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考研政治必看的八大时政热点带复习指导【经典20篇】

高考全称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普通高等学校的招生考试,由普通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考研政治必看的八大时政热点带复习指导,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浏览

1372

作文

1000

中考最新热点作文预测

全文共 842 字

+ 加入清单

人与人之间,难免会发生一些小的矛盾,摩擦但这就要看我们怎样去解决了,我就和别人发生过风波,这让我懂得了做人的道理:

记得,那件事发生在一节数学课上。老师让我们拿着自己的红笔订正口算。这时,我发现同桌:陈孟舟没带红笔。出于好意,我把红笔借给了他。可是事情就由此发生了。陈孟舟拿着我的红笔东瞧瞧,西看看。我以为他只是看看而已,也就没太在意,继续听讲。不料,突然我发现我的书和桌子上到处都是一滴一滴的红墨水,我猛地砖头过去看了看陈孟舟,他也是满手墨水。我便问“这是怎么一回事?”“我刚才拿着你这破钢笔用力一扔,这墨水就出来了”陈孟舟满不在乎的语气里似乎还有几分责怪。

这时下课了,我的心理觉得很不是滋味,心想:还是我借给他红笔的,他倒好,怪起我来了!“喂!谁叫你扔我的红笔了?”我皱着眉头大声说道。

“可是,你又没叫我不扔,我现在就扔了,你把我怎么了?”陈孟舟也不服气。

“现在你就把桌子上的墨水给我擦了!”

“但我凭什么要给你擦了?要擦你就自己擦吧!反正我是绝对不会给你擦的!”我实在是忍无可忍,从陈孟舟手里夺过了我的钢笔,并从他的桌子里拿出一包纸,陈孟舟一把抓住他的纸,往后一扯,说:“你想干嘛?我同意你拿我的纸了吗?”这时我发现我的手被划出了一条小口子。我怒视着陈孟舟,不知该如何是好。心想:我到底该让他呢,还是让他给我道歉并擦桌子呢?如果让他,他会不会以为我好欺负呢;但如果让他给我道歉,他也许……不!是肯定不会那样去做。我该怎么办?怎么办?我的思想不断地发生着冲突……

就在这时,我想起了老师对我们说的话:“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我想照这样去试一试,也就没说什么,从自己的书包里拿出纸擦起来。陈孟舟见状,似乎也意识到自己做得不对,从自己那儿拿出那包纸,帮我一起擦起来。

虽然他没对我说“对不起”但我以经知道他知错了,也就没再说什么。“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不错的,宽容能化解人与人之间的矛盾、能使两各水火不容的人言归于好、能使冰冷的世界融化。生活需要宽容,它是开启人际关系的金钥匙!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中考英语作文热点句型

全文共 771 字

+ 加入清单

①在此结构中,there是引导词,在句中不能充当任何成分,也不必翻译出来。句中的主语是某人或某物,谓语动词be要与主语的数保持一致。例如:There is a man at the door. 门口有一个人。

当主语是由两个或者两者以上的名词充当时,谓语动词be要跟它邻近的那个名词的数一致(就近一致)。例如:There are two dogs and a cat under the table.桌下有两只狗和一只猫。 比较: There is a cat and two dogs under the table.

②There be句型中的be不能用have来代替,但可以用lie(位于,躺),stand(矗立),exist(生存),live(生活)等词来替换。例如:There stand a lot of tall buildings on both sides of the street. 街道两旁矗立着许多高楼。

There lies lake in front of our school. 我们学校前面有一个湖。

Once there lived a king here. 这儿曾经有一个国王。

There is going to be a sports meeting next week. 下周准备开一个运动会。

与there be 类似的结构: there seem(s)/happen(s) to be…

There seems to be one mistake in spelling. 似乎有一处拼写错误。

There happened to be a ruler here. 这儿碰巧有把尺子。

There seemed to be a lot of people there. 那儿似乎有很多人。

[中考英语作文热点句型

展开阅读全文

篇2:航天飞机自我介绍_热点话题

全文共 2201 字

+ 加入清单

篇一:航天飞机自我介绍

大家好,我叫航天飞机,你们一定在电视或者报纸上见到过我吧。

我有着三角形的翅膀,尖尖的脑袋,方方的几位,还有一个庞大的身躯。我飞得又高又快。就拿我和飞机比较吧。飞机能飞几十万米高,而我,却能飞几十万米高。从东海之滨到帕米尔高原,飞机到那需要飞行四个多小时,我却需要七分钟就到了。我还能绕着地球转圈圈,在太空中释放和回收人造地球卫星。卫星住了毛病,我就伸出巨大的手臂把卫星捞回机舱,带到地面上来维修??

这就是我——航天飞机。

篇二:航天飞机自我介绍

嗨!大家好!我的名字叫航天飞机,我比飞机快40倍,比如,从东海之滨到帕米尔高原,飞机要飞行四个多小时航天飞机只需要飞行七分钟,航天飞机比飞机快40倍,还比飞机飞得更高更快航天飞机能飞几十万米高,飞机只能飞两万米高。

你们可别以为飞机什么都不如我,比如说,飞机能乘200多个人可我只能乘4、5个人,要是有人坐航天飞机的话,那几个人肯定会晕。

你们看,飞机也有自己的长处,我也有自己的长处。

篇三:航天飞机自我介绍

大家好,我的名字叫航天飞机,我飞的可快了,我能从东海之滨飞到帕米尔高原,飞机需要飞行四个多小时,我只需要飞行七

七分钟,你说我非得快不快呀?

我的工作职业是在太空释放和回收人造地球卫星,卫星出了毛病,我就伸出巨大的手臂,把卫星捞回地球来维修,卫星修好了,我还会把卫星送回太空。

我还有一个会喷火的尾尖,尾尖只要一喷火,我就会迅速的往上飞,只见,光速一样的飞出了地球,就开始我新的工作了。

小朋友们,我叫航天飞机,有小朋友叫我“太空飞船”,小朋友们,你们一定要记住,我是航天飞机,可不是船呦!

篇四:航天飞机自我介绍

大家好,我的名字叫航天飞机,我飞的可快了,我能从东海之滨飞到帕米尔高原,飞机需要飞行四个多小时,我只需要飞行七分钟,你说我非得快不快呀?

我的工作职业是在太空释放和回收人造地球卫星,卫星出了毛病,我就伸出巨大的手臂,把卫星捞回地球来维修,卫星修好了,我还会把卫星送回太空。

我还有一个会喷火的尾尖,尾尖只要一喷火,我就会迅速的往上飞,只见,光速一样的飞出了地球,就开始我新的工作了。

小朋友们,我叫航天飞机,有小朋友叫我“太空飞船”,小朋友们,你们一定要记住,我是航天飞机,可不是船呦!

篇五:航天飞机自我介绍

嗨!大家好!我的名字叫航天飞机,什么?没有听说过我,那下面我就先

来介绍一下自己吧!我有一个三角形的翅膀,尖尖的脑袋,方方的机尾,一眨眼的功夫,我便飞得无影无踪了,你们说,我飞得快不快?

我不光飞得快,我的本领也不小噢,我最多能飞行几十万米高,还能绕着地球转圈圈,在太空中释放和回收人在卫星,加入卫星出了毛病,我就会伸出巨大的手臂,把卫星捞回机舱,带到地面上来维修。如果我和飞机比赛跑,从这棵树到那个花园,我只需要两分钟就可以到达,而飞机要花十五分钟,你们说,我飞得快不快?

怎么样听了我的介绍,你们是不是更了解我了?

篇六:航天飞机自我介绍

大家好!我叫航天飞机。我有三角形的翅膀,尖尖的脑袋,方方的机尾,你们只要听见一声呼啸,那必须是我,我长56米,高20米,我总重200万千克。我一般在宇宙里能呆两个星期,最长是28天。

我为什么不叫飞机而叫航天飞机呢?因为飞机只能飞两万米高,我却能飞几十万米高呢。我的飞行速度很快,有一次,飞机和我进行比赛,从东海之滨到帕米尔高原,飞机飞了四个多小时,而我却只用了7分钟,怎样样?我是不是很快呀?

我的本领很大,我会绕着地球转圈4圈,在太空中释放和回收人造地球卫星,卫星如果出了毛病,我就会伸出巨大的手臂把卫星捞回机舱,带到地面上来维修。

别看我有这么多的特点、作用,其实,每一个物体都有自己的长处,也有自己的短处,我最多能坐8人,飞机就能坐200——300人,飞机的作用我也替代不了的呀!

篇七:航天飞机自我介绍

嘿,大家好,我是航天飞机,我的样貌可奇怪了。三角形的翅膀,尖尖的脑袋,方方的机尾,这样貌是不是很奇怪?

我能飞的很高,普通的飞机只能飞两万米高,而我却能飞几十万米高。我不仅仅飞的高,而且飞的十分快。从东海之滨到帕米尔高原,普通的飞机要飞四个小时,而我呢,却只要七分钟就搞定了,我的本领个性大,我能围着地球转圈圈,在太空中释放和回收人造卫星,要是卫星出了毛病,我就会伸出巨大的手臂,把卫星捞回我的机舱,带回地面上来维修。

这就是无所不能的、本领高强我——航天飞机。

篇八:航天飞机自我介绍

大家好,我的名字叫航天飞机,我很大,我有三角形的翅膀,尖尖的机头,方方的机尾,这就是我的样貌。

我的飞行速度很快,飞机从东海之滨到帕米尔高原要飞四个多小时,而我只要飞七分钟。我飞得很高,飞机能飞两万米高,而我能飞几十万米高。我能在太空把坏了的卫星用巨大的手臂捞回机舱,带到地面上来维修。卫星开始维修时,我又在太空里找坏了的卫星了。听了我的介绍,是不是想和我交朋友?如果想,我会带你去太空游玩。拜拜!

