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家乡的风俗作文初中端午节(优秀20篇)

浪漫主义芭蕾是芭蕾发展史上“黄金时代”,在舞蹈技巧,编导艺术以及演出形式方面都经历了一个灿烂辉煌的阶段。开学吧小编带来以下家乡的风俗作文初中端午节,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浏览

5046

作文

958

家乡的端午风俗

全文共 409 字

+ 加入清单

端午节有许多的习俗,如吃棕子、赛龙舟等。在我妈妈的故乡_三明就有一种“插茱萸”的习俗。

茱萸是一种草,它细细长长的,又是绿油油的。每到端午节,当地的老人们就会在自家的每一个门的两旁都插上一秼茱萸,以求神灵保佑平安。

有一次端午节,我们一家人回到了三明。那天,我第一次看到外公、外婆插茱萸。只见外公搬来一节长梯,在门的旁边(门框前)架好,然后小心翼翼地拿出一秼茱萸草,拜了拜天,口里念念有词,然后慢慢地爬上梯子。最后,外公仔细找这门边的裂缝,等到找到了裂缝之后,再把那一秼茱萸草插上去,然后下来。

我们和外公在远处得意洋洋望着大大小小的门上被我们用心插上的茱萸。微风徐徐吹过,门旁的茱萸在微风中轻轻摇摆着身体,好像笑这对我们说“放心吧!我一定回保佑大家平安的!”

这就是我的家乡的端午节习俗之一—插茱萸。但是,随这时代的进步,越来越少人会要想要插茱了。

所以,我向大家提议:大家要保持这种习俗把古老又悠久的习俗一代又一代地传下去。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描写我的家乡的风俗作文800字

全文共 857 字

+ 加入清单

香酥的排骨,鲜红的辣椒,一口下去,舌尖上蔓延着麻麻的、酥酥的感觉,嘴唇却像着了火,勾得我忍不住再吃一口——

这,就是麻辣香锅。

这道地道的川菜,虽然好吃,但做起来格外麻烦、耗时,平时父亲工作太忙,只有春节才能为我们做,所以麻辣香锅成为我们家春节的压轴大菜。

盼了快一年了,今天,爸爸终于拿出准备好的食材:面片、排骨、笋、素鸡、香菇、豆腐、鱼虾等等,过了一会儿,那调料的香味就扑鼻而来了。太棒了,今天终于可以吃到麻辣香锅了!香味越来越浓,突然“嘶啦”的一声,把我从作业界中拽了出来,我的心里痒痒的,排骨是不是已经香酥可口了呢?素鸡是不是已经上色了呢?面片是不是已经入味了呢……

我再也坐不住,索性放下作业,循着香味跑到厨房。爸爸正把豆腐切成小块,使它香嫩可口。他灵巧的双手把所有的食材倒在锅里,用铲子翻炒着,锅中的一切都是红通通的。锅又“嘶啦”一声,像是所有食材在一起欢快地跳舞。我忍不住咽了一口口水,问爸爸:“爸爸,什么时候才好啊?”爸爸笑着跟我说:“你这个小馋猫,马上就好啦!”说完,爸爸从锅里挑了块排骨塞进了我的嘴里,那味道,麻麻辣辣的。排骨肥而不腻,入口即化,我几口嚼完,咽了咽口水,意犹未尽,焦急地盯着爸爸继续翻炒。

锅下的火苗终于慢慢变小,直到没有。家里每个人都情不自禁、迫不及待地拿起筷子,精确地瞄准了自己最想吃的食物。真不愧叫“麻辣”“香”锅,真是又辣又香!只见锅里的筷子你来我往地忙碌着,妈妈天天叫喊着减肥,今天也无暇顾及了;我更是吃着嘴里的排骨,瞅着锅里的藕片,只恨自己一张嘴不够用;爸爸一边吃,一边不时看着我和妈妈,脸上情不自禁地绽开微笑,颇为得意。

爸爸问我,知道为什么过年要做麻辣香锅吗?我不假思索地说:“因为好吃又难得吃嘛!”妈妈摇摇头,微笑着告诉我——麻辣香锅预示着我们今年过得红红火火,幸福美满,就像麻辣香锅里食材与食材之间一样的和睦。

哦,原来如此!

锅中的一切终于空空如也,我们咂吧着火辣辣的嘴唇,轻轻抚摸着圆滚滚的肚子,看着彼此,忍不住会心一笑。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我们喜欢的家乡风俗作文500字

全文共 505 字

+ 加入清单

做籺是家乡春节必不可少的活动,在农历十二月廿八日这天起家家户户开始准备或已经开始做了。“籺”是粤西地区最有特色的一种食品,以高州地区的最为出名,有点类似北方的糍粑,材料主要有糯米粉、绿豆或黄豆、虾米仁、花生、木耳、芝麻、香肠或火腿肉、香料等等,做成一个个如半桃子状的外形,因而又叫它“寿桃籺”,但它风味独特,食后让人回味无穷,是本土家居必备的应节食品。

