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家乡的端午节作文六年级(精彩20篇)

导语: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又称端阳节。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些端午节的优秀作文,欢迎查阅!

浏览

5452

作文

488

参考文章2:家乡的端午节习俗作文

全文共 455 字

+ 加入清单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进入农历五月,家乡便拉开了端午节的序幕。五月初五的早上,家家户户都开始忙碌起来,除了做各式各样的香包之外,还包品种繁多的粽子。

妈妈最会包粽子了。包的粽子有咸有甜,有荤有素,还有桂圆馅儿的、五香味儿的,等等。我对肉粽子不感兴趣,却对素粽子情有独钟,里面不仅有大大的枣子,还有花生和芝麻。妈妈包的粽子总是大大的,糯米的浓香里裹着甜甜的枣子,那真叫一吃一个爽!咬一口,含在嘴里慢慢地嚼一嚼,真是越嚼越香!

说起端午节,不得不说屈原。汨罗江边,屈原大夫的内心充满无奈。楚怀王昏庸无能,屈原眼睁睁看着国土被侵略,大好河山毁于一旦,他感到昔日的楚国不复存在,于是绝望地在汨罗江边轻轻一跃,就此殉国。人们为了纪念屈原,荡舟江河上,此后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百姓们担心鱼虾会吃掉屈原的身体,纷纷将米团投入水中,后来就演变成了吃粽子的习俗

家乡的端午节还有许多有趣的活动,如赛龙舟、饮雄黄酒、吃煮鸡蛋和在家门前插菖蒲等,真是不胜枚举,乐趣无穷。

年年都有端午节,我对端午节的感受也随着年龄的增长,每年都不同。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我家乡的端午节_关于端午节作文

全文共 530 字

+ 加入清单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到了,我开心极了,因为又可以吃到奶奶包的粽子啦!吃过早饭,就见奶奶在客厅整理那一大堆的粽叶,又是清洗,又是剪去多余的边叶······忙得有条不紊。我凑过去,这时妈妈已把洗净糯米端来,只见奶奶先拿来粽叶然后把它折成喇叭状,把米放进去,又在中间放一粒我最爱吃的红枣,再把粽叶左绕右绕的,最后拿一根线沿着对角扎起来。嗬!一个有棱有角的粽子就包好了。

我问奶奶:为什么每年的五月初五,大家都要包粽子呢?谁第一个包粽子的?奶奶一边包粽子,一边说:这里有关于粽子的一个感人的故事,想听这个故事吗?

我连忙央求奶奶,说:想听!奶奶你给我讲讲吧!奶奶说:传说过端午节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屈原原来个忠臣是楚国的大夫,他受到的奸臣的陷害,不能保卫自己的国家。为了表明自己的忠心,为了唤起楚国百姓的爱国之心,屈原就抱着大石头跳入了汨罗江里以死来抗争。楚王听到这个消息后才醒悟过来,于是就让去打捞屈原的尸体,但是屈原已经跳江有两三个钟头了,怎么捞得到呢?而且水里又有许多蛟龙。当地的农民怕屈原的肉体在水里会被蛟龙吃掉,于是便把饭团、鸡蛋等东西投到江里。后来人们就努力的修改,就变成现在的粽子。

我看着箩筐里一个个粽子,似乎看到爱国的屈原抱起石头正往汨罗江跳······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家乡的端午节作文600字

全文共 848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节日种类也是多种多样,而这些节日,在胶东,都能跟“吃”扯上关系。要问我最喜欢哪一个,我会肯定地说:端午节!

每当快到端午时,父亲就会在窗上别一束艾草,看到艾草,我就知道,端午节又要来了!再深吸一口气,艾香争先恐后地扑进鼻子里,到达五脏六腑,令人感到无比惬意。这艾香,虽没有香水那般豪华,却有它自己的朴素;虽没有清新剂那般芳香,却有它自己的纯洁。这难道不是端午节赐给我们最好的礼物吗?它不但闻起来令人舒畅,还有驱蚊的功效。有了它,蚊子就不敢来打扰我们的美梦了。在夏夜,没有了蚊子在耳边嗡嗡叫,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啊!

