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成语花无百日红下一句是什么【经典20篇】

浏览

3396

作文

1000

看动作猜成语

全文共 578 字

+ 加入清单

吴雨桐

“叮叮叮”上课了,同学们安静地坐在座位上,老师慢慢地走了进来。一切都很平常。然而,才平静了几秒钟老师就打破了,神秘地说:“我们今天来玩一个游戏,名叫‘成语猜猜猜’”话音未落,同学们就议论起来,有的问:“什么是‘成语猜猜猜’?”有地问:“为什么要做这个游戏?”……老师终于不耐烦了,就说:“这个游戏的意思是几个人上讲台表演一个成语,让其他同学猜。”同学们这才明白。

第一个就说我,小宇和小张表演,我自信地走上讲台,深吸了一口气,然后,我和小张一起像绵羊一样的“叽叽”的叫了起来,只有小宇在中间一声不吭。同学们酣然大笑起来,就连老师也不例外。我心里暗自高兴了起来,因为他们都不知道我们表演了什么。正当同学们笑得不亦乐乎的时候,小宇神不知鬼不觉的大叫了一声:“叽”把同学们都吓破胆了。过了几秒钟,同学们才反应过了要答题了。有的同学抓耳挠腮的,怎么也想不出来,有的同学高高的举起手来,闪烁着他们明亮的大眼睛。老师笑着叫了小许,小许说:“一鸣惊人”我们说:“对”我想她真是一鸣惊人啊。

第二个上台的是小黄,他紧张地上了讲台,扫了一眼全班,然后老师说:“开始”他站在那里,眼睛直视前方,大概过了3分钟,同学们异口同声地问到:“你好了吗?”他呆呆地说:“好了。”同学们又异口同声地说:“呆若木鸡。”他无话可说了……

词语是学好语文的基础,你不会活用它,就等于你不会语文。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成语瞋目裂眦出处

全文共 686 字

+ 加入清单

这个成语故事见于《战国策·燕策三》和西汉司马迁的《史记·刺客列传》。

战国时代的末期,燕国的太子丹曾被作为人质押在秦国,秦王对待他很不礼貌,他便逃了回来,并且决心要报仇雪恨。后来,太子丹请到一位勇士,名叫荆轲,要他去刺杀秦王。太子丹非常恭敬地招待他,把

—切准备工作都做好了,才请荆轲以燕国使者的名义,到秦国去见秦王,以便伺机行刺。

荆轲本来不愿意当刺客,他认为刺死秦王倒不是难事,可是仅仅刺死一个秦王,没有多大意义。不过,太子丹的爱国行为和诚恳待人的态度,感动了他,所以他答应去见秦王,并且提出建议,进行了各种准备。他还另外邀了一位勇士和他作伴同行,打算劫持秦王,胁逼他签下正式文件,同S7:把侵占各国的土地全部归还各国;非到万不得已的时候,他不想把秦王简单地刺死了事。可惜他的这种打算,太子丹并不了解。临走的那天,荆轲等待他所邀的人,别人也都不明白他的用意。太子丹以为他变卦了,便催促他起程。他愤怒地说:“不准备活着回来,只准备白白送死,难道还不容易!那不过是小孩子的行为而巳!好吧,既然催我走,那就走吧。”

人们对于荆轲的这几句话,仍然没有正确理解,只觉得非常伤心,难受。太子丹和宾客以及荆轲的几个朋友,包括击筑的能手高渐离,全体穿戴起白衣白帽,一同相送。直送到易水旁边。他们挥泪诀别,将要分手的时候,髙渐离击筑,荆轲合着音乐高唱道:“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悲壮的歌声,激起了全体送行者无比悲愤慷慨的情绪。荆轲唱着,头也不回地走了。

《史记·刺客列传》描写易水送别这一情景时的原文是这样的:“…至易水之上,……高渐离击筑,荆柯和而歌。……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幽默风趣的成语故事

全文共 603 字

+ 加入清单

这天,村长穆拉发现他的毛驴不见了,找遍了整个村子,也没找着。穆拉垂头丧气地坐在大门口不停地叹气。这时,两个邻居路过他家,见状,忙问穆拉怎么啦?

“我的毛驴不知道跑哪撒野去了!”穆拉气呼呼地说,“等它回来,我一卢比就把它卖掉!”