一大早,奶奶就买好了材料,用葱、猪肉、香菇、木耳放在锅里翻炒,再加上一点蚝油,馅儿就炒好了。这是奶奶煮了一锅子沸水,倒在糯米粉上,再用手大力地揉,这米粉会越来越有弹性,吃起来也会有嚼劲。一切准备工作做好了,开始做。扯一个小剂子出来,搓圆,压扁,然后用手凹造型,把皮放在手里,舀一点刚才炒好的馅,然后像包饺子一样,对折回来,捏紧,这样就捏好了一个。别看它简单,也是有讲究的:馅一定要放饱满,不能瘦,要装多点馅,不然太扁会很难看,但也不能装得太饱满,会对折不回来的,最好放馅儿放得刚刚好,这样包的才好看。这就是煮汤籺了。

奶奶除了煮汤籺,还做了一种椰丝花生芝麻馅的甜籺,吃起来甜甜的,这也是小朋友最喜欢吃的,寓意着生活甜甜蜜蜜。

朋友,你喜欢吃籺吗?欢迎你到高州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我家乡的端午节作文1000字

全文共 1283 字

+ 加入清单

端午节,又叫端阳节,从中国农历节气上说,是太阳将要到正顶了(最北的北回归线)。

端午节的习俗,相传是为了纪念伟大诗人"屈原"的,其他地方的端午习俗我不清楚,广东省英德市青塘镇的习俗是传承正宗客家(中原人由于战乱,迁移到其他地方的,俗称客家人。)习俗的,流传着一首顺口溜:"四日夜五日朝,六日粽子打交,七日闲掉掉!"就是说:不同的村子,节日的主餐时间有所不同,有的以五月初四夜为正餐时间,有的以初五早上为正餐时间!但是除此之外还有其他一致的习俗…

1.门上插桃条枝、苦艾、苏茅

初五的大清早,家家户户都要起的早,妇女们到野外折了桃条枝(桃树的)、苏茅草(白茅草)、苦艾草拿回家。扎成一小束一小束,分插到本家房子的每一间的门楣上或门框上边,说是辟邪的用的,将晦气全部避在门外,祈求平安!(听说这是唐朝黄巢之乱时,黄巢到处抓人或杀人,为躲避战乱的中原地区的人们人迁徙到福建,又从福建向广东迁移。在广东的南岭时,遇到了黄巢,看到一个寡妇带着两个小孩在逃命,黄巢就告诉她:在自家门前插上桃条枝、苏茅草和苦艾草就没事!可是这妇女将这些东西插在村子的巷口,整条巷都没有被杀,当时村子的姓氏很杂,因此后来的广东韶关南雄珠玑巷百家姓祠就这样出现了。)

2小孩佩戴红蛋

五月初五这天,最特别的恐怕就是染红蛋了!一年当中,就这一天才准许染红蛋:早上起来,妇女们干完了插桃条等事之外,就要做第二件事----染红蛋!先将鸡蛋或鸭蛋煮熟,再趁热放到有红色染料(是雄黄和一些植物粉末的混合物,着色牢固,我们客家人叫"饮品红",浓的时候变成紫红色)的碗里,滚几下,看整个蛋都着了色,再捞起来晾干,就成了红蛋!农村的大人们,都会拿个"春络袋"(客家人叫蛋为"春".),装上一两个红蛋,拴在小孩胸前的纽扣上,红蛋就垂挂在胸前了,小孩随时可以碰烂后去壳吃蛋了!据说是纪念屈原的,因为当时,死人要埋葬,都要装在红色的棺材里的,要游棺,人们就用胸前挂红蛋的方式来表示对死者的孝道和尊重,这习俗就传了下来,小孩也挺喜欢胸前挂红蛋的。这蛋在当时做什么用,就不太清楚了,反正是可作半餐(小口)充饥又不易变坏。这些红蛋,每年的端午节前后一两天,在街上都可以买到!不信你到青塘镇来看看…

3.包粽子

一般在初五的早饭后(约10点半钟吃饭)就包粽子。有糯米粽和粳米粽两种,米料里一般都放点硼砂,包壳是竹叶或正式的粽叶,包带是席草(一种水生三角形的,可以编织睡席的草。)馅料有花生、红绿豆(不用绿色的)、糜豆(我们叫白饭豆)等豆类,就是不用黄豆!肉粽有:猪肉、鹅肉、鸡肉、鸭肉,就是不用牛肉、狗肉!煮粽子的汤水要用灰水:平时打柴时,割些黄藤灌木回来,(也有用黄豆荚的)晒干后烧成灰,到了要用时,烧好开水,用布袋(过滤用)或布帕摊上那灰,趁热用勺子一勺一勺地淋过去,得到的水就叫灰水,这样闷煲出来的粽子颜色就变得有点黄色,口感也很有筋性,不黏,又爽滑,吃起来也比较爽口,别有一番风味。也许超市里的就没有这味道和口感了!粽子在我们这里一年四季在街上都可以买到熟的…

欢迎你来青塘尝一尝青塘粽子、青塘艾糍、青塘鸡爪粉、青塘米粉……挺有特色的哦!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有关家乡风俗的作文800字

全文共 1038 字

+ 加入清单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不仅有很多的传统文化,还有很多的传统节日,在这些传统节日里又有很多趣味十足的传统习俗。一起来看看我的家乡——太和县的春节习俗吧。

从腊月初旬开始,家乡的人们就开始为过春节忙碌起来了。腊八这天,家家户户不仅要熬腊八粥,还会兴致勃勃地去买牛肉,买回牛肉后切成小块撒盐腌制,每天还要翻一翻。这些牛肉大概腌制十天左右就可以拿出来泡一泡,然后煮熟食用了。可以说,家制牛肉这道菜是我们春节桌上的一道必备菜,色鲜味美,老少皆宜。谁家要是少了这家制牛肉,就会觉得少了很多年味。

