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手法的作文【推荐20篇】

蜡烛虽然很普通,但它的精神实在可贵。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手法的作文范文,希望对你有帮助。

浏览

5629

作文

112

借物抒情手法的作文

全文共 420 字

+ 加入清单

正值秋深霜浓、菊花盛开的时节,我怀着浓厚的兴致,来到了新蕾公园。

一进公园大门,我仿佛置身于一个奇妙无穷的世界。喷水池前,两盆大理菊傲然怒放,千百朵小菊花环绕喷水池旁边,好一派佳境啊!东边黄花如金,西边白花似雪,阳光下,黄白相映,分外清新怡人。喷池沿上,开满了多姿的悬崖菊,它们肩并着肩,膀挨着膀,神态不一,各具情趣,似孔雀开屏,如银河落地,真是妙趣横生。

步入菊展室,菊花有的含苞欲放,有的似刚出浴,一株株,一盆盆,红的似火,黄的如金,绿的像玉,白的若云,五光十色,满堂生辉。恍惚间,我如同进入仙境,感到眼花缭乱,一时分不出东西南北。

菊花如此多娇!自古以来,人们颂菊、赞菊。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吟出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名句。大革命家陈毅更以“秋菊能傲霜,风霜重重恶。本性能耐寒,风霜其奈何”的光辉诗篇赞美菊花的高洁和傲岸。

我情不自禁地吟诵着:“宁可菊花干枯死,何曾吹落东南风。”是啊!菊,陶冶着人们的情操,激励着人们克服困难,走向辉煌。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蜡烛运用象征手法写作文

全文共 400 字

+ 加入清单

有一天,家里突然停电了。我从柜子里拿出1根蜡烛,点燃。一瞬间照亮了整间屋子。

我看着蜡烛,不由得想:“蜡烛虽然小,却非常顽强。它具有不怕疼、不怕牺牲、默默无闻的为人们奉献自己的高尚品质。”

蜡烛默默无闻、无私奉献、为人服务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它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我要向它学习!其实我们生活中也有这样的人,就像清洁工人

清洁工人无私奉献,为我们扫地。在街上,我看到许多人都往地上乱扔垃圾。还有一些大人乱吐槟榔汁,把地板都弄脏了。只有清洁工人在扫地。第二天,地板就变干净了,可她们却走了。他们很不起眼,可却默默无闻地扫地。

在我们生活中还有许多像蜡烛一样默默奉献自己的人,例如:老师在深夜里默默地为我们批改作业,边防战士在默默地守卫边疆,工人们在默默地为我们建造房屋,邮递员在默默地为我们送报纸等等……

蜡烛虽然平凡,没有台灯高贵、美丽;也没有吊灯那么豪华;也没有荧光灯那么光亮。但是我依然喜欢无私奉献的蜡烛!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小学生如何掌握修辞手法

全文共 567 字

+ 加入清单

修辞的方法有近20种,小学阶段一般仅要求掌握比喻、排比、拟人、夸张、反问这几种修辞方法。那么怎样掌握这些修辞方法呢?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小学生如何掌握修辞手法的内容,欢迎大家的查看!

修辞,是在特定的条件下,根据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去选择最恰当的语言手段。掌握修辞的方法,可以使我们把话或文章说得或写得清楚明白,生动有力。

(1)要把握特点

修辞手法虽然有好多种,但是,只要我们善于把握各种修辞的特点,是不难掌握的。比如“比喻”这种修辞方法,在反映的对象、句法结构、表达效果上都有自己的特点,我们学习时必须注意,不要仅满足于记住定义。

(2)要善于比较

比较的方法有三:

一是修辞和非修辞的比较,通过比较,搞清哪些是修辞,哪些不是修辞;

二是修辞内部各小类的比较,比如“比喻”中又分明喻、暗喻、借喻等,通过比较,把握它们的共性与个性;

三是修辞外部的比较,即这一修辞方法与那一修辞方法的比较,通过比较,掌握修辞之间的区别及其联系。

通过这三方面的比较,就能比较全面、深入地掌握修辞的方法。

(3)要注意运用

修辞的运用,从正面讲,要能用各种修辞方法造句,不仅能用某一种修辞,还要逐渐做到能综合运用多种修辞方法。

另一方面,对运用修辞的语言片段,要能分析出用了哪种修辞方法。从反面讲,要能纠正修辞方法运用中的错误,这样正反结合,就能不断提高运用修辞方法的水平。

展开阅读全文

篇3:记叙文写作手法

全文共 2675 字

+ 加入清单

在写记叙文时就要考虑选择哪些材料。选材时,要坚持三个标准,下面是小编收集了记叙文写作手法,欢迎阅读。

1.确定中心,写出深意。我们要着于挖掘所写事件中含有的生活哲理或找出它闪光的地方,反复思考,确定文章的中心思想。即善于从普通的小事中写出深意来。

2.文章的六要素要交待清楚。一件事情的发生,离不开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这六方面,即常说的“六要素”,只有交待清楚这几方面,才能使读者对所叙述的事,有个清楚、全面的了解。

3.言之有序,条理要清楚。根据所述时间选择合理的顺序来安排材料。一般叙事顺叙、倒叙和插叙三种。

4.详略得当,突出重点。一般事件的材料有主次之分,能体现文章中心的材料是主要材料,这部分要详写,次要内容可略写或不写,主次分明,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

5.要把事情写具体。能不能把事情写具体,那就看你是不是善于把事情一层层展开记叙,即把事情分为几个阶段,在这几个阶段中写出事情的发展变化。这样,文章的内容才会具体、生动。

6.渲染环境,生动感人。任何事情的发生、发展都离不开环境,抓住环境的特点来写,会很好的渲染气氛,表达感情,使文章更加生动感人。

一、为何叙 记叙文一般可分为记人、叙事、写景、咏物等几种。记人,要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叙事,要写出事件所蕴涵的意义,这些意义可以是政治思想方面的,也可以表达某种哲理,或某种情趣;写景,要通过景物描写表现出个人某种感情或深刻的感悟;咏物,或透露出世间人生的某种乐趣,或托物言志,表现对社会上某种人某种现象的情感。因此,我们写记叙文总会有一定的目的,总要表达一定的思想和感情,实际上就是我们平常所讲的“文章的主题”,主题是文章的灵魂,它像一根红线贯串于文章的始终。没有明确主题的记叙文,只能是一篇流水帐,所以要写好记叙文,就必须要明确“为何叙”,即主题要明确。要主题明确可注意三点:第一,要有积极意义,即确定的主题思想感情必须是健康的,有意义的。第二,要集中,一篇文章只能有一个主题,全文要围绕这个中心来写。有的同学作文时,既想写这,又想写那,结果写出来的文章不是漫无中心,就是几个中心,多中心则无中心。第三,可含蓄一点,不一定直露。主题要蕴涵在具体的记叙和描写之中,一般不宜用明显的话语揭示出来,如表现人物勤劳的品质,要通过具体的事和生动的细节来表现,不宜将 "勤劳"二字当成标签贴在人物身上。又如要记叙一件有意义的事,也不宜空洞抽象地把其“意义”说上一大通,而应在具体的情节中自然地显示出来。恩格斯说过,事件的意义、人物的性格写得越隐蔽,作品的艺术魅力就越强。

二、叙什么

叙什么,就是写什么内容,在写记叙文时就要考虑选择哪些材料。选材时,要坚持三个标准,一是典型性,即选择出能充分表现中心的材料;二是真实性,即选出真人真事真景,包括来自现实生活的艺术真实;三是现实性,即选出有现实积极意义的材料。在选材具体操作时,最行之有效的选材方法是展开联想,联糸生活,即选材时可通过联想,从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等任意一个方面选出自己熟悉、感动的人和事。如在写《谢谢您给我的爱》(南京市95年中考作文题)时,我们不妨展开联想,从家庭生活方面选出祖辈、父辈给"我"爱的材料,从学校生活方面选出老师、同学给"我"爱的材料,从社会生活方面选出邻居、路人、警察等热心人给"我"爱的材料。材料选好,还需认真剪裁,做到详略得当,所所以还要注意两点:第一,要剪去雷同的材料。有些记叙文表现中心时不止用一个材料,那么这些材料应从不同侧面表现中心,如果从同一方面表现中心,那么其中的有些材料则属于“雷同”"的材料,应该删掉。第二,要注意详略得当。与中心关糸不大的材料要略写、与中心关糸极为密切的材料要详写。