话刚说完,前方就响起了驴子的蹄声。穆拉抬头望去,只见一个男孩骑着一头毛驴慢悠悠而来,那头毛驴正是穆拉家的。

就在这时,两个邻居都掏出了一卢比,要买村长的毛驴。

“我刚才是说着玩儿的!”穆拉说。

“穆拉,你是村长,可不能食言。要不,传出去,大伙从此都不会信任你。”两人说。

邻居的话说中了穆拉的要害。是呀,要是他食言,下届村长选举就没有人再选他了。但他实在不愿意一个卢比就把毛驴卖掉,于是就说:“这样吧,为了向大家证明我是个守信的人,我们星期六在牲畜市场上碰面。到时,我当众将驴子出售。”邻居答应了。

星期六很快到了,穆拉牵着他的毛驴就站在牲畜市场的入口处。让大家惊奇的是,毛驴的尾巴上系着一根绳子,绳子的另一端系着一只猫。

“村长,这只猫怎么回事呀?”有人问道。

穆拉一笑,说道:“我将遵守诺言,以一个卢比的价钱卖掉我的毛驴。但是,我有个条件。我的毛驴和猫是好朋友,它们已相处多年,谁也离不开谁。哪位要买我的毛驴,也必须买下我的猫。”

“那么,你的猫要卖多少钱?”有人问。

“乡亲们,这些年来,我的猫捉了无数的老鼠。它可是一个英雄,身价自然要高些──一万卢比。”

大家都笑了,谁会花一万卢比买一只猫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成语故事——滥竽充数

全文共 717 字

+ 加入清单

战国时期,齐国出了一个很笨的君主——齐宣王。他很爱听吹竽,于是下令召三百名吹竽手。有个南郭先生,家中贫困,从来不会吹竽,他听说齐宣王要召吹竽手,心花怒放:三百人一齐吹,假装岂不是易如反掌吗?我不如去混混,弄个官做,多挣点钱,回去好孝敬老母。他脑中已浮现出各种金银财宝。看着告诉他这件事的朋友,想着做官时的逍遥,南郭先生迫不及待地收拾行李,前住宫中。

大殿之上,墙壁都是金色的,雄伟壮观,金壁辉煌。三百名吹竽手排队走上大殿,齐宣王端坐在宝座上,两旁站着仆人,四周排列着文武官员,门口站立着威风凛凛的卫兵。齐宣王脸肥肥的,眼睛小小的,一副傻乎乎的样子,全身肥得简直像个大米缸。

南郭先生心中忐忑不安,正是: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但为了不让人发现,他克制住心中的紧张,装作镇定自若的样子,迈着小碎步走上大殿。

随着齐宣王一声令下,三百名吹竽手开始演奏。南郭先生和别人一样,闭着双眼,鼓着腮帮,按着竽眼儿,摇头晃脑,一副沉醉其中的样子。可如果非常仔细地看,就能发现破绽:南郭先生只是在模仿别人罢了。因为他总是比别人慢半拍,而且腮帮是一直是鼓的,别人是一收一鼓的,南郭先生怕发出声音,被别人发现,所以才这样。演奏完了,南郭先生终于松了口气,装作镇定自若的样子走出大殿。很难看出南郭先生心中在想什么。他竟然得到了和别人一样多的俸禄,就这样混了几十年。

齐宣王驾崩后,儿子齐湣王即位。他也喜欢听吹竽,而且又召了三百名吹竽手,但他不要六百人一齐吹,觉得那样音太杂,而要他们一个一个单独吹。南郭先生自知无法继续混下去了,只得偷偷摸黑,趁别人不注意,灰溜溜地爬狗洞溜之大吉。

后人用“滥竽充数”一词来形容以假乱真,浑水摸鱼。我们可不能滥竽充数,要有真才实学。

展开阅读全文

篇4:亡羊补牢的出处与成语故事

全文共 652 字

+ 加入清单

出处

《战国策》。

在战国时,楚怀王因不听屈原的劝告,沦为了秦国的囚徒。怀王死后,他的儿子襄王即位,他仍然是个不成器的国君,丝毫未吸取父亲的惨痛教训,和怀王一样贪图享乐,不顾国政。

大臣庄辛心中非常焦急。一次,他终于忍不住了,对襄王大声疾呼道:“大王,您整日和州侯、夏侯、鄢陵君、寿陵君四个小人在一起鬼混,吃喝玩乐,不管国家的大事。

照这样下去,国家必定灭亡!”襄王哪里听得进去?大骂庄辛老糊涂,故意耸人听闻。庄辛说:“既然您不愿听,那就允许我躲到赵国去,看我的话会不会变为事实。”