篇九:航天飞机自我介绍

嗨!大家好我就是世界飞得最快的飞机,我长着三角形的翅膀,尖尖的脑袋,方方的机尾。说到这小同学们就应明白我是谁了吧!哎大家都明白了,对就是我航天飞机。

我的优点很多比如我比普通的飞机飞的快好几倍呢!我来给你们举一个例子吧!我从东海之滨到帕米尔高原我飞七分钟就到了,而普通的飞机务必飞四个多小时,你看差异大不大,我的功能是释放和回收人造卫星。

啊,同学们介绍这么多,我都累了,不明白你们了解我了没有。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关于高考的作文指导

全文共 797 字

+ 加入清单

时间的流逝,淡涤旧迹,仅留下微漠的平淡与悲哀。濮水边,你翩然而去,仅留下楚使的瞠目与叹息。

或喜甜甘之味,或爱亦苦亦甜的刺激,谁人如你——庄子,淡泊一切,与道合而为一,只偏执著那淡淡的清白。

当一种美,美得让人无所适从,也只好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当一种平淡,淡得让人无从品味,也只好叹之惜之,赞之赏之。

你甘于淡泊,乐于平淡,自得于平淡,只愿在梦中化蝶而逍遥,只愿随那盘旋而上的鹏者浮游于天地,不愿累于国事,不愿牵绊于尘世,你就如同那甘之如饴的淡淡而香的矿泉之水,给人以绝境逢生,给人以宁静致远,给人以超脱外物,我想要触及你的衣襟,却在指尖碰触到清而澈、凉而柔的泉水,原是这般滋味。

无奈我摆脱不了那甜的诱惑,忘却不了那或苦或甜的香醇,只好在我无路可走之时,望见你那平静如水的双眸,澄澈至极,悠悠远远,望断天涯路。

我以为你是孤独的,你却告诉我“君子之交淡如水”的友谊,惠子的离去并未换来你的嗥啕此类,原来你早已看透了生死,望穿了红尘。何必赞美你的平淡,我早已词穷。

念往昔,繁华竞逐。你依旧逍遥游于世外,参透自然的无穷。世界不过是你的主观产物,你甚至了解了河鱼之乐,蝶舞之愉,螳螂之负,摇曳而去,穿梭于泥潭之中,何必在乎那权势之争,谁言非要承受那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氤氲之间,明月可掇,你在清风夜唳之中独自守望那明月,以至于在人们高枕无忧之时那皓白之月不会迷失——只因你这颗平淡的心相追逐。世人笑你疯癫,你淡漠的眼神却慑人无语,恍然大悟你淡淡的泉水般的哲理如此深邃,你却早已悠然飘远。

对你唯有惊鸿一瞥,却窥见了一种平淡致远的处世态度,淡罢,淡罢,绝不为万物所主宰,我独逍遥于濯浊之外,蝉蜕去拖累,只愿抱明月而长终。江边一蓑烟草,一片缟素。

教我如何追寻你的步伐,那美至无所适从的精髓;教我如何触及你的衣襟,那平淡而超然的态度。

这便是你吧,淡淡如泉水,你偏执的追逐,泉边那飘扬的一片缟素,是为你而起的缥缈之歌。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叙事作文指导

全文共 597 字

+ 加入清单

叙事作文看似简单,但要写出层次分明,主次有序的好的叙事文章却不容易,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叙事作文过渡与照应的叙事作文指导,欢迎浏览。

“过渡”与“照应”都是作文中常见的技巧方法。尤其在叙事类作文中,同学们要格外注意“过渡”与“照应”。

所谓“过渡”,就是事物由一个阶段转入另一个阶段。为了使作文中各段落之间自然衔接,连绵一体,我们往往使用过渡技巧,写上过渡语。过渡语,可以是段落,也可以是句子,甚至是一个词语。那么,怎样写过渡语呢?其实,我们可以用设问、反问的形式,或者用平铺直叙的语言,用上关联词语,串起上下文内容。这样,就能自然地从一个阶段转入另一阶段。

“照应”,就是指在文章的全篇行文过程中,必要的、或明或暗的照顾、呼应和反映再现。“照应”,为的就是使文章首尾一体、融汇贯通。

同学们,我们在写作文时不能写了前面不管后面,也不能写了后面忘了前面,而应该前后配合、首尾照应。

前后配合,首尾照应的方法主要有三种:

1、开头与结尾相照应。

2、内容上的前后配合。作者前面写的事情,后面要有个圆满的交代;后面出现的事情,前面都要有根据,不能写得没有来由,使人感到突然;更不能漏洞百出,使人疑惑不解。

3、行文和标题的相照应。一般说来,标题能在某种程度上揭示中心思想,因而在行文中注意与标题相照应,能起到突出中心思想的作用。

因此,处理好“过渡”和“照应”能使文章显得环环相衔、浑然一体。同学们,不妨你们也试试。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往年高考作文指导

全文共 883 字

+ 加入清单

这是一个最好的年代,也是一个最坏的年代。狄更斯如是说。这句话在今天也同样适用。当虚拟拉近了我们与现实之间的距离,方便了生活的同时,它也疏远和西施我们与现实之间的距离。在我看来,虚拟与现实的觥筹交错间,并没有谁对谁错,但不能放弃的,是对现实的坚持和守望。

从古至今,现实自有我们无法割舍的情感和积淀,我们无法离开现实。从鸿蒙之初走来,长腿的鹭鸶年在河边饮水,远方的太阳露出粉红、金黄和鱼肚白,人类于是在曙光初明的大地上摇摇晃晃地站起来。现实,是一种开化。河南新郑,轩辕之丘,轩辕之时,神农氏衰,兵马倥偬,运筹帷幄,陶唐有虞,从此茫茫九州,划为禹迹。现实中,有一种流淌的继承。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茫茫,古帝命武汤,正域彼四方。商邑翼翼,四方之极,赫赫厥声,濯濯厥灵。寿考且宁,以保我后生。现实中,有一种希冀。

而当关关雎鸠,蒹葭苍苍终于成为苍白的某水鸟,某水草,甚至又将成为虚拟中可触不可及的存在时,我们要拿什么追溯我们行走的足迹,拿什么唤起初见时那花枝摇曳的悸动呢?

现实中的地点,演示着“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逻辑,揭示一个人的身世和成长。于是我想起了张艺谋导演的《追忆百花深处》,当百花深处胡同和鼓楼一起消失的时候,记忆中那叮叮当当响的很好听的铃声;那五月槐花,关于六必居酱菜,月盛斋羊肉,王致和豆腐的吆喝,又何处寻呢?

回家,不是回到一个地点,让你回到一段时光,让你明白自己不是没有根的浮萍。但我觉得,如果现实被虚拟取代,没有了地点,又何来的时光?没有故乡,没有身世,我们拿什么确知自己的存在?当往事的青苔被抹尽,没有一样东西曾经提醒你与她耳鬓厮磨,人们如何辨别自己的名字?如何称自己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其实虚拟并没有错,现实也未必是对的。疏离并不意味着舍弃,坚持也绝非固守。黑格尔有言,两个有充分理由的片段撞到了一起,双方都很伟大,但为了各自的高尚无法后退。说的便是如此吧。历史自有其宏大的水笔,时间的车轮也自会滚滚向前。但此时对现实的坚持与守望,让我们更加柔软,因为知道自己从哪里来;也让我们更加坚强,因为知道自己将往哪里去。

从此追忆百花深处,让我们一往而无前。

展开阅读全文

篇6:高考热点人物作文素材

全文共 810 字

+ 加入清单

李苦禅是我国当代著名画家,为人爽直,凡答应给人作画,从不食言。有一次,有位老朋友请他作一幅画,李苦禅欣然应允。无奈,李苦禅因琐事缠身,未能及时成画。不久,老友病故,接到讣告后,李苦禅愧疚万分,即趋画案,画了幅“百莲图”,并郑重其事地题上老友的名字,盖上印章,随即携至后院,肃立将画烧毁。事后,李苦禅还对儿子说:“今后再有老友要画,及时催我,不可失信啊!”