艾香之后,便是粽香了。一到端午,我们全家便会驱车回到姥姥家。一进村子,便能闻到浓郁的粽香———家家户户都在包粽子!这才是真正的家乡的端午!在街上玩的小孩儿,手上、脚上都系了五彩线,据说这会保佑他们平平安安。一进姥姥家门,姥姥养的小狗摇着尾巴高兴地扑上来,仿佛也受到了节日的感染。走进厨房,只见得雾气中姥姥正在埋头干着什么。走近一看,姥姥正在将粽子装进盘子里,并没有看见我走进来。我悄悄走到姥姥身旁,趁她转身时,端了盘子放在一旁的桌子上。姥姥一回头,正好看到我的恶作剧,伸手点了下我的脑门:“小坏蛋,回来也不告诉我一声!”虽说看起来姥姥很生气,但语气中只有浓浓的关爱啊!

作为一个资深吃货,我对各种美食都来者不拒,但对姥姥包的粽子,却有一种近乎执着的偏爱,百吃不厌。拆开缠绕着粽子的丝线,打开包裹在外面的粽叶,一瞬间,屋内便香气四溢。这浓郁的香气,使人如身置天堂。这气息沁人心脾,令人久久沉醉,难以自拔。在粽子表面均匀地撒上白糖,一口咬下去,糯米的香,花生的脆,白糖的甜,纠缠在一起,在舌尖上跳着舞,味蕾也活跃起来了。争着品尝这粽子的美好。姥姥包的粽子很实惠,一个就足以吃饱,但我每次都要再吃半个,再次享受这味觉的盛宴!这叫做———舌尖上的端午节!

城市的端午节无非就是买个速食粽子吃,完全没有乡村的热闹,然而现在乡村的端午节也城市化了,姥姥家的端午节,算是村中最原始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我家乡的端午节作文400字

全文共 585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家乡在安铺镇,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家乡的人们都举行赛龙舟和吃粽子的活动。

有一年的端午节,爸爸妈妈和我到九洲江边观看人们赛龙舟。到那里观看赛龙舟的人很多,一路上到处都是人,真是人山人海,车水马龙呀!江上大桥上的人也有很多,但一座旧桥上的人却很少,而且有警察守着。这是因为旧桥比较小,而且有些栏杆也不见了,还有些桥墩也断了。因为人比较多,我和爸爸妈妈花了很长时间才挤到前面去。

赛龙舟开始了,有黄队和蓝队还有红队,龙舟是长长的,可以坐很多人。随着一声哨响,运动员一起划桨,隆龙舟像离弦的箭一样,向终点飞去。这时,两岸的观众大叫起来“加油!加油”。这时鼓声越来越大,运动员越划越起劲,各支队伍你不让我,我不让你,互相追赶。在人们的欢呼声中比赛终于结束了,结果是红队第一,蓝队第二,黄队第三。

我们随着人流离开了江边。这时街灯已亮了,我越想越觉得龙舟比赛很好看。

我爱我家乡的龙舟比赛,更爱我的家乡。

校长给许桂源同学评一评作文:这篇文章写的是真人真事,所以读起来挺亲切,让校长也想起小时候到江边看龙舟赛的情景。不足的地方就是:如果把赛龙舟时的某一个激动人心的镜头再进行一番细致的描写,文章就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了。例如,某一条龙舟上擂鼓的或者呐喊的,又或者挥动船桨的,找一个给自己印象最深的写下来,那读者肯定也会被感染了。继续努力吧,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相信你会取得进步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我家乡的端午节作文400字

全文共 466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一个特殊的日子那就是农历初五——端午节

爸爸下班回到家,我急忙对爸爸妈妈说:“今天是端午节,我们去朱家角逛一圈吧!那里一定非常热闹!”爸爸妈妈说:“好啊!”朱家角是一个非常有名的古镇,那里的房子和一般的房子不同,那里的房子都非常地古老和漂亮……

端午节夜晚的朱家角真热闹啊!走在朱家角的街上简直连气也喘不过来非常拥挤,街上人流如潮、灯火通明。老奶奶们坐在自己的商铺边包着美味的粽子,粽子有好多种口味:有蛋黄粽,有肉粽,还有豆沙粽……老奶奶的左边放着一叠绿油油的粽叶,右边放着一盆肉,老奶奶拿起一片大粽叶熟练的把粽叶折成一个圆锥形,然后放进了用酱油半成的糯米,然后放进了几条肉,最后快速地包了起来,系上了绳子。我们买了三个粽子,我一边走,一边迫不及待地撕开了粽叶香气直往我鼻子里钻,我狠狠地咬了一口粽子,那味道肥而不腻……真是太美味了!

