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端午作文最新20篇

导语:小编的家乡的端午节要划龙舟吃粽子。小编知道有些地方的端午节是要喝雄黄酒,挂艾草等等。不管是怎样形式地过端午节,都是浓浓的家乡的味道。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几篇题为我家乡的端午节的作文。供大家参考阅读。希望喜欢。

浏览

1807

作文

811

关于端午安康600字话题

全文共 875 字

+ 加入清单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到了,作为中国四大节日:春节、清明、端午、中秋之一,端午节毫无疑问是其中最有“热”感的节日。

作为进入盛夏前的一个节气,端午节显然是每年真正感受夏天的日子,在城市,端午节的三天假日,可能会让很多人考虑出去找个阴凉的地方散一下心,而在农村,端午节确是一个忙碌的节日,因为在中国蕴含丰富的农耕文化之中,端午节代表着夏收秋种。

在过去的北方,每年过端午正是新麦下来的时候,很多人都很期待这个日子的到来,因为可以吃到新麦做的各种食品。而在过去的南方,端午节却是另外一种粮食水稻收获的季节,新打下来的水稻碾成了大米,过节的前一天正好可以包成粽子,然后美美吃上一顿。

现在,南北差异已经没有那么大,端午节吃粽子,这是全中国人民的一大传统习俗。

中国人端午节吃粽子的历史由来已久,传说是为祭投江的屈原而开始流传的,那一天人们互相送粽子作为对屈原的纪念。

粽子还是中国历史上迄今为止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传统食品。

据说,早在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不过在当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晋朝人周处《岳阳风土记》之中就记载道:“俗以菰叶裹黍米……煮之,合烂熟,于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

到了南北朝时期,中国出现杂粽。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增多。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

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莹如玉”,其形状出现锥形、菱形。日本文献中就记载有“大唐粽子”。宋朝时,已有“蜜饯粽”,即果品入粽。诗人苏东坡有“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句。这时还出现用粽子堆成楼台亭阁、木车牛马作的广告,说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时尚。在元、明时期,粽子的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后来又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等,品种更加丰富多彩。

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从馅料看,中国的南北差异也还是存在的。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棕;南方则有豆沙、鲜肉、八宝、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

今年,你准备吃啥粽子呢?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端午赛龙舟作文300字

全文共 438 字

+ 加入清单

龙舟是我国传统文化,龙舟比赛。龙舟身长9、10米,里面可以坐二十多个人,在龙头的旁边的地方有一个位子,上面坐了一个人,他手里拿着敲鼓的棒子,每一秒敲一次。

比赛的是黄队和绿队。那激动人心的比赛开始了!两队都不示干落后,当然,速度也是一样的。我发现,一艘龙舟上的`人他们划船的速度是和鼓声的速度一致。渐渐地,渐渐地黄队临先了,可是绿队的队员们也没有灰心,慢慢地,慢慢地绿队又追上来了!就是听那鼓声,都让人觉得紧张,更何况那些划船的人呢?他们的心情一定比我们更紧张吧。就这样,两队像在你追我打,一会儿黄队临先,一会儿绿队临先,一会儿……

我感觉过了一会儿,比赛就结束了,时间过的真快呀,我想到。但对那些队员来说时间算是够漫长的了。“绿队赢了!”我欢呼地雀跃着。我突然想起他们划船的速度是和鼓声的速度一致的,我似乎惊呆了,这么久的比赛,他们不累吗?他们一定累,而且是很累,可是他们坚持住了,忍住了。他们能赢靠的是实力,平时一定训练的很刻苦。

我要向他们学习这种坚持、忍耐、坚持不懈的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篇2:端午粽飘香作文600字

全文共 653 字

+ 加入清单

一个个香喷喷的粽子,一场场锣鼓喧天的龙舟赛,一张张兴高采烈的笑脸,勾画成了今年多姿多彩的端午节。

这几天一直雷雨不停,如瓢泼一般,上天是开心了吗?原来是端午节来了!

今天早上,我家里也忙碌起来了。早晨,妈妈的喊声打破了家里的寂静:“快点起床,包粽子啦!”语音刚落,我一下子从床上弹了起来,冲到了餐桌上。“哇!”桌上摆满了包粽子的材料,一大盆糯米摆在上面,还有红豆、绿豆、鸡肉、蘑菇、肉松、金黄的咸蛋黄……奶奶动作娴熟,把一小团糯米放在粽叶上,然后加上红豆、绿豆、鸡肉、蘑菇、肉松、咸蛋黄,接着又加了一片细长的粽子叶,三两下就成了一个像金字塔的形状,最后,又用牢固的绳子,一圈又一圈地把粽子捆了起来。才仅仅过了半小时,锅里就摆满了粽子。

妈妈调好了火,开始煮粽子。刚开始,闻不到什么香味,可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粽子慢慢地开始散发出清香。终于,粽子煮好了!当妈妈揭开锅盖的那一刻,粽子的香气弥漫了整间屋子,大家都陶醉在了其中。我像热锅上的蚂蚁,围着灶台打转,只等妈妈一声“好了”,就可以美餐一顿了!

我刚想伸手去抓来吃,可马上被妈妈制止了:“小傻瓜!你以为自己是‘铁砂掌’啊!你会被烫伤的!”我吐了吐舌头,露出了尴尬的笑容。过了一会儿,我才小心翼翼地拿起一个小巧玲珑的粽子,仔细地看了看,再小心地把粽叶慢慢剥开。啊!粽子馥郁的清香再一次扑面而来,我咬了一口,白晶晶的糯米,软软的,特别香,特别甜。我享受的表情浮现脸上,心情也顿时变得更加愉快了。

端午粽飘香,我们一家其乐融融的笑脸,就是端午节那幅最生动优美的端午画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关于端午习俗作文250字

全文共 483 字

+ 加入清单

农历五月初五(6月23日)端午节,也就是我们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一。

端午又有多种多样的来源呀、故事啊。今天我就来讲一个孝女曹娥的故事。很久很久以前,孝女曹娥为了救自己的父亲,结果投江了。父亲溺水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了江,五日后抱出父尸。从此传为神话,断而相传至县府知事,令度尚为立碑,让他的弟子邯郸淳作诔辞颂扬。孝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绍兴,后传曹娥碑为晋王义所书。后人为纪念曹娥的孝节。在曹娥投江之处兴建曹娥庙,她所居住的村镇改名为曹娥镇,曹娥殉父之处定名为曹娥江。故事讲完了,啊!曹娥姐姐真是太伟大了,为了找父尸,曹娥姐姐竟投了江。

粽子、面扇子、大蒜蛋……这都是端午主要的食俗,我们中国主要吃的还是粽子,让我们去瞧瞧闽南的粽子吧。闽南棕必须买上乘的烧肉粽,猪肉择五花肉并先卤得又香又烂,再加上香菇、虾米、莲子及卤肉汤、白糖等,吃时要调上蒜泥、红辣椒、萝卜酸等多样佐料,香甜肉滑,油润而不腻。啊!听的我口水都要流下来了。