高考议论文人物素材:孙膑

孙膑:身残志锐的智慧化身

【获奖名片】才志双全

【评价】

1.在艰难里,他从不放弃,用锐利的智慧打开一道道尘封的门,终于迎来了人生的道道曙光。庞涓的迫害止不住他才华的释放,膑脚之痛停不了他追求的脚步。孙膑,你的大智大勇,永远是激励我们前进的指明灯。

2.他是一把倚天巨剑,被历史的烈焰淬练过,被人世的无情锻造过,但是,只能让他越挫越勇。他用智慧的光芒,让我们中华文化有了围魏救赵的传奇。

【颁奖辞】

田忌赛马,围魏救赵,我们从成语中读你;身残志锐,胸罗兵甲,我们从历史中品你。你是一首无声的歌,流传千年仍气镇风云;你是一部无字的书,演绎着关于智慧的不老的传说。

【事迹】

孙膑是春秋时期战国著名军事家孙武的后代,早年曾与庞涓一起学习兵法。庞涓妒忌他比自己有才干,于是暗地里派人请孙膑来,设计陷害他。孙膑忍受被剜去膝盖骨的酷刑之苦,用才智感动了齐使,并在他的帮助下回到齐国。孙膑隐居在田忌幕下时就表现出突出的军事才能,后于“田忌赛马”后被田忌推荐给齐威王,成为齐国的军师。

后来,魏国攻打赵国。赵国危急,向齐国请求救援。齐威王想任命孙膑为将,孙膑婉言推辞说:“一个受过刑的人不能为将。”于是任命田忌为大将,任命孙膑做军师,让他在有帷幕的车上坐着出谋策划。在这场战役中,孙膑运用非凡的才智屡出妙计,最终使得魏军大败,创造了中国战争史上“围赵救魏”的光辉战例。后来孙膑又在魏国和赵国联合攻打韩国之时与庞涓斗智,使庞涓死于万箭中。孙膑因战出名,世世代代也相传他的兵法。

展开阅读全文

篇7:高考作文写作指导:高分作文的结尾技法_高考作文指导1200字

全文共 1072 字

+ 加入清单

作文结尾例说

结尾同开头一样,也是作文中一道重要工序。如果说开头有先发制人的功效,那么结尾更有后发制人的威力。结尾好,会使文章显得结构严谨,大放异彩,反之,则会使文章结构松弛,黯然失色。考场作文的结尾,不管采取哪种方式,都要能结得住,断得下,能够呼应前文,点明意旨,升华主题。切不可草草收兵,或画蛇添足。

结尾的要求有哪些?一要简洁有力;二要照应开头;三要收束全文;四要令人回味。

一、结尾方法

1.升华式结尾。就是在结尾处写出肺腑之言,或充满激情的呼吁,或富有理性的启迪,给人留下思考的余地。

如《走过一路泥泞》:

【开头】有多少人在泥泞的路上被牵绊束缚最终倒下?有多少人为了这一路的泥泞不辞辛劳艰难但顽强的跋涉

【结尾】我们的天空曾经灰暗,我们的天空终将璀璨。没有犹豫没有退缩,跨过这一路泥泞吧,你会发现:生命最终是辉煌的!

又如:人生就是一条绵延长远的道路,只有泥泞才会留下脚印,只有经历了风雨才能见到阳光,只有艰难困苦才能铸就辉煌。

2.照应(呼应)式结尾。结尾呼应开头,关合全文,给人以完整的美感。一是呼应标题。文章标题往往与主题有直接的联系,结尾照应标题不但显得首尾圆合,而且能显示出考生的话题意识,强化文章主题。二是呼应开头。呼应开头显得文章结构完整,关合严密,写得好,可给读者留下整体性的美感。此法当牢记。

如《走过泥泞》:

【开头】人们常说:人生,就像一段历程,只有走过,才会留下生命的脚印。是的,一个人的一生只有走过泥泞,才能留下真正的脚印。

【结尾】让我们一起走过泥泞,留下自己的脚印吧!

3.总结式结尾。在前文叙述、描写或议论的基础上,对全文进行概括性总结。此方法较常见。

如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我们就应该坚守信念,在泥泞遍布的生命里,留下坚实而年轻的脚步,在自己的生命里划下最动人的惊叹号!

4.情景式结尾。就是在结尾处用精彩的语言描绘出富有诗情画意的艺术画面,达到情中有景,景中含情,包含意蕴,令人回味的效果。多配合使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

5.谈心式结尾。就是在结尾处用真切朴实的语言,用谈心的方式,告诉别人应该怎样,不应该怎样,这种方式容易引起别人感情上的共鸣,使人易于接受。

二、结尾常见的毛病

1.虎头蛇尾,收束无力。有的同学开头洋洋洒洒,但到结尾处却无话可说,草草几句煞尾,或添上一些无关紧要的东西。

2.有头无尾,结构欠缺。有的同学写作速度太慢,在规定时间内不能完篇,以致有头无尾,结构不完整。

3.过分张扬,与文不符。有的同学知道结尾的重要,不管什么文章,都借用一些优美的结尾句,结果造成结尾与正文内容和风格的不符。

4.公式化,空喊口号。

展开阅读全文

篇8:考试前的复习学生作文

全文共 418 字

+ 加入清单

不知不觉中,一个学期过去了,期末考试即将来临。有句话说得好——临时抱佛脚,教师想到了很多复习方法。

瞧!

第一招:默。教师让我们每个晚上供固两课生字表的词语,如果觉得自己复习还不如默一遍好,也可以默一遍。当然,为了防止有些人不做这个作业,第二天教师都会默一遍抽查。我每回都全对,到现在都还没错过呢!可是我也不是每次都复习。但对一些对生字生疏的同学,可奏效了!

第二招:做。教师买了许多测试卷让我们做,今天一张,明天一张,后天一张……这可击中了我的弱点,我每天都得做到8—10点种才能做完,这免不了一顿臭骂。不过,我觉得期末忙一点是不可避免的,而且做试卷也是对自己的一种评估。

第三招:学。就是把整本语文书再简要的学习一遍。我们的学习速度很快,一节课就能学完一个单元。我也十分喜欢学,经常抢着回答问题,因为这就像把搭好的窝再搭得结实点,知识就能更好地被掌握,对我们的复习有莫大的帮助。

别看这三招很普通,可十分实用,让我们更有信心地去迎接期末考试。

展开阅读全文

篇9:阅读指导下的作文教学

全文共 5597 字

+ 加入清单

作文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难点所在,一直是我们语文教师耗时多、见效慢、收益少的一项教学任务,接下来小编为大家推荐的是阅读指导下的作文教学,欢迎阅读。

学校“突出阅读、注重感悟、强化写作”这一课题的提出让我们忽然眼前一亮,有一种茅塞顿开之感。什么是语文课?语文课不是教师讲、学生听,而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主动学习语言的实践活动,是学生学习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是学生听、说、读、写的课。说到底就是学生学习说语文、讲语文、读语文、写语文、用语文的课。本着“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的思路,提出了以作者写作文章的思路为统帅;以大量阅读、主题感悟为突破口;以提高学生语言表达为主要目的的语文教学思路。即“突出阅读、注重感悟、强化写作”教学法。

作文水平的高低直接反映了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高低,它可以看作是评价学生语文素质的客观标志。与作文水平密切相关的就是学生对语文作品分析、理解和感悟,没有在阅读教学中的感悟,就不可能有令人满意的运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写作能力。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经常无意识地把这两者割裂开来,造成作文教学指导上急功近利、事倍功半的现象。在教学中,只要我们把阅读感悟紧密结合,注重由仿到创,循序渐进,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课题的研究,使阅读、感悟与作文相沟通、相联系,从阅读感悟文本内容入手,训练学生自我表达,从说到写,变传统的“师授作文”为“自能作文”,融作文指导、起草、修改、讲评为一体,实施高效的作文教学。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更应该注重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这一理念,让学生掌握语言文字这种交际工具为我们服务。但无论是知识的接受还是思维成果的传达,都必须借助听、说、读、写这四种基本的语言能力才能完成。从这个意义上讲,读、写是不能丢弃的法宝。语文课本上的每篇文章不就是数学上的应用题吗?如果孩子掌握住了解答应用题的基本方法,无论里面的数字如何千变万化,她们还是能够根据思路解答出来。如果我们把每一篇课文都当做一道典型的例题,不仅仅让学生从课文中受到爱祖国、爱科学的思想教育,学习课文中某些人物的精神品质,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怎样掌握住语言文字、运用语言文字与别人交流为自己服务,让他们成为会阅读、会表达、会写作的人。根据儿童的“模仿性”特点,依靠教材文本所提供的大量的范句、范段、范文作为读写结合的“中介”

想通这一点,阅读教学时,学生阅读课文除了从文字到思想,从形式到内容的过程外,还存在一个从思想到文字、从内容到形式的逆向思维。第一步,感知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第二步引导孩子来琢磨文章的写作技巧。对于学生来说,你让他以课文为例仿写作文,我觉得就像给刚刚学会走路的孩子一副拐杖,有了依靠,有了拐杖,写起作文来至少心中有了一定的层次。

“突出阅读、注重感悟、强化写作”以精心上好每节阅读教学课为主渠道,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课内外阅读相结合,阅读教学与仿写训练相结合,使阅读感悟、复述表达、仿写作文三项结合,相辅相成,培养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

如何使课文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呢?我们在日常教学中主要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探索:

一、审题立意,学习写法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每篇课文当成习作的范例,出示文章题目,学生先进行审题,假如你是文章的作者,你会怎么来写这篇课文,你准备确立什么样的中心?又选取什么样的材料突出文章中心?

