旧、好奇是人的天性。那么,该如何让作文开头多一些悬念,让情节摇曳多姿,波澜起伏,产生摄人心魄的艺术效果,以迅速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呢?

一、剪辑一个精彩的片段

一个成功的电视电影导演,往往会把最精彩、最惊险、最刺激的片段或高潮放在开头,借此来吸引观众,增加影视剧的收视率,很多作家也是如此。我们写作文,也必须有把最精彩的内容放在开头的意识,力求让精彩的开头迅速抓住读者眼球。请看满分作文《“极地”挑战》的开头:

“快点!站好!右边第三个,手指贴紧裤缝!”“你——站出来,出来站还站不好,就给我站一个下午!听见没有?”那位教官正对着我前面的那几个男生凶巴巴地训话。再看看那几个男生,平时总是高昂着头,对女生更是凶巴巴的,而此时,全都成了绵羊。

如雷的吼声,严厉的批评,鲜明的对比,只三两句,就迅速地粘上了读者,让读者欲罢不能,只有乖乖地看下去。

二、提出一个思考的话题

这是最俗套也是最具悬念的作文开头。如果你所提的问题具有思考的价值,能够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开启读者的思维,同样能产生巨大的艺术魅力,让人欲罢不能。请看满分作文《我的季节我做主》的开头:

花季青年,能撇开家长的支配,我的季节我做主,我的地盘我做主吗?

带着这道千年的难题,我穿越时空隧道,飘飘悠悠地来到了春秋战国,我要叩问孔子,叩问屈原,看看他们如何回答这个千古难题。

文章一开始就提出了一个严肃的问题,三言两语就留下了悬念,同时,文字也给人厚重之感。

三、亮出一个重要的物件

不少文章巧妙地选择了一条贯穿全文的线索,这条线索可以是人,可以是事,也可以是物。如果在文章开头,就让这个人、事或物带着几分“神秘”或几分“怪异”闪亮登场,同样能让人心驰神往。请看满分作文《那一幕,我难以忘怀》的精彩开头:

“号外,号外,林立在汶川的妹妹来信了,里面还有一沓照片呢!”

静谧的中午就这样被打破了。宁静的嗓门天生尖锐,加上她刻意捏起了嗓子,又运足底气,就格外具有震撼力。几个小子,加上几个“野丫头”早已按捺不住,一群“疯子”冲出来就想抢信。就连几个睡觉特别香的家伙也睡眼蒙眬地喊:“什么事?什么事?这么刺激!”

你肯定也被这神秘的信拽着,急切地想知道那里面是什么了吧?伴着读者的猜想,文章就这样一路悬念地展开,紧紧地牵扯住了读者的视线。

四、创设一个典型的环境

每个故事的发生、展开都需要一个环境,假如在文章的开头,直接把故事场景精心描绘一番,或者精心营造一个或凄凉或优美或静谧的氛围,巧妙地让读者置身于这个环境之中,同样能产生巨大的吸引力。请看满分作文《那一幕,我难以忘怀》的开头:

刺骨的寒风呼呼地吹着,不时地向我袭来,偶尔还会有顽皮的小雪花落下来,就像跳舞一样。走在路上,我想,在外做生意的爸爸应该回家了吧?

“刺骨的寒风”、“顽皮的小雪花”,开头仅用两句话,就营造了一种寒冷、静谧的氛围,引人入胜。

再看满分作文《乌江水霸王情》的开头:

乌江水的澎湃涛声依旧清晰可辨,它不停地翻滚着,不停地向人们诉说着那无尽的霸王情……

项君之力拔山兮,孤水无奈草萋萋,垓下虽败威尤在,何故弃骓哭虞姬?

文章一开始就渲染出一种悲壮、凄凉的氛围,巧妙地让读者置身于遥远的古战场之中,如闻其声,如见其景。

总之,作文的开头方式有很多,如何能只一眼便牢牢地吸引住读者是重中之重。同学们应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选择适合作文体裁、结构及主旨表达的开头形式,力争在第一时间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今天就和大家就分享到这,祝愿同学们用辛勤的汗水去收获美好的未来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基础训练五作文写作指导教案

全文共 359 字

+ 加入清单

题目:我家的一个星期天

一、教学目的、要求:

1.作文前列出提纲。

2.按一定顺序叙述。

3.把主要事情写具体些。

二、教学时间:2课时

三、教学准备:教学小黑板

四、教学过程:

㈠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星期天你们家是怎样度过的?哪一个星期天你过得最愉快、最有意义?说给大家听听。

指导作文提纲。

1.这次作文的题目可以怎么定?(学生发言)

可以用“我家的一个星期天”,也可以自己另外定题目,强调题目一定要紧扣文章内容来定。

2.选好写哪一个星期天以后,再想一想用什么题目,表达什么中心思想,材料怎样安排,然后列一个作文提纲。

㈢学生各自列作文提纲,教师指导。

㈣请几个学生读自己列的提纲,教师酌情评议指导。

㈤提出具体作文要求。

1.写作时要按提纲来写,做到有顺序。

2.把主要的事重点写。

3.做到有中心,有条理,语句通顺。

㈥学生写作,教师巡视指导。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高考作文指导:六个写景技巧

全文共 411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写景作文有什么技巧呢?今天小编来个大家分享六个写景技巧,一起来看看吧!