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端午真热闹非凡的节日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4:《端午》

全文共 214 字

+ 加入清单

临近端午

汨罗江

就已成为不可或缺的意象

当习俗的门楣

再次悬挂艾叶

当粽香

再次游戈一种缅怀

屈子趔趄而铿锵的步子

成为诗的韵脚

诗里的诗是

离骚 九章 天问

山外的山是

秦国 齐国 燕国

屈子犹如一粒种子

被破碎的楚国轻轻一抛

便深植水央

一到花期就开出花来

第一朵是莲

第二朵也还是莲

其实,河水长流

疼痛的泪水就一直未干

涟漪还存

屈子的坟茔就一直都在

然而,龙舟

在一场场鼓点的阵雨中

只是争渡一个节日的盛况

便逸为流箭

任古祠里的一炷清香

洇透往日的沉默

袅娜一缕诗香的模样

展开阅读全文

篇5:临近端午营地弥漫思乡情远故土老记张扬中国心

全文共 1074 字

+ 加入清单

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即将来临,虽远在万里之遥的南非,但中国记者仍未能忘记每年这一天给自己带来的快乐。

昨天的约堡,天空碧蓝如洗,和煦的阳光照在身上,温暖而又舒适。微风徐来,令人神清气爽。一大早,二号营地的几位记者就聚坐在早餐桌前,端午节成为大家的主要话题。尽人皆知,在中国,广州乃美食天堂,因此,供职羊城晚报的刘毅,就自然而然地做了端午美食节目的中心“主持”。说起端午,当然要主谈粽子。刘毅说,广州的粽子花样繁多,种类齐全,肉的,菜的,鱼的,海鲜的,豆沙的,水果的,几乎你能想象到的能吃的东西,都可以成为粽子里的内容。刘毅说得津津有味,同伴听得馋涎欲滴。由粽子,大家的话题又延伸到各自家乡的节日风情,继之又拓展到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的影响力与亲和力。总之,随着话题的深入与展开,人们的思乡之情愈发浓郁。此间的早点完全是西式风味,牛奶、煎蛋、面包、奶酪、培根……往日里,这些早点对中国记者也很有吸引力,但在这个早晨,在这个氛围里,人们似乎更怀念家乡那油条、豆腐脑、卤鸡蛋、小米粥加榨菜丝……

一号营地的计划在头一天晚上就已制定,他们要集体前往城里的集市去参观。早餐之后,一辆规定乘员为八人的旅行车里就挤上了十五人,充分利用有限的空间是他们在约堡学来的“知识”,但是他们显然忘记了自己的肤色,进而为后来被约堡警察科以重罚提供了依据。话说这十几个老记坐车来到约堡著名的“跳蚤市场”――布鲁马湖大集市,但见周日的集市车水马龙,好不热闹。老记们说是参观,其实也兼有在这里寻访中国元素之意,从而为采写世界杯花絮类新闻搜集素材。然而,和此间其他集市明显不同的是,这里的商品很少能见到“MADE IN CHINA”的标识,大多数是非洲特色的纪念品,诸如非洲鼓,鸵鸟蛋壳,象牙饰品,手工编织包等等。看到那些工艺粗糙的商品,大家都颇为感慨:比起中国货,这些东西质量实在差多了!

找不到中国元素,大家不免有些扫兴,但更让人扫兴的是,他们乘坐的旅行车刚一驶出集市停车场,就被一黑人警察拦住。司机下车交涉了半天,最终沮丧而归,告诉他们,因为“超载”,将被罚1200元,如果拒缴则将全车扣留。中国记者违章超载,黑人警察秉公执法,这都是不争的事实。中国记者只得认“栽”,乖乖缴上罚款走人。只是他们纳闷,怎么这么准就被查中?或许他们刚才下车时就被盯上了。另外,这罚款没有任何手续和罚单,数额也全凭那警察黑唇白牙,一口“钦定”,天知道这笔钱最终去向何处!

毕竟是中国传统节日将近,罚款事件并没有破坏中国记者的心境,回到住地,他们还兴高采烈地聚集在全国晚报世界杯采访团的团旗下合影留念。

展开阅读全文

篇6:2024最新端午粽子谜语

全文共 3022 字

+ 加入清单

旧时,定海中大街有用木桶装着,抬到老街上叫卖的“高家”粽子。海岛民间,有用粽子作为出嫁的女儿在端午节孝顺父母“送节”礼物的习俗。缘于“粽子”与“种子”舟山方言音相谐,民间又有“吃了粽子能早得儿子”的说法。母亲送粽子给新出嫁女儿,寓意早抱外孙;婆婆送粽子给新娶的媳妇,寓意早得孙子。

舟山民间流传的以“粽子”为主题的民间谜语,是人们运用谜语中的拟人、比喻、状物、谐音、象形、会意、喻事、描摹等成谜手法,奇思巧构而创作的脍炙人口,饶有风趣,飘着粽子悠悠清香的“粽子谜语”,代代相传,传承至今。

1.“我屯(住)深山坳里坳,相公请我去看潮,我问相公讨把米,相公反手缚我腰。”谜底为“粽子”。

谜中将“粽子”模仿成第一人称口气,“拟人”化作小姐“我”。近人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云:“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然后采用“指事会意”成谜法门和“拢意”、“比喻”谜法,巧妙描述了生长在广袤的丛山峻岭之中“屯深山坳里坳”还没成形的“粽子”小姐(即粽叶),被“相公”(喻指人们),从“深山坳里坳”请出“去看潮”(意寓“粽子”最后要“去看”到的是沸腾如“潮”烧煮“粽子”镬内烧开的滚水)。“粽子”小姐(粽叶)为了充实自己“我问相公讨把米”(即往粽叶里塞糯米等)。末句将人们抓米裹粽子绑缚粽绳的动作,在谜中被拢意比喻成“相公反手缚我腰”的灵动诙谐意景。还有“我在青山青蓬蓬,上山进岙将我寻,请我回家吃饱饭,草绳一根将我捆。”与前则谜语有异曲同工之妙。

2.苗族民间还传唱着这样一条粽子谜语:“生在青山青朵朵,爬岩爬坎去找我,找到回家吃饱饭,拿棵草草拴住我。”与前两条谜语不谋而合,各擅其美,各具千秋,同为精构妙喻之作。

谜中的“草草”喻指的是用来包扎粽子的粽绳,用棕榈叶撕成一条条制成。端午节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中华民族的大家庭里,民族间的文化相互传递交流,也体现在这古老的民族传统文化的民间谜语中。

3.“五月端午我生辰到,身穿着一领绿罗袄,小脚儿裹得尖尖娇,解开香罗带,剥得赤条条,插上一根梢儿也,把奴浑身上下来咬。”