三、怎样叙

怎样叙,就意味着怎样把一篇文章具体地写出来,这就牵涉到文章的结构、表达的方式、遣词造句等表现形式。

先说文章的结构,即所要写的这篇记叙文用什么结构来表现出来。它包括这篇文章分几层写,哪些材料先写,哪些后写,哪些详写,哪些略写,如何安排过渡,于何处伏笔,在哪里呼应,如何开头,怎样结尾,等等。从整篇记叙文来看、常见的结构有顺序、倒叙、插叙。顺叙,就是按照事情发生、发展的,过程进行叙述。包括以下几种情况:其一,按时间的推移来叙述;其二,按事情的发展来叙述;其三,按认识发展的过程来叙述;其四,按作者的行踪来叙述。倒叙,就是把事情的结局,或某个突出的精彩片断提到前边写,然后再按事件发生、发展的顺序叙述。倒叙的运用有四种类型:一种是把事件的结局提前,造成悬念,然后再按时间顺序叙述事情的发生与发展;一种是把事件中最精彩的或最紧张的片断截取下来,写在前面,震动和吸引读者,然后按时间的顺序叙述事件的起因、发展与结局;一种是先写眼前的事物,由此及彼,引起回忆,再追叙往事,形成倒叙,一种是先写当前情况,再回忆过去的情况,以形成鲜明的对比,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插叙,是在文章的叙述中,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一些与中心事件有关的内容,然后再继续进行原来的叙述。插叙的具体内容和形式有种种不同:有的是追叙,对过去事件片断进行回忆,有的是补叙,对有关人和事作必要的补充、解释;有的是逆叙,对有关内容由近及远、由今及古地回溯,灵活多样的插叙,可以使主题开掘得更深刻,情节展开得更充分,内容表现得更充实,人物形象刻画得更丰满,避免了平辅直叙。

再说表达的方式。记叙文一般以记叙这种表达方式为主,但记叙文写人记事,写景状物,往往需要描写。对人物和环境作适当的描写,可以把人物、事件或景物写得有血有肉,有声有色,叫人看了如见其人,如临其境。描写的类型很多,从描写的对象划分,有人物描写和景物描写,人物描写中包括肖像、语言、行动、心理等描写方式。从描写的角度划分,有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这要在具体的写作中灵活运用。另外,在记人叙事的记叙文中,为了突出人物的高贵品质或突出事件的意义,有时要进行抒情和议论。再则,有时作者为抒发自己的感情,在记叙的基础上直接抒情,直接表露感情,或寓情于记叙之中,在记叙的过程中处处渗透着情感。这样综合运用好表达方式,写出来的文章就会摇曳多姿,绚烂多彩。

最后说说遣词造句。一篇记叙文最终是靠一句句话组成起来的,因此,大家在语言表达上要注意准确、鲜明、生动、形象。准确就是指用词合适、恰当;鲜明指一个词用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表示出的意思清清楚楚,明明白自,一点不含糊。生动形象,就是把词用得活泼,有声有色。这一点,就要多注意运用比喻、拟人、排比、对比、反复、夸张、反问、设问等多种修辞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小草象征手法

全文共 301 字

+ 加入清单

我喜欢生机勃勃的春天,更喜欢家门前绿油油的小草。

有一次,我来到家门前的草地上,那绿油油的小草,是多么富有生机。春天一到,它立刻铺满整块土地,我常常看着这些小草,一阵春风过后,小草左右摇动,不时弯下腰,过一会, 它有恢复。我看着这些小草,常常使我心旷神怡,乐而忘返。

你别看小草这样柔弱,但它的生命力是最顽强的。突如其来的暴风雨,使小草弯下了腰。一次次的雷声,打破了春天是的宁静。暴风雨终于停了下来,小草的身体已经要到下来了, 身上还有着一颗颗雨珠。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写的这首诗可真好呀!一棵棵小草,虽然鲜花美丽,也没有白杨那样挺直,但它那顽强的生命力是不可比的。

我爱家门口的绿油油的小草。

展开阅读全文

篇5:修辞手法:优美的排比句

全文共 2118 字

+ 加入清单

1.心灵是一方广袤的天空,它包容着世间的一切;心灵是一片宁静的湖水,偶尔也会泛起阵阵涟漪;心灵是一块皑皑的雪原,它辉映出一个缤纷的世界。

2.痛苦——

痛苦是黑暗中的摸索,前进的路途中满是坎坷;痛苦是无人理解的悲哀,无助的面对一切挫折;痛苦是心灵最深的折磨,无泪且无法直言;痛苦是天生没有的表情,是烦恼中的恶魔。

3.愚蠢——

愚蠢是一种天生的无奈,是一种后天的懒惰,是一颗自己种下的恶果,是一条好果实中的蛀虫。

4.谎言——

谎言是一只心灵的蛀虫,将人的心蛀得面目全非;谎言是一个深深的泥潭,让人深陷其中无法自拔;谎言是一个无尽的黑洞,让人坠入罪恶的深渊万劫不复。

5.阴险——

阴险,是一条披着羊皮的狼,干着不见天日的勾当;阴险是善良的公敌,嫉妒的朋友;阴险是一座心灵的冰山,让人透过清澈感到的是阵阵的寒意。

6.自私——

自私是一面镜子,镜子里永远只看得到自己;自私是一块布匹,蒙住了自己的眼睛,看不见别人的痛楚;自私是一层玻璃,看上去透明,却始终隔开了彼此的距离。

7.爱心——

爱心是一片照射在冬日的阳光,使贫病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爱心是一泓出现在沙漠里的泉水,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爱心是一首飘荡在夜空的歌谣,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

8.美——

静物是凝固的美,动景是流动的美;直线是流畅的美,曲线是婉转的美;喧闹的城市是繁华的美,宁静的村庄是淡雅的美。生活中处处都有美,只要你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有一颗感悟美的心灵。

9.积累——

古语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凡立功名于世者,无不是从小处做起,注意点点滴滴的积累,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品德才能,不断自我完善的。若无每日闻鸡起舞坚持不懈的毅力,那么祖逖又怎能北伐中原而名垂千古!若无长年笔走龙蛇墨染池水的工夫,那么王羲之又怎能挥毫盖世被尊为书圣呢?若无半生钻研演算草稿盈筐的血汗,那么陈景润又怎能摘取明珠享誉世界呢?

10.错误——

伽利略、牛顿、爱迪生是人不是神,其缺点错误在所难免,但这并不妨碍他们成为“巨人”。试问,有谁能否认物理学中的落体定律、惯性定律、抛物体运动规律、摆振动的等时性现象是伽利略建立或发现的呢?有谁能否定牛顿作为经典物理学创立者的地位呢?有谁能否定爱迪生是对人类物质文明有重大贡献的大发明家呢?

11.立志——

徒有万般“羡鱼”心,而无一丝“结网”意,结果定会一事无成。这道理虽然浅显,但实际上却不是每个人都能清楚认识到的。有的人希望成为爱迪生式的“发明大王”,可是却畏于钻研科学知识之难;有的人想继莫泊桑之后,再夺“短篇小说之王”的桂冠,但又慑于常年练笔之艰辛;有的人想一鸣惊人成为“音乐巨匠”,却惰于在五线谱的田地上埋首耕耘;有的人愿自己成为体育明星,却怠于“闻鸡起舞”进行训练。如此心怀鸿鹄之志,而身属燕雀之行,连一条小小的鱼都会捉不到,更何况要实现那恢宏的大志呢!

12.选择——

选择是一个崭新的开端,选择高耸入云的峭崖便需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信念;选择波涌浪滚的大海便需有“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壮志豪情;选择寒风劲厉的荒漠便需有“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的博大胸怀-----

13.生活——

生活是什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说生活如酒。童年就像鸡尾酒,色彩斑斓,甜美之味令人回味;青年就像冰镇的啤酒,色彩浓黑,清凉的同时又让人觉得苦涩;中年就像烈性酒,纯净无色,辛辣之味使你五脏六腑都会灼热;老年就像葡萄酒,久存弥香,滴滴让你感受到香中之甜。(《生活是什么》)

14.太阳花——

从初夏到深秋,花儿经久不衰。一幅锦缎,始终保持着鲜艳的色彩---夏日暴烈的阳光下,牵牛花偃旗息鼓,美人蕉慵倦无力,富贵的牡丹也早已失去神采。只有太阳花对炎炎赤日毫无保留,阳光愈是炽热,它开得愈是艳丽,愈加热情,愈加旺盛。(《生机勃勃的太阳花》)

15.诚信——

诚信是小朋友将拾到的一分钱放在警察叔叔手里时脸上的笑容,是少先队员宣誓时眼中的闪光。

诚信是焦裕禄推开乡亲柴门送去的那一阵春风,它是孔繁森将藏族老妈妈冻伤的双脚捂进怀中的深情。

诚信是开国领袖面对新中国第一缕曙光作出的“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召唤。诚信是继往开来的领路人俯瞰西部作出的“中国要实现伟大复兴”的决定。

16.选择——

选择博爱,就是选择对情感的珍视。

选择博爱,就是选择对万物的眷恋。

选择博爱,就是选择高远的人生志向。

17.希望——

不要放弃希望,希望使人正视困难与失败。困难与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一个人失去希望,失去与之斗争的勇气。屈原爱国,“上下而求索”;一旦楚国灭亡,他失去了希望,便只剩下跳入汨罗江这条绝望之路了。

不要放弃希望,希望使人憧憬美好的未来。有了希望,才会产生对未来的向往,才会产生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德国诗人海涅在一首诗中动情地写道:“严冬劫掠去的一切,新春会给你还来。”

不要放弃希望,希望使人增添前进的动力。古今中外,有多少仁人志士,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而不懈地奋斗。双目失明、双耳失聪的贝多芬发出“我要勒住命运的喉咙”的壮语,谱写出不朽的《英雄》乐章。