1、写景要按方位顺序,由近及远,由远及近,由上而下,由下而上,由里到外,由外到里,或由中间到四周等等有次序地描写,要主次分明,详略得当。

2、可以按景物的类别来写,如山、水、花、鸟;瀑、石、峰、洞;亭、台、楼阁等。要写出景物的光、色、味;既要写它的静态,也要写它的动态,还可以写出它的环境气氛。

3、要仔细观察,抓住在不同季节里景物的不同特点进行描写,不要硬编乱造,凭自己的想象来写。

4、写景中也可以具体地写些人和事,若让人、景、事三者交融一体来写,可以使作文更为感人。

5、写景物时不要忘掉自己与景物之间的关系,要有意识地把自己的感情、感受写进去,这样使人读了会产生一种身临其境之感。叶圣陶老爷爷写的《记金华的双龙洞》不是具有这样的特点吗?

6、适当地、正确地引用前人描写景物的诗词歌赋,也可以为作文增色。这就需要你平时多加阅读和积累,别等用时再去找。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浅谈高考作文写作指导_高考作文指导600字

全文共 525 字

+ 加入清单

语言通顺的基本要求:主要是指写作语言的规范、准确、连贯和得体。

1、言规范。在写作中,要符合语言规范的要求要注意三个方面:一是用词要体会词义的轻重、词语适用范围的大小、词语的感情色彩,不能随自己心意生造词语;二是句子不能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和误用关联词语等毛病;三是除了在记叙性文章中为了描写风土人情的需要可以适当使用方言、俚语外,一般不使用方言俚语。

2、语言准确

要符合语言准确的要求就要注意有些问题有些看法要表达得十分准确才行。“我认为”“大家都这样看”“一部分或者说是一小部分人的不良行为”“从全局看是好的”“这只是一个人或少部分人的看法”“不是有不少人这样去干吗?”“我愿意这样”等等,是全称还是特称,一定要搞清楚,千万不要以偏概全,以个别人的不良行为加到全体人员身上。有些说法还需要婉转。如:“发牢骚,是人们将内心积压的意见、见解、看法说出来,虽然有时态度或形式有些不太合适,但终究是一些真实的意见,当然里面不免有些偏激的成分,但是我们干部一定要认真地对待啊!”这段文字,考生掌握的分寸就比较好,“有些不太合适”,“里面不免有些偏激的成分”,两个“有些”马上界定了牢骚的特点,使人们更清楚地认识到了“牢骚”的弊端。这正是语言“准确”的集中体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2024高考作文指导:高考作文“5段”

全文共 486 字

+ 加入清单

第1段150字左右:写出中心论点,首选单句形式,且是判断句或肯定句。绝对不用复句(复句容易走题,影响得分),点出写作的由头,作文题中含有的提示性文字材料,一定要有所涉及。

第2段200字左右:段首讲述分论点一,如第一节的内容是几个分论点的简单组合,则“分论点一”适宜放在段尾。这样和分论点二、分论点三的位置区别开来,使行文有变化。“分论点一”论证不许举例,采用纯分析的说理论据展开。

第3段200字左右:段首讲述分论点二,采用举例论证,首选作文题提示中的例子来分析论证,同时也可辅助一个自己举的例子,自己举的例子要比前例文字少。如没有作文题提示中的例子,则自己举个典型的例子来分析论证,同样要求叙写例子的文字一定要比分析论证的文字少。否则对文体特征会产生重创,影响得分。

第4段200字左右:段首讲述分论点三。采用联系实际举例。这是写作本文的时代意义所在。联系的实际可以是学习、生活、社会任何一个方面,目的是或提高思想认识,或明确是非正邪,或提出解决的方法途径,或揭示某种疑难迷惑,总之要给人以启发。

第5段150字左右:要再现中心论点,扣住中心论点写出作用、意义、号召、展望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高考作文写作指导一、二_高考作文指导500字

全文共 467 字

+ 加入清单

一、借评议引出观点对和文章主题相关的一些事情、现象或哲语等,作一番独到的评析,从而自然地引出自己的观点,也是成功开头的一大特色。如:

记得有一位美国女作家曾说过,沟通的最高境界就是静静地聆听。的确,聆听所表现出的正是一种宽容、谦逊的人格,也展示了对他人的尊重。(江西考生《学会聆听》)

人之一世,殊为不易。在看似平坦的人生旅途中充满了种种荆棘,往往使人痛不欲生。痛苦之于人,犹狂风之于陋屋,巨浪之于孤舟,水舌之于心脏。百世沧桑,不知有多少心胸狭隘之人因受挫折放大痛苦而一蹶不振;人世千年,更不知有多少意志薄弱之人因受挫放大痛苦而志气消沉;万古旷世,又不知有多少内心懦弱的人因受挫放大痛苦而葬身于万劫不复的深渊……面对挫折,我们不应放大痛苦,而应直面人生,缩小痛苦,直至成功的一天。(四川考生《遭遇挫折,笑对痛苦》)

二、借美国女作家的话点出“聆听是沟通的最高境界”,从而自然引出作者的观点:听取他人的意见很重要;先用形象的比喻铺陈痛苦对人的打击,再借评议对待挫折的不当态度引起的不良后果,水到渠成地亮出作者关于对待挫折所持的态度,自然贴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高考指导:高考作文要学会设置悬念

全文共 2018 字

+ 加入清单

悬念,在古典小说里称为扣子或关子,即设置疑团,不做解答,以唤起读者穷根究底的欲望和急切期待的心理,借以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悬念法一般运用于叙事性作品中,通常在叙事过程中有意结下一个扣子,以引起读者对事件的发展和人物命运的急切关心。这种写法容易引人入胜,形成波澜。悬念的设置一般要有三个环节:第一是提出悬而未决的问题,设置谜面,把读者置于悬念之中;第二是利用悬而有念的心理因素,使读者产生急切求解的心理;第三是拨开密布在读者心头的疑云,即解决矛盾,揭示谜底,让读者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和艺术上的享受。