谜中运用拟人成谜手法,借物喻人,将“粽子”化作“身穿着一领绿罗袄,小脚儿裹得尖尖娇”玲珑剔透,万种风情的美娇娘。并点明了“我”(粽子)的“生辰”,即吃粽子习俗的日子是要“到”每年的“五月端午”节。后三句风趣地描述演绎了吃“粽子”的全过程。谜中的“香罗带”和“梢儿”,分别隐喻的是扎粽子的粽绳和插入粽子的竹筷。

综观全谜,拟人状物,化静为动,极具灵气;赋物象形,惟妙惟肖。怪不得明代小说家、戏曲家冯梦龙读到这则谜语时,批注曰:“字字有题,却又自然,咏物中最为难得。”

4.“生在江南地面,流落塞北幽州。实指望金盏配玉瓯,不料想拿我胡诌。内有红娘陪伴,外有锦被蒙头。宽衣解带任君游,好俊一身肉。”

谜中的“江南地面”隐喻包“粽子”的叶大而宽的箬竹叶子(箬壳)的出“生”地。第二句将包粽子时,用浸泡过的糯米等“塞”入叶片平整,透着清香的箬壳中的一个动作,寓意成一位千金小姐远嫁“流落塞北幽州”的落魄生涯,身贵似“玉瓯”的小姐,原本“实指望”,与“金盏”郎君相“配”个“金姿玉质”的“金玉良缘”。“不料想拿我胡诌”句,本意为包粽子时,将糯米与各种馅料掺合的一道工序,谜中却被诙谐地喻意成“粽子”小姐“我”,“不料想”被胡乱搀和,歪打正着嫁了如意郎君。“内有红娘陪伴”句一语双关,既借用《西厢记》中的“红娘”的形象,喻指所裹的粽子馅料中有上等赤豆“大红袍”的“红”色,是只色彩斑斓的赤豆粽;又点明了“粽子”“我”的身份是高贵的相国小姐“崔莺莺”。“陪伴”的“伴”与拌和的“拌”谐音,寓意赤豆与白色的糯米粒拌和在“粽子”中。包裹“粽子”的箬壳,被描摹化身成了谜中华丽的“锦被”,裹粽子比喻成了“锦被蒙头”。“宽衣解带任君游”一句,描述寓意的是“崔莺莺”与“张君瑞”之间的幽会情节。现将其阐释比喻成吃“粽子”时解剥粽绳、箬壳的动作,由此巧妙喻意成“粽子”小姐“宽衣解带”后,“任”人们“君”嘴边“游”动品尝美味的粽“肉”。面对裸露的那一团煮熟后,弥漫着沁人心脾的粽“肉”的清香,谜作者将其诙谐地隐寓成谜中那“好俊”的“一身”白嫩可人的美粽“肉”。人们香甜地吃粽子的吃相,在谜中被刻画得幽默诙谐,充满谐趣。

正如“三角四楼房,里面住皇娘,想吃皇娘肉(“皇”与粽肉金黄色的“黄”谐音,“皇娘肉”隐喻粽肉),先得解带脱衣裳。”的“粽子谜语”描绘的那样,粽角儿尖挺突出是“粽子”最具个性的外表特征。吃时,“先得解带脱衣裳”,寓意解除包在外面的粽叶。有一个关于粽子的幽默段子:很久以前,米饭和包子发生了一场战争。米饭仗着人多势众,把包子打得落花流水。豆沙包、糖包、肉包、咸菜包无一幸免。一天,一群米饭见到一个粽子,带头的手一挥:“给我上!”于是米饭围住粽子拳打脚踢,这个粽子实在被打得不行了,急忙把衣服一脱大叫道:“别打了,别打了!看清楚了,我是卧底啊!”粽叶一拨开,光溜溜的粽肉从叶子里滑了出来,无数个珍珠般紧挨着的黄白色的米粒,泛着米香和粽叶的清香。诱惑着人们迫不及待地或先咬“粽子”的尖角“三角”、或先咬“粽子”的棱角“四楼房”中的“皇娘肉”,嘴巴在粽肉上“任君”随意“游”动。金黄透明如玉的粽肉,则被超现实浪漫地妙喻、赞叹成为对谜中小姐“人体美”描写出“好俊一身”肥美的“肉”。谜中描述巧妙而形象浪漫幻化,以谐音隐意而演绎意境,融情于景,借景抒情,妙境中散发缕缕粽香和丝丝柔情。

5.还有将“粽子谜语”,用浪漫的思维,幽默诙谐地描述成了一桩惊险的命案。如“珍珠玉粒千金女,嫁了穷夫竹叶郎,今晚投河吊颈死,明朝解去入衙门。”

谜中将粽肉拟人比喻成一位“珍珠玉粒”般的“千金女”,下“嫁了”一位“穷夫竹叶郎(喻指棕叶)”。“吊颈”隐寓用粽绳包扎粽子。粽子入镬水煮,则被诙谐地比喻作“千金女”的“投河”而“死”。“解去”寓意押解,意即将粽肉送往人们的口中。“牙”与“衙”谐音,谜中的封建“衙门”喻指“牙门”,即人嘴。其实,据史书上记载,“衙门”一词,就是由本义以猛兽的“利牙”象征武力,隐喻威武的军旅营门的“牙门”转换而来的。谜语拟人状物,形象谐趣,借谐音喻新意,意切而神驰。谜语辛辣嘲弄讽刺了爱富弃贫的“千金女”,具有现实意义。

唐·文秀《端午》:“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谜语中的“粽子”,源自人们纪念屈原的风俗,屈原一生竭忠尽智,报效国家。他的一生,更是渴望人格独立、向往思想自由的楷模。有的“粽子谜语”通过谜中的精心谋划,巧思妙构,赋予“粽子”以诗人的高贵特质,将其演绎谱写成了弘扬光大屈原爱国主义精神的颂歌。

6.如:“有棱有角,有心有肝,一身清贫,半世煎熬。”谜底为“粽子”。

谜语运用“拟人状物”成谜法门,将“粽子”拟人化塑造成古代爱国诗人屈原,一股凛然正气扑面而来。谜语首句借物喻人,依据“粽子”的形状特征,描绘出屈原刚正不阿“有棱有角”的高山仰止的光辉形象。谜语后三句“有心有肝,一身清贫,半世煎熬。”是对屈原气回肠荡“忠怨”之情的精当描述,更是对诗人一生崇高品格和坎坷经历的生动写照。拯人民于水火,匡世道于颠沛的屈原,任凭世事风云变幻,依然能固守自我,伫立于人类人性美好精神的苍穹下。全谜喻物言志,喻事寄意,虚神实理,晓畅自然,极见流宕,表达了人们对胸怀浩然之气屈原的敬仰和同情,为我们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展开阅读全文

