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端午作文精品20篇

导语:小编的家乡的端午节要划龙舟吃粽子。小编知道有些地方的端午节是要喝雄黄酒,挂艾草等等。不管是怎样形式地过端午节,都是浓浓的家乡的味道。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几篇题为我家乡的端午节的作文。供大家参考阅读。希望喜欢。

浏览

2025

作文

811

2024年关于端午活动的邀请函

全文共 589 字

+ 加入清单

节日,尤其是传统节日是生活中神圣和特殊的日子,也是每一位孩子天天都在期盼的日子。庆祝传统节日不但让孩子在特定的日子里表达崇敬之情,享受到他们期待的欢乐和喜悦,从有规律和充满喜悦的庆典活动中,让孩子对生活充满美好的期盼和向往。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它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

“棕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6月8日,我们真诚地邀请您和您的孩子加入我们的端午节日庆典,在宁静而喜悦的庆典活动中,让我们与孩子们一起去领略并传承中国民俗文化,去享受自然和生活带给我们的美好和期盼!

愿您和您的孩子在这里度过一个难忘的端午节......

庆典日期:2016.6.8.

庆典流程:

1、15:00——15:10 签到

2、15:10——15:30 端午圈、雄黄画额、艾水洗手

3、15:30——16:00 包粽子

4、16:00——17:00 香囊、五彩线

5、17:00——17:30 偶戏故事《屈原与五毒》

6、17:30——18:30 分享

活动备注:

1、 每个家庭限三人参加,100元/家。

2、 为了保证活动在宁静有序中进行,请各位家长将手机调成震动或静音。

3、 请家长照看好自己的孩子,始终在场所范围内活动,遵守活动规则。

感谢大家的参与和支持,请带着轻松、愉悦的心情,和孩子们一起度过一个快乐的端午节!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端午粽香作文700字

全文共 767 字

+ 加入清单

小时候,我常常住在外婆家。我喜欢拉着外婆那粗糙的手,走在小巷里,听着鸟鸣与风声。每年,我都很期待端午节,因为在端午节这天,我不仅可以吃着甜甜糯糯的粽子,还可以同邻居家的朋友一起互换红绳。

除此之外,我最喜欢做的事,则是看着外婆包粽子。外婆在“正式开工”之前,总会去河边摘些新鲜的芦苇叶。我也常常跟过去,这可让外婆太费心了,因为我有点儿调皮,她得去采摘又得时不时地看着我,生怕我一不小心掉到河里。

当我玩累了,玩够了,便蹲在外婆旁边,拨弄着芦苇叶。每次,她都会被我弄得哭笑不得。为了让我消停一会儿,她会拔下长长的芦苇,抽出上方最嫩的叶子,取出中间的芯,帮我做成一个小哨子。我有了可以戏弄的对象,时间也便有了去处,直到外婆带我回家。

终于盼到包粽子的时候了!我坐在小板凳上,两手托着腮帮子,专心致志地盯着外婆的手,生怕漏过任何一个动作。

只见外婆将泡在水桶里的芦苇叶挑出两片,卷成了圆锥形,然后又取出一片,仔细将它包裹好,成三角形状。一根棉线绕过粽子,稳稳地捆扎好。那熟练的动作往往一气呵成、令我惊叹,毕竟一年只有一个端午节嘛!

我那时还小,吃不了太多粽子,一个大粽子往往只能吃半个,心细的外婆每年都格外细心地包几个小粽子,放上几小块腌制过的肉或一颗甜甜的蜜枣。每当我看到它们时,心中便十分得意,因为只有我一个人可以吃到它们。而且,它们代表着外婆对我最独特的专属的爱。手巧的外婆还帮我将两个小粽子捆扎到一起。我看着她手中娴熟的动作,十分欣喜。真的没想到,粽子吃在嘴里,也格外的香甜,格外的美味。

可是有一年,外婆生病了,她躺在病床上却依然镇定。端午节到了,她虚弱对我说:“佳佳,今年不能给你包粽子了,你和妈妈过得好吗?”所幸,她熬过了这一劫,依旧健康。

风吹过,唤醒了沉醉在记忆中的我,唇齿间又涌现出粽子的清香,门廊又能闻到艾叶味。

岁月静好,一切依旧!

展开阅读全文

篇2:端午粽香作文700字

全文共 721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艳阳高照,天空湛蓝而又深远。同学们欢笑声一阵接着一阵,如银铃声般飘散在清新甜润的空气中。小草和花朵好像也被这快乐所感染,显得格外鲜艳。

为什么呢?因为今天到五月初五——端午节了。这是千百年来人们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日子。家家户户吃粽子,挂菖蒲,熏艾草,好不热闹!

为了庆祝节日,下午,学校组织家长与孩子一起包粽子。两点刚过,我吃完午餐回到教室,便看到叔叔阿姨们已经到场了。他们有的有说有笑,开心的聊着;有的俯着身弯着腰,整理着包粽子需要的食材,一盆盆洁白的糯米和粳米、色泽鲜艳的猪肉、细细密密的白砂糖、翠绿的竹叶整齐的摆放着,看得我口水直流……我迫不及待地希望活动早些开始!

不一会儿,开始包粽子了。只见一位阿姨,先拿起一片长长的竹叶,把它折叠围拢来,做成一个窝,中间放进调配好米,包出棱角。然后把陷放在米里,把竹叶包着的粽子做成四角的形状。然后麻利地用绳子缠上几圈,打一个结。擦干上面的水,一只粽子就包好了。

我和小伙伴,有模有样的学着。我左手拿着叶子,右手拿着勺子,慢慢地往里面倒着糯米、肉和糖,不一会儿我也包好了一个。可把我的棕子和人家的一比,为什么我的棕子奇形怪状,可人家包的端端正正呢?哎,的确,我包错了。

于是,我锲而不舍的再来,可是包出来的依然不对。低头看看我包的粽子,它们有的是五边形,有的是歪歪扭扭的三角形,还有的是长方形,包了好久,我终于包出来了几个端端正正、不大不小的棕子了。我按捺不住心头的激动,给老师展示了一下,老师赞不绝口,我美滋滋的!