18.欲望——

欲望是殖民者手中的皮鞭……

欲望是希特勒手中的指挥棒……

欲望是和珅手中的印章……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常见表现手法及其作用

全文共 671 字

+ 加入清单

表现手法,从广义上来讲也就是作者在行文措辞和表达思想感情时所使用的特殊的语句组织方式。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常见表现手法及其作用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

联想:由一事物联系到与之有关的另一事物,或把事物中类似的特点联系起来造成一个典型。作用是丰富文章内容,使人物形象更丰满,性格更鲜明突出,情节更生动感人。

想象:人们在已有材料和观念基础上,经过联想、推断、分析、综合,创造出新的观念的思维过程。作用是为塑造形象、表现主题服务。使读者接受美的陶冶。

象征: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特点的概念、思想和感情。作用首先是它把抽象的事理表现为具体的可感知的形象。其次是可以使文章更含蓄些,运用眼前之物,寄托深远之意。作用是鲜明的突出了主要事物或事物的主要方面的××特征。

对比(对照):把两种不同的事物或情形作对照,互相比较。作用是突显对象的特点,给读者留下鲜明的对象。

衬托(烘托):指的是以乙托甲,使甲的特点或特质更加突出。有正衬和反衬两种。作用是突出本体的××特征。

抑扬:把要贬抑否定的方面和要肯定的方面同时说出来,只突出强调其中一个方面以达到抑此扬彼或抑彼扬此的目的。有先扬后抑和先抑后扬之分。作用:突出强调了事物(人物)的特征。

(前后)照应:指诗中对前面所写的作必要的回答。恰当运用这种方法使结构显得紧凑、严谨。

虚实结合:是指现实的景、事与想象的景、事互相映衬,交织一起表达同一样的情感。

托物言志:在描摹事物以尽其妙的基础上融入作者的感情,寄托作者的心志。

直抒胸臆:即景抒怀,表达诗人面对自然景象所产生的富有哲理性的思想。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拓展阅读:象征手法作文写作指导

全文共 514 字

+ 加入清单

在中学生作文里,化实为虚的比喻、象征手法,可以让作文意境气象万千,别开生面,意味无穷。而且,这也有一定的难度,需要指导

对此,我有以下几点感想。

一、启发学生多观察、多感悟、勤练笔。

这是写好象征文的基础。观察,是写作的重要源头之一。

感悟是立意产生的关键,是观察的深入,用心着意,则会有一定的思想指向、在这两个过程后,勤练笔成文,则可有成果,让“象征”文成就于笔下。

二、方法具体指导

1、选物(引语)

观察事物,选取有象征意义的事物,着意观察、感悟、立意。

2、绘物(赋语)

对所描写、展示的事物进行有目的的描写,描写与所立之意相符,为表里关系,暗含立意。3 .咏物(赞语)

把所描写的事物的意义——象征意义揭示出来,加以赞美。用以物喻人的方式或直抒胸臆,赞美其象征的品格精神,显示作文目的。

三、有计划,有的放矢地指导训练

范例素材:

1.骆驼——任重道远,坚忍不拔

2.海鸥——胸怀宽广,搏击风浪

3.海燕——勇敢顽强,远见卓识

4.春蚕——兢兢业业,无私奉献

5.萤火虫——渺小却不卑微,勇于展示自己的生命火花,点亮暗夜。

6.白鸽——和平友谊的使者

7.喜鹊——活泼热情,吉祥如意

8.春燕——报春使者,勤劳亲善

9.白灵——聪明伶俐

10.梅花——坚贞不屈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常用修辞手法列举

全文共 1503 字

+ 加入清单

1、文段中主要使用的修辞手法有以下:

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又名对仗、排偶)、反复、借代、比拟(又名比体)、寄寓(寄托),互文、设问、引用、呼告、反问、顶真(又名联珠、顶针)等。其中比喻可以分为:明喻、暗喻、借喻、博喻(又名复喻)、倒喻(又名逆喻)、反喻、互喻(又名回喻)、较喻(可分为强喻,弱喻)、譬喻、曲喻、饰喻、引喻、隐喻。

2、其他特殊性描写方法:

有白描,避复,变用,层递,衬垫(又名衬跌),衬托(正衬、反衬、陪衬),倒文,倒装,迭音,叠字,复叠,翻新,反复,反语,仿词,仿化,飞白,分承(又名并提、合叙、合说);复迭错综,复合偏义,共用,互体,换算,回环,回文,降用,歧谬,摹绘(又分为:摹形,摹声,摹色),列锦,连及,警策,示现,双关,重言,重叠,指代,用典,移用,谐音,歇后,镶嵌,析字,委婉(又分为:迂回语、谦敬语、避讳语),婉曲,通感(又名移觉),移就,跳脱,转文,复沓,拈连(又称:顺拈)。

一些常用的修辞用法:

(1)比喻。它是用某一具体的、浅显、熟悉的事物或情境来说明另一种抽象的、深奥、生疏的事物或情境的搜索一种修辞方法。比喻分明喻、暗喻、借喻三种形式。明喻的形式可简缩为:甲(本体)如(喻词:像、似、若、犹、好像、仿佛)乙(喻体)。暗喻的形式可简缩为:甲是(喻词:成、变成、成为、当作、化作)乙。明喻在形式上是相似关系,暗喻则是相合关系。借喻:只出现喻体,本体与比喻词都不出现。如: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2)借代。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这一人或事物有密切关系的名称来替代,如以部分代全体;用具体代抽象;用特征代本体;用专名代通称等。如:

①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一针一线代群众的一切财产)

②不要大锅饭。("大锅饭"代抽象的"平均主义")

③花白胡子坐在墙角里吸旱烟。(花白胡子是以特征代本体)

④千万个雷锋活跃在祖国大地上。("雷锋"以具体的形象代抽象的共产主义思想)

(3)比拟。把人当物写或把物当人来写的一种修辞方法,前者称之为拟物,后者称之为拟人。如:

①做人既不可翘尾巴,也不可夹着尾巴。(拟物)

②蜡炬成灰泪始干。(拟人)

(4)夸张。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描绘的一种修辞方法。如:

①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三千丈"为扩大夸张)

②芝麻粒儿大的事,不必放在心上。("芝麻粒儿"是缩小夸张)

③太阳刚一出来,地上已经像下了火。(把前一事物"出来"与后一事物"下火"夸张到几乎是同时出现,有人称此种夸张方式为超前夸张)

(5)对比。是把两种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并举加以比较的方法。如:

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②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6)对偶。用结构相同或相近,字数相等的一对短语或句子对称排列起来表达相对或相近的意思。如:

①满招损,谦受益。

②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③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流水对)

④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扇面对)

(7)排比。把内容相关、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几个(一般要三个或三个以上)短语或句子连用的方法。如:

但这回却很有几点出于我的意外。一是当局者竟会这样地凶残,一是流言家竟至如此之下劣,一是中国的女性临难竟能如是之从容。

(8)反复。根据表达需要,使同一个词语或句子一再出现的方法。反复可以是连续的,也可间隔出现。

(9)反语。即通常所说的"说反话"--实际要表达的意思和字面意思是相反的。如:

"友邦人士"从此可以不必"惊诧莫名",只请放心来瓜分就是了。

(10)反问。是用疑问的形式来表达确定的意思,因此,不需要回答。

(11)设问。为了突出所说的内容,把它用问话的形式表示出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9:记叙文有哪些写作手法

全文共 2634 字

+ 加入清单

记叙文写作方法总例:

1、确定中心,写出深意。我们要着于挖掘所写事件中含有的生活哲理或找出它闪光的地方,反复思考,确定文章的中心思想。即善于从普通的小事中写出深意来。

2、文章的六要素要交待清楚。一件事情的发生,离不开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这六方面,即常说的“六要素”,只有交待清楚这几方面,才能使读者对所叙述的事,有个清楚、全面的了解。

3、言之有序,条理要清楚。根据所述时间选择合理的顺序来安排材料。一般叙事顺叙、倒叙和插叙三种。

4、详略得当,突出重点。一般事件的材料有主次之分,能体现文章中心的材料是主要材料,这部分要详写,次要内容可略写或不写,主次分明,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

5、要把事情写具体。能不能把事情写具体,那就看你是不是善于把事情一层层展开记叙,即把事情分为几个阶段,在这几个阶段中写出事情的发展变化。这样,文章的内容才会具体、生动。