腊八粥没喝几天,转眼间就到了腊月二十三,也就是民间俗称的“小年”,这一天的重头戏就是“祭灶”。在这一天,人们从天一亮就开始对家里进行大扫除。他们不仅要把房间打扫干净,更重要的是把厨房里的锅碗瓢盆全部拿出来清洗干净,然后把厨房里的东西摆放整齐。在这个过程中,大家都是小心翼翼的,不允许有物品损坏的现象发生,因为这里面包含着祈求新年安康的愿望。“小年”这天,家人们也会尽可能的团聚在一起吃团圆饭,大家都很重视过“小年”,因为从这一天开始,期盼已久的太和的春节就真的快到了。

刚过完“小年”,大人小孩都走上街头,出入超市,为过大年做准备了。大人们会买很多鸡鸭鱼肉,买充满喜庆气氛的必备品:春联、红灯笼、窗花、花草等。小孩子会买很多美味的零食和各种玩意儿——风筝、电子花炮、魔卡等。

盼望着,盼望着,热闹的除夕到了。家家户户门上都贴上红红的春联,窗上贴着喜庆的窗花。人人穿上新衣,喜笑颜开。晚上,每户人家都围在一起吃团圆饭。这天最有趣的要属吃饺子了。大人们会把一枚硬币提前包在饺子里,大家都想吃到那个包有硬币的饺子。小孩儿吃到了,预示着学习进步、茁壮成长;大人们吃到了,预示着工作顺利,事业有成;老年人吃到了,预示着福如东海,寿比南山。所以每个人都带着一种期待的心情去吃饺子,都希望自己是那个幸运儿。晚饭后,一家人会其乐融融的坐在一起观看《春节联欢晚会》,享受着精彩的节目带给大家的热闹与欢乐。

过了除夕,就是大年初一了。大年初一,家家都会拜年,人人相互祝福。这一天是小孩子们最开心的日子,每个孩子的脸上都乐开了花,因为他们会收到很多大大的红包。

太和的春节在人们的相互祝福声中来到了正月十五,元宵节这天,家家都会吃汤圆,观花灯。湿地公园的花灯花样繁多,样式新颖,惹得游人彻夜观望。

太和的春节在正月十六这天结束了。大人正常上班,小孩走进学校,大家都在快乐与祥和中向前奔跑着,美好的生活也在希望与拼搏中创造着。

展开阅读全文

篇5:美丽的家乡优秀初中作文_其他话题700字

全文共 652 字

+ 加入清单

转眼间已经来这里两年多了,在这里的生活虽然说也是“自由自在”但是却总觉得自己少了点什么,是对故乡的怀念吗?还是对我一直以来没有珍惜那儿的幸福时光而感到愧疚呢?

我记得在那里,总有两排大树屹立在道路两旁。每年春天时,爸爸都会在大门两侧种上许多花,例如:百合·小葵花·串串红……还有许多令我叫不出名字的花。轻风一吹,花姑娘们便纷纷舞动着纤细的腰肢,轻轻地舞着。有时,你还会发现一只胖的要命的黄蜂伏在嫩黄色的花蕊中,贪婪地汲取着蕊中的蜜汁,这黄蜂好似总也吸不够似的,不停地从这枝花飞到那只花上,真没想到这胖胖的小家伙竟如此贪心……

在我家后院有一亩池塘,夏天时,鸭子和大鹅都赶去那里避暑,我和弟弟边看着,不让它们下水,因水中有鱼,倘若它们下水,鱼是要被鸭子们抓住的,就算不被抓,也都会被鸭子们吓得钻到泥里去。

秋天是最为凉爽的季节,不必说那金黄色的豆田,也不必说那蔚蓝的天空,单是看着那落叶从枝头缓缓落下,就令人感到心旷神怡。门口的花都无力地耷拉下脑袋,池塘的水面上也不见了乘凉的鸭与鹅,水中也不不见了四处游来游去的鱼,虽凄凉,却有一种萧条的美……

冬天是最长的,花与草的枯枝都附上了一层薄的银白色的雪,池塘上也结了冰,盖了雪,那层厚厚的像毛绒毯子似的雪,似乎就是细心地冬姑娘送与池塘的礼物,就连那落叶也被白雪覆盖住了,那些落叶终于归根了是吗?它们会冷吗?

回想着这些,我才知道,我的家乡是多美呀?如一幅美丽的图画,其中有绿如玉的春;红如火的夏;金如漆的秋;白如雪的冬……加上粉红色的欢乐;深紫色的苦涩;浅蓝色的泪水……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家乡民族风俗

全文共 426 字

+ 加入清单

我家的人们都爱唱戏,更爱听戏。每逢村子里有了什么喜事,必定先请个豫剧班子,在家门口搭个戏台,这么唱下去。一般持续三天左右,这三天里,可忙坏了人们:一大早儿就急急忙忙去下地,收工后回家拿个小板凳,若是在夏天再拿一把蒲扇,飞也似地赶去看戏,只怕耽误了剧情。