设置悬念的方法很多,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一、标题法

就是利用标题设置疑问,制造悬念。例如《谁是最可爱的人》、《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这件事是谁干的》、《妈妈称职不称职》,看了这样的标题,读者就会急切地往下阅读。

二、倒叙法

即把事情的结果或情节中最精彩的部分特意提到文章的开头,使读者产生一种追根溯源的欲望,然后再叙述事件的来龙去脉。采用倒叙的方法,能增强文章的生动性,使文章产生悬念,更能引人入胜,同时也可以避免叙述的平板和结构的单调。如《背影》一文,读了开篇,我们不禁要问:父亲肯定有许多方面令作者不能忘怀,为何单单不忘父亲的背影呢?这就给读者造成悬念,吸引读者到文中去找答案。再如《杨修之死》,作者先写杨修猜解鸡肋令,曹操以乱我军心将之斩首,思贤若渴的曹操仅因这一事就会将聪颖过人的杨修处死吗?还有何因?为解这一悬念,文章接着叙述了杨修平时的为人以及他惹来杀身之祸的原因。采用倒叙应从内容和形式的需要出发,千万不可为倒叙而倒叙,当倒叙的部分叙述完毕回到顺叙时要交代清楚,要有过渡句或过渡段衔接,否则,会使文章头绪不清,脉络不明,影响内容的表达。

三、插叙法

即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内容,然后在适当的时机再接上原来的情节,如鲁迅的《故乡》,当写到我回故乡准备拜访亲戚本家时,情节突然中断,插入一大段回忆少年闰土的文字,制造了悬念:我拜望亲戚本家了吗?闰土为什么很想见我一回面?读完插叙的内容以后,我们不禁又要问:我心目中的少年英雄闰土现在怎样了?我们见了面,闰土还会口若悬河,无话不谈吗?悬念一个接一个,一环扣一环,这样一方面可以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另一方面可以使文势曲折变化,跌宕起伏,读来趣味横生。

四、误会法

利用误会设置悬念,使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读来妙趣横生。如《山中访友》,标题就能让人产生误会。看过文章的标题,读者一定以为作者要到山中访问自己的好朋友。然而读罢全文,读者方才明白,原来这个友指的不是人,而是山中的古桥、树林、山泉、溪流、白云、瀑布和悬崖等,这里作者是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它们当做自己的朋友了。

五、欲扬先抑法

词典对欲扬先抑的解释是:要发扬、放开,先控制、压抑。扬和抑,都是一种强调手段,指作者本来要大力赞扬的对象,在文章开始的时候却贬抑他,等到时机成熟的时候再颂扬他。运用此法,能使情节多变,形成波澜,制造悬念,给读者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战国策》中有一个冯谖客孟尝君的故事,文章开头先把冯谖贬抑到最低处:他既无爱好,又无能耐,还爱发牢骚,可以说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读到这里,读者不禁要问:这样一个一无是处的人,孟尝君为什么还要礼遇他呢?不料接下来作者却笔锋一转,写他如何为孟尝君经营三窟,写出了他非凡的才能。原来作者是想利用开头的抑衬托后面的扬。这类例子在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品中并不少见。

六、设问法

就是运用设问制造悬念。如《羚羊木雕》一文的开头这样写道:那只羚羊哪儿去啦?妈妈突然问我。开头用妈妈的一句问话造成悬念:什么羚羊?妈妈问这干什么?这样,一下抓住读者,引出了故事,以下按事件发展变化的先后顺序交代了羚羊木雕的来龙去脉。这种写法,要比直接陈述事件的经过更让人感觉兴味无穷。

七、描写法

就是通过人物的外貌和神情描写造成悬念。如《最后一课》,设置悬念开头,对韩麦尔先生的外貌描写:我们的老师今天穿上了他那件挺漂亮的绿色礼服,打着皱边的领结,戴着那顶绣边的小黑丝帽。还有对镇上其他人的描写:后边几排一向空着的板凳上坐着好些镇上的人,他们也跟我们一样严肃。其中有郝叟老头儿,戴着他那顶三角帽,有从前的镇长,从前的邮递员,还有些旁的人,个个看来都很忧愁。韩麦尔先生穿着只有在督学来视察或发奖的日子才穿的漂亮礼服,镇上的人们个个都显得严肃、忧愁,这种外貌和神情描写,渲染了一种严肃的气氛,预示着将有不同寻常的事情发生。究竟是什么事?为解开这个悬念,读者就会带着一种探寻的心理,饶有兴致地读下去。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设置悬念要注意两点:第一,设置悬念贵在巧,巧于藏而不露,即设悬要根据情节的发展和全文的结构要求而定,如果脱离了这些而设悬,就会显得虚假,不可信,也就失去了设悬的作用。第二,设悬要早,解悬要迟。设悬早,抓住读者就早;解悬迟,就可以从容地表现人物,叙述事件。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高考作文写作指导_高考作文指导3200字

全文共 3033 字

+ 加入清单

作文,在高考语文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要在有限的时间、紧张的环境下写出一篇让阅卷老师喜欢的文章不仅需要好的写作能力还需要掌握一定的应试技巧。每当我们拿到作为题目时,大部分同学都会有一种感觉:没的写,不知从何下手。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在于阅读量少,头脑中没有可用的素材,很难找到可用材料,因此,就会造成看到题目时出现“大脑空白”的情况。下面笔者就针对同学们在写作文中经常遇到的“没的写,不知如何下手”的问题进行下写作策略分享,希望对学子们有所帮助,并有效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一、多读多记名人名言,从中找到作文论点