五个月后,秦国果真出兵入侵楚国,接连占领了许多城池。最后,楚都也沦陷了,襄王流亡到城阳,这才相信了庄辛的话。于是,襄王派人到赵国把庄辛请了回来。他恳切地对庄辛说:“过去我没有听先生的话,结果落到这种地步,现在我该怎么办呢?”庄辛见襄王确有悔过之意,于是给他讲了一个故事

从前有位牧民养了一群羊。一天早上,他发现少了一只羊。于是,他就围着羊圈转了一圈,原来是圈栏上坏了个洞,夜间狼钻进羊圈。把羊叼走了。邻居劝他说:“把其他的活放一下,先堵上这个窟窿吧!”牧民生气地说:“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嘛啊?”第二天早上,羊圈里又少了一只羊。牧民这才后悔未听邻居的劝告,赶快修好了羊圈。以后,狼再也不能钻进羊圈吃羊了。牧民感慨万分,逢人就谈“亡羊补牢”的道理。

庄辛讲完故事,对襄王说:“牧人尚且知道亡羊补牢的道理,何况楚国还有几千里的国土,只要您肯改过自新,还怕治理不好国家吗?”

释义

丢失了羊,赶快修补羊圈。比喻出了差错,就及时设法补救。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形容冷静的成语

全文共 950 字

+ 加入清单

1、指顾从容:指:手指;顾:眼看。动作和眼神十分沉着冷静形容行动迅速而又从容。

2、头脑冷静:指气质上的冷静或异常的镇定,指在紧张情况下表现的冷静或镇定。

3、大勇若怯:怯:怯儒。最勇敢的人看外表好象很胆怯的样子。形容真正勇敢的人沉着冷静。

4、应付裕如:应付:对付,处置。裕如:按自己的心愿做事。从容对付,毫不费劲。

5、泰然处之:泰然:安然,不以为意的样子;处:处理,对待。形容毫不在意,沉着镇定。

6、庙堂之量:庙堂:帝王之宗庙,比喻宏大。形容人的气量大,遇事沉着冷静。

7、冷眼旁观:冷眼:冷静或冷漠的眼光。指不参与其事,站在一旁看事情的发展。

8、澄思寂虑:专心思索,冷静考虑。

9、晏然自若:晏然:平静安定的样子;自若:不变常态。形容在紧张状态下沉静如常。

10、大勇若怯:怯:怯儒。最勇敢的人看外表好像很胆怯的样子。形容真正勇敢的人沉着冷静。

11、纶巾羽扇:拿着羽毛扇子,戴着青丝绶的头巾。形容态度从容。

12、神意自若:神情脸色毫无异样。形容态度镇静。同“神色自若”。

13、神色不惊:神色:神情。神情显得没有受到惊动而十分镇定。

14、镇定自若:指面对灾难时冷静的表现。

15、若无其事:象没有那回事一样。形容遇事沉着镇定或不把事情放在心上。

16、沉不住气:易激动,遇事保持不了冷静镇定。

17、冷眼静看:形容从旁冷静而仔细地观察。

18、忽冷忽热:指时而冷静,时而感情冲动,情绪不稳定。

19、平心定气:指心情平和,态度冷静。

20、研精静虑:研究精微,冷静思考。

21、从容指顾:指:手指;顾:眼看。动作和眼神十分沉着冷静。形容行动迅速而又从容。

22、优游自如:①悠闲适意,无拘无束。②犹言从容不迫。

23、举棋若定:下棋子好像有预断。比喻行事沉着果断。

24、不动声色:声:言谈;色:脸色。在紧急情况下,说话、神态仍跟平时一样没有变化。形容非常镇静。

25、方寸不乱:方寸:指心。心绪不乱。形容人遇到特殊紧急的情况时能够从容镇定。

26、优游自若:从容不迫,不变常态。

27、从容不迫:从容:不慌不忙,很镇静;不迫:不急促。不慌不忙,沉着镇定。

28、应付自如:应付:对付,处置。自如:按自己的心愿做事。处理事情从容不迫,很有办法。

29、平心静气:心情平和,态度冷静。

30、从容应对:从容:舒缓,悠然。不慌不忙地应付答对。

展开阅读全文

篇6:瓜蔓抄的成语故事

全文共 383 字

+ 加入清单

成语名称:瓜蔓

成语拼音:guā wàn chāo

成语用法: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实用性:生僻

感情色彩:中性词

成语结构:偏正式

成语年代:古代

成语解释:形容刑罚过度株连,一人有罪,株连九族。

成语来源:《明史·景清传》:“藉其乡,转相攀染,谓之瓜蔓抄,村里为墟。”

