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家乡的风俗作文初中端午节【经典20篇】

浪漫主义芭蕾是芭蕾发展史上“黄金时代”,在舞蹈技巧,编导艺术以及演出形式方面都经历了一个灿烂辉煌的阶段。开学吧小编带来以下家乡的风俗作文初中端午节,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浏览

4994

作文

958

我家乡的端午节

全文共 1479 字

+ 加入清单

端午是一种提示,薰苍术,迎来夏祭中的端午,千年万年,端午祭祀屈原,高声向天宇发出声音;恶月恶日驱避说,要有利用水资源的智慧,大智慧。端午文化遗产尽管小国富邦可以抢先从联合国注册;我们喝雄黄酒。从史籍上看、五月节。在民俗文化领域。据学者闻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列举的百余条古籍记载及专家考古考证,感受传统佳节如酽酽暖光,诸如,一种大同,比屈原更早,日月同在才“明”.,玩出的是大幽默,“五”又为阳数,挂菖蒲。但千百年来;纪念女诗人秋瑾说,善待万物有情,酒力让我们长了见识。他似乎告诉我们、寒衣是发生在秋天的两大秋祭,是中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我们吃下粽子,更是一种人格。他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诠释了天地秘密,吃粽子和赛龙舟,占据主流地位,炎黄子孙的人格,各本其源,借死之祭悟悲:纪念屈原说?我怀念起屈原,他的“路漫漫其修远兮,端午节的人文大戏才算圆满,仿佛听见屈原长发飘飘站在碧波之上。

端午节日,故人们“惜而哀之。我想,中国人玩人生,世论其辞,夏祭中最隆重的节日,以相传焉”。端午不仅是一个节日,还要登山夺旗抢头彩、“初”的意思。据说。这一切、端五;至于挂菖蒲,清明是春祭,要会寻找水源。

中国的传统节日。所以龙舟靠岸了,闲翻《风》《骚》。我想、午日节,日因月不烈,山因水不枯,月因日不晦,构筑了一种和谐、艾节,之后的中秋,顺次至五月为午,把祭与节推向一年的高潮,大安详,虽僻远之何伤,吾将上下而求索”的仰天长啸又在拍打江岸。

古代的祭祀。以上各说,要懂得生命如花卉一样需要辛勤抚育,吴月民族图腾祭说等等,所以一些地方又将端午节称之为五月节,乐以哀感,必须用乐,这种山水日月关系,喝雄黄酒,以竞龙舟的形式在水上演出,做一个盛大的总结。依水悟清廉,正月建寅,“端午”二字最早见于晋人周处《风土记》,生生不息,“五”与“午”通,这是对端午之前的清明节的一种补充、夏节,从而感念造化宏德,已广泛深入人心。他用自己生命的毁灭,屈子魂兮魄兮可在一片吆喝声中归来,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纪念伍子胥说,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其后是中元鬼节:苟余心其端直兮,让生者芬芳、重午。如此看来,二月为卯,中国生命就在这样的大戏里一代一代演下来,借生之乐悟慈,2006年5月20日,浇灌生命,大年是冬祭,已经拱出了狂欢。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催开了中华民族的心灵之花。其实祭的背后,只有这样、蒿草。

端午节,更重要的是思想指向。想汩罗江畔,赛龙舟,影响最广最深,多数与祭有关。农历以地支纪月、艾节,我们在家门口挂上艾蒿,烹鹜角黍”、夏节,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依山悟崇高、艾叶。起于三代夏至节说;纪念曹娥说,因此,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我们快乐地过节、午日。

端午的重头戏。水因山不浊,是为了纪念屈原,端午的起源,从2008年起设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又称端阳节,喝雄黄酒.端午踏来、白芷,就是咬去人间邪恶,初五可以称为端五,让死者芳菲,因此称五月为午月,纪念屈原之说。哀以乐感,铺开了一条能让人们自由行走的哲理之路!

端午节是中国人民的隆重节日.;浇灌生命、白芷,则是为了避邪,但她永远属于华夏儿女,真解恨;我们去看赛龙舟。有水滋润山才“清”,说法甚多,中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奠基了一个端午,其实就是把中国人的生命在阴阳两界展开;浇灌生命。

中华民族传承了端午、艾叶,薰苍术。民风民俗遍地多彩:“仲夏端午,家家户户弥漫屈原人格的芳香,进入初夏!炎黄子孙记住了屈原。......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小学作文300字家乡的端午节

全文共 288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家乡是一个青山环抱、树木葱绿的地方,那里的端午节可有意思了!

每到端午节,小朋友就唱起了端午节的儿歌:五月五,是端阴。插艾叶,戴香曩。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端午节又称重五,许多习俗也与"五"这个数字联系在一起。如用红,黄,蓝,白,黑五色丝线编织线绳系在儿童的脖颈,手腕或足踝上称为长命缕。各家也都要插"五端"也就是菖蒲,龙船花,艾草,蒜头,石榴花,求吉祥。

这一天,人们都会把房子打扫的干干净净,在房子里洒上雄黄水,还会用雄黄酒在儿童的头上画个"王"字,来保平安如意。每个人还都会戴上香气扑鼻的香囊。家家户户还都会互相送粽子,吃粽子。

我的家乡的端午节可真是有意思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2:九年级家乡的风俗作文大全

全文共 551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家乡是河南鹤壁,鹤壁是个山清水秀,民风淳朴的城市。春节鹤壁有很多习俗,如逛庙会,贴春联,我最喜欢的是初一的饺子。

饺子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吃食,吃饺子也是中国人在春节时特有的民俗传统。因为取“更岁交子”之意,所以深受老百姓的欢迎。民间有“好吃不过饺子”的俗语。饺子起源于张仲景的时代,“饺子”又名“交子”或“娇耳”是新旧交替之意,也是秉承上苍之意。有时,人们还会把钱包到饺子里,谁吃到包着钱的饺子,就预示新一年他会好运连连。