活动很快就结束了,同学们都开开心心结伴回家。走在回家的路上,我回味无穷,不禁感叹道:“学习时间,度秒如年;游戏时间,度年如秒!”开心的包粽子活动和飘香的粽子,伴我度过了一个难忘的端午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3:端午重逢粽子日作文500字:难忘的端午节

全文共 404 字

+ 加入清单

奶奶69岁了,千层饼似的眼皮下面有一双慈祥的眼睛。高高的鼻梁上面架着一副眼镜,薄薄的嘴唇,显得特别精神。

每次端午节,都是奶奶大显身手的好机会,奶奶包粽子可是一绝,又快又好,平时,还有不少人来向奶奶讨教呢!我可不是吹牛皮,不信,你们看:奶奶又开始包粽子了。

我先帮奶奶把圆桌、椅子以及包粽子需要的原料搬到院子里,奶奶从屋里慢慢地走了出来,坐在椅子上,准备包粽子,我则在一边静静地看着奶奶,只见奶奶把两个粽叶合在一起,然后,用手把粽叶一弯,围成一个近似漏斗的形状,又用另一只手快速地从水中捞出一把米,装进弯好的粽叶里,说来也奇怪,奶奶的手就好像一把秤,装进粽叶里的米不多也不少,接着奶奶把粽叶的后面一折,右手压着粽叶,另一只手抽出一根绳,为这粽子绕一圈,然后系了一个活扣,有就顺序地放进了蒸锅里,不到半小时的功夫,满满得一蒸锅粽子就全部包好了。

奶奶包的粽子个大饱满,煮熟后却没有一个开口笑,奶奶镇不愧为包粽子能手。

展开阅读全文

篇4:令人难忘的端午话题

全文共 838 字

+ 加入清单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文为屈原。”端午节伴着夏的脚步来了。妇孺皆知,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北方的端午节虽没有江南赛龙舟的热闹,但却同样具有浓浓的节日氛围。

还没到端午节,人们早早地买好江米,粽叶,自己动手包粽子。这不,端午节一大早我就闻到了粽子所发出的特有的香气。我忍不住拿起粽子随父母走出家门去踏青。家家户户早早起来挂彩葫芦,插艾蒿。小孩子的手腕上系着五彩绳,脖子上挂着荷包,蹦蹦跳跳跟着父母去踏青。吃着香甜的粽子,看着街上的人们,我不由得想起屈原为了祖国那坚定的目光,为了祖国不惜献出自己的生命。与往年不同,在今年的端午节中,我体会到了屈原那拳拳的爱国之心。

一抹绿色在眼前闪过。原来已来到了一大片农田之前。一辆农用拖拉机和两三个农民进入我的眼帘。农用拖拉机正悠闲地停靠在田边,而田里的农民却忙得热火朝天。我惊讶于他们的勤劳,而且好奇他们的工作。上前一问,他们说:“每天差不多干两个小时,现在,全都是高科技呀,可帮了我们不少忙啦!”我清楚地看到他们的脸上洋溢这幸福的微笑。

哦,国家进步了,科技逐渐发达,农民们不再过着“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的生活,我们进入了机械化的农业时代。与往年不同,在今年的端午节中,我看到了祖国的进步。

在回家的途中,我看到了一对买冰糕的夫妻,大概有50多岁。顾客越来越多,这对夫妻有些应接不暇。豆大的汗珠从男人的头上滴落。虽然顾客很多,但是细心的妻子还是发现了丈夫头上的汗珠。妻子腾出手,将毛巾递给丈夫。丈夫接过毛巾,对着妻子憨憨一笑,干得更加起劲了。

我不禁被这小小的细节打动。我想:一对相濡以沫的夫妻就应该这样吧!他们之间永远被爱联系着,不管生活的境况如何,他们都将携手共度,共同迎接生活的美好与坎坷,和彼此白头到老。也许这就是爱的真谛!与往年不同,在今年的端午节中,我体会到了爱的真谛。

今年的端午与往年不同,在端午节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细细品味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而且有了不小的收获。今年的端午让我难忘,我期待明年的端午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浓浓棕香,走进端午作文

全文共 813 字

+ 加入清单

又是一年端午到,粽儿再飘香。

——题记

在我的童年里,端午一直是我最喜爱的节日之一。在这一天里,家家户户都要动员全家来包粽子。如果说我喜爱端午这一节日,倒不如说我纯粹是喜爱这叫做粽子的美味吧。

端午的由来有很多,但每一种由来都有点悲壮。传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战国时代楚国诗人屈原,他在五月初五这天投汨罗江自尽殉国。屈原虽忠事楚怀王,却屡遭排挤,怀王死后又因顷襄王听信谗言而被流放,最终投汨罗江而死。据说,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一直行至洞庭湖,始终不见屈原的尸体。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为了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百姓们又怕江河里的鱼吃掉他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以免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后来就成了吃粽子的习俗。看来,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与纪念屈原相关。不过,我们这里并不流行赛龙舟,所以我只知道要吃粽子。

在我家,端午还有一个特殊的意义。每年的五月初五,父亲总要从外地赶回来,陪我们过端午。因此,我总是在端午的前几天就开始变得兴奋不已。今年也是,早在10天前我就开始期待你回来,今天,母亲像往常一样,做了一大桌子的菜,等你回来,可等来的不是你本人,而是你不能回来的消息。你不会想到我当时有多么失望。但也只好一个人吃掉那端午的粽子。它依然在空气中飘香着,没有受到我的半点影响。不知为何,当我再次闻到艾叶的清香时,我没有了食欲。看着那一丝一缕的蒸汽,你的身影在我脑海中浮动着。

你总算回来了,但却是在七月,端午那粽子的清香早已化为空气的一部分,但当你回来时,你依然可以清晰的闻到艾叶的飘香。不要惊讶,这是我在端午为你包的粽子,只是封冻在了冰箱的最底层。 这时才发现,我所喜爱的不仅仅是端午的粽子,还有父亲的归来。当父亲晚归时,艾叶也会因此延迟飘香的时间。