6、渲染环境,生动感人。任何事情的发生、发展都离不开环境,抓住环境的特点来写,会很好的渲染气氛,表达感情,使文章更加生动感人。

一、为何叙

记叙文一般可分为记人、叙事、写景、咏物等几种。记人,要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叙事,要写出事件所蕴涵的意义,这些意义可以是政治思想方面的,也可以表达某种哲理,或某种情趣;写景,要通过景物描写表现出个人某种感情或深刻的感悟;咏物,或透露出世间人生的某种乐趣,或托物言志,表现对社会上某种人某种现象的情感。因此,我们写记叙文总会有一定的目的,总要表达一定的思想和感情,实际上就是我们平常所讲的“文章的主题”,主题是文章的灵魂,它像一根红线贯串于文章的始终。没有明确主题的记叙文,只能是一篇流水帐,所以要写好记叙文,就必须要明确“为何叙”,即主题要明确。要主题明确可注意三点:第一,要有积极意义,即确定的主题思想感情必须是健康的,有意义的。第二,要集中,一篇文章只能有一个主题,全文要围绕这个中心来写。有的同学作文时,既想写这,又想写那,结果写出来的文章不是漫无中心,就是几个中心,多中心则无中心。第三,可含蓄一点,不一定直露。主题要蕴涵在具体的记叙和描写之中,一般不宜用明显的话语揭示出来,如表现人物勤劳的品质,要通过具体的事和生动的细节来表现,不宜将“勤劳”二字当成标签贴在人物身上。又如要记叙一件有意义的事,也不宜空洞抽象地把其“意义”说上一大通,而应在具体的情节中自然地显示出来。恩格斯说过,事件的意义、人物的性格写得越隐蔽,作品的艺术魅力就越强。

二、叙什么

叙什么,就是写什么内容,在写记叙文时就要考虑选择哪些材料。选材时,要坚持三个标准,一是典型性,即选择出能充分表现中心的材料;二是真实性,即选出真人真事真景,包括来自现实生活的艺术真实;三是现实性,即选出有现实积极意义的材料。在选材具体操作时,最行之有效的选材方法是展开联想,联糸生活,即选材时可通过联想,从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等任意一个方面选出自己熟悉、感动的人和事。如在写《谢谢您给我的爱》(南京市95年中考作文题)时,我们不妨展开联想,从家庭生活方面选出祖辈、父辈给"我"爱的材料,从学校生活方面选出老师、同学给"我"爱的材料,从社会生活方面选出邻居、路人、警察等热心人给"我"爱的材料。材料选好,还需认真剪裁,做到详略得当,所所以还要注意两点:第一,要剪去雷同的材料。有些记叙文表现中心时不止用一个材料,那么这些材料应从不同侧面表现中心,如果从同一方面表现中心,那么其中的有些材料则属于“雷同”"的材料,应该删掉。第二,要注意详略得当。与中心关糸不大的材料要略写、与中心关糸极为密切的材料要详写。

三、怎样叙

怎样叙,就意味着怎样把一篇文章具体地写出来,这就牵涉到文章的结构、表达的方式、遣词造句等表现形式。

先说文章的结构,即所要写的这篇记叙文用什么结构来表现出来。它包括这篇文章分几层写,哪些材料先写,哪些后写,哪些详写,哪些略写,如何安排过渡,于何处伏笔,在哪里呼应,如何开头,怎样结尾,等等。从整篇记叙文来看、常见的结构有顺序、倒叙、插叙。顺叙,就是按照事情发生、发展的,过程进行叙述。包括以下几种情况:其一,按时间的推移来叙述;其二,按事情的发展来叙述;其三,按认识发展的过程来叙述;其四,按作者的行踪来叙述。倒叙,就是把事情的结局,或某个突出的精彩片断提到前边写,然后再按事件发生、发展的顺序叙述。倒叙的运用有四种类型:一种是把事件的结局提前,造成悬念,然后再按时间顺序叙述事情的发生与发展;一种是把事件中最精彩的或最紧张的片断截取下来,写在前面,震动和吸引读者,然后按时间的顺序叙述事件的起因、发展与结局;一种是先写眼前的事物,由此及彼,引起回忆,再追叙往事,形成倒叙,一种是先写当前情况,再回忆过去的情况,以形成鲜明的对比,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插叙,是在文章的叙述中,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一些与中心事件有关的内容,然后再继续进行原来的叙述。插叙的具体内容和形式有种种不同:有的是追叙,对过去事件片断进行回忆,有的是补叙,对有关人和事作必要的补充、解释;有的是逆叙,对有关内容由近及远、由今及古地回溯,灵活多样的插叙,可以使主题开掘得更深刻,情节展开得更充分,内容表现得更充实,人物形象刻画得更丰满,避免了平辅直叙。

再说表达的方式。记叙文一般以记叙这种表达方式为主,但记叙文写人记事,写景状物,往往需要描写。对人物和环境作适当的描写,可以把人物、事件或景物写得有血有肉,有声有色,叫人看了如见其人,如临其境。描写的类型很多,从描写的对象划分,有人物描写和景物描写,人物描写中包括肖像、语言、行动、心理等描写方式。从描写的角度划分,有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这要在具体的写作中灵活运用。另外,在记人叙事的记叙文中,为了突出人物的高贵品质或突出事件的意义,有时要进行抒情和议论。再则,有时作者为抒发自己的感情,在记叙的基础上直接抒情,直接表露感情,或寓情于记叙之中,在记叙的过程中处处渗透着情感。这样综合运用好表达方式,写出来的文章就会摇曳多姿,绚烂多彩。

最后说说遣词造句。一篇记叙文最终是靠一句句话组成起来的,因此,大家在语言表达上要注意准确、鲜明、生动、形象。准确就是指用词合适、恰当;鲜明指一个词用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表示出的意思清清楚楚,明明白自,一点不含糊。生动形象,就是把词用得活泼,有声有色。这一点,就要多注意运用比喻、拟人、排比、对比、反复、夸张、反问、设问等多种修辞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蜡烛运用象征手法写作文

全文共 765 字

+ 加入清单

"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想必大家一定很熟悉这句传诵千古的古诗名句,它所赞扬的正是蜡烛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

蜡烛,在许多的的眼里,它只不过是一种已经过时的照明工具罢了.可是,又有谁曾想到过,蜡烛为了照亮我们,付出了自己的生命.每当停电时,人们才会想起那小小的毫不起眼的蜡烛,迫不得已才会用它来照明.这时,蜡烛总会落下如同红宝石般的泪珠,,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蜡泪.每当看到这样的情景,我都会想起教育我们的老师.

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老师是那样伟大,给予我们那么多知识,工作那样辛苦,却没有半点怨言.他们不索取回报,只求一盏明亮的台灯和一张简陋的办公桌,就在那上面给我们批改作业,写教案.就是这样的条件,老师不知培养了多少国家的栋梁之才,而老师吸取的只是有害健康的粉笔灰.有人把老师比作辛勤的园丁,培养了我们这些祖国的花朵.可是,我认为用蜡烛比喻老师更为恰当,老师用光明给予了我们知识,却毁灭了自己,那闪闪的蜡泪就是老师看到我们成为国家栋梁之才而流下的汗水.假如没有老师,我们的知识又从何而来呢?

还有那些农民,他们也有这样的蜡烛精神,他们顶着烈日流着汗水冒着风雨,就是为了耕种庄稼,为我们提供蔬菜和水果,让我们过上丰衣足食的生活.在夏天,他们顶着炎炎烈日为庄稼锄草除虫;在冬天,他们忍受着寒风朔雪,为庄稼搭棚.在那样恶劣的环境中,他们都能坚持下去.这些"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劳作,最终换来了令信喜气洋洋的大丰收.他们只求能吃饱饭,过上温饱生活.其它什么也不求,就这样为我们提供粮食.这种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正是蜡烛的精神.如果没有农民,我们的粮食又从何而来.

蜡烛虽然很普通,但它的精神实在可贵.具有蜡烛精神的人永远值得我们尊敬的.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如果人人都具有蜡烛精神,那世界该多么美好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23015年小学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全文共 486 字

+ 加入清单

小学五年级,学过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夸张、对比、排比、设问、反问。

比喻——是用某一具体的、浅显、熟悉的事物或情境来说明另一种抽象的、深奥、生疏的事物或情境的一种修辞方法。

作用: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深刻鲜明的形象,使说理更透彻。

拟人——把物当人来写的一种修辞方法,

作用: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夸张——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描绘的一种修辞方法。

作用:揭示事物的本质,烘托气氛,引起联想,使表达的事物更突出、更鲜明。

对比——是把两种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并举加以比较的方法。

作用:能使语言色彩鲜明,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更加鲜明突出。

排比——把内容相关、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几个(一般要三个或三个以上)短语或句子连用的方法。

作用:增强语言气势,深化思想内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设问——为了突出所说的内容,把它用问话的形式表示出来。

作用:提醒人们注意、引起思考、突出某些内容。设问是自问自答的。

反问——是用疑问的形式来表达确定的意思,因此,不需要回答。

作用:加强语气,激发读者的感情,以使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小学生作文常用到的九种写作手法

全文共 1285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小学生作文常用到的写作手法有哪些?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写生法:

学习画画,要从写生、素描学起;学习书法要从描红临帖练起;学习状物也需从写生素描练起。我们作文时,如果能把看到的物品用文字描绘出来,读者看了文章,如见其物,我们的作文就有了坚实的基础。用写生法描写物品要注意描写的顺序,或由上到下,或由下到上,或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或先中间后两边,或先两边后中间,或先整体后部分,或先部分后整体。其次要注意细部的描绘,使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转动法:

采用转动法描写物品要有一定的顺序,不能颠来倒去。其次要准确地运用方位词如正面、反面、下面、上面、左面、右面等等,在转换物品的方向时,要用方位词标明。此外要有详有略,能反映物品特点的一面要详细描述,其他作简略交代,切忌面面俱到,平均使用力量。