成语造句:清·梁章钜《称谓录》第八卷:“永乐族景清,转相支连九族之姻亲,门生之门生,名瓜蔓抄。”

瓜蔓抄的成语故事

明成祖时期,大臣景清藏着凶器入朝,想刺杀明成祖朱棣,为明惠帝朱允炆报仇,事情败露。成祖大怒,下令将景清磔死,并将他的家族全部株连,后来还不解恨,把与他相关的乡亲与邻居全部处死,于是整个村子变为废墟。

瓜字开头的成语

瓜田不纳    瓜蔓抄    瓜田李下    瓜皮搭李    瓜代之期

包含有瓜字的成语

瓜代之期    瓜皮搭李    灌瓜之义    瓜田李下    瓜蔓抄    瓜田不纳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树倒猢狲散成语故事

全文共 369 字

+ 加入清单

【注音】shù dǎo hú sūn sàn

【出处】宋曹咏依附秦桧,官至侍郎,显赫一时。……咏百端威胁,德斯卒不屈。及秦桧死,德斯遣人致书于曹咏,启封,乃《猢狲散赋》一篇。 宋·庞元英《谈薮·曹咏妻》

【解释】树倒了,树上的猴子就散去。比喻靠山一旦垮台,依附的人也就一哄而散。

【用法】作宾语、定语、分句;指社会现象

【结构】复句式

【押韵词】千斤重担、听其自便、方领圆冠、香火不断、饰非拒谏、调良稳泛、群芳争艳、牵衣肘见、质疑问难、数米而炊,称柴而爨

【年代】古代

成语故事】南宋时期,奸臣秦桧做丞相,许多势利小人都依附于他作威作福,秦桧的亲戚曹咏因善于拍马屁而当官,十分得意,唯独曹咏的大舅子厉德斯不理他那套。秦桧死,曹咏被贬职,厉德斯写了一篇《树倒猢狲散赋》派人送给曹咏。

【成语示例】你要知道‘树倒猢狲散’,现在树还没有倒呢! 巴金《家》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无巧不成书的成语故事

全文共 452 字

+ 加入清单

成语名字】无巧不成书

【汉语拼音】wú qiǎo bù chéng shū

【近义词】:纯属巧合

【反义词】:大势所趋、不可避免、 百川归海

【成语出处】源自施耐庵写景阳岗武松打虎的故事

【成语解释】比喻事情十分凑巧。

【无巧不成书造句】真是无巧不成书,我又在他乡遇到了你。

【无巧不成书的成语故事】

无巧不成书源自施耐庵,相传,施耐庵在写景阳岗武松打虎这回书时,横也写不好,竖也写不好,总觉得肤浅,没有神气,真是伤透了脑筋。正当施耐庵十分苦闷的时候,书房外传来一阵吵闹声。施耐庵不由地放下笔,站起身来,信步到门口,往外一看,只见邻居阿巧正和一条狗在恶斗。阿巧喝醉了酒,袒着胸,露着背,向那条狗拳打脚踢;狗也不示弱,一会儿扑,一会儿掀,一会儿剪,冲着阿巧乱叫乱咬。忽然,狗朝阿巧一扑,阿巧闪身一让,顺势骑在狗背上一阵狠打,那条狗顿时动弹不得。施耐庵不禁看呆了,眼前似乎都是武松与虎搏斗的身影,刹那间,文如泉涌,施耐庵赶紧回到书房,一口气写下了名传千古的武松打虎。他把这件事告诉妻子,妻子笑着说:“真是无巧不成书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9:下笔成章成语故事及释义

全文共 446 字

+ 加入清单

曹植,字子建,自幼聪明伶俐,喜欢诗、辞、歌、赋十几岁时就能诵读名篇数百,而且也非常会写文章。所以,很多人都称他是个“奇才”。”

曹操对自己儿子的才气也非常赏识,但又觉得很奇怪。有一次,曹操看了曹植的文章后,心里觉得曹植的文章确实写得不错,但也不免有些怀疑这文章是请入代写的。于是,曹操就把曹植叫到了跟前,认真地盘问道:“你的文章我看过了,写得不错,是不是请别人代你写的呀?”