名人名言、俗语等都是知识的高度总结与概括,往往是用很简单的字词、语句涵盖了大道理,其实这些就是写作文尤其是写议论文中的论点,如果能将这些内容合理地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那么就将会为作文增添不少色彩,同时,不会造成偏题的现象,并突出自己的写作主题,让考试官最快地发现作者的观点。因此,在日常的学习中,同学们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去多读名人名言或者背些相关语句,不仅可以在作文写作中增添有力亮点,还可以提高个人的文化修养。在这里,需要提醒同学们的是,写出的名人名言、俗语要进行解释说明,对引用的观点加以合理阐述。

名人名言分类例举

①勤奋类

·精选列举,学问勤中得,萤窗万卷书。三冬今足用,谁笑腹空虚?─辛弃疾·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在所有的过错中,我们最易于原谅的就是懒散。─拉罗什富科

②财富类

·把金钱奉为神明,它就会像魔鬼一样降祸于你。--菲尔丁

·没有钱是悲哀的事。但是金钱过剩则倍过悲哀。--托尔斯泰

·金钱和时间是人生两种最沉重的负担,最不快乐的就是那些拥有这两种东西太多,却不知怎样使用的人。--约翰生

③励志类

·人生应该如蜡烛一样,从顶燃到底,一直都是光明的。--萧楚女

·人生的价值,即以其人对于当代所做的工作为尺度。--徐玮

·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吴玉章

④时间类

·尊重生命、尊重他人也尊重自己的生命,是生命进程中的伴随物,也是心理健康的一个条件。---弗洛姆

·人生有两出悲剧:一是万念俱灰,另一是踌躇满志。-肖伯纳

·懂得生命真谛的人,可以使短促的生命延长。---西塞罗

⑤诚信类

·欺人只能一时,而诚信才是长久之策————约翰·雷

·当信用消失的时候,肉体就没有生命————大仲马

·人类最不道德订户,是不诚实与懦弱————高尔基

⑥集体类

·任何一种不为集体利益打算的行为,都是自杀的行为,它对社会有害。--马卡连柯

·正如树枝和树干连接在一起那样,脱离树干的树枝很快就会枯死。--奥涅格

·一堆沙子是松散的,可是它和水泥、石子、水混合后,比花岗岩还坚韧。--王杰

⑦劳动类

·我们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都是由劳动、由人的聪明的手创造出来的。--高尔基

·我觉得人生求乐的方法,最好莫过于尊重劳动。一切乐境,都可由劳动得来,一切苦境,都可由劳动解脱。--李大钊

·在人的生活中最主要的是劳动训练。没有劳动就不可能有正常的人的生活。--卢梭

⑧工作类

伟大的事业是根源于坚韧不断的工作,以全副精神去从事,不避艰苦。------罗素

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者的一切,只有健康的心灵才有健康的行为。------乌申斯基

果实的事业是尊贵的,花的事业是甜美的,但还是让我在默默献身的阴影里做叶的事业吧。------泰戈

⑨学习类

·培育能力的事必须继续不断地去做,又必须随时改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才会成功。——叶圣陶

·青春是有限的,智慧是无穷的,趁短暂的青春,去学习无穷的智慧。——高尔基

·我们的事业就是学习再学习,努力积累更多的知识,因为有了知识,社会就会有长足的进步,人类的未来幸福就在于此。——契诃夫

⑩幸福类

一无所有的人是有福的,因为他们将获得一切!--罗曼。罗兰

人生并非游戏,因此,我们并没有权利只凭自己的意愿放弃它。--列夫。托尔斯泰

严肃的人的幸福,并不在于风流、娱乐与欢笑这种种轻佻的伴侣,而在于坚忍与刚毅。--西塞罗

二、多读经典寓言、名人故事,在作文中引经据典

前面的名人名言为作文写作中增添论点,那么经典寓言、名人故事就是作文写作中的最佳论据了。为了证明论点,就必须找到最有力的论据对论点加以阐述和说明,从而为文章增添色彩与可信度,因此,在作文中引经据典,去挖掘名人、专家等有影响力人物的成长故事,就将会让作文非常具有吸引力,增加文章整体的可读性。

故事精选例举

1、孙中山: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40年如一日,为中国的独立富强而耗尽了毕生的精力。他自己别无家产,仅有书籍、衣服、一所华侨捐献给他的小住宅。他革命一生的原动力是什么?就是“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的崇高信仰。

素材分析:孙中山执着无悔于革命,在于他有崇高的信仰,即“人群之需要”。信仰如山,仰之弥高。因此可写话题可参考:“成功与信仰”、“成功的动力”、“可贵的信仰”等等。

2、牛顿在花园里散步,突然,一个熟透了苹果从树上掉下来,正好打在他头上。这件很平常的事引起了牛顿深深的思考。他想:苹果离开树枝,为什么一定要向地下掉呢?为什么不飞向天空和别的方向呢?因此,他推想地心有一种吸引力,又推想这种吸引力对任何物质都存在。他通过研究,提出了计算引力大小的公式。就这样,牛顿由掉苹果而发现了震惊世界的“万有引力定律”,对科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素材分析:思考,是通往成功的前提与首要条件,牛顿正是有了对苹果落地深深的思考,才发现了震惊世界的“万有引力定律”。因此可写话题可参考:“思考的力量”、“成功的条件”、“创造性思考的奇迹”等等,