看戏时,人们把整个戏台“包围”得水泄不通,里三层外三层的,就像蚕吐出的丝,裹得紧紧的。若是你来晚了,那就站在外面竖着耳朵听吧,这人群是任凭你怎么挤也挤不进去的。豫剧中也不乏大腕,例如常香玉、马金凤等,她们可是诸多戏迷心目中的偶像呢!姥姥喜欢听常香玉的戏曲,她的声音变幻无穷,有时如大海的涛声般浑厚,有时又如小溪的流水声般恬美,有时候喜气洋洋的,有时候又使人感到无比的忧伤。出门在外的游子听到这熟悉的乡音是都会禁不住潸然泪下,想起幼时依偎在母亲的怀中,听她哼唱着豫剧才能入睡。

如今,姥姥去了北京,但她说并不会留太长时间。我很惊奇,问:“难道北京不好吗?”姥姥摇摇头,说:“这里没有使我魂牵梦萦的豫剧!”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家乡端午节

全文共 415 字

+ 加入清单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听到这首儿歌,就让我想起了端午节。每年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佳节——端午节。

我国民间过端午节是较为隆重的,庆祝的活动也是各种各样。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并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美丽芬芳,妇人争相佩戴,用以驱瘴。

吃粽子、赛龙舟,这两样传统习俗共同编织了一个热热闹闹的端午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关于端午节的风俗习惯

全文共 527 字

+ 加入清单

说到端午节,想必大家都不陌生,赛龙舟,悬艾叶,闻香囊,包粽子,忙碌而又开心!

其实关于端午节的来历,现在至少有四,五种说法,诸如:纪念屈原说;吴越民族图腾祭说;起于三代夏至说;恶月恶日驱辟说等等。迄今为止,影响最广的端午起源的观点是纪念屈原说。传说屈原投江后,渔民们划着渔船去打捞他的尸体,后来慢慢演变为今天的赛龙舟。屈原投江后,当地的村民为了不让他的身体被鱼啃食,就把糯米投入江中,但多被蛟龙所食,后来屈原托梦给村民,经过屈原的提醒,村民们才把糯米用叶子包起来,再用彩线缠绕,形成了粽子的最初形态。

过端午节,人们喜欢将艾叶挂于门上或用彩线绑在手脚上,意为驱邪辟邪。人们在这一天还会吃粽子,赛龙舟,纪念屈原投江。其实,“龙舟竞渡”早在战国时代就有了,人们在急鼓声中划刻成龙形的独木舟,做竞渡游戏,以娱神与乐人,是祭仪中半宗教,半娱乐的节目。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米,因水中含碱,用茭白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为广东碱水粽。

我们祖国各地的人们,用他们不同的方式和习俗,共同庆祝着这个传统的节日。“良辰当五日,偕老祝千年”。浓浓的粽香,浓浓的亲情,浓浓的欢声笑语……

展开阅读全文

篇9:说说我家乡的风俗

全文共 1223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家乡是一个小小的乡镇——张家港市合兴镇。但在这个小镇中,却流传着许多风俗。比如新娘离开娘家时,一定要痛哭,意示对娘家的依恋;来迎接新娘的新郎不能直接进入新娘家中,而要在新娘家门口等候多时,表示对新娘的真心。而使我印象最深的却是过年时做馒头与吃馒头时的情景。

在我的家乡,每逢过年都要做馒头。馒头做得越多越大就说明来年的运气越好,财气越旺。一般做馒头会选在过年前的某一天,全家男女老少,都要围着一张圆桌坐在一起,会包馒头的包馒头,会做馒头馅的做馒头馅,分工明确,井井有条。只见那些经验丰富的老年人,一手抓起一个面团,在手心里来回的一搓一揉,然后两手一合,就压成一个扁扁的圆形,把馅放入其中,再把四周的边一拗一拧,一个馒头就做成了。那些不熟练的人,就连抓起一团面疙瘩也要一段时间。做完了馒头,就把馒头一个一个地放入蒸笼中。大约蒸了一个多小时,馒头就可以出炉了,一个个馒头热气腾腾,那么丰满,活像一个个挺着大肚子耀武扬威的将军。这时,我们就会冲上去,抢馒头吃,不管馒头烫手不烫手,抢到以后就一个劲地往嘴里塞,哟,新出炉的馒头又软又香,别提有多好吃!有的小孩长得矮小,还没来得及挤上去抢就被别人抢光了,只能在一旁伤心地哭。每当这个时候,大人就会拿着一个大馒头,逗他说:“你不哭,我就把这个大馒头给你。”那小孩便立即停止哭声从大人手中抢过馒头就吃,这时周围的人看见那小孩狼吞虎咽的样子,都会忍俊不禁的大笑起来。

每逢端午节那天,人们都包粽子吃。听说这其中还有一个故事,据说,很久以前,有一位著名的爱国大诗人,他叫屈原,当初他被别人杀害了并且扔进了又急又宽的汩罗江里,人们知道了,怕江里的鱼虾把屈原的尸体吃掉,便包了许多味道鲜美的粽子扔进江里,这样鱼不会吃屈原的尸体了。正好那天是农历五月初五,善良的人们为了纪念屈原,把这天定为端午节,以示悼念。

知道粽子是怎么包得吗?让我来告诉你吧。首先把新鲜又绿油油的粽叶洗得干干净净,然后用左手托着粽叶,右手轻轻地勺起糯米,并加上绿豆、蜜枣、葡萄干、排骨、花生米,包起来用绳子捆紧,最后把美味的粽子煮上几个小时,熟透了就可以吃了。还在煮的时候那香味早已传遍了整个大街!你咬上一口尝尝,保证令你越吃越想吃,就算你不吃,闻一闻,都会令人垂涎欲滴,并且那香味直往心里钻。

一顿丰富的午餐过后,人们就扶老携幼从四面八方不约而同地来到河边,来观看激烈的赛龙舟。只见两队选手精神抖擞地坐在船上,手紧紧地握住船桨,目不转睛地注视着前方,整装待发。“叭”的一声,一条条龙舟像射出的箭一样向前冲。两岸的人们也欢腾跳跃,兴奋地大声喊着:“加油,加油。”那简直锣鼓喧天,响彻云霄,热闹非凡!