学生从中学会审题立意,了解文章的中心和选材,感悟作者分别运用哪些材料来突出文章的中心,作者是怎样安排材料的详略及过渡衔接的,文章的开关、结尾有什么特点等,让学生站在作者的角度审视一篇文章的写作思路及写作方法,从而领悟写好一篇文章的写作技巧。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学生学习新课文总要围绕课题提问题,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的阅读心理,通过审题激发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我们教学的每一步,常常紧扣写作,使学生每走一步,都有写作上的收获。如在讲课文《索溪峪的“野”》这样层次分明的课文,教师这样引导:

理解了题目的意思,老师让你写曾经游览过的一处风景,你准备怎么写?学生确定写作内容,有些学生说写写家乡的沙澧公园,有学生说写写暑假游览过的名山大川,学生的思路打开了,我接着问,在这篇文章中你准备表达什么样的情感?选取哪些内容?有学生说:我想表达对自然风光的赞美之情,我先写景区的位置,再写有哪些美丽的风景,以及游玩的感受,还有学生说,我准备按照游览的顺序进行记叙,重点介绍哪些风光。这时,我就顺势引导;“同学们,你们各自说出了自己的写作思路,非常好,让我们走进课文去看一看,在游览了索溪峪后,作者是怎样写的,他在选材上,表达方式上和我们有哪些不同。”就这样,在学习课文一开始,就将阅读课文写作指导紧密结合起来。每一课都这样,从审题立意入手训练,久而久之,学生在写作文是就能把握好中心,在选材上能做到为中心服务。

学习完一篇课文,了解作者的写作方法后回顾学习开始时自己对课文题目的审题、立意、选材,想一想哪些地方自己做得好,值得肯定,在表达方法上哪些还需要多向作者学习。

就这样,在一篇课文的学习中,学生在老师的引领下,不仅积累了文章中优美的词句,感受了索溪峪的风光,更关注了作者先概括,后具体,抓住事物特点,运用联想、想象表达感受的写作方法。为仿写作文做好铺垫。

二、多种方法 仿写训练.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学科,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唯一的途径就是多写。与作文水平息息相关的就是学生对语文作品分析理解的鉴赏能力,没有一定的语文欣赏能力,就不可能有令人满意的运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写作能力。叶圣陶先生的“教材是例子”一说就要求我们在学习课文时,不仅仅是体味情感,明意悟情,更重要的是凭借课文引导学生学习语言(听和读),运用语言(说和写),训练语文能力,培养语文学习的良好习惯。而阅读课堂就是听说读写的训练场。学生习作能力的提高是以大量的语言材料的积累和反复多次的语言实践活动为前提的:知识要在训练中获得,情感要在训练中体验,理念要在训练中感悟,方法要在训练中掌握。

在课堂教学中,写什么,如何写,怎样让写作与阅读教学紧密结合起来,我们想了很多的办法。

(1)以课文写作方法的特点为指导进行仿写

语文课标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学生习作为他们打开了一扇自由的窗户,提供了一个自由驰程的舞台和空间,孩子们通过这个舞台,把自己的思想可以尽情地表达出来。但作为一名小学生,要想提笔就写出一篇优秀的文章,难度确实很大,不知道如何下手去写作,头脑中即使有语言,有内容去表达,也不知道用什么方法把这些内容怎样用语言组织起来,条理清晰地表达出来。所以课文的学习就给他们提供了范例,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拐杖。明确了目标,拄着拐杖走路,尽管语言并不十分成熟,但他们能掌握这种写作方法,也能模仿这种写作思路,很流畅地表达自己的心声。如我们学习了《记金华的双龙洞》、《桂林山水》,学生就可以仿照课文写写《可爱的校园》《美丽的森林公园》,学习了《草虫的村落》,就走进大自然,像作者一样展开想象,写写自己观察过的小虫子,等等,有了课文作者的示范,学生在进行写作练习时就扫除了畏难情绪,降低了写作难度,使孩子的感情随着语言自由飞扬,孩子们表达的灵感在笔尖喷涌。智慧的源泉就会在课堂上大放异彩,使我们的教育教学进入一个新的境界。

(2)以课文内容为依托进行写作练习

我们教材中所选编的课文内容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精品,许多课文读后有的能给人以遐想的空间,有的给人以深深的启示,这些课文内容可以为我们的写作提供广阔的空间。《只有一个地球》的学习激发了学生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在寻找写作点时,学生们思维非常活跃,有的学生说,我准备联系课文内容结合搜集到的资料,写一份保护地球的倡议书,有的学生说,我想以地球母亲的口吻,给人类写一封信,诉说我的痛苦,人类可能面临的灾难,还有学生准备从地球上即将濒临灭绝的物种的角度向人类发出自己的呼吁。学生们各种各样的写作切入点令我感到惊叹,看来,只要我们结合所学课文内容,给以适当的引导,学生的写作潜力就会被激发出来,作文练习就不会无话可写。。

(3)巧用标点仿写

课文中的标点符号往往让读者余有未尽,引起读者遐想的空间。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巧妙引导,在不知不觉中利用课文中的空白对学生进行口语表达及习作的训练。如:课文《唯一的听众》第11自然段以省略号的形式出现,省略了原文的内容,我就引导学生体会,当“我”从妹妹的口中得知老人不但不是聋子,而是音乐学院的教授时,回顾老人陪我练琴的过程,我的心灵引起了怎样的震动?请结合课文内容,将“我”此时的心情写下来。这样,既进行了心理描写的写作训练,又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真是一举多得。

(4)选取名段仿写

名家名篇名段往往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甚至是一生的影响。为使孩子终身受益,我们常常在学生背诵的基础上潜移默化让他们加以运用。如《少年闰土》一课中两处有关闰土外貌的描写,刻画了闰土活泼可爱的形象,课后,我引导学生按照课文的写法,描写身边熟悉的同学的外貌,只写特征,不写人名,然后集体评改,让全班同学猜猜写的是谁,这样的练习既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又使学生学会了抓住人物特点,进行外貌描写的方法,避免了以往学生写人物外貌时千人一面,眉毛胡子一把抓的做法,为他们以后习作打下了坚实基础。还有的课文中侧重人物的心理描写、动作描写,表现人物特点,这些都为我们进行片断练习提供了很好的范例。

(5)理解课文续写故事

许多课文的结尾意犹未尽,戛然而止,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想象空间,教师要善于利用这种有效的资源让课文为写作服务。如《穷人》课文作者将深深的情感融入每一个文字之中,使我们为桑娜和渔夫的善良品质所感动。课文结尾以桑娜拉开了帐子结尾,留给我们无限的想象空间,这时,我顺势引导学生,拉开帐子后,渔夫看到了什么?桑娜怎样向渔夫说?第二天,孩子们都醒了,渔夫和桑娜会怎样向他们的孩子说,再后来,一家人的日子过的如何?请展开合理的想象,续写课文。这样,既补充了课文内容,为孩子的想象插上了翅膀,又丰富了情感,深化了课文的主旨。

(6) 教改诗词拓展思维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一首首流芳百世的诗篇是中华文化的典范,它往往包含深刻的哲理。作为教师,有责任和义务为学生提供改学古诗词的舞台和空间,拓展孩子的思维和语言。新课标指出:要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丰富语言积累,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教师要善于抓住古诗词这一奇葩,激发他们学习优秀诗文的兴趣,并灵活运用于现实生活。通过多次琢磨,反复思考,大胆尝试把我校潜心钻研的“突出阅读,注重感悟,强化写作”这一课题的做法与古诗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去诵读、歌吟,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积极体验诗中蕴含的情感,并能把这种水到渠成的情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使学生想象思维、创新意识得到发展,语言得以锤炼,所学内容得到巩固升华。每册书中的古诗为他们提供了一个现成的画面,提供了一个自由想象的空间,孩子们通过这个舞台,把自己的认识和感想拓展成300-600字左右的文字尽情地表达出来。

巴金说,只有写,才会写。美国作家海明威说,当写得越多的时候,才越懂得怎样写。就这样,,我们把平时的课堂教学和习作训练紧密结合起来,不断引导学生感悟作者的写作方法,从不同角度进行仿写、续写训练,每学期每位学生的习作训练达到30次左右。

鲁迅说,文章怎么写,我不知道,但一切有定评的大作家的作品就说明着怎么写。鲁迅都不知道文章怎么写,我们语文老师能知道吗?但鲁迅告诉我们,读大家的作品就能懂得怎样写,也就是说,多读才会写。杜甫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刘勰说:“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可见,阅读量对写作的影响是直接的,不阅读,一切都是“空中楼阁”,徒有想象而已。与作文水平息息相关的就是学生对语文作品分析理解的鉴赏能力,没有一定的语文欣赏能力,就不可能有令人满意的运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写作能力。“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课外阅读为学生写作提供源源不断的活水,只有拥有大量的课外阅读积累,学生在作文时才能够尽情表达。

语文学习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在课外阅读方面,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为写作打下基础,我们学校在课程的编排上,每周专门安排两节课时进行课外阅读,在这两节课上,学生可以看自己从家带的课外书,可以从班级图书角进行借阅,也可以到新华书店在学校所设的读书俱乐部进行借阅,多种阅读渠道,使每一个学生都有书可借,有书可读,每学期,我们还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向学生推荐必读书、选读书,本学期,我们为六年级学生推荐的必读书有《绿山墙的安妮》、《根鸟》、《第七条猎狗》,选读书有《小海蒂》、《最后一头战象》、《水浒传》、《朝花夕拾》、《中华上下五千年》等。要求学生能讲述书中人物、大概内容,能谈谈自己的收获,每天坚持课外阅读半小时并作好阅读记录。每月举行一次班级读书交流会,可以全班同读一本书,交流自己的读书感受,也可以推荐一本好书,交流读后感等。为了将课外阅读落到实处,我们利用家长会、校信通等方式,让家长了解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使家长配合老师工作,做好督促,将每天半小时课外阅读落到实处,我们还通过评选阅读明星等形式,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这样,有效的引导再加上一定的激励措施,班级中形成了良好的读书氛围,学生已经养成了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大量的课外使学生开阔了视野,积累了词汇,陶冶了情操,潜移默化的学习了写作方法,使阅读与写作之间形成了良性的循环。