3、居里夫人曾获得过许多令世人羡慕不已的荣誉,但她却从不因此而陶醉。居里夫人的一位朋友曾应邀到她家里做客,走进屋里竟看见她的小女儿正在玩弄英国皇家协会刚刚授予她的一枚金质奖章,不禁大吃一惊,马上对居里夫人说:“现在能够得到一枚英国皇家协会的金质奖章,是极高也是非常难得的荣誉,你怎么能给孩子玩呢?”居里夫人笑了笑说:“我就想让孩子们从小知道,荣誉就像玩具,只能玩玩而已,决不能永远守着它,否则就会一事无成。”守着成绩,会使自己一事无成,能看到这一点实在是很重要。

素材分析:“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不把眼前的名利看得轻淡就不会有明确的志向,不能平静安详全神贯注的学习,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目标。因此可写话题可参考:“追求与目标”、“人生的境界”等等。

4、《林则徐对联立志》,这个故事讲的是清代着名的民族英雄林则。林则徐小时候就天资聪慧,两次机会下,作了两幅对联,这两幅对联表达了林则徐的远大志向,不仅敢于立志,而且读书刻苦,长大后成就了一番大事业,受到了后世的敬仰。《文天祥少年正气》,南宋末年着名的民族英雄文天祥少年时生活困苦,在好心人的帮助下才有机会读书,一次,文天祥被有钱的同学误会是小偷,他据理力争,不许别人践踏自己的尊严,终于证明了自己的清白,而且通过这件事,更加树立了文天祥金榜题名的志向。

以上两点同学们要学会灵活运用,一定要在理解题目的基础上加以说明,否则就会适得其反。

同时,现在的中、高考作文也越来越多的关注于身边的故事,因此,同学们也要养成每天看新闻的习惯,至少让自己的脑海里有对相关事情的了解,这样在考试时也不会造成对问题的盲从。为自己的写作提供素材需要长期的积累,如果能够坚持下去,同学们便会在考试中真正地做到“下笔如有神”。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往年高考作文指导

全文共 854 字

+ 加入清单

窗外小雨淅淅沥沥地下着,远远望去一片灰蒙蒙的天空像笼上了一层淡淡的轻烟,桌上,几本零乱的书,右手旋转着一支圆珠笔,伴着一个孤单的身影。夜,寂寞如斯,灯,孤单如我。

日子一天天的过去,这种孤灯只影串成的生活已有许多年了,虽然,对于这种生活也感到习以为常,但我所追逐的梦幻依然如夸父寻找的太阳一样,还在遥远的地平线之外。当往事慢慢被岁月的尘埃抹去时,当青春只是在无聊与空虚中消耗时,我才发现“成人教育”并不是我最终的目标。扬一叶轻舟,穿过万重山,驾一匹神骏,纵横驰骋,为我的灵魂提供平静与清凉,使它有所寄托,过去也许是太过于看重一时的成败得失,使学业无所长进。而今,高考临近,常在有雨无雨的夜晚,静静地打开心窗……

春天,万物初露端倪,在艳阳下熠熠生光,心灵更是澄澈空明,骤然体会到生命是需经过不安,经过躁动,以至迷惑,才能走向宁静,归于平和。夏日,烈阳的焦灼难免伤及到春天的孩子,但仁慈的上帝似乎并没有抛弃这些勃发生长的生灵,而是带来阵阵细雨,告诉它们生命的价值在于奉献。秋兮,西北风吹拂着苍寂的大地,路人没有回首,那收割后的稻田,默默地散发泥土的气息。冬至,万物都静了下来,只有岁月收藏着来年的种子,展望。

禅悟生命,生命的意义其实只在与过程,而不是结果,因为生命的所有结果都是一样。

人生于世,有许多割舍不下的东西,诸如金钱、权力、地位和优厚的待遇、安逸的生活,但天道吝啬,好事不会让一个人占齐全,就像维纳斯留下美丽的遗憾。有无相生祸福相依,鱼与熊掌难以兼得,所以生活的智者知道“两弊相衡取其轻,两利相权取其重”。一只倒霉的狐狸被捕兽夹套住了,它毫不犹豫的咬断小腿而逃命。事实上很多时候我们都不会放弃生命的小腿,连一些附丽、欲念和虚荣都舍不得,选择放弃需要的不仅是勇气,更多的是对人生的透彻和一种超然的境界。我们也不要去想学业的不理想,前景的不乐观,贪图享受和功成名就重来都是一对冤家,必须放弃一个!

人的一生想得到的东西太多,但无法拥有时,我们必须学会放弃,这不仅是生命的抉择,更是人生的一种成熟,一种生命的智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2024年高考写作指导:如何写好考场作文

全文共 2661 字

+ 加入清单

考场作文与平时作文是有本质区别的,是学生在两种情境下进行的习作检测或训练,考场作文要求同学们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既然这样,同学们在写考场作文时就要讲究点技巧了。

写好考场作文,可遵循以下几种途径:

一、审清题目写考场作文,只有审清题目,写出的作文才会合乎要求。

审题时一定要抓住题目中的关键词语,并进一步展开合理的联想,才能真正把握题目的实质。

如黑龙江省小学生作文质量测试题目一:“选择2002年10月1日以来的某一天,写一篇日记,记叙那一天的主要事情和自己的感受,文题自拟。”读罢此题,同学们不难看出:要求以日记体的形式记一天的事。但并不是做到这一点就算成功地完成此次作文,还要注意时间的限制(2002年10月1日以来),即不可以写2002年10月1日以前的事。另外,要选择主要事情去写,不能把一天中经历的事像记流水帐似的全都记录下来,要有所选择,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造成主次不分的毛病。此外,还要写出自己的感受,既然要求写自己一天当中经历的事,感受必须有身临其境之感,不要虚构浮夸。这样,写出的文章才会切题、具体。