曹植赶忙给父亲跪下,禀告道:“不是的,我能够言出为文,下笔成章,如果您不相信,可以当面考我,怎么能说我是请别人代写的呢?”曹操听了禁不住哈哈大笑起来,说:“不是,那就好啊:”

不久,曹操在官城建造的铜雀台竣工了,就让几个儿子都上去看看,并叫他们每人都写出一篇辞赋来,试一试他们的文采。曹植拿起笔来就写,一会几工夫就写好了。这就充分证实了曹植自己说过的那句话:“言出为论,下笔成章。”

太祖尝其文,谓植曰:“汝倩人邪?”植跪曰:“言出为论,下笔成章,顾当面试,奈何倩人?”

释义

一挥动笔,就写成文章。形客文思敏捷,文章写得很快。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成语胶漆相投的故事

全文共 435 字

+ 加入清单

汉朝的时候,有一对很要好的朋友,一个叫雷义,另外一个叫陈重。雷义和陈重的感情比亲兄弟还要好,有一次,他们两个人一起去参加考试,雷义考上了,陈重却没考上。雷义心想:“陈重的学问比我好,居然没有考上,真的是太可惜了!”雷义就跑去找掌管考试的官员说:“大人,麻烦您将我的功名转给陈重,他比我优秀呀!”官员当然不理他:“胡闹,功名怎么可以随便转给别人呢?”雷义心里好失望:“那我也不要这个功名了!”雷义就假装发疯不去做官,终于被解除了功名。过了几年,雷义和陈重又一起去参加考试,这一次,他们两个都考上了,还很幸运地被派在同一个地方做事。雷义高兴的对陈重说:“陈兄,以后又要麻烦你多照顾了。”陈重说:“雷兄,您说笑了,都是您在照顾我呀!”两个人很开心能在一起工作,感情变得更好呢!大家看到他们感情这么好,都说:“胶和漆凝聚在一起很坚固,不过还是比不上雷义和陈重的深厚友谊呀!”后来,有人就把这件事变成“胶漆相投”这句成语,用来形容好朋友间的深厚友情,就像胶和漆聚合在一起那么坚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成语有备无患故事

全文共 490 字

+ 加入清单

出处:《传·襄公十一年》

书曰: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敢以此规。

释义:患,祸患。事先有了充分的准备,就不会产生祸患。

故事:春秋时,晋悼公当了国君以后,想重振晋国的威名,像他的 先祖晋文公一样,称霸诸侯。 这时,郑国是一个小国,一会儿和晋结盟,一会儿又归顺楚国。 晋悼公很生气,公元562年,他集合了宋、鲁、卫、刘等11国的部队出 兵伐郑。

邻简公兵败投降,给晋国送去大批礼物,计有兵车一百辆, 乐师数名,一批名贵乐器和十六个能歌善舞的女子。 晋悼公很高兴,把这些礼物的一半赏赐给魏绛,说: 魏绛,是你劝我跟戎、狄和好,又安定了中原各国;八年来,我 们九次召集各国诸侯会盟。现在我们和各国的关系,就象一曲动听 的乐曲一样和谐。郑国送来这么多礼物,让我和你同享吧! 魏绛说:能和狄、戎和好相处,这是我们国家的福气,大王做了 中原诸侯的盟主,这是凭您的才能,我出的力是微不足道的。不过, 我希望大王在安享快乐的时候,能够多考虑一些国家的未来。

《尚 书》里说:在安定的时候,要想到未来可能会发生的危险;您想到 了,就会有所准备,有所准备,就不会发生祸患。’我愿意用这些话来 提醒大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舟中敌国的成语故事

全文共 549 字

+ 加入清单

成语舟中敌国出处:这个成语故事,《战国策·魏策》和《史记·孙子吴起列传》都有记栽。

舟中敌国这个成语故事,《战国策·魏策》和《史记·孙子吴起列传》都有记栽。

战国时期,魏将吴起,卫国人。他精通兵法,曾有人将他和春秋时期的著名军事家孙武并列,称为“孙、吴”c

魏文侯时,吴起被任为将军,颇有战功。文侯死后,他的儿子武侯继位,吴起连任将军的职务。一天,魏武侯和大夫们乘船经过西河。武侯望着滔滔河水和巍巍高山,心里很得意,对吴起说:“好啊,山河地势如此险要,这是保障我们魏国安全的天然有利条件啊!”可是吴起回答道:“不对,保障国家安全的条件,主要不在于险要的天然地势,而在于英明的政治^在德不在险啊!”

