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杜鹃与春鹃的区别(精品19篇)

浏览

2918

作文

141

消息与通讯的区别

全文共 1063 字

+ 加入清单

1、在内容上,消息简略单纯,通讯详细丰富。

从内容方面看,消息大多是一事一报,而且只报道新闻事件的大致情况,如果有细节也是非常少的。而通讯报道则可以是一人一事,也可以涉及众多的人物和事件。同时,通讯十分重视细节的刻画,在一篇通讯中往往有大量的细节。

2、形式上,消息程式性强,通讯创造性强

形式,一般是指文章的结构、语言、表达方式。

从结构上看,消息是一种程式化的文体,都有常用的模式。消息写作,很大程度上是按着固定的模式进行操作,创造性只体现在一些局部的地方。通讯则不然,它的写作跟一般的记叙文相似,没有固定的格式,每一篇都有自己独特的结构形式。

另外,消息的表达方式和语言也都有一定的程式性,在表达方面,消息主要用叙述,别的表达方式很少。在语言上,消息运用词语的直接含义,显得简洁朴素,循规蹈矩。而通讯表达方式丰富多样,语言常有新颖独特的创造性运用,显得溢光流彩摇曳多姿。

3、在写作技巧上,消息手法简单,通讯手法多样。

这里所说的写作技巧,含义较广,包括虚实相衬、对比烘托、铺垫弄引、设置悬念、欲擒故纵、欲露先藏、欲扬先抑等多种表现手法,也包括比喻、对偶、排比、夸张等多种修辞手法。这些手法,消息也是要运用的。但是,由于消息简洁朴实的文体本性所限制,消息对这些手法只在合适时偶尔一用。通讯则不然,为了加强作品的感染力和生动性,它常常使用以上多种写作技巧。比如通讯《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就有如下一段描写:

……孔繁森离开拉萨两天后,进入阿里地区措勤县境。藏北大草原那雄浑、壮美的景色展现在他面前:远方,绵延起伏的雪山在蓝天的映衬下格外壮丽,广袤无垠的草原一直伸展到遥远的天际。近旁,一座座用石块垒成的玛尼堆披挂着祈祷吉祥的五彩经幡,一堆堆高寒地带特有的红柳丛在阳光下像火一样耀眼。天空,时而白云朵朵,时而乌云密布;原野,时而大雪纷飞,时而风沙弥漫……

这段文字中有虚实、有以比、有比喻、有对偶、有夸张……作者就是运用这些手法,使新闻也具有了艺术的品性。

4、在风格上,消息朴实,通讯富有文采。

手法的不同自然会造成风格的不同。消息一般没有文学性,朴素实用。通讯则有比较强的文字性,生动活泼而富有文采。在一期报纸上,两种文体相互映衬和补充,使新闻媒体更加完美。

5、时效上,通讯不如消息迅速及时

虽然有消息、通讯同时发表的情况,但一般来说,通讯的时效性是赶不上消息的,因为消息内容简略,篇幅短小,采访快,写稿快。有时事发几分钟,甚至不到一分钟,媒体就开始进行消息报道。而通讯有大量的细节,篇幅一般比较长,采访需要比较详细,写稿时间也要长一些。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涨姿势”:关于免签和落地签区别

全文共 462 字

+ 加入清单

免签的意思就是免签证,即从一个国家到另外一个国家不需要签证,可停留7天至6个月不等。通常是双边的。

落地签证和免签类似,但又有所区别,指的是从一个国家到另外一个国家不需要签证,但需要在到达机场申请进入许可,通常是单边的。

笔者了解到,有些免签地指定必须从国际机场入境,如韩国济州岛地区需乘国际航班前往,停留期限为30天;马尔代夫从马累国际机场申请,需要有入境登记卡、返程或前往第三国机票、酒店订单或旅费证明,有效期30天;印度尼西亚从指定机场或口岸办理,出示往返机票或前往第三国机票,停留期30天,可延期一次,交费25美元。而比如圣马力诺,虽然对中国旅游免签,但它被意大利国土包围,要去那里需先入境意大利,实际上仍需办理申根签证。

有些国家和地区虽然允许中国游客“落地签”,但并不代表持因私护照的公民买了机票就能出境。根据我国的出入境法律法规,要去有些落地签国家旅游,必须要跟团,随有资质的旅行社组织的旅行团。此外,大多国家的入境移民局都有权检查外国游客携带的现金数额,没有带够该国认可范围内旅游备用资金的游客,该国有权将其遣返。

展开阅读全文

篇2:词和曲的区别

全文共 600 字

+ 加入清单

所谓宋词元曲,都是我国古代的文学体裁,那么词和曲有什么不一样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词和曲的区别,欢迎浏览。

词是诗歌的一种,与现代的的歌曲一脉相承,其实作词就是现在的写歌词,只是古代通音律的较少,很少有传世名曲,所以填词的词牌也就有限。

元曲是戏曲的一种,与现代线剧一脉相承,所谓作曲就是写剧本。曲包括散曲和戏曲。我们谈曲和词的区别,主要是谈散曲。

词和曲都是长短句,都是按歌唱的需要做出的,它们性质相同的,都属于音乐文学,所以它们之间是比较不容易区别的。

词中通行的词调大都只分为平、仄,而曲中的南曲分为平、上、去、入四声;北曲的四声则分为阴平、阳平、上、去,没有入声,入声字己经分别派入平、上、去三声。

曲韵和词韵也是不同的,词韵比曲韵的规定来的严格,曲中的北曲以元人周德清的『中原音韵』为依据,分为十九个韵部,凡入声字都派入平、上、去三声之中,这是和词韵最大不同的地方。曲不忌重韵,而词忌重韵,但是在写曲是最好还是不要重韵。