我抬头往天上一看,还有五彩缤纷的火焰,红的赛火,粉的似霞,白的似雪……非常美。天上还有无数颗小星星在闪烁着,就像一双双小眼睛在一眨一眨,还有那发着光的月亮,犹如一张夜景画……

端午节的夜晚真美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六年级作文:我爱家乡的龙眼

全文共 636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家乡——泉州,这里美丽迷人,这儿富饶美丽,人勤劳能拼;这里盛产的水果甘甜爽口,有荔枝、杨桃、芭乐,但我最爱家乡的龙眼

龙眼长得圆溜溜的,果核是黑色的,像龙的眼睛,顾得名:“龙眼。”

春天细雨如丝,奶奶拿了好多好多的龙眼苗去种。我问奶奶:“为什么要种这么多,我们又吃不完?”奶奶一边种一边仔细地对我说:“我种这么多,是要让空气变更清新,并不是要吃啊。”

过了几天,不树苗像一个娃娃探出头来,看!它正朝我们欢笑呢!经过风吹日晒,小苗长成了一棵参天大树。它的叶子非常茂盛,长得郁郁葱葱,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光。

到了四五月份,龙眼树上开出了一朵又一朵的黄色的小花,把大树打扮得更加美丽。一阵风吹来,树上响起了“沙沙”的声音,仿佛在说:“快来看呀,花儿真美啊!”过了几十天,龙眼树上长到了一粒粒像米粒般大小的小龙眼。

过了几十天,树上结满了米粒一样大小的龙眼渐渐地变成了像大拇指一样。这几天里,是我和同学们最开心的日子,我心想:这么多的龙眼,一定吃不完的。我们大家都笑咧了嘴,一个一个争先恐后地爬到龙眼树上去采大的龙眼。我第一次采了一颗又大又圆的龙眼,我双手一捏,掰开龙眼的壳,就往嘴里吃,啊!真是嫩滑多汁,可我把龙眼的籽也给吃了下去。我第二次采了一个更大的龙眼,我吸取教训,于是,我吃下了龙眼的果肉,真是香甜可口,比刚才那个龙眼还要甜,真令人回味无穷啊!

龙眼不但好吃,还能做做桂花汤、龙眼干、桂花洒等很多好吃的强身健体的食品。

如今,我已经长大了,可我还是忘不了小时候吃龙眼的时光。

展开阅读全文

篇6:2024家乡的端午节作文

全文共 715 字

+ 加入清单

端午节那天,广州人会和全国很多地方的人一样,吃香喷喷的粽子,还会举行激烈的划龙舟比赛。这是为什么呢?

传说屈原是我国伟大的诗人,他积极主张楚国联合齐国,抗击秦国,但意见没被采纳,反而被罢了官。楚国灭亡时,正是农历五月初五,屈原不愿忍受屈辱而投江自尽。楚国人民为了不让江中的鱼虾吃掉屈原的遗体,就在每年屈原投江的日子,从龙舟上投粽子,这个传说一直流传至今。从此以后,每逢五月初五,人们都吃粽子、赛龙舟,纪念这位伟大的诗人。

龙舟,就像一条威武的蛟龙。龙舟一般有十五米长,又窄又深。船头造型是龙头的样子,有一对又大又圆的眼睛,长长的龙须,张着大嘴,里面有一条长长的舌头,栩栩如生。船头的船艄向上翘起,像天边的月牙。

每条龙舟有22名队员,一名在船头擂鼓,一名在船尾使舵控制方向,其他20个船员分成两排,坐在船舱两边。划龙舟时,人们拼尽全力向前划,手臂摆动的频率极快,步调一致,就像一台台全力运转的马达。

端午节最精彩的,就是赛龙舟。赛龙舟时,裁判一声令下,船上的鼓手就击起响亮鼓声,既为船员加油鼓劲儿,也像吹起了冲锋号,船员们便举起手中的木浆,随着鼓手的鼓点,奋力朝前划。岸上的观众欢呼着,叫喊着,跳跃着,为船员呐喊助威。这时,鼓声和呐喊声响成一片,奏起一首宏伟的乐曲。各路的龙舟队你追我赶,快到终点了,大家更是拼尽全力用劲划,激起层层浪花,龙舟像离弦的箭一样冲向终点。观众们欢呼,队员们高喊,庆祝那震撼人心的场面。

在古代,人们划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到了现代,人们划龙舟不但有纪念的意义在里面,还增加了比赛。人们通过比赛,加强了相互交流。赛龙舟也成为了一种有趣的体育运动和人们之间相互增加友谊的桥梁,赋予了新的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家乡端午节5年级