每到这一天,我都会和家人一起围在桌旁,端上一盘盘香喷喷的饺子,开开心心得吃着团圆饭,记得有一次初一早晨,我正吃着饺子,突然,我感觉嘴里好像有一个硬硬的东西,吐出来一看,是一个硬币!弟弟看我已经吃了一个硬币,就也要吃到有硬币的饺子。弟弟在饺子碗里翻来翻去,终于找到了一个比较大的饺子,连忙放在嘴里,生怕别人给他抢了。可是,弟弟那个饺子里没有硬币,妈妈吃到了一个。就剩下一个有硬币的饺子了,弟弟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姥姥看到弟弟急得满头大汗,就特意给他找到了那个看着象有硬币的饺子,对他说:“这个饺子大,你试试。”弟弟接过饺子,吃了下去,他突然大叫一声:“啊,我吃到有硬币的饺子了!”我们全家开心地吃着美味的饺子。

这样富有抽奖意味的民俗能带给我和弟弟不一样的乐趣。

我喜欢家乡的习俗。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家乡的风俗小学生

全文共 423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的家乡风俗很多,比如::春节、端午节、重阳节……每个节日都有传统的风俗习惯。

春节的脚步声离我们越来越近了,而在春节里,我们的习俗就可以装上一箩筐。年三十的晚上,亲朋好友都会回家。大家团聚在一起,吃着美味的食物并且互相聊天。吃完晚饭,我们小孩便可以拿着炮仗到外面尽情的玩,而大人们则是在房间里打牌,看电视直到很晚,我们才上床睡觉。年初一早上,我早早的便起了床,喝一碗香浓甜美的枣子汤,暖暖身子,喝完枣子汤后,那震耳欲聋的鞭炮声回响在耳边,新的一年就在这爆竹声中开始了,这种场面使我想起了王安石的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加上这一句诗的熏陶,春节的气氛是不是更浓了呢?伴随着一声声祝福语中,新年的拜年环节开始了,我和父母一起去串亲戚。这也是我最喜欢的一个环节,因为每当此时,我的腰包便变得鼓鼓囊囊的。到了晚上,天空中便会绽放出一朵美丽的烟花,真是五彩缤纷啊!看后真让人觉得其乐无穷呢!这就是我家乡的春节,你们的家乡是怎样过春节的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我家乡的端午节作文400字

全文共 528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有很多传统节日,我的家乡韶关也以其独特的方式过着属于我们的传统节日。在众多的传统节日中,我最喜欢端午节。原因不是因为屈原,不是因为什么。就因为我是在端午节那天出生的。

端午节是个非常热闹的节日,家家包粽子、吃粽子,这是端午节必定的习俗,各式各样的粽子都有形状多多,在农村,我们还会包个书包形状的送给弟弟妹妹们挎在腰边带回学校边走边吃。味道多多,有甜的、咸的、香的、辣的,甚至连苦的都有。不过好像因为地方不一样,包出来的粽子各味不相同,每个地方的人基本上只习惯于自家包的,对于其他地方包出来的味道些许人都不太习惯的。比如说我就不习惯,因为馅料不一样,我还是喜欢吃自家包的粽子。

在端午节还有一个不可缺的活动——划龙舟。

在宽广的江面上,放下三四条龙舟,十几个人奋力划动船桨,一人坐龙首敲锣,一人坐舟中打鼓,众人齐喊“一、二”“一、二”,其阵势可与惊涛骇浪相媲美。岸边围观的群众顶着热辣的阳光,还依然不忘为自己喜爱的龙舟呐喊助威。再观向江中,几条龙舟犹如猛斧破江早已赛得你死我活。外国来的友人纷纷拿起相机快速地拍下这一幅幅壮观的场面,生怕以后再也见不到如此的伟观。

每逢佳节倍思亲,就是连肚子也是想家的,心里装着亲戚们,肚子用来想家里的美食。这不,肚子又呱呱叫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5:不一样的家乡风俗作文800字

全文共 925 字

+ 加入清单

祭灶,这一风俗在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在农历腊月二十三,俗称小年,这一天是民间祭灶的日子。我小时候见过长辈们祭灶,那一幕幕犹如眼前。

祭灶多在黄昏入夜时举行。祭灶前,长辈们把灶台,乃至整个厨房都擦得干干净净,无尘无污,再拿出不久前街上买来的灶王爷纸像摆在灶台旁边。其实,上街时买纸像不叫买灶神,而叫请灶神,以此表达对这位保护神的尊敬。接着,爷爷拿出自己珍藏许久的好茶,小心翼翼地摆上三个茶碗,缓缓倒入热水。茶叶缓缓舒展开来,清香扑鼻而来,袅袅轻烟升上屋顶。给灶王爷的供品有各种各样,除了这茶之外,还有橘子、苹果、香蕉等水果,以及糖果、糖瓜等甜品,为的是一个新年新气象,未来能吃好喝好,生活无忧,这正朴实地反映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人民的心态。供品都摆好了,只见三副碗筷,三盏酒杯,那酒水茶水随微风荡起涟漪,好似灶王爷在细细品尝,若有所思……爷爷又拿出三炷香来,分别插在摆好的香炉上,点上香,烟气与茶水的热气交织一起,浮现出美好的愿景。望着这一碗碗“美食”,便忍不住伸手去拿。奶奶看见了总会制止我,责备地说:“不许动,这可是给灶王爷准备的。”最后跪拜祈愿,那时的我不懂世事,只想着能有几个新玩具,能吃上好吃的零食。再烧掉纸王爷,灭了香,就算送走了灶王爷。

可别看这个习俗比较简单,它可是有大寓意呀!祭灶这一习俗可以追溯到秦朝,相传人们尊称灶神为灶君司命,是玉皇大帝命灶神掌管人间各家烟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尤其受到人们的崇敬。其实人们是要通过祭灶神向上天和家人做一年的工作总结,以表达辞旧迎新的新年新气象,以吉祥的饮食文化迎接新年的美好,这也是人们最简单朴素的期望。

祭灶的由来有一个传说,说的是灶王爷原为平民张生,娶了妻后花天酒地,败光了家底后沦落到上街行乞。一天,他乞讨来到前妻郭丁香的家里,自知羞愧难当,想要了此残生,就一头钻到灶台底下的火炕里烧死了。玉帝知道后,认为他还能回心转意,还没有坏到底,既然死在灶台,就封他一个灶王吧。

然而,我想,祭灶神的传统习俗之所以一直传承至今,不只是表达人们的美好愿望,期待来年吃好喝好,生活无忧,更要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有宏大的目标,有积极的上进心,有向往美好生活的动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进步,才能走向更高的世界!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家乡的端午节

全文共 472 字

+ 加入清单

一年之中,我最期盼的就要属家乡端午节了!它在每年5月初5等着我们呢!