词和曲在语言方面各有不同的特色,譬如;曲的语言比较通俗、浅显自然,接近我们平常的生活用语。虽然都是反应社会生活,但是词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层面比较窄,而曲却比较宽广。

写曲要根据曲牌的规定来写,这个跟写词很像,写词时也要根据词牌的规定来写;但是写词和写曲有一个很不同的地方,就是曲可以有衬字,(衬字:曲牌对每句的字数都有规定,但如果作者认为有需要的地方,可以在规定的字数之外,增加字数。)

展开阅读全文

篇3:29日、30日,“杜鹃”将带来大暴雨

全文共 430 字

+ 加入清单

今年第21号台风“杜鹃”27日早晨由强台风级加强为超强台风级,28日15时其中心位于台湾省宜兰县东偏南方向130公里的西北太平洋洋面上(北纬24.1度、东经122.8度),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16级(52米/秒),中心最低气压为935百帕,7级风圈半径为330公里,10级风圈半径为150公里,12级风圈半径为90公里。

预计,“杜鹃”将以每小时20公里的速度向西偏北方向移动(图1),强度缓慢减弱,将于28日晚上在台湾宜兰到花莲一带沿海登陆(强台风级,48~50米/秒,15级),然后穿过台湾岛,并于29日早晨到中午在福建连江到龙海一带沿海登陆(台风级,33~35米/秒,12级)。登陆后,“杜鹃”将快速减弱,将于29日夜间移入江西境内,并减弱为热带低压。

受“杜鹃”影响,9月29日全省阴天有阵雨或雷雨,其中淮河以南部分地区中到大雨,局部暴雨。9月30日全省阴天有小到中等阵雨或雷雨,其中淮河以南部分地区大雨到暴雨,江淮东部和南部、大别山区和皖南山区局部大暴雨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博士后和民工的区别

全文共 436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知识并不一定都是生产力。下面是yuwenmi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哲理故事,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

博士后民工区别:同一件事,博士后花了90万,农民工190块搞定

联合利华引进了一条香皂包装生产线,结果发现这条生产线有个缺陷:常常会有盒子里没装入香皂。总不能把空盒子卖给顾客啊,他们只得请了一个学自动化的博士后设计一个方案来分拣空的香皂盒。

博士后拉起了一个十几人的科研攻关小组,综合采用了机械、微电子、自动化、X射线探测等技术,花了90万,成功解决了问题。每当生产线上有空香皂盒通过,两旁的探测器会检测到,并且驱动一只机械手把空皂盒推走。

中国南方有个乡镇企业也买了同样的生产线,老板发现这个问题后大为发火,找了个小工来说“你他妈给老子把这个搞定,不然你给老子爬走。”小工很快想出了办法他花了190块钱在生产线旁边放了一台大功率电风扇猛吹,于是空皂盒都被吹走了。

【哲理故事感悟】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1、知识并不一定都是生产力;

2、学历不够的人很有创造力;

3、能吹是多么的重要。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比喻句和非比喻句的区别

全文共 1656 字

+ 加入清单

在阅读中,我们常常碰到一些句子,句中虽然也有“像”、“好像”等词语,但不是比喻句,这些非比喻句成了迷惑我们判断真正“比喻句”的敌人。

要牢记不能将比喻词语作为判断比喻句的主要依据,主要应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比喻关系。如:“他画的荷花就像刚从湖里摘来的一样。”“画的荷花”和“从湖里摘来的荷花”之间只是简单的像,不是比喻。又如:“猫头鹰的耳朵很特别,好像一对立起来的猫耳朵。”“猫头鹰的耳朵”和“猫耳朵”之间是事实上的相像,不是比喻。而“树叶在空中飞舞,像蝴蝶一样。”用“树叶”(本体)和“蝴蝶”(喻体)两种本质不同的事物,在“空中飞舞”的样子很相似来作比,它们之间用“像”(比喻词)来连接,此句是比喻句。

通过比较,我们应该更清楚地明确比喻句具备以下两个特点:(1)句中有本体、喻体、比喻词三个部分。(2)句中本体、喻体必须是两种不同种类的事物,而且有相似之处,存在着比喻关系。

典型例题

1.仿照例句,标出下列比喻句中的本体、喻体和比喻词。

例:弯弯的月亮 好像 一条小船。

(本体) (比喻词) (喻体)

(1)美丽的彩虹 像 一座弯弯的长桥。

( ) ( ) ( )

(2)黄澄澄的柿子 像 一盏盏小灯笼挂满了枝头。

( ) ( ) ( )

解析 比喻的特点是用两个不同种类的而有相似之处的事物作比。(1)句中有本体、比喻词,应补充上喻体:“绿色的海洋”。把小兴安岭连绵起伏的山上一望无际的树木连成片的样子比作“绿色的海洋”。(2)句中有比喻词、喻体,应补充上本体:“翠鸟头上的羽毛”,把翠鸟头上羽毛的样子、颜色比作橄榄色的头巾。

强化训练

1.判断下面的句子哪些是比喻句,在比喻句后面的括号里打“√”。

(1)一片片晚霞,倒映在小河里,好像开了一大朵一大朵的鸡冠花。 ( )

(2)王宁长得很像他的爸爸。 ( )

(3)太阳像个忠实的向导,在空中给你指点方向。 ( )