父亲,粽叶因你而飘香。

展开阅读全文

篇6:端午王国学生作文

全文共 482 字

+ 加入清单

“呼噜——”“呼噜——”伴随着我的梦乡,我渐渐来到端午一国。

“哇!”一股香气扑鼻而来,“呀!”我的鞋为什么粘在地了?我舔了一口,“哦!”原来是糯米呀,那可怎么走啊?这是我发现了,路人穿的鞋都是棕叶做的,原来穿上棕叶做的鞋袋,不怕粘住。正好我口袋有几个棕子,我把粽子吃完,用粽叶叠了一双鞋穿了上去。“咚,咚,咚”远方传来震耳欲聋的声音,我马上跑去看看是怎么回事。

原来是一年一度的赛龙舟比赛开始了,我参加黄队的队伍,我当打鼓手。在裁判的宣布下,“轰”比赛开始了,队伍们争先恐后向前赶,可龙舟无论多大劲划都不动,没想到我一失足竟然坠落到了河里,心里感到不安,我竟然没沉下去,“哎”原来是一片粽子海呀!龙舟只所以不动是因为粽子粘住了,我灵机一动,开始狼吞虎咽吃粽子,为龙舟打开了一条通道,龙舟飞快的“飞”了起来,我们黄队获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

我又开始瞎逛了起来,见了一堆粽子,我上去就是一口,这是我听见有人喊“吃人了,吃人了,吃人了”,一个个警官来围捕我了,“啊”

谁在尖叫?只见妈妈的脸红红的,愤怒地说:“干吗踢我?”我说:“对不起!”原来是南轲一梦啊!

[端午王国学生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听外公讲端午作文

全文共 593 字

+ 加入清单

“五月五,是端午。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到了。以前我只知道端午节要吃粽子,却不知道怎么裹粽子,为什么要裹粽子。今年的端午节,我总算明白了。

瞧!我婆婆正忙得不亦乐乎呢,又要准备粽子,又要准备“五红”和“五黄”。看婆婆包粽子,我觉得是一种享受。只见她左手拿起一片粽叶,迅速地卷成漏斗状,右手抓一把糯米塞进粽叶,再用粽叶紧紧裹住糯米,然后用线把粽子扎紧。就这么一会儿功夫,碧绿的粽叶、雪白的糯米,摇身一变就成了一个三角形的粽子。

我问婆婆:“端午节为什么要包粽子呢?”“我也不太清楚,反正我们从小就是这样过端午节。你去问问你外公。”这时外公走过来说:“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期的诗人屈原。楚国都城被秦国攻占了以后,屈原就投江自尽了。人们为了不让江里的鱼虾把他吃掉,就包了粽子扔进江里。赛龙舟的习俗也是这么来的。”

“哦。你们小时候是怎么过端午节的啊?”

“我们小时候过端午除了吃粽子,还要准备五红五黄。家家门口都挂艾草。”

“什么叫五红五黄啊?”

“应该是五种吃的,我知道的有雄黄酒、鸭蛋、苋菜。”

“为什么要挂艾草呢?”

“因为艾草有一种特殊的香味,可以驱赶蚊虫。”

“看来端午节的习俗真不少呢。”

“是啊,端午在过去是一个重要的节日呢,这些习俗也是传统文化啊!现在过端午没有那么讲究了,不过,粽子还是要包的。你跟你婆婆学学包粽子去吧!”

[听外公讲端午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8:端午的苦艾蛋

全文共 1090 字

+ 加入清单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几千年形成的传统节日,更是绵延着东方文化所特有的魅力,仿佛一架古色古香的古筝,宫商角徽羽,弹拨抚滑间流淌着一曲悠长又清丽的韵律。

伴着那一排排青铜质地的编钟,在遥远的历史尽头,某一个时刻敲响,浑厚而雅致的左音右韵,由远至近穿越沧桑的纤尘,在一脉脉古音的涟漪层层叠起中,我仿佛置身在战火纷争的楚地,夜空有飞鸟掠过的痕迹,细碎的月光随着一颗闪亮的星辰陨落,风陈肆无忌惮地一浪浪袭来,眼前的画面在沙漏的渐远声里一幕幕切换,一缕揉碎的清香拂过我滚烫的脸颊,在这断续的栀子花的暗香里,我终于望见了你。

在汩罗河摇动的水波里,早汩罗河吐蕾的睡莲里,在汩罗河一桨一桨的渔歌声里。

那是你吗?

带长狭陆斋,冠切云崔巍,被着明月佩着长剑,离开浑浊的朝堂,放逐在祖国的山水件,一人独醒。

那是你吗?

朝饮栏坠露,夕餐秋菊落黄,自顾高驰在黑白的世道,是非的人世间,只因为心之所善,而虽九死其犹未悔。

那是你吗?

质问天地万象只理,寻觅存之兴废之端,不屑贤凶善恶之报,不惜假借神奇鬼怪之说,用沙哑 的喉咙,追求一个人神共知的真理。

那是你吗?

问天,黑了吗?涉讲,累了吗?你宽大的衣衫可沾满了荆棘,你高抬的双脚可泥泞难提,你犹豫了吗?你退缩了吗?

不!

虽然你曾长太息以掩涕,但你是哀民生之多艰,虽然你曾叹日月忽淹惜草木零落,但你操吴戈,被犀甲,带长剑携秦弓,虽然你也曾恐惧美人迟暮,呐喊无人旁听,但你依然在车 交错中奋勇争先,即使身首相离,也要让魂魄为鬼雄。

这就是你,一个真实的你,一个执著的你,一个愤怨的你,一个上下求索的你,一个坚贞不屈的你,正是这样的你,是支离破碎的祖国,是饥寒交错的百姓所必须的你啊!

屈大夫!

然而,你终于没有机会在 旗蔽日的战场,在枪林矢雨的搏斗中完成你热血最后的喷溅,当国 被践踏,当生灵被涂炭,无助的你无奈地选择的纵身一跃。

是的!