剥笋法:

有些物品结构比较复杂,光用转动法还描述不清,抓不住特点,我们就要从外到里或从里到外的顺序把物品的结构描述出来。这就要用过渡词语把进入哪一层交代清楚。此外,要有重点地介绍物品的结构。

拟人法:

把动物比拟成人要注意找出动物的特征与人相似之处,并进行细致的描绘。把动物比拟成人,首先要从整体上把它比拟成人,然后找出局部相似之处。这样,我们读了以后才能有整体感。如果只抓住局部进行比拟,容易显得不伦不类,不易读者想象。把动物比拟成人,也用于动物动作的描写。这主要是按照人物的心理活动想象动物动作的目的。

化动法:

想象物品的动态要与静态描写相结合,这样才能相映成趣。文章从描写静态转入想象动态或从动态转入想象静态,描写要交代清楚,否则会分不清楚哪部分是看到的,哪部分是想到的。文章所想象的物品动态要符合物品的特点,使人读了可信。

说明法:

采用说明法描写物品时,首先要真实地说明它的特点,其次要抓住重点来说明。例如对物品的各部分进行说明时,有的部分,可以说明它的质地;有的部分,可以说明它的特点;有的部分,可以说明它的作用。此外说明物品的历史、特点或用途时要围绕全文的中心,切忌扯得太远。

运用“五觉”法:

眼睛可以看到物品的颜色、形状;耳朵可以听到各样的声音;鼻子可以嗅出香、臭、腥、臊;舌头可以知道物品的苦、辣、酸、甜、咸、淡、涩;皮肤可以感知物品的软硬、冷热。我们描写物品时,可以通过各种感觉器官的感受来写物品的特点。采用“五觉”法来描写物品,要注意围绕物品最主要的特点写,切忌支离破碎。此外,还要注意按一定的顺序描述。

借物抒情法:

借物抒情要求我们在描写物品时,把感情寄托于对事物的爱憎之中,要借物品的形象含蓄地抒发自己的感情。运用借物抒情的方法,关键是找准物品的特点与自己的感情引起共鸣的地方,使物品与感情相统一,使感情有所依托。

托物言志法:

采用托物言志法写的文章的特点是用某一物品来比拟或象征某种精神、品格、思想、感情等。要写好这样的文章,就要掌握好“物品”与“志向”,“物品”与“感情”的内在联系。首先是物品的主要特点要与自已的志向和意愿有某种相同点和相似点。其次,描述时,自己的志向要以物品的特点为核心。物品要能表达自己的意愿。托物言志的写作方法,最常用的有比喻、拟人、象征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常用的修辞手法

全文共 3890 字

+ 加入清单

1.比喻

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有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望洞庭》)

诗歌巧妙地以“螺”作比,将皓月银辉下的山比做银盘里的青螺,色调淡雅,山水浑然一体。

2.借代

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借代可用部分代表全体,具体代替抽象,用特征代替人。借代的运用使语言简练、含蓄。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

诗中用“绿”和“红”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花,写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3.夸张

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有更突出、更鲜明地表达事物的作用。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

愁生白发,诗人用夸张的手法写白发竟有“三千丈”那么长,可见愁思的深重。

4.对偶

用结构相同、字数相同的一对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从形式看,语言简练,整齐对称;从内容看,意义集中含蓄。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从篇法结构来讲,这首诗四联八句,句句皆对仗,对得圆浑自然,不见斧凿之痕。“无边落木”对“不尽长江”使诗的意境显得广阔深远,“萧萧”的落叶声对“滚滚”的水势更使人觉得气象万千。更重要的是,从这里感受到诗人韶华易逝,壮志难酬的苦痛。

5.比拟

把物当作人来描写叫拟人,或把人当作物来描写叫拟物。比拟有促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描写的人、物、事表现的更形象、生动的作用。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林逋《山园小梅》)

这一联采用拟人的手法。“先偷眼”极写白鹤爱梅之甚,它还未来得及飞下,就迫不及待地先偷看梅花几眼;“合断魂”一词写粉蝶因爱梅而至消魂,把粉蝶对梅得喜爱之情夸张到极点。

6.排比

把内容紧密关联、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几个句子或短语接连说出来。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夕阳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

纯用名词组合,构成典型环境

7.设问

先提出问题,接着自己把看法说出。问题引入,带动全篇,中间设问,承上启下,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回味。

“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元曲小令,阿鲁威作)

以设问开篇,点明题旨,领起下面分层次地叙述三国人物的英雄业绩。

8.反问

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来加强语气,表达强烈感情。

“江东弟子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王安石《叠题乌江亭》)

使用反问句式,语气冷峻,强调了历史之必然。

9.起兴

兴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李商隐的《锦瑟》)

首联用瑟这种乐器起兴,由此而思及“华年”。

10。用典

用典有用事和引用前人诗句两种。用事是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立场和态度、个人的意绪和愿望等等,属于借古抒怀。

引用或化用前人诗句目的是加深诗词中的意境,促使人联想而寻意于言外。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辛弃疾《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姜夔《扬州慢》)

这首词除了回顾作者43年前南下经历一层外,全是用事。“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写的是刘裕当年北伐抗敌的英雄气概。作者借赞扬刘裕,讽刺南宋王朝主和派屈辱求和的无耻行径,表现出作者抗金的主张和恢复中原的决心。

“春风十里”引用杜牧的诗句,表现往日扬州十里长街的繁荣景况,是虚写;“尽荠麦青青”,写词人今日所见的凄凉情形,是实写。这两幅对比鲜明的图景寄寓着词人昔盛今衰的感慨。

11。联想

由一事物联系到与之有关的另一事物,或把事物中类似的特点联系起来造成一个典型。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

诗人由柳枝的纷披下垂、婀娜多姿联想到翠绿的丝带,运用巧妙的比喻,塑造出一个别具浪漫色彩的新颖形象,一改杨柳抒离情的象征义。

12。想象

人们在已有材料和观念基础上,经过联想、推断、分析、综合,创造出新的观念的思维过程。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的《望洞庭》)

这首诗选择了月夜遥望的角度,通过极富想象力的描写,将洞庭的湖光山色别出心裁地再现于纸上。

13。虚实结合

是指现实的景、事与想象的景、事互相映衬,交织一起表达同一样的情感。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咽。……(柳永《雨霖铃》)

上片除“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外,写的都是眼前实景实事实情,写词人和心爱的人不忍分别又不得不别的心情,是实写;下片写对别后生活的设想,是虚写,着意描绘词人孤独寂寞的心情。虚实结合,淋漓尽致写出了离别的依依不舍。

14.衬托 或烘托

指的是以乙托甲,使甲的特点或特质更加突出。有正衬和反衬两种。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苏轼《念奴娇 · 赤壁怀古》)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亿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杜甫《月夜》)

这首词要塑造的人物形象是周瑜,却从“千古风流人物”写起,由此引出赤壁之战时的“多少豪杰”,最后才集中为周瑜一人,突出了周瑜在作者心中的主要地位。

颔联、颈联写妻子的美丽,反衬诗人惆怅痛苦的心情。

15.渲染

对环境、景物作多方面的描写形容,以突出形象,加强艺术效果。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杜甫《登高》)

首联俯仰所见所闻,一连出现六个特写镜头,渲染秋江景物的特点。

16.象征

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特点的概念、思想和感情。 “青山似欲留人住,百匝千遭绕郡城”(李德裕《登崖州城作》)

这两句描写青山环绕,层峦叠嶂,自己所处的郡城正在严密封锁,重重阻隔之中。象征了自己被政敌迫害的景况,书写思归不得的忧伤。

17.对比对照

把两种不同的事物或情形作对照,互相比较。

“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李白《越中览古》)

前三句描写昔日繁荣和最后一句描写今日冷落凄凉形成强烈的对比,使读者感受特别深切,其中蕴含着诗人深沉的历史思考。

18.抑扬

把要贬抑否定的方面和要肯定的方面同时说出来,只突出强调其中一个方面以达到抑此扬彼或抑彼扬此的目的。有先扬后抑和先抑后扬之分。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高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王昌龄《闺怨》)

这首诗采用先扬后抑的手法,先写少妇“不知愁”,后面才说她“悔”,通过对少妇情绪微妙变化的刻画,深刻表现了少妇因触景而产生的感伤和哀怨的情绪,突出了“闺怨”的主题。

19.照应

指诗中对前面所写的作必要的回答。恰当运用这种方法使结构显得紧凑、严谨。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韦应物《赋得暮雨送李胄》) 首联两句写黄昏时分诗人伫立在细雨蒙蒙的江边,这里点明了诗题中的“暮雨”,又照应了诗题中的“送”字。

20.动静

对事物、景物作动态、静态的描写,两者相互映衬,构成一种情趣。

沙头宿鸟联拳静,船尾跳鱼拔剌鸣。(杜甫《漫成一首》)

第四句鱼跳的“动”更衬托出前三句景物的“静”。

21.正侧描写

对描写对象进行正面的直接的描写是正面描写;描写对象周围的事物,使对象更鲜明、突出的是侧面描写。

“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黄金软于丝。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白居易《杨柳枝词》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王昌龄《从军行》)