(4)正桥连接着二十二孔引桥,仿佛一条钢铁巨龙卧在大江上面。 ( )

(5)小草在大雨中剧烈地摇晃着,好像要折断腰似的。 ( )

2.标出下列比喻句中的本体、喻体和比喻词。

(1)一棵棵榕树,就像一顶顶撑开的绿绒大伞。 ( ) ( ) ( )

(2)花叶上的水滴,在阳光映照下,好像晶莹的珍珠在闪闪发光。 ( ) ( ) ( )

(3)火红的枫叶如同天边飘落下来的红霞。 ( ) ( ) ( )

(4)叶子密密麻麻的,仿佛一顶巨大的绿色帐篷。 ( ) ( ) ( )

(5)白浪翻滚,好像一道高大的城墙。 ( ) ( ) ( )

3.用下面的词语写出四个比喻句。

(1)……好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仿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像……似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 √ (3) √ 4)√

2. 本体 比喻词 喻体

(1)一棵棵榕树 像 一顶顶撑开的绿绒大伞

(2)花叶上的水滴 好像 晶莹的闪光的珍珠

(3)火红的枫叶 如同 天边飘落下来的红霞

(4)密密麻麻的叶子 仿佛 一顶巨大的绿色帐篷

(5)白浪翻滚 好像 一道高大的城墙

3.(1)小鸭子的两只脚好像小扇子一样,走起路来一摇一摆的。

(2)天空中飘满了降落伞,像一朵朵五彩的鲜花。

(3)小兴安岭物产丰富,仿佛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4)浪涛像顽皮的小孩似的跳跃不定。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漫山红遍杜鹃开作文800字

全文共 828 字

+ 加入清单

又是一年春花烂漫时,映入我眼里的,是大片大片的殷红的杜鹃花……

这个周末天气晴好,爸爸开车带我们一家人来到了金寨县的大里游玩。驱车几十公里后,我们开始了爬山,当我费尽力气,气喘吁吁地爬到山顶时,我被眼前的大片大片殷红的杜鹃花震撼了。

向远处望去,满山的鲜红,遥遥望去,就像是浩浩荡荡的一场火,燃尽了山岭,燃到了天际,是那般壮阔。爷爷看我惊呆的样子,笑着说:“这叫杜鹃花,俗称映山红,在咱们大别山分布很广泛。因为这花的颜色殷红,所以又象征了咱皖西地区红色的革命精神!” 听了爷爷的话,我不由得肃然起敬。

下山后来到亲戚家,听他们说:“这里啊,以前很贫穷,我们老百姓仅靠一亩三分地维持基本的生存。改革开放后,中央新的农村政策给这里的人们带来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这几年党的扶贫政策,使老百姓真真正正获得了实惠。以前战争年代,皖西百姓靠着这股红色精神闹革命,如今咱皖西百姓依然凭靠这股子红色精神搞建设。” 说着说着,他们拿出了一个红色的小册子,上面写着“扶贫手册”。他们说村里每户都有这样一本扶贫手册,村民们拿着手册去医院看病,家里的孩子拿着手册去上学,都会免去大部分的费用。远远望去,这红色的手册犹如一团殷红的杜鹃花,隐隐散发着党的光芒。

他们继续历数着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农村的巨大变化和发展:村村通工程,让他们的道路交通便利了;新农村建设工程,使得农村旧貌换新颜;农村合作社政策,使得农民享受到国家无息贷款,不再为资金发愁;农业补贴政策、农村宅基地政策、农民养老政策……那一项项改革惠民措施,犹如一缕缕春风拂遍皖西大地。

离别时,再次回头,一眼就望见那漫山遍野盛开的殷红的杜鹃花。看,那遒劲的枝干上,花儿争先恐后地开放着:有的微微绽开,朝气蓬勃;有的已完全开放,热烈而又张扬;有的虽含苞待放,但蓄积着力量,随时准备开放。朵朵杜鹃都用自己有限的生命去凝出一点红色,再与成千上万的红色汇聚成一片海洋——火的海洋。

我想眼下,这改革开放的硕果不正如这漫山的杜鹃花一般灿烂辉煌吗?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初中生须知的写作方法和修辞方法的区别

全文共 915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写作手法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技巧,掌握了能更好的有利于我们写作能力的提高。除此之外,我们更要知道与其相近的“修辞方法”的区别,小面跟小编一起看卡他们的区别吧~

写作手法和修辞方法在一般的语文教学中是相同的,他包括:象征、借物抒情、借物喻人、以动衬静、先抑后扬、烘托等各种方法。

比喻、拟人等属于修辞手法。初中要求掌握的修辞手法有以下八种:拟人、比喻、排比、反问、设问、反复、对偶、对比。

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统称为表达方式。

在中考中,这三者要求明确的区分开来。题目在表述时,会明显地提出。

详细分解:

写作手法:属于艺术表现手法(即:艺术手法和表现手法,也含表达手法(技巧)),常见的有:悬念,照应,联想,想象,抑扬结合、点面结合、动静结合、叙议结合、情景交融、衬托对比、伏笔照应、托物言志、白描细描、铺垫悬念、正侧面结合、比喻象征、借古讽今、卒章显志、承上启下、开门见山,烘托、渲染、动静相衬、虚实相生、实写与虚写、托物寓意、咏物抒情、借景抒情等。 表达方式就是常见的记叙(叙述)、描写、抒情、议论和说明。(其实也属于艺术表现手法)。