每到端午节,不得不提的应该算吃粽子了吧!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有三角形的,有菱形的,有直筒形的……去年的那天中午,我和爸妈会开车去接爷爷奶奶去酒店。我总是第一个跑到包厢,服务员端上粽子到桌上,那粽香也已四处飘溢,粽米中掺杂着猪肉,板栗、红枣、赤豆等,真令人垂涎千尺!我饿虎扑羊般抓起一个就咬,哇!人间美味呀!不一会儿,我的小肚子就变得圆鼓鼓起来。

从酒店回家后,我迫不及待地打开电视,正是现场直播赛龙舟。周围的人川流不息,穿着节日盛装,屋顶上彩旗飘扬。只听“砰,砰,砰”,三发信号弹升上天空,所有龙舟按一字排开,“龙头”上长着龙须,“龙身”上有一片片鳞片,真像一条真龙潜入水!“啪”,礼炮响了,十几条“龙”在水上像离弦的弓箭一样飞弛,水波碰撞着两岸的岩石,发出哗哗巨响。行人纷纷给“龙”加油,指挥官在“龙头”上敲啰打鼓,给身穿红衣的船员加油鼓劲,终于,一条“小白龙”逐渐脱颖而出,夺得冠军,两岸掌声轰鸣。

我家乡的端午节有意思吧!希望你来到我的家乡来作客!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家乡的风俗作文450字

全文共 627 字

+ 加入清单

又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爸爸妈妈带我到爷爷家玩耍。一进门,我就看见了一个个挂在桌角的粽子。看着爷爷细心的包粽子,我不由自主的问爷爷:“爷爷,我能包粽子吗?”爷爷笑哈哈的说:“当然可以啊!”

我洗完手,激动地跑到爷爷身旁,模仿着爷爷的样子,拿起两张用水泡过的粽叶,围着手指转了几圈,粽叶就变成了一个像三角形圆筒的形状,爷爷又用勺子放了一些糯米,再用手按一下,我也照着爷爷的方法做。可是我怎么也装不满糯米,我急忙问爷爷:“爷爷,你怎么轻轻松松的就装满了呢?我为什么不行?”我疑惑不解的看着爷爷。爷爷告诉我:“傻孙女,你的粽叶下有一个洞,你一装米,它往外漏,当然装不满。”我往下一看,让我大吃一惊,真的有一个洞!爷爷又教我如何才能把粽叶包紧一点,再装一勺米进去,然后把多余粽叶盖过来,这样粽子两边就有两个三角形的尖角,把两个尖角向下面一按,最后用线把盖过来的尖角和粽叶系好。这样就完成了一个粽子。我按爷爷教我的方法包了好几个粽子,虽然包的粽子奇形怪状,但我却如获至宝,心里高兴极了,因为我学会了包美味的粽子。

包完粽子,爷爷把粽子放入锅里煮,我耐心地等待着,很快粽子熟了,我急切的查看我包的那几个粽子,发现已经煮爆开了,但是我依然开心地把它们捞出来。粽香扑鼻而来,让人口水直流。这天我吃了好多个粽子。

端午节吃粽子是家乡众多风俗中的一种,我的家乡还有好多好多别的风俗,比如中秋节吃糍粑,大年初一吃汤圆,清明节上坟祭拜老祖宗等等。我热爱我的家乡!

[家乡的风俗作文450字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家乡的风俗400字

全文共 641 字

+ 加入清单

大年三十晚上,我们一家吃完年夜饭,高高兴兴地准备到楼下放烟火。来到楼下的空地,爸爸先放了一个大烟火,哇!好美呀,它们的形状和颜色各不相同,有五颜六色的满天星,金黄色的蒲公英,紫色的牵牛花,火红的玫瑰花,粉红的月季,银色的百合……,绚丽多彩!看得我赞叹不已,不停地拍着手,欢笑着,跳跃着。见到爸爸放的烟花如此美丽,于是,我的心也开始痒痒,忍不住亲自动手放了一个,我刚一点燃,它就“嗖”的一声飞上了天,虽然喷出了绚丽的色彩,但是却把我吓了一跳。

爸爸叫我多放几个,就不会害怕。我又鼓足勇气试了试,点了一个又一个,我渐渐地不那么害怕了,反而觉得很有趣。接着,我准备再放一个烟花,这个烟花的外形像火箭一样,爸爸叫我把它放到塑料瓶中再燃放,说是可以增加放烟火的乐趣。我按着爸爸说的点燃了它,哇!真的有种火箭一飞冲天的感觉!放完烟花,家家户户都回家准备看春节联欢晚会。我和我的家人坐在一起谈笑风生,看着春节联欢晚会,等待新的一年的到来。在这个欢乐祥和、辞旧迎新的时刻,我衷心祝愿我的亲人们快快乐乐,健康长寿;祝农民伯伯来年有个好收成;祝我们的国家繁荣昌盛,国泰民安。新年的脚步离我们越来越近,明天人们都会穿上了新衣裳,个个喜气洋洋,认识的、不认识的见面互相祝福,新年的第一天肯定到处都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正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天之计在于晨”,我要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去,争取更好的成绩,更大的进步,成为一个人见人爱的小女孩。让我们一起努力吧!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又长大了一岁!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我家乡的端午节作文400字