白诗第一、二句运用正面描写的手法,描写了春天柳树的娇美形态。

王诗第二句侧面描写战况,一方面诗风势很大,卷起红旗便于急行军,另一方面势高度戒备,不事张扬,把战事的紧张状态突现出来。

22.直抒胸臆

即景抒怀,表达诗人面对自然景象所产生的富有哲理性的思想。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

前两句写景,后两句直接抒发在这样的环境里产生的情怀,天然的形势、阔大的气象与诗人在这景象面前产生的富有哲理的思想融合在一起。

23.借景抒情(融情于景)

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正面不着一字,全然寓于眼前的自然景象之中,借自然景物抒发感情。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的身影越来越远,最后完全消失,滚滚的江水有如对友人的不断思念。

24.托物言志

在描摹事物以尽其妙的基础上融入作者的感情,寄托作者的心志。

“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黄金软于丝。永丰西园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白居易《杨柳枝词》)

托物言志,写柳树独出荒园无人观赏,抒发人才被埋没的感概。

25.意象

意象,就是诗中熔铸了作者思想情感的事物。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飘渺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寂寞沙洲冷。”(苏轼的《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词中“缺月” 、“疏桐”、“幽人”、“孤鸿”、“寒枝”等就是意象。

26.意境

作者通过丰富的想象,将思想感情与作品的生活图景融为一体而形成的艺术境界。这是诗人的主观感受、感情以及对生活的理解、认识和客观事物的外在形貌特征以及内在的意蕴的融合统一。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飘渺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寂寞沙洲冷。”(苏轼的《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如上例的意象与“独”、“缥缈”、“恨”、“寂寞”、“冷” 等词的感情色彩和“拣尽寒枝不肯栖”这个具有象征意味的诗句结合起来构成了孤独、凄凉的气氛,但诗人的心念却非常坚定,表达的是作者孤高自赏,不与愿与世俗同流的生活态度。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比喻手法的考点

全文共 398 字

+ 加入清单

(1)学会辨析比喻

比喻:利用事物的相似性打比方。       比喻组成:本体、喻体、比喻词

练习:写出下列古诗句中各句的喻体:

①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    )开。

②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    )落九天。

③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    )向东流。

④天似(    ),笼盖四野。

比喻特点:

①本体和喻体之间不是同类事物

②本体和喻体之间必须在某一方面有相似处

③找得到或想得到本体,有喻体。

注意:“仿佛、似乎、像……一样”的词语,未构成比喻关系,就不是比喻句,有的表示推测、想象。

如:1、街上仿佛没有人。(没有喻体,或者说找不到本体)

2、他长得像他哥哥。(他和哥哥属于同类)

3、她像是有心事。(她不能说是“有心事”的本体,“有心事也不能说是”她“的喻体,”像是“表猜测。)

(2)比喻的分类:

明喻:共产党人好比种子。

暗喻:月亮和星星是不用电源的灯。

借喻:我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具有比喻手法的诗句

全文共 498 字

+ 加入清单

1、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3、白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4、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5、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6、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7、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8、天似穹庐, 笼盖四野。 天苍苍 ,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9、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10、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11、日岀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12、大似翻鹅毛,密如飘玉屑。

13、燕草碧如丝,秦桑低绿枝

14、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15、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16、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17、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18、白雪却嫌春色晚,(www.lz13.cn)故穿庭院作飞花。

19、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20、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21、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2、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

2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伤心。

24、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25、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写作手法及其作用

全文共 942 字

+ 加入清单

描写方法: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或景物具体描绘出来的一种手法

按内容来分,描写有人物描写和景物描写两种。人物描写的方法主要有六种,即概括描写、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景物描写则包括静态与动态、客观与主观、反衬与对比三种。

按特征分类有:1白描,所谓“白描”是指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并以简洁的语言勾画出事物形象的一种写法,鲁迅先生非常善于使用白描手法,如《藤野先生》中关于藤野先生的一段介绍:“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一将书放在讲台上,便用了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向学生介绍自己道:‘我就是叫作藤野严九郎的……。’”语言简洁,印象深刻。2、细描,细描是指对事物的一笔一画的精雕细刻,相对于白描,细描也可以称为工笔,如阿累的《一面》写鲁迅就比鲁迅写藤野又细一些:“他的面孔黄黑带白,瘦得教人担心,好象大病新愈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没有一点颓唐的样子。头发约莫一寸长,显然好久没剪了,却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胡须很打眼,好象浓墨写的隶体‘一字’。”

新风霞的《傻二哥》则写得更细腻,把一个卖药糖的劳动者“傻灵傻灵”的特征刻画得淋漓尽致,从他穿的衣服、使用的用具、吆喝前的准备、吆喝的声调、吆喝的内容到他对顾客和邻里穷哥们儿的态度都细细写来,写出了一个活生生的善良、勤快、乐观,穷而有志的年轻人的性格和形象。3、衬托,衬托是指在写人记事的过程中,为了突出主要对象用另外的人或物来陪衬或烘托的手法。人们常说:“红花虽好,还需绿叶扶持”就是这个意思。衬托可以从正面衬托,也可以从反面衬托,可以以景物来衬托人,也可以人衬托人,还可以物来衬托人,但这些都要根据表达内容的需要来使用。鲁迅是很擅长衬托笔法的文学大家,他的《在酒楼上》正衬、反衬都写得极好,同学们可以反复阅读。这里摘出两段,请大家欣赏:

“窗外只有渍痕班驳的墙壁,贴着枯死的莓苔;上面是铅色天,白皑皑的绝无精彩,而且微雪又飞舞起来了。”用景物从正面衬托了吕韦甫懒散怀旧的心情。

“几株老梅竞斗雪开着满树的繁花,仿佛不以深冬为意;……山楂树,从暗绿的密叶里显出十几朵红花来,赫赫的在雪中明得如火,愤怒而且傲慢,如蔑视游人的某心于远行。”用“梅”与“花”反衬吕韦甫的懒散心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含有修辞手法的优美句子摘抄

全文共 1757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自信是面战鼓,那密集的鼓声给我们无穷的勇气。自信是盏明灯,那明亮的灯光为黑夜的苏醒而点亮明天,自信是一缕阳光,它为我们冰冻的心房送去温暖,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优美句子摘抄,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1.信任是发酵友谊的菌苗 (比喻)

2.自信是启迪人们打开心灵之窗的钥匙,鼓励人们探索生命的奥秘。

3.自信是飘荡在夜空的歌谣,使孤独受挫的人们即刻获得心灵的慰藉。(比喻)

4.善于倾听的人是一位智者。犹如春天的花儿抓住了阳光,夏天的小草遇到了甘露。(比喻)

5.花开千般美丽,柳甩万种风情。请微笑面对人生,做什么事都应该从容。(比拟等)

6.自信是一颗亮丽的珠宝,是一泓甘冽的清泉,是你通向成功的渡船。(比喻,排比)

7.如果我们只是听取别人的意见,大众的意见,随波逐流,我们就会在潮流中淹没自己。(比喻)

8.当我来到你们班,看到你们认真学习,我就感到有一片肥沃的土地需要耕种。(比喻)

9.面对别人的意见,我轻轻地拨出自己心灵的密码,听取心灵的判决。(比喻)

10.他们的心中是阴暗潮湿的,没有一丝阳光照进他们的心房。(移就,形象化)

11.人与时间拔河,胜利的是时间。喧嚣与寂寞拔河,胜利的是寂寞。瞬间与永恒拔河,胜利的是永恒。(排比,拟人)

12.清晨,一轮旭日微笑着升起,将周围的天空染得一片彤红,我迎着朝阳奔跑,心中一个信念越来越坚定,路要自己走。(形象化,拟人)

13.自信是面战鼓,那密集的鼓声给我们无穷的勇气。自信是盏明灯,那明亮的灯光为黑夜的苏醒而点亮明天,自信是一缕阳光,它为我们冰冻的心房送去温暖,有了自信,我们可以如灿灿云霞后边的旭日喷薄而出,有了自信,我们可以像脱弦的利箭直达前方。有了自信,我们可以坦然地面对坎坷,微笑着走过生活。

14.然而,我又碰壁了,孱弱的风帆经不住风浪的考验,已经支离破碎了。(移就)

15.自卑的人常常弯下腰去乞求帮助,天长日久,他心中的脊梁已弯成一张弓,若再弯下去,怕会轰地一声,心中的脊梁断为两截。(形象化)

16.伸个懒腰放下手中的笔,机械地朝走廊走去——有点渴了。失神的倒着水,蓦地发现面前有一张看破人世沧桑,满含对世间万物不信任感的陌生女孩的脸,他不屑的眼神透露着怀疑的冷淡目光;像烂掉的苹果的脸爬满了不信任任何人的条纹,带着不切实际的虚伪感,她扯下面皮 ——我不寒而栗。(描摹,比喻)

17.请带上意见上路,就像带上一把伞,不管刮风下雨,春夏秋冬,带上意见,就不会孤注一掷,就不会在山重水复之时不知所措,带上意见上路,带着思索上路,可以给你带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喜悦。(比喻)