修辞手法:语文中主要修辞手法有以下:对偶、比喻、拟人、借代、夸张、排比、反复、比拟、象征比拟、寄寓(寄托),互文、设问、引用、呼告、反问、顶真等。其中比喻可以分为:明喻、暗喻、借喻、博喻(又名复喻)、倒喻(又名逆喻)、反喻、互喻(又名回喻)、较喻(又名强喻)、譬喻、饰喻、引喻、隐喻。 白描,比拟(又名比体),避复,变用,层递,衬垫(又名衬跌) ,衬托(又名反衬、陪衬),倒文,倒装,迭音,叠字复叠,顶真(又名联珠、顶针),对比,对仗(又名对偶、排偶),翻新,反复,反问,反语,仿词,仿化,飞白,分承(又名并提、合叙、合说);复迭错综,复合偏义,共用,合说,呼告,互体,互文,换算,回环,回文,降用,借代,设问,歧谬,排比,拈连,摹绘(又分为:摹形,摹声,摹色),列锦,连及,夸张,警策,示现,双关,重言,重叠,指代,用典,引用,移用,须真(又名联珠),谐音,歇后,象征,镶嵌,析字,委婉(又分为:迂回语、谦敬语、避讳语),婉曲,通感(又名移觉),移就,跳脱,转文,复踏,拈连(又称:顺捏)。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普通朋友与真正朋友的区别作文

全文共 341 字

+ 加入清单

一个普通朋友从未看过你哭泣。一个真正的朋友有双肩让你的泪水湿尽。

一个普通的朋友不知道你父母的姓氏。一个真正的朋友有他们的电话在通讯簿上。

一个普通的朋友会带瓶葡萄酒参加你的派对。一个真正的朋友会早点来帮你准备,为了帮你打扫而晚点走。

一个普通的朋友讨厌你在他睡了后打来。一个真正的朋友会问为什么现在才打来。

一个普通的朋友找你谈论你的困扰。一个真正的朋友找你解决你的困扰。

一个普通的朋友对你的罗曼史感到好奇。一个真正的朋友可以威胁你说出来。

一个普通的朋友在拜访时,像一个客人一样。一个真正的朋友会打开冰箱自己拿东西。

一个普通的朋友在吵架后就认为友谊已经结束。一个真正的朋友明白当你们还没打过架就不叫真正的友谊。

一个普通的朋友期望你永远在他身边陪他。一个真正的朋友期望他能永远陪在你身旁!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教你区别大数的“改写”与“省略”

全文共 792 字

+ 加入清单

怎样区别大数的“改写”与“省略

文章摘要:把大数776400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与省略“万后面的尾数”,结果一样吗?改写和省略是非常容易混淆的一对概念,那么“改写”与“省略”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吗?在做这类题的时候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编者按】在学完万以上的大数之后,会出现两个不同概念,譬如把大数776400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与省略“万后面的尾数”,结果一样吗?

改写和省略是非常容易混淆的一对概念,刚讲完大数之后,小学生课后错误较高。其实“改写”与“省略”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把776400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和把这个数“省略万后面尾数”得到的结果是不一样的。

“改写”一般只改变被写数的计数单位,而不改变它的大小。所以“改写”成用万作单位后776400=77.64万(要用“=”连接)。而“省略”既要改变数的计数单位,又要根据要求取这个数的近似值。所以,“省略”万后面的尾数后776400≈78万(要用“≈”连接)。

显然,“改写”和“省略”所得到的结果是不一样的。

附注:1.无论是“改写”还是“省略”,都要在得数的后面加上计数单位。

2.根据要求改写后得到的是一个与原数相等的数(只是计数单位不同),而根据要求省略尾数后得到的数是原数的近似值。

3.此外,题型也有区别,改写题型有“将下列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而省略的题型有“省略最高位(或万位、亿位)后面的尾数求出近似数”,应根据不同要求,写出正确结果。

4.要保证将非整万的数用“四舍五入”的方法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近似数和将整“亿”改写成用“亿”作单位和非整亿的数用“四舍五入”的方法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改写成以“亿”作单位的的近似数正确率高,必须做到“一找”、“二看”、“三用”。“一找”,找到“万”位或“亿位”。“二看”,看省略部份的最高位上是几。“三用”,采用 “四舍五入”的方法取近似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杜鹃啼归

全文共 359 字

+ 加入清单

惊梦觉,弄晴时。声声只道不如归。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

临行时慈母密缝,执手泪眼朦胧,针针都是爱;

犯错时严父怒斥,点滴皆真爱,声声都蕴情。

世上还有比亲情能更让人感动的了吗?

哭泣时,有人轻轻擦拭泪水;受伤时,有人暖暖的抚慰;彷徨时,有人在身侧牵引;失意时,总有一个怀抱在等待。有时会觉得自己很自私,只是在我需要时我才会感知它的存在。其实,它一直就在我身边。

读过一句话,现在还记忆犹新,“我要回家,因为我的父母思念我。”初听,感觉这是一种推脱的理由。离家后,深夜难眠,思亲之情愈浓,再细品此话,方初醒如梦,顿悟亲情之厚重。

可以把人带走的不是道路,而可以让人留下的也不是房屋,变的是方向,不变的是真情。

霎时,泪眼滂沱。

离家泪?思亲泪?抑或是亲情泪?我想都有吧。

但值得欣喜的是,我终于找到了天堂里的意外。

[凝思记忆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近体诗和古体诗的主要区别

全文共 2085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古体诗近体诗在句法、用韵、平仄上都有区别,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吧!