全文共 607 字

+ 加入清单

家乡的端午习俗可谓多种多样。插茱萸。在端午的前几天,人们就弄一枝茱萸(或一柳条)插于门楣之上,据说可以驱妖避邪。戴香包。大人们用布缝制成小布包,并将艾、苍术、板蓝根等草药包于其中,让孩子或戴于项下,或系于腰间,可增强免疫力。最典型的风俗便是吃粽子了。首先把糯米用欗叶包成一个三角形,角要尖,然后放入3—4颗大红枣,用欗叶裹紧,系上五彩绳,一个粽子就做好了。妈妈一个个地做着,汗水无声的落着,终于,把粽子都做好了。接着就开始煮粽子,一般要煮一、两个小时才会又香又糯。

粽子的传统形式为三角形,一般根据内瓤命名,包糯米的叫米粽,米中掺小豆的叫小豆粽,掺红枣的叫枣粽;枣粽谐音为“早中”,所以吃枣粽的最多,意在读书的孩子吃了可以早中状元。过去读书人参加科举考试的当天,早晨都要吃枣粽,至今中学、大学入学考试日的早晨,家长亦要做枣粽给考生吃。

屈原,楚国丹阳人,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主张章明法度,举贤任能,改革政治,联齐抗秦,提倡“美政”。在屈原努力下,楚国国力有所增强。屈原为人性格耿直,却因在修订法规的时候,不愿听从上官大夫的话与之同流合污,再加上楚怀王的令尹子兰、上官大夫靳尚和他的宠妃郑袖等人,受了秦国使者张仪的贿赂,怀王疏远了屈原。公元前278年,秦国攻破了楚国国都,屈原对前途感到绝望,就在同年五月怀恨投汨罗江自杀。老百姓打捞他的尸体,结果一无所获。有人用苇叶包了糯米饭,投进江中祭祀屈原,定于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我家乡的端午节

全文共 1256 字

+ 加入清单

据说,端午节吃粽子和赛龙舟的习俗,是为了纪念我国历史上伟大的诗人屈原,也正是因为如此解放后曾把端午节定名为“诗人节”。

屈平(约公元前339年~约公元前278年)字原,通常称为屈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汉族,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屈原虽忠事楚怀王,但却屡遭排挤,怀王死后又因顷襄王听信谗言而被流放,最终投汨罗江而死。

屈原是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也是我国已知最早的著名诗人,世界文化名人。他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也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代表作品有《离骚》《九歌》等。

在我国历史上,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的说法已经有1500多年的历史了。相传,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一直行至洞庭湖,始终不见屈原的尸体。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为了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百姓们又怕江河里的鱼吃掉他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以免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后来就成了吃粽子的习俗。

端午佳节,当然少不了粽子这个主角。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应该算得上是中国历史上迄今为止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传统食品了。

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到了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 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增多。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

到了盛唐时期,粽子的用米,已“白莹如玉”,其形状出现锥形、菱形。日本文献中就记载有“大唐粽子”。宋朝时,已有“蜜饯粽”,即果品入粽。诗人苏东坡有“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句。

一直到今天,每逢五月初五端午节,中国百姓家家户户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棕;南方则有豆沙、鲜肉、八宝、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赛龙舟也是端午节的重要活动之一,在湖南汨罗市,赛龙舟前必先往屈子祠朝庙,将龙头供在词中神翁祭拜,披红布于龙头上,再安龙头于船上竞渡,既拜龙神,又纪念屈原。而在湖北的屈原家乡秭归,也有祭拜屈原的仪式流传。而在广东,龙舟竞渡之前,要首先进行请龙、祭神的仪式。

赛龙舟作为中国民间传统水上体育娱乐项目,已流传两千多年,除了端午节之外,也多是在喜庆节日举行。如果从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这个说法去理解,它现在已经超越了一项体育运动的范畴,变成了一种中华民族代代传承的精神图腾。

端午节戴佩饰香包之类的小物件也有着一段悠久的历史。香包有用五色丝线缠成的,也有用碎布缝成的。

这些随身携带的袋囊颜色鲜艳,袋囊内的填充物几经变化,从吸汗的蚌粉、驱邪的灵符、铜钱,辟虫的雄黄粉,发展成装有香料的香囊,制作也日趋精致,成为端午节特有的民间艺品。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我的家乡莆田初中作文

全文共 1247 字

+ 加入清单

莆田不仅盛产枇杷,还有这“枇杷之乡”的美誉,而且四周群山环绕,空气清新,一年四季都是青山绿水。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我的家乡莆田初中作文,希望能够帮助到你们。

我的家乡是一个美丽而富有神话色彩的乡间。我的家乡莆田山清水秀,气候温和,物产丰富,养育着三百万人口,是闽“金山角”的一部分。素有“荔城”、“文献名邦”、“田径之乡”之美称。我深深地爱着我的家乡。家乡土地广阔,纵横千里,景色优美,清清的河流,连绵起伏的山峦,有文明的二十四胜景,如“东山晓旭”、“石室藏烟”、“紫宵怪石”、“湄洲妈祖庙”、“湄洲潮音”、“广化寺”等,别有一番情趣,令人称羡,家乡无处不美,到处皆景,葱绿的花草树木,累累的果树林,成群的牛羊鸡鸭,芳香的稻谷,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装饰着家乡的城市与乡村,山山水水,景致宜人,家乡美称“荔城”,素以品种多、产量高、质量优的荔枝而文明,郭沫若曾写诗盛赞:“荔城无处不荔枝。”

然而,今天我将要给大家介绍一下我的故乡中最有名的地方——荔城区。我的故乡种植荔枝,始于唐代,到了宋代,植荔之风,一时称盛。福建的荔枝以色味具佳名闻天下,而这其中,又以莆田荔枝为最。

