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说明文的说明方法都有哪些通用20篇

鲫鱼学名:Carassiusauratus,简称鲫,俗名鲫瓜子、月鲫仔、土鲫、细头、鲋鱼、寒鲋常见于欧亚地区,为常见淡水鱼。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鲫鱼的说明文作文,希望对你有帮助。

浏览

1403

作文

132

科普说明文的说明方法

全文共 4375 字

+ 加入清单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解说事物、阐明事理而给人知识的文章体裁。它通过揭示概念来说明事物特征、本质及其规律性。说明文实用性很强,它包括广告、说明书、提要、提示、规则、章程、解说词、科学小品等。

通常情况下,说明文大致包括三种具体样式:

一、带有一定文艺性的,指科学小品

如《南州六月荔枝丹》

二、科普性为主的

如《向沙漠进军》《宇宙里有些什么》

三、实用性的,如说明书、解说词等

说明文一般介绍事物的形状、构造、类别、关系、功能,解释事物的原理、含义、特点、演变等。《尚书禹贡》是我国最早的说明文

说明文的应用广泛,一般分为平实说明文和文艺说明文两大类

文艺性说明文是通过文艺的形式介绍科学知识的说明文

说明文的特点是“说”,而且具有一定的知识性。这种知识,或者来自有关科学研究资料,或者是亲身实践、调查、考察的所得,都具有严格的科学性。为了要把事物说明白,就必须把握事物的特征,进而揭示出事物的本质属性,即不仅要说明“是什么”,还要说明“为什么”是这样。应用性说明文一般只要求说明事物的特征,阐述性说明文则必须揭示出问题的本源和实质。

说明文的说明一定要有条理,说明的顺序,是按照事物本身的条理和人的认识规律来安排的。比如介绍景物,建筑,多是根据地理环境、方位布局来安排;介绍事物源出、演变,多是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来安排;阐述事理又多按照事物的逻辑顺序来安排。总之,是按照一定的顺序,由表及里,由实到虚,由分到合,由远及近,由浅到深,逐步阐述。有时为了使别人更准确地认识事物,在某种情况下,只要不违背事物的特点、规律,也可以在顺序上作某些调整。

说明是解说事物,剖释整理的一种表达方法。对象不同,说明的重点和层次便不同。说明实体事物时,一般要注意空间的位置;说明抽象事理时,重在阐释概念、特点、来源、结构、种类、异同、比较、联系和功能等。

说明方法有很多种,如诠释法、分类比较法等。

说明文的特点:

1、 说明的中心鲜明突出。

就一篇说明文而言,一般说来,总的说明中心只能有一个,各段文章也有一个说明中心,它们是为总的说明中心服务的。优秀的说明文的说明中心都是非常鲜明突出的。例如《鲸》一文,着重说明鲸的大小和种类以及它们的生活习性,使读者获得有益的知识。实际上,这篇科学小品的说明内容就是文章的说明中心。

2、 具有科学性。

说明文有很高的科学性。它要求在说明事物时,力求正确,不夸大,不缩小,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进行反映,要实事求是,不粗枝大叶,凭想当然,瞎说一通。说明文的科学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

(1) 抓住事物的特征进行说明。事物都带有特殊性。而这种特殊的矛盾,就构成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的本领。说明文抓住事物的特殊性进行说明,才能使读者从文章里充分地、正确地了解所说明的事物;事物的特征不清楚,说得模模糊糊,就容易和其他事物相混淆。只有抓住事物的特征去说明,才能给人留下清晰的印象。

(2) 说明的内容要正确。即对一些尚未定论、有待研究的事物,不要轻易下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结论。要知道,读者阅读说明文是为了增长知识,如果把那种缺乏科学性的"知识"传给了读者,就会带来不良的影响。如有两家报纸,分别发表文章,谈酸菜对人体的作用,说法却完全相反。一篇文章认为,酸菜具有良好的营养价值,同时,还是良好的饿药物,可以治疗慢性并,因此主张人们多吃酸菜。另一篇文章则认为,酸菜内喊有大量的白地霉菌和亚硝酸盐,这是一种致癌物质,会直接引起肝癌、胃癌和食道癌等疾病,危害人体健康。因此,希望人们不吃酸菜。究竟是多吃酸菜好事实不吃酸菜好呢?这叫人无所适从。实际上,据有关专家分析,这两篇说明文都有一定的道理,但都有片面性,缺乏科学性。而这两篇文章的作者都忽视了这个问题,断定酸菜只有"好处"或只有"害处"是不对的。

3、 富有条理性。说明文都具有条理性。在说明事物时,要求头绪清楚,井井有条。条理性是事物本身固有的。各种事物尽管错综复杂,但只要经过仔细观察、分析就能找到一定的条理性。

(1) 空间顺序

任何事物都有空间性。说明文抓住这个特点构成自己的条理,或者从上到下,或者从外到内,或者从左到右,或者从南到北,或者从远到近,或者从中间到四周,或者从整体到部分。在介绍某有建筑物的结构,说明某种产品的构造,介绍某一地方情况时都可以用这种方法安排材料,是读者对事物的各个部分和整体都有较明晰的认识。

(2) 时间顺序

即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来安排。事物都有发生、发展、消亡的过程。有些说明文根据事物的时间性,把事物的各部分组成先后关系,这也是一种条理性。介绍生物知识的说明文一般都是先发生的先写,后发生的后写。介绍生产技术和工作方法的说明文,一般按照生产和工作的程序,逐一说明。

(3) 逻辑顺序

有些说明文主要是剖析事理的,在说明时就按照事理的逻辑关系进行安排,或者从主到次,或者从浅到深,或者从原因到结果,构成严密的条理性。有些说明文还可以按事物的性质分几个方面来安排,这几个方面的材料就形成了一种并列关系。

4、 语言确切、简洁、通俗生动。

说明文对语言的要求很高。优秀的说明文总是用浅显的语言表现深刻的内容,即把事物的本质特征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写出来,使读者比较容易地领会问题的实质。语言确切,就是语言恰如其分地反映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使人看了明白。语言确切,要做到用词准确,造句恰当和成篇严密。语言简洁,就是要用较少的话把较丰富的内容表达出来,干净利落,让人容易把握文章的要点,理解文章的内容。语言通俗,就是运用群众中明白通畅的语言,把抽象的概念说得具体,把深奥的道理说得浅显,把专门的知识说得有趣味,让大家都看得懂,都喜欢看。要做到语言通俗可以适当运用叙述和描写,也可以适当运用比喻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用来介绍或解释事物的状态、性质、构造、功用、制作方法、发展过程以及内在事理的一种实用文体,目的在于给人以知识。

1、说明文文体:

说明文体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是对事物作客观说明的一种文体。说明事物的性质、状态、功能等,给人以知识,知识性和科学性是说明文的主要特点。

2、说明文的分类:

从说明内容上可以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事物说明文旨在介绍某一事物的形体特征,如《中国石拱桥》;事理说明文旨在解释事物本身的道理或内部规律地,如《统筹方法》等。从语言表达方式上可分为平实说明文和文艺性说明文。

3、说明事物要抓住事物特征。

特征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标志。《故宫博物院》和《雄伟的人民大会堂》都是介绍建筑的,但是两事物的特征不同。故宫是古代君王的活动中心,它的设计就处处反映出封建帝王“唯我独尊”的特点,而人民大会堂是我国劳动人民共商国家大事的地方,雄伟是人民大会堂的特点。阅读说明文要注意抓好说明对象的特征。

4、说明顺序:

要安排好写作顺序,说明顺序一般用以下几种:

①时间顺序:时间先后

②空间顺序:从外到内、由上到下、由左到右、由四周到中央

③逻辑顺序:

说明文在介绍事物的特征、种类、成因和功能时,常按逻辑顺序进行说明。逻辑顺序包括从现象到本质;从原因到结果;从整体到部分;从概括到具体;从特点到用途等。例如:《向沙漠进军》一文,讲了沙漠向人类进攻的方法,人类向沙漠进军的方法,从现象到本质说明,运用了逻辑顺序。《苏州园林》运用了整体到部分的说明顺序。

5、说明方法

常用的说明方法有:下定义,分类别,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打比方,画图表,作诠释等。采用什么说明方法是由说明目的和说明内容决定的。

[举例子]:将复杂的、抽象的事物或概念,用具体、形象、易于理解的典型事例来说明。例如说明死海的“死”,列举海水中没有鱼虾、水草,甚至连海边也寸草不生的事例作证;说明死海的“不死”,列举即使不会游泳的人,也总是浮在水面上,不用担心会被淹死的事例,让人信服。

[列数字]:些事物从数量上便于说明特征,可以运用一些数字来说明。例如《太阳》中:其实,太阳离我们有一亿五千万公里远。到太阳上去,如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

[作比较]:把被说明的事物与其他事物进行比较,显示事物的特征。通过比较,可以认识事物的特殊点、或被说明的事物与其他事物的共同点。例如《太阳》中:“我们看太阳,觉得它并不大,实际上它大得很,130万个地球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拿地球跟太阳作比较,突出地说明了太阳的体积之大这一特点。

[分类别]:把被说明的对象按一定的标准划分成不同的类别,然后进行分门别类的说明。

[打比方]:把此事物比作彼事物从而把此事物的特征解说得确切具体、浅显易懂。例如《太阳》中:“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这打比方,把太阳的形状及会发光发热的特点生动地反映出来了。

[作假设]:例如《太阳》中:“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将到处是黑暗,到处是寒冷,没有风霜雨露,没有草木野兽,自然也不会有人。”这就强调了太阳与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

[引用]:引用有关名言、资料、典故、诗词、民彦、俗语、传说等充当说明的内容或依据来说明、介绍事物。例如《太阳》中:有这么一个传说:古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晒得地面寸草不生,人们热得受不了,就找一个箭法很好的人射掉了九个,只留下一个,地面上才不那么热了。

说明方法中下定义与作诠释,作比较与分类别这两类要准确辨析。

下定义与作诠释。下定义即用简明的语言对事物的本质属性作概括性的说明,以便确定被说明事物的范围和界限。而作诠释是注释说明,一般对事物作通俗的介绍,对事理的性质和特点进行解说。在语言要求上,下定义的语句要求是个明确的判断,语言形式一般为“某某是什么?”或“某某叫什么”语言要求准确、概括、简洁,不允许出现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而作诠释就没有这些限制,只要做到说明准确、严密即可。

作比较与分类别。作比较的说明方法、一般有主有从,主事物是被说明对象,从事物不是要说明的对象,而只是为说明主事物服务的,为了说明人们所不熟悉的主事物,而选一个人们熟悉的从事物跟它相比以让人们更清楚地了解主事物的某种特点,这就是作比较,而分类别的说明方法,是一个大的概念中,包含着若干的小的概念,这若干小的概念同属一个大范畴而又相互并列,没有主从关系,更没有比较的特点。

6、说明文的语言特点:

说明文的语言要求准确和简明。有的说明文要讲究语言的平实,有的讲究语言的生动。但不论是平实还是生动,都要求准确、简明,要注意说明文的科学性。语言的准确和简明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要如实的反映客观事物,对知识表达要科学和严密,表示时间、空间、范围、程度、特征、性质、程序等都要准确无误。

②要注意运用好表示修饰限制等作用的词语。如“基本上”“大约”“比较”“一般”“极个别”“大多数”等词语。

③语言要简明、浅显、易懂、要言简意赅、明白晓畅,不要拖沓、含糊。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华为智能手机的使用方法说明文

全文共 881 字

+ 加入清单

说起智能手机,那可是家喻户晓。智能手机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便利,既然它做出了这么大的贡献,那我就为大家介绍一下手机的特点以及功能和保养方法