全文共 495 字

+ 加入清单

转眼间,春节已经过完,再过3个月,就是端午节了。想一想去年的端午节,真的很期待。

端午节,又称“端阳”“重午”等。相传是为了纪念伟大的诗人屈原的日子,到了端午节,人们就用棕子等方式来祭祀屈原。端午节在农历的五月初五,大约在初二或初三人们就开始筹备过节所需的用品,做棕子的棕叶,肉馅……到了端午节,早上人们就去包棕子,包棕子是很难的。包完了棕子,还得把棕子拿去煮。真是麻烦。

差不多到了中午的时候,人们就通通祭祀祖先,祭祀品最多的就是棕子。

吃完了棕子,人们就都去看赛龙舟;这时到处锣鼓喧天,彩旗飘扬。龙舟赛开始了,一条条龙船在大江里游,龙船各种各样,五颜六色,有绿色的,粽色的,黑色的,蓝色的……比赛开始了,赛龙舟的人都用尽了全力划船,都想争夺第一名,大江两岸人山人海,观众在岸边大喊大叫,不时响起热烈的掌声,他们在为船队加油。听奶奶说,每年举行龙船赛是我们潮州人的民俗文化,它是潮州人民祈求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的象征。这样的龙舟赛既好看又有意义,真让人喜欢至极。

端午节还有三个月就到了,大家都来看我们家乡的赛龙舟哦!

这就是我记忆里的端午节,同学们,你们记忆里的端午节又是怎样的呢?美满的,还是……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家乡的端午节作文700字

全文共 704 字

+ 加入清单

“五月天,是端阳。插艾叶呀,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这首童谣说的就是我们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重午节。相传在战国时期一位大诗人屈原所说楚国的都城被占领,百姓遭难,悲愤极了。在农历五月初五这天他来到汩罗江边,怀抱石头,投江自尽。楚国的百姓听到这个消息,十分悲痛。他们含泪划着船来打捞屈原遗体,还把粽子扔进江里喂鱼,希望鱼儿不要伤害屈原的躯体。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屈原,就把五月初五定为了端午节。

每年端午节,外婆都会包粽子给我们吃。外婆和妈妈先买了一些新鲜的粽叶,清洗干净。先放进热水里煮一会儿,同时将准备的糯米浸泡好后,就可以开始包粽子了。外婆先选取两片粽叶,从中间把叶子卷成圆锥状,接着往里面小心翼翼地放米,猪肉,最后用棉线绑住,一个粽子“宝宝”就诞生了。外婆喜欢根据每个人的口味包不同的粽子:我喜欢蛋黄粽,妈妈喜欢肉粽,外公喜欢板栗肉粽……外婆把包好的粽子放进锅里煮,还没等粽子出锅,空气中就已经弥漫着粽子的香味,叫人馋得直流口水,我恨不得立马拿出来大饱口福。

赛龙舟也是端午节必备的活动。看,河上停着十几条颜色各异的龙舟,龙舟上的健儿个个意气风发,如同出征的战士。比赛一开始,十几条龙舟像离弦的箭冲了出去,你追我赶,谁也不甘心落后。每条龙舟上的指挥员站在船头,随着铿锵有力,节奏鲜明的锣鼓声。双手挥着蒲扇,鼓动队员向前奋进。站在两岸的观众们,也是个个神采奕奕,目不转睛地望着那一条条奋力前进的龙舟,心情像大海般波涛起伏。

端午节那天,外婆家门上还会插艾叶,外公在角角落落里喷上雄黄酒。听妈妈说,艾叶和雄黄有辟邪驱瘟的作用。

吃粽子,赛龙舟……这些习俗共同编织了一个热闹的端午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六年级家乡的风俗议论文

全文共 737 字

+ 加入清单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每个民族都有各自独特的风俗,每个民族的各种节日也都颇有趣味。下面,我就带着大家一起领略一下我的家乡——云南,傣族的泼水节吧!

泼水节是傣族最隆重的节日,是为了纪念傣历的新年。它一般在清明节前后举办,通常持续三到七天,其间会举办各种有趣的活动。

泼水节,顾名思义,泼水,自然是这一节日众多活动中最隆重的一环。清晨,广场上,人们穿上节日的盛装,各自拿着采集的鲜花和树叶,沾了些水,就开始互泼。你泼我,我泼你,一朵朵晶莹的水花在空中绽开,这朵朵水花,象征着吉祥、幸福与健康,“水花放,傣家旺。