就是这样震撼世人,撼动朝纲的纵身一跃,就这样被定格成所有中国人两万五百年前的最揪心的一次感动,而你也把自己定格成为了历史长册最孤独的一带风景。

两千多年了,棕香飘遍了大江南北,两千多年了,龙舟的蒿子也震彻了五湖四海,屈大夫,我想扶一扶你高峨的冠带,在这伟大复兴的号角声里,屈大夫,我想解下你的长剑,凌空一指,让剑峰刺透黑夜,光耀出一道眩目的闪电, 屈大夫,让你的真诚和执著给龙舟上的鼓点增添力量吧。让你的爱国和爱民给糯米上增添粘度吧。让你的激愤和无奈门头的苦艾增添灵光吧。同为我们曾同你而疼痛,更重要的是,我们同为你而满腔豪气。

是的,屈大夫,我们记住了你。

是的,屈大夫,我们记住了你,我们也记住了端午

因为,你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高峰里最惹眼的突起!

展开阅读全文

篇9:端午粽香

全文共 648 字

+ 加入清单

快到端午节了,我突发奇想,想学包粽子,妈妈拗不过我,只好请来邻家的奶奶教我包粽子。

奶奶听说我要学包粽子,慈祥的脸上马上露出了微笑,望着我说:“我刚买来的芦叶,正好让你用上了。”说着拿出一把翡翠似的芦叶,为了加强芦叶的韧性,奶奶教我用开水在芦叶上浇了一遍,妈妈从家里拿来了米和大枣等馅料,另加一个粗棉线球。我想:这下可以包粽子了吧。可就在这时,奶奶却出人意料地从门外弄了盆沙子回来。沙子和粽子有什么关系?一问才知道奶奶要我先学包沙子再学包米。

边说边做起了示范,她先把五片粽叶叠在一起,然后做出了个斗笠形状,装了勺沙子倒了进去,接着把口封住,再沿边一绕,果断地打上个结,一个完美的粽子就包好了。我一看,原来就这么简单!不禁吹起牛来说:“这容易,我马上就能包出个粽子来。”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芦叶就是不听我的话,连个斗笠都做不出来。在一旁的奶奶还在包,我依葫芦画瓢好不容易做出了个斗笠形,可刚抓了把沙子放进去,就觉得大事不妙,原来沙子正从斗笠尖尖处漏下去。我只好重新开始,功夫不负有心人,好不容易做了个漏斗,可封口时又因为用力过猛,粽叶裂开了,为了防止漏沙,我赶紧缠上一片芦叶,最后给它胡乱来了个五花大绑。这样一个创意粽出炉了。经过多次尝试,我才包出了个真正意义上的粽子。然后按照沙粽子的做法,包粽子也容易多了。

我们的粽子终于包好了,用高压锅蒸煮后,粽子出锅了,整个房间都充满了淡雅的芦叶清香。拨开粽叶,淡绿色的米似玉石一样,放在白色盘子里从远处看好似一个工艺品。轻轻咬下,清香冲进脑门,让人心旷神怡。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端午的艾草作文600字

全文共 706 字

+ 加入清单

端午,是一个特别的日子,那里总有一些解不散的情结。而我对于端午只有那留在内心的,挥不散的,艾草的清香。

小时,奶奶总是最疼我的。到了端午,奶奶会带我出去采艾草。那时奶奶还很年轻,脚力也好,我们往往能摘好几把。我总是很兴高采烈的,而奶奶却是一脸的沉凝。她跟我说这是对祖辈的怀恋,更是一种信念,我那时还小,又怎样懂得是什么信念。

去年端午假期,不经意间,我在墙上看到了全家福。一转眼,好多年过去了,恍惚间已经与奶奶近一年没见了。我急忙跟爸爸说,爸爸立刻把我带了回去。那天晚上,奶奶带我出去散步。奶奶已住进了宅院,到了城里。她拉着我的手慢慢走着,猛然间她仿佛刚忆起了什么,在周围探寻着什么,我也陪着她一同找。奶奶一脸焦急之色,仿佛心中丢失了些什么。天色渐暮,奶奶头上已布满密密麻麻的汗珠。终于,在路边一个角落里,找到了一根瘦弱的小草。奶奶紧紧把它贴在胸口上,我疑惑地询问奶奶:“您为什么要找这根小草啊?”奶奶看着那根草,轻轻的呢喃道:“这可不只是一根小草啊,它是艾草,它承载了祖祖辈辈对先人的怀恋,更寄托着对美好生活的怀恋。”在昏暗的灯关下,我这才第一次彻底的感受到了奶奶的变化。奶奶的眼角,不知何时已被皱纹布满,而脸上,也不复年轻时的光彩。但她眼中,却仍有那一抹无法用时光抹去的坚忍。艾草那淡淡的清香,不知何时,已溢入鼻腔,辣辣的、淡淡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感觉,却能同时出现,这也象征着奶奶这代人,对艰苦又平淡生活的感受吧。此时此境,我仿佛猛然懂得了奶奶口中的信念及企盼,那是渴望家人团圆,幸福安康的意味罢。

时至今日,我奶奶的那番话仍令我记忆犹新,每逢端午,我总会去看望她,为她采一把艾草,那艾草的清香深深埋藏在我的心中。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话说端午作文

全文共 1636 字

+ 加入清单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每当听到这首儿歌,就让我想起了端午节。五月初五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节,当然少不了粽子这个主角。因此,每逢五月初五端午节,家家户户都会包裹又大又香甜的粽子,并包裹出不同种类、不同味道的粽子。

端午节来源于爱国诗人屈原的故事: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当地的渔夫得知后,纷纷划着小船把竹筒里的米撒向汨罗江给屈原。后来,大家把竹筒盛米改为粽子,把划小船改为赛龙舟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其实向来都说法不一。有些人都将它视为纪念于五月初五投汨罗江的爱国诗人屈原;还有些人说,这个节日在古代是一个消毒避疫的日子。后来,端午节的意义就起了很大的变化。人们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爱国精神及崇高的人格,将这个一直流传的端午节原意给忘记了,反而把原先未必是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划龙船及包粽子等习俗联系到他的身上。现在的年轻人都只记得端午节和爱国诗人屈原有关,对于他的爱国故事甚至都没有深刻的印象了。他们只是知道,端午节是一个吃粽子的节日,仅此而已。