篇7:端午粽飘香作文450字

全文共 452 字

+ 加入清单

宁静的夜晚,凉风习习,漆黑的夜空中缥缈着一点儿星星的痕迹,细细的月牙伸向空中,像死神的镰钩,冰冷的、阴森的。路上没有一个行人,两旁树叶被风吹得沙沙作响,夜,更凉了……

强烈的灯光透过白色的窗幔倒映着她忙碌的身影,一个个精致玲珑的粽子堆在桌上,越叠越高。我望着奶奶疲惫的面影,不由自主地向灯光处走去……

黑暗的角落里,我静静地望着眼前的这一切:骨瘦如柴的奶奶,她是多么的辛勤,每年的端午,她总要忙活,即使再累也要包上几个粽子,为节日增添点儿气氛。她娴熟细心地包着粽子,内陷的大眼睛仿佛溢出了慈爱,她宛如乐团的指挥家,优雅地演奏着交响乐。别小看奶奶那双粗糙的手,它可以为大家包出多种多样的粽子:有三角粽,这种粽子可以一口吃下一个;有四角粽,这个粽子的包法也只需要一张粽叶就可以完成了;最困难的要数长粽了,奶奶需要花大力气,因为长粽的包法需要拼接,而她可以一个人独自地完成。不知不觉,奶奶已经包了几个小时了,我痴痴地望着那个疲惫的身影,瞬间感觉那是高大的。

第二天清晨,一股粽子的香味飘荡在院子里,飘进了我的心田……

展开阅读全文

篇8:高二感受端午的生活日记

全文共 533 字

+ 加入清单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到了!

端午节在中国人民中仍是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喝雄黄酒、做香角子、贴五毒等。

据说,吃粽子和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所以解放后曾把端午节定名为“诗人节”,以纪念屈原。

端午节每年最盛大有群众性的大型活动便是赛龙舟。每逢端午,泪罗江的人民自发而隆重的举行盛大的龙舟竞渡活动,以再现当时用木舟、渔划子抢救屈原的情景。每年从农历四月中旬起,沿江各路龙舟便沔水操练:“咚咚锵,咚咚锵”的龙舟锣鼓,“划罗罗,加油!划罗罗,加油!”的龙舟号子,便在泪罗江上此起彼伏。到了端午这一天,青、红、黄、白等各色龙舟汇集泪罗江,看上去,江如弦,舟如箭,人如海。泪海江畔的龙舟竞渡自古到今,且一年胜过一年。

晚上,奶奶包起了饺子,像在用双手生下一个个洁白的娃娃,我跟奶奶说:“我可以包饺子吗?”奶奶说:“当然可以。”我先学着奶奶的样子做起了饺子,我先拿起一张饺子皮,放上肉和水,可是每次都包破了。我奇怪地问奶奶:“为什么奶奶您包了个好娃娃,我却包不好呢?”奶奶笑眯眯地对我说:“那是因为你包的肉太多,而且蘸的水也太多了。”“哦,原来如此。”结果我也包出了个好娃娃。

啊!我家乡的端午节是多么有趣,今年我在端午中又收获了怎样包饺子。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初中一年级作文600字1:又是一个端午

全文共 733 字

+ 加入清单

小时候的我很喜欢过各种各样的节日,因为过节时热闹而又开心。春节时妈妈给我穿新衣新鞋,还可以吃饺子收压岁钱;元宵节时可以吃汤圆……而在端午节不仅可以吃到美味的粽子还可以获得一个香香的荷包…。端午节可以说是继春节之后我最喜欢的节日了。

曾多次听奶奶给我讲端午节的由来,奶奶说在战国时啊有一个楚国诗人,叫屈原。屈原他忠事于当时的楚怀王,但是却屡遭排挤、欺侮。等到了楚怀王死后,这个屈原又因为顷襄王听信别人的谗言,从而把屈原流放了,屈原呢很气愤,最终投汨罗江而死。当时的百姓们听说了这事后马上划船捞救但一直捞也没有找到屈原的尸体。后来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成为了现在的龙舟竞赛。百姓们又怕江河里的鱼吃掉他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以免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后来就成了吃粽子的习俗。好像每次我都听得津津有味呢。

当端午节这天,父母会领我出去玩。那天是去爬山,远远望去山好高,连绵起伏着,像一条刚刚崛起的龙,又像刚刚从睡梦中悠悠醒来般。一点左右我们爬上了山峰,低头看,一切都变得好渺小;晚上回到家就会吃上奶奶包的充满爱的美味的粽子,还可以观看电视中的划龙舟比赛,其乐融融啊;每每这天时间好像长了翅膀飞快的前进着,不给我留一点享受的时间。但是有一点我想我必须记住那就是这是以前的端午节,而不是现在。有人肯定会奇怪吧,端午节还分现在以前吗。嗯,端午节虽不分现在以前,但现在和以前明显不一样了。现在远不如从前的盛大了隆重了。现在只是按例放假两天,兴起时或买或包些粽子吃罢了。

像端午节这样的还有,例如:春节已不热闹、国庆的阅兵仪式在去也没来到…。。是的,我想这些年,科技更加发达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也随着提高,但在提高的同时也有一些东西渐渐被人们淡漠了,甚至遗忘,成为美好的回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有关端午的记叙文

全文共 577 字

+ 加入清单

阳光如同天的炉火,燃烧起五月的天地,空气中弥漫着红枣、豆沙、蛋黄、艾草和竹叶的清香。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来临了。

夏日的上海,充满着浪漫的色彩。端午之夜,河边两岸星光点点,我们漫步在岸堤旁,享受着着美好的一切。妈妈建议去放河灯。端午之夜正是放河灯的时刻,大家都双手赞成。

夜幕降临,河畔人声鼎沸。那天,这条小河显得格外美丽,我们瞬间就被这里的夜色迷住了。两岸柔柔的灯光倒映在河面上,像一条绸带在水面上摇曳闪动,宽阔的河面在夜色下银波荡漾,醉意绵绵。波光粼粼的河面上早已有许多河灯被放飞,那那星星点点的河灯,一闪一闪,真有种说不清的韵味。听老人说,放河灯是一种民间很古老的传递思念的方式,而在端午节放河灯则是为了来纪念屈原。

我也拿出莲花灯,用打火机点燃了蜡烛,站在放飞河灯的台阶上。每一个台阶,都有一个手持河灯的人等待着属于自己的那一刻。小孩子们拿着河灯觉得新奇好玩,年轻人捧着河灯在默默许愿,老年人提着河灯感慨岁月的变迁,那场面是多么圣洁,我深深地被那放飞河灯的人群所感动了。看着莲花灯已经接触水面了,我的手有点舍不得离开了,莲花灯已经有了我的温度,它的花心中已经盛满了我对屈原的敬佩。我突然觉得它好沉好沉,百姓对屈原的爱戴之情不是全都装在这一盏盏小小的河灯里吗?