泼湿一身,幸福终生”,一群群男女青年,用铜钵盛着水,涌出大街小巷,嬉戏追逐,不管认识的,不认识的,当地人,抑或游客,逢人便泼,从头到脚,全身湿透,人们非但不生气,反而乐呵呵的,欣然接受彼此的祝福。大家翩翩起舞,一边唱歌一边互相泼水,到处都是水的洗礼,到处都是水的祝福,到处都是水的欢歌!锣鼓之声响彻云霄,祝福的水花到处飞溅,一朵朵水花,一串串笑声,泼水节,成了欢乐的海洋!走在被幸福之水荡涤过的大街上,让人心旷神怡,神清气爽。

到了晚上,人们把一盏盏自制的孔明灯放飞上天。只见天幕上群星闪耀,光彩夺目,孔明灯一闪一闪地飞向远方,把漆黑的夜空点缀得特别美丽。在皎洁的月光下,孔明灯带着家乡人民的美好祝愿,和那一颗颗善良朴实的心,渐渐地飘向远方,而人们却久久不肯离去……

整个泼水节期间,除了泼水和放飞孔明灯这两大活动之外,还有赛龙舟、浴佛、孔雀舞等许多颇具特色的民族节目,举族上下一片欢腾!

泱泱中华,孕育了云南傣族,更是孕育了家乡人民那纯洁朴实的心。泼水节,就是傣族人民感恩天地润泽,勤劳换来幸福的象征啊!我喜爱我的家乡,喜爱家乡的民俗文化,更爱家乡人民善良而朴实的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我家乡的端午节作文400字

全文共 466 字

+ 加入清单

一年之中节日多:春节、清明节、中秋节、重阳节……要说我最喜欢的节日,那非端午节了。

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关于她还有一个小故事呢:有一次楚怀王被抓了,囚禁在秦国,后来他逃出去了,可是却在路上病死了。楚国人民恨极了秦国,尤其是一位叫屈原的大夫,他对新任国君提出建议:操兵练马,为怀王雪恨。可令尹子兰却说屈原坏话,屈原被革了职,由于心情低落在五月初五投江自杀。后来人们在五月初五这天用赛龙舟等方法纪念他。

我的家乡和其他地方不一样,在端午节的前一天下午,老一辈们用五彩线编成跟彩波一样的美丽的小绳,在端午节早上给我们戴上,象征着我们健康快乐的成长。我们还要去逛端午,其实说白了就是野餐,早上我们把好吃好喝的都装在包里,让大人们带我们去野外吃。

记得去年,我和爷爷去了牛头山,我还捡了一块高20厘米像猪似的石块呢。回到家里奶奶说:“去山上可以冲去一年以来的霉气,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无病无灾。”我问奶奶那你为什么不去呢?可她没有回答我的问题。后来奶奶还告诉我,端午节是个古老的节日,她小时候也喜欢过端午节。下周就是端午节了,我希望端午节快点儿到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小学六年级作文欢乐的端午节

全文共 375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第四节课的时候老师提前给我们过了纪念屈原的节日,有的地方在这个日子也纪念伍子胥。这个节日大家一定都能脱口而出,就是端午节

上课啦,上课啦!同学们的心里对这节课充满了期待,越美好的憧憬。老师先打开一个视频,让我们一边看,一边吃粽子。第一个视频是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讲了爱国诗人屈原伟大的一生。爱博是人遭到了大臣的反对,大臣们联合起来在大王面前说屈原的坏话,结果屈原遭到了被流放到很远的地方。当前我大将白起率领大兵,功打楚国首都。屈原便跳进罗江自杀。大家听到消息后。便用船打捞,没打捞上。渐渐的,便有了赛龙舟的风俗。大家怕河里的虾蟹会吃掉屈原的尸体,便用糯米做成饭团投入罗江。渐渐的,也有了吃粽子的风俗。我们还看沙画视频,是用沙子画成的端午节的由来的画面,沙画画的栩栩如生,好漂亮呀!

吃着甜甜的粽子,看着好看的视频,好美啊!

[小学六年级作文欢乐的端午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家乡的风俗六年级作文400字

全文共 499 字

+ 加入清单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要过年了,大家都非常开心,期待着新的一年的到来。

过年,不论我们有多忙,都要回家看望长辈。我的家乡在山西,过年的风俗有许多,其中最让我们开心的就是“吃”。大年三十,一家人围坐在餐桌边,吃着汤圆和饺子。汤圆有橘子味儿,芒果味儿和芝麻味儿……咬一口,一股清香流出来,充满整个口腔。

汤圆虽然好吃,但更令我期待的还是吃饺子!