吴起接着说:“从前三苗的地势,左依洞庭湖,右靠鄱阳湖,不能说不险要吧?只因不修德,夏禹把它灭亡了。夏桀统治的国家,南有伊水、洛水,北有壶关、羊肠,地势和复禹时代差不多,还是很险要,只因不修德,被商汤王灭亡了。商朝传到纣王,那时的国家,左边是太行山下的孟门,右边是漳河和滏河,常山在其北,黄河在其南,天然的地势也是很好的,只W不修德,周武王起兵把它灭了=由此看来,在德不在险的道理,不是十分明白的吗?如果您也不修德,那么地势再险要也同样是没有用的,即使现在和您同坐在-条船里的人,到时候也可能都是您的敌人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形容说话很有道理的词语四字成语

全文共 1752 字

+ 加入清单

1  【显而易见】:形容做的事情或说的话非常的有道理,非常的明显,极容易看清楚事实的真相。

2  【义正辞约】:道理严正公允,措词简炼。亦作“辞顺理正”。

3  【文以载道】:载:装载,引伸为阐明;道:道理,泛指思想。指文章是为了说明道理的。

4  【通元识微】:通晓玄奥微妙的道理。

5  【颠扑不磨】:比喻道理正确,推翻不了。同“颠扑不破”。

6  【言之有礼】:说的话有道理。

7  【攧扑不破】:无论怎样摔打都不破。比喻道理正确,推翻不了。

8  【词严义正】:词:言词,语言;严:严谨;义:道理;正:纯正。指言辞严厉,道理纯正。

9  【入情入理】:入:合乎。合乎常情和道理。

10  【至德要道】:至:极,最。最美好的品德和最精要的道理。

11  【析精剖微】:指剖析精微深奥的道理。

12  【言之成理】:之:代词,指所说的话。话说得有一定道理。

13  【怡然理顺】:怡然:快乐的样子。使人心悦又能把道理阐述得很清楚。

14  【名正理顺】:指名义正当,合乎道理。

15  【一理贯之】:贯:贯穿。用一个根本性的事理贯通事情的始末或全部的道理。

16  【智者见智,仁者见仁】:指对待同一问题,其见解因人而异,各有道理。

17  【义正词严】:义:道理。词:言辞。道理正当公允,严肃的措词。亦作“义正辞严”、“辞严义正”、“辞严意正”、“词严理正”、“正义严辞”。

18  【词强理直】:言词有力,道理正当充分。

19  【衡情酌理】:估量情况,斟酌道理。

20  【持之有故,言之成理】:持:持论,主张;有故:有根据。指所持的见解和主张有一定的根据和道理。

21  【名正言顺】:名:名分,名义;顺:合理、顺当。原指名分正当,说话合理。后多指做某事名义正当,道理也说得通。

22  【一贯万机】:贯:贯穿。把一种道理贯穿于万事万物之中。

23  【孕大含深】:孕:包涵。包含着博大精深的道理。

24  【盗亦有道】:道:道理。盗贼也有他们的那一套道理。

25  【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只能用心去揣摩体会,没法用话具体地表达出来。指道理奥妙,难以说明。有时也指情况微妙,不便说明。