华为智能手机使用方法如下:

1、提升通话音质

分享一个能瞬间提升通话音质的小技巧给大家,如果你平常不注意,应该忽略掉了这个好用的小功能。在EMUI  5.0的“通话>>更多>>设置”里,可以看到“虚拟高清通话”功能,默认是关闭的,这里我们把它开启,你再试试打电话,你会有所发现的! 华为智能手机使用方法

2、熄屏快呼

华为手机支持在熄屏状态下快速发起呼叫,呼叫结束后停留在锁屏界面,平衡用户快速呼叫的需求及用户隐身数据的保护的要求。这意味着,在熄屏情况下,按音量下键语音输入联系人,系统可以自动呼出电话。要是你有设置锁屏,呼叫结束后停留在锁屏界面,可以最大程度保证隐私。

3、 指关节启用应用或分屏

在华为手机上,指关节可以派上大用场,截屏或者启动应用完全可以靠指关节来解决。华为手机配有指关节双击截屏、指关节手势分屏和画字母启动应用的小功能。具体来说,如果你要截取一部分的图像,只需要用指关节在屏幕上圈出待截取部分,就可以获得图像;如果你想在熄屛时想要快速启动应用,就可以用指关节画出应用的代表字母;如果你想分屏就更简单了,指关节一划,立马一块屏幕当两块用。

4、指纹解锁不同空间

女朋友动不动就要检查手机,尤其在来姨妈的时候,哦,MY  GOD,此时她就是个战斗机女魔头,你无论怎么样都是错的。死活就要看你手机,不给她看就废了。给她看,发现和别的女的聊天,就更废了。EMUI5.0的这个功能很好用,设置不同的指纹来解锁不同的空间。再配合双应用的功能,小号用来和妹纸聊天,大号用来和男生聊天,怎么样,是不是很机智。(这是善意的谎言,只是为了不让来姨妈的女朋友爆发而已,不要真的去乱聊哦)

5、内存占用和耗电

是不是发现手机用了一段时间后运存越来越少,因为手机经过了一段时间的使用后,我们会安装很多软件,而且安卓的后台很多软件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休眠,它会时常因为我们的操作被唤醒。如果可以减少软件间的关联唤醒,我觉得可以减少一部分的资源被占用。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初二说明文阅读方法

全文共 4148 字

+ 加入清单

从近年来全国各地的语文中考试题看,说明文在整个试卷中所占的比例也逐年增大。其难度也在逐年提高。纵观近年来的各地中考题型,出题角度更侧重于对能力的考查。以前考查中强化的文体知识被淡化了,然而不同体裁的文章其特点也各有不同,阅读起来自然也有不同的要求和方法,因此相关的文体知识,对提高阅读能力是至关重要的。那么说明文是怎样一种文体。它又有哪些特点呢?如何掌握说明文的阅读技巧,提高说明文的阅读能力,更好地迎接中考呢?

一、说明文基本知识

1、概念: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用来介绍或解释事物的状态、性质、构造、功用、制作方法、发展过程以及内在事理的一种实用文体。

2、与其它文体的区别:议论文以理服人,哲理性是它的主要特点;记叙文以情感人,形象性是它的主要特点;说明文以知授人,知识性是它的主要特点。

3、说明文的分类

事物说明文:如《苏州园林》,说明“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的特征。

事理说明文:如《死海不死》,科学的说明了死海不死的原因在于“海水的咸度很高”。

二. 阅读技巧

(一)阅读说明文要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招:善于找准说明对象。

第二招:善于概括说明对象的特点。

第三招:善于分析说明顺序。

第四招:善于分析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弄清楚了说明方法的特点,分析它们在文章中的具体作用。

第五招:善于分析说明文的语言。

第六招:善于分析引用古籍或名言的目的。先要理解所引古籍或名言的含义,现联系说明的内容,看看这两者间有何内在联系,就能领悟其引用的目的了。在说明的开头文段或中间叙述有关的故事,究竟起何作用:在文章开头叙述故事,其目的往往是为了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或者是为了引出说明对象。在文章或段落中间叙述故事,往往是为了增强说明文的可读性,同时也为了说明事物的来源或作用。

第七招:善于完成开放性问题。中考说明文阅读,根据“新课标”中要求“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的要求,说明文阅读考查的题目势必要引导学生关注人类、关注自然、关注生态环境、关注科技进程、关注未来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科学思想、科学品质、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

(二)说明文阅读一般涉及11种题型:

1、考查说明对象:

答题技法:其一,要看懂题目,不少说明文题目本身就表示说明对象,如《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等。其二,抓住首括句和中心句。说明文往往需要运用首括句和中心句来提示说明重点,包括说明事物的特征。反之,如果需要为说明文的语段加一个标题,也可以用说明对象作为标题。

回答时形成一个短语:本文介绍了……的……(对象加特征)。

例:《看云识天气》介绍云和天气的关系及怎样看云识天气。

2、被说明事物的特征:

答题技法:尽量从原文中找原词原句,若没有,则注意段意、中心句。

例:《中国石拱桥》三大特点:历史悠久、形式优美、结构坚固。

3、说明方法:1、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下定义、摹状貌、作诠释、打比方、列数字、列图表、引用说明。

2、常见说明方法的作用:

①、举例子:通过举具体的实例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从而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②、分类别: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③、作比较:把__________和__________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④、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⑤、打比方:将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从而形象生动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⑥、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形象。

⑦、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事理。

⑧、列数字:用具体的数据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

⑨、列图表:用列图表的方式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简明更直观。

⑩、引用说明:引用说明有以下几种形式——

A、引用具体的事例;(作用同举例子)

B、引用具体的数据;(作用同列数字)

C、引用名言、格言、谚语;作用是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D、引用神话传说、新闻报道、谜语、轶事趣闻等。作用是增强说明的趣味性。

(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

4、说明顺序:有条有理地把事物的特征或事理介绍清楚。

时间顺序:即以事物发生、发展的时间先后来安排说明顺序,从而写出事物的发展变化情况。这种顺序一般用于人物的生平介绍、科学观察记录,说明事物或事理发生、发展或制作过程一类的说明文。

空间顺序:即按照事物的空间存在形式,或从外到内,或从上到下,或从前到后,或由远及近依次进行说明。这种说明顺序,一般用于说明事物的形状、构造特征。

逻辑顺序;即按照事物或事理的内部联系成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来安排说明顺序。由总到分(或由分而总)、由主而次、由现象到本质、由原因到结果、由个别到一般(或由一般到个别)、由抽象到具体、由整体到局部(或由局部到具体)等。

说明建筑物、景点等通常按照空间顺序说明。介绍事物各阶段的特点或制作过程时,往往采用时间顺序。介绍抽象事理时,则往往需要采用逻辑顺序。

近几年说明文选段多为科技类说明文,此类说明文一般是事理说明文居多,故多用逻辑顺序。

5、段意概括:

句式:说明了……介绍了……

方法:找中心句;结合本段说明特征概括,摘要联合,结合标点,尤其注意分号,认真提炼。

6、“这样”的指代义:指代上文距其最近的一句或几句内容。

7、段落语句顺序:

为什么不能调换段落顺序?

不能调换:原文采用由……到……的顺序介绍事物,调换后不合逻辑。

《向沙漠进军》5、6段照应上文游击战、阵地战顺序。

总分关系中分说部分与前文总说部分顺序相照应。《看云识天气》

8、语言准确性:类型1、加点字词有何作用?抓住说明文语文准确这一特点答题。

对策:答:准确/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类型2、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并说明理由。

对策:答:(1)不可以。(2)原词的意思或内容。(3)所换词语的意思或内容。(4)换了后意思有何改变,与不符合实际。

类型3、限制性词语能否删去?

对策:答:(1)表态(删还是不删)。  (2)定性。如:“比较”“几乎”“相当”等词表程度修辞;“大约”“可能”“左 右”    等表估计,“多”“有余”等表数量。(3)若删去,原来什么样的意思就变成了什么样的意思了,不符合实际,太绝对了。(4)xx词体现了语言的准确 性、周密性、科学性。

类型4、从文章中找出一个能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特点的词句,并体会。

类型5:指代——“这些条件”、“这种现象”“同样道理”等在文中具体指代什么。对策:一般指的就是代词前面的那句话,找最近的一句话。有时要注意可能不是整句话,而是其中的一部分。

9、说明文的结构。

说明文的结构常见的形式有:“总——分”式、“总——分——总”式、“分——总”式、并列式、递进式等。

10、考查能否从阅读材料中捕捉重要信息,对段落的内容进行归纳;对全文要点进行概括。

技法:认真仔细阅读原文,一般都能从原文中找到答案。

(例:“死海之变”中“死海已发生了哪些巨大的地质变化?

答:(1)海水水体的分层结构消失(2)海水中的硫化氢消失(3)盐的沉积增多。

11、发散创新:近几年,开放性试题以它答案的多元性和不唯一性成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种重要形式,在考试中所占的比例也越来越大。综合各地开放型试题我们可以看出。这类试题大概从以下方面考查:

(1)对说明内容进行创新性的表述。

(2)对某种现象发表自己独特的看法和见解。

(3)结合实际对某个问题谈自己的认识。

(4)根据文章内容进行合理性的推断和大胆想象。

(5)由文章内容延伸到现实生活,对现实生活中相关现象进行解释。

(6)对人类关注的环境问题等提出解决的方法,拟写警示性标语、建议、广告等。这种题考查的是学生的综合能力。考查的是学生对生活的关注情况。做好这类题首先要让学生对所给材料有准确地把握,然后充分调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再迁移到文段中来。开放性试题,虽然没有规定唯一的答案,可以各抒己见。但在答题时要从三个角度作答:

(1)是就材料回答问题。不一定按标准答案作答,意思答对就给满分;

(2)是阅读材料后受到的启示、感想。这样的答案也是具有个性化的;

(3)是从材料出发,或提出自己不同的看法。或扩散联想到其它方面。

总之。这类试题在训练理解能力的同时。训练表达能力,对答案的表述不能只靠一个符号或一个词语来完成,要写成一句或一段完整的话。在答题的同时有助于增加学生主体参与意识,扩大学生独立发表见解的余地,鼓励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究精神。

(三)对说明对象的把握。

看题目、首括句、尾结句或提问式语句。如果是事物说明文,被说明的事物既是说明对象。如果是事理说明文,说明对象则是对象加特征,答案形成一个短语:介绍了……的……。如:《看云识天气》,介绍了云和天气的关系及怎样看云识天气。

考察对说明事物特征的把握。

答题技巧:尽量从原文中找原句作答,若没有,则注意段意、中心句。如《中国石拱桥》中关于它的三大特点:历史悠久、形式优美、结构坚固。

(四)说明文写法分析

1、结合说明方法谈

规范性的答题模式如下:

这篇文章主要运用了……的说明方法,说明了……(内容:事物特征或事理),使说明……(作用:参考前面说明方法,明确其作用)

2、结合修辞手法谈

规范性的答题模式如下:

这是一篇生动地说明文,大量地使用了各种修辞手法,说明了……(内容),使文章的说明形象生动。

3、结合表达方式谈

记叙、描写使说明更具体形象;抒情、议论使说明更有感情。那么,从这个角度分析说明文的写法,答题的规范性格式如下:

这篇文章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除了说明外,还有……(从“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根据内容选择),如……(具体举例),就是……(表达方式)的运用,使说明更具体形象/充满感情。