端午节吃粽子,是中国人民的一项传统习俗。粽子应该算得上是中国历史上迄今为止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传统食品了。每逢五月初五端午节,家家户户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品种甚为繁多。从馅料上看,北方人多半是以小枣、花生为馅料包裹粽子;南方人则以豆沙、鲜肉、八宝、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包裹粽子。粽子的传统形式为三角形,一般根据内瓤命名,包糯米的叫米粽,米中掺小豆的叫小豆粽,掺红枣的叫枣粽;枣粽谐音为“早中”,所以吃枣粽的最多,意在读书的孩子吃了可以早中状元。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甚至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等诸国。

端午节赛龙舟,是中国人民的一项传统习俗。相传起源于春秋时期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汨罗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也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初五,人们划龙舟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赛龙舟作为中国民间传统水上体育娱乐项目,已流传了两千多年。除了端午节之外,也多是在喜庆节日举行;如果从赛龙舟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这个说法去理解的话,它现在已经超越了体育运动的范畴,变成了一种中华民族代代传承的精神图腾。

端午节画门符,是中国人民的一项传统习俗。人们将蝎子、蜈蚣、毒蛇、蛤蟆、壁虎“五毒”形象的剪纸做门符。据说这样做,是为了驱“五毒”,防瘟疫。

端午节插艾枝、悬艾虎,是中国人民的一项传统习俗。人们将艾枝插在门上,或用艾蒿编织成“艾虎”,在门楣中央或带在身上,驱虫避邪,以保安康。

端午节佩香囊、戴五彩绳,同样也是中国人民的一项传统习俗。香包是用棉制品和丝线绣的,包里除了装些雄黄、苍术外,还要装香草配成的香料,戴在身上起驱虫除秽的作用。五彩绳象征五色龙,系五色线可以降服妖魔鬼怪。每逢五月初五端午节,父母都会用五色线或者碎布为自己的孩子编制玲珑可爱的小香囊挂在脖子上,祈求平安;还有的父母用各种色彩的绳子编制成小手链系在胳膊和脚踝上,祈求平安。据了解,这些小香囊、小手链要佩戴到端午节后的第一场雨才可以把它们摘下并丢入雨水中让其冲走,这样才可以真正地祈求平安健康。其中,香囊内的填充物几经变化,从吸汗的蚌粉、驱邪的灵符、铜钱,避虫的雄黄粉,发展成装有香料的香囊,制作效果日趋精致,并成为端午节特有的民间艺品。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高二端午必要写作作文范本

全文共 712 字

+ 加入清单

有关这传统的节日,有很多种说法。在此我只想说我家乡的端午节。

自从我能跟在哥哥,姐姐后面跑开始到离家工作几乎每个端午节都是在村子西北的的沙丘上过的。

有很多年,我爷爷都黎明前就挑过来无根水,又上山采回艾蒿草放在窗台上,夹在门把后,还夹在我们姐弟几个的耳朵上。这过节的气氛就是在这艾草的淡淡清香中弥漫开来。无需任何华丽的语言,满是对儿孙健康,幸福的祝福。

有时我爷一给我夹上我就能醒过来,而有时却是闻到那艾蒿的阵阵清香后慢慢才从睡梦里醒来。不管咋醒这天早晨没喝无根水以前是不能说话的。平时叽叽喳喳闹个不停的我们几个这天都很乖的,喝完无根水,象征性的用无根水洗洗脸,下一个程序该分鸡蛋了。鸡蛋是我妈或我姑起早煮好的,但得分好。那时鸡蛋不是天天有,不是想要多少就有多少。大哥是男孩,爷爷奶奶总分给他十个,而我们姐妹几个能分到六道八个。每每这时看我撅嘴奶奶也能偷偷的多给我一两个,还不忘在我后脑勺上轻轻拍一下。

我们揣好分得的鸡蛋,叫上左邻右舍的小朋友很早就出发。必须在日出前爬到北沙丘的最顶端,然后回头再看日出。五月末六月初的家乡已绿成一片,每家每户的孩子,还有邻村的都从四面八方往这赶。

男孩们领着小狗,吹着口哨从我们身边呼啸而过,看谁能第一个爬到呢。往上爬时不穿鞋的,网上裤腿就上,有时还倒滚回去。每爬上一个小山丘拿出鸡蛋相互磕一下谁的现碎现吃她的鸡蛋,所以分鸡蛋时都挑红皮儿的小一些的。

登上处的都很自豪的跟下面的挥手,喊叫,就这样边吃鸡蛋边上。四五个人扯着手唱着歌上,春风伴着欢笑飞舞,春日迎着我们升起。北沙丘的每一粒沙子也都欢快地在震动。

等疯累了,玩够后,满身是沙子的我们回到家时,香喷喷的韭菜卧鸡蛋,还有我妈烙的荞面饼已经摆好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端午小学生作文

全文共 1396 字

+ 加入清单

端午作文(一)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到了,又要吃香喷喷的粽子了。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每逢端午节都要吃粽子、包粽子,有的地方还要进行赛龙舟等活动,非常热闹。端午节虽然时间短暂,但是很有意义。

吃粽子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屈原,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免职,被赶出都城,流放他乡。当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可自己又报国无门,最终在阴历五月初五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首爱国主义乐章。

今年端午节到了,妈妈特地从超市买了各种各样、各种味道的粽子,我迫不及待地拨开粽叶,大口大口地吃着,阵阵的苇叶清香扑入我鼻子里。这时我不由自主地想起了爱国诗人屈原。他那种忧国忧民的爱国精神,激励了我,感染了我。我们是生活在祖国的怀抱的少年儿童,要向先辈屈原那样,从小要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抱负,专心读书发愤图强,好好学习,长大报效祖国。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

端午作文(二)

端午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也叫端阳节、重午节。这个节日主要流行于汉、壮、布依、侗、土家、仡佬等民族地区。

学者闻一多还认为,端午节是龙节,是四五千年以前南方少数民族纪念龙神的日子。端午节的主要活动是赛龙舟和吃粽子。相传赛龙舟是为了捞救投汩罗江而死的爱国诗人屈原。()把粽子投入江中,是让鱼虾吃饱了,不再吃屈原的遗体。端午节的来历我不是特别清楚。端午节的欢乐之时,人们也要把房子打扫干净,还要在厨房里洒上雄黄水,用来杀死毒虫或防止毒虫滋生。