到了下午,人们也早已满头大汗,该洗个舒服的澡了。按着传统的习惯,人们把早已准备好的艾叶、菖莆、鱼腥草等烧上一大锅水。全家人都要洗,说是避邪气,其实按中药原理是杀菌除湿气。洗了以后,不会生痱子。

朋友们,欢迎你们到我的家乡来过端午节,那一定一饱会眼福和口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端午节的风俗习惯

全文共 389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端午节,我一大早就从床上蹦了下来。我走出卧室,一下子就闻到了粽子的清香味。于是,我跑到了厨房,问奶奶今天早上是不是吃粽子,奶奶说是。我立刻活蹦乱跳起来,表面上显得特别高兴。但一说到粽子,我就想起了爱国诗人屈原。想当年屈原投汨罗江后,百姓们都往河里扔食物,有两种说法,第一种是说让鱼儿们吃他们扔的食物,不让它们咬屈原的尸体。第二种说法是给食物给屈原的灵魂吃。后面因为一个老人家做了一个梦,梦中屈原的灵魂来找他,说食物都被鱼儿抢了,自己吃不到食物,然后老人家就醒了。他把屈原的话说给了乡亲们听,最后,他们想了一个办法,把食物包在叶子里,这样鱼儿们以为不是吃的,就会游走,屈原的灵魂就可以吃到食物了。

上午我看了赛龙舟,赛龙舟是为了吓走食量大的鱼,防止那些食量大的鱼吃完食物还是饿,去咬屈原的尸体。接下来我看了会儿电视,玩了会儿游戏,吃了午饭就回广州了。

今天真是一个快乐的端午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我的家乡初中生的

全文共 573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家乡是一个宁静的村庄,有一条宁静的小河在那里流淌;我的家乡被人称作“孔孟之乡”,富有浓厚的文化韵味;我的家乡美丽和富饶……在我眼中,它像东方之珠一样美丽。山东谷里,就是我深爱的家乡。

它拥有一条小河,那小河清澈无比。风平浪静的时候,小河就像一面长长的镜子,柳树倒映在水中,不正是一个小姑娘在梳洗打扮吗?微风吹过湖面的时候,碧波荡漾,在金色的阳光照射下,波光粼粼,叫人心旷神怡。小河总是这样,让人产生遐想,兴奋不已。它又好象一条银带,点缀着我可爱的家乡。

我也喜欢家乡的山。那里到处都是果园和菜地,四季如春,到处都洋溢着果子的芳香。春天,绿油油的草地配着粉色的桃花,让人情不自禁地想滚两圈,闻一闻花儿的芬芳;夏天,大个的西瓜在地上躺着,好像一个个绿色的胖娃娃;秋天,落叶飘落,给人一种幽静的感觉;冬天,大雪覆盖了大地,好像给山披上了一床棉被……

我最爱家乡的傍晚。夕阳染红了西天,一片片晚霞倒映在清澈的小河里,像开了一朵朵鸡冠花。往河里扔一颗小石头,激起的浪圈追逐着夕阳的余晖。河两岸的柳条像一丝丝的绿绸,在春风的吹动下轻轻摇曳,好像怕惊动了静静的河水似的……四周都是田野,长着密密的庄稼。河两岸是炊烟袅袅的农舍,不时飘来饭菜的香味。

我爱我的家乡,爱它的山,爱它的水,爱它的气息……爱它给的一切,爱它拥有的一切!家乡的美,是无法比喻的,是无可替代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初中我的家乡中山作文1500字

全文共 1608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家乡中山位于珠三角的南部,是个美丽的侨乡。它古名“香山”,因盛产香料而得名。后来因为出了个伟人孙中山,而改名“中山”了。随着20年来不断的发展,中山不但成为经济强市,而且还是广东省首获“联合国人居奖”的城市,是2007中国最具幸福感的城市之一。

小的时候我最喜欢和妈妈一起去家在农村的七叔公那儿玩了,但是每次我都是忧喜交集、矛盾万分的。开心的是可以和小朋友们肆意玩耍:在农田里摘番茄、挖番薯、拔花生,去鱼塘捉鱼摸虾,在晒谷场上追打嬉闹,在果林中捉迷藏等等,其乐无穷;最怕的是上厕所了,因为农村的厕所,卫生真是好恐怖的。找厕所不用人指点,顺着那特殊的气味,在屋边不起眼的地方,那低矮黑暗而又简陋的小棚屋,通常就是所谓的厕所了。苍蝇蚊子乱飞,那种脏乱的环境和刺鼻的臭味,简直让人无法忍受,不到万不得已,我是绝对不肯进去的。为此,我被村里的小朋友们嘲笑了不知多少回了。但现在可不一样了,农村的生活水平也提高了很多,到处都是新盖的楼房,村里的泥路、石板路都换上了平整的水泥路,道路的两旁还种有绿化用的花草、果木。七叔公家也盖起了三层的新楼房,有了整洁的庭院,每层楼都有独立的厕所,里面干爽明亮,还有抽水马桶呢!我再也不用因为上厕所而烦恼了!每次叔公见到我们都笑得见牙不见眼的,说赶上了好时光,让我们多回去看看。