18.太阳不语,自是一种光辉;高山不语,自是一种巍峨;蓝天不语,自是一种高远;大地不语,自是一种广博。(排比,比喻)

19.在你困惑时,在你满腹愁云时,聆听就如同一抹灿烂的阳光扫去你心头的阴霾;在你不解时,在你彷徨时,聆听就如同一座启明的灯塔,照亮你前进的方向。(比喻)

20.许许多多的选择题编织了一个人的一生,每道题的后面都附有许许多多的人为你提供的许许多多的不同的参考答案,没有绝对正确,也没有绝对错误,你可以选出你的答案吗?我可以,因为,笔在我手中。——《笔在自己手中》(比喻)

21.东风裁柳碧如丝绦是一种风景,小荷初露滑滑清泉是一种风景,虽然你没有东风裁柳的多情,没有小荷初露的恬美,但你可知道,聪明的你就是一道风景。(移就,形象化,拟人,比较)

22.你就是你,蓝天上有你放飞的思绪,大海里有你冲浪的舟楫,你就是你,刻意模仿的人生毫无意义,风风雨雨的远方永远是个谜。(移就,比喻,形象化)

23.我不是寂寞的幽兰,我不是孤傲的玫瑰,我是那麦穗,感谢风的爱抚,雨的润泽,但我不会随风而去,我有自己的理想,我坚定不移地孕育着自己的果实。(排比,比喻,形象化,拟人)

24.取菊之野,取梅之疏,取莲之洁,取兰之芳。取他人之意见,成就自己的事业,夺日月之灿烂,成就自己的辉煌。(排比,比喻,形象化,引用)

25.如果说成功是跨越大海,那么信心就是扬帆起航的勇气和永不言败的毅力,而意见则是顺风顺水的协助和罗盘针的指引。(比喻)

26.在漫漫人生旅途上,总有几段漆黑的洞穴需要我们独自穿越,在这里,没有鲜花。没有掌声,我们只有坚信自己,握紧拳头,同时虚心听取四方真诚的声音,才会披荆斩棘,摘取成功的雪莲。(比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虚实结合手法”的表现与方法

全文共 2343 字

+ 加入清单

那么什么是虚实结合呢?就是把抽象的述说与具体的描写结合起来。或者是把眼前现实生活的描写与回忆、想象结合起来。作文写作中如果用到这种手法,文章就会变得更生动、形象,更有韵味。那么虚实结合有哪些表现,在写作中又有哪些方法能做到这一点呢?我将从以下几方面進行论述——

一、化虚为实

化虚为实,总体上说,就是化抽象为具体。具体地说,就是在构思时,由抽象的文题去联想具体的事物。在行文时,由抽象的文意去想象具体的事情。前者如由文题“品味痛苦”去联想:痛苦就是半夜犯了酒渴,却没水喝;痛苦就是老师的课让人昏昏欲睡,自己却坐在第一排。后者如由文意“有时希望就是痛苦”去想象:痛苦就是眼睁睁地看着自己变得平庸,却无能为力;痛苦就是高兴地捡起一张百元大钞,却发现它是一张假钞。显然,前者由抽象的“品味痛苦”联想到了具体事物,后者由抽象的“希望就是痛苦”也想象到了具体事情。但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都化抽象为具体,变得具体可感了。

做到化虚为实,方法多种多样,但主要的有两种:一是具体化。就是说,通过事物或实物,把抽象的变成具体的;变得眼睛可见,耳朵可听,双手可摸。比如将抽象的“成熟”具体化:成熟是领导讲完“笑话”之后,哪怕再没有想笑的感觉,也要率先哈哈大笑;成熟是受到表彰时,首先感谢领导的关怀爱护和同事朋友们的关心、帮助和支持。这样,本来抽象的“成熟”就显得非常地具体。二是形象化。就是通过比喻、比拟等手法,将抽象的变成形象的;变得栩栩如生,形象生动,活泼感人。比如将抽象的“愿望”形象化:愿望是远山丛中的高峰,是忘不到头的公路,是驶向远方的巨轮。这样,将“愿望”比作“高峰”、“公路”、“巨轮”,化抽象为具体,变得相当形象了。

二、化实为虚

化实为虚,就是说,将具体的化为抽象的。归纳起来,不外乎两方面:首先是在构思时,由具体的文题引申出抽象的道理;其次是在行文时,由具体的事物揭示出抽象的哲理。前者如由文题“肩膀”去引申:肩膀,可演绎完美的人生;但那肩膀能诠释生命,能感人泪下,能催人奋進。肩膀,可演绎亲情的故事;但那肩膀能给我勇气,能明我心志,能引我上進。后者如由具体的“肩膀”去揭示:大山的肩膀扛起了长河落日,显得那么壮美苍茫;大海的肩膀托起了汹涌波涛,显得那么澎湃激昂。可见,自然的肩膀是多么美丽壮观,丰富多彩。总之,不论是前者还是后者,都从具体的“肩膀”抽象出许多深刻的道理,变得更加理性化了。

做到化实为虚,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归纳法。就是由具体事物归纳出深刻的道理,或者由具体实物推断出科学的结论。但两者都必须符合逻辑,讲究科学。比如由下列具体事物去归纳:家,是黄昏湖边的搀扶,是灯下互剪的白发,是白头偕老的漫漫旅程,是相依相伴的朵朵黄花。因此,家,是老来伴,是夕阳红。不难看出,由“黄昏搀扶”到“互剪白发”,由“白头偕老”到“相依相伴”,由“老来伴”到“夕阳红”,不仅事物具体,特征明显,而且逻辑严密,归纳科学。二是演绎法。就是由具体事物演绎出抽象的道理,或由具体实物進行正确的推理,并力图做到演绎合理,推理科学,逻辑严密,无懈可击。比如由下列具体事物去演绎:家,是爱情的终点,是英雄的坟场,是挂在颈上的枷锁,是自卖自身的契约。所以,家,是累赘,是负担。很显然,前面属具体原因,后面属科学结论。前后原因具体,推论科学,真可谓因果相连,天衣无缝。

三、虚实并用

虚实并用,很好理解,就是虚实有机结合,配合使用。有以下两种情况:一是由虚入实,以实为主。就是先点出抽象的道理,然后用事例加以印证,力图逻辑严密,让人信服。请看下列文字:如果研究起来,“成熟”的学问是很大的。成熟是在汽车上看见小偷掏别人钱包时,不但一声不吭,而且还马上進入睡眠状态;成熟是女同事穿了不合身的时装时,不但主动跟她打招呼,而且还要夸她的时装款式新潮、颜色和谐、质地高贵。此处,先点抽象之理,再举例印证。如此以实论虚,用例证理,可谓论证缜密,令人信服。二是由实入虚,以虚为主。也就是从具体事例出发,引出许多感悟,让人深受教育,倍受启迪。比如:读庄子,读到的是空灵与澄净;读李白,读到的是潇洒与不?羁;读李清照,读到的是凄婉与哀伤;读谭嗣同,读到的是正气与不屈;读林妹妹,读到的是凄美与愁恨。不难理解,“读”的对象是具体事例,“读到的”是读后感悟。这一过程,就是一种深深的教育与启迪。

要做到虚实结合,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合并法。就是将虚与实合二为一,合并使用。可以先虚后实,也可以先实后虚。如:理想,是黑暗中的指路明灯,是迷路时的行路指南,是焦急时的一泓清泉。而实现理想,需要毅力与意志,需要勇气与坚持,需要专注与执著。很明显,“指路明灯”“行路指南”“一泓清泉”都属于“实”,而“毅力与意志”“勇气与坚持”“专注与执著”都属于“虚”。这样,先实后虚,由实到虚,由实转虚,就能合并使用,生色添彩。二是融合法。就是将虚与实有机结合,融为一体。可以虚中有实,也可以实中有虚。如:家,是个可以任意发发牢骚的角落,是个可以不用担心别人责备的王国,是个可以将困难排除在外的天堂。是个可以将爱保存在内乐园。从实来看,将家比喻成具体事物:角落和王国,天堂和乐园。就虚而言,揭示了家的特点:可任发牢骚,可不受责备,可排除在外,可存爱在内。这样就做到了虚实结合。

综上所述,虚实结合,虚实相生;虚中带实,实中揭虚。的确巧妙无比,力量无穷。在写作中,不论是写记叙文,还是写议论文;也不论写散文,还是写散文诗,如果都能做到虚实结合,那就一定能使文章更具有气势,更富有哲理。進而使文章更加光彩照人,更加引人入胜。相信每一位有進取心的作者,都会朝这方面坚持不懈地去努力,因为无数经验证明,虚实结合的写作手法,在写作中,不论在何种情况下,它的效果都是非常明显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运用修辞手法为考场作文增色