语文学习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只有将课内与课外结合,阅读与写作结合,学生的语文素养才会真正得到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高考作文指导:没有生命质感的满分作文是可怕的

全文共 1762 字

+ 加入清单

其实用生命写作也并不是什么玄奥的东西,就是努力写自己的思想,自己的心灵不知从何时起,“高考作文”似乎成了一种新的独特的“文体”,有了自己的“行规”、“招式”和“套路”,被日益模式化、公式化,甚至拥有某种可操作性,从而距离写作的本真、心灵和生命越来越远。

写作的本质就是宣泄内心情感的律动,张扬自己的个性,观照思想,用文字展现心灵的风景,是心的跳动,是灵魂的呼吸。真实是写作的生命,真实来源于生活,所有的痛苦、欢欣、感动、幸与不幸都因是生命的原态而美好,所有的理性因之与生命有关而变得高贵。

但是,近几年,高考满分作文成了法典,魔棒牵引着炽烈的视线和更加炽烈的功名心。由于高考作文逐渐模式化和概念化,出现了这样的怪现象>只要通过有意识的训练就可以得高分。当然高考满分作文不乏生命的产物,心灵的结晶,才子的行云流水。但几经切割,几经模仿,几经肢解,几经传经布道,早已与心灵无缘,与生命无关,与真、善、美失之交臂,散发着浓重的“名利”味,充斥着求“回报”的猥琐不堪。如果说若干年前的《赤兔之死》这篇高考满分作文让人惊艳,而接下来几近泛滥的“故事新编”让我们感到的是审美疲劳、是厌倦。全国各省市使用的高考语文试卷有近20套,也就是有近20个作文题目,而全国高考满分作文却几乎千人一面,惊人地相似,毫无个性。生命是生长的,生命是创造的,没有生命质感的满分作文是可怕的。

“原生态”、“寻根”、“回归”是潮流,更是冲出高考作文瓶颈的必由之路。让学生的心灵贴近大地,贴近民族文化,贴近心灵,高考作文的标准一定要多元、一定要有差异和个性,让我们再一次呼唤生命的写作吧!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流年似水时光如电地过去,也许,只有历史才能让“无字碑头镌字满”,也许也只有历史,才能最高地诠释曾国藩在天京城破共黄袍欲加身之时,写尽生平心境的一句话:“倚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这是2004年福建考生的一篇满分作文中的片断,文章巧妙引用名句排比铺陈,大气磅礴,十分抢人眼球。

而随之而来的就是铺天盖地地翻版,一时间无论江南,还是塞北,无论是都市还是乡村,都用同一个腔调,开始了众口一词的假唱。“文化散文”一时间成为高考作文的“最高境界”。一夜间,我们的学生都变成了“才子”,旁征博引,博闻强识,才华横溢,艳若仙人。其实他们中的许多只是背了一些精彩的段落,准备几个典故,熟吟几句名句便仓促上阵,慌乱中不免坠于云里雾中,不知所云。

高考作文炫示的倾向越来越明显,考生争相在作文中表现高境界、大抱负,以天下为己任。其实用生命写作也并不是什么玄奥的东西,就是努力写自己的思想,自己的心灵。

高考作文离生命写作还有很远,要缩短这个距离还应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正本清源。写作的根本:一是生活心灵,二是阅读。新课程标准认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书面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因此写作的过程,其实就是体验生命的文字呈现之过程。首先,要求语文教师建立一个大的语文观,学生的范文不仅是高考满分作文,更应该是古今中外的经典名著,诗词歌赋,这就要求我们真正地更新理念,做一个真正的语文教师。其次,语文教师必须适时地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要以宽容的态度对待他们的写作,努力求新、求异,而不是用“套路”、“技巧”来扼杀灵性,努力呈现“百花齐放”的局面。

第二,在高考命题导向上进一步体现多元性,让文题进一步贴近生活,凸显主体情感,让学生有话可说,有情可抒,应该敢于识假、打假,对那些矫揉造作、无病呻吟的文章敢于封杀。高考作文批阅的指挥棒作用不可低估,学生们盲目地推崇语言华美,与导向有关,“多元共生”的高考作文是我们期待的。

第三,加强对高考阅卷教师的培训。高考阅卷时间紧、任务重,许多阅卷教师只能是一目十行,没有时间去含英咀华。这也是高考作文强调“视觉冲击力”、强调“语言华丽”、重修饰的原因。这诸多现象的出现和阅卷教师的素质息息相关,固然时间紧、任务重,但是六朝奢华浮靡的骈文和唐宋质朴刚健的古文毕竟不可相提并论。可惜相当一部分阅卷人“拎不清”。怕高考阅卷的教师欣赏不了,怕高考阅卷教师误判,也是一些语文教师和一些学生不得不媚俗从众的症结所在。所以加强对阅卷教师的培训也十分必要。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我爱《作文指导报》700字

全文共 722 字

+ 加入清单

“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这句话使我充分认识到报纸的重要性。可见,看报的好处是不胜枚举的。可不知为什么,在众多报纸当中,我却独钟情于《作文指导报》。 每到新学年开始,老师便会鼓励学生们自愿订阅《作文指导报》。

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想让我们学习《作文指导报》上发表的文章所运用的各种各样的写作方法,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和表达能力。今年也不例外,老师同样号召同学们自愿订报,我又毫不犹豫地订了一份。发报纸时,同学们都欣喜若狂,报纸一拿到手,立刻全神贯注地读了起来,似乎已经把一切都置身事外。我习惯饭后读,睡觉前读,总之是一有闲暇时间就读。

读《作文指导报》早已成为了我生活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所以,我肚子里的“墨水”渐渐多了起来,连写作文也文思泉涌、妙笔生花,常令师生们赞不绝口。 《作文指导报》里,我最喜欢的栏目莫过于《阳光校园》了! 《阳光校园》这个栏目是同学们用笔,记录自己五彩缤纷的校园生活,写的都是生活当中的凡人小事,读起来会觉得自然、亲切,从中可以学到许多值得大家借鉴的观察方法、表达方式。

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一篇题目为《同桌这个人》的文章。乍一看题目,我就在想同桌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呢?于是,我带着心中的疑问,迫不及待地读了下去。原来,小作者在通过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的刻画,把同桌贪吃、抄别人作业、马虎的特点淋漓尽致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我试着把学到的人物描写的方法: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通过细节来刻画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去,写出的作文在我再三修改后被老师当做范文在班级讲评,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作文指导报》教给我许多好的写作方法,开阔了我的视野,提高了我的写作水平,成了我的良师益友。 我爱你——《作文指导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热点二:五四运动九十周年

全文共 762 字

+ 加入清单

一些提法也有新意,为公众理解五四提供了一些新线索。比如陈平原说五四对于我们既是历史,也是现实,谢泳的五四周期率,孙郁的合理的文化生态观,林贤治说的文学如同历史一样,是可以倒退的等,都为人们温习五四精神提供了新角度。尤其许倬云访谈,在极简的篇幅里,为我们勾勒了一个反思五四的路线图。相信他们的批判性思考会像一个助产师那样,带动更多人对五四真精神、真价值的追寻。五四之新,新思潮、新文学、新科学、新教育、新国民等,这与五四除旧布新的历史目标是一脉相承的。对于新与旧,五四有过多次争论,但当年多数人是把它们看作一个相互作用的整体。不仅章士钊有新旧调和论,李大钊也提出过新旧并存同进论,认为新旧之质性本非绝异。张之洞过去有个说法,认为只要新不要旧,很容易落下旧者因噎而食废,新者歧多而羊亡的结果。

最新一期《半月谈》杂志曾发问:五四精神中,德先生在中国为何常常不及赛先生?为何科学、民主被一再提起,平等、自由被有意无意地遗忘?显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口号里,不仅包含科学和民主,也还包含自由与平等。这四个关键词成为现代中国的发展方向。正视近两百年来的中国历史,就不难发现,五四精神更包括一个在困境中求生的民族本应具有的、自强不息的内生力与自新力。所以,胡 锦 涛强调说:让伟大的五四精神在振兴中华新的实践中放射出更加夺目的时代光芒。

青年者,国家之魂。一个国家有着怎样的前途,关键在于青年对自己、对国家有着怎样的态度。毕竟,没有国家的前途就没有青年的前途,而国家的前途也离不开青年的前途。诚如温总理所言:科学、民主、爱国应该是我们纪念五四,牢牢记住并且应该发扬的精神和传统。故而,随五四而起的公共精神,近年来在不断成长的NGO、志愿者、有参与精神的网民、具备启蒙精神与公民意识的知识分子等越来越多的人身上,孕育出新的希望,展现着新的光明。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2024年中考作文最新热点

全文共 638 字

+ 加入清单

花开倾城,花落依然。流年里,你是生命最美的风景,是年华庄不舍的眷恋。愿,流年相伴,用文字,书写一阕不离不弃的牵念,已字相惜,以情相融,给情谊一个莫失莫忘的永远。时光不老,我们不散;时光老去,牵念依然。