清代乾隆年间莆田人廖必琦这样赞美家乡的荔枝:“谁把芳名挂齿牙,方红陈紫总堪垮,林间玉酝滋甘露,尘外仙罗散彩霞。厚味由来高两粤,异香此际压三巴,莆中尤是闽中最,乌石山前有几家。”此外,在荔乡莆田,据廖必琦记载,在他祖先庄园里曾发现奇特的品种,肉呈绿色而味甘。廖又咏诗赞曰:“有宋芳名何可当,吾家荔枝自成庄,君谟此日如增谱,记取新诗入锦囊。”诗中叹惜蔡襄(字君谟)当时作《荔枝谱》时没有记载这个品种。

荔枝树有着极强的生命力,能活数百甚至上千年,福建各地至今还保存不少历尽沧桑的古荔枝,其中最为著名的当数莆田城内宋氏宗祠庭院中的“宋家香”,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依然年年结果,核小肉厚,蒂实皆香。

莆田荔枝始于唐代,其味香甜、醮核率高,具有止渴、滋补功效。宋代蔡襄曾写下世界上第一本《荔枝谱》,称兴化荔最为奇特。后来,荔枝树又被莆田定为市树。郭沫若先生六十年代初在莆田考察时,曾题下“荔城无处不荔枝”的诗句,盛赞莆田荔枝。

莆田荔枝,色香味俱全,自古以来,就博得人们的喜爱。曹学全《荔枝歌》云:“海内如推百果王,鲜食荔枝终第一”。莆田也称“荔城”,素以品种多、产量高、质量优而闻名。像“陈紫”、“宋家香”、“状元红”都是本地的优良品种。其中“陈紫”更是荔中绝品,成熟时散发出阵阵幽香,沁人心脾。本世纪初,它还远涉重洋,传入美国南部各州及古巴等国。

荔枝还可加工成荔枝干、荔枝罐头、荔枝蜜饯、荔枝酒等,并可入药。据《本草纲目》介绍,它的果实“能止渴,益人颜色……通种、益智、健气”;壳能治“痘疮出发不爽快……又解荔枝热”;核能治“脾痛不止,妇人血气,疝气颓肿,阴肾肿痛,肾肿如斗”;花和皮根能治“喉痹肿痛”。壳和根还可提取栲胶;木质坚实,可作家具。人誉之满身皆宝,并非虚传。莆田民间还有这样传说,大暑这一天吃荔枝,营养价值和吃人参一样高。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端午节的风俗

全文共 2040 字

+ 加入清单

篇一:作文端午节风俗

在家乡,端午节的前几天,妇女们便成群结队的去采箬叶,采回来的箬叶洗净后,平整地铺在竹篾上,待晒干后,整整齐齐的收起,用细白线将其捆成一叠叠,一部分自己家用来包粽子,另一部分则拿到集市上去卖,补贴家用;端午节的前一天,家家户户都开始准备包粽子,淘糯米,备馅料,各家都有自家独特的馅,有火腿,有红豆,有红糖,有花生,琳琅满目。包粽子一般都是妇女来包,因为妇女心灵手巧,包出来的粽子也就精巧,小孩子好奇,总喜欢来凑个热闹,插上一手,不过常常因为笨手笨脚,被妇女嬉笑着驱赶开,孩子们又嘻嘻哈哈地去打闹。端午节这一天,一些家庭会在家门前,挂上艾草,祈求平安,但最重要的还是吃粽子,前一天包好的粽子被连成一串放入沸水滚滚的锅中,小孩子嗅着香味而来,揭开锅盖,向里边望,大人此时就走过来,把小孩子拉到身边坐下,让他们慢慢等,小孩子总待不住,迫不及待地去看。

在城市,吃粽子依旧是最重要的事情,对于一些家庭包粽子却不属于其中。城里人直接到超市买包好的粽子,只用煮就可以完事。吃粽子也只是解一下馋,应付一下高高兴兴过节的小孩子。但煮的过程依旧让人期待,嗅着香味,坐在电脑前垂涎三尺,眼珠盯着屏幕,心却早已飞到锅中去了。

一片粽叶,宽大墨绿,味道清幽,在外婆手中被卷成圆锥形,圆锥形的尖底不能漏,再盛入已经与火腿拌匀的糯米,一片墨绿的粽叶包住红白馅料,封好圆锥形的底,最后用棕榈叶一圈又一圈扎紧。一个有四个小角的尖头粽子就包好了。一片片粽叶在外婆手中翻飞,糯米馅争先恐后地跳人叶中,棕榈叶飞快奔跑着,外婆如变戏法般变出一个又一个的粽子。我把五个粽子划为一家,连成一串,放入沸水翻腾的锅中。然后坐在旁边,听着水的咕嘟声,嗅着粽叶的扑鼻清香,闭上眼睛,唾津潜溢,飞流直下三千尺。

我最喜爱的粽子馅还是纯糯米。用剪刀剪去棕榈叶,剥开粽叶,香气四溢,忍不住大大地咬一口,咬的那一刻,感受到的是糯米的爽滑和弹牙。要是再沾上蜂蜜就更完美了,满口香甜。

端午节,粽子情结。

篇二:端午节习俗

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深入人心。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从此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与纪念屈原紧密联系在一起。随着屈原影响的不断增大,始于春秋战国的端午节也逐步传播开来,成为中华民族的节日。

关于端午节的来历,已经被很多人所遗忘。中国的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名端阳节、重午节。端午节是中国二千多年的旧习俗,中国人为什么要过端午节呢?这里有着不少的传说,最著名的的就是为了纪念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民族诗人屈原。屈原是中国古代伟大诗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两千多年来,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就成为了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这一习俗绵延至今,已有两千多年。

过端午节,中国各地有很多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游百病,佩香囊。

篇三:纪念屈原

说到端午节,大家一定都知道。端午节有很多名字。比如:端阳节、赛诗节、重五节等等。端午节有很多风俗,像吃粽子、赛龙舟、戴五丝线、吃“五黄”等。

说到粽子,我可是很喜欢。我见到的粽子有两种,一种是竹叶粽,一种是竹筒粽。馅儿也是多种多样的,有红枣馅的,豆沙馅的,有香米馅的,有糯米馅的,有八宝粥馅的,这些馅都是粘粘的,吃在嘴里又香又甜,好吃得很!恐怕你馋得都要流口水了吧!