看着这河里的河灯,整个世界似乎都被它们照亮了。河灯也载着我的希望,带着我对节日的祝福,缓缓前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粽叶飘香话端午的主题班会

全文共 2288 字

+ 加入清单

活动目标:

端午节是中国的四大节日之一,同学们对端午节的印象只是吃粽子、挂香包、看划龙船,从来没有深入去认识端午节,本活动的设计主要是引导学生深入的去认识端午节。整个活动设计先从端午佳节的习俗切入,让学生去寻找端午节的起源故事,动手做香包,以及认识端午节是诗人节,诗人写了很多赞颂端午的诗歌;进而让学生在吃粽子之余,关心一下自己,如何让自己吃得更健康,在看划龙船之余,也能体会一下团体同心的重要性。

活动准备: 赛龙舟录像 各种香袋及做香袋的材料 有关端午节的诗歌

活动过程:

一、全体立正、各小队整队

二、各小队长向中队长报告人数,中队长向中队辅导员报告人数

三、出旗、奏乐、敬礼

四、唱队歌

五、主题活动开始:

(一)端午奇缘话习俗(可以通过上网、查阅书籍等方式了解。)

具体内容如下:

1、五月初五是什么节日?(端午节)

2、那么,你们知道端午节的来历吗?

3、学生生动地讲述端午节的起源故事。(各种起源故事附后)

(二)做香袋比赛

(主持人):同学们,佩香袋是端午节的习俗之一,每到那一天,小朋友的脖子挂上了妈妈为自己做的各式的香袋,心里乐滋滋的。今天,我们就自己动手做香袋,看谁的手最巧,做的香袋最漂亮。

1.材料:碎布、棉花、香料粉、丝线(或中国结细线)。

2.工具:剪刀、针、缝衣线。

3.做法:

(1) 将碎布画上自己喜欢的形状,如:圆形、三角形、桃形、动物形等。

(2)剪下相对的两片

(3)用线将三边从反面缝合,留下一边。

(4)翻过来,塞入沾有中药店买回来的香料粉的棉花。

(5)将最后一边缝合,再加长绳装饰即完成。

学生动手做香包,然后进行评比。

(三)与诗共舞

(主持人):同学们,你们有谁知道端午节也是什么节?不知道吧,告诉大家端午节也是诗人节,诗人写了很多赞颂端午的诗歌,下面请各小队表演诗朗诵。

第一小队:女生小组朗诵。

第二小队:配乐朗诵。

第三小队:小队齐诵。

第四小队:男女朗诵。

(诗歌内容附后)

(四)观看赛龙船庆端午的录像。

(主持人):同学们,你看过“龙舟竞赛”吗﹖端午节龙舟竞渡不单是传统庆祝活动,也是一项体坛盛事!端午节起源于诗人屈原因不满朝廷腐败而投江自尽,敬重他的村民便以喧天的锣鼓声把江中鱼虾吓走,而同时又把粽子抛进江中喂饲鱼虾,以免它们啄食屈原的躯体 。

龙舟竞渡可说是端午节的高潮。龙舟长10米多,以龙头和龙尾作装饰,船身还特 意雕上麟状花纹,唯妙唯肖;每只龙舟可容纳20至22人,二人并肩而坐,在船首的鼓 手和船尾的舵手引领下,以及围观人群的呐喊声中划向终点 。现在,我让我们一起加入这一行列。

(播放赛龙船庆端午的录像。)

(主持人):看了刚才的录像,想谈谈自己的想法吗?

队员们踊跃发表自己的观点。

六、辅导员讲话:

同学们,今天的活动搞得非常成功,在此向你们表示祝贺。老师高兴地看到同学们参与的热情,强烈的表现欲望以及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少年对信息、资料的搜集能力。通过本次活动,我们近距离接触了端午节,对它有了更深的认识,老师相信今年的端午节大家一定会过得特别有意思。到时候我们再一起畅谈节后的感受。

七、呼号

八、退旗、奏乐、敬礼

九、活动结束

附活动资料:

1、故事概况。

①屈原投江

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居民为了不让跳下汨罗江的屈原尸体被鱼虾吃掉,所以在江里投下许多用竹叶包裹的米食(粽子),并且竞相划船(赛龙船)希望找到屈原的尸体。

②曹娥寻父尸

东汉孝女曹娥,因曹父溺江而亡,年仅十四岁的她沿江豪哭,经十七日仍不见曹父尸首,乃在五月一日投江,五日后两尸合抱而浮起的感人事迹,乡人群而祭之。

③白蛇传

传说白蛇白素贞,为了报答许仙的恩惠,与许仙结为夫妻的凄美的爱情故事,传说端午节当天白蛇喝了雄黄酒,差点现出蛇形,加上法海白蛇及水淹金山寺的情节,都是脍炙人口的民间戏曲的曲目。

④伍子胥的忌日

传说伍子胥助吴伐楚后,吴王阖闾逝世,皇子夫差继位,伐越大胜,越王勾践请和,伍子胥主战,夫差不听,却听信奸臣言,赐伍子胥自杀,并于于五月五日将尸体投入江中,此后人们于端午节纪祀伍子胥。

4、端午节有哪些习俗呢?(同学们交流从各种渠道了解的有关于端午节的各种习俗。)

附:习俗的传说。

①吃粽子

因屈原投江,民众怕屈原的尸体被鱼、虾吃掉,所以用竹筒装好米食投入江中,后来演变成用竹箨、竹叶包好投入江里喂鱼、虾。

②喝雄黄

因端午节后各种虫类,开始活跃起来,瘟疫渐多,雄黄具有消除疫病的功用;也是因白蛇传的故事,白蛇喝了雄黄酒之后,差点现出蛇形,所以民众则起而彷效,希望收到去邪的功能。此种习俗,在长江流域地区的人家很盛行。

③挂艾草、菖蒲

端午节在门口挂艾草、菖蒲,都有其原因。通常将艾草、菖蒲用红纸绑成一束,然后插或悬在门上。因为菖蒲天中五瑞之首,象征去除不祥的宝剑,因为生长的季节和外形被视为感“百阴之气”,叶片呈剑型,插在门口可以避邪。所以方士们称它为“水剑”,后来的风俗则引伸为“蒲剑”,可 以斩千邪。艾草代表招百福,是一种可以治病的药草,插在门口,可使身体健康。在 我国古代就一直是药用植物,针灸里面的灸法,就是用艾草做为主要成分 ,放在穴道上进行灼烧来治病。

活动目标:

端午节是中国的四大节日之一,同学们对端午节的印象只是吃粽子、挂香包、看划龙船,从来没有深入去认识端午节,本活动的设计主要是引导学生深入的去认识端午节。整个活动设计先从端午佳节的习俗切入,让学生去寻找端午节的起源故事,动手做香包,以及认识端午节是诗人节,诗人写了很多赞颂端午的诗歌;进而让学生在吃粽子之余,关心一下自己,如何让自己吃得更健康,在看划龙船之余,也能体会一下团体同心的重要性。

活动准备: 赛龙舟录像 各种香袋及做香袋的材料 有关端午节的诗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端午的快乐四年级必备描写日记