坦洲的大冲口水闸,我去的次数也不少了,最爱吃那里的海鲜。听大人们说,那个水闸是保护坦洲、三乡、神湾、珠海等地区的重要屏障,如果水闸崩溃的话,连坦洲政府的大礼堂都要被水浸到1.4米以上。哇!那不是整个坦洲都几乎被淹没?有一次天阴沉沉的,雨水连绵不断,我们陪着姑妈顺着简陋的泥路去大冲口吃海鲜。路面泥泞不堪,从坦洲镇中心出发花了近一个小时才到达大冲口。当时的水闸不大,已经十分破旧,闸外的水已经高过里面的水位有1米多了,车子从堤上经过时真让人胆颤心惊的。但现在你在去看看,一定会惊讶的。车子在宽敞的水泥路面上行驶,两旁的绿化树摇曳生姿,大概20多分钟就可以到达大冲口水闸了。你会看见一座大型的现代化新水闸屹立在大堤上,在夕阳的照耀下闪闪发光,妈妈说里面可全部都是电脑机械化控制的。随着中山经济实力的提高,短短的一年多时间,大冲口水闸已经重建完工了。听大人们说,水闸投资了一亿多元。虽然花费的人力财力多,但为了人民的安全,也值。现在,大家都在小心地维护着这道重要屏障。

中山不仅生活水平提高快,而且还有着许多的公园、景点。比如孙文纪念公园,这里设有孙中山先生的铜像,还有假山瀑布、喷水池、松林、竹苑等等。最特别的是,这里还有一个杜鹃园,顺着山势栽种了近3万棵各色的杜鹃。每年春暖花开时节,漫山的杜鹃盛放,色彩鲜艳、构成了花的海洋,让人流连忘返。知道么?如今中山的公园都是免费开放的,吸引了更多的人,让人分享快乐的生活。翠亨村的中山故居,是人们必去之处,我也去过好几次了。在那里我了解了三民主义的含义,体会了博爱的精神。最喜欢里面的那块农田和那座大铜水牛,每次去到我都舍不得走。民众的岭南水乡是最具岭南风情的了:咸水歌在纵横交错的水道上空飘荡,星罗棋布的蕉基、蔗基鱼塘更是随处可见,传统的水乡婚嫁让人大开眼界,龙眼、香蕉、花甲、鱼蟹更是令人大饱口福。还有小榄的菊花会、五桂山的逍遥谷、三乡的泉林山庄、坦洲的水乡度假怡乐园……,众多的景点真是难以一一诉说呀,只能让人慢慢去领会了。

我学古筝的时候,很喜欢“步步高”那欢快的曲风,也经常弹奏给家人欣赏。学了《乡土中山》的课文后,才知到原来作者吕文成就是中山人,于是更觉得这首名曲的亲切了。中山的名人很多,除了大家熟悉的孙中山先生外,中国空军之父杨仙逸先生也是中山人哦!

中山,20年前一个不起眼的小县城,如今改头换面,成为一个现代化的地级市,我为有一个如此美丽的家乡而自豪,希望她永远以“博爱、创新、包容、和谐”的精神,诠释着这个城市的幸福与光荣。

[初中我的家乡中山作文15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初中优秀作文之游家乡竹林

全文共 703 字

+ 加入清单

我爱家乡的山山水水,更爱家乡的竹林,那儿春意盎然,春光妩媚。是我家乡的一大亮点,也是我心中,最美的风景。

驻立在溪水欢淌的小石桥上,远眺竹林。远远望去,绿压压的一片,竹子相互交横,却又井然有序,它们充满着生机和活力,洋溢着青春的热情与喜悦,仿佛体内蕴藏着无尽的力量将要喷涌而出,直冲云霄。风轻轻拂过,地上零散的落叶随风起舞,在空中交织成一片,时而变换成一个大漩涡,时而像俏皮的竹精灵在施展魔法,风逝,叶落。

走进竹林,一阵清新的混着竹草香的气味扑面而来,不禁令人精神抖擞,沉醉于次。细看竹林,棵棵拔地而起,抬头仰望,只感觉颈部酸痛,也望不到竹子的顶端。翠绿,深绿,浅绿……各种各样的绿扑朔了我的眼,迷离了我们的心。节节高,一节一节,宛如泛着的绿光的光圈,套在竹节身上,一圈又一圈,那么亮眼,赏心悦目。来到这里,我仿佛走进了个绿色天堂,“人在画中游”即使我是个才华横溢的画家,怕也不能将这幅画卷跃在我现在纸上。

漫步在竹林中,一间雅典的竹屋映入我的眼帘。推门而进,眼前所看到的一切令我万分惊讶。竹门,竹窗,竹琢桌,竹椅……全是满屋的新绿。轻轻抚摸,光滑细致,真是巧夺天工!我的思绪也因此飘飞,清芳自赏的竹子以它们的一身傲骨闻名天下。它们自身所代表的坚持不懈,公正和虚心吸引了无数的文人墨客的赞颂。清代的郑板桥也留下了“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千古佳句,形象地描绘出了竹子的高尚品质。竹子也被誉为“花中四君子”,它是当只无愧的君子。