1.诗按音律分,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古体诗和近体诗是唐代形成的概念,是从诗的音律角度来划分的。

(1)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歌”“歌行”“引”“曲”“吟”等古诗体裁的诗歌也属古体诗。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古体诗的发展轨迹:《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建安诗歌→陶诗等文人五言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

①楚辞体:是战国时期楚国屈原所创的一种诗歌形式,其特点是运用楚地方言、声韵,具有浓厚的楚地色彩。东汉刘向编辑的《楚辞》,全书十七篇,以屈原作品为主,而屈原作品又以《离骚》为代表作,后人因此又称“楚辞体”为“骚体”。

②乐府:乐府是自秦代以来朝廷设立的管理音乐机构,汉武帝时期大规模扩建,从民间搜集了大量的诗歌,后人统称为汉乐府。后来乐府成为了一种诗歌体裁。(1976年在秦始皇陵区出土了一件钮钟,上书错金铭文:“乐府”,2000年在西安秦遗址出土“乐府承印”封泥一枚,进一步肯定了这一史实,而非始于汉武帝时期。)

(2)近体诗:与古体诗相对的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是唐代形成的一种格律体诗,分为两种,其字数、句数、平仄、用韵等都有严格规定。

①一种称“绝句”,每首四句,五言的简称五绝,七言的简称七绝。

②一种称“律诗”,每首八句,五言的简称五律,七言的简称七律,超过八句的称为排律(或长律)。

律诗格律极严,篇有定句(除排律外),句有定字,韵有定位(押韵位置固定),字有定声(诗中各字的平仄声调固定),联有定对(律诗中间两联必须对仗)。例如,起源于南北朝、成熟于唐初的律诗,每首四联八句,每句字数必须相同,可四韵或五韵,中间两联必须对仗,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如果在律诗定格基础上加以铺排延续到十句以上,则称排律,除首末两联外,上下句都需对仗,也有隔句相对的,称为“扇对”。再如,绝句仅为四句两联,又称绝诗、截句、断句,平仄、押韵、对偶都有一定要求。从上到下,分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3)词:又称为诗余、长短句、曲子、曲子词、乐府等。其特点: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字数不同可分为长调(91字以上)、中调(59~90字)、小令(58字以内)。词有单调和双调之分,双调就是分两大段,两段的平仄、字数是相等或大致相等的,单调只有一段。词的一段叫一阕或一片,第一段叫前阕、上阕、上片,第二段叫后阕、下阕、下片。

(4)曲:又称为词余、乐府。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散曲兴起于金,兴盛于元,体式与词相近。特点:可以在字数定格外加衬字,较多使用口语。散曲包括有小令、套数(套曲)两种。套数是连贯成套的曲子,至少是两曲,多则几十曲。每一套数都以第一首曲的曲牌作为全套的曲牌名,全套必须同一宫调。它无宾白科介,只供清唱。

2.按内容来分类: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悼亡诗、讽喻诗。

(1)怀古诗。

一般是怀念古代的人物和事迹。咏史怀古诗往往将史实与现实扭结到一起,或感慨个人遭遇,或抨击社会现实。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感慨个人遭遇,理想和现实的矛盾,年过半百,功业无成。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表达对朝廷苟且偷生的不满,抨击社会现实。也有的咏史怀古诗只是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思考与评价,或仅是客观的叙述,诗人自身的遭遇不在其中,诗人的感慨只是画外之音而已。如,刘禹锡的《乌衣巷》,今昔对比,表达了诗人的历史沧桑之感。

(2)咏物诗。

咏物诗的特点: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着意描摹。思想上往往是托物言志。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常用比喻、象征、拟人、对比等表现手法。

(3)山水田园诗。

曹操开山水诗先河,东晋陶渊明开田园诗先河,发展到唐代,有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人物是王维、孟浩然。山水田园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

(4)战争诗。

从先秦就有了以边塞、战争为题材的诗,发展到唐代,由于战争仍频,统治者重武轻文,士人邀功边庭以博取功名比由科举进身容易得多,加之盛唐那种积极用世、昂扬奋进的时代气氛,于是奇情壮丽的边塞诗便大大发展起来了,形成一个新的诗歌流派,其代表人物是高适、岑参、王昌龄。

(5)行旅诗和闺怨诗。

古人或久宦在外,或长期流离漂泊,或久戍边关,总会引起浓浓的思乡怀人之情,所以这类诗文就特别多,它们或写羁旅之思,或写思念亲友,或写征人思乡,或写闺中怀人。写作上或触景伤情,或感时生情,或托物传情,或因梦寄情,或妙喻传情。

(6)送别诗。

古代由于交通不便,通讯极不发达,亲人朋友之间往往一别数载难以相见,故古人特别看重离别。离别之际,人们往往设酒饯别,折柳相送,有时还要吟诗话别,因此离情别绪就成为古代文人一个永恒的主题。因各人的情况不同,故送别诗所写的具体内容及思想倾向往往有别。有的直接抒写离别之情,有的借以一吐胸中积愤或表明心志,有的重在写离愁别恨,有的重在劝勉、鼓励、安慰,有的兼而有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百里杜鹃游览记作文