全文共 505 字

+ 加入清单

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端午节起始于中国,最初是我国人民以祛病防疫的节日,后来传说爱国诗人屈原在这一天死去,也同时成了中国汉族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星期天,我们学校提前给我们过了一个愉快的端午节。

上午,学校给我们每人发了一个茶叶蛋,整个教室飘满了茶叶蛋的香味。大家都吃得津津有味。午睡过后,我们便开始忙碌了。把四张桌子拼接起来,成了一组。在桌子上铺好台布,再拿出托盘﹑剪刀,还有最后一样,就是麦花皮了,因为我们今天要剪麦花。大家都知道端午节要吃粽子﹑茶叶蛋﹑麦花。先把正方形的麦花皮对折,变成一个三角形,再用剪刀两边往里剪,摊开,然后抓住中间的小正方形一抖,一只漂亮的麦花就诞生了。王老师的做法更美观,一直斜得剪下去,然后把一条拎起来,摁一下,就变成了一个圈,反复这样的动作,一只麦花就做好了。连我们的英语老师——Miss

Jin,也来助阵。她的麦花好似一朵花,盛开在托盘中。勤劳的同学们帮我们把麦花拿到楼下食堂去炸。我们在等麦花的时候,一直在分享美食,有粽子﹑绿豆糕……。麦花来了,大家你争我抢,麦花又酥又脆,好吃极了。

我们度过了一个愉快的端午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粽情端午年级

全文共 777 字

+ 加入清单

上个星期六,老师让同学们在家里准备包粽子的材料和学习包粽子的方法,并在下周五举行全班同学的包粽子大赛,我们既紧张又兴奋,都想在比赛中一显身手。

一开始我没有认真动手学习包粽子,只是看妈妈用灵巧的双手把粽子包好了,感觉真是简单啊,我心里琢磨:妈妈这么容易就包好了,我包起来也不会太难,所以只是学着妈妈的动作,包了一个。粽子身子歪扭七八,有的地方扁的跟小面饼似的,我想:第一次包成这样,还算差不多,再多练习几次一定会像妈妈包一样,这样想着就骄傲了起来。

星期五下午到了,同学们都准备齐了包粽子的材料,班主任老师一喊开始,下面就是一场拼搏大战。

我拿起粽叶,心里不免有些信心不足,我悄悄的想一定要沉住气,小心的把糯米放在编成三角形的粽叶里,糯米总是流出来,我左包右包,扎紧粽叶,终于包好了一个,但是一松手粽叶全松散开了,米流了出来,粽子身上还粘着糯米水,就像一只落汤鸡一样。

我努力的几次还是包不好了,就东瞅瞅,西看看,发现有的同学和我一样,手忙脚乱,满头大汗,有的同学包好了,可粽子的样子是奇形怪状,大小不一,也有的同学用很熟练的动作包出一个个形状优美的小粽子。看着各式各样的粽子,同学们有的高兴,有的后悔,有的开心,有的抱怨。老师笑眯眯的宣布比赛时间到了,让我们轮流参观各自的粽子作品。

在评选包粽子大王的时候,有5位同学包的最快最好,而冠军和亚军就是刘宇菲和王诗雅。王诗雅用的是现代包粽子方法,包好粽子身子,用竹签穿在粽叶的尖部,然后通过粽子的中间部分,后面露出了竹签大小的叶尖,如同一只穿心箭。刘宇菲用的是传统的老方法,在绑紧粽子的最后关头,把两条粽叶叶尖留下,配合粽子身子一起宛如一只可爱的绿兔子。他们俩真是当之无愧的包粽子大王呀。

我包得不好,老师说不要紧,要做好一件事情不能光看,还要多多练习,才能真正掌握方法,老师相信你,回去多练几遍,也一定能学会包粽子。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最新令人难忘的端午六百字

全文共 1493 字

+ 加入清单

又是一年端午节,父母不再像往常那样张罗着包粽子了,估计是年岁大了,手脚不利索了,精力也不行了。本来打算第二天回家给父母亲送些粽子的,中午接到了母亲的电话,说姐姐已经捷足先登把粽子送回了家,叫我千万不要再买粽子了,怕吃不了坏掉,让我和孩子回去就好,弟弟也特意从深圳打电话回来关心父母亲端午节的安排,怕年迈的父母过节的时候没有人陪。 It is another Dragon Boat Festival. Parents no longer hold their bags as usual.EssenceOriginally, I planned to go home the next day to send some dumplings to my parents. I received a call from my mother at noon, saying that my sister had gone to send the dumplings back home, so I would never buy the rice dumplings.It ’s good to go back with my child. My brother also called back from Shenzhen to care for the arrangement of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I was afraid that no one was accompanied by the elderly parents.

很久没有去看望父母了,因为一些琐事,但这也绝对不能成为忽略他们的理由和借口,所以内心还是充满了自责的,刚一进门,小花儿就撒欢的围着我们蹦来跳去,小花儿是我们家的小狗,今年三岁了,已经是一群小狗崽的妈妈了,儿子是小花儿最喜欢的对象了,激动的状态真的是难以形容,父母亲正在和邻里们一起打牌消遣,父亲难得能够清闲,因为到了做晚饭的时候一般都是父亲在干活,母亲在聊天,难得我回来。

父亲就安排我做晚饭,虽然我并没有买多少东西会回来,但是父母还是唠叨说东西太多了,他们是无论如何吃不了的,父母真的是老了,上次给他们染过的头发又开始白了。院子里的蔬菜水果倒是被父母打理的充满了生机,我最喜欢的提子今年如愿的结果了,红果树似乎是累了,往年硕果累累今年挂的果儿少得可怜,妈妈说走的时候一定要给我拔一些小葱,因为今年的小葱长势真的喜人,第一拨丝瓜也被妈妈毅然的从秧子上摘下来,尽管它们还没有长的很成熟,每次离开家的时候拿走的总比送来的多很多。

姐姐买的粽子很香甜,为父母姐姐总是会很费心思,晚上我陪父母住了一夜,只有在这里才能找到家的感觉,这个从小魂牵梦萦的地方。

夜里睡得很踏实,很久没有睡过这么安稳的觉了,似乎都没有梦。第二天父亲很早就起来做好了早饭,每次父母总会把家里的好吃的留到我们回来吃,吃饭的时候接到了哥哥的电话,哥哥也是在端午节当天赶着回来陪父母的,父亲说哥哥最近回来的比较多了,也许是年纪大了些,生活条件更好了些。

所以腾出了更多的时间来看看父母亲。本来早饭是没有给哥哥准备的,但是父母亲非要省下自己的早饭留给哥哥,还不停的督促我和孩子吃饱。临行前,母亲正在和邻居的嫂子自豪的炫耀孩子们回来的情景,一向很强势的母亲变得越来越容易满足,依依不舍得告别的父母和我挚爱的家,路上遇见了哥哥,非要塞几个粽子给我,惹得我只想流泪,家人就是这么好。

每个家庭都会在这一年一度的节日里有很多平淡感人的事情吧,虽然没有像我这般赘述,但是一定都是暖心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端午的趣事

全文共 306 字

+ 加入清单

周游

看!那长长的龙舟,那香气扑鼻的粽子;听!那欢声笑语,没错,正是端午节了!