走出竹屋,回想一步一步走来的欣喜,心里被填满了深深的满足。回望走过的脚印,心里有着一股难以言表的激动。

玩游历程结束了,但无论何时,我都不忘不了这片美丽的竹林,我爱家乡的竹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特别的家乡风俗作文400字

全文共 435 字

+ 加入清单

春节时,常常有些地方的风俗各不相同,今天我要介绍我家乡的风俗习惯,“福到了”。

“福到了”出自谐音,在过年时,家家户户都会在家门口贴上一个“福字”,而有些家庭会将“福”字故意贴倒,如果有人一来,就会说“你家福倒了、福倒了”。“福到了”寓意着这一家的福气到了,是一种美好的寓意。

“福到了”这种寓意一般是在小乡村和小城市里十分广泛。家家户户会将买好的福字倒贴在门上,四周再贴上春联。“福到了”就完成了。“福到了”一般是老人们口口相传,一辈一辈地传了下来,“福到了”也有一个传说:明太祖朱元璋当年用“福”字做暗记准备杀人。好心的马皇后为清除这场灾难,就命令全城的人必须在门口贴上一个福字。有一户人家不认字,把福字贴倒了,皇帝见了,大怒命令要把那家人满门抄斩,马皇后一看不妙,就对朱元璋说:那家人知道您要来访故意将福字贴倒了,这不是“福到了吗”皇帝一听,也对呀,便下令放人。一场大难终于过去了。从此人们便将“福”字倒贴起来,一求吉利,二为纪念马皇后。

这就是我家乡的风俗“福到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2024年家乡的风俗六年级作文400字

全文共 425 字

+ 加入清单

每年的农历三月初三这一天,我的家乡都有用地地菜煮蛋吃的习俗。据说在这一天吃了地地菜煮鸡蛋,一年都不会头痛。

这天早晨,我和妈妈挎着篮子来到田里找地地菜。哇,还真多耶,这里一丛,那里一簇。我们撸起袖子干得热火朝天,虽然已累得满头大汗,但却满心欢喜,只想采得更多。用不了多久,我和妈妈的篮子已经装不下了。我们满载而归,回到家里,把菜洗得干干净净,然后找来一口大铁锅放进去,再放入适量的水,最后放入鸡蛋,记住,千万别放盐,原汁原味才更香。煮了四到五分钟后,要把鸡蛋拿出来,把蛋敲碎一点点,再放进锅里煮,这样才更入味。煮了差不多半个小时,开锅了,我们小朋友围在灶台边,看着妈妈从锅里把鸡蛋一个个捞出来,放到凉水里。闻到那香味,我们不禁直咽口水。还没等鸡蛋凉冷,就迫不及待伸手去盆里拿一个剥开,边剥边被烫得只叫喊,吃一口到嘴里,满嘴清香,地地菜的香味完全融入到鸡蛋里。真是令人回味无穷呀。

小伙伴们,你们家乡有这样的习俗吗?这天,你们能吃到这么美味的地地菜鸡蛋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家乡的端午节作文400字

全文共 414 字

+ 加入清单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我的家乡在安徽,家乡可热闹了!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到了,人们从四面八方赶回家过节。

端午节的前夕,家家户户都在门上插上艾叶,是为了避邪保平安,还有驱蚊的功效。包粽子是端午节的重头戏。人们早早准备好糯米、箬叶、腊肉等材料。只见他们先把箬叶叠成漏斗状;接着舀一勺浸泡好的糯米铺在上面,压一压;再放一片腊肉在糯米上;然后又把糯米铺在腊肉上并压一压;最后用绳子扎实,一个肉嘟嘟的粽子就诞生了!

煮好的粽子香气批扑鼻,吃起来黏乎乎的,味道美味极了。

下午,新安江畔,早已挤满了人,呐喊声此起彼落!走近一看,原来他们在赛龙舟!一条龙舟上有13人,其中一人,击鼓助威,12人划船。只见“砰”地一声,发令枪响了,8条龙舟就像离弦的箭一样,直奔终点,最后8号船不负众望,夺得冠军。顿时,岸上的人们人声鼎沸、热血沸腾。

我喜欢家乡的端午节,因为端午节不仅有粽子吃,而且还有精彩的赛龙舟可以观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我爱家乡的端午节

全文共 488 字

+ 加入清单

6月16日,又一个端午节来临了。每当想到端午节,我就会想起那位值得让人纪念的伟大爱国诗人——屈原。

屈原的一生是坎坷的,他把自己心中的爱国主义写成了一首又一首诗,直到后来国家灭亡,他也不屈服,身背年幼的皇帝,为国投江自杀。这感人事迹感动了我们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他们为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建立了这个节日——端午节。

在端午节里,人们要吃粽子、赛龙舟、插艾叶、戴香囊。记得我五六岁的时候,妈妈教过我一首儿歌:“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带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