全文共 2975 字

+ 加入清单

最早的作文考试可以追溯到隋以后的各封建王朝设科考试选拔官员的“科举”制度。其中,又以唐、宋为盛,其时主要考试诗赋,这大大促成了唐宋诗词、歌赋极度繁荣的格局。

恢复高考30年来,高考考场无一例外均须完成作文考试,高考作文现在已占60分(语文满分150分)。一道题的得分能有如此之高的比重,其重要性恐怕是任何学科中任何一道题都无法比拟的。可以说,作文好坏直接体现一个人运用自己母语水平的高低。近年全国有不少省市甚至在做“语文考试只考一篇作文”的尝试。教育界更有“高考要过关,作文是关键”的共识。高考作文阅卷分为“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两个评分等级标准。“基础等级”是对考生作文基本写作能力的要求,“发展等级”是在前者基础上的较高层次要求,分为“深刻”、“丰富”、“有文采”、“有创新”四项,这一等级的作用,是拉开考生作文距离。其实,考生没有必要对“发展等级”要求望而生畏,在考场作文中,考生若能熟练运用修辞手法扮靓语言,不仅能使语言有文采,丰富文章的内容,还能使表达富有个性,增添文章的亮点,为自己的作文锦上添花。

本文主要围绕修辞手法为话题,谈谈在写作中修辞手法的写作中的运用。

一、画龙点睛,修辞让作文题目抢眼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抢眼的作文题目能给阅卷教师留下好的第一印象,在阅卷场上阅卷教师往往会潜意识地给文章打高分(在其他方面符合要求的情况下)。如以“美景”为话题,某生拟题为《扮靓母亲河》,运用拟人手法新奇地写出了母亲河的变化特点。又如以“感受生活”为话题,以及以“靠”为话题,同学们拟题为《假如生活欺骗了你》,《靠人靠天靠祖上,不算是好汉》,分别引用了普希金和华罗庚的诗句作题目,新颖巧妙,体现了很好的文学素养。又如《老师,我心中的灯》、《生活是张调色板》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灵动优美。《大禹会治水吗?》运用反问修辞手法,观点明确,有一定批判精神,吸引读者阅读。我们在作文时还可灵活运用借代、对偶、反复、通感、排比等修辞手法,使标题新人眼目,别具一格。

二、闪亮登场,修辞让作文开头华丽

如果说标题是文章的“眼睛”,那么好的开头就是漂亮的“脸蛋”,直接影响到读者对整篇文章的印象。俗话说:万事开头难。作文的开头部分非常重要,一篇作文好的开头将对人产生深刻的印象,尤其是阅卷的老师通过对作文的开头审判基本上确定一篇作文的水准。写好了开头可以说便成功了一半,所以对作文的开头的打造不能小视。

下面是有个学生以“理想”为话题的作文开头部分:

时光如水,生命如歌,日月一天天在穿梭,花开花又落,唯有我心中之梦不曾凋落……

给鱼儿一片海,它就会自由遨游,给雄鹰一片蓝天,它就会展翅飞翔,给猛虎一座高山,它就会自由驰骋,给一个心愿,它就会温暖你的梦境。

以上两例运用了比喻、拟人、排比的手法,生动传神的表达了作者内心世界,别具一格,给人以清新、洒脱且韵味无穷之感。灵活运用修辞开头,就能写出有创意的开头,使读者过目不忘,让作文笔下生花。

爱心是冬日里的一缕阳光,驱散了凛冽的寒霜;爱心是久旱后的一场甘霖,滋润了龟裂的心田;爱心是汪洋中的一个航标,指明了新生的希望。(选自湖北荆州中考满分文《把爱心带给他人》)

盈盈月光,我掬一捧最清的;落落余晖,我拥一缕最暖的;灼灼的红叶,我拾一片最热的;萋萋芳华,我摘一束最灿烂的;对人以和,待人用善,待人和善。(选自江西中考满分文《待人和善》)

上面几例中,第一例运用比喻、排比手法,第二例采用排比,叠词手法生动地阐述了自己的观点,抒发了自己内心的真实情感,语言亮丽多彩,读之令人耳目一新,容易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开头如此不凡,自然会给阅卷老师一个良好的印象。只要稍加留意,就会发现许多优秀作文开头运用了一些新奇的比喻,有的引用名言警句、俗语、谚语,开头显得精彩。如重庆市中考满分作文《批评是良药》开头是:“表扬是兴奋剂、催化剂,那么批评则是良药,甘甜的良药。”比喻手法准确得当,鲜明地表现自己的观点,有很强的吸引力,使文章结构漂亮,光彩夺目。

三、华衣锦衫,修辞让作文的内容增彩

在作文的内容安排上,也可利用修辞手法在自己的作文展示文采:

(1)运用修辞手法刻画生动的人物形象

《红楼梦》对人物的刻画是最成功的,如对林黛玉的肖像描写:“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多处运用了比喻及对比的修辞手法,写出了黛玉的聪颖和病态美。同学们完全可以写出类似的佳作。如优秀作文《报答》,作者生对“爷爷”的刻画是:爷爷的脸成了一张老树皮,头发早已脱落,仿佛是光秃秃的山坡。运用比喻写出了爷爷的苍老,形象生动。又如《老师,我想对你说》,写了一位不修边幅的年轻教师,劝说老师要注重形象,其中对老师的刻画是:我们刚分配出来的老师非常洒脱,活像一位大艺术家,头发像野草,戴着一幅方形眼镜,脸上总是阴天多云,分明十足的机器人。身着牛仔服,一穿就是几个月,散发出不可名状的味道,同学们问其原因,他深沉地说道:“酒是陈的香,这才叫现代,才叫酷。”这段描写运用了反语、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恰当准确艺术地刻画了这位美术老师的形象,鲜活生动。

(2)运用修辞手法描绘美丽的自然景物

要写出事物的特征,除了进行客观的描写外,通常运用修辞手法来实现。如“鹅毛般的大雪”、“梨花白”、“桃花红”等。朱自清的散文《春》,运用了比喻、拟人、引用、排比等修辞手法,描绘出了春草、春花、春雨的特点,写出了春的勃勃生机。又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的一段文字:“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文章运用了比喻、拟人、通感、对比等手法,把月光下的荷塘和荷塘上的月色刻画得出神入化,美感的语言形象地、准确地表达作品的情绪,可见修辞的巨大魅力。写荷花:“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本句连用了通感等修辞手法,新颖灵活,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描绘了荷花的情态,读之令人荡气回肠,回味无穷。如优秀作文《当我面对大海的时候》,其中描写大海可谓妙绝。“碧绿的海面不时地飞溅起白亮的海浪,浪花在空中显示着自己的雄伟和多姿。海水不断地冲击着礁石,被礁石击成片片绿色的翡翠,装饰着大海的美丽。撞击声、欢笑声、嬉笑声传入我耳中,原来是海水在和礁石苦苦抗争,孕育出串串美丽壮观的浪花。”这段文字运用了拟人、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写出了大海的博大和浪花的美丽,细腻生动。

四、锦上添花,修辞让作文的结尾闪亮

恰当运用修饰手法酿造一个好的结尾,使文章结构紧凑,浑然一体,从而锦上添花。如《花市》的结尾写道:“她笑微微地站在百花丛中,也像一枝花,像一枝挺秀淡雅的兰花吧。”又如以“灯”为话题,一个学生在《理想是灯》一文结尾处运用了比喻、顶真、排比的修辞手法:“理想是石,能击燃生命之火,理想是火,能点燃生命的灯,理想是灯,能照亮前进的路。”抒情性的议论加修辞修饰增添了文章文学色彩,使文章浑然一体,亮丽的结尾为文章润色不少。

修辞在作文中的合理运用,不仅可以使作文富有文采,而且可以使全文富有美感,真正起到画龙点睛,锦上添花的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象征手法的作文600字

全文共 504 字

+ 加入清单

茉莉花茉莉花的名字家喻户晓,不少人都喜欢它,我家也养了两株茉莉花,它就住在一个白色陶制的花盆里。在这里,它长得非常茂盛。傍晚,我坐在窗边,仰望着满天的彩霞。清风徐徐地拂过面庞,一阵阵淡淡的香扑鼻而来。

我向四周望着,发现在阳台上茉莉花的叶片中间部分探出了一个个洁白的小脑袋,这就是茉莉花的花苞。夕阳的余晖照射在洁白的花朵上,显得格外耀眼。夜晚,当皎洁的月光洒在大地上,从绿叶间露出来的茉莉,更显出了它那才高气新的雅气。

过了一段日子,在一个闷热的傍晚,突然嗅到一股股浓浓的幽香,我跑到阳台,低头一看,茉莉花已经露出了洁白的身躯——开花了。我细一看,茎细长而挺拔,那一片片椭圆的叶子像翡翠一般的绿。

远远望去,好似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这时的花朵很像荷花,只是很小,花冠比一分硬币还小,茉莉的花朵雪白雪白的,花蕊处放出淡淡的清香。一朵朵小花有的竖着,有的半垂着,就像那腼腆的少女。 茉莉花既不像睡莲那样躺在水面上,也不像腊梅那样孤芳自赏,它总是默默无闻地暗香袭人,从而点缀人们的生活,这一点同其他的花朵比起来,不是显得非常可贵吗?我既欣赏茉莉花的高雅脱俗,也喜欢茉莉花的清淡芬芳,它像我的知心好友,希望它能永远陪伴我。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