二、弄清作文的“附加条件”作文的“附加条件”好似陪衬鲜花的绿叶,“附加条件”理解不透彻,文章写得再好,也会让人觉得这篇文章好像缺了点什么。写人记事文章的“附加条件”要如实地体现。而完成续写、扩写、改写、编故事等题材的文章,就需要作者展开合理的想象,把故事的情节写完整、具体。这样,才会使所写的文章生动、有趣,吸引读者。

如黑龙江省小学生作文质量测试题二:“任选两、三种动物,编写一个故事,写清它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有什么结果。”同学们要在审清题意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把故事编好,编完整。

但必须要展开合理的想象才能做到这一点,可按如下步骤完成:①展开想象的翅膀,确定故事的中心生活中,我们熟悉的动物一定很多,但要好好想一想,选哪些有代表性的动物作为写作素材,才能使它们之间发生的故事更有趣、吸引人。编写一篇童话,写一个故事,和写其他的文章一样,都离不开一个中心,这个中心就是你所要表达的一种观点和思想。②运用拟人的手法,使故事生动、合理。为了使所写的童话更具体、有条理,还要围绕已确定的中心去展开动物的思维、语言、行为和活动。也就是把每个动物的活动情况有机地结合起来,恰当地运用好拟人手法,赋予动物人格化,把它们之间发生的故事策划得更周密、细致,但不能胡编乱造,编写童话要合乎逻辑、合情合理。编写动物童话,必须体现动物本身的真实性,这样才能让读者感到真实、亲切。

三、修改尽管考场作文时间有限,但成文后,也要反复地多读几遍,检查是否有用得不合理的字词,修改不通顺的语句及用得不恰当的标点符号。总之,考场作文是对同学们平时作文水平的检验,要想把考场作文写得出色些,仅做到这些还远远不够,同学们还应该去探索、积累更多、更广的途径。

[学生例文1]

多危险啊

第二节下课后,我一溜烟地跑出了教学楼,在操场上玩了一会儿篮球,觉得不够刺激,就拉着李仲达乐呵呵地来到操场的一角玩起单杠来。(简明扼要写清事情起因)我第一次玩儿单杠,开始不知道怎么玩,只好双手抓住单杠来回地荡来荡去,偶尔蹿上去,双手握杠来一个360度大转弯,只感觉天旋地转,忽地一下子就下来了。渐渐地,我摸着了一些门道,玩得轻松自如了。(对初次玩单杠动作及感受的描写很真实,叙述十分简略。)后来,我胆子越来越大,便爬上了最高的,可是上不去。我让李仲达推我一把,纵身一跳爬上去了,开始有些紧张,只敢在上面垂着两条腿坐着,不敢做任何动作。慢慢地,我又敢像在低杠上面一样做各种动作了,不时还来一个“双钩倒立”。这下可惨了,由于下垂时速度过快,一失手,我竟然从单杠上面掉了下来,摔得我鼻青脸肿,老师急忙派同学把我送到家,我一照镜子简直要吓傻了,眼睛肿得都快睁不开了。(对小作者胆量发生变化的描写十分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最好补充出在高杠上都做了哪些动作,相对于上一段内容来说要详细些。)

爸爸见了我都快吓呆了,急忙带我去医院检查,还好,只不过是皮外伤,可是鼻子、眼圈周围已经肿得老高了。哎,都是自己装胆大惹的祸,从此以后,我再也不敢做危险游戏了……(结尾深刻地写出了自己的认识。)

[点评]:小作者能够在审清题目要求的前提下,从自己身边选取典型材料来写这则日记,虽然没有写惊天动地的大事,但是却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做事不要莽撞,否则会发生意外,使自己后悔莫及!文中对小作者胆大、好动的描写非常符合儿童的特点,在低杠上玩得轻松自如,促使自己好奇地玩起高杠,而且在材料的安排上体现了详略得当,主次分明。结尾点明文章的中心,引人回味!

[学生例文2]

娃娃鱼搬家

一天,娃娃鱼在家里正玩得高兴,忽然听见有人敲门,开门一看,原来是小金鱼来作客。(开门见山,引出故事主人公。)小金鱼玩了一会儿,觉得很冷。小金鱼对娃娃鱼说:“你的家里怎么这么冷呀?”娃娃鱼叹口气说:“这里常年刮冷风,没有办法。”小金鱼说:“我知道有一个地方很暖和,而且风景也很美。”娃娃鱼说:“小金鱼你能帮我找到那个地方吗?”金鱼说:“我们是好朋友,我带你去吧。”“谢谢你!那我们快走吧!”(点明故事的起因,运用对话描写展开。)

小金鱼和娃娃鱼游了好一会儿,娃娃鱼突然觉得水暖乎乎的、清清的,浑身感觉很舒服。娃娃鱼把头伸出水面,东看看,西看看,岸上有许多绿绿的树,红红的花,远处还有高高的山。蓝蓝的天上飘着几朵白云。啊,真美呀!娃娃鱼对小金鱼说:“这里这么美,我一定要把家搬到这里来住。”(自然过渡,引起下文。)

娃娃鱼回到家,想到搬家要用车,他把自己小时候玩的三轮车拉了出来,把牙具和小床都塞在了小三轮车上,又把自己的许多玩具也放到包里,挂在脖子上。娃娃鱼看看没什么可再搬的。就锁上门,拉起三轮车奔向新家。小金鱼在后面帮忙推车。到了新家,娃娃鱼摆好了东西后,美美地睡了一觉。(紧扣文题,运用拟人的写法,写出搬家的情景,最好再写细致些。)第二天,娃娃鱼又结识了许多新朋友。它们天天在水里快活地游来游去,再也不觉得冷了……(结尾含蓄,给读者留有思考的余地。)