过端午节时,我们都会起得很早,因为我们要做粽子迎接回来过节的爸爸。于是,妈妈首先把糯米放进三角形的粽叶里,然后把红枣放进去,接着用长长的叶子一点一点的包起来,最后,粽子完成了!我也跟着做,但要么是“大冬瓜”,要么是“大雪梨”。中午,我们品尝了几个粽子,虽然我的粽子不美观,但很好吃,吃上一口,回味无穷。下午,爸爸回来了,我们吃了一顿丰盛的,美味的晚餐。

这天晚上,我久久未睡,我在静静的夜里想了一个又一个神话,还有古代屈原的故事。我在想,如果我是那些人,我会经历什么事呢?

温暖的时光,香香的粽子,长长的龙舟和团圆的一家人,这让我很满足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端午粽飘香

全文共 597 字

+ 加入清单

端午粽飘香一年一度的传统佳节——端午节又要到了,这是我最喜爱的节日,因为我不仅喜欢吃各种各样的粽子,尤其喜欢那粽叶飘香的味道。

粽子可以做出多种口味,有红豆粽、蜜枣粽、猪肉粽……每年的端午节,爷爷和奶奶都会包粽子。我偶尔也会跟着捣乱,试着他们的样子,开始包起来。我精挑细选的挑出两片又宽又绿的粽叶,左手拿着粽叶,用右手卷出一个圆角,然后把糯米和蜜枣放进圆角中,我胸有成竹地把粽馅压紧抹平,粽叶盖上,正准备拿一根细绳把粽子扎紧时,一不留神,手稍稍松动些,卷好的粽馅竟像开闸的水,一条线地从底部松开的洞口“唰唰”的流了出来。没一会儿,原本满满的“粽子”就变得空空如也。奶奶见状,不由得哈哈大笑起来,说:“傻孩子,你别小看了这手头功夫,这可是一门手艺,想包一只即漂亮又结实的粽子可不容易了!别泄气,再来一次吧!”在奶奶的鼓励下,我又开始包起来。

包粽子是有趣的,煮粽子是享受的。粽叶的清香扑面而来,弥漫着整个屋子,令人心旷神怡!

端午节,是快乐的,到处情意浓浓;端午节,是热闹的,到处粽叶飘香。我爱端午节!

1.2017端午赛龙舟的作文400字

2.2017端午粽飘香的作文

3.2017迎端午的作文

4.2017端午节赛龙舟作文400字

5.端午的记忆.2017征文

6.2017快乐的端午节作文

7.2017端午节的作文【散文】

8.2017端午包粽子的作文

9.2017写端午节的味道作文

10.2017我家的端午节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关于端午的作文

全文共 414 字

+ 加入清单

香喷喷的粽子熟了,黄澄澄的雄黄酒酿好了,赛龙舟的船也准备好了,端午节也就随风而来了。

端午节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传说是为了纪念大诗人屈原的。春秋战国时期,楚国有位著名的大臣,名叫屈原。他不仅仅诗词写得好,还有相当的谋略;既是一位诗人,也是一位政治家。屈原出身于楚国的贵族,起初颇受楚怀王的信任,曾做到左徒的高官,他主张改良内政,联齐抗秦。但是,楚怀王的令尹子椒、上官大夫靳尚和他的宠妃郑袖等人,由于受了秦国使者张仪的贿赂,不但阻止怀王理解屈原的意见,并且进谗言使怀王疏远了屈原。结果楚怀王被秦国诱去,囚死在秦国。顷襄王即位后,屈原继续受到迫害,并一再遭到放逐。公元前278年,秦国大将白起带兵南下,攻破了楚国国都,屈原对前途感到绝望,就在农历五月除五投汨罗江自尽。屈原写了很多不朽诗篇,比如有:《离骚》、《天问》等等……

端午节还有许多别名,有:浴兰节、女儿节、五五节、端阳节等等……

我十分喜欢端午节,因为这其中寓含着很丰富的好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品味端午,传承文明作文

全文共 698 字

+ 加入清单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端午节是中国汉族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更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的习俗。为什么要纪念屈原呢?因为他是楚国人,可是楚国的灭亡让他悲痛万分,决心与国家共存亡,便跳江自刎而死。他就是太爱自己的国家了,值得后人赞美他、崇拜他,就连他的代表作都抒发了他不与邪恶势力同流合污的斗争精神和至死不渝的爱国情怀,所以后人便用优雅的语言赞美他,把他的代表作传承下来,目的是为了让我们也能热爱自己的祖国,传承下历史上爱国英雄的高尚品质。而这些习俗呢,也都和屈原有关,人们为了让屈原的尸体永存,让屈原的精神永存,才需要我们好好传承下去呀!

啊!除了端午节,还让我想到了童年,让我想到了经典作品。童年是美好的,是让我们尽情玩耍、好好学习的重要阶段。童年时代的我们,一定要在心中播下美好、健康的种子,让将来的人生更有意义。童年时的我们,当年要从读书开始啊!好多好多经典作品,如《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法布尔昆虫记》《感恩自然》……都对我们的人生有意义啊!《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让我们懂得不屈不挠,永远坚强,富有爱心、助人为乐;《法布尔昆虫记》让我们善于观察、独立思考、大胆试验;《感恩自然》让我们从小有一颗感恩的心,感恩身边的一切……我们的人生是否精彩,全都靠优秀书籍中的深奥的道理啊!怎么会不让我们的人生更美好呢?

朋友们,知道了吧!我们现在要好好学习,多读经典作品,播下美好的种苗,将来为祖国做贡献,让祖国繁荣、昌盛,我们的人生会更有意义,希望的种苗即将开出美丽的鲜花、长出硕大的果实呀!现在,我们要谨记: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过端午

全文共 1102 字

+ 加入清单

白娘子和许仙在西湖小船上认识以后,你喜欢我,我喜欢你,过不几天,两个人便结了亲。

许仙讨了老婆,就不便再在姐姐家里耽搁,该自己立个门户过日脚了。小夫妻商量商量,就带着小青搬到镇江去,开一家“保和堂”药店。

药店开起来,白娘子处方,许仙撮药,他们配了许多丸、散、膏、丹;店主门口挂起牌子:“贫病施药,不取分文”。消息你传我传,“保和堂”很快就出了名。每天生病来讨药的,病好来道谢的,从早到晚,人来人往,差点把门槛都踏平了。

端午节那一天,家家户户门前挂起菖蒲艾叶,地上洒遍雄黄药酒;金山下边的长江上,还要赛龙船,路上人山人海,热闹非常。

清早,白娘子就把小青叫到面前,对她说:

“小青,小清,今朝是五月端午呀,你记得吗?”