大年初一是新年的第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吃饺子。而且在家乡,还要在其中的一个饺子里放上一枚干净的硬币。谁吃到这个饺子,就代表着来年会交好运。为了吃到这个“福气饺子”,我是煞费苦心——用了外形分辨法、点名点将法、吸铁石探测法……每次都要吃平时饭量的好几倍。付出总有回报,包有硬币的福气饺子最终被我吃到了。拿着闪闪发光的硬币,畅想着来年的好运气,我高兴得嘴巴都合不拢。

除了元宵和饺子,家乡的春节还必须吃鱼、豆芽、鸡和面条。吃鱼,代表年年有鱼;豆芽和鸡肉分别代表吉祥、如意;吃面条代表着家人长寿平安……

我们还会在春节放鞭炮、贴春联、点旺火、看舞狮,赶大集,迎喜神,这都是春节的极大乐趣。

凉风习习,我们在欢声笑语和声声祝福中结束春节,我希望下一个春节快点到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家乡的端午节

全文共 253 字

+ 加入清单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它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也是我家乡的节日。在每年的许多节日中,我最喜欢端午节,是因为端午节的第二天是我的生日,所以我把生日称为“端六”。

端午节的这一天,家乡有很多活动:包粽子、做麻花、做麦花、喝黄酒、吃肉煮蛋(要求蛋是剥了壳整个的)。我喜欢做麦花这项活动。虽然没到端午节,但是今天早上我和妈妈一起做了麦花。妈妈先把面粉揉成团,再用擀面杖擀成皮子,用剪刀把皮子剪成小方块,再在小方块上剪几刀,然后再翻折成花,最后下油锅一炸,就成了酥脆的麦花。 端午节的活动真有意思!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家乡的新变化小学六年级

全文共 304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家乡是个美丽的地方,它叫汤塘,是一个小镇。如果你来到我的家乡,你必须觉得那里有着翻天地覆的变化

听爸爸说,从前我们的家乡十分贫穷,只有几间简陋的小屋。凹凸不平的小路,那里没有商店,只有到城外才能够买东西。用水嘛,就要到几里外的小河打水,生活十分艰苦。此时可此刻,我的家乡有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此刻的家乡,发展的十分快。此刻的人们都住上了一座座美丽的楼房。楼房。商店。药店。书店。等等满街都是。此刻还买上了小汽车。摩托车呢!此刻的每家每户都通自来水,再也不用去很远的地方去跳水啦!而且此刻还创造了很多旅游景点,聚龙湾就是其中之一,不仅仅如此,还有好多美景呢!

我爱我的家乡,让我们一齐努力,创造家乡的明天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我爱家乡的端午节

全文共 678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端午节

人们都忙活起来了。为了包粽子,有的摘芦苇叶子,有的准备糯米,还有的去准备花生米、蜜饯和咸肉等。

只有我一个人闲着没啥事好干,就跑去河边玩,老家河边长着一丛象茭白叶子似的植物,我就掐了几株拿回去给爷爷瞧瞧。爷爷一看,说:“这是昌莆。你知道这种植物有什么作用吗?”我说:“这个我在网上查了,昌莆是一种可以驱虫的植物,在端午节同艾叶放在一起可以驱邪。但我不懂这里是不是有什么传说或故事?”

爷爷就给我讲了一个故事:从前有个无恶不作的老龙王,经常兴风作浪,使天下黎民不得安宁。玉皇大帝听说以后,龙颜大怒,就命魏征在五月初五午时三分去斩了它。

龙王知道了,吓坏了。立即赶到李世民宫里去求情,并答应事成之后,给李世民无数珍宝。李世民满口答应。

于是,到了五月五日这天午时前唐太宗就把魏征早早请来,让他陪自己一边下棋,一边喝酒。眼看就要到时间了,可他又不能在太宗面前暴露天机。由于有心事,下棋都输了,酒就喝多了。结果醉倒在地。做了一个梦,在梦中,他拿着昌莆做的刀,艾叶做的马鞭,终于按时杀了龙王,为天下民众除了一大害。人们为了纪念他,就在端午这天把昌莆和艾叶挂在门前,用来驱邪保平安。

听了这个故事让我懂得了一个传统节日的神话传说。

下午,我们去曲江楼参观。门前的宣传栏对端午节作了详细说明,不过没有爷爷给我讲的这个故事。而它让我明白了在我的家乡龙舟比赛已经移到四月去了,是为了纪念北宋抗金的英雄。成就了远近闻名的溱潼会船节。

在曲江楼听到服务人员的解说:“现在正是菜籽和麦子收获的时间,乡农开心地忙着收获丰收的喜悦。节日的气氛不是很浓,平淡祥和的生活就是真正的幸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我家乡的端午节作文500字