晨曦送走了夜晚中最后的一丝黑暗,涌现出一丝光明,我还是走在那条充满水洼的乡间小路上。闻着花香,听着鸟儿在歌唱,心情非常愉快。

到了学校,我跨进大门。走到停车场,我感觉今天和往常不一样了。因为今天有一个人没来。到了教室,我左看右看,哎,今天为什么她没来,我没多想,老师跨进门说:“我们班的一位同学今天没来是因为他要转学了,当我听到时一阵难过。

课下,同学们都纷纷跑出教室,而我坐在座位上看向他的位置,想了想我们之前的美好时光。晚上放学后我跑到他家的门前,看着他们的家,突然门开了,他出来了。他看着我,我也看着他,我们互相对视着。有一种不可分离的感觉。他说道:“原因是我的学习成绩一直下降,没有人检查我的作业,并且没有人照顾我。我的爸爸妈妈想把我接过去看着。”说完,我连忙点点头,此后。我终于明白了,原来是因为他的爸爸和妈妈在那边工作,他也得去,他舍不得离开这个家和爷爷奶奶,他也离不开这个学校。

到了第二天清晨,我还是走进那熟悉的教室,看着那熟悉的座位,我的泪水在眼里打转,我又回忆起往事。回忆起我们的故事,我的眼泪哗啦啦的掉下来像那晶莹断了线的珍珠。我和他的友谊一点也不一般。

分离原来是那么的痛苦!但之间的友谊是永远不会变的,无法割舍的友谊。时光不老,我们不散;时光老去,牵念依然。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话题作文指导"三步曲":选择角度

全文共 499 字

+ 加入清单

一、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角度

写文章即写生活。要想把文章写好,需要选择自己最熟悉的生活,表达最真挚的情感。在选择过程中:或记叙、描写,以事感人;或夹叙夹议,表达见解;或横纵联系,抒发感受;或介绍事物教给人知识等。

话题作文:

"书可以医治愚昧,书可以使人聪惠,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寄托着长辈的期翼,书演示着人成长的途径;书折射着老师、同学的情义和我们的喜怒哀乐……

要求:请以书或读书为话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

由于文体不限,给了学生很大的写作空间。有的叙述自己和书的故事,表现自己和书的情结,或描述自己成长的经历,或折射长辈、老师、同学的关怀;有的抒 发感情,表达自己对书的深刻认识;有的由叙而议,表达见解,畅谈自己对书的认识;还有的介绍书的起源和种类,了解它对人类的贡献……

这样,交给了学生一个展示生活的平台,使写作成了一种享受,而不仅仅是作业。使其写出的文章百花齐放、不拘一格。也使教师能有机会了解学生的生活,感受其多彩的精神世界。

另外,由于话题作文写作范围宽泛,学生一时无从下手,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大处着眼,小处落笔,以小见大,反映主题。从具体的生活中,感悟人生的真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关于政治的名言警句

全文共 1984 字

+ 加入清单

求治之道,莫先于正风俗。

——《明史》卷一三九《钱唐传》

伐本不自其本,必复生;塞水不自其源,必复流;灭祸不自其基,必复乱。

——《国语·晋语一》

多难可以兴邦。

——孙中山

自古控御全在仁,何必穷兵兼黩武。

——王禹偁《战城南》

任何国家都没有资格对别国进行裁决。

——(美)威尔逊

处君位而令不行,则危。

——《商君书》

良医治无病之病,故人常在生也,圣人治无患之患,故天下常太平也。

——[明]钱琦《钱公良测语·治本》

穷武之雄,毙于不仁,存义之国,丧于懦退。

——《资治通鉴》卷七七《魏纪九》

张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张,文武弗为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

——《礼记·杂记下》

君贤者其国治,君不能者其国乱。

——《荀子·议兵》

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凡事不密则害成。

——《易·系辞上》

吾人合则存,分则亡。

——(古希腊)伊索

居上克明,为下克忠。

——《书·伊训》

邻国相亲,则长有国。

——《孔子家语·贤君》

邻国之间应像邻居一样主持公道,一个强盗,无论他是结伙抢劫还是单独作恶,他都是强盗;一个发动非正义战争的国家不过是一个大盗而已。

——(美)富兰克林

治天下国家,必本诸身,其身不正而能治天下国家者无之。

——[宋]程颢、程颐

治天下者,若身使臂,臂使指,小大适称而不悖。

——《新唐书》卷一五七

《陆贽列传》

治天下者惟君,乱天下惟君。

——[清]唐甄

彼日月之照明兮,尚黯黮而有瑕,何况一国之事兮,亦多端而胶加。

——宋玉

治国如行船,领袖如领江。

——《行知诗歌集·川行有感》

治大者,不可以烦,烦则乱;治小者,不可以怠,怠则废。

——[汉]桓宽《盐铁论·刺复》

治大国若烹小鲜。

——《老子》第六○章

治国如治病,十全为良医。

——汪大经《读书所见》

治国者圆不失规,方不失矩,本不失末,为政不失其道,万事可成。

——[三国]诸葛亮《诸葛武侯集》

官无腐蠹之藏,国无流饿之民,此贤君之治国也。

——[汉]刘向《说苑·政理》

事上之道莫若忠,待下之道莫若恕。

——[宋]晁沅之

青史待垂名,三湘自有英雄在,先经能治国,四海可容新任腾。

——王铜

国之将兴而伐于国,国之将衰而伐于山。

——[三国]诸葛亮《诸葛武侯集》

国之将亡,本必先颠。

——《晋书》卷五《孝怀帝孝愍帝纪》

国无大小,民无众寡,能修其政则强,不修其政则弱。

——康有为《政论集·进呈日本明治变政考序》

国以军为辅,君以臣为佐,辅强则国安,辅弱则国危。

——[三国]诸葛亮《诸葛武侯集》

国不信道,工不信度,亡可待也。

——[唐]马总《意林·正论》

国乱有三事:年饥民散,无食以聚亡则乱;治国无法则乱;有法而不能用则乱。

——《尹文子·大道上》

国家存亡之本,治乱之机,在于明选而已矣。

——[汉]王符《潜夫论·本政》

国无纪不可以终,民无信不可以固。

——《国语·晋语四》

国非忠不立,非信不固。

——《国语·晋语二》

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孟子·离娄》

国有轨,不通轨数而欲为国,不可。

——《管子·三国轨》

国有善类,犹人有元气。善类一败一消,元气一病一衰。

——《宋史》卷四二一《杨栋列传》

国家大事,百人争之不足,数人坏之有余。

——《明史》卷一八六《韩文列传》

国家之败,由官邪也;官之失德,宠赂章也。

——《左传·桓公二年》

国家之患,在于论事者不敢尽情,当事者不敢任责。

——《宋史》卷四四五《文艺列传》

国家之将兴也,君子自以为不足;其亡也,若有余。

——《国语·晋语九》

国之将兴也,百官有司貌若违异,而心则同于尽职;国之将亡也,百官有司貌若谐和,而心则各为竞进。

——[明]钱琦《钱公良测语·治本》

国勤则治,怠则乱。

——《蔡锷集·〈曾胡治兵语录〉序及按语》

法律一失效,暴政就会开始。

——威·皮特

治理国家是一项残忍的事业,好心是办不成事的。

——哈利法克斯《文集》

国家的头号敌人是暴君。在他的统治下,国家没有法律,而只有一个统治者,他把法律掌握在自己手中,因而平等也就不复存在。

——欧里庇得斯

单个的人是软弱无力的,就像漂流的鲁滨逊一样,只有同别人在一起,他才能完成许多事业。

——(德)叔本华

明主之治天下也,缘法而治,按功而赏。

——《商君书》

革命之目的,在造成独立自由的国家。

——《孙中山集》

除肤疡,不除症结者,其人必死;称君圣,谪百官过者,其国必亡。

——[清]唐甄

除非暴政在国外结成强大的同盟,否则就无法无忧无虑地在国内实行统治。

——(英)莎士比亚

轻举妄动的国家是罪恶的国家。

——(法)杨格

能用众力,则无敌于天下;能用众智,则无畏于圣人矣。

——[三国]孙权

离于众庶,则无英雄。

——李大钊

唯圣人能外内无患,自非圣人,外宁必有内忧。

——《左传》

善为天下者,计大而不计小,务德而不务刑,居安念危,值利思害。

——《新唐书》

善建国者,立国于不拔之基,措国于不倾之地。

——《黄兴集·〈国民〉月刊出世词》

暴政只有藏在自己的肖像和招牌背后才最保险。

——兰多

暴君统治的国家就像一个倒置的圆锥体。

——(英)约翰逊

[关于政治名言警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读书笔记方法的指导

全文共 2639 字

+ 加入清单

读书笔记方法指导

刘 丽

读书笔记,是学生在课外阅读中积累语言素材,通过文字形式积累的素材,就成了读书笔记。那么,怎么才能使他们养成读书笔记的习惯呢?这就需要一个指导、训练与持之以恒的过程。下面,是我的一些想法:

一、读书笔记方法的指导。

(一)分层、分类指导。

1、初期——摘记型。在这一阶段时,主要以激发学生做读书笔记的兴趣为主,因此读书笔记的形式以摘记为主,内容很开放,只要是学生喜欢的都可以,好词、好句、好段甚至好插图等等,让学生做上一段时间,让学生渐渐喜欢上做读书笔记。随后,再根据你学生的具体情况,稍微提出一些规范性的要求,但仍要求做摘记,可摘记好段落、好词句等。等学生,对做读书笔记已经比较了解,能够熟练地做摘记型读书笔记了,那么这时就可以根据你本班学生语文的综合水平,提出能够弥补自身缺陷的内容进行摘记。如,假如你的学生语句不够通顺,则就可以多摘记好句;如若,词汇较少,则可以提出较大容量的好词摘记等等。

2、中期——“内容大纲+感受”。以“内容大纲+感受”型为主,这可以促使学生积极地、更认真地去看课外书。内容大纲主要是指,学生在阅读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之后,把基本内容提纲挈领地进行概括,用文字的形式写出来。写这种读书笔记,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全书或全文的内容要点、主要精神、逻辑结构、写作方法等,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而这里的感受,是指一些简单的想法,可以是一句话、一段话,不要求有很强的逻辑性、条理性,只要能够写出自己的看法就可以了。让学生写这种读书笔记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 要求不要够高,以鼓励为主;

② 要求学生尽量不遗漏要点。

③ 同时,在写这种笔记时,也可以自主添加一些摘记内容。

3、后期——综合型。综合型的读书笔记,主要是以感受为主,附加好词语(好语段),仿造好句等丰富的内容,结合批注式等等,渐渐形成读后感的形式,这就是读书笔记的最高境界。对这一阶段的学生,主要是指引其看书,根据不同类别的书做不同的读书笔记,这就是“分类别指导”,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①故事、童话、传记体课外书。这是学生中的看书主流内容,对于这样的内容就以感受为主,附加好词句、好语段等,发展为读后感、书评等。

②优美散文、诗歌体课外书。一般的学生只有到中高年级才喜欢看这类书。很显然,这类课外书,就应该引导学生做摘记型读书笔记,摘记好词段,再加上让学生背诵。

③百科综合类课外书。这类课外书,拥有大容量的知识,应鼓励学生摘记知识点,加上一些自己的想法。

(二)不同方式指导。

对学生的指导,要以怎样的时间、怎样的方式指导呢?我认为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做:

1、阅读教学中渗透方法。读书笔记习惯的培养必须得从日常的阅读教学中渗透。阅读教学占据了语文教学中的绝大多数的时间,利用这一时间渗透做读书笔记的方法,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教学叙述性较强的文章时,就可在教学中设置这样的问题:

① 书中主要写了什么事?(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其实这就是内容纲要型读书笔记的方法渗透。)

② 你觉得应该向书中的哪些人学习?你明白了什么道理?你学到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看法???(这是感想型读书笔记方法的渗透)

再引导学生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发挥,说内容,谈感受,渐渐地在不知不觉当中学生已经掌握了这种读书笔记的方法。

再如在教学抒情性较强的文章时,就可以安排这样的环节:

① 找找你最喜欢的段落或词句,划出来或抄下来,再背一背。(这就是批注型、摘抄型读书笔记方法的渗透)

② 说说你为什么喜欢这样的段落或词句。(感受型读书笔记方法的渗透)

同样的,这样的训练使读书笔记成于无形当中,不枯不燥、不厌不倦,而又不折不扣,一切水到渠成。

2、专门的阅读课中指导。阅读课做些什么?有的老师不知所措,觉得阅读课,只是让学生看看书,教师也没什么用。其实,阅读课,除了可以给学生推荐书目、维持秩序外,更重要的就是指导做读书笔记。没有什么比在实践中指导更有效的途径了,学生在自己阅读的过程当中直接应用这些方法,使学生的体会真切、深刻,对读书笔记的方法掌握熟练。主要的指导方法与阅读课中基本相似,只是更加集中,更具系统性、完整性,而且还可以现场交流。一般可以这样安排:

方案一:可以先统一推荐学生看某篇文章,在根据文章的特点,或摘记,或说要点,或谈感受等;再应用此方法,学生自主看书,做笔记,再交流。

方案二:提醒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让他们自主看书、做笔记,教师不断巡视观察,时刻进行个别指导,选取典型例子做具体指导。

3、日常阅读笔记批阅中指导。毕竟像阅读课中这样面对面指导的机会很少,因此,读书笔记的批阅就可以作为指导做读书笔记的有效途径。那么批阅的次数是多少?批阅中又应该写些什么呢?

这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如果在做读书笔记的初期阶段,学生对读书笔记不很了解,每周就可以批阅3-4次,评语的主要内容就是一些具体的指导方法,如“可以摘记好词好句”、“真正优美的句子才记下来”等等,使学生初步建立做摘记的概念,直至渐渐熟悉方法;如果是中后期阶段学生,他们对这些方法比较熟练,则可以每周批阅1-2次,主要是写一些能够指明今后努力方向的评语,如“除了摘记,可以写一些自己读了文章后的看法”、“多看些文学类的书”等等,特别自觉的学生甚至可以1-2周批阅一次,但每次批阅一定要做到对学生有所帮助。

4、课外不定时的指导。这种课外不定时的指导,是指利用课间、放学前等一些非上课时间,到学生中间去,与个别学生做交流过程中的指导。这一方式作为指导方式的补充,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这一方式学生容易与老师拉近距离,平等对话,容易接纳,效果更佳。

二、读书笔记习惯的深化。

多方位交流,深化习惯。

1、阅读课即时交流。在阅读课中,即时地对学生的读书笔记进行,既直观又感性,既能促进学生进一步熟悉读书笔记的方法,深化做读书笔记的习惯,还能激发学生做读书笔记的积极性,提高兴趣。主要的方式是让学生读笔记内容、谈感受,或展示自己的读书笔记等。

2、专门汇报课交流。专门的“读书汇报课”是班委利用课余时间自行组织安排的集中交流的形式,一般都会要求语文老师到场。主要内容是,把自己近一段时间以来,读书的收获、想法等等进行交流,主要有演讲、作品展示、讨论交流等形式。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一般不怎么插话,只有等到快结束时,做一点小小的总结。这样的交流方式,学生较为喜欢,跟“谈天说地”有些相仿。

注:此文2009年2月获东台教育局第三届“新华杯”课外阅读论文三等奖。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高考热点作文预测及题目素材

全文共 749 字

+ 加入清单

林则徐,这个名字传遍了全国各地。他,是一个惩恶扬善、嫉恶如仇、不畏权贵的英雄人物。关于它的事迹我们最熟悉的,莫过于虎门销烟了。

十九世纪前期,英国为了扭转贸易逆差的不利局面,把鸦片走私到中国,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伤害。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道光帝派林则徐禁烟。1839年6月,林则徐把没收来的鸦片全部在虎门海滩销毁,维护了中国的尊严和利益。林则徐的虎门销烟成了广大人民深爱的故事,林则徐也成了人民心中的榜样。

走在大街上,看着熙熙攘攘来往的人群,心中感慨万分。那些平平凡凡、普普通通的人民用自己勤劳的双手为我们的家园添砖加瓦。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做着为祖国有贡献的事。

我们也应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做一个爱国的小学生。

当你把自己的红领巾洗的干干净净,戴在脖子上,看着它迎风飘扬的时候,这就是爱国;当你瞻仰着旗杆上冉冉升起的五心红旗,庄重地向它致敬的时候,这就是爱国;当你坐在宽敞的教室里,认真地听老师讲课,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时候,这就是爱国;当你在上学的路上,能捡起地上的一张纸屑、一个零食袋,将它投入垃圾桶的时候,这就是爱国。

我的弟弟年纪小小就懂得爱国,上个星期的某一个晚上,我们全家人坐在一起吃饭。我

靠在椅子上,看着碗里吃剩下的白米饭和桌上丰富的食物,一边叫着:“我吃饱了,该写作业了”,一边伸着懒腰,准备转身走的时候,弟弟突然厉声把我叫住,我不解地看着弟弟,弟弟一脸严肃地说:“姐姐,把饭吃完再去写作业!你难道不知道农民伯伯很辛苦吗?我们要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说完,他端起碗大口大口的吃起来,像是在做样子给我看,我的脸上一阵红一阵白,只好回到座位上把饭吃完。

同学们,爱国,是至高无上的品德,是民族的灵魂。让我们一起学习林则徐,行动起来,从身边的小事做,做一个爱国的小学生,一个具有爱国情怀的莘莘学子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写作指导

全文共 1730 字

+ 加入清单

要写成此文,需过两关:一是选材关,二是立意关。

首先,就“选材关”而言,最好不要凌空蹈虚,写成“不错过理想”、“不错过青春”“不错过爱”等过于空泛的文章。建议要化虚为实,化情为物。据此梳理一下, “不错过”的对象可以是一次比赛的机会,一场精彩的表演,一次难得的重逢,一次深情的送行,一次对友人冰释前嫌的道歉,一次对亲情精心凝神的体悟,一次日 出日落的守候,一次春天里的桃花盛开等等。

其次,要过“立意关”,就需要在平凡小事中,有所提炼,能升华出不一样的情感和思想来。“错过”与“不错过”既是一个生活的问题,也是一个哲理的问题,都有耐人寻味的情思和意趣。“不错过”似乎更多地包含着主观的对生活与人生的认知和选择。所以如果考生能在叙事的基础上,恰当地抒情议论,定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如果只是用故事本身说话,过于含蓄甚至隐晦,对于考场作文来讲,则是不太可取的。