(五)说明语段的作用

(1)、结构、内容作用:引出下文、承上启下、总结全文/前文。

有时在文章在开头,还起着引出说明对象/说明事理的作用。

(2)、结合说明方法谈。

通过……的说明方法,说明了……(事物特征或事理),使说明……(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篇3:高中考场说明文结尾的九种方法

全文共 1289 字

+ 加入清单

(1)总结法。就是对说明对象说完后作总结的方法。《奇特的激光》的结尾,就用了这种方法:激光作为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奇特的光源,不仅大大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开拓新的科学领域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还启发着科学工作者产生更多、更美妙的科学幻想:激光可能是打开无穷无尽的能源宝库的钥匙;激光可能使人类看到过去从来没有见过的现象;激光可能成为宇宙航行的动力……当然,把这么多的可能变成现实,需要经历一段漫长的征途,还有待于我们进一步去探索。总结法结尾能把作者的目的、意图等集中起来揭示给读者,使读者对全文有一个总的印象。

(2)感叹法。就是对说明对象说完后表示深沉的感叹的写法。如《杨树》的结尾,就用了这种写法:让我们用一把把植树锹,在祖国的大地上写出一篇篇八十年代的新‘白杨礼赞’吧!这一感叹用于篇末,具有很强的号召力,能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3)展望法。就是在说明对象说明完后对其未来进行展望的方法。《宇宙里有些什么》的结尾,就用了这种方法:……今天,载人的宇宙飞船已经成功地实现了环绕地球的飞行,将来一定会揭露更多的宇宙秘密,加速人类征服宇宙的进程。篇末用展望法能给人以希望,能引起人们的联想和想象。

(4)评议法。就是对说明事物说明后加以评价和议论的方法。如《晋词》的结尾,就用了这种方法:晋祠,真不愧为我国锦绣河山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评议法用在篇末,对说明对象作个最终的评价,能有力地表达作者的爱憎感情,给人以鲜明的印象。

(5)号召法。就是对读者发号召的方法。《农作物抗病品种的培育》的结尾,就用了这种方法:毫无疑问,要使农作物产量不断地增加,不但需要不断地研究培育抗病能力更高的优良品种,还要做到各个地区各种作物都有能抗不同病害的品种。这是植物保护工作者和育种工作者的一项重大任务。结尾用号召法能引起读者的重视,对读者产生作用。

(6)反问法。就是用否定的形式表示肯定的意思,或者用肯定的形式表示否定的意思的一种方法。《蝉》的结尾,就用了这种方法:我们猜您什么样的钹声能响亮到足以歌颂它那得来不易的刹那欢愉呢?结尾用反问法能加强气势,起强调作用,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和逻辑力量。

(7)比喻法。就是对说明对象采用比喻的方式来说明的方法《从甲骨文到口袋图书馆》的结尾,就用了这种方法:……它好象架设着一座座坚实的阶梯,召唤着不畏艰辛的人们努力攀登。结尾用比喻法不仅生动形象,还能传达深刻的寓意,给人以教育和启迪。

(8)描述法。就是对所说明的对象加以描述的方法。《雄伟的人民大会堂》的结尾,就用了这种方法:我们花了一整天时间看完这座大厦的时候,万道霞光洒在外面苍翠的树丛上,洒在杏黄色的墙壁上,洒在天安门的红墙黄瓦上,放射出一片光辉灿烂的异彩。结尾用描述法,能借此表达作者的感情,能给人以形象的感染,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9)旁补法。就是文章最后追加补充其不足的写法。《看云识天气》的结尾,就运用了这种写法:……但是,天气变化异常复杂,看云识天气自然有一定的限度。我们要准确的掌握天气变化的情况,还得依靠天气预报。旁补法有利于维护说明文的科学性和客观性,能帮助人们准确地、正确地认识客观世界。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常见说明文的说明方法

全文共 570 字

+ 加入清单

①分类说明法:把一大类中所包含的事物按其不同的特点分成若干小类,使读者既能了解这一大类事物包括的范围,又能掌握其中各小类的具体内容和特点,读起来觉得头绪清楚、条理分明、容易接受。

②举例说明法:在说明事物的时候,通过直接介绍往往还觉得不能把内容表达清楚,于是就采取举例的方法。至于所举事例的数目,则要看是否能够说明事理。这是说明文常用的方法。

③引用说明法:为了使说明更有说服力,常常引用一些文献资料、诗词、俗语、名人名言等作为依据。

④比较说明法:利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事物作比较,突出所说明对象的特点,显示彼此的异同。

⑤比喻说明法:专借事物之间的相似之点,把此事物比作彼事物的方法。借助比喻,可以把某些抽象、复杂的事物道理说得确切具体、浅显易懂。

⑥定义说明法:为了说明某一对象,往往需要开宗明义,首先用准确、简明的语言告诉读者它“是什么”。

⑦数字说明法:运用数字,是精确地科学地说明对象的一种方法。例如《一次大型泥石流》文中通过几个基本数字,从次数、总量、容量、冲击力几个方面总结了这次大型泥石流的情况。

⑧图表说明法:有些事物的关系抽象而又复杂,仅用文字说明,还不能使读者明白,这就需要附上示意图,或按比例精确绘制的图表(如产品设计图,军事行动路线图等等)。

具体到每一篇文章,并不是要用上以上所有的说明方法,而是重点使用其中的几种说明方法罢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5:说明方法

全文共 292 字

+ 加入清单

常用的说明方法有:下定义,分类别,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打比方,画图表,作诠释等。采用什么说明方法是由说明目的和说明内容决定的。

[举例子]:将复杂的、抽象的事物或概念,用具体、形象、易于理解的典型事例来说明。例如说明死海的“死”,列举海水中没有鱼虾、水草,甚至连海边也寸草不生的事例作证;说明死海的“不死”,列举即使不会游泳的人,也总是浮在水面上,不用担心会被淹死的事例,让人信服。

[列数字]:些事物从数量上便于说明特征,可以运用一些数字来说明。例如《太阳》中:其实,太阳离我们有一亿五千万公里远。到太阳上去,如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

展开阅读全文

篇6:语文说明文的阅读考点和方法

全文共 3014 字

+ 加入清单

说明文阅读,从全国各地的中考试题看,所选文章以课外为主;内容更关心环境保护、高科技或身边的人文环境。题型由主观题占主导地位,其中开放性试题已占一席之地,并有扩大的趋势。所谓“开放”是指解题思路和试题答案的多元化,只要言之成理就行,以鼓励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究精神。在训练理解能力的同时,训练表达能力,对答案的表述不能只*一个符号或一个词语来完成,要写成一句或一段完整的话。如2000年湖北省恩施州中考试题的说明语段是《西部地区》,其中的第5题是你从第二段获取的主要信息是什么?在西部大开发中,你认为恩施州最具开发价值的资源有哪些?”在答题的同时,一方面训练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另一方面要求学生为本地建设出谋划策,培养他们的主人翁意识。这个开放性试题出得非常有新意。

说明文的阅读,要明确有关的知识点,把握其文体特征。

一、说明文的概念: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或介绍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或阐明事理,目的是给人以知识。

二、说明文的分类:按照不同的标准,说明文可分不同的类别。

1.通常,依据说明对象与说明目的的不同,把说明文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两大类。说明对象是具体事物,说明目的是使读者了解、认识这个或这类事物的特征,我们称之为事物说明文,如《松鼠》、《中国石拱桥》等;说明对象是某个抽象事理,说明目的是使读者明白这个事理,我们称之为事理说明文,如《死海不死》、《向沙漠进军》等。其实,在一篇说明文中,介绍事物与阐释事理往往是交错使用的。

2.我们还根据说明语言的不同特色,表达方式的使用情况的不同,把说明文分为平实的说明文和生动的说明文两种。生动的说明文又叫文艺性说明文。

三、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所谓特征是这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标志。只有抓住特征才能说明白这一事物或事理的独特之处。

四、说明的方法:为了把事物特征说清楚,或者把事理阐释明白,就要使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常用的说明方法有如下9种。

1.举例子:为了说明事物的情况或事理有时光从道理上讲,人们不太理解,这就需要举些既通俗易懂又有代表性的例子来加以说明。如(中国石拱桥)把古代的赵州桥和卢沟桥作为具有代表性的例子,对我国建设石拱桥历史的悠久、成就的杰出作了说明。

2.分类别:要说明事物的特征或事理,从单方面往往不容易说清楚,可以根据形状、性质、成因、功能等方面的异同,把事物或事理按一定的标准分成若干类,然后依照类别,逐一加以说明。如《向沙漠进军》一文将沙漠进攻的方式分成“游击战”和“阵地战”两类。

3.列数据:数字是从数量上说明事物特征或事理的最精确、最科学、最又说服力的依据。如《死海不死》一文用大量的数字说明死海之所以浮力大的原因,非常清晰。

4.作比较:为了把事物或事理说得通俗易懂,有时可以从人们已有的感性知识出发,利用人们生活中熟悉的事物或事理作比较,从而唤起读者的想象,获得一个深刻的印象。如《人类的语言》一文将鹦鹉、猩猩的“语言”与“人类的语言”作比较,得出“只有人类才有真正的语言”的结论。

5.下定义:为了突出事物或事理的主要内容或主要问题,常常用简明扼要的语言给事物下定义。这是说明事物特征或事理、揭示事物或事理的本质的一种方法。如《统筹方法》一文,开头就给统筹方法”下了定义:“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下作进程的数学方法”。这个定义既指明了统筹方法的本质--数学,也指明了统筹方法的应用特点--安排工作进程。这样,就把统筹方法和其他的数学方法区别开来了。

6.打比方:打比方就是修辞方法中的比喻。在说明文中运用打比方的方法,可以使人们不了解的事物或抽象的事理变得具体、生动、形象。如《中国石拱桥》中“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让读者更形象、更清晰地了解了石拱桥的特点。

7.画图表:有些事物的关系抽象而复杂,仅用文字说明还不能使读者明白,这就需要附上示意图,或按比例精确绘制图,如产品设计图、军事行动路线图等。有时,被说明的事物项目较多,也可制定统计表,将有关数字分别填入表中,使人看了一目了然。如《统筹方法》一文,画了三幅箭头图,配合文字说明.使统筹方法更加具体可信。

8.作诠释:这是对事物进行解释的一种说明方法。下定义与作诠释的区别是:定义要求完整,即定义的对象与所下定义的外延要相等,并且要从一个方面完整地揭示概念的全部内涵;而诠释并不要求完整,只要揭示概念的一部分内涵就可以了,并且解释的对象与做出的解释外延也可以不相等。词是能独立运用的最小语言单位这个定义,主语与宾语的内涵与外延完全一致,可以颠倒。即说能独立运用的最小的语言单位是词也行。而铀,是银白色的金属,则是诠释,其内涵与外延都不相等,铀的外延要小于银白色的金属的外延,因而主语与宾语不能倒过来说,即不能说银白色的金属是铀。作诠释不仅可以用来解释概念、定理、定律等,也可以用来解释事物或事理的性质、特点、功用和原因等。作诠释的语言虽不像下定义那样要求严格,但也须简明、准确、通俗易懂。如《死海不死》一文这大概就是“死海”得名的原因吧。用的便是作诠释的说明方法,这里的“死”指的是鱼虾草木的死,因为死诲咸度很高,生物不能生长,所以叫“死海”,这就部分地揭示了死海的特征。

9.摹状貌:就是通过具体的描写揭示事物的特征,有助于把被说明的对象说得更具体、生动。如《中国石拱桥》中“这些石刻的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千态万状,惟妙惟肖”。这样的说明显得十分生动、活泼。