26  【通幽洞微】:通晓、洞察细微而幽深的道理。

27  【妙言要道】:妙:神妙,深微;要:重要,中肯。中肯的名言,深微的道理。

28  【入理切情】:指合乎道理,切合实情。

29  【贯穿融会】:把各方面的知识和道理融化汇合,得到全面透彻的理解。同“贯通融会”。

30  【不言而喻】:喻:了解,明白。不用说话就能明白。形容道理很明显。

31  【毋庸置议】:毋:无:毋庸:不必,无须;置议:进行讨论。不需要讨论。指事实或道理很清楚。

32  【神会心融】:犹言融会贯通。把各方面的知识和道理融化汇合,得到全面透彻的理解。

33  【彰明昭着】:犹彰明较着。指事情或道理极其明显。

34  【公道大明】:公道:公正的原则道理,即正义。公正的道理得到发扬。比喻正义得到伸张。

35  【理正词直】:道理正当,言词朴直。

36  【言之有理】:说的话有道理。

37  【微言大义】:微言:精当而含义深远的话;大义:本指经书的要义,后指大道理。包含在精微语言里的深刻的道理。

38  【事有必至,理有固然】:事情是必然要发生的,道理本来就该这样。指某些事情无论怎样防止,还是要出现,这是按照事物固有的规律发生发展的,是无法改变的。

39  【至理名言】:至:最;名:有名声的。最正确的道理,最精辟的言论。

40  【词言义正】:词:言词,语言。义:道理。言辞严厉,义理正大。

41  【阐幽明微】:使幽深隐微的事物或道理显露出来。

42  【词严义密】:措词严谨,道理周密。

43  【不言而谕】:谕:旧时指上对下的文告、指示。不用说话就能明白。形容道理很明显。

44  【持之有故,言之有理】:持:持论,立论;故:根据。立论有根据,讲话有道理。

45  【辞顺理正】:道理严正公允,措词简炼。

46  【取譬引喻】:打比方,作譬喻,用以说明道理。

47  【贯通融会】:犹言融会贯通。把各方面的知识和道理融化汇合,得到全面透彻的理解。

48  【辞严义正】:辞:言词,语言。义:道理。言辞严厉,义理正大。

49  【冰释理顺】:释:消化;顺:通顺。冰层消融,理路通顺。比喻疑问都解开了,道理也讲通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表示心情不好的成语

全文共 234 字

+ 加入清单

愁眉苦脸、垂头丧气、没精打采、闷闷不乐、多愁善感、愁眉不展、愁容满面、心神不定, 心旷神怡、悠然自得、心花怒放、欢天喜地、喜出望外、垂头丧气、惊恐万状、热泪盈眶、若无其事、恼羞成怒、悲痛欲绝、喜形于色、神采奕奕、眉飞色舞、心惊胆寒、面如土色

一、激动

悲喜交集 悲愤填膺 百感交集 感人肺腑 动人心弦 情不自禁 心潮澎湃

激昂慷慨 慷慨激昂

二、感激

感激涕零 感恩戴德 谢天谢地 没齿不忘 感同身受

三、懊丧 垂头丧气 灰心丧气 心灰意冷 心灰意懒 万念俱灰 自暴自弃 黯然销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博而不精的成语故事_600字

全文共 548 字

+ 加入清单

“博而不精”这则成语的意思是比喻常识广博而不精深。

这个成语来源于《后汉书马融传》,贾君精而不博,郑君博而不精,即精即博,吾何加焉?

东汉著名的经学家郑兴,以研究《左氏春秋》着称于世。他的儿子郑众,十二岁时就跟父亲学习这部经学著作。后来,郑众还学习了《周易》,《毛诗》,《周礼》等经学著作,使他学识渊博,几乎无所不晓,在上层社会很有名气。

郑众当官后,在公务之余给一些年轻人讲解《毛诗》、《周礼》等经学著作,并且花很大的精力为《左氏春秋》作注。后来,终于完成了《左氏春秋》的注释工作。这部书流传后,和另一位经学家贾逵所注的《左氏春秋》齐名,都受到学者们的好评。当时,最著名的经学家是马融。他注过《周易》、《尚书》、《毛诗》、《三礼》、《论语》、《孝经》,使古文经学达到成熟的境地,因此,弟子多达千人。马融除了为经书作注外,又兼注《老子》、《淮南子》。讲课时坐在高堂上,挂上纱帐,前面让学生坐着听课,后面列一班女乐演奏音乐,很有特点。

马融研究了《左传》后,也准备注一部《左氏春秋》,他仔细阅读了贾逵和郑众的注本后评价说:“贾逵的注本精深而不广博,郑众的注本广博而不精深。要是既精深又广博,那我怎能超过他们?”马融觉得,这两个注本各有各的长处,合起来就弥补了各自的不足之处,便决定不再给《左氏春秋》作注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李郭同舟的成语故事

全文共 375 字

+ 加入清单

成语故事】南朝时期,太原界休人郭太字林宗,出身贫寒,但他积极好学,到处游学。游学到洛阳见到河南尹李膺。李膺十分喜欢与他交往,一时传为佳话。后来郭太要回家,京师很多学者来送行,郭太只与李膺两人乘船而行,送行的人说他们像一对神仙。

【出处】郭太字林宗,太原界休人也。家世贫贱……乃游于洛阳。始见河南尹李膺,膺大奇之,遂相友善,于是名震京师。后归乡里,衣冠诸儒送至河上,车数千两。林宗唯与李膺同舟而济,众宾望之,以为神仙焉。《后汉书·郭太传》

【解释】以之比喻知已相处。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结构】主谓式

【相近词】李郭同船、李郭仙舟

【同韵词】覆水难收、才学兼优、显微阐幽、华屋山丘、老气横秋、含垢包羞、豆分瓜剖、饮谷栖丘、终身之忧、替古人耽忧、……

【成语举例】一时门外瞻望颜色,伺侯车骑者弱项肩累迹,几如荀陈会坐,李郭同舟。东汉风流,再见今日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朽木不雕成语故事_300字