“姐姐,我记得。”

“这午时三刻最难挨,你快到山上去避避吧!”

“你呢?”

“我有千年修功,不比你!”

“我看还是一道去稳当些。”

“我们两个都走了,官人要着急的呀!”

小青想想也对,说了声:“姐姐小心在意。”就往窗外一跳,化阵青烟遁到深山中去了。

小青刚刚走,许仙就上楼来了。他一面走,一面叫:

“小青呀,快收拾收拾,我们都到江边看赛龙船去。”

白娘子听到许仙唤小青,转过脸向楼梯头,说:

“我叫小青买花线呢!你自己去看吧,不要忘记带几只粽子当点心。”

许仙上了楼,挨近白娘子说:

“我们搬到镇江来,今天是头一回看赛龙船,你就和我一道去吧!”

“我身上勿适意,还是你自己去吧,看过了早点回来。”

许仙听白娘子说身上勿适意,连忙来一只小方枕,搁上桌上,挪过白娘子的手来搭脉。搭了右手,以搭了左手,许仙叫起来:

“没有病!你哄我。”

“我也没说生病呀,我是怀了身孕呢!”

许仙一听自己要做阿爸了,高兴得一蹦三尺高。连赛龙船也不去看了,要在家陪着白娘子过端午节。

吃午饭时候,许仙叫叫小青还没有回来,就自己到厨房里去,热了一纠粽子,烫了一壶老酒,酒里和了雄黄,端到楼上来。他筛下两盏黄酒,递一盏给白娘子。白娘子接过酒盏,闻着雄黄气味,直冲脑门,感到有说不出的难受。便说:

“我不喝酒,吃两只粽子陪陪你好啦。”

许仙缠着说:

“今天是端午节呀,不论会喝不会喝,都应该喝上一口。”

“酒里有雄黄,我怀着身孕的人怕吃不得呢!”

许仙听了,便哈哈大笑起来:

“我祖宗三代做药店倌,你当我外行了!这雄黄酒能驱恶避邪,定胎安神,你还该多吃两盏哩!”

白娘子怕许仙起疑义,以仗着自己是个千年真仙,就大胆子硬着头皮,喝了一口雄黄酒。哪晓得酒刚落肚,便马上发作起来。他只觉头疼脑胀,浑身瘫软,坐也坐不牢了。

白娘子爬到床上。许仙弄不清是怎么回事,便赶到床前,撩起帐子一看,白娘子已经无影无踪,只见床上盘着一条白蛇,吓得他大叫一声:“啊呀!”向后一仰,就一头栽倒在地上。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最新令人难忘的端午六百字

全文共 1936 字

+ 加入清单

家乡端午节端午节是我们汉族传统节日。在战国时期,我国爱国诗人屈原听说秦军攻破楚国国都消息后,悲愤交加,依然写下绝笔作《怀沙》后,抱石投入泪罗江,以身殉国,百姓们纷纷亲去打捞,沿水招魂,在没有结果时,人们只有将粽子投入江中,以免虾鱼蚕食屈原尸首方法表达对他怀念,此日正是农历五月初五,以后每年人们在这一天都要到江面去头粽子表达缅怀之情,随时间演变,人们将这一天俗称为“端午节”,过节形式也多养起来,如插杨柳、赛龙舟、吃粽子、烧高山等等。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of the Hometown Dragon Boat Festival is our Han traditional festival.During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after I heard that the patriotic poet Qu Yuan heard that the Qin army broke through the news of the Chu Kingdom, he was sad and indignant. After writing the stroke "Huaisha", Hao Shi devoted himself to the tears of Luojiang.When there is no result, people can only put the rice dumplings into the river, so as not to express their nostalgia for shrimp and fish to eat the first method of Qu Yuans corpse. This day is the fifth day of the lunar calendar on the fifth day of the lunar calendar.Expressing the feelings of remembrance, evolving over time, people call this day commonly known as "Dragon Boat Festival", and they also raise more forms, such as willow, dragon boats, eating dumplings, burning mountains, and so on.

我也特别喜欢家乡端午节,虽然没有电视里看到盛大赛龙舟、烧高山等习俗,但我独爱绑花绳、戴荷包、插杨柳、包粽子、串亲戚等风俗喜庆方式。

五月初四这天,我就嚷妈妈带我去赶集,大人们忙购买肉呀、菜呀、蛋之类,我们孩子焦点在于买花线、买画布,挑三拣四,串了西家串东家,几个商店、摊位转下来,手里捧一大把花线、画布。可高兴了,在回家路上就迫不及待搓起花绳来。回到家里,与邻里几个小朋友围姥姥开始编花绳、缝荷包。捻线搓绳、选布剪样,穿针引线,直到开灯时分,每个小朋友都有了满意收获,可把姥姥累坏了,我们便抢用小拳头敲打姥姥伸不直腰背,姥姥脸上露出了幸福微笑……

兴奋我就是睡不,偷偷起来把花绳与荷包比划了好几次,因为姥姥说了:“今天戴了就不灵了,只有在端午节这天戴上才会保佑我们一年平安。”真是一个难眠之夜呀!隐隐约约听见爸爸插杨柳声音,我一骨碌翻起身来,大声喊戴荷包啰……以最快、最简单方式洗刷完毕,在妈妈帮助下认真绑上了花绳、戴上了荷包,看手腕、脚腕花花绿绿花绳,是弄胸前各式各样荷包,我自豪极了,犹如成了最美小公主。带无比幸福心情,开始帮妈妈炒鸡蛋、包粽子。

说起包粽子,可是我拿手好戏,早在六岁那年,大妈就教会了我包粽子。我便一个指挥官架势喊来爸爸,指挥他与妈妈抱起粽子来:首先按比例把昨天购买来糯米、大枣、葡萄干、枸杞放入盆中掏干净,然后再加进去一定量白糖、蜂蜜与均匀,接拿来竹叶卷成一个漏斗形,要注意,不能把叶子卷完,还要留一些等放进做好馅子后封起来,爸爸一直做得很好,就是最后封包动作出了错,被我狠狠批评了几句:“老爸,你也不动脑想想,包扎绳子要打成活结,不然证书后你连叶子一块儿吃吗……”在我成功指挥下,你一个、他一个、我一个,不一会儿包了一大堆,最后就是开灶蒸煮了,这期间,我有显摆自己花绳与荷包指挥爸爸矫正了爸爸杨柳插得不好看之处。

开始过节享受了,一家人围丰盛节日餐,你争我抢、谈天说地、笑语盈盈,真是其乐融融。时逢中午,我们一家又拎自己亲手做好礼物去大伯家串门子,一路上阳光与煦、鸟语花香,喜笑颜开,我真被这欣欣向荣日子陶醉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