五、说明的顺序:有条有理地说明,才能把事物的特征或事理介绍清楚。常见的说明顺序有。

1.时间顺序:即以事物发生、发展的时间先后来安排说明顺序,从而写出事物的发展变化情况。这种顺序一般用于人物的生平介绍、科学观察记录,说明事物或事理发生、发展或制作过程一类的说明文。如:《从甲骨文到缩微图书》一文是按从古到今的时间顺序写的。《活板》一文是按活板制作的程序写的。

2.空间顺序:即按照事物的空间存在形式,或从外到内,或从上到下,或从前到后,或由远及近依次进行说明。这种说明顺序,一般用于说明事物的形状、构造特征。如《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一文,按照瞻仰的路线由远及近、由低到高,先四周后正中,先台阶后碑身、碑座等依次进行介绍。

3.逻辑顺序;即按照事物或事理的内部联系成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来安排说明顺序。事物的内部联系包括因果关系、层递关系、主次关系、总分关系、并列关系等;认识事物或事理的过程则指由浅人深、由具体到抽象等等。如《死海不死》一文,由现象到本质(成因)揭示了死海的特征,并介绍了死海的现状和未来,层层深入,逻辑条理十分清楚。

六、说明文的语官:说明语言的准确性,是说明文语言的先决条件。表示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程度、特征、性质、程序等,都要求准确无误。说明的实用性很强,稍有差错,会失之毫厘,谬以千里。特别要注意说明文中使用的术语和修饰限制性的词语,它们往往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如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其中“几乎”对“到处都有”作了限制,意思是接近于“到处都有”,因为事实上不可能到处都有。在准确的前提下,说明的语言有的以平实见长,有的以生动活泼见长。

七、说明文的结构:说明文常用的结构模式有两种。

1.总分式:包括“总--分、分--总、总--分--总”等,事物说明文多用总分式,其“分”的部分又常按并列方式安排。

2.递进式:事理说明文多用递进式结构,一层一层地剖析事理。

展开阅读全文

篇7:说明文答题方法及练习

全文共 1272 字

+ 加入清单

说明文答题方法

说明文是小学及初中常考的一种阅读文体,在考试中也最容易得分。说明文的分值在9~11分,一般情况下得到9~10分是很正常的。如何让孩子在学习说明文的开始就能够很好掌握各种题型的答题方法,其实很简单。下面我们就详细介绍说明文各种必考题型及答题技巧。

1.说明方法的判定及作用。

这类题目从四年级一直到六年级都是必考题型,学校会交给学生六种说明方法,但是考试常考的只有四种,分别是: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

这种题型在答题时需要找准所用方法,之后答出每种说明方法的作用即可。这类题若是以选择的形式出,最高是2分;若是以填空的形式出题,一般是1分。

2.信息提取题。

这类题型在考试中的形式很多,分值也最高,是学习说明文阅读时尤其要注意的题型。

(1)找出文章的说明对象及其特征。

比如“文章的说明对象是___________”、“关于科学锻炼,短文是从__________和__________来介绍的”,都属于这类题。这类题型也很简单,说明对象直接在原文中就能够找到。说明对象的特征有些在文中有十分明显的词语,有些需要自己提炼概括,这就需要学生在平时的练习中提升自己的概括能力。这种概括能力不仅在说明文中需要用到,在记叙文阅读中用到的更多。这类题一般会以表格、填空的形式出现,基本上是一空1分。

(2)询问原因、结果。

比如“人们听不到蝴蝶飞行发出声音的原因是____________”,就是典型的寻找原因的题目,这种题目一般情况下是2分,学生只需要在原文中找到答案。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基本上填空题有几分就会有几个得分点,所以学生可以根据分值确定答题要点。

(3)结合实际的问答题。

这类题目分为客观题和主观题。客观题的出题方式以选择和判断为主,经常是让学生根据原文找到所给题目中“符合/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一般1分。做这种题需要学生细心,认真阅读原文内容。但是一定要避免多想,一旦多想肯定选错。所以同学们要相信文章中所给的文字给自己的第一感觉,才能够得到分数。

主观题一般是结合我们的生活实际问题让学生给出一些建议和措施,如“外面刮着5级大风,爸爸要求小军坚持出去锻炼,妈妈却不赞成。你同意谁的意见?结合短文内容说明理由”,分数一般是2分。做这种题目,学生要能够根据题目在原文中找到相关信息,注意语言的逻辑。

(4)说明顺序和说明结构的考查。

说明文都是按照一定的顺序安排文章内容的。常见的说明顺序有:个别到一般、具体到抽象、主要到次要、现象到本质、原因到结果。需要注意的是,说明文中一定不会考空间、时间和逻辑顺序。如果题目中出现这些顺序,同学们一定要注意排除哦!

说明文中常见的结构有总分式和递进式。这两种题型的考察一般以填空和选择的形式出现,分值在1分。

出题形式如:文中第①自然段的表达顺序是( )

A.先总述再分述 B.按时间顺序叙述

C.先分述再总述 D.按不同方面叙述

以上是说明文阅读的必考题型。将这些题型掌握住了就相当于抓住了说明文的命脉。说明文的题目一般不会很难,只要同学们在读文章的时候细心、认真,多多练习,得高分一定不是梦想 。

展开阅读全文

篇8:说明文的写作方法

全文共 1177 字

+ 加入清单

说明文阅读知识点主要有:了解说明文的特点,准确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及要说明的事理;理清说明思路,明确说明顺序;正确判断说明方法并理解其作用;体会说明语言的准确性并理解表达作用;了解说明文中的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的表达作用;进行与文段内容有联系的个性化表达等等。

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引资料(引用)、分类别、列数字、作比较、画图表、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摹状貌、作假设这11种。

小学常见的有: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分类别、作比较。

中学常见的有: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分类别、作比较、作引用、画图表、下定义、作诠释、摹状貌。“摹状貌”和“作假设”小学和初中不常用,一般是到高中和大学才可能学到。

(1)举例子

举出实际事例来说明事物,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以便读者理解,这种说明方法叫举例子。 好处:使文章表达的意思更明确,更生动形象,读者更明白,增强说服力。

(2)引资料(引用)

为了使说明的内容更充实具体,可以引用一些文献资料、诗词、俗语、名人名言等,可使说明更具说服力。 好处:使文章更具说服力。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引用古诗:使说明文更具诗情画意。

(3)作比较

作比较是将两种类别相同或不同的事物、现象加以比较来说明事物特征的说明方法。 好处:说明某些抽象的或者是人们比较陌生的事物,可以用具体的或者大家已经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较,使读者通过比较得到具体而鲜明的印象。

(4)列数字(列数据)

为了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还可以采用列数字的方法,以便读者理解。需要注意的是,引用的数字,一定要准确无误. 好处:数字是从数量上说明事物特征或事理的最精确、最科学、最有说服力的依据。(用列数字的方法进行说明,既能准确客观的反映事实情况,又有较强的说服力。)

(5)分类别

要说明事物的特征,往往从单方面不易说清楚,可以根据形状、性质、成因、功用等属性的异同,把事物分成若干类,然后依照类别逐一加以说明。这种说明方法,叫分类别。 好处:条理清晰,一目了然。

(6)打比方

利用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作比较,以突出事物的性状特点,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的说明方法叫做打比方。 好处:抽象的事理变得具体、生动、形象。(或把事物的特征解说得确切具体、浅显易懂。)

(7)摹状貌

为了使被说明对象更形象、具体,可以进行状貌摹写,这种说明方法叫摹(mó)状貌。 好处:使被说明对象更形象、具体。

(8)下定义

用简明的语言对某一概念的本质特征作规定性的说明叫下定义。下定义能准确揭示事物的本质。 好处:使人们在阅读时对抽象的字词能够更加明白、理解。

(9)作诠释

从一个侧面,在事物的某一个特点做些解释,这种方法叫作诠释。 好处:使读者在阅读时对抽象的字词能够更加理解。

(10)画图表

为了把复杂的事物说清楚,还可以采用图表法,来弥补单用文字表达的缺欠,对某些事物解说更直接、更具体。

展开阅读全文

篇9:说明文阅读的解题方法

全文共 397 字

+ 加入清单

先读原文,完成3个任务:

(1)了解文章大意,即说明的对象,各段之间的联系,作者的见解及相关材料。

(2)给段落标上序号。

(3)给重要句子和关键词语做上记号。

其次,读题干很重要,要给重要词语做上标记。如1999年卷第1题,可做如下标记:本文第一自然段提出了一种假说,对这种假说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标记。

第一处是命题点所在的位置,

第二处是试题考查的内容。

第三处是选择答案的标准。

第三,找出答题的范围和对应句是答题的实质性阶段。

一般来说,答案的检索区间应在命题点的附近,如第1题答案在第1段或第2段。找对应句更重要了,可以说找到了对应的句子,就基本上找到了答案。

比较选项找出差异是最后一步,即完成答题。如第1题B项说:比起人类来,冬眠的哺乳动物在更宽的范围里发生了变化。漏了调节性几个字,与文章原意不合。

总结:认识并把握说明的对象,概括其特征,辨别与判定说明的顺序,分析说明的方法,理解其在文中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说明文方法教学设计

全文共 1868 字

+ 加入清单

一、教学目标

1、 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初步了解故宫博物院。

2、 体会作者在介绍说明对象时材料的详略安排。

3、 了解故宫建筑群的宏伟壮丽,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建筑的自豪感。

二、 教学重、难点

1、 理清说明顺序,初步了解故宫博物院。

2、 体会材料安排的详略得当和说明的条理性。

三、 课时安排及教师准备

1、 时间:一课时

2、 准备:PPT课件

四、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金秋十月,盛世华诞。天安门前,大阅兵那威武雄壮的场面,仍在我们的脑际反复展现。而在天安门的后面,就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今天就让我们随着黄传惕的文章一起去游览那宏伟壮丽的宫殿。

(二)学生浏览课文,熟悉课文内容

1、请同学合上书,一起欣赏《故宫博物院》的介绍影片。看完之后,请说说你知道了故宫里的哪些建筑物?

(学生凌乱地说出一些建筑物的名称,教师点评:“如果不按一定顺序来介绍事物,就没办法向别人说清你所要介绍的对象”。)

2、请同学们打开书本,结合课后“研讨与练习一”自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画出文中建筑物的名称,并把它们按顺序排好。

(三)看故宫平面示意图,了解文章的说明顺序和文章的详略安排。

1、 教师演示故宫的平面图,各种建筑物由南到北依次出现。

2、 教师提问:作者在介绍故宫时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学生回答:按照由南到北的游览顺序行文的。)

3、 教师提问:文中出现的宫殿名称不下十个,不可能面面俱到,请问作者详写了哪些宫殿?

(学生回答:详写了三大殿中的太和殿)

(四)细读文中描写太和殿的段落,了解如何详写说明对象。

1、教师提问:文中哪些段落是详写“太和殿”的?

(学生回答:5-8段是写太和殿的)

2、请四名同学每人读一段5-8段的内容,并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你读的这一段,介绍了太和殿的哪个方面)

(学生回答:第5段:外观(大小、颜色、构造);第6段:内饰;

第7段:位置;第8段:功用。)

3、细读文章第6段,看看作者是如何介绍太和殿的内部陈设的。 (学生细读课文后,讨论得出:作者是按照容中间到两边,由平视到仰视,即从下到上的顺序来写的。)

4、教师强调:在对室内进行介绍时,一定要先选好立足点,再围绕这个立足点用准确的方位词介绍其它事物。

5、教师提问:作者为什么要详写太和殿呢?