我的家乡建湖,这里的人们也都这样。端午节前夕,就包好了粽子,插好了艾叶,戴好了香囊。洒黄酒,驱害虫,把房里打扫得干干净净,喜气洋洋地迎来端午节。

端午节时,我最爱戴香囊。那香囊的香气可香啦!让人闻着心旷神怡。我也爱吃粽子,特别是那甜丝丝的蜜枣粽子,又香又白、又嫩又甜的粽子让人吃了赞不绝口。

知识渊博的爸爸对我说,端午也叫端阳、重五划龙舟当时是为了打捞屈原的尸体;而往江里投粽子是为了让鱼蛟虾蟹吃饱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遗体。我听了,才明白为什么要赛龙舟、投粽子了。

我爱家乡的粽子,爱家乡的香囊,更爱家乡的端午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初中二十年后的家乡作文篇

全文共 404 字

+ 加入清单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二十年过去了,很久没见到家乡了。这二十年来,我成为了一名科学家。今天,我成功研究出一辆能在月球行驶的月球摩托,于是我的上司放了我7天假期,我便回到了自己遥远的家乡。

我双脚刚着地,就被眼前的一切惊呆了,二十年前那些矮小的平房,变成了一栋栋高楼大厦,那一座座光秃秃的山,长出了一片片茂盛的小树林,那一条条干枯的小溪,竟流出了清澈的泉水……眼前的一切实在令我无法相信。

虽然眼前的一切令我看不够,但我还是迫不及待的想回家,我凭着记忆往前走,绕了一大圈才回到家,还迷了几次路,家乡变化太大了。奶奶把我领到家中,家中的一切也令我不敢相信,那硬梆梆的木制椅子,现在变成了柔软的沙发;那窄小的床,变成了又宽又大的睡床;那简陋的卫生间,变得十分豪华……眼前的一切令我眼花缭乱。

我耳边环绕起一个旋律,我不禁唱起来:清晨,我站在,高高的山上,看那铁路修到我的家乡……

但愿再过二十年,家乡会变得更加美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家乡的民族风俗

全文共 618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的祖国有56个民族,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风俗,那么每个民族中也有各种风俗节日,比如苗族,我最喜欢苗族的花山节。

农历正月初二至初七,是云南屏边、蒙自、河口等地苗族人民一年一度的“踩花山”节。每到这个时候,来自各村各寨的苗族人民,潮水般地从四面八方几个苗村寨之间的开阔坡地上。“花杆”是踩花山节的重要标志,一般选择挺直高大的青松或柏树,扎以鲜花,彩旗。定花村的人(又称花杆头)是大家公认的“好心肠的人”。这人必须在节日的第一个早晨,趁太阳出山以前把花杆竖好。

“踩花山”这天,首先由“花杆头”向前参加“踩花山”的人敬酒,祝福,随后宣布“踩花山”节开始。这时,花山场内外锣鼓齐鸣,鞭炮声,铜炮枪声此起彼伏,鲜花、朋旗迎风招展,各种欢庆活动先后开始进行。青年男女有的对唱山歌,有的跳三步舞、蹬脚舞,有的跳狮子舞,还有的斗牛,整个花山场上一片欢腾。

滇东北和滇南一带苗族,每年农历六月六日过“踩花山节”。传说古时苗族战败流落异乡,想起祖先东逃西散的苦,伤心落泪。一年六月初六,祖先显灵,劝他们不要太难过,应该到高山顶上吹芦笙、唱歌跳舞给我们看。说完天上落下一朵花,挂在一棵树上。大家围着这棵树歌舞,吹芦笙,这年的庄稼长得特别好。从此后,每年六月六,苗家都要穿上节日盛装,到高山上栽一棵花树,举行跳芦笙舞、斗牛、跳狮子舞、爬花杆等活动。其中,引人注目的是爬花杆,谁爬得高,就把一个猪头和好酒奖给谁。

苗族花山节,是不是很热闹呢?有机会你也可以参加参加。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小学关于家乡的风俗

全文共 574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国家有许多佳节,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每一个节日都有不一样的风俗。今天我就拿春节包粽子来说吧。

年二十八一大早,妈妈就背着一个篮子到山上去了。到山上去干嘛呢?原来是去采摘新鲜柊叶去了。又大又厚的柊叶最好最合用了。回到家里,妈妈把摘回来的柊叶放进盆里,让柊叶在水龙头下认真的清洗干净。接着,我就把柊叶上的柄用剪刀剪掉,然后把一片片叶子摆放整齐。可你们别以为这就完成了,还有一大堆的工作没有完成呢!拿一把大刀把刚买回来的五花肉切成一大块一大块加入适量的五香粉、糖、盐腌制一下;再把绿豆、糯米淘洗干净晾干水,加入合适的油和盐入味。这样所有的准备工序做好了,可以包粽子啦!

只见妈妈先拿一个敞口碗,放上几张柊叶,再用勺子往柊叶里加上一层米、一层豆、两块肉,再一层豆、一层米,接着按顺时针的方向把叶子一层一层的叠好,最后把碗倒放过来,一个中间高凸下底方正的粽子成型了。为了防止露馅,妈妈还用一条长长的竹绳子把粽子结实“捆绑”起来。经过两个小时的奋斗,二三十个粽子终于被我们包好了。爸爸把包好的粽子放进锅里,开始煲粽子啦!

我心情激动的等啊等!十几小时后,粽子熟了。可以出锅了!刚蒸好的粽子带着谈谈的清香,剥开外面的柊叶,吃上一口,糯米、豆子和肉的香味一下子从嘴了冲进了鼻子,那味道别提有多好了。

大年初二开始,人们就提着那香喷喷的粽子走访亲朋好友,热闹极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