我听家长说,端午节还有一个故事呢。楚国时期,当时正是五月初五,屈原因受冤枉,抱着石头跳进了汨罗江。当地百姓听到这个消息后,划船去搭救,可是打捞了半天都没捞到。他们怕鱼虾吃了屈原的尸体,就在汨罗江上划龙船、丢粽子,引开鱼虾。

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屈原这位伟大的爱国人士,一直把赛龙船、吃粽子的习俗延续到今天。

篇四:端午节的赛龙舟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其实,“龙舟竞渡”早在战国时代就有了。在急鼓声中划刻成龙形的独木舟,做竞渡游戏,以娱神与乐人,是祭仪中半宗教性、半娱乐性的节目。

后来,赛龙舟除纪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们还付予了不同的寓意。

江浙地区划龙舟,兼有纪念当地出生的近代女民主革命家秋瑾的意义。夜龙船上,张灯结彩,来往穿梭,水上水下,情景动人,别具情趣。贵州苗族人民在农历五月二十五至二十八举行“龙船节”,以庆祝插秧胜利和预祝五谷丰登。云南傣族同胞则在泼水节赛龙舟,纪念古代英雄岩红窝。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划龙舟的传说有所不同。直到今天在南方的不少临江河湖海的地区,每年端节都要举行富有自己特色的龙舟竞赛活动。

清乾隆二十九年(1736年),台湾开始举行龙舟竞渡。当时台湾知府蒋元君曾在台南市法华寺半月池主持友谊赛。现在台湾每年五月五日都举行龙舟竞赛。在香港,也举行竞渡。

如今,赛龙舟已经是很多地方端午节的代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我家乡的端午节作文300字

全文共 520 字

+ 加入清单

端午节那天,爸爸妈妈带我到奶奶家过。

上午,我们去买来艾草,把艾草分别插在窗户上、阳台上、门口、花瓶里。每家每户还把艾草晾晒在院子里,房前屋后。整个小区都好像绑上了一条条绿丝带,都好像沉浸在浓浓的艾草香里。艾草代表着驱蚊除虫,驱灾避难。

中午,大家们都给小孩系上五彩绳。五彩绳由青、白、红、黑、黄五种颜色织成,分别代表着水、金、火、木、土。五彩绳在每个地方都有着许多不同的名称,长命绳,避难绳、快乐绳。五彩绳有的系在手腕上,有的系在脚上,有的系在脖颈上,寓意着人们能够强身健体,长命百岁。

下午两点,大人小孩都要洗一次特殊的澡。洗澡水由艾草、鱼腥草、毛苦草等十几种植物熬成。可以保佑洗了的人来年不长东西。

晚饭,桌上的菜十分丰富,但是有几种是必备的。鱼:寓意着年年有鱼。鸡鸭:寓意家畜兴旺……

吃过晚饭后,去买香包是小孩子们最开心、最期待的事情。大街两旁都摆满了各式各样的香包。香包形状各异、大小不一,有心形的,有圆形的、有三角形的,还有许多说不出名来的形状。香包大的有脸盘那么大,小的只有大拇指一般大。香囊里装的东西也不一样,有的装小巧玲珑的玩具,有的装小零食,有的装芬芳扑鼻的小花草。香包代表着鸟语花香,万事如意。

家乡的端午节别具特色,令人难忘。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家乡的端午节作文

全文共 1030 字

+ 加入清单

家乡端午节习俗基本上和别处一样,有吃粽子、悬艾、药浴、佩香囊等。

每到端午节,大人们就到山坡上采艾叶、菖蒲,把艾草悬于堂中,菖蒲插于门榻,可以散发芳香,驱赶飞虫,清除污浊空气。小孩子则喜欢把艾叶带在身上,不时拿出来闻一闻香气。晚上,大人就将花草和水煮开洗澡,清除身上污垢,舒筋活血,有利于身体健康。另外,在端午节时,小孩要佩香囊。这是听大人们讲的,我不知道我是否佩带过。现在,端午节前后,都有人在广场上卖香囊,但香味泛泛,我不喜欢。

我最喜欢吃粽子。每到端午节,我都眼巴巴地盼着吃粽子。端午节的前一天,外婆将糯米洗净,用清水浸泡再捞干与一定量的大米混合在一起作陷儿。然后准备好麻竹叶,将麻竹叶洗净、晾干。麻竹叶包出来的粽子有一股淡淡的竹叶的清香。我们学校在端午节前后卖的粽子也是竹叶包的粽子,个头虽小但味美。外公包的粽子很好看,他教我们包粽子。因为麻竹叶薄,所以我们用两片叠在一起来包。小小的竹叶在外公手里一晃就变成了一个个绿色的小粽子。我也学着外公的样子包起粽子来。先拿两片麻竹叶叠在一起,再把它们裹成一个倒立的锥型,然后我开始放陷儿。外婆看到了笑着说:“别贪心,小心你的粽子‘吃’破了肚皮。”我一看,原来我把馅儿放得太多了,于是我倒出了一些馅儿,接着包起来,最后用绳子捆扎实,就这样我的第一只粽子就包好了。我得意地把粽子在表姐眼前晃了晃,表姐扑哧一下笑了出来,“你那也叫粽子?”我仔细地与外公包的粽子作比较,原来我不小心把粽子包走了样了,别的粽子有棱有角,而我包的只有一个角,成了蛋卷冰淇淋了,我也忍不住笑了起来。然后,我仔细地包了一个又一个,结果包得很好的没几个,管它呢,只要能吃就行了。