(学生讨论:它是故宫最大的建筑,最具有代表性;它是皇权最集中、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

(五)学习文章的结构安排

请同学齐读课文的第一段和最后一段,看看它们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

(讨论明确:开头是引出说明对象,结尾是总结全文,在文章结构是是“总—分—总”结构。

(六)总结本课的学习心得

在介绍规模宏大的建筑物时,要有一定的方向性,按浏览顺序来介绍;在介绍内部陈设时,一定要选好立足点,用准确的方位词来介绍;在材料的安排上一定要有详有略、重点突出。

(七)课堂实践

(学生欣赏一幅卧室图片)

教师提问:

1、 请用一两句话说说你对这个房间的总体印像。

2、 你将以哪一块作为立足点,按什么顺序来介绍这个房间?

3、 你将把哪一部分作为介绍重点介绍对象,会分别从它的哪些方面来介绍它呢?

(学生回答后,教师点评,并把学生们说的内容攒在一起形成口头作文。出示范文《我的卧室》,加深体会)

(八)作业布置

下课后请以《我们的校园》为题,用今天学习的方法来介绍一下自己的学校,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说明文

五、 板书设计

说明顺序:空间顺序

详略安排:详写太和殿(最大、最重要、最具代表性)

文章结构:总

14、故宫博物院 黄传惕 整体:游览顺序 局部:立足点 (外观、内饰、位置、功用) ——分——总

一、导入新课

金秋十月,盛世华诞。天安门前,大阅兵那威武雄壮的场面,仍在我们的脑际反复展现。而在天安门的后面,就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今天就让我们随着黄传惕的文章一起去游览那宏伟壮丽的宫殿。

二、下面检查一下同学们的预习情况。

1、首先巩固一下生字词

生读一遍 生领读 其它跟读两遍

额枋fāng 藻井(zǎo) 击磬(qìng)鎏liu金 鳌头áo 迥然不同jiǒng 蟠龙(pán) 琉liu璃li

2、其次检查一下对课文的整体感知。

通过预习现在你对故宫知道多少呢? 请用一句话说一说

三、预习的很好,下面就让我们开始游览吧。

1、我们先选出7位声音响亮动听的解说员。

2、同时在听时。请六位同学到黑板上画出游览的平面图。每三人一组共同完成。

3、其他同学在下面边听边完成两个问题:1、按文章的说明顺序用铅笔填写115页的图。2、看一看文章采用了怎样的说明顺序?3、并找出介绍最详细的地方?

师生评价黑板上的图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说明文方法的要素

全文共 3775 字

+ 加入清单

一、建筑物说明文写作常识

1、内容要素

在初中新旧版语文课本中,《人民英雄永垂不朽》、《雄伟的人民大会堂》、《故宫博物院》、《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第比利斯的地下印刷所》、《巍巍中山陵》、《晋祠》、《桥之美》、《说屏》等,都是建筑物说明文。

记叙文、议论文和小说都有各自的要素,建筑物说明文也不例外。那么,建筑物说明文一般以什么为说明内容的基本要素呢?

从课本的范文来看,一般地说,它往往说明建筑物的所处位置、地理环境;设计者和设计经过,修建年代和修建过程;整体布局,建筑特征、规模风格;外观轮廓,内部结构、装修和陈设;建筑物的性质、地位、用途;与建筑物有关的历史背景和传说故事;建筑物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等。上述这些便是建筑物说明文内容的基本要素。

我们在写建筑物说明文的时候,要根据这些基本要素去广泛收集材料,才会有的放矢,目标明确,范围清晰,做到全面而不盲目。

2、材料的收集途径和筛选办法

收集材料的途径很多。

我们在亲身游览建筑物的过程中,要多看多记多摄。

多看,只用定点、移步换景和散点观察的方法,多多察看建筑物四周的环境,外观轮廓,内部建构和装修陈设,重点建筑驻足流连,次要建筑走马观花,努力把所见记在脑海之中。

多记,之尽量用本子记下建筑物上重要的解说、对联、碑刻之类的文字。

多摄,指条件允许的话,就用照相机把建筑物周围环境、外观轮廓、内部结构、装修陈设当中关键的东西拍摄下来,这比单靠脑袋记忆和本子记录来得持久牢固和直观形象。成文是时,还可以选取拍摄到的一些相片作辅助说明。

另外,参观游览之前,尽可能阅读与所写建筑物有关的书面材料,如诗歌、游记等;参观游览时,购买旅游指南、导游手册、明信片,听导游的解说等,这些书面材料里面常有宝贵的写作素材。

写作素材准备充足了,下一步就要精心筛选素材。我们决不能把收集到的素材一股脑儿塞到文章里,而应根据说明的企图,决定哪些内容要素要详细说明,哪些内容要素要简略说明,哪些内容要素不作说明。凡与说明核心无关的内容就得忍痛割爱。留下的材料,该轻描淡写的就几笔带过,应该浓墨重彩的便绝不吝笔。做到重点突出,详略得当,避免记流水账,面面俱到,主次不分。

范文选材就非常讲究。中国石拱桥数不胜数,茅以升仅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代表具体说明我国石拱桥历史悠久、结构牢固、形式优美多样的共同特征,歌颂我国古代劳动者的高度智慧。故宫大小宫殿七十多间,《故宫博物院》一文只重点介绍了太和殿和养心殿的位置、外观、装修、陈设、用途及有关历史,揭露了满清统治者的专制、奢侈和腐败。

2、写作技巧

写建筑物要善于抓住特征,这样下笔才能高屋建瓴。如何抓住特征?要靠整体概括和纵横比较。

整体概括,意思是说,无论对单个的建筑物、庞大的建筑群、抑或对星罗棋布的某类建筑物,都要从整体上概括出带有本质性或普遍性的特点。对人民大会堂,就是从外观轮廓和内部结构两方面概括出其“雄伟巍峨”、“浑然一体”的特征的;对故宫,则是从紫禁城宫殿房屋的数量、位置、布局的共性出发,整体把握到这个庞大建筑群的规模宏大、地位显要、布局对称、华贵雍容的特征的;对苏州园林,不碍从拙政园、沧浪亭、留园、怡园、狮子林、网狮园这些星布散置于苏州的园林建筑在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远景近景的层次,门窗檐墙的雕刷等方面的共性,综合出苏州园林“图画美”的特征的。

纵横比较,指的是就相同或相异的地域、时代、民族、宗教等,拿所要介绍的建筑跟同一样式的或不同样式的建筑做比较,找出它们在建筑形式的承继沿革或根本差别,从而发现建筑物的本质特征。提到苏州园林,叶圣陶先生便拿它与故宫——我国传统建筑比较,得出苏州园林亭台轩榭不对称的布局特征。

假如要说明广州石室教堂,只要把哥特式建筑与拜占庭式建筑相比较,就会知道石室的特征在于尖顶。倘若介绍广州文化公园,不妨用天河公园、东方乐园、航天奇观、长隆动物世界与之比较,则不难抓住其特征——没有茂盛的树林,也没有宽阔的湖泊,更没有大型的现代化游乐设施以及各种动物,只有展馆、戏台、棋苑、说书坛、健身房之类,是纯粹的“文化”公园。

写建筑物说明文要注意文章的结构布局和说明顺序。

结构布局,首推总分式。一如《故宫博物院》,先总体说明整个建筑群的位置、历史、地位、用途、规模、风格、特征和平面布局,然后逐一分说“前朝”和“内廷”的各部分建筑物的位置、外观轮廓、内部装修和陈设、地位和作用等;一如《苏州园林》、《中国石拱桥》,先总括某类建筑的共同特征,再分说这共同特征的各项具体变现或典型代表;一如《故宫博物院》,先中说“三大殿”,再分说太和殿、中和殿及保和殿。这样的结构布局,眉目清晰,层次分明,有概括又有具体。

按游踪介绍建筑物的环境和布局,外观和结构的说明文,如《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多采用空间顺序。采用空间顺序要与定点观察、移步换景、俯视鸟瞰、散点观察的方法步骤相以致。

专门概况建筑物的共同特征的说明文,多运用逻辑顺序,像《中国石拱桥》的由一般到个别,《苏州园林》的有概况到具体,先主后次。

说明建筑物的设计、建造、修葺过程,往往用程序顺序,像《第比利斯的地下印刷所》。说明建筑事业发展历史,则采用时间顺序,像《中国石拱桥》末段。

建筑物说明文可以采用一种说明顺序,也可以交错使用两三种说明顺序。《第比利斯的地下印刷所》一文就用空间顺序介绍印刷所地上地下建筑的结构,用程序顺序介绍印刷所的建造过程,用时间顺序介绍印刷所的毁坏和修复过程。

写建筑物说明文要注意语言运用的准确。

第一,按游踪介绍建筑物,要注意游踪线路的交代,要注意表示游历者所处位置和移动方向的方位名词、处所介词、去向动词的使用,还要注意表示观察角度和建筑物位置的方位名词的使用。

第二,要注意标识建筑年代、面积、体积、资金等数字的准确性,合理使用确数和约数。

第三,要掌握所写建筑物的一些术语和专有名词,准确理解这些词语的内涵和外延,恰当运用到文中去。如,亭台、轩榭、楼阁、庵观、寺庙各有所指,切莫张冠李戴,导致知识性错误。

第四,要合理运用修辞方法和表达方式。

运用修辞方法和记叙、描写、一轮的表达方式是为了辅助说明,增加说明的形象性、生动性、思想性,使之具有一定的文学色彩,以区别于专业的纯粹的建筑物说明文。

写建筑物的环境、外观、陈设、雕饰等多可用修辞方法和描写方式。例如:

(1)《晋祠》一文就大篇幅描写晋祠的山、树、水,以刻画其环境之幽美。《故宫博物院》结尾几段就描写了御花园的环境气氛,以及从景山公园回头俯瞰到的故宫景象。

(2)《雄伟的人民大会堂》一文里“一条黄绿相间的琉璃屋檐,把巍峨的大会堂的轮廓从蓝的天空中勾画出来,那壮丽的柱廓,淡雅的色调,以及四周层次繁多的建筑立面,组成了一幅庄严绚丽的画图”就写了人民大会堂的外观轮廓。

(3)《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一文就详细描写了十块汉白玉浮雕上的历史画面。

写与建筑物有关的人事和传说等,多用叙述、议论。例如:

(1)《中国石拱桥》一文概述了“七七卢沟桥”事件,以体现其历史价值、文物价值。

(2)《故宫博物院》一文插说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话以及慈禧挪用军费的事,揭露封建帝皇的专制、腐败和奢靡。

(3)《说屏》一文开篇就叙述童年往事,交代自己对屏风心生向往之情的来龙去脉。

(4)《故宫博物院》一文在说明太和殿的用途之后,马上描写了大典的盛大场面。

不过,用修辞方法和表达方式切勿过度,以免喧宾夺主,致使把建筑物说明文写成了散文、游记。毕竟,他们有别于诠释、比较、数据、举例、引用、图表、比方等正宗的说明方法。另外,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和描写方式,虽可发挥想象,但不能言过其实,肆意吹嘘,欺骗读者。

中学生写建筑物说明文要像范文一样具有思想价值,如歌颂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揭露反动统治者的奢侈腐败,反映新制度下建筑事业的突飞猛进等,这一点与专业的建筑物说明文不同,那是纯技术性的。

最后,谈一谈建筑物说明文命题的方式。主要有三种:首先是直称式,如《第比利斯的地下印刷所》、《故宫博物院》、《苏州园林》、《晋祠》等,直呼建筑物的名称,不加任何修饰语;其次是特征加名称式。如《雄伟的人民大会堂》、《巍巍中山陵》等,在其名称前加上表示该建筑物特征的修饰性词语;最后是写意式。如《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等,以蕴含作者对所写建筑物设计的人事物的感情的语句为题。

二、读写训练的方法

初中语文课本中建筑物说明文虽多,但尚未有专文介绍其写作常识。为了使学生形成和具备建筑物说明文的理性认识,提高学生读写建筑物说明文的效率,笔者尝试结合课本的范文,概说其写作常识。

怎样引导学生读写呢?