端午又称为重五的原因是端午的许多习俗也与“五”这个数字联系在一起,比如人们用五种颜色的线系在儿童的脖颈,称为长命缕。各家还要插“五端”,南方还要吃五黄。

希望端午节能流传下去,到永远。

端午作文(三)

近几天,上学经过一片芦苇地时,我总会看见几个爷爷奶奶在采芦苇叶,一问才知道,原来是采来包粽子的,这让我不由想起了端午节。我的家乡在湖北荆州,那里住着我的爷爷、奶奶和很多亲人。家乡的端午节很热闹,包粽子、挂菖蒲、艾草,还要赛龙舟。

每年端午节,爷爷会在门上挂上菖蒲和艾草,然后买来芦叶,包好各种形状的粽子。我最喜欢一种叫美人脚的,细长的尖角,配上圆圆的头,不光好吃而且好看。粽子煮好后,除了我们自己吃,爷爷也会送一些给亲朋好友。我们小孩子端午节时可好玩了,吃东家的粽子,扯西家的菖蒲,跟大人一起去采艾叶,学着包棕子,还要用艾叶煮水洗个澡。大人说端午用艾叶水洗了澡后不容易得皮肤病,真有意思。

而龙舟赛事在我的家乡更是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在2001年还举办过国际龙舟赛呢,2010年的龙舟赛也非常热闹。爷爷说他年轻的时候还是一名龙舟赛手呢。去年爷爷带我去看龙舟赛,看到几十条装饰非常漂亮的龙舟在护城河上一字排开,随着裁判员一声令下,选手们争先恐后,个个奋力当先,比赛非常精彩,让人惊心动魄。

听爷爷讲,端午节的由来有很多。但是在荆州,端午节就是纪念屈原的节日。屈原是战国时代楚国人,因遭到奸臣陷害,在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投江而死。当地老百姓得知这个消息,纷纷划舟去救他;他们用竹筒贮米,投入江中,以免水中动物吞食屈原的尸体。为了纪念屈原,食粽和竞舟的习俗从此就流传下来。

爱国诗人屈原的故事深深打动了我。虽然我现在跟着从军的父亲身在昆明,但我还是想念家乡,想念家乡端午节。动物园作文懂得分享作文汉族的端午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端午日赐衣

全文共 939 字

+ 加入清单

【唐】杜甫

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注释】 此乾元元年(公元758年)五月在拾遗时作。五月建午,故曰端午。端,正也。 宫衣,指官服。曾经有谚语说:“未食五月粽,寒衣不敢送。”指在端午节的风俗,吃粽子后穿上画了图案的衣裳,可以让这一年都不再怕风霜。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葛,是一种植物,可用来织布,细葛,指用最细最好的葛丝做的布,含风软,指葛布像风那么柔软。香罗,罗是一种有孔的丝织品,香罗指罗的香味;叠雪轻,像雪花叠在一起那么轻。这两句都在形容衣服的材料之好。 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题,指衣服的领子部分,湿,不是说湿润的湿,而是柔软的料子贴在颈上,凉凉的很舒服。当暑,指在天气热的时候,著,指穿着;清,凉爽。 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意内,指心里。称长短,指计算了一下衣服的大小。荷圣情,指充满圣上的恩情。全句的意思是,心里计算了一下衣服的大小,竟然刚好,感觉全身都充满了圣上的恩情。

【译文】 端午佳节,皇上赐予名贵的宫衣,恩宠有加。香罗衣是细葛纺成,柔软得风一吹就飘起,洁白的颜色宛如新雪。来自皇天,雨露滋润,正当酷暑,穿上它清凉无比。宫衣的长短均合心意,终身一世承载皇上的盛情。

【赏析】 《端午日赐衣》出自《全唐诗》。 这是诗人在757年五月,官拜左拾遗时所作。诗人描写了端午节的风俗,实际上是描写了自己在做官之后的心情。 “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是叙述端午节的风俗,与题目相对应。意思在说,在端午节时期,皇上赐给我了名贵的官衣,在这样的端午节被恩宠。 “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运用了典故,形容衣服的材料非常好。在《吴越春秋》《采葛歌》中,有“弱于罗兮轻霏霏。”,谢庄诗:“叠雪翻琼藻。”都是表现了衣服材料的良好。 “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意思是说衣领部分好像天生就是润的,天气热的时候穿起来一定很凉爽。

“意内称长短”中“称”有不拘平仄的意思。“称长短”是恰好称意的意思。如“多叠满山谷”、“意内称长短”是也。洪仲欲读作平声,谓长短合意,若经称量者,如《枚乘传》所云石称丈量。 这首诗整体语言风趣,运用了典故,表现了自己在端午节终于可以做官的心情,是对皇帝的感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又是一年端午时作文800字

全文共 814 字

+ 加入清单

日子过得可真快,眨眼间,又是一年端午时。静下心来想想,端午节的习俗还真多呢!

一说起端午节,大家首先想到的会是什么呢?对了,一定是香喷喷的粽子。每当临近端午节时,各大商场、超市、饼屋都会推出品种繁多、包装精美的粽子,大街小巷里也随处可见卖粽子的摊贩。形形色色的粽子,五花八门,形状各异,有蛋黄粽,有红豆粽,有鲜肉粽,还有杂粮粽……剥开煮好的粽子,闻着那诱人的香味,让我们这些“吃货”不由得垂涎三尺,欲罢不能。这其中最让我无法抵抗的就数君玲食品的蛋黄粽了,我常常是吃得满嘴“大胡子”,妈妈总笑我就像一只大脸猫。

除了吃粽子,人们端午节还会干什么呢?我想,最引人注目的该算是赛龙舟了。听着那气势磅礴的宣天锣鼓声,看着选手们挥动着双臂,奋力划桨,仿佛是一条条蛟龙在江面上穿梭,观众们都会忍不住热血沸腾,拼命地为选手们加油、呐喊,恨不得和他们一起奋勇向前,力争上游!