全文共 735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五月初五端午节,在我的家乡这是一个最有节日气氛的节日了,当然我家乡的端午节也是不一般的惹毛繁华,不信你看。

人端午节一到,大人们都忙活起来了。为了包粽子,有的摘芦苇叶子,有的准备糯米,还有的去准备花生米、蜜饯和咸肉等。

只有我一个人闲着没啥事好干,就跑去河边玩,老家河边长着一丛象茭白叶子似的植物,我就掐了几株拿回去给爷爷瞧瞧。爷爷一看,说:"这是昌莆。你知道这种植物有什么作用吗?"我说:"这个我在网上查了,昌莆是一种可以驱虫的植物,在端午节同艾叶放在一起可以驱邪。但我不懂这里是不是有什么传说或故事?"

爷爷就给我讲了一个故事:从前有个无恶不作的老龙王,经常兴风作浪,使天下黎民不得安宁。玉皇大帝听说以后,龙颜大怒,就命魏征在五月初五午时三分去斩了它。

龙王知道了,吓坏了。立即赶到李世民宫里去求情,并答应事成之后,给李世民无数珍宝。李世民满口答应。

于是,到了五月五日这天午时前唐太宗就把魏征早早请来,让他陪自己一边下棋,一边喝酒。眼看就要到时间了,可他又不能在太宗面前暴露天机。由于有心事,下棋都输了,酒就喝多了。结果醉倒在地。做了一个梦,在梦中,他拿着昌莆做的刀,艾叶做的马鞭,终于按时杀了龙王,为天下民众除了一大害。人们为了纪念他,就在端午这天把昌莆和艾叶挂在门前,用来驱邪保平安。

听了这个故事让我懂得了一个传统节日的神话传说。

下午,我们去曲江楼参观。门前的宣传栏对端午节作了详细说明,不过没有爷爷给我讲的这个故事。而它让我明白了在我的家乡龙舟比赛已经移到四月去了,是为了纪念北宋抗金的英雄。成就了远近闻名的溱潼会船节。

在曲江楼听到服务人员的解说:"现在正是菜籽和麦子收获的时间,乡农开心地忙着收获丰收的喜悦。节日的气氛不是很浓,平淡祥和的生活就是真正的幸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我爱家乡的端午节作文

全文共 498 字

+ 加入清单

6月XX日,又一个端午节来临了,我爱家乡的端午节。每当想到端午节,我就会想起那位值得让人纪念的`伟大爱国诗人——屈原。

屈原的一生是坎坷的,他把自己心中的爱国主义写成了一首又一首诗,直到后来国家灭亡,他也不屈服,身背年幼的皇帝,为国投江自杀。这感人事迹感动了我们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他们为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建立了这个节日——端午节。

在端午节里,人们要吃粽子、赛龙舟、插艾叶、戴香囊。记得我五六岁的时候,妈妈教过我一首儿歌:“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带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

我的家乡建湖,这里的人们也都这样。端午节前夕,就包好了粽子,插好了艾叶,戴好了香囊。洒黄酒,驱害虫,把房里打扫得干干净净,喜气洋洋地迎来端午节。

端午节时,我最爱戴香囊。那香囊的香气可香啦!让人闻着心旷神怡。我也爱吃粽子,特别是那甜丝丝的蜜枣粽子,又香又白、又嫩又甜的粽子让人吃了赞不绝口。

知识渊博的爸爸对我说,端午也叫端阳、重五划龙舟当时是为了打捞屈原的尸体;而往江里投粽子是为了让鱼蛟虾蟹吃饱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遗体。我听了,才明白为什么要赛龙舟、投粽子了。

我爱家乡的粽子,爱家乡的香囊,更爱家乡的端午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家乡的端午节

全文共 880 字

+ 加入清单

端午节,我就想起一首儿歌“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带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一曲简单的儿歌就道出我国两千多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一到端午这一天全国各地的人们都要吃粽子,赛龙舟,为什么要吃粽子赛龙舟呢,还要从屈原说起,在屈原多年流亡的同时,楚国的形势愈益危急。到顷襄王二十一年,秦将白起攻破楚都郢,预示着楚国前途的危机。

次年,秦军又进一步深入。屈原眼看自己一度兴旺的国家已经无望,也曾考虑过出走他国,但最终还是爱恋故土,于悲愤交加之中,自沉于汨罗江,殉了自己的理想。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今天的棕子。