阅读时,应交学生在学习范文时逐步分析归纳出来,把从各篇范文所得到的点滴理论汇集梳理成一个系统,化零为整。

写作时,应重申这些写作尝试,给学生具体指导,通过由专项到综合的仿写,慢慢学会写自己家居的环境、布局、风格、结构、陈设,自己学校的规模、布局、设施,附近建筑的结构、建造,周边名胜的环境、传说、外观等。然后,老师把自己的下海之作和学生的佳作诵读、贴堂,使学生一开始写建筑物说明文,就从搜集说明材料、确定说明内容、把握建筑特征,安排文章结构和说明顺序,到斟酌语言运用和文章题目,都合乎规范,少走弯路。学生只要掌握写作的基本要领,以后就可以灵活变通,自主创新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英语说明文阅读方法

全文共 2720 字

+ 加入清单

英语说明文阅读答题技巧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用来介绍或解释事物的状态、性质、构造、功用、制作方法、发展过程以及内在事理的一种实用文体。接下来小编告诉你英语说明文阅读答题技巧。

题型一:分析说明文的句子作用

这种题型的特点是:在文中抽出一个句子或一个文段,要求分析这个句子或文段在全文结构上的作用。这种题型解法很简单:首先判断句子或文段是在文首、文中、还是文末;然后再按如下规律答题即可。一般情况下,句子或文段在文中不同的位置有不同的作用:在文首,作用多是统领全文、总起全文或引出下文;在文中,作用多是承上启下;在文末,作用多是总结全文。

题型二:提出说明文说明的问题的解决办法

这种题型的特点是:开放性强,要求针对文中所说明的某种现象或某个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办法或应对措施。命题的形式通常有:

①应如何正确看待或防范“……”?请你略作分析。

②从上文对“……”的说明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③针对文中所提到的“……”问题,请你提出几条合理的建议。

题型三:引用古籍或名言的目的。

先要理解所引古籍或名言的含义,现联系说明的内容,看看这两者间有何内在联系,就能领悟其引用的目的了。在说明的开头文段或中间叙述有关的故事,究竟起何作用:

在文章开头叙述故事,其目的往往是为了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或者是为了引出说明对象。

在文章或段落中间叙述故事,往往是为了增强说明文的可读性,同时也为了说明事物的来源或作用。

怎样快速做好英语阅读理解

先看题目后看文章。一般大多数人做阅读时都是先看文章再做题,这也是考试的最一般方法。这种方法的缺点是往往在做题目的时候由于印象不深需要重新看文章寻找答案。而先看问题,带着问题去看文章,那么看到与问题相关的语句就仔细看,无关的可以粗略的看,这样既准确的找到了问题的答案又节省了时间。

每段的首尾句要认真的看。阅读理解的题目中都会出现主旨题。例如:what is the main idea of the first paragraph?对于这类题目的答案一般都在段落的首句,有的时候也会出现在尾句中。所以一定要认真看首尾句。

运用猜测法。在做阅读理解题时,猜测也是一种能力。同样一篇文章,有些人简直不知道该如何下手,而另一些人能运用自己平时在生活中的经验积累,根据上下文进行逻辑推理,排除错误的选项,找出最有可能的选项。当然,这也是建立在一定的知识积累上的,所以平时要多注意知识的积累。

细节题用快速阅读法。有些细节题,比如which of the following sentence is nou true?对于这类题则快速跳阅文章,找到相关语句,仔细核对比较,直到找到正确答案。

最后要注意平时词汇的积累。词汇的积累是每一个学习者必须面临的巨大工程。记单词最好的方法是多读些自己感兴趣的英语原著,先去猜词的意思,实在猜不出的时候再查字典,这样对单词的印象就极为深刻,不容易忘记。这比拿着单词本背单词效果要好的多。

英语阅读理解学习方法

资料的选择

首先,历年考试真题是必备的资料,真题是一个标准,做真题可以把握试题难度,出题角度,了解命题重点。其次,考研阅读辅导书,这种资料贵精不在多。做完后,我们应该反复的研读真题,思考不同类型文章的出题风格,从中摸索规律以提高阅读水平与做题技巧。

积累词语

要提高阅读水平,词汇量与短语量非常重要,打个比方:造房子要砖瓦材料,词汇就是阅读英语的砖瓦材料,没有相当量的英语词汇,阅读英语是无法进行的。所以要提高阅读水平,我们就得学会积累词语。我们不妨这么做:在通读全文后看第二遍,遇到生词尽可能根据上下文来猜,仍猜不出意思的,就把这些生字查好词典,然后抄写在一本可随身携带的小本子上。每天有空时,就拿出这小本子背诵记忆,这样做不费时,效果却很好,因不断接触,反复记忆,词汇量增加得很快。

阅读能力的提高

阅读能力的测试包括阅读速度,理解程度以及记忆能力等。要想获得满意的英语成绩,最根本的方法就是提高词汇量,加强阅读训练,同时熟悉一些阅读技巧和做题方法也是至关重要的。每个人都有自己习惯的做题方法,不能说哪种方法更高明,要大家纷纷仿效。一种方法是先快速浏览问题,然后带着问题通读全文,了解文章的大概内容,这一遍要快,不理解的地方跳过,然后做题。这时我们心中已大概知道答案的分布,跳过无关部分,快速找到答案所在处,仔细阅读,反复推敲,直到选出正确答案。可以用直接法和排除法相结合选择答案,排除法是四个选项都看,逐一排除选项,选出正确答案。这种方法可提高正确率,但花费的时间较长。

另一种方法是先浏览文章后面的问题, 然后带着问题去读文章。

读完文章后我们常有这样的情况:句子都能看懂,但读完文章印象却不深,这就牵涉到对文章框架结构的整体理解。如何学会对文章的整体理解呢?首先,要重视文章的题目和文章的首句。因为文章的题目就是文章的主题,文章的内容就是环绕主题展开。首句很关键是因为首句是文章的导入,点明作者写文章的意图,背景等。接着的每一段的第一句也很重要,因为每段的第一句实际上多半是每段的主题句,然后进行陈述或论述,逐步展开,给予例证,最后把该段内容用一句话来小结,所以每段的最后一个句子常常是该段的结论句,而整篇文章的最后一句就往往是这篇文章的结论或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用意所在。

英语阅读理解实用解题技巧

一、事实细节题

对于事实细节题,剖析一下不难看出,事实细节的内容不会单独出现,它总会与前前后后的段落内容相呼应。考生只要抓住整体大纲,看懂主题,利用内容间的因果关系,通过时间空间的关系转换,并对细节进行深入的剖析了理解,确定主题,将零碎的细节组成一个有机整体,就能深刻理解材料的内容,从而轻松解决问题。

二、词句理解题

词句理解题主要讲究的是理解题意,通过短文的词、短语或句子的理解来充分理解题意,,碰到不熟悉的词语要避过,先略读再通读,仔细推敲,尤其是对语境的理解要准确。

三、推理判断题

推理判断题最主要的就是注重文章结构的逻辑关系,抓住关键词,结合有关的生活和社会常识,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文章内容和文章的中心思想,推断作者的写作意图和写作目的,进行推断。

四、归纳概括题

适合这类题型的阅读理解通常具体反映在文章的题目或一段短文的小标题上;很多文章从一开头就直接说出观点,表达中心思想。所以对于这类题型,一定要提示学生注意主题句和主题段,绝大多数的短文类似于语文的老三段,注意段与段之间的联系,注意隐藏的中心思想,准确了解文章结构,把握句与句之间的关系,注重逻辑关系,把握住文章的脉络即可。

五、图表理解题

图表题一般最简单,主要考察的就是学生的思维模式,注意逻辑关系,分析其中的细节,找出符合图示所要求的必要条件。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中学生说明文作文写作方法

全文共 1775 字

+ 加入清单

说明文,即用来解释或说明事物、理论、方法、过程或某种抽象概念的文章。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中学生说明文作文写作方法的内容,欢迎大家查看。

说明文,即用来解释或说明事物、理论、方法、过程或某种抽象概念的文章。说明文的基本目的就是说清楚。也就是说,要让人看了文章后对文章中解释或说明的对象有清晰明确的认识。这就决定了说明文的基本特征是客观和科学。

说明文首要的一点是明确说明的对象,然后用准确的语言,结合多种说明手法对之进行介绍和描述。常用的说明手法有下定义、分类别、作比较、引资料、举例子、列数字、画图表等。下定义,即给要说明的对象下一个明确的定义。如博物馆的定义就是征集、保藏、陈列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类的实物,并为公众提供知识、教育和欣赏的文化教育机构。分类别是将要说明的对象按照某种标准划分类别,以帮助读者对事物的理解。如电视机,可以分为彩色电视机和黑白电视机。作比较,即将这种事物与那种事物比较异同,从而更清楚地说明事物的特点。如将城市和乡村作比较,将大学和幼儿园作比较等。作比较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比较的事物之间应当具有可比性,不能生拉硬扯,也不能不尊重客观事实,胡乱比较。为了说明某种事物的特点,有时候需要介绍它的背景、原理、历史等,这时就要用到引资料这种手法。比如我们要对长城进行说明,适当地引用一些历史文献,就更有助于今天的人们了解长城的历史,从而加深对长城中所蕴含的民族精神的认识。在复杂说明文中,列图表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大量的数据、冗长的叙述、复杂的相互关系等,都可以通过图表得到直观的表达。

按说明的对象不同,说明文可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前者着重在于说明的成因、构造、形状、用途等,后者则重在说明事理。这两类说明文常用的写作手法也有一定的区别。比如事物说明文重在说明事物的物理特征,常用的是下定义、分类别等说明手法,事理说明文重在说明事物的逻辑特征,地要用到引资料、作比较等说明手法。但时候,在同一篇文章中,几种说明手法都要用到,相辅相成,互为补充。

如何使说明文物理并重、形神兼备的呢?首要的一点是观察。说明文写作的前提是对要说明的事物非常熟悉。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养成认真观察、深入了解的习惯:

观察要有针对性。要带着问题观察,而不是走马观花、浮光掠影。最好能在观察前列出观察提纲,观察时要记笔记、画图标。要善于提出问题。

观察时要分清主次。这就要求我们注意观察的顺序。观察有概括性观察和特写性观察之分。前一种方法有助于抓住事物的概貌,后者则利于把握观察对象的细节和特征。由概括到特写、由全局到局部,是观察的一般原理。

观察重在事物的形。要想传神,写出事物的内涵、原理等,则需要有很好的查阅资料、作调查的能力。比如我们要写一篇文章来说明洛阳牡丹。在写好它的形状、颜色、品种之外,如果能够考察一下洛阳牡丹的来历、其中的牡丹名品在培育中的科学原理,这篇文章就会有说服力,使读者更深刻地认识到洛阳牡丹的文化特色。这就要求我们具备相当的知识积累、广阔的知识面和优秀的调查能力。作为小,应当从小注重积累知识和调查能力的训练。比如通过剪报、记笔记、上图书馆和阅览室等途径来有意识地训练自己。

写作说明文还要注意说明的顺序。有合理的顺序,文章才能条理清晰,让人看得明白。说明顺序一般有三种,即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间顺序一般有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前到后、从远到近等。时间顺序一般有从古到今、从过去到现在等。 逻辑顺序有从现象到本质、从原因到结果、从主要到次要、从整体到部分、从概括到具体等。什么是合理的顺序呢?这要根据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以及说明对象本身的特征、规律而定。说明事物的形状、构造等,往往以空间为顺序;说明事物的成因、方法,往往以时间为顺序;说明事物的事理,往往以逻辑关系为顺序。

当然,大多数说明文会综合使用多种说明顺序。因此,在写作时,我们要合理地安排好说明顺序,理清说明文的结构层次。常用的结构层次有并列式、层进式和总分式三种。比如我们以“水”为题目进行写作,可以先写水的外形特征,再写水的分类,然后写水的用途,这是并列式的写作层次。我们也可以先写水的外形,再写水的成因,最后写水给人类带来的利与害,这是层进式的结构层次。先概括水的用途和特征,再一一细述,就是总分式。结构层次能力需发们在长期的写作过程中培养,现在就不一一细说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初中说明文阅读方法

全文共 1691 字

+ 加入清单

说明文实用性很强,它包括广告、说明书、提要、提示、规则、章程、解说词等。说明文有的是以时间为序,有的是以空间为序;有的由现象写到本质,有的由主写到次;有的按工艺流程顺序来说明,有的按事物的性质、功用、原理等顺序来说明。以下是小编带来初中说明文阅读方法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一、分类

1、从说明对象的角度:事物性说明文、事理性说明文。

2、从说明文语言特征:平实的说明文、生动的说明文。

二、说明的顺序

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逻辑顺序的具体分析:主——次、原因——结果、现象——本质、特征——用途、

一般——个别、概括——具体、整体——局部。

典型考题:本文使用了什么说明顺序?有何作用?