全文共 246 字

+ 加入清单

【注音】xiu mu bu diao

成语故事】春秋时期,孔子的弟子宰予很会说漂亮话,起初孔子很喜欢他,以为他一定会有出息。可是不久孔子就发现他经常不来上课,派人去找,发现他躲在房间睡大觉,孔子知道后很伤感地说:“腐烂的木头不能雕刻,粪土一样的墙壁不能粉刷。”

【出处】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春秋·鲁·孔丘《论语·公冶长》

【解释】朽坏的木头无法雕刻。比喻人不上进,无法成材。

【用法】作定语、宾语;指人不可造就

【相近词】朽木不可雕、朽木难雕、木朽不雕

【成语举例】你这个人真是朽木不雕。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看动作,猜成语作文450字

全文共 466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老师笑眯眯地走进教室说:“今天,我们要玩一个游戏。”说完,教室里成了兴奋的海洋,大家议论纷纷,有的同学说是:“成语接龙。”有的说是:“歇后语比赛。”还有的说是:“对这干。”老师摇摇头,说都不对,最后老师说出了答案。原来是看动作,猜成语。

游戏规则是:一个同学站在讲台上比动作,坐在座位上的同学根据动作猜成语。如果猜对了,老师就奖励他一朵红花。

游戏开始了,老师请了我上台比动作,我很失望地垂下头,说:“哎!”台下的同学立刻说是:“垂头丧气。”老师点点头说:“对。”接着老师叫周涵上台表演,只见周涵抬起头,骄傲自大的样子,嘴歪歪的笑着,一只脚还点着地,手又叉着腰,好不威风。我心里想:是什么呢?有的同学已脱口而出:“骄傲自满。”有的却干脆来了个不着边际的:“黑社会老大。”斗得老师和同学都笑了。这时,有一位同学站起来怯生生地说:“是笑里藏刀。”“嗯。”周涵睁着睁着大眼连连点头,老师也为她的机灵送上了一朵红花。我也向她报去了佩服的眼神。我们相继又猜“手舞足蹈”,“自言自语”等成语。

一场游戏就这样在欢笑中结束了,这个游戏可真有趣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击壤而歌成语故事

全文共 378 字

+ 加入清单

成语名称:击壤而歌

成语拼音:jī rǎng ér gē

成语用法:作谓语、定语;指太平盛世。

实用性:生僻

感情色彩:中性词

成语结构:偏正式

成语年代:近代

成语解释:击壤:古代的一种游戏。打击土堆而唱歌。比喻太平盛世,人人丰衣足食。

成语来源:清·荻岸山人《平山冷燕》第一回:“衣冠辐辏,车马喧阗,人人击壤而歌,处处笙箫而乐。”

成语造句:林语堂《读书救国谬论一束》:“不过是我们中庸知命系统哲学的新解释,是我们羲皇上人击壤而歌的新变相。”

击壤而歌的成语故事

上古时期,帝尧治国50年,他十分虚心,不敢自信自满,经常穿上平民的服装,亲自到民间察访,了解自己政绩的好坏,在康衢见到一个老人吃饱饭在玩抛石子游戏,并唱道:“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日而食。”

击字开头的成语

击壤而歌    击楫中流

包含有击字的成语

击楫中流    以卵击石    避其锐气    击壤而歌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西子捧心的成语故事

全文共 343 字

+ 加入清单

【注音】xī zǐ pěng xīn

【出处】故西施病心而矉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矉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之走。彼知矉美,而不知矉之所以美。 《庄子·天运》

【解释】指美女之病态,愈增其妍。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结构】主谓式

【相近词】西施捧心

【同韵词】鳌掷鲸吞、鞍不离马背,甲不离将身、郁抑不申、稀世之珍、冰解壤分、归全反真、知往鉴今、法灸神针、铁杵成针、以义断恩。

【年代】古代

成语故事】春秋时期,越国美女西施身材苗条,唇红齿白,十分漂亮,由于有心痛的毛病,犯病时常用手捧心口皱眉头,看起来十分妩媚动人。邻居丑女东施见了也学她那样做,人们见了,觉得东施更加丑陋难看,纷纷避开她。

【示例】西子捧心,孙寿折腰。 五代·李瀚《蒙求》诗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