在我的家乡也一样,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忙得不亦乐乎,大家都在为过节准备。端午节的前两天,就看到奶奶,去市场买粽叶,糯米,回到家以后,奶奶先把粽叶放到一个盆子里,用水浸泡,使它变柔软,然后把糯米洗净,用水浸泡,经过一段时间的浸泡后,奶奶开始包粽子了,首先先拿起一片粽叶,把它卷成一个椎体,然后再把糯米填到这个椎体李,填满以后,用其余的粽叶把它紧紧的裹住,接着用麻线把它困起来,奶奶就像这样一个一个的包着,不一会,一串粽子就包好了。终于到了端午这一天,妈妈一早就出去买菜了,奶奶从冰箱里取出之前包好的粽子,放到锅里开始煮,妈妈不久也回来了,这时妈妈拿出在市场买的艾叶,把它挂在门上面,然后准备菜肴。

经过了一天的准备,我们的晚餐开始了,我们一家人围坐在饭桌前,为先人屈原祈祷后开始用餐,这是电视里也在播放赛龙舟的画面,我不由得想起屈原,希望他能听到我们的祈祷,不会刚到寂寞。端午节是我们中国人两千多年的传统节日,他的延续不仅是龙的节日,还是一种精神的延续。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家乡端午节

全文共 616 字

+ 加入清单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我的家乡有许多丰富的佳节习俗:元宵节要吃汤圆、炸癞虱;中秋节要吃月饼、供月华……而今天我要说的,是我们家乡的端午节

那么,端午节有什么习俗呢?让我来告诉你,端午节那天我们要赛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吃咸鸭蛋、挂艾草……习俗多种多样。其中,我最喜欢的活动就数吃粽子和赛龙舟了。

关于端午节吃粽子,还有一段传说呢!公元前340年,爱国诗人,楚国大夫屈原积极革新政治,却受到陈封旧贵族的打击,最终于五月初五怀着悲愤、绝望的心情投汨罗江。善良的老百姓为了不让鱼虾损伤他的躯体,纷纷用箬叶包粽子,投入江中。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屈原,就在端午节这一天裹粽子、吃粽子。

粽子不仅来历奇异,而且馅的种类也有很多。粽子内咸馅儿有蛋黄、猪肉等等,甜馅儿有红豆沙、枣子等等。种类之多,令人眼花缭乱,垂涎三尺。眼花缭乱的粽子,个个都是我的最爱。

说完了那香喷喷的粽子,再来说说精彩纷呈的赛龙舟活动吧。彩绘的龙舟,整齐的着装,如潮的人群,那热烈的场面实在是令人振奋。

龙舟赛开始了。舵手们意气风发,随着鼓手击打出富有节奏的激越鼓声,划船的姿势整齐有力,小舟如离弦之箭飞速向前,令人不由地生起一股敬佩之情。两岸上挤满了观众,呐喊声如同响雷一般,震耳欲聋。噼噼啪啪的鞭炮也响起了,热闹的气氛顿时涨到了最高潮,我陶醉了,陶醉在龙舟赛力与美的比拼中,陶醉在声震云天的鼓声中……

端午节,一个热闹的佳节,一个蕴含着丰富民俗文化的佳节。我爱家乡的端午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家乡的习俗_六年级作文

全文共 499 字

+ 加入清单

俗话说得好:“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在阵阵爆竹声中送去旧岁,迎来新年,这让我对自己家乡习俗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与认识。

我的家乡是一个小村庄,那儿的风景特别美丽。走进去就像是一个世外桃源。我的家乡有很多风俗习惯,比如:端午节赛龙舟、中秋节做月饼等等。但我最喜欢的还是家乡的扭秧歌了。

傍晚时,村委会广播里就会召集村里的男女老少到广场上扭秧歌。不一会儿工夫,人们便陆陆续续地来到广场上,广场上顿时便成了人的海洋。这里人山人海、人声鼎沸。一些小贩们在人群周边支起了小摊床,准备买一些小孩子们喜欢的零食、烧烤、玩具,应有尽有。

听!那边的锣鼓敲起来了,人们也跳起来了。铿锵的锣鼓声和优美的唢呐声汇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多么和谐美丽的一幅图啊!队伍四周围满了观众,他们一边看一边唠着家事,自在悠闲。唢呐不时变换着曲调,秧歌的队形和动作也跟着变换着……

现在,秧歌已经成了这个村子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至今为止,秧歌已经在方圆十几里的村子里出了名,还会有一些人千里迢迢来观看呢!啊!家乡的大秧歌,那就像陈年的美酒。

我爱我的家乡!当然,我更喜爱家乡的大秧歌!

[家乡的习俗_六年级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