答题格式:本文使用了的说明顺序对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第一空应该填具体的说明顺序,第二空应该填写具体的事物名称或说明的事理。如果是事理性说明文,但又不能准确表述,可用“事理”、“科学事理”等模糊性的语言表述。)

三、说明的方法

1、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下定义、摹状貌、作诠释、打比方、列数字、列图表、引用说明。

2、常见说明方法的作用:

①举例子:通过举具体的实例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从而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②分类别: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③作比较:把和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④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⑤打比方:将比作,从而形象生动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⑥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生动形象。

⑦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事理。

⑧列数字:用具体的数据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

⑨列图表:用列图表的方式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简明更直观。

⑩引用说明:引用说明有以下几种形式——

A、引用具体的事例;(作用同举例子)

B、引用具体的数据;(作用同列数字)

C、引用名言、格言、谚语;作用是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D、引用神话传说、新闻报道、谜语、轶事趣闻等。作用是增强说明的趣味性。

(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

四、说明文的语言品析

1、对整篇文章语文的品析,一般从二个角度谈:A、准确;B、形象生动或简明平实。

A是一般说明文的共同特点。B是针对不同语文风格的角度谈。做这种评析整篇文章语言特点的题目,一定要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谈,比如可以选择一句话为例子。

格式如下:这篇文章充分体现了语文准确/生动形象/简明平实的特点,如“……”一句,就准确/生动形象/简明平实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2、对具体篇/句/词的评析

篇/句的作用基本同上。

字词作用有以下考查形式:

A、加点字词有何作用?B、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C、加点词语能否删去?

这种题目往往要结合说明语言的准确性(有时是体现语言生动性)的特点答题。第二种题型还要在答题中比较二者的区别。第三种题型还要加上“删去后不符合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规律或与客观事实不符合”之类的表述。

五、说明文写法分析

1、结合说明方法谈

模式:这篇文章主要运用了……的说明方法,说明了……(内容:事物特征或事理),使说明……(作用:参考前面说明方法,明确其作用)

2、结合修辞手法谈

模式:这是一篇生动说明文,大量地使用了各种修辞手法,说明了……(内容),使文章的说明形象生动。

3、结合表达方式谈

记叙、描写使说明更具体形象;抒怀议论使说明更有感情。那么,从这个角度分析说明文的写法,格式如下:这篇文章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除了说明外,还有……(从“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根据内容选择),如……(具体举例),就是……(表达方式)的运用,使说明更具体形象/充满感情。

六、说明语段的作用

这种题目答题的角度有三:

(1)结构、内容作用:引出下文、承上启下、总结全文/前文。有时在文章在开头,还起着引出说明对象/说明事理的作用。

(2)结合说明方法谈。

通过……的说明方法,说明了……(事物特征或事理),使说明……(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说明文作文的写作方法

全文共 1718 字

+ 加入清单

以说明为主是说明文与其他文体从表达方式上区别的标志。小编收集了说明文作文的写作方法,欢迎阅读。

说明文一般结构形式为:先对说明的对象作总的概括介绍,然后导入具体说明。

一、概括介绍的方式

1、概述式

开头用简洁的语言介绍事物的概况,给人以总体形象。如《故宫博物院》是这样开头的:

在北京的中心,有一座城中之城,这就是紫禁城。现在人们叫它故宫,也叫故宫博物院。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是我国现存的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有五百多年了。

开头介绍了故宫博物院的地理位置、名称、性质和年代。通过概述的介绍,我们可以大致了解故宫博物院的概况。

2、描述式

开头描写事物的特征或状态,让读者有一个直观的总体认识。如《中国石拱桥》开头是这样描述的:

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古代神话里说,雨后彩虹是“人间天上的桥”,通过彩虹就能上天。我国的诗人把拱桥比作虹,说拱桥是“卧虹”“飞虹”把水上拱桥形容为“长虹卧波”。

开头描述石拱桥的重要部位“桥洞”的状态特征,然后用神话传说和诗人对石拱桥的描述补充说明这一特征。

3、设问式

开头设问,能激发读者了解知识的欲望和兴趣,急切了解事物或事理。如《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第一段。由描述红花的鲜艳和美丽,自然提出“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问题,让人们随作者的具体解说了解其原因,探寻其知识。

4、定义式

开始对事物下定义,提示事物内涵(本质特征)和外延(包含的范围),让人了解事物的本质。如《统筹方法》开篇是这样定义事物的:“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它的实用范围极其广泛。”

二、具体说明的结构思路

说明文的结构由事物的性质确定,一般来说,确定它的结构可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

1、按说明对象的自身条理性来安排结构

任何事物都有自身的条理规律,把握了这种规律并据此安排结构,能使说明的内容井然有序,条理清楚。一般来说,运动、变化、发展的事物,它的条理性表现在时序上,不同时间有不同的形态,说明时可按时间顺序安排结构。如《从甲骨文到缩微图书》,就是按时间顺序安排结构的,先写文字产生和出现书籍的雏形,再写正式的书籍,最后写现代的书籍,从而说明了书籍演变发展的过程。

处于静止状态的事物,如建筑群、名胜古迹、物品等,常常从空间位置上体现它的条理形。说明这类事物,宜按空间顺序,先表后里、先外后内进行说明。如《故宫博物院》说明一个古代建筑群,这个建筑群处在一定的空间方位上,排列有序,内部建筑有主有次。文章按照空间位置,先写外部城门,后写城内建筑,写内时先写主,后写次。整篇文章层次井然有序。

2、按人们对说明对象的认识规律安排结构

对读者陌生以及读者难以理解的说明对象,说明时常常由具体到抽象,由表面现象到内在事理。由个别推及一般。在具体说明中,宜先写状态,后写功用或成因,最后揭示性质特征。如《死海不死》是一篇事理性说明文,具体说明部分先说一种现象:传说约两千年前,罗马统帅狄杜把俘虏的奴隶投在死海里,但奴隶却安然无恙。然后解释原因,这是因为死海海水的咸度很高。接着进一步解说死海的成因,说明时先叙事,后说它是自然界变化的结果。这样说明,读者易于理解。

对读者并不陌生的事物或事理,说明时可先说一般,再叙说个别现象。这种写法宜先写性质特征,后写状态,人们可先获得事物或事理的总体认识,然后具体理解。如《苏州园林》,一般读者都知园林这一事物,但苏州园林与其他园林有所不同,因此,写作时宜先说出它与其它园林不同的性质特征,然后具体说它的形态。这种结构安排有利于读者尽快地认识事物。

说明文的结尾一般是自然结束,说明清楚了,文章就结束了。有的说明文最后再次归结特征,有利于读者区别事物。如《故宫博物院》最后写道:“站在景山的高处望故宫,重重殿宇,层层楼阁,道道宫墙,错综相连,而井然有序。这样宏伟的建筑群,这样和谐统一的布局,令人不能不惊叹。”结尾直接点出了故宫建筑群的特征:宏伟、和谐、统一。有的说明文,结尾作一些补充性的说明,或开拓读者的视野,或增强说明的准确、严密程度。如《看云识天气》结尾是这样写的:“在某些情况下,看云识天气往往要受到限制,因而,还是要依靠天气预报。”这一补充,比较全面地说明了“看云识天气”的作用,增强了说明的科学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说明文叙述方法2数据揭示法

全文共 855 字

+ 加入清单

所谓数据揭示法,就是通过列数字来揭示事物和事理的特征和本质,使人获得具体清晰的印象。在说明文中,说到这个东西很大,那个东西很多,光用语言文字来说,有时无法说清楚,而一用数字表达出来,就一清二楚了。运用科学的数据来说明事物、事理或知识,并揭示其特征和本质,具有明显和优势和权威性。

在说明中,运用数据揭示法,大致有两种情况。

一是运用确数说明,即用确实的数据来说明事物的特征和本质。这种数据,可以包括整数、分数、小数、百分数等,一是一,二是二,不笼统,不模糊,给人以确切实在的印象。例如《中国石拱桥》一文,在说明赵州桥和卢沟桥时,用的都是确数说明:赵州桥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卢沟桥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这两段文字,涉及七个数据,整数四个,小数三个,其中含两个区间数。这些都是确数,具体说明了桥的长度,宽度,拱圆的个数和长度,精确实在,使人对这两座石拱桥有个整体印象,从而揭示了事物的形象特征。

二是运用约数说明,即用大约的数据来说明事物的特征和本质。这种数据只有大概的说法,不绝对限死,不完全定实,形式上用大约左右多余等词语与之配合,使数据给人以大概的印象,但同样具有很强的真实性,也是为了说明的需要。请看下面两篇说明文中的几个例句:①《地球是圆的吗》:北极地区的大地水准面比参考扁球体要高出10米左右,南极地区则要凹进去30米左右。②《电子计算机的多种功能》:目前,我国还只有少数的单机,而美国的计算机的终端约有50万台,西欧十几个国家共有40多万台,日本也有10多万台。这两个例句都用约数说明,但用约形式不同,例①以左右配合,在比较中说明了北极大地水准面的高度和南极大地水准面的凹度;例②四个约数,一个用约,一个用几,两个用多,分别说明了有关国家计算机的台数和西欧有计算机的国家数。

运用数据说明要注意两点,一是对确数要反复核实,力求准确无误和来源可靠;二是对约数要尽可能地减少误差,同时要把握住大约左右以上等词语的配合用法。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说明文的十种方法

全文共 879 字

+ 加入清单

说明文一般介绍事物的形状、构造、类别、关系、功能,解释事物的原理、含义、特点、演变等。那么说明文的十种方法是什么?大家不妨来看看小编推送的说明文一般介绍事物的形状、构造、类别、关系、功能,解释事物的原理、含义、特点、演变等。,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

1、举例子

使文章更加具体,更有说服力,更客观地说明了事物。使比较抽象,复杂的事情或事物变得通俗易懂,让人信服。

2、作比较

说明某些抽象的或者是人们比较陌生的事物,可以用具体的或者大家已经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较,使读者通过比较得到具体而鲜明的印象。