每到端午节,外婆都会买一些艾叶、昌蒲挂在门口,说是可以避邪驱病的,我想应该是讨个吉利吧!外婆还会用艾叶熬水给我泡澡。全身浸泡在盛满艾叶水的浴缸里,别提有多爽了,感觉全身的每一个毛孔都透着舒服劲儿。听大人们说,用艾叶水泡澡可以清火、消毒,夏天也不容易长痱子了,还能减少蚊虫叮咬呢,不信你可以试试哟!

其实说到端午节,我觉得最难忘也最不能忘的还是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屈原是战国末期楚国大夫,一生忧国忧民。楚国被秦军攻破后,屈原在汩罗江投江自尽。老百姓尊敬他,爱戴他,为了保护他的尸体不被江里的蛟龙鱼虾吞食,老百姓用箬叶把饭团包起来扔进江里,这就是粽子的来历;人们划着船儿在江面上游荡,用震天的锣鼓声来驱赶江里的蛟龙鱼虾,这就是龙舟赛的来由。可以说现在的端午节,就是为了纪念屈原,纪念他的宁死不屈,纪念他的爱国情怀!

又是一年端午时,又是家人团聚的传统节日。在我们吃着香甜可口的粽子的时候,在全家举杯欢庆的时候,会不会想到屈原的爱国情怀?是不是应该想想我们能为伟大的祖国做点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端午情思诗歌

全文共 297 字

+ 加入清单

五月五,是端阳;龙船双双闹长江;

两边坐着划船手;中间坐着打鼓郎;

咚咚锵;咚咚锵;咚咚咚咚锵。

五月初五是端午,家家户户包粽子,门窗插起艾条草,胳膊系上百锁子。

五月端午吃软米,饭香枣甜喜心中,辨好艾草挂门脸,过夏经秋熏蚊蝇。

五月端午端粽子,九月重阳重镜子,五月编下艾腰子,九月用来熏蚊子。

金锁子、银锁子,不如戴个百锁子。

初一,不戴柳,死喽变成大黄狗!

初二,不戴艾,死喽变成老太太!

初三,不戴百锁,死喽变成黑骡!

打茎(粽)叶、筏茎(粽)的,单五(端午)清晨等不得!

坠荷包、穿火蒜,端着蒸米满街转!

点雄黄、喝黄酒,掂上敬(粽子)的到处走!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令人难忘的端午作文600字

全文共 1062 字

+ 加入清单

不知不觉中,又到了粽子飘香的端午节!走在街上,看着种类繁多,各式各样的粽子,心里却更怀念小时候外婆包的粽子。 Unconsciously, its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of the fragrance of rice dumplings! Walking on the street, watching a wide variety, all kinds of zongziWhen I was a kid, my grandmother bag.

记得小时候,经济条件不如现在好。所以每年的端午节,中秋节这类凡是和吃有关的节日,我都特别喜欢。

端午节前夕,外婆就会去家门旁边的山坡上割棕叶。棕叶矮矮的,一丛一丛密密的长在山坡上。外婆会把大的无洞的割下来放在井边,打上井水一片一片的清洗干净。带回家后再把棕叶的头一束一束的捆起来,倒挂着晾干备用。接下来就是准备粽米。那时候只有两种口味的粽子,一是甜的,一是咸的。甜的就是洗净的糯米,什么作料也不要;咸的就是在糯米里加上一些赤小豆和盐,搅拌均匀即可。

做完这些,就只欠东风了。这东风是什么?就是我外婆的那双巧手。只见她手拿一片粽叶,像变魔术一般,手指快速的一动,粽叶转眼就变成了一个小漏斗形状(漏斗下面是封口的),接着用勺子往这个小斗里装糯米。装的和漏斗口差不多一样平的时候,再用筷子在糯米里面戳几下。接着把剩余部份的粽叶往漏斗口拉过来,给它盖上盖,再把斗口两边多余的粽叶往内一折,分别捏在左右两边。

一个小巧玲珑的四角粽子就诞生了。接着嘴里咬住线头的一边,用拇指捏着线头的另一边,往粽身上那么一绕,牢牢的就把衣服给粽子穿好了。每当这个时候,我总会用无限崇拜的目光看着外婆。心里更是跃跃欲试,恨不得那个可爱的粽子立马能从我的手中变出来。可是无论我如何求学上进,这粽子还是包的摇摇欲坠,有的甚至还少了一个角。然而外婆是那么的慈祥和温暖,每当这个时候,她总会用温暖的目光看看我,再看看我的粽子。

让我一下从挫折沮丧中蹦到快乐的天堂。糯米和粽叶就在这样幸福的时光中变成了一个个小粽子,并被我前仆后继的扔进了开水锅里接受它的洗礼。不一会儿,粽香满屋。我爱吃甜的,每当此时,外婆会先剥一个白米粽,浇上她自己弄的酽酽的红糖,一个香喷喷的甜粽子就端到了我的面前,咬上一口,又香又甜。那一刻的那一种滋味,已经深深的刻在我的脑海里挥之不去。

多年以后,外婆已经不在了,街上的粽子种类也越来越多了。然而,我却再也吃不到那种美好的味道了。

又是一年端午节,外婆,我又想念您的粽子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令人难忘的端午初三

全文共 1238 字

+ 加入清单

以前小时候,我只知道端午节时赛龙舟、端午节吃粽子是她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去年,爸爸还带我湖北去看赛龙舟,那鼓声震天、气势磅礴的场景至今还让我记忆犹新。 I only knew that during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Dragon Boat and Dragon Boat Festival to eat dumplings were her main custom.According to legend, it originated from the ancient Chu people who died of virtuous Qu Yuan, and many people pursued and saved.After that, the dragon boat is commemorated on May 5th each year, and the dragon boat dispels the fish in the river to prevent the fish from eating Qu Yuans body.Last year, my father also took me to Hubei to watch the dragon boat. The drums and magnificent scenes still made me remember.