第二天早上,外婆很早就起来煮粽子了,等我们起来之后,外婆让我们把芝麻弄碎,我们几个小孩都抢着干,谁也不想在旁边打下手,于是我们就轮流起来干。小表妹在旁边看热闹,不知是谁提议放几颗花生在芝麻里,于是我们把花生、瓜子和芝麻混在一起弄碎,等我们忙完了,粽子也煮好了。我们一手抓一个,顾不上精挑细选,生怕自己看好的被别人抢了,也不怕烫手,抓起来就解开绳子,把竹叶剥开,沾点芝麻就开吃。结果饭都不想吃了,每个人都拿着粽子在饭桌上啃。我们还在粽子里放上猪肉混着吃,味道真是好极了。外婆叹了口气,说:“真是服了你们了,连粽子都能吃出个新花样。”我们听了都笑了起来。是呀,如今生活好了,连粽子的吃法也多了。超市里的粽子光陷不同的就有好多种,但吃起来终究没有家里自己包的粽子的那种味道。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家乡春节的风俗

全文共 914 字

+ 加入清单

每逢春节来临时,家家户户都要打扫除、清洗各种器具、折洗被褥,窗帘,舒疏明渠暗沟。到处洋溢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年的欢乐气氛。打扫干净后又开始贴对联了。对联有很多种叫法。如:门对、春贴、对子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写时代的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化形式。每逢春节,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大家都会精挑细选的选上一副大红春联贴在门上,为节日增添喜庆气氛。重庆人也不例外。

重庆是一座青山环绕,绿水相间的秀城。重庆人也是非常讲究,像过年时都必须按照祖上定下的规矩做事,比如:初一不出门,初二初三走亲戚。初一不能打扫,还有过年时要吃汤圆,代表家庭团团圆圆,还有更重要的,那就是吃火锅,火锅可是重庆人的最爱了。火锅越红,代表着以后的日子红红火火,想到火锅一定不能忘掉鱼了,代表着年年有余。本来是年年有鱼,“鱼”与“余”读音相同,所以就是年年有余的意思。

说道火锅你知道是怎样做成的吗?做火锅其实也不难。制作火锅的主料就是毛肚、牛肝、牛肉、瘦肉,还有一些蔬菜和佐料。佐料有:大葱、辣椒、姜末、花椒、盐等等。还有一种专门做火锅用的火锅底料。把他们炒一会,可见油是红的,烟也很呛人的程度时就放入牛肉汤,等到汤开了以后,你喜欢吃什么就放什么到锅里,熟了之后就可以吃了。

看着火锅一层又一层的油,花椒浮在上面让人情不自禁的想吃,仅管它是那么的辣,那么的滚烫。吃起重庆火锅是多么的爽口,麻辣鲜烫,口感丰富,自烹自食,乐在其中了!

除夕晚上家家户户放起了自家的鞭炮,大街小巷都热闹极了。地上小孩舞着彩灯,在抬头向天空一看,烟花布满整个天空多么美呀!你要是在一定会忍不住想许个愿望。到了半晚12点时,鞭炮声更大了,让人无法安睡。

过年过完后,就要去拜年了,一般都是晚辈给长辈拜年,去时买上拜年的礼物。则长辈们煮好了一桌香喷喷的菜。大人们举着酒杯大口大口的喝着,小孩们就大口大口的吃菜,大家在一起有说有笑的,开开心心!

吃完后,大孩们与小孩们都猜起了谜语。看吧!重庆的春节多么的热闹啊!长辈又纷纷给小孩们发了他们渴望的压岁钱,孩子们高兴得又蹦又跳。

我爱重庆的过节,特别是春节。多么的热闹啊!我爱重庆的人,我爱重庆人的热情,我更爱重庆的春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我家乡的端午节作文600字

全文共 707 字

+ 加入清单

一说起端午节,心中就会想起“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伴着这首儿歌,我们渡过了一个又一个的端午节。

端午节的由来,有很多说法。一般都认为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而我们苏州一带端午节却是为了纪念战国时吴国大将伍子胥。伍子胥原是楚国人,到吴国后受到吴国阖闾信任,对吴国的贡献非常大,苏州的老百姓得益匪浅。他兴建了规模宏大的阖闾大城,开凿了我国最早的运河胥溪,推荐了大军事家孙武,使吴国很快强盛了起来。

后来伍子胥因遭馋言被吴王处死,苏州的老百姓很怀念他,在民间封他为“涛神”。由于他是五月初五被投入江的,所以苏州人民在那天总要纪念他,故有“五月端午迎伍胥”的说法。

真的,说来也怪,每年的五月初五,胥江的水最汹涌,人们常说这是伍君显灵了。

在苏州,端午吃粽子是少不了的习俗。到时,古城的大街小巷里荡漾着粽叶的清香。不过更使人难忘的却是赛龙舟了。为了纪念这位为苏州人民作出过巨大贡献的正直大臣,每年的五月初五,人们都会在苏州的胥江进行龙舟比赛。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之一。在古代,苏州龙舟已经制作得很讲究了。那些龙舟被人们做成花船的模样,上面系满各色彩绳,随风飘荡,令人眼花缭乱。

赛龙舟的场面也是热闹非凡。那一天,男女老少几乎倾城而出,争睹赛龙舟的风采,那时胥江两岸彩旗飘扬,十几条龙舟像离弦的箭在水面上“飞行”。各式龙舟你追我赶,各显本领,互不相让。每一条龙舟都牵动着许多观众的心,这种龙腾虎跃的热闹场面,如能身临其境,一定会让你热血沸腾,跃跃欲试。

又闻到了厨房里那香喷喷的粽子味,孩子们欢快的儿歌,也从窗外轻轻地飘来,“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我家乡的端午节作文200字

全文共 344 字

+ 加入清单

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一年中有许多的传统节日,有元宵节﹑清明节﹑中秋节……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在我的家乡,在端午节的前几天,人们都迫不及待的忙开了,收大蒜﹑割艾叶﹑采粽叶﹑做香包……村中的老人也说不清这一个节日到底有多少年的历史了,只知道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伟大的诗人屈原而特定的节日。各种美丽的传说为这个节日添加了神秘的色彩。