[点评]:既然是编故事,就要把握住几个关键的要素:事情发生的起因、经过、结果。在习作时要清楚地体现,保证故事的完整性,本文的小作者这一点做得恰到好处。先确定好写作对象(小金鱼、娃娃鱼),然后结合生活实际展开丰富的想象,运用合理的表现方法,如比喻、拟人等把娃娃鱼搬家的起因、经过交代得一清二楚,让人读了一目了然,让人体会到故事编得生动有趣。结尾留有余地,令人回味无穷!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精选往年高考作文指导

全文共 697 字

+ 加入清单

瞻前顾后的人做事周密,谨小慎微的人做事妥帖,然而,在风险面前,瞻前顾后便成为懦弱胆怯,如此,怎能完成艰险大事呢?

无人敢切的钻石,最终竟是由年轻的人顺利切割,获得了更胜从前的价值。老人的一言道出了真谛,不想价值,手就不抖了。年轻人或许没有足够的切割技术、经验,但他的心里仅有切钻石这件事,无暇它顾,只知勇敢一刀切下,如此简单想着一件事,不顾虑其它,怎能不成功?

简单想,勇敢做,心无杂念,才能满怀勇气,不畏风险,顺利完成自己的事业。

简单想,勇敢做,他成了世界首富,成为世人心中的传奇。他有着优越的条件,聪慧的大脑,上著名大,过着令人羡慕的生活。然而,他却因对软件的喜爱而放弃学业自己创业。鲜有人理解他的想法,也无人明白他的勇气从何而来。他仅仅是想着自己的事,不顾日后的风险、艰辛,勇敢走在自己心中向往的道路上,不怕未来成功与否,只在意做好当下。比尔盖茨没有让自己的勇气白白付出,他简单做着自己的事,终于完成,他成为世界首富,有了自己的公司,受到众人赞赏,他的简单与勇敢让他获得今天的成功与辉煌。

简单想,勇敢做,他成了中国的音乐教父,完成了自己的梦想。他原本有着稳定工作,平稳生活,可他放不下对音乐的迷恋,始终爱着摇滚音乐,为了这简单想法,崔健没有顾忌放弃工作后的度日艰辛,怀着一腔孤勇,开始自己的音乐梦。他的简单想勇敢做同样没有让他失望,他的梦想得以实现,勇气没白费,如今,他是教父级的人物,获得了自己的成功。

简单想,勇敢做,短短六个字,又有几个人真正做到。没有杂念牵绊,只是认真完成自己心中所想,不怕失败后的艰难困苦,更不怕途中的艰辛,勇敢地去做,直到收获成功。

简单想,勇敢做,我们都能获得成功。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2024年高考作文指导:议论文

全文共 2997 字

+ 加入清单

议论文又叫说理文,它是一种剖析事物、论述事理、发表意见、提出主张的文体。小编收集了2017年议论文写作指导,欢迎阅读。

议论文的三要素

(一)论点

古人云:“文以意为先,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无论写什么文章都必须立论。立论就是针对客观事物或问题,直接提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阐明其理由,表明自己的态度。

举例:1、如针对和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商谈香港回归问题,有人提出香港可以暂时不驻军,邓小平则掷地有声说: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商量的问题!

2、“五四青年节”,各地都在举行庆祝活动,各级党委、政府部门主要领导悉数参加会议,足见领导对青年的重视。有媒体用这样观点做题目:关注青年就是关注祖国的未来。

(二)论据

论据,是支撑论点的材料,是作者用来证明论点的理由和根据。通俗说,就是文章中“摆事实、讲道理”,所以,论据主要有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事实论据包括代表性事例(名人故事等),确凿的数据,可靠的史实等;理论论据主要是指文中使用的名言警句、谚语格言以及作者的说理分析等。

论据使用注意事项:

1、论据必须为论点服务,即观点和材料要统一,能证明论点。

2、论据要典型,不能用诸如“我同学就是一个这样的人”,同时论据更要丰富(多积累、勤积累才能做到)

3、论据要新颖。新颖方能吸引人。选择新鲜的别人尚未用过的论据是金子,别人已用的论据你能变换角度用是银子,别人经常用的而你又照搬照用的是石子。记住:写作文时,如果你能一下子想到的事例,别人也会一下子想到,所以就注定你的论据不够新颖了。

4、论据丰富时,事例排列的顺序应当这样:古今中外。

(三)论证

论证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是论点和论据之间的逻辑关系纽带。论点是解决“需要证明什么”,论据是解决“用什么来证明”,论证是解决“怎样证明”。

中学阶段常用的论证方法有:引用(引言)论证、事例(名人、时代人物)论证、正反对比论证、类比论证、因果论证以及比喻论证。举例:

一、揭示实质法

这种方法,就是在列举出属性相同相关的几个事例之后,对其进行归纳升华,点明论据所包含的道理,揭示出论据与论点之间的逻辑联系,回扣深化论点。如:

史学家司马光写《资治通鉴》花了19年;相声艺术宗师侯宝林为学谐语手抄一部10多万字的《谐浪》;俄国大作家托尔斯泰写《战争与和平》花了27年;德国著名医生欧立稀连续试验914次,终于研制成治疗人体内锤虫和抗螺旋体病菌的新药——新坤凡纳明。这些事例充分证明了古今中外无数有成就的人之所以取得事业的成功,秘诀就在于他们有恒心和毅力。(考场优秀作文《恒心和毅力是成功之本》)