全文共 385 字

+ 加入清单

我向往那气势雄伟的大海,赞美那神秘的黄山奇石,但我更爱家乡的百里杜鹃

百里杜鹃可真大,一望无际。有几百里,山上的花,美丽极了。。者而一丛,那儿一束,有红的。淡黄的。紫色的。粉红的。白色的······真美!这些花的品种,那就更多了,有映山红。大白花杜鹃。锈叶杜鹃。树形杜鹃。美容杜鹃。团花杜鹃。百合杜鹃。多花杜鹃······这其中呀,最为奇特的就要算它了—树形杜鹃,它呀,一棵树上能开出7种不同颜色的花,真神奇!用我妈妈的话来说,他们就是妖精树可我觉得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让它在群花中变得如此出色的!放眼望去,满山遍野的杜鹃花就像一幅五彩缤纷的画卷。真是出奇的美啊!每年三。四月份,是杜鹃花盛开的季节各种不同颜色的杜鹃花争奇斗艳,竞相开放,好想在欢迎慕名前来观赏的游客。置身于这花的世界,仿佛走进了人间仙境,让人流连忘返。

说了半天这世外桃源——百里杜鹃在哪儿啊?它就在黔西!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expensive与dear的区别

全文共 467 字

+ 加入清单

1. 两者都可表示“昂贵的”:expensive通常指物美价高, 非购买者财力所能及;dear主要指普通日用品因暂时的供应不足而造成的价格上涨。如:

That’s a beautiful dress, but it’s too expensive for me. 那是件漂亮的连衣裙,但对我来说太贵了。

We really don’t need such a big, expensive car. 我们的确不需要那么大,那么贵的汽车。

In the middle of the summer fresh oranges are dear, but in the winter months they are cheap. 仲夏时节,新鲜桔子很贵,但到了冬天就很便宜了。

2. 两者通常都不与 price 连用。如:

这外套太贵。

误:The price of the coat is too expensive.

正:The coat is too expensive.

正:The price of the coat is too high.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疑问句和反问句的区别

全文共 656 字

+ 加入清单

疑问句只是提出一个问题,需要别人给予回答;而反问句中的疑问不需要别人回答,答案就在反问句中,使用反问句的目的只是为了加强表达效果。

两种句式都有疑问的意味,但是疑问句是有疑而问,需要别人做出回答;而反问句的答案就在句子当中,不需要别热人回答.使用反问句可使表达效果更强烈.

反问句是一种修辞方法,而疑问句是一种句式。反问句是用反诘的语气表达一个肯定的意思,答案已经蕴涵在问句中了,不需要对方来回答;例如:你怎么能这样呢?(意思是你不能这样),人们可以从反问句中领会到表达者的真意。反问也叫激问、反诘、诘问。

而疑问句就是在向对方发问,不知道答案,需要对方来回答。例如:你今天几点起床的?-七点。

反问的作用:反问可以加强语气,发人深思,激发读者感情,加深读者印象,增强文中的气势和说服力。

(1)钢琴笨重如棺材,小提琴要数十百元一具。制造虽精,世间有几人能够享有呢?(丰子恺《山中避雨》)

肯定句式经过反问表达的是否定的意思。

(2)我心里在想着,宁静的竹海里难道没有人家?(黄蒙田《竹林深处人家》)

否定句式经过反问表达的是肯定的意思。

(3)声音是不太好听,有点沙哑,有点毛毛刺刺的。可是公开教学课难道是上台表演吗?嗓子不好的人,就只能躲在树林子里读他喜欢的课文吗?京京心理难受极了。(黄蓓佳《心声》)

用集中反问或连续反问,表达激动的感情,以增强文章感染力。

(4)历史上没有一个反人民的势力不被人民毁灭的!希特勒、墨索里尼不都在人民之前倒下去了吗?(闻一多《最后一次讲演》)

疑问句可以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有时可以起过渡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重视命题形式的小类:区别大同中的小异

全文共 604 字

+ 加入清单

命题作文,一直有“全命题”和“半命题”之分。半命题形式近几年没有出现在高考卷上,根据求异心理,很可能今后会出现。半命题中由考生自填的内容,分为“自由选填”和“限项选填”两种。除了注意不要把限项选填误认为自由选填而导致偏题外,无论是哪一种选填形式,都应该综合考虑文体要求、自身特长和个性写作资源等方面选填有利于自己最佳发挥的内容。

全命题形式也不是单一化的,而是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不同分类。不同的小类在写作中的操作注意点也不尽相同。

按字数,可分为独字题(此前的高考卷尚未出现,故近期出现的可能将更大,请予重视)、双字题(“包容”“自嘲”)、多字题(“北京的符号”“今年花胜去年红”);

按语言单位,可分为独词题(包括单音词和双音词)、语句题(包括短语和句子)。一般规律是:字数越少,外延越大,包容性越强;字数越多,内涵越丰,限制性越强。例如:“安”比“安全”包容性强,“安全”比“安”限制性强;“符号”与“北京的符号”,关系也是如此。明确这种区分,有利于准确把握写作的范围,既不作茧自缚,放弃选择自由;也不超限越度,导致偏离题域。

按词或语句的感情色彩,理论上说应该分为褒扬类(如“今年花胜去年红”)、贬抑类和中性类(此类最多,如“包容”、“自嘲”、“留给明天”、“人与路”),但从已出现的题目看,还未出现过贬抑类的,恐怕主要是因为此类文题的思路容易失之狭隘。此外,如直白类和寄寓类等分类,与话题作文基本相同,不赘。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比喻句和拟人句有什么区别

全文共 2109 字

+ 加入清单

句子是语言运用的基本单位,它由词、词组或短语构成,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一般包括常见句型、句型转换、修辞手法的运用、句子仿写、句子理解、句子赏析、句子朗读等有关内容。熟练掌握并运用句子,可以增强我们的语言表达效果,使语言精练、内涵丰富。