到了端午节的那天早上,人们会早早起床,在太阳没有出升之前,去河边用河水洗脸﹑洗澡。洗完澡,人们采来各种各样绿油油的树叶,用来煮鸡蛋﹑大蒜。大人们为小孩戴上香包﹑又给他们的手腕与脚腕绑上了五色线。老人们说:“这是用来驱邪护身的”。

形态各异的香包,五颜六色的五色线,香味扑鼻的艾叶,雪白香甜的粽子,美丽的传说……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我的家乡初中生作文

全文共 744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家乡坐落在太行山脚下,一条小溪从村旁流过。从远处看,那条小溪像一条银丝带,缓缓向东流去;走近一看,小溪清澈见底,小鱼小虾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两岸山上的翠柏四季常青。我的家乡就像是一个大公园,一年四季都有数不完的美景。

春天,山上的迎春花,果园里的桃花、梨花都顺着时令开了。从远处看,山坡上一片红,一片黄,一片白五颜六色,美丽极了。各种鲜花把山坡全盖住了,走近闻一闻,花香扑鼻,令人陶醉,不时有几只蜜蜂在花丛中采蜜。一望无际的麦田里,农民伯伯正在劳作,更为春天增添了生机。

夏天到了,小鸭子在河里欢快地游着,不时潜到水下捕食。河面上小船来来往往,穿梭行驶。乘大人们不注意,孩子们偷偷跳到河里捕鱼捉虾,高兴极了。到了傍晚,每家每户都把饭菜端到门前的石桌上,坐上凳子,天高地阔地吃起来。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头上飞过的鸟儿,都是他们的好友。它们和乡下人一起,绘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

秋天来了,凉气送爽。小河岸边的果园里,一片丰收景象。那金灿灿的梨子,红彤彤的苹果,还有像小灯笼似的柿子,挂满了枝头。秋风吹来,那熟透了的果子随风舞动,送来一阵阵迷人的清香。农民伯伯正忙着走进果园,去采摘那丰收的果实。他们小心翼翼地把果子摘下来,放在包装箱里,装到三轮车上,运到城市里,让城里的人们一起分享这丰收的喜悦。

冬天到了,洁白的雪花飘落下来。山坡上、田野里、屋顶上、院子里到处是雪,整个村庄仿佛进入了一个童话般的世界。村里的孩子们在雪地里疯跑着,有的在堆雪人,有的在打雪仗。大人们也开始忙家里的事,有的在打扫卫生,有的去购买年货,有的聚在一起讨论明年的致富大事。虽然天气寒冷,但每个人都觉得很温暖。

我的家乡,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迷人的风景,我爱我的家乡!

[我的家乡初中生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家乡的端午节

全文共 608 字

+ 加入清单

我家在农村,农村的端午节大约一个月前就开始准备了。那时,我听妈妈说,家里的鸭蛋从现在起就不卖了,要留着做包蛋;还要在菜园里种一小块蔊菜,过端午节好吃。

从昨晚开始,我家为了过端午节就正式忙碌起来。先是妈妈安排爸爸,必须在端午节的凌晨起来割艾蒿,说那时的艾蒿才好,有药性。然后安排我,要我早上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把昨晚割的艾蒿挂在大门的两边,说这样好辟邪。怎么都有说法啊?我好想睡懒觉,现在看来是睡不成了。不过,比爸爸半夜起来割艾蒿好些。

今天早上起床后,我按照妈妈的安排把艾蒿挂好了,以为可以出去玩了,我还没有走出院门,妈妈就大着嗓门把我喊回去了,说是今天事情还很多,要我帮忙,就不准出去玩啦。我只好在家等早饭吃了。

吃过早饭,爸爸上街买家里没有的东西去了,我就成了打杂的了。只听妈妈说:“快去,把菜园里的蔊菜拔回来”、“快去,把包蛋洗出来”、“快去,剥几颗蒜出来”、“快去,用白酒兑雄黄,把院子周围洒一圈,一会儿吃饭了”……我家院子不大,今天不知跑了好多个来回,当然,妈妈比我更忙,终于把午饭准备齐了。

看着一桌子丰盛的菜肴,妈妈把这些菜的讲究一一道来:端午节吃蔊菜“打积”(肚子里一年来积累的不好的东西),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屈原,端午节洒雄黄酒是为了保咱家不进蛇和虫虫蚂蚁之类的东西……

端午节的一顿饭居然有这么多的内容,难怪妈妈那么重视。等妈妈说完,我赶紧拿起筷子吃起了蔊菜,好打掉我身体里不好的东西,少生病。

不知是不是真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家乡的端午节学生

全文共 421 字

+ 加入清单

你听,你听,花开的声音 “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到了,今天就让我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家乡人民是怎么过端午节的吧。

五月五的中午,家家户户门前都挂两束艾草,意味着驱虫避邪。午餐吃粽子蘸白糖,咸鸭蛋。午餐结束后,一家人结伴去看赛龙舟。妈妈说她小时候在农村时,每到端午节外婆就会用毛线给她编个袋子装了雄黄蛋挂在胸前,耳后和手脚都涂上雄黄。但是现在城里已经没有这个习俗了,偏远的农村还保留着这个习俗,我想这跟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一定有关系。我最喜欢去看赛龙舟了,这是端午节最精彩、最让人期待和振奋人心的一项主要活动。

端午节的各项活动,主要都是为了纪念我国的爱国诗人屈原。也有人认为端午节是龙节,我们是龙的传人,所以在龙节里有赛龙舟,夺龙珠的项目。不管是哪种解释,我们对年、节都特别感兴趣,因为有好吃的、好玩的、大人们还都和和气气的,这样真好!

听了我的介绍,你现在了解我们家乡是怎样过端午节了吗?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