今天一大早爸爸告诉我:“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并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美丽芬芳,妇人争相佩戴,用以驱瘴。”我知道后赶紧叫妈妈一起到市场里去买菖蒲。一进市场,里面人山人海,卖菜的、买菜的,热闹非凡。也许是因为过节了,大家都买很多样菜,当然几乎每一个买菜的人都会买一把艾叶和菖蒲。

妈妈去买菜,我自己到卖菖蒲的摊位上去买菖蒲,卖菖蒲的奶奶笑着说:“啊,小姑娘自己来买,那我要挑一把最长最直的给你!”完成了任务,和妈妈汇合后,妈妈看了我手里的菖蒲一个劲儿的表扬了我,说我有眼光,但是问过我买菖蒲花了多少钱时,也稍微说了一下我,为什么不还价。呵呵!我压根儿就不知道买东西需要还价,而且只一块五毛的菖蒲需要还价吗?有些小郁闷了。但是闻着艾叶和菖蒲的清香,什么烦恼郁闷都跑光了。

回到家里,爸爸说我现在是大孩子了,也是家里的一份子,今年的艾叶和菖蒲让我亲自插上。我看了看邻居家的门上插的菖蒲,信心汇成商学院地拿着我手工用的透明胶带纸,将我亲自买的艾叶和菖蒲斜贴在我们家的大门和车棚门上。嗯,别说,插上后立刻有了过节的气氛。

门口的艾叶、菖蒲香,家里餐桌上的粽子香,让我陶醉,不知大家是不是和我一样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故乡的端午作文600字

全文共 712 字

+ 加入清单

“每逢佳节倍思亲。”而我思的不仅是远在故乡的亲人,还有来自童年的回忆。

每逢端午,奶奶总是做一桌子的菜,献宝似地摆在大圆桌上。最扯人眼球的便是那自己腌的咸鸭蛋。

奶奶盐鸭蛋十分讲究,腌前鸭蛋要用米醋浸泡二十多分钟,为的是杀菌消毒。趁鸭蛋刚从醋中出来,表面还是湿润的,便在盐堆中滚。这便是我最喜欢的家务事之一,我可以边做边玩,每次弄的满手是盐。最后将这些鸭蛋装进黑色的塑料袋。到了端午,奶奶便会端着一盘蒸好了的咸鸭蛋摆在桌子中央。

刚切开的鸭蛋还冒着热气,蛋黄红彤彤的,里面还冒着油,看着就让人垂涎。

奶奶除了自己腌鸭蛋,还要自己包粽子。邻居都喜欢吃奶奶包的粽子。有一次,邻居叔叔还提了一串腊肉,让奶奶包在里面。奶奶笑着,一张早就布满皱纹的脸涨的通红,说:“好啊好啊,你们到时候拿几袋回去吧。”奶奶包粽子的手法十分娴熟,一双手灵巧地在粽叶和馅料之间来来往往,不一会儿,一个有棱有角的粽子便成型。而我在旁边跃跃欲试,但不仅弄的一身脏,还浪费了原材料,没有一个是成功的。奶奶不怒反笑,每次都让我闹了个大红脸!

晚上,奶奶便会用艾叶和青蒿来给我煮洗澡水。满屋药香泛滥,沁人心脾。

洗完澡,奶奶用纱布裹上银手镯,再放上一个煮好了的白鸡蛋。在身上滚来滚去,说是能祛除身上的湿气。

至于其他的,现在都记不真切了。只知道腌咸鸭蛋和包粽子,这两项也是我极喜欢的。虽然鸭蛋不像书中写的:筷子一戳,“吱”的一声红油便冒出来了。但是自己做的,远远超过那些山珍海味。

现在住在这种快节奏的大城市中,节日气息越来越淡,我也不禁思考:现在还有多少人像奶奶那样自己动手盐鸭蛋的呢?而我,也是买超市中的鸭蛋,再也没有奶奶腌的味道。这种味道恐怕是只有回到故乡,才能品味到的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高一端午语文

全文共 769 字

+ 加入清单

我小的时候十分的期待端午节的来临,那是因为我很佩服屈原的优秀精神品质,因此他在中国十分的出名,古代的帝皇为了纪念他把端午节作为一个节日专门去纪念他,这让我看到了古代的帝王还是很重视贤臣的。我喜欢端午节不仅仅是因为我能够从中学到了许多的知识了解到了越多的历史。

每到端午节母亲都会花一个小时来给我讲关于端午节的故事,虽然每年我都会听到这个故事,但是我从来都不会感到厌烦,而是对屈原生活那个年代产生了更多的遐想,母亲年轻的时候不会包粽子,但是我特别的贪吃,特别的爱吃粽子,非要母亲给自己买,母亲为了节约点钱,便学习起了包粽子,就是为了满足我在端午节吃粽子的要求。

除此之外,我都会在端午节快要来临的时候,人们正在忙碌的时候去给他们捣乱,有时候会入迷的看着他们包什么粽子馅,要是被我这贪吃鬼看上了的粽子,我就死活赖在他家不走了,除非给我一个吃解解馋。每次吃粽子的时候我都会想起母亲给我讲的屈原的故事。屈原是一个热爱国家的爱国勇士,是人民的英雄,更加是我的偶像,他生活在他的那个年代遭遇到了许多的挫折,可是他一样那么的坚强,让我特别的佩服,屈原还是我的偶像,所以在端午节那天我会吃许多的粽子来纪念他。

我还记得在端午节我会洗一次澡,那是一次特别的澡,那些水是用药草泡过的,母亲每年都要求我去洗这样的澡,我心里可是十万个不愿意啊,除非在洗澡的时候吃着粽子才行,母亲拿我没办法,就答应我这样洗澡的要求,我永远都忘不了一边洗澡一边吃粽子的那些童年回忆,我一不小心没那稳就把粽子给掉洗澡水里了,我还因为那一件事哭闹了好久呢!

在我的端午节里,一定要吃粽子,不管怎样我都要为屈原做一些事情,毕竟父母和老师教导我不能浪费粮食,所以我不能够像古代那些纪念屈原的人一样,把粽子扔海里,但是我能够把粽子扔我的肚子里,那样就算是对屈原的纪念了吧!端午节吃粽子,为了我的偶像。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