一般来说,需要掌握的句子内容有很多,首先我们来解析修辞手法中比喻句和拟人句的区别以及应用。

一、什么是比喻句

(一)比喻,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

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打比方的事物)。

例:妹妹的脸红得像个苹果。

本体(妹妹的脸)、喻词(像)和喻体(苹果)。

比喻句中常用的比喻词有:像、是、好像、好似、如、有如、如同、彷佛、成了、变为……

(二)例句

1、细细的春雨就像春姑娘纺出的线一样。

2、弯弯的月亮像一条小船挂在夜空中。

3、圆圆的池塘就好像一面大镜子。

4、太阳像一个大火球似的高高地挂在天空。

5、大象的耳朵就好像两把大大的蒲扇。

二、什么是拟人句

(一)拟人,就是根据想象把事物当作人来写,赋予事物以人一样的思想和行为的一种修辞方法。

拟人是把物当作人来写——物的人格化。拟人句有三个特点:所写事物必须具有人的特点;不能出现比喻词;不能出现表示人物的词语。拟人句的识别,主要看句中是否是把物当作人来写,给它赋予了人的行为、表情、动作、思维等特征,看看有没有人的喜怒哀乐?只要所描写的事物具有了人的这些特征,那么这个句子就是拟人句。

例“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中“菊花”怎么能“频频点头”呢?这里显然把菊花当作人来写,具有人的特点,其次,这句话中既没有出现比喻词,又没有出现表示人物的词语,这完全具有拟人句三个特点的,因此这句就是拟人句。

(二)例句

1、风儿清唱著歌,唤醒了沉睡中的大地。

2、顽皮的雨滴最爱在雨伞上尽情的跳舞。

3、船头飞溅起的浪花,吟唱著欢乐的歌儿。

4、秋天到了,树上金红的果子露出了笑脸,她在向着我们点头微笑。

5、海棠果摇动着它那圆圆的小脸,冲着你点头微笑。

三、如何辨别比喻句和拟人句

“比喻”与“拟人”这两种修辞格,在文章中的应用极为广泛,它们的使用往往会增强文章的感染力,渲染文章的表达感情氛围,达到妙笔生辉的效果。然而对于小学生来说,比喻句和拟人句的区别是一个普遍的难题,两种句型很容易混淆。那么如何区别呢?

首先我们弄明白什么是比喻句,什么是拟人句。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那么什么是拟人句?拟人,是根据想象把事物当作人来写,赋予事物以人一样的思想和行为的一种修辞方法。

不难看出,比喻句和拟人句有相似之处,当把一种物比作人的时候,就容易将比喻句误认为拟人句了。如:河边的一棵棵婀娜多姿的柳树多像梳着长发的少女啊!这里是把“柳树”比喻成了“梳着长发的少女”,而有的同学一看到有“少女”,可能不假思索地说,这是拟人句,把柳条当作少女来写了,这不是把物当作人来写了吗?她们说得好像有道理,但是答案错了,因为拟人句中不应出现人物名称。上面的句子如改成“河边的一棵棵婀娜多姿的柳树正在梳着自己美丽的长发呢!”句中没有了“少女”一词,但从“梳着自己美丽的长发”可以看出,这是把柳树当作人来写了,赋予柳树以人的动作,是拟人句。其实辨别一个句子是比喻句还是拟人句,关键要看这个句子有没有人物的动作或神情。有人物的动作、神情的一定是拟人句。

四、练习

说了那么多,让我们来练一练吧!请判断以下句子属于拟人句还是比喻句。

(1)花儿在风中笑弯了腰。

(2)我顺着柳荫小路漫步,只见那依依的垂柳,仿佛像少女羞涩的低着头,在朝辉中舒展着柔美的身姿。

(3)落叶随着风翩翩起舞。

(4)春风像个慈祥的母亲,拂着你的脸颊,使你感到舒畅,心旷神怡。

(5)巨浪伸出双臂把我猛地托起。

(6)绿油油的小草被风吹弯了腰。

(7)字典就好像一个不开口的老师一样。

(8)天空中的星星眼睛一眨一眨的。

(9)细细的春雨就像春姑娘纺出的线一样。

(10)月亮一露面,满天的星星惊散了。

(11)翠绿欲滴的椰子从叶间探出了头。

(12)春天来了,公园里百花盛开,红的像火,白的似雪,粉的如霞……

(13)那又浓又翠的景色,简直是一幅水墨山水画。

(14)微风柔和地吹,柔和地爱抚我的面孔。

(15)顽皮的雨滴最爱在雨伞上尽情的跳舞。

(16)风儿清唱着歌,唤醒了沉睡中的大地。

(17)荷塘里的荷花都羞涩地打着朵。

(18)小树摆动着枝叶,向我们点头笑。

(19)这种像棉团似的云是什么呢?哦,原来是积雨云。

(20)那齐刷刷的麦芒,犹如乐谱上的线条,一个麦穗就是一个跳动的音符

答案:

1、拟人(笑弯了腰)

2、比喻(垂柳仿佛少女)

3、拟人(翩翩起舞)

4、比喻(春风像母亲)

5、拟人(托起)

6、拟人(吹弯了腰)

7、比喻(字典像老师)

8、拟人(眨眼)

9、比喻(春雨像线)

10、拟人(惊散)

11、拟人(探出头)

12、比喻(红的像火……)

13、比喻(景色像画)

14、拟人(爱抚)

15、拟人(跳舞)

16、拟人(清唱、唤醒、沉睡)

17、拟人(羞涩)

18、拟人(点头笑)

19、比喻(云像棉团)

20、比喻(麦芒像乐谱上的线条,麦穗像音符)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盛开的杜鹃优秀小学作文

全文共 655 字

+ 加入清单

有一本书,它没有字,也没有图,却教会你做人的道理;有一本书,它没有永恒的内容,没有固定的格式,却足可以让你阅读一生。这本书就叫生活!