综合而言,此次作文题鲜明地体现出了两个特点,即生活化气息浓,选材开放性强。既能让考生容易入手,又能考查他们的生活感悟力和思辨力。

不错过风景

周末清晨,窗外笼着一层轻烟。房前的树,沐浴在轻纱般的雾里,静默着,又像在对我诉说着什么。我忍不住走出门去探寻。树下的地上,躺着几片昨晚落下的叶子,黄黄绿绿,有些斑驳。我的思绪也在不知不觉中跟着微风吹起的叶子走走停停。

读过一个故事:

女孩叶子,聪明伶俐,天真可人。她跟随大人们去报国寺。一路上,她让一只布猴坐得更舒服一些,让布制的心脏也感觉到人怀的温暖;她给虫子一个放心飞行的空间,让它们无忧无虑地做完一个纯真的梦;她把迷路的蚯蚓送回家,就算害怕了,也要在害怕之前完成自己必然的壮举。

并非只有“到达”才算是真正的到达,路途遥迢,但到达的意义无处不在。 叶子,一个有趣的名字,一道风景。

读了这个故事,很少有人会去想为什么,这个女孩的名字叫“叶子”,最后的那句话是什么意思。

凡是植物,都有叶子;凡是个人,都见过叶子。嫩绿的叶子,绚丽的叶子,枯黄的叶子,飘落的叶子。叶子一生短暂,长的一年,短的几月。有人说,叶子的离去,是风的追求。叶子的凋零,是孤单随风。女孩叫叶子,女孩是叶子,叶子才懂得生命的短暂,才有佛心。叶

子来自大树,来自自然,有着最真的温情和最美的怜爱之心。所以,叶子不愿错过任何美丽的风景,因为它也是一道风景。

偶然,听过一场精彩的辩论——过程重要还是结果重要。或许我们都未关注于正反方谁输谁赢,而是关注每一个辩手对自己观点的阐述。结果,我早已忘记,却深深记住了其中的一句话:生命的结果无法预知,生命的过程却可以调控。

人的生命过程如同登山,山顶的风景固然美丽,给我们带来快乐的却是途中的艰辛、劳累,一路上的风景不能错过。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里,人们与时间赛跑,不停地错过美丽的风景,只为到达某一个终点。到头来才发现,那不是终点,而是中点。人们还得继续飞,继续赛跑。错过春日阳光灿烂,错过夏日绿意浓郁,错过秋桂花香四溢,错过冬雪飘扬冰洁。

我愿意在这样的日子里,停下脚步,让每一寸土地留下自己的脚印。人生应当如此,像一片叶子到处走走停停。

一片叶子,打了一个旋儿,缓缓地落在了我跟前。我捡起它,发现它还未曾黄去,却也早早落下。我抚摸着它深深浅浅的纹理,那些纹理中每一个分叉的地方,仿佛都记录着一个不该错过、却已错过的风景。

我想,人就是一片叶子。生命的过程,苦中带甜,是如此美好!我告诉自己,不要错过风景。 点评

“感悟自然,不错过风景”是本文作者在构思时的着力点。自然的众多事物中,山有奇崛险怪,水有千变万化,树有万种风情,花有花开花落,云有千姿百态。作者善于抓住其中的一个小方面,从“一片叶子”这细微之处切入。同时,作者巧妙地借助一个故事,将叶子与人联系在一起。这样,人即景,人即物。把人物心中的某种情感、情绪和情趣,寄托在对叶子的描写之中,借自然界树叶的荣枯来抒发自己的感悟:不要错过风景。另外,文中多处景物描写均有奠定文章的基调、渲染气氛、烘托心情等作用。作者有较强的思辨能力,而文中含有哲理的句子也为文章增色不少,如“生命的结果无法预知,生命的过程却可以调控”“人的生命过程如同登山,山顶的风景固然美丽,给我们带来快乐的却是途中的艰辛、劳累,一路上的风景不能错过”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中学政治考试反思作文

全文共 586 字

+ 加入清单

虽然我的学习成绩不怎么样,但是我知道父母、老师对我还有着很大的期望。果不其然这次我没有考好,而且考得特别糟(数学倒数第二),老师把试卷发了下来,我仔细地浏览了一遍,考砸的主要原因是:粗心、马虎。既然犯了错误就要改正。所以,通过这次考试,我也想了很多,以后一定要端正我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首先我要改掉做题不细心读题目的坏习惯。有时候我往往就看题目的前半段,就开始解答题目了,结果是答非所问。这也许和其他一些学习技巧有关系。总之,以后一定会在做题的过程中认真审题,细心读题,把题目看准、看清楚。做完题目后要多检查几遍,绝对不允许自己再犯相似的错误。其次,我最主要的是要加强语文、数学、英语三门主科的学习。平日大家都聚在一起做同样的题目,我都觉得会做。可是一旦题目稍作变动,我就不会做了。

我终于明白:其实,平时我没有真真正正地去理解它,也许有时是碰巧做对的。我不能允许自己再继续这样下去,所以,我一定要加倍努力,赶上其他同学。吸取教训,为考试做好准备,打好基础,我相信有志者事竟成,在下次考试中能取得满意的成绩。学习的技巧在于不断的练习,生活中,我要多多加强自己的练习和复习,考试之前制定周详的复习计划,不再手忙脚乱,没有方向。平日生活学习中要学会独立思考。我希望老师不要对我失去信心,虽然我这次考得不理想,但是我相信自己。

我要通过自己的奋发努力,一定不使老师失望。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2024年高考作文预测热点话题

全文共 1278 字

+ 加入清单

有人说:蜉蝣在烈日当空的夏日,早上9点出生,晚上5点死亡——终其一生,它都没有明白什么是黑夜。如果让它的生命再延续5个钟头,它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黑夜。

如果真的给它5个小时的时间,对蜉蝣来说究竟是喜剧还是悲剧?它希望在明媚的阳光里长眠,还是希望在无边的黑暗中谢世?我问迷惘的自己,却寻不出任何答案。

有那么一个夏天的夜晚,家里停电了,只好用蜡烛。那微弱的光芒在我面前摇曳着,似乎不久便要熄灭。接近午夜时分,窗外一片漆黑,只有天空中的星星在闪烁着微弱的光芒。虫鸣声此起彼伏,热闹之中却让人感觉到了一种凄苦与寂寞……我的眼前,是一片幽暗的世界,烛火似乎成了无尽暗淡中的光明,但不久后它也会被黑暗吞噬。本该埋头作业的我此刻却陷入了沉思——我蓦然坠入到了对生命的思考之中:人的生命究竟应该怎么样度过?过一种平淡如水的生活?不,我不要。苦也罢,甜也罢,我讨厌淡得没有存在感的日子。那么就轰轰烈烈地拥抱光明?可是那样的生活常常就像看到最后却没有结局的电影,听到最后却一点也不好笑的笑话,常常在最耀眼的时候戛然而止——就像今晚的停电,事先没有一点点征兆。这样的生活究竟有没有意义?我并不清楚——至少此刻我无法回答。

突然,一个细小的影子掠过我的视线,把我带回现实——原来是一只白色的飞蛾。它飞向蜡烛,可是刚刚靠近蜡烛便向后退了,也许它感到了害怕,对那灼热的火焰。它绕着火焰飞着,感受着温暖,旋即又再一次鼓足了勇气扑向烛花,雪白的翅膀被火焰染成了红色,但它最终还是奋力飞出,只在光焰的周围飞舞着。它害怕,它后退,它也许已经感觉到自己用无限热情营造的梦想是多么不堪一击,它也许已经了解拥抱光明这样的想法是多么的不切实际……我饶有兴趣地看着,我想飞蛾只是为了贴近光明,便要舍弃自己的的生命,化成一堆灰烬,真是不值得,在黑暗中生存又有何妨?那只蛾子终于放弃了,转头飞向了远离烛光的的黑暗之中。烛光下,那渺茫的身影似有若无。可是,飞舞着的飞蛾突然停下了扑扇的翅膀,似乎在沉思着什么,然后猛然转身,又奋力扑向那团闪动的火焰……霎那间,烛光变得无比耀眼,我盯着它发愣,当我回过神来,那只飞蛾已成了桌面上的一撮灰……我迷惑了:飞蛾,你为什么那么执着,为了追求光明而献出自己的生命?在那一瞬间,你究竟在想什么?我用手指触碰着那撮灰烬,那上面还带着余温。我突然明白了——飞蛾,你生于无边的黑暗,你了解那黑暗的空虚,所以,你的一生都在追求光明,拥抱光明,希望生活到没有寒冷的温暖中,哪怕只有一瞬间,哪怕要以生命为代价,你也不会后悔。因为你明白寒冷寂寞的生,不如轰轰烈烈的死。生命的意义在于拥抱光明而不是藏身于黑暗,泯灭于空虚。飞蛾不是浴火重生的凤凰,但我却看到了生命的涅槃——这么简单的道理,我原先怎么就不明白呢?

相对于飞蛾来说,蜉蝣实在是这个世界上最为幸福的生命,因为它的整个生命都被光明和温暖所拥抱,它在光明的世界里实现了生命的价值,完成了生命的起始、高潮和尾声。生命短暂,但它定然无悔。

如果你的生命里不会受到一丝黑暗的侵扰,如果你的生命里永远是一片光明,这样的生命纵然短暂,选择它,夫复何憾?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