3、下定义

用简明的语言对某一概念的本质特征作规定性的说明叫下定义。下定义能准确揭示事物的本质,是科技说明文常用的方法。

4、列图表

为了把复杂的事物说清楚,还可以采用图表法,来弥补单用文字表达的缺欠,对有些事物解说更直接、更具体。使读者直观,一目了然的了解事物的特征。

5、作诠释

从一个侧面,就事物的某一个特点做些解释,这种方法叫诠释法。

6、打比方

利用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作比较,以突出事物的形状特点,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的说明方法叫做打比方说明文中的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同修辞格上的比喻是一致的。用这个方法,可以使抽象复杂说得浅显易懂,具体生动。不同的是,比喻修辞有明喻、暗喻、和借喻,而说明多用明喻和暗喻,借喻则不宜使用。

7、摹状貌

为了使被说明对象更形象、具体,可以进行状貌摹写,这种说明方法叫摹状貌。(和描写要区分开,两者虽一样,不过是在不同的文体中的。)

8、引用

为了使说明的内容更充实具体,可以引资料说明。引资料的范围很广,可以是经典著作,名家名言,公式定律,典故谚语等。

9、分类别

将被说明的对象,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成不同的类别,一类一类地加以说明,这种说明方法,叫分类别。帮助读者掌握特征,头绪分明。

10、列数字

为了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还可以采用列数字的方法,以便读者理解。需要注意的是,引用的数字,一定要准确无误,不准确的数字绝对不能用,即使是估计的数字,也要有可靠的根据,并力求近似。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对事物、事理进行介绍、解说的一种文体。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初中说明文的写作方法及作用

全文共 2179 字

+ 加入清单

一、抓住事物特征,把握说明中心

任何事物都有其自身的特征,它是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标志。写说明文时只有抓住事物的特征,才能把被说明事物准确清晰地介绍给读者,让人们对事物有确切的了解。抓住事物的特征进行写作,也就是抓住了说明的中心。当然,事物往往有多方面的特征,想在一篇说明文里面面俱到地加以介绍是不可能的,只能根据需要一次谈一两个特征。例如:鸭与鸡都是家禽,都会走路,都有两翼,都可以做肉食。但要写一篇关于鸭的说明文,就要抓住鸭区别于鸡和其它家禽的特征。与鸡相比,它喜欢在水上生活,尾部能分泌油脂;有一双掌状的蹼,会划水;嘴又长又扁,等等。抓住鸭的这些特征进行说明,就可以使人对鸭的生活习性和外形有了一个清楚的认识。不同的事物固然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同类事物也往往有着差异,这些差异也就是它们的特征,写说明文时要紧紧抓住这些特征。如《中国石拱桥》一文写的是赵州桥和卢沟桥,两桥都是石砌的拱桥,相同的地方很多,但也各有特色。茅以升先生就抓住了它们各自特色,进行对比说明,使读者认识了两座桥的不同形状、结构和艺术风格。

抓住事物特征,把握说明中心,这是写好说明文的一个基本要求。要做到这一点,关键是要对事物进行深入细致的观察、分析、比较、研究,做到真正熟悉被说明的事物,并且掌握这一事物本身的特点和规律。只有这样,才能很好地说明事物。

二、针对具体情况,选好说明角度

写文章都是具有针对性的,比如说写给什么样的人看;写文章也是有目的性的,比如通过文章要解决一个什么样的问题。例如,写关于落花生的说明文,如果读者对象是农民,目的又是为了向农民传授栽培落花生的技术,那么,就要根据落花生的生长规律,从如何栽培才能夺高产的角度去说明,重点说明怎样选种、选地、播种、施肥、管理等。如果对象是厨师或食品加工厂的工人,目的又是为了介绍如何加工食用落花生,那么就应侧重说明花生仁的营养价值以及如何加工、配料才能使花生仁更加可口等等。我们中学生在写说明文的时候,可先设想为谁而写,这样就能针对具体情况进行说明,不至于把文章写得散乱无章,目的不明确。

三、讲究结构安排,做到条理分明

文章的条理性是客观事物、事理本身特点、规律在文章结构上的反映。说明文解说事物、阐述事理就要按这些关系来安排说明次序,使之层次清楚、主次分明。例如,四川大邑县“地主庄园陈列馆”中的“收租院”里,有若干泥塑人物像,……。这些画面相对独立,是并列关系。地主收租时设有四道关口,依次是验谷关、风谷关、过斗关、算帐关。每个交租农民都要过四关。从第一关到第四关,是先后关系,这些个别的实例共同揭露地主对农民进行残酷剥削和压迫的罪恶,这就是“收租院”的总体概貌。这个总体概貌与各体实例成为总分关系。《收租院解说词》一文就把握了这些关系。采取先总后分的写法,开头扼要地介绍了地主刘文彩残酷剥削和压迫农民的罪恶,接着按照泥塑画面排列顺序,分别介绍,突出了有压迫和剥削就必然有革命和反抗的基本思想。

并列关系的事物,还要注意方位顺序,或从上到下,或从前到后,从左到右,从外到内,从近到远,等等,只有按照这些顺序去写才能条理清楚。例如《故宫博物院》全文是介绍一座古建筑群,作者按照先总后分的办法,条理明了地介绍了这座雄伟的建筑群。写建筑物局部时,层次也十分清楚。如写太和殿的一段,先从外后到内,介绍大殿外面时又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由天空到殿顶直到台基。介绍其内部时又按从中间到两旁,从前到后,由上到下,由远及近的顺序依次说明,给人以清晰的印象。

介绍生产过程的说明文,应按生产的时间顺序说明;介绍植物生长的说明文应考虑其生长顺序,依次说明,当然不管哪类说明文都应注意主次分明。

四、注意语言艺术,提高说明效果

说明文语言的特点是朴素平实,且常使用专门术语,容易给人枯燥乏味的感觉。为了提高说明的效果,必须在语言上下一番功夫。说明文的语言不在于堆砌华丽的词藻,而在于用语确切、精当、通俗、风趣。

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

首先,在仔细观察事物,透彻了解事物特征的基础上选用最能确切地反映客观事物的词语加以说明,尤其要注意恰当选用限制范围大小、表明条件关系之类的词语。如《中国石拱桥》中说到卢沟桥:“桥宽约八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一个“约”字说明桥面并不恰好是八米,这里只取约数;一个“几乎”说明路面平坦的程度基本上与河面平行,但还不是完全平行。《看云识天气》中“天空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而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这里形容云的形态特征的词语和表明时间性的词语配合用,十分确切,十分精当。

其次,要注意掌握和运用好必要的专门术语,防止说“外行话”,例如“航天”和“航空”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飞机在大气层内飞行,称为航空;卫星、飞船在大气层外飞行称为航天。它们是采用不同的飞行器在不同的空间来完成飞行任务的。写文章时必须注意诸如此类的区别。

再次,适当运用比喻、拟人、拟物等修辞手法。例如《中国石拱桥》一文开头:石拱桥的桥洞成拱形,像天上虹。用“虹”来比喻石拱桥,很形象生动,使读者清楚地了解了石拱桥的外形特征。再如《大自然的语言》中,作者用比喻、拟人的手法说明“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劳动人民根据这些现象掌握季节规律,安排农事。这段文字由于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不仅通俗易懂,而且生动有趣,饶有兴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说明文的方法

全文共 808 字

+ 加入清单

说明文写作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历来受到广大师生的重视。大家不妨来看看小编推送的说明文的方法,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

定义说明法:也叫下定义。有时为了突出事物的主要内容和主要问题,往往用简明扼要的话给事物下定义,使读者对被说明对象有个明确的概念。例如《统筹》一文中,作者运用了下定义的说明,给统筹下定义:“统筹,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语言简明、扼要、准确。

数字说明法:也叫列数字。有时为了便于从数量上说明事物的特征,往往用一些数字来准确地、科学地加以说明。例如《死海不死》一文中说明死海的长、宽、深的文字。《雄伟的人民大会堂》一文中,也用一系列数字来说明庄严的人民大会堂是首都最宏伟的建筑之一。

比较说明法:也叫做比较。为了说明某些抽象的或人们比较陌生的事物,用具体的或大家比较熟悉的事物进行比较,往往能增强说明事物的效果。例如《雄伟的人民大会堂》一文中,为了说明宴会厅的建筑面积,作者运用了做比较的:“有五千个席位的宴会厅又是另一番景象。它的面积有七千平方米,比一个足球场还大,设计的精巧也是罕见的。”

比喻说明法:也叫打比方。用人们熟知的事物做比喻,可使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形象,有助于人们了解被说明事物的特征。比如《中国石拱桥》一文的开头写道:“石拱桥的桥墩成弧形,就像虹。”这个比喻一下子就抓住了石拱桥的特征。

举例说明法:也叫举例子。就是用列举事实的,把比较复杂的事物或抽象的事理说得具体明晰、通俗易懂。例如《向沙漠进军》一文中,就举出了新疆和内蒙古沙荒区治沙成功的事例,说明“沙漠是可以征服的”。

分类说明法:也叫分类别。要说明事物的特征,往往从单方面不易说清楚,可以根据形状、性质、成因、功用等属性的异同,把事物分成若干类,然后依照类别逐一加以说明。运用分类说明法,要按照一定的标准,对事物和事理的不同方面分别加以说明。

引用说明法:也叫引资料。引用一些文献资料、诗词、俗语、名人名言,可使说明更具说服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说明文的10种说明方法

全文共 878 字

+ 加入清单

说明文是属于文章体裁的一种,与记叙文、议论文相比较,它有着自己的文体特征。说明文主要是给人以认识的一种文体。说明文主要有十大说明方法。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说明文的10种说明方法:

举例子。

就是举出实例说明事物,为了说明某一事理,举出相应的例子使读者加以理解。

作用:有利于读者对事理的认识和理解。

打比方。

即我们常用的比喻的修辞方法。在说明文中不叫比喻,而叫作“打比方”。

作用:同”比喻“修辞手法作用一样,它使说明的事物更加生动形象,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分类别。

即按照事物的性质、形状、体积等特征把事物和事理分成若干类来进行说明。

作用:它使说明的事物或事理更有条理性。

列数字。

顾名思义就是用数字来说明事物或事理的特征。

作用:把事物特征描述得更加的精准,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作比较。

通常为了突出某一事物的特征都会拿其它事物来与它作比较,使要说明的事物特征更加突出。

作用:能够突出所要说明事物的特征、地位等。

画图表。

画图表是说明文经常使用的方法之一,也就是用图表的形式表示事物的相关特征。

作用:使读者更直观的掌握说明对象的特征,方便理解并记忆。

摹状物。

对说明对象形象、外貌特征详细的描叙。

作用:它能把说明对象的特征详细的描述出来,使它形象更加生动鲜明。

引资料。

就是引用名人名言、诗歌、典故、谚语等来说明事物的特征。

作用:使文章具有说服力,也增强了文章的文采和可读性。

下定义和作诠释。

这两种说明方法较难区分。

下定义:是对说明事物做简洁扼要的归纳。

作诠释:解释说明事物事理的特点。

作用都是:能帮助读者了解某个概念或事物。

下定义与作诠释的区别

下定义的语言要求比作诠释语言要求更严格。

下定义要求完整的解释某个概念,并且主语和宾语能倒过来说,例如“俄罗斯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我们也可以说成“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是俄罗斯”,这则是下定义。

作诠释虽也要能简明的说明某个事物,但它的主语和宾语是不能倒过来的。例如“常青树,是一种绿色植物。”但我们不能说“绿色植物是常青树”。

注意事项

说明方法是说明阅读中常考的考点,需要学会判断说明方法和熟记说明方法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