追随记忆的源头,我不禁想起了很久以前养的那盆小杜鹃。那红艳艳的花朵在枝头绽开笑脸,旁边粉嘟嘟的小花蕾眨着可爱的大眼睛,别提有多美丽了!爷爷怎么能把这么漂亮的花放在阳台上吹冷风呢?我小心地把它搬进屋内,摆放在空调可以吹到的地方,每天给它浇水,施肥。还定期用小剪刀把那些枯枝败叶修剪掉。这也可以算得上是享受“花公主”的待遇了吧。

可是,好景不长。大约半个月后,杜鹃显得越来越没有精神,原本碧绿的叶儿垂下了脑袋,火红而富有活力的花朵也弯下了腰,整天一副没精打采的样子,没过多久就枯萎了。我心里很不是滋味,我给它这么好的照顾,可它却一点儿不知回报我,真气人,我随手把只剩下几根光秃秃枝干的杜鹃丢在阳台角落里。

冬去春来,当我去整理花草时,令我没有想到的是,那盆曾经让我失望的,干枯的小杜鹃正迎着阵阵的春风,昂首怒放,骄傲地站在翠绿的枝头上,像燃烧的火焰,如喷雾的红霞,直让人赏心悦目。

看着这一朵朵娇艳的小花,我不由得细想,当初让我捧入屋内的那盆杜鹃不正像我吗?每天,我都被父母无微不至地呵护着,照顾着。这太可怕了,我不要长大后如枯萎的杜鹃,我不要一事无成。我要学会自己独立面对生活,正似那盆迎着寒风盛开的小小杜鹃,像它一样,不依赖任何人,面对困难时不屈不挠,迎难而上。

相信生活中这一个小故事,它会犹如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前进的方向,让我越行越远。描写杜鹃花的句子我愿是满山杜鹃关于杜鹃花的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小学拟人句和比喻句的区别

全文共 871 字

+ 加入清单

比喻拟人尽管是两种不同的修辞手法,但它们之间的关系却十分密切。请看下面两个例句:

①每条岭都是那么温柔……(《林海》)

②兴安岭多么会打扮自己呀……(同上)

例①②是用描写人的词语(“温柔”和“会打扮自己”)写兴安岭,因此都是拟人。如果把上面两例改写一下,就可变成比喻:

③每条岭都像慈母那样的温柔……

④兴安岭多么像少女那样会打扮自己呀……

从例①~④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比喻和拟人的关系。拟人实际上暗含着一个比喻,比喻略去了比喻词和喻体,让描写喻体的词语直接同本体发生关系,就成了拟人。反过来说,拟人补上比喻词和喻体之后,也就转换成了比喻。

但是,比喻和拟人又是有着明显区别的,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比喻是用喻体同本体作比(明喻和暗喻),或用喻体替换本体(借喻);拟人用描写拟体(实际上是暗含的喻体)的词语去直接描写本体。

其二,(如借喻);在拟人里,本体必须出现,拟体并不出现,只是拿适用于描写拟体的词语(即适用于描写人的词语)来描写本体(即事物)。

其三,在比喻中,喻体是确定的:在拟人中拟体(人)没有出现 ,是虚指,可据描写拟体的词语去推断,所以拟体往往是不确定的。如性情“温柔”的,不一定是慈母,还可以是别的人。又如,“会打扮自己”的,不一定是少女,还可以是年轻妇女或小伙子或其他什么人。

现在我们回到刚才那个句子上来。学生把“小鱼在湖里游来游去。”改成“小鱼在湖里游来游去,好像顽皮的孩子 。”或“小鱼在湖里游来游去,游泳运动员”。很显然 “小鱼在湖里游来游去”是本体,“好像顽皮的孩子”或“游泳运动员”是喻体,比喻词是“好像”,这是小鱼的比喻(明喻)。用上述比喻和拟人的三点区别来审视,它在表现形式和表达方式上,都符合比喻的条件,而没有哪一点符合构成拟人的条件。因此这无疑是比喻句了。

当然,在一句句子中也不能排除有两种修辞手法,既是比喻又有拟人手法,如:“老牛仪态端庄,好似牛群的家长”、“古井像温情的母亲,用那甜美的乳汁哺育着平原上的儿女”。如果只是让学生用是否有类似“像”、“好像”、“仿佛”、“宛如”来辨识比喻句和拟人句也是欠妥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会议纪要与会议记录的主要区别

全文共 272 字

+ 加入清单

1.性质不同。会议纪要是规定性行政公文,而会议记录是记录会议情况和议定事项的事务性文书.

2.内容的繁简程度不同。会议纪要的内容是对会议记录进行整理提炼而形成的会议内容的要点,重点体现会议的宗旨;而会议记录是对会议情况的原始、详尽的记录,重点体现会议的过程性和具体性.

3.形式有所不同。会议纪要具有一段公文的规范格式,而会议记录的形式则比较灵活自由。会议纪要通常采用总分式结构,而会议记录则采用顺时结构。

4.处置方式和作用不同。会议纪要一般可以文件的形式发布或在报刊上公开发表,用来“传达会议情况和议定事项”;而会议记录只作为内部资料,以备查考。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