这段文字中,作者在列举古今中外成功者的四个事例之后,点明了其中包含的道理,从而使中心论点“恒心和毅力是成功之本”得到了有力的论证。论据与论点联系紧密。

二、正反对比法

这种方法,就是列举正反两种事例形成对照,然后加以分析,论证观点。如:

黑格尔曾经自夸德国人天生就是哲学家。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天生严谨自律的民族,却在一个狂人的引诱下,使世界陷入了战争的深渊。60年前的那幕惨剧:生灵涂炭、妻离子散、血流成河……生者在对往者的审视中找到了道德的标杆,也找到了纪念的理由。德国人用尽一切方法阻止时间淡褪那血色、稀薄那呼声:修建集中营纪念馆,全力处理战后的善后问题,还有那德国总理在犹太人纪念碑前的惊世一跪!德国人在60年里不断地反思,不停地纪念,终于完成了灵魂的自我救赎。德意志民族向世界展示了理性的力量,也赢得了世人的尊敬!

但纪念一旦脱离理性的制约,就会变成不可控制的魔鬼。日本在60年前那幕惨剧中同样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作为亚洲地区的主要刽子手,日本犯下的罪行罄竹难书。往者已矣,大和民族的纪念却是如此这般:右翼势力大肆鼓吹“中国威胁论”,还妄图为二战罪行翻案;不顾史实修订历史教科书,文过饰非,美化侵略罪行;更有首相一年一度的靖国神社“拜鬼”……日本这种偏离理性范畴的“纪念”活动,自然得到各国人民的一致谴责。有句话说得好:“跪着的德国人比站着的日本人更高大!”可见理性的纪念才是正确的纪念,理性让纪念闪耀出人性的光辉。(考场优秀作文《让纪念闪耀理性光芒》)

以上两个论据,一正一反,对照鲜明,有力地论证了“理性的纪念才是正确的纪念,理性让纪念闪耀出人性的光辉”这一中心论点。

三、反向假设法

这种方法,就是列举事实论据后,从正面或反面假设分析,从而揭示论据和论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如:

学习借鉴会助你成功,但一味模仿则必将导致失败。

赵人邯郸觉得楚人走路好看,便盲目模仿,落得最后忘记了自己的步伐只得爬回赵国的下场。东施羡慕西施的美丽,觉得她一肌一容,尽态极妍,便学习她的姿态,照搬她的动作,可她终究不是西施,在别人看来她不但不美丽,反而成为做作的典范。真是偷鸡不成反蚀米,她的一腔苦水只能硬生生地吞进肚里。

倘使邯郸能在学步之时,融自己的步伐特点,在借鉴的同时取长补短走出自己的一步,形成独特的步伐特点,可能他就不至于爬回赵国了,说不定还会走出他人推崇的步伐;假若东施能充分认识自身的特点,发挥自身优势而不是盲目模仿,或许也会成为一种新形式的“美”的代表,使欣赏她的人在她的石榴裙下拜倒。(考场优秀作文《走出属于自己的一步》)

上面文字所举的是两个反面论据,接着用“倘使……会……”“假若……会……”两个复句从正面假设分析,从而很好地论证了“走出属于自己的一步,才会彰显个性,取得成功”这一中心论点。

四、正面推理法

这种方法,就是通过对所举事例的正面剖析,以小见大,从而推论出其具有的普遍意义,强化论点。如:

史载:晋平公让大夫祁黄羊推荐南阳县县令,祁黄羊毫不迟疑地推荐解狐。晋平公惊讶地反问道:“解狐不是你的仇敌吗?”祁黄羊笑了笑说:“您让我推荐的是县令,并没有问谁是我的仇敌呀!”果然,解狐很有才干,成为百姓拥护的好县令。又一次,晋平公让祁黄羊推荐一位法官,祁黄羊推荐了祁午,晋平公听后又很震惊,说:“祁午不是你的儿子吗?你推荐他不怕别人说闲话吗?”祁黄羊认真地回答说:“我是把最能胜任的人推荐给您,并没有考虑他是谁的儿子。”事实上,祁午正如他父亲所言,办案精细果断,政绩显著。孔子闻此曾赞叹道:“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是啊,祁黄羊两次推荐人,虽然都直涉感情,但他的认知、判断却完全不受感情的左右。可见,认知之“理”是“情”外之物,它因人而异,并非总受“情”的束缚。(考场优秀作文《怎一个“情”字了得》)

这段文字通过对祁黄羊推荐人才事例的剖析,从正面推论出了“感情左右理性并不能一概而论,应因人而异”的道理。

五、引申类比法

这种方法,就是把所列举的事例加以引申或类比,联系实际,从而突出其观点的现实意义。如:

英国数学家多番维尔倾注了30多年的精力,把圆周率值推算到小数点后800多位。可是后人发现,他在第300多位时就出了错误,也就是说,他后面二十几年的努力都是白费。科学是容不得半点马虎的,多番维尔如果能在推算过程中经常客观地审查自己的步骤和数据,就可能不会留下这个遗憾了。科学如此,人生又何尝不是?常常听人后悔自己做得不好,什么不该做;事后再多的悔恨也于事无补,我们应该从中吸取教训,对“出”的意义有一个更好的认识。(考场优秀作文《人生的“出”与“入”》)

这段话由英国数学家多番维尔的事例,引申出一个人做人、处事或认识社会应“出乎其外”,审察反观,这样才会少犯错误。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